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团队工作方案

团队工作方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27 18:12:10

团队工作方案

团队工作方案篇(1)

为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引导学生朗诵美文诗篇,促进朗诵艺术发展,为学生搭建交流沟通、展示才华的平台,使他们成为德行高尚、知识渊博、砥砺品行、健全人格的中学生。特成立朗诵项目团队,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朗诵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经典中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明白先贤的智慧之光。

2、通过朗读,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趣味性,掌握朗读技巧。充分欣赏和感受文学的美。

2、陶冶性情。与圣贤为友,品读经典,在朗诵中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良诚信的品性。

3、通过各项活动,拓展学生的朗诵水平,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朗诵新秀。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文学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陶冶情操 ,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平台。

4、推进素质教育。把朗诵、文学欣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提高学生的朗诵理论水平和对作品的欣赏能力。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

5、开展朗诵表演、交流研讨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二、项目组织与分工

负责人:某某   

负责撰写朗诵项目团队工作方案,招生情况,培训学习,活动展示和比赛的指导工作。

成员:某某      

负责招生情况,各项活动的筹划安排工作。

外聘老师:某某

负责培训师生朗诵技巧,以及节目排练指导工作。

三、实施阶段与安排

(一)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 (2018.12.17-2019.1.22)前期准备

1、(2018.12.17-2018.12.19)报名

2、(2018.12.20-2018.12.22)面试

3、(2018.12.24-2019.1.15)启动仪式,培训学习。

第二阶段(2019.1.22)阶段性成果展示、交流研讨、总结汇报。

第三阶段(2019.2.26-2019.6)培训学习,参加活动,总结汇报。

1、(2019.2.26-2019.5.27)培训学习,外聘老师指导朗诵技巧。

2、(2019.2.26-2019.5.27)参加各项活动。如:学校朗诵比赛;经典进校园活动;上级比赛。

3、(2019.6)大型表演活动,预设6个节目,表彰优秀学员,总结汇报。

(二)具体安排

1、招生条件及相关安排

招生对象:全校学生

招生人数:50人(七年级20人、八年级20人、九年级10人)

报名时间:12月17日—19日

报名条件:酷爱阅读,热爱朗诵艺术,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有一定朗诵基础;身体健康,有奉献精神;能按时参加活动,遵守活动纪律。

报名方式:采用自愿参与和教师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各班学生给各班班主任报名,各班班主任统计人数,填表为准;(表见附件1)然后进行面试。

面试时间:12月20日—22日中午12:30-13:20(注意:准备3分钟以内的朗诵表演)

12月20日     七年级学生

12月21日     八年级学生

12月22日     九年级学生

面试地点:多媒体

2、活动时间:每周周二中午12:30-13:20

3、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4、活动内容

(1)了解朗诵的概念和意义。播放朗诵视频,感受朗诵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授朗诵技巧并做相应的训练。(培训学习课程见附件2)

团队工作方案篇(2)

本学期我校少先队和团支部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引,以北京奥运会精神为动力,切实加强团、队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少先队和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肩负起培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为我校团队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本学期主要工作

一、抓规范求创新,加强团队基础建设。

1、充分发挥少先队阵地:通过选拔干部、选拔国旗班、招聘红领巾广播站、组建鼓号队、重建少先队队室等活动,逐步建立规范、体制的学校团队活动机制,培养团队员关注少先队组织的动向,积极的投入团队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并形成良好的组织归属感,从而使团队组织真正发挥引领作用。

2、重点加强团小组和中队建设:每月及时更换黑板报,规范班队课,保证专课专用,每月开展一次有仪式的主题团队会,积极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建立争章足迹园地。

3、继续抓好假日小队工作:能充分挖掘假日小队自主的优势,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少先队员们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体验收获。

4、积极推进团队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科学化,充分重视互联网在传播团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精心组织,积极用好团队工作网络平台,提高时效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增加信息量。

二、充分利用各大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

各中队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10·13”建队节等节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对广大团队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他们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广泛开展团队员光荣感教育,帮助团队员了解并不断加深对团队章的理解,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团队组织的基本性质和使命,明确团队员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团队的组织生活,引导团队员愿意为团队添光彩。12、9举行全校歌咏比赛,元旦举行手抄报比赛和游园活动,让团队员们在活动中学知识,明事理,练本领。

三、继续开展“知荣辱树新风展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以“民族精神代代传”体验教育为主要途径,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队日活动,提高少先队员对“八荣八耻”这一社会注意荣辱观和民族精神时代内涵的认识,让民族精神和科学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少年儿童心中扎根,进而激励队员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知荣辱——与你同行”假日小队要深入校园、家庭、乡村开展体验活动等,营造出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浓厚氛围,进一步展现新时期少先队员风貌。

四、运用快乐体验理念,深化团队品牌活动。

1、以“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共同成长”为主题,继续开展“红领巾手拉手”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高低年级同学手拉手,营造平等、互助、友爱的和谐社会氛围。在活动中要注重双方情感的交流,发现对方的闪光点,让结对小伙伴感受社会的温暖,让手拉手小伙伴体会生活的艰辛,从而引导团队员之间互相关心、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积极开展红领巾献爱心活动,运用少先队员将废物再创造的价值,积极筹措红领巾基金,为需要帮助的手拉手小伙伴送上队员的一份爱心。

3、加强日常行为习惯、卫生的检查监督,提高红领巾督导岗值日质量,严格执行“四项评比”竞赛,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

4、开展光荣升旗手活动。各中队要积极推荐有特长、为校为班争光的队员为“光荣升旗手”,让全体队员学有榜样,干有目标。

具体工作

九月:尊师长,懂礼仪

1、各中队进行入学常规训练。

2、总结暑假生活,举行开学典礼。

3、各中队制订新学期中队计划,调整中队组织。

4、班级文化建设评比。

5、庆祝第24个教师节,出版专刊板报,号召全体队员制作“心意卡”, 各中队召开“尊师献爱心”主题队会。

6、各中队以“公民道德宣传日”为契机组织活动。

7、大队干部改选。

十月:爱祖国,爱家乡

1、“知荣辱树新风展形象”活动:庆祝国庆节,举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卡制作比赛。

2、大手拉小手活动:高年级队员对新生入队前教育。

3、组织学生秋游活动。

4、红领巾献爱心活动。

十一月:手拉手心连心

1、高低年级第二次“手拉手”活 动。

2、中队观摩活动。

3、出版第三期板报。

4、“爱我学校,人人有责”校园卫生检查评比。

5、各中队围绕“感恩节”开展活动。

十二月:歌声与微笑

1、法制知识讲座。

2、举行12.9歌咏比赛。

3、文明礼仪大考验。

4、筹备元旦庆祝活动。

一月:乐游园 喜收获

1、各中队开展迎接期末考试的团队会。

2、庆祝“元旦”活动: A、手抄报比赛。B、游园活动。C、出版专刊板报。

3、评选“优秀督导员”“优秀广播员”。

团队工作方案篇(3)

近年来,随着法院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办案团队化精细化进一步形成,加强团队内部党的建设日益重要,对此,结合办案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经验做法:

一、抓学习,切实提高党员理论素养

1.突出重点抓好党员的理论武装。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头脑,指导工作实践,推动工作落实。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学习与实践活动:认真抓好党的和上级有关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的学习贯彻,注重学习与法院工作实际以及指导办案相关的文件;深入开展“学党章、用党章”活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引导党员把学理论、学业务、学法规紧密结合起,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提升创新能力。

2.创新形式增强团队党员的学习实效。以团队学习日和团队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为主要载体,结合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采取“局领导带头讲、员额法官交流讲”的方法,组织观看教育影视片,增强团队党员学理论、学党章、学业务、学法规、学典型的实践。

二、重创建,力推两个方面再上台阶

1.着力推进团队作风建设再上层次。按照机关党委关于作风建设的要求,聚精会神地抓好本团队作风建设的贯彻落实。团队党员要在开展的促一项成果转化、抓一件特色工作、破一个办案难题的“三个一”活动中起好示范和引领作用。

2.着力推进“文明团队”创建再上水平。围绕全院“文明机关”创建工作,明确任务、丰富内涵,创新办法、提升水平。组织党员带头参与“文明机关”创建工作,进一步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执行实际问题,增强团队办理执行案件的社会效果,树立文明办案团队形象,也为提升法院公信力贡献力量。

三、求突破,努力在两个方面见成效

团队工作方案篇(4)

团队毕业设计的指导

团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通常由2~3教师组成指导小组,其中一名担任组长。指导小组肩负的职责、指导方法在团队毕业设计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可以将团队毕业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从申报团队课题至开题报告完成。指导小组讨论拟定团队课题,经批准后,拟定总任务书、子课题任务书,通过双向选择组建学生团队,下达任务并提示方案设计;分工指导各成员、查阅文献资料、完成总开题报告和子课题开题报告。在这一阶段,指导教师将通过课题宣讲与个别指导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使学生明确团队毕业设计的宗旨、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从团队毕业设计一开始就树立责任观念与协作态度,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完成好个人承担的子课题,确保团队总任务顺利完成。

二是总方案与子课题方案设计提示。指导小组需对方案进行提示,涉及多种方案时进行比较和评价。与独立课题毕业设计不同的是,即使分工确定以后,总方案与子课题方案的设计均要求全体成员参加并进行讨论,令学生深刻感受总任务的要求与子课题的责任,领会课题意义与设计意图,提升认识水平、训练思维方法。三是拟定进度计划与协作制度。指导小组应指导团队制定总课题进度计划和子课题进度计划,规划成员间协同设计的策略,避免被动和推诿,保证设计过程的效率,形成积极配合、扎实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从开题报告完成后至子课题任务完成。这是毕业设计工作的主体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将完成子课题设计任务,接受中期检查,并完成外文资料翻译等工作。在这个阶段,指导小组将给予团队全面指导和督促,在指导方法与内容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研究与设计方法的指导。在设计方案和进度计划都明确以后,指导教师需及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二是资料文献查阅与软硬件工具的使用。三是方案实施的指导与进度控制。四是协同设计组织与条件支持。除了早期建立的协同设计基本计划与策略,在设计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人格塑造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同其他科研工作一样,必然经历很多艰辛,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小组应引导学生树立信心,不怕困难,培养坚强的意志,塑造健全的人格;重视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有利于活跃思想,克服难关,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阶段:总课题系统整合、测试完善,总、子课题成果验收,毕业设计报告撰写,答辩。撰写团队总报告、子课题设计报告;答辩环节也包括总课题答辩和子课题答辩,编写答辩PPT文档。这是毕业设计最后环节,指导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指导工作:一是对已经完成的部分给予评价,对任务的系统整合、测试与完善提出宏观与微观要求,对课题验收做出必要说明。二是对论文撰写做详细要求,使其明确论文应达到科技报告的一般要求,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图表规范。对答辩及PPT进行说明并进行预答辩。三是课题总结,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团队及个人完成的工作,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提升认识水平,为今后的工作做进一步的准备。

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对于独立课题毕业设计,团队毕业设计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方面都有显著优势,但其有效的实施需要良好的机制来保证,因此构建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建立有效、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实施制度建设,并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使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活动的实施与管理流程得以固化,形成稳定状态,融入本科生整体培养模式。

首先,重视和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团队毕业设计的选题,团队的组建到答辩的全过程需要教师团队悉心指导,密切配合,通常比独立课题毕业设计付出更多心血,因此激励和保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应属首要。在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计算方面应予倾斜;在团队毕业设计的场地安排,经费、工具发放方面应得到优先保障;应纳入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评价项目。

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队毕业设计。因团队毕业设计学生的任务量增加,承载的责任与训练强度增大,应对学生的成绩评定标准适当调整,在团队总任务完成的前提下,个人成绩评定细则适当放宽;或将团队毕业设计课题同时作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课题原属该项目的应提高设计要求,做深化设计或全面改进,否则不予批准立项或作为团队毕业设计课题),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变希望学生参与为学生希望参与,促进团队毕业设计的广泛和持久开展。

最后,完善团队毕业设计制度,并以信息化手段予以固化,即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它是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建设的推手和得力工具。通常高校都建设有毕业设计网络管理系统,通过此系统实现对毕业设计全面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团队毕业设计应在这一系统环境下得到全面支持,其意义主要在于三个方面:第一,可以使团队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工作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权限职责分明,人员交互高效;第二,信息化管理有助于使团队毕业设计所有环节的实施制度化、常规化,使广大师生熟悉、适应整套体系,便于将日常教学、科研、开发工作与团队毕业设计结合考虑,这不仅有利于团队毕业设计的选题、团队的组建,也有利于指导教师团队素养的提高;第三,有利于与其他教学环节形成有机整体,使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成为本科生培养整体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因此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助于促进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完善。

应注意的问题

在毕业设计乃至各类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实质,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团队毕业设计涉及面宽,工作量大,更易于出现上述问题,应得到足够重视。毕业生面临就业、考研、各类认证考试等众多事务,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毕业设计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团队毕业设计过程中,首先,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和检查;保证场地与工具条件;不单纯以文章、专利作为评价指标,而把学生实际完成的工作的质量作为主要依据,切实引导学生树立“求实”、“严谨”的优良作风。其次,指导教师不应期望所有成员均如期完成设计任务,如果在团队师生共同努力和良好协作下,仍有学生因自己工作未完成影响了团队任务的完成,这种经验会令其印象深刻,带来的教益将超过其在不恰当帮助下完成任务的收获,对团队其他成员也有教育意义。

团队工作方案篇(5)

摘要:分配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大模块,它对律师事务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分配机制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它与律师事务所的发展阶段与管理模式具有密切关系。四川真道律师事务所作为一个新所,有着独特的分配机制,从目前来看,这种分配机制基本能满足事务所平稳良性发展的需要,但是也存在诸多弊端,必须要随着事务所的发展不断完善。

关键词:分配机制;持续发展;管理模式;团队合作

一、四川真道律师事务所现有的管理分配机制

四川真道律师事务设置主任1人,全面负责所务管理,副主任4人分别分管财务、行政、业务和外交。成立之初事务所共有公司部、房地产部、金融部和刑事部四个业务部门,因拓展业务的需要,今年又设立了人身损害赔偿部,其中公司部的负责人分管事务所业务。鉴于事务所以青年律师为主力军且除5位合伙人以外的律师均缺乏执业经验的实际情况,我所确定采用小团队协作方式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即每位合伙人和自己的助理组成一个团队,共5个团队。事务所不进行统一分案,原则上各团队负责人的案源由该团队分工进行办理,遇到复杂的案件则由两个团队共同协作处理,当团队的案件出现饱和,接到新的案件,该团队也会主动寻找另外的团队合作办理。事务所除开展业务之外,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定期策划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同时,开展聚餐、旅游等娱乐活动以提供事务所员工的凝聚力,减少员工的打工思想。

二、现有分配机制的优势分析

根据以上的介绍,四川真道律师事务所改变了传统的个体化、作坊式的经营模式,实行团队目标管理制的内部运行机制,在该运作模式下采取了与众不同的分配机制,相比绵阳其它律师事务所单纯的提成制或费用包干制而言,此种分配机制基本适合我所的发展,具有以下几种优势。

(一)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团队合作,增强事务所的凝聚力

四川真道律师事务所无论大小案件,均由团队共同办理,律师与事务所之间联系紧密,律师与律师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配合与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融洽而和谐的关系。同时,客户面对的是一个团队,并不是某个律师,所以事务所的发展、团队的建设与每个律师的利益息息相关,律师不仅会关注个人的业务,而且也会关心事务所的品牌和形象。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事务所内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承包制或提成制均不适合像四川真道律师事务所这样的刚刚成立的小所。

(二)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事务所的形象

四川真道律师事务所人数较少且大多数律师属青年律师,如果实行承包制和提成制,律师们单打独斗,青年律师的经验缺乏,而每个合伙人的精力也有限,无法为客户提供优质而高效的法律服务。如果要解决单个律师精力和能力有限的问题,就需要组成律师团队,由团队共同办案,分工合作,互相配合,这样就能够减轻律师的负荷,而且大大提高办案效率,保证案件的办理质量,从而提升事务所的形象。

(三)有利于专业化分工,开拓业务范围

目前四川真道律师事务所以诉讼业务为主,律师较少,还不足以实现专业化分工,但是在案件分工上开始有倾向和有针对的分配任务,即鼓励律师逐步找准一个方向发展。我所也根据各个律师专业特点,设立了5个专业部门,青年律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对应的业务部门,为以后律师事务所往专业化方向发展奠定基础。在提成制或承包制的模式下,律师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不管什么类型的业务都接。这种模式在短期有助于律师个人业务收入的提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客户对法律服务的质量也随之提高,律师事务所也应逐步向专业化方向靠近,这种“万精油”式的律师逐步会被社会淘汰。

三、事务所在以后的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虽然四川真道律师事务所开始意思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采取的分配机制具有诸多的优势,也与事务所的发展阶段基本适应。但是分配机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随着事务所的发展而不断跟进。我所现在的团队合作分配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分配机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应当引进优秀的人才,壮大事务所的力量

我所的执业律师仅仅9人,其中具有3年以上职业经验的律师仅有5人,因此如果事务所要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除了让青年律师尽快成长起来外,还必须引进经验丰富的律师来充实事务所的力量。然而,现有的分配机制却阻碍了其他律师的进入。因为已经有5个合伙人分摊事务所的日常开支,再吸收合伙人不过是多一个人来分摊费用,实际意义不大。如果让具有一定执业经验的进来当律师助手,实行工薪制,几乎很难找到,而让这些人进入我所实行挂靠制或提成制又改变了我们所的基本分配管理制度。所以,我所应当对现有的分配制度加以改进或者变通,让分配机制兼顾公平与效率,尽量避免剥削,吸纳一些优秀的法律人才进入我们的团队。

(二)避免“分光吃光”,事务所没有积累的现象

由于事务所采取的是成本分摊的方式,即团队的收入扣除相关税费之后就直接分配给团队,日常支出由5位合伙人平均分摊。这种分配方式并没有对团队收入进行分配前首先预留,事务所长期处于没有积蓄状态,遇到急需开支的时候,还要把合伙人召集起来开会集资。长期这样,会导致事务所缺少发展后劲,只注重收费而忽视社会效益的现象发生。因此,有必要对事务所现有的分配机制作出相应的调整,改变合伙人分摊成本的方式,防止“吃光用光”。

(三)加强团队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我所目前的团队合作方式非常简单,发展还相当不成熟,采取的是以个案为基础,制订个案分配方案的团队合作方式,主要靠几个重点合伙人拿出案源分享,同时给该合伙人较高提成回报。但是,并不是几个律师组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个桩案子的承办就是实现了团队合作,也不是一个或数个合伙人自己组织一批律师且自己负担律师工资同时以固定数额或按比例方式分摊成本后就算实现了团队合作,这样的团队合作与提成制和承包制没有实质的区别,是不稳定的。四川真道律师事务所必须建立一套明确的制度保障团队的稳定运行,逐渐改变个案的运作方式,合理利用和调配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制作精良的法律服务产品,达到服务客户获取利润的共同目标,同时也根据尽可能科学量化的标准给予不同成员合理的回报和激励。(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高云,《通向成功律师事务所之路》,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团队工作方案篇(6)

关键词:社区健康管理责任团队;管理模式;团队考核

1社区健康管理责任团队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从人员结构、素质特点、综合的工作效率、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任务等已不能满足群众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与政府的卫生防病决策工作要求,所以必须通过团队的组织架构与整合机制来充分利用与开发团队的人力资源,提高社区团队的综合效率,完成医疗与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工作。本社区近几年一直采用社区健康管理责任团队的模式进行社区健康管理,明确的任务、分工和有效的绩效考核,不仅大大缓解了社区人力资源紧缺,任务繁重的困境,也使高血压、糖尿病等社区主要慢性病的管理更加深入民心,对社区居民健康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

2团队考核

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服务区域面积58.9平方公里,11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合计10532户,约2.78万人口,65岁以上老年人4142人,约占14.87%。本中心自2012年以来积极探索社区卫生实践,实现”四个化“-服务网络化、责任网格化、管理一体化、信息现代化”,“五个转变”——服务功能转变、服务模式转变、知识结构转变、运行机制转变、投入机制转变,率先提出:“中心围着社区转,医生围着居民转”,实行社区责任医生制分片网格化团队服务。目前本中心社区责任医生配备原则:以行政村为单位,约2000人口成立社区健康管理责任团队,实行团队长负责分片网格化责任制。本社区共组建9个团队,每个团队5-6人,其中全科医生2名,全科护士2人,其他科室相关人员1名和乡村医生1人,同时将团队又分成两个团小队(全科医生1人、护士1人和其他相关人员或乡村医生1名),为了充分发挥社区健康管理责任团队网底优势,实行辖区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全部并入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统筹协调,合理利用乡村医生熟悉本村群众基本健康状况的优势,在团队长统一协调、指挥与监督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承担起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任务。团队长职责是对团队一切工作负责,协调团队工作,负责安排工作任务、上交报表。每月向院团队工作会议汇报本团队工作情况,传达会议精神。随访员职责是随访员必须按时下村,每月不少于3天,按规定完成对随访对象的随访工作,并及时做好记录,每月向信息员提供本月随访情况。信息员职责是对随访信息输入家庭档案中,并对随访情况提出建议和整改措施,每月向团队长提供团队信息报告。配合档案管理员做好家庭档案建档工作和体检资料的整理和录入工作。档案管理员职责是完善家庭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2]。对档案的错误和缺项及时提供给随访员进行信息落实和完善,做好体检治疗的整理和录入工作。联络员职责是配合随访员做好随访工作。联村(责任)医生工作内容是了解所联村工作的基本状况,掌握联村范围内慢性病人数(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恶性肿瘤)和个体基本情况,对高血压、糖尿病进行分级,并按分级规范进行随访。每月定时下村进行慢性病随访工作(每月不少于3个工作日),对新发现慢性病及时上报。对随访干预效果不明显的慢性病患者进行会诊,并按要求进行转诊。在联村范围内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医疗咨询服务。负责建立规范化家庭健康档案。

3管理模式

现代慢性病管理是社区健康管理责任团队的一项重要工作。本社区充分利用团队优势,与建团队前的相关管理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目前本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92.5%。高血压发现率13.35%,35岁以上门诊首诊病人测血压率100%,高血压规范管理率85.5%,高血压患者服药率78.2%,血压控制率65.8%,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85.22%;糖尿病发现率3.03%,糖尿病规范管理率82.28%,糖尿病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52.88%。全人群规范建档率91.25%;重点人群(60岁以上老人、孕产妇、3岁以下儿童、残疾人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居民健康档案规范(有动态记录)建档率97.38%,健康档案合格率91.55%,档案使用率78.2%;60岁以上老人年度健康体检率86.28%,健康体检表完整率91.5%.辖区内学生体检率达100%。社区健康管理质量管理过程中,考核占有重要地位,应将考核作为评价社区健康管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社区健康管理责任团队绩效考核,并制定考核细则。建立以完成工作任务、工作质量和居民满意度相结合的激励考评机制,提高社区健康管理责任团队管理下社区工作的积极性。结合市卫生局指导团队的每月考核情况,对团队工作实行月结月报制度,团队长对每月工作都要作认真的记录,及时向社区办填报当月工作报表。中心与团队签订责任书,每月对团队工作进行督查,定期对团队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分为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团队工作完成情况、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价、相关资料上报情况,原则上绩效考核成绩不得低于90分)[3]。中心成立由业务院长为组长,各团队长为组员的绩效考核办,采用二级管理模式。团队长每月对团队成员的工作量进行考核,考核办负责对各团队的考核。院办根据季度考核结果,确定团队成员考核期内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核发系数。年度考核由绩效考核办组织实施并结合市局年终对我院社区与公共卫生绩效考核成绩,对各团队年度工作综合评定,确定各团队年度绩效工资系数及岗位目标考核等级[4]。经过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目前工作中职责明确,信息共享,服务有效的网格体系形成,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同时还形成了稳固的宣传教育阵地,提升了团队人员的素质,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形成了政府—医院—居民三赢的新局面[5]。

4总结

因此在当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紧缺、效率普遍较低的形势下,通过建设一支高效团队来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的繁重任务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经。

参考文献

[1]包家明,付伟,胡斌春.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2).

[2]薛锦花.推行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存在的困难与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1(11).

[3]蒲昭谦.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及其管理运作模式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09).

[4]高秀芹,肖建彪,吴浩,张亚峰,王静.社区团队模式在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2:2776-2777.

团队工作方案篇(7)

关键词:“团队模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效果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261-02

提升学生对理论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实效性所面临的突出任务,也是广大“原理”课教师不断探索的热点问题。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和尝试性的运用,笔者认为“团队模式”应该是一条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现状分析

从目前学生完成课程任务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完成平时的案例分析作业,还是准备讨论课的发言提纲,学生们基本都是“单兵作战”,教师也是针对学生个人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学生在任务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十分有限,因此学习效果不理想。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原理”课可以尝试采用“团队模式”。所谓“团队模式”就是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而非以个人为单位完成相关的课程任务,教师针对团队进行评分,而非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逐一评分。相较于近年来兴起的“合作性学习”[1],“团队模式”更多的不是一种教育理念,而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更为具体的操作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团队模式”进行了尝试性的运用。笔者将两个教学大班中报名参加口试的学生分别组成两个小班,一个小班在完成学习任务时采用“团队模式”(以下简称A班),另一个小班仍然采用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形式(以下简称B班),从而对“团队模式”应用的具体环节、如何避免可能的弊端以及该模式的效果进行了分析验证。

二、应用的具体环节和及其主要做法

“团队模式”主要可以应用在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讨论环节。讨论课是提升学生对理论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以往我们在讨论时采取的主要做法是学生课后自己撰写发言提纲,课上学生逐一发言,然后由教师给出一个评价。笔者在B班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团队模式”则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为讨论作准备,团队每个成员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在准备阶段的最后拿出一份完整的发言提纲;在正式的讨论环节,可以由一名成员作为代表发言,也可以由全体成员以辩论、情景剧等形式进行,这对团队在准备环节的要求更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笔者在A班采用的就是“团队模式”。A班的45位同学组成了五个团队,在两次讨论课中,他们分别采用了代表发言、辩论和短剧的形式,还运用了幻灯片、视频资料等多媒体设备,手段上也更加多样。

2.课后作业环节。课后的案例分析作业是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以往学生都是以个人为单位完成作业,教师针对学生个人进行打分评价。笔者在B班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A班的45位同学所组成的五个团队则分别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案例分析,在课后共同准备,提交作业后教师针对整个团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打分。

3.实践教学环节。因为受到时间和人员的限制,在“原理课”实践教学方面我们过去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专家讲座和观看视频资料,要求学生听完专家讲座或观看完视频资料后每位学生都要上交心得体会。B班还是以个人为单位完成心得体会,而A班则以团队为单位进行。

三、如何避免可能的弊端:搭便车

“团队模式”操作起来并不复杂,对该模式的担心主要集中在这样一点,即以团队的形式完成课程任务会存在学生个人的“搭便车”现象。所谓“搭便车”指的是某个团队成员相较于其他大多数团队成员不付出或少付出努力却获得了相同的评价的现象。因为每个团队的任务准备阶段并没有教师的参与和监督,所以如果应对不力,经常会出现“搭便车”现象。要避免这一现象,主要的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在组队方式上以学生自愿组队为主,教师进行适当协调。应用“团队模式”首先就需要划分团队。在组队方式上笔者认为不宜由任课教师进行硬性划分,而应该采取学生自愿组队为主、教师适当协调的方式。学生相互之间是比较了解的,所以自愿组队可以保证团队在形成之初就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信任关系;教师的适当协调则可以保证每个团队的人数基本相同,此外如果出现个别同学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自愿加入任何团队,也要依靠教师发挥协调作用。实践中A班的五个团队都是学生按照每队9人的要求自愿组成的,并没需要教师进行协调。

2.团队成员间要形成明确的分工。分工明确是各负其责的基础。尽管分工也不可能做到工作量绝对相同,但分工不可否认是避免“搭便车”的最重要措施之一。A班的五个团队在几次任务中都进行了分工,有两个团队还在正式的发言环节由代表团队进行发言的学生详细介绍了本团队的分工情况。可见学生们都清楚地认识到了分工对于避免“搭便车”的作用。

3.团队成员实行内部自评制度。尽管团队是学生们自愿组成的,团队成员内部也进行了分工,但有时还是不能避免个别团队成员的不负责任,这就会导致其他成员工作量增加或者是影响整个团队的表现。所以还应该实行团队成员内部自评制度。该制度指的是在教师对整个团队进行整体评价之后,团队所有成员还要在一起针对每个成员的表现打分,其中最低分不限,最高分不能超过教师针对团体的打分。从A班五个团队的几次自评情况来看,大多数自评中的个人成绩都与教师给团体的打分相同,只有两次不同,而且这两次自评中都有团队成员的个人得分低于教师评价15分以上。笔者针对这两位学生的成绩向这两个团队了解了情况,事实是这两个团队的所有成员(包括这两名学生在内)都认可这一成绩,这也说明了团队成员自评制度对于避免搭便车是具有实效性的。

4.实行团队负责人轮换制。为了团队的正常运行,每个团队都应该有一到两名负责人承担组织协调的任务。在“团队模式”的运行中,负责人相较于团队其他成员往往要承担更多的工作量。所以应该让不同的团队成员轮流担任负责人,这样既可以让大家都得到锻炼,又可以避免“搭便车”。

四、应用的效果的比较分析

“团队模式”的效果如何?该模式能否成为提升学生对理论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将通过比较A、B两个班的课程任务完成情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明:

1.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比较。笔者针对完成每项课程任务所花费的时间向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B班的45名学生中除了一名学生表示“半个小时之内搞定”、3名学生表示“要两个小时甚至更多”,其余的41名学生都表示完成一个案例分析或讨论提纲要花费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其中半小时看书或查资料,另外半小时整理出答案。A班的五个团队学生在每项任务上花费的时间则要多很多。首先每个团队要聚在一起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商定一个完成任务的思路并进行分工;然后大家分头查阅资料,平均要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准备好资料后大家再用约一小时在一起进行讨论并进一步完善思路;接下来还要进一步补充材料,最后形成发言提纲。有些团队还要制作幻灯片,如果是采取辩论或短剧的形式,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排练。平均每个团队要花费三到四个小时。

投入的时间通常与投入的精力成正比。B班的学生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主要是复习教材上的知识点、阅读案例材料、简单收集了解相关材料、整理答案。而A班的学生除了复习教材上的知识点、阅读案例材料、撰写发言提纲,还要收集更丰富的文字、视频资料,通常还要制作汇报PPT,如果是采取辩论或短剧的形式,还要进行多次排练。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不但对案例本身和原理的知识点都有了更深的理解,还锻炼了多方面能力。

2.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B班的学生因为是单兵作战,所以答题思路较窄,在正式的班级讨论环节,很多学生的答案雷同,相互间思想交流的意义不大,更没有形成观点的交锋和碰撞。而A班学生则不同,因为他们准备得更充分、对案例把握得更详细,所以对知识掌握得更扎实,理论理解得更深刻,而且在团队之间经常能形成观点的碰撞和交锋,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也提升了学生们对原理课的兴趣和重视程度。因为他们觉得不再是为了成绩而学习,而是为了真正弄懂问题在学习。

3.主动性、创造性的比较。笔者发现,相较于B班,运用了“团队模式”的A班在完成课程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更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比如一次课后的案例分析作业是“从小岗村的改革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班学生的分析大多没有超出教材和案例文本,表现最好的也就是把老师在课堂上扩展的内容记住并写进了答案。A班的情况则不同。一个团队的学生不仅用大量介绍小岗村初期改革和后续改革成就的案例说明了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且对初期改革和后续改革中存在的争议都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此证明改革并非一劳永逸,应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适时推向深入,还要不断进行调整;还有一个团队,将小岗村的改革和华西村的改革进行了比较,以此论证改革的方向和趋势以及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双向推动问题。这样的讨论学生和老师都觉得受益匪浅。

五、结论

从A、B两班的比较可以看出,因为应用了“团队模式”,所以在各项课程任务的完成上A班的表现明显要更好一些。可见,在“原理”课上应用“团队模式”对于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具有较好的实效性的,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