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土地资源应用范文研究

土地资源应用范文研究

时间:2022-10-28 15:50:10
土地资源应用范文研究

土地资源应用研究1

近年来,在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状况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步向着高质量的方向迈进,但是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土地资源稀缺等,这加剧了我国的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在这种状况下,我国必须要发挥信息化测绘技术的优势,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力度,从而保证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提升土地利用率的目的。同时,对于矿山工程来说,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最大限度内对现代矿山工程的采矿精确度和效率等进行有效的改善,在尽可能规避矿山施工风险的同时,保证能够将信息化测绘技术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

1信息化测绘技术和其标准化的概述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化测绘技术作为其中的产物应运而生。从其理论定义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测绘技术是一个能够提供高效和实时地理信息的综合性的服务技术,其凝聚了传统技术的优点,并且对于传统技术当中的不足进行了不断的完善。信息化测绘技术将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以GPS最为核心,借助测量的矿山和土地的界点和特征点采集相关信息,保证能够获取到高精度且具有动态性的地面影像信息,做到快速提取各种空间信息,进而对测量到的三维景观进行虚拟。对采集到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标准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处理,不仅将科学技术本身的优势发挥了出来,还能够提升对矿山和土地进行测量和开发管理的质量和成效。随着目前地理信息和多专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和应用,加上测绘事业不断的转型升级趋势,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基于不断完善的地理信息标准体系,使得标准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在多项重大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逐步实施完成的状况下,逐步在实际的过程中演变成了技术标准,将应用在工程当中能够大大改善以往标准较为滞后的状况。

2信息化测绘技术对于矿山和土地开发的重要性

(1)在矿山和土地开发中应用信息化测绘技术不仅有助于直观地展现矿山和土地开发的状况,将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能够综合使用各种参数,模仿矿山和土地的状况,将勘测中的各种地理样式等更加直观的呈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使内容的阐述更加明确,还能够使相应的测量图纸更加标准化和准确,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测绘技术获取更多的地理和地形等方面的信息支持。

(2)信息化测绘技术的使用能够使矿山和土地开发中的数据勘测质量得到提升,能够为国家提供更加精确和标准的矿山和土地信息,能够保证各地政府相关部门的矿山和土地规划信息的获取更加可靠,进而为相关的管理人员提供更加科学的问题解决办法。同时,信息化测绘技术还能够依据相关用户的实际需求,对获取到的信息和数据等进行再次加工,从而保证满足不同的用户使用需求。

3信息化测绘技术在矿山和土地中的标准化应用

3.1信息化测绘技术在矿山中的标准化应用

3.1.1用于对各种与矿山采集相关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分析

目前,我国结合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将信息化测绘技术的标准体系,应用到矿山实践的过程中,对整个矿山测绘的数据进行精确的分析,保证数字化测绘技术在矿山中应用能够提供标准化的服务。针对矿山相关数据和信息采集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标准顶层设计,制定适应于矿山的标准体系,发挥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等新型技术的优势,理清各个具体标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等,进而达到提升数据采集效率和节约成本的作用。因此,将信息化测绘技术在现代化的矿山测量工作当中进行标准化的应用,对于提升测量的精确度和测量效率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借用信息化测绘技术及时存储各种数据和结果,推动矿山工程的标准化进程。

3.1.2有助于对矿山常规和紧急预警工作进行标准化的完善

对于信息化测绘技术来讲,矿山工程的测绘信息应急保障作为标准化应用的重要内容,对于矿山工程而言,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必须要引起相应的关注。如果忽视了矿山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很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必须要深入研究数据的精度、地理位置之间的空间关系、通信能力和应急需求的时效性问题,进而为常规和紧急预警工作提供相应的统一编码体系,建立完善的数据和服务技术标准和规范。通过制定相应的标准,能够使各种风险的预估能够安全和可靠,从而使相关的施工人员能够做好对矿山的常规和紧急预警工作,进而提升标准化应用的实效性。

3.2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土地中的标准化应用

3.2.1有助于对土地利用调查开展标准化的服务

推动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土地利用的更新调查中的标准化应用,需要明确土地利用调查的测量规范。在尽可能满足土地利用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新标准化法的相关内容,既要了解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成果,还要重新对调查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开展实地调查,进而建立完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影像数据库,秉承实现土地利用图件、数据和现状的标准化和一致性对的原则,从而加快土地利用调查和管理工作的进行。

3.2.2有助于土地勘测定界

通过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当中的标准化应用,与现有的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的测绘成果管理标准和规范结合起来,制定出相应的标准体系,以此可以对土地现场的利用范围、划界点位置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并且将绘制土地利用状况依据对土地的利用面积进行合理的计算标准等,为土地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做更加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在测量和标界工作中,信息测绘技术将用于野外数据收集和图形数据处理当中,利用GPS定位、GPS数据采集等,保证差分观测的形成,进而促使更精确的三维坐标计算和移动台站精度的形成。

4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测绘技术在矿山和土地中的标准应用不仅能够在确保矿山和土地测量的准确性方面发挥作用,还能够有效的提升矿山和土地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确保矿山和土地资源管理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信息化测绘技术的优势,构建矿山和土地资源相关的各种资料库,保证各种数据的高效利用。

作者:苏海霞柴芳单位:鄂尔多斯市国土空间规划院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综合保障中心

土地资源应用研究2

鄄城县地处鲁豫交界,毗邻河南濮阳市,辖17个镇(街道)、452个行政村、1126个自然村,总面积1037.67平方公里。鄄城县农村宅基地共266426宗、总面积7131万平方米,户均宅基地267.64平方米。户均宅基地面积超过《山东省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规定平原地区宅基地最高限额200平方米的规定。2018年,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18]27号)的通知(下称《通知》),鄄城县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充分发挥“三权分置”各自功能和整体效用,初步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平等保护的“三权分置”格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全县62试点行政村、90个自然村,一户多宅1775宗,空闲宅基地1934宗,资格权认定46839人,收缴有偿使用费426.40万元,有偿退出宅基地380宗,盘活宅基地1583宗,解决就业人数727人,宅基地产生经济效益11328.86万元。

1鄄城县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具体做法

1.1强化顶层设计,注重政策推动

1.1.1加强组织领导

全省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后,市委、市政府相继召开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就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菏泽市鄄城县关于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促进乡镇振兴的试点实施方案》(菏办字[2018]30号),并报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备案。鄄城县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综合服务组、技术指导组、宣传引导组、业务督导组,明确职责分工,具体负责宣传、指导、督导、考核等工作。各镇、街道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镇长(主任)担任组长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领导小组及相应的“三权分置”办公室,负责组织开展各镇、街道的试点工作。市、县、乡、村建立了四级联动机制和民主议事规则,明确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群众广泛参与的责任机制,形成领导有力、上下联动、全力配合、责权明晰的工作机制和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1.1.2加强工作督导

改革试点开展以来,市、县深化改革工作委员会定期听取专题工作汇报,鄄城县试点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5次现场调度会,成立4个外业督导组和8个内业技术指导组,深入一线召集碰头会、座谈会,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

1.2强化宣传引导,注重交流培训

1.2.1轰轰烈烈抓宣传。鄄城县主要实施了“八个一”宣传行动:县组织一支宣传车队、乡镇组织一辆宣传车;刷写一批宣传标语。开展一次文艺宣传;发放一份宣传单。电视台开办一个专题栏目《乡村振兴、宅改先行》,组织一次入村巡回宣讲,每村发放一个专题录音宣传U盘,通过村内“大喇叭”,播放“三权分置”试点相关政策。制作一批流动宣传展板,在各乡镇集市、试点村流动展出。

1.2.2参观交流抓提升。工作中切实注重挖掘典型、总结经验和提炼推介。去年以来,鄄城县先后组织5次外出学习考察,通过相互借鉴学习,促进工作推进。鄄城县的典型做法分别被《新华社高管信息》《农民日报》《中国自然资源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1.2.3接触底气抓培训。全县就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工作先后举办培训班5期,参训人员达3000余人次。把培训班办到村级一线,让试点村群众明形势、知政策、懂发展,自觉主动投身到改革试点工作中去。

1.3强化权籍调查,注重确权行动

1.3.1开展外业调查。鄄城县制定了《鄄城县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工作摸底调查及不动产权籍调查实施细则》(鄄农宅组发[2019]17号),对摸底调查及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内容进行规范界定,全面启动农村宅基地调查摸底,充分掌握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重点查清一户多宅、超占面积、闲置房屋、村内空地、附属设施等占地情况。

1.3.2规范建立台账。调查完成后,形成村级调查台账,经镇街政府及村委同意,确认资格权,发放资格权证。权籍调查成果转入不动产登记中心进行登记发证。

1.3.3调查成果公示。调查结果

经村委会确认,镇街“三权分置”办公室审核后,对符合资格权要求的宗地进行公告,公示无异议后,村委会出具《公示无异议证明》报送县三权分置办公室备案,由镇街政府发放《资格权证书》。全县90个试点村共调查测量21377户,形成调查档案21377宗,发放资格权证书16537本,发放不动产登记证书3069本。其中,一户多宅1775处、占比8.3%;非本集体经济成员使用宅基地1945处,占比9.1%;宅基地实际使用面积超出规定面积的8122处,占比38%;除一户多宅、使用多占等现象日渐突出外,90个村庄占地面积19336亩,村内闲散土地2846亩,占比14.72%。

1.4强化有偿使用,注重创新驱动

1.4.1合理界定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宅基地农户资格权,有权以户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用地面积,申请或使用宅基地建设农民住房。在资格权认定上,对农户依法依规合理享有宅基地资格权划定了9个标准,从基准日确定、花名册形成到审核颁证和存档备案,都做了严格的规定。

1.4.2严格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准确科学界定宅基地“一户一宅”的范畴、属性、审批管理,在有偿使用标准上,确定了农村宅基地每处不得超过264m2的基准面积,对超占、一户多宅等情况实行“阶梯计费]”。

1.4.3探索放活宅基地使用权。一改过去农村宅基地无偿、无期使用为有偿、有期使用,落实闲置宅基地收回权。对一户多宅的宅基地或者长期闲置、废弃的宅基地,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无偿或有偿的方式收回重新利用。在宅基地退出和流转上,对宅基地退出的农户申请、乡镇审批、协议签订、注销证书、处置验收和登记造册等6道关口以及宅基地流转的方式、范围、条件、程序和收益分配等,均做出了严格规定。同时,强化宅基地分配权和收益权。按照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行使新增宅基地分配权和闲置宅基地再分配权,妥善解决无房户、住房困难户的宅基地,保障农民的基本居住需求。

2鄄城县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工作成效

2.1以规划引领助推乡村振兴

优化了62个试点行政村的土地开发利用空间格局,构建农田农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约集聚、生态环境美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乡村发展新格局。

2.2以拓展融资助推乡村振兴

充分利用确权成果,建立了鄄城县农村宅基地(闲散土地)动态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系统,共设置土地交易、土地抵押、土地流转、土地盘活、土地有偿退出、土地租赁等6大板块。县建立了流转服务中心,乡镇建立了流转服务站,村居配备了土地流转信息员,及时流转信息,促进了流转双方的有效对接。试点村现库存闲散宅基地1934宗、51万平方米,已流转成交452宗、12.8万平方米,创造政策红利7.73万元。积极推进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抵押贷款,建立了农村宅基房地一体抵押贷款平台,群众在领取不动产证后,可以随时到农商银行融资平台办理抵押贷款。目前共办理抵押贷款21笔,累计贷款金额达200余万元。

2.3以机制创新助推乡村振兴

坚持租赁为主,流转、入股、抵押为辅的方式,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允许农民自主利用、村集体统一开发、工商资本投资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试点以来,鄄城19个试点村平均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7.5万余元。试点村共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2个,保护传统村落1个,打造美丽乡村规模为190余亩,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37个,净增土地指标4284.75亩,形成占补平衡指标1041.26亩,先后有8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参与总投资9.6亿元,解决就业3560余人,产生经济效益达6.42亿元。

3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的措施

3.1土地资源盘活要以规划引领

为风向标。坚持“多规合一”,加快修编村级规划,努力盘活农村沉睡的土地资源。3.2土地资源盘活要夯实制度性文件和措施这块基石。认真研究制订制度性成果的配套文件和措施,在全县推广。重点解决农村住房的历史遗留问题,对宅基地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彻底清查,对不动产实施全面登记,对宅基地所有权、农户资格权予以落实与保障,实现农户的“一户一宅”。

3.3土地资源盘活要不断丰富

“三权分置”的实现形式。针对零星宅基地流转难的问题,加快推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不断丰富“三权分置”实现形式。进一步优化、配置、开放宅基地市场,解决宅基地转化为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后的用途限制问题,并对宅基地流转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吸引社会投资者进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市场,同时鼓励农民不断探索新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方式,提高社会经济收益。

作者:刘明卿 任金生 王宾张杰 张国杰 单位:山东省鄄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土地资源应用研究3

0引言

采石场在完成或终止采石功能后,其遭受破坏,未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称为采石废弃地[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公路、铁路以及房地产开发等基建工程进入了飞速发展期,也带动了采石行业的发展。一些具有石材资源的城郊地区凭借交通和公共设施配套齐全等优势,往往成为建设采石场的首选,因此城郊地区的采石废弃地问题也较为普遍和突出。过去长期高强度、粗放式的开采模式下,城郊地区的采石废弃地对当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及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城市半径的发展外扩,这些问题都将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城郊采石废弃地的生态修复任务也越来越紧迫。2019年底,自然资源部出台了《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通过政策激励,引导各方资金力量,鼓励矿山土地综合修复利用、实行差别化土地供应、盘活矿山存量建设用地、合理利用废弃矿山土石料,积极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2],为采石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和合理再利用注入了助推剂。南安丰州矿集区位于泉州市城郊地区,其饰面石材开采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时期,是泉州建筑石料重要供给地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区内重要交通线路和晋江流域沿线的可视范围内,以及自然风景区周边分布了大量采石废弃地。这些采石废弃地对当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探寻一种适合当地采石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和再利用对策是十分迫切的。1丰州矿集区采石废弃地现状分析

1.1采石开发情况与分布特征

南安丰州矿集区位于晋江流域中下游,距离泉州市主城区不到3km。该区地处欧亚大陆板块南缘及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的俯冲带,岩浆活动频繁,区内火山岩、侵入岩出露广泛,成矿条件好[3]。区内石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以盛产优质的花岗岩矿闻名,其中当地的“砻石”被称为“泉州白”。改革开放以来,当地石材企业和采石场数量急剧增加,逐渐形成了相对集中的石材开发基地。根据当地花岗岩矿床覆盖层较薄的特点,区内石材矿山普遍采用露天凹陷的开采方式。浅表层岩体风化强、裂隙多,荒料率低,主要以爆破开采碎石为主;而深层岩体裂隙减少,荒料块度大,主要采用机械破碎、切割[4]。近年来,随着当地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该区内石材矿山已全部关闭退出。但长期重开发、轻治理的开发模式,使该区内生态环境积累了沉重的历史欠账。区内形成了大量以岩壁、斜坡、台(阶)地、凹陷采坑及渣场等为主要地貌且相对集中连片的采石废弃地。根据《南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进行认定的公告》(2022年3月14日)资料显示,区内遗留的荒废矿山、石窟共128处,集中分布在区内铺顶、素雅(横路山)、后田、旭山、桃源(大钟山)及玉湖一带,累计影响面积约2.6km2,区内采石废弃地分布情况详见图1。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破坏自然景观。区内采石迹地、高陡岩墙与周边自然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特别是位于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居民区、晋江流域及风景名胜等敏感区周边及可视范围内的采石废弃地,不仅给当地造成了视觉污染,也对泉州主城区的景观形象造成不良的影响。

(2)生态环境严重退化。采矿活动剥离了地表岩土体,原有土壤结构被破坏殆尽,生态系统结构受损。区内面临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的严峻挑战。

(3)存在地质灾害隐患。该区采石场遗留的大量高陡边坡、岩壁岩墙及尾矿渣等。在该区多台风、暴雨频繁的气象条件下,易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问题;此外区内的凹陷深坑也给周边居民造成一定安全隐患。

(4)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区内采石场的开挖,石料、石渣、弃土等的堆存,损毁或侵占了大量土地,其中也包括一些农用地和林地。这些土地治理难度大,且难以无法恢复原用途。总的来说,丰州矿集区内采石废弃地具有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及靠近城镇等特点,且大多未经过治理,处于废弃状态,对当地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及土地资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既不利于当地的城镇化建设进程,也影响着泉州主城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该区的生态修复治理已成为当地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2采石废弃地的生态修复

采石废弃地生态修复工作的思路和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5]:①消除安全隐患,即通过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使采石场内边坡安全稳固,这也是修复工作的首要考虑因素;②疏通和整理水系,即完善防、排水系统,理顺采石场水系,防治水土流失;③恢复矿山生态系统,即通过建立土壤-植物为基础的生态系统,促进采石场的生态系统得到立体修复,按照地形地貌特点和修复侧重点,又可分为岩壁复绿和采石迹地复绿。

2.1边坡稳固工程

采石过程往往使当地的岩土体结构与地形地貌特征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对采石场进行修复时首要考虑岩石斜坡、采石坑及废石堆的物理安全稳定性。宜按照“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的原则,对区内地形地貌进行综合整治。对于坡面节理裂隙发育、岩土结构不稳定的边坡,宜采用分台阶削坡减载、喷混凝土及锚杆加固等工程手段整治;对于坡度较缓、岩土体结构相对稳定的边坡,宜采用清理危岩、浮石及架设安全防护网等措施进行整治;对于废石矿渣可进行清运、回填或分台阶处理;对于凹陷采坑,如后期不再利用的,可充分利用采石场原有废弃的土石或场地整治产生的石料进行回填。对于体积庞大的单个采矿深坑,回填方量巨大的,可先修建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护栏,后期再考虑综合利用,如作为城乡建筑垃圾填埋场、渔业养殖等。通过前期场地的工程整治,基本消除区内主要的地质灾害隐患,为后续的修复工作创造稳定安全的条件。

2.2排水和防护工程

区内地表土壤遭受破坏或缺失,而使得水土保持能力基本丧失。该区地处闽东南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每年台风、暴雨频繁。如果不梳理好区内采石场水系,容易产生内涝、积水、水土流失等问题,甚至引发山体失稳、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直接影响采石场的生态修复效率。因此需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气象和水文地质条件,做好排水和防护措施,包括截(排)水沟、汇水沟、蓄水池、挡土坝、急流槽和沉砂消能设施等,并定期进行维护,确保矿山水系通畅。2.3岩壁复绿工程岩壁复绿是采石废弃地生态修复的重点也是难点。岩壁往往具有陡立、高差大、难以攀附等特点,在固土、保水、保肥等方面能力较差,这也导致岩壁复绿工程中出现稳定性差和植被存活率低等问题。目前,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针对岩壁不同的岩性、高度、坡度、表面粗糙程度和施工条件等提出了治理对策,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成效。根据区内岩壁特点和以往治理的经验提出以下建议:当岩壁坡度小于45°时,宜采取客土喷播、生态植被毯或挂网植草的复绿手段;当岩壁坡度在45°~70°时,宜采用喷混植生和生态袋绿化的复绿技术;当坡度大于70°时,宜采取鱼鳞坑法、飘台植生槽法或阶梯整形覆土复绿法等,同时结合藤类植物上爬下挂进行治理。如果一些石壁缺失治理难度较大,也可通过石刻雕塑、彩绘等艺术手法进行遮挡。

2.4采石迹地复绿工程

采石迹地的生态恢复实质是人为加快区内生态演替的过程。经过开挖、破坏后的采石场废弃地受限于自身极端的土壤条件和小气候,其自我植被恢复能力几乎丧失[6],因此采石场迹地复绿的主要工作是重新构建土壤-植被的生态系统:(1)要重新构建一个具有较高生产力的土壤生态系统[7]。针对区内普遍缺乏覆土的情况,在场地平整和消除地灾隐患的基础上,可采用客土移植和土壤改良的方法进行土地复垦。其中客土移植即在不破坏异地土壤的前提下,取适量土壤移植至矿山受损部位[8];而土壤改良则是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技术手段,恢复有利于植被生长的表土层和生根层,培养良好的土壤基质层。(2)要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系统。在植物的选取上,要遵循植物群落的定居和演替规律,在了解当地气象、灌溉、土壤环境等条件的基础上,优先选取乡土植物,慎重引种外来植物[9],从系统角度考虑修复区与邻近地区植物竞争关系。在种植初期应选择能耐贫瘠、干旱、适应性强的先锋植物与速生的本地植物进行搭配;中后期则要考虑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稳定性,形成乔、灌、草、藤相结合的立体生态系统,使得重建的生态系统能够长期维系,可持续发展。以丰州矿集区为例,区内乔木树种可选择台湾相思树、黑松、香樟、马尾松和刺槐等;灌木种类可选择如三角梅、猪屎豆及柠条等;草本种类如五节芒、狗牙根、宽叶雀稗和木豆等;藤本植物可选择爬山虎、炮仗花及常春藤等。

3采石废弃地的再利用对策

采石废弃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10]。针对采石废弃地的生态修复,不应停留在简单的回填土和植树复绿上,而是要挖掘其潜在利用价值。丰州镇紧邻泉州市城区,具有人文历史悠久、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区位特点。在当地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布局等基础上,践行新发展理念,转化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推行市场化运作将采石废弃地重新再利用,不仅可以鼓励社会资本积极主动参与,解决矿山治理资金缺口的问题,还可以重塑当地的生态环境品质,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3.1加强水源涵养,构建生态屏障

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采石废弃地的利用应遵循“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原则。区内一些远离城镇居民区、交通不便、周边生态环境敏感性较高的采石废弃地,宜采取造林绿化、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为主的修复利用对策。如区内位于大钟山深处的废弃采石场,紧邻自然保护区及桃源仙境景区,人烟罕至,周边分布有桃源水库、大林水库和仙人井水库,周边原始生态环境较好。可在消除地灾隐患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原矿区内的植物生长机制、肥力等因素,做好水源地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人工管护,构建林种树种多样、功能全面的森林生态体系,增强流域水土保持能力,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和碳汇能力。此外,区内一些相对孤立分散、开采破坏范围较小、水土流失程度较轻的采石废弃地,也建议恢复为林地,以自然恢复为基础,辅以适当的人工干预措施,逐步通过自然生态演替来实现与周边生态环境的融和。

3.2提升土地质量,发展生态农业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阶段,将采石废弃地修复发展为生态农业也是有利于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选择。在当地土利用规划的基础上,可将具有一定耕种、灌溉条件的采石废弃地发展成生态农业。如区内位于素雅村、铺顶村附近的采石废弃地,邻近村落和农田,其地势相对平坦或坡度较缓,场地内有较丰富的土源基础,可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结合地形和土壤特点,开展造地造田、土壤改良、种草养畜,利用矿坑蓄水造湖等工程,提高生物和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率;还可以与当地农业结合,发展集果蔬种植、采摘体验、休闲观光、地学科普、文化传承等功能的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园。既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又可以解决当地农民就业问题,产生明显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3.3开发旅游资源,改善城镇形象

近年来,发展生态旅游成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开发利用的一个主流方向。对于一些生态敏感性一般、修复投入较大的,特别是具备一定的人文地理资源基础的采石废弃地,可以将自身特有的自然、人文、地理和采石遗迹有机结合,开发特色生态旅游资源潜力。如区内位于石砻一带的采石废弃地,交通便利,文化悠久,可挖掘丰州古镇文化历史———“闽南文化发源千年古地”、晋江流域文化及“砻石”开发史等,用艺术思维进行景观修复和场景改造,打造矿山主题景观公园、丰州古镇文化广场、石雕博物馆等公共场所;或结合采石废弃地的绝壁、深坑和水域,建设极限运动、探险和水上乐园等游乐设施。既可以提升城市形象,也可以带动当地旅游发展,促进当地生态、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

3.4综合整治利用,盘活土地资源

采石废弃地的生态利用,可与周边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发展规划相融合,对盘活土地资源和拓展土地空间都有重要意义。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可将区内一些植被绿化和土地复垦成本高的、占地规模较大或集中连片的,尤其是周边工业基础较好、公共配套设备较完备的废弃地再利用成为科普文教、商业会议、工业生产、垃圾填埋、仓储物流等用地,或进行土地资源储备。如位于后田、旭山一带的连片的采石废弃地,地表大面积的岩石裸露,单纯复绿治理投入巨大。同时这些地区具有紧邻泉州市区,周边工厂众多,供水、电力设施及物流等较为完善的优势。在生态修复、土地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与周边产业联动,结合当地的发展需求,如开发为绿色智造产业园、物流仓储基地等;或是根据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进行房地产开发、新农村建设、卫生养老及陵园等公共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当地土地资源利用率,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

4结语

城郊地区的采石废弃地遗留的土地资源浪费、景观破坏及生态环境失衡等问题,不仅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关系到主城区的景观形象和发展格局。对城郊地区的采石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和再利用,应遵循生态系统内在机理,突出安全功能和生态功能,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绿色发展的原则。在当地自然景观、地理、人文、区位条件和环境功能要求等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对策,挖掘废弃矿山的资源属性,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对当地城市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郭逸仙 单位:福建省197地质大队

土地资源应用研究4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土地利用规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其规划质量直接影响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土地的稀缺性和利用的难以逆转性,决定了土地利用必须慎重。因此,土地利用应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面对土地资源日渐稀缺的挑战,如何发挥土地利用规划在区域内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是各级政府部门重点思考的课题。鉴于此,本文深入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探寻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策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土地利用规划现状

土地利用规划始终对区域产业布局、资源优化配置等工作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土地利用规划工作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在土地资源稀缺背景下,充分发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总结如下:

(一)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与区域产

业结构布局相互冲突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会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布局。在此背景下,各区域把握发展机遇,主动发展现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例如:沿海城市往往有着较长的海岸线,在发展海洋产业时,则会出现布局竞争和矛盾问题。但是要强调的一点是无论是原有产业发展,还是扶持新兴产业发展,都需要一定的土地资源作为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针对这种情况,为实现区域经济健康、长远发展目标,各区域往往会设置一些与当地实际情况不相符的产业,造成区域内产业布局相对混乱,且容易出现重复建设现象,继而使得区域内同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针对这种情况,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与区域产业布局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对区域经济土地利用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缺乏可持续

区域经济获得持续发展动力的关键在于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因此,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中,应着眼于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科学合理地规划区域土地资源,并要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规划,才能大幅度提升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指导。但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土地利用规划,严重缺乏可操作性、科学合理性,使得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工作形式化,导致土地缺乏可持续利用价值。除此之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仍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缺乏可借鉴的经验,使得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工作难以保障质量。鉴于此类问题,为了确保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可持续目标的实现,有必要做好前期规划方案编制工作,图1为规划方案编制阶段工作流程图。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作用的实现路径分析

(一)加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控作用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现状是区域产业结构的空间表现。土地位置的不可变动性和使用的不可逆性,决定了土地的分配制约着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与发展。区域经济的土地利用规划应发挥出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控作用,具体可以依托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来引导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布局。详细言之,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应突出主导产业的更替,并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基础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促使区域内三层次的产业结构比例更加合理,这样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此过程中,应重点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根据区域内各地区现有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制定整个区域内土地利用规划,并根据各地区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土地利用政策。其中,差异化土地利用政策指的是按照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不同主体功能区,科学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使用强度,并推行相适应的土地政策,以此引导区域内各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布局,确保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与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相适应。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区域土地规划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区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应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家颁布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充分利用土地利用规划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以此强化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控作用,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又快又稳发展。

(二)强化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推动作用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决定了其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等特点。因此,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时,应强调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作用。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紧缺的土地资源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受阻,这种情况下,如何真正发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持续性作用,应重点考虑以下几项问题:首先,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出远期、中期、近期的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土地利用开发工作。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制定时,相关人员虽然做好了详细的准备工作,但在实施中可能出现突变情况,这要求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总目标进行精细化处理,继而逐步推进规划目标,并确保其顺利实现。其次,有机整合各个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过程。众所周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执行时间较长,对土地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性作用。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往往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的细节出入,这容易让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丧失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因此,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应具备一定的弹性,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进行相应调整,这样一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内容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要求土地利用规划的各个实施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持续性和深度。最后,提高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可行性,禁止形式主义。区域经济发展是国家复兴发展,造福民众的重要发展大计。因此,区域内各地区应避免形式主义,不得因个人私利而随意改动土地利用规划,要求从全局入手,全面优化土地利用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三)着眼长远战略目标,协调发展区域经济

在新的历史时期,区域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工作要求不断提高,直接推动了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规划深度和内容也随之丰富,多项先进科技手段被广泛应用在土地利用规划中,使得土地利用规划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重点是合理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才能为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夯实基础。首先,面对土地资源紧缺的形势,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时,要求结合土地资源发展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对土地的真实需求,正确合理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并据此进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确保区域内土地供需平衡发展,才能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土地资源支持。其次,土地资源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时,应着眼长远战略发展目标,依法依规展开土地利用规划工作,并要遵守合法有偿原则,处理好地方、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并着眼于发展需求,科学确定发展规模、功能定位、产业聚集等,以此为区域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夯实基础。

(四)全局统筹,区域内统一规划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本身是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此,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时,应从区域经济整体角度来思考具体问题,将整个区域视作为整个经济实图1规划方案编制阶段工作流程图体。但基于区域内各地区的构成,可以发现区域内牵涉多个行政单位,而不同行政单位的土地利用规划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使得区域内的土地规划难以统一,从而难以发挥出土地利用统一规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针对这类问题,可以考虑从全局入手,统一规划利用区域内土地资源。首先,建立不同层次的协调管理机制,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区域内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需要可行且严格的制度提供保障,这样才能发挥制度的约束和监督作用,推动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有序执行。其次,加强区域内各功能区的调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往往会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具体包括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这种方式既可以打破传统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中行政区划限制,又可以基于整体角度进行全区域内土地的统筹规划,避免了区域内土地资源盲目开发和重复建设,有利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而有利于区域经济健康、长远发展。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全局统筹、区域内统一规划目标,针对以往规划的不足实施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流程图。

三、结语

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中,由于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与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相冲突、缺乏可持续指导价值。因此,为实现区域经济健康、长远发展目标,相关部门应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引起重视,并在实践中着眼长远战略目标,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并基于全局角度,统一规划区域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作者:汪浩 王卓单位:江西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 江西省地质局地理信息工程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