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3 11:19:21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篇(1)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重要性;特点;相关建议

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工作的关键所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不断进步,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为机关事业单位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挑战。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机关事业单位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注重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发展,注重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同时针对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完善的解决对策,确保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实现其管理效果的最优化。

一、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人事档案管理作为机关事业单位的重要部分,人事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的重要性。1.改善人力资源结构。机关事业单位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助于改善人力资源结构,实现职能、岗位及人才的全面整合,对人力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随着机关事业单位不断快速成长,其内部人员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人员调动的过程中,需要参考人事档案中的各项信息资料来对其做出全面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对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和实际工作表现进行综合评定。通过当前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实现人力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进而推动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真正意义上实现人尽其才。2.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果。针对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而言,除了进行人事方面的调动以外,还包括相关人员的培训,以及专业考评等;人事档案主要将机关事业单位所有工作人员的个人经历、岗位表现及职称变化等直观展示出来。人事管理部门可通过这些数据资源展开相关培训工作。与此同时,通过对目前档案人事资料的充分利用,为人事考核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基础。最终的考核结果又会被记录到人事档案之中,因此利用好单位内部的人事档案,发挥其人事信息的支撑作用,都能够切实地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

1.真实性。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具有真实性的特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属于事业编制,属于国家工作人员,这对于人事档案管理有着严格的要求。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具备非常严格的信息审查要求,其中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所记录的相关人员的信息完全真实,都是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人事档案涉及到诸多方面内容,主要包括人员组织关系、劳动福利保障、工资待遇等,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具有法律效用。除了当前这一特点以外,人事档案管理还具有一定的机密性,在将档案资料借阅、修改以及审查的过程中都要执行严格的保密制度。这些都是保障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真实性的关键所在。2.专门性。人事档案关系到诸多内容,关系到机关事业单位内部人事调动,机关事业单位要给予人事档案管理足够的重视,维护好人事档案的安全性。很多机关事业单位认识到了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将其纳入到机关单位议事日程上,致使其开始注重实现专业化管理的目标。具体表现为:建立了专门的人事档案资料室、注重信息化管理目标,其主要管理目标在于避免各类档案资料之间出现混乱问题。3.动态性。机关事业单位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时,必须始终坚持动态性原则。由于内部人员有着较强的流动性,并且在各个方面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实时关注人员的流动变化,并且能够准确而详细的记录在人事档案当中。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其内部人员的个人档案信息随之不断改进和完善。鉴于此,机关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坚持与时俱进原则,随时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实时更新和补充。

三、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人事档案管理意识。在机关单位发展过程中,人事档案管理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机关事业单位当前发展角度来讲,人事档案管理意识较为薄弱,未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机关事业单位往往忽视了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再加上人事档案管理内容较为复杂,并且枯燥和乏味,对于管理的责任意识有着较高的要求。目前现有档案管理人员,其整体意识不强。鉴于当前这些问题的影响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未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没有纳入到机关事业单位的日常议事日程上,导致人事档案管理效率偏低,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在机关事业单位中的作用。2.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在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管理人员作为人事档案管理的主体,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事档案管理效果。人事档案管理对于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从人事档案管理现状来讲,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部分人员缺乏专业性,并且出现身兼多职的现象,需要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不断加以提升。此外,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缺乏对人事档案管理知识的了解,造成档案管理效率不高,往往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机关事业单位引起足够的重视。3.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关事业单位已经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开始关注该方面工作的开展。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人事档案资料利用率不高成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档案管理不够科学、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模式陈旧等,针对当前这些问题而言,机关事业单位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解决该问题,不但难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而且还会造成管理工作难以进行,将会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4.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机关事业单位应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且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实现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机关事业单位应当推进信息化建设,用信息管理平台来代替当前的手工编辑和检索的方法。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时,由于缺乏技术、资金方面的投入,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仍然占据重要的指导作用,导致人事档案管理方式较为陈旧,无法满足信息化背景下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忽视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导致人事档案管理效果不理想,难以提升其整体管理质量。

四、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相关建议

1.加快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果,则需要注重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同时注重信息技术的使用,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强化机关事业单位的组织建设职能。为了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当前管理的需要及基本现状,注重协调相关岗位职责,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统一的管理制度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具体主要体现在:其一,机关事业单位要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要制定完善的档案信息化标准,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保障。要想实现当前目标,则需要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中,为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其二,针对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同样需要注重加强其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机关事业单位要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健全档案管理机制。同时要注重电子档案管理,重点进行档案信息公开制度建设,逐渐形成良好的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约束机制,以此来保证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安全性,全面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提升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意识到人事档案管理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发展的作用。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机关事业单位要意识到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要性,注重发挥其主体地位,并且要保证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具体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机关事业单位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定期对人事档案人员展开培训,其主要培训的内容以人事档案管理知识为主。通过培训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但能够增强其整体意识,而且也有助于增强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在进行岗位调动及人员配置的过程中,根据具体实际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应当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和选拔,通过当前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保证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符合相关标准规定,以竞聘的方式代替传统岗位制;三是注重完善考核制度,定期对人事档案人员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工作的开展能够督促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注重完善自我。在保证当前工作的基础上,注重完善相关激励制度,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针对部分考核成绩较为突出者,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才能够激发他们的整体意识,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3.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思路。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机关事业单位要想发挥出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就要结合目前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注重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从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的角度来讲,这项工作往往具有一定封闭性,从档案管理和服务的角度来讲,档案工作人员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尤其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化,并且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这在无形中增加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难度,要想实现其理想的管理效果,则需要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应当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方法的创新和发展,积极探索出全新的管理思路。其中主要体现在:(1)机关事业单位要意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地位及在机关事业单位发展中的作用,逐渐提升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从人、财、物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持,做好人事档案管理规划工作,将其纳入到议事日程上来;(2)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领导小组,根据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需要,定期做好档案管理检查工作,针对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具体分析的结果,及时对问题进行整改。同时还需要树立“优质服务、主动服务”的理念,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整体效率,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要,打造出新型档案服务模式。4.重视人事档案基础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机关事业单位的发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其重要的部分,为了实现人事档案管理效果,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则需要注重加强机关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整体服务水平。鉴于此情况下,机关事业单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逐渐加大资金方面的力度,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的资金保障。提高档案库房、管理系统的建设水平,为档案库房配备消毒机、除湿机、净化器、气体灭火消防器等设备,并建设先进的灭火控制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改善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环境。此外,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机关事业单位要意识到数字技术等使用,加快数字化档案馆建设,不断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基础设计,做好人事档案分类整理、鉴别、归档和更新效率,以此来保证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在保证基础设施得到完善的前提下,为了保证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则需要在保证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将电子人事档案管理与传统纸质档案进行有机结合,做好档案登记、管理、补充与催还工作,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5.采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方法。机关事业单位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时,针对其落后管理问题,建议机关事业单位注重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手段开展档案管理工作。通过现代管理手段的实施,取代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在进行档案信息存储时,其档案呈现方式应当有所创新发展,强调数字化与计算机的结合,为档案信息的调取和查阅提供重要的保障。尤其在数字化背景下,当完成信息录入和保存工作后,还需要重点加强容错与容灾方面工作的考虑。此外,机关事业单位需要选用三向保存并行的模式,具体主要体现在:一是传统模式,即以纸质资源完成信息的收集和保存;二是信息向,采用计算机进行人事档案的录入和保存。三是移动向,在常规生成数字化资源后,借助可移动的便携式终端,进行资源的存储,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事档案管理作为机关事业单位重要内容,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情况下,机关事业单位需要给予人事档案管理足够的重视,注重创新和发展其管理模式,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同时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注重创新和改进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此外,机关事业单位还需要注重完善相关制度,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林波.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

[2]张苗.人事档案在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9

[3]郭宝珍.新时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9

[4]白雪.浅析新形势下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J].人才资源开发,2017

[5]宗大娟.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档案,2017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篇(2)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人事档案 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1加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人事n案是个人履历的记录,是个人参加社会经历的凭证,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而且重要的工作。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备多元化的特点,记载着单位员工的身份,资历,工作表现等等基本情况,这些基本情况与员工的福利待遇,社会保证以及组织关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管理好人事档案对于提高事业单位行政效率,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2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全面覆盖,传统的保存人事档案的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传统的保存方式一直采用纸张保存,纸张质地较脆,容易泛黄撕碎,不仅占用了大量空间,而且不利于信息的查阅。虽然现代使用的是计算机管理,但是计算机记录的是档案的目录,具体的文档资料仍以纸张形式存在,容易造成档案的受损或遗失,给档案的管理造成了巨大不便。

2.2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适应改革的需求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推进实施,事业单位将实行岗位聘用制,建立公开招聘、解聘、辞聘制度,人员流动频繁,人员的隶属关系不断变化,仍然靠单位自行管理显然不利于人员的合理流动。在档案内容上,也是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十类进行收集,许多单位没有按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补充相应的岗位聘用合同及在招聘录用、解聘、辞聘过程中单位形成的考察性内容。

2.3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难以适应现代人事档案管理的需要

人事档案的管理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需要管理人员具备系统的专业性知识,以应对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如今很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不能对档案进行程序化和系统化的管理。有些单位甚至没有专门人员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只是在人事变动时抽调别的部门人员进行临时的档案管理,导致了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混乱,难以适应新时代管理的需要。

2.4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普及,各个单位也采用了电脑来管理人事档案。相比纸张保管,电子档案更加的方便实用,成本也较为低廉。可是在许多单位仍旧习惯于手工操作,即使安装了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由于系统本身的限制只能把个人信息,档案目录输入,调阅档案仍需要用手工操作,这样既不利于档案的管理,又影响工作的效率。

2.5领导档案意识淡薄对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是领导的认同,如果领导缺乏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将会给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如今不少单位的领导对人事档案的管理意识淡薄,认为只要能做到不遗失,不外泄,能查阅,能调动就可以,造成了人事档案的管理长期处于应付的状态,难以高效的发挥其作用。

3人事档案工作应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1加强领导意识更新思想观念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单位领导应增强档案管理意识,高度重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把它放在单位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来对待,正确认识档案工作的特点、地位和作用,从人、财、物等方面积极支持人事档案工作,并将其纳入到议事日程。要建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建立人事档案管理达标升级考核机制,对人事档案工作实行定性定量考核,分级分类指导,等级升降动态管理,进一步推进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

3.2不断完善补充人事档案内容适应事业单位改革需要

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的推进和《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事业单位正在逐步推行全员聘用制。对于人事档案工作来说,要按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人事档案的内容。例如:员工签订的聘用合同、岗位合同、工作协议、考核、解聘、辞聘,反映工作效益、工作业绩以及参与重大活动项目等材料,对员工的动态管理等情况在人事档案中应如实记录,归档材料的内容要随时补充完善。对于能够反映员工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的内容,包括个人文化程度、进修情况、继续教育情况、各项专业技术资格等也应在人事档案中有所体现。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推进,要不断完善、补充人事档案相关内容,使人事档案工作符合机构改革的需要。

3.3充分运用信息化办公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办公手段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良好的信息化处理系统不仅可以快速方便的查阅人事档案中的各类所需要的材料,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发展的必然,必须引入计算机辅助系统,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确保档案利用安全,档案资料不丢失、不损坏,又保证档案信息不失密、不泄密。

3.4增大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加强基础建设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篇(3)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劳动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151-02

人事劳资管理就是事业单位为了完成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战略目标,对单位内的全部劳动力资源采取适当的措施管理劳资,以实现合理的更新、配置、使用、开发和激励的目的。人事劳资管理是事业单位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与单位的发展和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必须加以重视。

一、人事劳资管理概述

人事劳资管理主要有能动性、复杂性和社会效益的特点。能动性是指人的思维分析能力和人的主观想象,能动性是导致人事劳资管理比其他职能管理更复杂的关键所在。复杂性主要因人事劳资的不同而导致,因为每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态度和绩效各不相同,这就使得人事劳资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社会性主要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之间的交往,产生了难以割舍的联系。在社会性的影响下,进行人事劳资管理时,就必须考虑个体的差异性,还必须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共性,正确认识这种关系对组织的影响。

人事劳资管理主要包括战略规划、基础业务、核心业务和其他工作。战略规划是单位为了适应严峻的形势变化,着眼于单位总体发展战略,尽力满足考虑职工的合理期望,而制定的事业单位人事劳资开发与管理的纲领性长远规划。基础业务就是岗位分析与评价。岗位分析即能正确的分清和说明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特征和任职要求。人事劳资管理的核心业务即为人事劳资管理服务进行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其他工作还牵涉到职工健康与安全管理、人事统计、人事档案管理、人事考勤、退休职工管理、员工合同管理等。

二、人事劳资管理的必要性

事业单位一般规模都不小,各部门之间设置比较复杂,层次多,工作岗位之间的差别大,服务面广,不同人员的工资差别大。因为劳资工作的复杂和琐碎性,管理人员必须清楚了解每一个员工的职称、工作年限及原工资级别等信息,也应清楚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概况。实行严格的劳动纪律管理,制定合理的考勤制度并落到实处,加强对员工的业务技术培训,并且鼓励技术人员积极通过人事部门主办的技术等级考试检验自身能力。按照员工对单位的贡献率的大小,并结合员工工作态度和技术高低,对符合条件者给予择优升级。使技术员工在一系列的考试培训中,大幅度的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更大程度的发挥技术专长,用计算机管理人事劳动工资。要让劳动工资条理更清晰、内容更规范,宜使用计算机进行劳资管理,用计算机管理以前手工操作的工作,以方便随时所需,方便人事劳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提升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的对策

(一)提升劳资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1.抓好政治思想素质。劳资管理人员一定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遵守党的工资政策和劳资规定,让职工深切体会到党和政府对广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关怀和照顾。劳资管理人员应该品德高尚,行为高洁,公正廉明。劳资管理涉及到干部职工的利益,关系到单位的稳定和发展,所以,劳资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职业标准,公正管理,坚持按照政策、规定办事,认真、正确的对待职工的职位升降,公开升降情况,做到公正和透明,虚心的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对待所有员工要一碗水端平,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不能以个人喜恶或亲疏远近在劳资管理中区别性对待员工,劳资管理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为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

2.提高专业技术素养,改进工作方法。要做好劳资管理必须学会统筹管理。劳资人员要考虑到劳资工作的复杂性,安排好相关细节性工作,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完美的完成工作。比方说,要主持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工作,不仅需要积累长期的工作经验,而且需要利用电脑将计算信息化,使大量的基础信息通过电脑计算,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更好的提高准确率。

3.应保持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劳资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严密的工作,劳资管理人员必须兢兢业业地学习和宣传调资文件精神,认真工作,反复对照,并且及时了解最新工资政策。进行日常的工资管理时,要了解每一个职工的工资的过往情况,以实现更好的兑现工资政策。认真分析工资变动中所隐藏的深刻问题,总结工资管理的规律。通过大量的艰苦工作,切实提高工资管理水平。

4.应保持开拓创新精神。在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的阶段,我们必须让自己的头脑被先进的市场经济理论武装,具备海纳百川的思想,敢于开拓,将管理、技术、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分配到劳资管理中去。分配时大胆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岗位定酬、高薪聘用高端技术人才等创新对策,揭开劳资管理工作的新面貌。

(二)让员工享受权利

个体员工的一致性。这主要指组织中人力资源体系不同元素(如薪酬、招聘、绩效评估体系)间对人体作用的一致性。即对于具备相同条件的个体职工,其实用的人力资源政策必须保持一致。人力资源系统中与职工个人有关的各项职能—招聘、薪酬、绩效考核、晋升、培训等体系必须是一致的或者是相互补充的。

员工之间的一致性。这是指在相似的情况下,实施于单位内不同职工的人力资源政策的一致性。换言之,事业单位应使不同职工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同样的待遇。

跨时间的一致性,即人力资源理念在不同时间段的一致性,具体而言,就是员工权利在一定时间里,受到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不单单受到组织环境的影响。但总体来说,同一个职工在不同时间段之内的待遇应该根本上时一致的。

(三)完善劳资管理体制,科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

构建完善的人才开发机制,实行“引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机制,引进单位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引进相关方面的专家向技术职员传授技术经验;将本单位的人才送出深造或者送去兄弟单位学习。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升级优化劳动力结构。最大限度的调动职员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实现劳动生产率的真正提高,真正提高经济效益。再有,就是将剩余职员合理再安排,流动安排应根据职员的专业特长进行,使配置结构更合理。并且,应该深层次探索整建制分流、改制、用工形式改革、分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价位接轨等新思路、新办法及新措施,注重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趋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组织建立工会,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成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操作宣传教育培训机制。逐渐强化职工的安全操作意识,使职工时刻不忘安全操作技能。作为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强化职工安全技能刻不容缓。单位工会必须把培训职工安全操作提上日程,定期检查安全问题,并且组织相关知识竞赛,进一步强化和规范职工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各单位的工会之间要相互监督,各部门实现一定时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教育、培训各级安全管理干部及一线职工的目标。

(四)组织相关的业务培训,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培训职工是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举措。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及内容时,要结合本单位的发展目标、机构职能特点及管理方法,明确培训目标,针对不同员工采取不同的培训措施,打造一支技术精湛、适应性强、具备创新改革能力、具备现代科学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的高素质、强能力的职工队伍。使职工队伍向着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敦促职工成为懂理论会操作的新时期人才。通过教育培训,逐渐提高职工素质,并普及先进技术理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根据类别分开培训和指导,不拘泥于一种培训形式,采取多种培训相结合的形式。

敦促每一位员工保存好培训笔记和讲义,并不定期温习。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对相关的老子管理人员进行劳资培训,督促每一位参加培训的管理人员珍惜教育机会,以便有助于日后工作的开展,时不时温习相关的讲义,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

能力。

(五)注重管理

管理就是在顾全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将其他人吸收到你的管理中来,让他们充分履行好岗位职责,最终实现有效管理。例如,在实践安全管理时,应先花一些时间制定目标管理细则。实施安全工作,合理安排员工管理项目,赏罚分明,实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安全小组在抽检时如发现违规行为,必须适当处罚违纪本人,相关技术员和航道站长,时间长了,安全管理才会深入人心,技术人员在进行验收检查时,才会对安全问题安排检查验收。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实现人人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凸现个人工作成绩。

参考文献

[1] 曹琦.事业单位劳资管理的几个策略[J].管理咨询,2008,(9).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篇(4)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思考

事业单位是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社会服务组织。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一个主要组织形式,成为与国家政府机关、企业并存的三大经济、社会组成体。在我国政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为适应我国社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也在发生着变化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事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我国事业单位整体而言,与国家对于事业本单位管理改革的要求相比,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相比,我国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问题,有待于采取相应对策,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一、我国事业单位性质与特征

我国事业单位是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社会服务组织,其性质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具有以下明显特征:1.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没有创效任务,不承担税赋(除个别收入纳税外),产品不存在社会市场竞争。2.属于非公共权力机构:事业单位所从事的事业多是政府职能所派生出来的具体事务,但它却不属于公共行政权力机关,不具有公共行政权力,即使是参公行政性事业单位,其专业监督、管理权都带有服务性质。专业性管理和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3.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但相比政府机关而言,人员进入门槛较低。4.经费来源的国产化:我国的事业单位基本上由国家财政统一拨给各项事业经费。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日趋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但来自国家的财政拨款在事业单位的经费中仍然占主导地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往往都具有行业垄断性,收支富余,员工工资、福利待遇均高于企业。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全面提高组织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以实现组织目标。而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由于单位性质和特征决定,没有市场竞争压力,事业单位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是社会永恒需求,不存在被淘汰。行业之间没有竞争,即使行业内产生竞争,由于有国家拨款支撑,也不会出现倒闭现象。员工福利待遇有国家拨款保底。国家虽然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提出了要求,但没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和明确的发展目标。因此,事业单位没有竞争,没有压力,不需要着力提升行业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相对落后于其他专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仍停留在人事管理、工资发放、职务晋升、工作调配等传统阶段,没有把它当做全面提升行业工作质量、提高单位竞争力、促进行业发展的战略手段加以重视和落实。至今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部门的名称仍然叫做人事科而不是人力资源部,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一问题。

三、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单单局限于GDP的数量,社会环境、国民素质、人民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民主法治环境等成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也成为各国社会发展的新的重要目标。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在此基础上,人民更加追求精神生活水准的提升,追求健康的生活重量,追求绿水青山的生活环境,追求民主法治的政治环境。这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这一时代要求对事业单位提供的公共社会服务和专业管理监督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的员工素质,大力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服务质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这给事业单位造成了无形的工作压力。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全面提升事业单位工作、服务质量,加强内部管理必不可少,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提升行业整体素质,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必将作为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按照这一要求,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许多不足与差距,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体系没有建立。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人才的开发与培养没有迫切的要求,自然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对单位或行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开发、利用、培养、引进、储备没有长远的规划,对人力资源管理在单位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没有充分的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只限于人事管理层面,人事管理在传统的事务中独立运行,没有建立起多部门协作的完整的工作体系。2.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没有形成。由于事业单位的工作多属于社会公共服务性质,除了医院、学校工作业绩可以量化外,部分参公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难以量化或完全量化,因此绩效考核评价多建立在定性和评比的基础上,难以形成科学、准确的绩效评价和考核。但绩效考核评价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管理依据,因此,建立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势在必行,要通过思维创新、科学设计来解决。3.人才发展激励机制没有建立。由于事业单位市场无竞争,工作无压力的工作环境,形成部分员工求稳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工作没有突出业绩,没有奇功可见。技术、职务晋升论资排辈,熬年头,没有明确的发展激励机制,不利于人才的发展与成长,不利于单位整体素质的提升。4.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的长效机制没有形成。事业单位多属于技术密集、专业人才集中的单位,要进行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多数事业单位,特别是参公行政型事业单位,对员工继续教育和在职员工的技能培训没有长期规划和安排,即使有限的培训,也存在与需求脱节、内容不科学、方式陈旧等问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得不到有计划的系统提升。

四、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1.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在行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大力提升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是时展的要求,是新时代事业单位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事业单位领导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在此基础上,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把它提高到推动单位和行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积极引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建立健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体系,全面规划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全面做好人才的需求预测、引进、使用、激励、培养、储备等各项工作。以此,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标准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社会公共服务产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2.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做好绩效考核评价,是落实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针对事业单位现行工作业绩考核缺乏可量化考核指标的现状,重点在实行工作量化考核上下功夫,做好深入细致的基础工作。一是做好岗位写实,对每个岗位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工作职责、岗位条件、工作评价等;二是根据岗位说明制定“德、能、勤、绩、廉”量化考核指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三是确定不同行政职务的分值标准,将所有指标按照领导、中层干部、一般干部、普通员工设定标准分值,分层次考核;四是借鉴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绩效考核中的成功经验,经过修正和调整后,将其应用到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当中,形成科学完整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3.完善工作和人才发展激励机制。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打破事业单位的陈旧管理模式,建立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工资、职务晋升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一是按照绩效考核结果,革新薪酬发放模式,实行基础工资加奖金的工资结构,鼓励多劳多得,鞭策落后行为;二是建立按业绩和研究成果晋升技术职务激励机制,打破论资排辈的消极做法,鼓励人才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学术带头人;三是建立按业绩和贡献晋升行政职务的激励机制,实行公开公平竞争,克服行政职务晋升中的不正之风和靠人缘、熬年头的陋习,鼓励对优秀人才破格使用;四是建立岗位淘汰机制,打破工作终身制,激发公职人员的危机意识,提高工作激情,以达到优胜劣汰,竞争激励的目的。4.建立员工长效学习培训机制。按照时代对于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的新要求,以全面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的,组成专门机构,制订单位员工学习培训长远计划,有条件的单位要建立永久性的培训基地,建立员工长效培训机制。制定鼓励政策,鼓励员工在岗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在员工培训安排上要做到:明确培训目标,有针对性地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在培训内容上,根据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特点,贯彻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在培训方法上要不断创新,讲求培训效果,切忌形式主义。依靠长效培训机制,有计划地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建立一支适应时展要求的事业单位员工队伍。

参考文献: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篇(5)

关键词:人本管理 人力资源 和谐文化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243-03

在事业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和谐的事业单位文化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要求。在时代的牵引下,在国家制度、政策的规范下,事业单位需紧跟党的、社会的发展,深入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走职员群众路线,将群众力量转化为事业单位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事业单位实现更快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在“以人为本”的主流文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逐步推行“人本管理”。所谓人本管理,事业单位的核心之一是职员。事业单位发展要井然有序、充满活力,就需要团结职员,展现集体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共同构建和谐事业单位。和谐事业单位的深度与意义实际上是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一致的,要求事业单位既要追求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更要注重事业单位对职员、对社会承担的相应责任。在发展中,事业单位要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提高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要实施科学有效的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促进事业单位全面发展;要紧抓人才机制,维护职员切实利益,调动职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职员、领导、事业单位三方之间的和谐相处,鼓舞职员为事业单位做贡献。总之,在构建事业单位文化、倡导事业单位精神的过程中,职员是发展的根本与基础,一切需从基层做起,从实践做起,坚持群众路线,开展“从职员中来,职员中去”的事业单位活动,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一、事业单位实施人本管理的重要性

(一)引领事业单位价值导向

事业单位有其独特的价值观体系,来源于生产经营的需要和事业单位的特点、性质。事业单位推进人本管理,有利于引领事业单位职员向一致目标看齐,在领导的带领下,怀揣共同的奋斗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当事业单位上下都坚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职员的集体意识愈发强烈,更容易激发职员将精、气、神统一起来,合成强有力的事业单位精神力量,推动事业单位发展。

(二)协调事业单位内部关系

专注的事业单位需要有和谐的氛围作为支撑,人本管理,能有效地集合职员的正能量,使职员在和谐的环境中为事业单位创造更高的效益。事业单位推行人本管理,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不论事业单位处于哪个阶段,都能保持较高的活力和稳定性;有利于职员、领导、事业单位三方之间的利益协调;有利于化解事业单位发展进程中不同的矛盾和纠纷。对于事业单位领导来说,加强人本管理,能规范其管理方式,激发其管理才能,提高其管理威信。对于事业单位职员来说,得到事业单位适当有效的人本管理,能缓解负面情绪,化解层级矛盾,维护个人利益。

(三)激发事业单位创新改革

随着时代的变化,事业单位职员的需求和价值体现已经不是简单的体力、脑力的付出,更有激情与创造的潜力。事业单位深入人本管理,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百家争鸣,能创新思想观念,有利于转变传统老旧的经营管理模式,在生产经营上有所突破;有利于激发职员热情,增强职员主人翁精神,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事业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新改革,升级转型。

(四)提高事业单位社会威望

当代事业单位将和谐事业单位文化的构建融入其总体发展目标中去,而人本管理则是重中之重。事业单位从人本管理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组织开展有内容、有意义的事业单位人文活动,能通过教育与实践,提高全体职员的职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加强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意识,推动事业单位与社会互动、联系,提高事业单位的知名度和威望度,有利于推进事业单位发展。

二、事业单位人本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事业单位着重于人本管理建设,旨在能全面提高职员基本素质,摒弃传统老套的方式方法,改革创新,走出符合现代职员、现代事业单位的建设风格。在实际工作中,某公司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脱离实际,未求真务实

先前该传统的人本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发发报、讲讲话,只注重宣传的表面功夫,并无多大实效作用。公司未根据职员实际情况和事业单位发展需要,制定系统性的规范的人本管理工作,将“人本”思想渗入日常工作中,未密切联系公司生产经营的管理,实现人本管理工作的常态化。

(二)空余表面,未细致有序

事业单位人本管理应有较强的针对性,内容应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然而,该公司人本管理只涵盖了整个事业单位发展,并未细致入微,把教育相关做细做透,更未根据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掌握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情况采取的管理方法大致相同,因此并无法发挥有效作用。

(三)内容生硬,未以情动人

虽推行人本管理,但实际工作过程太过生硬,强调通过强制性、指令性的要求,导致职员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使得层级之间的人本管理工作适得其反。人本管理不应是口头文章,应要求创新形式、创新内容,从职员需求出发,寻求有说服力、有感染力的教育方式,渗入到日常工作中,与娱乐休闲的形式与职员接触。而公司的人本管理却未能做到以情动人。

三、事业单位实施人本管理的措施分析与建议

事业单位深入推行人本管理,提高职员基本素质,就要紧紧围绕职员,想职员所想,做职员所需。再纵观事业单位整体,以科学的现代化的方法,开展人本管理工作。

(一)加强事业单位思想建设

1.加强班子建设,夯实工作基础。事业单位人本管理工作在基层职员中开展,但需要事业单位领导以身作则。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影响着事业单位的整体状态,也影响着职员的工作态度、热情与质量。因此要先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领导的实际行动为模范,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深化事业单位生产经营与人本管理工作相互作用的意识,为推动事业单位人本管理打好基础。

2.组织教育队伍,创造学习氛围。以前事业单位对于人本管理缺乏一定的专注度,对于相关工作的内容或多或少,不甚在乎。但提高管理质量和成效的关键依靠专业的事业单位领导者。人本管理要求事业单位需要选择有专业能力及长远见识的领导者,通过正确的方法、有效的手段确保管理工作的效果。在实践过程中,时刻关注职员的思想动向,及时发现和反映问题,用真心帮助职员解决困难,用爱心帮助教育后进职员,用耐心化解职员矛盾,架起事业单位和职员的连心桥,增强凝聚力。

3.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开展学习活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深化事业单位人本管理的有效途径。理论学习,就是要加强事业单位日常对于人本管理的宣传和引导,将人本管理细化到日常工作中,并与各形式的娱乐休闲活动相结合,增加职员的参与度,提高管理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联系事业单位内外,构建人本管理网络。随着社会形态的逐步稳定,人本管理不仅仅是单个事业单位的工作方向,而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需要。事业单位可以针对时展和自身需求,共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人本管理的社会化网络,以便挖掘更多的共有资源,不断提升人本管理的整体效能,实现多方位、多层次的活动模式,共同提高事业单位职员的基本素质。

(二)构建事业单位和谐文化

所谓“以人为本”,要求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和进步发展的过程中,能始终专注基层职员的物质享受和精神状态。职员是事业单位之根本,构建和谐事业单位也需从基层走起,从职员走起。现代化的科学的事业单位管理经营,从三方面体现“以人为本”:

1.管理张弛有度。科学的管理方式是事业单位得以成功的关键点,要以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实现推进事业单位的创新,最终成就事业单位的科学发展。科学的事业单位管理是人性化的管理,要从职员本身出发,实现全员参与。一方面事业单位要与职员树立起一致的管理目标,保证职员的集体意识;一方面职员参与要渗入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要精心组织、循序渐进,在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制度三方面着手,实现全面的科学的管理。

2.制度因时制宜。任何一个事业单位,必须有规章制度对职员的合理约束。构建和谐事业单位,有效的制度建设也是重要手段,能起到监督作用。合理的工作机制能监督职员“爱岗敬业”,保证在有序的工作环境中做好本职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机制,能有效激励职员的作业兴奋度,在一定的时间内为事业单位创造效益最大化。但和谐事业单位的制度不应该死板恪守,而应在时间、生产对象、职员状态等不稳定因素变化的情况下,广纳职员的意见和建议,因时制宜,做好相应的修改。源于职员自己提出的事业单位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监督和激励作用。

3.干群关系和谐。要带动职员的积极性,作为事业单位管理者、决策者等层级的领导要时刻保持与职员的和谐共处。一方面事业单位领导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时刻保持自身良好的工作作风,不仅要着眼于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还要时刻关心职员的切身利益。一方面,事业单位领导要深入职员群体,时刻为职员着想。事业单位生产经营依靠职员,那么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切实为职员办实事、解难题,要及时了解职员所需,发现并及时解决职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另一方面,领导与职员要互相监督,职员日常表现以考核机制为标准,那么事业单位领导也要做到政务公开,让职员知道领导在做什么事,以防领导层级内滋生腐败。

(三)树立事业单位核心目标

职员是事业单位的基础,依靠职员,共同树立事业单位目标才是人本管理的核心任务。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事业单位要把自身生产经营、和谐发展的目标与实现职员的现实利益及全面发展的目标融为一体,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员群体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尊重职员。职员都是事业单位最实际的需要。事业单位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就要优先尊重每一位职员,不论工种、性质、年限、效益等。事业单位要切实保障职员的地位,才能保证职员把事业单位作为家庭,“想事业单位所想,做事业单位所需”。

2.关心职员。事业单位要深入职员工作与生活,维护职员的合法利益。一方面,要从事业单位各项制度中保障或满足职员的合理需求,特别是职员福利方面,例如休假、旅游等。一方面事业单位要关心职员的生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为有需要的职员提供生活辅助,例如住宿等。另一方面,在特殊情况下,事业单位要从法律、法规、政策上维护职员的切身利益,例如缴纳社保、医保、养老等。总之,事业单位要把职员放在心上,为职员办实事、办好事。

3.培养职员。随着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和需求,事业单位应对职员开展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员水平和整体团队素质。一方面要做好职员的思想教育与引导,提高职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促进职员实现自我学习与自我提升。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应主动积极实施职员技能培训,或是事业单位内部开展培训课程,例如“新老搭档”;或是承包给第三方教育机构,开展专业化技能培训。此外,事业单位可以适当地将职员的技能提升与年终考核相挂钩,更好地激励职员完成职业化训练,给事业单位创造更高价值,给职员自身创造更好的发展平台。

(四)营造事业单位人本氛围

要构建和谐事业单位,走基层路线,就要在职员内创造和谐氛围。

1.保持极佳的精神状态。事业单位在发展历程中逐步积累了具有特色的事业单位精神。在事业单位的带动下,有了明确的目标和高调的口号,才能更好地激励职员保持高调的“争创一流”的精神。积极向上的事业单位精神是激发职员斗志的精神食粮,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鼓舞下,才能更好地激励职员团结一致、勇争第一,才能在极佳的精神状态下,与事业单位共进退。

2.保持良好的价值导向。优秀的事业单位文化是其生产经营及发展中的价值导向和实践标准。为此,事业单位需要在职员中树立起和谐的发展理念,结合职员特点、事业单位特点、社会特点,有效利用周围文化资源,创造和谐事业单位文化,集合职员力量,从中总结出符合事业单位发展特色与事业单位目标一致的,能带动广泛积极性的事业单位价值观,通过广泛宣传、组织开展活动等形式,在事业单位中传播事业单位思想,引起职员共鸣。

四、结论

职员是事业单位发展的源泉,而和谐的事(下转第248页)(上接第244页)业单位文化是推动事业单位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内在动力。为此构建和谐事业单位是时代需要、发展需要,而从基层走起,从职员开始,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事业单位。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事业单位应以职员为本,以事业单位文化“软实力”为突破口,最终实现事业单位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焦亚君.浅谈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商,2014(11)

[2] 任香芬.浅谈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6)

[3] 韩文杰.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探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6)

[4] 罗明清.关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探讨.中国外资,2012(9)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篇(6)

关键词:事业单位 人事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026-01

一、事业单位的特点

事业单位是指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以增进国家人民生活福利,满足国家人民在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的需求,以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或政府机构。所谓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的,事业单位包括一些有公务员工作的单位,是国家机构的分支,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财政性

所谓财政性是指事业单位从事的工作人员,其劳动报酬不是来源于单位的经营利润,而是由国家的财政资金直接调拨,即俗话中的“吃财政”。我国的事业单位主要从事非盈利的社会公益,没有直接的经营利润,所花费的资金直接有各级的财政部门划拨,或是社会大众的募集捐助,而工作人员的劳动报酬大多数来自于此,部分自愿者没有劳动报酬。

(二)公益性

所谓公益性是指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而言的。事业单位大多数从事社会福利性事业,比如公安局、消防局、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等等一些机构,他们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而是服务社会大众,利用自身的专业职能满足社会大众在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的需求,以维持社会秩序安定,保障人民生活和谐为主要工作目的,是公益性的政府机构分支、社会福利组织。

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问题

建国初期,我国人民生活条件普遍较差,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普遍缺乏,专业的人才更是稀少,因此,当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主要实行以人定岗,根据工作人员的能力安排岗位,取得了很大效果。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我国的经济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公益性事业单位也越来越多,而传统的以人定岗却没有紧跟时代予以改革,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档案管理

档案是指记录一个人的教育、工作以及奖惩情况的一系列文档、案件,是我国人事管理独有的方式。由于传统的以人定岗制度,导致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中出现大量虚假档案。档案记录不真实、前后不一、信息不全等问题日益严重。

(二)人员晋升

以岗定位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资格才能申请一定职位,常用的审核方式就是资格证的审查,而且资格证的获取次序有着严格要求,必须有初级证书才能考取中级,有了中级才能考取高级。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人员晋升时间长,一些已经具有高级能力的人员苦于没有证书而不能申请岗位,造成人才浪费严重。

(三)工作作风

由于没有工资和工作任务的压力,一些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挂名上岗”现象,国家财政,社会募集捐助换来一些好吃懒做的“富贵人”,造成工作作风上带来不良影响。

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传统人事管理制度缺乏变革,不能与时俱进,导致现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出现了这些问题,而且日益严重。为了保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避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问题的进一步恶化,我们应当立即采取有效对策,予以遏制。

(一)信息化档案管理

利用现代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建立信息化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平台,通过互联网内部的人事信息与档案材料对比进行严格审核,避免虚假档案、档案信息不全、档案前后不一等问题出现。

(二)平等晋升

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晋升制度,实行竞争上岗、以岗定人,让每个工作人员都有晋升的机会。不局限于证书的限制,以实际的工作能力为先,竞争上岗;组织技能、管理培训班,培养工作人员的各项能力,让每个工作人员都有发展晋升的机会。

(三)思想建设

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工作人员的思想建设活动,让每个工作人员都意识到事业单位工作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公益劳作。不要贪图轻松,经常“挂名上岗”,甚至养成好吃懒做的坏习惯。要发扬事业单位传统的为人民服务、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精神,端正自身的工作作风,自觉投入到维持社会秩序安定、保障人民生活和谐的工作当中去。

事业单位国家重要的基础机构,是直接与社会大众服务的机构,其人事管理的高效与否,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的运作,甚至造成巨大的社会舆论。然而,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又不同于其他商业单位,涉及很多方面,但不是说商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就不能用,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一定可以找到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贾兰英.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9):854-857.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篇(7)

人事档案是个人履历的记录,是个人参加社会经历的凭证,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而且重要的工作。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备多元化的特点,记载着单位员工的身份,资历,工作表现等等基本情况,这些基本情况与员工的福利待遇,社会保证以及组织关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管理好人事档案对于提高事业单位行政效率,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全面覆盖,传统的保存人事档案的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传统的保存方式一直采用纸张保存,纸张质地较脆,容易泛黄撕碎,不仅占用了大量空间,而且不利于信息的查阅。虽然现代使用的是计算机管理,但是计算机记录的是档案的目录,具体的文档资料仍以纸张形式存在,容易造成档案的受损或遗失,给档案的管理造成了巨大不便。

(二)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适应改革的需求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推进实施,事业单位将实行岗位聘用制,建立公开招聘、解聘、辞聘制度,人员流动频繁,人员的隶属关系不断变化,仍然靠单位自行管理显然不利于人员的合理流动。在档案内容上,也是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十类进行收集,许多单位没有按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补充相应的岗位聘用合同及在招聘录用、解聘、辞聘过程中单位形成的考察性内容。

(三)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难以适应现代人事档案管理的需要

人事档案的管理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需要管理人员具备系统的专业性知识,以应对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如今很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不能对档案进行程序化和系统化的管理。有些单位甚至没有专门人员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只是在人事变动时抽调别的部门人员进行临时的档案管理,导致了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混乱,难以适应新时代管理的需要。

(四)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普及,各个单位也采用了电脑来管理人事档案。相比纸张保管,电子档案更加的方便实用,成本也较为低廉。可是在许多单位仍旧习惯于手工操作,即使安装了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由于系统本身的限制只能把个人信息,档案目录输入,调阅档案仍需要用手工操作,这样既不利于档案的管理,又影响工作的效率。

(五)领导档案意识淡薄对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是领导的认同,如果领导缺乏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将会给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如今不少单位的领导对人事档案的管理意识淡薄,认为只要能做到不遗失,不外泄,能查阅,能调动就可以,造成了人事档案的管理长期处于应付的状态,难以高效的发挥其作用。

三、人事档案工作应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加强领导意识更新思想观念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单位领导应增强档案管理意识,高度重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把它放在单位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来对待,正确认识档案工作的特点、地位和作用,从人、财、物等方面积极支持人事档案工作,并将其纳入到议事日程。要建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建立人事档案管理达标升级考核机制,对人事档案工作实行定性定量考核,分级分类指导,等级升降动态管理,进一步推进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

(二)不断完善补充人事档案内容适应事业单位改革需要

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的推进和《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事业单位正在逐步推行全员聘用制。对于人事档案工作来说,要按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人事档案的内容。例如:员工签订的聘用合同、岗位合同、工作协议、考核、解聘、辞聘,反映工作效益、工作业绩以及参与重大活动项目等材料,对员工的动态管理等情况在人事档案中应如实记录,归档材料的内容要随时补充完善。对于能够反映员工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的内容,包括个人文化程度、进修情况、继续教育情况、各项专业技术资格等也应在人事档案中有所体现。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推进,要不断完善、补充人事档案相关内容,使人事档案工作符合机构改革的需要。

(三)充分运用信息化办公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办公手段越来越的应用于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良好的信息化处理系统不仅可以快速方便的查阅人事档案中的各类所需要的材料,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发展的必然,必须引入计算机辅助系统,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确保档案利用安全,档案资料不丢失、不损坏,又保证档案信息不失密、不泄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