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快速护理论文

快速护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2 15:06:21

快速护理论文

快速护理论文篇(1)

关键词:锚杆支护;快速掘进;发展

中图分类号:TD3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3(C)-0179-01

概述:锚杆支护技术是煤矿支护改革的发展方向,是煤矿继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后又一重大推广技术。在煤矿巷道掘进工作中,快速支护施工工艺已成为提高巷道支护效果、实现快速掘进的关键。然而,锚杆支护作为一种有效的采准巷道支护方式,由于对巷道围岩强度的强化作用,可显著提高围岩的稳定性,加之具有支护成本较低、成巷速度快、劳动强度减轻、提高巷道断面利用率、简化回采面端头维护工艺、明显改善作业环境和安全生产条件等优点,可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因而成为煤矿企业矿井巷道的一种主要支护形式,代表了煤矿巷道支护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一、煤巷锚杆支护快速掘进技术的发展

(一)设计方法及设计参数的优化。支护设计以往主要是依据悬吊理论、组合拱理论或挤压加固理论,采用工程类比法和计算公式法。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就一种方法或一个公式不能给出合理的设计参数。为解决这一难题,采用以地应力为基础的动态设计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专家系统。该方法主要内容为“地质力学评估数值模拟初始设计现场监测利用反馈信息修改设计”。现场监测非常关键,监测取得的数据是作为二次修改设计的依据,修改设计后再应用于实践。只有经过不断地改进支护设计,才能使锚杆支护更为经济、合理。在选定设计方法之后,还要根据不同的顶板岩性及地质构造特点,优化设计参数,为快速掘进提供技术依据。

(二)开发掘锚新机具。当前煤巷快速掘进的施工方法为:掘进机割煤桥式胶带转载机和固定皮带机运煤敲帮问顶顶锚杆机打顶眼并安装、帮锚杆机打帮眼并安装,实现一次成巷,及时支护。这种方法的主要矛盾是掘进工作面的开机率较低,一般在30%以下,支护时间过长,跟不上机掘速度,影响单进水平的提高。因此发展掘锚联合机组,实现“掘支锚一体化”平行作业,将是加快煤巷锚杆支护单进速度的必要手段。就目前的施工工艺而言,影响快速掘进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掘进机割煤速度;二是锚杆机打眼及安装速度。现在使用的S100及EBJ132型掘进机功率较小,割煤速度较慢,打眼使用的MQT-50型风动锚杆钻机钻进速度慢,维修率较高。因此,要实现快速掘进,一方面要发展应用大功率掘进机,如S200型;另一方面要研制新型锚杆钻机。

(三)增大安装预紧力。根据锚杆组合梁作用原理,较大的安装预紧力可在顶板内形成强度较大的组合岩梁,增强顶板岩梁的整体抗弯能力。一般来讲,安装预紧力与安装扭矩呈线性比例关系,增大安装扭矩便可获得较大的安装预紧力。这样可在顶板内快速形成强度较大的组合岩梁,增强顶板的整体强度。

(四)锚杆联合支护。稳定的围岩采用单一的锚杆支护是可行的,但是在受到动压影响,处于软岩层中,围岩容易变形、地层压力大的不稳定围岩,则必须采用不同的锚杆联合支护。对于不稳定或极不稳定巷道,这类巷道的特点是围岩破坏范围和变形量大,除锚杆支护配锚梁网组合支护外,还应采取加长锚杆长度、缩小锚杆间排距、顶板注浆、锚索加固等特殊手段加强支护。另外,在大跨度的交岔点、硐室、切眼和地质构造破碎带,单纯的锚杆支护不足以维护工程稳定,还须用上述手段辅助加强支护。如果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就可以把锚杆支护作为唯一的顶板支护方式,实现巷道支护锚杆化,进一步提高巷道的掘进速度。

(五)二次支护。在施工设计时,考虑到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以现场监测数据为指导,增大锚杆间排距,先布置低密度锚杆,后路及时进行二次支护,与迎头支护平行作业,使支护强度达到最终支护密度。具体施工时,还要确定二次支护距离迎头的距离。二次支护可采用小孔径锚索或柔性锚杆,以弥补一般锚杆支护的不足,锚固到深层坚硬岩层,增强支护的可靠性。

二、加强施工管理与员工培训

首先,锚杆支护除了严格按要求措施施工、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之外,监测是监督施工质量、保证支护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使用顶板离层仪及无损锚杆测力计来检测顶板离层和锚杆受力。目前需要一种综合测力装置,同时监测巷道顶板离层情况及锚杆所受载荷,据此可对支护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使支护更加经济、合理。

其次,快速掘进的施工组织采用综合作业队劳动组织形式,其特点是施工的主要工种和辅助工种组织在一起,既分工又协作,一队多能。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包括现场交接班、岗位责任、质量验收、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和材料管理制度等,实现区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在技术管理上,要坚持正规作业循环和多工种平行作业,这是实现快速掘进的有效方式。在施工管理上,必须达到一次成巷,不留尾巴工程。

结束语:目前,煤巷锚杆支护及快速掘进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锚杆支护在理论上正逐步完善,支护效果也达到预期要求,但仍然跟不上采煤技术的发展,并且在现场施工中仍存在较多问题,造成掘进速度上不去,这就需要尽快实现锚杆支护技术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为更好地协调采掘关系,为矿井的高产高效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推动快速掘进技术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国投新集股份有限公司新集一矿

作者简介:汤永(1981.10.24― ),男,2002年6月参加工作,单位:国投新集一矿,现从事技术员工作。

快速护理论文篇(2)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食管癌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是一种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具有完整性、系统性特征的新型护理模式。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临床围术期的作用显而易见,具有一般护理模式所不具有的针对患者独有的特点。该护理模式综合了最先进的临床技术和麻醉技术以及护理技术,将患者术后可能产生的一系列不利的恶性情况发生率降到最低。不仅保障了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且大大降低了患者入院的后续治疗费用,得到我院一致好评,现将具体情况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中在我院正在进行诊断治疗的95例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我院95例食管癌患者中55例患者为男性,40例患者为女性,年龄分布为29~69岁,平均年龄为54.5岁。我院95例食管癌患者在随机分组后,观察组中28例患者为女性,19例患者为男性,平均年龄为53.6岁;对照组中23例患者为女性,25例患者为男性,平均年龄为55.1岁。所有参与实验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的项目中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实验措施的异同 在观察组中的47例患者在本文所探讨的在围术期中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来进行处理;在对照组中的48例患者则在围术期中使用普通常用的临床外科护理来进行处理。具体方案如下文所阐释。

1.2.1手术前宣教 当今社会医学科技发达,手术项目也名目繁多,在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手术安全性的宣传和教育,简要说明手术的过程,药物的作用,以及手术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症状[1]。

1.2.2选择最佳麻醉方式 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与麻醉方式的合理使用有相当直接的关系。我院针对食管癌患者采用短效阿片类物,可以适当的对食管癌患者的心肺的正常功能起到保护作用,不仅提高了患者术后恢复的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加快了患者恢复的时间。使患者可以更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活以及营养的摄入,也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更加人性化[2]。

1.2.3术后快速外科护理 使用有效的镇痛药物,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也可以减少由于患者的疼痛所引起的的恶性反应,加快患者恢复的时间,使得患者可以快速的在术后进行简单的活动,并进行营养的摄入,避免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不顺利。通过胰岛素的药物在手术中以及术后的合理使用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手术所产生的不良应激反应,保护心肺功能[3]。

1.2.4导管的有效使用 由于必要原因术中需要使用一些导管,如胃管、鼻胃管、引流管等一些导管,虽然可以起到减轻术后不适的情况,但是术后的胃肠功能可以在6~8 h即可恢复正常功能,所以尽可能提前去除导管会使得一些术后的并发症如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减轻。并且与正常时间去除导管相比所产生的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并未增加[4]。

1.3疗效的评价 对在我院参与实验的95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后续的疗效评估,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使用的两种护理模式从手术期间到手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恢复的时间,以及各器官功能康复的质量来比较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与常规的外科护理在食管癌围术期疗效应用的高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5.0软件来统计处理我院对于在食管癌围手术期中两种护理模式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一般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在患者恢复时间上普遍要比对照组中使用常规外科护理的食管癌患者的恢复时间明显要短,观察组的47例患者平均出院时间为7.5 d,对照组的48例患者平均出院时间为14.6 d。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比使用常规外科护理的换证要低,观察组的47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对照组的48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9%。

3 讨论

食管癌是一种消化道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一般食道会感到异物感和刺痛感,中晚期会导致患者一开始干的食物难以下咽,然后是一些半流食也会下咽困难,最后口水也很难以下咽。对患者食物以及营养的摄入受到很大的影响[5]。在我院进行的本次实验中,从全方面阐释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食管癌围术期中的优良表现,并对食管癌患者进行了全方位综合性的护理。①术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使得患者以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减少了患者的压力,同时也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②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术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针对的短效局麻药物,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使得患者可以及时有效的摄入营养,减少对心肺功能的影响;③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术后的导管的滞留时间进行缩短,一方面减少不良刺激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加快了患者其他器官功能的恢复。最后在术后的护理中,合理的使用镇痛药物,使患者可以尽早下床活动,摄入营养,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在我院的这次临床研究中表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食管癌的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好于常规外科护理,并且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杨艳,赖应龙.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食管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2,16(7):1038-1039.

[2]梅燕萍,赵美娟,陶丽君,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食管癌围术期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2):172-174.

[3]杜琳琳.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食管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2):442-443.

快速护理论文篇(3)

【关键词】 口头医嘱;手术室;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口头医嘱是术中麻醉、抢救及治疗患者时的一种医嘱形式。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调查了本院手术室护士术中执行口头医嘱的情况,对常见错误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手术室护士共13人,其中副高职称护士1人,主管护师7人,护师3人,护士2人。

1.2 方法 在征得医院手术室负责人同意的前提下,每月的第1天向手术室负责人了解其护士上月术中执行口头医嘱情况,对出现的错误及当事人情况进行调查,详细了解并做好记录。

2 结果

见表1。

表1

不同职称护理人员术中执行口头医嘱时常见的错误

职称人次急救给药时用药剂量错误术中输血时执行错误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标本处理错误

副主任护师2 0 0 0

主管护师57 1 0 0

护师27 3 2 1

护士 46 0 6 3

合计 1324 8 4

3 原因

《护理学基础》规定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前,需复述1遍,无误后方可执行。此次调查对象均做到了这点,但在执行口头医嘱时仍有错误发生,具体原因如下。

3.1 急救用药时给药剂量错误原因 主要表现在剖宫产术时新生儿窒息急救,当复苏无效时常常需要脐静脉快速给药,其中最常用的是 1∶10000 的盐酸肾上腺素。盐酸肾上腺素的剂量为 1 mg/ ml,发生错误1名主管护师和3名护师在执行口头医嘱时,把剂量错误执行为 1∶1000,1名护师把剂量错误的执行为 1∶1 000 000。不能正确的使用药物,药物知识缺乏,平时疏于对手术室护理急救工作的应对演练是发生这类错误的主要原因。

3.2 术中输血时执行错误原因 1名护师在输入2袋血之

作者单位:417000湖南省娄底涟钢医院

间未输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出现了溶血反应,还有2名护士把取出的血液放置在运行的冷光源上加热致血液出现凝血块。护师和护士这类人群工作年限短,经验欠缺,有一定的护理专业知识,但比较肤浅,存在似懂非懂的现象,因为几次输多袋血液时未输注生理盐水未发生溶血反应,就认为输注多袋血液时不需输注生理盐水。不能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章制度,粗心大意,眼高手低是发生此错误的主要原因。

3.3 术中标本需送快速冰冻切片时标本处理错误原因 发生此错误的1名护师和3名护士均把需送往病理科做快速冰冻切片的标本组织用甲醛溶液或乙醇固定。快速冰冻切片时禁忌.固定,尤其是含水的固定液,否则不符合做快速冰冻切片的要求,从而影响了术者手术范围及方式。此错误的原因在于护士知识面狭窄,缺乏对工作中与护理相关学科常规知识的了解。

4 防范措施

4.1 严格遵守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重视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制定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预防和判定差错事故的法律依据,是正常医疗活动的安全保障[1]。注重细节,严格遵守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使其与实际工作中的患者护理紧密结合,才能保证患者安全及工作安全。护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与医嘱执行准确性及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往往有直接关系,是维护护理安全最重要的基础[2]。

4.2 提高安全意识,强化责任 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行为不当等非技术性原因的护理过失,给患者造成的不安全结果是不可饶恕的。护士应强化自己的安全意识,尤其是年轻护士应加强自身建设,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对业务精益求精,树立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4.3 持续质量改进,防患于未然 手术室护理安全直接关系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是护理安全的保证。一旦发生护理缺陷,应立即调查事情的原因经过,组织科内讨论,提出防范措施,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及工作的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宋烽,王建荣.手术室护理管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279.

快速护理论文篇(4)

在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其主要内容是环境破坏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这是因为在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人口的无序增长、技术的落后、资源的无序开发,造成了环境污染加剧,随着经济的发展,以科技进步为标志的产业发展对经济的贡献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控制环境破坏的意识、能力和投入逐渐提高,环境质量逐步改善[5,6]。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的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还有其他类型的关系,如正U型、同步型、N型等[7~9]。这说明经济增长既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也可能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在特定地区,特定对象的具体影响规律如何,需要进行实证和定量研究。

一、我国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关系

(一)指标选取和所获数据典型指标选择是构建经济增长对环境影响关系计量模型的关键。本文的经济增长指标选取人均GDP,因为与总量指标相比,人均量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真实的经济水平。对于自然保护区建设指标,目前我国在综合测算自然保护区质量方面还没有统一折算标准,在现有情况下,选取自然保护区面积作为指标是比较适合的。由于在1990年以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建设受经济以外因素影响极大,并且各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也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的,建设水平由此逐步走向规范。因此,本论文研究时间跨度为1990—2007年。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从1990到2007年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平均每年的人均GDP增长速度超过8%。因此,研究快速经济变化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影响以及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平是否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掘经济发展与生产力提高对自然保护区的潜在影响,从而为进一步做好自然保护区工作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我国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关系模型本文利用SPSS1710软件的曲线拟合功能,对于我国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和人均GDP的相关关系分别进行一次函数型、二次函数型、三次函数型和对数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型、三次函数型的模拟,模拟得到的三次曲线模型如下所示:

y=49571477(41376)-641757x(-01133)+1431812x2(21491)-61000x3(-31084)+eR2=01939式中,x为T时刻(按不同年份)的经济指标,即人均GDP,y为T时刻的自然保护区面积,e为残差。

(三)我国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类别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531处,面积达15188万hm2,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3个省份是、青海、新疆。但是由于这些省份的国土面积本身就很大,用绝对数值并不能反应保护区建设水平的实质。因此,本文用各省的自然保护区占本省国土面积的比例来代替保护区绝对面积值,以反映这个省保护区建设在我国的相对位置。

保护区比例排名前3位的省份是、青海、甘肃。

从经济角度看,人均GDP排在前3名的省(直辖市)分别是上海、北京、天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各省的人均GDP和自然保护区占本省的国土面积的比例两个维度的中位数分析,可以将全国31个省份分为4类:第1类经济增长较快、保护区建设较好;第2类经济增长较快、保护区建设不好;第3类经济增长较差、保护区建设较好;第4类经济增长较差、保护区建设不好。

二、结论与讨论

(一)结 论

1)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两难问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经济增长对环境变化有显着的影响,今后中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如何变化将极大地取决于中国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也需要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对策,避免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尽量降低和平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高度。

这也是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实证分析所得到的有益启示。

2)计量模型检验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同自然保护区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人均GDP同自然保护区面积的三次函数假设检验,可以确定人均GDP与自然保护区面积的拟合优度为R2=01939,在统计上具有较充分的解释意义,数据拟合的结果说明人均GDP与自然保护区面积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3)由模型可知保护区数量同人均GDP指标曲线近似地呈现“倒U型+正U型”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曲线上升呈现“先缓、后陡、再缓”趋势,说明随着经济增长,保护区数量逐步上升。但经济上升到一定规模后,保护区面积趋向稳定,这时候保护区建设工作应该是从数量增长逐渐转向质量提升。

4)同样由模型中可以得出,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自然保护区的数量急剧上升。由此可以看出,人均GDP在3000元左右是我国自然保护区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各省份应引起重视,根据本省的省情,制订合适的自然保护区建设政策,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投入。

(二)讨 论

1)本文通过模型构建的方法,着重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自然保护区发展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了人均GDP同自然保护区面积间的计量模型。它可以作为发掘经济增长与生产力提高对自然保护区的潜在影响,和进一步做好自然保护区研究工作的参考依据。为了研究保护区的长远建设,必须更好更全面地探讨包括自然保护区所处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必须综合地科学分析保护区发展的外部因素,以期更深入地为我国保护区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指导。

快速护理论文篇(5)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相比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手术方法、护理模式上的不同之处非常明显,如果依然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为患者开展护理指导,会因为其严重滞后性而影响到病情康复。FTS(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从微创手术、麻醉、围手术期护理等方面 着手进行的护理干预,其可对手术创伤应激反应进行有效缓解,同时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加快病情康复速度[1]。本文收集我院的80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现进行以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的80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参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为23:17,年龄分布42-78岁,平均(62.5±3.2)岁;30例肺癌,8例肺转移肿瘤,2例炎性假瘤;研究组男 、女患者比为24:16,年龄分布43-79岁,平均(63.6±3.1)岁;28例肺癌,9例肺转移肿瘤,3例炎性假瘤。对比以后未见两个组的基本资料有差异,P>0.05,视为存在比较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如下:术前12h保持禁食状态,术前8h保持禁饮状态;术前12h以1000-1500ml的生理盐水进行不保留灌肠的操作;手术当天晨起进行胃管留置操作,待术后肠道排气后才允许拔出,同时放置尿管,留置时间约3-5d;以患 者需要为依据进行疼痛管理;手术过程中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将血胸、气胸排除并在引流液持续进行24h的引流后,达到100ml以下时将其拔出;手术当日的输液量需要达到3500-5000ml,术后2-4d减少至2000-2500ml;指导患者术后早期保持卧床休息状态,3d后下 床进行适当的活动;肠道通气以后才允许正常进食和饮水。研究组围手术期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主要内容如下:术前6h禁食,术前2h禁饮,未进行术前灌肠和胃管留置,手术当日晨起放置尿管,待患者从麻醉状态苏醒后拔出尿管;通过硬膜外导管泵进行48h的持续镇痛;术中、术后做好保温干预;未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或在术后90min-24h内拔出;于生理需要量得到维持的前提下将输液量减少;鼓励患者术后尽早下床进行活动锻炼,麻醉苏醒后进行床上腿部屈伸、翻身运动,术后1d下床进行活动,术后次日饮食恢复正常。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个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以VA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定患者的24h疼痛情况,分值限定在0-10分内,评分越高的情况下,说明的是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2]。

1.4 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在进行统计分析时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22.0,计量资料行表示时用的为( ),组间比较予以t检验,P<0.05证明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两组行首次排便、拔管、住院时间的比较,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各项均为P<0.05;两组行VAS评分的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为P<0.05,如下表所示。

表 1 围手术期指标及疼痛情况的两组比较( )

组别

首次排便时间(d)

拔管时间(d)

VAS评分(分)

住院时间(d)

对照组(n=40)

2.95±0.92

5.62±0.85

5.72±1.07

11.04±1.67

研究组(n=40)

1.77±0.57

2.80±0.56

3.69±0.73

8.42±0.75

t

6.8956

17.5217

9.9118

9.0514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愈发广泛,其将循证医学作为依据,以患者具体情况和护理需求为依据优化循证医学护理模式,减少围手术期意外事件发生率,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3] 。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中开展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通过全面关注和掌握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重视和处理好细节问题,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同时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4]。除此之外,通过开展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将各种手术应激反应有效减少,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病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5]。

由此次试验结果可知,研究组首次排便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显著缩短,其24h VA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两个组以上4项数据的差异均为P<0.05。从而可见,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利 于促进病情康复,缓解疼痛,具有在临床中全面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孟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大医生,2019,4(03):155-156.

[2] 姜清华.对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5):245-246.

[3] 梁玉胜.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18,10(03):225-227.

快速护理论文篇(6)

[关键词] 三通管; 术前用药; 输液管; 加压快速

[中图分类号] R6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092-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过去手术室术中用药未使用三通接头,护士往往先将输液器关闭并与留置针接头处分离,右手把输液器挂在孟非氏滴管处,左手反折留置针管道再连接空针推注用药。如图1

图1 未使用一次性三通管的给药方法

此方法有如下弊病:1.留置针与输液接头分离时病员血液经留置针导管回流常常致医护人员手、架和床单污染;2.回流的血液易于堵塞留置针,为救治病人争分夺秒带来麻烦;3.推药过程中频繁更换空针与留置针接头易致空针乳突触碰异物污染;4.挂于孟非氏滴管的输液管由于接头处未加以保护,在抢救病人过程中易于碰撞到医护人员头部而致不易察觉的污染;5.抢救创伤性休克病人时只能增加输液通道或挤压孟非氏滴管小量加压输液,不能人工快速补液、输血。我院手术室使用一次性三通管轻松解决以上问题,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方便。

1.2 方法 使用时先将输液器关闭,与留置针分离后分别连接三通接管前后端并拧紧,侧面的第三处孔道有一白色螺帽,轻轻旋下后直接连接空针用药。见图2

图2 留置针连接一次性三通管后开始推药

推药完毕只需转动T字活动帽把T字横面转向空针这一方即可开始正常输液,见图3。

图3 给药完毕回复正常输液

术中如需微泵持续给药时可同时连接两个三通管。推药完毕的空针不必取下可暂留在接头上,有效预防接头处的污染。快速加压推注液体时将30ml空针连接于三通管侧孔处,再将三通管T字活动帽横面转向留置针方向,拉动空针活塞致30ml后再次调整T字活动帽横面对向输液管,快速推动活塞后液体自然进入病人体内,此环节只需10秒。

2 结论

三通管在手术室使用已非常广泛,它外型小巧、使用方便,有效缩短了手术室麻师、护士给药流程,减少了职业危害,对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起了很好的作用。

3 讨论

一次性三通管操作非常简单,目前在手术室运用非常广泛,特别是用于全麻插管手术的术前推药、术中微泵给药、急救时加压、快速推注胶体液、红悬液等等都起着很好的作用。以BD公司生产的0.9mm×25mm型号留置针头为例,30ml空针抽吸500ml胶体液,用三通管抽吸液体后立即推注一次仅需10s,推注500ml完毕需3分零4秒,而传统的输液器用简明输液滴速计算法计算:每分钟滴数=输液总量(ml)÷(小时数×3) 以最快240滴/分钟速度为例,悬挂1.5米高度滴注500ml液体也需要40分钟。因此一次性三通管的灵活使用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刘红,周蓉,秦祖梅.简明输液滴速计算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1):53―54.

快速护理论文篇(7)

关键词:煤矿巷道锚杆支护 安全掘进探讨

引言

目前,在煤矿巷道掘进工作中,快速支护施工工艺已成为提高巷道支护效果、实现快速掘进的关键。然而,锚杆支护作为一种有效的采准巷道支护方式,由于对巷道围岩强度的强化作用,可显著提高围岩的稳定性,加之具有支护成本低、成巷速度快、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巷道断面利用率、简化回采面端头维护工艺、明显改善作业环境等优点,因而成为矿井巷道采用的一种主要支护形式,体现了煤矿巷道支护技术的改进发展方向。从目前煤矿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煤矿煤巷锚杆支护的采用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仍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1煤矿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勘探报告和施工实际情况,所穿围岩依次为砂质泥岩、中粒砂岩和浅灰泥岩。巷道穿插过中粒沙岩后的围岩情况变得比较复杂,曾先后揭露三条断层,造成工作面节理发育,见风风化,片帮掉顶现象严重,给施工带来了一定困难。

2煤巷锚杆支护材料质量有待提高

2.1 支护材料的改进。目前使用的锚杆多为局内自产自销产品,缺乏必要的检测和监督,为此一定要加强检查锚杆的加工质量,拒绝不合格的锚杆运到下井使用。另外还要进一步改进锚杆支护材料,研发新型锚杆,实现锚杆强初撑力、急增阻、高阻力。要进一步提高锚杆托盘的质量,防止托盘损坏造成锚杆失效。树脂锚固剂是决定锚固力的关键。要提高树脂锚固剂的强度和刚度,以提高围岩与锚杆的粘接强度;保证锚固剂质量,超快段能够及时凝固,快速承载,确保生产安全。

2.2 要不断优化设计方法和设计参数。支护设计以往主要是依据悬吊理论、组合拱理论或挤压加固理论,采用工程类比法和计算公式法。但由于淮北地区各煤矿地质条件的不同,就一种方法或一个公式不能得出合理的设计参数。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采用以地应力为基础的动态设计方法。该方法主要内容为“地质力学评估数值模拟初始设计现场监测利用反馈信息修改设计”。现场监测是关键,监测取得的数据是作为修改设计的依据,修改设计后再应用于实践。只有经过不断地改进支护设计,才能使锚杆支护更为经济、合理。

2.3 要不断开发掘锚新机具 。当前,我们煤巷快速掘进的施工方法为:掘进机割煤桥式胶带转载机和固定皮带机运煤敲帮问顶锚杆机打顶眼并安装、帮锚杆机打帮眼并安装,实现一次成巷,随即支护。这种方法的主要矛盾是掘进工作面的开机率较低,一般在35%以下,支护时间过长,跟不上机掘速度,影响单进水平的提高。因此发展掘锚联合机组,实现“掘支锚一体化”平行作业,将是加快煤巷锚杆支护单进速度的必要手段。因此,要实现快速掘进,一方面要发展应用大功率掘进机,如S200型;另一方面要研制新型锚杆钻机。现在澳大利亚液压工程公司生产的机载锚杆机,拥有ARO4000系列顶锚杆钻机、ARO5500系列帮锚杆钻机等型号,可安装在任何型号掘进机上,以掘进机自身液压系统为动力,具有安全、高效、准确、快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能够实现顶帮锚杆的快速安装。这将是我们煤巷实现快速掘进的发展目标。

2.4锚杆联合支护。 稳定的围岩采用单一的锚杆支护是可行的,但是在受到动压影响时,处于软岩层中,围岩容易变形、地层压力大的不稳定围岩,则必须采用不同的锚杆联合支护。对于不稳定或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巷道,这类巷道的特点是围岩破坏范围和变形量较大,除锚杆支护配锚梁网组合支护外,还应采取加长锚杆长度、缩小锚杆间排距、顶板注浆、锚索加固等特殊手段加强支护。具体施工时,还要确定二次支护距离迎头的距离。二次支护可采用小孔径锚索或柔性锚杆,以弥补一般锚杆支护的不足,锚固到深层坚硬岩层,增强支护的可靠性。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就可以把锚杆支护作为主要的顶板支护方式,实现巷道支护锚杆化,能够进一步使巷道的掘进速度提高。

2.5在具体施工中做到全面质量控制

在巷道施工中,一定要坚持全面质量管理,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调过程控制,特别是关键过程控制。如对掘进班,特别强调质量跟踪和控制,下一班检查上一班的光爆成型,做到接茬面光滑平整,如出现波浪型和台阶面,要立即处理,施工不留后患,违反者要严重者给予处罚。

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方向是采用强度更高性能更好的锚杆产品,以更大的间排距完成支护目标,减少锚杆用量并以更快的掘进速度完成施工,同时保证更好的安全可靠性,因而应加强对锚杆支护系统性的认识,在解决问题中深化研究,进一步揭示锚杆作用的实质和机理,指导实践;研发更高性能的锚杆产品及相关加工技术,使支护形式多样化,把握技术发展的方向;进一步规范施工技术,消除隐患工程,加强安全可靠性研究,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3加强施工管理与员工培训

3、1锚杆支护除了严格要求按措施施工、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之外,监测是监督施工质量、保证支护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目前需要一种综合测力装置,同时监测巷道顶板离层情况及锚杆所受载荷,据此可对支护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使支护更加经济、合理、安全。

3、2快速掘进的施工组织采用综合作业队劳动组织形式,其特点是施工的主要工种和辅助工种组织在一起,既分工又协作,一队多能。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包括现场交接班、岗位责任、质量验收、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和材料管理制度等,实现区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