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数学教育总结

数学教育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02 20:07:48

数学教育总结

数学教育总结篇(1)

本学期我担任一,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作。

作为数学教师,我能认真制度计划,注重教学理论,认真教学和备课,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学校教研活动,上好每一节课,并能经常听各位优秀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按照新课标要求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做的:

一、课前准备

1、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习惯,知道他们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二、课堂上的情况

在数学课上,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也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在主动探究中学习。课堂上,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己能完成的,我绝不包办代替。如学习应用题时,我创设了跟妈妈一起去超市买菜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分小组合作探究算理,最后得出了二种算法,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欲望。新晨

碰到简单的教学内容,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学,不懂的地方提出来,由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解决,让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三、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数学教育总结篇(2)

旺犬辞岁,金猪迎春。转眼2017年过去了,现总结这一年的得失,以期在下一年能有更大的进步。

一、思想工作方面

我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对人民教育事业忠诚无比;积极、按时、认真地参加各项政治学习、业务学习,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各项上级文件, 不断提高自身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学校状况,关心同事,关心学生;教育教学目标明确,态度端正,工作勤奋刻苦,有奉献精神;服从学校各项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二、遵守纪律方面

在这一年中,我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勤,没有请过一天假。平时能与同事、学生和谐相处,时刻记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力求为人师表。

三、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本人上半年承担了2016级学前教育(3)、(4)班、2017级学前教育(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周课时10节。下半年承担了2016级学前教育(1)、(2)、(3)、(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周课时12节。我一直认为数学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应该是数学思维和素养。从数学学习中可以学到严谨、刻苦、思考问题的方法,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也很有帮助。但目前觉得学前系不是太重视数学,2018级学前班更是一周只安排了两节数学课,这不仅无法完成课本内容,学生更是从这一点点的课时学习中获得理性思维。我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整合教材,力争让他们在学习最基础的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最常用的数学思维。

在备课时,认真思考,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拟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针对不同课型,

 

拟定教学方案,认真写好教学设计,并及时总结、反思,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力求因材施教。

在上课时,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到板书清晰、语言简洁、调理分明,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成功的愉悦。

在课后,我非常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后,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力求能做到提优补差。并能利用微信、qq等现代沟通软件及时关注学生状态,建立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四、科研方面

这一年在这方面做得还有欠缺,只参与了两个省级课题。接下来的这一年我要奋发图强,专心于教学研究,在空余时间静下心来尝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另外也要积极申报课题,参与课题研究。另外这一年我还辅导了2014级学生的自学考试的高等数学内容,这个还是有点难度的,通过率很高。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会继续努力,把握机遇,接受挑战,在教中学,从学中教,在实践——理论——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力争成为一位出色的科研型教师,适应学校不断发展的需求。

数学教育总结篇(3)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28份,上课数31节,其中3节重复课;

2、班主任工作:负责管理班级日常事务和组织班级活动;

3、教育报告:完成一份教育调查报告。

经历了为期8周的实习生活,我尝试到了身为一名教师的苦与乐,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在这些日子里,我能以教师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仪表,关爱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教学及班主任的每一项工作;同时,作为一名实习生,能够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实习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完成我们的实习任务。

一、数学教学工作

我教的是高一(10)班的数学,由于只有一个班,所以我能够花更多精力去教好这个班。见面会上,指导老师陈敏能就跟我说:“这个班的数学很差的喔……”10班原班主任梁智创老师也跟我介绍了,这两年和中一直在扩招,招了好些择校生,今年高一年级有20个班,其中又按照学生的入学成绩将班级分为8个提高班和12个普通班,我们班是普通班,基础比较差的。经过两天向老师的了解,从成绩单的分析以及和学生的接触,确实,这个班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就对于函数这一部分的知识掌握得很不好,很多同学连怎样去判断函数都不会,很多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也不会求,对于分段函数更是无从下手,我觉得对于这一问题的出现,是学生对函数的概念不理解,没能抓住其重点以及其实质;还有就是很多学生告诉我他们连初中的数学知识都没有学会,对于这个状况,真的不乐观;还有学生向我诉苦:“老师,我初中数学都学得挺好的,为什么一到高中,我还是那么认真的学习,但是就是成绩跟不上去,很多题老师课堂上讲我听得懂,但是一让我自己做,又不知道从何下手了。”对于这些学生,我一边以坚定的语气鼓励他们:“不怕,万事开头难,高中知识相对初中知识可以说在难度上是一个质的飞跃,但只要你们咬牙坚持,不断地在平时学习的碰壁中摸索高中的学习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慢慢地找到学数学的感觉了。”给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一边在心里苦苦思索着如何去帮助他们尽快地把学习方式从初中转变到高中来,适应难度较大的高中数学学习。

我主要通过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体现在平时上课和答疑时对他们的思路引导和方法总结上,基于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脱节较严重的状况,给他们那进行了相关知识的补充,如十字相乘法、二次函数最值问题求解、二次不等式的求解等内容。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上课时注意学生情绪的调动;另外,还非常注重学生对学好数学的信心,我发现,很多学生对数学已经失去了信心,我会时常去鼓励他们,鼓励他们要自信。

为了尽量给学生更多的课后辅导,每周一晚上的数学下班课,每周的自习课以及室内自习的体育课,我都会到班上进行答疑。大部分同学学习数学的热情都不是很高,课上听不懂的地方、作业、练习册遇到的问题都不怎么理会或者是不怎么敢提出来。经常问问题的都是那几个学生。从学生的问题中,我发现他们的课堂效率很低,课堂上重复了好几次的题型,还是不会做相同类型的作业,如二次函数最值问题,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指数函数以及对数函数的性质,至今仍有好大一部分学生是不懂的。学习方式也存在较大问题,没有养成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该记的公式、定理、知识点还没记好没有理解好就做作业做练习,导致做题时无从下手或乱造公式。学生还像我抱怨说,一节课甚至整个晚自修就做几道数学作业题,都没有时间做更多的题了。针对这个问题,答疑时,我会让这种类型的学生先复习书上的相关知识再做作业,若还是不懂,再给他们讲解,避免让他们太过依赖老师,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批改作业和批改试卷的工作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做好记录。对学生做法不大肯定时,虚心地向陈老师请教后再批改。同时,在评卷中,学会了如何酌情给分。此外还学会了如何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排名。

上课阶段,指导老师给我安排的课还是很充足的,共28节,而且很多时候都是每天一节新课,这就要求我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后时间去细心琢磨教材,我与另一个队友经常是一起讨论教法、例题、习题设计等内容,进行备课,然后详细写教案,而且每一样都得紧紧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听懂,以便更好地吸收相关知识,争取让课堂效率达到最高。然后交给指导老师审批,在指导老师地批改和建议下再做修改,并且在上课前熟悉甚至是背出整个教学流程。

我的每节新课陈老师都会非常负责地坚持去听,做出全面细致地评价,细心地指出我上课过程中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及有效的实际教学建议。陈老师是个幽默有经验的教师,所以在课堂上,他也非常注重我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我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的确,每次陈老师上课,学生们都会很兴趣盎然,这个就是幽默的魅力。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教态、语言、板书、提问技巧、与学生互动、对学生的思路引导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我认为自己也还存在不少缺陷,如课堂时间掌控得不是很好,有时希望多给学生讲点,忽略了给学生思考得时间,课堂气氛不活跃,语言不够生动幽默。 共3页,当前第1页1

上课之余,我还积极去听学校其他老师的课,如本年级数学老师开的公开课,本实习队的另一个数学指导老师,做好听课记录,学习老师们的长处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此外,对于数学公开课,其他老师还会有针对性地指出不足之处,这也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其中就是一节课不先要求什么,首先也最重要的就是不能犯知识性错误,这个是上课的重中之重,这也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必须细心,严谨,杜绝出现知识性错误,然后才讲怎样去讲给学生听。

二、 班主任工作

(1) 在工作准备方面

我担任高一(10)班的实习班主任,首先我通过班主任指导老师梁老师较快地了解了整个班的情况特点和班级的一些日常工作,高一年级的1至8班是提高班,而9至20班是普通班,普通班除了学习基础不好,学风班风也是欠佳的,纪律也比较差。具体一点的还有10班有62名学生,男生26人,女生36人;其中正取生46人,择校生17人;住宿生50人,其中女生30人,男生20人;还有就是具体到这些学生的宿舍楼以及房号。

其次,我通过与学生多接触沟通,细心观察的方法较快地熟悉和掌握学生的情况。每天早读和晚修我都会去教室,慢慢地融入了这个班集体。学生也很喜欢实习老师,能像朋友一样和我聊天、诉苦。后来我也发现,10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不好,比较自我,也有很多学生向我抱怨这个班纪律性太差,学风班风不好;还有就是很多学生对学习没有信心,认为自己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来高中读书也不是自己的意愿,是父母强迫的,对读书也是一点兴趣都没有,所以他们经常上课睡觉说话违反课堂纪律;还有好3个同学是心理上有比较严重问题的,有2个男生有自闭症,一个根本是不与同学们交流,另一个就是有同学反应说他说话很伤人心,没人愿意跟他交流;还有一个女生就是天天睡觉,除了跟同桌的说话,根本就不理其他人,后来了解到与父母关系也很紧张。

(2) 在班级日常管理方面

在八周的时间里,我更多的是抓学生的学习,纪律和卫生,每天早上都很早到课室巡视早读情况,监督打瞌睡,发呆或赶写前天晚上作业的同学,提高早读效率。登记好迟到的同学,进行时间观念教育。

学生的纪律方面,10班的学生较为活跃,部分学生很调皮,自修自习课常有讨论问题聊天的现象,偶尔有看课外杂志的,课前课后五分钟较吵,影响到安静学习的同学。经过详细的观察和同学们的反应,我也大致了解到了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的那几个学生,我用了调换座位的方法,将这几个学生隔离开,调座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些学生都是刚入学的,很多都是彼此不认识的,调换座位让他们能够结识更多新同学。当然只是调换座位是还不能解决部分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问题的,所以对于个别学生,我还采取了个别教育的方法。

个别教育时,首先让他们作自我评价,看他们那是否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学生对自己的缺点还是有一定认识的,有些还是清楚地认识到,但约束不了自己去改正。认识得不到位的,我再以“老师发现,老师觉得……你觉得是不是呢?”这种方式与学生对话,给学生辩解的机会,避免对学生的片面了解而伤了学生的自尊,甚至造成逆反心理。学生虽然很调皮,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服理、重事实,容不得老师半点夸大;但,是就是,能勇敢承认。这时,再对他们进行指导教育,学生才能放下防备武器,真正从心里接受老师的教育,认真思考老师的教诲,真正去努力改进。

对活跃的学生,课堂纪律难管理,迟到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几周,天天都有学生迟到,而且就是那几个,再三批评教育都没有效果,但班主任指导老师采取“扣分”的措施后,迟到现象就一直风平浪静到现在。到了第10周,10班还得到“流动红旗”奖了,看来对于顽皮得学生还应适当采取些硬办法。

当然对于心理上有问题3个的学生,也要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尽量去了解他们所想的;我也多次找机会接近他们;另外,对于一个比较严重的男生,梁老师最终决定去家访,所以,那次,英语老师黎老师和我也去了,家长是非常欢迎的,在他家里,我们也了解到了更多关于他的情况,原来他成绩还是很好的,但是后来因为网络游戏,他沉迷了,每天都要玩游戏,还有就是晚上睡不着,白天能睡得很好,对此,他母亲也说了要带他去看中医,上网时间就慢慢控制,希望学校和家长一起努力,将他引出来。后来他回来了,大家就一起鼓励他,肯定他,也委婉说出他的一些问题,这位男生也沉默了,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果真,接下里的日子,他的表现的确好很多,上课没有睡觉了,而且对老师不再爱理不理的样子了。看来对于问题学生,家访还是很不错的一个方式。

此外,要管好整个班级,班干部的管理是相当重要的。首先是要班干的培养,留心班干的工作,强调他们要严格要求自己,要管好别人,要先管好自己,这样同学们才会服从班干的管理。对于新班干,强调他们一开始就一定要严管,才能在同学中树立威信,有利于接下来的工作;然后是班干的职责分工要明确,班上的事务管理很多,所以班主任一个人做也是很辛苦的,让班干部分工,一来可以锻炼他们的能力,二来也是权力的分散;最后,要更好地了解班上情况,就要利用好班干的职能了,班主任不可能时时刻刻在班上,但班干却是在班上的,所以班上的情况他们就更清楚,对于一些同学的课堂表现他们也很容易掌握,所以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用好班干部。 共3页,当前第2页2

学校每周二和周四下午是劳动课,我班负责的是一块工地以及多媒体课室,学生普遍比较负责,但也有部分男生偷懒,拖拖拉拉,工作马马虎虎,有时还偷懒不去,对于这些学生,就给他们分配明确的任务,完成后接受检查,合格后才能离开;如果不去,就采取“扣分”制度。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班集体得一员,要积极配合班里的各项活动及做事认真的态度。

学校还有一个值班制度,就是还要求每层楼班主任轮流值班,要求早上和下午的预备钟响时到楼下登记迟到学生,还有就是晚上去学生宿舍检查。轮到梁老师值班时,我就会跟着去看10班的学生,我们内宿的学生宿舍纪律都很好,不会出现抽烟,闹哄哄的现象。此外,我还发现,男生的住宿条件是很差的,12至16个男生共一个宿舍,还且还是公共浴室,有时还会出现断水的情况,因此也有些男生经不住这样的考验,搬出去住了,对此,学校也是采取不干涉政策的。

当然,对于这个高一的男生宿舍,还是会出现一些状况的。记得还有一次,整栋男生宿舍楼都停水了,很多男生都没有洗澡,结果起哄了;后来又有两次小停水,学生又起哄了;最离谱的一次是,男生宿舍竟然在关灯了后在具体唱歌起哄,对于这样的情况,学校也发了话,要求学生不许起哄,有些问题不是起哄了就能解决的,要求大家静下心,对于停水问题,学校会尽快解决的,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起哄的情况了。看来对于某些状况,学校还是得采取一些强硬政策的。

三、教育调查

我们实习队的调研课题是《和平中学高一学生学习困难成因及对策》,分别对普通班的学生和提高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队友们积极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问卷派发与回收,数据统计与分析,最终顺利整理成文,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在这里我们也体会到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队友之间的体谅和关怀,记得在统计时,由于负责这块的队友没有事先跟大家说明白要男女分开,对于单选的项却选了多个选项这道题要作废处理的事情说明白,结果很多队友都出现了错误,得重新统计。对于这样的情况,大家都没有抱怨,而是体谅,知道这位队友其实也很辛苦,稍有遗漏不足为奇,所以又认认真真的重新统计一次。

四、结语

数学教育总结篇(4)

为了更好的配合子课题的实施,学校加大了硬件投入。为每个教室配置了彩电,幻灯机。新建了一个多媒体教室,配置了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和多媒体电脑。开发教育信息网,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装备视频设备,增强信息数字化能力。后期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学校投入50万元新建了两个网络教室,更换了114台崭新的品牌电脑,子课题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学校重视,建立评估机制,加强宏观管理

该课题已经纳入学校教育科研的计划中。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管理、应用及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都纳入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全面考核。

1、规定全体教师每期听信息技术课不得少于10节;

2、每期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上课不得少于35节,开展全校性的重点课例研究。

3、教师每期自制课件1至3节;

4、教师有关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纳入每月月评估和期末评估,校级公开课必须使用信息技术,事实证明,对进一步推动课程整合实验研究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加强技术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学校成立子课题组后,重点对实验教师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培训工作。在基于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教学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变化,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帮助者、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教师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关键因素。因此学校都把教师培训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学校都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对实验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和课件制作等培训。同时派出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计算机技术培训,许多实验学校多次聘请专家到校讲课、做专题报告。

1、学校无条件保证主研教师参加总课题组的各种培训,如“西部行”课题讲座,大型的课题组研讨活动等;

2、学校科研室组织主研教师定期学习,研究活动有内容记录

3、利用学校已有条件培养教师自制课件的能力;要求教师每期自制课件1-3件。

4、送培教师参加了区上,市上“专题型学习网站建立培训”和“因特尔未来教师”的培训,以及各种研培活动。

5、组织教师新课标学习的同时,专题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四、工作成绩

1. 全面提高了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

近四年来的实验研究,实验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学能力、课题的实验研究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工具的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实验教师都能自觉地运用现代教学模式,积极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并配以先进的教学方法,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以提高。通过一年来的实验研究,许多骨干教师都能独立地完成制定计划、有序实验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等,且水平较高。逐步有“经验型”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四年来的实验,更新了广大实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即现代化教育必须将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纳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是大势所趋,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接班人。

2.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经过近四年的实验,实验科目的教学成绩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3. 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先进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留给了学生充分自由学习的时间去钻研新问题,参加感兴趣的活动,促进了特长生的发展,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4. 科研教师的论文和课件,取得了各级各内的各种奖项。

五、存在的问题和启示

1、个别教师的认识还没有真正到位。

个别教师认为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就是制作课件,然后用课件去上课。他们的思想水准还仍停留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初级阶段,远远没有达到该实验课题的真正意图:体现计算机的工具性。课程整合的软件应该工具型、资料型的软件加平台,即通过应用现成的以平台为基础的教学工具软件实现课程整合的目的。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对该课题认识水平。

2、关于软件问题

自己开发软件有几个缺陷。开发这样的软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会花费老师大量的精力。花费大量时间开发的软件由于受到教师自己教学习惯、教学思想的限制,比较难以推广。这样势必造成重复开发的问题。

3、可以增大学生在课题实验中的参与度。

让部分学生参与制作课件,课件的目的就是呈现资源、呈现问题,将课堂教学由讲述为主变为以讨论为主。

4、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由学校向家庭、社会延伸。

数学教育总结篇(5)

我国的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都位于祖国的西部地区,其中有4个分布在边疆地带。与内地相比,少数民族自治区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信息不畅,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提高缓慢。就高等学校电化教育工作而言,除了和内地高校有共同性外,还存在着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因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电化教育工作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问题与挑战。

为了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电化教育工作的发展,我们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0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5发展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6的子课题5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技术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6项目。以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为样本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以期从中找出影响高校电化教育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以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时参考。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电化教育工作从70年代末重新起步以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尤其在80年代,多所高校购置了电视节目制作设备,建立了校内闭路电视教学系统,编制了1000多部(集)电视教材,促进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进入90年代后,由于种种原因使得高校电化教育工作徘徊不前,有的甚至成为学校可有可无的部门。为此,我们选取了9所不同性质、不同层次有代表性的院校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以便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高校电化教育工作的发展。

一、内蒙古高校电化教育工作现状

1.机构设置

在我们所调查的9所高校中,8所建立了固定的电教机构。其中属于处级建制的有5所、科级建制的3所,科级单位隶属于教务部门管理。电教机构名称为/教育技术中心0的1所、/电化教育中心0的4所、/电化教育科0的1所、/电教教研室0的1所、/远程教育中心0的1所。电教内部机构的设置因校而异,其中包含了网络管理职能的有3所院校。已建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高校有3所。其中具有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1所、专科层次的2所。在3所院校中有2所采取系、中心合一体制,另一所院校专业和中心分别设立。

2.人员结构

(1)电教工作人员的一般结构

在9所高校中,电教工作人员共101名(实际104人。因其中有3人为非固定人员,不计算在实际工作人员总数内)。其中男性64人、女性37人;汉族68人、蒙古族29人、其他少数民族4人(达斡尔族1人、满族3人),汉族与少数民族工作人员比例基本为2:1。从年龄分布状况来看:35岁以下的43人,占总人数的42.6%;35岁至45岁的45人,占总人数的44.5%;45岁至55岁的13人,占总人数的12.9%,比例基本合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后几年内新毕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将会陆续充实到电教工作岗位上,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将会逐步形成稳定的梯形结构。从事电化教育工作的时间在5年以内的39人,占总人数的38.6%;5年至10年的14人,占总人数的13.9%;10年至15年的22人,占总人数的21.8%;15年至20年的16人,占总人数的15.8%;20年以上的10人,占总人数的9.9%。其中,新参加电化教育工作的人员所占比例最大。他们多为近几年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类专业、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年纪轻,身体好,思维活跃,掌握专业知识,几年后必将会成为电化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9所高校电化教育工作人员的一般结构如表1所示。

(2)电教工作人员的智力结构

9所高校电教工作人员的学历大致如下:研究生毕业5人,占总人数的4.9%;本科毕业53人,占总人数的52.5%;专科毕业35人,占总人数的34.7%;高中、中专毕业8人,占总人数的7.9%。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研究生层次毕业生所占比例最小,而且集中在1所高校内。如果要使电化教育工作实现从单纯服务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化,研究生学历应至少占到总人数的20%以上。电教工作人员中毕业于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业者24人,占总人数的23.8%;计算机类专业2人,占总人数的1.95%;教育类专业3人,占总人数的2.95%;理科(主要为物理、电子技术等)35人,占总人数的34.7%;文科17人,占总人数的16.8%;其他20人,占总人数的19.8%。从上述所学专业可以看出,计算机类专业和教育类专业毕业生所占比例较小,不利于电化教育工作今后的发展。另外,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业毕业生亦应增加,以改善电教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在电教工作人员中,干部(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编制54人,占总人数的53.5%;教师编制36人,占总人数的35.6%;工人编制11人,占总人数的10.9%。为了适应高校学生学习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课程以及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需要,教师编制应逐步加大,相应减少行政和非专业人员比例。电教工作人员中已获得高级职称者10人,占总人数的9.9%;中级职称42人,占总人数的41.6%;初级职称36人,占总人数35.6%;其他13人,占总人数的12.9%,职称结构基本合理。9所高校电化教育工作人员的智力结构如表2所示。

3.设备、设施

在9所高校中,主要的电教设备还是电视节目制作系统。最早的是70年代末装备的,最迟的是90年代中期购买的,基本属于业务级档次。有3所院校配备了非线性编辑系统,但没有配备数字摄像机。设备配套不够齐全,数字化进程缓慢。语言实验室和普通计算机教室每所院校至少配备了一间,只是配置档次和数量不同。只有4所院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都属于示教类型结构。有3所院校建立了校园网。但就目前运行情况来看,只限于管理信息,还没有真正开展网络教学、网上备课和网上学习。

4.开展工作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开展电化教育工作较好的、一般的和基本未开展工作的院校各占三分之一左右。从开展电化教育工作的院校来看,多数仍旧处于单纯服务型,开展教学研究和自主开发的项目很少。

二、存在的问题

1.认识落后

在9所高校电教工作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电化教育的认识仍停留在80年代水平,认为电化教育就是对教学媒体的运用。表现在工作中,仍然是/拍片子、放带子、修机子0三部曲。现在,片子也不拍了,机子修不了也不修了,只剩下放带子和开门、锁门。由于工作中缺乏理论指导和相关措施的推动,无法深入教学和促进教学改革。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很多电教工作人员缺乏热情,处处被动;加上原有的知识结构不适应当前的需求,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应用与开发、网络教学等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使电化教育游离在教育信息化之外,造成了电化教育工作徘徊不前,地位岌岌可危。

2.机构重复设置,造成力量分散

在9所高校中,与教育技术相关的机构有:电教中心、计算中心、网络中心、CAI中心等,机构重复设置,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及各种资源的浪费,导致力量分散,形不成合力。

3.经费缺乏

各高校电教经费普遍紧缺。在9所高校中,年平均业务经费最高不到2万元,甚至有的学校连几千元也保证不了。因而造成设备维护不到位,更谈不上更新;软件无法购买,更无法开发;就连正常的教学服务工作也不能保证,使电教工作处于停顿状态。

4.文化背景差异

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因此,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媒体和课件的开发,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翻译或移植就可以解决的,它必须通过二次开发才能够完成。另外,还有技术上的困难。比如蒙古文是竖写的文字,在幻灯、投影教材以及录像教材中一般没有什么问题,但在计算机中进行信息处理则有很多困难。尤其是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包括蒙古文在内的多文种同屏显示和传输,则是比较复杂的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民族教育现代化则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三、改进高校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工作的对策

1.学习理论,提高认识

电教工作人员应充分理解/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相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0的含义,对教育技术的本质、研究领域和范畴以及它的理论基础等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理解/电化教育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0这一论断,从而做好电教工作。同时,要提高各级领导和电教工作人员教育现代化的意识,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0,/没有现代教育技术的参与和支持,教育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0

2.健全机构

根据资源共享的原则,把与教育技术相关的机构,如电教中心、计算中心、网络中心、CAI中心、多媒体中心等逐步统一起来,组成/教育技术中心0,负责全校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工作的实施。当前,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的主要职责应是对于学习资源(主要包括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的准备、开发、利用、管理和对学习过程(当前主要是教学过程)的支持、促进以及技术保障等。为此,在教育技术中心内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设置:

(1)学习资源部。负责有关学习资源(包括各种教学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的搜集、开发、利用、组织和管理。

(2)教学研究部。开展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负责对全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和对教学过程给以支持、促进;负责学生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对学校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支持。

(3)网络管理部。负责校园网络的安全运行、维护和功能开发。

(4)教学服务部。负责全校实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工作场所的建设、管理、技术保障和设备维修等。

(5)办公室。对外做为中心的联络窗口,上传下达;对内协调各部门工作,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6)有线电视台。已建立有线电视台的院校现阶段可以保留该部门,负责正常的采编、制作、播出等工作。随着网络的发展,有线电视可并入校园网而实现从模拟向数字化的转换。

3.建立高素质的教育技术(电化教育)队伍

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工作的成败。要发展高校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工作,就必须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育技术队伍。接收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类专业和教育类专业新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是彻底改进、提高教育技术队伍素质的根本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专业化、高素质的教育技术队伍。对原有电教工作人员进行全员培训,是提高队伍素质的必要措施。从历史上看,原有高校电教工作人员普遍具有坚定的事业心、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高校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随着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他们急需在教育技术理论方面、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得到提高,以适应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没有广大教师的参与,学校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工作不可能有大的发展,教学改革也不可能深入进行。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重点应放在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使他们能够在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系统方法以及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进行备课、讲课和科学研究,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建立一支有广大教师参加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育技术队伍,是做好高校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工作的保证。按照原国家教委有关文件的精神,高校教育技术专职人员编制以在校学生总数的5j至10j之间为宜。

4.增加经费投入

根据科学测算,一个部门要发挥最佳效益,硬件投资、软件投资和潜件(包括人员培训和管理)投资之比应为1B1B1。从被调查的9所高校来看,其比例大多数在1B0.2B0.1以下,与科学合理的投资比例相差甚远。高校应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教育技术发展规划。对于硬件设备投资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划拨专款解决;对于软件和潜件建设投资应制定年度计划,按时划拨。原国家教委相关文件中曾明确规定,电化教育业务经费(不包括设备投资)年平均额度应达到学校总预算的5j至10j,是有远见的。

5.加强对民族教育的支持力度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工作任务除了和内地高校的共同点以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发展民族教育的支持。当前,开发民族语言、文字的多媒体课件,建立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资源库,解决民族语言、文字教学材料网上传输的问题,这些都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应该列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工作研究的重点。另外,如何运用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支持民族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民族教育的教学质量,也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应该列为重点的工作。

数学教育总结篇(6)

“研究生教育系统是由相互关联的各种亚结构组成的复杂结构系统”[1],研究生教育结构是研究生教育系统的内部构成形态,“是组成研究生教育总体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及其组合方式”[2]。研究生教育结构包括学历层次结构、学位类型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学习方式结构等亚结构,各个亚结构共同组成了研究生教育整体结构。在我国,关于研究生教育结构的研究是普遍的,但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目前对研究生教育结构的研究主要还是对各个亚结构“分而论之”,且停留在定性描述阶段,缺乏从整体上综合考量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探索。基于此,本文尝试将指数方法引入研究生教育结构研究,提出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GraduateEd-ucationStructureDeviationIndex,缩写为GESDI)的概念,建立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的测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湖南省9所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进行实证研究。

二、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的概念界定及测算模型

1.概念界定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是指反映不同时间或空间条件下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标准值(理想值)的相对数,是通过将测量值与标准值进行指数化处理而得到的。利用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可以判定研究生教育结构的不合理程度(失衡程度),也可以对多个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合理程度进行排序和预警。根据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可以分为个体偏离指数和总偏离指数。

2.测算模型(1)个体偏离指数模型研究生教育结构个体偏离指数是指反映研究生教育各个亚结构偏离标准值的相对数,包括学历层次结构偏离指数、学位类型结构偏离指数、学习方式结构偏离指数。(2)总偏离指数模型由于研究生教育结构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因此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由构成要素的个体偏离指数组成,表现为综合指数的形式,可以由个体偏离指数的加权平均模型得到。式中GESDI为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总指数;Gi为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各个亚结构的个体偏离指数;Wi为Gi的权重。本文认为各组成部分对研究生教育整体结构的影响程度是一致的,因此各个亚结构的权重相等。

三、实证分析

1.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说明本文选取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和南华大学9所湖南省重点高等学校为研究对象。所有原始数据均来自于2009年~2013年的《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内部资料)》,限于篇幅,没有在文中列出。

2.计算演示由于是要测定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标准值的程度,因此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标准值。在参考美国等研究生教育比较发达和合理的国家的情况下,结合我国学者的研究,本文将三个部分的基期数据②分别规定为:硕士学位研究生与博士学位研究生之比为101[7],专业学位研究生与科学学位研究生之比为11[8],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之比为11[9-10]。以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研究生教育原始数据为例,计算该高校2009年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2009年湖南师范大学全日制学硕在校研究生为5492人,全日制专硕在校研究生为158人,非全日制硕士在校生为1710人(不包含同等学力),全日制在校博士研究生为629人,专业博士人数为0。根据个体偏离指数模型,可以分别计算出学历层次结构偏离指数(G1)、学位类型结构偏离指数(G2)和学习方式结构偏离指数(G3)。

3.实证结果(1)2009年~2013年研究生教育结构个体偏离指数利用研究生教育结构个体偏离指数模型,根据2009年~2013年原始数据,计算得到2009年~2013年湖南省9所重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三个亚结构的偏离指数(见表1)。由表1可知,2009年~2013年湖南省9所样本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在学历层次、学位类型和学习方式三个亚结构中,学历层次结构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5所高校的学历层次偏离指数值较低,全部在40%以下,说明这5所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硕博比相对接近101的标准值,学历层次结构相对合理,其别是湖南师范大学的学历层次结构最为合理,5年来其偏离指数均低于15%,最低年份甚至达到2.7%;中南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和南华大学4所高校的学历层次结构偏离指数值相对较高,全部在60%以上,说明这4所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学历层次结构相对不合理,特别是长沙理工大学和南华大学,偏离指数均高于150%,最高达到了335.1%,因此这两所高校有必要对其学历层次结构进行调整,避免出现结构性失衡。9所高校的学位类型结构偏离指数整体得分较为平均,数值相对较小,说明9所样本高校的学位类型结构较为一致,并且比较合理,其中,湖南大学的学位类型结构偏离指数5年来最高为32%,最低为6.4%,由此可知,湖南大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之比5年来都接近11的标准值,学位类型结构稳定并且合理。学习方式结构偏离指数5年来所有高校相差并不大,但总体得分较高,说明9所样本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占总体研究生教育的比重距离标准值还有较大差距,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不高。(2)2009年~2013年研究生教育结构总偏离指数根据亚结构个体偏离指数,利用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模型,计算出2009年~2013年湖南省9所高等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具体得分及排名情况见表2。由表2可知,研究生教育结构较为合理的高校(即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值较低的高校)排名前3的为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除外),这3所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均低于45%,其中湖南大学2009年以后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值在30%左右浮动,而湖南农业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结构偏离指数则呈现出越来越小的趋势:2013年湖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下降到了28.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则为22.2%(是2009~2013年以来所有高校的历史最低值),说明2013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结构是最为合理的。9所高校中,研究生教育结构相对不合理的高校为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和南华大学,5年来湘潭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均高于64%,长沙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均高于74%,而南华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均高于87%。其中,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为149.8%,为所有高校5年来历史最高,说明2009年长沙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结构是最不合理的。虽然这3所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结构相对不合理,但是2009年~2013年3所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减小趋势,说明这3所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结构5年来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

4.实证结果分析(1)稳定性是湖南省各高校研究生教育结构的重要特性各高校5年来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值除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在2009年、2010年的偏离指数出现较大波动外,其余各年份各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波动幅度都在20%之内,波动幅度较小,说明各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结构都不易接近或远离正常范围;同时,分析各高校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的排名情况发现: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除外)稳定在前三名,研究生教育结构相对合理;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中医药大学排名长期居中,研究生教育结构相对较为合理;而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和南华大学则一直处于后三名,研究生教育结构相对不合理。总体来说,各高校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波动幅度小,排名相对稳定,说明了研究生教育结构具有明显的稳定性。(2)合理化是湖南省重点高校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基本走势从表2可以看出,2009年~2013年9所样本高校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最低(即排名第1)为39.7%、32.8%、28.7%、25.7%和22.2%,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最高(即排名第9)为149.8%、127.3%、105.9%、87.4%和94.8%,总体上研究生教育结构最优和最劣高校的偏离指数值呈现减小趋势;而排名居中的高校尽管整体排名上5年来没有大幅提高,但是其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也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高校间的整体差距在缩小的同时,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也在下降,研究生教育结构均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另外,从整体来看,根据湖南省重点高校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见表3)情况发现,2009~2013年湖南省重点高校学历层次结构和学习方式偏离指数基本保持不变,但学位类型结构偏离指数值从2009年的51.0%下降到了2013年的6.6%,减小趋势非常明显,说明5年来学位类型结构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优化。同时湖南省重点高校研究生教育结构总体偏离指数5年来也呈现明显的减小趋势,从2009年的52.1%下降到了2013年的36.4%。因此,上述分析综合说明了2009年~2013年湖南省重点高校研究生教育结构得到了相对明显的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变得越发合理。(3)各高校研究生教育结构变化的基础和态势不尽相同尽管湖南省9所高校研究生教育结构整体上呈现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具体对于各高校而言,又有不同的发展状态。通过分析各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变化趋势,可以将9所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类别,即结构恶化型、结构固化型和结构优化型。其中,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育结构在2012年有一个明显上升的过程,其偏离指数上涨了17.2%,研究生教育结构恶化,属于研究生教育结构恶化型高校。通过分析发现,主要原因在于2012年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在职硕士在校研究生锐减至24人,2013年下降为0,严重影响了该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结构。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两所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基础较好,但是5年来却出现了“固化”的现象,其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只有小幅下降,说明其研究生教育结构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优化,主要原因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水平不高限制了这两所高校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合理化。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和南华大学属于结构优化型高校,5年来这6所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下降趋势明显,研究生教育结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特别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在样本高校中还处于中等水平,但得益于全日制专业硕士在校生和在职硕士在校生的大幅提高,2013年其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就下降到历史最低的22.2%,研究生教育结构在9所高校中最为合理。

四、小结与对策建议

研究生教育结构偏离指数模型的建立,创新了一种研究生教育结构评价概念,从各个亚结构是否满足标准值(理想值)的角度来统一评估研究生教育整体结构,改变以往对研究生教育结构大而化之的定性描述,为定量地、综合地分析研究生教育结构提供了一定的视角和方法。根据前述实证结果及分析,优化湖南省重点高校研究生教育结构,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

1.稳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停止扩大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调整学历层次结构由表3可知,影响湖南省重点高校研究生教育结构优化的主要问题是学历层次结构和学习方式结构出现了“固化”,其中学历层次结构偏离指数5年来均在35%左右徘徊。要优化湖南省重点高校研究生教育学历层次结构,使硕博比接近10:1,降低学历层次结构偏离指数值,就需要对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和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动态调整。根据《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11]规定,到2020年湖南省在校研究生规模应达到10万人,按硕博比101的理想值计算,2020年湖南省在校博士研究生约为9090人,在校硕士研究生约为90909人,而2013年9所样本高校在校博士研究生为10558人,已然到达2020年湖南全省的目标。故优化湖南省重点高校研究生教育学历层次结构,首先应该停止扩大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时,2013年样本高校在校硕士研究生为69103人,而2010年~2013年其在校硕士研究生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6%,按此速度发展,2020年9所样本高校在校硕士研究生规模将达到101191人,与在校博士研究生之比基本达到101。因此,优化湖南省重点高校研究生教育学历层次结构,应该停止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稳定现行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

2.减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适度发展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稳定学位类型结构2009年~2013年湖南省重点高校研究生教育学历层次结构经历了一个良性发展时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优化,2013年样本高校的学历层次结构偏离指数仅有6.6%,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基本达到11,主要原因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在校研究生从2009年的21172人扩大到了2013年的38466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6.2%。与此同时,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则明显放缓,2009年为43181人,2013年为41195人,出现了负增长。根据《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按照11的理想模型,2020年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在校研究生应该分别达到5万人左右,这是作为湖南省研究生教育主体的湖南省重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上限。因此,稳定现有学位类型结构,应该酌情减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适度发展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矫枉过正”的现象。

数学教育总结篇(7)

一、中小学艺术教育概念、含义及本课题指标选择

(一) 中小学艺术教育概念及含义

中小学艺术教育是通过教师引导中小学生参与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的心得性学习,促进学生的心智、情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艺术实践素养、艺术审美能力、艺术生活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基础教育。它是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的最简捷的途径,它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所谓中小学艺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校层面的整体性艺术教育,二是宏观层面的整体性艺术教育体系。

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全面育人,推进学校的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的文化艺术环境,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艺术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技能技巧性的应用型教育,它是一种追求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弘扬人文精神,使人的生命经艺术的熏陶更加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就国家和区域教育的宏观层面来说,中小学艺术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而不仅仅单指学校艺术教育一个方面,而是包括了四个方面的艺术教育:

第一,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的艺术教育,这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主体。

第二,以培养艺术特长生为目标的艺术特色学校、艺术特色班教育。

第三,社会艺术教育。它是我国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补充。

第四,以培养培训中小学和幼儿园艺术教师为基本任务的高等、中等艺术院校教育,即艺术教师教育。这是艺术教育的源头。

(二)本课题指标的选择

本课题重点对第一个方面即学校层面的艺术教育进行研究。主要指标为:课程门类设置、艺术课时数量安排、艺术教学效果、艺术师资的专职化程度、学生对艺术教育认识理解程度等。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情况,课题也涉及到了中小学生学习艺术技能的渠道选择问题,这对于宏观层面的中小学艺术教育研究有着积极地参考意义。

二、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本课题以石家庄市、保定市为城市代表,分别随机抽取高中、初中、小学各5所,每所学校随机抽取学生10名发放调查问卷,当面答卷,当面收取,由于部分学生不愿意配合答卷,为了保证随机性和科学性,所以这部分问卷采取了由学生回答问题,调查员代为答题的方式。整个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问卷300份,回收率、有效率均为100%。数据统计分析采用了分类统计、图表统计、定量分析等方法。

三、城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

调查统计数据和整理分析的结果显示城市中小学的艺术教育现状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艺术课时总数达标率低。2002年7月教育部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类课程占总课时的9―11%;初中阶段艺术类课程开课不低于艺术课程总课时数的20%;普通高中按《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规定,保证艺术类必修课程的6个学分(相当于108课时)。对照此要求,调查结果除小学阶段情况稍好外,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都很不理想。两个城市十所小学中有7所学校的艺术课课时数符合教育部要求,十所初中只有1所基本符合教育部要求,十所高中也只有1所符合教育部要求。符合要求的7所小学艺术课时达到了每周4节,按每学期19周计算,艺术课时总数为912节,占总课时数的百分比达到了13.3%。不符合要求的3所学校的艺术课时为每周2节,艺术课时总数为456节,占总课时数的百分比为6.7%;而十所初中都是只有初一、初二设艺术课程,其中9所学校课时数在152节左右,艺术课仅占总课时数的4.4%,1所学校艺术课时数为304节,占总课时数的8.9%;高中阶段的艺术课时总数绝大部分只有76学时,只有1所学校达到了228学时。

阶段 学校

类型 两类学校各占调查学校总数的百分比 阶段艺术课时总数 阶段总课时数 艺术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百分比 教育部要求标准

小学

符合要求的学校7 70% 912 6840 13.3% 9%

不符合要求的学校3 30% 456 6840 6.7%

初中 基本符合要求的学校1 10% 304 3420 8.9% 9%

不符合要求的学校9 90% 152 3420 4.4%

高中 符合要求的学校1 10% 228 3420 6.7% 108学时

不符合要求的学校9 90% 76 3420 2.2%

2.艺术课程类型陈旧且偏少。两个城市的10所小学中有7所小学开设艺术课程为多年来的传统艺术课程―美术和音乐,另外3所小学开设3门艺术课程,在2门传统课程基础上增加了舞蹈或棋类。10所初中则全部为美术、音乐两门课程。10所高中情况也不乐观,其中9所开设艺术课程与初中一样,一所学校有所创新,没有像绝大多数学校一样开设传统艺术课程,而是开设了“播音主持”课,但且不说此课程不能称为完全意义上的艺术课程(因为研究人员认为此课程的实用意义大于它的艺术熏陶意义),就算作是艺术课程,高中三年只有一门艺术课程,似乎种类上有些太单调了。

3.课外艺术活动偏少。课外艺术活动是艺术课程的实践和延伸,同时,也是艺术课程课时数量的有益补充。它对于活跃校园气氛,愉悦学生身心,增强集体凝聚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从调查结果看,各阶段学校的课外艺术活动偏少。10所小学中,只有1所小学的学生认为本校经常搞课外艺术活动,8所小学偶尔搞课外艺术活动,1所小学的学生认为本校从来没有搞过课外艺术活动。初中阶段情况更糟,6所学校偶尔搞课外艺术活动,4所学校学生认为所在学校从来没有搞过课外艺术活动。我们统计结果之前的预料是:高中阶段的情况将比初中还糟,因为各学校忙于强调升学率,更顾不上搞课外艺术活动。但出乎意料的是:高中阶段竟有2所学校经常搞课外艺术活动,只有3所学校从来没搞过,5所偶尔搞。

从整个调查数据看,经常搞课外艺术活动的学校只占总调查数量的10%,显然,这个数字太少了。

4.学生对于所在学校的艺术课程安排满意率低。学生满意率是衡量课程安排科学与否的重要参考条件。调查统计数据显示:300名被调查对象中对所在学校艺术课程安排不满意的有179名,满意的有121名,总满意率占40.3%,不满意率占59.7%。但分阶段的数据则显示小学阶段满意率稍高,100名学生中,不满意的有41名,满意的有59名,满意率占到了59%。高中阶段,满意率最低,100名学生中有70名不满意,满意率只占30%。结合分阶段的艺术总课时数量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课时数量达标率越高学生满意率越高,反之,课时数量达标率越低学生满意率越低。为使数据更具说服力,我们对学生不满意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调查。68%的不满意者认为,课时太少是主要原因,45%的不满意者认为,课程种类太少导致了自己的不满意。可见,有13%的不满意者认为二者都是自己不满意的原因。

(二)取得的成绩

1.艺术的普及程度和学生对艺术的认可程度较高。在300名被调查者中,表明自己喜欢艺术课的学生有280名,占总数的93.3%,这占了参加调查总人数的绝大多数;认为自己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数为152名,占总数的50.7%,这个数字超过了半数,应该说这是个不小的成绩。此外,在统计中我们还发现一个规律:按高中、初中、小学这个顺序排列,“喜欢艺术课”和“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数都是按顺序排列的。这说明,近年来我们的艺术教育是不断进步的。

2.艺术课时保证情况较好。在30所学校中,“能保证艺术课时,从来不挤占”的有4所学校,占总数的13.3%;“还可以,偶尔挤占”的有24所学校,占总数的80%;“不能保证,经常挤占”的学校只有2所,占总数的6.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各学校在保证艺术课时工作中,已做了大量努力且取得了明显成效。

3.艺术师资专职化程度较高。在30所学校中,艺术师资构成情况“全部为专职教师”的数量为24所,占总数的80%;“部分为兼职”的数量为5所,占总数的16.7%;“全部为兼职(外聘)”的只有一所,占总量的3.3%。这说明,绝大多数学校重视艺术师资建设,在艺术师资专职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4.学生对于中小学校艺术教育作用的认识比较到位。在对于中小学校艺术教育的作用认识方面,300名学生中,有228名学生认为中小学校艺术教育的作用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为美育打基础”,这占总数的76%;选择“为完成教育管理部门课时课程规定而凑课,没什么大作用”的有64名,占总数的21.3%;选择“让学生学习某种或几种艺术技能”的只有8人,占总数的2.7%。这表明,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校课程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这对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定位、发展、改革、创新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艺术技能教育方面,社会力量占主导地位

在学习艺术技能的选择方面,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认可的最好方式基本全部为社会方式。其中选择“上社会艺术培训班”的人数占总量的66%;选择“找私人教师”的占30.9%;而选择“在学校学习”的仅占3.1%。这表明,学生和家长广泛认可的学习艺术技能的方式是社会方式。因为,学生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就是家长的认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社会力量已经占据了艺术技能教育的霸主地位。

三、对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建议

(一)正确认识中小学校艺术教育的作用,合理定位学校艺术教育。对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作用,社会上的认识大致分以下几种:技能论、无用论、熏陶论。从本调查的结果看,学生普遍认可熏陶论,大多数学生对于中小学艺术教育很重视,并没贬低到“无用”的程度,学生和家长有期盼;不过,没有那么高的期盼,还没到奉若“技能”的程度。基于此,请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要因地制宜,正确评价艺术教育的作用,为艺术教育课程合理定位。明确中小学艺术教育要以育人为宗旨,坚持先进的文化导向,把艺术课程教学、校内校外艺术教育活动、学校文化艺术环境建设这三个方面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实现学校艺术教育的科学发展。在教育教学领域里,要把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全面素质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精神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收集艺术教育信息,不断完善艺术教育体系,使学校艺术教育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不要让它承载过多的职能,更不要让它流于形式。

(二)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改革艺术课程,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拓宽艺术教学门类。社会在发展,生活水平在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日益强烈,这是不可逆转的大形势,在这种形式下,作为肩负“普及文化艺术知识,提高人们艺术欣赏水平”奠基重任的中小学校自然应该首当其冲,走在社会的前列。我们传统的艺术门类有很多,新兴的艺术门类也越来越应接不暇,音乐、美术两门传统课程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于艺术知识的渴求。文化艺术传统是我们的根基,继承传统是我们的责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深挖传统内涵、发扬光大传统艺术,开拓创新才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我们必须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拓宽艺术教学门类。但学年总课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合理安排上尽量多的艺术门类和艺术课时,这是个需要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增加课时数量,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安排艺术课时。我们分析统计结果发现:按照教育部要求安排艺术课时的学校,学生对于学校艺术教学现状的满意率普遍高于艺术课时量低于教育部要求的学校。教育部的规定是教育专家根据我国的国情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前提下做出的,应该说,在一定的时期内,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它对于中小学的艺术教学不但有指导性还有强制性。中小学校应该转变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切实遵循素质教育的规律,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设置艺术课程、安排艺术课时量。

(四)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增加课外艺术活动数量,增强学生艺术参与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明确了艺术教育在中小学中的定位,我们还应该为艺术教育确立一个合理的目标,这个目标不能遥不可及也不能唾手可得,应该设定在一个努力就能够着,不努力肯定够不着的水平上。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既定的艺术教育目标,中小学校不能继续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应大胆改革,开拓创新,努力拓宽艺术教育渠道,增加课外艺术活动的种类和数量,用艺术魅力和管理魅力吸引学生的艺术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我们建议不妨尝试阶段授课、专题授课、以活动带教学等多种灵活方式。

(五)规范社会艺术教育机构,加大对社会艺术教育的监管力度。通过调查可知,社会力量在艺术技能教育领域已经成为主导力量,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个现实,社会艺术教育在中小学艺术教育和专业艺术教育这个夹缝中不但能够生存,还能发展到如此壮大的程度,这必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应该说,这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表现之一。但是由于这个市场是一个自发的市场,从产生就存在着先天的不足,那就是缺乏一个统一的准入标准、规范标准和检验标准。虽然发展壮大,但在一定意义上说,这只能是一种畸形的发展。如果任其畸形发展下去,总有一天,它会沉重地倒下。如今社会上的无照办学办班、无序收费、偷税漏税、坑骗学生家长等不良现象的日益增多正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切实行动起来,大力规范社会艺术教育机构,加大对社会艺术教育的监管力度,使社会艺术教育真正成为中小学艺术教育和专业艺术教育的有益补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