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关于教师节的诗歌

关于教师节的诗歌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23 20:10:18

关于教师节的诗歌

关于教师节的诗歌篇(1)

1、《谢谢您,老师》

您,是黑夜的启明星。

您,是白昼的晴空。

您,是骄阳下的清风。

您,是雨中的屋檐。

您,是大海;

您,是山川。

是您塑造了我的灵魂。

您,是载送卫星的火箭。

您,是海上的罗盘针。

您,是投入,

您,是付出。

您就是我们最敬爱的老师。

2、《辛勤的园丁》

多少年季节轮回,多少个春夏秋冬,

你是红烛燃烧着亮丽的生命,

奉献几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

你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的火种。

就象那春蚕献出一生的忠诚,

就象那冬梅吟唱着早春的歌声。

多少个不眼之夜,多少次灯光长明,

你在漫漫的长夜里有伏案的身影,

青丝之间添华发,三尺讲台荡笑声,

你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

你是那阳光融化冷漠的冰雪,

你是那向导引人走出科学的迷宫。

啊!光荣的教师,辛勤的园丁!

桃李芬芳是你的欢乐,默默奉献无私的心灵。

啊!光荣的教师,辛勤的园丁!

桃李芬芳是你的欢乐,默默奉献无私的心灵。

3、《感谢您,老师》

一块黑板,

三尺讲台,

是您挥洒人生的天地,

我们在您的天地里茁壮的成长,

一支支粉笔,

在您的手里,

变幻成了黑板上的字,

又变成了我们的头脑里的知识,

一根根教鞭,

在您的面前,

不断的飘舞,

把那些做人的道理飘进了我们的心里。

4、《默默的蜡烛》

您没有雄健的体魄,

却给我们撑起了一片无雨的天空。

您没有建筑师的双手,

却给我们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石。

您没有艺术家的眼光,

却给我们建起了一座座雄伟的大厦。

您那渊博的知识,

让我们感受文明与希望。

您那高远的胸怀,

让我们懂得宽容与忍让。

您那高尚的人格,

深深影响着我们的心灵。

感谢您老师,

我们真诚的感谢您。

您就像那一支默默的蜡烛,

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

有您的光明的指引,

我们不会在黑暗中迷失方向。

5、《老师,我想对你说》

老师,我想对你说:你的音容笑貌,你的举手投足,时常展现在我的眼前;你的关心,爱护,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你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至今铭记在我的心中;你和我们一起时的一切,都如同昨日历历在目。

老师,我想对你说:是你给了我学习的自信;是你给了我生活的勇气,是你给了我发奋发图强的动力,是你给了我奔向好前程的希望。

老师,我想对你说:你是我开启智慧的敲门砖;你是我打开幸福之门的金钥匙;你是我生活航程中的引路人;你是我奏响人生乐章的指挥者。

老师,我想对你说:如果没有你,或许我就会自暴自弃;如果没有你,或许我就会那么沉迷下去;如果没有你,或许就没有我生活的前景;如果没有你,或许就没有今天的我。

老师,我想对你说:感谢你。

6、《感谢老师》

感谢老师,

是你们赐予我们知识。

假如你们是园丁,

我们就是那温室里的花朵,

在您的浇灌下一点一点的成长。

假如您是蜡烛,

我们就是蜡烛旁无尽的黑暗,

是您照亮了我们,

帮助我们找到了通往光明的道路。

假如您是白云,

我们就是天空,

天空没了白云就会失去光彩。

老师真的很感谢您,

谢谢您对我们的一点一滴,

这些您对我们的好,

我们都铭记在心。

您花费了一生的时间来教育我们,

您是无私的,

您把您的知识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我们。

在那百花盛开的春天,

我愿化作明媚的阳光,

为您增添几分光彩。

在那烈日炎炎的夏季,

我愿化作一把遮阳伞,

为您遮住那酷热的阳光。

在那树叶飘落的秋季,

关于教师节的诗歌篇(2)

一、复习内容

四上小语教材中有诗歌七首,分别是:《望洞庭》《峨眉山月歌》《元日》《江雪》《风》《老师,您好!》和《秋天》。其中现代诗两首,古诗五首;七首诗中有三首是描写秋天景象,有两首诗描写了月亮。

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复习本学期学过的诗歌。回忆一下,这学期学过哪些诗歌呢?

2.喜欢玩游戏吗?这节课就用闯关游戏的方式来复习。那就让我们进入第一关!

(二)闯关游戏复习诗歌(答对为小组加星)

第一关:知诗人。(出示诗题)这么多诗歌,都是谁的作品呢?猜诗人,说出处,看谁最厉害!

第二关:看图背诗。(1)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古来诗画是一家。看图背诗,请看图!(出示《江雪》插图)(2)“三分诗,七分读”,诵读《江雪》的时候,还要注意抑扬顿挫,诵出节奏和韵律来,谁来挑战?

第三关:吟诗作对。(1)古人常说,吟诗作对,给你上句,你能对出下一句吗?(2)吟诗吟得好,对也对得妙!光背诗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动动手,写下来。每组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来写,其他同学拿出复习纸写,必答题两句。

第四关:解词句。(1)这些词语的含义你都了解吗?(婵娟、屠苏、桃符、瞳瞳日)(2)还有一些带点字词,对我们理解古诗有着重要的意义,说说带点字词意思,诗句又是什么意思?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③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第五关:用诗句。如果我们在说话、习作时能恰当运用这些古诗,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今天,老师也希望你能把所知道的诗句巧妙地引用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下列情境,你想到了哪些诗句?①这场大雪过后,一片银松雪柳,真是____。②秋天的夜晚,明月东升,我和爸爸到湖边散步,湖面风平浪静,这美景让人想起:_______。③中秋佳节,我望着明月,思念着远在北京的表弟,心想:______。④大年初一早上,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张贴春联,真是:________。

第六关:悟诗情。诗人是描绘心灵的画家,每首诗都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感情,你还记得这些诗歌表达的感情吗?请你读一读,连一连。(出示诗题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内容,让学生连线)

第七关:秀积累。(1)今天,我们复习了7首诗歌。在这7首诗中,有3首诗描写了秋天,它们是哪几首呢?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诗?(小组可以讨论)(2)还有两首诗描写了月亮,你知道哪些写月亮的诗?

第八关:秀表达。(1)同学们,诗人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当我们想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也可以写诗,你们也可以做小诗人。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请拿起笔,模仿《秋天》的片段,任意选一个季节,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小诗。(2)生自由作诗,师巡视。(3)学生读诗,展示。没写完的可口头说出来。

(三)总结

看看争星榜,4个小组都有精彩的表现!给自己鼓鼓掌!我们再用掌声恭喜优胜小组!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本学期学过的7首诗歌,希望同学们在课后继续复习巩固。

三、案例评析

1.有意思。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维持,已得到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运用游戏寓教于乐、辅助教学,也成为广大教师常用的手段。可这样的手段在复习课中却很少出现。现今的复习课大多成为枯燥、无趣的代名词,老师在教学中常以大量的机械重复训练来代替系统的复习和整理,虽然在知识技能上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思维上的僵化和情感态度上的“熟能生厌”的负效应,因此,复习课中关注学生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如“诗歌复习”一课,教者从儿童的视角设计“闯七关”游戏式的复习课,从复习内容的引入到复习内容的展开和拓展运用,既有刺激又有挑战,每个环节都充满着“趣、活、效”,从而达到诗歌复习课的基本目标,即本学期诗歌知识、积累上量的增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还有学习诗歌方法技能上的“熟能生巧”;达到诗歌复习课的发展目标,即情感态度上的“熟能生爱”。

2.有意义。

(1)明确复习目标。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应当“学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质量标准”。提高复习课的效率,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尤为重要。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要依据教材内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年龄特点来确定。从上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上看,教者设计时从看“课”到看“本”,注意全面把握;从看“点”到看“线”,注重内在联系;从看“知”到看“能”,注重能力提高,教学目标非常明确:①通过闯关游戏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诗歌复习的兴趣。②通过“看图背诗”“吟诗作对”等环节的设计,复习、巩固本学期七首诗歌,诵读、积累诗歌。③通过“知诗人、解词句、悟诗情”等环节设计,引导学生再次感受诗歌写作背景及表达的情感,增进对诗歌的理解,巩固理解古诗的方法。④内外链接,丰富积累;学用结合,读写实践。

(2)掌握学习有法。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能力上的提升,除了要根据智力价值选择知识外,另一个关键是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方法比知识更重要。①教师教有法。如教学设计的第二关:看图背诗,教者选择了闯关游戏的方法引导学生复习、背诵学过的诗歌,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激情;在引导学生背诵时,选择了图文结合,看图背诗,既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也与诗歌“诗画不分家”对应;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想象诗句,是为了让学生能抑扬顿挫背出诗句,诵出节奏和韵律来。在整个“诗歌复习”教学设计中,教者始终注意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枯燥地方有游戏,难点地方有引导,空白地方有拓展,延伸地方有运用,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知识,学习方法,积累知识,运用实践。②学生学有法。诗歌的复习,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读读背背,而是要在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古诗、理解古诗的方法。如“解词句”部分,教者复习的不仅是对诗句、词语含义的理解记忆,更是引导学生掌握利用图、抓住一些有特殊含义的词来理解诗句情感的方法。类似于这样设计的,在“诗歌复习”的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程度体现。如看图背诗,意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学古诗的方法:借助插图,展开想象;再如用诗句,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的方法,掌握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诗句,增进对诗句的理解。

关于教师节的诗歌篇(3)

一、儿童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吟诵环节目的不明确

从当前实际的教学活动来看,吟诵环节目的不明确的问题一直存在,这也是导致儿童诗教学没有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原因之一。具体来说,部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没有认识到儿童诗和其它课文教学的区别所在,也没有认识到儿童诗教学所能起到的作用。从而在吟诵环节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和其所能起到的作用相背离,从而降低了教学成效。比如儿童诗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但是部分教师在吟诵环节教学目标上没有涉及到学生想象力,只是让学生单纯诵读,这就会导致学生的想象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2.教学活动缺少深化分析

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直接相关,教学方法恰当与否,是教学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的关键。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在不少学校中,要么受困于教学资源,要么局限于教师理念,在教学活动上始终还是存在不够深入的问题。这就会导致儿童诗教学的效果不会像预期一样,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上也必然会出现一定的不足和缺陷。

3.对诗歌情感把握不足

对于儿童诗的教学,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切入,从而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但是,目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的切入点非常单一而且雷同,尤其是缺少对诗文情感的分析,这就导致教学效果与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的目标不相符合。具体说来,情感把握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诗歌内容的讲解,对其深层次含义的分析比较缺乏,对诗歌所涉及到的技巧也缺少足够的分析。这就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

二、儿童诗教学的具体策略

1.加强诗歌吟诵

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吟诵诗歌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能够加强对诗歌的记忆,也能够通过吟诵形成一种氛围,从而加强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际的教学中,诗歌吟诵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吟诵,另一种是学生自主进行吟诵。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可以将其结合起来展开对儿童诗的教学。教师可以针对诗歌吟诵的基本原则进行讲解,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吟诵,通过教师吟诵示范,带领学生一起吟诵,就可以让学生正确对诗歌断句,同时在吟诵过程中加强理解和感受,理解深层次的内涵。

2.深化诗歌分析

吟诵诗歌只是儿童诗教学的第一步,在熟练诵读之后,需要对诗歌进行深入分析,对其内涵、情感等展开研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诗歌的内涵和情感进行自主分析,按照自己的理解,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对诗歌的理解。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理解进行总结,提出综合性的分析观点,纠正学生理解上不正确的地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内涵。比如,针对《一株紫丁香》进行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如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为什么要“栽在老师窗前”,通过这些小问题,让学生自主对诗文内容进行理解。然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其他同学交换意见想法。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观念看法进行总结,然后提出总结性的概括陈述,尤其是针对学生理解存在偏差的地方要进行纠正,确保学生能够对其正确认识。

3.把握诗歌情感

诗歌是表达情感的极佳载体,而且诗歌的创作大多是有感而发,寄托了专门的情感。所以,在儿童诗的教学中,必须要对诗歌的情感进行把握,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实现以情教学、以情动人的教学效果。比如,在针对《雨后》进行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对诗文进行阅读,然后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小哥哥裤子满是泥巴,嘴里说着糟糕,但脸上却是欢喜的通红?为什么小妹妹提着裙子小心翼翼的跑,但心里却希望摔一跤?在诗文所描写的季节中,你是否会像小哥哥或是小妹妹一样?”凭借这样一个教学流程,不仅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也刺激的学生的记忆,使其将记忆中的相似场景挖掘出来,由此引发共鸣。

关于教师节的诗歌篇(4)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46-02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作为最古老的语言艺术,一直和人类生活中最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展现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诗歌使我们感受到自己本土文明的鲜活存在,它理应成为我们各级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现今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经济现代化、文化快餐化的时代,人心日益浮躁,急功近利,社会的喧嚣已经侵入人心灵的一方净土。面对这样的时代,诗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1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

纵观初中学生阅读现状,毋庸置疑的是,在各种体裁中最受欢迎的是小说,其次是散文,阅读诗歌的人少之甚少。这说明诗歌在中学生的阅读中处于极其不利的位置。初中的诗歌教学,也并没有引起教育界有关人士的足够重视,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即中考作文将诗歌写作拒于门外,这导致了中学诗歌教学长期处在一个贫弱的状态当中。深究其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观念 方法滞后

在当前语文教学强调人文性的背景下,多数教师在诗歌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尽管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注重归纳主题思想慢慢地向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转变。但是,我们的大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仍然陈旧、老套,和他们的教学初衷相违背。在教学时,绝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串讲方式和串讲加背诵的教学方式,极少采用诵读并进行点拨、引导等灵活、引入的方式。这充分说明,教师对诗歌教学目标的预设虽然注重了情感的渗透,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法却直接抹杀了诗歌的诗意,不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诗歌的关注度自然下降。

1.2 学生应试 畏难心理严重

现在初中教育仍然围着中考转,考试几乎不考诗歌。例如作文,只要不是命题作文,出题者就会注明,除诗歌外体裁不限。试题中即便涉及一些诗歌方面的内容,也多以联句的形式出现,且考查的都是名句,题目简单,形式单一。考试的指挥棒使学生仅以背诵若干名句为能事,不求甚解。抱着这种应试的心理,学生学习诗歌就变得功利、浮躁,不肯静下心来多读多背。至于现代诗歌,他们更是懒得过问,因为中考对此不涉及。考生没有了中考的压力,自然不肯在诗歌上花大力气。另外,由于诗歌理解起来偏难,学起来费时费力,导致一些同学产生了严重的畏难情绪,许多同学看到课后的“背诵”二字就顿生反感,对于诗歌的学习自然兴趣不高,消极懈怠。

1.3 社会环境负面影响大

当今,“文化快餐”充斥文化市场,传媒多样化、信息化,特别是电视文化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给人以全方位的享受。吸引了相当一部分青年读者。在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学生的阅读空间变小,阅读品位变低,再加上网络、电视、广播和流行音乐的充斥,学生在阅读上的时间可谓少之又少。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我们的学生都在看些什么书呢?我们经常看到老师从学生那里没收到卡通、漫画、武侠或者言情一类的口袋书。经常阅读这样的书,使得学生的语言水平深受其害,如我们经常可以听见学生张口就来的口头禅:“哇塞!”更有甚者,拿我们的经典诗词开涮: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如此这般,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品位难以提高,拿到高雅的诗歌就没精打采,无兴趣去读。

2 优化初中诗歌教学的对策

综上所述,诗歌受到冷遇,一方面与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心理有关,另一方面又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因此,要解决目前诗歌教学中存在的矛盾,要实现诗歌自身的艺术价值,除了端正思想,关键的就是优化教学策略。

2.1 未雨绸缪 抢占先机

所谓“未雨绸缪 抢占先机”就是要学生在学习诗词之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布置的预习是老师有指引性的带有作业性质的预习。例如,我会先利用小黑板把生字词写出来让学生做,要求学生把关于此诗词的作者的生平经历尽可能详细地找出来;我还喜欢让学生课前写一段与诗词内容有关的话,以便与诗词进行一个比较学习,明白诗词语言的精练,使他们在语言上有所收益等等。当然预习作业必须是有针对性和适量的,否则就适得其反了。而要做到有效,就需要老师认真地花精神地去备课,引导学生进入最好的课前准备状态。

2.2 诗读百遍 其义自见

学诗词当然要从读开始,教师应重视这一环节,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读,通过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当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而指导朗读时应注意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要学生在朗读时放得开,尽情投入;二是要读对诗词的节奏,当然老师要讲解一些关于节奏的知识,例如从音和意上划分,五言七言朗读的一般规律等等;三是要溶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当然这也要随感受力的提高而逐步达成。相信在读之中,学生定能对诗词有一定的感悟。

2.3 一读一问 循序渐进

在教学中,我采用读思相结合、一读解决一问题的模式。例如,一读诗词,读准音;二读诗词,读准节奏;三读诗词,弄明诗词意;四读诗词,体会情感……这样,能使教学显得思路清晰,有条不紊,也较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设计的问题是逐步深入的,符合了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所以收到了较理想的课堂效果。

2.4 学法渗透 举一反三

关于教师节的诗歌篇(5)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诗歌教学 教学效果

英语诗歌语言浅显,节奏感很强,且内容丰富,能为学生提供独特的魅力,创造优美的意境,因此英语诗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英语学习效果。对广大英语教师来说,要重视诗歌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学习诗歌教学理论,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探索诗歌教学策略,改善英语教学效果。

一、诗歌教学的价值

英语诗歌鉴赏能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形成,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积极开展诗歌教学。在牛津版教材中,英语诗歌自6A便开始出现,在7B中,更是出现了具有一定长度的英语诗歌。牛津版教材通过逐步向学生渗透诗歌作品,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素养。

1.英文诗歌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资源。第一,英文诗歌有利于学生改进发音。英语诗歌的节奏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符。由于英语诗歌的句子带有反复性,也有助于学生记忆单词。如:在“Spiders, Beetles and Puppies”中,Spiders, spiders, spiders in the sun. Spiders in the sun, having fun. Beetles, beetles, beetles in a bunch. Beetles in a bunch, having lunch. Puppies, puppies, puppies in a box. Puppies in a box, chewing socks. 很明显,这首英文诗歌具有明显的韵律感,非常活泼自然,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改进语音语调。

第二,英文诗歌有利于学生积累词汇。通过学习诗歌来积累英文词汇是一种在英语教学中极为常见的教学方法。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生必须在遗忘周期内多次复习,才能将知识转变为长时记忆,从而真正掌握知识。如果教师能通过诗歌的形式呈现新单词,学生一定会提高单词记忆的乐趣。富于韵律感的诗歌不仅提高了学生记忆单词的乐趣,也能提高学生单词记忆的效率。

第三,英文诗歌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法和句型。如果教师一味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或句型,学生不仅会感到枯燥无味,而且记忆效果也一定不会明显。如果以诗歌的形式为学生呈现语法或句型,学生会在反复诵读中很快掌握语法或句型。

2.英语诗歌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认知资源和文化资源。英文诗歌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因而如果思维得到发展,语言也一定会发展。如:“In a dark, dark wood In a dark dark wood there was a dark dark house In a dark dark house there was a dark dark cupboard ”,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英文诗歌蕴含着丰富的英美文化,学生在诵读英文诗歌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如学生通过吟诵有关圣诞节的诗歌,可以更好地了解有关西方国家圣诞节的信息,了解西方文化。

英文诗歌能够为学生带来愉悦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条件下积累词汇,掌握语法和句型,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同时还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除此之外,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更容易形成良好的语感和敏锐的听力等。

二、选择诗歌教学材料的原则

英语诗歌必须同恰当的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加入英文诗歌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良好条件。初中阶段的诗歌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如果违背这些原则,可能会事倍功半,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1.适度性原则。英文诗歌的长度和难度都应该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如果诗歌太长,且难度过大,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在选择英文诗歌时,必须从学生兴趣出发,而且一定要保证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的句子,诗歌中单词的难度一定要稍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

2.兴趣性原则。为了充分发挥英文诗歌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选择英文诗歌时应该从学生兴趣出发,坚持兴趣性原则。如果学生对英文诗歌材料缺乏兴趣,或者与学生生活距离太远,学生肯定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也一定会受到影响。

三、英语诗歌教学现状

尽管英语诗歌语言优美、简练,且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可是它却带有一定的跳跃性,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英语诗歌并没有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诗歌抽象性太强,不好理解。正是因为英语诗歌在表达上极为精炼,而且常常一词多义,句子与句子之间互相联系,互相牵制,再加上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性,学生理解诗歌的难度大大增加,导致很多学生只能远远地观望,不敢走近诗歌。

从教师角度来看,很多英语教师对英语诗歌没有正确的认识,也没有看到英语诗歌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因此英语诗歌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英语教师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他们很少进行相关理论的研究,更不会在英语教学中积极进行诗歌教学实践。在调查中发现,很多英语教师仅投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诗歌教学,诗歌教学的课时被压缩到最少。大部分被调查教师提到,尽管多阅读和多听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可是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时间很紧张,再加上诗歌学习所产生的效果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因此无法在诗歌教学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很多被调查教师表示,诗歌教学一般用于课堂导入环节或者知识的复习巩固环节,主要采取传统的听读学习法,很少有教师结合先进的教学理论来创新诗歌教学方法。

四、英文诗歌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作用

1.学生通过英文诗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学生会养成主动听磁带跟读、模仿的好习惯,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由于英文诗歌中的句子浅显易懂,语法结构简单,因此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学生接触的英文诗歌通常由英美人士录制,他们的语音语调标准化程度较高,因此学生的语音语调也一定会有较大提高。另外,相比较利用录音机听枯燥的语言材料,学生更喜欢听英文诗歌,也更愿意跟随磁带模仿,因此会在模仿中逐渐掌握最地道的英语。

其次,学生通过英文诗歌培养自身想象力,并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学生普遍对英文写作感到头疼,语法错误很多,即使没有语法错误,也会出现句型简单、文字不优美等问题,而英文诗歌语言优美,因此如果学生在英文写作中融入英文诗歌,不仅能突出主题,而且还能够充分表达出英文的优美。如:教师为学生播放诗歌“The Sky and The Sea”:Oh, the sky and the sea are beautiful tonight. The sky and the sea are blue and very bright. There are stars in the sky. There is an island in the sea .There is a moon in the sky and it is shining over me.

再次,学生利用英文诗歌,逐渐养成主动纠正错误的好习惯。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语感很重要,而语感的形成离不开日积月累的反复练习,即必须反复说、反复练习,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英文诗歌欢快,充满了律动感,学生乐于诵读,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时间一长,学生会在头脑中积累很多正确的句型以及大量的词汇,大脑皮层中会形成“信息突”,一旦学生在英语写作或者口语表达中遇到使用不正确的句型或者词汇,信息突马上就会发挥作用,提醒学生立刻改正错误的句型或词汇,最终帮助学生养成主动纠错的能力。

2.学生通过英文诗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英文诗歌节奏感强,且轻松活泼,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首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无论在诵读英文诗歌,还是在表演英文诗歌,都不可能独自完成,脱离开与其他班级成员的合作是不可能完成这些任务的。因此,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扬班级成员的合作精神,共同提高。其次,培养学生的赞赏能力。大部分学生在家或学校享受着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因而普遍形成较强的自我意识,很少注意周围人的优点,也不善于表达对他人的赞美。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要教育学生学会赞赏。

关于教师节的诗歌篇(6)

一、介绍诗歌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诗歌教学不宜采用开门见山的教学方式,这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普遍对于诗歌的兴趣不大,教师如果在上课开始就直接进入诗歌的理解教学阶段,学生会觉得十分枯燥无聊,难以接受。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个“过渡期”,让学生在“过渡期”就对诗歌产生学习的愿望。所谓“过渡期”就是教师结合课外各种资料对将要教授的诗歌的作者、写作背景、相关故事或者典故与学生展开交流讨论。最好是以故事的形式来开展这个环节,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更多与诗歌相关的文学知识,还为学生深入学习该首诗做了铺垫,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因为对相关故事感兴趣而产生对诗歌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苏教版7年级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次北固山下》的教学中,教师先对诗歌《次北固山下》的作者王湾做相关介绍:王湾是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却偏爱江南春水,常常往来于吴楚间,《次北固山下》是诗人最有名的作品。教师在介绍诗歌作品时可以刻意地突出该诗歌的文学地位,引起学生的重视,接着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虽然王湾喜欢江南的春色和美景,但在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面对江南美景和孤独的小舟,思乡的情感就油然而生了,同学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分析之后,可以体会出来。教师在这个“过渡期”还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设置悬念,比如教师可以这样问“王湾的诗歌通常是以赞美江南美景为主,但是这首诗歌却有着淡淡的愁绪,同学们知道诗人的这种愁绪是什么吗?”这样的提问为理解设置了悬念。

二、为学生营造诗歌的意境

许多学生之所以对一首诗歌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领略其思想之美是因为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创造相应的氛围,营造与诗歌相应的情境来让学生酝酿情感,产生代入感。所以,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的第二步就是创造合适贴切的意境。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创造意境。教师可以利用绘画联想展示的方式来营造诗歌的意境,即教师让学生将诗句所描写的景物在脑海中一一想象出来连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尤其是古代诗歌,诗人多数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十分注重环境的描写。

例如在古代诗歌《过故人庄》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诗中描绘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场景,安宁平静的小山村被矮小连绵起伏的小山包围着,周围是青翠一片,随处可见的绿油油的树木,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小村庄外,诗人走在山村小路上怡然自得的享受着大自然的静谧美好。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来营造诗歌的意境,烘托气氛。

比如在学习诗词《水调歌头》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同名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同时,产生对诗词的无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情感。特别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应该配上较为古典的音乐,通过我国古代乐器演奏出来的声音才能与古诗词较好地契合。比如二胡演奏的名曲《二泉映月》就能营造一种悠远而宁静的诗歌意境。

三、深入发掘诗歌的内涵

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即内涵是诗歌的精华部分。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时,要重点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己感悟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独立分析诗歌情感的大致方向,查找并总结相关资料,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诗歌是一种艺术性的东西,作者在作品中很少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人的情感是等着读者自己发掘的。因此这就使得诗歌的学习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诗歌的细节,发挥主观能动性,揣摩诗人的意图。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关于教师节的诗歌篇(7)

【关键词】现代诗歌教学;朗读;文本细读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古诗因其短小精悍,朗朗上口,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通过意象分析入景入情,再加以古诗的背景介绍,一首诗所要表达的含义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而现代诗歌教学则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出现了一是“教师不会教”,许多语文教师对现代诗歌作品的教学感到很为难, 常常不知道如何去把握一首诗的主要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表现技巧, 也不善于选择分析的角度和抓住重点。二是“学生不喜学”,学生对现代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思想很难把握。然而,现代诗歌在教学中却有着重要的位置。其实,正确的朗读和有效的微观分析才是现代诗歌教学的重点和关键。

一、正确的朗读是现代诗歌教学的重点

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朗读为理解现代诗歌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朗读诗歌,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朗读,现代诗歌朗读需要对其字音,重音,节奏,韵律,在朗读中要有感情,加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才会更好的入情入景,当然这还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

(一)注重字音和重音。准确朗读是进行诗歌教学的第一步,这就要求学生在朗读之前正确认识字音,在朗读时,吐字清晰准确。在读准音之后,还要注重诗歌的重音,重音是根据语句所要表达的重点决定的,重音能够揭示语言的内在含义,有较强的感染力。朗读时处理好读音的轻重,有利于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它能给诗歌的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如的《沁园春·长沙》,开头第一句话“独立寒秋”中的“独”字就应重读,这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表露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二)注重节奏和韵律。新格律诗提出了“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不同节奏的语句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所以现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达需要节奏来表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朗读时一定要分清节奏。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远远的街灯明了”如果读成“远远的街—灯—明了’,就是错的,因为诗句的原意是指一物—街灯,而不是指街和灯两件事物,所以节奏停顿和重音应为:“远远的—街灯—明了”,做到“声断意不断,语断情不断”。

(三)注重语气和情感的表达。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表现喜悦的语气应是气满声高,悲伤的语气室气缓声沉的,愤恨的语气是气足声硬的,不同的语气表达出不同的情感,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知道学生朗读时对感情基调加以点拨,学生在朗读时会更加有感悟。如《再别康桥》,轻声读出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其中读到三个“我”时,都要作短暂停顿,“走了”与“正如”连读,表现出诗人感觉在康桥的时间短暂,不忍心离去之情。最后一句“作别”、“西天的”都要稍作停顿。

二、文本细读,微观分析是进行现代诗歌教学的关键

(一)贴近文本,进行深入有效的分析。当代中学生缺乏阅历和社会经验,对诗歌所要传达的感情,大部分学生都理解不透,往往会有“读不懂”的困惑。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应是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讲授背景知识,诗人身份介绍,和一些浅显的意象来分析,这些虽然必不可少,但是仅靠这些远远达不到教学的理想效果,“正确的方法,还是从文本出发进行分析为上。在文本以外强加任何东西,都是对自己的误导。从理论上来说,不管读者主体多么强势,还是要尊重文本主体。”这就需要进行文本细读,进行微观分析,运用还原的方法,在诗歌中找“矛盾”之处进行分析,贴近文本,还原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而不只是表面的意义。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感受作品的魅力,通过教师的讲解,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对语文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从微观进行分析,窥一斑而知全豹,在细微之处着眼,从而使整篇课文的讲解更加生动独特且效果显著。

(二)教材分析,深入探究,还原真实的诗人形象。现代诗歌教学最好的效果应是在尊重特定历史的情况下,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位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人。在《也许》一诗中,通过文本细读,微观分析,应还原一位在统治时期,一位痛失女儿的悲伤父亲的形象,在诗中,闻一多不仅是一位诗人,一个同反动统治顽强斗争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他更是一个慈爱的父亲,要给学生留下全新的丰满的印象,而不是形而上学的片面印象。在教学中,这首诗歌主要有两个侧重点,一个是诗人闻一多热爱祖国,痛恨反动统治的黑暗统治,是有着一腔热忱的爱国人士。另一个是他是一位爱着孩子的父亲,在失去女儿时,是那样的无助和悲伤。应贴近文本,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一个不带有任何光环的人,和我们可以沟通,可以通过诗歌来谈话,分享诗人的喜悦,倾听诗人的悲伤。

中学现代诗歌在教学中还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师不仅要增强自己的文学素养,在讲一首诗歌的时候旁征博引,让课堂生动有趣,更应该贴近文本,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参与进来,带领学生进入到一个全新是诗歌世界,去掉诗人的光环,和诗歌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真真切切的去倾听诗人的心声,认识一个全新的诗人,受到思想的净化,对诗人有全新的观念,从中受到洗礼与教育。

参考文献

[1] 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 孙维平.一样的挽歌,不一样的诗情——评闻一多的《也许》和何其芳的《花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