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应用文写作课程总结

应用文写作课程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2 15:07:16

应用文写作课程总结

应用文写作课程总结篇(1)

关键词 学习观念 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应用文写作是电大开放教育专科一门的必修课,介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理论和技能之间的一门特殊课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该门课程实践性比较强;二是课程内容较枯燥乏味;三电大系统内各级平台资源比较少,但是网络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在教学中我们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强化实践教学,才能使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得以提高。

1 转变学习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应用文教学如果还停留在“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失去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愿意学,感到有必要学习这门课程,使应用文教学变得“活”起来?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则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课堂上,老师要避免出现“一言堂”,事先设计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课堂上主要是进行点拨、指导、答疑,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规范练习。学生能参与到教学中去,自然会觉得其乐无穷。此外,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开展课内讨论、实施情景教学;或者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想方设法令死气沉沉的课堂活跃起来,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应聘信、推荐信”的写作时,笔者设置了一次模拟应聘现场,让学生自己既做考官又做应聘者,切实感受应聘信、推荐信的实用性。再如,在讲授“行政公文”一章时,笔者特意搜集了在行政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需要书写公文的一些实际素材,让学生自己判断该用何种文体,这样既让学生区分了上行文与下行文的区别,以及同为上行文的一些文种的区别,并切实掌握了它的写作要求。通过这些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学到了写作的基本知识,学生积极性就会比较高,教学效果也比较理想。

2 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应用

(1)加强理论教学,丰富理论知识,夯实写作基础。应用文写作课程包括行政文体、财经文体、法律文体、科研文体等应用文体的基础知识,为了使学生系统掌握各种应用文体的基础写作知识,在教学中本人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让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面授辅导、网上学习等各种教学方式,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每一种文体的概念和特点,比如说什么是常用的事务文书,机关公文包括哪些?可行性研究报告它的机构有哪几部分组成?主体部分应当写入哪几方面的内容等等。二是引导学生辨析各种文体,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认识各种文体之间的差异,尤其相关、相似文体的联系和区别。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把相似、相近的文体进行对比教学,指导学生根据各种文体的特点分析鉴别。例如,报告与请示、新闻与简报、产品说明书与广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与调查报告、公告与通告、通知与通报等等。通过这样的比较方法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各文种基础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为应用写作实践选择合适的文体,写出规范标准的应用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实践教学,深化理论认识,提高写作水平。在应用写作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写作实践是最为直接和核心的内容,是衡量该门课程教学效果是否达标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写作实用文体的技能?通过实践我们得出一条便捷的途径,即借鉴、模仿范文。要做到这两点,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尝试:一是从书本中找。在讲授“总结”这一文体时,教材中列出的是《讇坠┑绻?004年度工作总结》和《发挥学科优势 培养跨世纪学术骨干——南开大学十年来接受国内访问学者工作总结》,因为我们的学生区别于在校大学生,都是处于各个行业的在职人员,因此总结是跟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将这两篇格式和内容都比较规范的总结进行讲解,在标题的讲解中通过两篇总结的标题比较让学生了解标题的结构组成,以及各自的正文组成部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工作写一份月工作总结或者年工作总结。二是从课外找。在“合同”的教学中,以课文中的几份合同为例讲了在结构、内容的基本特点和注意事项后,又以本人在生活中收集的两份结构上比较规范,在内容上比较更贴近生活两份合同的进行了进一步讲解。课后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从学生反馈结果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3)对比应用文和文学作品的语言,使应用文写作语言规范化。文学作品或讲究语言的生动形象,或追求语言的委婉含蓄。同文学作品相比,应用文是为人们处理事务、解决问题提供依据的,以事实和道理说服读者,以记叙、说明、论述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表述思想观点,揭示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规律和实质性问题。它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庄重、朴实。应用文注重遣词造句的准确性,但不尚形容夸饰;要求生动,但不要求绘声绘色。在这部分的教学中,通过纠错来让学生对公文写作中语言的规范性更加重视,如在请示的写作练习中,一位学生请求上级机关同意拨款修路,在结尾写道“此事紧急,希尽快加以办理”。“希”一般用在下行文中,上级对下级的要求,用在这里有命令的意味,显然是不妥的。除了要求学生使用规范的书面用语,特别是时间、数字表述的规范,标点符号使用的规范,尽量少用口语,不用方言以外,还要根据应用文语言的特点,适当使用浅近而富有表现力的应用文专用词语。

3 理论联系实际,促进知识迁移

应用文既然叫实用文,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各种应用文体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认识上,要更加注重在实际中的应用,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实际,对常见的一些应用文体进行分析、理解,并进行相应的写作联系,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写作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如在学习了计划、总结之后,笔者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工作写一个计划,并定期或不定期亲自对学生的计划进行检查,鼓励他们在考完试后、开完运动会后、实习结束之后养成善于总结的习惯。在学习了“调查报告”这一文体后,指导学生结合单位实际,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就本单位的某一方面情况展开调查,写出一份有针对性的调查报告,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调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锻炼,提高综合素质。

总之,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大胆创新,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生的实用文体写作水平就一定能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素红.浅谈在《应用文写作》课堂上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6).

应用文写作课程总结篇(2)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组织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116-02

项目化教学是采用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置于特定的职业或项目情境中,赋予师生一定的工作任务,在项目情境中通过职业角色完成相应的项目操作,通过一个或多个项目任务操练,熟悉并掌握该门课程相应的能力要求及知识要求。

《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改革,旨在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机融合,营造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写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与岗位要求最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本课程按工作类型(任务)精选若干个写作项目,将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融合到项目任务中来,也就是将传统的应用写作知识转化为若干个与学生身边生活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项目任务,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内容、组织教学。实践项目任务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直接参与项目过程,学生自主学习并与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教师提供一定的指导和监控,对学生提交的作品进行检查、评价,促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去写作工作生活所需的应用文,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从而满足学生应对现在生活和将来工作中常用的应用写作的需要。

《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的实践

(一)重新整合课程内容

根据职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之“必需、够用”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打破了传统课程以文体分类的惯例,对《应用文写作》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增减、取舍、整合,将使用频率高、实用性强的应用文作为重点,以职业工作任务为线索,以工作项目为载体,结合学生现在生活与将来工作中最大需求的可能,筛选了日常生活条据、专用书信、毕业文书、求职文书、调研文书、报请商洽公文、计划总结文书、礼仪文书、产品推介文书、会务文书、规章制度、合同文书、诉讼文书13类常用文体,贯穿于“筹划迎新晚会”、“毕业就业应聘活动”、“成立公司”、“产品推介”、“年终总结”、“依法维权”六大项目之中。

这样的整体设计,突出了应用文写作的实践性特点,不再是传统教学那样孤立、枯燥、单调地逐一地讲解每个章节的某个知识点,而是使知识技能服务于工作生活,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今天的生活和适应明天职业岗位的要求。

(二)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

根据课程内容整合的6大项目,创设了项目背景、项目任务和情境设计,设置了21个具体任务,筛选了近40个应用文种。每个项目下设有项目背景,每个项目背景下设有具体的项目任务,每个项目任务下设有项目情境,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未来的工作岗位有机地联系起来,有效地提高写作技能,掌握职业技能,培养提升了职业素养。如下页表1所示。

(三)项目化教学的组织实施

理论阐述删繁就简 项目内容采用条文与框架式的结构模式,简明清晰好学。对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进行有目的的综合,对性质相近或内容相关联的文种合并讲述与比较分析。理论解说重在文体的结构与写法,理论知识与实训体例的一致性,使学生较好地确立“文种”概念,理解文体特点,明白写作要求,写出合格的应用文书。

项目训练深浅适度 针对项目任务与文体知识的特点,设计了“情境设计模拟写作例文评析写作研讨病文指正能力拓展”的教学模式,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写作认知规律。在写作训练方面,每项训练既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相对完整而开放的写作任务,对于学生来说写作训练始终是一个学知识与用知识水融的整体,而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理论知识的零碎部件。每项任务有难有易,深浅适度,按18周36课时计算,每周完成一项写作任务(有个人完成,有小组互评修改),每学期完成一项团队合作任务(小组合作完成项目所需的系列应用文),使学生在完成个人写作任务的同时,也通过项目任务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方法灵活实在 根据项目化教学与应用文不同文体的特点,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有:(1)项目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合作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如在“毕业就业应聘活动”项目中,创设招聘会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招聘者和应聘者,写作和收阅求职信、个人简历。再如“年终总结”项目,让学生模拟组织一次公司年终总结大会,要求学生以办公室秘书身份准备会务文书,撰写“会议通知会议记录会议纪要会议简报表彰通报”,从中了解与会议相关的应用文,然后分组模拟写作,最后作品成果展示,小组评议和汇总评价。(2)比较教学法。应用文文种繁多,有些文种极易混淆,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明确文种间的差别,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如请示与报告都是上行公文,常常被混淆使用,但通过对比就会发现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别。(3)互动评改法。让学生参与对例文评析、病文指正,找出例文的结构写法与语言等方面的优势,用以指导写作实践,而对病文的症结所在,并加以修改,可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参与意识,使教学形成良性循环,既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的效果

《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改革,不论是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整合、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都充分体现了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最新理论,其教学效果是明显的。(1)通过课程整合设计了由浅入深的项目内容,创建了一种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使教学改革更加贴近学生今天的生活和明天的职业岗位要求。(2)项目任务采取“先做后学”、“在做中学”、“边做边学”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项目任务的实践活动,学生收获的不仅是最终的结果,更是完成项目的过程体验和实践感知。(3)创设了与学生未来工作任务相一致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完成现场写作应用文的工作任务,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写作实践能力,突出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专业化、教学内容的职业化的鲜明特点,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4)运用问题式、探究式、讨论式和项目教学法、比较教学法、互动评改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实在、注重实效。(5)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汇总评价,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形成了主动学习的氛围,有效地建立了课堂教学与工作生活的有机联系,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丽清,胡赛阳.应用文写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姜太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夏惠敏.对高职应用文写作“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解运用[J].群文天地,2011(1).

[5]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应用文写作课程总结篇(3)

关键词:重要性 喜欢 兴趣 效果

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提高应用文写作的效果,首先要了解应用文写作的现状,只有针对现状,才能总结经验、改善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我院在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00名学生,做了一次关于“2012年《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问卷”的调查,以匿名填表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和结果的统计,喜忧参半。

一、应用文写作的现状

(一)应用文写作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学生中认为应用文写作“非常重要”的有19%,“重要”的有60.5%,“一般”的有20%,“不重要”的有0.5%。其中认为“非常重要”、“重要”的学生合计达79.5%,此结果显示,应用文的重要性已被将近80%的学生认同,认为“不重要”的仅仅0.5%,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程本身的认可,说明了应用文写作在学生中有很好的正确认知基础,肯定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成果差强人意。

(二)应用文写作在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中“非常喜欢”《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占19%,“喜欢”的占48%,“一般”的占29.5%,“不喜欢”的占3.5%。原来因为应用文写作的枯燥,在我们心目中一直认为应用文写作不受学生喜欢,但调查显示,我们大错特错,应用文受欢迎的程度超过了我们的预期,“非常喜欢”和“喜欢”的已经占到了被调查学生的67%,不喜欢的才3.5%。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结果令人振奋,只要学生们喜欢,那么应用文写作就会变得好教易学,教学效果就会越来越好。

(三)应用文写作课时量(20课时)安排是否合适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应用文写作课程20个课时量“多”的有6.5%,“适中”的有59.5%,认为“少”的有“21.5%,认为“太少了”的有12.5%。总体来讲,20个课时量,近60%的学生认为是合适的,说明我们以前的课时量设置是合理的,是被大部分学生所认可的。

(四)应用文写作给学生的印象

调查结果显示:应用文写作给学生的印象中是“枯燥”的占67.5%,“文章难理解”的占12.5%,“繁杂”的占17.5%,“没感觉”的占2.5%。总体来讲,学生认为应用文写作课程的主要特点就是枯燥;其次就是内容太多,令人感觉无所适从;再次就是因为没有接触过,“飞毛腿”对“爱国者”,空对空,难以理解。

二、针对应用文写作的现状,如何提高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

(一)继续强化学生对应用文写作重要性的认知

根据这次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凡是认为应用文习作“非常重要”的,90%都对应用文写作“非常喜欢”,剩下10%的都选择了“喜欢”,而且还认为课时量不够;认为应用文写作“重要”的,10%选择了“非常喜欢”,80%以上的选择了“喜欢”。“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好学”不如“乐学”,要想提高应用文写作的效果,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应用文写作,享受应用文写作带来的快乐,而喜欢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让学生意识到应用文的重要性,让认为应用文写作“重要”的变成“非常重要”;让认为应用文写作重要程度“一般”的学生转变观念变为“重要”,乃至“非常重要”;让认为应用文写作“不重要”的学生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非常重要”,进一步让学生对应用文的“喜欢”变成“非常喜欢”,“一般”的变为“喜欢”、“非常喜欢”,“不喜欢”的变为“喜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苦学”为“乐学”,水到渠成,教学效果自然提高。根据目前现状,结合现在条件,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三方面措施来提高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

1.名人效应

根据青年人喜欢追星、追名人的特点,通过古今中外的名人利用应用文写作成名成事的故事来宣传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感染、影响学生对应用文的重视程度。比如骆宾王的《讨武檄》,这篇檄文将武则天置于被告席上,尽数其罪,宣告天下,共同起兵,行正义之师,讨伐武则天,引起天下轰动。据《新唐书》所载,武则天初观此文时,还嬉笑自若,当读到“一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句时,惊问是谁写的,叹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可见这篇檄文煽动力之强、功效之大。再有诸葛亮的《出师表》,美国平民总统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1944年追悼张思德会上的《为人民服务》演讲,更是脍炙人口,应用文也可以写成美文,传颂千古。还有现代不少通过别具一格的自荐书而迈入自己事业成功第一步的名人名家企业家,以及一个调查报告救活一个企业、一个经济分析报告成就一个亿万富豪的励志故事等等举不胜举,可以以报告讲座的形式或者板报的形式进行宣传,“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感受到应用文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的影响力,充分认识到应用文的重要性,同时享受到应用文带来的美感,从而喜欢上应用文写作课程。

2.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

事实胜于雄辩。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让社会告诉学生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可以针对不同专业安排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比如文秘专业直接去办公室、市场营销直接去做企业营销方面的工作、工程直接去工地、广告设计直接去企划传媒公司等。这样企划案、促销方案、营销策划、公文、信函、合同、通知、会议记录、市场调查报告、预测报告、国际国内形式分析等等一个个生动实用的应用文充斥着工作,工作中大量接触、使用、撰写,他们就会意识到无论是政府部门的公务员,还是企业的员工,甚至个体工商户的老板,都离不开应用文,不但要写,还要写好,写好了应用文可以带来成功和鲜花,否则就会栽跟头,甚至丢饭碗。应用文写作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怎能不重视?既然无法躲避,就应该坦然接受,享受应用文带来的方便,喜欢应用文的写作。

3.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挑选学生中应用文写作较好的学生,进行表彰,给予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奖励,另外可以针对学生的宣传广告、网站维护等让学生参与献计献策于应用文写作,进行有奖或有酬征文活动,集思广益,现身说法,以行动告诉学生学校对应用文写作的重视,让学生看到榜样的力量,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的重视程度,并喜欢上应用文写作课程。

(二)改善应用文写作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

大部分学生们都认识到了应用文的重要性,并且也喜欢上应用文写作了,如何使兴趣能够持久呢?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应用文“枯燥”的占67.5%、“难以理解”的占12.5%、“繁杂”的占17.5%,了解了现状,就可以针对这三类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1.“枯燥”

这是应用文的特点之一,因为为了大部分普通人都能够“应用”,同时为了提高效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格式化、实用性强的特点明显,“僵化”、“呆板”随之而来,“应用”加强了,“文”的特点几乎被忽略了,为了学好应用文的写作,集“应用”和“文”于一身,我们建议对应用文的教和学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适当改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内容上可以更加丰富。应用文格式“死板”,但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让内容丰富起来,结合学生生活,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或者社会热点问题中的应用文现象,增加它的现实感和趣味性。比如微博上的倡议文、发起捐款的微博、求助的微博、寻人的微博等等就是短小的“微应用文”,写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传播的速度和效果。

(2)形式上,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等形式,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实际,布置任务,让学生课下完成、课上分小组分析讨论完善,变“无趣”为“有意义”,让“话剧”、“辩论会”走进应用文写作的课堂。

(3)学而致用。组织校园应用文大赛,让应用文写作较好的同学赢得荣誉;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者社会上的应用文写作“有奖征文”、“有酬征文”活动,让学生切实了解到应用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写个“通知”、“请假条”,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的鉴赏能力,从而督促学生有压力地写好应用文。

2.“难以理解”

针对难以理解的原因,调查显示主要原因是没有接触过,所以一头雾水。我们建议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安排他们符合自己相关专业的实习,同时将应用文写作课程放在高年级阶段,这样随着学校创造的条件以及学生自己的成长,不断见多识广,自然就会由没接触变为有所触及了解,变难以理解为可以理解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3.“繁杂”

这也是应用文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分类繁多,而且因为教材缺乏学科内绝对权威性,教材版本很多,文种分类、定义、格式也是不尽相同,更是使人感觉繁杂、眼花缭乱,而且因为学生专业课任务繁重,造成应用文写作等基础课的课时量一减再减,根本就不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所有内容,我们只有“删繁就精”,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学精学透。格式化“表格类”的固定格式,学生可以比葫芦画瓢的一律不讲,只选择紧扣本专业、写作弹性较大、需要较高技巧的应用文写作来详讲。比如营销专业,合同的写作很重要,但每个公司合同经过律师把关后,基本都形成了格式化合同,就没必浪费时间去学去记忆,而市场调查报告、市场经济预测就需要详讲、精讲。这样既学了应用文写作的技巧,提高了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又减少了学习内容,同时保留了应用文写作教程的“工具书”作用,以便学生需要哪个应用文文种的时候随时可以从教材上查阅,从而让学生不再感到“繁杂头晕”,既学会了基本必备的简历、自荐信、工作总结以及和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应用文文种的撰写,又学会了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以便将来学习工作中接触到学校却没学到的应用文的写作方法,达到我们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

总之,只要我们让所有学生都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都喜欢上应用文写作课程,对应用文写作产生极大的兴趣;同时我们教师上课认真筛选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并且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授课方式;再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意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并尝到写好应用文的好处或者品尝到没写好应用文的苦果,那么应用文课程必定会成为大学校园里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唐丹,谢水璎,黄金花.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的调查报告――对广西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学生的调查与分析[J].考试周刊,2010(12).

[2] 尹军利,石慧刚.阿利热合买提民族预科生应用写作阅读教学调查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09(32).

应用文写作课程总结篇(4)

关键词: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设置;两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112-02

应用文写作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高职院校都逐渐认识到应用写作能力之于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相应地开设了应用文写作类课程。但是,在课程定位上,各高职院校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将应用文写作课程定位为公共基础课,个别院校甚至定位为公共选修课,学时也极为有限,使应用文写作课程游离于专业教学,无法得到实质性的重视。在教学实施上,教师往往不顾学时有限将诸多内容放进来,多以行政公文作为“重头戏”进行教学,再以此为基础比较全面地涵盖其他类应用文,形成长期以来一贯式的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经济文书、法律文书、礼仪文书等几部分组成的课程内容体系,结果导致如下现象的产生:在公共基础课上,不看对象而大讲特讲行政公文,对没有专业底蕴的学生讲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这样文种的“皮毛知识”等等。笔者认为这是不顾实际、不看对象、任意拔高公共基础课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地位的表现。课程内容体系庞大,学习文种繁杂,既造成内容容量过大与学时极其有限之间的矛盾,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程内容的庞杂而对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模糊,提不起学习兴趣。近几年,在新的职教理念的指导下,尽管对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努力开展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但从总体上看,上述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当然,也有的高职院校或相关专业开设了带有专业性质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如秘书类专业开设了《秘书写作》,财经类专业开设了《财经应用文写作》,旅游类专业开设了《旅游应用文写作》等,我们可称之为专业写作课。但是,一则这样依据专业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比例仍然很小,二则即使在专业性质较强的写作课程上也没有能够解决好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问题,一些专业性质的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公共基础课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实质区别,专业特色不突出,专业特征不明显,专业适用性不强,只要看一看市面上现有的专业写作课程教材就可窥见一斑。

很明显,这些问题也是导致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效果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包涵了大量与学生所学专业不相适应的专业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既冲淡了公共基础课的课程属性,又不能实现专业写作课的教学目标;作为专业写作课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与一般意义上公共基础课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没有本质区别,那么,即使开设了这样的专业性质的写作课程,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应用文写作应该与专业特色突出、专业特征明显、专业适应性强的专业性质的应用文写作区别开来,分别承担各自的功能。前者主要是为了打好素质基础,具有通用性,后者则是为了提升专业能力,强调专业性。两者不是传统意义的简单替代或“共享”,而是在分工基础上的相辅相成。

应用文课程教学两段论的设想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笔者提出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两段论的初步设想,即将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定位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写作课双重性质相结合的一门各专业必修课程,在教学实施上分成基础段和专业段两个学习阶段分别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共同构成完整的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一)基础段:各专业通用,基于学习过程设计教学内容

在这一阶段,应用文写作定位为公共基础课性质,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内容突出普遍通用性,主要基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即校园学习生活需要来设计,着眼于学生个体或群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应用文种进行教学,既为校园的学习生活提供切实的帮助,又为后续的专业写作学习和走向社会的写作实践打下基础,不求全面,但求实用,以提高学生的日常应用文写作能力和相应的素质修养为目标。教学实践证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当下的学习生活结合得越紧密,学生会越感兴趣,学习的疏离感也会越小。如学生个体和群体在日常校园学习生活中要使用借条、欠条、收条、领条等各种条据,就需要学会条据的写作;要参加各种演讲比赛,就需要学会演讲稿的写作;要申请加入各种社团和参加各种岗位的竞聘,就需要学会申请书和竞聘词的写作;要根据需要向有关人员或组织表达感谢、慰问、祝贺等情意,就需要学会感谢信、慰问信、祝贺信等文种的写作;班委会同学和学生会同学在进行管理或开展工作中要使用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倡议书、海报等,就需要学会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倡议书、海报等文种的写作。这一阶段的教学特别注意以学生个体和群体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对应用文的现实需要为基础,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探寻教学活动与学生现实写作实践相结合,一则对学生的现实写作需要有直接的帮助,使其对应用文写作课程感兴趣;二则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认识到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应用文,使其充分认识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二)专业段:与专业对应,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

在这一阶段,应用文写作定位为专业写作课性质,必修课根据专业特点在后续学期开设。教学内容突出专业实用性,主要结合不同专业领域所需要的应用文来确定与基础段彼此区别又对其拓展延伸的教学内容,所选的应用文种应该是学生就业上岗后在专业岗位或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如广告设计专业应当重点确定广告文案设计、解说词等文种的教学;市场营销专业应当重点确定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经济合同等文种的教学;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当重点确定财务分析报告、预算报告、决算报告等文种的教学;等等。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应用文是其今后从事专业领域岗位工作要经常使用的应用文,是其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结合相关专业课程学习这些专业应用文的写作。这样,课程教学就增强了针对性,避免了盲目性。在学期安排上则可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进行,不可“一刀切”地固定在某一个学期。因为专业性写作往往要以专业底蕴作为基础,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专业性写作提供了写作内在的“灵魂”支持,绝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应用文格式加例文的讲授。如秘书类专业学生学习商务谈判方案的写作最好有商务谈判类课程的支撑,旅游类专业学生学习导游手册的写作最好有导游基础知识类课程的支撑,财会类专业学生学习财务分析报告最好有财会实务类课程的支撑等。否则,专业应用文写作仍然是无本之木,徒有其表。

应用文写作课程两段教学的实施准备

如果按照两段论设想来实施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需要首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性准备工作。只有这些基础性准备工作做好了,两段教学设想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也才能够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基于工学结合的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实践教学。

(一)做好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归并

由于专业段教学要结合不同专业进行更加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所以,首先要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专业领域的实际调研,通过调研明确该专业应该重点学习哪些专业性强的典型应用文种,保证文种的专业针对性。同时,处理好基础段与专业段的关系,做好教学内容的合理归并,因为两段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重复或交叉问题,有的文种在基础段学习了,但在专业段可能还会涉及,比如工作计划,在基础段可以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学习计划或学生组织的工作计划,而在专业段自然也会有相应的工作计划。笔者建议,对于这样的文种,如果在学生校园学习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仍然归并到基础段进行,专业段则结合专业内容进行复习式的教学即可,主要精力还是在典型专业文种教学。

(二)编写适用对路的校本特色教材

教材建设是课程教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前由于在课程定位和教学实施上一直存在着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写作课混淆不清的问题,所以,市面上高职应用文写作教材洋洋可观,新版本也不断地出现,但千书一面的现象也相当突出,多数教材如果用通用性或专业性的标准来衡量都有失偏颇,都谈不上适用对路。所以,应该编写适应两段教学的具有校本特色的应用文写作教材,既可以根据本校开设专业情况,在一本教材中前面设置公共基础段的文种,后面分设专业写作段的文种,又可以独立建设一本公共基础段应用文写作教材,再分别建设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写作段分册教材。唯有如此,才能够解决目前应用文写作教材公共性有余、专业性不足的问题。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教材编写问题了。

(三)吸纳行业的专业人士参与教学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许多高职院校都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士来承担一些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但应用文写作课程则由于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及传统思维定势等影响,基本上都是由校内的专职教师任教。校内专职教师大多没有相关专业领域的实践经历与经验,特别是将应用文写作定位为公共基础课的院校,课程教师的相关素质问题更加突出,对某些专业性很强的应用文的教学还只停留在外在格式的简单介绍上,难以触及文种写作的实质。要想提高专业段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吸纳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与到教学中来,或聘请有相关写作实践经历与经验的人士参与授课,或聘请其参与专业段课程的建设,这样的实践课程教学才能真正体现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董灵芝.高职学生提高应用写作能力的若干思考[J].语文学刊,2010(7):143-144.

[2]金常德.《新编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编写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5):53-54.

[3]成青.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如何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5).

应用文写作课程总结篇(5)

关键词: 大学生 竞赛项目 考核设计 应用写作课

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各省针对在校大、中专学生设置了一系列竞赛项目,如创业计划大赛、电子商务大赛、统计调查设计大赛、职业生涯大赛等,其中许多竞赛涉及应用文文种写作,因此,将大学生竞赛项目引入应用写作课堂教学中是必要的。竞赛也是一种项目,把竞赛项目纳入课堂教学本质上属于“项目教学法”,只不过竞赛项目比起一般教师为课堂教学虚拟设计的项目更具有现实性和激励性。因此,竞赛项目是更适宜于大学阶段操作的一种实践项目。把竞赛项目引入应用写作课堂分“引入项目-重组教学单元-分组学习讨论-评价考核”四个环节,在“大学《应用写作》课引入竞赛项目的教学探讨”一文中,我已经探讨了“引入项目”、“重组教学单元”和“分组学习讨论”三个环节,下面重点谈谈课程考核环节的设置。

一、传统应用写作课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应用写作课注重应用文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考核。这主要受授课内容的影响。按照课程大纲要求,以往应用写作课的授课内容按照章节分为:应用文概述、行政公文、日常公关礼仪性文书、事务性文书、经济文书、法律文书、新闻文体、毕业论文等几部分。教师讲授内容一般是依照章节逐一讲解主要文种:先理论知识,再分析例文,最后模仿练习。正因为教学内容忽略课程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考核方式也照搬理论课程的考试方法。传统应用写作课考核方式大多被设置成“期中一份小作业(占总成绩的20-30%),期末一张笔试卷(占总成绩的80%或70%)”。笔试试卷或为开卷或为闭卷形式,试题类型多为:填空、选择、简答、论述、改错、写作等,其中填空、选择、简答、论述属于客观题,分值大,大约占了70%多。这种重知识、理论的考核方式,不仅不能锻炼学生的写作技能,而且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或套用格式(开卷考更简单)就能顺利过关,所以往往觉得这种课不用学也行,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正确判断和认识,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基于大学生竞赛项目的应用写作课考核设计

要想改变传统考核方式,关键是先改变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应用写作课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技能课,几乎覆盖社会各专业领域,大、中专院校之所以普遍开设这门课程,原因正在于此。任课教师首先要对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有充分认识,如果只是用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敷衍了事,就会失去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其次,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也要重新加以思考,近些年,研究者提出很多改革方案,如“案例法”、“情境法”、“项目驱动法”,等等,这些教学设想都是基于应用写作课的实践性提出来的,但教师主观设计的案例、项目、情境等带有一定虚拟性,学生实践动力仍然不大。基于此,本文提出将大学生竞赛项目引入应用写作课堂教学中。出于就业的考虑,大学生对于参加竞赛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所以,在课堂引入竞赛项目比起其他虚拟项目,具有较大的现实性和激励作用。根据授课内容和方式的变化,考核方式相应地改变:

1.注重学习过程,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

基于大学生竞赛项目的应用写作课考核方式把平时考核分值增加到40%~50%,条件允许的话还会继续加大。平时考核方法不再是一次作业那么简单,变得多种多样,具体包括:

(1)单元学习评价和考核:基于大学生竞赛项目的应用写作课授课内容是结合竞赛项目整合的几个教学单元,有创业大赛学习单元、职业生涯大赛学习单元、统调大赛学习单元等。如给经管专业学生结合大学生创业大赛组织的一个单元的授课内容:包括八个步骤:要求学生以教育厅的名义下发大赛通知或者以学校名义转发教育厅关于大赛的通知文件的写作;筛选合适的题目进行方案设计;引导学生为创业项目进行市场调查问卷设计和调查报告写作;组织策划及策划书写作;与相关公司建立合作训练合同书或协议书写作;为资金或其他问题向上级请示训练请示文种写作;为项目招聘人员训练招聘启事、求职简历写作;采访相关创业人员训练新闻访谈写作。老师组织学生分成6人小组,选出组长,负责进程和协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讨论交流,进行选题、定题和筛选项目,完成竞赛项目相关的文种写作训练,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给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评定和考核,考核依据是每组完成的竞赛相关文本写作和小组成员互评成绩,这部分成绩约占平时成绩的50%。

(2)课堂发言考核和其他:大学生竞赛不仅要求参赛者熟悉专业知识,精通文种写作,而且设计了10到20分钟的流利讲解和说明环节,这就要求设计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我们在竞赛项目单元学习中要求小组成员进行轮流汇报和总结,同时在课程基础内容讲解中要求学生针对错题修改和写作的发言训练,还有演讲训练,这部分占平时成绩的40%,另外,考勤和课堂表现等考核占10%。

(3)参赛奖励机制:对于积极参赛的同学平时成绩给予加分奖励(校级5分,省级10分)。获奖(校级以上)同学课程免于考试。

2.期末考试题型以测试文种写作方法和能力为主:因为基于大学生竞赛项目的应用写作课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文种写作训练,因此,期末考试题不需要设置大量客观题以方便学生过关。近两年,我们的期末考试题型中80%是测试学生写作方法和能力的,题型有填空(主要是公文语言认识,文种构成、习惯用语等内容只占20%分值),其余为改错、给材料用完整的公文格式写作通知或请示等、消息写作、新闻评论还有微博写作及邀请函、求职简历制作等内容。题目注意接近大学校园和大学生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或50%,希望逐渐减少分值。

“课程考核是教师影响学生对课程学习态度和行为的最强有力手段”。的确,要想改变学生对应用写作课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最关键的还是任课教师的考核设计。基于大学生竞赛项目的应用写作课考核设计是在课程教学改革基础上实现的,这种围绕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进行的考核正在发挥作用,显示出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夏晶晖.应用型本科教学中技能型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193-196.

应用文写作课程总结篇(6)

关键词:中职;应用文写作;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4-0126-02

通过大量的听课实践,笔者将中职应用写作教学现状按教学效果分成了三个层次:(1)教师没有安排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导入环节,而总是按照教材中“概念—适用范围—特点—分类—结构—写法—注意事项—范文与分析—练习”的结构形式讲解,学生学习积极性很低,睡觉、玩手机现象较多。(2)教师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确定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的导入环节,学生能比较配合地完成文体知识的学习。(3)教师按照项目教学法等行为引导教学法教学,学生在学习文体知识方面很活跃,且能较好地理解和记忆课堂教学内容,但在写作实践环节,依然表现得不够积极和主动,而是停留在抄袭范文的层次,极少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独立进行写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主导地位。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实施层面对教材进行改造,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使用教学方法提高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以下三条途径,与广大同仁切磋。

利用好“首因效应”,以

《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导入课

为载体,培养学生兴趣

目前,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佳,若能利用好“首因效应”,以《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导入课为载体,培养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兴趣,对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实效至关重要。

“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为主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显著的影响作用。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便是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有的学生有“实用主义”思想,只有他们真正认识到学好应用文写作对自己未来生活的重要意义,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有的学生属于“亲其师,信其道”类型的,当他们对任课教师心怀敬意甚至有所崇拜时,就能对其所教课程产生兴趣。

鉴于此,在《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导入课上,教师需要让学生信服《应用文写作》课是与我们的生活、工作紧密相关的课程;需要让学生信服《应用文写作》课是有用的课程,让学生感受到讲授《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的教师是值得他们喜欢和信服的人。

那么,在《应用文写作》的导入课上,教师可以通过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条据(借条、欠条)为例,特别是联系当今社会上因为条据撰写不规范引发的法律纠纷,让抱有“实用主义”思想的学生对应用文写作发生兴趣;教师还可以讲述历史故事的形式,与学生共同学斯的《谏秦王逐客书》、李密的《陈情表》、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让学生充分在历史情境中体会到应用文的确是“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善恶忠奸”,感受到应用文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在讲解这些的过程中,通过抑扬顿挫的语气、犀利透彻的分析、深入浅出的导入等,让学生喜欢上教师,进而喜欢上这门课程。

以行动导向范式为

指导,遵循认知规律

传统应用文写作教材编写的顺序一般是先介绍文种的写作理论知识(概念—适用范围—特点—分类—结构—写法—注意事项),然后附上一两篇例文作说明。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地按教材的顺序实施教学,难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这是因为课前没有任何激发学习动机或提高学习兴趣的铺垫的教学,对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学习目的普遍不明确的中职学生来说,无异于“饱汉面前摆着美肴”,激不起任何“食欲”,又何谈教学效果;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顺序,写作理论知识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例文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按照教材进行课堂教学,便是先给学生进行理性认识,然后再进行感性认识,违背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效果自然不好。

行动导向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论汲取融合现代心理学思想精华而形成的一种新思潮,它以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行动实践,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行动能力、生活经验和知识体系。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整个教学过程,是“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鉴于此,在应用文写作课中,任何一个文种开讲之前,必须花足够的心思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讲授任何一个文种时,必须跳出应用文教材提供的教学程序,遵守学生认知规律,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重新组织教学材料恰当安排教学流程。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讲解某一文种的一般流程:(1)设置文种应用的情境。在生活中,不是根据学的文种知识编造应用文,而是根据现实中的问题先选择合适的文种,再以文种的理论知识为指导,联系实际,撰写出格式规范、合乎情境、能解决问题的应用文。因而,分析情境,选择好适合的文种是首要问题,而先给定情境,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2)解析例文。包含分析例文中描述的情境与例文的文种之间的联系,探讨该文种的适用情境;分析例文的结构,讲解该文种的组成部分;透析例文深层的逻辑规律;点评例文的语言特点,如语体风格、惯用句式、惯用语等。(3)讲授写作理论知识,学生口述理论知识。(4)学生根据给定情境,撰写合适的应用文。(5)学生优秀作品析评。(6)学生自评,小组评价。(7)总结。

因材施教,综合采用

多种教学法保证教学效果

在已发表的论文中,如邱惠湖的《技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方法探究》,张凝婕的《激活职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策略探讨》等,论述了精讲法、对比法、情境教学法、典型范文分析模仿法、病文修改法等教学法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其他角度谈一谈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学有法”的心得。

选择好案例 案例教学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备受推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同样的案例教学,如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接近的案例或是最近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学生会更有兴趣。例如,在讲授《招标书》时,选择学校近期要开展的操场塑胶工程为案例背景;在讲授《贺信》时,选择写给其母校江苏省大浦中心小学百年校庆时的贺信为案例进行分析;在讲授《申请书》时,选择中职学生免学费的申请、中职学生生活补助金的申请等为案例进行分析。所以,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案例的时效性、本土性。

运用好比较 心理学认为,某一事物的特性总是在同其他事物的比较中显示出来的,这是比较原理。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可以使用比较原理学习类型相似的文种。在训练学生写作启事和海报时,先说出两者的相同点——都是向社会公众发送信息、引起公众注意以及获得公众的协助、认同,都具有鲜明的目的性,都注重宣传效果,文字都力求准确、鲜明。接着把两者的不同点通过列表的方法从适用情境、内容、公布方式、制作形式、使用对象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学生就能较好地掌握两种文种的异同,为今后在实践中能准确地应用打下基础。

教好“万法归宗” 应用文最本质的特点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写作实践。如请假条,是写作者为让领导批准预期的假期,借条是证明保留借条者与写借条者存在借贷关系,便于日后讨债……应用文实用的目的,决定了应用文的材料取舍、结构布局、语言风格。这是应用写作万法归宗的“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反复结合不同文种的情境及对应例文说明并讲解应用文主旨、材料、结构、语言之间的关系,那么将会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应用文写作技巧,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00-262.

[2]崔景责.心理学视野中的德国职教行动导向教学范式[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7):25-31.

[3]姜大源.指导优先原则与建构优先原则的特征及其融合——关于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原则及其思辨[J].职教通讯,2005(2):5-8.

[4]邱惠湖.技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方法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98-99.

[5]谢志生.谈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导入方法[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101-102.

[6]张凝婕.激活职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策略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2):113-114.

应用文写作课程总结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作过程系统化;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更多职业性人才。在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时,也要将之与职业性结合起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重新建构,并通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与职业能力、工作过程相对接,助力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进一步提高,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目标也能顺利达成〔1〕。本文联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内涵,对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必要性进行细致分析,并从教学目标优化、课程内容重构、学习情境设计、课程情境实施、实际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希望可以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发挥参考作用。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内涵

工作过程,即在企业中为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且取得较好工作成果的一个完整过程。对工作过程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主要表现为对象企业化、任务动态化和成果流程化。伴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工作过程也由原本的看得见摸得着,转变为看不见摸不着和程序动态化的状况,而工作过程系统化就是工作主体通过对真实工作过程各任务环节归纳总结和优化处理后形成的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过程组合体。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运用,就要严格遵循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任务选择、明确学习领域和实施学习任务这一逻辑主线展开,以保证最终教学实效〔2〕。

二、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一)使应用文写作与实际岗位工作密切结合

高职院校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其主要目的就是为学生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这就意味着要体现出应用文写作的职业性。以往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主要是对书本教材涵盖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没有与实际岗位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无法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还极大降低了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就可以改变这一状况,使应用文写作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结合,既能丰富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又能确保最终教学实效。

(二)实现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有效培养

高职应用文写作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多,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内容后要形成一定技能,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积极开展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活动,可以围绕应用文实际写作教学内容,创建与之相对应的工作任务环境,学生通过工作过程分析开展学习任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在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应用文实际写作能力和水平就能得到明显提高。

(三)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效率与质量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对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教学效率与质量提升方面,依托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实现,而开展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就能够促进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优化升级,在更加贴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更好达成应用文写作教学目标的同时,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效率与质量也能得到明显提升〔3〕。

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一)教学目标设计

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要体现对象企业化、任务动态化和成果流程化要求。如果继续沿用以往的教学目标就无法取得理想教学效果,所以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并建立以职业竞争力培养为中心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目标,深入推进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具体实践中,老师还可以从岗位出发,对学生实际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应用文写作技能进行了解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应用文写作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让学生通过学习既能掌握相应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实际工作中需要具备的应用文写作基本应用技能。

(二)课程内容重构

高职院校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要充分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内容设定,要对当前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教材进行深度剖析,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境,对应用文写作内容进行认真仔细梳理。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将现有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情境中的应用文写作内容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存在的差距,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要求,对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建构,在体现应用文写作与实际工作紧密融合的基础上,为后续学习情境设计和课程情境实施奠定良好基础,从而促进新时期应用文写作教学目标的更好达成。从高职应用文写作原有课程结构来看,涉及的应用文写作理论知识、大学生通用文书、常用工作文书、公文等内容,与工作单位实际工作缺乏有效对接。基于此,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就要紧密联系应用文写作和实际工作情况,对课程结构进行重新建构,引导学生从社会实践角度看待和学习应用文,并在遵循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中,不断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水平。

(三)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简而言之就是课程单元,主要是根据职业特征的对象、内容、手段等要素,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等步骤,将每门课程演变为三个及以上平行递进独立主题的学习单元,实际操作最好先确定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过程,并根据具体实施步骤进行教学化处理,执行时要严格遵照平行、递进、包容等原则,对具体工作过程进行梳理和细化,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整个教学活动也能更加顺利展开〔4〕。例如:在对描述性应用文进行学习情境设计时,就可以围绕请假条、收条、启事、方案、调查报告等事务文书类应用文内容进行,对工作任务、具体实施步骤进行明确,主要包括接受任务、确定文种、收集材料、执笔行文、修改发布等内容。还可以根据职业成长经历进行更加细致划分,例如:刚进入职场的学生,描述性应用文学习情境设计的典型工作任务就是“固本强基”,学习内容也要着重体现在语法和逻辑上面;针对职场新人典型工作任务就可以是文件处理和日常工作,学习内容主要包含收文发文、公文格式、装订要求、请假条等;升级为职场骨干以后,典型工作任务就会转变为宣传策划、会务安排等,学习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具体包含会前筹备、会议通知、主持词、会议记录、会议简报、调研报告、计划总结、法律文书等,通过有层次的设计,可以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要,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也会得到不断提升。

(四)课程情境实施

在完成课程重构和学习情境设计以后,怎样实施课程情境,使似曾相识的内容演变成柳暗花明的教学效果,已成为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密切关注的重点环节。实践中老师除了要做到大处着眼以外,还要从小处着手,为学生应用文学习实践指明方向,整个应用文写作教学目标也能更快更好达成。例如:在对指导性应用文开展教学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布置工作和提出建议,如命令、决定、指示、批复等,在围绕这些内容设计好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内容以后,还要同时兼顾大处着眼和小处着手,在向学生详细讲解格式规范、完整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主题、写作目的,清晰知道称谓、事由、时间等要素的具体作用。有了这些认知以后开展实践行文操作,可以获得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并促进学生从应用文写作生手向熟手能手方向转变。整个过程中,老师还可以根据课程情境实施情况,对多样化教学手段进行灵活运用,在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掌握应用文写作要点的同时,学生应用文写作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也会明显增强,并确保课程情境实施有序、高效和高质完成。

(五)实际教学评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