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

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8 15:53:25

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

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篇(1)

关键词:司法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因素;构建

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严密组织的教学活动的总体规划,是高等职业专业教育的核心。把计算机技术和某一类专业相结合,形成适应岗位需求的新专业,是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需求的重要举措[1]。司法信息技术专业是把计算机技术与政法类岗位所需要的法律业务知识相结合而设立的针对岗位需要的专业。这类专业,其课程设置应顺应时展要求进行改革,围绕岗位技能需要进行规划,为培养高技能合格人才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受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影响,也受教育系统内部的教育思想、教育体系、学校条件等因素影响。进行课程设置时,除岗位需求外,还要考虑学生所受传统教育方式、方法产生某些影响的延续性,信息岗位对专业需求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呈显变化性,高职学生仍需要一定的通识教育等因素。本文分析目前我国高等职业信息类技术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以及课程设置特点,并进行对策分析,以求进一步完善信息类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

1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近几年高职院校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如不同学校间的课程设置差异过大、有些课程所占比例过大,导致整个课程结构不合理等。下面以司法信息技术专业为例进行分析。

1.1司法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面临的问题

1) 高职院校的社会需求意识尚未形成,没有建立对社会需求的反应机制,对部门法律业务岗位使用计算机的现状了解、研究得不够。如某监狱的一个部门办公电脑数量不少,但没有人会安装操作系统,一旦系统崩溃,就得找人专业人员安装,许多单位都存在这样的情况。高职院校的社会需求意识尚未形成,没有建立对社会需求的反应机制。

2) 信息技术与行业结合开展教学现状研究不足。以警察类高职院校开设信息技术专业为例,由于其行业特点,对该专业相关的课程设置、专业建设科研成果属较低水平,国内专门关于司法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著作及论文资源也很少。

3) 专业定位不准。以法律还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难于界定。专业跨理工和文科类两个大类,二者如何融合是一个难题。

4) 难于处理课程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关系。为了照顾行业需要,信息和法律两个方面的专业内容都需要列入教学,导致课程种类较多,虽面面俱到却深度不够,难以保证学生掌握岗位所需的重要相关技能。

5) 适合计算机和法律知识融合特点的教材少。该类专业教学中,教材使用大都是分别选择计算机、法律、警察业务教科书。

6) 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大多偏向理论传授,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少,无法紧跟技术发展,无法向学生传授先进技术。

1.2课程设置考虑的对策因素

针对上述司法信息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解决方法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改革信息类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特定的岗位相结合,造就新型的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及能力特征、适应社会信息岗位应用的专业人才[2]。

1) 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司法信息技术专业应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岗位法律事务需求,课程设置按培养学生在法律业务岗位上掌握对法律及管理信息的获取、、资源建设和安全管理等信息管理技能展开。

2) 顺应学科整体化和综合化的发展。为实现新型专业教学目标,应当把信息专业和法律专业综合考虑,引进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合理配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形成科学、严谨的专业学科体系。

3) 遵循实用、面向社会、面向岗位的原则。专业课的设置必须与职业特性相结合,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学校可以与社会岗位结合,建立交叉实验室、实训基地,改善课程实施所需的客观条件。如司法信息技术专业与司法行政相关部门共同办学,签订相关协议,制订相关制度。在课程设置之后,要主动创造各种条件,为课程的实施提供软件、硬件上的保障,走产学结合的道路,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4) 处理好针对性与适应性关系,注重针对性教学。职业教育必须要针对一定的职业范围,这是针对性;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环节,又要考虑学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这是适应性。强调针对性就会削弱其适应性,强调适应性,又会抹杀其针对性。在高职课程设置中,应逐步做到针对性着眼于某一行业或某一岗位群发展的要求,使学生毕业之后有较为宽泛的就业范围。由于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针对性强,在适当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如语言表达、沟通和交际能力、职业资格认证等的同时,现阶段课程设置应主要培养学生针对岗位的操作技能。

5) 充分利用科研与课程改革的成果。高职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科研作为后盾。高职课程设置应关注最新的职业教育研究和改革的成果,用其成果调整课程设置。

6) 形成课程设置共识。一方面课程设置时,要请行业专家参与,得到行业认可;另一方面,任课老师、相关领导和教务管理人员可以共同学习、讨论教育理念,探讨课程设置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充分理解每个因素的构成意义。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时期,职业结构及职业内涵的变化快,行业要求院校培养的学生具备岗位职业技能。为实现教学目标,在课程设置时应注重上述因素。

2司法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1组织高职信息类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1) 确立指导思想。

信息类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思想是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设立高职学生必修、选修和实践课程,以计算机软件技术为核心,结合岗位技术要求,灵活有效设置课程,着重进行职业技术、技能训练。

2) 设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课程编制人员的组成应由校内、校外人士相结合的专业委员会进行课程开发,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信息行业人员参与课程开发及教学计划的制定。

3) 确定课内教学总时数。

高职院校3年制教学总时数在1 400~2 400学时之间[3],信息类技术专业由于教学内容比较多,课内教学时数中包括有大量的实践性教学,3年在校期间平均课内教学时数控制在1 900学以内,实践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数60%以上。

4) 决定开设的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是课程计划中主要构成部分,所占比例在60%~80%之间。根据岗位需求,结合教育一般规律,确定开设具体课程,以信息(计算机)类课程为主形成系统教学体系。

2.2制订司法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计划

司法信息技术属于高等法律业务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职业教育边缘专业,学生既需学习法律及对应业务专业知识,又必须掌握信息技术,能够胜任公、检、法、司、企事业等单位信息管理的一线工作岗位。学生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司法行政信息化的人才建设需要[4]。在具体制订课程体系时,从“行业”角度和“教学规律”角度综合考虑诸因素。

1) 从司法实践行业角度制定教学计划。

司法信息技术专业的行业特征是培养既懂法律又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复用型人才,教学过程与司法行政机关密切相关。专业学生具备“高职生”、预备“政法专业人员”、“信息技术人员”3个属性[3]。

高职生属性: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公民应该具备基本的人文素质、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政法类高职院校要以人民警察的标准培养学生的政治与业务素质,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对学生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训练。

政法专业人员属性:学生除了必须系统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外,还必须重点掌握行政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狱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监狱法的运用;法律文书的种类、内容及格式,掌握法律文书的制作。

信息技术人员属性:学生需要掌握对信息的获取、、资源建设和安全管理等信息管理技术技能,具备程序开发、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站建设与管理维护能力。

2) 基于教学活动规律设置课程体系。

按教学一般的规律,司法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体系结构主要由基础素质知识模块、信息专业知识模块、法律业务模块和专业学科背景知识和发展模块组成。课程分为必修课(含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技能课)和选修课、岗位实训课程(表1)。

3司法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实现

3.1构建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

由以上课程建设分析构建实现培养目标和现实需要的学生在校各阶段课程体系[5]。笔者与司法行政系统一线工作岗位人员交流,总结几年来对岗位课程研究、实践并调查同类院校设置情况的经验,建议主要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3.2课程设置构建说明

因篇幅限制,表1所示内容不能全面反映课程设置内容,各院校也有不同的形式。说明如下:

1) 专业课程安排是一个动态过程。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大致按年级分配了课程、课时、课程目标等要素。由于高职教育直接面对职业岗位,司法信息技术专业课程更要与行业岗位调整相适合,实现过程中可以调整。

2) 课程安排要与目前主流教育教学形式兼容。尽管有教育专家、社会有识之士一直呼吁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但就目前而言,仍要保留一些传统教学方式。如与高中阶段的教学方式、方法相容,以便让刚结束高中学习的学生适应;由于有统一要求,部分基础教育课(如英语要统一考试,政治教育课要评估)仍要按原有的模式开展教学。

3) 重点突出信息专业课程实践性和与行业的结合。一般每学期安排一周以上的课程实训,把专业课与岗位技能结合。如数据库技术课程安排建立模拟监狱管理数据处理、建立法律方面的网站;组织学生参与学院教学微机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学院校园网的技术工作。

4) 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社会活动、职业鉴定考试等。这是对人培养的重要方面,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部分。

5) 突出课程设置主线,体现主要因素。突出表现以计算机专业课内容进行的系统教学,这是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安排该专业学生通过考试获得计算机类专业证书,需要系统开设考试要求相关课程(因高职三年制学生无法实现法律类的证书,如法律资格考试要本科以上学生才能参加),涉及计算机专业类课程要占专业课的70%以上[6]。

6) 限制每周课时数。“学时制”即以课程设置和课程大纲来限制学生所学课程。学生在校只有5个学期,教学内容比较多,如每周安排大量教学课时(排满课程表),实际效果并不好,要空出一些自修课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实践活动,尤其对具有理工类课程特点的专业应当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提高动手能力的实践活动。

4结语

信息类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及学生自身发展特点,使该类专业学生能够胜任今后所从事的工作。课程设置过程中强调实用、够用的原则,并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基础。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必须立足于课程目标的针对性、课程内容的技术性、课程组织的实践性及课程实施的产教结合性。

高职课程重视一部分基础学科的系统性学习有利于不同阶段之间教育的衔接;在技能培养方面,也应加强基本技能训练。高职教育除了现有的主要靠“岗位需求驱动”,逐步还应当有“发展需求驱动”内容。

高职教育发展将不仅仅是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是在理论指导下操作技能的培养。面对各行业新知识、新技术含量的急剧增加与变化,课程设置必须不断更新内容、开发课程门类、整合课程体系、重构课程结构。

通过实践,笔者借助高职教育研究成果、兄弟院校经验,以司法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为例,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信息类技术专业高职课程设置方法,希望可以为该类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春生,徐长发. 职业教育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9-78.

[2] 曾青松.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9(22):12-13.

[3] 包剑.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OL].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9(4):2-3. 〔2010-01-01〕. /.

[4] 金荣,谢振江. 警学结合、校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172.

[5] 李建敏,陈晓明. 高职院校司法信息技术专业设置探析[J]. 高校教育研究,2009(5):251-253.

[6] 陈智俐. 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 职业圈,2007(11):186.

Information Class Technology Curriculum Setting Analysis and Implementation

――Take the Judic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CHEN Xiao-mi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Guangdong Judicial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510520, China)

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篇(2)

——钟义信

如果问到“信息技术课程会不会消亡”,那要看是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程。

——钟义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您提出了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辅人律”、“拟人律”和“共生律”这个三位一体的基本规律。您能否根据“三律”给我们讲解一下信息技术功能的变化?

钟义信:我们需要说明的是,科学技术不只是指我们现在所说的信息技术,而是指整个科学技术。整个科学技术有它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了解了这些规律,就能理解科学技术为什么会发生(辅人律)、发生之后又会怎样发展(拟人律)、科学技术发展起来又会与人类形成什么样的关系(共生律)。了解了这些规律,也就能够懂得为什么会出现信息科学技术,以及信息科学技术又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第一,“辅人律”说的是科学技术的作用,这与科学技术的发生机缘和机理有关。具体来说:人类在自然界谋求生存的长期进化过程中,总会感到自己的能力不够,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来扩展自己的能力。这个“外界力量”就是工具,而制造工具的原理就是科学,制造工具的具体方法就是技术。可见,科学技术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人类需要扩展自己的能力。如果人类没有“借助外力扩展自身能力”这个需求,科学技术是不会发生的,或者说,科学技术是没有理由发生的。“辅人律”解释了科学技术发生的原理,也说明了科学技术是根据人类的需求而发生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需求是主动的,科学技术的发生是被动的,是“应运而生”的。因此,科学技术没有自己主动的要求和愿望,当然也就谈不上“科学技术要超越人和统治人”。人们不必担心也没有理由相信“智能机器有朝一日会统治人类,淘汰人类”。只要懂得了“科学技术是辅助人类扩展自身能力”这个原理,“机器统治人”的神话就不攻自破了。

第二,如果考察科学技术是怎么发展的这个问题,就会说到拟人律。既然科学技术的“辅人律”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作用是辅助人类扩展能力的,那么,科学技术的发展当然就要按照人类能力增强的方向发展,这便是“拟人律”。那么,什么是“人类能力增强的方向”?人类的能力有三类,体质的能力、体力的能力、智力的能力,三者构成一个逐层递进的有机整体。所谓“逐层递进”是指:首先要有很好的体质能力,这是最基础的成分;在此基础上就要有很强的体力能力;再进一步就要有很聪慧的智力能力。考察历史可以发现,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从扩展人类体质能力(材料科学技术,大体从古代的农业时代开始),走向扩展人类的体力能力(能量科学技术,大体从近代的工业时代开始)再走向扩展人类的智力能力(信息科学技术,大体从现代的信息时代开始)。可见,从增强人类的体质能力到增强人类的体力能力再到增强人类的智力能力,这既是人类自身能力进化发展的过程,也是科学技术“辅助人类扩展能力”的发展过程,即科学技术“拟人”发展的过程。一句话,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技术拟人发展的历史。

通过“辅人律”和“拟人律”的分析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为什么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而不可能在近代,更不可能在古代)才大规模地出现信息科学技术,才进入信息时代。如果再进一步分析,按照“辅人律”和“拟人律”的规律,信息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又要沿着“从信息技术到知识技术再到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前进。这是人类目前正在经历着的发展历程,也就是信息化、知识化、智能化的历程。不过,如果说得稍笼统一些,也可以把“知识化”的过程融会在“智能化”过程之中。这样,也就可以说成是“信息化走向智能化的过程”。

第三,“共生律”说的是科学技术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既然科学技术是辅人的,而科学技术又是拟人的,因此,合乎逻辑的结论就必然是“人为主体、机器辅助”的人机合作共生的关系。这样“人机共生”的结果,就是人类的能力大大增强:不但体质能力和体力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而且智力能力也得到越来越有效的增强。

总之,科学技术发展的辅人律、拟人律、共生律三者一起,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告诉了我们,整个科学技术是怎样发生、怎样发展、怎样通过共生来扩展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受到许多人的质疑,认为信息技术逐渐在家庭和社会上普及了,在中小学则没有必要开设课程了。您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会消亡吗?

钟义信:信息科学技术在信息时代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科学技术课程不是上不上的问题,而是怎样上的问题。应当按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认识规律以及信息科学技术知识结构的规律让各学段学生各得其所。这就关系到课程内容如何取舍、教学方法如何改进的问题。

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现在男女老幼都逐渐熟悉了手机、电视、计算机的操作。但是并不等于就都懂得信息技术了、就可以不学了。“会用”和“真懂”不是一回事。如果希望我们的学生将来不仅会用信息技术,而且会创造发明新的信息技术,甚至引领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光是会用是远远不够的,何况,信息技术不等于就是手机、电视和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的学习”要从娃娃抓起,要把学生放在未来生产力的主人公、生产主体的位置上来看,他们必须要挑起社会发展这个重任。

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篇(3)

一、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优势作用

1.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当前是信息社会,因此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接触较多的信息,使学生不是读死书、死读书。信息技术手段恰好具备大容量展示、多样在呈现、视听效果震撼等功能。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如生物教师在传授《癌症》时,可以把有关癌症的大量图片、动画、电影等材料整合在同一个课件中,课上利用CAI课件演示,使学生从不同侧面接触癌症的相关内容,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节课,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了合理膳食、适当锻炼、科学防治,真所谓受益终生。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课题相关信息,提出相关问题,教给学生分析、思考、总结归纳,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学生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课件,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改变物距、调整光屏位置,观察成像特点,总结成像规律。这个实验探究活动可以不在实验室里进行,克服了实验室不能随时随地做实验的弊端。让学生分组探究,对比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结论的科学性、准确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3.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理科学科特点是微观现象、抽象事物多,采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把微观知识宏观化,抽象知识直观化。宏观化、直观化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如:物理学中分子运动是微观的现象,通过CAI课件制成放大近万倍的运动规律课件,方便学生观察,不仅调动积极性,更能有效解释事物的规律;在数学教学中,几何教学中往往涉及动点、动线、动面问题,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解决这些教学难点,把抽象知识、平面知识直观化、立体化,增强空间效果,有效破解教学难点,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科学合理运用,避免资源浪费

整合不是简单的叠加,更不是完全取代,而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融合,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我们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要恰到好处。不能为了用设备而用设备,要为了出效果而用,为了解决教学难点而用,为突出学科特点、知识特点而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另外,在信息整合过程中,占用了师生大量的课外时间,如果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就不如常规教学好,整合是为了优化,使教学更科学、更合理。

2.符合科学规律,避免知识误导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教学,不能脱离教学实际以及事物发展规律,脱离了这个轨道,整合就失去了现实的意义。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首先应尊重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再完美、再优秀的课件都必须以此为前提,所以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教学软件时,不是单纯地想到信息技术,还要与学科资源有机结合,制作符合科学规律的教学课件,制作用其他方法做不到还能解决问题的资源。

3.合理开发利用,避免时间浪费

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篇(4)

关键词:证候信息;基本概念;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7-1374-04

中医证候信息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以中医临床实践为基础,应用信息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中医证候信息学理论体系,科学阐述中医证候的信息学特征及其内涵联系,研究信息技术在中医证候学研究中的应用途径和中医证候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的共有关键技术方法,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病证规范、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疗效评价体系和中医循证医学工作平台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的学科。

中医证候信息学是在中医证候学和现代信息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是中医信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证候是研究核心,基础是标准化,工具是信息技术,依托是临床实践。在中医现代化,特别是在中医临床实践与研究中,其可利用的海量资源和快速简洁的数据整合利用能力是其他临床研究方法不可比拟的,其与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和中医证候学的亲合力使它具有特别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1 中医证候信息学的理论基础

1.1 中医证候及证候学的概念

中医证候学是研究疾病的证候本质,证候的发生、发展与转归规律,辨证方法及疗效判断的一门学科。

中医证候是中医认识、诊断疾病,据此遣方治疗和观察疗效的基本概念。“证”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空间、时间的本质特征,“候”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空间、时间的情状、现象、信息流,“证候”是疾病本质与现象的统一体,藏于内的“证”通过现于外的“候”而反映出来。通过辨析疾病外在的现象(候)就能把握疾病内在的本质(证),这一过程即“辨证”。有鉴于此,现代中医临床上,“证”与“证候”又常通用。疾病的本质极其复杂,反映疾病本质的现象变化莫测,加上人们的认识手段、方法和能力总是有限的,故“辨证”的结果通常不是唯一的,其准确性亦须实践检验。证(证候)是致病因素(单一或综合)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综合反应状态,是对人体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空间、时间)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以及治疗反应等病理生理状态的高度概括,它反应了疾病变化的个体性、阶段性、动态性和方向性。

1.2 信息及信息学的概念

信息是形式上可数字化,内容上可知识化,本质上可序位化的未知现象。信息是反映本质的现象,它几乎可指代任何未知的或不确定的东西。其基本类型:形式信息(文)、内容信息(意)、本真信息(义)。广义文本,体现了形式信息(文)的丰富性(如:字、式、图、表、音、像、立体、活体),其中,既涉及物(质、能、时、空)的“虚拟映射”并子集(物象信息),又涉及意(静态的“知”和动态的“情、意、行”交融的“个性”化“选择”)的“虚拟映射”并子集(意向信息)。

信息学是一门应用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等)和计算机技术与方法研究信息如何获取、加工、处理、传输、计量、变换、储存、分析与利用的科学,是对信息系统实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方法性学科。

1.3 中医证候学与信息学的结合

中医传统的疾病信息采集主要通过医生“望、闻、问、切”,疾病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主要靠医生个人的大脑,即辨证。由于准确的辨证需要临证者具有大量临床实践经验和反复思考体会,主观成分较多,随机性较大,临证者个人的学识、“悟性”和经验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辨证的准确率与临证者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关系甚大,即使是同一临证者也难以在不同的情况下把握条件和标准,严重影响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这也是辨证论治疗效评价和难以客观化和规范化的关键所在。随着人类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对证候及辨证论治客观化和规范化提出时代要求的同时,也为证候及辨证论治客观化和规范化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方法。

中医证候信息学是将证候作为一种医学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以采集、分析与处理。数据采集技术是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数据采集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中医证候学与信息学的结合提供了可能。

临床证候数据的采集是指将临床诊疗过程中的证候信息量(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收集后储存下来的过程,将证候客观化、规范化和数字化是中医证候学与信息学结合的基础与关键。

随着中医证候采集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医证候数据库得到长足的发展。证候数据库是指一组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具有明确意义和相互关联的证候数据集合。用信息管理技术对具有2000多年的中医证候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研究,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业。

有了中医证候信息数据库,就为中医证候信息学的数据挖掘提供了可能。中医证候信息学的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但又是潜在有用的证候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其目标不仅是面向特定数据库的简单检索查询调用,而是对与证候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和推理,以指导辨证论治等实际问题的求解,发现影响证候发生发展的复杂因素及转化规律,甚至利用已有的数据对未来的活动进行预测。当然,所有发现的证候知识都是相对的,是有特定前提和约束条件、面向特定领域的,同时还要能够易于被用户理解。

数据挖掘并不只是一种技术或是一套软件,而是一种结合数种专业技术的应用。数据挖掘在中医证候领域的应用是基于证候信息学基础之上的,证候信息涵盖了医学活动中产生的文字、图像、声音以及电磁波、光波、压力、温度等多媒体物理数据,这些数据在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持下,已成为中医学技术领域实施科学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为医务、科研工作者及其管理人员分析、利用这些数据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决策和开展大规模、高水平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工具。

证候数据挖掘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统计学等与中医证候学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的需要,应用前景广阔。证候数据挖掘是面向整个医学数据库或医学信息集合提供知识和决策,亦是医疗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证候信息学研究的深入与发展,证候数据挖掘必将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评价、中医学科研与教学以及医院管理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2 中医证候信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1 证候信息客观化与规范化研究

客观化、规范化是科学的重要特征,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特色与精华,要发展中医学术,证候信息的客观化、规范化研究势在必行和先行。现代中医证候学研究不

仅拓宽和加深了传统“四诊”视野,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提高了中医临床诊治水平。中医临床疗效的判断决不能仅满足于整体症状和(或)体征层次上的改善,还必须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生命科学、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的所有成果,赋予证候的全新内容,保证证候信息的质,扩大证候信息的量,完善证候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能力,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客观显示度,使中医学术得以突破性发展。

中医证候采集客观化、规范化是建立中医证候信息学的先决条件,传统的“望、闻、问、切”不能满足中医证候信息学的需要。近几十年来,广大学者和临床工作者对证候信息的采集客观化、规范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但传统的证候概念模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时的证候概念复杂到无所不包、神不可测、难以真正掌握;有时的证候概念和内容又简单到难以令人信服的地步。这姑且算是“直觉”的作用,但“直觉”并不总是可靠的,没有受过在某一方面专门训练人的“直觉”更不可靠,且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靠的。这显然与现代社会对生命质量和医疗技术的“完美”要求不相适应,过去我们可以用反复“试错”的方法去逐渐把握证候,但现代和今后人们就不会充分允许我们这样做。证候是未知的信息,又是复杂的巨系统,要准确捕捉它确非易事。传统的中医主要依靠医生个人的感受能力和智力来把握证候,有一个反复学习、经验积累的过程。尽管这一把握证候的方式目前,乃至以后也不能完全被取代,但必竟效率低下,不便他人学习和传承。现代信息学的人工智能技术为提高证候把握的效率提供了可能,但这除了要解决证候信息采集客观化、规范化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也有一个人工智能反复学习的过程。这方面工作量大、难点多,推进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也正是中医证候信息学首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2.2 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证候分布”是中医临床流行病学概念,是指临床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证候或同一证候在不同疾病中的临床分布情况。“分布规律”的研究则是通过对临床实际存在的证候分布资料的进行分类处理和成因分析。归纳总结其规律性分布的条件与特征。

目前,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通常采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临床数据库(采集并存储疾病过程中的相关证候信息),根据研究目标要求从数据库的记录中提取符合条件的证候信息资料形成一个“中间库”,对该“中间库”记录中的中医证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对分布情况的进行分析研究,掌握临床中医病证的分布规律,确定疾病的主要证候类别构成关系,等等。

2.3 证候演变规律研究

证候演变规律研究是在研究证候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研究证候在不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演变规律。比如,我们以某病的主证候诊断为条件,在临床数据库中搜索符合该条件的病历资料,再确定一个合理的临床观察周期(主要根据病情变化的快慢确定相应的参数),依据选定观察参数(此参数的确定即是证候演变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分时段从每一份病历资料中提取出相应的证候诊断信息,形成一个证候“动态数据库”,并对该数据库采用分时段,逐层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其临床动态演变情况和规律。

2.4 证候调控规律研究

证候调控规律研究是在证候演变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证候动态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化研究,如药物、环境、体质、心理等因素对证候演变的影响。我们可以调用证候演变的相应病历资料,提取其流行病学和临床治疗的数据资料,根据其特征采用不同的数学分析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和条件的分析研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规律,构建证候调控模型。一个有效的证候调控模型不仅能预测证候的演变趋势,而且能指导临床遣方治疗和评价临床疗效。

3 中医证候信息学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3.1 标准化技术方法

标准是为使重复性事件获得最佳秩序,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关批准、颁布、实施的规范性文件。标准化是针对标准所进行的研究、制订、和实施的一系列活动。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强调结果,后者突出过程,而过程与结果是密不可分的。标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标准化活动的产物、成果。标准化工作的目的和作用,都要通过制定和贯彻具体的标准来体现。

标准的本质特征是“统一”,是一个被各方所公认的工作或工作成果的“衡量准则”。标准是重复性事物或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化工作是将科学研究的成就、技术进步的新成果同实践中积累的先进经验相互结合,纳入标准,莫定标准科学性的基础。对这些成果和经验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加以综合后纳入标准。它是对科学、技术和经验加以消化、融合贯通、提炼和概括的过程。是将截至某一时间为止,积累的科学技术和实践的经验成果予以法规化,以促进对资源更有效的利用和为下一步发展树立目标和创造稳固的基础。

中医药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其科学性与技术性,决定了对标准化的需求。翻开中医药学文献,可见许多前人标准化实践的纪录和丰富的标准化思想,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模式的局限,中医药的标准化始终缺乏坚实的近代自然科学基础,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管理,而长期的小生产式的师徒相授又削弱了标准化的动力。20世纪以来,不少有志之士为了中医药学的标准化作了可贵的探索和不懈地努力,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得到了长足地进步。

历史已跨越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使中医药学界震惊。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医药国际化的前提是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现代化的基础是中医药标准化。近些年来,随着现代中医药事业和学术的飞速进步和国家标准化建设战略的提出与部署,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现代中医药学术和技术的进步已由从个体为单位进入以群体研究为单位运作的时代,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合作发展,这给中医药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给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提出迫切要求。今天我们面临的中医药学术问题是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问题,要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力争在理论上和技术上有重大突破或进展,必须多学科的通力合作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给传统的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客观上极大地推动着现代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迅速向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开放化和全球化的模式转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医学术建设的发展及临床、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医规范化已成为中医界研究的重大课题。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特色与精华,证候的标准化研究是证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医学

规范化研究的龙头。证是立法遣方用药的依据,法随证立,方依法制。证候标准化的目的是使中医药的科研、医疗、教学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根据”。证候诊断客观化、标准化是辨证论治规范化的基础,因此,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在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在思路和方法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些行业标准、国际标准,为临床诊治提供了许多客观依据。但在这些规范化研究的标准当中,制定的各种证候诊断和评价标准。均来源于历代文献描述和专家个人的经验,虽不乏深厚的实践积累,但终究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偏倚,缺乏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技术和数理统计学的支持,因此,各标准之间仍然存在着证候分类、证候名称规范及具体内容有明显的差别,使证候的诊断标准不统一,并且将规范后的结果与规范前的资料进行比较时,很难发现它们之间有何本质的区别。从使用的实际效果而言,规范前后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导致规范化的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说明,研究虽然找到了突破口,但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些年来,标准化学科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其技术方法也日趋成熟,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利用。所以应用这种技术方法处理中医证候信息标准化和信息流程规范化问题不仅是中医证候信息学研究的必然选择,而且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可行有效。

3.2 数据采集技术方法

数据采集就是将被测对象(外部世界、现场)的各种参量(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通过各种传感元件做适当转换后,再经信号调理、采样、量化、编码、传输等步骤,最后送到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或存储记录的过程。控制器通常由数据采集系统的核心――计算机担任,它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用于数据采集的成套设备称为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是计算机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数据采集技术方法为证候信息学研究提供了甄别和获取信息的工具,是实现临床中医证候信息化的手段之一,采用这种方法能帮助使用者快速简便的获取信息,并可提高所获取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目前,对于可以客观量化的证候信息可通过数据采集系统直接采集,尚难直接量化的证候信息可通过证候量表转化方式采集。随着证候信息采集的客观化、规范化研究的不断进步,证候信息采集的分别按视觉信息、声音信息和触觉信息的采集进行技术改进。

3.3 数据库技术方法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大量有组织、具有明确意义和可以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技术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设计、管理和使用的一门软件学科。数据库技术是在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数据库管理系统本身要在操作系统支持下才能工作。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重要技术支柱。从第一代的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发展到第三代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互相渗透,互相结合,成为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数据库技术方法是构建中医临床证候数据仓库的工具,可提供对证候信息的整理加工、存储管理和查询检索功能,将保证快速准确的为证候信息学研究提供信息资源。

3.4 数据分析与利用方法

知识发现是从数据中发现有用知识的整个过程。数据挖掘是知识发现过程中的一个特定步骤,它是用专门算法从数据中抽取模式。数据挖掘方法是由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方法发展而来,结合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模糊数学方法以及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以数据库为研究对象,形成了数据挖掘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归纳学习方法、仿生物技术方法、公式发现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和可视化技术方法。

数据分析与利用方法是面对中医临床数据库,根据证候信息学研究需要提供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工具,可用于中医证候知识整合、知识发现等领域,为实现中医辨证规范化,建立临床病证疗效评价体系和辨证论治支持系统的目标提供方法学支撑。中医证候数据库的建立及其知识发现功能的实现,可以为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医疗提供规律性的依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简化实验程序,而且在寻找传统中医和现代科学的结合点上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通过辨证论治支持系统的运用,可以得到有价值的辨证论治虚拟结果供临床医生参考。

3.5 证候信息学的方法学优势

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篇(5)

名师速写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一个艰辛的探索历程,也是一个为共同愿景而相互协同、快乐成长的过程。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滨小学到北京市大兴区旧宫实验小学,孙唯校长就是这样一位在探索中快乐前行的教育工作者。一路走来,孙校长在实现教育梦想的道路上取得的成就,令人敬佩。

孙唯校长,1984年参加工作,2000年3月任哈尔滨市香滨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98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11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特级教师,哈尔滨市中青年专家。孙校长曾获得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省模范教育工作者,黑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是黑龙江省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哈尔滨市教育科研学科带头人,全国教育家培养对象(教育部小学校长第四期高级研究班学员),哈尔滨市首届教育家式培养对象。此外,孙校长还是中国教育学会小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哈尔滨市香坊区人大常委会常委。2013年,孙校长通过人才引进,调入北京市大兴区,任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第二中心小学校长,现任大兴区旧宫实验小学校长,2014年任北京市大兴区学科带头人, 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信息化专家荣誉称号,2015年被北京市重新认定为语文学科特级教师。

梦想的实现需要的是静下心来学习,放下浮躁开展研究,这种甘于寂寞、坚守梦想与责任的意志是孙唯校长带领一所学校走向成功的关键。这也源于孙校长对教育的理解和不断的学习:2006年,参加了全国骨干校长培训班;2011年,被黑龙江省选送到教育部,参加全国第四届校长高级研修班,2013年结业;2007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攻教育管理专业,完成了全国统招的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业。年已半百还能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孜孜以求地学习,完成近十年的专业化学习和培训,其动力之源就是她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对教育事业热爱的情怀,对学生、国家、民族的责任和实现理想化教育的梦想。带着这样的梦想,孙校长不断地将自己的学习所得应用于实践,抓住信息技术改变教与学方式这条主线,达成当一任校长,培养一批名师,成全一代英才的目标。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让一所学校能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013年9月23日,教育部组织召开了全国教育信息化课堂教学应用展示香滨小学现场会。这次会议既是一个落实《教育信息化工作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动员会,又是总结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典型经验的交流会。此次会议组织层面高,影响范围广。会议以香滨小学为典型案例,通过香滨小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探寻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模式,推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哈尔滨市香滨小学为什么能成为全国的典型,一所默默无闻的学校为什么能一夜走红?

任何人或事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香滨小学的成功是多年积淀,是我带领这支团队不懈努力,长期坚持研究的结果。

仰望星空,奠基终生

2000年3月,我接任香滨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职务,提出“教学生五年,为学生想五十年,为国家民族想五百年 ”的办学理念,我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为人才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所办的教育既要考虑到人的发展,又要考虑到社会的发展,所以我提出了这样的办学理念。为了实现这个理念,带着对教育的梦想和对学生、国家民族的责任,我找到了用教育信息化带动学校现代化发展的办学之路。

香滨小学是小学五年制学校,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身体、热爱学习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方式以及思维品质方面都有着传统手段不可代替的优势。时任哈尔滨市教育局局长的石永明在《哈尔滨市教育“十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建网就是建学校,谁先占领信息技术这个阵地,谁就将领先一个时代。”教育信息化让我们把教育推向制高点,能为社会的未来发展助力,这是一个有长远发展眼光的理念。所以,我选择了用信息技术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能学的智慧,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入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及合作学习,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多种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学习中会主动发现问题,构想问题解决方案,选择、优化方案,最终解决问题。这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证结论的思维品质训练正是我们当今倡导的学生综合素养的核心。

脚踏实地,艰苦潜行

为使“教学生五年,为学生想五十年,为国家民族想五百年”的办学理念能落地,我带领全校老师从2001年就开始研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整合,先后在黑龙江省规划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了“十五”重点课题、“十一五”重点课题和“十二五”重点课题。经过了三个五年的规划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走过了教育信息化在课堂教学中学技术、用技术、反思技术的价值到用技术支撑学生的学习三个发展历程。

1. 初步尝试期

从2001年我们就研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支撑,买电脑、建机房、培训教师。刚开始时,师生都很感兴趣,觉得信息技术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逐渐感到搜集、制作课件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有时应用不当还会造成教学效率不高,教学任务不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等问题。很快,老师们失去了最初的热情,又重新回到了原始的教学状态,造成了设备的闲置和浪费。

2. 反思调整期

在深入剖析了初步尝试期的问题之后,我们找到这样几个关键影响因素:一是学校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指导;二是学校缺少实用、好用的软件资源;三是教师不知道技术在什么情况下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我校成立了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申报了省规划办的课题,与东北师大签订了合作项目,引进了同步课堂教学资源,解决了老师们自己学技术、做课件的困扰。在整合点理论指导下,教师理解了信息技术的运用一定要与教学中的整合点对接。从滥用到用得恰当、用得巧妙,从简单代替到用得合理、有效,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 深入研究期

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老师们又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感觉引进的资源带有设计者的教学思路,不能完全切合自己的教学思路,很难实现个性化,这就出现了被动应用的情况;二是缺乏对应用方法系统化的梳理,这就出现了就课论课,资源共享率低,应用方法零散的情况。那段时间,我们充满了困惑。经过近一年的研究,问题终于有了突破,得到这样的结论:要分析学科内部具有相近教与学规律的内容,总结其共性的技术应用方法。然后,制作出一系列专项内容的参数化的小工具,让老师像搭积木似的可以制作出体现个性化的软件来,这样的设计方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应用方法规律的形成,不能就方法研究方法,应该从方法的源头开始做起,“因材施教”是因教材、因人才,也就是因学生,所以我带领老师们从学科本体和学生学习规律分析做起,从2009年开始组织教师梳理教材知识体系,语文、数学(图1)、英语分别按照课例、学科知识类型和话题来梳理。以知识体系分析作为切入点研究知识点在学科体系中的知识的前后联系、知识的种类,针对不同类型知识设定相对应的学习目标,分析学生学习规律,从而找出适合的方式、方法,最后对实现条件进行分析,做到多种支撑条件相融合(图2)。例如,概念性知识,这样的知识就需要形象化。词语教学“涉”字,它是象形字演变过来的,我们就可以将这个字用信息技术再现,了解字的演变过程,从而加深对字的理解。再如,方法性知识和控制性知识都有其自身的学习规律,不同的学习规律需要不同的技术手段去支撑。

这样的研究方法得到了老师们的充分认可,大大激发了教师对教学研究的热情,形成了以学科知识体系和学习规律为本的教学设计。

柳暗花明,高歌挺进

如果说之前我们对技术的应用大多是支撑教师的教,那么进入2009年,尤其是开展试点工作后,我们开始思考如何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如何用信息技术来支撑学生有效地学呢?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讲话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迫切要求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在长期实践过程中,老师们意识到技术有很多优势,但如果这时教学模式不创新,那再好的技术也只能支撑原有的教学方式,无法实现学习的革命性变化。这就需要在教学主体、教学内容、学习方式三个维度上进行变革。

为此,我组织老师们进一步完善上一阶段的知识体系分析,在梳理原有教材体系的基础上,重新定位学习目标。在只要能想到就能够做到的假设条件下,按照以生为本和尽可能个性化的原则,针对第一个学习目标构思能实现学习目标的最佳学习思路和活动过程,最后挖掘能够实现这些设计的支撑条件,形成了“体系化本体分析、理想化教学设计、数字化环境构建、智慧性应用实施、绩效性研究评价”的研究模式。下面,我以案例的形式具体说明这一研究模式。

首先按照知识板块详细梳理出知识点分布情况,然后把具有相近学习规律和教学方法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如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图形与位置内容普遍都具有这样的学习规律。最后,对每一个知识模块进行教学分析,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分析、智慧学习目标设定、学习方式及困难分析、“理想化”教与学方法预设、实现条件分析。

以四年级的“位置与方向”为例,这是理想的教学设计。一是学习内容分析;二是学习基础、特点、规律及困难分析(图3);三是学习目标设在原有目标的基础上扩充了智慧学习目标(图4):即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四是针对学习目标按照只要能想到就能做到的思路设计最佳学习方式,并分析实现条件。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构建出了整节课的数字化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逼真的生活问题情境,为学生创造了主动探究的空间,学生通过任务驱动,先自主建构解决问题的思路,选择工具自主探索、验证,然后将自己的操作过程录制下来,在小组内回放研讨,接着展示探究过程,交流学习体会,共享集体智慧,最后学生利用丰富便捷的工具进行自主练习,教师利用反馈交流的平台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及时检测和分析,为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及面向全体学生的点评与总结提供依据和条件。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支撑,为教师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这种数字化环境下的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独立观察、主动思考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构思解决问题方案、自主归纳总结知识并综合加以运用的思维方式。这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正是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教与学革命的显著特征。

追逐梦想,贵在坚持

1. 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效

(1)教学方法创新研究初见成效

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遵循技术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各学科教师系统分析知识体系,定位每一个知识的教学目标,进而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支撑条件进行重新思考,初步形成了“信息技术支撑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学习模式,形成了“体系化本体分析、理想化教学设计、数字化环境构建、智慧性应用实施、绩效性研究评价”的研究模式。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独立观察、主动思考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构思解决问题方案、归纳总结知识并综合加以运用。这种模式的形成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而这种学习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所形成的思维品质恰恰是支撑学生一生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真正使“教学生五年、为学生想五十年、为国家民族想五百年”的办学理念通过教育信息化在学校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2)学习方式转变初见端倪

学校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学科教学在教学内容呈现上,大多数为多维电子教材和电子平台;教学组织方式上,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主学习、移动学习;教与学的方式上,基本转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式、合作式学习。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学习质量得到保障、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智慧得到提升。

(3)教师队伍素养日益提升

当前,学校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培训、自学、互学等活动,使得现代教育观念日益增强,大多数教师已能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80%都可以比较熟练地利用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手段开展多媒体、网络、移动环境下的教学活动。

(4)管理信息化日趋完善

在完善学校网站内容的基础上,学校组织师生建立了班级网站、教师和四五年级学生的个人空间、专题学习系统,结合市、区教育局的研修平台、网络空间使学校的管理正向数字化校园的目标迈进。

2. 工作心得

我们总结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与应用思路:体系化本体分析、“理想”化教学设计、数字化环境构建、智慧性应用实施、绩效性研究评价;提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智慧教学应用模式:问题驱动、发现构想、探索体验、成果分享、综合应用。构建的支撑课堂教学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工具支撑环境:多位立体的智能学习场,方便快捷的个性化教与学工具,数字化资源工具与学习终端,网络平台相关联的一体化环境构建方法等。这些都成为全国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典型范例,我们的经验正在全国各地广泛传播和应用。

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篇(6)

防御成本却越来越高

如何有效整合技术与管理

这个课题还在继续……

信息安全管理与技术究竟孰重孰轻?业界一直存在着各种的不同的理解和困惑。不论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还是“管理与技术并重”,似乎总是缺乏一个确定的认识尺度。

管理和技术作为信息安全保障不可或缺的两大类,它们之间的轻重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信息安全的走向。27号文站在全局的高度,给出了一个原则,即管理与技术并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原则性的东西却很难让人把握好分寸:究竟该拿出多少力量来搞技术,多少力量来抓管理?

强调信息安全的高技术和强对抗,导致人们更多地注重在技术上穷其所能,跟着病毒或攻击的脚步堵漏洞、筑高墙,严防死守。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管理的滞后,结果,正如何德全院士所说,攻击成本越来越小,防御成本越来越大,网络的安全环境并未有所好转,反而有日益恶化之虞。

如果说,70-80%的安全问题产生于内部的疏漏,花大力气抓管理似乎理所当然。可是在时下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却明显地存在着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其表现为:管理制度(包括法律体系)不够健全,管理目的不够明确,管理责任不能落实,管理效果难以显现。

从体制上说,我们的信息安全管理政出多门,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统一管理机构,这是管理乏力的根本原因之一。由于管理多头,如测评认证机构的重叠等现象,不仅使企业不堪其重,也使用户不知所措。

纵观互联网上病毒、蠕虫和各种攻击行为,为何肆意猖獗接近有恃无恐的程度,究其原因,要害之处在于,这些违法犯罪行为没有受到强有力的制裁。这使得黑客和其他攻击者本来掩耳盗铃的觊觎,变为明目张胆的入侵,他们感觉在网络世界胡作非为毕竟不像在居民楼公然撬门打劫那样,有直接犯罪感和受惩压力,而这种感觉正是因为我们的执法过程没有给他们造成现实社会的法律威摄所致。结果,如古语所言“窬墙者不禁,必致强盗”。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感。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网络社会恰好印证了这一理论。

美国国会颁布的“萨班斯法案”404条款,要求上市公司对公司公布数据的真实性负责,违规者将面临股市摘牌,或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如果企业CEO不抓信息安全,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完整性将难以保证,哪怕是无意的因素导致,责任也在所难免。从中可以看到,法律管理对信息安全的重要作用是多么直接和巨大。――可以说,离开了法律管理,真正的信息安全总会是脆弱的。

认识到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家有关机构已经有所行动。今年2月21日,信产部启动了治理垃圾电子邮件的“阳光・绿色网络工程”,并于3月30日开始实施《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今年两会期间,周晋峰、顾冠群等委员代表对互联网产业管理和立法问题的发言提案,引起了与会代表和委员的强烈响应。

与此同时,在即将全面开展的风险评估工作中,对于“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强调(我们希望它能上从行政的层面上升为法律的规定),近来关于立法工作的推进,包括去年全国信息安全产品认证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如此等等,都在说明一个问题,信息安全管理理应并正在得到加强。但是我们感觉,管理的推进步伐仍然显得过于迟缓。

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前管理工作的千头万绪中,统一管理机制,强化法律威摄,落实管理责任,尤应得到优先的提高和加强。

当然我们在这里强调加强管理,绝非否定技术的重要性。准确地说,现在的管理和技术常常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组成。比如,有很多管理是直接通过技术的手段来进行的,像公安的信息取证离不开技术手段的介入,网页的管理现在有很多相关软件支持,连微软新操作系统Windows Visa也在提倡易管理性。

面对高度复杂的信息网络环境,管理问题特别需要引起人们的加倍重视。其对产业的影响,一是法律威慑将大大减少信息攻击的数量,同时由于责任的追究机制,又将使有关部门增加对信息安全的投入和重视。这样信息安全才有望导入良性发展之途。

记者周评

李 刚

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篇(7)

一、数字着作权交易法律模型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法律模型这一概念的最初理念还要追溯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时期在日本着名民法学者、京都大学法学教授北川善太郎所着的《契约模型法与中国的契约法》、《关于最近之未来的法律模型》等文章中对这一模型做出了初步的介绍,他提出这一模型的主要建立目的是在立法工作时能够尽可能地为立法者提供帮助,除了立法工作以外,它在诉讼等领域也可以进行应用。在现代的法律体系中,数字着作权交易法律模型可以理解为一个在技术正常发展和社会正常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为建造的一个较为理想化的法律模拟体系,其建立目的是挖掘和解决数字着作权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

二、数字着作权交易法律模型的结构

数字着作权交易法律模型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而使用的,其最主要的原则是静态原则,将各种浮动化复杂化的问题简化,作为静态量来考虑,其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复制行为

对于数字着作权的保护而言,其主要针对的即为非法复制行为,数字着作权的使用主要是通过数字印刷、抄写等技术进行的,这些行为都是复制行为的体现,因此在进行模型建立时要首先考虑复制行为的模型,在传统着作权的保护工作当中,“复制权”就作为一项重要的核心权利内容而存在,然而在信息化时代下,则必须对复制权进行细化,在主流的研究中也要将复制权逐渐深化为“接触权”,数字着作权法律交易模型要根据接触权的传播路线进行展开,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构建。

(二)市场路径模型

数字着作权的交易归根结底也是交易行为的一种,其开展和完成过程都是在市场中进行的,但是其交易的市场和传统意义上的市场是不一样的,其大量应用了信息技术等科技。数字着作权的交易平台要依赖例如数据库技术、信息传输技术等技术来运行,北川善太郎先生认为其市场模型主要分为着作权市场和物品市场,对于我国而言,数字着作权的交易市场建立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作权不能与信息数字技术完美结合的问题,由此可得,必须针对市场来着重建立模型并加强法律制定。

(三)注意纷争解决

交易中的纠纷解决是必须要重视的问题,也是交易模型中必须要考虑到的内容。数字着作权交易从本质上而言属于电子商务类型的一种,因此可以参照电子商务交易中的纠纷处理手段来进行这项工作,主要处理方式分为法律诉讼与仲裁,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关于电子商务纠纷处理方面的工作做的还不够好,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与此同时,数字着作权交易除了电子商务的通用特点之外,还拥有自身的独特特点,电子着作拥有一般的实体商品所不具有的特质,例如拥有知识产权等,在进行模型建立时要着重考虑这些特点。在进行数字着作权法律模型的建立时,除了以上所提到的问题之外,还要注意与时俱进,根据数字技术的发展情况来进行自我完善,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是很迅速的,因此技术和法律制度需要不断的进行磨合和适应,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对法律制度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

三、总结

在信息时代中,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受到了新技术的挑战,因此为了进一步保护以数字着作权为代表的知识产权,要积极引入新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数字着作权交易法律模型就是一种典型的方法,通过构建数字着作权交易法律模型,为数字信息时代的立法工作做出帮助和指导,提高立法工作的效率,优化立法成果,从而为我国法制建设工作贡献力量。

[法律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北川善太郎.华夏,吴晓燕.不久未来的法律模型—由不久未来而思考现代[J].比较法研究,2006(O1):130-146.

[2][日]来栖三郎.“模型与拟制———《在法律上的拟制》论书稿的学习笔记”法学协会一百周年纪念论文集(第一卷)[c].昭和58年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