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可持续建筑论文

可持续建筑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7 18:03:05

可持续建筑论文

可持续建筑论文篇(1)

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发展,对人们的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在维系社会、人们之间关系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另外,可持续发展建筑还能够兼顾每一个社会主体的利益,在建筑设计、使用等过程中都能够充分体现出这一点。因此,可持续发展建筑具有美学标准和社会公平性[1]。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高职建筑设计建筑课程教学设计策略

(一)知识方面

建筑设计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坚持完整性原则,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到教材中,侧重突出建筑材料的循环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引进新工艺等方法;另外,建筑课程设计知识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高职学生实际情况,由于高职学生基础较差,教师应立足于未来建筑发展趋势,丰富学生知识面,增加课程项目,例如:计算机应用、组织管理等内容,通过拓展学生基础知识储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分析建筑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推动我国高职建筑设计专业教育进一步发展[2]。

(二)技术与情感方面

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影响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专业技能,例如:技术认知技能、社会情感技能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形成可持续生活能力。然而,由于高职学生生源广泛,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等多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进行建筑课程设计过程中,课程设计应加强对学生技术认知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测量放线、材料鉴别等基础能力;社会情感技能够对社会行为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建筑设计专业设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过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等,从而提高学生管理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三)认知态度方面

学生认知态度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处理问题的重要途径,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问题,并作出准确的决策。因此,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可持续发展观点,认识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造的历史、未来等,培养学生能够从多方面考虑问题。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放,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人们本性、价值观之间的竞争的认知,引导学生树立奉献精神,在日后工作中,保持负责的行动态度[4]。

(四)价值观念方面

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一定影响,建筑课程设计价值观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关系,一方面建筑材料的选择要以切实保护环境为前提,实现自然资源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平等;另一方面,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方要为所有人建立信任、理解的社会环境氛围。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这一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五)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教学课程实施的重要基础。因此,建筑设计专业在设计过程中要明确环境对教学的重要性,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并将六大学习情境作为教学基础,加强实践训练,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教师还要认识到建筑设计专业的本质,将建筑基本构建过程作为基础,坚持实践原则,实施以学生参与为主,跨学科并面向行动互动的综合实训及生产的教学环境,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多媒体技术与建筑额教学有机结合,为学生打造一个形象、生动的课堂氛围,创造立体化教学环境[5]。

三、结论

可持续建筑论文篇(2)

众所周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也伴随着高能耗、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我国水泥、钢材产量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而大量低强度建材的生产与使用,消耗了很多矿产资源,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在以上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形势下,一定要针对土木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改革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应用

2.1工程设计环节的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设计指的就是对工程建设所需的经济、资源、技术、环境等展开综合分析与论证,编制合理设计方案的活动。在进行土木工程设计的时候,需要对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工艺先进行、结构安全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对施工、使用、拆除等环节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考虑。所以,在设计环节中,一定要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应用。在进行具体设计的时候,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纸设计,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设计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保证设计规范的统一,深入理解与运用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而促进土木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2.2工程施工及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2.2.1工程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是土木工程建设的根本,新材料的产生会促进土木工程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土木工程的主要材料就是钢筋混凝土,其生产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粗细骨料、掺合料、外加剂等。在生产水泥以及混凝土的时候,从原材料开采、加工、配制、生产、使用、报废等全过程均面临着资源、能源、环保方面的严格挑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材料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实现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保证混凝土的绿色化转变。针对混凝土的绿色化转变而言,一定要尽可能提高其使用年限,比如,将重要混凝土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年限由以往的50年增长为100年,这样就可以节约建筑维修、重建、拆除等方面的消耗,同时也可以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2.2.2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施工从施工准备、施工到竣工,在整个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并且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如对人居、生态、资源、环境等进行保护。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必须加强以下内容的落实。首先,强化建筑场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在土木工程建设中,一定要对古建筑、植被以及周边重要建筑设施等进行有效的保护,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方案,降低施工影响。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对人工与设备的投入,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防止其破坏环境、浪费材料与资源。同时,一定要拟定关于室内外空气、噪音污染的施工措施,并且予以严格落实,实现土木工程建设的预期目标。其次,实现材料与资源的节约。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少能源消耗与建筑废料、垃圾的产生。40%的能源消耗用在了建筑物上,30%的能源消耗用在了交通上。所以,在进行建筑物设计与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寻求节省能源的方式,加强对太阳能、风能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实际施工中,秉持“变废为宝”的原则,尽可能降低材料损耗,可以回收废砖石、混凝土等材料,充当要求不高的填充材料与地面材料,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工程材料,也保证了工程整体质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手段。最后,制定科学的管理及监督机制。在土木工程建设中,除了制定施工项目管理目标,规划实施项目目标组织、程序、落实责任之外,在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予以贯彻落实:实际施工中一定要尽量减少场地因素的影响;全面提高材料与资源的利用率,增加材料的回收率与再利用效率;强化人员与机械设备的统筹安排等。在落实这些措施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土木工程质量达到使用标准。高质量的工程项目,能够有效增加项目使用年限,降低项目运行成本,有助于使用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充分体现。

2.3工程拆除的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结构在满足设计要求使用期限后,需要进行淘汰与拆除,在进行拆除的时候,必然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出现一些建筑垃圾与废弃物。通常情况下,建筑垃圾都会占用一定的土地,降低了土壤质量,影响了空气质量,导致水域受到污染。针对这些情况而言,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建筑物拆除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针对达到使用期限的建筑物而言,可以先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测试,如果发现其主要结构完整、承载力满足要求,没有其它严重危险问题,可以延续其使用期限,之后对建筑物进行全面的支护与维修。其二,在建筑物拆除之后,一般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产生的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回收以及再利用。比如,可以将混凝土块磨碎,除去杂质后,将其当作是骨料予以使用,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工程材料,降低工程造价,还可以保证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可持续建筑论文篇(3)

关键词:可持续;旧建筑;改造

一、可持续理论对旧建筑改造的影响

可持续理论在建筑领域早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国际建筑行业及相关领域的人们不断在建筑实践中对可持续理论做出运用尝试和研究,从早期的绿色建筑观、生态建筑观,到现在被国际建筑业推崇的可持续建筑观,都是国际建筑行业及相关领域的人们对可持续理论的一种积极回应和探索。这些积极的尝试与探索最终形成一系列关于可持续理论运用于建筑领域的理论成果,并对旧建筑改造产生了深刻影响。是建筑领域对可持续理论的早期探索成果。麦克哈格在书中提出把可持续的生态学的观念应用于建筑设计。

可持续理论在这些设计原则中被充分体现。前人研究揭示了运用生态学原理求解其共生融合的方法和途径,并提出了 5 点生态设计原则:1)设计结果应来自环境本身;这个原则要求生态设计应当首先从了解建筑场地环境及其周围环境开始,设计者们应当考虑环境能够承载什么,即允许我们做什么,这样才能保证设计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2)评价设计的标准——生态支出;在生态设计中必须对设计进行评估,应当认真考虑建筑对于生态在能源、材料、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此来评估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生态设计的可行性。3)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设计不仅要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同时还应该要通过结合自然,以满足其他生物及其周围环境的需要。4)公众参与设计;反对建筑设计的“精英主义”,生态设计应调动公众的积极性,让公众参与其中,使公众意愿得到表达和实现。5)为自然增辉。生态设计可以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使人类关注和爱护自己所生存的地球。可持续设计指导原则的提出进一步发展了可持续理论在建筑领域中的运用研究,同时为旧建筑改造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原则,使旧建筑改造进入了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

二、可持续理论与旧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的关系

节省城市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由于旧建筑是城市历史记忆的主要承载体,本身具有一定的经济、文化或历史价值,因此对旧建筑进行一味的拆除重建,不仅是对城市历史记忆的一种破坏,还是对城市资源的一种浪费和对城市环境的一种污染。在这种情形下,将可持续理论应用于旧建筑改造,提倡对城市中的旧建筑尽可能地进行合理保留和改造,使建筑重新获得生命力,从而减少了因对旧建筑大规模拆除重建而来的环境污染和城市资源的浪费。

使旧建筑改造形成全社会的一项长期工作。缺乏可持续理论指导的旧建筑改造不能很好地维持建筑改造后的成效,并有可能会对旧建筑产生重复伤害,如重庆市在召开第三届 AAPP 会前期开展过一次较大规模的城市旧建筑改造活动,仅在两年后,重庆市又在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前期开展了一次同等规模的城市旧建筑改造活动。由此可见,重庆的两次大规模旧建筑改造活动成效的维持时间较短,不仅对良好城市建筑风貌的塑造没有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建筑的质量问题,对旧建筑形成重复性伤害。因此,将可持续理论应用于旧建筑改造活动,通过对可持续理论的借鉴,对旧建筑改造进行改造前、改造中及改造后的系规划和管理,从而增加旧建筑改造后风貌的持久性,对塑造良好城市保持旧区的固有特色。

1)集中资源对市区优先重建区域进行整治

对优先重建区域的划定需要以规划署、屋宇署、消防处、民政事务总署及土地发展公司的楼宇楼龄及状况资料为准,先对区域建筑状况进行初步评估,确定重建的需要。

再进一步研究地区及策略规划、运输、社会人口以及环境等因素,藉以划定市区重建地盘。并且,许多优先重建地盘集中在旧区的局部范围,对此可以采取以目标区为本的方法,将优先重建地盘集中的部划为目标区,然后以整个地区为基础着手解决市区重建的问题。

2)制定市区旧建筑的系统整治

市重建局通过重建策略研究,认识到市区旧建筑老化趋势的日益严重,同时,也认识到如果建筑没有妥善保养,建筑物残破失修的问题将会迅速恶化,单靠拆卸重建最终难以解决建筑的老化问题。因此,对于市区旧建筑的修复成为了市区重建工作中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而对于市区旧建筑的风貌整治工作,市区重建局也制定了一套贯穿旧建筑整治全过程的策略,即在修复前,由建筑业主或通过重建局邀请建筑专家、工程师等专业人士或机构来对市区旧建筑进行初步评估,确定建筑整治工作的等级;在修复实施过程中,市重建局首先联合香港屋宇署推行了一项公众自愿参与的楼房安全检验计划,并辅助实施了一项改善楼房安

全问题的贷款计划,从而鼓励业主主动地对其建筑质素进行维护和改善,避免建筑结构及其它部分过早出现老化的情形;在修复后,鼓励业主对建筑进行定期的安全、节能检测,保证改造后的旧建筑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具备良好的建筑状况。

总结:

建筑风貌能产生较大的积极作用。促进城市的有机更新。建筑的更新是城市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城市的有机更新必须依靠建筑的有机更新与发展。我国在早期的城市更新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理念引导,对城市中旧建筑总是采取拆除重建的更新方式,忽视了旧建筑作为城市资源的重要性,使城市更新建设进入了机械更新的阶段,对旧建筑进行大拆大建的短期更新行为严重破坏了城市文脉的维系,浪费了建筑资源。当人们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的时候,人们开始意识到以旧建筑拆除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更新时代已难以为继,必须寻找一个科学的理论来引导旧建筑改造活动,推动建筑更新的有机发展,可持续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旧建筑改造活动中,通过对可持续理论的指导,可以使旧建筑改造活动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城市有新更新过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支文军. 对策:中国大型建筑设计院[J]. 时代建筑. 2004(01)

可持续建筑论文篇(4)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设计理念;建筑学

引 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之中,各种类型的建筑不断出现,建筑行业和相关事业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在建筑行业充分满足我国各个产业生产建设以及居民生活要求的同时,还应当适时的引入新理念及新政策,以促进相关行业可以维持恒久稳定健康的发展局面。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建筑行业的新理念之一,通过相关思想和技术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之上达到对建筑能耗进行丰富和优化的结果,提升建筑的创意水准,使得建筑更加经济环保,更加符合现代化的建筑标准,且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建设理念的深化。

1 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目标及概念

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当前建筑行业的新理念之一,对于今后的工作将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学理念,其指的是在使用的功能性上,充分满足现代化的需求,并且适当的考虑建筑施工设计对于后人的影响,考虑到后人的种种需求,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研究经济利益以及当前利益之间的协调关系,使得资源可以得到高效的、充分的使用。在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之中,应当全面的考虑待整个建筑的资源循环利用,考虑到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诸如节水节电的设计、运营费用的管理、建筑材料的重复使用等等,考虑到建筑设计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在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之内,充分运用相关理念和政策,实现对城市面貌和容貌的创新,使得更多的研究人员可以对此项工作产生关注,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整体风貌,将其作为艺术环境研究的主要对象。最后,同时也是最为核心的环节,在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之中应当充分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使得建筑在各方面的功能需求得到提升。注重建筑的设计灵魂,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结合建筑自身功能性和类型的区别,结合建筑设计的目标,结合当地和周边环境气候的特征,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以确保建筑施工可以达到现代化标准。

2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之中有着重要且广泛的应用,对于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意义。首先各项绿色资源的使用,使得建筑能耗全面降低,并且使得建筑可以充分满足现代化人们生活的标准,其次,建筑节能设计的大力推广,各项生态技术和生态设计理念的引入,也使得建筑的设计更加富有时代的特征,最后,各项新能源,诸如风能的使用,则使得建筑的科技性得到增强。所以从总体上加以分析,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对于我国当前建筑设计事业的稳步发展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2.1 建筑资源循环利用设计

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对于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而言意义重大,同时也是建筑学之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充分的使用绿色新能源以及加强了建筑保温的基础之上,对建筑使用过程之中产生废物进行充分使用,也是建筑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人们在建筑之中活动所产生的废物、废水,占据了建筑废物的相当一大部分比例,而按照传统的设计方式,上述废物将会被直接的排往地下管道,排放至指定的废物处理中心,在这样一个过程之中,各种污染物质和水共同的混合,为后续的处理带来了极大不便,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通过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理念的引入,通过循环资源设计系统和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污水的处理和循环再利用,在建筑设计之中设计师可以根据各个房间布置情况,设置相应的排水管道,将上述管道所排放的污水和污染物质进行专门的处理和分类收集,由于不同建筑在不同区域之内排放污水的程度不同,所以还应当采取分流汇总的形式,使得后续处理的效益得到提升,进而很好的达到节省资源效果,形成建筑区域内互相协调的污水处理模式。在具体的建筑可持续发展设计之中,应当设置相应的雨水收集系统,将其排放管线与建筑内的生活污水排放管道结合起来,集中的进行处理,净化之后的水存储至特定的滞留池之中,以方便后期建筑内卫生器具的清晰以及生态绿化浇灌使用,。充分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

2.2 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关于一些节能材料种类有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达到节能的目的。如利用具有低光传输损耗和太阳可见光谱传输特征的光纤,可将太阳的自然光导入日照不足的建筑内。将光纤与具有后发光作用的储光材料相结合。还可将白天的太阳能储存用于夜晚的室内照明。这类储光材料,并不借助于光电或光热转换过程,可直接储存和释放太阳光能,因而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又如,受光照激发后能发出较强光的光致发光材料,已有研究报道将这类材料涂于建筑物墙面上,其可在夜间或暗处发出使人眼能分辨物体的光强,持续时间达8h。

对于建筑照明系统的设计,应当重点的融合节能相关理念。采用绿色化照明系统,注重环境的保护,注重能源的节约,并且以此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工作质量,保护身心健康。此外,对于光源的控制,也应当加强重视,在建筑的住宅楼梯间,需要采用相关的节能控制措施,诸如使用声控的方式,对光源的照明进行开关控制,对于灯具的选择,一般需要严格的遵循照明设计需求,在满足了相关建筑室内照明质量的基础之上,选择高效的、紧凑的节能灯具,选择高压钠灯、卤化物灯以及高效气体灯等设计形式,更好的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节能的效果。

2.3 生态设计理念

生态景观设计把室内设计与生态学相结合,在室内设计中引入自然因素,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综合考虑居住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近年来,室内设计的室外化倾向正是这种设计观的反映。居住空间的设计应适当地引入绿化、粗加工木材、石材等自然材料,注意保持其自然的材质,肌理、色彩,创造清新的环境氛围。居住空间的生态观设计缩短了现代人与自然的距离,提高了环境品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理念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详细的探讨了建筑学之中的相关重要理论,同时通过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刻探讨,对理论的重难点和需要进行细致分析的部分进行了综合性研究,旨在不断促进工作的发展和改进,为今后相关事业稳步向前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工作的完善和增强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田鸿喜. 浅论建筑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 安徽建筑,2009(06).

可持续建筑论文篇(5)

关键词:建筑学;绿色发展;前景

0.引言

绿色发展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学领域的具体探索和实践,也是建筑学发展的新的探索。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发展背景下,建筑学的发展就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绿色发展是未来建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探究分析,就能为建筑学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实际中应用提供有益发展思路。

1.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内涵及绿色建筑学发展意义分析

1.1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内涵分析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在多元化的思想交汇下对建筑领域的发展也有着很大影响,建筑学作为综合性的学科,和时展主题相结合,也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举措。绿色发展理念在不同范围以及学科当中的概念也有着不同,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绿色发展理念就包含着资源能效型的理念,也就是对资源进行充分化的利用。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对各种能源要充分利用,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作为首要选择[1]。同时还包含着建筑和自然融合的思想观念。人类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建筑学的发展也在时间的推移下发生着变化,在思想观念上更加的进步。其中将建筑和自然相融合的观念进行体现,就使得建筑学的整体发展呈现出进步文明的特征。1.2绿色建筑学发展意义分析绿色建筑学发展对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在资源能源的消耗量上比较大,在面临着资源能源枯竭的同时,建筑领域就要充分注重绿色发展理念的融入,构建节能环保型的建筑,通过对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最大程度减少能源的消耗。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及时性转变,才能有助于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对丰富建筑学的理论也有着积极意义,绿色发展理念和我国当前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相符合,对各专业的合作程度以及责任感也能加强[2]。建筑的建造在程序上比较多,对专业的划分细化,通过绿色发展理念的充分融入就能有助于建筑学的系统化。对新能源的利用以及新材料的应用对建造成本就能有效降低,对整体的建筑发展理念创新也有着积极意义。

2.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历程和前景

2.1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历程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经过了长期积淀,在理论体系上得到了丰富化。绿色是大自然当中的常见色彩,大家对绿色也都有着统一的认识,绿色象征着朝气蓬勃以及希望和生命。绿色发展理念在进入到新时代后就得到了重视,在各个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绿色理念在生态学以及环境科学理论指导下,对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观念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有着促进[3]。绿色发展理念也成为对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相处目标实现的重要理念,对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比较有利。上世纪六十年代,奥戈亚在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报告当中对建筑设计和环境气候等相互关系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相关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对建筑设计的发展产生了很多影响。后来又有建筑设计师杨经文对设计结合自然:建筑设计的生态基础当中对生态设计和设计的整体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建筑设计要对实际的结构关系进行考虑,将绿色设计理念和建筑表现力相结合是值得重视的[4]。通过绿色发展理念的应用,就能促进建筑设计的完善性以及多样性,将绿色设计预支相结合,就能对建筑学的内涵丰富化和先进性呈现起到促进作用。2.2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前景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是在诸多的学者不断的探索研究,以及和时代进步相结合的研究基础上探究的内容。上世纪六十年代索勒里提出的建筑生态学理论讲建筑学和生态学进行了结合,这是建筑学的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的雏形。其希冀能设计出三维尺度的城市,对能源资源利用率进行提高,以及降低能耗等,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麦克哈格对设计结合自然进行了发表,通过对一些城市地区的开放空间以及空气库研究等,就提出了系统观点以及方法。绿色建筑体系的深化以及创新,从科学的发展观点出发,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原则基础上的绿色建筑学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绿色建筑学的发展以及完善,还需要和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相结合,以及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能与之相结合,深化建筑学的理论知识体系。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要从可持续发展观念角度出发进行研究,适应可持续发展观的建筑教育的环境。在建筑生态意识教育层面要能不断加强,建筑师在进行创作过程中和时代以及当前社会认识水平是分不开的,建筑师也有责任引领建筑进步的潮流。在新的发展时代,要更加的关注历史以及人文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并将其和建筑学进行结合。可持续发展建筑教育的理念要能及时性的转变,新的建筑运动前,古典建筑学对建筑形式以及文化和美学等法则比较重视,在涉及到的建筑科学以及技术层面并不是很多[5]。新的发展环境下,就要能充分重视绿色发展理念和建筑学的紧密联系,将其和建筑教育相联系,通过专业化的教育来提高人们对绿色建筑学发展的认识。

3.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领域的发展需要和时展背景相结合,从多方面来丰富建筑学的理论知识内容,为新时代的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带下坚实基础。通过从理论层面对绿色建筑学的发展历史研究以及内涵的分析等,希望能更好的为建筑学的理论体系丰富完善提供有益观点。绿色建筑并非新的建筑形式,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将绿色发展理念与之相结合,就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祎显.浅谈建筑节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门窗.2016(11)

[2]罗松.绿色建筑理念、建筑特征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J].江西建材.2016(19)

[3]吴敏.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理念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35)

[4]何忠家.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6(08)

可持续建筑论文篇(6)

关键词:可持续 建筑设计 探讨

在全球能源危机日益显现的当下,如何从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应用成了各个行业所关注的课题,而在建筑设计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也显得尤为重要,而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居住环境。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意义

1、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

其实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由来已久,我国传统哲学一直强调“天人合一”、“天人和谐”,力求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一直强调要有长远眼光,为子孙后代着想,即含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以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发展,虽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维持了较高的消费水平,带来了财富和文明,但却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使人类处于能源匮乏、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艰难境地。至20世纪70年代初,资源对发展的制约作用明显体现了出来,西方发达国家也出现了人口剧增、资源危机、环境污染三大问题,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些问题迫使人们从更广泛的视角重新认识发展问题。“技术悲观论”和“技术乐观论”两派关于资源与发展关系的激烈争论,使更多人在“发展不能以破坏资源环境质量为代价”、“为保护资源环境应当控制人口增长”等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2、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意义:

首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面临着日益突出的矛盾和巨大的压力。我国的综合国力还不强,科技水平明显落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因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牢固地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从体制、制度、管理、科技进步等方面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大力开发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新科技、新能源、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就是要使经济的发展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

其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战略性调整。这种调整应该是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整体协调性的重大调整。它要求把生态、协调、可持续等概念引入到农村各产业、乡镇经济与社会,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调整中,这就提出了三者联动、互动发展的较高层次的要求。

二 建筑设计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应用

1、所谓建筑设计,就是要从最开始的环节控制建筑各个方面的节能措施,而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建筑在自然采光以及通风等方面的表现。

在现代建筑当中,采光通风及温度调节等方面的控制与平衡大多靠机械完成,而这方面科技的不断发展所造成的以大弊端就是滥用空调。空调的大肆滥用所造成的最直接结果就是能源浪费和生态平衡的破坏。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在建筑设计时对于这些持续性的能源消耗可用更为先进的方式进行缓解,比如生活消耗能源从电力消耗转向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最大程度的利用可以解决生活热水、温度控制等问题。而建筑结构本身的自然通风性能也应该考虑到,自然通风方面的出色表现可减少很多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而且对于人体健康来说,自然通风和采光也更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维护。

所以,在建筑设计缓解当中,设计师和相关单位应该逐渐重视起来,在相关工作时更多的考虑建筑所在地周边的气候条件以及地形地质状况,将这些元素和建筑设计有机结合,以此来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减少人为的照明和通风能耗。

2、建筑材料选择的可持续性应该得到重视,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乃至维护成本方面,建筑设计人员应该考虑得更远,目前钢结构建筑的大力提倡其实就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建筑材料在应用中的可循环利用对于能源消耗的减少有长远意义,而且钢结构建筑对于生态环境的承受力也更强。我们传统的建筑材料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可再生性和不可循环利用等特点都是需要得到改进的。

3、建筑能耗需要得到控制:除了建筑室内的采光通风以及保温室以外,外墙保温在近年来的建筑工程设计当中也逐渐被重视,外墙保温环节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帮助建筑本身的节能。在具体设计时,建筑墙体的外侧采用玻璃覆盖,两者之间有空隙,透过玻璃进入的太阳能被储存在墙体中,冷空气流经墙体时,被加热后引入室内。这种方法在热带和寒带都有保温隔热作用。采用新型的屋顶保温材料如岩棉、矿棉、玻璃棉、加气混凝土保温块等;在屋顶设置采光窗,它既是采光的需要,也具有吸收太阳能量的功能;如果条件允许,还可设置屋顶花园,既美化环境,又有很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三 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建筑设计实践

在建筑与城市,建筑与景观环境的关系方面,“可持续”性建筑设计所涵盖的领域已经涉及到了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等。而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即我们今天的发展应该是“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建筑及其建筑环境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的设计需要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健康的影响、对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从而使其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

生态建筑所包含的生态观,有机结合观,地域与本土观,回归自然观等等,都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理论建构部分,也是环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态建筑其实也是绿色建筑,生态技术手段也属于绿色技术的范畴。

可持续建筑论文篇(7)

关键词:绿色建筑,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绿色建筑,其历史悠久。原生的绿色建筑曾伴随着人类一起诞生和成长,世界各地的原始住居及其发展所形成的体系已延续数千年,度过了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繁荣、经济增长,但是却助长了人类部分无休止膨胀的欲望,自然资源被肆意滥用,生存环境恶化,人类住区渐为灰色所吞噬。

面对世界范围内人口剧增、土地严重沙化、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的日渐枯竭等人类生存危机,人类不得不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了人类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不仅揭开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篇章,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社会各领域、各层次的深刻变革。“建筑”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在世界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大潮中也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

1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

1.1 绿色建筑的产生

绿色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就有这样的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文中的“巢”就是最早的绿色建筑———利用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对附近环境没有产生副作用。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繁荣、经济增长,但是却助长了某些无知而又贪欲的人无休止膨胀的欲望,自然资源被肆意滥用,生存环境恶化。20世纪60年代,公害事件和环境污染频生,从而引发了一场绿色运动。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的报告,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认识到如果人类不去保护生态环境,那么人类发展的负效应行为将毁灭人类本身。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1993年的斯图加特生态建筑展览会上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各种设想和模型。至此,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等的研究与实践达到了高潮。

1.2 绿色建筑的涵义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运行、拆除/再利用)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它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形象代名词,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与环境共生建筑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

2 绿色建筑的发展概况

国际上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 Soleri)把生态学和建筑学两词合并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1963年V•奥戈亚(V•Ol-gyay)在《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中提出建筑设计与地域气候相协调的设计理论。1969年美国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McHarg)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应协调发展并探索了建造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它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正式确立。70年代石油危机后,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注重建筑节能的研究,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新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在掩土建筑研究方面的成果尤为突出。80年代,节能建筑体系日趋完善,并在英、德等发达国家广为应用。90年代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开始走入正规。阿莫里•B•洛温斯在文章《东西方的融合: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而进行的整体设计》中指出:“绿色建筑不仅仅关注的是物质上的创造而且还包括经济文化交流和精神等方面。”

40多年来,绿色建筑由理念到实践,在发达国家逐步完善。绿色建筑研究由建筑个体,单纯技术上升到体系层面,由建筑设计扩展到环境评估,区域规划等多种领域,形成了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社会的推广,绿色建筑理念也逐渐得到了行业人员的重视和支持。1993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8次大会发表了《芝加哥宣言》,号召全世界建筑师把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列入建筑师职业及其责任的核心。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北京》,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21世纪中的工作准则。这一切标志了绿色建筑的兴起。

3关于中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其他几点认识

3.1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建筑文明的重要历史见证,其对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所做出的独特解答,已成为建筑界关注的热点。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是土和木。土取自于大地,当建筑结束寿命时又回归于大地;木材则是可再生资源。我国传统建筑材料的本质在于“源于自然,融于自然”。

适应自然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绿色建筑技术是经过长期的摸索而得出来的,虽然它没有现代建筑技术的华丽外表,但其朴实的内在却包含了许多现代技术原理,如众所周知的窑洞建筑所具有的“冬暖夏凉”特性,实质是其蓄热性能较好的厚重性围护结构,由于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对于较大的室外温度波动的衰减作用的一种表现。我国各地民居中也有许多宝贵的绿色建筑的经验。譬如关中民居,关中地区气候干燥,夏热冬冷,风沙多,因而关中民居自然形成了狭长的四合院式的庭院。这种庭院充分反映了关中地区特有的深宅、窄院和封闭的地方特点,这样不仅节约用地,也解决遮阳、避暑、通风和室外排水等问题。

但是,笔者认为这些优秀的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却没能很好的在现代建筑中继承下来。究其原因,可能是在传统建筑的实践中,环境观只是一种模糊、自发的观念,并没有形成明确的认识和完整的理论。

3.2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建筑的起步始于20世纪后半叶,是以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建筑节能入手逐步推广的。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北京》,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在21世纪中的工作准则。随之在一些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进行了绿色建筑实践,还进行了与此相关的“生态建筑”“健康住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002年年底,国家对绿色奥运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系统地提出了绿色建筑所涉及的内容和重点。进一步引进了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技术,并应用到我国现在以及未来蓬勃的建筑市场中,让绿色建筑的观念深入人民大众。

当前,中国的发展现状已对其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传统的高物耗的发展模式既不经济也不利于环境,它已严重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实行新的、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模式即可持续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总之,我国对于绿色建筑这一理念的认识日益完善,绿色意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默默无闻到成为时尚,从理想到现实,发展迅速,成绩显著。

4 结语

目前,人口剧增、土地严重沙化、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的日渐枯竭等人类生存危机急剧恶化,绿色建筑的出现是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结果。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绿色建筑理论在笔者看来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这就要求建筑工作者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更好的切合绿色建筑的新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夏云,夏葵,施燕.生态与可持续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布赖恩•爱德华兹(Brian Edwards).绿色建筑[M].朱玲,郑志宇,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赵群,周伟,刘加平.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生态建筑经验刍议[J].新建筑,2005(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