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传统医学论文

传统医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02 21:43:30

传统医学论文

传统医学论文篇(1)

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受制于传统观念,中医解剖学知识虽然有,但是观察不深入,描述不准确。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描述更像是黑箱方法,是根据不完备的解剖学知识和联想,对临床经验的一种创造性地总结。一方面,有人强调“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认为完全根据中医理论是很难应付复杂多变的病情的。另一方面,中医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又确实在应用着这流传了几千年的古老理论的片段,比如看到“汗多”的病人便认为很有可能是“气虚”,看到“苔腻”的病人便认为是脾胃功能出了问题。而在实际的临床诊疗中,又存在着“方证相关”的有效实例,即对于一个病种,确定若干证型,每个证型都有确定的药方,对从属于该病的病人,根据症状等因素,确定证候,然后按其索骥。刘渡舟的弟子在文中也写到:“刘渡舟教授擅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各种疑难杂病,他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所论述的脉症,将苓桂术甘汤的适应症概括为:水舌(舌胖大、淡嫩、苔水滑欲滴)、水脉(沉弦或沉紧)、水色(面黧黑或见水斑)、水气上冲症(心悸或动悸、胸满、眩晕等)。临床上不论什么病,只要见到上述特征性表现,就径投苓桂术甘汤,每可取得不可思议的疗效。”上述描述体现了中医现象学的本质特征。把中医和现象学放在一起,并不是简单的东西方比附,而是为了说明中医不能一切以科学主义为自我改造的标准,也不应固步自封而无所作为,应该将中医回归到现象学的道路上来,因为其治疗疾病的具体语境已经具有了现象学定义的科学本质———“科学就是对事物本身的真理的认识”。

2中医现象学

现象学是20世纪在西方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现象学一词所标识的应当是一种建立在直接直观和本质认识基础上的严格的哲学方法。它强调“面向事物本身,摒弃一切自以为是的前提”,它试图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之间,在实证主义和形而上学之间找到一条新的道路。现象学强调将一切与“我思”有关的内容全部“悬置”,存而不论。现象学要求摆脱一切先入为主的成见束缚,直接关注所研究的问题和事物,在这种直接关注的“直观”中获得对事物的可靠认识,即明见性认识。明见性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中心概念,是指对实事的直接性明察。他也将这种明见性称为“自身被给予性”。明见性意味着一种原本的直接的被给予,是现象学中可靠认识的根本标准,胡塞尔称之为“一切原则的原则”。现象学突破了实证主义对于现象和本质、个别与一般的割裂,是对科学主义的哲学反思。所谓中医现象学,就是“悬置”一切中医理论和科学思想,直接关注临床症状、体征、方药、预后等相关因素的学问。现象学本身并不在意建立概念的体系结构,它强调的是在具体的语境之中,个别和一般是如何贯通的,从而显示出现象中的本质。要实现中医自身的明见性,需要进行中医现象学的还原,第一步就是对一切与中医理论相关的概念和思想以及科学理念进行悬置,第二步是进行本质还原,就是通过对现象进行“想象力的自由变更”,而直观到变中的不变,稳定有序的结构。

3中医现象学还原实例

传统医学论文篇(2)

关键词:中医精神医学中国哲学

1对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认识

中医理论体系中原本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医学理论,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精神医学。但从现存各类史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代不仅存在许多关于精神疾病的记载,而且对精神疾病也有着较为系统的认识,只是这种认识不同于西方和现代医学。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观点确立于《内经》时期,“五脏藏神”和“七情致病”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内经》强调整体观念,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体观,认为精神活动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内经》还确立了以气血为生理基础的唯物论,《灵枢·平人绝谷》篇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此后,中医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无不以阴阳五行等理论、学说来辨证论治,判断气血、脏腑的病理变化对形与神的影响。

2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心理的影响

人的心理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特性,精神疾病不仅是生物学上的异常表现,而且是其所处时代与环境的社会文化的折射,患者的感知、行为、幻觉、妄想与民族文化、社会风俗、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1]。文化甚至是形成人心理的决定性条件,在相同的环境中受相同文化影响的社会成员有着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是文化传统之源泉和灵魂,其思想能最集中地表现出各民族文化特征。儒道释思想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领域之中,成为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中理解世界、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不仅给出了对人内心生活的理论说明,而且给出了提升精神境界的修养方式[2]。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引下,中国人对挫折、逆境有着天然的承受力和消化力。但文化本身也可以成为应激源,导致各种心理障碍,譬如儒学中一些压抑、束缚人性及苛求完美的东西又是导致精神疾病的病因。本文仅讨论儒道佛对心理世界的积极影响。

3中国古代哲学对精神医学体系的两点影响

3.1中国古代哲学语境下的“心主神明”论中国哲学中的心有多重意义,或以心为思维器官,或指思想、性情、本性。而西方人所谓之心,与灵魂离为两物,只指肉体心之一种机能而言。西方人认为超肉体者只有灵魂,中国人所谓之心,则已包容西方人灵魂观念之一部分。中国人舍弃人的灵魂而直言心,便舍弃了人生之前世与来生,而就此现实世界,从人类心理之本原与终极的大同处来建立一切人生观与宇宙观[3]。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模拟社会政治礼制秩序建构了“心主神明”的特殊理论,《荀子》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这一观点被中医学吸纳并发展,如《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类经·藏象类》中说:“心为一身之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是,故曰神明出焉”。

3.2中国哲学一元人生观对心身观的影响东方人认为心身不对立,对世界并无精神界与物质界之分。中国的人生观是“人心”本位的一元人生观。心虽为人身肉体之一机能,而其境界则可以超乎肉体。中医理论认为心与身是相互影响的,是统一的,从未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进行严格区分,自《黄帝内经》以降的中国古代医学,其生理上的五脏五志说、病理上的内伤七情说等都表现了心身一元观。这种相沿至今的中医学的心身理论,并没有经过二元的分裂,而是由对早期心身朴素同一的认识直接深化而来,因而也就不可能完成对心身混沌同一的彻底分化[4]。中国古代哲学及医学传统中始终贯穿着形神合一、形质神用的心身一元论思想,没有以二元论的思想把生理同心理的东西区别开来。而西方人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总体说是二元的,即认为在肉体生命之外另有一个灵魂生命,因此有所谓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分别。尽管古典二元论带有贬低肉体、抬高心灵的错误倾向,但却因为有了二元分立的思想基础,才有了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明确的区别对待,于是西方渐渐产生了现代心理学和精神医学,而中医对心理及精神疾病始终没有产生区别于脏腑病证的系统认识。

4儒道释—安抚心灵的良药

传统文化的主干儒、道、释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调节心身的方法。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任务,在《三松堂自序》中将其称之为“意义”哲学。儒家通过发挥个人主体性来正面应对心理冲突或困惑,用“命”来化解重大挫折和不利的人生境遇;道家采用退让、弃智守朴来处理遇到的困境;佛教则把生存困惑化解为其他方面,以超脱轮回来解决人的困境和问题[5]。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中有句诗说得好:“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

4.1儒家的修身正心之道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心理冲突的必要条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关键原则。儒家提倡的中庸是一种在严酷现实中的安身立命之道,要求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心理平衡、适中,做人不狂不狷,处事无过亦无不及,态度温而不厉,情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儒家还赋予“心”以伦理和道德的色彩,孔子把心看作主体的道德修养,说:“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尽心知性”是儒家的重要修养方法。孟子的“存心、养性”、《大学》的“正心”、《中庸》的“慎独”以及宋明时期理学家们的“惩忿窒欲”等,无不强调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对情感的调节[6]。理学思想被宋以后医家用以讨论养生学,朱丹溪主张养生要正心、收心、养心。张介宾认为养生必寡欲保精,才能气盛神全。李认为“心静则万病息,心动则万病生,延年不老,心静而已”。这些养生法则往往与养德并论,可见中国古代医学中之伦理色调,正如《医源》所说:“如能清心寡欲,则情不妄发,致中致和,不但可却病延年,而圣贤正心,诚意,修身俟命亦在于此。”

4.2道家的修心养性之术道家崇尚幽居的田园生活,以求抛弃一切俗念和争执,超旷出世、知足保和等思想提供了在命运多舛的现实中自我调节的方法。林语堂说过:“道家学说给中国人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心灵的止痛药膏”。“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思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克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是道家的养生处世之道[7]。不争就要知足,庄子反对心为物役,《金丹大要》也提出寡欲的养心之术:“夫圣人之养心,莫善于寡欲。”道家追求心灵的安静、祥和,《庄子·天道》说过:“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道家哲学提倡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力图把情感从现实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超脱世俗之纠缠。《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道教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三十七·道林养性》中指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志错昏乱”,均是对道家追求心灵宁静的践行。极私多欲会给人造成精神压力与躯体劳累,使人的精神高度紧张,甚者导致精神崩溃,而儒道思想倡导的清心寡欲就是保持平稳的心态,使内心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疾病防范术。

4.3禅宗对尘世困惑的超越禅学是一门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人生艺术,它始终不渝追求完整的个性化人格,可以说是一门近乎心理分析和治疗的学问[8]。禅学是生命哲学、心灵超越法。精神病学者贝诺瓦说:“禅非宗教,而是一种为实践而成立的睿智,一种当代文明可用作范例,以摆脱焦虑而达到和谐平静生活的体系。”佛教思想及修持方法的心理治疗作用主要有破我执,除妄念,破法执,空世界。我执即对我的执著,佛教认为我执是万恶之本,痛苦之源。只有破除我执,人才能消除烦恼,达到解脱。佛教宣扬“三界唯心”,“一切皆空”。佛教认为,只有认识空性,达成空观,才不会产生种种贪爱执著情感,才能超越生死轮回,得到解脱[9]。禅宗亦重视心的修持,提出“平常心是道”和“明心见性”的心性修养命题。佛家教人们面对大千世界,做到心净、心空、目空一切,从而得到心灵的平静。解脱与超越是禅学的最高境界和终极果报。佛教认为苦是人生的本质,人的生命过程就是苦,生存就是苦。因此,佛教的人生理想就在于断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以求得解脱,即所谓成佛。尽管它是虚妄的,但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空虚,构筑了对来世的企盼。《冷庐医话·卷一·慎疾》记载了一个以佛家“静”、“空”治愈心病的例子:“真空寺僧能治邝子元心疾,令独处一室,扫空万缘,静坐月余,诸病如失。……观此知保身却病之方,莫要于怡养性真,慎调饮食,不得仅乞灵于药饵也。”超级秘书网

5小结

中医学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受心身一元哲学观的影响,“心身合一”及“形神合一”论成为中医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打着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心”的概念在中医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中几乎无处不在,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存观和疾病观。中医养生学即强调养心、养性、修身,在临床治疗上也体现了以心治身和身心兼治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民的心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以其特有的内省方式来引导人的内心生活,促进人的心灵成长,提升人的心灵境界。心理治疗的目的是改变患者的认知和生活态度,而传统文化强调的内省即指出了个体内求超越的心灵发展道路及个体与世界相和谐的心理生活道路[10]。杨德森等创立的精神超脱心理治疗即以道家处世养生原则为指导思想,日本森田正马受中国禅宗文化理论影响,开创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方法。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模塑下的本土心理学在现代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中医精神医学虽然先天薄弱,但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有着鲜明的特殊性,其与文化的相关性也值得人们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慰丰1开展医学文化史的研究[J]1中华医史杂志,1997,27(4):193~194

[2]葛鲁嘉,周宁1从文化与人格到文化与自我[J]1求是学刊,1996,1:27~31

[3]钱穆1灵魂与心[M]1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19

[4]张福利,车离1古典二元论与心身分立[J]1医学与哲学,1992,2:34~35

[5]景怀斌1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J]1心理学报,2002,34(3):327~332

[6]周天庆1论儒家伦理中的情感因素[J]1求索,2007,5:142~144

[7]杨德森1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与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J]1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8

[8]徐光兴1心理禅—东方人的心理疗法[M]1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1

传统医学论文篇(3)

【关键词】中医学;传统文化;互动;影响;作用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两者来说,其关系特别密切,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具有互动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源头,儒学、道学、佛学三大文化从自身角度给中医学提供智慧,给中医学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我国历史上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也在深深的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为其发展提供动力。同时,中国传统哲学也为中医学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了有利的指导。反之,中医学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强大的实践基础,其作为自然科学实践活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帮助,使其有效的载体。从历史发展上来看,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关联,成为一种互动关系。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置入中医学,不仅可以让传统文化更具深远影响,同时让中医学发展提供有利的方向,对中医药的发展提供现实意义。

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因为繁重的学业十之八九近视,我也不例,这时我想到了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古人的智慧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找到了中医学针灸,只针灸了几组穴位:阳白、太阳、翳明、臂膈、太冲等,明显减缓了我近视的加深,让我叹服于中医的神奇!中医爷爷轻描淡写的说:“疏肝明目,由字即意,疏通了肝脏的经络,眼部供血畅通,症状自然就缓解了。”

1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中國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儒学、道学、佛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历史不同时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1.1儒学、道学、佛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中医学在儒,道,佛的共同指导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从空间的角度来看,这三种思想共同确立了中医基础理论体系。这种空间结构是: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医认识论,方法论,生活观和中医药的基本问题,儒学主要构建中医理论体系,解决话语权力问题,释家的思想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有力补充。

儒家哲学己成为中医药的指导思想,建立了严密的中医药科学体系,成为中医药“话语权”的代表。释家的医学理论,医疗技术,处方,保健等等这些对中医药的影响或多或少。然而,深厚的道家哲学和严谨的儒家哲学,奠定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丰富性和深刻思想。严格的制度和深刻的思想使得把释家学说纳入中医理论体系是不可能的,它只能用作辅助影响。

1.2历史不同时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

(1)春秋秦汉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高峰一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孕育与奠基。在春秋秦汉时期,随着我国政治趋于稳定,我国传统文化也迎来了繁荣时期,此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唯物主义雏形奠定了中医思想基础,尤其是在当时比较流行的阴阳五行说成为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因此可以说,春秋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为我国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两晋至隋唐时期出现民族文化大融合一一中医学分化融合和临床发展。在两晋与隋唐时期,我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文化交融特点,此时西方的思想以及文化开始融入中原文化,并且成为我国此时的历史文化主要特色,此时的中医也开始呈现出这一特点;在文化交融过程中,我国中医与西医的思想开始出现碰撞,并且出现一些明显的两极分化,甚至一些西医思想的引进使得我国医学领域开始出现临床医学的雏形。由此可见,此时的文化交融是中医学分化以及临床医学发展的推动力。

(3)宋元明清时期出现理学思想争鸣一一中医学学术流派峰起。到了宋元明清时期,我国历史文化呈现出多种思想流派,其中理学思想占据领导地位,也正是这种百家争鸣的历史文化现象,使得我国中医学领域也开始出现多种流派,譬如现在流行的养生学流派就是在明清时期兴起的,还有温补学派、温病学派也都是在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这为中西学领域的拓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3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贯穿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主线,是中医药进一步改进,丰富,发展和创新的基础。无论中医理论的建设还是中医理论的发展,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为中医理论提供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指导,同时也为中医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直接依据。为中医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智慧启示,不仅可以作为推理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己经渗透到中医理论体系中,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医学的纲,它辨证的思想体系为中医学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中医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指引。只有在这个纲领的指导下,中医的实践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为不断的经验积累来完善中医学理论。可以说,中医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临床疗效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离不开中国传统哲学的指导,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学产生深刻影响的明显体现。

2中医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医学的发生发展与古代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了解我国传统成语文化对更好地掌握中医理论,中国传统成语文化不仅能准确生动地表达语言信息,还述说着根植于其中的深刻的中医内涵,如“沁人心脾”、“沁人肺腑”、“安内攘外”、“肝胆相照”等。

2.1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中医学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在萌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多种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知识,同时也为我国自然与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中医学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杰出代表,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内涵,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所以,中医学不单纯是一门专门医学,它博大精深,广涉旁通,“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络之曲折”,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容涵盖,因此不应该从单纯的医学角度来看到中医学,而是应该从传统文化角度来认识中医学,将中医学当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来展开研究。

传统医学论文篇(4)

1中医学现代传承战略提出的背景

1.1继承是中医药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目前中医药学的一些先进的理念、科学的认知方法、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越来越被现代科学界和社会所认识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其他相关学科的人员对中医药产生了兴趣并有意参与到中医药的研究中来,这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对中医药只是略知皮毛或仅停留在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之上,就简单联系仓促创新的情况,出现了一些利用现代技术方法为科研而科研的现象。这些都非常不利于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所以迫切需要加强对中医药学原来的知识体系、学术本质、理论精髓、特色优势的阐释和传承,从而引导人们创新的方向,使中医药的创新真正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

  1.2中医药学的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中医学的传承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在医疗方面,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传统行之有效的诊疗技术〔包括针灸)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充分的运用;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未能有效地继承;中药饮片的质量及使用量大幅度下降;一些传统的中药加工炮制方法失传等等。在教育方面,中医注重临床实践、跟师学艺、熟读经典的成才规律未被有效传承等等。在科研方面,临床的系统观察与分析、经典文献的整理与应用等传承方法未被很好运用和发展。

  1.3中医学的传承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代表

  实际上,中医药的传承问题只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问题的一个方面。中医学在传承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机制和规律。例如,中医学在传承方面注重德业相辅、智能相因、理术兼顾、注重临床的教学过程。在传承的内容上,注重德育和人文教育,并将其置于广阔、幽深的文化体系中去思考。151中医学作为技术还只是“黑箱”—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作为艺术与人的修养、境界相关,而不仅仅是 客观性知识;作为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产物,注重的是临床效果,而非经济效益,与现时代的技术经济观念有很大距离。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忽视了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特别是长期没有尊重中医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医药的文化精神及其行业规模都有萎缩的趋势。

2中医学传承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2.1中医学传承的基本内容

中医学传承“传什么”其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与中医学术发展的需求而变化、演进的,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比,中医学传承的实质内容不仅是理论知识、实践技术、道德修为,更重要的是把握其认知方式。因此,对认知方式的把握,是中医学传承“传什么”问题中最具特殊性的内容。

2.2中医学传承的基本形式

中医学传承“怎么传”需要与时俱进。中医学传承问题,是涉及中国文化与科技发展的重要问题,仅仅依靠目前高等中医教育的“工具化”培养模式,使学生成为一个好的“医匠”己经很难了,做出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更难。在现代文化背景下,仅仅“以经解经”的模式也是不够的,中国传统医学大更新的局面是无法回避的现实。现代中医必须克服对西医的简单模仿、对传统中医的异化和肢解,准确把握中医研宄的切入点。在努力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对其理论体系作重新解析。更应该将其放在产生的自然背景下,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知识,找到中医药的“活头源水”来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的临床技术。其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利用中医药这一原创的思想技术体系,来启迪和促进我国的“原始技术创新”建立中国的自主创新体系。

  3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目标

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目标是:“保护为先、弘扬文化、维护健康、创新发展。”

保护为先:就是要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层面上加强对中医学的保护,避免市场化对中医生存领域的冲击,避免所谓“科学主义”对中医理论的曲解和支解,从理论、知识、技术到实物,按照其不同的属性要求,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创新方式和途径,给予最大限度的保有和留存。

弘扬文化:就是要从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挖掘中医学所蕴含的中华文化传统,以中医“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为基础,营造有利于中医学传承发展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及文化氛围,抵制西方文化的不良影响,使中医学的传播和传统文化的弘扬相互促进、

维护健康:就是要认真挖掘中医学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理念、知识、方法和技术,充分体现中医药作为应用科学的价值,发挥其临床服务的优势特色,在实践应用中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并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

创新发展:就是要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融入中医学的传统知识与技术,通过自主创新,促进中医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完善,为以后的传承发展提供新的源泉。

4中医学现代传承战略的建议

4.1从国家层面加强对中医学的全面、完整保护

(1)确立中医学传承的战略地位。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中医学传承的重要意义,把中医学的现代传承作为我国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医疗卫生体系、发展新兴产业,乃至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2)加强对中医学传承实物的保护。中医药传承物包括中医药古籍、文物、图谱、现代出版物、数据库等,所承载的知识一般可视为文献化的知识。文献化既是存续形式,也是传承方式和手段。有创造能力的传承人通常要从传承物中获取知识,并需要传授、体会、感悟;传承物多由古今传承人形成,后出的传承物则承载了前代传承物和传承人的知识。一方面要对己有的传承物加以保护,一方面要鼓励产生新的补充的传承物。

(3)加强对中医学传承人的保护。掌握、持有或能够传承中医药知识的特定个人、集体或群体是中医药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基础力量。他们或分布在医疗、教育、研宄、企业等行业内,或分散在民间。他们既可能是知识的承载者、创造者、应用者,也可能仅为持有者,也可能几种角色兼备。离开他们,中医药知识就会有部分因失传而灭绝。建议依据不同情况,尽快采取措施,固化或转移或传播其承载的内容。

(4)创建一批中医学传统内容的保护机构。国家出资建立和维护一批中医学现代传承的特殊机构,重视对与中医药相关的传统知识与技术的传承和保护,在学术研宄上保持宽容、客观的态度,收集那些看上去并不符合现代市场需求,或目前无法用现代科技解释的稀有的、濒临灭绝的中医传统项目或掌握传统项目的人,使其得以延续。

   4.2政府要主动承担回归传统文化、唤起民众信心的责任

(1)各级政府要把中医学的现代传承纳入当地的发展规划。中医学是承载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级政府必须以发展中医学为己任,增加投入,制定规划,明确责任,大力扶持。

(2)加大整个社会对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宣教力度。中医学传承必须基于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而中医学又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众凝聚力以及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体现形式,因此中医学的现代传承也是民族文化传播和弘扬的重要载体。建议引导全社会重新认识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开展专项行动,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大针对社会不同群体传统文化的教育,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特别建议在中小学的课本中加入介绍中医药的内容,从儿童开始,诱发和引导青少年对中医药的兴趣,培养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

(3)加强对中医学科学性、先进性的客观宣传。中、西医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其哲学思想不同,理论迥异,认识和研宄生命和疾病方法也大不相同。中医学尽管在微观准确性方面显得不足,在许多情况下难以像现代医学那样进行定量处理,然而,二者相比,中医药更具有先进性和发展优势,代表着人类医疗保健的发展方向。应加强对中医科学性、先进性和临床疗效以及传统医德的宣传弘扬,加强社会主流媒介对中医的正面宣传,使广大群众客观看待中医、充分相信中医、积极使用中医,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

4.3加大对中医药学知识与技术体系的梳理和研究

(1)系统梳理中医学传统知识、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要认识和尊重中医知识与技术体系的完整性,开展中医药理论和经典文献的系统整理和诠释。传统医药知识的传承、应用与保护必须维护其完整性,如果只是片面的、割裂的传承或保护其中的某些所谓“有用”的知识,实际上是对传承的阻碍,其最终结果将导致理论体系破坏。要尊重中医学知识应用的个体性与普适性规律,重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要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研宄,系统整理中医学传统知识和理论框架,梳理中医临床诊疗技术体系,丰富发展生命科学认知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知识与技术多学科结合,深入认识和挖掘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

(2)加强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整理、规范和推广。大力加强中医临床特色诊疗技术的筛选研宄,规范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和推广成熟度。在整理评价的基础上,加大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推广力度。要进一步完善中医诊疗技术遴选、评价及推广的模式,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需求,建立多模

(3)加强对民族医药体系的复原和挖掘。各民族的医药正如中医药各有其源流,各具特点规律,各有临床优势。对于不同民族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要尊重其理论和实践价值,采取适合的方式方法,恢复其原貌,加以传承,不断丰富发展、推广应用。

(4)重视收集整理流传在国外及民间的中医药内容。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导致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散在民间或国外,建议及时对散落在民间和流失在国外的中医药内容,如特殊理论、秘方和技术等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和回收。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吸引鼓励国外的中医药人员将有关学术内容再次回传国内。

4.4完善和创新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有效方式

(1)尊重传统传承方式。传统传承方式以师承、家传为主,其形式是阶段性的一师一徒或一师多徒,传承脉络清晰,其长处是分源别流,能够反映学术思想上的承续性。理论知识需要理解和体悟,经验、技巧、技能等用语言不易充分表达者,只有通过师承式传承才能达到较好效果。师承传授具有综合性,便于形成学术流派,在差异中相互促进发展。应充分尊重传统,要给予各种传承方式的结果,包括人和成果在临床应用和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合理出路。

(2)改革主流院校教育。高等中医药院校和其它大学所属中医药院系,要按照中医学现代传承的原则和思路,根据办学目标和模式,研究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并相应地进行课程体系内容、授课方式、教学方法、考试方式、教材等的调整创新。积极调整招生面向,改革招生体制、内容、方法和标准,优化生源质量,加强人文科学和临床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的比重,努力提高中医药专门人才的素质和水平,提升目前主流传承方式的效果。

(3)探索创新传承方式。结合现代环境影响和不同需求,鼓励开展中医学现代传承方式模式的探索研宄。如建立以“师徒制”与现代教育结合的职业技术型现代传承制度,选聘传承人,提供传承条件,制定传承制度,作为现代院校教育和传统师承教育的创新,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制度措施。

(4)建立传统中医学应用示范机构。制定倾斜政策,创建或设立特区,鼓励传承和应用纯粹的传统中医临床思维、方式和技术。一是在中医临床研宄基地的建设中,强化以保持和发扬特色优势为原则,以科研为导向,最大范围地应用中医学传统手段和方法。二是在更多的中医院建设传统医疗科室和中心,要求必须应用传统方法和技术,并在相关制度方 区,让确有中医传统诊疗思维的人员按照自己独有的方式开展临床诊疗活动。

(5)开展针对中医特有技术方法的研究型传承。设立科研专项,对目前中医一些独特的濒临灭绝的诊疗技术进行普查,并组织相应的传承与保护性研宄。对国内现存的传统学术流派及传人进行保护性研宄,探索新的试验性、示范性保护的传承模式,并与现有的文化遗产保护、名老中医传承项目等协调。

(6)深入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传承研究。名老中医代表了当代中医学最高水平,是现代中医学传承的典范。建议国家和地方分层次有计划地组织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的总结继承。对名老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对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断、临床治疗等方面积累的独到学术见解、观点进行研宄和提炼。挖掘众多名老中医共性的诊疗思想和经验,揭示名老中医临床诊疗思维的特点和规律,可有效地对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断方法学、临床治疗学有丰富和创新作用的临床辨证论治方法的规律进行研宄和提炼。总结中医学重大基础理论传承的方法和规律,探索符合中医临床实践需求的现代中医辨证方法体系。

(7)加大对中医学古籍文献整理的支持力度。建议国家设立专项,增加经费和人员投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开展对各类中医古籍、现代文献以及民族医药文献的现状调查、整理保护和数字化研究,提高中医药文献的利用水平。

4.5加强对中医学现代传承的评价研究

(1)研究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特点的疗效评价体系。中医的传承需要不断去伪存真缺乏客观的疗效评价标准是中医理论和临床技艺传承的瓶颈问题。建立一种符合中医疗效特点,适合临床需求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体系,是中医临床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2)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特点的研究方法。中医有着与中国其他传统科学一脉相承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当今科技和社会条件下,如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创建适合于中医学现展的能够被科学界广泛认可的研宄方法,最终形成既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需求,又能够为当下现代医学理解认可的方法体系,也是中医学的现代传承发展的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

(3)研究建立对中医人才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根据中医学见仁见智和不同类别需求各异的特点,重点依据对中医学传承的深度和广度,充分考虑对中医学传承的指标和因素,研宄建立针对不同类中的培育和发展。

(4)建立结合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成果评判标准。改革现行的中医药科研成果评价标准,调整方向和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各类医疗科研教学成果中的中医学内涵和对中医学传承的贡献度,专设中医学现代传承成果评价和奖励体系,鼓励学术传承,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4.6营造有利于传承发展的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

(1)加紧制定有利于中医学传承发展的法律法规。法律支持的立法重点领域主要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订中医药传承促进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中医药的地位,发展中医药的方法、途径、保障方式、推进步骤等。二是制订、完善中医药管理规范,使中医药研宄、生产和经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三是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立法,重点是加强对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服务、中药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四是加快传统医药立法的步伐,制定《传统医药法》。

(2)改革完善适合国情适合中医学传承发展的医疗卫生制度。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必须是普遍服务的,真正以全体中国人民作为服务对象;必须是公平的,真正让大多数人都能享受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必须是价格合理的,真正让大多数人都能够支付得起基本医疗服务费用;必须是方便有效的,真正让大多数人能够享受方便与快捷、效率与效果兼具的基本医疗服务。而这样的新型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必须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并重。要建立这样的新型体系,必须重建中医药重要战略地位,改革现行体制中不利于中医药发挥作用的环节和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重大作用。

(3)大力实施符合中医学传承发展需求的标准战略。随着标准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纷纷从技术战略发展到标准战略,从技术立国到知识产权立国。我国标准政策还存在重大缺陷,阻碍了我国标准化和产业的发展。中医学要在现代传承中保持特色为我所用,就要根据传承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包括符合中医自身特点的技术标准、人员标准、机构标准等,以促进对中医学的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4)加强建立促进中医药传承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宣传、培训工作,提高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快制定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升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水平,积极参与国际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国际规则的制定,积极开展中医药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策略研究,使中医药传承成果得到充分的保护。

5结语

中医学的现代传承从一定意义上直接决定着中医学的发展方向,决定着中医学的现代应用,也决定着其承载传统文化的生死存亡。我国必须把中医学的现代传承战略作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首要战略选择,并为之建立专属的法律体制和社会文化环境,方能使中医学及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作者:杨龙会、陈梦生、王思成、陈丽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  

      钟相根/北京中医药大学

      徐春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传统医学论文篇(5)

关键词:传统医德 中医院校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课 题:本文系河南中医学院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4JPXM26。

一、传统医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

1.发挥传统医德的思想教育功能

发掘、利用既成的传统医德中的文化产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灿烂的中医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掘中医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思想、道德、人格因素,运用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育人的目的。比如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以及历代医家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人格的光辉。中医院校可以以此为载体,开展中医历史名人欣赏等文化活动,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砥砺人格,使学生在欣赏、观看的过程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2.通过中医传统文化的建设教育人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文化建设中去,通过中医传统文化的建设过程感染人、教育人。我国的校园文化,既通过图书馆、博物馆、课余活动等文化事业表现出来,又通过自身院校的专业优势如中医传统文化建设、中医名人录、中医名人雕塑等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文化形式与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对大学生精神需求的满足和精神世界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有必要加大中医文化的建设力度,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包括上述形式在内的文化建设中去,使中医院校医学生不知不觉间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二、中国传统医德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

1.传统医德对医学生“三观”的启迪

中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中国传统医德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历程,其有益的思想精髓,必将为中医院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提供很好的借鉴。中国古代医学的继承与发展采取的是“师带徒”的形式,在老师选择徒弟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是否品行如一,热爱医学。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指出:为医者当“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还要有救苦救难、悲天悯人的情怀,“仁者爱人”。这也是恪守中医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2.中国传统医德对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医学的繁荣与发展。中国古代医家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操守给当代的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带来很大的启示作用。中医院校医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超的专业技能。因为医生的技术、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病人的健康和生命。《伤寒杂病论》序中“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的朴素奉献精神,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当然,传统医德思想中谦虚谨慎、不卑不亢、忠于本业的精神也是医学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所要培养的,不仅要热爱医疗卫生事业,更要坚守自己的岗位无私奉献,精益求精,学习古人,超越古人。

三、传统医德提供可资借鉴的育人方式方法

1.在教育内容方面的借鉴

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医学生,传统医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大医精诚》中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要求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因此,古代医家关于医德的深刻论述给当代中医药院校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补充了新鲜的血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价值。

2.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借鉴

(1)“师带徒”的育人模式。几千年来中医在民间多以“师带徒”的方式流传,古代名医李时珍、华佗等都是“师带徒”出身。师父会把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秘方传给弟子或子女,这是一般书本上学不到的。余医师说:“公开编印的书本没有秘方,方子大多无效或小效,师父用手抄写给我的,是相当有效的方子。”而这些秘籍,如果没有师父的耳提面命,徒弟是看不懂的。“这些方子是分开写的,这个方加那个方才有效,只有入室弟子才教、才传的。” 这些都为我们今天的医学生培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规范带教老师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一定能为中医院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2)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即通过理论学习与参观考察相结合等方式,努力创造多姿多彩的为广大医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重视录音、录像、计算机等新技术和现代化设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力求使工作多一些实际效果。把传统医德故事及名医名家的传奇人生编排成生动活泼的课余文化活动,增加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同时,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以增强针对性。还要注意借助载体的渗透教育,把对中医院校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汇到文化活动、社会活动中去,广为宣传,制造舆论,如开展各类传统医德知识竞赛、文艺活动、演讲比赛、面对面实话实说、合理化建议等健康有益的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导向性和激励作用,取得“一花引来满园春”的效果。

四、小结

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医德,不仅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还为中国医药院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传统医德和当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故而本研究把两者结合到一起进行探讨,注意从实际出发,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不拘一格,但求实效,把方向的一致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为活跃,更为有效,也更加彰显出中国传统医德在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夏靖.论中国传统医德的德性价值[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3).

[2]何兆雄.中国医德史[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8.

[3]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4]汪世勇,王勇.浅述中国传统医德的特点[J].魅力中国,2009(89).

[5](唐)孙思邈著,刘清国等校注.千金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8.

传统医学论文篇(6)

关键词:中医院校;传统文化;医学生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教育的基础

中医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其秉承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贵和持中的中和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人轻神的人本精神,知行合一的实用精神,重德尚义、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

从中医教育及中医的来源来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是学好中医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影响了中医院校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医文化中蕴含着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动静结合的恒动观,有助于培养中医院校大学生的辩证思维,也将影响中医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所以从根本上说传统中医文化促进医德的形成。

二、中医院校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从中医院校目前开设的课程结构来看,传统人文课程开设不足,人文素质类除必须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外,某些院校也探索性地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了一些医学人文课程,诸如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但作为中医学文化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国古代哲学史》等课程则普遍没有开设,或者也仅仅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作为对中医生进行中医文化教育的“四大经典”和医古文课程,其课时数则一再减少,甚至有的院校已变为选修课。中医根植于传统文化,中医的发展永远不能脱离传统文化,只有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才能让中医学繁荣昌盛。

三、中医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1.政府应加大对中医教育的投资,鼓励中医发展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何使其昌盛而不是衰败,政府应该首先担起重责,提出一些保护中医的政策,加大对中医教育、中医药科研及产业的投资,让中医走出国门,孔子学院已经在很多国家设立,它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医的宝贵,在国外,针灸医院得到认可,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中医学,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中医的美好前景。

2.中医院校改革教学机制,优化专业主干

中医院校应将办好中医类专业放在突出位置,应突出中医院校的自身特色,遵循中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教学机制。中医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讲座,为更好地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打好文化基础。

在进入专业知识学习之前,可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中医科学性的专门教育,请有经验的中医专家讲述中医学的特色,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提高学习中医学的兴趣,以传统文化如《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国古代哲学史》等的学习为出发点,进一步学习《医古文》《中国医学史》等,然后进入《中医基础理论》等专业课程的学习,由浅入深,逐步进入中医学的殿堂,将文学作品中的医林人物故事、汉字蕴孕藏的医道哲理、诗词中隐现的医药文化资源挖掘出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对学习中医的兴趣。

3.中医院校的学生应弘扬儒医文化,彻悟国医精髓

中医院校的学生应当首先具备“文化”,然后再努力成为治病救人的“良医”。所以这些高校的学生在入学之后就要熟读《素问》《黄帝内经》等中医药经典,并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弘扬儒医文化,构建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医学子可在宣传栏、校报、校园网站中开设中医文化专栏,也可以积极开展学习中医文化等相关的社团建设,定期组织中医文化等传统文化讲座,让中医院校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并掌握中医文化的精髓,在传承祖国医学的同时,也得到品性的培养和锻炼。

中医院校的大学生在掌握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努力践行优秀的传统文化,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明礼修身,热情待人,戒骄戒躁,谦虚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自己的爱心、孝心、诚心等,由内而外地成为合格的中医人才,将我国的中医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传统医学论文篇(7)

1加强哲学思想的渗透有利于培养学习中医的信心    

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需经历“信、愿、行”三个阶段。只有深信不疑、坚信不疑,才会萌生出强烈的学习意愿,才有可能付诸艰苦的学习行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现在的学生,因从小接受的传统教育较少,加之进入中医药院校后仍要学习大量的西医学知识,故很多人对中医没有足够的信心,甚至根本不信。没有“信”,更妄谈学习的“愿”与“行”,其培养结果可想而知。对中医的不自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因此,加强传统哲学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与信心,进而加强对中医学的信心,将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学习。一个对中医不自信和一个具有坚定中医自信的学生,其学习动力与学习效果,必然是天壤之别。    

中国传统文化是基于五千年文明史积淀而形成的社会群体在物质、社会、精神等层面的共同认知川。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第一代文明体系中唯一持续至今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其对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无尽的精神源泉和智慧保障,是维系中华民族内在情感因素的精神纽带和思想基础田,被德国当代哲学家雅斯贝斯称为“轴心时代”的文明之一。在今天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内的重视,如孔子学院在全世界的兴起,国外兴起的针灸热等,外国人对中国传统优秀经典的肯定与学习,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仍彰显出巨大的价值。作为一个中医学子,回望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出的璀璨的文化硕果,会心生自豪与自信。而深深的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的中医学,与传统哲学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是“干”与“枝”的关系仁,这个漫漫数千年的中医学对中华民族抵御疾病、健康繁衍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长久以来“中医非科学”“取消中医”的声音不绝于耳,但中医学子们应该清醒地认识中西医各自的思维特点以及长短之处,正如有学者指出“中西医学的基本差异在于其哲学基础的差异”川。中医学自有其理论体系,它是中国人运用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解释生命现象和揭示生理病理以及诊疗规律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医学领域的展示。因此,加强哲学思想的渗透,对于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习中医的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医教学加强传统哲学的渗透,应贯彻到日常的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等多个环节,循序渐进地实施川,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经过长时间的熏陶,方能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及学习中医的意愿。

2加强哲学思想的渗透有利于建立中医思维模式    

当前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中医思维普遍比较弱化,而中医思维弱化的直接后果就是临床能力下降。学生学习不够精深,思维不够正确,临床能力薄弱,又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中医的信心,甚至有小部分中医毕业生背叛中医、攻击中医,成为“中医掘墓人”,令人扼腕叹息。这些都是当前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存在的严峻问题。中医思维是指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去认识世界,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诊治疾病的思维过程及其所体现的特征。中医思维主要表现为整体思维、直觉思维、意象思维、变易思维、中和思维等困。尤其是大一新生,既往主要接受的是西方科学教育,逻辑思维与分析还原思维较强,进入中医药院校后,首先面临的就是思维的转型,这对很多同学来说无疑困难很大。古语道:“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指的即是具备了良好的传统文化与哲学底蕴,学起中医入门容易,对中医的理解与掌握也更为准确和迅速。纵观历代名医的成材之路,无一不是具有深厚的文化与哲学底蕴,其中儒医、道医比比皆是。很多学者认为,中医思维方式就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是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而非分析还原的方法川,因此传统哲学教育在帮助学生建立中医思维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目前,虽然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也开设有一些传统文化课程,但这些课程并不能担负起培养学生中医思维的全部重任,因此在讲授中医学各专业课程时,仍需要加强传统哲学思想的渗透。    

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注重整体关联与取类比象,这种整体关联与取类比象思维在中医学中的体现更为明显,如《金匾要略》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川m床针对“木旺乘土”的病证采用“扶土抑木”的治法,而非肝病治肝,脾病治脾。同样,“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等治法均是这种整体关联思想的体现。中医认为任何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病理状态均与其他脏腑密切关联在一起,而非用分析还原的思维将其片面孤立。取类比象,中国古代哲人善于从天地自然中汲取灵感,即“效法天地”“以天为则”。中医学认为,人作为自然万物之一种,也必然要遵循天地之道,方能健康长寿。纵观历代名医,很多医家的思想都是从“效象天地”而得,比如朱丹溪的“阳有余阴不足”论,正是从观天地之象—天大于地,日明于月得出天地之道为“阳有余而阴不足”,由此类推至人身,人票天地之气生,亦存在“阳有余而阴不足”的生理特点,从而系统发展了滋阴学说,而其弟子戴思恭与汪机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气常有余而血常不足”论与“卫常有余而营常不足”论,将丹溪学说进一步完善与补充。而丹溪的医学观点与其理学修养又有着密切联系,宋明理学就天地之间阴与阳,动与静关系的论述很多,而这些哲学理念被朱丹溪援引入医学中,J漫J漫发展而成影响深远的“滋阴学说”。可见传统哲学是中医学的“上源之水”,加强哲学思想的渗透对建立中医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加强哲学思想的渗透有利于深化中医理论认识    

中医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融摄了不同的哲理入医,从而汇集成博大精深的中华医道,此“道”包括道家之道、儒家之道、释家之道,乃至诸子百家之道。因此要理解中医的思想理论,具备一定的哲学基础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如此才能帮助学生理解中医相关问题的基本内涵及来龙去脉。以道家思想为例,道家的道气论、无为论、辨证观、直觉思维等哲学思想成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基础。如“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则与道家的“天之道,补不足而损有余”异曲同工;道家的“道法自然”“恬淡虚无”“无为而治”的思想,与中医的因势利导、顺势祛邪、节欲保精、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治则义理相通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一些传统哲学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中医各家学说为例,哲学与医学密切关联的现象更为明显。很多名家的医学思想都渗透着重要的哲学理念,以李东垣的脾胃理论为例,东垣提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突出了脾胃的重要性,创立了调治内伤病以健脾、益气、升阳为主的基本大法,丰富了中医学的脾胃理论,并为后世李中梓提出“脾为后天之本”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向学生讲授脾胃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重要作用时,常常需要引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五行之“土”行的重要性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早在汉代董仲舒就提出“金木水火不因土不能成,春夏秋冬不因土不能就”,    

认为“土”行为“五行之主”,可见在哲学领域,“土”就是万物长养,四季更替的基础。在东垣的脾胃理论中,“土”所对应的脾胃同样是滋养人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生化之源,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枢纽。可见,中医重“补土”的思想与哲学“重土”的理念如出一辙。再比如明展起来的“命门学说”,深受易学思想的太极理论影响,故有学者曾言“命门学说,与其说是医学问题,不如说是易学问题”,没有一定的易学知识,理解命门学说中的阴阳互生,精气互化,水火互养的思想是非常困难的。要想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必须加强传统哲学思想的渗透。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