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21 07:30:17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1)

(一)

****总书记曾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面对新世纪的来临,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敬业中学历史教研组在高一历史的教学中,对实施“问题教学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高度。

“问题教学法”的含义: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教师将问题进行整理、筛选,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备课,再通过课堂讨论或师生的共同探讨或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达到释疑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中学历史课难教、不受欢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在2002届高一学生入学之初,进行了全年级的问卷调查:其中对历史有兴趣的学生占60%;而对历史感兴趣的原因,是“因为学校开设课程”的学生仅占6%一8%,大多数同学是因为“受历史课外书籍和影视作品的影响”或者“家庭影响”而喜欢历史,也就是说学生对于历史这门科目并不欢迎,但也没有厌恶的抗拒心理。然而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以积累知识、发展记忆和掌握已有的结论为目标,因此原本丰富生动的历史,为了赶进度,为了考试,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纲纲条条,学生厌学、怕学就在所难免了。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

现行的中学历史课程,分为初、高中两个轮回,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和体例上基本是初中的翻版。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由于得不到学生对已有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的信息反馈,在教材的取舍上,课堂教学的处理上,难免与学生的实际有距离,因而学生会感到乏味,从而把历史课看作是“45分钟的煎熬”;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学生可以从电脑网络、电视、电台、报刊杂志中获取大量的历史知识和信息,学生由于知识面以及生活阅历的浅显,而产生种种疑问,却又得不到应有的指导,教与学之间产生了“供与求”的矛盾。实行“问题教学法”,一则,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教与学的矛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问题,有的放矢的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使课堂教育更有针对性,同时缓解教学内容过多、课时偏紧的压力;二则,随着时代的进步,课堂教学应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环境,使课堂教学带有开放性和探索性,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也应从传播知识转为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建议,教会学生面对众多的信息,进行选择和认知历史的途径。

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其一是历史的过去性,凡是历史都是过去已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重演,因而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其二是在中学的教科书中,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已经做出了结论。因此历史的课堂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不同寻常的,求新求异的一种发散性思维的方法。它要求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去思考问题,从各个方案、各种途径去寻求答案,从而产生新的设想、新的观念和新的理论。“问题教学法”要求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满足和不局限于教材已有的结论,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敢于大胆地提出质疑,并产生一种主动探究历史真实的欲望,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寻找答案。这种自己质疑教师指导下探疑释疑的过程,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学会用独立的见解来思考和判断问题,不人云亦云。这种思维方法训练的过程可以说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问题开始,问题也是深入学习的起点。“问题教学法”,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要求学生去发现问题,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而这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每届高一历史课,刚开始布置预习要求时,学生的质疑量比较少,质量也比较低。绝大多数同学习惯问“什么是……;为什么不……”等教材中没有交代清楚的问题,有的学生甚至提不出问题,只是做了知识的整理(如:列出教材中的标题)。这是因为学生经过初中四年繁重的学习,尤其是紧张的中考以后,已习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于新的学习方法一下子很不适应。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有信心和耐心指导他们去学会预习和质疑。我们备课组的全体教师做到:第一,对学生的问题(包括超出课本范围或过于简单的问题)都不直接的回绝,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第二,对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也不批评,转为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旨在引导学生如何质疑。第三,及时抓住学生思维中的火花,全班表扬,并分析问题的价值,进行具体指导。如2002届高一(1)班李元洋同学,第一次预习时,他什么问题也提不出;第二次预习时,他提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既然反对斯图亚特王朝加强王权,但为什么能接受克伦威尔实行军事独裁”,教师立即进行全班表扬,并指出这个问题好在不仅看到专制王权和军事独裁在形式上有类似之处,而且注意观察两者实质性的区别。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逐渐学会了质疑。第四,对少数预习不认真的,“造假”的学生,以假当真。正面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以后不再造假(当然不可能杜绝造假)。这一指导还是有效的,2002届高一在进校后不久的问卷调查中,65%的学生能认真的阅读教材,积极思考,提出问题;不预习、造假的学生只占2—3%。

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认识的能力逐步提高。问题数量多、质量高(如有些学生甚至提出十几个问题),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学生的思维产生了飞跃,学生提问质量有了提高。

1.思维的求异性。如对于十月革命,书上的评价是“一次成功的无产阶段革命”,学生提问“现在的俄罗斯不是回到资本主义制度,是不是说明十月革命最后也还是没有改变俄国的命运。”尽管这个问题显得有些偏激,但它代表了学生心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疑惑,那就是社会主义最终能不能战胜资本主义?也充分说明学生们并不是简单的接受一些理论,而是敢于怀疑,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惘”,尽管这种思维有时略显稚嫩,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是他们不唯书,求异思维的开始,只不过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2.思维的深刻性:学生能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这一节时,学生提“中国和日本同样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同样处于封建社会后期,同样进行了资产阶段改革,为什么中国失败了,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成功了?”这个问题正好和本节的教学难点相吻合,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动地发现教材中隐含的知识点,也说明学生思维已经具有一定深刻性。

3.思维的准确性:学生看到问题的本质。即我们平时常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此类问题的代表有:“为什么封建残余较深的国家容易走上法西斯道路?”“为什么欧洲和中国相比进入封建社会慢的多,但却比中国首先发生资产阶段革命?”“为什么欧洲大国英国不是欧共体的最早成员国?”

4.思维的迁移性:学生的思维和问题逐渐向深层次迁移,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如:(1)“希特勒策动苏台德区自治和科索沃地区要求自治之间有什么区别?”(2)“德国和日本在战后经济都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而且法西斯势力近年来都出现了抬头的趋势,尤其是日本近年来的军费、自卫队的规模、数量以及其武器的数量、质量以及规格都在美国的扶植下保持一种不断上升的势头,而且不断叫嚣“中国”,是不是世界又面临着一战后同样的形势?世界会不会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长期以来,学生较习惯于由教师的“授业”、“解惑”,因此“问题教学法”实行之初,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希望由教师直接解答问题(注;见附调查问卷)。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提出问题仅仅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指导学生主动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并从各种途径去探究答案,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特征、历史发展的本质,探求历史的发展规律才是更为重要的。

各课组的老师,加强集体备课,对学生的问题,围绕着教学目标筛选、整理、挖掘出学生思维中的火花,精心设计教学。如2001届高一(7)班在学习第二十四章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革命运动》时,有不少学生提出“中共与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政党,为什么能合作?如果没有背叛革命,国共能否长期合作?中国是否会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成为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国家?”教师从这个问题入手,组织教学。对前半个问题,分解出几个问题:

(1)中共有没有合作的愿望?为什么?

(2)有没有合作的愿望?为什么?

(3)国共两党性质不同,在当时有没有相近的目标?

这样一层层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解国共两党的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对后半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学生有的说,如果没有两党会长期合作,国民革命会成功。有的说,不会长期后作,两党的最终目标不同。还有的同学说:现在的香港不也是“一国两制”吗?学生们众说纷纭。最后教师从三个方面启发了学生:

(1)中国的反动势力是强大的,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与大资产阶段相勾结;

(2)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什么特点?

(3)1927年的中共与现在的中共是否一样成熟?

尽管教师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也许在这次讨论中并没有能完全掌握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然而重要的是学生已经探索着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学会了不人云亦云。

“问题教学法”倡导一种把已获得的知识成果作为发展的起点,从知识传递中找到不仅是已有的结论,更主要的是联系尚未解决的问题。要教会学生善于捕捉信息,及时处理信息,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因热点问题而产生的种种疑惑进行捕导,倡导学生把已取得的信息作为发展的起点,在探索中自己解决问题。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顿时“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在缅怀烈士的同时,同学们表现了对美帝国主义的极大愤慨和严正抗议,同时同学们也迫切地想知道科索沃问题的由来、美国轰炸南联盟的原因。但是从历史课本内容来看,关于南斯拉夫问题,高一教科书下册只有简单的介绍,很明显单靠书上的知识,同学们是“吃不饱”的。因此这段时间同学们预习本上的问题,几乎都围绕这一社会热点。同学们的问题,典型的有以下几个:

A.南斯拉夫境内的民族矛盾的由来是怎样的?

B.科索沃问题是怎么回事?

C.美国为何轰炸南联盟?

D.以后世界会不会出现美国独霸天下的局面,殖民主义会不会卷土重来?

由于是热点,又是刚刚发生的历史,因此这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学习历史联系现实能力的契机。教师要求同学们通过报纸(主要是《文汇报》、《解放日报》等比较权威的报纸)、书籍、录相、网络等方式收集有关资料,并查阅有关1991年南斯拉夫分裂和内战的内容。在课上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信息、共同探讨从而达成共识,大家一致认为南联盟问题纯属民族矛盾、地区冲突,尽管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但却纯属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他国无权干涉,美国为首的北约干涉实质是一种侵略,是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极端体现。同学们通过学习认清了所谓世界上最民主、最公正的国家——美国的丑恶嘴脸,也使同学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中国正在大力实行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性,每个中国人都有义务捍卫今天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同学们也认识到今天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明天,更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而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责任心。一堂历史课不仅传授了知识,也潜移默化地起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真可谓一举多得,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学习历史以史为鉴的目的。

“问题教学法”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有教师的释疑;也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堂讨论,师生共同释疑;更有教师逐步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探索。例如2002届高中学生在学习《英法的绥靖政策和欧洲战争危机的加深》这一节的时候,提出了如:“什么是绥靖政策?”“为什么英法会长期实行绥靖政策?”“绥靖政策的后果是什么?”等问题,充分体现了“问题教学法”在提问这一方面的成功。对于类似的问题,教师尽可以用几分钟时间在学生的预习本子上或在课堂上直接予以回答,但这样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了一个结论,他们对于这个结化没有直接的感受,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也体现不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把几个典型问题筛选、提炼出来,希望同学们用查找资料的方式自己予以解决。一开始学生都比较茫然,毕竟这是一个他们从未遇到过的问题,他们跑到学校图书馆、南市区图书馆四处查找,但缺乏一个明确的方向,结果收获甚微。此时教师适时指导,指出要查找有关资料,可以到图书馆中历史一栏中去查找,可以使用一些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还使用《世界近现代史》、《二战史话》等专题书籍,有些学生利用星期天到上海书城摘抄书中的一些内容,有些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上网查找,有的学生购买一些二战实录片音像资料来查找,充分体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和求知欲。这些都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说明学生主动性调动起来会释放巨大的能量!通过二个星期的查找,学生们或多或少的有了一些原始的、二手的资料。教师此时指导学生们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对已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甄别,从而学会取舍材料。他们分为几组,互相交流资料,以资料为根据,提出本小组对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并整理成简单的文字说明,学生们在整理中对一些问题达成共识,而对一些问题展开了广泛的争论,如:英法等国家为什么长期实行绥靖政策?下课期间,学生们利用手中的材料,各抒已见,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看法。一个学生认为作为绥靖派代表的张伯伦和作为强硬派代表的丘吉尔同样没有错,他们都是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只不过采取的方法不同,结果绥靖政策失败了罢了。这是一个全新的观点,颇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胆识,立即遭到一大批丘吉尔的“支持者”的反对,双方展开唇枪舌战。教师肯定每个学生的辛勤劳动,对他们的积极性予以表扬,尤其是这个敢于提不同看法的学生。同时,教师也提出自己的一些材料,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最终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不管绥靖政策出于何种目的,它客观上是加速了战争的爆发,也使英国自食恶果。从而达到了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指导下查找资料整理材料利用材料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从一种传统的单向传授的角色转变为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角色。古人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种自己通过各种方式、途径解决问题的训练无论是对于其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有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不宜在课堂上展开。根据分层教育的原则,我们鼓励学生作为一个课题立项,进行较长时间的研究。如2002届高中(6)班胡文婷等同学提出“二战后对战败国日本究竟怎样处理?这样处理对当今国际政治有什么影响?”立题后,胡文婷小组跑到图书馆查资料,并在老师的帮助下专程拜访了专家苏智良教授。收获甚大,写出了有一定质量的论文。

“问题教学法”在研究中,我们备课组的教师力求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质疑、思考、讨论和探索中尝试一种自我思考、自我体验、自我获得知识的全新的学习方法。

近两年,我们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对学生两次的问卷调查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学生认同了“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学生认为课前预习、质疑、释疑的学习方法对自己有很大帮助和有帮助的比例从30%上升到80%;学生对答疑的满意率从65%上升到100%;答疑的方式要求教师直接解答的下降了13个百分点,愿意师生共同讨论、自己解决问题的比例上升了10个百分点。课题组成员的实践得到专家的肯定:陈锋两次公开课《绥靖政策》和《洋务运动》都受到了专家和听课教师的好评;钱君端的论文《实施“问题教学法,改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收入中央教科所编辑的《特级教师谈教学》一书;王旭峰用问题教学法执教初中课《春秋战国的儒家学说》,作为上海市历史教学模式改革的范例向全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2000年年会代表展示。

(三)

“问题教学法”的研究有成绩,他也碰到不少的挑战。教师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条件。教师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教师的知识面不仅要专,而且要广,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念和一定的理论功底。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十分冷僻,有的教师也难以给予准确的回答,如“朝鲜战争到底谁打第一枪?”“社会主义有没有霸权?”“社会主义国家有没有经济危机?”“V1和V2导弹性能如何,有什么差异?”这就要求教师也需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新挑战。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2)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因发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想问、敢问才能真正实现历史课堂的问题式教学。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行动力强,对一些故事成分比较丰富的内容兴趣高,等等,这些都是他们所具有的特点,那么教师就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特点,依据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及教材具体内容恰到好处的设置问题。运用问题式教学,引领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活跃课堂气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历史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现实当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中寻找根源。初中历史教材涉及的内容多,但课时少,教材编排跨度较大,甚至会出现断代现象,仅凭课堂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补充知识外,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获取相关的历史信息,帮助消化课堂内容。教师应当将课堂讲解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不仅为课堂增添趣味,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就是问题。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要注意技巧,从全局考虑,标新立异,立足于事实,在学生理清史实了解其生产过程、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提出问题。当然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从反面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和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建立如何提出问题的思维模式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提问,逐渐培养学生提问意识。

二、创设问题式教学氛围

教学要真正实现高效,必须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要在形式上调动起来,还要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问题式教学能有效地调动教学氛围,促进教学发展。问题是教学的灵魂,教师要实施问题式教学必须首先创设氛围,只有学生敢于提问,大胆质疑,教师悉心教导,真正启迪学生,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自己寻找属于自身的学习规律,才能真正实现问题式教学。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问题式教学氛围;鼓励和表扬是教师进行教育的良好方式,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应当结合当前社会现实与课本相联系,引发学生思考,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感,让学生对历史有一种亲近感;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教学视频联系相关时事,进行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说明他们已经在积极思考问题,教师应当进行引导,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并把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营造轻松、平等、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解答,学生和教师进行问题探讨,有利于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增加学生的探讨热情。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错误,强化自身领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而不是因为错误就退缩,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才能会越来越强。

四、有技巧地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历史问题式教学模式必须要考虑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将大问题转化成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筛选,对学生给予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启动思维,从而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问题是教学的灵魂,教师设问要善于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促进学生进行思考。解答教师设计的问题,关键是引导学生从分析问题的条件入手。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设计好题目,又要有明确指向的引导、点拨、示范,要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质疑,开展教学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掌握知识点。教师还要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这样就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增强了交流,同时也使学生获得知识。课堂教学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应当充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意见,围绕核心知识展开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多引导、多启发学生进行提问,帮助学生学会提问。

五、结语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3)

关键词:课堂讨论 高中历史课堂 作用

正文:

历史学科的学习,必须在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向提高人文素质和历史思维能力的方向发展。在历史学习中,学生往往有着诸多的情感体验和主观认识,要将这些发展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独立思考与判断的地步,就必须在历史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最终形成一定的理论认识和理论素养,从而达到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课堂讨论法”的特点

“课堂讨论法”就是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之中,主动获取和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在导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其新在于:

第一,它有利于把教学从知识中心转变为能力中心。现代课堂教学要把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者结合,并着眼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主要教学目标。“能力中心”既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标志。某种意义上,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即“能力中心”模式。

第二,它有利于把教学从“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教师无论怎么教,都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教师教的中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导思、导学、导练,引导学生独立地完成学习活动,较大程度地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相对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而言,课堂讨论法能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它有利于从追求学习的结果转变为重视学习的过程。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区别在于现代教学从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课堂讨论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有效地达到引领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目标。

课堂讨论法的主要特点是: 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中心,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贯穿教学过程; 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重点; 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学习为关键,即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和学生学习的鼓励者。课堂讨论法的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教师对问题情景的创设,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点拨、引导、示范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师为主”到“学生为主”的转变。

二、课堂讨论法在历史课堂上应用的三种方式

( 一) 在新课上的应用

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新课时,以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步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然后一步步引导学生追溯当时的历史事实,得出历史结果或者历史结论,形成历史认识、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判断的综合统一。例如学习高一历史中的“”史,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红卫兵在北京接受检阅的视频,然后询问学生: “你们觉得当时这些人崇拜到了什么地步? 你们觉得他们愚昧吗? 如果你在当时,你会这么做吗? 或者你敢反对这样做吗?”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再引导学生探求的起因、过程、结果、教训,以及期间发生的重要事件,甚至可以延伸到当代国内外学者对“”研究的情况。新课的学习,不一定能够面面俱到,往往只需抓住一个突破点,或者一条线索,以问题的方式将课程内容串联和贯穿起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其探究问题的动力,将历史体验和历史知识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学生既得到历史知识的信息,又得到历史情感的体验,并且以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当时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否合理,甚至可以用人物替代法( 如果你在当时你怎么办? 如果你是某某你又怎么办?) 进入历史,进入人物,得出历史判断,形成一种体验性的历史观。在当前的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课件,通过精心设计和准备,通过课堂讨论法的引入,可以将历史课本中那些时间跨度比较大、历史截面比较广( 历史活动和历史事件众多的时期) 、逻辑关系比较复杂的章节内容,较好地处理和传授给学生,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二) 在一般复习课上的应用

课堂讨论法在一般复习课上的应用,往往是针对单元复习、章节复习来进行。一般以某一经纬作为线索贯穿起来,通过具体的材料( 如图片、资料或者人物) 引入创设的问题情境,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寻找、得出答案。在此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科学、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依据历史事实对某些观点进行论证的能力。例如复习中华民国史,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简述从中华民国成立到前,孙中山为了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 最终的结果如何? 有什么启示? 你对孙中山如何评价?”学生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一些偏颇甚至肤浅的观点都可以先给予肯定,然后再进行纠正和拓展。

四、结语

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课堂讨论法十分重要。因为它能够将基本的历史事实、历史情境和历史判断能力结合在一起,既能够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又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当时的历史事实,同时理解某些历史人物的心理动机。学生在获得生动的历史体验时,又能够观照当下和现实,以现实理解历史,以历史了解现实,从而真正地理解和接受历史这门人文社会学科。课堂讨论法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能够较好地做到知识、能力和人文素质的综合培养,在基本能够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培养合格的创新人才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束鹏芳. 中学历史教学评价[M].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 世界近代现代史[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4)

关键词:岳飞;民族英雄;评价标准;民族史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C-0064-02

伴随社会的发展与变革,高校历史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但是一些旧观念长期仍存在,往往给少数民族政权贴上野蛮、落后的标签,忽视或抹杀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过程又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的特点。历史教学中的民族偏见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在高校历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有学者提出,历史是多文本,多声音、多范式的。深化历史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转变教学观念、秉承正确的民族史观。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这一话题,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教学改革中一个可以进行多维度认识和讨论的范例。本文试以此为实例,对高校历史教学中有关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与民族史观的教学问题进行探讨。

一、由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的讨论讲起

岳飞作为民族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千百年来为大多数国人敬仰。关于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的问题,近数十年来在史学界争论不断,范文澜、翦伯赞、邓广铭等学者的观点也不甚相同。但在史学界内外被广泛讨论,始于2002年的,被多家媒体披露的新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提出:“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对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这种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睨墙,家里打架’有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不宜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提法。在是非问题上应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能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一概说成是汉族统治者的民族压迫,也不可把少数民族对汉族地区的进攻统称为掠夺和破坏,评价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也一样。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只把那些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反对外来侵略的杰出人物如戚继光、郑成功称之为民族英雄,对于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虽然也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作用与地位,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教育部随即声明:“媒体所传与事实不符,在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对岳飞的评价是一以贯之的,不存在重新定义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的问题。”

从官方来说, 这一声明已澄清是非。然而此事件引发的史学界内外的讨论没有停止。有别于大多数人的看法,有学者认为:“我们从岳飞身上能够得到的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为了维护民族的利益坚决抵抗外族的侵略。然而我们必须同时指出的是,女真族也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民族,尽管在当时宋朝与金邦是两个独立的政权,但是金邦并不是外国。”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代表了部分学人的观点。

二、历史教学中有关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的讲授

有别于中学历史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历史基本史实和方法,高校历史教学重在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使学生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主动性,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高校历史教学过程中要突破教材束缚,不再把教材看成教学的法定依据,作为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树立开放的教学意识,注意教学策略,改革教学方法,鼓励质疑,激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展“专题式”和“探究式”教学,教学中适时、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截然不同的观点背后,存在着哪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什么是民族英雄?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一)“什么是民族英雄?”关于此问题的讲授

民族英雄,是指代表全民族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是为了拯救全民族的生存和文明,与外族或外国进行不屈斗争的英雄人物。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在向学生讲授民族英雄的基本定义后,还可以介绍学界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或辩论式,适时启发学生:

第一,引导学生弄明白岳飞所处的时代和宋金战争的性质。向学生介绍主流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如邓广铭先生认为“宋王朝统治区域内的军民们抗击女真铁骑的斗争,从政治意义上讲,乃是属于用反抗的手段以解除外来的民族压迫的,亦即自卫性的战争,从而也就是正义性的战争!从经济意义上讲,则更是为了保障一种进步的生产方式,要尽量使其免受破坏以致更向后逆转,自然也是属于进步性和正义性的战争”。

第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岳飞代表的民族英雄。作为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倾向性意见,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既向学生介绍邓先生的观点:岳飞“始终笃实英勇地置身于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尽最大的努力以抵御女真兵马的南进,及其在进军过程中的掠夺和屠杀,以求使东南半壁的各族人民尽可能免遭蹂躏和涂炭。这说明,岳飞对于保卫高度发展的封建的生产方式,封建的精神文明和文化,都是做出了杰出贡献的。这种种,固然符合了广大汉族人民的利益,……他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确实提供了大量的积极因素,把他称作中华民族的英雄,他的的确确是当之无愧的。”也不回避部分学者认为的岳飞是“部分民族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抗金是为了捍卫汉民族和南方各族人民的利益,可以看成是汉民族和南方各民族的民族英雄”的观点。这是一个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可在教学环节设置交流互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化历史知识,提高交流技能,也能开阔学生的眼界。

如果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较活跃,效果较理想,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一讨论延伸至“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定义认识”“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范畴认识”和“中华民族的忠与奸是非标准认识”等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观,从而提高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有效性。

(二)“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关于此问题的讲授

“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这一讨论,引出的新问题――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史学界的观点也不同:张子侠认为品评人物重在辨别是非得失,评断善恶功过,而要衡量是非功过,就必须确立正确的评判标准。这一标准有四点“立德、立功、立言和合其志功而观”。王沛林认为对岳飞的历史评价认识,有三个基准点:一是放在什么范围内;二是放在什么位置上;三是以爱国主义为价值坐标。因此,评价岳飞不能脱离社会背景,应将其放到宋代这一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分析,不能因为其历史局限性而否定其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把握展现历史人物的原貌,提供历史评价的多样尺度,组织轻松、活跃、自由的课堂讨论,避免简单、片面、毋庸置疑的历史评价结论等原则,丰富教与学双向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品评历史人物的标准。通过对岳飞的评价,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岳飞“行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活动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岳飞的评价,肯定的声音如前所述,邓广铭先生《岳飞传》已有精辟论述。持不同意见者认为,岳飞的抗金战争,只是维护了南宋统治阶级利益,并未代表人民的利益;岳飞是统治阶级内部“和”“战”两派斗争的牺牲品,而不是为中华民族英勇献身;岳飞的全部作为都是为了维护一个腐朽的即将灭亡的旧制度,他没有也不可能将历史推向前进。

另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教育学生用气节观品评历史人物虽不是唯一标准,但却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历史传承给我们的,大多是封建社会的气节观,而这种气节观又往往和一种被认为是高尚的道德观捆绑在一起,即诸如忠君爱国等等。”这也是史学界对于岳飞评价讨论的一个重点,即岳飞表现出的气节观究竟是“精忠” 还是“愚忠”,是不是爱国主义。在教学中不仅要传递对岳飞评价中的不同声音,而且要组织教学中的自由、民主、平等的讨论,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锻炼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历史教学中民族史观问题的讲授

通过讲授对于岳飞评价问题的争论,以及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等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的本质是我们作为历史学人应采取什么样的民族史观。

所谓民族史观,简单地说,就是在史学活动、史学思潮及史家思想中存在的民族观念;具体地说,指史学中关于历史上各民族历史地位、相互关系及相关问题的认识,属于历史观中民族观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民族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古代中国史家的民族史观,包涵族类、文化、政治三方面的思想要素。文化是古代史家民族史观的最高价值判断标准,文化主义是这一史观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形式即中国中心观念;族类思想主要表现为“华夷之辨”和“华夷一家”的观念。同时,华夷之辨和华夷一家又是两种政治诉求,即“正闰”观和“大一统”观。这一民族史观深刻影响了古代史学的发展。刘浦江先生认为通过辽金王朝的正统性之争,从一个侧面彰显了近千年来华夷观念的演变轨迹。

在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对于岳飞评价问题的讨论,在此环节可进一步升华到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的民族史观,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我们在评价岳飞时,要认识到中国是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从岳飞所处的时代出发,具体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看宋金民族关系的本质:宋金是并立的国家,岳飞的抗金斗争,是被压迫民族反抗压迫和掠夺的战争,是正义性的;要认识到宋金民族关系的主流:统一和融合;不能割裂个人与国家、民族、文化的关系,“在文化认同这种强力精神黏和剂的作用下,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民族的归属感和个人的献身精神结合成为一种独特的精神联合系统”;尊重历史事实,还要认识到岳飞的历史局限性,且不能因其局限性而随意贬低。

最后,让学生通过反思对岳飞评价问题的讨论,深刻理解“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这一命题背后隐藏的是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最本质的是坚持何种民族史观和历史观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岳飞评价问题的背后,折射的是我国史学界是否坚持辩证唯物史观的根本问题。而对这一问题,只有在辩证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采取正确的民族史观和方法论,才能最大程度上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在这场讨论中,双方都坚称是在遵循马克思唯物论的基础上得到的看法。如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历史观,则是留给高校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值得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浦江.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4,(2).

[2]龚延明.岳飞是“精忠”还是“愚忠”辨析[J].学术月刊,2002,(4).

[3]李珍.民族融合与民族史观[J].史学月刊,2004,(9).

[4]张子侠.品评历史人物的理论与方法[J].史学月刊,2004,(9).

[5]李松茂.历史研究中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原则[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82,(3).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学习方法;存在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各种学习方式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广义上是指学生研究问题的学习方式,狭义上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各门课程,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自我体验、理解和运用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指教师不把问题的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学生通过教师启发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下面主要针对高中人民版的历史教科书展开对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一、开展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1.搜集历史课题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

高中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搜集有关某一重要课题的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再把研究的结论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撰写下来。一般来讲,论文要有它的研究意义,要有明确的论点,分析及论证都要有依据,让学生独立思考,有学生自己的见解。

2.撰写有关历史题材的小型社会调查报告

学生围绕某一历史课题,组织开展走访或是实地调查等有意义的活动,将搜集的资料和得到的结论以社会调查报告的形式撰写出来。活动的进行不能盲目,组织者要事先选定调查的地方和对象,并做好各项记录,在此过程中,学生们或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师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知识辩论

组织辩论主要是针对某一个具有正反面的历史问题,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双方各持一个观点,以正规辩论赛的形式组织开展活动。教师不能任意的将课题视为辩论课题,被选中的辩题一定要具备可辨性和适中性,是学生都比较有兴趣或是比较重视的历史问题,但必须要求这一辩题不偏向于任何一方,没有明显的倾向性。

4.适当地采取试教法

试教法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扮演教师给大家上课,从“学”转变为“教”,在“教”中学习,做到真正的“教”“学”相结合。历史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扮演自己的身份,把一些指定的历史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教给其他学生。但是学生一定要重视每次的上课,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分析好教材,找齐所需资料等。在学生准备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时的指导,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收获。

5.自办报刊,尝试编写历史性事件

在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了解后,可以让学生尝试“成为”一名编辑或是记者,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评论和编写。学生不但可以模拟当时的历史情境,也可以对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选取一个视角进行编辑。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也让学生明白掌握历史事件阶段性的重要性。

二、高中生在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中生选取的历史研究课题的范围过于广泛

由于学生以往都是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新的学习方法,学生对其还是有些生疏,不能很快适应它。因此,学生在选择或制订课题时盲目不合理地选择了一些大范围的研究课题。一个较大范围的研究课题,由于它的文化范畴较为广泛,学生很难把握住它的教学方向,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也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搜集资料有一定难度

历史具有过去性,历史学科不像那些物理学科,可以通过做实验来获取所需结果。历史研究性学习所需的资料很少有实物资料,一般都是以文字资料为主要参考资料,影像资料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学生获取资料的方式只能是通过书本上的文字叙述或是图片资料,然后分析出与之有关的知识点来。

3.学生历史知识薄弱,无法掌握完善的历史知识结构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6)

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下面就这一问题发表个人的粗浅之见。

一、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前提条件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全面、系统的历史基础知识体系,就无从谈论能力的培养。因为分析、归纳、比较等认知活动均需要以扎实的历史知识作为前提和支撑。全面、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对一定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结果、影响及与这一事件相关的横向与纵向知识联系的完整认知。学生头脑中有了纵横相交的知识结构体系,思维活动就有了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基础。如讲述“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时,学生可能会质疑:文艺复兴为什么不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而是古代人文精神的复兴?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就需要对“古代人文精神”的含义及对中世纪神学黑暗统治和文艺复兴表现出的精神内涵的理解,这需要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有较深刻的认知。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就容易得出结论:古代人文精神已经湮没,它不是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再现,而是古代人文精神的复兴和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如果没有掌握 “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当时欧洲社会状况的有关知识,就不能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线索、发展特征等方面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形成这种体系的过程中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等能力。

二、掌握基本的史学理论,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理论基础

历史思维能力包含对问题的分析、评价等活动,在分析、评价历史时,应该遵循一定的指导思想——史学理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学生全面、客观和辩证地看待历史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史学理论,才能站在正确的和更高的角度去分析评价历史。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的渗透,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必然性与偶然性、历史地看待问题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理论;还要加强历史观的教学,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近(现)代化史观”等。熟悉并正确地运用史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有助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导向,提升历史思维分析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如讲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时,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史观来分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新中国成立给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世界带来的重大变化。从“文明史观”角度分析“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里程碑,是文明的重大进步”;从“近代化史观”角度分析“它为中国工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从“全球史观”角度分析“它对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榜样”等方面的意义。通过分析,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就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加深了对其意义的理解,还提高了在史学理论指导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配备有大量的课程资源。如有丰富的原始材料,历史插图、漫画,图形表格,许多的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及相对应的课后阅读思考题。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它们作为载体,结合课文所学知识,对其中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论证,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讲述“专制下启蒙”时,可采用“资料卡片”中伏尔泰的话来训练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对伏尔泰主张“自然权利”学说的理解。通过课后“自我测评”中“启蒙时期主要思想家及其主张的表格”来探究“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及他们的思想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探究这一问题时,必须要运用概括、综合、比较等方面的能力,在思考与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带了提高。教材中的这类资源相当丰富,教师在利用时,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课程目标来选择课程资源,是选择图表、史料,还是选择知识链接?要根据实际需要,没有必要把教材中的全部资源解析透彻,应挑选其中有代表性的资源,挖掘材料的内在含义,讲清分析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方法与能力,做到以点带面,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提升能力。

四、开展生动的课堂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最好形式

学生在课堂讨论、探究活动中,必须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还要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同时在讨论中要表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这需要学生具备历史学习的各种能力,因此,课堂讨论、探究是思维提升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新情境,设计新问题,开展课堂探究、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对学生的思维活动给予正确的引导与评价,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巩固基础知识,还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如讲述“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时,提出“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有何区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这一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这两个时期的思想家的主张进行分析、提炼,并且提示学生从事件的时代背景去寻求差别的原因。学生在查找分析各种材料的时候也在进行积极思考、论证,并且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在开展课堂探究活动时,首先要精心命制探究题,重视题目的新颖性、可操作性和思维性。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诱思;要掌握时机、因势利导;要鼓励质疑,紧扣主题,不断将探究活动引向纵深。

五、精选、精练习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由之路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提升与巩固的,做练习题就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途径。通过练习把所学的知识与能力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具灵活性与准确性,这是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必由之路。教师在命制习题时,要有针对性与目的性,围绕练习的重点和能力要求精选题目,精心整合。如命制针对选择题、材料题、图表题、论证题等各类题型的专项训练,可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表述等方面的能力;亦可针对某种能力训练的需求来命制题目。在练习的过程中要用好、用足每一道习题,变一题一练为一题多练、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如讲评选择题时可把其中的四个选项变成四道题目来讲解,亦可把题的知识点变式成材料题、问答题来演练。通过各种方式的训练,达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巩固。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7)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中学历史;运用;

中国分类号:G633.51

中学历史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新课程,在小学阶段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因而在中学阶段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对以后历史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但在中学历史教学内容上,历史年代跨度较大:从远古社会到现代社会都会有所涉及;历史知识内容更加繁琐,对刚入中学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更为科学、更为实用的教学方法来提高中学历史的教学效果。此时我们可以引入问题教学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活力。

一、问题教学法的引入

在我国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问题教学法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学者所关注,它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问题教学法最先是由美国教育学者提出的,并在西方国家得到很好的应用与推广。我国素质教育开展的较晚,改革开放后,一些教学工作者开始引入问题教学法,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范围也很广泛,无论是学科类教学,还是艺术类教学都能看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历史教学,历史主要讲述事件的发生的原因与影响,如果没有问题,历史则成了枯燥的教科书;相反,若由问题来引入,会激发学生想知道的热情,使历史成了有趣的故事书,吸引学生去学习,去探索。因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积极运用问题教学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二、问题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应用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需要由以往被动听讲、被动接受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问质疑、讨论探究、应用实、只有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才能习得,掌握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不能再保持以往的那样“听教师教”而接受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己的学习、发现、思考、钻研、探究而获取的。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亲历在学习中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自习钻研、合作交流、科学探索的初步体验,可以加强对课程内容及所扩展的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和感悟,激发起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逐步形成喜欢质疑、勤于思考、乐于在探究中获取新知识的心理素质,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和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具体应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学生为主体 开展问题教学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运用问题教学法来学习中学历史。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需要,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热爱历史,喜欢历史,并能够积极提出问题,认真钻研,刻苦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在中学历史的学习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来不断的提高与成长。例如,我们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抗日战争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进行提问。这些事变在一些影视片中都有记录,学生也会从各种渠道对此有所了解,通过对这些事变的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来联想到将要学习的知识,帮助他们梳理历史脉络,形成更为深刻的记忆。

2、掌握学习内容 融入问题教学法

人教版中学历史中,已经提出了问题教学法,在教学内容中有更多的问题与情境回答,以此来鼓励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更好的运用问题教学法。但我们依旧要充分掌握好新的课程内容与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中的表现方式,运用课程的内容来进一步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积极运用问题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呈现。例如,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时,可以根据所学的内容,融入问题,从我们常见的造纸术、火药进行提问,再逐渐引入到印刷术、指南针的应用。从而了解到当时的文化、科学、社会的发展。让学生的理解更为立体,更为丰富。

3、科学编设问题 实施问题教学法

练习是学习中学历史的主要途径,学生往往都会被重复而复杂的练习吓到,而失去学生中学历史的兴趣。对此我们要掌握学生的特征,因地制宜地编设课堂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而学到知识的目的。

对于课前的预习问题,可以围绕引导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掌握相关的知识和基本概念,帮助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也要以新颖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创设问题,进行讨论,形成主动学习的学习氛围。

如在学习“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时,老师可以这样提问:如果你是参加联大的代表团成员,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这一问题的设计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试着站在历史角色的角度,进行理性的思考而得出结论。

4、关注讨论过程 巩固问题教学法

当问题提出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别人交流,从而更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吸收别人的解题技巧。同时在讨论中,也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与疑点,教师要认真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针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运用鼓励性、赞赏性、激励性的语言给予及时的解答,引导他们进入深一步的讨论与学习。

讨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在这一过程中巩固问题教学法的效果,真正做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适用于中小学各学料新课程的教学,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文本学习、掌握“双基”、知识应用、总结反思这四项教学原则是必须认真落实的。这是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需的。

四、总结

从中学历史新课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问题教学法是其中一根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转入新的学习,问题贯串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以问题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是新课堂问题教学法的显著特征,因而我们更要运用好这一特征,促进素质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的深化与运用。

参考文献:

[1] 王世霖. 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建立与教学方法的创新[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