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管理与制度

管理与制度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7 11:17:48

管理与制度

管理与制度篇(1)

关键词:制度化理论 管理会计 实践 变迁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Scapens(1994,2006)通过对英美数百家企业的调研后指出,在管理会计经典理论与企业的具体管理会计实践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gap),Scapens及其追随者进而对管理会计理论基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提出了质疑,认为其中的理论等都无法对当前的实务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然而,Scapens等人并没有把目光局限于“鸿沟”之上,而是竭力去解释特定管理会计实践和系统在企业得以运用的原因。这种以学术态度去剖析现实的独特、严谨视角,最终使得“制度化”(institutional)理论在广泛和深入解读实务的基础上得以形成。在制度化理论看来,管理会计是一种社会化(social)和制度化(institutional)的实践活动而不是教科书上知识的简单再现或运用。具体来说,管理会计是一套可以被“例行常规化”(routinized)和“制度化”(institutionalized)的技术规则,当社会、文化、组织等宏微观变量对这种转化有期望或要求时,特定的、可接受的管理会计实践就形成了。Wickramasinghe和Alawattage(2007)认为,制度化理论起源于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狭隘观念的批判,从社会学的角度为管理会计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制度化理论已经被研究者广泛采用。成为重新审视管理会计实务的“时髦”理论框架。据这两位学者统计,在2006年召开的欧洲会计学会(EuropeanAccountingAssociation)年会上,参会者提交的涉及管理会计的研究性论文大部分是基于制度化理论写就的。

(二)国内文献综述 传统上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包括其发展变迁和具体实务),往往秉持“理性”和“技术”的观点,或者可以说是建立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经典组织理论基础之上,且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主流(刘晓善,2008)。这种技术观将管理会计看作是一套计量型工具和模型的组合,用来帮助决策者改善决策质量继而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此外,经典组织理论中的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也常常被学者们用来解读管理会计实务,特定的管理会计胜制系统之所以能够存在取决于它和组织环境中技术条件、不确定性、任务复杂性,产权结构、分权程度等诸多变量“匹配”或“兼容”的程度。这种权变思维能够帮助管理会计研究深入挖掘上述两者间的关系,从而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为特定的管理会计工具、技术在不同企业或行业的传播和运用提出指导意见。由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很多前提假设太过局限、简化,偏重于用精致的数量模型来反映现实,关心预测“理性”或最优的结果,却忽视了从―种均衡走向另一种所经历的动态过程,过度依赖这种视角进行管理会计的研究势必会造成学科的停滞不前,同时还会使管理会计教育内容和实务界的需求产生脱节(张琳,2006)。张林和于富生(2008)指出,权变理论对于企业成员对管理会计变迁的参与和控制能力,以及对管理会计实践活动认同这些重要的“内生”变量缺乏深入分析,从而无法全面、有创见性地对变迁和实务做出解释。在熊焰韧和苏文兵(2008)对“先进”管理会计方法在中国应用状况调查中发现,即便企业界大声疾呼他们有迫切的需求,但这些先进方法的实际应用还是十分有限。

二、制度化理论的主要类别与评价

(一)新制度社会学(New Institutional Sociology,NIS)主要是从会计实践的外部组织制度环境(如宏观层面的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对其施加的影响来对管理会计进行研究。如是什么使得不同的组织在某一方面具有同质性?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某个(些)管理会计技术和理念在特定企业(行业)得到迅速传播(冷遇)?同样(或类似)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在不同企业的通用与这些企业所生存的外部制度环境之间有怎样的关联?早期的新制度社会学者(Meyer和Rowan,1977)将外部环境分成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两种,且这两种环境都对组织的变迁产生不同的影响。技术环境与企业追求技术领域领先和高效率的需求相关联,而后者却创造了企业的另一种需求――去接受甚至迎合外在的规则与习俗,或达到外界对其的预期。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特定的组织行为(管理会计行为)、组织设计(包括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可以看作是企业向外部利益相关者证明其存在合理和“合法”(legitimate)的象征性表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看似与外部期望一致,才能使自己从他们那里获得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DiMaggio和Powall,1983)。如作业成本计算/管理(ABC/M)和平衡记分卡(BSC)的运用和实施,到底是受企业“技术”层面考虑的驱使,还是出于遵从规则和期望的考虑。前者出于提高间接成本分配的准确性从而提高经济决策(如定价等)的质量,改善业绩衡量和评价方法以匹配自身战略,追求卓越的考量。后者是因为大多数成功的企业都运用了这些先进的管理会计思想方法。Scapens(2006)指出,尽管在现实中很难区分这两种环境类型对组织的影响,但新制度社会学仍不失为非常有用的研究工具,因为它能够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组织为符合广阔外部环境对其的期望而实施的特定会计行为上来。新制度社会学派还从当代社会的三个重要特征方面解释了组织的“一致性”行为和组织特征的趋同性(isomorphism)的原因。一是职业协会和职业标准的建立不仅仅是发展了标准化的职业技术,同时还倡导了本行业中的标准行为和“最佳实务”。这种“规范”(normative)的力量使得经历过相似教育和培训,接受了共同职业准则的个体,在其工作的组织中推行共享的价值观。二是政府及相关管制机构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的行动是一种“强制”(coercive)力量,所有组织都受到来自他们正式或非正式压力的影响。对外会计报告、外部审计和内部风险管理这些会计活动往往都是被管制的重点领域,通过管制来实现标准化和一致性。为应对会计舞弊而诞生于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Sarbanes―Oxley)法案,影响到的不仅是美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还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这就是―个明显的例证。三是当代社会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变化迅速,同时外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领域的高度关联使得企业面临高度复杂的环境、不确定性和风险。作为本能的回应,“模仿”(mimetic)的力量促使企业去复制和仿效其他成功组织的做法。Baxter和Chua(2006)认为,这种模仿同类机制,可以用来解释为何特定的管理会计实践会被迅速地广泛传播。

(二)新制度经济学(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NIE) 新制度经济学主张去寻求特定“制度”存在或出现以及消失或不复存在的原因,并采用经济学逻辑来解释制度安排形式的多样性(williamson,1975,1985;Langlois,1986)。在新制度经济学下,“制度”(institution)是“一个在经济系统中的机会集,其中包含规则、行为规范以及被执行的方式,而这个机会集决定着组织即将采取的,有目的性的特定行为(North,1993)。”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某种“制度”之所以能够存在或出现,根本原因在于其价值超过了创建和维持它所付出的成本。因此大多数基于这种学说进行会计研究的文献主要是从成本降低和成本效益角度来解读(管理)会计技术的使用和系统的配置。此外,新制度经济学中重要组成一交易成本经济学,试图从交易成本角度解释组织内外部各种交易的安排方式以及组织层级关系的设计方式,长期以来也是会计研究的重要工具。Scapens(1994,2000,2006)对采用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进行管理会计研究表达了保留态度,认为新制度经济学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延伸,偏重于理性和平衡的关注,只关心制度静态的结果,而不注重分析制度变化的动态过程。同时新制度经济学所研究的决定制度形成的变量范围也过于狭窄,如果要对影响组织结构和组织的管理会计实践有全面清晰的了解,就必须超越经济变量,把眼光放得更广,将社会、文化、行为等变量一并加以考虑。新制度社会学(NewInstitutional Sociology,NIS)和新制度经济学(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NIE)的一个共同特征是二者都从外部驱动力(技术、经济和制度)上来分析组织受到的影响,但并非所有的组织都会同一地受这些外力作用,事实上不同的组织所遭受到的外力影响范围和程度是不相同的。如果要全面深入解读个体组织的管理会计实践,就必须仔细调查被研究的组织本身。换言之,尽管人们认识到新制度社会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对“制度”的关注上。理解了存在于外部的变量对组织行为影响的重要性,但还应该细致分析来源于组织内部的制度变量,关注那些对管理会计实践造成影响的内在动力或阻力。

(三)旧制度经济学(Old Institutional Economies,OIE) 旧制度经济学直接发展于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批判,它将会计实践视为一整套被“制度化”了的例行惯例,这套惯例能使组织仿照和复制特定行为,使自己的行为合法化,从而实现组织的凝聚力。虽然习惯经常与个体联系在一起,但规则如果从组织的角度来理解,就是一种被制度化的习惯。这些制度化的惯例能够在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中帮助组织进行决策制定,同时也能够维持组织日常经营的稳定性。尽管旧制度经济学也是从广阔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上来分析组织所受到的影响,但它更加关注动态的经济转变或实践变迁而不是局限于静态的经济均衡。Scapens(1994)认为,通过对这些制度化惯例的研究、探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管理会计实践的发展和传播,旧制度经济学无疑为开展多元化的管理会计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Burns和Scapens(2000)在合作发表的论文中,基于Barley和Tolbert(1997)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有关制度化理论的经典概念框架见(图1)。在这个框架中,制度化的过程被分成了四个子阶段(图中的a、b、c、d)。分别为:m编码(encoding)阶段,h执行(enacting)阶段,c复制(reproduction)阶段和d.完成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而其中的规则可以看作是关于某一流程的正式书面文件,而惯例则可看作是真正使用、真正发生的流程(Scapens,2000;Kasurinen,2001)。正式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如在组织正式文档中预算系统的描述和相应的流程规定就是E述规则,而在组织中真实发生的预算实践就是上述惯例。首先,在制度领域,外部的制度变量通过其存在的意义、价值和权威(Simons,1995;冯巧根,2006)被编码为惯例与规则,大部分的惯例来源于隐性或默认知识,是一种非刻意的承认与接受,同时又反映目前盛行的制度因素,它们将会引导和诱发新规则的产生。进入第二阶段后,组织中的成员开始执行规则和惯例,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尤其当这些惯例与现存的制度、实践和价值观不符时,会遇上相当大的阻力。当然,由于“隐性”共享知识的作用,在成功地执行惯例和规则时,往往也不是有意识的选择。经历编码和执行这两个阶段,通过改变和影响组织行为,制度领域就被移植到了具体的行动领域(图1中向下箭头a和b所示)。同时,从Burns和Scapens(2000)的框架中发现,这种转变也绝不是单向的,制度固然会影响甚至决定行动,但制度本身也是行动的产物,如(图1)中向上箭头c和d所示。最后,在执行阶段之后是复制阶段一同样或相似的行为被大量广泛地在组织内部模仿和重复发生,最终这种行为模式与原来的背景和历史来源相脱离,成为了“约定俗成”,制度化的过程也就完成了。当然,初始时的编码和终了时的制度化完成,相比较中间过程中的执行与复制,时间往往要长些(图1中箭头b,c以实线表示,而a,d以虚线表示)。

三、制度化理论对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提供了全新视角来拓宽现有狭窄的研究范围 制度化理论帮助研究人员和实务工作者认清企业在管理会计实践方面的多样性及其背后的原因。正如前文所述,一方面,来自外部的广泛的制度化压力决定和改变着管理会计实践,这些外部的压力既包括以提高绩效、追求卓越为目的的经济性、技术性因素(新制度经济学,NIE),也包括为和外部利益相关人期望相符合而显现自身存在合理、合法与必要性的非经济性、技术性因素(新制度社会学,NIS)。另一方面,来自内部的对于管理会计实践产生推动和阻碍作用的因素也不容忽视。组织中管理会计的变迁是一个发展渐进的,需要路径依赖(pathdependent)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有的思维方式、组织文化、权力分配等内部变量都会对组织中的个体应对外部制度化压力时的反应产生影响(旧制度经济学,OIE)。张林(2008)在对西方管理会计变更研究进行综述后指出,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管理会计工具,必须充分组织管理文化的延续性和管理工具应用效果的权变性,在变更中不仅应该制定完备的规则体系来引导和促进变更,还应该积极争取员工的认同和参与,以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形成大家所普遍接受的“惯例”。如果只是盲目地热衷于引进和更新,而忽视了影响变更的内外部“制度”变量或仅进行狭隘的饵读,必然会导致抗拒与失败。制度化理论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分析框架,利用它可以全面深入地解读影响管理会计发展的复杂作用因素。

(二)提供了全新角度来理解管理会计理念和方法 在西方,通过Scapens等学者所倡导的对组织实践活动的具体调查,如实地(field research)和案例(case study)研究,结合发展性调查(longitudinalstudy),可以获得大量关于管理会计的实践和变迁的经验性数据

资料,借助制度化理论框架来分析,可以使人们从新的角度来理解新的管理会计理念、方法是如何形成规则,这些规则又怎样变成所谓“约定俗成”的惯例而最终被制度化的。Soin等(21302)采用制度化理论模型,对英国数家跨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会计实务调查研究后发现,尽管学界和业界对作业成本计算,管理(ABC/M)的优点广为宣扬,但从原本“机械”的成本会计、管理控制程序过度到ABC/M下“柔性”和“有机”的系统,这个过程是相当困难的。在成本计算的狭窄领域,ABC的理念和方法可以说被惯例化和制度化了,但在涉及战略管理等广阔领域,“作业”的理念却只有可忽略不计的影响。Kasurinen(2001)关注芬兰企业在实施平衡记分卡(BSC)时遇到的问题,发现大多数企业在这一新思想方法的“编码”和“执行”阶段,过多关注于正式批准和报告程序的更新,导致了“复制”阶段的预期制度化行为仅仅发生在BSC的计划层面上,而对BSC的管理、控制以及BSC真正发挥功用的业绩评价领域影响微乎其微。事实上这个新工具的实施是失败的。赵莹(2005)对山东东阿阿胶集团应用ERP的案例进行了剖析,发现集团领导成功地认识到转变中的制度问题,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保障员工理解ERP概念,正确导入ERP技术,逐步贯彻理念到日常例行性工作,从而使得新的ERP系统深入人心,合法化、常规化并最终制度化。这些研究成果及其背后的制度化理论基础和解释,都无疑从新的角度扩展了人们对管理会计实践和变迁的认识。对于制度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关注,还可以帮助人们从新的层面去理解为什么有些新兴的管理会计工具在某些组织得到了非常迅速的成功运用,而在有些组织没能使用或使用后以失败告终。管理会计的变迁是―个不断发展的渐进过程,对这个过程的多角度深入研究能够丰富并充实现有的管理会计文献,同时将研究方法和结论引入课堂更能够增强管理会计教育的相关性。

管理与制度篇(2)

【关键词】 制度 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管理制度创新

一、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创新视角

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框架。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方面构成。

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方式都是特定制度的产物,是人在特定制度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表现。用这个观点看教育问题,教育改革本质上并不仅仅是教育内容的改革,也不仅仅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命题方式之类的技术性改革,而更重要的是管理制度的改革。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创立一套有效的制度来规范和利用教师及学生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以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与西方人相反,我们向来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教学,轻技能培养;更关注技术创新,而忽视制度创新。这种思维方式是与传统的农业社会相适应的,但在当今市场化的社会,却有本末倒置之嫌。

作为上海办学历史悠久、基础条件雄厚的部级重点职业学校――上海交通学校,为上海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学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但是,要谋求更深层次的发展,必须在稳定规模基础上走内涵发展之路,而目前在内部管理上,深感传统管理有余而激励与创新不足,集中统一有余而各部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足,行政调控有余而各部门自动协调配合不足,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重视制度建设。

二、学校管理现状与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1、制度的有效性

制度,本身可分为有效率的制度和无效率的制度,一种制度有没有效率主要取决于这种制度的交易费用,正因为此,一般把交易费用的概念定义为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而交易费用的高低,又取决于这种制度是否“激励相容”,即这种制度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否与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一致。当然,任何一种有效率的制度都有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还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而且任何一种制度都难免会有弊端,但是只有激励相容才能节约交易费用,只有激励相容的制度才是有效率的制度。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教学和实训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为了适应管理的需要,学校将原专业科改设专业系部,并增设专业教研室,统管中高职教育,学校在管理中的分工线条更为明确。当然,从古典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分工和专业化可大大提高劳动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学校在分线条管理后,上下衔接趋于紧密,线条内办事效率有所提高,但不可避免地会过度倾向于纵向一体化,从而在各自为政下忽略了管理线条横向协作的重要性,势必出现学校范围内的外部不经济,甚至导致制度失效。

2、制度创新的必然性

制度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因为它不具有专利性,是一种公共品,可以“搭便车”,人们可以简单的模仿由别人创造的制度安排,而无需付费,这样,进行制度创新的人就缺少激励,这类稀缺可视之为利益驱使下的制度稀缺。另外,从制度的可移植性来看,正式约束容易移植,而非正式约束由于内蕴传统和历史积淀,其可移植性就差得多。因为,一种非正式规则尤其是意识形态能否被移植,其本身的性质规定了它不仅取决于所移植对象的技术状况,而且更重要的取决于后者的文化传统对移植对象的相容程度。

因此,学校的发展首先依赖于内部决策者和管理者不断更新的理念。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对于一个勇于创新的团体或管理者而言,意识和理念往往成为正式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因此,在观念上,要求我们立足于未来,不断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其次,从学校管理总体上来看,缺少一种开放机制,与外部环境缺乏一定的沟通。随着学校组织边际的不断扩大,在理念上理应打破原来狭隘封闭的藩篱,整合现有资源,不断吸取兄弟学校办学的长处,根据学校实际借以对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修正”或进行有效的创新。当然,这必须基于学校逐年积累建立起来的校园文化环境,要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学校的管理工作做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3、现行制度与合作博弈

博弈又称为对策,它反映的是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团体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团体的选择。博弈可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人们的行为相互作用使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则是非合作博弈。

如果说竞争能够给人们带来活力与效率的话,那么合作就能够给人们带来和谐与效率。制度的基本作用之一就是规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把阻碍合作得以进行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学校如同一个国家或集团的缩影,上级和下级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即非合作博弈;另外,学校工作虽有分工,但毕竟是个系统工程,学校一直强调各条线的工作要相互协调,但有时涉及到各线条本身利益时总会出现一些非合作现象。所以,学校在制定一项制度时一定要注意细节,必须强调合作、强调团体理性,强调一盘棋,把非合作博弈产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三、职业院校管理制度创新的若干思考

1、学校管理者应树立创新兴校的理念

学校管理者支配和引导各个群体的行为,他们是否具有创新素质将直接制约和影响学校的发展和走向。管理者没有创新精神,就不会产生对学校发展的战略思考;没有创新人格,对创新建议就不能果断的接纳,更不会激发全校教职工的创新潜能,制度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为此,教育管理者必须把创新作为基本的兴校理念,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创新素质,及时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广大教职工潜在的创造性品质,并尽可能采取多样的活动方式,不断的激励和鞭策全体教职工,正确引导和促进教职工创新能力的发展。

2、正确看待“路径依赖”

诺思指出:“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初始的制度选择会强化现存制度的惯性,因为沿着原有制度的路径和既定方向前进,总比另辟蹊径要来得方便,路径依赖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利益因素。沿着既定的路径,既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如果弄得不好,它们还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要脱身而出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但必须认识到,制度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多次博弈的过程,是人们在社会分工与协作过程中多次博弈而达成的一系列契约的总和。一项好的制度,都应当在充分调查研究、获取信息的基础上,综合权衡后制定。好的制度应当体现并能够协调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需求,从而获得大家的拥护,表现为长效性和相对稳定性。

学校组织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与以往改革的关系是扬弃的关系,所以要建立新旧改革的有机联系,既不能过分依赖原有的途径,也不能想当然地设置一些不讲效率的制度,而应注重学习、总结,学别人之长,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我校汽车工程系曾在专业群开发、考证与技能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过成功的尝试,我们应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特点,要敢于否定学校旧有的、影响学校发展、束缚人性张扬的条条框框,大胆进行各项管理制度创新,提高制度的有效性。

3、注重规则的权威性

制定规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励和约束人的行为。在我国这个市场经济尚欠发达、特权意识较浓厚的国度里,人们尊重规则的意识还较淡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希望找到规则的漏洞,并利用这个漏洞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世界上最好的规则都有漏洞,对规则的遵守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素质,大家都遵守规则可以大大的降低交易费用。当然许多规则的实施除了激励、约束机制外,还需要人的自律。如果学校员工都有自律意识,那么整个学校的交易成本将会大大的降低,而最终受益于全体员工。

二是除了寻找规则的漏洞以外,人们还喜欢规则能约束别人,而自己是例外。如明明违规也要找关系通融一下,即规则对别人是硬的,对自己是软的。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最终规则就形同虚设了。规则的软化是特权思想和等级思想的一种集中体现,学校的管理者应增强各项制度的权威性,做到令行禁止。

三是有利时遵守规则,不利时违反规则。我们总有一部分人在遵守规则上“斤斤计较”,打小算盘,总希望游离于规则之外。而实际上,规则的好处来自于大家的遵守,尤其是学校的各级教育管理者理应带头遵守规则。

学校在注重规则制定的同时,要创造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使得全体教职员工形成人人遵循约定的学校竞争规则,认真履行承诺。学校管理者也应注重规则的权威性,切不可朝令暮改。

4、建立有效的实施机制

机制是制度赖以实践的保障,完善而巩固的实施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团体运行内部交易费用的降低,将会使制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具有长期优化运作的意义。它为落实依法治校、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保障。但不可否认,在某些部门的实施中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什么原因?主要还是存在实施机制的有效性问题。所以为了实现学院的管理目标,将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建立与之相符的实施机制。

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应创设决策保障机制,可专设一支决策智囊团,定期研究和解决学校管理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对策,必要时制定新制度。其次要形成一整套与之呼应的监督机制,比如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校务公开监督机制,良好的督导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等。最后要制定好善后处理机制,形成一种“凡事有规则、凡事有负责、凡是有处理”的实施机制;最后,要创设自动协调机制,协调不同管理线条间的部门合作,达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学生利益的最大化,使学校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卢永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修订版)[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管理与制度篇(3)

1. 验收和保管,每日对照采购单,对所采购物品进行核实验收

2. 制订菜单和领用物品计划,食堂厨工实行厨师值班轮流制

3. 就餐,就餐期间食堂内部事务统一由食堂管理员进行协调。负责打菜的职工要固定窗口

4. 餐后清洗、清理与打扫食堂卫生,餐后厨工对餐桌、厨具、餐具进行清洗,并分类,对剩余饭菜进行适当处理

二、食堂工作制度

1. 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服从管理员安排,遇事要请假

2.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各种厨具、餐具要固定放置,使用完毕后及时放回原处,各种物品不随处乱放

3. 做好食堂卫生工作。工作期间必须穿工作服,注意做好食品卫生,餐具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工作,如有咳嗽、发烧等症状,应请假,离开厨房

4. 食堂工作人员既要分工明确,要团结协作,工作期间不争吵,不打闹

三、食堂卫生制度

(一)食品卫生

1. 不购买不新鲜食品,不购买及使用腐烂变质的食物,以及其他异常食物

2. 要做到生品与成品、熟品相隔离,成品与半成品相隔离,食品与杂物相隔离。冷藏时要做到荤腥类食品与其他食品相隔离

3. 食物制作及销售过程中要注意防蝇、防灰尘,以避免杂物混入食品

4. 隔餐食物如可食用,必须经过回锅加热

(二)餐具、厨具卫生

1. 刀、菜墩、桶、盆等厨具要每餐清洗,保持厨具的干净卫生

2. 厨具和餐具要固定摆好。

(三)环境卫生

1. 要经常性打扫和清洗食堂地面,做到地面无杂物和积水

2. 储藏室要保持干净、干燥和通风,储藏间不得存放其他杂物及个人物件,物品存放要离地,隔墙,分类

3. 对食堂周围的阴沟、角落、潲水桶,垃圾堆要经常性清理,预防细菌感染食物 对食堂的排污沟要及时清理

4. 对存放厨具,餐具的各个角落要注意清洁。

5. 不得在食品加工期间及销售食品前抽烟,不正对食品咳嗽、打喷嚏,不随处吐痰

四、监督与管理

食物原料清洗不干净,责任人:清洗职工,管理员;

食品腐烂变质,责任人:采购员或保管员,加工人员,厨师

食堂管理实行“主管负责制”,即由食堂主管对本食堂饭菜质量、卫生状况、就餐环境、员工配备等全面负责,并对发生的问题承担相应责任。

食堂采购要精打细算,勤俭节约、适宜,合理安排好每天的用餐量,不造成菜肴变质、浪费或者份量不够。

食堂用膳一天三餐,式样品种要变化多样,每天蔬菜、鱼肉、瓜果必须新鲜、洁净,无污染、无变质、无发霉,过夜变质食物严禁使用。

烹调菜肴时,肉鱼豆类菜肴做到烧熟煮透,隔餐菜应回锅烧透。食物不油腻,味精等尽量降低使用量。

厨房操作间内的设备、设施与用具等应实行“定置管理”,做到摆放整齐有序,无油腻、无灰尘、无蜘蛛网,地面做到无污水、无杂物。

餐厅要清洁、卫生、通风,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不定期开展消灭蚊子、苍蝇工作,应采用防蝇门帘、纱窗、电子灭蝇器、灭蝇纸、灭蝇拍、定时喷撒药剂、实行垃圾袋装等各种防护措施,将餐厅蝇蚊污染减低到最低限度,做到无苍蝇、无蟑螂、无飞虫叮咬。

桌椅表面无油渍、摆放整齐,经常清洗;地面每天清扫一次,每周大扫除一次,每月大检查一次,保持清洁,玻璃门窗干净,地面干净、无烟蒂。

餐具使用后要清洗干净,不能有洗涤用品残留,每天消毒二次,未经消毒不得使用;消毒后的餐具必须贮存在餐具专用保洁柜中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应分开存放,并有明显标志。

食堂工作人员要待领导、职工全部用餐完毕,清理好桌面,打扫好卫生后方可离开。

食堂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定期身体检查。

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1 厨房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头发应梳理整齐,并置于帽内,并将手洗净。

2 厨房工作人员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不得在加工场所内吸烟。

3 加工时必须认真检查食品及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有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使用。

4 备有足够的工具和容器。标志明显,防止等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

5 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中心温度不低于 70 ℃ 。加工后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6 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 2 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 60 ℃或低于 10 ℃ 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必须充分加热后方可食用。

7 食品添加剂应当按照国家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的使用。

8 存放烹调用调味品、食用具专柜分别存放,柜内卫生状况良好。

面食制作管理制度

1 面粉采购渠道正规,防止掺假及禁止使用的漂白剂。

2 搅拌机及面条机必须使用食用油作润滑剂。

3 搅拌机及面条机使用后必须洗净。

4 原料堆放必须离地隔墙。

5 制作需用肉制品经兽医卫生部门检疫检验合格的

6 制作需用蔬菜类必须安全 ( 无农药残留 )

7 馄饨、包子等馅,当天加工,防止变质。

8 操作人员要有健康证上岗,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配餐管理制度

1 配餐间必须专人负责。操作人员经更衣、洗手消毒、穿好工作衣、戴好帽子口罩后,方可进入配餐间。

2 配餐间必须设有洗手、消毒、及更衣设施。

3 配餐间要有紫外线空气消毒装置 。

4 配餐间内容器、用具、抹布等必须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

5 配餐间室温不得高于 25 ℃ 。

加工管理制度

1 要设置固定,相对独立加工区域。

2 必须认真检查待加工的原料,质量新鲜,否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异常的食品。

3 肉类要检查有无检验合格证明。

4 粗加工必须要有充足水源,设备和容器,下水道必须保持畅通、洁净。

5 各种食品原料必须洗净。蔬菜应当与肉类、水产品类分池清洗并按池用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当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6 蔬菜在使用前 2 至 3 小时,必须浸泡,并洗净。

7 清洗后食品应当分类、分架、隔墙、隔地存放。

消防工作制度

1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 做到自查安全、自除隐患、自负责任。

3 让员工做到会使用灭火器和会报警 “ 119

4 一定保障安全通道畅通。

5 做好应急照明灯和应急标志的使用。

6 每人要做到落实消防安全。

7.所有用于消防的通道严禁摆放任何障碍物

8.严禁在厨房抽烟

9.随时清理炉具上的油污和积垢

10.严禁用火时人员离岗

11.严禁在煮液体时盛装过量

12.严禁强行使用未修复的炉具。

13.对松动的电路和泄露的炉具要及时报修

管理与制度篇(4)

一、制度创业与场域管理制度

(一)制度创业的含义

制度创业一般指某些学士、组织团体或者个人,发现目前制度落后的情况下,有机会研究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新制度的可能性。当研制出这个新制度后,通过分析验证、获取集体的帮助,从而得到大家的认可。由于新制度可以得到高利益、高价值;再加之新兴场域里的创业机会多的因素,制度创业者就可以获取更大的利润[4]。

(二)组织场域的含义

组织场域在制度创业里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组织场域里面最关键,影响力的一个因素,两者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组织场域分为成熟场域和新兴场域两种,它的组织结构受到一些类似的原因的干扰,可以找出适合发展需要的新制度[6]。

二、组织场域的内、外部探讨

(一)场域外部

人们往往认为最大限度的谋求个人利益是制度创业动因中最大的表现,殊不知场域和制度创业有着密切的关联,它直接关系着制度创业。制度创业的理论研究是组织场域外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主要是对环境压力的好处进行了着重强调,制度创业的动因里面最关键的就是外部因素,这些外部因素就包含了技术的创新与政治等方面的危机,当前,人们并没有结束研究和讨论环境压力的作用方面的话题,不重视制度创业者的主观性、积极性以及能动性,却太过于看重环境压力的潜在性作用,这就很难解释清楚嵌入能动性的这一原理。久而久之,就不得不让人们觉得不可信,而受到人们的猜疑[3]。

(二)场域内部

在制度创业过程中,这些名叫Rao,jean、Gond和Leca的人对场域内部进行了研究,却发现它在与外部相比之下更符合制度创业的要求,后来就着重对场域为主要单位进行了研究及分析,发现与制度创业有密切关系的场域内部不仅能够缓解制度创业的文人学士与环境压力之间的主观能动性及积极性,而且比场域外部相比更符合嵌入能动性这一原理。

(三)成熟场域与新兴场域

组织场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成熟场域,另一种是新兴场域,这两种虽然都是组织场域的类型,但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和功能,最主要的差异就在结构化程度的高低方面,成熟场域的结构化程度比新兴场域的相对偏高一些,但是有文人学士研究结果证明在创业制度方面新兴场域却比成熟场域要高一点,后来却被有个叫Beckert的人研究分析认为成熟场域却比新兴场域要高一点,最后有个叫Dorado的人对这两种已经产生分歧的见解做了一个总结分析,认为组织场域里的新兴场域比成熟场域产生创业行为的机会更大[1]。

三、创业的过程程序分析

制度创业的主要任务是要让倡导出来的新的盈利主张得到众人的认同,可是仅凭个人的利益是办不到的,这就需要依附团队以及组织的力量来实现他们的制度创业的最终目标,但是制度创业受到来自多方面制约和影响,成熟场域和新兴场域就是与制度创业息息相关的两个因素,学者们着重研究分析了制度创业中的成熟场域与新兴场域,结果证明要完善制度创业还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和过程,因为两种场域都相互的影响着制度创业。

(一)成熟场域

成熟场域的研究过程非常复杂,因为视觉的不同使得成熟场域出现了不同的模型,分为四周(边缘)场域位置模型以及中心场域位置模型,首先在四周场域位置模型里面,由于行动主体在四周场域模型中总是得不到重视,在目前的制度下,行动主体与四周场域模型总是矛盾关系,以至于行动主体不适合现在的制度的发展,那么新的制度推广后,制度创业的人们就应该把它付诸实践,在弄清楚目前的制度创业的所需资源的同时,要结合目前的制度的资源来推进新的制度的顺利推广且完成,以前的行动主体与四周场域位置模型矛盾,那么就要费尽心思的去研究现行制度的四周场域行动主体,并结合与之相关的参与者,将他们集合成为一个组织或集体。把这些所有方法结合起来让制度创业的新制度有摧不到的地位,并有效的将制度创业推向合法化。其次在中心场域位置模型里面的精英组织在中心场域位置,连接着桥接处与错位处,它能够发现行动主题是否符合现在的制度,能够辨别出行动主题与四周场域管理制度是出于矛盾状态还是和谐状态,倘若行动主体与四周场域管理制度呈现对立矛盾的局面,将会让精英组织发生变化,会让相关的参与者去全部行动,将不适合的制度推到。

(二)新兴场域

研究分析表明,新兴制度是一个从没有到有的阶段,它们通过与其相关的人处好关系,建立起一个团队和组织,以此来获得别人的认可,并结合这些相关的利益者们一起来巩固和推进新制度的发展,已确保它的地位和实施,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集体和组织的重要性,结盟不仅有利于它们的利益,而且可以推进新制度的实施和发展,但不能忘的是新兴场域有着较低的结构化层次,因此推广出一种行动主体与四周场域位置模型相协调的新制度是新兴场域完成制度创业最主要的任务[2]。

四、促进制度创业的措施

(一)分析层次方面的扩展

目前大多数文人学士都比较偏少于对个人制度创业方面的研究,与此同时,组织场域以及层次却占优势,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其实,个人在制度创业的过程中与组织场域等发挥着同等的效力,俗话说的好“一个巴掌拍不响,十个巴掌震动天',不要轻视个人制度的力量,要想更好的完成制度创业,不是只靠组织场域及层次就可以的,只有把两个都集合起来,让他们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然后发挥整体效应才能让制度创业进一步完善,与之相反,倘若忽视个人组织的作用,那么制度创业将失去一个坚实的后盾[7]。

(二)开拓创新,改变陈旧

单一的实例以及理论研究在深入发展的制度创业中已经不能够在立足在中心位置了,要想跟上社会的发展,制度创业就需要新的理论研究来适应它的发展以至于走向成熟,为了制度创业能够更好的成长,以前单调的案例不仅要改为跨案例进行比较的研究,而且还需要定量研究,两种方法相辅相成,利用具有探索性研究功能和以及验明探索性研究的能力,又可以把与制度创业的人以及与其相关的人结合起来进行实证研究,为制度创业开辟了道路[5]。

(三)编制完善制度创业的策略

策略是所有事情都会涉及到的问题,是事物的核心问题,但是策略也分多种策略,而不是坚持某一种策略不肯放,不同的策略会有不同的效果,不要认为某一种策略常见、常用,就一味强调这种策略却不在意其它策略发挥的作用,制度创业过程中,阶段不同,所需要解决事情的策略也不相同,因为现在的制度策略不包含新的思想理念,制度创业呈现出杂乱不堪的景象,面对这种情况,在以后的制定和完善制度创业时应该依据不同的制度创业所表现出来的类型来规划适应它发展的策略。

(四)能忽视的新兴场域

大家已经知道,由于成熟场域的结构化程度比新兴场域的相对偏高一些,所以有些人则不怎么重视新兴场域,这些都是错误的表现,场域自身就与制度创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况且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成熟场域比新兴场域的机会要高一点,这就说明成功的几率以及得道回报的几率都随着偏高,不能只重视成熟场域,轻视新兴场域,只有构成一个整体效应,才不会让组织场域成为制度创业的障碍。

管理与制度篇(5)

关键词:企业化改革;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煤炭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体现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创建煤炭公司现代管理制度及管理体系,使制度的管理实现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这也是将企业做强做大、增加核心竞争力、强化经营管理、创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需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煤炭管理模式以及管理制度进行分析与讨论,来克服现阶段煤炭公司自身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市场竞争力弱、产业集中度不高、经营分散、企业规模较小、管理层级多、管理体制欠缺协调等等,最终实现促进煤炭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在此,采用经验总结等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与煤炭公司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与经营管理水平。

一、分析管理模式

我国煤炭企业在管理制度与管理组织架构较为齐全的条件下有着良好的整体运行状态,且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也较为完整,尽管如此,从煤炭管理模式视角来看,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如体制方面。一些公司未能够真正实现事企分体运行,其管理体制依然存在事企混合并存的态势。这是由于虽然事企分离的目标在组织机构上得以实现,但因国家对事企转企业未出台具体政策、措施所致。这样就会给煤炭公司的有效运营产生影响。第一,公司难于实现事企分体运行的关键在于公司员工所具有的双重身份,这点阻挠了公司的各项改革、创新。第二,事业费用的软约束,这使得煤炭公司无法根据市场规则来创新、建立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导致对市场的迟钝,而在危机管理的问题上,公司也显得捉襟见肘。第三,煤炭公司的运营在获得了事业费给予的资金保障后,较非事业类企业更具优势。

二、组织结构

作为独立合算的经营主体,一些分公司的人员结构和机构还是较为完整的。如图所示。针对该该组织模式进行评价。

图 子公司组织结构图

公司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依照公司设置,管理成本高、管理组织具有重复性,且工资资源协同效应与共享机制不足,削弱企业发展优势,不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组织为分权式模式,因此提升子公司经营管理的主动性和拓展市场的积极性,在特定的企业发展时期,能够成为扩大生产规模的有效途径;子公司成为利润中心和经营中心,它汇集了总部主要经营资源,但是总部对子公司管理相对较松散。煤炭企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构筑起核心竞争优势,具备核心竞争力,从以上讨论可以得出发展必须的条件:①高效、有序的经营管理模式的创建;②准确定位公司发展核心战略;③大局战略支持。

三、管理模式

根据相关项目投标管理,经营管理为公司运营核心,在商务支撑、识别用户特殊需求、采集信息等方面其管理模式应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从经营策略的角度着手,给予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的项目和领域足够的重视。利用企业自身的行业技术优势,引领、培育市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点的新高,以新的产业支柱的形成为目标。对市场预测和市场调研应持严谨的态度,将行之有效的经营策略制定出来,定位市场,以增强煤炭公司投标能力。建立与本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经营人员激励、考核、管理制度,致力于高素质经营人才的培养。建立企业战略管理体系,饱满战略规划人才,建设战略规划职能,根据国家政策走向、竞争中战略举措、市场变化需求、行业环境动态等,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适时调整。对企业总部经营资源展开整合,并促进总部管理能力的加强,强化经营管理人员培训、考核、激励机制,将项目经营责任制度落到实处,紧抓项目管理。最后应加强开发市场和研发、投入产品技术力度。

四、管理制度

(一)企业指导思想。定位发展战略级别,扩宽发展思路包括总体发展战略、指导思想、企业使命、战略定位。企业发展目标包括人才目标、科技目标、市场目标、组织目标、体制目标、收入目标、发展目标、中长期目标。而发展战略表述为企业文化战略、企业资本运营战略、信息化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科技开发战略、经营开发战略、管理创新战略、组织创新战略、体制创新。在经营管理责任制度的主要责任是承担企业开发潜在市场责任及经营指标。经营管理责任制可按照地域分工、项目规模、业务板块、经营对象进行制定。企业发展、企业管理制度应涉及管理综合性问题的管理和协同。根据不同企业性质,参股公司经济关系、企业与其他经济实体经济关系来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例如:预算管理原则和事业费测算针对事业体制部分制定;监督参股企业章程投资收益;经理层年度经营责任管理办法可通过公司董事会、对控股公司制定;年度经营管理办法与管理目标对分公司进行制定等等。

(二)安全生产。交通安全管理办法:处理交通事故、机动车的管理、驾驶员的管理等为交通安全管理职责;消防管理办法:火灾应急处置、消防安全检查、培训消防知识、消防器材和设施,体现对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作业设备安全管理:处理设备事故预案、设备检查相关规定、设备保养规定、上岗设备管理、使用设备履历及说明。

从企业核心角度对煤炭管理模式及管理制度设计进行简要探讨,针对我国煤炭企业管理体系现存问题,提出强化林润中心、管理中心、投资中心等职能,在合理资源配置、顺畅管理链条、匹配战略规划、清晰企业产权关系等方面形成统一。各企业不宜过度分权,这样才能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实现优化资源配置,从本质上巩固经营管理制度和经营管理职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俊芝,刘原,扬起,王茜,薛苗,刘希君.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资金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3(7).

[2]张晓春.关于完善煤炭集团公司物资采购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煤炭,2011(1).

管理与制度篇(6)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它社会力量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以开展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民办的中心、院、社、俱乐部、场馆等社会组织。

第三条体育行政部门是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审查工作,并负责在民政部登记的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审查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设立审查工作。

第四条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履于下列职责:

(一)负责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前的审查;

(二)监督、指导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并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

(三)对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业务指导;

(四)负责对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的初审;

(五)组织经验交流,表彰先进;

(六)会同有关机关指导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清算事宜;

(七)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违法行为;

(八)其他应由业务主管单位履行的职责。

第五条申请设立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业务和活动范围必须符合发展体育事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并遵守国家规定的行业标准;

(二)有与业务范围和业务量相当的体育专业技术人员,关键业务岗位的主要负责人应由体育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三)有与所从事的业务范围相适应的体育场所和条件;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以从事以下业务:

(一)体育健身的技术指导与服务;

(二)体育娱乐与休闲的技术指导、组织、服务;

(三)体育竞赛的表演、组织、服务;

(四)体育人才的培养与技术培训;

(五)其他体育活动。

第七本申请设立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必须向体育行政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从业人员中体育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证明材料,包括学历证明、工作简历、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绩证明、体现运动技术水平的其他证明材料等。

(二)体育场所使用权证明材料和从事业务所必需的器材清单。

(三)体育行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八条体育行政部门自收到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40个工作日内,应作出审查同意或不同意的决定。审查同意的,向申请人出具批准文件;审查不同意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九条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变更登记事项,应向体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载明变更事项、原因和方案等。

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修改章程的,应提交原章程、修改说明以及修改后的新章程;变更住所的,应出具新住所的产权或使用权证明;变更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应出具变更后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身份证明及相关材料;变更业务主管单位的,应提交变更业务主管单位申请书;变更资金的,应提交有关资产变更证明文件等材料。

第十条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所从事的业务活动超出本办法第六条规定范围,或改变其设立宗旨的,应办理业务主管单位变更手续,体育行政部门不再承担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责,并以书面形式通知该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相应登记管理机关。

第十一条体育行政部门自收到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应作出同意变更或不同意变更的批复。同意变更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对该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财务审计。

第十二条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注销登记的,应向体育行政部门提交以下文件:

(一)注销申请书;

(二)登记证书副本;

(三)依法成立的清算组织出具的清算报告;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第十三条体育行政部门应自收到注销申请书及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查意见。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变更业务主管单位,但在90日内未找到新的业务主管单位的,原体育行政部门应继续履行职责,直至该民办非企业单位完成注销登记手续。第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应将所辖范围内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注销的审查结果报上一级体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以依法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发展资金:

(一)接受捐赠、资助;

(二)接受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委托项目资金;

(三)为社会提供与业务相关的有偿服务所获得的报酬;

(四)其他合法收入。

第十六条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接受、使用捐赠、资助时,在实际占有、使用前向体育行政部门报告接受和使用捐赠、资助是否符合章程规定;捐赠和资助主体的基本情况;与捐赠、资助主体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向社会公布的内容和方式等情况。

第十七条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参照执行体育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第十八条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在每年3月31日前向体育行政部门提交上一年度的工作报告。体育行政部门自收到该工作报告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作出初审意见。

截止到3月31日成立时间未超过六个月的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不参加当年的年检工作,一并参加下一年度的年检工作。

第十九条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的,体育行政部门有权撤销已出具的登记审查批准文件,并以书面形式通知该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相应的登记管理机关。

(一)涂改、出租、出借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或者出租、出借民办非企业单位印章的;

(二)超出其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

(三)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受监督检查的;

(四)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

(五)设立分支机构的;

(六)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的;

(七)侵占、私分、挪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或者所接受的捐赠、资助的;

管理与制度篇(7)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省级规范化学校的建设与管理,全面提高我省中小学办学水平,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级规范学校的评估工作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以评估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突出过程性指导原则,提倡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及家长全员参与。

第三条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各地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努力扩大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省级规范化学校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相协调。

第四条省级规范化学校的评估验收坚持“成熟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不搞地区照顾;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克服重硬件、轻软件,以偏概全的倾向。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五条学校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模范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具有明确的办学方向和先进的办学理念。

第六条学校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个性特长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认真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积极实践课程改革理念,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方案。

第七条学校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较高,学校管理科学、高效,办学行为规范,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教师配备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高,各学科的师资力量均较强,结构合理。

第八条学校办学条件不低于《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所规定的标准。学校评估总分达到《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评估标准与实施细则(试行)》(附后,以下简称《标准》)所规定的分数。

第九条学校须取得市级规范化学校称号,其中新建学校申报省级规范化学校建校时间必须满3年。

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申报省级规范化学校:

1、举办“校中校”,设立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公办普通高中举办复读班,招收往届学生插班复读的。

2、不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方案开设课程,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的。

3、不按规定要求安排作息时间,擅自加班加点,利用双休日、法定节日、假期组织学生到校上课或集体补课的。

4、不按颁布的省定教学用书目录征订教材的;接受单位和个人推销的省定教学用书目录以外的教辅资料和音像制品的。

5、违反国家、省招生规定,违规招生的。

6、不执行国家收费政策和收费标准,有乱收费现象的。

7、擅自参加未经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种统考、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等活动或在各级各类考试中有营私舞弊、渎职失职造成重大影响的。

8、违反规定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按考试成绩给学生和教师排名次,单纯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高低评价和奖惩教师的。

9、校舍存在D级危房,不能及时消除的。

10、近3年有重大违法事件或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

11、评估中弄虚作假的。

12、其他违反有关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三章申报与评估

第十一条省级规范化学校评估需经自评、申报、初审、验收、认定等基本程序。取得称号5年期满还需申请重新复评。

第十二条学校自评达到《标准》的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均可提出评估申请。市教育行政部门对申请评估的学校进行复核并确认基本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后,由市教育行政部门于每年3月底前向省教育厅申报,要求进行评估验收。申报时需提交申请报告、申报表、学校自评报告和有关审核意见。

第十三条省级规范化学校的评估实行先初审,后验收的办法。省教育厅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查,确定初审学校,一般于下半年组织专家组赴学校进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和整改建议。学校依据整改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行全面整改,整改情况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根据整改情况,于次年上半年组织进行评估验收。

第十四条专家组初审、验收和复查评估主要采取听取汇报、座谈、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听课、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初审、验收和复评都要充分听取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反映,按照标准逐项逐条核实、评估,并做出结论。专家组组建与管理按《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评估专家组组建与管理办法》(附后)的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普通高级中学、特殊教育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初审、验收和复评由省教育厅负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初审、验收和复评由省教育厅或省教育厅委托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省教育厅对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评估的学校进行抽查,所有评估专家均由省教育厅从省评估专家库抽取,实行异地专家评估。

第十六条省教育厅依据专家组评估结论在一定范围进行公示,听取各方面反馈意见,经省教育厅研究批准后,授予“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称号。

第四章管理与复评

第十七条省级规范化学校实行动态管理,有效期5年,有效期满前,学校应主动申请复评。经复评合格的学校,可保留原称号;复评不合格的学校,给予黄牌警告,并下达整改通知书,整改期1年,整改期满仍达不到标准的,取消其省级规范化学校称号。

第十八条省级规范化学校改建、扩建,校区迁移及学校合并应按复评程序进行复评;学校未提出复评申请或复评未通过的,其省级规范化学校称号自然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