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7 14:52:19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篇(1)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新媒体时代 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自党的十以来,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对中华血脉的坚守。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深深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新媒体时代,人人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每天接受和传播的信息非常多且杂,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的素质养成必然会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一些问题。传统文化具备弘扬传统社会美德的功能,在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应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的价值。

1.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形成厚重的传统文化。从广义上来讲,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精神文化和传统物质文化;狭义的传统文化指精神文化,本文所指主要是狭义的传统文化即传统精神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中形成的对整个社会具有共同影响的精神、心理状态、价值理念等,具体包括儒释道学说、天文、地理、民俗、行为、制度等多方面的优良传承。

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作用

传统文化既能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功效,又能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2.1传统文化以德为中心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有时成为负面情绪的发泄窗口,某些大学生在闲暇时间会登录微信或微博,随意散发各种言论,甚至成为专业的键盘侠或者某些评论网站的水军,不顾社会道德规范,诱发道德问题。

传统文化以德为中心,体现了人的群体价值,反对为了金钱和利益产生违背道德的行为。倡导对人的尊重,可以改善现代大学生的道德缺失,重视修身养性,有利于现代大学生以平和的心态解决现实生活的难题。

2.2传统文化可以使人放松身心,提升修养。

新媒体时代,除了公共媒介,还有自媒体,大学生通过电脑或者移动通讯端接受大量信息,且更替速度特别快,难得片刻的安宁和休闲。某些大学生心态浮躁,缺乏平和的心态和钻研精神。

对传统文化的细细品味,可以使学生放下心中的浮躁,追求心`的宁静,放松身心,提升自身的内涵和修养。

2.3传统文化可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新媒体时代的某些负面新闻和娱乐新闻的过度传播,使某些学生对不正确的价值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附和,缺乏对自身的全面认识,迷失正确的世界观。

经济发展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染。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具有改变社会风气、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2.4传统文化活动是学生构筑友谊的桥梁。

新媒体时代,一些学生每天以网络为中心,进行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上电影等多项活动,同学间人际交往和交流大幅度减少,同学情谊不深,缺少情感依托。

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具备知识性、娱乐性和趣味性,通过活动准备、观看表演、传统民俗展示,会给人美的享受,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学生间的友谊。

2.5传统文化可以促进高校文化的交流。

现代教育体系中,文科专业开设了部分通识类课程,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思政道德素质和礼仪素养,而理科专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则几乎没有,未能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举办传统中华文化活动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将学生从网络中解脱出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高校文化的交流。

3.发挥传统文化优势,推动新媒体时代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为了系统发挥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积极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新媒体时代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

3.1构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

为了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发挥作用,学校应响应国家号召,重视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功能,开发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将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课程的一部分,在进行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塑造自己的职业形象,修身养性,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推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

3.2培养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

构建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应配备专业的传统文化师资队伍,一方面要求老师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应具备较强的文化技能。教学时一方面能为人师表,给学生做好表率,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修养,另一方面,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技能。通过自身的学习成果组织文化活动,如书法表演等,既能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又能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3增强传统文化内涵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

传统文化课程,要侧重体现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从养生的角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二是强调分享;三是强调以礼相待,注重学生的礼仪教育;四是强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传统文化的这些内涵,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具有现实意义。

3.4举办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培养学生平和的心境。

学校应多举办传统文化体验活动。通过活动的举办、体验和交流,让学生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魅力,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待人处世的淡然心理和平和的心境,在浮躁的新媒体时代寻得一片宁静,提升综合素质。

总之,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功效,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活动的开展。在新媒体时代,应注重传统文化的积极功能,推进高校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胡芬芬.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分析[J].福建茶叶,2016(1):184-185.

[2]孙琳,鲁石.传统茶道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探讨[J].福建茶叶,2016(6):197-198.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篇(2)

摘要:本文提出,在中医药院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指导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医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医药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渊源;实践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医学生 教育路径

医学生是未来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其核心价值观的构成不仅关系到医学生的品格、修养、医德、学术水平和医疗技能,也直接影响祖国医药卫生事业整体水平和质量。当代社会正处于剧烈转型的时期,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冲击着医学生脆弱的价值观。如何使医学生保持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取向,是中医药院校教育的必要内容。因此,在中医药院校中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是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一、医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医德教育作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载体,其内容涵盖医德规范教育、医学伦理学教育,医事法教育等多方面,具有规模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特点。目前我国中医院院校普遍开设有医德教育相关课程,为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效平台。

1.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

中医药院校学生是中医药卫生事业的未来人才,医德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当前的情况下,在医疗职业道德建设中,我们应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医学伦理学学科的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观念来统领、支配、影响医务人员的医德价值观。

医学生对医学伦理的认知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积累的过程,应贯穿于医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虽然人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尺度和标准,但都有一个对最高价值的根本判断的准则,即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价值取向的基本方向和道德判断依据,也对其他价值观的属性有着重要影响,一个人他所有的价值观取向总是体现着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据于此,必须对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取向施以积极教育引导,使他们在医疗实践中时时刻刻以核心价值观作为判断依据和动力。中医药院校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伦理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医学伦理学中的道德指向与伦理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融合,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医学核心价值观。

2.加强医学生个人品德教育

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只有被个体的道德体系吸收认同,逐渐培养起道德情感,才能在道德行为中以坚定的道德意志自制、进取,以达到更好按照这些原则和规范调整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目的。个人品德还体现了现实个体对特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认同,有助于提高社会道德规范在社会中践行的实效性。由此可见,个人品德是核心价值观的创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医德规范的全部内容,最终无一不指向从事医疗卫生行业个体的个人品德。个人对核心价值观具有主观能动性,他可以选择所践行的社会道德准则并将其转化为道德实践。保持医疗卫生行业价值观始终处于一个高水准的稳定状态,需要通过加强个人品德教育,通过提高自我修养来达到自我约束,自觉践行医德规范所要求的内容,从而保证医学实践始终处于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之下。

二、中医药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渊源

1.中医药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资源

中医文化循中国传统文化的轨迹发展而来,蕴藏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其深刻的哲理性、科学性和伦理观,横跨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以此为底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各家学说和诊断技术无不闪耀着智慧和东方思维的光辉。中医药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药传统文化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既是一门独立的医学体系,又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烙印,融合了文、史、哲、艺术等多学科综合知识,是中医药文化的精神标识,是中医药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资源。中医药传统文化中的“人命至贵,有贵千金”,“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思想即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本质要求,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一脉相承之处,是其民族化、传统化的表现形式。

2.中医药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借助中医药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从过去到现在,甚至是将来,外来文化都不能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文化。外来文化只能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结合适应社会和时展的要求,其优秀内容才能在核心价值观。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必须由中医药传统文化支撑,才能够保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因而,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医药传统文化融会贯通起来,源于中医药传统文化又符合当代医学进步,才能保证中医药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时代鲜明,又不失历史文化底蕴;既是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练,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

三、实践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医学生建立核心价值观并有效指导医德实践。实践教学是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由理论转变为现实的最有效载体。个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积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既是社会成员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和感悟真理的过程,又是社会成员通过实践活动在头脑中不断进行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过程,是引导医学生从理论知识走向具体行为的必经之路。在实践中,医学生真切感知医德规范、获得道德体验,对自己的价值观不断修正、充实、完善。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有益于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和途径,而医德实践能够弥补当前道德教育注重知识传播而较少涉及情感培养和行为训练的这一缺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通过利用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医务工作者的权利、义务、责任与行为规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在专业实习中,门诊导医、临床陪护、危机干预等经历使医学生零距离接触病患,感受到疾病背后的道德内核,使他们对生命的价值、人性的尊严、伦理道德有了全新而深刻的感悟,进一步升华了个人品德修养,建立起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四、小结

当下,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正在经历剧烈的转型时期,医患纠纷、暴力袭医、天价药费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逐渐深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因此,加强中医药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们责无旁贷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李恩昌,徐玉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医学伦理学[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

[2]刘红艳.转型社会中的个人品德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3]张建中,金芷君.中医与文化漫谈[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1.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篇(3)

一、文化认同与价值观教育

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某种文化在观念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认可、接受和融入。文化认同包含丰富的内容,但它的核心是认同该文化所包含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它可以使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模式、行为模式等方面达成一致,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文化与价值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虽然不同的学者对文化有着不同的定义,但思想、价值和价值观始终被认为是文化最核心的要素。价值是文化的核心,文化是价值的历史和现实的存在方式,价值通常都得通过文化才能有效地影响一切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一个社会保持或更新、抑制或倡导某种价值观,文化在其中总是发挥着制约、引导、催化等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自身的文化,都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同时文化是个体和群体价值观形成的核心和支柱,人的价值观来源于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世界,是由文化世界教化、建构、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发生、发展和变化都与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各种文化形态以其特有的方式渗透、影响着人的价值观形成。

价值观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文化认同的教育,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所谓的价值认同,是指“个体或社会共同体(民族、国家等通过社会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表现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价值认同的核心在于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并表现为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文化认同在一定意义上是选择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而这些则体现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实现价值认同是文化认同的核心,只有实现了价值认同,才是真正的文化认同;同样,只有实现了对文化的认可和接受,具有了对本民族、本国文化的自信、自觉,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实现文化认同,既是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也是价值观教育的手段。真正有实效性、有意义的价值观教育必须基于自身文化背景基础上,帮助个体参与对文化的理解、体验、批判和创造,以实现文化认同为目的,形成对文化的自我认知、自我觉醒和自我担当。价值观教育应该体现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理想,价值观教育如果离开了文化路向和文化敏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深刻的文化属性,它不仅是一项政治实践活动,而且也是一项文化实践活动。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的核心和灵魂,它为社会提供理念支撑、精神动力和合法性证明,规定着一个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内核的一种形态,体现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文化内涵。党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括和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凝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根植于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思想资源。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认同和自觉追求,必须使人们认同其所依存和体现的文化。具体到大学生,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体现文化的理解、接受和认同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他们接受和践行的程度。因而,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普遍认同,必须基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以及西方外来文化的充分认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充分自信、自觉的基础上实现。

二、文化认同危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挑战

与文化认同相伴相生的是文化冲突,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文化冲突不可避免,文化冲突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导致文化认同危机。在一般意义上讲,文化认同危机指个人和共同体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意义感的丧失,具体表现为对传统文化和现有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怀疑和批判。

在当代中国,文化认同危机已经成为时代性的危机。伴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以强势的劲头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进行着消解。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容易造成社会的总体价值导向的茫然迷失,由此引发的文化认同危机已成为中国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重建文化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文化价值的碰撞也使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问题凸显,成为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巨大困境和挑战。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漠和疏离。中国传统文化是最有特色、最重要、最有生命的文化认同的内容。当前,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倾向,凸显出他们文化底蕴不足和文化历史视野狭窄的问题。大学生的这种文化认同危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性问题。从根本上看,与全球化带来的普遍交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现代化带来社会生活的历史断裂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全球化促进了世界交往的普遍化,形成了马克思所指的“世界普遍交往”的局面,伴随而来的文化霸权、文化殖民和文化冲突不可避免,西方文化迅速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这样的文化生态不仅冲淡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缺少自豪感,而且还导致他们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追捧和严重误读。另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开放、变化和流动的生活方式不断导致人与乡土、人与家庭之间的分离,同时,当下急剧的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也一定程度地造成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在大学生中,传统文化也日益失去其吸引力和凝聚力。可以认为,正是西方文化和现代化进程冲击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认识、接受和认同,使大学生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这正如学者余英所作的评价:“浮慕西化而不深知西方文化的底蕴,憎恶传统而不解中国传统为何物”。

二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较弱,对社会主义文化还存在怀疑和批判态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在大学生中正经历着严重的挑战。一方面,在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文化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国内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文化思潮的冲击与挑战;另一方面,在价值观教育中,由于还一定程度上存在传统教育方式方法失当,主流文化宣传和教育有效性不足的情况,加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无法产生直接市场价值等原因的共同作用,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较弱,甚至有许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怀疑、批判态度。

三是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面临价值选择的困难和迷惑。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导致人们价值取向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他们的价值观也日益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取代一元化,是价值观内容的丰富和拓展,是社会更加进步、开放的标志,但多元化及差异性带来的价值取向冲突、价值选择困惑等问题曰益凸显。由于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加上传统价值观教育的简单灌输,使得这个具有反思性、怀疑性、叛逆性的群体容易走向对现实价值观教育的误读和叛逆。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大学生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困惑和迷茫,无法正确处理各种价值冲突,在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上无所适从,出现了价值观冲突、价值迷乱、价值取向模糊等问题。

三、增强文化认同,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文化认同的培育也是一个复杂命题。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中存在文化“缺场”现象“很多所谓的‘价值观教育’只是为了培养价值理性而培养价值理性,或者为了教导某些价值观而教导某些价值观,只是一堆没有形成整体的、没有有机联系的‘价值观教育行为’缺乏作为这些行为的‘灵魂’的文化意识”。基于文化认同与价值观教育的紧密联系,面对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困境,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深入有效,就需要从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的视角思考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念与方法。

(一)把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大学生文化认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目标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根本上也是一种价值认同。文化自觉是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旨在阐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信,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认同、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文化心态,是对自身文化历史和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当前文化状态的清晰认知和文化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育实际上是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理解、认同接受和创造传播,使之形成对我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和发展前景的自觉、自信的心理状态。只有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二)把培养大学生对文化的理性认识能力,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内容

价值观教育内在包括培养价值理性和进行价值引导两方面的目标。一方面,价值观教育是培养价值认知能力、价值分析能力、价值选择能力等能力的教育。另一方面,价值观教育具有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共识的目的,要求将特定时代的道德教化、政治社会化和文化认同渗透在教育之中。当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虽然坚持了价值引导,重视在核心价值观上达成共识,但也一定程度地存在对价值理性培养的忽视状况。在价值多元的时代,价值观教育不仅需要重视价值引导,更需要关注价值理性能力的培养。文化认同亦然,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不仅需要靠引导,还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对文化的理解认识能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帮助大学生参与对文化的理解、体验和创造,否则就会成为无根之基、无水之萍。

对大学生文化的理性认识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这样三个方面: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文化选择能力的培养和文化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大学生文化理解能力,主要在于培养他们对文化的认识力和感受力,包括正确认识、深刻理解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精神与价值、长处与短处、历史与未来的认识能力,同时培养设身处地体验文化的感受能力;培养大学生的文化选择能力,主要在于培养他们对当前文化现象和文化问题的敏锐判断力,在正确认识不同文化的基础上的应变能力和选择能力;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造能力,在于培养大学生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和行动,以及在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造的能力。

(三)把大学文化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文化世界构建价值意识就是通过无数‘文化场’、‘行为场’、文化环境、情境、生活细节,在人的心理机制上不断发生意义、意识、知识的过程。”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场”它所包含的文化资源可以给大学生提供全面而深刻的文化熏陶。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有着重要的教化作用,它通过一定的空间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在文化和价值取向方面产生认同。因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积极探索在大学文化中的具体体现和表达方式,培育能够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文化,通过大学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进而达到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文化认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除了环境“文化场”的影响外,大学生文化认识、文化观念、文化价值、人文素养的习得,还主要依赖教育过程。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宽广的文化视野,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文化选择能力和文化创造能力。大学要实施全方位的人文教育,就应该科学设置人文素质课程,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去,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该注入人文活力,实现课程内涵的人文拓展。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重视文化认同的同时,还应致力于多元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篇(4)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传播;途径

党的十报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传播途径,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风尚的重中之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传播途径,就是要解决理论认同、情感认同、道德认同和行为认同,做到知、情、德、行的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基层社会的主体需要和自觉追求。

一、理论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传播的前提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不是自然而然就能留存于群众的头脑中的,是需要长期不懈的教育和引导来实现。

1、构建分层分级的教育体系

按照年龄和工作性质等对基层受众对象进行分层分级,一般可分为在校学生、普通群众和党员干部。对在校学生来说,应加强爱与责任的培养,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有基本的公德意识;做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培养,逐步确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对于普通群众而言,要引导和鼓励他们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接受理论教育,提高理论修养,自觉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逐步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党员干部来说,要教育和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主观世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基础,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

2、创新教育形式

通过有效灌输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入头脑,影响实践。同时,在灌输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育形式。首先,重视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学生潜移默化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其次,充分发挥基层党校的阵地作用。利用党校的人才资源与理论教育优势,组织教师到基层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教师的理论研究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第三,强化社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地位。组织社区群众积极参加各种宣讲、图片展览、理论探讨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形式变得丰富多彩。

二、情感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层传播的基本条件

所谓情感认同,就是要以情动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人们的心灵,诉诸于人们的情感,通过情感活动,增强情感体验,夯实情感基础,形成情感共识。

1、增强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首先,传统媒体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要积极投入感情,以情动人,调动、呼唤群众的情感,激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情感上的认同,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的动机、倾向和结果产生钦佩、赞许、肯定和喜爱的情感。其次,传统媒体要继续加强对主旋律的讴歌,要真实反映群众的现实生活,真实情感。透过主旋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映射在人们的情感生活中。第三,传统媒体要注重对社会正能量的传播,用社会正能量引导人们进行正思考、正行为,从情感上鼓励群众分析鉴别庸俗消极的价值观,自觉自愿做出正确选择。

2、重视新兴媒体的传播亲和力

首先,正在成长的青年一代是参与网络传播的主要力量,他们的情感认同更容易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因而网络媒体应该利用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传播优势,将网络上存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有效传播开来,激发网民的情感认同。其次,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微信平台、智能手机网络平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传播,从传播环境上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三、道德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传播的根本目的

道德认同是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是延续民族生命的精神基础,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传播的根本目的。

1、重拾传统美德,推动道德传播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从社会主义荣辱观到“三个倡导”,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延续和升华。一是要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价值,使民族优秀美德深入人心;二是要形成强大舆论氛围,使民族优秀美德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三是借鉴古圣先贤之道,使修身养性成为终生大事;四是继承提升和创新,使民族优秀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观值融为一体。

2、明确道德规范,加速道德内化

一是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当代中国共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二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公民道德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教育,构筑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三是要优化社会制度环境,建立健全道德行为的保护保障机制,有效降低做好事、行善举的社会风险和道德成本,激发群众追求高尚道德行为的动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追求,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宣传道德模范,树立道德标杆

首先,塑造道德模范要倾向于平民化、身边人、身边事,要让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道德榜样。其次,宣传道德模范,就是要宣传他们的理想信念、道德追求,通过模范行为,激发基层群众的共鸣和感动,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效应,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群众的引领作用。

四、行为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层传播的终极目标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就是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达到“知行合一”,外化于行。

1、遵循和践行

对基层党员干部来说,遵循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强化公仆意识,在本职岗位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紧紧依靠群众建设基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于日常的工作实践中,体现于自己的言行举止中。对普通群众而言,遵循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尊自爱、关爱他人、诚信为本,真正做到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整个社会来说,就是要全方位、全覆盖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

2、体验和享用

要让群众真正从理论、情感、道德和行为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要让他们在践行的过程中获得实惠、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幸福感,享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成果。“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基层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篇(5)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248-02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新媒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信息“点对点、线性的”传播方式,真正实现了“互动传播” “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并以其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独特优势,极大地迎合了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的需要,迅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也逐渐衍生出新的特点:教育主客体之间变得平等,教育主体不再高高在上,而开始扮演着网上宣传、信息传播与监控的角色,呈现“非主体化”的态势;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从静态转为动态,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使学生在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冲击下,感知丰富的教育信息。可以说,新媒体正逐渐成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新载体。然而,也有学者指出,新媒体的快速普及与广泛应用开阔了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了开放意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等的形成,但也给他们带来了民族认同感弱化、价值观迷茫、社会责任感弱化等负面影响[1]。因此,全面审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征,准确解读新媒体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双重效应,深入探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策略,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征

随着移动互联网将网络渗透到大学生群体的各个角落,新媒体快速成为学生表达、交流、学习以及娱乐的重要载体。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征,是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和关键。

1.交互性

在传统的价值观教育中,教育者往往采取灌输的方式,受教育者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互动,学生能够主动获得信息,一旦接纳或认可信息,能够及时反馈或分享,这种看似“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却能够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畅所欲言地进行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自然地接受引导,能够极大地增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

2.虚拟性

新媒体的发展,也让教育主体、教育环境超越时空,使核心价值观教育变得具有虚拟性。据了解,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尝试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延伸到课堂之外。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极大地丰富传统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环境,但是,这种虚拟性也延伸出另外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在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中快速有效地去伪存真,让新媒体不再是“洪水猛兽”,不仅考验着大学生,同时也考验着教育者。

3.时效性

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集中进行,而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第一时间信息。在大学课堂上,老师们讲授的许多知识,对很多大学生来说已不再新鲜,因为他们很容易就能从电脑、手机上找到更多信息。因此,及时了解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当今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教育者要做到密切关注网络,及时发现问题,才能起到教育的时效性。

二、新媒体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双重效应

1.新媒体遏制了大学生价值主体自我化倾向,削弱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性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传播渠道变得多样化, 信息传播主体变得“多元化”,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参与性,遏制了大学生价值主体自我化的倾向[2]。但另一方面,传播者泛化,却又削弱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性。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因此,信息的传播缺少了审核与过滤这一重要的步骤,必然使得价值观多元化,极易导致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培育强调的核心价值产生怀疑[3] 。这与传播主体泛化、价值观多元化导致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主导性淡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新媒体增强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加剧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复杂性

新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改变了过去传统媒体单一或无法形成合力的弊端。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可以实现全方位、多维度、个性化的传播,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然而,与此同时也存在着“新媒体失范”的问题。由于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传播门槛较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因此信息质量良莠不齐,也存在大量虚假信息。而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对于信息的接受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调查显示:“19%的大学生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很重要,57.3%的大学生心中没有信仰问题,22.4%的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某些西方国家也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侵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以所谓的“民主” “人权”为理由进行诋毁,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增添了难度和挑战,加剧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复杂性。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策略

1.合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

麻省理工学院讲师Shigeru Miyagawa在其公开课《个人媒体》中提出:新媒体时代下大众媒体正受到个人媒体的挑战。如果将传统课堂视作大众媒体世界,老师就是信息和知识的传播者。而在个人媒体世界里,学生是知识的消费者,他们使用新的方法创建自己的媒体。因此,新媒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影响力之大、传播范围之广,更在于其民主与平等、创新与效率的意识,开放与互动、共享与共建的氛围。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审时度势,善于利用新媒体,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方可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在教育观念上,要不断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将新媒体融入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教育内容上,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多种形式,开展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也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塑造体现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典型。

2.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强化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点对点的、线性的”传播模式,实现了交互性的传播,以个人为表达中心的新媒体广泛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因此,强化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更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抽象的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实现核心价值观向学生个体的转换, 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3.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发展,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群体使用新媒体已相当普及,相比于大学生而言,教育工作者使用新媒体的能力要薄弱许多,部分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甚至持否定态度,不能理性看待新媒体对教学带来的影响,因此,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对于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发展,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了解新媒体,熟练应用新媒体,学着利用新媒体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学内容,结合传统教育形成网上网下的合力。其次,要善于运用教育者的权威优势,灵活运用新媒体信息,从源头上引导学生,保证学生接触到积极正面的信息,减少不良信息的侵蚀。“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是记录孔子教育思想的《学记》中所言,对于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亦有深刻的启发。新媒体环境下,不仅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学识,有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与激情,更需要与时俱进的理念与素养,要能深刻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唯有此才能牢牢把握思政教育的主动权,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四、结语

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从理论层面上来讲:有助于深化大学生价值观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论,推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培养科学化,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实践层面上来讲:第一,要完成好党中央提出的“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一重大任务。首先需要我们能够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现状,了解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成因,科学分析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提供方向上的指引。第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日益复杂化和多样性,因此,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冲突中不至于迷失自我。第三,新媒体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策略研究,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郁树廷.新媒体环境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教育对策[J].北京教育,2011(7).

[2]刘邵宏.新媒体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N].光明日报,2014-07-02(13).

[3]王华敏,李晓娟,黄蓉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行现状调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5).

[4]万莉涓.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影响探析[D].重庆:西南大学, 2013.

[5]杨业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篇(6)

【关键词】中医学;传统体育养生学;融合教学

1 传统体育养生学与中医学的渊源关系

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在发展史上具有同源性和互补性的特点,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发展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医学养生理论。中国古代医学在医学上从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展开,预防主要是养生修心和饮食结构,治疗主要是针灸和中草药医治。这两个方面发展的基础都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中国古代的《易经》、《尚书》、《吕氏春秋》、《史记》等等都有记载传统体育养生学与中医学的渊源关系。同时,将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相结合形成一体化的中医传统理论也有很多代表性论述,如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异法方宜论》对不同治疗方法论证是指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矫。故导引按矫者,亦从中央出也”。从论述中得知“导引按矫”成为了古代体育养生在医学上的常用名称。

2 传统体育养生学与中医学的教学融合

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在教学上进行融合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和传承中医理论,提升传统体育养生学在中医专业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实现全面发展。通过分析归纳文献资料和总结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功能、教学价值和教学组织方法上论述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的融合问题,达到指导今后传统体育养生学的效果。

2.1 教学内容上的融合

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是中医理论和实践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文化入手分析在教学中导引和中医治疗的相互关系,总结出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合和互补内容,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

运动动作是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基本内容,动作与中医理论的融合表现在动作运动路线中反映的中医脉络原理。运动动作的完成是依赖人体的各大系统相协调相支配,中医理论中脉络是实现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运行输布气血的通道,直行的为经脉,横行的为络脉,它像江河湖海一样构成人体的网络系统,促进人体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如果人的经络不通,则百病丛生。传统体育养生学中的运动动作就是运用脉络的基本原理,通过调息运气、行气活血来疏通身体间的各脉络,达到中医预防、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运动中的呼吸吐纳与中医的阴阳升降和精气神体现着五行转化的理论。中医的脏象学说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的人体结构模型,肝、心、脾、肺、肾五脏,配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人体稳定的系统。运动中的呼吸吐纳就是通过内脏的运动,实现五行的稳定系统。

从以上运动的动作形式和内脏活动与中医的基本理论相结合深化传统体育养生学的教学内容,在内容上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的理解,达到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2.2 教学组织上的融合

体育实践课是以智力和身体运动的教学活动为主,在教学组织中就要求必须把体力和脑力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采用教学方法。传统体育养生学的教学内容需要和中医学相关学科的理论相联系进行教学,这些学科理论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在教学内容融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组织形式就尤为重要。

在传统体育养生学教学的这种实际情况下,教学过程应该遵循先理论后实践,再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对传统体育养生学知识掌握的水平。在开展形式上理论学习应该采用直接的理论课教学,系统讲授中医的基础理论与传统体育养生学相融合的专业知识,如人体穴位、脉络理论、五行学说、阴阳学说等等。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后,在实践课的教学中,运动动作的速度、方向和幅度与中医理论结合,让学生深刻理解到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符合了那些中医养生知识,这样的运动动作能起到什么样的养生效果,同时对自身有那些体验和提高。

2.3 教学功能上的融合

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是两门相互交融的学科,是中国传统体育和医学相互渗透和吸收的典型代表,深受人们群众的喜爱。现实社会生活中这两门学科所起到的历史社会作用是不相同的,从社会功能上理解,传统体育养生学主要是预防和康复治疗,中医学则主要是治疗,也可以说传统体育养生学是中医治疗有效辅助手段,两者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两门学科在社会功能上的不同,也决定了它们在教学功能上的不同。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好的提倡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健身和康复功能,而不是说通过练习就能医治好某种疾病,这是传统体育养生学很难做到的,也是不科学的解释。当然,这样说也不能理解为传统体育养生学没有任何的医疗效果,只是要明确在教学功能上侧重健身和康复价值,防止在教学上误导学生将医疗功能扩大化,造成不切实际、浮夸、没有理论依据的后果。

2.4 教育价值导向上的融合

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经受了中国悠久历史的实践检验,是有严谨科学依据的学科知识,在历史长河中对人们的健身和治疗有举足轻重的社会价值。近现代以来,人们在传统体育养生学的价值上有过很大的误解和导向上的错误,片面的夸大传统体育养生学的作用,把传统体育养生学看成是一个万能的手段,虚化了传统体育养生学的理论体系。如练习气功后能隔空取物、隔空打人、医治百病、甚至说成能穿墙遁地,这些都是虚无飘渺的,是严重的不科学态度,是违背实践常理的。因此,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从中医学和体育学的基础理论上加重对学生的科学价值观引导,防止学生错误的认识传统体育养生学,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3 融合的意义和结论

为了更好地教导好学生,更好地突出传统体育养生学的社会价值,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和教学实践,总结归纳出从以上四个方面的融合来正确认识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它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上的结合,总结了它们在功能和价值上认知,明确了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应该如何共同发展,能从教学程度上对传统体育养生学和中医学有层次性的把握,这些都能够为传统体育养生学指明教学方向,提供教学上的参考,也能反映出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教学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系统的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高鹤亭.中国医用气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2]邱丕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3]杜放,马文卿.普通高校开设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学的价值和意义[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06.

[4]赵静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5]裘静芳.传统医学、养生学对学校体育健康观的促进[J].宁波大学学报,2012,04.

[6]邬建卫.中国传统运动养生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篇(7)

[摘要] 医学院校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下培养人才,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探索有效途径,完善有效机制,为在医学生中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探索。

[关键词] 核心价值体系;人才培养;作用

[中图分类号] R197.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7(a)-161-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医学院校肩负着创新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神圣使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医学院校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出发,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医药人才培养中的统领作用,把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培养医药人才的一项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 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阐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作用,是医学院校完成其承载的历史使命的要求。医学生是当代青少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医学院校的历史使命。同时,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医学院校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和变化,医学院校做为医学真理的开启者、追求者,医学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医学文化的引领者、弘扬者,医学道德的培育者,理应自觉担当起为社会做出示范,引领先进文化的神圣使命。所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医药人才培养中的统领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为重要。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作用,是引领医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胡锦涛同志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活动趋向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致使医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性、多层性与多变性的特点。对此,医学院校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批判、抵制西方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2 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根据医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实际需要,结合新时期医药人才培养的实际,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2.1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

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知和行统一的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教学中,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教育和引导医学生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认清社会思想意识的主流和支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从而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对社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2.2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针对医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让医学生充分认识到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这个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根基。只有解决为谁而学、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才能使医学生自觉地把刻苦学习与发展个性、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实践统一起来,才能激发医学生学习的原动力。通过教育,让医学生把专业理想和祖国医疗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从而激发专业学习兴趣,稳定专业学习思想。

2.3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基础,培养仁爱意识

社会主义荣辱观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上,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通过中华传统道德中关于“立人”、“达人”的思想,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引导他们自觉培养仁爱意识,把注重礼貌,尊敬师长,善待同学,讲究卫生,爱护生命,变成他们内心自觉的要求,让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和价值观念,负担起治病救人的重任。

2.4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实践中所形成的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对于规范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2]。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就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因此,校园文化活动就应围绕这个主题展开。通过各种纪念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服务意识、责任意识;通过各类文体活动,让医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氛和环境中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 创新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运行机制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完善的运行机制做保证,从而达到合力育人的目的。

3.1 建立导师制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不仅是施教者,又是示范者,教师在人才培养实践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聘请各专业教师担任医学生的导师,对医学生进行学习、思想、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这样教师就能以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培育学生,在教学和生活中也能以率先垂范、执教忘名、授业求精的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广大学生,从而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3]。

3.2 建立学习制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良好的学习制度建设既能体现对医学生的真诚关怀,又有利于规范行为。建立各项学习制度,加强对医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能随时校正他们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有效性。

3.3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医学生学习热情

严格执行奖学金评定制度,对在学习、生活中,取得优异成绩、表现突出的医学生给予奖励、表彰和宣传,为广大医学生树立了学习榜样。在入党、评优活动中,对成绩不合格的医学生采取一票否决制[4]。

3.4 建立全员育人机制,形成育人合力

按照“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原则,建立全员育人机制,将教学、教辅、机关、后勤等部门各项工作,统一到育人上来,形成育人合力。同时,要加强学校与社会、与家长的联系,通过向家长寄送成绩单,电话沟通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S].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22.

[2]胡嘉纪.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新长征,2009,3(10):52-53.

[3]刘向信.引导大学生在知荣辱明是非中成人成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3(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