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无形资产会计论文

无形资产会计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16 15:13:08

无形资产会计论文

无形资产会计论文篇(1)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信息披露

一、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问题

(一)确认范围过于狭窄

无形资产入账并予以披露的仅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和商誉7项。而商誉仅对产权变动商誉确认,对自创商誉并不予以确认。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包括商标名称、报刊刊头、计算机软件、许可证和特许权、版权、专利和其他行业性的财产权、服务和经营权等14项。美国评估公司所涉及的无形资产也有20多项。伴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剧,许多新兴的无形资产种类将会进一步增加。我国仅仅披露以上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二)披露信息失真

计量基础企业通过交易取得的无形资产计价基础是历史成本,而自创的无形资产现行的会计报告中也仅仅只披露历史信息,对无形资产的现在信息以及未来预知的信息却几乎没有披露,而事实上很多无形资产仅仅通过历史成本计价作为依据是不能正确的反映其价值的,更无法披露前瞻性的、不确定性的信息以及风险信息,这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对决策者容易造成误导,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披露信息内容不充分

在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中不披露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的详细项目。就披露部分而言也仅仅包括各类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各类无形资产当期期初和期末余额,变动情况及其原因、当期确认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及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成本和取得方式。《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第16、17、19号意见书》以及其他权威性会计文献都对无形资产的报表揭示方法做出了详细的说明,要求每一项主要的无形资产都要单独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若拥有大量的无形资产,必须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更为详细地列出每一项的金额。购买无形资产的支出必须清楚、明确地反映在“财务状况变动表”上。无形资产摊销额一般直接冲减“无形资产”账户,但也允许在资产负债表或附注中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来反映。英国会计准则也要求企业详细披露有关无形资产和商誉的信息。我国这种披露模式使得许多与无形资产有关的对决策者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难以用货币计量的重要信息不能反映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报表信息使用者基于这些不充分信息做出的决策可能偏离实际情况,增加信息使用者所面临的风险。

二、信息披露在新准则下的新规定

新准则关于无形资产披露内容较原准则更为宽泛。除了原准则披露内容外,新准则还增加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披露其使用寿命的估计情况;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对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披露。用于担保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当期摊销金额等情况。记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金额等内容。这样便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企业无形资产会计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也便于管理层对企业无形资产进行有效地管理。

三、完善无形资产披露的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大环境下。无形资产作为企业重要核心力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对于所有者、经营者以及其他有利害相关者无疑都是很重要的。因此,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应该充分、公开、真实与科学。:

(一)进一步完善现行无形资产会计规则

例如无形资产项目的各级名称的统一。实质内容相同的无形资产项目应以统一的名称列示于财务报表中,绝不能出现五花八门的不同名称也就是说无形资产的各明细项目不能主观随意地命名,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或条例来规范其名称,这样既便于不同公司间的横向比较,又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阅读理解。无形资产的项目级次必须清晰。所有无形资产项目都应列明它的级次,尤其不能省略二级科目而直接列示三级科目。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项目应包括:专利权、著作权、一商标权、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租赁权、特许权、电子计算机软件、网址和域名等。除此之外,有些数量少且不经常发生的,一旦发生可并入相近的项目来反映。

(二)加强公司治理

上市公司披露的无形资产信息不仅包括技术开发信息、无形资产存量信息、无形资产增减变动信息、无形资产的对外投资信息,还应包括无形资产的交易信息、无形资产发生的纠纷与诉讼信息及无形资产收益信息。就内部治理机制而言,董事会的构成及其议事规则是关键,目前引起广泛讨论的是董事会的构成及其独立性问题,特别是独董对信息披露的特殊作用,只有在独董被企业股东和其它市场参与各方当作真正的经理人来选择、激励和监督后,才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就外部治理机制来看,竞争性的外部市场体系主要包括资本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和经理劳务市场。当公司经营不佳时,会计信息披露作用于资本市场的股票价格,带动外部治理机制的协同影响。所以,培育购并市场,促使股东“用脚投票”的机制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

(三)强化无形资产运营中的评估问题

无形资产在转让、投资的过程中,应根据其效用和市场情况进行评估、合理定价,以维护其所有者和占有者的权益。无形资产评估不同于企业会计计价,它反映特定条件下的市场价值。同时,无形资产评估应稳妥可靠,评估结果应以充分的市场调研、市场信息资料为依托,科学地评定和估算。而且,其评估结果不应受到无形资产处置(如《公司法》中对无形资产出资额比例的规定、税法中对无形资产摊销的规定)的制约。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现行法律、法规的修订,以适应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我国香港税法中对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处置做法可供借鉴。

参考文献

无形资产会计论文篇(2)

关于无形资产的摊销,新准则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有效期不同。旧准则规定,企业要按照收益期限或法律规定期限(倘若没有的话按照10年)来摊销,而新准则则需要企业在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的基础之上进行摊销,方式更加灵活,企业更具有主观性;二是摊销方法不同。旧准则按直线法摊销,而新准则按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来摊销,包括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而不是只限于直线法摊销。

二、无形资产准则的调整对于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无形资产新准则的实施,对于我国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来说,有利于企业转变自己的发展方式,把依靠科技进步作为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之上逐步实现企业的科技化和信息化。

(一)将研究开发费用单独核算,有利于提高企业对该项经营活动的重视按旧准则会计处理方式,企业自行开发新项目的支出应在支出时直接计入损益。由于一个项目的完成往往需要经历时间及大量的资金的投入,这必然使当期利润减少,管理者迫于利润指标的压力,只能顾及眼前利益而放弃企业的长远发展。而在新准则下,开发费用的资本化,可以减轻管理者在开发阶段的利润指标压力,从而提高企业在开发投入上的热情,促使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促使企业的业绩及现金流实现长期的同向增长,使公司进入良性循环周期,提高企业价值水平,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有利于客观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性新准则规定,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时可以采取延期支付的方式,这实质上具有了融资的性质。另一方面,新准则在结合我国现实的市场经济环境的基础之上,使得企业在操作层面上更加具体化。新准则对开发费用的资本化条件、企业接受投资取得的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都有明确的规定,对企业通过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政府补助和企业合并取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的核算也都有详尽的说明,因此,在新准则下,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完整,可靠性及相关性更强,有利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获得更加准确的企业信息,并据此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无形资产会计论文篇(3)

【关键词】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哲学; 无形资产哲学对象; 无形资产哲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0-0002-06

一、无形资产发展需要学哲学

什么是哲学?“哲学”一词来自希腊文philosophia,由“爱”和“智慧”两词组成,意为“爱智慧”。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指出:“哲学是关于人们的世界观的学问。”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4版)指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③可见,哲学是关于人们的世界观的学说。

学习哲学是非常重要的,2013年12月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④对无形资产的认识与发展,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理论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形资产发展的指路明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它主要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认识论和历史唯物论等内容。

人们对无形资产并不陌生,但对无形资产发展与学用哲学有什么关系并不十分清楚。有人会想:“我没有学哲学也照常处理与无形资产相关的事务,如申请企业专利、注册企业商标”,“可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处理与无形资产相关的会计实务。”人们在日常工作中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跟进式的工作方式,根据无形资产的各种法规和企业制度的规定,处理日常无形资产业务与会计事务,按部就班地工作;一种是前进式的工作方式,在跟进工作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富于创造性地提高工作效率。人们又会发问:“我不论是哪种工作方式,并没有以哲学理论指导无形资产业务活动和处理无形资产会计事务。”实际上,人们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哲学的基本原理来认识和处理与无形资产相关的事务。学习哲学并将哲学的基本原理自然地与其他理论相融合,用于指导无形资产实际工作,以便提高无形资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无形资产事业的发展。为什么学习哲学就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呢?无形资产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构成很复杂,有各种各样的无形资产;存在的形式很复杂,有显现的和隐密的无形资产,有法规定的无形资产和没有法规定的无形资产,有不同时限规定的无形资产;生成过程很复杂,有自制的、购入的、投资的等多种路径生成的无形资产;归属(所有)很复杂,有国家、集体和个人所拥有的无形资产,或企业、事业和其他组织所拥有的无形资产;营运很复杂,无形资产的营运有转化、贸易和投资等多种形式。

由于无形资产的复杂性,为了正确认识和发展无形资产需要学习哲学。这是因为:

(1)哲学是放大镜,观察无形资产看得全。应用哲学原理,从不同方面全面观察无形资产整体,宏观上国家无形资产,中观上国民经济的部门、地区无形资产,微观上企业事业单位无形资产。全面观察无形资产可以避免片面观察无形资产。例如:有人以为无形资产就是《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应用指南⑤所规定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上述对无形资产种类的规定,只是法定纳入会计核算的几种无形资产,除此之外,还有没有纳入会计核算的多种无形资产。

(2)哲学是望远镜,观察无形资产看得远。应用哲学理论,回顾以往剖析无形资产的历史发展,审视现在研究无形资产的发展,展望未来预测无形资产发展的趋势。历史地研究无形资产可以避免静止地研究无形资产。例如:有人认为,现在的企业,有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价值还不足1%,有的还没有无形资产。这种禁止、近视地只看到企业眼前很少或没有无形资产,但从企业长远发展观察,随着企业立足创新技术的持续发展,企业无形资产将会不断得到发展,其作用也会日渐显现。

(3)哲学是潜望镜,观察无形资产看得深。应用哲学理论,从实际出发,透过形式看内容,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无形资产的性质、与各方面的关系和发展规律。深入地研究无形资产可以避免脱离实际、表面、形式地认识无形资产。例如:有人认为,企业的发展一看技术二看管理,与无形资产没有多大关系。对企业和管理需要从无形资产的视角,深入地分析技术形成专利权和管理形成经营秘密的水平,才能表明无形资产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对提高效益的作用,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的能力。

(4)哲学是显微镜,观察无形资产看得细。应用哲学理论,分析无形资产系统及其构成要素、核算、营运、管理和规范等。对无形资产的精细分析可以避免无形资产构成不清、项目不明、界线模糊。例如:有人认为,科学技术是无形资产,企业文化是无形资产,创作活动是无形资产等。实际上,科学技术、企业文化和创作活动是生成无形资产的来源,不是无形资产,要划清形成无形资产的来源与形成的无形资产的界线,只有当科学技术、企业文化和创作活动的成果符合无形资产的性质(定义)时才是无形资产。

二、学用哲学认识与发展无形资产

学用哲学的任务在于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在无形资产领域学用哲学,其任务在于认识无形资产与发展无形资产。

(一)学用哲学认识无形资产领域

学用唯物论、辩证法和反映论,认识无形资产领域。无形资产领域是与无形资产相关的范围,这个领域有多大,与无形资产的开拓创新发展和人们对其认识相关联。学用哲学以便全面、深入地认识无形资产领域。认识无形资产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无形资产是客观普遍存在的。无形与资产的结合形成无形资产。各种组织拥有无形资产,各种人群也拥有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界定,无形资产与无形财产、无形资本、无形财富等相关概念的比较,无形资产的性质及其特征,都说明无形资产是客观、普遍的存在。无形资产对象的统一性,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反映。

(2)无形资产是一个系统。客观上无形资产是由小逐渐扩大而形成的无形资产系统。无形资产既是静态系统又是动态系统。无形资产系统由各种要素构成。对无形资产要素的确认要建立鉴定机制。为正确认识无形资产要素,按照无形资产要素的不同标志分为各种类别,如无形资产按是否法定会计核算,分为法定会计核算类和不进行会计核算类。

(3)对无形资产实践的感性认识。对无形资产的认识有一个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无形资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无形资产感性认识是一个过程,其基本要素是感觉、知觉和表象。无形资产的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和初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生动性、表面性等特点。无形资产感性认识有直接的自觉认识和间接的理性认识。

(4)对无形资产实践的理性认识。无形资产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无形资产的本质、整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采用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从无形资产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从感性具体到抽象规定,从抽象规定到理性具体形成无形资产理论,无形资产理论的概念、特点与功能。无形资产理论体系化形成无形资产理论体系。无形资产理论体系由各种理论要素构成。要重视无形资产基础理论。无形资产理论新增长点是交叉学科研究。适应无形资产的发展,建立《无形资产学》和《无形资产哲学》等。

(5)无形资产理论指导实践及其检验。无形资产理论具有指导功能,是行动的向导,依据无形资产正确的理论,提出各方面的理论知识,结合无形资产相关的具体规定,组织无形资产实际工作。无形资产理论是否正确需要经过检验:运用会计理论判断、法规检验会计理论;根据无形资产实践检验无形资产理论。

(6)无形资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无形资产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无形资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扩大影响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综合实力;扩张资本(通过无形资产兼并或联合,以无形资产投资、无形资产经营,开发无形资产);推进现代化管理;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二)学用哲学发展无形资产事业

学用唯物论、辩证法和历史论,发展无形资产事业。学用哲学发展无形资产事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无形资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从无形资产通过全部发展路径的轨迹可以看出,无形资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无形资产发展过程表明无形资产发展的两个基本特征:无形资产内部各要素之间、无形资产与外部各方面之间是普遍联系;无形资产是永恒发展。

(2)无形资产发展的基本环节(基本范畴)。从无形资产发展过程分析,发展的基本环节(基本范畴)是:原因和结果,如知识产权的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如科学技术与专利权;可能性和现实性,如专有技术;内容和形式,如著作权;现象和本质,如商标权;共性和个性,如特许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

(3)无形资产发展的规律。从无形资产发展过程分析,发展规律主要是:对立统一规律,如生产发展需要新技术的专利权;质量互变化规律,如知识积累的著作权;否定之否定规律,如企业发展需要拥有不断完美的商标权。

(4)无形资产的历史发展。无形资产发展的外部条件是无形资产所处的环境,在一定客观环境下才产生无形资产。全球化推动无形资产发展,中国加入WTO对无形资产发展的影响,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发展的影响。如我国无形资产60年的演进,表明新中国成立后无形资产发展的历史。

(5)无形资产发展的动因。推动无形资产发展的主要动因是科学技术。科学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应推动无形资产的发展;文化培育,企业文化是培养企业自创无形资产使其生成的源泉;历史传承,传授和继承前人的无形资产;开拓创新,以创新的精神、思维和方法,开拓创新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发展要以人为本,培养综合性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从事无形资产事业的人才。

(6)形资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无形资产系统各要素全面发展,无形资产系统发展与无形资产环境协调发展,以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学科交叉为模式、以创新为动力持续发展,促进无形资产事业的全面发展。

以上在无形资产领域学用哲学的实践是建立无形资产哲学的客观基础。

三、提高学用哲学成效需要建立《无形资产哲学》

(一)无形资产哲学的形成

在无形资产领域学用哲学的实践基础上建立无形资产哲学。无形资产哲学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结合无形资产理论,研究无形资产的性质和一般规律的应用哲学。无形资产哲学是无形资产人员的一种无形资产世界观,是无形资产人员对无形资产领域总的、最根本的看法。所以,无形资产人员需要有无形资产哲学视野,用无形资产哲学去认识无形资产领域。

无形资产学用哲学,是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并用于无形资产事业实践的过程。这对从事无形资产事业的人员来说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学校专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在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的哲学理论),并将其有意识、自觉地应用在无形资产事业的实践中;二是在学校和实际工作中,不是系统而是部分地从其他专业教材和文献资料中学习与之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或哲学思想,并将其无意识地随工作应用在无形资产事业的实践中。

在无形资产事业中学用哲学是广泛的、普遍的,如在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无形资产审计、无形资产统计、无形资产评估、无形资产市场、无形资产融资、无形资产法制建设、无形资产教育、无形资产学科建设、无形资产研究和无形资产管理中,都有学用哲学的实践。在无形资产事业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学用哲学的实践,是建立《无形资产哲学》的客观基础。

无形资产实践是行为主体依据无形资产规范的规定和要求,结合一定理论的判断,处理无形资产事务的多样性的综合过程:从不同视角对其分析,可以说是依法处理无形资产事务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依据无形资产理论处理无形资产事务的过程;或依据哲学基本原理处理无形资产事务的过程等。为了正确地学用哲学基本原理,需要从哲学的视角分析无形资产实践,在对其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为理论认识,进而建立《无形资产哲学》。

建立《无形资产哲学》是一个过程,需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立无形资产理论体系,已出版的各种类型的《无形资产学》、《无形资产概论》等,表明无形资产理论体系已初步建立,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二个阶段是在无形资产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无形资产哲学》,这个阶段现在只是提出探讨,还需要大力推进,将无形资产理论与哲学原理相融合,然后将其理论体系化,形成《无形资产哲学》。

(二)无形资产哲学的功能

《无形资产哲学》是一门介于哲学与无形资产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无形资产哲学是无形资产学与哲学的结合,这种结合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有机结合。无形资产哲学是“哲学”与“无形资产学”的中介,对于哲学是应用关系,即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无形资产原理和无形资产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无形资产学的应用是全面的,既指导无形资产理论的研究,又指导无形资产方法的研究。无形资产哲学对于无形资产学是指导关系,应用无形资产哲学的基本理论指导无形资产理论研究。在未形成无形资产哲学之前,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研究无形资产学,在形成无形资产哲学之后,既可以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可以依据无形资产哲学去指导研究无形资产学和无形资产实践。可见,无形资产哲学是属于哲学在无形资产领域应用的一门应用科学。

《无形资产哲学》处于哲学与无形资产学(无形资产实践)之间的中介地位,发挥着如同哲学功能的中介功能,促进无形资产事业的发展。这种关系如图1。

由于《无形资产哲学》具有中介作用,《无形资产哲学》具有以下功能:(1)认识功能,依据无形资产哲学认识客观无形资产事物。无形资产哲学理论是理性认识的理论形态。其认识功能表现在:解释无形资产理论上的各种争论,用无形资产哲学理论解释、评价、判断各种无形资产理论问题的争论,分析其在认识上的理论与方法的原因,以寻求正确的认识;揭示无形资产事物内在的各种关系,运用无形资产哲学理论,揭示某些无形资产事物内在的关系;认识无形资产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以一定的无形资产哲学理论,通过无形资产实践活动,去认识无形资产事物的本质、现象、特征、联系、运动和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预测未来的变化,依据无形资产哲学理论,根据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客观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从已知无形资产事物出发,考虑未来期间各种因素的可能变化,逻辑地推论未来期间无形资产事物可能出现的情况、特征、关系和发展趋势等,在未来时期无形资产理论建设的状况和水平。(2)指导功能,依据无形资产哲学理论指导无形资产实际工作。哲学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活动,以改变世界。理论是行动的向导,在一定理论指导下,依据无形资产哲学理论具有的特征而提出的各方面理论,组织无形资产实际工作。对无形资产工作的指导主要有:指导无形资产工作,运用无形资产哲学基本理论,建立与健全无形资产组织体系,组织无形资产管理与核算,积极发挥无形资产职能作用,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指导无形资产改革,运用无形资产哲学基本理论,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无形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无形资产核算和无形资产管理体系,发展无形资产市场,建立管理型无形资产模式,使无形资产促进经济的发展;指导无形资产研究,运用无形资产哲学基本理论,研究经济管理对无形资产发展的影响,研究科技进步对无形资产发展的影响,研究其他科学的发展对无形资产发展的影响等。(3)教育功能,运用无形资产哲学理论进行无形资产教育。面向学校和社会,普及无形资产知识,说明无形资产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重大作用,以便提高人们对无形资产的认识,维护知识产权,加强对无形资产的核算和管理。

(三)建立《无形资产哲学》是现实的需要

在学用哲学的基础上为什么还需要建立《无形资产哲学》?有人会提出,直接学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汁原味”要更好。在学用哲学的基础上建立《无形资产哲学》是提高学用哲学成效性的客观现实的需要。哲学是人民大众的哲学,希望人民大众都能在实际工作中活学活用哲学,实现这种愿望的方式之一,是将哲学的基本原理与专业(职业)相结合形成专业的应用哲学并借以学用哲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用哲学的成效。这是因为,将无形资产学用哲学的实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梳理、总结、抽象,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体系化为无形资产哲学,成为学用哲学的理论指南,起到在无形资产领域学用哲学用于认识和发展无形资产的范式。学用无形资产哲学范式,是在无形资产领域大家学用哲学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或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这样,学用哲学建立《无形资产哲学》的必要性是:(1)依据无形资产哲学范式学用哲学,具有时效性,可以加速在无形资产领域学用哲学,更好地发挥作用;(2)学用哲学联系无形资产实际,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全面认识无形资产的性质和一般规律,促进无形资产全面、协调和持续地发展;(3)将哲学理论语言转化为无形资产专业哲学理论语言具有群众性,通俗易懂,便于普及哲学知识,提高无形资产人员的理论水平、思想水平和增强综合素质。

四、建立《无形资产哲学》框架

(一)无形资产哲学的对象

无形资产哲学对象的确定不是人们主观的臆断,而是根据研究无形资产的实际内容来确定。无形资产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无形资产运动一般规律。它的研究领域,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想的宏大领域,而仅限于无形资产领域;其所研究的对象是无形资产运动一般规律,不是无形资产全部的各种具体规律,而是在无形资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世界观方面,对各种无形资产运动具体规律,从认识路线和认识方法进行科学的抽象,研究无形资产运动的一般规律。无形资产运动一般规律,表现为无形资产人员对无形资产领域的一些根本认识观点或基本看法。也可以说,无形资产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从世界观方面,研究无形资产领域表现为特殊矛盾的无形资产运动一般规律,如无形资产生成规律、无形资产经营规律。无形资产哲学对象区别于无形资产学对象,就在于研究特殊矛盾不同。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⑥可见,无形资产的对象,就是它“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

无形资产哲学对象与无形资产学对象既然不同,那它们还有什么关系?“无形资产学对象是无形资产运动。无形资产运动的价值运动方面,是无形资产的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形成基础、价值构成、价格、价值增值、价值规律)和价值实现过程(价值补偿、价值分配);无形资产运动的使用价值方面,是以一定载体表现的无形资产,作为资源属性和商品属性,能有效地用于企业的经营过程,并获取相应的效益。对无形资产运动的研究,表现在对无形资产的种类、性质、规模、水平、开发、使用、经营、效益、保护、核算、审计和管理等各方面。”⑦无形资产哲学对象是无形资产运动一般规律,是研究无形资产价值运动和使用价值运动方面的一般规律,是对无形资产运动的深入研究,提升到世界观层面,揭示无形资产运动的一般规律,无形资产学的对象与无形资产哲学对象的范围即宽度是一致的,在研究无形资产运动的基础上研究其一般规律,其深度是有区别的。

确定无形资产哲学的对象,可以明确研究无形资产的起点和要求,以便全面展开研究无形资产事业,揭示其发展一般规律,促进无形资产事业的发展,加强无形资产学的建设,推进建立无形资产哲学。

(二)无形资产哲学的基本前提

根据无形资产哲学的性质,从学用无形资产哲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其基本前提主要是:

1.主体多层次

无形资产哲学的主体是多层次,根据学用无形资产哲学的需要,可以是宏观的国家主体,如代表国家的某种机构,对全国学用无形资产哲学的管理或研究;中观的地区、部门的主体,如代表地区、部门的某种机构,对地区、部门学用无形资产哲学的管理或研究;微观的企业等单位和个体,对本单位和个体学用无形资产哲学的管理或研究。无形资产主体的选择与确定是现实需要讨论的难题。各层次主体的选择与确定,可以是无形资产或相关研究会(学会)、研究组织、主管或相关机构,如主管知识产权或主管会计工作的机构。无形资产主体需要负责对无形资产的研究或管理工作。

2.系统整体性

无形资产是一个系统,无形资产系统的整体性是包括系统的全部要素,“无形资产一般可以包括:专利权、发现权、科学技术进步成果权、植物新品种权、专有技术、经营秘密、商标权、商号、地理标志、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商誉和人力资源共15种。”⑧无形资产要素会发生变化,不只是纳入会计核算的几项无形资产。2006年10月30日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应用指南》规定“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3.计量与定性相结合

无形资产计量有价值计量(以货币为单位)和实体计量(如以件为单位)等。无形资产定性是对无形资产性质说明。无形资产主体采用计量与定性相结合,根据对无形资产研究和管理的需要,分别采用计量(价值计量或实体计量)、定性或计量与定性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无形资产价值计量是各个相关的部门分别进行,还没有分层次的集中的价值计量;相对而言,只有依据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有关在一定范围内会计核算的规定进行价值计量。

4.时间分期

无形资产的时间分期是无形资产主体对无形资产的研究或管理的需要确定的一定时间段。无形资产时间分期按采用的性质不同,一般有适用于实际工作操作与考核的年度(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适用于规划期的五年、十年等。时间是人为的划分,是对无形资产运动过程用时间划分借以描述其运行过程。无形资产时间的分期,有利于按时间分期对无形资产制定年度计划、五年或十年规划,并按期进行考核与总结。

(三)无形资产哲学体系

无形资产哲学体系实际上是指无形资产哲学内容的体系,是无形资产哲学各种内容要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无形资产哲学对象的具体化形成无形资产哲学的内容,将其内容体系化就是无形资产哲学体系。

根据无形资产系统的整体性和结构性、无形资产哲学的对象和功能、学用哲学的任务、对无形资产的市场要求,建立《无形资产哲学》的体系。建立无形资产哲学体系有两种设想,第一种设想是哲学体系为主体,融入无形资产系统的内容;第二种设想是无形资产体系为主体,融入哲学体系的内容;两者比较,前者有利于学习和掌握哲学的基本原理,用于认识和发展无形资产,后者有利于在学习和掌握无形资产学基本理论的同时学用哲学基本原理。比较两种设想,在无形资产学理论有一定基础的条件下,适宜采用第一种设想建立无形资产哲学体系。

无形资产哲学体系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论述无形资产发展与学用哲学的关系,无形资产发展需要学用哲学,学用哲学认识与发展无形资产,提高学用哲学成效需要建立《无形资产哲学》等;第二部分学用辩证唯物论,论述无形资产的客观性,无形资产是无处不在,无形资产是一个系统;第三部分学用唯物辩证法,全面观察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无形资产发展的基本环节和发展规律等;第四部分学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无形资产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无形资产理论的检验,无形资产的作用等;第五部分学用历史唯物论,论述无形资产的历史发展、发展的动因,无形资产的科学发展,无形资产的生成、经营与管理等。

无形资产哲学体系的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编 导论。第一章 无形资产发展与学用哲学。

第二编 学用辩证唯物论。无形资产的客观性:第二章 透视客观性――无处不在的无形资产;第三章 剖析现实性――无形资产是一个系统。

第三编 学用唯物辩证法。全面观察无形资产:第四章 无形资产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第五章 无形资产发展的原因和结果:知识产权;第六章 无形资产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科学技术与专利权;第七章 无形资产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专有技术;第八章 无形资产发展的内容和形式:著作权;第九章 无形资产发展的现象和本质:商标权;第十章 无形资产发展的共性和个性:特许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及其他;第十一章 无形资产发展的规律。

第四编 学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无形资产的认识:第十二章 对无形资产实践的感性认识;第十三章 对无形资产实践的理性认识;第十四章 无形资产理论指导实践及其检验;第十五章 无形资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五编 学用历史唯物论。无形资产的发展:第十六章 无形资产的历史发展;第十七章 无形资产发展的动因;第十八章 无形资产的科学发展;第十九章 无形资产的生成与经营;第二十章 无形资产的管理。

无形资产哲学是一门无形资产学与哲学和其他学科交叉的学科,将会遇到多方面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因而上述无形资产哲学体系只是一个初步设想,还需要深入研究与讨论,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和多提宝贵建议。

【参考文献】

[1] 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

[2] 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1-2.

[3] 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 .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05.

[5] 于玉林.现代会计哲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无形资产会计论文篇(4)

【关键词】 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市场价值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形资产日益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企业生产函数中无形资产的比重不断增加。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相关规定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①,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新准则颁布后上市公司披露的无形资产信息能否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能否增加报表的相关性?这些因素使得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就2001年至今有关研究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的文献,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三个角度,分析评价我国当前无形资产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提出改进建议。

一、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现状

本文所指的无形资产内容是指传统的无形资产内容,即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等。目前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1)R&D价值相关性研究;(2)基于无形资产明细分类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3)基于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定价乘数差异比较的研究;(4)土地使用权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基本观点如下:

一是按照新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将无形资产的研发过程分为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对于研究阶段发生的各项支出应于会计期末结转计入当期损益;而对于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待研发行为结束后根据研发结果区别处理:如果研发失败,则将归集的开发支出结转计入当期损益;若研发成功,应将归集的开发成本加上在申请注册过程中发生的律师费、注册费等共同计入无形资产成本。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允许满足条件的开发支出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增加了无形资产的真实性和相关性,但是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存在一定困难,给企业的盈余管理创造了很大的空间。从探讨研发支出的价值相关性的西方文献来看R&D的信息披露与企业业绩具有很强的价值相关性,薛云奎,王志台(2001)在查阅上市公司年报摘要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现一家上市公司在其报表附注中披露有关研究与开发的具体信息,指出企业对R&D信息的不当披露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有用性逐年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出了改进我国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的建议。罗婷等(2009) 证实研发支出与未来一年股价变动显著正相关,但与同期股价变动不相关。这可能是由于研发活动主要是面向未来的活动,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往往滞后若干年份,建立研发支出与当期评价指标之间的联系往往低估了研发支出的未来绩效。

二是不同行业的无形资产对企业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众多实证研究表明无形资产与市场价值具有正相关性,但是施东明(2006)实证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净额会计信息不具有价值相关性;且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新准则能够提高无形资产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不同行业的无形资产明细分类项目与会计盈余质量和市场价值的相关性也是不同的。邵红霞、方军雄(2006)研究发现高新技术行业的无形资产生产函数的比重显著得比非高新技术行业高,而且高新技术行业企业和非高新技术行业企业之间的土地使用权以及其他使用权不存在显著差异,差异主要来自技术性无形资产。从市场反应看对高新技术行业公司认同的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包括技术性无形资产、商标和其他无形资产;而对非高新技术行业公司来说,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却主要是土地使用权和特许使用权。

新准则颁布后基于无形资产明细分类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文献较少,上述发现还需要更加细致的研究。

三是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都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收益,二者的披露都能够引起投资者的反应,从而引起股价的变动,投资者对哪种资产的信息披露更加敏感?薛云奎和王志台(2001)研究发现无形资产比有形净资产对股票定价的影响显著,并且无形资产的回归系数大于有形净资产的回归系数。李寿喜、李若山和洪剑峭(2005)实证也表明基本上各年无形资产定价乘数都大于有形净资产定价乘数,说明投资者对无形资产价值具有较高的预期。既然投资者对无形资产的认识与期望越来越高,那么新准则颁布后,无形的信息披露是否足够完整,是否具体的披露了企业的全部无形资产的取得与变动信息?是否应该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增加无形资产披露信息的比重?这些都是当今学者讨论的热点。

四是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处理是由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在国外人们将土地使用权作为一项固定资产,本质上与机器、厂房等固定资产一样都是必要的生产要素,因此有学者认为土地使用权不是提升真正意义上的无形资产价值的渠道。我国可计量的无形资产种类少,土地使用权所占的比重大等现象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赵敏(2005)认为考虑到土地使用权的特殊性,应将其从无形资产中剥离出来单独立项进行核算较为妥当。邵红霞、方军雄(2006)的研究表明土地使用权对非高新技术行业公司来说是有价值的,对高新技术行业的价值没有显著影响。目前专门研究土地使用权价值相关性的文章不多,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来证明。

二、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现状的评论

(一)关于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对象问题

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核算的内容采取了列举法,具体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新准则颁布后报表中披露的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是否增加?无形资产明细分类尤其是R&D的披露是否都提高了财务报表的相关性?为什么投资者对R&D的披露具有滞后反应,是否与R&D的两个阶段的分界点模糊不清有关系?田朋(2010)提出企业会计准则中要明确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判断标准,同时为了防止企业损益大额波动,对于金额大的最终没有形成无形资产的开发支出采用系统的方法分摊计入各期费用。但是这需要一个职业判断的过程,实务操作中较难。

(二)关于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数据问题

当前的研究中样本数据来源多取自2001-2007年,对于新准则颁布前的研究较为深入,能够体现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的趋势,为后来的实证研究树立了榜样。但是由于新准则颁布后的数据新且少,对模型的拟合较差,有时得到的结论甚至与常规结论是相反的,所以对新准则颁布后报表相关性是否提高的解释力还不够充分,还需要对无形资产和研发支出更为细致的研究,正如马德林、朱元午(2005)所言:“在无形资产研究中开展实地研究,应当可以大有作为”。

(三)关于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主体问题

随着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越来越深入,研究主体也越来越细化,从最初的整体上市公司到高新技术企业,再细化到制造业、信息技术业等具体行业,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无形资产的实证研究。但是基于某一类研究主体的研究大多都是针对无形资产净额,缺少更加细致的针对无形资产分类的研究,需要面临的问题有:是否不同行业的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系数不同?是否不同种类的无形资产对同一行业的价值具有不同的影响?

(四)关于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结论问题

毋庸置疑,国内外的实证研究均表明无形资产与上市公司的价值具有正相关性。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相比,我国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极低仅为2.3%,与国外企业无形资产50%~60%的比重相去甚远。新准则颁布后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无形资产研究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不明确的,还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出现这种结论的原因是否由于新准则变动后无形资产增加?这方面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三、浅谈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的改进方法

首先,严谨的实证研究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纵观2001年至今关于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都是研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所披露的无形资产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企业会计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规定直接导致了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的可靠程度,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葛家澍(2004)认为, 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不对称性导致的经济后果是留给投资者一种浑浊、最小的、不充分的和缺乏透明度的信息,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及企业价值的低估。我国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内容模糊单一,相关性较差,不易于理解和分析企业的业绩和资产状况,然而对无形资产计量上的困难不能成为不披露无形资产相关信息的借口,蒲良海、徐文聪(2009)建议对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采用多种计量属性,鼓励企业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甚至采用专用报告的形式来提高财务报表的相关性。总之,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基本理论研究、探索对无形资产已有基本理论的突破迫在眉睫。

其次,为了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在搜集数据时除了通过对新准则颁布后最近几年的财务报告进行实证分析来检验财务报表的相关性以外,还可以引入其他的数据搜集方法,比如借助资产评估过程、设计调查问卷和市场调研等等,从多种角度用多种方法不断深化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的相关性研究。

再次,目前对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的主流研究都是对无形资产净额、研发支出、无形资产摊销、土地使用权等相关科目进行的实证研究,对于智力资本、企业品牌、分销渠道等非传统的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较少,目前学者提出的建议明确无形资产确认条件,扩大无形资产范围的呼声此起彼伏,我国采用的列举法说明无形资产内涵的方式受到质疑,因此采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非主流的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可能会对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提供经验数据,达到提高财务报表相关性的最终目标。

最后,新准则颁布后对无形资产的强制性披露内容增加,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相关性,那么投资者是否对此有兴趣,对披露的无形资产是低估的态度还是过度估价的反应,是否存在“博傻”行为,对此笔者建议借鉴西方的理论成果来进一步判断。

总之,新准则颁布后财务报表的相关性是否提高的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不仅仅是研究新准则的效果,更是为了不断完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使之与我国快速腾飞的经济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薛云奎,王志台. R& D的重要性及其信息披露方式的改进[J].会计研究, 2001(3).

[2] 薛云奎,王志台.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及其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 2001(11).

[3] 王化成,卢闯,李春玲.企业无形资产与未来业绩相关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0).

[4] 李寿喜,李若山,洪剑峭.无形资产计量与股票定价――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之友,2005(6).

[5] 施东明,吕先培.无形资产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J].会计之友,2010(3).

[6] 梁莱歆.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现状令人担忧[J].统计研究,2003(5):36.

[7] 李寿喜,湛瑜.中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投资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J].上海金融,2005(5): 37.

[8] 邵红霞,方军雄.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无形资产明细分类信息的再检验[J]. 会计研究,2006(12):25.

[9] 孙树昌.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2):99.

[10] 田朋.关于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的几点思考[J].财务与会计, 2010(1).

无形资产会计论文篇(5)

【关键词】商誉 人本资本会计 现代财务会计

一、引言

国内外学者对商誉性质研究较为全面,杨汝梅教授(1927)在《无形资产论》指出商誉性质:(1)因企业内部人事上的良好关系而产生的特定价值。(2)其存在较久且价值较为稳定。(3)可以转让。在转让之际它可以用货币度量。(4)广义上看,它是企业中由于一切组织制度完善及管理得法所获得的利益。其次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1965)在《会计理论》从会计角度对商誉性质作了以下三种解释:(1)对企业好感的价值。(2)预期未来利润超过不包括商誉的总投资的正常报酬部分的价值。(3)反映企业总价值超过各个有形或无形资产价值差价的总计价帐户。在1983年基索(d.e.kiseso)和卫根特(j.j.weygrand)两位教授在合著的《中级会计》将商誉性质概括为:(1)它代表净资产的获得代价与其公元价值之间的差额。(2)它代表企业高于社会平均的盈利能力,所持观点与亨氏之看法基本一致,并在以上商誉性质基础,卡特利特和奥尔森合著《商誉会计》(1968)对商誉的构成要素作较全面研究,提出15项要素,发展了杨汝梅教授的商誉形成原因观点。1977年h·福克和l. a.高顿著《不完全市场及商誉的性质》拓展卡特利特和奥尔森15项构成商誉因素至四类17项:笔者根据前人研究提出自己看法:商誉性质是经济组织的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的衍生物,而前人对商誉的构成因素分类研究,恰说明笔者对商誉性质的总结。下文笔者从人本资本会计的商誉与现代财务会计(针对我国2006年会计准则对商誉规定)的视角来比较商誉产生的本源来。

二、人本资本会计与现代财务会计的商誉本源比较

我们按照人本资本会计三大模块:人力资本会计,组织资本会计和关系资本会计(丁胜红、盛明泉,2008)分别在所有会计均面对的投资领域,筹资领域和运营领域来探索各自商誉的来源。

1.在人力资本会计模块中比较各自商誉来源

无论是人本资本会计的人力资本投资还是现代财务会计中人力资源投资,均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它们均形成风险资本(赵德武等,2006):人力资本,声誉资本的融洽。如果风险投资者用财务资本进行投资,那么所形成的风险资本: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和声誉资本的融合。站在企业角度,无论是人本资本会计还是现代财务会计均确认,计量作为投资客体的人力资本或财务资本,而因投资而“嵌入”到投资客体上投资主体资本:人力资本和声誉资本也一并被企业接受,而因该人力资本和声誉资本较难确认而未被会计确认、计量。因此它们是企业商誉本源之一。由于风险随市场变化而变化,以及风险投资者本身能力也在变化,那么这种过去投资所形成的商誉价值也会随之受到影响而变化,因此现行我国将商誉结合与其相关资产组成资产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来进行减值进行处理。

作为人力资本(资源)投资后,并完成了产权过户法定手续,人本资本会计中将自然人在运营过程中自己学习知识,总结经验以及自己在这方面天赋形成新增加人力资本,是自然人在产权形成过程中隐形投资,只有在自然人获得企业额外补偿时才在其人力资本账户反映(丁胜红,盛明泉,2006),而现代财务会计未作单独会计科目反映,因此,它是现代财务会计中企业商誉本源之一。

上述分析较好地表现卡特利特和奥尔森总结15项商誉要素中的“在社会上较高地位;才能或资源的发掘;竞争对手的不利发展等,以及h·福克和l. a.高顿的c类因素中的管理才能和d类因素——独特性”。

2.在组织资本会计模块中比较各自商誉的来源

在资本的投资领域内,人本资本会计中的组织资本会计将耗费企业人力、财力、信息力作为组织资本的显性投资(丁胜红等,2008)。这与现代财务会计中人力、财力、信息力投资在本质是相同,但组织资本会计将以其显性投资为载体的时间要素作为其隐性投资,而现代财务会计却没有反映该要素的投资行为,因此它可以作为现代财务会计中企业商誉本源之一;在资本运营过程中,组织资本会计将反映组织共存未来经济收益价值在组织发生兼并、购并等时,以合并价差的部分确认、计量。而在现代财务会计中将其认为是企业自创商誉一部分。而对于组织资本的外在效益却被企业的关系资本所利用,因此几乎没有什么商誉价值可言。

三、在筹资领域中比较人本资本会计与现代财务会计的商誉来源

在筹资领域内,筹资(类似筹资性的融资)成本高低不仅取决于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中的资金供求关系,而且也取决于筹资双方信用等级以及双方关系如何。在人本资本会计中,将企业自身以及企业员工与社会关系产生经济效益已经在账面上作定量反映或定性说明,而现代财务会计在账面上反映仅仅是筹资的多少以及为筹资所支付的代价,而对于对方的信用等级以及它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对筹资产生影响大小来在账面上未反映,这也构成现代财务会计企业商誉来源的一种。当然这种双方信用等级以及之间社会关系也是不断变化,这也是导致该种商誉价值不稳定一个因素。当然无论是投资市场还是筹资市场,其市场本身的变化,可能对企业价值形成起到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这即可以说是企业商誉作用反映,也可以说是市场变化给企业带来机会成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企业综合资产在市场上的衍生产物,也可以认为是现代财务会计中的企业商誉本源之一。

四、结论

基于前文对商誉本源问题讨论,我们可以看出人本资本会计中的商誉本源几乎枯竭,而现代财务会计中的商誉本源很多,却对其价值未作适时确认计量(或评估),因此,现代财务会计提供会计信息很难准确反映企业价值或很难较为准确地适时地反映企业价值,我国最新会计准则只是将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作减值测试,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未作反映。当然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合进行减值测试,它在本质上反映商誉是企业资产的衍生产物(无论是单位资产还是组合资产),当然这种检测方式弥补现代财务会计对企业组合资本的规模经济效益所产生超额价值可作为企业商誉本源一种在账面未反映一种残缺。因此,希望人们对商誉研究给予一定关注。

参考文献:

[1]丁胜红,盛明泉.基于产权行为研究的人本资本会计模式构造.会计研究,2008.4:11~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经济科学出版,2005:42.

无形资产会计论文篇(6)

论文摘要:会计准则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会计发展的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而美国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际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趋势。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改变,但是为了更加完善,为了加快我国会计准则完全国际化的进程,在此,对我国会计准则与美国这个具有很大的代表性的会计准则作比较研究。

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无论要参与国际竞争还是要在国际市场上融资,都需要在规章制度(当然包括会计准则)上与国际相协调。因此,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会计发展的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要做到使国内公司良好适应国际标准,我们需要将国内会计准则与世界先进的标准进行比较研究,才能更好地实行会计准则国际化。而提及西方会计,立刻反应出来的一定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因为美国作为一个经济上最发达的国家,它所颁布的会计准则很大程度反映了国际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最高水平,对其他国家会计准则的制定起了很大的影响及作用。本文选择美国会计准则作为比较研究对象,以国内企业会计准则为主线,以无形资产为例,一个一个分析两者所存在的差别,以作参考与借鉴。

1 无形资产的定义

对于无形资产的定义,世界各地各大学者在不同的时间阶段皆有不同的释义,而离我们较近的外国学者给出的定义当数纽约大学的金融学和财会学教授巴鲁克·列弗(2001)提出的:无形资产是一种对未来收益没有实物形态或非金融形态(股票或债券)的要求权,当这些要求权得到法律的保护后,就被称为知识产权,如专利权、商标权或著作权(版权)。近年来,中国学者亦纷纷拟出自己对无形资产的独到见解,如: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刘海生(2008)提出无形资产定义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够提高企业异质性的、没有实物形态的、能带来或保证经济利益的、内生和外购的非货币性资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汤湘希教授(2004)提出“所谓无形资产应是不具有实物形态、却能为企业长期带来收益的法律或契约所赋予的特殊权利,超收益能力的资本化价值以及有关特殊经济资源的集合”。尽管各学者对于无形资产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通常所确认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

2 无形资产的内容差异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的“第一章总则”中特别说明以下几项适用于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及“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由此可以看出,适用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的资产是不由新准则单独列举、规范出来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的其他无形资产。

而美国有关无形资产的会计准则,众所周知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1年6月通过的第142号准则公告——《商誉和无形资产》(即:SFAS-142)。在该准则中,将具体的无形资产内容一个一个展开来,一条一条规范,如:单独收购的无形资产或者与一组其他资产(除了在企业合并中收购的无形资产外)一同收购的无形资产;自创商誉发生的成本以及其他年限不确定的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收购部分或者全部子公司非控制股权时确认的商誉和无形资产;其他财务会计准则规范的无形资产。

3 无形资产的确认差异

“确认”可以说是整个工作中最关键的一步,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摊销的算法再怎么精准无误,确认的失误也将会导致整个无形资产计量的重大错误。因此,不难发现我国整个《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的文件中的“第二章确认”占有了这号文件中最大的篇幅。

我国的第6号准则中明确指出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同时,企业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时,应当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证据支持。

虽然我国新旧会计准则和美国的第142号准则公告——《商誉和无形资产》(即:SFAS-142)都对无形资产的确认予以特别关注。但SFAS-142中并没有具体规定如何确认无形资产。在美国企业实务中,依靠FASB发布的《概念公告第6号——财务报表的要素》中内容来确定财务报表要素的内涵,此外也遵循《概念公告第5号——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确认和计量》中包括资产在内的各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4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差异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中确定其初始入账价值的原则无疑是“历史成本”原则,即要求按资产取得或形成时的实际成本作为资产的初始成本入账。在同一企业中,采用不同的方式取得相同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可能各不相同。企业形成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外购无形资产、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无形资产、债务重组取得无形资产、政府补助取得无形资产以及企业合并取得无形资产。我国的会计准则第6号文件中对于各种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我国6号准则中对于外购无形资产规定: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以商誉为例,我国新准则只确认和计量正商誉,即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进行初始计量。而对于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满足我国6号准则第二章的第四条和第九条规定后直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但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此外,对于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除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之外。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政府补助和企业合并取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则应参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12号(债务重组)、第16号(政府补助)和第20号(企业合并)来予以确定。

美国SFAS-142的做法则是:购入的无形资产在确认时,应按成本计量,如果采用赊购的方法且延期支付的期限较长时,则应通过折现的方法对购入的无形资产进行初始计量。还是拿商誉作为例子:外购商誉按其收购成本的公允价值超过被收购企业可辨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进行初始计量而不确认负商誉,将负商誉按一定的比例来调减长期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若不够抵减,则剩余的部分被确认是递延收益并在一定期限内摊销。由此可见,在这一点上中美的做法几乎相同。

5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差异

5.1 无形资产摊销确认差异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中第四章第十六条的规定可以得知,企业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若为有限的,则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且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予以减值的资产减值通常不允许转回,除非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使用成本模式,在其影响因素已经消失时才可以转回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

在这一确认的原则上,中美的观点几乎一致。因为美国准则SFAS-142指出:如果一项无形资产被确定为使用年限是不确定的,就不应当摊销,而使用年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计量是由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而确定的减值,这个资产的减值是不允许予以转回的。

5.2 无形资产残值计量差异

在无形资产残值的计量上,我国会计准则与美国的SFAS-142都确定了残值的因素并且规定残值应假设为零,除非该无形资产对报告实体的使用年限到期后该无形资产预计对其他实体可继续在一定的期限内使用,如: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该无形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其残值可以根据市场信息确定并且该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很可能能够被确定。由于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与国际趋同,这部分与美国的SFAS-142中的规定已经没有特别大的差异。

6 无形资产的披露差异

我国第6号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无形资产的类别在附注中披露与无形资产有关的下列信息:无形资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余额、累计摊销额及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的估计情况;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用于担保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当期摊销额等情况;计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金额。

与我国披露的信息内容程度不同的是,SFAS-142中规定,每一个会计期间应该在财务报表或附件中披露以下信息:摊销无形资产包括账面总额、累计摊销额的总额和分类额,本期的总摊销费用,以后五年估计的摊销费用;不摊销无形资产的总账面价值和每个重要无形资产的类别的账面价值;商誉账面价值的变化,包括:取得的商誉的总数额,确认减值损失的总数额,处置报告单元或报告单元的一部分商誉的利得或损失金额。由上述规定的对比可知,我国披露的信息相对较少,而美国要求披露的信息更加充分一些,尤其是从摊销的无形资产要披露以后五年估计的摊销费用这句话中更能体现。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至少是在无形资产这一号文件上,对于各项目的规定都有所完善,比如对于无形资产的处理,从内容定义到摊销、减值的确认和计量等等都有着十分明确的规定。这些都充分的反映出了我国会计正在与国际趋同,但规定之中也不乏还有不尽然之处,比如最后的信息披露的信息量的不够也可能导致其他不良后果。通过比较有了参考与借鉴才知道不足之处,不过这些不足将会为今后的会计实践以及更进一步的适应国际化标准提出新的问题与挑战。

参考文献

[1]王蕾,陈晓荣.中美会计准则差异及其原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2).

[2]王桂珍.中美会计准则之比较分析[J].Commercial Accounting,2006,(11).

[3]王建新.中美会计准则比较_续[J].中国农业会计,2008,(9).

无形资产会计论文篇(7)

关键词:无形资产 会计处理 思考

在市场竞争环境不断加剧的时代背景下,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者的共识,很多企业都已经开始或者准备开始加大无形资产的投入力度,由此带来无形资产会计处理这一问题。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在会计领域一直是一个讨论的焦点,国内外学者对于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由于各国国家以及区域之间经济环境的差异,有关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问题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与此同时,伴随着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环境的改变,也客观上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鉴于此,对企业无形资产会计处理进行思考,进而提出适合我国企业实际的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处理存在的不足

我国在无形资产会计处理领域暴露出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企业的无形资产会计处理是一个负面的影响,不仅仅不利于无形资产的有效核算,同时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极为不利,总结无形资产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

对于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世界各个国家以及地区都不尽相同,目前我国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其范围还比较狭窄,根据国家新会计准则的规定,目前我国纳入无形资产确定范围的主要有十几项,这与国外二十多项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无形资产确认范围的狭窄意味着企业的有些支出不能够被纳入摊销范围,这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是不利的。举例而言,伴随着人力资源作用的不断凸显,是否将人力资源纳入无形资产的范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毕竟人力资源的资本化在未来是一种发展趋势。

(二)无形资产的计量原则已经与实际不符

无形资产在在计量过程中按照企业所费成本来进行计量的,这就违反了企业的客观实际,很多企业的无形资产的比重在不断的增加,一些企业的无形资产要远远超过有形资产的比重,这种情况下,企业无形资产的处理如果还局限于按照所费成本来计量,则会导致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与此同时,企业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也不符合一致性的原则要求,对于自创无形资产而言,会计处理要求不能超过无心资产的耗费成本,而对于购买的无形资产而言,则是采用的市场价或者评估价进行入账,这违反了会计的一致性原则。

(三)无形资产的摊销存在明显不足

无形资产的或缺,无论是通过自创方式也好,还是外购方式也好,都是需要耗费一定成本的,对所耗费的成本进行摊销是无形资产会计处理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无形资产的摊销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的选择,另外一方面就是无形资产摊销的期限的选择。目前我国无形资产的摊销在方法上局限于直线折旧法,而对于加速折旧法等,新会计准则虽有规定,但是也设置了一些条件,这给企业无形资产的加速折旧带来了障碍。而在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方面,目前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要求不少于受益年限或者有效年限二者之中的较短者。

二、对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若干思考

鉴于无形资产重要性的不断彰显以及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有必要对未来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一个展望,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国外无形资产会计处理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应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一)会计确认方面

在无形资产的确认方面,目前的会计准则有关无形资产确认范围较窄的现状急需改变,无形资产会计确认范围扩展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无形资产的时间限制方面,即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应排除时间长短这一条件,时间长短不应成为无形资产的确认依据,这就为某些资产被归类为无形资产扫除了障碍;另一方面有关无形资产的内涵应进一步拓展,既有的无形资产的确认采用的是“合同性权利以及其它权利”,但是这种规定依然存在不足,因此有必要对于权利的内涵进行进一步的规范与界定。

(二)会计计量方面

在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方面,目前新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入账是以取得此项权利所耗费的成本为记账依据,这种计量模式有一定的缺陷。鉴于此,企业在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层面应更多的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在无形资产的成本处理中应纳入机会成本的理念,采用现值的模式来进行无形资产处理,这样才能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三)会计摊销方面

在会计摊销方面,由于新会计准则规定了多种摊销方法,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摊销方法,无形资产的摊销应在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前提基础上,从企业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来进行方法的选择。未来应进一步放宽加速折旧法的适用范围,从而给企业进行研发支出或者品牌建设提供更大的支持力度。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资产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形资产的比重正在不断的上升,这给企业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企业应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进行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工作,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应在遵守新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在借鉴相关企业在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经验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从而提升企业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赟智.新准则下无形资产会计处理解析[J].会计之友,2009(25)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宋迪.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0(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