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可持续建筑

可持续建筑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25 07:45:20

可持续建筑

可持续建筑篇(1)

【关键词】: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 TS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概念,在国际范围内造成了强烈的反响。顾名思义,可持续发展就是兼顾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发展需求,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需求为代价。换言之,就是社会、经济、环境、自然协调发展,不以污染自然环境、破坏生态环境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代价。联合国于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全球首脑会议,提出了“21世纪议程”,该文件为全球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具体的行动方向。目前,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努力进行实践。那么,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如下:(1)公平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但是,人类需求的界定却存在很多不公平的因素;(2)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不能超过自然环境能够承载的极限能力,也就是说人类的发展不能以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为代价;(3)共同性,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世界共同发展的终极目标,其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相同的,只有全世界共同行动,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业与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息息相关,但是它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与资源,对环境的破坏性比较大。据资料显示,建筑业消耗了全球42%的水资源、48%的耕地、50%的材料、50%的能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非常显著。目前,建筑业界已经认识到了自身给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作用,为此致力于研究探索降低对环境破坏作用的新技术。1998年全球性组织国际建筑和建设研究与创新委员会与可持续建筑环境国际在温哥华联合举办了主题为绿色建筑挑战的国际会议,全球30个国家500多人参加这个会议;2000年又在荷兰举办了主题为可持续建筑的第二次会议,与会人员来自于49个国家,接近千人;2002年,可持续建筑第三次会议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全球64个国家1100多人列席了这个会议;2004年,非洲、拉美、加勒比地区、中东欧、东南亚、中国上海举办了一系列的可持续建筑国际会议;2005年可持续发展建筑国际会议又在东京召开,这一系列的国际会议均致力于吸引更多的国家投身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模式中。

目前,可持续建筑或者绿色建筑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学术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和政府的重视,并且不断致力于实际的建筑活动中。

二、可持续建筑在我国的实际情况

目前,我国社会生产力还不十分发达,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早期的建筑行业只需要为人们提供栖身之所,然而现在则越来越注重房屋建筑的舒适度。随着我国经济能力的不断加强,建筑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了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成为了促进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实力大幅领先于西部地区,这就造成建筑业阶段性建设不明显。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城乡建筑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房地产行业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投资,房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新增建筑面积年均达18亿平方米,已建成建筑面积达到了400亿平方米。然而,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因此,发展绿色建筑,提高资源利用率,尽量降低环境污染,是非常有必要的。

据资料显示,虽然我国很多资源总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人口规模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却不乐观。如我国人均天然气储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6%,人均煤炭储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50%,人均石油储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2%;此外,由于我国可持续建筑的建设起步比较晚,因此,已建成的大多数建筑的节能环保要求并不达标,这极大地增加了我国资源的消耗量,据统计,在我国,建筑能耗已经占到了社会总能耗的30%,而在一些城市,这一比例提高到了70%,因此,我国建筑节能降耗的潜力是非常大的,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建筑单位面积的取暖能耗达到了世界平均值的3倍。可见,建筑业发展的关键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可持续建筑,这也是确保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举措。

三、可持续建筑的发展举措

上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致力于研究可持续建筑,主要是以单个建筑物作为试验对象并且不断改进试验方法。为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推动可持续建筑的不断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大力推广应用建筑节能环保材料,并不断提高房屋建筑的节能环保标准。目前,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要想在短期内实现欧美国家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模式,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这种难度既有经济上的也有技术上的。但是,这却不妨碍我们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建筑的推广模式,根据我国的地域特色,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选择性的引进适合当地的可持续建筑发展模式,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建筑发展战略目标和实施标准,然后以此为参照,逐步推广可持续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具体如下:

(1)建筑材料的选择:政府部门可以给与使用节能环保材料的建筑企业相应的政策和税收上的便利优惠,减轻它们经济上的负担,同时,对于未按规定使用或者未使用节能环保材料的建筑企业采取一定的惩处措施。

(2)建筑材料的生产:积极鼓励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利用废弃资源生产节能环保型材料,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

(3)建筑设计的标准: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节能环保标准体系并不完善,需要进一步修订。具体来说,就是在执行现行国家规范标准的基础上,从建筑的设计、建设、使用等各个环节提高建筑的节能环保要求,严格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严格执行建筑节能的各项措施,确保能源利用率的提高。

四、结语

积极推广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它代表了建筑企业的发展不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代表了建筑业的发展致力于提高资源的合理高效开发利用,代表了建筑业的发展真正做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同步,代表了建筑业的发展真正致力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采取各种措施推广可持续性建筑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范建婷 《中国建筑业发展轨迹与产业组织演化》 上海财大出版社 2008

可持续建筑篇(2)

关键词:可持续建筑;低碳设计;碳抵偿措施

中图分类号:S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可持续建筑的定义发展

通常,可持续建筑与1987 年《布伦特兰报告》中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互相联系,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但是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宽泛,常被批评为过于模糊。

可持续建筑没有统一的定义,环保、生态、节能、绿色、生物和气候适应性建筑,都被认为是可持续建筑的实现途径。所有可持续建筑的实现途径都关注两大方面:一即“建筑设计需从根本上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二即“需减少建筑运行过程对石油燃料的依赖性”。

二、可持续建筑的低碳设计战略

为了实现节能和减排的双重目标,一种综合性的可持续建筑发展战略呼之欲出。此种战略并不仅仅聚焦于技术层面,同时强调了行为转变在建筑节能领域中的作用,而这点通常在中国的建筑行业被忽略。

1.低碳节能技术手段

建筑供暖、通风、制冷、空调系统(即HVAC 系统)和照明系统,占了建筑总能耗的绝大比例。低碳节能技术手段也聚焦于此,在维持建筑的热平衡、保证照明舒适度的同时,采用现代先进科技和创新型产品,降低建筑能耗。

(1)维持建筑热平衡

在建筑设计过程早期,应将当地气候条件、太阳高度角、采光条件等考虑入设计概要中。建筑从屋顶、外墙到窗户可应用智能玻璃立面、建筑遮阳设备、创新型隔热产品等先进技术与材料,降低整个建筑的屋顶、外墙、窗洞等传热系数,从而减少住户用于取暖和消暑的电费支出。

(2)照明设备与控制系统

照明设计应符合建筑照明标准的相关规定,使用高效节能的光源与灯具,并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设置适当的环境照明和任务照明。采用时控、光控或者智能控制器进行调光,在一个空间内依据用户的需求与喜好,创造不同的场景,适应多功能的用途。智能调光系统在保证光环境舒适宜人的同时,也能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省使用灯光,节省电力消耗,充分展示在照明运行环节最大限度挖掘节能减排的潜力。

2.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即将建筑的使用功能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多功能的建筑构件,使得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协调统一,达到令人满意的节能和使用效果。如今,光热建筑一体化、光伏建筑一体化、风能建筑一体化等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从目前来看,这些技术大多更适于整合于新建建筑中,而用于已建建筑的改造,还亟须技术改进。

(1)光热建筑一体化

太阳能热水器是目前我国太阳能热利用的主要形式。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太阳能转化后的热能利用于制冷与空调,包括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太阳能除湿式制冷、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等。但由于太阳能集热器占地较多,在推广中难免受到一些限制。

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体化设计中的重点内容。建筑设计需将太阳能集热器作为建筑的组成元素,与建筑有机结合,保持建筑统一和谐的外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保证集热效果的前提下,太阳能集热器的设计安装有着多种方式,包括在建筑屋面(平、坡屋面)、阳台拦板、建筑立面等。其中,太阳能集热器设置在平面屋顶上是最为简单易行的设计方法,其优点是安装简单,可放置的集热器面积相对较大,且可以调整集热器的朝向,对于东西朝向的建筑极为便利。而太阳能集热器设置在建筑外立面上会使建筑有一个新颖的外观,能弥补屋面(尤其是坡屋面)上集热器面积及安装角度受限的缺陷。

(2)光伏建筑一体化

新建建筑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可以达到更好的节能和碳减排效果。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再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就能成为绝大多数家用电器的电能来源。但在实际应用上,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能电池片转换效率目前仅为15%左右,即使采用聚光技术的电池片,最高转换效率也只能达到35%左右。而许多办公设备(比如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又要将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能量损失最高可达50%。事实上,大多数电气设备,包括照明设备,都能依靠直流电有效工作而不需要交流电源。鉴于此,更多地使用直流分配网络(DC distribution networks),可减小不必要的能量转换,提高可再生技术的经济效益。

从另一个角度看,目前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相对于传统煤炭等发电手段,价格依然比较昂贵。如果每千瓦时的电能价格能够降低,那么将光伏产品用于建筑发电的低碳潜力巨大。随着太阳能电池板生产量的扩大、生产技术的不断成熟,光电转换效率不断在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也不断在下降。现今的研发重点也聚焦于传统晶硅电池片的替代品研究,采用不同基质材料(比如薄膜聚化物)尝试光电转换,使得CIGS 等各类低成本电池片的效率仍在提高。与此同时,专为建筑集成而开发的光伏组件双面玻璃的封装方式在逐渐流行,为建筑商将光伏组件直接组成玻璃幕墙,扩大电池片覆盖建筑的面积,从而为提高电量输出提供着新的设计思路与方法。这些都预示着光伏技术将成为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中的重要一员。

(3) 风能建筑一体化

风能建筑一体化发电效率高、成本较低。小程机器,其应用价值还有争议,而中程机器(5~50 kW),若装置适当(如成为新型建筑或高层建筑的一部分),则贡献巨大。比较典型的例子如2007 年6 月竣工的巴林世贸中心(WTC),3 个巨大的风力涡轮螺旋桨按照独特的空气动力学安装到建筑中,每个直径长达29m,每次工作,这3 个巨大的螺旋桨大约能给大楼提供11%~15%的电力,足够给300 个家庭用户提供1 年的照明用电。

3.意识提升与行为转变

在很多情况下,意识提升对于实现节能和碳减排的目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既节约成本,又行之有效。可持续建筑的扩展,需要利用政府立法和企业政策的影响力,提升建筑用户的意识,促使行为转变以实现节能。比如鼓励建筑用户,当离开房间的时候,关闭不必要的照明和电器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电能消耗。又比如,在中国很多的商业建筑中,有近50%的能量用于供热和制冷需求。如果在任何一座建筑中调整1 ℃的室内温度变化,可在建筑年度能耗中,带来非常可观的节能效果。

4.碳抵偿措施

碳抵偿,即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专案、可再生能源工程等方式,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建筑节能领域可以考虑推动碳抵偿措施的实现。建筑在采取了高效能源管理、节能技术应用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措施后,可以针对建筑全寿命期间的碳排放量进行合理的评估,采取一定的碳抵偿措施,以实现更为显著的碳减排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碳抵偿仍旧富有争议,自愿减排项目不仅缺乏统一认证标准,客观上造成认证、监测的难度,还无法保证其真正实现项目所在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应该在前述措施都已有效开展后再考虑碳抵偿措施。

可持续建筑篇(3)

关键词:绿色,绿色建筑, 对策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思想源远流长。《易经》中记载“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何其吉凶”;《老子》中记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提出的绿色思想,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中写到:“地球的容量是有限的,经济增长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如果人口和资本按照现在的方式增长,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灾难性的崩溃。”“绿色”作为一种文化,是指人类仿效绿色植物,取之自然又回报自然,而创造的有利于大自然平衡,实现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互相促进与协调发展的文化。

什么是绿色建筑,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关注建筑材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因而对建筑物建造与使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应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与材料。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简而言之,他的目标就是节能、减排。

绿色建筑的国际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评估包括了建筑物理表现与人文与社会因素,国际上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将生态学与建筑学两词合并使用,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法是1990年由英国建筑研究所提出的“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估法”,在此法则的影响下,不同国家不同研究所都相应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建筑评估法,主要划分为:注重对能源消耗的评估;注重建筑材料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注重建筑环境整体表现的评估。例如,英国的“自然住宅手册”中提出的,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来满足对能源的需求,要使用无污染和可再生的建材和产品,收集与利用雨水,减少空气,水体与土壤的污染等等,这些观念得到了世界的认同并得到了采用,定位为各自对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同时在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新世纪中的工作准则。相继有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等都成立了绿色环保建筑协会,奉行在以节能、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总原则基础上有着区域特色的绿色评估体系。

二、绿色建筑的特征

(一)节约资源

我国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消耗全球能量的50%,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绿色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是节能。“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承担了我国全部节能任务的20%。如果切实执行50%的节能标准,局部地方执行65%的节能标准,那么,到2020年就能每年节约3.54亿吨标准煤,占同期国家节能目标任务的30.7%。推行绿色建筑已成为当前建筑节能工作中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二)利用可再生能源

使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等非常规、可再生并且绿色无污染的能源成为发展的趋势,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具体的实施中按气候条件和节能的基本方法, 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 使建筑朝向获取最适宜的日照和自然通风, 利用烟囱效应来形成自然通风, 利用智能化遮阳系统,改善隔热保温性能,从而设计出低能耗建筑。例如,在建筑顶层设置太阳能吸收板,实现太阳能庭院灯及太阳能路灯照明系统;利用高温地热能发电或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热水供应;借助地源热泵和地道风系统利用低温地热能等技术;利用墙体保温隔热,双层中空玻璃阻断能量流失,提高节能效率。

(三)“零”减排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建筑建造促进委员会(UNEP-SBCI)在2009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全球大部分国家,建筑能耗超过全国总能耗的三分之一,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在其的报告中指出,建筑领域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仅具有最大的潜力,并且相对于减少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成本而言,这种潜力在经济上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尽量减少或避免向外界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在建设及施工过程中, 要结合实际情况, 考察建筑物的废弃物排放, 绿色建筑力求通过污染物零排放, 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持续发展。

三、发展绿色建筑的对策建议

(一)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新的理念,适用所有建筑,引领建筑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多、能源短缺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危及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乡建设规模空前,伴随而来的是严峻的能源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绿色建筑代表了世界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推广和发展需要全社会观念与意识的提高,要向全社会宣传普及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基本知识,提高民众的可接受度。绿色建筑并不需要增加过多的成本,因地制宜地选择适用的技术和产品,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

(二)完善绿色建筑法规体系

绿色建筑目前是起步阶段,相应的政策法规和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国家对绿色建筑没有法律层面的要求,为了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国家完善了《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配套措施,提出推进绿色建筑的各项法律要求,建立起规划设计阶段的绿色建筑专项审查制度、竣工验收阶段的绿色建筑专项验收制度等;修订《建筑法》,建立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的物品材料及设备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建设行业绿色转型;指导各地健全绿色建筑地方性法规,建立符合地方 特点的推进绿色建筑的法规体系。

(三)研究完善绿色建筑产品技术支持体系。

可持续建筑篇(4)

论文关键词:建筑能耗现状,节能建筑,可持续性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规模迅速扩大,同期比较,我国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是发达国家建筑面积的总和还要多。有资料显示,本世纪20年内,我国的建筑业仍将迅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房屋建筑将达近700亿m2。“人性化”建筑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欢乐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恶果。高耗能建筑也正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后代可持续利用国家的能源储藏,我们现在就必须节约能源。

1、目前国内建筑能耗现状探析

1.1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量曾上升趋势

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社会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上升到近年的27.45%。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有关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可持续性发展,我国建筑耗能比例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如此比例,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1.2高耗能建筑比例大,加剧能源危机。

据分析,我国目前处于建设鼎旺期,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至20亿m2,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而97%以上是高能耗建筑。以如此建设增速,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00亿m2。因此,如果现在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

2、建筑节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1建筑节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家经济要发展,就非依赖于节能不可。目前,能源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已被列为人类面临的四大生存问题之一。据国家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建筑能耗非常惊人。我国的能源有约一半被建筑消耗了。我国建筑不仅能耗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建筑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我国第一耗能大户,建筑节能也就成为全社会节能工作的首要方面。且近年来,我国处在建筑高速发展的阶段,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也处在关键时机。因此,建筑节能成为节能的重点。

2.2建筑节能是减轻环境污染及改善人居条件的需要

随着人居建筑的迅速发展可持续性发展,采暖和空调建筑、生活和生产用能日益增加,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急剧增长,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几个大气污染指标,如悬浮颗粒、降尘、二氧化碳等上述污染物是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且我国排放建筑用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全国用能排放最的1/4,对人们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的建筑人居环境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当今适宜的室温已成了一种基本需要,在我国这种需要日益迫切,这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的气候特点关系很大。人们生活条件越是改善,越不堪忍受寒冬暑夏的折腾。冬天需要采暖,夏天想要空调,这都需要能源的支持,其中对优质能源的需求量增长更快站。而能源供应是有限的。从宏观上看,只有在同时实现节约能源与加速能源开发的条件下改善人居环境,才能满足人们优质生活的需要。

3、如何做好建筑节能工作相关措施

实施建筑节能,已经势在必行,通常需要首先从意识上转变,结合国家相关建筑法规,运用高新节能技术进行创新运用。具体措施为:

3.1建筑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在建筑位址确定之后,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应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建筑节能的有利环境,主要方法为: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植被,既能有效地遮挡风沙、净化空气,还能遮阳、降噪;创造人工自然环境,如在建筑附近设置水面,利用水来平衡环境温度、降风沙及收集雨水等作用。这种绿化方式的优点在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利用大量的太阳辐射能,直接减少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此同时还通过蒸腾作用吸收周围空气中的能量可持续性发展,有效降低该区域的空气温度、增加空气湿度。

3.2合理的建筑规划和建筑体型设计

合理的建筑规划和体型设计能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它包括对建筑整体体量、建筑体型及建筑形体组合、建筑日照及朝向等方面的确定。节能建筑的形态不仅要求体型系数(外表面积/体积)小,同时需要夏季日辐射得热少,冬季还需要对避寒风有利,但满足此三项需要的建筑形体常不一致,因此应考虑多种因素的制约,包括当地夏季气温和日辐射照度、建筑朝向、各围护结构的保温状况和局部的风向环境情况,权衡各个因素之间的得失,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出这一地区建筑的最佳朝向和较好朝向,尽量避免东西向日晒。

3.3 建筑物各部分构造的节能设计

通过对建筑各部分的节能构造设计、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分隔设计,以及一些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和设备的设计与选择等,来更好地利用既有的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以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主要是在满足其作为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的要求之外,通过对各部位(屋顶、楼板、墙体、门窗等)的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加以进一步设计,充分利用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如:屋顶的节能设计。屋顶是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节能措施为:①采用坡屋顶;②加强屋面保温;③根据需要,设置保温隔热屋面(架空隔热屋面、蓄水屋面、种植屋面等)。

3.4减少建筑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集中体现在对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的能量控制上。在建筑实体墙部分,通过建筑的内、外保温技术,在冬季的采暖季节,降低通过围护结构向外的热损失,在夏季的空调季节,降低通过围护结构向低通季节,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作用,调节室内环境。在建筑物透明结构部分,主要是控制窗户的太阳能热流,采光性能,通风性能等。如通过设计控制合适的窗墙面积比,选择合适的窗户结构,通过采用遮阳技术和镀膜技术等,来达到冬季采暖季节时,可以阻止室内热辐射通过透明结构的损失,增加太阳能对室内的渗透,在夏季空调季节时,可以阻止室外热量向室内渗透,减少室内冷气的损失。

3.5降低建筑设备运行的能耗

建筑内的能耗设备与系统主要包括建筑的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热水供应系统、电梯设备等。其中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在大多数的民用建筑能耗中占主导地位,空调系统的能耗更接近建筑能耗的40%到60%,成为主要的控制对象。而降低能耗又成为建筑设施节能的关键,因而在降低能耗设备方面可以做到如:家用空调器选用节能型(高效制冷压缩机、换热器和风扇,采用变频调速,并匹配良好);空调器的安装位置宜不受太阳直射;不设定过低室温,经常清洗。采用热泵技术,同时满足夏季制冷与冬季采暖的需要。在用电方面尽可能充分利用自然光;采用高效照明光源及灯具。

3.6合理选用建筑节能材料

合理选用建筑节能材料也是全面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材料的选择应遵循健康、高效、经济、节能的原则。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新型高效材料不断被研制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更好地起到节能效果。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掘出一些地方节能材料,更好地应用到建筑节能中去。

全面的建筑节能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长远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可以说,绿色节能建筑可持续性的发展,对于当代人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而对于后代人更多的是利益和优势。

参考文献:

[1]夏云,夏葵,施燕.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韩建新,颜宏亮.21世纪建筑新技术论丛[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3]刘素萍.建筑节能与围护结构[J].工业建筑,2001,(7).

[4]刘加平.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的利用[J].能源工程,2001.

可持续建筑篇(5)

关键词:模块化建筑 医疗建筑模块化设计 可持续建设

中图分类号:TU24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医院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现代医院的功能也从单纯的医治病患发展到保健、医治、康复、疗养、科研、教学等多项功能集于一身,医院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容,医院装备的飞速发展,对医疗建筑设计提出更高的设计要求,设计师应当不断探索和发展新的设计概念。在规划设计现代化医院时,要充分考虑到医院将来的发展和改扩建设计的可行性,这不仅需要有一个较宽松的用地作基本保证,而且更需要有一种可持续的建筑设计模式,来适应现代医院迅猛发展的建设需求。

如何改进医疗建筑设计质量,提高医疗环境品质,创建功能合理、改扩建灵活的医疗建筑,是当代设计师思考的主要问题。规划师、建筑师、医院管理专家等相关设计人员通力合作,将模块化设计理念应用到医疗建筑设计中,通过合理的模块组合,创造秩序化、功能化的新型医疗建筑空间,并且利用模块的便捷复制性,形成严格的空间秩序,满足医院建筑复杂的功能性要求,这已成为当代高技术条件下解决医疗建筑空间问题的有效设计方法之一。

1、 模块化建筑

模块化建筑,又称空间体系的模块式装配建筑,它是由模块化构件组成的一种建筑形式。所有的模块构件应该既是一个结构单元又是一个空间单元,结构单元意味着每一个模块都有其自身的结构,可以不依赖于外部而独立支撑存在,空间单元则意味着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模块内部被划分成不同的独立单元空间,并根据要求装配上不同的设施,使统一的模块具备不同的使用属性,适应建筑功能多样化的需求。医院建筑是一种十分强调理性思维的建筑类型,将模块化理念设计引入到医疗建筑设计中,通过模块的设定,建立一种空间设计准则和方法,体现了现代设计的简洁性和功能性,提高医疗建筑的综合运营效率。模块化建筑理念对现代医疗建筑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并逐步发展为医疗建筑行业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2 、医疗建筑模块化设计特点

本文着重探讨以模块化设计思路,进行医疗建筑的布局与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模块化略有区别,它侧重于将医疗建筑空间进行模块化设计,并将可持续设计的特有理念引入到医疗建筑空间重组中。医疗建筑空间在其既有结构下被拆分为一个个的单元模块,如门诊模块、医技模块、病房模块、科研模块、专科模块等,当现有功能空间不能满足当下医疗发展的需要时,设计者可以增加各功能模块,将其整合到原设计中,通过模块的重新整理组合,生成崭新的医疗建筑空间。这里的模块不再是一个先预制再装配的独立实体,而成为一种可进行空间再组的设计手段。

利用模块化设计理念进行医疗建筑设计创作,如图一所示,模块化的设计强调医院功能的可变性,持续性,通过模块的不同组合,使医疗建筑空间更整体化、条理化,科学化,这同时简化医疗建筑设计,优化结构系统,创造出灵活多变的,高适应性医疗建筑,给病患和医护工作者创造出空间丰富、便于识别的就医环境和工作场所,并且在较大程度上有效解决多数医院存在的存在的空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节约社会资源,以科学合理的宏观流程,整合全院的功能分区,形成紧致、有序的新型医疗建筑模式,这也为现代医疗建筑设计发展探索一条新的可持续设道路。

3、模块医疗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1)昆明医学院附属医院项目

昆明医学院附属医院(图二)是集基本医疗、专科医疗、特需医疗、保健康复、健康产业、科研、医学人才培养、后勤保障、医学国际交流与一身的大型综合医疗体,医院整体规划借鉴大型航空港口设计理念,围绕港口和港湾两个中心形成医疗港的概念。

综合分析医疗区各部门之间的紧密程度,将和其他功能区联系紧密的医技部门布置在医疗区的中心,医技部采用方形模块集中布局;门急诊部、专科医疗区、VIP医疗区分布在医技部门的一侧,采用“回”字形模块分组布局,利用贯通的医院街,将门诊、医技、专科、VIP病房等各模块串联在一起,门诊、医技等紧凑布局,为医疗资源的共享提供便利。住院部采用板式模块,设计中充分考虑病患使用、活动的需求,使每间病房均有良好的朝向和自然通风条件,在住院部和医技部之间形成庭院,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活动场地。

门诊、医技、病房、专科、可研等选用不同的模块,具体结合医院建筑特色,在合理的规划\组织后,通过医疗主街有机的组织在一起,营造高效、安全、舒适、可持续发展的医疗综合体。

2)兴化人民医院

兴化人民医院(图三)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及“120”急救中心为一体的综合二级甲等医院,本项目主要为门急诊、医技、病房综合楼。医院采用集中式模块布局,医疗资源集中设置,利于医疗资源的共享和医疗流线的缩短,创造高效、有序的医疗建筑空间。

在设计中,合理选用建筑模块进行布局,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就医行程。门急诊为板式单元组合成四个长方形模块,位于医疗主街的南侧,由下至上将人流量大的内、外等科室安排在较低的楼层,减少大量人流通过垂直交通上下,进而节约就诊时间。医技同样采用方形模块集中布置在病房楼的底部,作为医疗支持体系,医技与门诊、病房各功能单元形成系统化医疗体系,分别根据相关联系紧密度,同层或上下紧邻布局,形成便捷的支持系统。病房楼每层三个护理单元模块呈品字形组合,每个病房都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条件。

模块化建筑分功能区域的布置方式,各功能区通过最近的平面布置和交通组织加强之间的联系,既可减少微观流程相互穿越,又渗入了专科细分、相互支持、资源共享的现代医院的发展模式,提高就医效率。

3)天津第五中心医院

天津五中心医院(图四)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医院。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在原有院区基础上,先行增建病房、医技楼,二期再建设新门急诊楼。通过对对院区合理的规划设计,我们将各功能模块分组集中设计,进行有序的分期建设,在完善医院的硬件条件同时,为医院提供新的医疗发展平台,为患者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为医护人员的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医技模块和病房模块位于门诊的北侧,为一期建设项目;二期门急诊楼采用方形模块,以门诊大厅为中心,通过院落围合布局。首层入口处形成五层通高的共享大厅,病患从主入口进入门诊楼,通过中央自动扶梯或垂直电梯,直接分流到各个科室。各层门诊候诊区围绕中间大厅设置,阳光通过天窗照亮了各候诊区域,室内采光条件良好。门诊模块围合而成的开敞式内院,引入自然采光和通风,使病人在集中式布局的建筑内没有空间闭塞的感觉,可享受明亮的光线、清新的空气,为病患创造舒适的就医环境,缓解长期等候引起的烦躁和疲劳,同时更多的采光空间也改善医护人员的办公环境。

医疗建筑采用模数化体系分组分段设计,通过医疗主街将门诊、医技、病房有机串联在一起,在医疗建筑内部形成便捷的通道。各功能部分既能够独立运行又可连成一体,为医院分期建设及完成后的充分衔接建立良好基础。

4、医疗建筑模块化设计发展前景

模块化建筑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建筑思想与建筑技术的结合,在现代医疗建筑规划设计中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创建高效的原则。

医疗建筑模块化设计应注重设计的科学性,空间的合理性,建设的可行性,模块建筑形成的各功能分区应坚持高效、明确,流程简捷的原则,形成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的系统化整体医疗空间,以保证医院低耗能、高效率运行。

2) 设计的先进性、前瞻性、开放性并重的原则。

模块化医疗建筑形式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趋势,在设计中重视采纳国内外医院设计先进概念与技术,同时分析所采纳概念和技术的适宜性,配置合理的模块功能设施,创造现代化的医疗建筑。

3)坚持可持续建设发展的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土地资源匾乏等问题的加剧,医疗建筑设计应在科学统一规划的指导下,考虑市场需求、城市建设、医学发展、预留与改扩建等设计相关要素,使医疗建筑不仅满足现在的医疗需求,也要为医院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这有利于医院的运营和可应变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曲媛媛. 模块化建筑空间设计发展研究[J]. 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9.3

可持续建筑篇(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随之增多,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材料没有及时的进行处理会对人们生活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与此同时,浪费了许多的原材料,使建筑单位的利益受到了一定损害。为了保证建筑单位的利益和人们生活环境,我国实行了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对我国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且给出了加快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希望对我国建筑企业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及措施

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的阶段,建筑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推动作用,但是经过专业人士调查发现,我国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过程时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现象非常严重,这样的情况不仅没有给建筑施工单位带来更多经济效益,还对人们生活的环境造成了污染,针对上述情况,对建筑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变得迫在眉睫。

一、对我国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

我国在建筑经济上引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间很短,建筑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没有透彻理解,不能真正的将可持续发展运用到实际施工过程中,使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通过专业人士调查发现,在建筑经济上实行可持续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政府部门和建筑施工单位对可持续发展没有足够的重视。政府部门只是单纯的下发上级任务,不能真正对其进行理解,认识不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政府部门的态度对建筑单位也有一定的影响,使建筑单位对其没有足够的重视,只重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和自己的经济效益。其次,建筑单位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程度不够。建筑单位的管理人员只是对可持续发展进行片面了解,没有真正的理解其内涵和意义,这样的情况对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速度与规模有很大影响。再次,对可持续发展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为了使可持续发展在建筑经济中发挥其作用和意义,需要建筑单位投入一定的资金,将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应用到建筑施工中,但是现阶段,我国多数建筑单位对其投入的资金不足,使其不能正常的发挥作用。最后,建筑单位对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一直沿用传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法,不能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创新和改进,阻碍了建筑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二、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单位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采取以下对策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

第一,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宏观的调控和管理过程,国家政府部门是位高权重的管理者,因此,应该将加强国家政府部门对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作为主要目标,在政府部门有足够的重视后便会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从而引起各个建筑施工单位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视。国家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合理、规范化的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给建筑单位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方向,并且可以约束其管理行为;另一方面,国家政府部门需要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建筑单位在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经济损失,这样使建筑单位对可持续发展逐渐失去了信心,面对这种情况,国家政府部门应该对建筑单位给予经济支持,让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筑单位发展过程中起到更好的作用。

第二,加大可持续发展战略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两个主要的内容是节能和环保,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建筑能源消耗越来越多,并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基于此,应该加大对可持续发展宣传和教育的力度,让建筑单位真正的明白何为可持续性建筑经济发展、实行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采取何种措施实现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进而让建筑单位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应用到实际施工中,对能源和环境进行保护,促进建筑单位快速发展。

第三,对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传统的施工技术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并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针对这样情况,建筑单位需要对传统的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合理的利用可持续能源,减少能源的消耗量,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材料进行更换。

第四,对建筑单位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建筑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因此,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让其了解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要求,在培训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之后将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应用到实际施工中,对其进行监察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给建筑单位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结束语:

上述文章对我国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给出了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加大可持续发展战略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对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对建筑单位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及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水平等措施,希望建筑单位借鉴上述措施对自身的问题进行完善和改进,从而促进建筑单位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何洪涛 单位:天津市津房置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王红兵,胡爱珍.浅谈节能建筑发展之可持续性[J].甘肃科技纵横,2010,39(5):74-75.

可持续建筑篇(7)

为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要做好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谓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不断出现的新型资源,给人们提供所需要产品的新型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不会破坏城市的生态环境,还会提高城市的经济水平,对建筑资源充分利用。人们也叫他绿色建筑或是低碳建筑。其实我国已经开始实行减排任务,而且也在不断地推动它的发展,这也预示着,我国的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不断推动,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

二、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行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行比较晚,我国建筑行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还比较浅,对于这个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实际运用不多,积累的经验也比较少。由于以上的种种情况,我国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不是很乐观。

(二)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1.对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不够在建筑行业里,人们普遍关注的是最终的经济效益,而对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度比较少。不管是政府机关还是建筑行业的相关负责人都没有意识到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个是最基础,也是最根本性的问题。

2.对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够由于建筑行业的相关负责人对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专业知识的不了解,致使建筑行业对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多,甚至根本没有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个观念。所以相关人员应该要完善自己的知识量,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应用。

3.对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投入不够,技术落后为了实现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放弃一部分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加大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投入力度。对于可持续发展施工技术上的落后也要进行分析和讨论,打破传统的施工技术,引用外来的有经验的时间技术,这样才能推动可持续发展发展。

三、怎样推动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在推动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尤其是针对政府机构。一般来说,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宏观上的管理,对于有着最高管理权力的政府机构来说,只有加强政府机构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了解。只有重视和了解之后才能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筑行业才能在具体的实践中按照要求来进行。政府机构在制定相关要求和制度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有两点,一点是对建筑企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一些约束和具体的发展方向;还有一点就是要对企业进行一些经济上的支持,比如财务拨款,优秀奖励等形式。这样就可以弥补企业在经济上的损失,还可以增加企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性、热情和动力。这样就会让企业愿意接受改变,扩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空间。

(二)加强经济可持续发展技术上的创新

由于建筑企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了解不到位,在实践中没有丰富的经验,就直接导致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技术上的落后。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大部分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都来自于施工过程,而且当代建筑企业使用的还是传统、老旧的施工技术,传统的施工技术对环境的破坏力更为强大。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施工技术上做足功夫,创新新的施工技术,引进外来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这样才能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在对施工原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要充分使用新型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低限度,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将节能、环保、自然和谐运用到实际的施工中去。

(三)加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教育

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真正被人们所了解,我们需要对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和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了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特别是建筑企业的负责人,他们永远都只把金钱利益放在第一位,对于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节能和环保,完全没有概念,没有意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没有做出相应的措施。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教育重视起来,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建筑行业相关负责人参加,请一些专家开讲座,让相关负责人了解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还可以在电视、网络上做一些宣传片进行播放,对执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进行公开奖励。

(四)强化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

要想做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但是就目前情况,建筑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对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情况,我们需要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制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课程和内容,定期的进行培训和检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在选拔管理人员的时候,要把好关,选拔那些真正有才华、有经验、有热情、有活力的青年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人员对管理的方法和方式才会有所创新,才能管理好经济可持续发展,才能在保证建筑工程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

(五)加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的监督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由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有所损失,很多建筑企业就不愿意执行这种政策,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的政府人员一定要做好监督的工作。对于不愿意配合的企业做出适当的惩戒,对表现良好的企业可以进行奖励制度,要引导企业往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条道路上走,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作用的真正发挥。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