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安全知识论文

安全知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25 18:58:54

安全知识论文

安全知识论文篇(1)

知识管理尚无统一的定义,不同学者对知识管理的定义不完全相同。通常认为,知识管理指个人、组织或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知识和知识流动的过程、知识组织机构、知识资产、知识人员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以期实现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从而促进知识的价值增值。因此,笔者认为,高校知识管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高校管理者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合理利用高校内、外部知识资源,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潜能,建立知识库,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从而达到最佳的知识产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功效管理过程。对于生态安全来说,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映。结合狭义生态安全的定义,笔者认为,生态安全是一种宏观层面的安全,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权、生存权、健康享乐权、必要资源权、社会次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或人文)生态安全,组成一个复合系统工程,它是环境、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协调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以上生态安全的定义,笔者认为,高校的生态安全包括高校的自然生态安全、人文生态安全、社会生态系统安全三个方面,即能为师生员工生活、学习、工作和科研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高校自身运行良好,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能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科研服务的一种良好的状态。

二、高校生态安全的知识性分析

1.系统性。

高校是以知识作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跟知识有关。高校自然生态安全包括高校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树木花草的种植,自然环境的绿化,校园整体的美化亮化都需要有生态学相关的知识作为积累。而高校人文生态安全更需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和探访神奇的科学研究,这一切都是在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中体现知识系统性的魅力。高校的社会生态安全是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社会声誉的综合反映和系统的写照,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了其知识的传递、升值过程,也正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2.动态性。

高校的生态安全正如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一样,不是一个固定不变、一劳永逸的事情,它会受到经济、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一所高校受其综合实力、科研水平、师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文明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其生态安全状况呈现动态性,这跟知识的学习一样,常用常新。

3.艰巨性。

高校生态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后进行整治和治理,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超出了前期的投入,所以高校生态安全又具有艰巨性。知识也如是,一旦用在了错误的地方,就会产生惊人的后果。例如,携带核弹头的原子弹用在战争上,会对人类产生毁灭性后果。当然,对于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更需要经过专业的熏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具有一定的艰巨性。

三、影响高校生态安全的要素分析

高校生态安全包括自然、文化、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是直接影响因素,因为自然因素出现问题,生态安全问题就会直接表现出来。文化因素、社会因素是间接影响因素,它们主要是通过自然因素这一中介变量对生态安全产生间接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把自然因素作为文化、社会这两个变量的中介变量来研究生态安全。要想解决高校生态安全问题,可以从自然、文化和社会这三个因素入手进行研究。把这三个方面作为影响生态安全的3个一级指标,而自然因素又分为高校环境绿化、高校空气状况、高校植被情况、高校物种多样性、高校土地资源、师生居住情况6个二级指标来进行分析;文化经济因素可分为高校教育教学、高校的科学研究、高校的人才培养、高校的文化传承4个二级指标来判断;社会因素分为高校的生态安全意识、高校的生态宣传力度、高校师生数量、国家对高校的政策、高校规模扩张程度、高校拥有生态技术、高校科技教育经费、高校汽车数量8个二级指标来分析。这样我们可以从18个二级指标来判断生态安全的破坏程度,每一个指标有一个合格或良好的经验值(标准值),用管理学上的专家打分法对高校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估,邀请专家对这3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进行打分,打分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这个指标最终得分,再根据指标的相应权重,得出总的得分与相应的经验值比较,判断高校生态系统的安全程度。

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1.生态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在一些没有设立生态、环境资源等专业的高校,其生态安全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编写、师资配备都不完善,要真正开展非生态专业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教育就是不可能的事了。即使开设了相关专业的一些大学,主要是进行专业课教学,非本专业的大学生也是不可能得到相关的教育熏陶。从全国高校来看,每年招收的环境类专业学生不到普通学校招生总人数的0.5%,非生态专业学生占绝大多数,而在非生态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学生没有选修或必修过生态安全教育相关课程,没有接受过生态安全教育,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对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尊重之情,更不能主动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2.生态安全教学设置不够合理。

在教学体系方面,许多高校只重视生态专业或是环境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但是在非生态专业或环境专业的学生中,把生态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的非常少。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高校大学毕业生应该是具有生态意识、懂得生态文明、有专业技术的现代人,因此在大学教育教学的培养方案中,就应该含有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内容;在专业设置方面,对非生态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不是其专业课,但是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生态意识、生态的重要性、生态安全危害性及生态安全的基本技能技术等内容,并且有相应的学分。

3.缺乏长远通识生态安全意识。

生态意识是开展生态安全教育深入开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态安全的危害性有深刻的认识。以下三种情况都是因为生态安全意识的缺乏导致的生态安全:一是过度开采带来的生态安全;二是盲目引进外资带来的生态安全;三是忽视森林资源保护带来的生态安全。我国的高校生态环境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虽有几百所大学开设了环境专业,但在专业学生中的生态环境专业教育不能代替在非专业学生中的生态普识教育,更不能替代生态文明教育。生态安全意识,事关21世纪我国能否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远景目标。

五、实施高校生态教育的对策

1.加强高校生态环境建设。

要推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就必须把高校生态安全教育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而加强高校的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高校自然生态环境建设。高校要加强绿化,植树种花,注重校园美化,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维护高校生态平衡,让人在一个芳香宜人、绿树成荫的环境里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二是加强高校人文生态环境构建。如先贤感悟、节能降耗、低碳出行等的生态文明行为,这些均能激发师生践行生态文明的意识,也能自觉地内化自身素质,提升师生员工内在人文素养,表现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动。三是强化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的构建。即让师生员工树立良好生态观,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高校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反过来,参与又提升了其主体意识,强化了责任。因此,要提升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让其主动关心生态安全建设,从而慢慢地固化为其行为,养成生态文明习惯。

2.深化高校生态教育改革。

生态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理念。课堂教育是高等生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高校生态课堂教育模式的改革:一是改革高校的生态课程设置。高校可以在非生态专业、非环境专业的学生中开设生态安全教育选修课,课题内容涉及生态观、生态建设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论述、生态建设的不可逆性等生态安全的特性介绍,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态安全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注重生态环境师资的培育。一方面,可以在重点大学或研究生院培养生态教育师资力量,为生态环境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师资对生态安全教育定期培训,提高高校现有师资对生态安全的教学能力和生态意识。三是寓教于乐,把生态理论教育融于社会实践中。例如,可以将生态理论融于大学生毕业实践的调查和学习中,让他们有针对性地对高校所在的地区的山川河流、厂矿企业、生态环境、物种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既让学生了解社会自然环境和生态状况,又得到相应的科学锻炼,也为地方政府正确有效地规划环境治理与城市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案和依据。

3.加强高校生态实践教育。

高校应视生态文明素养与人格素质、学术品质和职业素养一样重要。高校学生处、团委、学生社团等组织是推进生态实践教育的重要力量,在高校团组织生活会、院校活动中将引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议题,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能给广大学生带来普遍而深刻的教育作用。高校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电视台、广播站、校报等,开设生态教育专栏,倡导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并且邀请专家作环保讲座,交流生态环保的经验和体会。

4.建立高校生态安全知识库。

高校的活动是以知识作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高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均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一个核心的生态安全知识库,集中高校的生态安全的理论知识、教学讲义、科学研究、生态历史资料、环境保护、毕业生生态论文、学术交流等知识组成的知识库。其核心知识库由校学术委员会作为最高的领导层,任命由校长和学术带头人为主的知识主管(CKO)决定其知识共享机制和范围,下设知识管理办公室,办公室由学校的科研处、教务处、校长办公室、信息中心组成,统一知识库的日常管理,保证生态安全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同时,可以建立校园生态安全知识库的知识共享机制和知识激励机制。

5.建立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链。

高等教育是联系社会的纽带,具有较高的自由度与开放性。生态意识的形成,生态习惯的培养既可以在高校也可以在社会组织中获得。因此,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应该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不能拘泥于某一组织或者范围内,应该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开展合作,把生态安全知识的节点(高校、政府、居民社区、社会民间组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开放的生态安全知识链,让生态安全知识在整个知识链中流动起来,从而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共享、传播与创新。在实践上,高校可以加强与地方政府、居民社区以及敬老院、中小学等机构的合作。开放的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链,可以有效地运用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让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高效运行。

六、结语

安全知识论文篇(2)

本研究利用SPSS19.0软件,采用均值分析、非参数检验等方法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1.1描述性分析

1.1.1消费者的食物储存知识调查如表2所示,利用6个问题,考察了受访者的食物储存知识。受访者每答对1个问题得1分,如果答对3个及以上问题,则认为该消费者的食物储存知识“合格”。从调查结果看,受访者的食物储存知识的平均得分仅为1.86分(满分为6分),合格率仅为28.6%。

1.1.2消费者的食物处理知识调查如表3所示,利用食物清洗、生肉解冻等4个问题,考察受访者的食物处理知识。受访者每答对1个问题得1分,如果答对了2个及以上问题,则认为该消费者的食物储存知识合格。调查结果表明,受访者的食物储存知识的平均得分仅为1.55分(满分为4分),合格率为49.8%。

1.1.3厨房设施使用及维护知识调查如表4所示,利用冰箱使用、厨具清洁等6个问题,考察受访者的厨房设施使用及维护知识。受访者每答对1个问题得1分,如果答对3个及以上问题,则认为该消费者的厨房设施使用及维护知识合格。应该指出的是,在这6个问题之中包括2个多选题,对于这两个多选题,受访者只要选中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并且没有选择错误答案,则即被认为回答正确。本部分的调查结果表明,受访者的厨房设施使用及维护知识的合格率为50.8%,平均分为2.53(满分为6分)。

1.1.4个人卫生知识调查如表5所示,对个人卫生知识的考察主要包括手部的清洁等5个题项,其中包括2个多选题。受访者每答对1个问题得1分,如果答对3个及以上问题,则认为该受访者的个人卫生知识合格。应该指出的是,在这5个问题之中包括两个多选题,对于这2个多选题,受访者必须选出全部正确答案,并且没有选择错误答案,才被视为正确回答该问题,即得1分;其它情况下,则认为该题回答错误,不计分。分析结果表明,个人卫生知识部分的合格率仅为8.1%,平均得分为1.12分(满分5分)。

1.1.5食物中毒知识调查如表6所示,食物中毒知识共包括5个题目,主要考察了与家庭食物消费链关系较为密切的微生物中毒知识。受访者每答对1个问题得1分,如果答对3个及以上问题,则认为该受访者的食物中毒知识合格。应该指出的是,在这5个问题之中包括1个多选题,对于此题,受访者必须选出全部正确答案,并且没有选择错误答案,才视为正确回答该问题,即得1分;其它情况下,不得分。调查结果表明,食物中毒知识部分的合格率仅为6.2%,平均分为1.11分(满分5分)。

1.2统计检验

1.2.1家庭食品安全知识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食品安全知识共包括26个题项,受访者每答对1个问题得1分,如果总得分在13分及以上,则认为该受访者的家庭食品安全知识合格。表7可以看出,对家庭食品安全知识合格率和总得分具有显著影响的3个人口学特征是:性别、居住地、年收入。

1.2.2家庭食品安全知识薄弱的高风险消费群体的确定性别、居住地、年收入3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于消费者的家庭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具有显著影响。我们利用以上3个人口学特征对受访样本进行交叉后可得到2*2*3=12组排列组合。在这12个组合中,有6个组别的样本数小于10,代表性较差,故不对其进行分析;其余6个组别的家庭食品安全知识得分及合格率情况参见表8。为了能够辨识出食品安全知识薄弱的高风险消费者组别,我们对得分进行了百分化处理,即将各组别家庭食品安全知识得分的平均值除于满分(26分)。从表8可以看出,全部6个组别的总得分均少于11分(满分26分),说明我国消费者的家庭食品安全知识整体水平很低。其中,得分最低的3个组别是:(1)性别为男性、居住在农村、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消费者;(2)性别为男性、居住在城市、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消费者;(3)性别为女性、居住在农村、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消费者。以上3个组别尤其需要被特别关注,在食品安全教育模式选择、渠道选择等方面,必须考虑这些重点人群的特征及渠道接触特点。

2对策建议

安全知识论文篇(3)

关键词:环境安全 中职生物教育 安全教育

随着我国自然环境的改变和过度开发的不断加剧,各种源于环境问题的自然灾害频发,这就体现出开展学生环境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校通过环境安全课程的理论教育以及校园实践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环境安全的认识,做到早预防、早准备,在自然灾害面前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笔者从中职生物教育教学过程入手,对如何加强环境安全教育进行探讨,以期增强中职学生环境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其环境安全风险防范水平。

一、中职学校开展环境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灾难频发,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因此重视环境变化、改善环境以及应对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热门话题。从中职学生角度来看,中职学生教育大部分是针对实践教育开展的。由于很多中职学生毕业后都需要从事具体的职业,相当一部分学生可能从事较为特殊的工种,而这些工作也是环境安全需要重视的领域。如果学生在工作中缺乏环境安全的防范意识,很容易导致由环境灾害引发的个人伤害。因此,从工作性质角度来看,在校期间对中职学生开展环境安全教育工作,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安全技术水平,对于中职学生参与工作后减少源于环境安全的事故伤害以及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中职生物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环境安全教育

1.开设教育教学系列课程

学校要围绕学生环境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开设相应的教育教学系统课程,根据自身的学习时间安排和活动安排,根据专业特点开设相应的课程,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掌握相应的环境知识和安全知识。如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生存环境的安全知识教育等,让学生充分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以及发生的特征和防范的针对性,提高防范的有效性。此外,我们还可以针对空气质量、水质问题以及空气污染等方面的内容来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基于生活环境方面的环境安全知识教育。

2.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教育

加强环境安全相关理论知识的教育可以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和阶段来开展,但一般可以针对安全公共道德和环境生态伦理两个方面进行。在日常理论教育活动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念。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开展任何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性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关键内容,主要可以进行职业道德认识、道德习惯等方面的培养。而环境生态伦理方面专业知识的培养主要是针对我国出台的相关法律知识和安全生产规定的理论,让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了解从事特定工种的相关权利和义务,了解所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知识;让学生对相关环境安全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按照制度规范的要求,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这对减少安全事故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3.加强校园文化的实践教育

校园既是中职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也是中职学生开展围绕校园文化进行实践教育的场所。因此,在进行环境安全教育活动时,我们要紧紧围绕学校校园文化,在其中渗入环境安全教育的内容,使得学生将安全教育知识在校园的实践教育中进行积淀,并不断地进行完善,最终帮助中职学生培养出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和行为准则。如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很好地进行安全教育,容易导致中职学生安全文化的缺失,进而导致其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变弱。中职学生和一般的普通院校学生不同,其工作面临更多的安全风险,所以教育活动要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中职学校要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教育、管理以及相应的科研工作中,提高环境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要结合生物教育教学的内容和特点,根据课程安排进行有效的安全问题防范和预防知识的教育。学校要进行相应的活动组织,开展重大自然灾害安全演练,通过校园网络和其他媒体形式,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不断开展正面引导和教育,在学生毕业或上岗实习前对其进行安全意识强化教育等。

参考文献:

[1]崔德明.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6).

[2]刘伟辉.高职院校环境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7(8).

安全知识论文篇(4)

关键词:网络安全;任务驱动;结对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111-02

随着网络威胁的增加,社会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1],网络安全已经成为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学科。掌握网络安全的技术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因此,如何在现有的环境下培养出理论扎实,实践和分析能力强的学生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2],成为高校网络安全教学的一个重大挑战。

1 《网络安全》课程特点

《网络安全》课程需要的理论知识范围较广,且与之相关的技术也繁多,该课程主要有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知识综合性强。《网络安全》是一门涵盖性非常广的课程,包含密码学技术、病毒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VPN技术、WEB技术等。正因为《网络安全》的涵盖面非常广,所以该课程对于前导课程的要求也是比较高,需要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WEB设计、数据库技术、Linux应用等一系列课程。此外,除了课程需要的技术较多,对于每门技术也都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

2)更新速度快。网络中各种威胁层出不穷,而且技术手段也越加复杂。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抵抗和消除网络的威胁,网络安全技术也正快速更新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威胁。因此,《网络安全》课程的知识点也需要不断地更新,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3)实践能力强。网络安全绝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注重实操能力。同一个问题在稍有差异的环境下,解决方法都不尽相同。同一问题,也可应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灵活运用。熟练掌握网络安全技术,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

4)分析能力要求高。网络威胁总是先于网络防护技术而出现,对于如何保证网络的安全需要基于已有知识理论和经验对网络新威胁进行分析,并进行实践尝试。《网络安全》课程无法也不应该穷尽所有的网络安全知识,而是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独立动手能力。

2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

传统《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一般是先讲授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验教学。从学生实际反馈来看,这种教学方法不太好,因为理论与实践之间有时间差,学生在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时,没有实践加以补充,学生在实验课教学时对于理论知识都记忆模糊。

传统《网络安全》课程的内容安排一般是以理论知识点为中心展开,然后再介绍与理论对应的所有实践环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反应很平淡,知识内容很散,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也不灵活。如果对教学内容,以项目为驱动,设定达成目标,利用不同工具实现目标,并辅以原理解释。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较深刻,教学效果较好。

《网络安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理论相关知识,能够对网络进行安全防护。但是学生在学习完课程后,往往还停留在将问题对号入座的阶段,当网络威胁通过变换旧技术或引入新技术时,学生便束手无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的分析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这样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3结对编程

结对编程最早应用于软件开发环境中[3],其定义为两个程序员坐在同一个工作台进行软件开发,其中一位程序员负责开发思路及并口述代码,另一位程序员负责键盘编码,并且需要两人在软件开发中频繁的交流。两个程序员具有相同的缺点和盲点的可能性较小,当进行结对编程时程序员可以技术互补,相互交流经验并即时审核代码。实践证明,通过结对编程能够有效地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并且可以明显降低软件中存在的缺陷。此外,结对编程对于需要提高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能力效果显著[4]。《网络安全》作为一门实践能力强,注重培养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一门课程与结对编程的作用是匹配的,但目前针对此课程特点的结对编程研究还较少。

4教学设计

针对前文中描述传统《网络安全》教学中的不足,本文从教学方法和实验方法两方面进行研究探索。

在教学方法上,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问题,提出基于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以《密码学技术》章节为例:以“公司销售部邮件泄露”为案例描述,引入课题,设置学习目标为能够根据实际公司情况,采用对应的加密技术确保公司邮件、文件安全,进而展开理论知识讲解和安全工具的原理及配置方法。同时,教学方法采用一体化教学教室。对于学生的理论讲解与实践教学穿行,统一在一体化实验室中完成。

在实验方法上,增加学生实践课程的占比,实验过程摒弃传统教学方式:如首先配置、软件的应用,然后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实验要求两两组合,以结对方式进行实验。以《密码学技术》章节为例:两两组合后,根据任务实际情况要求,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一个同学负责解决方案的确定,选择合适的加密技术,另一个同学负责完成命令和操作的执行,确定方案的同学可以在另一同学执行方案时同步进行审查。实践过程中结对学生间的角色进行轮流互换。

从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网络安全》教学课堂反馈情况来看,基于结对实验方式的任务驱动型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效果较好。首先,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兴趣大大增加,学生不仅在课堂保持较高学习兴趣,课后也会尝试课程深度扩展。其次,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一体化教学后,学习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变得更深刻,尤其在学期后的综合实践训练的课程中,可以看出学生能够较灵活的运用网络安全技术。再次,结对实验的引入,通过不断的交流与讨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实际的个人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较传统教学方式有很大的提升。

5 结语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旨在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并具备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这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产生了挑战。本文根据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特点,分析传统《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上的一些不足,从教学方法和实验方法两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提出以任务驱动型教学方式,结对进行实验的教学方法。从实践结果来看,采用该教学方法后,学生对课程兴趣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明显提升。下一步研究工作,将在结对编程的基础上,在课程后期增加对抗式课程设计内容,同时尝试引用翻转课堂,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分析、实操和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罗明宇,卢锡城,卢泽新,等.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J]. 计算机科学,2000,27(10):63-65.

[2] 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4-15.

安全知识论文篇(5)

[关键词]知识管理 高校 生态安全 教育

[作者简介]石贵舟(1974- ),男,安徽安庆人,南京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知识流与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运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SJB230)、2014年度南京工程学院党建与思政研究立项课题“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Z201415)和2012年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重点课题“知识管理视野下高校生态安全管理研究”(项目编号:GY2012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040-02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确实,高校是知识生产者和管理者,是知识的生产源和集散地。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体,在知识的构建、整合、创新和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就是对知识的传播、应用和创新的过程。而高校生态安全教育方式与水平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知识的传播、应用和创新。因此,现代高校的生态安全教育要与时俱进。

一、对知识管理及高校生态安全的界定

知识管理尚无统一的定义,不同学者对知识管理的定义不完全相同。通常认为,知识管理指个人、组织或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知识和知识流动的过程、知识组织机构、知识资产、知识人员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以期实现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从而促进知识的价值增值。因此,笔者认为,高校知识管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高校管理者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合理利用高校内、外部知识资源,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潜能,建立知识库,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从而达到最佳的知识产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功效管理过程。

对于生态安全来说,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映。结合狭义生态安全的定义,笔者认为,生态安全是一种宏观层面的安全,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权、生存权、健康享乐权、必要资源权、社会次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或人文)生态安全,组成一个复合系统工程,它是环境、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协调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结合以上生态安全的定义,笔者认为,高校的生态安全包括高校的自然生态安全、人文生态安全、社会生态系统安全三个方面,即能为师生员工生活、学习、工作和科研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高校自身运行良好,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能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科研服务的一种良好的状态。

二、高校生态安全的知识性分析

1.系统性。高校是以知识作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跟知识有关。高校自然生态安全包括高校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树木花草的种植,自然环境的绿化,校园整体的美化亮化都需要有生态学相关的知识作为积累。而高校人文生态安全更需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和探访神奇的科学研究,这一切都是在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中体现知识系统性的魅力。高校的社会生态安全是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社会声誉的综合反映和系统的写照,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了其知识的传递、升值过程,也正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2.动态性。高校的生态安全正如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一样,不是一个固定不变、一劳永逸的事情,它会受到经济、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一所高校受其综合实力、科研水平、师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文明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其生态安全状况呈现动态性,这跟知识的学习一样,常用常新。

3.艰巨性。高校生态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后进行整治和治理,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超出了前期的投入,所以高校生态安全又具有艰巨性。知识也如是,一旦用在了错误的地方,就会产生惊人的后果。例如,携带核弹头的原子弹用在战争上,会对人类产生毁灭性后果。当然,对于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更需要经过专业的熏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具有一定的艰巨性。

三、影响高校生态安全的要素分析

高校生态安全包括自然、文化、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是直接影响因素,因为自然因素出现问题,生态安全问题就会直接表现出来。文化因素、社会因素是间接影响因素,它们主要是通过自然因素这一中介变量对生态安全产生间接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把自然因素作为文化、社会这两个变量的中介变量来研究生态安全,生态安全影响因素模型如41页图所示。从该模型可知:要想解决高校生态安全问题,可以从自然、文化和社会这三个因素入手进行研究。把这三个方面作为影响生态安全的3个一级指标,而自然因素又分为高校环境绿化、高校空气状况、高校植被情况、高校物种多样性、高校土地资源、师生居住情况6个二级指标来进行分析;文化经济因素可分为高校教育教学、高校的科学研究、高校的人才培养、高校的文化传承4个二级指标来判断;社会因素分为高校的生态安全意识、高校的生态宣传力度、高校师生数量、国家对高校的政策、高校规模扩张程度、高校拥有生态技术、高校科技教育经费、高校汽车数量8个二级指标来分析。这样我们可以从18个二级指标来判断生态安全的破坏程度,每一个指标有一个合格或良好的经验值(标准值),用管理学上的专家打分法对高校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估,邀请专家对这3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进行打分,打分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这个指标最终得分,再根据指标的相应权重,得出总的得分与相应的经验值比较,判断高校生态系统的安全程度。

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1.生态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一些没有设立生态、环境资源等专业的高校,其生态安全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编写、师资配备都不完善,要真正开展非生态专业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教育就是不可能的事了。即使开设了相关专业的一些大学,主要是进行专业课教学,非本专业的大学生也是不可能得到相关的教育熏陶。从全国高校来看,每年招收的环境类专业学生不到普通学校招生总人数的0.5%,非生态专业学生占绝大多数,而在非生态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 10% 左右。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学生没有选修或必修过生态安全教育相关课程,没有接受过生态安全教育,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对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尊重之情,更不能主动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2.生态安全教学设置不够合理。在教学体系方面,许多高校只重视生态专业或是环境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但是在非生态专业或环境专业的学生中,把生态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的非常少。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高校大学毕业生应该是具有生态意识、懂得生态文明、有专业技术的现代人,因此在大学教育教学的培养方案中,就应该含有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内容;在专业设置方面,对非生态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不是其专业课,但是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生态意识、生态的重要性、生态安全危害性及生态安全的基本技能技术等内容,并且有相应的学分。

3.缺乏长远通识生态安全意识。生态意识是开展生态安全教育深入开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态安全的危害性有深刻的认识。以下三种情况都是因为生态安全意识的缺乏导致的生态安全:一是过度开采带来的生态安全;二是盲目引进外资带来的生态安全;三是忽视森林资源保护带来的生态安全。我国的高校生态环境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虽有几百所大学开设了环境专业,但在专业学生中的生态环境专业教育不能代替在非专业学生中的生态普识教育,更不能替代生态文明教育。生态安全意识,事关21世纪我国能否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远景目标。

五、实施高校生态教育的对策

1.加强高校生态环境建设。要推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就必须把高校生态安全教育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而加强高校的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高校自然生态环境建设。高校要加强绿化,植树种花,注重校园美化,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维护高校生态平衡,让人在一个芳香宜人、绿树成荫的环境里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二是加强高校人文生态环境构建。如先贤感悟、节能降耗、低碳出行等的生态文明行为,这些均能激发师生践行生态文明的意识,也能自觉地内化自身素质,提升师生员工内在人文素养,表现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动。三是强化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的构建。即让师生员工树立良好生态观,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高校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反过来,参与又提升了其主体意识,强化了责任。因此,要提升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让其主动关心生态安全建设,从而慢慢地固化为其行为,养成生态文明习惯。

2.深化高校生态教育改革。生态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理念。课堂教育是高等生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高校生态课堂教育模式的改革:一是改革高校的生态课程设置。高校可以在非生态专业、非环境专业的学生中开设生态安全教育选修课,课题内容涉及生态观、生态建设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论述、生态建设的不可逆性等生态安全的特性介绍,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态安全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注重生态环境师资的培育。一方面,可以在重点大学或研究生院培养生态教育师资力量,为生态环境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师资对生态安全教育定期培训,提高高校现有师资对生态安全的教学能力和生态意识。三是寓教于乐,把生态理论教育融于社会实践中。例如,可以将生态理论融于大学生毕业实践的调查和学习中,让他们有针对性地对高校所在的地区的山川河流、厂矿企业、生态环境、物种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既让学生了解社会自然环境和生态状况,又得到相应的科学锻炼,也为地方政府正确有效地规划环境治理与城市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案和依据。

3.加强高校生态实践教育。高校应视生态文明素养与人格素质、学术品质和职业素养一样重要。高校学生处、团委、学生社团等组织是推进生态实践教育的重要力量,在高校团组织生活会、院校活动中将引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议题,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能给广大学生带来普遍而深刻的教育作用。高校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电视台、广播站、校报等,开设生态教育专栏,倡导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并且邀请专家作环保讲座,交流生态环保的经验和体会。

4.建立高校生态安全知识库。高校的活动是以知识作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高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均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一个核心的生态安全知识库,集中高校的生态安全的理论知识、教学讲义、科学研究、生态历史资料、环境保护、毕业生生态论文、学术交流等知识组成的知识库。其核心知识库由校学术委员会作为最高的领导层,任命由校长和学术带头人为主的知识主管(CKO)决定其知识共享机制和范围,下设知识管理办公室,办公室由学校的科研处、教务处、校长办公室、信息中心组成,统一知识库的日常管理,保证生态安全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同时,可以建立校园生态安全知识库的知识共享机制和知识激励机制。

5.建立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链。高等教育是联系社会的纽带,具有较高的自由度与开放性。生态意识的形成,生态习惯的培养既可以在高校也可以在社会组织中获得。因此,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应该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不能拘泥于某一组织或者范围内,应该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开展合作,把生态安全知识的节点(高校、政府、居民社区、社会民间组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开放的生态安全知识链,让生态安全知识在整个知识链中流动起来,从而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共享、传播与创新。在实践上,高校可以加强与地方政府、居民社区以及敬老院、中小学等机构的合作。开放的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链,可以有效地运用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让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高效运行。

总之,高校生态安全教育的形式多样,要重视第一课堂的正面引导以及高校的内外结合,使高校生态安全知识得到普及和提升,真正持续有效地推进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安全知识论文篇(6)

关键词:网络安全;工程化;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7-4166-02

The Program of“NetWork Security”Experiment Teaching Engineering in the College

PEI Hao

(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 Changzhou 213164, China)

Abstract: "Network Security" course is an indispensable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the Specialty of Computer Network . In this paper, It is presented that the Program of“NetWork Security”Experiment Teaching Engineering starti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ngineering and Building secure enterprise network ,provide the direction of thinking for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network security; engineering; experiment teaching

《网络安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以网络安全技术实际应用为主线,将安全理论、安全工具与安全实践三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具备组建和管理较安全的企业级局域网的能力。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着重提升学生的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教学的整个内容应该讲究知识性、系统性、条理性、连贯性,力求激发学生兴趣,注重提示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精心组织内容,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1《网络安全》课程工程化

1.1课程特点

当前许多高职高专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课程。然而高职高专学生前导课程相对较少,预备知识相对缺少,很难理解教材中艰深的理论。反映在教材上,大部分还是以普通本科教育内容压缩的产物,教学过程偏理论、少实践。

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和总结,我们发现该门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理论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更新较快。

2)课程的预备知识要求较高,前导专业课程多。

3)实践性强,对实验环境的要求较高,很多实验要求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下进行。

4)由于要做多种攻防实验,因此实验具有一定的破坏性。

5)由于涉及到多个学科,知识缺乏系统性。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是理论、原理和实践综合应用的一门课程,同时也决定了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的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培养目标更应明确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备高级网络安全技术的工程型人才。同时,高职高专学生前导课程相对较少,预备知识相对缺少,很难理解教材中艰深的理论。反映在教材上,教学过程偏理论、少实践,结合工程实践的教材更少。如何才能使得学生成为既能对网络安全理论原理有充分的了解,又具备高级的安全技术及较强学习能力的工程型人才呢?使用工程化的方法来改革和构建网络安全课程是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2工程化改革

网络安全课程的工程化改革应以在相关教学理论指导下,以构建安全的企业网络贯穿教学主线,根据企业网络安全的实际需要不断扩展。通过工程化的实施,既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又能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实验实训。同时,以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完成理论知识的深度掌握,理论又反作用于实践,避免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最终使得学生网络安全技术能力上有本质的提升。

2实验教学具体方案

2.1实验教学平台

网络安全课程的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实验所需的各项软件工具大多是黑客工具,收集与使用要加以管理。其次实验过程可能需要计算机的重复启动,而现有的实验教学环境大多装有保护卡、还原卡恢复计算机的设置,使得实验无法进行。最后,其实验内容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可能会对互联网安全产生威胁。因此,既要看到实验的教学效果,还要能够避免产生对互联网安全的威胁,这也是对实验教学平台的基本要求。

因此,教学平台基于Internet仿真环境和虚拟机技术,在仿真环境中企业网计算机上安装虚拟机,运行Windows 2000或者Windows 2003操作系统,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

2.2实验教学内容

从构建安全的企业网角度出发,网络安全管理员应该具备如下专业知识和能力:

(1)Windows系统安全基础知识

(2)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安全防护

(3)常用服务器系统安全防护(Web、FTP、DNS、DHCP服务器等)

(4)安全软件的使用(针对于使用人员)

(5)路由器防护(可见于《网络设备》课程)

(6)VPN防护(可见于《网络设备》课程)

以上各项要求中,部分内容应该已在前导课程中有所掌握,其余各项需在《网络安全》课程中予以培养。

因此,《网络安全技术》实验教学内容主要由基础知识、个人计算机攻防、服务器权限提取及Web的入侵与防范、安全软件防护四个模块组成,如表1所示。

表1实验教学内容

可以看出,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是从易到难,依据企业网组成的各个元素比如个人计算机使用安全、服务器安全配置、互联网接入设备安全及安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等,实现针对性的安全防护和管理。

3结束语

《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存在相当大的难度,文中对《网络安全》工程化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以生动有趣的攻防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相互反复验证,最终能够掌握网络安全管理所需的各项知识。同时,网络安全实验教学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既可以提升网络安全管理能力,也可能会用于非法活动,对互联网和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彭雅莉,于芳.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1,2.

[2]裴浩.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集成技术》实验环境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6.

安全知识论文篇(7)

[关键词] 体育旅游专业 安全问题 地形学

一、问题的提出

1.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及存在的安全问题

今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不断满足的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旅游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新兴的体育旅游产业也迅速崛起。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地质构造及气候条件都很复杂,按地貌形态可分为山地、平原、盆地、丘陵、高原五大基本类型,这五大资源纵横交错,星罗棋布,形成了雪山、大漠、草原、险滩、高山、峡谷、湖泊等世界上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为我国开展体育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然而,随着我国体育旅游的飞速发展,安全事故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早在2002年,北大山鹰社登山队在西夏邦马雪山西峰遭遇雪崩事故,5名大学生长眠在雪峰之巅,这次山难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和反思。2006年3月,郑州市19名驴友自发到少室山三皇寨探险,山上降雪,带头的“生姜”突坠悬崖,不幸遇难。根据网络上的一份不完全统计,2007年陕西境内共发生了至少20起户外驴友安全事故,至少24人丧生,6人以上失踪。2008年9月底,北京一名中学老师在登山时失踪,多家户外俱乐部搜救均未获成功。2008年12月,北京驴友“彪悍的人生”在徒步攀登四川雅拉雪山时猝死。进入2009年更是事故频发。

2.对安全问题的分析

一组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一起起伤亡让人不得不将目光再次聚焦到体育旅游的安全。参加体育旅游者往往对探险地的地形、气候变化一无所知。经过分析总结,可以得出导致一些伤亡发生的很多是基本的常识性的错误。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的地形学知识缺乏,河床、雪山、岩体、山洪、涧壑、峡谷、沙漠等简单的特征状况不了解,盲目行军探险。在行军过程中对不同的地貌地形环境没有清楚地辨析,致使路线选择、宿营休息等安全系数降低,引发安全事故。

3.地形学概念与本研究的提出

地形学即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地球表面形态和形成动力的分析,地球表面形态的发生、发育规律和组成地貌的沉积物的研究。它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自然地理学等学科关系密切,既是一门边缘科学,又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本研究通过对学过地形学与未学地形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涉及旅游过程中需要用地形学知识时,根据他们不同的反映和回答,说明体育旅游专业开设地形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旅游与外语系旅游管理班课余时间学习过地形学的学生;郑州市高校旅游专业未学习过地形学的学生。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两类学生需要用地形学知识处理旅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们处理的情况得到数据并说明问题。

(2)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收集相关新闻信息,并登录知网下载相关论文,查阅相关文章。

(3)分析比较法。对于调查和统计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

(4)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数理统计以获取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三、结果与分析

1.被调查者答题正确率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00分,抽查者分为课余学过地形学与未学过地形学的两类学生,每类100份。共收回195份问卷,其中课余学过地形学的为99份,未学地形学的96份。两类学生调查问卷回答的正确率如下表所示:

2.对调查问卷的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过地形学知识,对地形学有所了解的学生,他们回答问卷的正确率在很高的水平;而没有涉猎过地形学知识的学生,在回答问卷的表现很难差强人意,回答的正确率很低,如果在实际的旅游中遇到涉及地形学安全方面的问题时,他们不可能正确地运用地形学的知识进行恰当的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在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中,能够正确避免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调查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发现,许多没涉猎过地形学的同学,对基本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的知识与方法很欠缺。以地震和海啸为例,近几年这两方面的自然灾害发生很频繁,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比较严重。但是,同学们也仅仅是听说而已,至于怎样在灾前预警预防、有什么前兆信息可以利用,灾害发生时怎么进行有效的避险,灾害过后怎样救援等,没有明晰的认识与思路。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没有学过地形学知识的同学回答问题正确率很低,他们在旅游过程中处理涉及地形学知识的安全问题时,有很大的不足和隐患。

(2)学过地形学知识的同学有很高的正确率,在旅游中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们应能很熟练地处理,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减少和杜绝一些安全问题。

2.为促进体育旅游专业的健康发展,体育旅游专业应开设地形学

首先,地形学可以让学生在组织或管理体育旅游活动的过程中,避免出现一些错误。综合分析近年来我国体育旅游的安全事故,不难发现,正是由于地形学知识的欠缺,才导致一次次悲惨的事故。地形地貌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密切、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其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使其必然与体育旅游相关的问题密切联系,因此有必要开设地形学,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让学生达到由理性到感性再到理性的螺旋上升认知,让学生对多种地质和地貌特征有一个连贯的整体的认识,掌握地形学的知识,为更加安全的健康地开展体育旅游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地形学可以让学生对体育旅游资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将来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他们能更好的参与和组织。地形地貌是风光资源形成的主要骨架和背景基础,只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与运用,几乎所有的地貌都有进行体育旅游的价值。

再次,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体育旅游专业应开设地形学课程。体育旅游专业的徒步课、定向课、攀岩课、山地自行车课、自然水域课等课程,需要许多地形学的专业知识。体育旅游专业具有开设地形学的优势,每学期的徒步实践课,能让学生将学到的地形学基础理论知识与实地状况结合起来,加深印象,同时能深入理解地形学知识。开设地形学课程,能保证在专业的实践环节学生的人身安全,又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学习领悟专业课程。

参考文献:

[1]约翰托夫勒.第四次浪潮[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2.

[2]林宏.论体育旅游的特征[J].四川: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42-44.

[3]周欣,陈勇.21世纪我国体育旅游及其研究现状[J].北京: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13):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