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团队意识心得体会

团队意识心得体会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24 08:18:04

团队意识心得体会

团队意识心得体会篇(1)

一、培养团队归属感

团队应该强化“团队归属”意识,培养团队归属感。为此,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多加入些集体性的体育游戏项目,强化小组划分,以小组为单位来展开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们在集体活动中强化团队归属感,提高团队意识。

如果要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就必须克服狭隘的个人主义,反对以自我实现为中心,结合集体性体育游戏来培养团队的归属感,深刻理解团队意识的内在含义,并把它内化为个人意识的一部分。

团队意识并不排斥个人意识,但个人必须与团队的行动保持一致。团队是个人的根本,要有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符合团队的需要。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结合集体性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为共同的目标并肩作战,强化团队观念。学生们就会慢慢地意识到自己属于团队中的一员以增强团队归属感,逐渐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因此培养团队意识就是培养学生体育品德核心素养。

二、培训竞争意识

社会的向前发展离不开竞争,人类素质的提升离不开竞争。在学校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不仅能够对提高学生的成绩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比赛当中,对手激烈地竞争,使团队意识得以集中展现,学生在竞争期间教师一定要参与其中,对活动给予高度的重视。但是,平时在开展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的时候也不应该忽视这种竞争意识的培养。团队意识并不是只有在赛场才需要,在日常的训练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培养竞争意识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与对手之间形成竞争意识;二是在团队内部也要有争先争强的竞争意识。两个团队为了自身获取最大的荣誉,必然会促使团队之间进行激烈的竞争;而团队内的争先争强能够促进整个团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平时的集体性体育游戏活动中,强烈的竞争意识表现为整个团队异常活跃的势态。可以说这种激烈的拼搏就是竞争的表现,正是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在促进学生团队意识形成的独特表现。团队的管理者鼓励团队之间的竞争,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将这种良性的竞争持续下去,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同时竞争意识也是学生体育品德核心素养中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三、增强责任意识

当今社会任何性质的团体都越来越强调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同样,责任意识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也是一项必须具备的素质。体育游戏中强调集体性,这个集体具有相同责任意识,具有共同的目标。比如说在团队活动中队员之间存在互相保护的责任:一场篮球赛或足球赛每个队员都肩负着为全队的荣誉奋力拼搏的责任。

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呈现出互动关系。良好的责任意识能够使团队更加团结,增强在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中各个团队成员的团队意识;同样团队意识强化了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中责任意识。从这个意义来看,责任意识是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不可或缺的主体意识,它会变成使其团队意识提升的内在动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悄无声息地变化着。他们从一开始就传授着崭新的思想和观念,形成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因此通过开展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复杂且渐进的过程,需要意志的支持和长期的集体性体育游戏活动。体育教师在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中给学生创造了承担责任的机会,让参赛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责任意识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也是体育品德核心素养的因素之一。

四、强化纪律意识

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努力培养遵守纪律的意识。在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遵守体育游戏规则,以此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意识。集体性体育游戏同其他类型的体育游戏一样,有它的规则和要求以及正误的判定标准和奖惩办法。所以,参加者在体育游戏中既要表现出为成功而全力拼搏的精神,又必须以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和游戏纪律为前提。因此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场体育游戏竞赛的胜利,往往需要学生们的相互配合,共同参与。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可以消除学生之间的矛盾,增进彼此的友谊,培养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同时集体性体育游戏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要求学生在体育游戏中要有克服困难、勇于拼搏的品质和勇敢向前的团队合作意识。以一场足球赛为例,几位学生在进攻、防守、助攻等方面都尽自己的一份才能,每个人都在为完成自己分内的任务而拼搏,为了比赛的胜利而尽职尽责,互相帮助,为球队的荣誉都尽力做到最好。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战无不胜的信念,使他们懂得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才能赢得团队的荣誉,从而增强纪律观念,懂得不能因犯规而被罚。

团队意识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通识教育视野 团队意识 问题研究

通识教育理念以培养健康的社会人为目标,而积极的团队意识是现代社会人的必备重要素质之一。团队意识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也是身为新一代社会建设者的基本素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信息时代的要求,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工作仅靠个人能力很难独立完成,必须在团队的合力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更好的成功。现在90后的大学生以独身子女为主,经过四年的高等教育之后即将走上社会,此刻团队意识的培养显得刻不容缓。

一、团队意识的概念界定

团队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需要多人合作而组成的集体核心构成要素有目标、人、合作。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为实现共同目标自愿并主动与他人合作共同努力奋斗的意愿和作风,其核心是团队观念和合作精神。正确地认识团队意识要走出两个误区,要注意处理好相关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团队协作精神与个体创新能力的矛盾与冲突。团队协作精神的核心就是个人服从集体,有些团队为了让成员与团队达成一致,要求其削弱自身的个性,但是如果处理失当,长期以往很可能剥夺他们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是团队成员的内部冲突与矛盾的存在与否。在人数众多的团队合作中,冲突不可避免,良好的团队合作不是回避冲突、无视矛盾的存在,而是通过良好的沟通,每个人的价值观念和主张都能得到表达的机会,通过民主集中形成团队的合力。存在矛盾是正常的,必然的,但是如何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则需要团队领导者的艺术与方法。

二、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一)现代大学生团队意识的现状

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是新时期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就业前需着重强调的一个方面。但在新时期,由于激烈的竞争和市场经济深化过程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弱化的趋势。学生个体以自我为中心,行为取向功利化趋向严重,在学生中个人本位思想泛滥。个别学生心理素质脆弱,总希望别人和周围环境顺着自己,不能融入团体中去思考问题,遇到任何利益相关的问题,都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这种思想在团队运作中显然是致命的。此外,由于独身子女的80后、90后学生的成长条件优越,进入高校之前就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学生相互之间人际交往庸俗化,少部分大学生将利益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有利可图才去做,无利则远之,将人际关系交往功利化。

(二)高校大学生团队意识的现实意义

通识教育视野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除了应具备开拓精神、社会责任感、适应能力等之外,其中“具有与他人协作和交往的能力”是不容忽视的。俗话说的好,“独木不成林,百花方为春”。从整个团队的角度来说,一个团队要想获得成功,成员为之付出的努力必不可少,而在努力之间,就需要团队意识来粘合。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一个团队内部个人的成功只会伴随着团队的成功而成功,更好的彰显个人价值。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在现实的竞争环境中,团队力量的发挥已成为赢得竞争胜利的必要条件。因此,能否培养出知识扎实而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有独立的工作能力而又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的新世纪创新型人才,也是衡量高等教育成败的标准之一。

三、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

团队意识的形成不是朝夕之间,而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良好的团队意识不是在外力的强迫之下不得不被迫放弃私人利益,而是主观为了整体利益、从全局最佳收益的角度,积极主动资源的思想意识过程和行动。因此,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必须具有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计划。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积极健康全面的创新型社会人才为目标,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能力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团队意识的成长氛围

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团队氛围,是通识教育理念下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的重要路径之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及“孟母三迁”的典故,都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校园内形成团队意识的良好氛围,对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团队意识有着极大的帮助。良好的班风、学风,积极健康的团队协作比赛,集体荣誉感培养,都是团队意识形成的良好氛围。

(二)赋予团队意识的成长空间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在进入高等学校之前,大学生以前的生活基本属于两点一线的生活,突然进入大学,除了新鲜还有迷茫。如果只是单纯的强调团队意识的重要性,大部分大学生是不会将其认真对待的,但是在实践活动中,碰壁并且难以解决,他们会主动的去思考并积极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团委、学工、专业教师在各个层面进行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真正理解体会到团队意识的重要性,增强团队协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三)把握团队意识的成长关键

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专业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中渗透团队意识理念,是高校学生团队意识成长的关键。学校和广大教师要确立“以人为本”、“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培养团队型人才”的办学理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各类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专业教师应将实践创新项目、大学生科研立项等活动赋予更多的团队理念,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在学科和专业教育中进行渗透,将团队意识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孙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团队意识培养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04).

[2]艾丹丹,成云.大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与养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9).

[3]魏怡.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J].理工高教研究,2006,(01).

团队意识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团队意识 企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70-01

1 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必要性

世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1+1>2的团队效率是任何企业都梦寐以求的。企业要使自身处于最佳发展状态,团队意识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随着经济危机全球蔓延,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员工的心理压力也不断增加。有研究指出,当员工人际冲突增加,团队意识淡漠时,职业倦怠、企业缺勤率、离职率、事故率便会增加,生产效率和组织效力低下。因此,为了企业和员工的发展,对企业员工进行团队意识培养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团队意识培养是相对于个体心理辅导的一种心理辅导的形式,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互动作用,促进个体在互动中促进自我觉察、认知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

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团队意识培养指将心理学的理论、理念、方法和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和训练活动之中,更好地解决员工的动机、心态、心智模式、情商、意志、潜能及心理素质等。通过这种有意识的培训一方面可以使员工心态得到调适、意志品质得到提升、人格更加完善、潜能得到开发等;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增强凝聚力和提高生产效率,并有助于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协作。

通过员工之间态度和情感的分享,帮助澄清生命的价值并探索人生哲学,强化员工之间学会接纳和尊重,学会解决问题和正确决策的技巧,从而促进团队协作精神,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这种从心理维度上的团队意识培养运用于企业员工培训不仅有利于员工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发展,更有利于企业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和提高生产效率,而且省时省力,效率高、感染力强,心理品质培训效果显著。

2 在企业员工培训中增强员工团队意识的途径

2.1要有明确的团队目标,并使其深入每个员工的内心

目标是一面旗帜、一盏指明灯,它可以带领大家朝着共同的方向去努力、拼搏,直至达到预期的结果。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好比散兵游俑,在茫茫的大海中永远找不到停靠的岸。目标可以是管理目标、生产目标,也可以是安全目标、品质目标、效率目标,要经过深思熟虑制定出了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目标,就必须要让每位员工牢记在心,在班前会上进行多次宣导,让大家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明确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工作和生产。

2.2要尊重员工,以鼓励为主,尽量少一些批评

尊重员工不仅仅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劳动成果,而且还要尊重他们提出的一些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当员工通过踏实肯干取得成绩时,要激励其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当员工由于思想麻痹犯了错误时,要诚恳地指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并希望下次不要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或希望下次能见到他表现好的一面,而不是一味地加以指责。这样不仅可以使员工觉得得到了尊重,而且还可以让员工在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同时,能够树立信心,不断地去修正自己的行为,做好工作,达到要求。

2.3要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如果每个员工的长项和优点都能在工作中得到有效地发挥,那么人人都是块闪光的金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员工的长处和短处要在工作尽量做到因人而异。对能力强又有主见的员工,只要告诉他团队的要求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这样可就可以充分发挥他的长处;对于思想比较保守、依赖性强、踏实肯干的员工,则应有具体的要求,让其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工作任务;在相互配合协作方面,则要考虑员工的互补性,性子急的可以带动性子缓的,性格外向的可以影响性格内向的,用最佳的组合方式工作就能很快实现团队的目标。

2.4要树立领导的威信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团队意识心得体会篇(4)

摘要:在科技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高素质员工已成为各企业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因素。新员工作为企业的新鲜血液,是企业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培训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烟草企业自身特点,对基层新员工的现有入职培训模式进行了分析,以系统培训模型为参照提出了构建闭环模式的构想,并着重从需求的调查分析、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管理等几个方面对模式的优化进行了具体构思。

一、团队和团队意识

(一)什么是团队

团队是由不同个体组合而成,通过合理利用不同个体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面临的问题,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而组建的组织。

团队与群体的区别:

1.团队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2.群体是可能有着共同目标,但没有凝聚力、没有协作性的人群。

3.虽然“群体”可以向“团队”过渡,但“团队”和“群体”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团队的要素:

1.目标(Purpose):这是团队存在的价值。

2.定位(Place):包含团队与个人定位。

3.权限(Power):明确组织对团队的授权。

4.计划(Plan):确保团队目标的达成。

5.人员(People):团队目标需要靠人去实现。

(二)什么是团队意识

团队意识指整体配合意识,包括团队的目标、团队的角色、团队的关系、团队的运作过程四个方面。

团队是拥有不同技巧的人员的组合,他们致力于共同的目的、共同的工作目标和共同的处事方法,通过协作的决策,组成战术小组达到共同目的,每个人的相互关系,都要对他人起到重要作用。

团队意识是一种主动性的意识,要将自己融入整个团体对问题进行思考,想团队之所需,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仅仅是服从命令只是被动的,消极的。前者可以促进团队的发展,而后者只是简单的拼凑。

(三)怎样培养团队意识

1.培养表达与沟通的能力。不论你做出了多么优秀的工作,不会表达,不能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几乎等于白做。“行胜于言”,主要是强调做人应该多做少说。但现代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好想法、好建议要尽快让别人了解、让领导采纳,为团队作贡献。所以要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表达能力,积极表达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意见,并掌握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艺术。

2.培养主动做事的品格。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渴望,但是成功不是等来的,而是靠努力做出来的。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应该主动去了解企业需要我们做什么,自己想要做什么,然后进行周密规划,并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3.培养敬业的品格。有敬业精神,才能把团队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有责任心,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个人的命运是与所在的团队、集体联在一起的。要有意识地多参与集体活动,并且想方设法认真完成好个人承担的任务,养成不论学习还是干什么事都认真对待的好习惯。

4.培养宽容与合作的品质。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在团队中才能得到体现,成功的潜在危机是忽视了与人合作或不会与人合作。团队中的每个人各有长处和不足,关键是成员之间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能够在平常之中发现对方的美。拥有求同存异的素质,对培养团队意识尤其重要。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与人相处的心态,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不仅是培养团队意识的需要,而且也是获得人生快乐的重要方面。

5、培养全局意识、大局观。团队意识不反对个性张扬,但个性必须与团队的行动一致,要有整体意识、全局观念,考虑团队的需要。团队成员要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配合,为集体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二、团队协作和团队凝聚力

(一)什么是团队协作

团队协作指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团队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合作奋斗的过程。它的核心精神是团队精神。

团队协作的要素:

1.大局意识:个人要看的长远,不计眼前得失,从而得到最长远最广最多的利益。整体发展优秀,个人才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

2.协作精神:团队精神的核心即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

3.服务精神:每个成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就会越来越默契。团队越默契,行事效率越高。

团队协作的原则:

1.平等友善。心存自大或心存自卑都是同事相处的大忌。同事之间相处具有相近性、长期性、固定性,彼此都有较全面深刻的了解。要特别注意的是真诚相待,才可以赢得同事的信任。

2.善于交流。我们与同事之间会存在某些差异,知识、能力、经历造成大家在对待和处理工作时,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交流是协调的开始,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听对方的想法。

3.谦虚谨慎。当我们真心赞美同事的成绩时,他们就会有一种被肯定的感觉。当我们经常表现出自身的优越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甚至对我们产生敌视情绪。因为谁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强烈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所以,要学会谦虚谨慎,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永远受到别人的欢迎。

4.化解矛盾。一般而言,与同事有点小想法、小摩擦、小隔阂,是很正常的事。但千万不要把这种“小不快”演变成“大对立”,甚至成为敌对关系。对别人的行动和成就表示真正的关心,是一种表达尊重与欣赏的方式,也是化敌为友的纽带。

5.接受批评。从批评中寻找积极成分。如果同事对你的错误大加抨击,即使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也不要与之争论不休,而是从积极方面来理解他的抨击。这样,不但对你改正错误有帮助,也避免了语言敌对场面的出现。

6.创造能力。不要安于现状,试着发掘自己的潜力。一个有不凡表现的人,除了能保持与人合作以外,还需要所有人乐意与你合作。

(二)什么是团队凝聚力

团队凝聚力是团队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它包括团队的向心力和协作力。

编队结伴飞行的大雁,比消耗同样能量单飞的大雁多飞70%的路程,能够借助团队的力量飞得更远。由此可见:一盘散沙难成大业,握紧拳头出击才有力量。任何一支团队,成员之间必须团结协作,齐心协力,才能战无不胜。“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木桶的容量多少是由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决定的。团队也是一样,团队效率的高低,绝不是取决于团队中最优秀的某个人,而是取决于团队中走得最慢的那个人。

(三)高凝聚力团队的特征:

1.团队成员有着高度的归属感,愿意参加团队活动并承担团队工作中的相关责任,维护团队的利益和荣誉。

2.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快,相互了解比较深刻,关系和谐,并具有融洽的气氛。

团队凝聚力是维持团队存在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团队丧失凝聚力,像一盘散沙,这个团队就难以维持下去,并呈现低效率的工作状态。而凝聚力较强的团队,其成员工作热情高,做事严谨,具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欲望。有了这样的团队,企业才能更好发展。

作为新员工,要主动培养协调一致的团队默契,和其他团队成员彼此相互理解,取长补短。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凝聚出高于个人力量的团队智慧,随时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团队绩效。

三、融入团队让自己更完美

跨入企业是人生的重要转折,对新员工来讲,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角色转换。一切都是新的,团队是新的,合作的同事是新的,要求的企业文化是新的,所需的工作技能是新的,必须快速融入团队,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一)实现角色转换

1.深刻理解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的核心价值理念的总和,是整个公司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纲领,理解了公司企业文化,我们才知道公司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知道了公司价值导向什么,才知道在公司如何行事。

2.详细了解公司所在的行业。了解行业的市场竞争态势,了解行业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行业发展的动力和发展趋势。

3.全面了解所在的公司。要对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核心竞争优势,公司的组织结构,公司的各业务领域,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做全面了解,快速熟悉公司。

4.认真了解所在岗位的要求。新员工进入岗位时,要研究本岗位的职责,岗位要做什么事情,需要什么任职资格和能力,考核的标准是什么。只有这样工作起来才有目的性。

5.尽快要融入所在的团队。在团队中要扮演初学者和倾听者的身份,虚心向团队的其他成员学习,多请教,多倾听。在团队中展现阳光、积极、合作的心态。

(二)克服浮躁心态

1.不要给自己一个太高的期望值。如果期望值过高,遇到问题或者没有实现目标,就会产生浮躁的心态。

2.做好承受磨练的思想准备。要将遇到的问题和挫折当成对自己的锻炼,将丰富的经历作为人生的宝贵财富,这种乐观主义的精神可以让自己面对任何的困难。

3.学会独立处理问题。除了物质上不再依赖家庭、依赖父母以外,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独立,思维上的独立,情感上的独立,学会独立处理好自己的问题。

4.调整心态,寻求支持。当遇到问题和困惑时候,不抱怨、不埋怨、不计较、少比较。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只有不断将小事情做好,才能累积成就大事业,累积个人的成就感,累积人的自信心。

(三)融洽人际关系

1.体现相互尊重,创造和谐环境。一是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教育,做到以德服人,以德感人,以德聚合人心。二是正确对待同事之间的交往,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相互学习。三是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人际关系更加纯洁,更加长久。

2.平等竞争,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强团结,相互尊重,不断激发自己的创造力,通过创造和奉献体现社会认同,实现人生价值。

(四)提升专业技能

1.提高个人能力。能力是支撑个人发展的核心。进入岗位以后,每名新员工都会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在该领域内,要有成为专家的志向和目标。

什么是专家?简单地说,就是在该领域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能在工作中提供专业的意见,并能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专业问题。

2.善于总结学习。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专业技能,要对本岗位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有系统的掌握。要博采众长,形成自己有竞争力的专业优势。

团队意识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市场经济环境,大学生团队,建设

发展市场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实现和谐小康社会目标与四个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既刺激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也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激励社会成员独立自主开拓创新,在市场竞争中体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的完美”[1]。但市场经济不是单纯的自由竞争经济,其“平等性、自主性、开放性、竞争性等特征决定了市场经济必须遵循求利、竞争、等价交换等原则”[2],并是一个秩序规范、制度严明、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它在为人们提供施展才华、创造财富的广阔天地同时,也要求社会个体在推动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团结协作,凭借集体的智慧和统一的规范,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高校是市场经济环境下起着重要促进作用的个体单元,大学生在享受市场经济环境给自身带来便利的同时,较多情况下,单凭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经济环境给大学生提供的市场需求信息并积极采取行动,这无形之中就要求大学生之间要进一步团结协作、相互依赖、相互激励,并抵制和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立起大学生团队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对其合作、创新与科研能力的要求。

一、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学生团队与团队精神的内涵

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团队工作组织形式,是组织的社会心理过程与组织的生产技术和运行相互作用的过程,并被理解为是“一个把投入(人、财、物)转化为产出的社会――心理――技术系统,经济手段和社会心理影响各自作用于个人的工作绩效,从而对组织整体的运行产生作用”[3],麦肯锡顾问卡曾巴赫在《团队的陷阱》一书中从团队的任务角度认为:团队就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而斯蒂芬・P・罗宾斯在《企业行为学》一书中认为:团队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到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西方的大跨国公司开始采用团队的组织形式,各企业都在不同程度地运用团队的组织形式来提高效率并取得较好业绩。在国内,团队的组织形式经少数企业引进和修订国外的团队管理模式并为己用,均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当前,团队的组织形式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除在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外,在高校大学生教育与培养过程中,大学生团队的建设已成为高校教育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形式之一,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我们知道“团队是由工作群体转换而来,但并非所有的工作群体都能成为团队,工作群体强调个人完成个人领域的工作,没有共同的责任”[4],所有的团队都是群体,但只有正式群体才能是团队。因此,大学生团队就是以高校大学生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以某一经济项目、任务或课题为导向,大学生之间同心协力,用群体的智慧结合成巨大的创造力,高效地实现团队共同目标的群体。它不仅注重大学生个体的工作成果,更关注团队的整体业绩与效益,强调通过大学生群体的共同努力与贡献,得到实实在在的集体成果,使其超过个体业绩的总和,产生更大的科技与经济效益。大学生团队通过发挥成员之间紧密结合、相互协作的精神,满足团队成员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以培养大学生奉献精神、诚信意识为根本,完美体现“团队的核心是共同奉献,团队的精髓是共同承诺”[5]的宗旨。

团队建设的关键在于团队精神的塑造与培育,一个团队的团队精神倡导和团队建设理论是当代世界管理思想支柱之一,团队精神来源于文化渊源,日本是较早倡导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国家,其通过强调群体意识,致使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在美国,近20%的企业均采用团队精神进行员工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激励,实践证明,“团队不失为企业或政府内部管理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而倡导和培养团队精神则是发挥团队功能、提高团队效率的可行方式,并可以削弱或消除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某些负面效应”[6]。而真正的科学管理就是“通过不断协调和整合,使其形成一个紧密衔接、步调和谐的团队,创造出1+1大于2的效能”[7],而这就是团队精神的最本质的要求。因此,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同时,倡导和培养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学生团队精神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团队建设的根本要求。当前,大学生具有鲜明而强烈的个人意识,都希望最大化地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承认;然而,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更需要发挥团队群体的作用,需要大学生培养与人共事的合作能力和协作精神,以立足群体寻找能够发挥自己才智、展示自己才华的最佳位置,而这正是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所在。由此可见,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实质就是集合团队成员的脑力,共同创造一项智能财产并凝聚为共同财富,应用于社会的市场经济环境,使其产生的群体智慧远远高于个体智慧和个体的创造力,并源自于潜在的人类心智潜能,全心全意地贡献自己的创造力,共同努力创造出更多、更大的业绩与效益。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大学生团队精神是高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科技文化在团体中的创造性应用,这也是高校为大学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实践与市场应变能力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手段,通过组建大学生团队与培育团队精神,养成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适应人才市场、经济市场及企业市场的需求。

二、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大学生团队建设策略

我国经济近几年保持的近10%的高速增长,营造了良好而发展迅速的市场经济环境,这也创造了无处不在的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面对市场环境对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等素质要求的提高,加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大学生团队建设是高校培育大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竞争需求的必然教育管理方式,我们只有加快建设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大学生团队,培养高素质、高竞争力与创新意识的大学生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1、以兴趣、爱好为基础,确立目标,招募合适的大学生队员与团队队长

兴趣、爱好是一个或多个人专心于某一项工作的内驱力,其强烈程度是人追求成功、创造业绩的动力所在。当前,培养大学生兴趣、爱好已是高校教育引导的主要内容和常用的教育方法,基于大学生兴趣、爱好及志向、专业追求等因素成立的大学生团队,因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专业追求与感情共鸣为引力基础,具有较强的内聚性,它既能够促进同专业或不同专业同学间的相互学习,也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集体观念培养。但要使大学生团队高效运转并创造经济业绩,就必须拥有共同的目标,这是团队存在的基础,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言:杰出团队的显著特征,便是具有共同的愿景与目的。因此,明确目标是大学生团队建立的首要要素,是团队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和动力源泉,是团队的灵魂与核心;团队拥有共同目标既是团队中每一位大学生共同的愿望与兴趣爱好在客观环境中的具体化,也是大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发展和培养自身能力与素质的需要。其次,大学生与团队队长也是大学生团队存在与发展不可缺少两个最根本因素,招募合适的大学生队员对于团队的创建、维持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大学生队员招募与选择适当,团队才能够产生积极的巨大协同作用,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绩效的总和。大学生在共同目标、相同兴趣和心理相容的前提下,利用相互间专业、技能、品格、资历的构成相异,使团队拥有相互关注、相互尊重、团结协作的互补基础环境。招募或推选一个有效的大学生团队队长也是在关键时刻能为团队确立目标、明确努力方向,让团队与其共同度过最艰难时期,以创造更多更大绩效的组织者。

2、以“三自”能力培养为主线,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与奖惩激励机制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自”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科教兴国、实施大学生全面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既要教育人、引导人,也要关心人、帮助人。当前,高校应以“三自”能力培养为主线积极创建并建设大学生团队,通过建立统一的团队规范与有效的管理制度来约束与促进大学生“三自”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范与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团队建设得以稳定发展与有序工作的保障,“健全的管理制度、良好的激励机制是团队精神形成与维系的内在动力”[8]。因此,大学生团队必须建立合理并利于组织的规范与制度,一方面促使大学生认同规范,遵从制度;另一方面推动与促进大学生“三自”能力的养成,这是团队目标实现、日常工作和理论学习紧密结合的好方法。同时,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长久保持大学生信心的关键,团队可根据工作情况与效果来正确判断大学生需求,以提高团队整体战斗力和内在凝聚力为目的,公平、合理、有效地激励大学生,把团队绩效和个体绩效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以物质激励为基础,通过适当的物质激励和重点的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激励与鞭策,这一点对于自我服务、自我尊重、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强烈的大学生来讲尤显重要,而过分的物质激励则不利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当然,在对大学生进行激励的同时,对于一些不规范或违反制度的行为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也是必要的,奖惩需相辅相成,这才更利于团队的健康发展。

3、以培训、学习为手段,完善团队的知识管理,构建学习型团队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要有效提高大学生团队的整体素质,提高团队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学习更快的能力,培训、学习便是持续不断地学习与创新的手段与工具,这对于大学生团队目标的实现尤其重要。当前,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促进政治、文化及知识结构的快速更新与发展,对此,大学生团队就应该加强自身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与提高,始终保持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同步,如此才能适应市场的竞争与社会的需求。团队自身的培训、学习,有利于团队整体知识水平层次的更新与能力的提升,团队学习是“团队为了促进整体合作与实现共同目标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其学习过程也就是彼得・圣吉所谓‘深度汇谈’的过程”[9]。由于团队成员是由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组成,他们各自拥有本专业的特有知识和相对的知识优势,因此,团队应以实现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共享为目的,加强对大学生拥有知识的收集、分析、整合和创新、传递的管理,让专人专门负责团队知识的整理和初步分析,提炼出大学生的有效知识,建立起方便于其他大学生进行知识传递、交流与共享的知识学习平台。并通过对团队的知识管理,实现知识的有效利用,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合理布局知识体系构成,加强知识培训与学习,在知识学习平台上共同构建学习型团队,这对于团队项目的实施与完成大有益处。

4、以创业、就业为导向,培育团队精神,提高团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市场经济环境下,创业、就业已成为高校大学生面向社会所关注的热门话题与直接的问题,社会需要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与诚信的品德。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高校应在积极确立“以修身为基础、以学业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培养模式同时,积极创建与建设以创业、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团队。实践证明,团队成员之间拥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才是一支成功团队的标志,拥有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才是拥有成功团队的关键。因此,大学生团队的建设一方面应根据确立的团队目标,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来加强团队协作,使每一个大学生准确进行自身角色定位,促使大学生相互间的配合、帮助、激励,坚持以创业、就业为导向,从多方面、多层面来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保证整个团队更积极、更容易地攻克难关并走向成功;另一方面在培育大学生团队精神的过程中,应注重加强来自不同单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间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锻炼,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个人创造性并充分利用团队的整体优势,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通畅,积极营造团队成员间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促使大学生保持足够的谦虚品格并积极学习其他成员有益于团队合作的优秀品质,敢于承担责任,给予他人以希望与信心。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大学生团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管理建设课题,它需要我们在分析市场经济环境的同时积极加强大学生团队的建设研究,大学生团队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种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团队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在于理清团队的相关理论问题,明晰团队建设的逻辑思路”[10],这需要我们在理论层面上进一步去理解它、完善它、实践它,促使大学生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知识经济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大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团队的建设,使其在学习生活中积极寻找锻炼机会,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善于挖掘自我潜能,勤于取长补短,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更快、更准、更稳地态势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模式的需求。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参考文献:

[1]景丽芳.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团队精神的培养[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3,8: 88-91.

[2]吴俏燕,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应具备的五种意识[J].中医教育,2006,7:79.

[3]严梅福.团队管理与团队建设[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4:22(2).

[4]钟英姿,民营企业高效团队建设浅析[J].技术经济.2005, 12:216.

[5](英)迈克尔・科伦索,李晓辉、李璞译.团队业绩改善策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89-96.

[6]斯蒂芬P罗宾斯.现代社会立身之本----团队精神[N].经济参考报,1999-01-29,(6).

[7]张今声,加强团队建设发扬团队精神[J].社会科学辑刊.1997, 5:112.

[8]张云云,党刘栓.论企业团队建设[J].科技创业月刊,2005,9:110-111.

团队意识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户外拓展培训 团队 企业员工

一、前言

随着社会进入工业化阶段,人们在面对快节奏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氛围,往往会变得思想保守、情绪焦躁、精神压抑,更有甚者会做出极端的行为。种种这些现象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很大的损失。于是慢慢形成了以培训管理者和企业人为对象、以培训管理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管理技能作为培训目标的培训课程,开始了户外拓展培训在企业当中的应用。所谓户外拓展培训通常指利用天然的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锻炼团队的培训目的。户外拓展主要由水上、野外和场地三种类型组成,其中,水上项目包括扎筏,划艇等; 野外课程包括:穿越、露营、登山等; 场地课程则是在专门的训练场地上,利用各种设施,开展针对团队以及个人设计的各项拓展培训活动,让参与者通过这些训练项目经历心理挑战的锻炼。市场的良好反应使得户外拓展培训在国内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二、户外拓展培训对企业员工与团队能力的提升

1、户外拓展培训对团队能力提高的作用

户外拓展培训的很多项目对提高员工团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例如穿越电网项目是让队员在拓展培训开始之前给团队成员一个相互了解的机会,同时艰难的穿越路线也为团队成员创造了相互帮助,加深友谊的好时机。艰难的穿越路线同时也考验了学员体能和意识品质,培养了学员相互帮助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而作为一个团队进行穿越,也培养了学员的团队意识与集体荣誉感。学员们在整个穿越中相互帮助,相互保护,尤其对于背负较重装备的队员帮助和保护,使得学员加深的感情,化解了开始时的紧张气愤和陌生感;场地拓展培训的盲人方阵,能够很好的锻炼团队在面临困难时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团队的领导不仅赢得同事们的信任,并且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提高了自信心。同时,其他学员们也学会了听取他人意见,肯定他人的才华,学会了为整个团队的成功而无私奉献自身的才能,并在与团队其他成员共同接受挑战的同时培养了团队意识,积累了经验;逃生墙活动不仅能给团队中的个人提供一个展示自身才华,锻炼个人勇气,智力,培养个人团队协作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的机会,而且还是锻炼团队协作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活动过程中,下方的学员搭人梯,贡献出自己的肩膀;上方的学员伸出双手提供帮助。这种相互帮助的精神增进了学员间的友情,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学员们意识到,只有在团队这个集体中,个人才能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目标;荒岛求生项目要求团队成员想象在恶劣环境下求生的情景,并按照物品在这种情景下对生存的重要性,对其进行排序。首先也是团队成员独立对项目进行排序,然后再进入团队讨论阶段,要求团队在特定时间内对项目形成共同认可的一致排序,作为团队决策的结果。

总之,根据调查显示,经过户外拓展训练后,团队中因个人人格特质、或工作职位的高低而被忽略其表达意见的情况明显减少;虽然团体中难免会因彼此的意见不一而产生冲突,但是能够将冲突透过沟通、协调的方式来达成团队间的共识是相当重要的。

2、户外拓展培训对员工个人能力提高的作用

户外拓展项目是根据人的心理设计的,通过触动参与者的心理,起到培训的作用。对于独立意识较弱,容易在困难面前选择逃避的员工,可以选择从林绳桥的训练,这项训练能够有效地使受训人员体验恐惧,有效管理恐惧和压力,感受自身的心理成长,培养勇往直前的良好心理素质。通过训练还可以帮助提升其战胜困难的信心,挖掘自我的潜能,提高对恐惧的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应对模式;部分企业员工性格内向甚至自闭,而拓展训练可以帮助员工打开心扉。户外拓展训练的重要作用就是向自己的极限挑战,对员工心理进行很大的考验,强调集体合作,是每名员工都竭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同时从集体汲取极大的力量;就断桥这类个人挑战项目而言,参与挑战的学员心理上得到的锻炼远大于身体上的考验。断桥的考验来自于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断桥以及对于身后握住安全绳的学员的信任。学员在进行这个培训项目的时候,自身要克服对于前方断桥的恐惧,克服对自身能力的怀疑,而且要克服对于其他学员的猜疑与不信任;最后达到培养学员自信心,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的目的;背摔的难点在于挑战者对于同伴的信任以及参与援助的同伴的责任心,学员只有对团队中的其他学员达到完全的信任,团队的协作精神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因此,背摔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培养学员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发展学员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结语

总之,户外拓展培训采取的是户外的独特方法,但同时又因很难驾驭,如果一味追求体验的新奇有趣,反而陷入了体验的误区。因此企业在进行拓展培训之后要注意跟进,通过设计后续方案来巩固培训效果,况且户外拓展培训在学习层面上的内容并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团队成员素质的提升决不是靠一两次外部的体验式培训可以解决的,户外拓展说到底只是手段和形式,培训才是核心。而且受到教练在管理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户外拓展培训的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如果能将室内课程和户外培训有机结合,培训师共同开发培训一系列的培训课程,对企业的培训效果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蒋丽,于广涛,李水娟.团队决策及其影响因素田.心理科学进展,2007,15 (2)

[2]沈营.户外拓展培训对个人能力及团队能力的提高,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团队意识心得体会篇(7)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团队精神已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中职院校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职业性。因此,学生是否具有团队意识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就业和工作,中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 团队意识 中职 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地进行转型和升级,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趋势良好。企业不仅要求员工具有较高的个人工作能力,还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针对某些技术领域方面的难题,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整个工作团队一起努力想办法解决,这就凸显出了团队意识的重要性。受家庭环境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个性都较为鲜明,自我意识较强,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尚有欠缺。这就要求中职教学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通过体育教学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是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任重道远。

一、中职体育课堂中培养团队意识的重要性

现在的中职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就是家里的中心和“小太阳”,个性鲜明,过于注重个人能力的表现,团队协作意识较差。再加上近年来中职学校的不断扩招,生源质量相对较低,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下降,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以应对企业的需求。中职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体育教育要求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注重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加强。中职体育教学也要重视对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注重从精神层面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尽快适应社会生活。

体育运动中不乏多项集体运动项目,例如,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运动,这些运动项目都要求参与人员必须具备集体主义观念和奉献精神,比赛胜利的取得重在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意识,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体育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团队意识的重要性,逐步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奉献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的方法

团队意识是一种主动性的意识,是将自己融入整个团队对问题进行思考,想团队之所需,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作用。运用体育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这里主要介绍“合作学练法”和“竞赛法”两种教学方法。

(一)合作学练法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培养学生团意识的方法。运用这种教学方法,需要体育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爱好,科学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树立对体育锻炼的信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性格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和练习,并为每个学习小组制定明确的目标,不同小组之间进行比赛。这样,就人为的将不同的学生划分成了一个个小团队,为了团队共同的目标,小组成员必须要相互帮助,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才有可能取得小组的胜利。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还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也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学会了团结协作,意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竞赛法

所谓“竞赛法”,就是运用集体运动项目的比赛来培养和检验学生团队意识的方法。这也是中职体育课堂中教师们常用的方法。有比赛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需要有合作。集体运动项目的比赛通常都较为激烈、复杂,不仅要求参赛人员较高的运动技巧和身体素质,对团队的协作能力要求更高。在中职体育课堂中运用竞赛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团队成员团结一心,努力发挥出团队的最高水平,才有可能取得比赛的胜利。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切身体会团队意识的重要性,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感觉,领略竞争与拼搏的艰辛。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和合作能力。

三、结论与建议

(一)注重体育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教学评价的结果对学生的影响也很重要。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引领学生不断奋斗和前进。中职体育课堂中,教师要科学公正地对待学生团队成绩的评价,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团队认同感,还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注重提高学生的纪律性,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体育教师可以加强课堂建设,建立健全课堂纪律制度,通过纪律来约束学生,积极地引导学生配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三)要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尤其要多关注那些性格比较孤僻、沉默寡言的学生,通过沟通和交流让学生逐渐恢复自信,积极投入到体育课堂中,在团队中感受到乐趣,进而提高团队意识。

参考文献:

[1]李会锋.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4(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