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产品助理工作计划

产品助理工作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22 04:26:54

产品助理工作计划

产品助理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企业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费用 计划成本分配法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261—02

成本管理是运用企业成本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的资金耗费及价值补偿过程进行反映、监督和控制,以求节省劳动耗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企业为了达到其生产经营的目的,必须对生产经营活动实施全面、有效的经营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物资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等等。各方面的管理因各自管理的对象和采用的方法不同,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具体内容,各方面的管理又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构成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由若干个管理分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管理的企业管理整体系统。本文就其中的对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方法作出一些探讨。

对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方法作出分析前,首先要对支出、费用、成本作一个简单介绍。支出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一切开支与耗费。一般而言,企业的支出可分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所得税支出和利润分配性支出五大类;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具体体现为企业在获取商品销售或劳务提供等收入过程中,对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产的耗费。费用按其同产品生产的关系可划分为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产品成本是指生产费用按一定的产品加以归集和汇总。因此,生产费用是产品成本的基础,而产品成本则是对象化的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其中有的是只提供一种劳务,如供电、供水、供气、运输等辅助生产;有的则生产多种产品,如从事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的制造等辅助生产。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有时也对外销售,但主要是为本企业服务。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应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该科目同“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一样,一般应按车间及产品或劳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账内按照成本项目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进行辅助生产发生的各项费用,应计入该科目的借方。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可根据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大小来考虑是否设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成本项目。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就是将归集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科目借方的辅助生产费用,采用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按各受益对象耗用数量进行分配。由于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和劳务的种类不同,费用分配的程序也不一样。所提供的产品,如工具、模具和修理用备件等产品成品成本,应在产品完工时,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分别转入“低值易耗品”和“原材料”科目;而提供的劳务作业,如水、电等所发生的费用,应转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

由于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或劳务,主要是为基本生产车间服务的,但在一些辅助生产车间也有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为了正确计算辅助生产车间劳务的成本,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也应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对成本的影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通常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顺序分配法等。

由于采用计划分配法,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只分配一次,而且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是事先确定的,因而简化了计算工作。另外,通过差异的计算,还能反映和考核辅助生产单位计划的执行情况,有利于分清企业内部各单位的经济责任。但采用这种分配方法,辅助生产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必须准确,而且此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理解。因此,本文就计划分配法作一个探讨。

计划分配法,分两步计算:首先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包括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费用,再计算辅助生产的实际成本(包括辅助生产内部交互分配转入的辅助生产费用)与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差额,即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其次,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可以追加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为了简化分配工作也可将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例如,大华有限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供电、供水两个辅助车间,本月耗费的具体资料如下:供电车间耗费2800元,供电12000度,其中甲、乙产品分别耗电5000度、2000度,供水车间耗电3000度,生产车间耗电500度,管理部门耗电1500度;供水车间耗费1600元,供水40000立方米,其中供电车间耗费8000立方米,生产车间耗费2000立方米,管理部门耗费30000立方米。设每度电的计划成本为0.25元,每立方米的计划成本为0.05元。要求:采用计划分配法对本月耗费进行分配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1.按计划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25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5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4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75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供水车间 1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供电车间 125

管理费用 1875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2000

2.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由于金额较小,简化核算)。

借:管理费用 55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2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350

笔者认为,如此表述不够清楚。因为,按照上述会计分录,容易使读者混淆差异的产生。差异的200元,从形式上是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的借方由实际成本2800元加上上述分录中按计划成本分配的供电车间耗用的供水车间水费400元之和与其贷方按计划成本计算应分配的供电费用3000元产生,供电车间同理。此时,如果把两个分录放在一起,并假设约去两辅助车间相互使用的费用,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产生的差异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如图(见下页):

两个分录合在一起分析,借方就由原来的实际成本加计划成本就变为纯粹的实际成本,而贷方只剩下对外部分配的计划成本,差异的产生就很容易被读者接受。

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应贯彻增产节约的原则,加强经济核算,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方法的探讨,让管理者对辅助生产车间费用,特别是计划成本法有一个全面了解,以达到成本会计在经济工作中应有的作用。

产品助理工作计划篇(2)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成本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主要内容之一。

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材料)的日常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月末,再通过对存货成本差异的分摊,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和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进行反映的一种核算方法。

因此。计划成本法其实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核算要求用来核算实际成本的一个中间过渡,计划成本再经过一系列的成本差异调整形成实际成本并最终体现在企业财务报告上。

企业的半成品和产成品成本核算,一般说来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可以直接归属于某特定产品成本,而制造费用属于间接费用,不能直接归属于某特定产品,往往需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分配到具体的产品。比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ABC法(作业成本法)等等。这样,企业能更精准的核算产品的单位成本,反映产品的可盈利性和生命力,指导企业的决策和发展,从而增加企业财富,实现企业价值。所以,成本核算与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事后的核算准确上面,还应该穿插到企业经营管理中,甚至提前到企业的投融资等决策中,才能更好服务于企业的最终目标。

那么。如何才能使得企业的成本管理前移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有适度地采用计划成本。让计划成本随同预算绩效考评等更多控制方法和控制手段一起前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来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某些方面。并为这些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

以工业企业产品成本为例,产品成本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产品的计划成本管理不仅仅涉及到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还涉及到制造费用。

对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的成本管理自然需要从数量和价格两个方面进行管控。在数量方面,采用新材料,更新产品的设计,改进或者变更工艺,进行流程再造都成为成本管理的重要方面。其责任主体相应归属于产品实体的研发部门。技术(工艺流程)部门或其它相关部门。而在价格方面,则在于用合理的低价获得所需品质的产品,其责任归属一般是采购部门。所以采购部门不仅需要保证合理的低r,还需要能保证所采购的产品能符合工艺的要求。或者与技术等相关部门保持持续的沟通协调。共同来确认所采购产品所需要达到的品质要求,并且还涉及到产品的验收入库部门。这不仅是采购部门的责任也涉及到相关产品的技术和检验等部门。这样企业就可以在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的数量和价格方面就形成了计划数,或者是目标数,控制数,企业管理层就可以使用这些数据来考核相关部门。从而控制直接材料的成本。

直接人工方面。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从事产品的生产的工人的工资、津贴、补贴和福利费等。直接人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工时和工资率,工时差异的原因。包括工作环境不良、工人经验不足、劳动情绪不佳、新工人上岗过多、机器或工具选用不当、设备故障较多、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量太少无法发挥批量节约优势等,它主要是生产部门的责任,但也不是绝对的。例如材料质量不好也会影响生产效率。工资率差异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直接生产工人升级和降级使用、奖励制度未产生实效、工资调整、加班或使用临时工、出勤率变化等。原因复杂而且难以控制。一般说来应归属于人事劳动部门管理,差异的具体原因可能涉及生产部门或其他部门。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责任归属来考核相应的部门。达到控制直接人工成本的目的。

制造费用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包括间接材料费、间接人工费用、折旧、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支出。从管理角度可以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弹性(变动)费用。其具体控制措施有:①严格执行各项费用开支的标准,不得随意扩大制造费用的开支范围与开支标准,应贯彻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原则,做到增产节支,开源节流。②根据费用项目的性质。将制造费用总成本分解落实到有关责任中心,作为其费用控制的目标;对于固定性制造费用可设置费用目标成本手册进行日常控制。③进行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对于实际制造费用与制造费用目标成本的差异较大者,要查明原因,深入分析,进行重点控制,如果是目标成本本身制定的不合理,要加以修改,使之尽可能逼近实际,对直接责任单位和个人,要奖罚兑现。

综上所述。将计划成本渗入到企业管理,具有以下意义:

有助于发现成本的真正动因,建立数据模型;在计划成本中,众多成本都是理论值,成本核算比实际成本核算更为严苛,对实际成本的发生和控制具有理论的指导意义。

有助于更精准的核算成本。有助于提高和发现产品的竞争力。发现和发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推动企业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的成本核算准确了,就能对自己的产品成本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判断自己的产品是否具有成本优势,是否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有助于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企业管理层对自己的产品的成本有了明确的底价。有利于形成自己的定价策略,完善营销战略,实现营收目标。

产品助理工作计划篇(3)

    重要性是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和基本原则, 在会计和审计中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 它的运用强化了对关键性问题的核算、简化了核算工作、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 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笔者着重分析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 以期达到对重要性原则的进一步认识。

    二、重要性原则的内涵

    (一) 重要

    性的判定从会计角度看, 我国会计准则并没有对重要性原则给出明确的定义, 只是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 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那些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 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 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 分别核算、单独反映、力求准确、作重点说明, 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而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 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致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情况下, 可适当简化处理、合并反映。在评价某项经济业务的重要性时, 应当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综合进行分析。从性质方面来说, 当某一事项有可能对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时, 就属于重要项目; 从数量方面来说, 当某一事项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 因而也是重要的。

    (二) 对重要性原则的进一步分析

    1. 运用重要性原则是“成本效益原则” 的要求。从会计是企业适应生产发展和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这个角度来看, 会计核算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会计核算又需要支付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对所有会计事项的处理一律不分轻重主次和繁简详略, 采取完全相同的处理方法, 全面详尽进行核算必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增加会计核算的成本, 抵消会计管理带来的效益甚至让企业得不偿失。在会计核算中坚持重要性原则,能够使会计核算在全面反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加强对经济活动和经营决策有重大影响和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性问题的核算, 有助于简化核算, 节约人力, 提高工作效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运用重要性原则, 有利于把握住问题的实质, 抓住关键点。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 虽然越详尽的信息越有利于其做出正确的决策, 但是如果会计信息不分主次,有时反而会影响使用者对信息的正确理解, 影响决策。那些对经营决策有重要影响的经济事项对其决策更为重要。

    3. 运用重要性原则需合理运用会计职业判断。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更充分地体现了以原则为导向的制定基础,需要大量运用职业判断。在基本准则中对于重要性原则定义是模糊的, 如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 但对重要性的标准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 如何把握重要性水平, 从而正确披露会计信息,只能通过会计人员根据相关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作出的主观判断加以确定。

    三、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分析

    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较为普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账户设置

    对于制造费用, 如果发生在基本生产车间, 必须先通过专门的账户“制造费用” 进行核算, 月末再根据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进入“生产成本” 账户, 而如果发生在辅助生产车间, 则可以不用通过“制造费用” 账户核算, 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进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账户,原因是相对而言基本生产是重要的必须详细反映, 辅助生产是次要的可以简化反映。

    在给生产成本账户设置成本项目时可根据重要性原则调整, 一般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设置专栏, 但若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很多, 可增设“废品损失”、“停工损失” 成本项目; 若企业耗用的燃料和动力较多, 可增设“燃料和动力” 成本项目等。再如, 若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较高, 使得直接人工成本所占比重较低, 则可不单设“直接人工” 成本项目, 只设置“直接材料” 和“加工成本” 两个成本项目。

    (二)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直接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和顺序分配法均体现了重要性原则的运用。

    1. 直接分配法是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 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 不互相分配费用。这种方法计算简单, 但由于不考虑各个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互相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 导致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差, 因此主要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较少的企业。这是因为当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较少时, 不考虑它们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 对成本分配结果的影响较小, 这时既不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又可简化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工作, 符合重要性原则。

    2.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根据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劳务数量及其计划单位成本, 计算为各车间、部门提供服务的产品和劳务数量应分配的费用。对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实际成本与按计划成本计算的分配额之间的差额, 由于对成本计算影响较小, 按重要性原则可以简化核算, 可不再按受益比例进行分摊, 而直接增加或冲减管理费用。

    3. 顺序分配法, 是指个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是按照受益多少的顺序依次排列, 受益少的排在前面, 先将费用分配出去, 受益多的排在后面, 后将费用分配出去。这里的排序就考虑了重要性原则, 本质就是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时只计算影响大的费用, 不计算影响小的费用, 受益少的(即提供给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多的) 在前面,向所有受益对象分配费用, 包括分配给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的(即提供给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少的) 在后序分配,不向前序分配费用, 因其提供给前序的费用少显得不重要,所以只需将该辅助生产车间原来的费用加上前序分来的费用向后序及外部的受益对象分配费用。这种方法适宜在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有明显差距时采用, 此时充分体现出了重要性原则的思想。

    (三)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1.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 价值低, 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与否对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很小, 就可以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而把本月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作为完工产品的成本。

    2. 在产品按所消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而且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加工费用比重小, 为简化核算, 在产品可以只计算耗用的原材料费用, 不计算其他加工费用, 产品的加工费用完全由完工产品负担。

    3. 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价法。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且各月费用发生较均衡, 则月末在产品成本可以按照年初在产品成本确定。因为在这种条件下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相差不大, 算不算各月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计算都影响不大, 因而不用费时费力地计算分配, 既简化了核算工作, 同时又反映出了在产品占用的资金。

    4. 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已经接近完工, 根据重要性原则, 可以将月末在产品视同完工产品分配费用。

    5. 定额成本法计算在产品成本。这种方法下, 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其数量和单位定额成本计算确定, 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的差额作为完工产品的成本。该方法下每月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在产品不负担, 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在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和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条件下, 由于脱离定额的差异原本就小, 在产品分不分脱离定额的差异对完工产品成本计算都没有什么区别, 因此不必计算分配在产品应分的差异而直接按年初在产品成本固定计算。

    (四) 联产品和副产品成本的计算

    联合产品是企业的主要产品,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销售价格较高。因此, 根据重要性原则, 在对联合生产成本进行分配以计算出各种联产品成本时, 应采用比较准确、详细的方法进行分配和计算, 常用的有实物量分配法、系数分配法、销售价值分配法和可实现净值分配法等。而副产品是指在主要产品生产过程中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副产品不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主要目的, 价值比较低,对企业的收入影响较小。根据重要性原则, 在分配联合生产成本时, 通常是将副产品直接按一定标准计价, 然后从联合生产成本中扣除即可计算出主要产品成本。副产品的计价方法主要有副产品不负担联合生产成本法、副产品按计划成本计价法、副产品按售价减去销售费用和销售税金后的余额计价法等, 都属于简化处理的方法, 计算较粗略。

    (五) 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采用这种方法, 不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多少,每月各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都是按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分配。平时发生制造费用时计入“制造费用” 账户借方, 根据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时, 直接计入“制造费用” 的贷方, 这样“制造费用” 借贷方之差, 就是已分配和实际制造费用的差额, 这个差额就表现为制造费用的期末余额。对于这一余额, 平时就累计留在“制造费用” 科目中, 年末一般直接将其计入12月份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年度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接近实际时制造费用账户年末余额不大, 对成本核算影响较小所以可以不必精确分配, 简化了核算工作, 符合重要性原则的要求。

产品助理工作计划篇(4)

一、韩国能源效率管理概述

韩国为了减缓高达97%的能源进口压力,以及国际环保要求对其国内经济所造成的冲击,长期以来,积极致力于加强能源管理与推动节能措施,以确保能源的稳定供应,并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一)能源效率管理机构介绍

韩国自1980年实施《能源合理利用法》后,其商业、工业及能源部(现更名为知识经济部。MKE)便积极推动全国能源效率管理工作,并陆续订制相关政策与法规。为有效整合推动的事宜,知识经济部于该年度成立了非营利能源管理公司一韩国能源管理公司(KoreaEnergyManaqementCorporation,KEMCO),并由该公司整体负责能源效率管理工作的规划、设计、执行及推广等政策支持工作。

KEMC0负责的业务范围相当广泛。包括:能源使用器具强制性能源效率分级标示、自愿性高效率能源标签、能源使用器具最低能源效率基准订定与管理、工商业能源查核与管理、能源服务业的扶植与推广、高能源效率产品的商业化及市场转换推广、能源及矿业技术的研发与展示、全国能源使用信息的调查与统计等,依据不同能源使用部门分别推动节能计划等。

(二)能源效率管理法介绍

韩国为了有效推动能源使用设备的能源效率管理,于1992年修改《能源合理利用法》,将“能源效率标签与基准法”纳入该法中,而KEMCO即是负责落实该法的主要机构。

《能源效率标签与基准法》将产品能源效率分级管理、最低能源效率(MinimumEnergyPerformancestandards,MEPS)的管理工作及政策施行细则详细加以规范。其内容包括:法规名称的定义、产品的法定范围及技术标准、能源效率测试机构的法定规范、出具测试报告的法定规范、产品能源效率基准及分级规范、基准的验证及宣告、产品标签认证以及市场管理规范等。

以上这些法规,自1992年起,随着韩国政府不同时期的能源政策目标及市场销售产品使用的趋势,经历了16次的修订及增删。该规范的内容非常详实,包括各种产品能源效率检测数据的小数位数,以及后市场管理测试产品的抽样数和样品合格数,均于法规中加以明定,以避免执行上的争议。

此外,针对能源效率测试条件(温度、体积、大小等)亦详实订定其范围,以利效率的测试及计算。

(三)能源效率管理计划

韩国在推动能源效率管理工作上。主要施行的计划共有6项,包括:能源效率标示与标准计划(EnergyEfficlencyLabelandStandardProgram)、高能源效率产品认证计划(High―efficiencyAppllanceCertificationProqram)、待机电力管制计划(e-StandbyProgram)、自愿协议(VoluntaryAgreement)计划、能源服务公司(EnergyServiceCompany,ESCO)计划以及能源查核计划等,各计划内容简述如下:

1、能源效率标示与标准计划

能源效率标准可区分为“最低能源效率基准”及“目标能源效率基准”两类。最低能源效率基准的订定,主要将低能源效率的产品在市场中禁用,产品的能源效率无法符合前述最低基准者,则禁止制造及贩售。任何违反前述规定者,将会受到重罚。目标能源效率基准则是鼓励制造商,在技术可行及经济可被消费者接受的前提下,改进其产品的能源效率。

韩国自1992年推动具法律强制性的“能源效率标示与标准计划”,主要是通过国家产品最低能源效率标准(MEPS)的制定,将低能源效率的产品从韩国市场中淘汰出去,并以法令强制性的方式,要求所有市场销售的产品张贴1到5级分级的能源效率标示,同时禁止生产与进口低于五级的产品(五级为最低能源效率标准),藉此引导消费大众辨识及选用高能源效率产品。目前这个计划涵盖了冷气机、电冰箱、汽车、空气清净机、燃气锅炉、洗衣机、烘碗机、洗碗机、饮水机、电扇、日光灯、冷冻柜、电锅、吸尘器等20种国产及进口产品。

2、高能源效率产品认证计划

韩国于1996年推动自愿性“高能源效率产品认证计划”.主要是将一些能源效率高于政府设定的高标准能源效率基准的工业及大楼产品,加以检测及认证,并由KEMCO核发高能源效率产品证书给产品的制造及进口商,并允许厂商于市场销售获证产品上张贴代表高能源效率的EnergyBoy标志。韩国政府会提供一些经济诱因,鼓励消费者购买通过认证的产品,目前这个计划涵盖了照明器具、燃气、燃油锅炉、单相马达、三相马达、不断电系统、变电系统、交通信号灯、窗户等37类国产及进口产品。

3、待机电力管制计划

韩国于1999年推动自愿性“待机电力管制计划”,其主要目的在于鼓励厂商在生产或研发产品时,能考虑在未使用的待机状态下,将产品的待机耗电功率降低到一定基准以下。符合上述基准的产品,由KEMCO核发低待机电力的产品证书。获证的厂商可于市场销售产品上张贴认证标志。该计划主要目标是希望产品的待机电力到2010年能够降到1W以下。

目前未能达到法定待机电力基准的产品。政府会要求厂商张贴警告标志,以提醒消费者该产品的待机电力未符合法规的情形。目前此计划涵盖了办公室设备、影音设备及通讯电子设备等21项产品。

4、自愿协议计划

自愿协议是韩国政府与工业界共同合作的计划,由韩国知识经济部及韩国环境部共同管理。业者若要参与此计划,必须在向KEMc0提出参与意愿书后的3个月内,提交一个完整的行动计划,以说明该公司的节约能源及温室气体减量目标。

前述行动计划必须包括推动组织、能源效率提升目标、温室气体减量目标及详细的制程设计信息。行动计划经过KEMCO审核通过后,KEMCO会与该公司签订合作合约。签订自愿协议的公司,在节约能源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工作上,能获得政府的低利贷款及税务减免的支持.而且也能够得到技术上的支持及公司企业形象的宣传。

5、能源服务公司计划

ESCO商业模式被引进韩国。主要是为了将政府主导的节能计划.转变成由民间私人公司主导的节能工程。ESCO营运内容包括:节能设备操作运转服务、节能设备投资相关的商务、以及节能有关的能源管理监测。该计划开始时仅有3家公司,但2000年便成长到108家公司。ESCO公司承担所有节能设备投资的风险,并且为客户提供节能技术专业服务及税务减免政策,所有投资的 回收将从未来节能设备的每年节能量中按比例摊提。

6、能源查核计划

韩国的能源查核计划,可细分为工业、商业大楼及交通等不同的能源查核计划。在工业部门,韩国有两种不同的能源查核:分别称为深度查核(in-depthaudit)及免费查核(freeaudit)。

深度查核或称为技术服务查核,一般都是应能源用户的主动要求所作的查核,这项工作会收取部分服务费用。而免费查核主要提供给中小型工厂,其年耗能量在250~5,000吨油当量(TOE)之间。或年用电量在1百万到3千万度之间。

在商业大楼部分,KEMCO接到住宅及商业大楼业主的主动查核要求后,将收取部分服务费用并提供能源查核的技术服务。对于政府部门及公家机构,则提供免费的查核服务。查核诊断之后,则依据诊断的结果,提供技术协助,并规划可行的节能方案,例如:提供外墙隔热保温及双层玻璃的窗户等。

在交通部门中,KEMCO会提供能源查核服务给拥有50辆以上车辆的运输公司,改善其车辆的能源效率。目前韩国有将近1,400家这类公司符合资格。能源查核后,KEMCO会提供能源浪费的改善建议,以及车辆能源效率管理的技术指导。

(四)提升能源效率奖励优惠措施介绍

为有效推动能源使用设备或器具的能源效率管理,韩国政府采行多种市场诱因机制的奖励优惠措施,以促进高效率产品市场普及率。这些措施包括:财务退还款(FinancialRebates)、部门优先采购、新建筑强制规定使用高能源效率设备、高能源效率投资抵减、能源合理化利用财务贴补及产品测试费用财务支持。适用于上述奖励优惠措施的产品中,属于强制性分级第1级的产品,或是获得高能源效率标签及e-standby标签认证的产品,也就是拥有EnergyBoy标签的产品。各种奖励优惠的措施、受补助的对象及目标产品,分述如下:

1、财务退还款

这项措施将针对部分获得高能源效率认证产品,提品安装奖励(InstallationIncentives)及广告补助(DisseminationSubsidies)的财物退还款,以促进高能源效率产品的市场转换。这项措施适用的产品为高能源效率产品认证计划中的马达、变频器、泵浦、变压器以及高能源效率认证的照明产品,如萤光灯管及电子式安定器等。

2、部门优先采购

此项措施乃指透过公共采购服务系统采购能源使用设备及器具时,强制分级第1级产品、获得高能源效率标签及e-standby标签认证的产品(拥有EnergyBoy产品)可获得优先采购的权利。韩国公部门采购服务提供了高能源效率产品的网络购物商城,供消费者进行选购。

3、公务机构强制使用高能源效率产品

根据韩国知识经济部《高能源效率产品推广及宣导条例》规定,所有公务机构在新购或汰换现有能源使用设备及器具时,如果没有特殊理由,均须选购获得高能源效率认证的产品。同时,根据《e-standby计划应用条例》,所有公务机构在新购或汰换现有办公室设备及器具时,一律必须选购获得EnergyBoy认证的产品,而待机电力小于1W的产品,更可获得第一优先选购之权利,且所有这类产品在不使用时,必须有自动关机的功能。

4、强制某些特定新建筑使用高能源效率产品

对于拥有50户以上的集合式住宅及楼地板面积达3,000平方公尺以上的教育设施,于新建规划时必须提出节约能源规划书。韩国政府将强制规定其使用获得高能源效率标签认证或强制分级第1级的照明设备,并建议其使用其它高能源效率产品。

5、节约能源投资抵减

韩国人民根据总统颁布(PresidentExecutiveOrder)。只要在2005年1月1日起到2008年12月31日止,投资节约能源的设施(二手设备除外),便可以获得总投资金额10%的个人所得税或公司税抵减。该措施涵盖的产品包括:单向电动马达、萤光灯管及其电子式安定器、省电灯泡、办公室灯具、照明自动点灭装置、吸收式冰水机、高效率窗户、高效率热泵、变压器、高能源效率认证锅炉等。

6、能源合理化利用基金低利贷款

韩国政府提供财务补助给安装及营运获得高能源效率认证的产品,这项补助也提供给制造高能源效率产品的中小型制造商。

7、中小型制造商产品能源效率测试费用补助

产品助理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重要性原则;成本会计;运用;职业判断

一、 引言

重要性是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和基本原则,它的运用强化了对关键性问题的核算,简化了核算工作,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笔者着重分析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以期达到对重要性原则的进一步认识。

二、 重要性原则的内涵

1. 重要性的判定

从会计角度看,我国会计准则并没有对重要性原则给出明确的定义,只是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那些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分别核算,单独反映,力求准确,重点说明,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而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情况下,可适当简化处理,合并反映。在评价某项经济业务的重要性时,应当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综合进行分析。从性质方面来说,当某一事项有可能对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时,就属于重要项目;从数量方面来说,当某一事项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因而也是重要的。

2. 对重要性原则的进一步分析

(1)运用重要性原则是“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如果对所有会计事项的处理一律不分轻重主次和繁简详略,采取完全相同的处理方法全面详尽进行核算,必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会计核算的成本,抵消会计管理带来的效益甚至让企业得不偿失。在会计核算中坚持重要性原则,能够使会计核算在全面反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加强对经济活动和经营决策有重大影响和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性问题的核算,有助于简化核算,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重要性原则,有利于把握住问题的实质,抓住关键点。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虽然越详尽的信息越有利于其作出正确的决策,但是如果会计信息不分主次,有时反而会影响使用者对信息的正确理解,影响决策。

三、 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分析

1. 账户设置

对于制造费用,如果发生在基本生产车间,必须先通过专门的账户“制造费用” 进行核算,月末再根据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进入“生产成本”账户,而如果发生在辅助生产车间,则可以不用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进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原因是相对而言,基本生产是重要的必须详细反映,辅助生产是次要的可以简化反映。

在给生产成本账户设置成本项目时可根据重要性原则调整,一般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设置专栏,但若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很多,可增设“废品损失”“停工损失”成本项目;若企业耗用的燃料和动力较多,可增设“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等。

2.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1)直接分配法是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不互相分配费用。这种方法由于不考虑各个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互相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导致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差,主要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较少的企业。这是因为当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较少时,不考虑它们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对成本分配结果的影响较小,这时既不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又可简化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工作,符合重要性原则。

(2)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根据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劳务数量及其计划单位成本,计算为各车间、部门提供服务的产品和劳务数量应分配的费用。对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实际成本与按计划成本计算的分配额之间的差额,由于对成本计算影响较小,按重要性原则可以简化核算,可不再按受益比例进行分摊,而直接增加或冲减管理费用。

3.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1)在产品按所消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而且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加工费用比重小,为简化核算,在产品可以只计算耗用的原材料费用,不计算其他加工费用,产品的加工费用完全由完工产品负担。

(2)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价法。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且各月费用发生较均衡,则月末在产品成本可以按照年初在产品成本

[1] [2] 

确定。因为在这种条件下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相差不大,算不算各月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计算都影响不大,因而不用费时费力地计算分配,既简化了核算工作,同时又反映出了在产品占用的资金。

. 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采用这种方法,不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多少,每月各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都是按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分配。平时发生制造费用时计入“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根据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时,直接计入“制造费用”的贷方,这样“制造费用”借贷方之差,就是已分配和实际制造费用的差额,表现为制造费用的期末余额。对于这一余额,平时就累计留在“制造费用”科目中,年末一般直接将其计入月份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年度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接近实际时制造费用账户年末余额不大,对成本核算影响较小,所以可以不必精确分配,简化了核算工作,符合重要性原则的要求。

四、 结束语

产品助理工作计划篇(6)

个人简历是求职者给招聘单位发的一份简要介绍。包含自己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政治面貌、学历、联系方式,以及自我评价、工作经历、学习经历、荣誉与成就、求职愿望、对这份工作的简要理解等。

名: 蒋先生 性

别: 男

婚姻状况: 已婚 民

族: 汉族

籍: 四川-内江 年

龄: 32

现所在地: 广东-深圳 身

高: 175cm

希望地区: 广东、四川

希望岗位: 工业/工厂类-工程经理/主管

工业/工厂类-IE/工业工程师

工业/工厂类-工艺工程师

工业/工厂类-新产品导入工程师

工业/工厂类-生产经理/主管

寻求职位: PIE 经理/主管、Lean经理/主管、工艺制造经理/主管

教育经历

2002-09 ~ 2006-07 西华大学 工业工程 本科

培训经历

2012-10 ~ 2012-11 艾默生 管理过程培训 管理过程培训

2011-04 ~ 2011-05 艾默生 MSA培训

2009-08 ~ 2009-09 美泰 预订标准时间法培训 预订标准时间法培训证书

2007-09 ~ 2007-10 麦康企管 物流供应链管理

2007-06 ~ 2007-07 蒋震基金 生产计划

2007-03 ~ 2007-04 蒋震基金 价值流分析

2006-11 ~ 2006-12 富士康 精益生产

**公司 (2010-06 ~ 至今)

公司性质: 外资企业 行业类别: 通讯、电信、网络设备

担任职位: PIE高级工程师 岗位类别: IE/工业工程师

工作描述: 主要工作业绩:

1.NPI新产品(EVT-DVT-PVT阶段)导入;

(1)组织召开KICK-OFF会议,成立新项目小组;

(2)收集整理工艺文件、图纸、产品样板;

(3)设计生产工装夹具,提供相关工艺设备;

(4)编制作业指导书,制定标准工时,制定工艺流程;

(5)新产品的DFMEA和PFMEA的分析及提出解决措施;

(6)收集整理新产品试产问题并提交给研发部门;

(7)生产辅料的评估与用量更新;

(8)主导BOM的检查核对及顺利导入生产;

(9)工程文件变更(ECO、ECN、BOM、DWG)的跟进,协调相关部门及时执行;

2.生产问题和不良作业的解析及对策,

品质不良问题分析和对策。

3.工程文件变更(ECO、ECN、BOM、DWG)的跟进,协调相关部门及时执行。

4.生产线的平衡分析与改善,生产线的排拉安排及人力规划。

5.生产流程的优化与改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制造成本的改善。

6.根据客户订单,协调相关部门进行产能扩充计划。

7.优化产品标准时,降低制造成本。

8.规划生产线和物料区,产线合理布局,促使流程顺畅,满足生产和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9.执行和推广精益生产。

10.主导新技术新工艺应用。

11.导入低成本辅助材料。

12.程序文件和通用标准更新。

13.提供技术援助和指导工程师解决日常生产问题。

14.协助上司进行新项目的开发、评估、执行。

15.参与QCC活动,统筹QCC小组成员进行工厂各个环节进行改善。

16.组织team定期对定制电源进行改善,开展六西格玛专案。

17.深入了解电源行业IPC-A-610E标准,电源行业工艺制程等。

**公司 (2008-08 ~ 2010-06)

公司性质: 外资企业 行业类别: 家具、家电、工艺品、玩具

担任职位: PIE Engineer 岗位类别: IE/工业工程师

工作描述: 主要工作业绩:

1.新产品导入:新产品从EP-PP-PS过程中,WI的制作,标准工时的制定,工装夹具的设计制作,工位的设计,产线的排拉(单件流),生产线的平衡,制程改善,生产效率提升,以及不良品的分析、追踪、解决及预防措施;

同结构工程师一起参与对新产品的结构设计及工艺流程开发,同电子工程师一起参与新产品的功能开发及不良品的预防措施,同品质工程师一起参与新产品品质检测标准化流程制定,评估新产品的直接及间接生产物料的适用性,提供新产品的辅助物料的用量标准,目前已导入新产品11个。

2.量产产品维护:对量产产品不断进行制程及人力优化,对工位进行重排简化合并,导入自动化及半自动化的新工艺设备,对工装夹具的不断优化设计,培训指导员工操作及识别浪费,产品异常处理等;

目前已负责老产品15个,通过不断的制程优化改善,所有产品效率均到90%,同时不断对人力进行优化节约了5%~10%的人力成本。

3.厂房生产线规划设计:团队协作对传统流水型拉的设计改造,将传统流水型拉演变成U型拉和微型拉,同供应商一起开发适合大型新产品的拉式生产线,同时独立承担对单元式旋转小拉的设计,已成功开发出单元式小拉并投产;

SMT和COB厂房的Layout,通过对C2车间的规划,将SMT和COB由B6搬迁到C2。目前,已开发出多条新的生产线,并对多个车间进行物流规划。

**公司 (2006-07 ~ 2008-08)

公司性质: 外资企业 行业类别: 计算机硬件

担任职位: IE Engineer 岗位类别: IE/工业工程师

工作描述: 主要工作业绩:

(1)现场工程:A客户、S客户、B客户、H客户、L客户等液晶显示器从新产品导入到量产(DVT-PVT-MVT-MP)过程中的SOP编制、现场作业指导、生产线平衡、制程改善、工装治具设计等,以及日常生产维护(TPM),现场5S管理,生产看板管理,生产力分析,设备评估,价值流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已带新机种12个,量产机种16个,其中A客户机种制程改善UPH一次性提升30%,线体导入自动扫描仪、自动托盘、自动插拔治具效率提升35%;

(2)厂房线体的规划设计:负责厂房线体的整体与局部规划、施工安装、搬迁计划以及周边办公区域的规划等,其中N4~N5线体优化设计一次性节约RMB294万元(团队合作),N 1~N3线体升降机改善一次性节约RMB60万元(团队合作);

(3)LCD组装新厂投资计划书的编列、送审,主要负责新线体、测试设备、治工具、周边办公设备、运输暂存设备、品管检测设备等预算编列;

(4)MNT新厂成本系统建立、工厂每天生产成本的核算、日(周、月)工费的横向纵向对比、差异分析及解决方法、标准成本的建立与维护、新机种报价;

(5)厂级KPI(关键绩效指标)的制作、跟进、汇总、报告;

已完成如下项目:1.LCD组装厂投资预算2.LCD组装厂成本系统建立3.LCD组装厂人因工程推广4.自动化与半自动化导入5.产能&设备需求评估

技能专长

专业职称:

计算机水平: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二级

计算机详细技能:

技能专长: 1.熟练运用各种办公软件,包括:Excel,Powerpoint,Word,AutoCAD,Pro/E,Photoshop

2.会计

语言能力

普通话: 流利 粤语: 一般

英语水平: CET-4 口语流利

英语: 良好

求职意向

发展方向: 希望在电子、通讯、机械、新能源、医疗设备、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等行业从事精益生产、工程管理、项目管理、生产管理职位或者与之相关的职位

其他要求:

自身情况

自我评价: 1.熟练运用IE相关专业技能,包括:IE七大手法、OEE、TOC、LP、DOE、VE、SPC、TPM、VSM、厂房车间Layout、产品成本分析、系统仿真等。

2.熟悉PCB'A制程(AI/SMT、MI、波峰焊等),ASS'Y制程,Packaging制程及注塑制程。

3.熟悉工厂SAP系统,BPCS系统、oracle系统、SFC系统,TIP-TOP系统,OEE系统,成本系统,仿真系统等。

4.熟悉物流供应链,懂生产计划,掌握生产&物流成本。

5.熟练运用Excel,Word,Powerpoint,AutoCAD,PRO/E等软件。

6.有上进心,吃苦耐劳,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强,对待工作,认真塌实,一丝不苟!

产品助理工作计划篇(7)

应用艺术设计学院开设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及数字媒体艺术四个艺术类本科专业,该专业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设计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设计理念与设计创意能力。目前学院拥有造型工场、摄影工场、陶艺工场和琉璃工场等四大实验工场;有专用机房和现代设计中心等专用实践场所;有独立专业教室和专业画室;有输出输入中心和专业资料室等良好教学与实践设施,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院还通过现有的教学条件,将设计专业教育辐射于校内其他专业及服务社会,成立了留学生中国文化创意体验中心和上海市民终身学习---陶艺创作体验基地。

学院重视国际化教育,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目前已与芬兰等国家及台湾等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培养机制,输送符合条件的学生出国出境学习与交流。

多年来,应用艺术设计学院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专利发明、市青年教师应用型本科能力大赛、国内外各类设计竞赛竞标等活动中屡屡获奖。如: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会徽和吉祥物的设计中标;第十四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会徽和吉祥物的设计中标;世博会公众参与馆标志设计奖中标;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东方之星”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铜奖;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铜奖;德国红点和中国红星设计奖;全国“正泰杯”工业设计大奖赛银奖等,在产品设计行业和工业设计中多次、多项荣获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各类奖项,许多产品设计被企业采纳并投入批量生产。此外,学院师生还参与设计了许多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项目,有百余项产品设计获得国家设计专利。

2017年学校招收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及数字媒体艺术四个艺术类本科专业。

一、招生专业及计划数(计划数以2017年各省市普通高校招生目录为准)

招生专业

计划数(人)

学制

(年)

收费标准

(元/年)

备注

上海

外省市

视觉传达设计

32

39

10000

外省市分省计划待定

产品设计

18

环境设计

34

数字媒体艺术

12

二、报考条件

1.符合《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的报考条件。

2.具有一定美术基础和设计能力,单色能辨,符合高校招生体检标准。

三、报名和考试

1.专业考试:须参加2017年考生所在省(市)组织的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统一报名、考试。

2.文化考试:须参加2017年考生所在省(市)组织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

四、录取原则

以学校公布的2017年秋季招生章程为准

五、毕业发证

修学期满,达到毕业要求,颁发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六、贫困生资助体系

学校认真执行国家和本市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入学,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承诺:确保被本校录取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七、学校咨询电话、监督电话、网址及学校周边交通

1.咨询电话:021-50217411、50214975;监督电话:021-50217812

2.学校网址:zsb.sspu.edu.cn

3.学校周边交通:993、991、630、790、蔡陆线、施崂线、沪祝线、地铁12号线等。

专业介绍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要求:采用课堂教学和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接受视觉传达设计思维能力、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设计素描、色彩、计算机辅助设计(位图、矢量设计软件应用)、设计构成、数码摄影、编排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

主要实训环节:广告设计、印刷工艺、摄影、综合运用。

就业方向:1.在集团型、中小型企业中从事市场、广告、包装、媒体的策划与设计工作。2.传媒、广告、企划、出版印刷等公司中从事策划和设计工作。3.独立或联合创业,成为自由设计师。

产品设计

培养要求:采用课堂教学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产品设计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接受产品设计思维能力、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符合标准化机械生产的民用产品开发、设计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设计素描、色彩、计算机辅助设计(二维、三维设计软件应用)、设计表现、设计构成、模型制作、设计图学、专题设计、设计综合表达、产品设计、设计创新思维等。

主要实训环节:设计表现技法、模型制作、产品设计、摄影、综合运用。

就业方向:1.在集团型和中小型企业新产品研发中心从事新产品开发和设计工作。2.在工业设计公司从事产品策划、开发和设计工作。3.独立或联合创业,成为自由设计师。

环境设计

培养要求:采用课堂教学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环境设计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接受环境设计思维能力、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能依据自然、生态、社会、行为等科学原则,具备从事室内外环境设计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设计素描、色彩、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二维、三维设计软件应用)、建筑史、建筑制图、建筑模型制作、室内设计、陈设艺术设计、景观设计等。

主要实训环节:设计表现技法、室内设计、摄影、综合运用。

就业方向:1.各类设计公司从事室内外装饰设计、展示设计及其管理等相关工作;2.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艺术的策划、设计工作;3.独立或联合创业,成为自由设计师。

数字媒体艺术

培养要求:采用课堂教学和社会生产实践手段,使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接受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思维能力、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使设计限度达到市场化目的的手段、方法和技术,具备从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速写、形态构成、图形设计、原动画设计、设计软件、UI界面设计、网页设计制作、多媒体后期特效制作、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