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公益心得体会

公益心得体会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27 16:58:37

公益心得体会

公益心得体会篇(1)

说起做公益,出发点很简单,就是可以做点平常的事情。最早听说大厨参与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的活动时,我就有所注意,因为他是一位很稳重的人,不会因为一时冲动而投入到某件事里去。有一次我和他详细聊过,大厨说他做公益的出发点就是快乐公益,把自己个人的工作、学习和家庭事务安排好,心理毫无负担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了别人,自己也获得了快乐,何乐而不为?这番话对我的影响还是蛮大的,我也决定参与其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一次参加活动是2012年9月16日,我在大华广场献血屋参加值班服务。当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就跟着老志愿者一起学习吧。值班服务时间较长,中间有时候也挺无聊的。后来横刀来了,和我交流了一会儿。顾队告诉我,新人通过参加值班服务,是对新人的一种基本考验,也是和社会交流的一个窗口。参加公益活动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在更多的时候,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去坚持。顾队说自己已经坚持了八年,越来越觉得做公益很平常,只要以平常的心态去做事,就会有很多的收获。顾队的话让我茅塞顿开,所谓平常人用平常心做平常事,也就是这样的道理吧。

随后,我在安排好工作和家庭事务的前提下,参加了一系列的活动,大约有十几次吧。包括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理念推广、学雷锋实践活动和公益书屋项目的启动、关爱志愿者的免费体检和代表协会参加户外运动等,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非常多元化,给我们以很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而且协会的管理层凡事都是身先士卒,对我们这些普通志愿者的意愿非常尊重,为我们考虑得很多。我参与这个团队的活动,心情非常愉快。做为普通一兵,服从组织的安排,做好份内的事情,就是我对团队最大的贡献。加入协会不久,我就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位随时等待为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我也热爱自行车运动,并且认为这也是践行公益理念的一种形式:减少PM2.5的排放,要从我做起。在小马网的大力支持下,我组建了小马骑行团,每逢世界无车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活动,我都通过参与和组织自行车骑行活动,来表达我们呼吁低碳出行的环保公益理念,为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好而努力!

公益心得体会篇(2)

参加了《贵州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素养提升自主选学公益培训项目》的学习,认真观看很多专家及一线优秀教师的精彩的课例,使我受益匪浅。我从师德素养、专业理论素养、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本人作为一名从教20多年的乡镇一线教师,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但还是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和各种技能,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通过这次培训,我的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加强,视野逐渐明朗,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得到提高,把培训中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之中。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课后研究”、“师生互动”、“人文渗透”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通过这一阶段的培训学习,我学到许多新的知识和刷新教育教学新理念。本人通过听专家讲授,观看视频录像,参与班级讨论,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独立完成作业,落实了培训各项工作要求。当然也看到自己的不足,我还要努力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教育家说过,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不能只有一桶水,要像一汪永不干枯的清泉,时时浇灌着一棵棵幼苗,使他们茁壮成长。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还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技能,以适应社会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者,才能为祖国培养有用的接班人而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

公益心得体会篇(3)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做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已经逐渐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共识。那么,如何通过公益事业拓展促进企业经营,赢得消费者认可与赞誉,提升品牌美誉度呢?

树立与营销战略一致的

公益营销主题

作为一家企业,首要的社会责任是实现盈利,为政府增加税收,解决社会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倡导先进社会文化。企业开展的公益活动除了实现企业的社会使命价值,同时要服务于企业经营。公益营销不是简单地开展公益活动、慈善活动,而是长期地、持续地形成有着鲜明主题的公益活动体系。

无论企业是否设置专门的公益机构,在哪些方面开展公益活动很重要。站在品牌营销的角度看,首先企业发起的公益活动与企业整体经营战略、营销战略一致,开展的公益活动要与企业使命、企业倡导的文化一致,最大程度地影响目标消费者对企业品牌做出积极评价,激发消费者的情感,提升品牌美誉度。其次,通过公益事业需要持续的主题化运作,使其为品牌增添更多的公益基因。比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的“希望工程”项目,举国上下妇孺皆知,形成了非常好的口碑效应。

以小肥羊基金会为例,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文化基因是“感恩”,无论是羊文化中“羔羊跪乳”的典故,还是小肥羊感恩消费者、感恩员工、感恩社会的企业理念,都充分展示这一点。小肥羊基金会紧密融合公司的企业文化,无论是救助贫困大学生,还是资助见义勇为伤者,或是更大规模的“橙心诚意”援助果农活动,都是通过不同主题的公益营销活动,使其具备一个形象的落脚点。尤其是“橙心诚意”助力革命老区江西赣州果农项目,除了在小肥羊全国11个地区的120家连锁餐厅共有10万消费者品尝到了爱心脐橙外,小肥羊还给呼和浩特敬老院、包头市光荣院、包头市儿童福利院赠送爱心脐橙,使得社会效益最大化。概念化的公益行为,具备更强的传播性与延续性,有效地吸引目标消费群体的目光,以其独有的善举赢得社会公众赞誉。几年来,小肥羊的品牌价值从2005年的55.12亿元逐渐大幅度增长,到2011年,小肥羊品牌价值达到112.67亿元,其中公益营销对品牌价值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多渠道整合资源的公益营销平台

企业组织公益活动,不应该局限于企业自己的资源筹集,还可以吸纳多方力量,或将主题性的公益品牌作为企业的优势资源,打造一个大公益平台,与“爱心公益伙伴”共同拓展公益活动,使公益行为的贡献度和影响力更大。

那么,寻找什么样的机构,使之成为企业某项主题公益活动的爱心伙伴呢?一是选择与主办企业地位对等的代表性品牌,增强主题公益活动的影响力,为公益行为加分、喝彩,这是前提条件。二是与主办企业有业务合作的机构,形成主办企业携手众多合作伙伴的爱心联盟,比如供应商,以及具有深入战略合作关系的伙伴;三是能够为公益活动提供直接支持的企业,如媒体等等。

爱心伙伴加入企业的公益联盟,一是出资金,二是出资源,三是业务上进行资源交换。而主办企业以主题工程的名义牵头向受捐助者捐赠,与爱心伙伴共同开展爱心活动,为爱心伙伴注入公益基因,通过宣传提升其品牌美誉度。

商业化的联合公益营销活动就是由主办企业搭建一个公益平台,联合权威机构提升公益活动的影响力,联合众多品牌增强公益活动的力度,并使公益活动服务于企业经营。

构建易识别的公益营销传播渠道

企业的公益营销运作是服务于企业经营与品牌建设的。如何将公益营销活动深入人心,传播得更深、更广,除了公益活动的日常新闻、媒体评论及围绕公益活动主题的公益广告投放等常见的媒介推广外,还要形象化包装公益活动,使其更易识别,更易推广。

首先,对于企业的某个主题公益活动在全国各地进行推广,需要建立传播体系,比如构建一个独立的网络传播平台,专门用于各项主题公益活动的推广、信息及公众参与推荐公益项目。其次,建立公益活动的VI体系,比如为主题公益活动设计logo,用于各种传播及活动徽章制作,同时可以延伸,制作卡通形象等等。比如,“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女孩、预防艾滋病的红丝带等等,使公众看到相关的标识就知道主题公益活动的内容。这种包装在传播上更容易使公益项目深入人心。

在事件传播上,可以考虑企业的重点市场在局部进行,也可以全国统一开展重点活动,比如在母亲节、感恩节策划关爱母亲行动,全国捐助母亲达到10000名,进行阶段性事件营销传播。通过各种事件营销活动仪式,企业可以继续整合资源,比如邀请演艺界等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参与公益活动,联合媒体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通过网络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延伸传播活动的影响力。

搭建社会公众参与的公益营销平台

企业公益营销要设计一个最能吸引目标消费者及社会公众眼球的公益工程,更要搭建一个让目标消费者参与其中的公益平台。像李连杰的壹基金,采用每人每月1块钱的捐助形式,其累计起来,公众捐款要比李连杰个人捐助的还要多。

对于零售企业来说,设置一份爱心套餐,只要消费者每消费一份爱心套餐,企业将拿出一部分资金以该顾客的名义捐助公益项目,使企业的营销推广公益概念化。对于消费者来说,每点一份爱心套餐,都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可以得到一枚公益活动爱心徽章,消费者以其善举,赢得社会认可和尊重。

公益心得体会篇(4)

活动时间:XX年3月4、5、6日三天

活动地点:xx会展中心8展厅

各位公益伙伴:

此次展会由广州市文明办、广州市民政局、南都公益基金会、广州市关爱办联合主办,广州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广州恩派)承办。恩派上海、成都、北京、广州四地的办公室将负责本次展会的具体联络和会务等工作。

本次展示会是xx年公益项目北京交流展示会(公益京交会)的延续。公益京交会通过搭建有广泛影响力的信息和公益项目交流展示平台,一方面为公益组织提供了集体展示自身的有效渠道,另一方面为资助方提供了大量创新的公益项目,实现了双方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促进所有与会者的合作共赢。本次展会将延续公益京交会的主旨,并在参展主体、宣传策划、展会服务、后续跟踪几方面有所突破,以更贴近公益组织的实际需求。

本次展示会拟邀请100家优秀公益组织、数十家国内外企业和基金会参展,并邀请企业、基金会、慈善家、相关领域专家、志愿者、媒体及社会公众参会。为鼓励公益项目的创新性和差异性,我们将对报名的公益组织做前期的筛选工作(参展申请表见附件),入选组织将获得本次展示会的免费参展名额。

展会将为参展组织提供展前培训、整体项目宣传、网站推介、潜在资助方推荐等服务,并将视具体情况提供小额参展资助。

参展公益组织除申请标准展位之外,还可申请如下活动/服务:

1、特装展位:参展公益组织可以申请特装展位,特装展位不提供标准展具(背板等),只提供光地和电源,面积较标准展位大,机构可自主设计个性化的机构展示。

2、沙龙:参展公益组织可以申请组织沙龙,主办方提供场地。沙龙内容、形式由发起沙龙的公益组织决定,主办方可能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公众互动活动:展会第二、三天为公众参观日,将专门开设公众体验区域。参展公益组织可以申请场地开展公众互动活动。

以上活动/服务申请附于申请表后,为选填项目。

邀请函模板二

尊敬的各位爱心网友、博友:

多年来,您们对慈善公益事业、弱势群众的真诚关注、关怀,让人钦佩!通许县志愿者公益中心的全体同仁,谨代表您们曾默默关心过的各位人士、向您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爱人者、人恒爱之。愿您们在今后的事业中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和拥戴!虽然我们素味平生、但“奉献、博爱、慈善”将我们紧密相联。公益助学中心由通许各界爱心人士组成,是经教育局批准、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民间慈善组织。成立时间不长,即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爱护。XX年荣获“河南省民间志愿服务团队之星”荣誉称号、并受到省领导的表彰。

近日中心接到许多在校孤儿、特困生的求助,他们中许多人品学兼优、但穷困的菜都吃不起。中心研究决定开展“十二帮一”助学活动(十二人,每人每年出资100元,共1200元资助一名特困生,以后每年出资100元,一直资助到该生上大学),并向全县各界发出了倡仪书。倡仪很快得到了各单位领导、商界精英、各位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慷慨解囊。现还有几名学生需要爱心资助。助学中心,恳请您单位伸出援手。您们的一次慈举将深深影响一个家庭、将改变一些孩子的未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您的高尚品格、助人为乐的行为将永存于我们和受助人心中。我们坚信:在全县仁人义士的共同努力和帮助下,通许社会将更和谐、学子明天将更美好。

公益心得体会篇(5)

在当今大陆,公益体现出的分裂感越来越明显。官方慈善与民间的分裂、公益行动者与一般民众的分裂、民办公益内部的分裂等等。数年以来,公益以进化论为理据,希望造成公益业界与民间大众的联合,也终于未成,这个大陆的人们对需要长期营造的社会缺乏耐心。

周筱赟的爆料,发生在微博上打击大V造谣之后,想必他也是看到公益界的分裂局面的。这种局面下,公益界暴露了难以自持的弱点。这个弱点要是解释起来,也许不需动用很多理论知识,但一定需要对公益现实具备基本的同理心,但这种要求并不能约束猎奇心态。

舆论对公益的态度,延续了某种受迫害的心理,它起源于郭美美事件中不清不楚的结果—这个结果实际上是官办慈善的余孽,但其后续的震荡却加诸民办公益—这是一种非常不公平的结果。但某些追求公义的人视而不见,所谓的“正义论”成为抡向公益界的道德大棒。

这个令公益与公义都很尴尬的局面,除了携带认知盲区评判公益的人负有责任,甚至那些真诚参与公益的公益界中人也难逃干系。在造就公益新秩序的过程中,民间公益有意无意地强化了自身的道德标高,在走过初级阶段之后,这种道德家的姿态产生苦果。

在这三年来,至少以《中国财富》月刊在内的公益参与者,是希望造成崭新的公益新秩序,具体而言,就是以公益新进展推动公益法规的优化,以法治固定民间公益的经验与业绩,从而逐渐形成去行政化、去垄断化、公开化与透明化的公益生态。

在过去几年的某些时候,曾经有新秩序渐成的幻觉—比如等级制度的放宽、壹基金等被纳入大型赈灾的受款机构,比如以公益传播为导向对公益新理念的灌输,还有以广州、深圳等南方地区对公益民间化的探索,这些进展至今还在,但我们可能忽略了更关键的东西。

一言以蔽之,就是公益界的改革与转型,在竞争过程中产生了不均衡的竞争态势:自上而下的公益改革在经过短暂的慌乱之后,立足于固有的法律优势,对于自下而上的公益转型占据优势,并且已经重新掌握主导权。换言之,公益转型阻塞于公益改革。

这种阻塞,在于法律生态得不到订正,舆论的呼声集中在具体的慈善丑闻上,而对事件背后的制度更新缺乏注意,更稍有长期注视的韧性。在汶川地震之后,一般人对公益丑闻的关心,基本上体现为资讯消费,阅后即焚,整个公众的智商对公益进化的艰巨性难有稳定的理解。

嫣然基金的风波,就是公益改革跑赢了公益转型的具体体现。周筱赟对嫣然的不甚严谨的指控之所以能激起一点反应,更多体现了自下而上公益转型的停顿、却步甚至是倒退。这种并不严肃的指控实际上受到公益改革的利用,后者不动声色地坐收渔翁之利。

嫣然基金遇到的所谓质疑,其实与追求真相没有必然联系。质疑所建立的“公开性”、“透明化”依据,已是老生常谈,但缺乏对这两个指标在公益实景中的体认,这让质疑一开始就背负炒作嫌疑,并且利用盲动来维持这种“质疑”的生命周期,这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质疑”本身的能力以及冠冕堂皇的出发点。

嫣然方面对舆论质疑不能说很有成效,比如在最早的记者会上,对记者的不明智的筛选,触动了围观者心态中那些不知所以的自尊感。再到后来,李亚鹏方面陷入了说不清道不明的争辩中—需要说明的是,这种难以辨清的模糊,其责任不该由嫣然单方面承担。

舆情的表现可以掌握,只要有基本的舆情分析能力与技术程序就可以办到。但舆情分析软件无法对公益界中改革与转型之争进行数据化建模,而这恰恰是理解嫣然风波最重要的方面。这种公益界内部人士说不得、外人看不到的灰色地带,成为嫣然的“软肋”。

公益机构财务的公开与透明,自然是一个基本要求,但是在大陆的具体情境下,它是有前提的,至少包括:公权从公益界别中撤出,无论官办还是民办公益机构都能以平等的法律地位进行公平竞争。只有在这个前提成立的情况下,公开化与透明化的呼吁才有价值。

否则,就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就像我们在嫣然风波中看到的,周筱赟他们要求红会公布嫣然基金的财务状况、要求民政局的介入—实际上是要求整个公权体制强化对民办公益的信息索取—可在不久之前,这些机构恰恰是他们另一波打击的对象,真是今夕何夕!

在苛刻的、对官办基金会保持友好态度的法律环境下,类似于嫣然这样的机构是难以获得公募基金会资格的,这就迫使它们采取变通的办法,挂靠在那些饱受诟病的官办慈善组织的卵翼之下。这种不平等的局面,是公益界的心病,却被“质疑”轻轻带过。

这些年来,在法律的灰色地带,民间公益筚路蓝缕,希望通过做事来造就修法的趋势。这些年来,可以说是卓有成就,以民非等身份做着公益疆界的拓展,并且使用新的模式生根,希望用既成现实来推动新秩序进化的复苏。讽刺的是,“揭穿告发”这一民间潮流的恰恰是民间中人,恰恰是这些说“为民间公益着想”的人,这不能不说相当遗憾。

无论是在“质疑”的手段还是寻求权威的对象上,这一告发行为都是在强化公益领域的旧势力,缺乏同理心已经是基本的缺失,对民间公益的探索性尝试更是视若无物。一些公益界人士希望就此厘清问题意识、建立转型共识,其实也是认识到这中间的利害。

嫣然无法创办实体企业,这是法律划定的界限。这个划定在过去有没有道理?有。在现在是否继续有道理?没有。对照现实需求,民办非企业不能分红,限制了大量资源进入这个压制了养老、扶弱、济困等大量需求的领域。可惜嫣然风波止于道德谴责,未能进入类似这样的问题范围,这让“质疑”徘徊在攻击层面,未能形成有效的讨论。

民间公益被认为是从2008年川震开始大发展的,不仅是机构数量上大量涌现,而且在分布的领域上也相当广泛。他们从事的活动领域接近于体制,在某些方面是补充,在另一些方面则是创造。体制如何想不得而知,但体制采取的应对措施却是明显的。

一方面宣布进行登记审批制改革,放宽公益机构的进入门槛,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还是设立了“软钉子”。这些以改革名义进行的登记变化,辅之以政府购买服务,顺畅地将资格认定与资源供应捆绑到一起。然后再培育官办的枢纽型组织加以对应承接,形成了排他性的公益新体系。

这一建立在权力配套、垄断扩大化前提下的“公益新体系”其实并不新,因为它没有回应公益主体一律平等的基本问题,也对社会公益独立发展的潮流进行牵制—不回应真问题又制造掣肘,这与理想中的公益新秩序相去甚远,可以说是南辕北辙。

这种建立在公权力闭环运行下的公益改革步骤,形成了吸附在体制之上的公益现实之一种—它不仅没有回应迫切的真问题,反而将问题流布开来,这与去行政化的要求相违背。嫣然的作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现实下展开的,辨析嫣然,离不开这些背景知识。

这几年来,形成了一个非常吊诡的局面:那些被民意支持的公益项目,如免费午餐、大爱清尘等,统统挂靠在官办慈善基金会之下。笼统地说,就是民众所支持的公益类型,正在被他们所反对的“收编”。被反对的没有倒下,被支持的没有挺立,这就是公益现实。

郭美美风波过后,许多人都认为官办慈善定然会崩溃,但是它们采取了向体制回归的办法,紧紧依靠路径依赖,从财政、购买服务等渠道继续汲取能力,维系不倒之局面。尽管社会捐款降低,但在法律地位稳定之下,对它们并无实质性影响。

相反,针对民间公益,形成了一整套新型的管理模式,其要点有二:一是设立最高的道德标准,二是维持最模糊的法律执行。有一天,民间公益陡然发现,他们正在受制于原先倡导的公益道德,但是在既定的公益法律环境下,又无力改善,只有深陷其中。

在发生了肉唐僧质疑免费午餐等标志性事件之后,民办公益逐渐形成一种默契,亦即:在对待公开化与透明性上,通过强调专业,调整了原先的道德立场,比如细化公开条目,只对捐赠人公开、不对大众全盘公开。这些手段正在成为民办公益的标准回应,可也不见得被认可。

本应针对所有公益机构的“最高的道德标准”,正在发生偏差,演变为只针对民办公益的质询,这将民办公益的信息披露义务抬高到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周筱赟对嫣然李亚鹏的追问,尽管在数据、计算及论证上屡有出错,却因为抱紧了这个道德标高,维持可疑的道德压力。

有一万种理由受攻击,却无一种理由做抗辩。李亚鹏有苦难言,不管是“舆论恐怖主义”的过度形容,还是他说希望披露信息要有一个“绿色环境”,都是描述在“最高的道德准则”下,公益中人因为民间身份的歧视而经受没有依靠的焦虑,甚至烦躁。

之所以遭受各种“不可承受之重”的义务压力,而且又无处诉衷肠,根本原因在于道德标高之外的法律含糊。公益领域内的三大基本法的修法事宜,早有提议,但没有实质性进展,直接造成公益权力结构的固化,既得利益者迟迟不肯退场,修法不成加之道德拔高,遂成为加诸民间公益的两大“绳索”。

很有意思,在勒紧公益“绳索”方面,一般民众充满了朴素的积极性。例如,“零成本”做公益的概念举步维艰、现今还不敢公然示人,用一句很庸俗的比喻就是:民众对于民间公益是“双刃剑”,反复无常。“大众公益”可能是伪概念,它远不如“小众公益”符合实情。像壹基金那样的“人人公益”,作为一个理想倡导自然没问题,但这样的普适性号召也不是纯洁无瑕的,要与道德拔高做斗争,还要跋涉含糊的法律丛林。

与2011年民间公益意气风发不同,自从上述两大“戒条”被公益体制化捕捉、化作管理原则之后,就像嫣然风波中展现的那样,民办公益的创新要来自于上、下两方面的夹击。这会对具体的创新案例制造麻烦,更会破坏自下而上的公益转型—向上进击不得、向下争取未遂,公益转型就吊在半空中,公益转型的链条也就随之软弱,甚至脱落。

可能有一个判断需要面对,在经过了川震之后的三年发展后,民办公益与民众之间的“蜜月期”也许已经结束。民办公益在分辨大众上,建立筹款与支持系统方面,需要更精确的人群定位及争取。另外,民办公益向企业家、财团、基金会等进行资源争取的动力会随之增加。

争取民众不成,就去争取财、权的得力势力。这种局面或者会将民办公益带入一个更加微妙的地步,那就是有可能在政治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可以想象,这是一条更难走的道路,本意是为寻求民办公益的强大,但实际上可能让它更加脆弱,面临不可抗的风险。

对政治环境始终保持高敏感度的公益,面对争取群众不能得逞、争取财团不能张扬的情境,最容易选择的就是低调。公益机构很可能将在整体上缩小行动的范围,甚至采取收缩、集中核心项目等办法,以便在可见的资源萎缩阶段保持核心的生命力,不至于死掉。

在这样的趋势下,民办公益的弱点将继续暴露在外,并且因为阶段性的策略考量,弱点会显得更软弱。这也是周筱赟追击嫣然基金引发圈内人不忿的主因,杀机并不在于爆料人,刀把子别在其他人的手里。这种局面,凡是对公益未来抱有丝毫理想的,大概需要了解其微妙的境地,并且能够以更多同理心看待问题,不至于充任前锋。

这也不难理解,以徐永光等为代表的公益资深人士力挺李亚鹏,希望将已经被转换的焦点聚焦在模糊的法律上,试图在“乱刀”之下做些搭救的举动。这不该被看成是徇私之举,其实际的苦心正是在于察觉了“至高道德”与“至混法律”组合使用的伤害能力。

斡旋者如安平基金会的师曾志所言,大意是:监督伤害不了大陆公益,监督也伤害不了民间公益。这番话在肯定监督的同时,也希望澄清正常监督的界限与限度—但这种定风波的言说,只怕“群众”听不到、也听不明白。“群众”如何才能让民间公益相信他们呢?

以顶层设计为代表的公益改革已经逐渐停止,以民间公益突围为标志的公益转型亦已锋芒不再。在改革与转型从竞争—竞合—主从—停滞的几个阶段,被波及最深的其实是“草根公益”,不只是名称废用,因为资源的基础性供给消失,它们也在艰难挣扎。

从草根公益的生存窘迫可见,大陆公益领域在这几年的发展很难说是健全的。起码是,在多样性、系统化及公益生态上,建树不多。公益的势力渐趋寡头化,这相当于“净化”了公益生态圈,令那些草根公益投诚无路,只好坐等消亡,这是更严重的后果。

这个时候,以公益“揭黑爆料”串起民粹情绪,其实在效果上就会走向“监督”的反面—除非这种监督根本没想过好的结果,否则很难理解它们在固化及增益公益旧秩序上的热情。可遗憾的是,哪怕是这种缺乏正当性与严肃性的舆论“指控”,民办公益似乎也无还手之力。

在处理与民众复杂情绪时难以为继的公益组织,开始用专业化建设做强自身,试图减轻从民众那里获得道德感、进而获得资源输入的低阶模式。长此以往,就不是民众在“制造”公益机构,而是公益机构在“分化”民众、精选民众,这未尝不是阶段性的任务之一。

在对待公众的态度上,公益组织数年来颇多心路历程,但往往欲言又止,不敢公开暴露真实想法。只在透明化、专业化几个方面做有限的、甚至被认为是不真诚的周旋。嫣然风波在这个方面多走了几步,哪怕是被认为“忤逆”公众,却也希望以苦心换取民众对相关背景的真知。

这是谁也没料到的局面,因为巨大的社会压力而顺势进行的公益改革,尚未行至中流,也因为压力顿减而失去进化的动力,同时反致民办公益进退维谷,公益转型进不得、说不得,尽吃哑巴亏。没人能指出另外的道路,就像谁也不能去指导“群众”一样。

公益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群体传播 网络公益传播 传播机制

一、群体传播与网络公益传播

(一)群体传播

所谓群体传播,是群体进行的非制度化的、非中心化、缺乏管理主体的传播行为。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群体传播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受者只能在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接触。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新型媒介颠覆传统媒介,群体传播摆脱了物理时间空间的限制,从狭小的现实空间中解放出来,传播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传播活动更加频繁。互联网时代就是群体作为传播主体的时代,即群体传播时代。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1]

(二)网络公益传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涌现,公益的内容变得丰富,公益传播的形式也变得多样化。网络公益传播是公益传播的一种媒介表现形式,是利用网络这个媒介平台,以声音、语言、动画等多媒体表现形式,向广大网民宣传包含有公益成分,推动公益行动和社会进步的非营利性传播活动。[2]网民可在网络上探讨关于公益活动的内容,并在网络或从网络上走到现实开展公益活动。网络媒体以群体作为传播主体,为每个人都能够参与网络传播活动提供了渠道。

2016年11月25日,深圳媒体人罗尔写下《xxx,你给我站住》一文,以“卖文”的方式在网上为患白血病的女儿筹集医疗费,该文章很快引发网民关注并刷爆了微信朋友圈。数以万计的人通过各种方式向其进行捐赠,但随即有人曝出虽然孩子生病是真,但“卖文”筹钱事疑似网络营销,而且罗尔的经济条件并不差。巨大的反转立即引发舆论热议,罗尔及其家人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相关舆情量在11月30日达到顶峰。“罗尔事件”将正在兴起的网络公益放大到公众面前,一次公益借网络之力在群体的传播下演变成公共事件(图1)。在群体传播的时代下,网络公益的传播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机制。

二、网络公益传受双方

大众传播时代,公益的传播要凭借专业化的大众媒体和慈善组织才能到达受众,受众接收到信息后反馈的渠道也是单一的,程序的复杂使公益传播变得滞后。但是在群体传播的网络时代,传播者对媒体资源的利用使得传播速度变快且方式多样,受众可以及时互动,也成为了传播者,扩大了网络公益传播的范围。

(一)传播主体个体化,低门槛

网络媒介中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通过个体的集合实现公益的价值。普通大众通过微博、微信、自媒体平台、众筹网站等多种渠道,就可以作为公益传播的发起者。“罗尔”事件中公益传播的发起者是罗尔,一开始他在微信公众号上已经写了关于孩子病情的文章,并获得了打赏。

互联网使网络公益传播的门槛降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主角。以“轻松筹”爱心捐助平台为例,点击轻松筹微信平台下方的“发起筹款”,根据提示填写筹款金额、筹款目标和回报等相关内容,然后放些相关的图片就可以。网络公益传播的低门槛聚集了群体的力量,实现了公益传播的价值。

(二)网络的集群行为:情绪化表达

网络集群行为的形成,都会有一个明确的信息源,如一条微博、微信、新闻事件等,用户出于共同的观点或者是利益,他们一边信息,一边评论、转发信息,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交流彼此的看法和观点,使信息持m被扩散和关注,最终引起共鸣,形成集群行为。[3]罗尔为爱女筹集善款的文章每转发一次,便能得到1块钱。短短的时间文章就刷爆朋友圈,100000+的阅读与点赞,超过11万人打赏,募集数百万善款。

受众对公益内容的转发和分享,不只是信息的传播,还伴随着个体的情绪化表达。集群行为中的人们,没有自己的理性判断,容易受到群体感染和形成群体模仿。面对公益的善意,呈现出情绪化的表达,这有时会促进公益价值的实现;但网民处于感性的状态更容易将虚假信息传播到网络中,引发舆论热潮,使网络公益变质。

三、网络公益传播平台多元化

从图2可知,“罗尔”事件中,新闻成为传播的主力军,其次作为网络媒体的微博、微信、贴吧群组也占据较高的比例,有效的推动了网络公益的传播,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相辅相成。除了媒体之外,还出现了众多的公益众筹平台,如“轻松筹”、“腾讯乐捐”、“众筹网”等,另外以慈善事业为载体的运作达到企业的营销目标,既回馈了社会,博得了公众的赞誉,也取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

(一)多元媒体提供传播平台

传统媒体通过对事件的报道,向公众提供银行账号,发送地址等筹款渠道或是在现实空间举行公益活动进行公益传播,实现公益的价值。但是在新媒体时代,微信、微博、支付宝、知乎、论坛等形成媒体融合,作为群体的网民只需手指轻轻一点,就把网络公益传播开来,并且在全网络形成舆论,助力公益的传播。

打开“轻松筹”爱心募捐平台,网民可以用微信、微博、QQ等方式将项目进行转发分享,产生多级传播,响应者可以通过微信支付等方式直接捐款,金额不限,操作就像在微信上购买一张电影票一样简单。网络公益依托互联网平台,消除了地域的限制,为公益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公益众筹平台集聚效应

“公益众筹”是指发起人在互联网众筹平台上众筹项目的形式来为公益事业募集资金。近年来,公益众筹平台成倍增加,出现集聚效应。公益众筹的平台机制为用户互动提供了渠道,项目筹款页面都设有评论、进展等板块,支持者或围观者都可表达对项目的关注、建议、质疑、鼓励等,推动公益发展。

公益众筹项目的发起人类型多元化,包括个人、企业、基金会或其他公益组织、社会企业等,个人发起筹款成功的公益众筹项目数量最多。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集聚群体的力量,给网络公益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民参与的渠道,充分显示出网络公益依托公益平台的强大力量。

(三)企业营销助力发起者

网络公益凭借社会效果好、互动性强、成本低等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公益传播的重要性。企业参与公益事业,不仅帮助了他人,而且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罗尔事件”中罗尔的文章在小铜人的公众号“P2P观察”里推送,读者每转发一次,小铜人公司向罗尔定向捐赠1元;保底捐赠两万元,上限五十万元。本来一件平常的表达爱心的捐款行为,经由公司的营销操作,变成了山呼海啸的网络事件,在营销式的捐款模式中,人们更多的是凭一种情感和一种情绪在捐助,可能并不知道背后更多的事实,尤其是背后的营销策略。

四、网络公益传播内容

(一)传播主题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等共同2016年互联网个人捐赠和公益关注大数据分析报告。[4]报告称,在过去的一年里公众最关注的公益话题前十位分别是:环境保护、扶贫、教育、儿童、救灾、医疗救助、助残、助老、动物保护、妇女。网络公益传播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公益传播内容的特点,内容的表达甚至可以影响网络公益传播的效果。

从图3可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显示,网络慈善使用率较高的是扶贫和疾病救助,网络公益活动有免费午餐、光明网的“因爱同行”、金秋助学等。网络公益传播给了社会底层、弱势群体话语权和表达权,积极表达自己的诉求,实现了网络公益传播的价值。

(二)传播内容的特点

1.个性化。

传统的公益传播是说教式的形式,侧重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具有很强的渲染力,但是由于是你说我听的被动式方法,产生的效果逐渐变弱。网络公益的内容进行了创新,变成个性化、创新性、感情化的传播模式。现在的网络传播内容多是发起者进行个性化表达,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以小见大,这种基于参与者个人的网络公益传播,更能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形成超越时间空间的公益传播,内容的高关注度和群体的互动推动公益的发展。

2.多样性。

传统的公益传播内容是以单一的物质捐助为主,善款的给予受到物理空间的限制。网络公益的传播内容多样化,在媒体平台对内容进行转发、分享、评论,通过网络实现公益传播价值的最大化。“罗尔事件”中每转发一次文章就有一元钱捐赠,每有人买一桶矿泉水就向贫困山区捐助一毛钱。

3.随意性。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群体传播变得活跃,人们可以随意的参与信息的传播。公益信息的内容大多是没有逻辑,煽情化、能引起网民共鸣和同理心,网上有很多信息没有来源可靠的信息源,真实性无法确定。但是人们在看到信息的第一时间就被情绪左右了,随意的转发、分享、评论、点赞,从而引发群体的集群行为。

五、网络公益传播效果

(一)社会价值

互联网的时代也是群体传播的时代,人人都是公益的传播者。在网络公益中,普通人可以成为传播主体,普通人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同时网络公益将公益理念渗透到群体的意识当中,集聚人心,R聚力量,网络公益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创新了网络公益传播模式,降低了参与公益的门槛,群体传播的力量得到发挥。传播者和接受者变得平等,互动性增加。在双向互动的模式中,发挥群体的智慧,转变公益传播的方式,创造了公益的社会价值。

(二)存在问题

网络公益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才出现的,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法律的滞后影响了网络公益的健康发展,有一些企业、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虚假信息,甚至谣言蒙蔽受众;群体时代的匿名性、情绪化、互动性又容易形成群体集合行为,煽动网民,扰乱社会秩序和舆论环境。

无规矩不成方圆,网络公益的发展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缺乏规范和监督。网络公益的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传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传播主体的非专业性导致了“骗捐”的虚假公益,受众受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的影响,传播媒介的不规范导致的资金不透明、不合理,传播内容的信源无法证实。

这些问题影响了网络公益自身的发展和公益事业的发展。

六、结语

互联网时代也是群体传播的时代,这为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网络公益有着不同于传统公益的传播模式,它降低了公益的门槛,人人都可以参与公益事业,实现公益的价值。但是网络公益的发展也遇到了重重问题,网络公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释: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 31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统计报告》2013 年

[2]王巍;《网络公益传播机制初探》 ,温州大学学位论文2014年

[3]乐国安、薛婷、陈浩:《网络集群行为的定义和分类框架初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99-104页

公益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新闻 媒介 公益 特征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103-01

随着事业的发展,新闻媒介的公益活动也成为了一种流行。新闻媒介在组织和策划社会公益活动时,利用自身的传播优势,广泛调动和影响社会各方面力量,使公益活动办得有声有色。

新闻媒介公益活动的优势首先体现在策划上。新闻媒体公益活动策划有别于日常新闻报道策划的类别。它是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为了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创造最佳社会效益的途径。我认为,这种公益活动主要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一、活动策划与报道策划相配合

新闻媒介自身的位置和任务决定了它是社会问题的积极发现者和引导者。除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反映这些社会问题外,新闻媒介还可以通过策划、组织、参与社会活动,推动和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他应该发挥自身的传播优势去运筹谋划,有计划、有目标地展开社会活动。

新闻媒介组织的公益活动,大多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延续、扩展和补充,一般经历报道、策划和行动三个基本阶段。一项成功的活动策划并不是一份文案、几篇报道就可以实现的。如何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活动,避免媒体唱独角戏,如何保证活动的公益性,避免媒介自我炒作,这里的策划很重要。从活动方案的拟定再到具体实施,应该是有利有节,环环相扣。

活动策划与报道策划相配合应避免“炒作”的误区。适度的新闻报道可以提高活动的知名度,扩大影响范围,能将活动所倡导的观念传播给更多的公众,实现预期的社会效益。而一旦媒体宣传过度,新闻报道陷入了自我炒作的误区,不仅会使公众对媒介的公益活动的公益性产生怀疑,影响活动效果,还会使公众对媒介其他的传播行为产生不信任,影响媒介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媒体在组织策划公益活动时一定要做好适度有效的新闻传播,坚持以公益为本这一关键。

二、以情感人,引起社会的关注与关爱

新闻媒介通过策划和组织以情动人的公益活动,能够获得单靠一般宣传所达不到的“倡导”与“弘扬”效果。

首先,要以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的关爱来发现和寻找关注对象,以真情唤起公众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启发乐于助人的美德,唤起整个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其次,还要求新闻工作者的倾情行动绝不是仅求一时的轰动效应,不能是事后不管不问。新闻媒介的倾情行动应该是持久的、长期性的,其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2005年3月,由山东省卫生厅和齐鲁晚报联合11家医院举办了“爱心手术室”公益行动。第一例救助彭祥麟的手术获得成功后,还建立了爱心基金,建立长期为特困患者提供爱心援助的有效机制,“为特困患者伸出援手的同时,为社会各界奉献爱心提供一个平台”。这一爱心行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纷纷为“爱心手术室”提供各方面的资助,为更多的贫困者及时就医提供了保证。

新闻媒介在关爱社会、关心弱势群体、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等方面,表现出自觉的责任感和可贵的热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05年3月,由共青团山东省委、齐鲁晚报、济南电视台主办的“陶宏开教授山东行”系列公益活动,志在帮助广大青少年戒除网瘾,通过媒体的广泛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石家庄、长沙、青岛等许多城市的主流媒体相继邀请陶教授做演讲,在社会上引发了“挽救网瘾青少年行动”。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还为弱势群体解决了困难,也使媒介的爱心公益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三、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

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仅建立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也极大地依赖于精神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新闻媒介作为生产“精神产品”的社会机构,在新闻服务社会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社会文明和人类的文化生活,以正确的文化舆论提升人们的素质和人文精神,优化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文化环境,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四、提高媒介影响力,塑造品牌

新闻媒体通过公益活动吸引更多的目标受众,进而扩大媒介市场。这一理念已成为媒介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思想,并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