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26 00:11:32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篇(1)

1.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有助于化解城乡二元经济困局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培育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增强城乡产业间的互补性,为化解创城乡二元经济困局提供新思路,进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其一,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群体的劳动生产效率。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富余问题和劳动力边际生产率较低问题交缠为一体,并归结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通过实施农业生态旅游战略,有助于化解旅游目的地的农民隐性失业问题,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旅游产业等高附加值产业领域转移。农业人口向新兴旅游产业的发展亦利于提高传统农业劳动力的劳动效率。其二,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增强传统农业生产的生产效率,增进农产品附加价值,提高农民群体的经济收益。在部分农村生态旅游业发展较好地区,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已然崛起成为当地旅游产业的龙头产品,并为旅游目的地的农村居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农业生态旅游战略的实施在有效增进农村居民个人收益的同时,亦将促使农民将部分旅游产业收益向农业领域转移支付,从而有力的夯实了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经济基础。

2.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有助于增强区域旅游市场活力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给区域旅游经济带来显著的宏微观经济效益。与传统旅游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风景区项目建设需要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不同,开发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固定资产基础是农村地区丰沛的农业生产资源,其所需投资资金相对较少,对当前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平较低。因此,从宏观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投资收益比较高,且基本无前期投资资金偿债压力,故而可以为项目实施方企业和农村居户创造较高价值,有效促进区域旅游市场的发展。再者,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优化区域旅游经济的微观经济效益。在生态旅游发展基础较好地区,农业生态旅游逐步跃升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有效增进了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其三,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有助于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通过丰富旅游产品内涵与外延的方式来拓展旅游产业链,增进区域旅游时市场所能获得的价值增值。通过将旅游业与第一产业农业相结合,可拉长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丰富旅游产品的类型,推动农业生态旅游向产品深化和价值链增值化方向发展。

二、当前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困境分析

1.制约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理念问题农民传统的经济组织形式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经济活动。此种小农经济形态固然凭借其乡土气息来吸引众多的乡村生态游的游客,但是其经营组织形式的内在缺陷制约了农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具体而言,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经营主体主要表现为个体私营型组织形式,其游客接待形式主要表现为家户式分散经营。这使得农业生态旅游的经营者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经验,难以从旅游品牌塑造、旅游产品线开发等较为宏大的视野来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再者,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企业的经营模式相对粗旷而缺乏精细化市场开拓能力,经营方法的原生态特点有余而现代性不足。故此,在小农经济理念指导下的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缺乏规模扩张潜力,从而制约其获取必要的规模效益来增进自身产业化发展空间,使得小农形态的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供给停留在粗放型、低附加值阶段。

2.制约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问题制约我国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问题主要表现如下:其一,农业生态旅游企业间缺乏展开产业链合作的能动性。当前我国各地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经营市场呈现恶性竞争局面,各地经营者采取各自为政策略,缺乏以产业链整合为动力来达成企业间合作并形成良性竞争局面的能力。与传统旅游产品开发相比,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下游服务和产品开发环节的投资收益比相对较高。但当前农业生态旅游服务与产品开发多停留于初级农产品开发和浅层次的农业生产体验经济开发层面,缺乏以农村地区独特生物资源和环境资源为基点来深挖农业生态旅游的增值服务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其二,农业生态旅游企业间缺乏以产业链为轴心来成系列地开发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必要资金支持。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但资源的丰沛性与开发资金的匮乏性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了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潜力。当前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多以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农村田园风光和乡土文明为原材料实施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作为农村生态旅游服务与产品的重要卖点,农业自然与生态资源及附着其上的乡土文化都与农户的分散型生产与生活习性相关。但是,将分散型农户系统地组织为可提供较为完备的旅游设施与设备的旅游基地需要大规模的农村基建投资,该问题实质是新农村建设工程的问题,单靠旅游运营机构的经济实力难以解决上述问题。

三、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优化策略

1.优化支持农业生态旅游的政策体系以创造社会效益立法机构和各级政府应当充分认知到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以支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其一,立法机构应当制定健全支持农业生态旅游的相关法律体系,为农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立法机构应当加快《旅游资源保护法》的立法进程,以有效落实《宪法》第九条关于“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植物资源”的相关规定,以确保开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农村地区的生态资源免遭旅游开发机构或个人的非法侵占或破坏,从而保障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二,地方政府应当制定规章制度,以有效规范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秩序。虽生态农业产业的生态系统较为稳健,但其环境自净功能仍有限。故地方政府应紧抓旅游目的地地区的生态景观布局设计和少量旅游建筑项目工程建设规划,控制农业生态旅游区内总污染排放量水平,力求生态景观建设与生态环境相融合,避免重复建设和背离景区规划的项目建设。

2.开拓新型农业生态旅游产品以创造经济效益通过农业生态旅游企业的持续产品创新,有助于向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注入发展动力,进而激发区域旅游市场活力。其一,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机构可将农村传统乡间民俗和农业生产作为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卖点。通过在城市近郊乡村地带开发特种农产品种植园,引入本地居民较少见识的农产品种植业的方式,来吸引本地城市居民参观游览。其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机构可将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作为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卖点。开发者可以农业生态科技为依托,将农业生态科技与周边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向旅游者呈现高效农业的技术魅力。其三,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机构可将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体验作为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卖点。农业生态旅游的游客通常还肩负着生态农业参与者的使命。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者应当充分考虑游客的身份特殊性,从增强游客体验水平的角度来开发新旅游产品。例如,农业生态旅游可在旅游目的地开辟特色蔬果园,并由当地农民指导游客动手参与浇水、施肥、修枝和采摘果蔬等农业作业及农产品加工等体验式农业生态旅游。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篇(2)

【关键词】 农产品区域品牌;内涵;特征;作用

一、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内涵

(一)区域品牌的概念

区域品牌中的“区域”,英文文献有不同的名称,国外多称之为Location(Kenvin Lane Kelley,1998)、Place(Philip Kotler,1993),国内更多地使用Regional。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国外对区域品牌的研究主要是市场营销理论的延伸,如凯文・莱恩・凯勒(2003)所述,“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可以说国外的研究更多强调“区域品牌化”,即“Place Branding”。该词应是对以地理区域命名的公共品牌的统称,是涵盖了国家品牌、城市品牌、地区品牌、目的地品牌、地理品牌、集群品牌等多种类型区域品牌的属概念(孙丽辉等,2009)。它和标示企业产品品牌辐射范围的营销学概念,指在一定区域内享有良好声誉、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品牌,如区域品牌、国内品牌、国际品牌存在显著不同(吴传清,2008)。

从国内研究的成果来看,区域品牌是指某个行政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产品(贾爱萍,2004),它有赖于产业基础雄厚程度,有赖于行业核心竞争优势,更有赖于名优产品的多寡(夏曾玉、谢健,2003),它通过类似于“产地名+产品”的格式,为某个地域的特定产品给予定位,使这一定位受到广泛认可,成为一个区域声誉、质量和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成为有价值的地区资源(洪文生,2005)。

由以上分析不看看出,区域品牌是与一个地区的产业及特色分不开,是某个行政或地理区域内某一优势产业,经过努力而形成或创建的为该产业内企业所共同拥有的在产业市场具有较高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的品牌、形象或商誉,是区域内产业、企业、产品或服务及其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表现。区域品牌主要包含三个要素:一是区域性,一般限定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范围内,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二是品牌效应,它能够诱发人们的联想,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较之单一品牌更利于培养市场偏好,更易于增强企业和区域的竞争力,获得更广泛、更持久的品牌效应;三是产业特色,它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是区域产业个性特色的反应载体,体现了本地产业的特色,这种特色往往不容易被模仿与复制而成为区域的代表。

(二)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概念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近几年国内刚刚开始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很多学者围绕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如刘丽等(2006)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概念,是指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以某一行政或经济区域为核心,通过创建区域内统一的全方位系列化优质农产品核心与龙头品牌的行动,带动广大农业企业和农民增强区域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郭红生(2006)提出地域农产品品牌是指一个地域内一群农业生产经营者所用的公共品牌标志,其基础必定要有特定农业产业或农产品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的行政或经济区域,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明显的竞争集合体。郑秋锦等(2008)认为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指拥有独特自然资源及悠久的种植、养殖方式与加工工艺历史的农产品,经过区域地方政府、行业组织或农产品龙头企业等其他营销主体有组织的强力运营与管理,形成的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品牌。

所谓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指以独特自然资源及悠久的种植、养殖方式与加工工艺历史的农产品为基础,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的被消费者所认可、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称与标识,它是一个地域内农业生产经营者用的公共品牌的标志,它以特定特色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的地域集聚为基础。

(三)农产品区域品牌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1.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地理标志产品(也称原产地产品),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5年7月15日颁布实施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规定:“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也就是说,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一种地理证明商标,是一种接受法律监督、享受法律保护的特殊农产品区域品牌。比较起来二者都是基于区域特色农产品、独特的资源发展起来的,都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带来一定的影响,都能提高区域农产品乃至农业的竞争力。与农产品区域品牌相比,其地理界限更清晰严格,其产品品质、声誉或其他特性与当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必须高度相关,其一般都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制定严格的实施细则,显然农产品区域品牌建立没有这么复杂。

2.与企业品牌的区别。企业品牌是由某家企业组织或个人所独占,并且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农产品区域品是某特定区域内所有生产经营同类农产品的企业(或家庭)及其合作者共同拥有的一种公共无形资产。农产品区域品牌不可进行市场交易;区域内各个相同和相关生产经营者共享区域品牌的利益,共担区域品牌的风险;没有既定的外延边界,即任何组织或个人只要符合规定条件,都可申请使用农产品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寿命由于环境和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可能比较短,而农产品区域品牌由于区域内各个生产经营者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寿命一般都比较持久。

二、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特征

1.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这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外部性表现为:当某些经济主体通过大量的经济行为,如向市场提供优质产品,对农产品区域品牌进行大量的宣传,使区域品牌形象得以提升,该区域内所有经营同一产品的经济主体都可受益。即一个知名度高和美誉度高的农产品区域品牌能够给区域带来巨大利益,区域企业的产品可以在区域品牌的光环下,给区域企业带来巨大利润,这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正外部性;相反,如果使用该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经济主体出现了某些不良的经济行为,将损害区域品牌形象,这时就会产生负外部性,会使该区域内所有共享该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经济主体无辜地或多或少地受到牵连。

2.公共物品。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物品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公共物品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非排他性,即农产品区域品牌可以被众多的经济主体同时使用,任何使用者都不能阻止他人使用该品牌;二是非竞争性,即该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主体,使用农产品区域品牌并不影响他人的使用,新增使用者并不会增加社会成本。该特征导致农产品区域品牌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建设的动力,容易出现“搭便车”行为,甚至会损害到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象。

3.柠檬市场效应。“柠檬市场”效应(Akerof,1970)主要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价格水平一定的条件下,而信誉差、质量低的经销商则大量涌入,如此恶性循环在极端状况下会导致市场关闭。在所有共享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生产经营者中,在缺乏强有力的管制措施的情况下,往往会有一些经营者向市场提供劣质产品,由于消费者难以在高质量产品与低质量产品之间做出判别,于是消费者就倾向以较低价格去购买低质量产品,而使用同一区域品牌的高质量产品就难以出售,从而产生“劣品驱良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将使优质农产品的市场难以扩大,农产品质量难以提高,导致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提升成为一个难题。

4.区域独特性。农产品区域品牌一般限定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范围内,依托区域独特的资源,带有很强的区域特色,它是区域资源禀赋、区域历史文化的积淀,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体现了历史渊源的沉积,是各个生产经营者品牌积聚后的产物。正式这种区域独特性的特点使得区域品牌很难被模仿与复制,成为一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三、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作用

首先,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能够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可以利用区域品牌将相互关联的农业生产企业、生产基地、广大农户、涉农机构集聚起来,并能够进一步结成本地化网络,从而克服单个企业参与市场交易的分散性和风险性。还可以有效地组织、引导、帮助和吸纳区域内更多的广大农户、生产基地、农业企业和涉农单位加入到区域品牌的建设中来,使区域内生产经营者获得产业化聚集效应,并通过聚集效应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区域农产品获得较高竞争力。

其次,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能够提高区域竞争力。利用农产品区域品牌可以将区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并通过资源优势形成农产品的质量优势。农产品区域品牌利用其“信号显示效应”和“识别效应”,能够向消费者传递生产该种农产品的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所形成的农产品质量特征,使消费者提高对区域内产品隐性质量产生信任,传递农产品与竞争产品相区别的核心利益,并形成购买偏好。这样,在促进产品销售的同时带动了了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再次,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能够有效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能够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促使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利用农产品区域品牌,还能发挥区域优势,带动区域优势农产品形成合理布局,实现农产品规模化的生产、标准化的管理、产业化的经营。利用农产品区域品牌可以进一步发展系列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的深度开发,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最后,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实施农产品区域品牌战略能够进一步规范相关企业之间的经营行为,建立有序良性的竞争态势,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同时,农产品区域品牌的规范运作能够巩固农业产业集群的成果,并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孙丽辉.国外区域品牌化理论研究进展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2):40~49

[2]吴传清.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术语、权属和商标保护模式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

[3]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夏曾玉.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43~48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功能区;区域品牌;生态经济

十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强调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地位的升格,上升到提升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发展水平高度。

2013年9月,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通过了《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中央大政方针的确立和重庆五大功能区的划分给渝东北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区域生态品牌作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一种发展路径,被推到一个战略高度上来。

一、区域生态品牌的涵义

本文的区域生态品牌,是以特定区域生态及生态文明为显著特征,以一定产业及其集群为支撑,并以区域地名和产业名组合为共享品牌名称的区域公共品牌,具有识别性、资产性和竞争性等特征。例如 ,烟台苹果、涪陵榨菜、婺源生态游、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就是典型的区域生态品牌。

二、培育区域生态品牌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重要性

1.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以三峡库区为主,包括万州区、梁平县、忠县、开县等11个区县,生态环境脆弱,是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要发展必须突出三峡库区水源“涵养”这个重点,同时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等环境友好型产业,因此培育区域生态品牌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有效途径。

2.增强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两大趋势:知识化与生态化趋势。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地处三峡库区和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培育区域生态品牌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一方面可以改变传统“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促进发展向“质量效益”型方向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

3.发挥资源优势的关键举措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具有岩盐、石灰石、天然气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动植物种类繁多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旅游资源。培育区域生态品牌可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发展特色资源加工、机械加工、轻纺食品、生物医药等,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和生态旅游、文化观光旅游,加快建成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

三、区域生态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分析研究

1.区域生态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哲学。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在改造和利用自然时,也要保护自然;道家的老子也提出“无为而治”,反对人类以自我为中心,把大自然当成征服和统治对象,主张把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境界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理想模式。二是生态经济学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正式提出生态经济学的概念,还在《宇宙飞船经济观》中提出“循环经济”理念和经济一社会一自然协同发展的初始模型,标志着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 三是区域品牌理论。区域品牌化研究最早由Keller(1998)等人展开。Keller认为,当地理位置像产品或服务那样品牌化时,品牌名称通常就成为这个地区的实际名称。品牌化使得人们意识到该地区的存在,并产生与之有关的联想。2004年《Place Branding》杂志的创刊为区域品牌化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搭建了交流的平台。

2.渝东北区域生态涵养发展区区域品牌建设的现实条件

为使读者有更直观的认识,本文以地处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忠县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1)忠县生态品牌建设的比较优势

①自然资源丰富

忠县地处暖湿亚热带东南季风区,温热寒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适宜的气候条件、特殊的山地地形以及充足的草地和水资源,使忠县拥有丰富的农、牧、渔业资源。

②生产成本较低

生态产品的培育、采收等环节都是劳动力密集的生产活动,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低,因忠县地租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构成低成本优势。

③生态环境优美

忠县环境污染较少,拥有“半城山水满城橘”和“高峡平湖”的美景,近年忠县提出“五城同创”目标,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县城、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并荣获“中国安居宜居价值城市示范区”,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环境基础。

④品牌基础初具

忠县被确定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庆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是国家商品粮、瘦肉型猪、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和重庆市粮食、生猪、柑橘、蚕桑、苎麻生产基地县,已有不少生态产品具有较高知名度,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各国,例如忠州豆腐乳、派森百橙汁和三峡鱼等。

(2)忠县生态品牌建设的不利因素:

①品牌创建意识淡薄

据不完全统计,忠县现有市级农业品牌25个,其中重庆名牌农产品2个、重庆名牌产品12个、重庆知名产品4个、重庆著名商标7个;国家级农业品牌4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1个。不仅缺乏引进知名品牌企业,而且仅有少数本地品牌有一定知名度,呈现多种品牌共同发展和品牌知名度不高局面,品牌分布工业领域偏少,农业领域较多。

②品牌建设相对滞后

一是现有农业经营机制不健全。尽管拥有6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但大部分土地经营处于相对分散状态,乡镇间利益关系难以协调,无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集中优势资源进行规模化经营与制度创新。

二是现代农业品牌培育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目前忠县有农业龙头企业74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全县范围内农业协会仅有3家,各类专业合作社农户共8万余户,仅占全县农户的26.25%。由于缺乏强劲龙头企业的带动,公司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现代农业品牌培育体系未得以充分完善,农业品牌培育机制难以建立并高效运转。

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条较短。在忠县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多以原材料初加工或者粗加工为主,产品增值效益不明显。

③宣传销售方式单一

忠县缺乏专业的营销机构,多以传统电视、书、报、杂志宣传为主,销售渠道主要以传统市场交易为主。因很多产品在全市、全国的营销不到位,库存积压或者廉价出售,损害了生产积极性。

四、培育忠县生态品牌,助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

1.构建生态产业品牌体系

科学规划区域生态品牌,构建以主导品牌带动特色生态集群品牌的多层次战略品牌体系。一是把发展特色生态工业经济作为首要任务,重点引进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新材料等生态工业项目。同时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市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建设,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二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延伸农业产业“产加销研学旅”链条,大力发展柑橘、优质粮油、草食畜禽、笋竹、水产、中药材等“3+5+X”特色效益农业,培育创建绿色、无公害、有机生态食品品牌,增强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积极开发生态旅游。打造“绿色乡村?橘海人家”旅游品牌,壮大以红色(忠文化)、绿色(乡村)、金色(橘海)为主题,融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为一体的绿色生态旅游产业。

2.抓好政府和协会引领

政府可将品牌创建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营造良好的区域环境、制定政策法规和区域生态品牌规划、宣传区位优势,除了龙头企业扶持资金要增加外,再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业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可依托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制定行业规则、规范同业竞争、提供信息咨询、加强技术培训、开展区域营销把企业、农户紧密联系起来,逐步形成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和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生态名牌。

3.延伸生态产业发展链条

一方面围绕忠县特色效益农业,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积极开发、组装、推广高效农业技术,实施橘皮橘渣处理、肉兔深加工等科技项目,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水平。另一方面注重上游农业和下游运输业、销售业和餐饮业的关联,兴办中小型企业,带动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运、销售和餐饮业的发展。

4.加强区域生态品牌宣传

一是突出区域生态形象。区域生态品牌形象的构筑主要建立在消费者对忠县区域生态环境的直观印象。建议政府以忠县荣获2012年度“中国安居宜居价值城市示范区”为契机,在市级和国家级电视台播放忠县形象宣传片的方式宣传区域生态品牌。同时办好中国柑橘节和中国果蔬汁峰会,进一步唱响“半城山水满城橘”城市品牌。二是突出绿色生态概念。在宣传中以绿色原生态为依托,为产品冠以安全、健康的产品形象,可以大大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弘扬文化增加底蕴。忠县我国历史上唯一一座以忠命名的行政建制县,先后涌现出了巴蔓子、严颜、秦良玉、金少穆、李淑娥等英模人物。加强“忠文化”的宣传,可以形成一种正面的区域联想,增加消费者对忠县生态产品质量的信赖程度。此外,“忠文化”的独特性可以使忠县生态产品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比如巴曼子秦良玉与忠县的腐乳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宣传和销售腐乳产品时可在广告、产品包装和销售场地加入忠文化元素,或者制作系列宣传画册,讲述名人故事,增加文化底蕴,提升产品品位。四是创新品牌宣传途径。建立企业微博,通过粉丝形式的病毒式传播和名人效应使企业和产品信宣传效果呈几何级放大;以微信为平台,通过对微信公众账号进行维护、开展智能机器人、在线发优惠、开启微团购等活动,实现嵌入企业办公点、营业点、代销点等地理位置的一对一的深度营销方式提供服务;以网络视频为平台,采用种子视频营销、品牌定制剧广告植入、拍客营销、制作微电影等方式,用 “微博、微信、视频联动撬动网络营销时代”。

5.拓宽生态品牌销售渠道

一是产品组合出击。以“组合拳”的形式进行宣传,减少宣传成本,加深消费者印象,如在大城市兴建专业市场,建立忠县区域生态品牌专卖店,举办博览会、专业展、商业文化节,组团宣传展销,召开信息会,建立专业互联网网站,创办生态品牌书、报、杂志,开辟专业论坛、讲座,共建和共享分销渠道,实行统一公关等;二是拓展分销渠道。不同渠道铺展相应价格档次的产品与包装,丰富产品线,更好地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三是变革农产品交易方式。逐步推广拍卖交易、仓单交易、远程合约交易、网络交易、期货交易。

参考文献:

[1]刘薇.区域生态经济理论研究进展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09)

[2]崔如波.加快培育和发展长江三峡库区绿色生态产业[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05)

[3]柳劲松,王丽华,宋秀娟.环境生态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 Mihalis Kavaratzis.Place branding:A review of trends and conceptual models[J].The Marketing Review,2005,5:329-342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篇(4)

一、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内涵

笔者研究的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内某区域能够生产和提供给国内或国际农产品市场完全成本(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较低而又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生产潜力。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这一定义,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于反映一国内不同区域间同一农产品的比较所形成的比较优势,简称为区位优势,即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是通过一国内区际间同一种农产品的比较来实现的;二是能反映一国某区域内不同农产品之间相比较而形成的某种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简称为产品优势,即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是通过区域内不同农产品之间的比较来实现的。

2.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当构成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因素及条件发生变化时,其优劣势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由于市场供求变化、技术进步以及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会使过去居于优势的某种区域农产品现在可能已处于劣势;而现在处于劣势的某种区域农产品将来也可能会占据优势。因此,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处在一个不断被创造出来而又不断在消失的过程中。

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要使其真正地转化成现实的竞争优势,还需要不断地培育、创造并维持这种优势,才能最终转变成竞争优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深刻认识这种动态的潜在的优势,为此首先必须了解哪些因素影响比较优势。

二、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自然资源和要素禀赋

1.自然资源因素。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是传统农业布局的依据。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对区域农产品生产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自然条件的地理差异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由于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特点就是经济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因此,影响动植物生长的光、热、水、土、地貌等自然因素就成为影响农业生产与发展的重要资源条件,其时空分布及组合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布局和区域间的农业生产分工。但是必须看到自然资源对农产品生产的决定作用正在减弱。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自然资源对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形成并进而发展成为竞争优势的约束作用较从前已经大大减弱。

2.要素禀赋因素。要素禀赋是农业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基本的物质条件和投入要素,它不仅包括传统的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还应该涵盖制度、信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这里就劳动力、技术、资本要素做一简略分析。

劳动力要素对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高低。区域劳动力素质高对形成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区域劳动力素质高,创造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可能性就大。

技术要素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影响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一是技术进步可以降低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二是技术进步可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区域农产品生产可以通过采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减少农业生产受自然界的制约,创造自己的比较优势。可以肯定,现代农业技术的引进与创新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某种农产品的区域优势,从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资本要素对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表现在通过加大资本投入可以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进而促进结构升级,使区域农产品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合理化、高级化,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朝着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水平。

要素禀赋对农业生产比较优势的影响很大,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要素禀赋对某一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是可以改变的,劳动力、技术、资本都可以自由流动,重新集聚,为某一有活力的区域所利用。总体来看,区域劳动力技术知识与管理能力,特别是区域农业企业家群体的管理能力,对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非常重要。

(二)分工因素

分工对比较优势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分工可以提高区域劳动力的专业技术知识与管理能力,一般分工越精细其比较优势就越强。

(三)质量因素

质量因素在农产品比较优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差异逐渐缩小和消失,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区域农产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决定了其比较优势的高低和强弱。

(四)政府行为与经营体制因素

波特认为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通过政策调节、创造竞争优势。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提高离不开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政府的支持和保护。政府在发挥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中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制定制度、提供信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学研究与推广等公共基础服务上。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政府或同一政府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政府行为对比较优势的影响也不同,一般在有工业基础的区域更有作为。

(五)人文资源因素

人文资源可以包括历史传统、民族习俗、宗教文化等。它们在区域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一般不如自然资源那么直接,然而其影响是深远的,是影响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巨大的潜在因素。

影响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在不同区域的农业产业组织条件下,其对创造比较优势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从下面的理论分析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

三、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理论分析

(一)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理论基础

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体系。比较优势理论最早可追溯至亚当·斯密。斯密认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应出口生产成本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生产上占劣势的产品,这一理论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总结为绝对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国在生产所有产品上都具有较他国的绝对优势或劣势,也会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更多的利益。他的理论被称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并且由于其理论关注资源禀赋的配置状况,又被称为外生比较利益说。以后的比较优势学说的发展主要是沿着斯密和李嘉图这两条相互联系又具有差异的思路进行。其中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由赫克歇尔和俄林进一步发展,总结成禀赋比较优势说,或简称为H1-O定理。

比较优势理论尽管最早源于国际贸易领域,但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起着很大的指导作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更是起着主导作用。这种惯性对今天的区域发展,特别是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仍是深远的。显然,比较优势理论体系在产生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有些人谈区域农业发展必称比较优势,有时没有优势就干脆自封优势,似乎到了一切从优势出发、没有优势就不能发展的地步,而结果并不让人满意。于是人们开始反思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90年代波特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指出比较优势不一定是竞争优势,只有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快发展一国的竞争优势是当务之急。这一理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0世纪末,杨小凯在批评新古典主流理论的基础上,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拓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他们认为,内生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由于分工提高了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加速了个人人力资本的积累。这样,对于一个即使没有先天的或者说外生比较优势的个人,通过参与分工,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也能获得内生比较优势。他们分析了经济由自给自足向高水平分工演进的动态均衡过程,并阐释了斯密和扬格的思想:经济增长源于劳动分工的演进。他们的研究对我们认识比较优势、开发竞争优势很有启示。

(二)基于分工的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理论分析

1.传统的比较优势论批判。传统理论认为某一区域生产什么取决于这一区域的比较优势,只要某种要素有一定优势,即要素投入成本低,就开发生产相对应的产品,产品具有成本优势就能在市场上取胜。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变得日益复杂起来,成本不再是争取消费者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售后服务的专业化、产品质量等都使单纯的成本已不再是竞争中致胜的唯一法宝。专业化的服务、产品的多样化、便捷的运输等都使传统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不复存在。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必须不断再造,而再造的关键是积极参与分工,依据市场的需求变动,不断推动专业化生产进程,专业化是创造比较优势的根本途径。

2.农业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形成规模化、特色化与专业化生产。以欧盟农业为例,荷兰已形成花卉与牛奶的产业区,比利时精于养鸡,而法国专门生产小麦及面包等,丹麦在养猪方面很出色,这样精细的分工与专业化,使每一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产业区。美国的农业也一样,如苹果生产主要集中于华盛顿州,棉花生产主要集中于南部的几个州,小麦生产则集中于中部的几个州,形成了各种专业化的产业带。而我国仅小麦、玉米在全国就有20多个省份进行生产,造成许多省份的产业结构雷同,结果形成大而全的结构,什么都搞,什么都搞不精,专业化进程缓慢,不利于农业发展。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专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专业化分工生产可以创造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

3.农产品专业化分工的类型分析。农产品生产分工主要包括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水平分工主要解除了农民横向联系与发展的问题,在水平分工之前,大部分的农户如果兼业,他不得不了解多种农作物的生产知识。但如果分工,他就可以把精力集中于某一作物上,从而获得专门知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垂直分工主要是指部分农户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从而有利于该环节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进步,也有利于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在我国素有“大蒜第一县”之称的山东省苍山县,由于其大蒜在全国乃至日本、韩国信誉很好,故分化出许多农民专门从事大蒜产业链上的其他服务,如进行大蒜的加工、运输、包装等。通过这样的分工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可见水平分工是基础,垂直分工是水平分工的深化,两种分工都对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有益。

4.专业化分工案例分析。农业生产专业化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变了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形成了自己的产业优势。专业化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精于一业,一个地方只专注于一业,拥有最好的质量和最低的价格,这与我国过去习惯搞的大而全形成鲜明的对比。如山东省苍山县只发展一个产业即大蒜,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大蒜产业区。全县大蒜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年产大蒜10多万吨,2万多农户从事大蒜种植及相关产业。苍山县的大蒜已形成一条龙生产,包括蒜苔、大蒜的保鲜以及蒜米速冻、腌渍、蒜片、蒜粉、蒜油、蒜汁等深加工和出口;还有一些企业正在利用生物分离技术,提供大蒜素等生物产品,制成大蒜胶囊、饮料、大蒜精等。经过这样专注于一业的发展,苍山县现已享有“天下第一蒜”的美誉,农民收入显着提高。

这些理论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从上面的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分工是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根本路径,加快区域农产品生产分工就能促进区域农业发展。因此如何加快推进区域农产品生产分工是当务之急。

四、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战略对策

根据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至少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区域农产品的生产分工,创造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

(一)效仿工业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专业化

工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化大生产,核心内容是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形成特色、提高劳动生产率、培育竞争优势,使社会化大生产成为可能。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规模化生产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组织的规模效益。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领域较早地引入了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美国1914年就已形成了种植的专业化。农场的专业化比例高,棉花农场专业化比例达到79%、蔬菜农场为87%、园艺作物农场为98%、果树农场为96%。就农场的经营规模而言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每个农场拥有的土地从1950年的86公顷增加到现在的176公顷,平均规模扩大了1倍。对比我国农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布局分散、生产小而全、管理无标准,造成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借鉴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大力推进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到几个支柱”的要求,大力开展专业村、镇建设,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

(二)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专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市场的开拓者、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农业专业化的营运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在整个产业链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要发挥龙头企业在引进、示范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作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开拓市场能力强、信息灵敏度高的优势,把市场信息、实用技术、管理经验传给农户,组织开展农产品购销;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优势农产品的转换增值;对农产品加工、合作组织等各种类型的农业专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大力扶持,使他们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关系,增强带动作用,保证农产品比较利益的提高。

(三)加快农产品经营管理流程再造,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强化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与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建设。

1.大力开发市场中介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包括各类农民协会和农业合作社。中介组织是连接市场和农民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发展、联合起来竞争,不仅能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的谈判地位,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减少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农协的国家之一,全国99%以上的农民都加入了农协组织。农协不仅为农民提供生产指导,而且组织流通,开展信用服务,农民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90%,以上由农协供给,生产的农产品80%以上由农协销售。正是这些功能齐全、覆盖面广、渗透性强的农协组织支撑了日本农业的发展,使日本农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日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这是创造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环节。

2.努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工业产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所依赖的是发达的营销网络。把这一经验移植到农业领域,必须着力改造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放手发展农产品购销企业和农民“经纪人”,形成多元化的流通格局;采取设办事处、开窗口的办法,将农产品打进国内大中城市,扩大市场份额;要更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彻底改变过去肩扛手提、提篮小卖的落后方式,积极采用会展促销、代理销售、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期货交易等现代营销手段,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开拓国际市场。荷兰鲜花出口占全球的60%,其农产品出口销售主要依靠拍卖市场,仅阿斯米尔花卉拍卖市场每天就成交花卉1500万枝,年出口25亿欧元,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四)加速推进技术进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法国,食品工业对GDP的贡献是汽车工业的2倍。在美国,食品工业是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的行业。有资料表明,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部总利润,生产环节仅占l/5,价值1元的农产品经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元。由此可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潜力巨大。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依赖于工业技术进步。美国仅玉米就可以加工2000多个产品,而我国仅能开发出100多种产品,美国能够利用葡萄皮渣提取红色素,而我国只能作为废弃物抛弃,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的差异。从理论上分析,农业作为弱势产业,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也在下降,但对加工产品的需求是不断上升的。因此,必须加速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充分发挥现代工业对农业的巨大带动作用,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创造产品比较优势,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篇(5)

谈琰从宏观层面,分析了粮食核心区建设政策出台背景、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粮食核心产区建设执行层面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杨邦杰等[6]通过对东北地区的调研,提出了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构想,以黑龙江为例,分析目前黑龙江粮食核心产区的建设情况,发现土地整理标准低、种粮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等因素制约了黑龙江省成为中国粮食核心区的进程;王景莹[1]以河南省为例,在2008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粮食核心产区的政策背景下,深入研究了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划分与建设,构建划分指标体系,选择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指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划分与河南省农业厅划分不合理处,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杨春等总结了河北省创新粮食生产技术,从而达到粮食产量提高的实践经验,对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丰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平作炎[8]通过分析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力度,试图建立保障利益机制,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稳定了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现代农业发展;赵春雨[9]从中国省区、三大地带以及区粮食生产区域3个方面,选择生产集中度、重心演变轨迹的研究方法,总结了生产区域的特点及规律,展开研究了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罗万纯等[10]利用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和计量经济检验,分析了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和非农收入比重是重要因素;伍山林[11]采用粮食生产综合指数,对中西部地区的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特征进行描述,实证分析得出人均耕地资源与非农产业就业接力是主要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含义。蔡文著[12]分析了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方面的基本特征,基于国外典型的不同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中国不同地区的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崔凯[13]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进行分析和评价,比较分析粮食主产区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对于正确掌握粮食主产区现代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蒋和平等[14]针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东、中、西部四个层次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出全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蒋和平等[15]、崔凯等[16]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比较中国农业现代化整体和区域发展水平。

1现代农业内涵、特征与理论基础

不同学者根据‘1号文件’,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对现代农业的定义给出了不同的理解,拓展了现代农业内涵,提出兼顾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前提下发展现代农业。将柏振忠[17]、孔祥智等[18]、陶武先[19]、刘燕华[20]、戴小枫等[21]学者的观点综述如下:大多学者通过分析传统与现代农业的内涵区别,发现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变革,注入现代农业新的要素,不为实现发展目标、产业功能、实现价值取向、经营方式等的转变,逐步走向商品化、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农业。由于中国农业发展滞后,发展现代农业面临一些问题,张建华[22]从微观、宏观层面总结了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不同模式,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指出中国农业需要选择具有中国与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马晓河[23]认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科技水平低、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发展进程;王碧峰[24]认为农业的资源性约束、产业化水平低、农民素质不高和科技创新能力基础设施条件差等问题,成了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导致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劳动生产率低、科技推广缓慢等现象依然存在。刘喜波等[25]分析并梳理国内外众多的现代农业发展理论基础体系,认为由农业经济、农业发展和农业生态三方面理论构成,其中农业经济理论代表性理论的有农业区位、农业比较优势理念等;农业发展理论包括城乡统筹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等;农业生态理论主要包括生态位理论、循环农业理论和可持续农业理论。祝华军等[26]利用“短板”原理,分析认为一国的农业发展内容与模式是由自然、生产要素资源直接决定的,其中,现代农业发展的程度受所有因素中最短缺资源的因素影响;杨兰根[27]认为人均土地资源是发展的“短板”,决定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质量,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曹承忠等[28]指出制度基础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用科学技术手段装备现代农业,明确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尹成杰[29],蒋和平[30]着重探讨了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途径、基本思路与发展模式,认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不同国情,选择建设重点,完善长效机制,从而确保现代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2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是不断变化的概念,在全球化过程中,通过总结不同国家的发展模式,以期为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稳定发展。(1)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根据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式的不同,柏振忠[19]总结出了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模式有3种。根据不同的自然资源和外部环境条件,李滋睿等[31]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日本、荷兰3个发达国家的3种现代农业模式;对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情况,孙浩然[32]、项仁学[33]、孟蕾[34]综合考虑发展路径、自然资源和外部环境条件因素,总结出了三种模式:一是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二是规模型、机械化、高技术模式;三是生产集约加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蒋和平等[35-36]根据两国的基础条件,介绍了巴西、日本两国建设农业的内容、特点及存在问题,为建设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借鉴。(2)中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结合中国国情,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利用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摸索大量建设案例,找出不同地区现代农业建设的途径和模式。许开录[37]根据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差异化、区域化、特色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才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互动并举的发展道路。崔凯等[13]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方案,从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角度,归纳和总结了4种主要模式;孔祥智等[38]考虑到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将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分为4种现代农业模式;李洪山[39]、宋再钦[40]分别从中部应采取产业集聚和东北提高土地适度规模的2个方面来发展各个地区的现代农业;詹慧龙[41]运用指标评价法,对中国各省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将中国划分为都市型的现代农业、高效外向型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主导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型的现代农业、生态和特色型的现代农业5个现代农业发展类型区;朱明[42]将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模式归纳为发达类型、较发达类型、发展中类型、欠发达类型和不发达类型5种。其中,发达类型指农村人均纯收入多于6000元,乡镇企业数量较多,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发展中类型指农村人均纯收入2500~4000元,城乡差距仍然很大,乡镇企业有所发展但还未充分发育;而不发达类型则指许多农村还处于贫困和刚刚解决温饱阶段,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

3现代农业发展的评价

现代农业评价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不同阶段,特征也不同。农业部农研中心、杜华章[43]、马秋芳[44]分析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制定阶段性指标,构建现代农业的指标体系理论体系,反应出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且存在区域差异性,为加快区域化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理论指导。辛岭等[45]利用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价模型组测算模型,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得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整体上升趋势明显,东中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依据此情况提出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罗其友[46]通过建立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模型和评价方法,对中国农业发展区域的划分和协调性进行了评价,探讨了中国不同农业区域的主导功能定位和制度变革方向。

4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方法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篇(6)

一、理论基础

(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认为,2个地理区域间通过货物、人口、货币和信息等流动,相互依赖、相互作用[1]。同一区域的城市和乡村属于不同地域单元,虽然在空间上紧密联系,但是城市与乡村各种资源的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职业结构要求、资金以及信息拥有量等存在差别,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互补,从而诱发城市和乡村之间货物、人口、货币和信息等要素不断流通和往来,对城市和乡村的不断融合起到重要作用。

(二)增长极理论

1950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与运用》一书中首次提出增长极的概念。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增长极包含了三大涵义:第一,作为旅游经济空间上的推动型“制高点”;第二,作为旅游地理空间上的产业集聚中心;第三,作为旅游流集散单元。由于区域旅游发展的地区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区域旅游经济始终呈现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发展趋势。旅游发展的早期阶段中,在开发条件的限制下,各地区总是集中力量优先培育高等级的增长极。在区域旅游空间的拓展阶段,有必要以重要节点为中心,有意识地选择交通线作为区域开发纽带和客流运行通道的生长轴,并沿着生长轴的方向进行旅游开发。在旅游增长极的基础上形成旅游发展轴,同时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实现区域旅游空间重组,最终形成一个代表区域旅游整合体的新型空间战略格局[2]。

(三)区域旅游空间一体化理论

区域旅游空间一体化理论认为,区域内各个地区为达到区域旅游发展的最佳状态,力争实现区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旅游产品开发一体化、区域旅游形象一体化、旅游市场营销一体化、旅游服务一体化等理想状态的空间表现形式。在区域旅游空间一体化的过程中,区域内各个地区的旅游要素结构的空间组织和布局得到优化,这样既有利于保护各个地区的旅游优势,提升区域整体旅游特色,又能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促进区域旅游业在一体化基础上的差异化发展[3]。

二、渭河流域旅游发展现状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在关中平原蜿蜒502km,自西向东流经陕西的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在陕西境内先后接纳黑河、涝河、沣河、灞河、泾河和石川河后,经由潼关县港口镇注入黄河,流域面积达到6.75×104km2,几乎覆盖了整个关中地区。渭河流域集中了陕西省64%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和82%的工业总产值,对陕西省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渭河流域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种类繁多,除了声名远扬的文物古迹外,还拥有高品质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农业旅游资源等,各类旅游资源相互交融,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化,已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旅游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目前,渭河流域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形成了一些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条件,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由此制约着旅游产业主导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第一,旅游产品方面的问题。渭河流域的旅游产品以人文景观为主,结构单一。观光游产品处于初级型和粗放型阶段,原有的景点负荷过重,开发深度有限,新景点管理及开发呈粗放状态,品位不高,缺乏参与性和趣味性,观光过程乏味。度假产品类型不齐全,活动项目不丰富,难以长期吸引游客。观光农业产品内容单调,只是看农作物和养殖产品,尚未上升到“游”的程度。第二,旅游市场方面的问题。游客市场相对狭窄,市场容量较低,游客回游率低,游客停留时间较短。游客消费结构不尽完善,交通、住宿等硬性消费比重较高,娱乐、游览等软性消费较低。第三,旅游投入方面的问题。旅游投入不足,特别是市场开发经费的投入与国内同类旅游城市相比严重滞后,使得旅游市场开拓能力低,除了兵马俑、华清池等名牌产品外,其他旅游品牌的宣传、开发与其资源优势严重不符。第四,旅游业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纵向之间以及其与同级相关部门之间存在着责、权、利的不一致,使得属地化管理和专业化管理不能有效实施,相关部门发展旅游的合力优势尚未形成。

三、促使渭河流域旅游

发展的动力因素

(一)宏观环境因素

中央提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路,从本质上讲,就是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4]。城市和乡村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城乡地域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5]。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标志着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体现了国家致力于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意图。根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经济区的范围包括陕西西安、咸阳、铜川、渭南、宝鸡、商洛部分区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甘肃天水市,该经济区的定位是西北部内陆地区的“龙头区”。渭河流域所包含关中地区的5个市(区),正是关中-天水经济区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渭河流域内各个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地理上又彼此相邻,旅游业早已成为该区域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

(二)市场需求因素

陕西省内各城市旅游经济存在较大差异。西安作为首位城市,在省域旅游业发展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2009年渭河流域5市(区)旅游收入及游客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各地区间如果存在较大的经济发展差异,则会产生一种宏观的市场势力,这种势力在一个整体的经济体系中将造成社会福利部分的无谓损失,使总收益降低[6-7]。各地区内长期存在着过大差异,尤其是城市或边缘地区旅游发展长期滞后,则不利于该区域旅游总体竞争力的提高,会暴露出许多问题,如旅游产品类型欠丰富、专项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区域旅游形象单一、给人以“有旅无游”之感等[7]。因此,陕西省有必要实施区域旅游合作,以丰富区域旅游产品体系,扩充旅游市场空间,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旅游发展的总体竞争力。

(三)产业因素

按照旅游经济理论,旅游产业具有收入效应、创汇效应、就业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区域平衡效应等。旅游产业的发展又会直接或间接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财富,推动产品价值的实现,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增长。正是旅游产业庞大的乘数效应,使得旅游产业成为许多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8]。

四、渭河流域的空间结构

综合陕西省的宏观地理区位、自然资源条件以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分析,渭河流域关中农耕文化区可以生态保护为重点,以西安市为核心,中心城镇为节点,快速骨架交通体系为依托,构建渭河流域城镇发展轴和关中农耕旅游文化区体系,形成“一城、一轴、多中心”的空间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一城”为西安市及其近郊精品旅游区,“一轴”是以渭河两岸沿线为发展轴,“多中心”是以咸阳、宝鸡、渭南、杨凌为中心的沿渭河田园观光带、古村镇文化旅游带和山岳民俗度假带。通过轴线式发展,利用渭河沿岸宽阔区域,建设田园休闲场所,并以此辐射沿岸村庄,开展富有当地特色的休闲项目,实现城乡旅游之间的优势互补,打造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渭河农耕旅游文化品牌。

(一)“一城”发展思路

“一城”即以超大城市西安为核心,发挥其旅游核心城市的作用,承担旅游组织、接待、集散和辐射中心的功能,以自身优势向周边城市扩散,进而推动渭河流域区域旅游发展。第一,在西安城区内构建包括明城墙内城区、城墙外沿环城路各景点在内的都市游憩商业区,通过提供西安特有的城市风貌、商业文化、商业氛围、商业建筑景观、各种服务设施等吸引源源不断的旅游者前来购物、娱乐、观光、休闲和游憩。第二,在西安市区南部和东部积极打造集观光、度假、休闲、现代都市农业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度假旅游区。其中市区南部包括户县、长安区、蓝田县,这些地区自古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景观多样,应以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度假为主,重点发展观光采摘园、教育农园、租赁农园、垂钓乐园、高科技园等体验、休闲性项目。而市区东部,即临潼区,应以石榴种植区为基础,依山就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赏花、摘果、游园的基础上不断丰富项目内容,提升文化品位,使城乡旅游资源紧密结合。

(二)“一轴”发展思路

“一轴”是以渭河两岸沿线为主轴线,通过对渭河沿岸旅游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培育沿岸旅游点,形成旅游产业聚集带,实现现代都市和传统乡村的结合,最终带动渭河流域广大农村的旅游、经济、社会等事业的全面发展。第一,在渭河源头可开展“行走文化”旅游,挖掘秦汉时期先后修建的郑国渠、漕渠、龙首渠、六辅渠、白渠等遗迹项目,使旅游者不仅能领略关中平原的田园风光,还能了解古人建造的稳定关中农业发展基础的水利灌溉网。第二,在渭河两岸实现旅游业要素的整合协调及优化配置。如在渭河北岸,依托其优良的农业条件和丰富的民间文化优势,建立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并开展民俗节庆旅游和以游客体验为主的观光副业游[9]。在渭河南岸,可以建立集各地民间风情、民间文化、建筑、饮食、农耕特色的休闲民俗文化园区,为那些利用周末走进乡村的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第三,拓展区域渭河水面,开展水上旅游项目。

(三)“多中心”发展思路

“多中心”为以咸阳、宝鸡、渭南和杨凌为中心的沿渭河田园观光带、古村镇文化旅游带和山岳民俗度假带。咸阳除了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外,还可利用传统医学和足疗产业这类独特优势进行旅游开发,同时可在礼泉县现有的万亩果园基础上开展果园观光、采摘等活动,实现城乡旅游资源互补。宝鸡应着力宣传和打造佛骨圣地法门寺、秦岭主峰太白山、青铜器之乡古周原、炎帝故里天台山、草原风光关山这五大品牌,以省内游客为目标人群,在发展农家乐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已经初步成型的乡村旅游,同时结合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探索新的乡村旅游模式。渭南应着重选取华阴为发展点,以避暑度假、休闲观光为主题,结合传统文化进行田园风光旅游业的开发。而华阴可依靠西岳华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及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资源,通过策划、创意打造新概念旅游。杨凌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区内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胚胎克隆羊基地和收藏国内外各类昆虫标本100万种的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以及无土栽培技术和智能化温室大棚的新天地农业科技示范园等。所以,杨凌应以农业文化为底蕴,以农业科技为手段,以各类农业产业园区为指导,以宾馆、酒店等服务业为载体,以文物旅游为辅助,以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运用为主线,积极开发科技教育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娱乐游、会展和节事活动游等旅游产品序列,同时大力开发专项旅游与特种旅游产品。

五、促进渭河流域城乡一体化

旅游发展的策略

渭河流域关中农耕文化区的形成,必须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消费结构和客源结构,完善各级旅游中心城市功能,达到旅游国际国内品牌从单一化向多极化转变,观光客源市场向多元化客源市场转变,推动旅游产业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

(一)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

渭河流域的旅游业尚处于初级阶段,要使旅游业健康发展,政府的扶持是不可或缺的。各市(区)政府应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单赢思维”,强化整合意识和协作精神,从政府层面共同研究确定旅游合作战略、方针与机制,协调解决旅游合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共同建立“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享共生”的区域大旅游结构体系。

(二)加强区域内旅游合作

市场需求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各市(区)在开拓旅游市场时,应采用以政府与企业联合为主体的推荐-捆绑营销新模式,培育共同的客源市场,积极打造、开拓客源新市场。这样既有利于打造各地区特色旅游品牌形象,提升竞争力,又有利于促进区域旅游市场持续良性发展,节约大量的营销成本[10],使区域内多方受益。通过鼓励区域间旅游企业加强合作,提供打破行政区划、实现无障碍旅游和统一标准、“一站式”便捷的设施和服务[11],如建立信息互动平台、旅游企业互送客源、建立联合优惠体系、设立绿色通道等,逐步消除区域间旅游壁垒和旅游障碍。

(三)共同培育精品旅游产品

各市(区)应通过区域旅游协会、区域旅游合作研讨会等形式,全面认识区域整体特色和独特优势,整合省内重要旅游资源,形成功能各异、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格局,构建区域城乡旅游发展互补空间。对于具有同质性的旅游产品,强化其共性,逐渐形成旅游精品产品。如依托西安大雁塔景区,宝鸡法门寺文化景区,铜川玉华宫遗址,咸阳彬县大佛寺、武功县报本寺、长武县昭仁寺等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建设国际知名的宗教文化旅游产品;对于差异性较大的旅游产品,则组合出一些资源种类丰富、景观反差大的精品旅游线路[12]。

(四)构建旅游交通网络体系

区域旅游交通网络体系的构建是区域旅游合作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原有交通路线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交通规划,加大合作区域内交通建设,提高区域间交通的通达度,完善通往主要旅游客源地的各种交通通道的便捷度;深化现有交通资源的优势,推行公交“一卡多地制”工程,同时将城际公交结束时间与市内公交结束时间实行零距离对接。

(五)实施城乡旅游产品差异化

对城乡旅游产品应实施差异化定位,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主题需求,利用渭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文化,打造精品农耕文化旅游品牌,开发中应选择部分有特色、成规模的村落和果菜园进行开发,尽量保持原貌,不能盲目地模仿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坚决避免开发中出现商业化、城市化倾向。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篇(7)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基础层次的行政区域经济。20世纪90年代中期,县域经济才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对县域经济概念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大致来说可以从四个角度理解:其一,复合性,指在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各类经济活动的总称。其二,区域性,是一种行政区域型的区域经济。其三,特色性,是以县(市)级行政区划所规定的范围为管理对象,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其四,系统性,县域经济是一个具有区域性、层次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单元。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不同,它强调的是产业结构及体系的综合性及相对独立性。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因为农业的基础性作用,相对于工业和第三产业,它在县域经济中的权重比较大;而立足于资源禀赋基础上的工业则是县域经济的主导;同时,兼有金融业、商业、服务业、信息业等非农部门经济。县域经济是各种经济部门及经济成分最大的包容体,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以及社会发展方面的各个领域――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都是构成县域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指的是县域范围内的社会和经济的全局发展。县域经济从产业结构看包括县域内的各次产业;从空间结构看包括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看包括各种所有制经济。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展开,第一个角度,县域范围内各个经济部门和各种经济活动中的产业结构、资源配置、运行模式及其发展;第二个角度,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讨论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侧重于从第一个角度着手,具体而言包括: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即不同县的经济应如何发展,应该制定什么样的适合自己县的产业政策,它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模式;县域经济要素的合理配置,侧重于对县域经济技术条件和效率的分析;县域产业发展,我们知道,农业依然是县域的基础,工业依然是县域的主导,服务业是县域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做好三者的权衡显得尤为重要。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支撑

第一,经济增长理论。

合理且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是包括全世界在内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县市所共同追求的目标,没有经济的增长,社会、文化的增长就毫无基础无从谈起,县域经济也是一样,所以经济增长理论也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支点。

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他反对这样的一种观点,即把农业定为停滞的,农业不能对经济发展做出任何贡献,相反只有工业才能实现经济起飞。舒尔茨认为,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的配置达到了很高的效率。他用收入流价格理论解释了传统农业停滞落后、不能成为经济增长源泉的原因,并指出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就在于寻找一些新的生产要素作为廉价的经济增长源泉。他同时还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要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对农业进行技术引进。舒尔茨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以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警示,对中国县域经济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速水佑次郎的借用技术理论:他主要用比较制度的方法和他对东亚,尤其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和知识,从人口增长、资源耗竭、资本积累和技术变化等方面,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和文化传统,由资源禀赋和技术变迁引起的制度演进进行了研究。他有几个重要结论,第一,发展机制潜在于表面落后中,一旦这种机制被开发出来,发展中国家就有可能实现赶超目标。第二,发展中国家所需的投资超过了国内的储蓄能力,所以引进资本是发展中国家的摆脱增长率和低储蓄率恶性循环的措施。第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发展上的差距是其加快增长的潜力。第四,发展中国家应当实现政府与企业家之间对产业政策和信息的分享。最后,土地确权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实现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第二,不平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赫希曼和威廉姆森。赫希曼认为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在理论上的平衡发展是不可能的,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会出现一个增长极或增长点,进而形成区域间的不平等,而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一种力量扩散到其他地区,即极化效应和涓流效应。威廉姆森发展了所谓的倒“U”字型理论,这是一种有时间变量的平衡发展理论,在区域成长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较扩散效应显著,区域经济差距呈现拉大趋势,这种不平衡表现在生产要素首先集中在少数点火地区,即增长极上,可以获得较好的效益和发展,而在区域成长后期,扩散效应变得更为重要,集聚经济向周围扩散渗透,并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进一步缩小。

第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并被广泛应用于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从产业构成来看,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一个成功的可持续项目,必须达到以下三个标准:一是持续性。是指经济发展受到多次逆境和重大干扰后而能存留的能力。二是有效性。经济发展应是一种实质实效性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有增长无发展,有产出无效益的虚脱发展。三是公平性。它主要是指农业等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部门或行业,应该在各经济部门发展中处于公正的地位。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发展滞后,经济强县少

从增长速度看,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增长速度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997-2006年县域GDP增长8.6%,低于全国0.5个百分点,县域二、三产业比重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1.1和4.8个百分点的落差。从数量上看,相对于东部乃至中部的部分省,河南省县域强县少,第九届全国百强县河南仅有2个,为排在45位的巩义市、73位的堰师市,与数量日益上升的江苏省、山东省、和浙江省相比较,我们则是从第八届的7个下降到现在的2个。

二、县域工业化进程缓慢、城镇化水平低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各个方面的原因,我省中心工业化程度高,低的模式比较突出,县域工业发展明显滞后。具体表现为,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链条短,工业附加值低,资金投入不足,设备更新慢,企业研发能力低,劳动者整体素质低。在城镇化水平方面,河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14个百分点,仅为30%,发展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三、县域农业产业化进程滞后

今年来,多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使我省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比较少,更不用说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享有盛誉。就地域来说,相对比较知名的企业,如莲花、大用、华英、科迪等,大多集中分布在临颖、许昌县、潢川、淇县一带,除此之外,畜牧产业层次较低,规模经营比重不高,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相对滞后,畜牧业产值与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比重较低,并且紧随其后的支撑体系建设也没有跟上步伐,社会化服务功能不完善、不配套。尤其是改良、防疫、质量监测检验、市场信息网络体系滞后,已远远不能适应入世新形势的要求和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县域经济对外开放度不够

2007年,河南省县域出口仅为16亿元,仅为县域GDP的1.42%,在109个县市中,有20多个县市的出口为空白,有近30个县实际利用外资是空白。招商引进的资金使用质量不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不高。比方说,我们的招商引资渠道不畅,缺乏有吸引力的项目,引进资金的质量不高;并且我们的外向型出口产品还是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和高污染为主,不利于我们的结构调整及在国际市场上开拓新的市场。

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一、各县依据自己的比较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全省109个县(市),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可以有四种类型:工业主导型、现代农业主导型、第三产业拉动型和传统农业主导型。具体来说,资源比较丰富的登封、新密、舞钢等可以选择工业主导型;中牟、汤阴、南召、西峡等,虽然第二、三产业总产值比重已达到80%以上,其中第二产业比重平均达到60%以上,但相对于工业比较发达的工业主导型城市来说,我们倾向于把他们归属于现代农业主导型;自然人文景观、传统文化资源或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县(市),可以尝试把第三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嵩县、栾川、西峡等;对于那些,工业资源不足,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比重低于50%的县(市),选择走传统的农业发展道路。但这四种类型的选择比并非绝对的,也可以相结合而发展,最终目标是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制定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在吸纳劳动力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中小企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重视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在审批、贷款、政策扶持等方面,制定积极有力的政策措施。同时,在支持这些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引导他们的企业走向,即走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经济含量高的道路。

三、积极培育县域特色化经济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在所有产业部门占有优势,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选择发展相对于其它区域来说,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建立自己的特色。比方说,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要加大发展资源加工型工业;农副产品丰富的地方,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离城市和大企业近的地方,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到企业、优势企业的分工协作体系中;现实优势不明显的地方,要解放思想,广借外力,逐步培育自己的特殊产业。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打造强势产业、培育特色经济的过程,各领正是县域经济极力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四、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