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困境及对策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困境及对策

时间:2023-03-15 10:55:46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困境及对策

一、引言

事业单位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以国有资产作为支撑,所以应当对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进行全面审核,确保经济业务活动依规依法开展。内部审计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十分突出,有助于提升内部监管力度,强化职能作用。传统模式下,事业单位在内部审计方面的投入较少,会出现多方面问题,例如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工作低效、信息交流不畅等。大数据背景下,应以事业单位发展目标为依据,加大审计信息化建设,打造高效可行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推动内部审计朝着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日常经营管理中会产生体量巨大的信息数据,无法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处理,也大大超过了主流计算机软件的计算能力。想要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深入挖掘,应当采用更先进的方式,大数据技术就是最理想的选择。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特点及大数据对其的作用

1.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特点(1)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具有客观性。内部审计是事业单位开展客观评价的有效手段,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和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对事业单位业务活动开展过程跟踪,对各组织、各层级进行全面监督管理,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将内部审计结果作为业务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促进业务工作目标的实现。(2)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是独立于其他组织而存在的,不以其他阶段工作的方法或目的为转移,内审人员应当保证自身的独立性,坚守道德底线,贯彻落实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独立客观的态度完成工作任务,以免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公允。(3)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具有服务性。服务性是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比较突出的特点,内部审计人员在了解其他部门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将所有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为内部组织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便于领导层制定关键决策,积极发挥其服务中心工作的支撑保障作用。

2.大数据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作用(1)有助于细化审计流程。从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模式来看,由于审计流程不规范、审计方式不科学,很容易出现漏审、错审等问题,而且得到的审计结果也不具备参考价值。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数据体量呈爆炸式增长,面对庞大复杂的数据信息,应当改进审计流程,开展更为深入细致地分析,将粗放式的审计模式转变为精细化审计。(2)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必须及时高效,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数据,可以减轻审计人员工作量,缩短审计时间,提升工作效率。信息化系统能够在海量信息中进行快速筛选,在数据整理与分析方面更加高效准确,解决了传统审计模式存在的不足。(3)有助于提升预测能力。大数据时代下,信息资源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为了实现持续稳定发展,事业单位应当从长远进行考虑,推动审计人员具备更敏锐的嗅觉和洞察力。大数据的引进能为内部审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帮助事业单位尽早发现内部风险点,提前采取防范措施,解决信息滞后带来的风险问题。

三、大数据技术给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带来的机遇

1.大数据技术为审计转型提供了机遇2018年3月开始实行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明确提出,开展内部审计活动的单位,应当进一步拓宽审计范围,丰富审计内容,将重点放在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审计完成之后予以客观评价,监督整改过程,促进单位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原有的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相比,新的规定中增加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覆盖面更广。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以及内部审计领域的不断发展,各部门对审计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权限和功能定位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内部审计不再单纯是一种查错纠弊的方式,更多的是能够增强组织价值;并且审计内容也更加丰富,除了包括基本的经济管理之外,也慢慢将重心转移到完善单位的治理体系方面,有助于治理能力的提升。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提供了全新机遇,可以对经济活动、业务活动的开展进行全过程监管,及时发现存在的缺陷与风险,或是通过查询历史数据来进行合理预测,提前制定各方面的应对计划,从而加快审计目标的实现。大数据环境下,审计方式可以从以往的抽样审计转变为全面审计,覆盖面更广,而且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成本、时间成本更少,更加注重现场审计与数据分析。

2.大数据技术提高了审计全覆盖的可行性201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要求对事业单位所有资金、资产,以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全覆盖。在大数据环境下,可利用现代化技术打造功能强大的数据分析平台,大大提升了审计的全面性,甚至可以实现跨部门、跨单位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在节省资源的同时让审计结果更加客观、真实、可靠。可以说大数据技术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带来的机遇是多方面的,为拓展审计领域与内容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大数据技术可加快实现审计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范围、目标也会相应发生调整和变化,内容会越来越丰富。最开始内部审计只关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而后慢慢拓展为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由原来的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导向审计,拓展到风险导向审计;在功能方面,也实现了从监督、服务到咨询和服务的转变。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日常经营管理中的数据体量越来越大,而且类型也十分多样,比如财务数据、业务数据等,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把握审计重点,整合各类资源,加快实现审计目标。

4.大数据技术可实现审计资源的整合大数据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具有很强的信息整合与分析处理能力。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合理安排年度审计计划,充分考虑当前的审计任务,对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绩效审计项目等综合研判,并明确不同审计项目的侧重点,以免出现漏审、重审等问题。通过大数据技术还可以打通信息壁垒,可以借鉴其他单位的先进工作经验与方式方法,以此来完善审计实施方案,大大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另外大数据技术还能简化审计流程,节约审计成本,通过事前进行总体数据分析,对被审计项目予以系统研究,发现风险点后合理安排审计资源进行重点检查,在更短的时间内找准被审计项目存在的问题,减少时间成本与人力资源成本。

四、大数据环境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遇到的困境

1.尚未树立大数据思维(1)审计人员对事业单位的运行情况不够了解,尤其是业务方面的信息,在审计过程中未充分获取有效数据,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十分有限。(2)审计系统功能比较单一,很多部门之间缺乏必要交流,信息“孤岛”现象较为普遍,“块状化”的系统不利于提升信息集成水平,增加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3)审计业务在事业单位内部的地位不够突出,部分人员工作态度较为随意,不了解内部审计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意义,思想观念比较保守。比如“数据不出系统”是很多内审人员的固有观念,这也是导致数据无法高效传输的主要原因,所提供的信息完整性不足。此外,新旧系统对接不到位、数据口径不统一等,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内审人员对大数据技术的认识不够全面,难以灵活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无法整合分散的信息数据。

2.大数据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过去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难以适应大数据环境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新需求。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出台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信息系统审计》这一政策,其中对审计计划、审计一般原则、信息技术风险评估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多数事业单位没有针对信息化内部审计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审计部门对大数据审计的职责、权限、数据利用、数据证据等了解也并不深入,为单位发展带来严重阻碍。

3.缺乏可靠的审计供应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已经充分意识到审计业务信息化的重要性,但由于审计技术有限,而且专业化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对于部分内部资源紧缺的单位而言,会将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外包给供应商。考虑到事业单位体制的特殊性,在选择信息化供应商时多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部分单位为了减少成本投入,一味追求低价中标,而当前市面上信息化供应商的资质、专业能力、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若供应商选择不够合理,便会大大增加内部审计风险。另外,有的事业单位对自身定位不够明确,不了解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需求,只考虑到信息系统功能的“全”,而不在乎“精”,没有从实际出发,也会给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开发带来隐患。
4.数据质量难以保证目前,大数据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的应用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很多方面仍然不够完善,比如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质量、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受到思想观念、个人能力、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审计信息采集时常会出现数据不完整、不全面、价值不高等问题,让审计结果不具备参考价值。而且各单位之间都根据自身需求打造了信息化审计系统,但是系统之间的数据录入、传输格式、标准并不统一,往往会耗费更多时间进行筛选和整理,降低工作效率。

5.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理论知识可为实践提供必要指导,并通过实践对其科学性、可行性进行验证。大数据环境下的内部审计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点,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比如审计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会计学等。目前,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理论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政府审计视角,没有准确把握各专业学科之间的结合点,对于大数据审计理论的研究并不深入,无法为实践提供指导意义。

6.内部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受到管理模式、经营性质、国情等因素的影响,事业单位的内部组织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而且管理权力主要集中在领导层,不够分散,权力分配不明晰的现象比较普遍。也正是因为如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得不到保障,容易受领导层主观因素的影响。权力过于集中的配置,无法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权力制约不到位,容易出现贪污腐败、暗箱操作等现象,为事业单位发展带来了一定阻碍。

五、大数据环境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开展对策

1.做好审计转型大数据环境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内容更加丰富,应当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拓宽审计的覆盖范围,搭建信息化平台,将单位日常经营管理的所有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同时针对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予以全面核查。除了要考虑到财务审计之外,还应当随着单位发展来扩充经济效益审计、战略发展审计等内容,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数据整合、查询与分析功能,利用历史数据对未来发展进行合理预测。此外,还要以现代化技术为基础,结合事业单位战略发展目标,探索可行的审计全覆盖模式,深入挖掘数据背后蕴含的价值,准确掌握每一审计项目的重点,推动单一的审计模式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不仅可以为数据信息赋予更多价值,还可做到有的放矢,提升审计效率。

2.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应针对大数据审计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确保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大数据审计提供制度依据,让大数据审计更加规范。通过制度明确数据收集范围、储存方式,对于涉及事业单位机密的信息,提出严格的保密要求,对内部审计的每个环节展开监督管控。(1)针对数据收集、信息管理与共享利用出台相应的制度,从制度层面予以严格要求,避免出现人为失误。(2)明确大数据的保密要求,内部审计工作性质较为特殊,涉及很多与事业单位机密有关的内容,做好保密工作十分有必要。可以通过制度来约束审计人员行为,将数据作为核心资源,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保证信息的安全性,树立高度责任意识。(3)应当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出台量化考核标准,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拓宽了审计领域与范围,另一方面也让信息系统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威胁。想要合理评估内部审计工作效果,应当严格规范每一环节的质量管控要求,约束审计人员的裁量权。

3.构建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理平台系统之间独立性强、信息无法实时交流共享,是过去一段时间内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大数据环境下,单位可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在了解内部审计的确切需求之后,消除信息屏障,建立统一的审计数据中心。可拓宽信息收集渠道,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补充和财务数据、财务指标、管理目标、风险控制等有关的信息,打造功能强大的审计数据平台。该平台除了能够对现有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之外,还可利用历史信息对未来进行科学预测,在数据与数据之间建立密切联系,使内部审计结果更加具有参考性。被审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要向审计机构提供审计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审计机构在整理汇总之后上传到大数据分析平台中,通过分析模型可以发现数据中存在的疑点;现场审计小组进行核实取证,并将审计结果上传到审计管理系统中。

4.加强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与引进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对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受历史原因影响,现有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都是财务、会计专业,对信息化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数据分析能力有待提升。为了让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开展更为顺利,应当采取合适的手段,加强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与引进,打造专业化的审计人才队伍。(1)加强审计专业与大数据方面的培训,打牢审计理论知识基础,深化对大数据的认识,除了要灵活掌握计算机审计系统的正确操作方式之外,还应针对性的提升数据分析能力。(2)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应当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引进,打造计算机与审计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出台补贴政策与激励机制,通过提升工作待遇福利,完善岗位晋升渠道来吸引人才加入。(3)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中积累大量经验,为内部审计人员创造学习交流的平台,分享工作经验与心得体会,可以就大数据审计中存在的疑问、发现的难点等展开讨论,提升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5.拓宽数据采集通道审计结果是否具有参考价值,和数据质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只有提升信息采集工作质量,从源头上对审计数据进行严格把控,才可提升审计工作水平。当前大数据、信息化、计算机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助于事业单位不同业务的融合,审计资源整合程度大大提升。当前,单位内部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各部门职责的划分清晰,信息来源更加多样,应当为内部审计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在面对数量巨大的信息时,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出具有高度兼容性的系统,让各级部门系统的数据对接更加高效。

6.完善取证方式现代化技术没有得到普及之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多通过人工查账的方式进行,以查阅纸质凭证为主,要经历多项烦琐的程序,而且不利于部门间数据交流与共享。大数据环境下,电子取证已经成了审计取证的主要手段,但是信息数据体量大而且更加复杂,取证难度仍然较大。想要提升内部审计效率,一方面可参考其他单位的先进工作经验与方式方法;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审计工具、审计方法、审计数据等进行清晰记录,了解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做好信息编码等级,便于日后审核。

7.提升智能化分析水平大数据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明显的就在于可以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背后蕴含的决策参考价值。单位应当根据实际需要,打造功能完善的数据处理平台,通过图表绘制等多种手段,将信息数据更为直观地展现,从而得出具有参考价值的结果。在分析数据时,要考虑到财务、业务信息的联系,如果发现异常数据,应及时上报并采取合适手段纠错,为事业单位稳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六、结语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更多发展机遇。应当深化对单位内部审计的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准确把握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利用现代化技术推动审计转型升级,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理平台,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整合信息资源,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李丽莹.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投资与合作,2022(03).

2.卓立东.大数据环境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困境与对策研究.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03).

3.高云,邢倩.新时代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

4.高明杰.大数据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困境与应对之策.现代审计与会计,2021(07).

5.周淑婷.大数据背景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分析.大众投资指南,2019(19).

作者:王晓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