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新课改论文

新课改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0 14:54:33

新课改论文

新课改论文篇(1)

创新思维也就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灵活、独特、新颖”,而且人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对学生而言,创新思维包括有:积极动脑、思维多向、求异、生动;接受事物主动、敏锐;与人交往主动、热情、大方;办事有条理,有影响力等。

实践能力的含义很广大,对学生而言,我认为实践能力不单指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还包涵以下内容,如: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的能力;写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积累语言词江的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与人交际的能力等等。

创新教育是以探究性为核心,以科学学习为主体,以兴趣学习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注重亲自动手实践,鼓励实践和创新的教育。

二、加大提高语文教师创新素质的力度

教师首先要在教育过程中,率先垂范,克服思维的定势,拒绝平庸,大胆想像,敢于创新,不怕失败,以研究型的学者风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研读教材,因材施教。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是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那么,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2.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具备丰富深厚的综合文化素养,学习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结合本校实际,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以致用,探索适合实际的教育教学理论,培养以面向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新型的创新人才。

三、利用教学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充分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现代教学手段,我们能够在更广大的空间、更广阔的领域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二是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创新。例如,在讲授《杨修之死》这一课时,可将《三国演义》中有关曹操和杨修的关键情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播放于课堂。学生通过观看,不仅掌握了课文的基本情节,而且能够深刻领会曹操的虚伪狡诈、忌才多疑、老谋深算和杨修的恃才放旷、狂妄轻率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解课文,学生轻松接受。三是在美育和德育中创新。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有意识、有目的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德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美、辨别美、创造美,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达到语文科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目的。四是在口语表达中创新。例如,讲《春》这一课时,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以及“迎春图”制作成课件并配以经典录音,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将声、光、色融汇一体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伴着美妙音乐,模仿朗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既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改革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是当前教学的主要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从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入手。

首先,要改变课堂气氛。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相互对话的过程,是师生间人际关系交流的过程。融洽师生关系,努力创造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学生才有可能畅所欲言,真实地表现自己所思所想,学生才能走出自己的领域,打破陈旧的模式,大胆地想象与创新。

其次,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学生的差异,以及课堂上要完成一定教学任务的时间限制,不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有关活动,往往是少数优秀生得以活动锻练,而大多数学生只是陪衬。这显然有悖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启发诱导,设置背景、环境、情景,诱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思考、活跃思维。第二,质疑引导,在教育过程中结合学生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疑难问题,提出易难适度,而又富于启发性,能够拓展创新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体会,第三是延伸指导,即通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学习成果,向纵向、横向指出研究方向,提出更高的学习目标。

再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过去,学生在课堂上是“录音机”,考试时是“放映机”,在学习过程中很少有创造性。常言道:“方法大似气力”。教师要适时地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借鉴先进学法的基础上,探讨出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养成关于观察,主动积累,大胆质疑,勇于革新,不畏挫折的学习精神。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

“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们可以把语文教学活动置入丰富多彩的实际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创新。如在听说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进行主题演讲的比赛,即兴辩论等;定期开展班级、校级演讲比赛。在读写能力培养方面,坚持“一日一记”制度;坚持“读书活动”制度,并摘录读书笔记,使校园充溢浓浓的“书香”气息。引导学生将语文理论知识及课外积累的知识充分展示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办好校刊,学生“手抄报”、板报等。积极组织学生稿件向相关报刊推荐等。在实际操作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展示他们的丰采。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并将有力地推动其他学科的学习。我们只有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社会输送一批批德才兼备、适应时代潮流的新型人才,从而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课改论文篇(2)

一、什么是校本研究

校本研究是把关于新课程改革研究(主要是新课程的教学研究)的立足点放在学校,以解决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学校教育者(主要是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充分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主要目的一种研究活动。

校本研究同时也是一种研究理念,它不刻意强调研究是要探讨人类所未知的东西;不刻意要求研究成果必须对原有的某一方面的知识量有所增加或有所改造;不刻意要求研究所提供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是首创的;不刻意要求对研究过程进行详细周密的设计;不刻意要求对研究对象作出定性与定量的分析而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校本研究遵循“自然”的原则,即研究者不改变研究对象所处的自然(包括人类社会环境)环境,遵循“合作”的原则,研究者在与被研究者相互交流乃至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去身临其境地研究对象,校本研究同时遵循“人本”“人道”的原则,在研究过程中尊重研究对象(学生或者教师)的人格和权利。

校本研究还是一种研究制度,它要求在教育管理(主要是学校管理)方面给校本研究以经费、时间方面的政策支持,为校本研究创造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要求形成以校为本的研究中心或者机构,要求形成校本研究的交流与对话、协调与合作的机构,要求形成新的研究成果评价制度。

校本研究与校本管理有着相互包容的关系,校本管理可以是校本研究的对象,校本研究也可以是校本管理的对象或者开展校本管理的策略和措施。

校本研究与校本课程及其开发之间则是包容的关系,校本课程是校本研究的对象,校本课程开发可看成是校本研究的一种形式或类型。

校本研究也是一种方法,它是把新课改的理念、目标转化为学校教育者实际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手段、措施或桥梁。

二、校本研究的价值

首先,它具有将素质教育理念、新课改理念转化为学校教育者的教育教学行为的作用。在校本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以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或验证于自己的实践,或反思自己的实践,或提升自己的实践,进而丰富和发展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指导和改进自己的实践。这一研究过程即是由理念转化为行为的过程。

其次,有助于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推进校本管理,形成办学特色。校本研究是以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尤其是推进素质教育与新课改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学校所处的环境和条件,通过校本研究寻找解决策略,不仅能够发现学校教育教学的缺陷,更为重要的还能寻找到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的突破口,古往今来的知名学校,没有不是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研究之后,形成各自特色的。

其三,有助于主体即广大教师素质的提高。中小学教师推进新课改所需的素质已不再是学历层次的提高,也不再是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的获取,而是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是将教育教学研究融入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审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境界,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过校本研究,教师会从单纯的知识传授成长为研究型的、专家型的、学者型的教育者。

其四,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校本研究的价值取向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充分的发展。校本研究不仅是关注新课程标准带来的内容变化,更重要的是关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变化;不仅关注和反思研究者自身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校本研究,研究者相互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共同解决教书育人过程中的问题,这将极大地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生在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彼此合作的过程中,创新精神、多方面的能力必将得到发展。

概而言之,校本研究会在实质上促进学校教育环境和面貌的改善,促进学校教学实践的改善。

三、校本研究的特点

校本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要很好地开展校本研究,须把握其特点。一般来讲,校本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研究对象的具体性、生动性。校本研究的对象,是学校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教育教学的实践,是研究者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根据新课改的目标,结合学校与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确定的研究课题。校本研究要求更新以往学校教研以讨论教材、讨论教案、研究考试为主的方式,要求将立足点放在解决新课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放在新课程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产生的新困惑上。比如,如何看待课堂教学中的“呆板”与“活泼”?教师在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如何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激励学生,是不是就不能批评学生?新课改要求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如何备课?新课改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等。这些问题与研究者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密切相关。明确校本研究对象的具体性、生动性,能够真正激发研究者的研究兴趣。

二是研究主体的广泛性、参与性。校本研究的主体是学校的广大教师,学校的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广大学生家长都可以参与校本研究。肯定校本研究主体是广大教师,对于改变教育科研是学者、专家或专职教科研工作者的事,与学校第一线的教师无关的观念,对于改变教育科研神秘或者神圣,教育实际工作者遥不可及而生的畏难情绪具有重要作用。其实,教育教育并不神秘,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研究,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不是死的自然材料,不是没有意识的植物,而是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的学生,因而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质上应是创新的,教师要以研究的眼光观察、发现和了解学生的变化,进而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教育学生。校本研究要求教师从一个不自觉的研究者转变为一个自觉自为的研究者。同时要求教师还能成为校本研究的组织者,能够将学生、家长或其他教师组织起来,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开展研究。

三是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灵活性。校本研究需要多种教育科研方法的综合运用,如观察、访谈、调查、总结、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预测等等。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变化以及研究的进展等情况,可以灵活地选择和确定研究方法,如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个案研究法等。校本研究不强求研究方法的一成不变,而是要求在运用研究方法时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四是研究过程的描述性、反思性。校本研究强调真实地描述研究对象,通过教学笔记、教学日记等形式将研究对象尤其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或发展过程如实地记录下来。同时,研究者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自己与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这种“反思”既有一般意义的“回顾”,更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研究过程和教育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善于总结研究过程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做法。

五是研究价值取向的应用性、创新性。校本研究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者个体教育教学实践的改善,主要是寻找在一定条件下解决学校与研究者个体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方法,这是校本研究应用性的体现。同时,校本研究所研究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要具有一定程度的新颖性或创新性。因此,校本研究对学校教育实践的改善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但是,校本研究的创新性不是强调原创、首创,而是重在教师研究个体意义上的创新,重在学校范围内的创新,重在今天的研究要比昨天的研究更有进步更有新意,对明天的工作会有帮助。

四、校本研究的过程

校本研究虽然不要求对研究过程进行刻意严密的设计,但其开展还是有一定程序的。

一是发现与提出问题。发现与提出问题是任何研究的起点,校本研究也不例外,开展校本研究,首先是要对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包括研究者个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问题诊断,通过对已有的实践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按新课改要求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素质与教育教学方式有哪些差距,与其他学校、其他教师相比有哪些不足等等问题的思考,找出学校发展、教师个体发展以及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围绕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展开。

二是确定研究问题或研究课题。由于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对学校教育实践和教师教育教学方式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也由于学生对学校教育、对教师教育教学有了更高的期待,学校教育实践,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发展等方面会产生很多的新问题。从校本研究的角度看,不可能将这些问题都进行研究。因此,在发现、提出问题之后,要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择真正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以及学生发展有重要价值的问题(主要的问题,同时又是研究者感兴趣的,有能力展开研究的问题)。有些学校为鼓励教师开展校本研究,采用课题立项,或项目申报的形式,将教师感兴趣的研究问题确定下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政策支持,这对于推动教师参与研究有积极作用。

三是研究方案设计。研究问题确定之后,在展开研究工作之前宜有一个初步的研究方案,该方案的设计包括总体的研究目标的确定,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步骤及研究时间的大致制定,研究方法的选择等内容。研究方案形成之后,还可根据研究的实际进展情况进行修改。

四是收集资料。校本研究方案形成之后,便可进入研究的实施阶段,实施阶段的关键是围绕研究对象收集相关的资料,通过观察、测量、问卷、访谈等手段,收集、占有关于研究对象多方面的材料,为形成对研究对象的分析奠定基础。

五是分析资料,形成事实,得出结论。在收集和占有关于研究对象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分析,以区分材料所包含的真实事实与虚假事实,主要事实与次要事实,典型事实与个别事实,必然事实与偶然事实,一般事实与个别事实,孤立的事实与联系的事实,由此得出关于研究对象整体的、全面的看法,防止以偏概全的错误。

六是拟定研究报告、论文或体会。分析资料,形成事实,得出结论的过程,已为拟定研究报告、论文或体会打下了基础,通过研究报告、论文或体会的撰写,进一步理清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或澄清有待进一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七是研究结果的应用。校本研究的结论或结果形成之后,要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改善上,在应用过程中要对哪些是可以立即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哪些还有待于进一步归纳、比较之后才能应用,哪些有待在教育实践条件的调整之后才能应用,哪些还不能应用,但却对改善教育和教学实践有启发、借鉴参考价值等进行区分。

以上为校本研究的基础过程,这一个过程的完成,意味着下一过程的开始,上一研究过程结果的应用,即是新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开始,在新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困惑、新的疑点。因此,真正的校本研究的过程,应该是一种实践和认识都不断得到提升的过程,校本研究过程的不断展开,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不断改善,推进教师不断成长,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

五、校本研究的评价

校本研究的评价对推进校本研究的发展,对激励研究者的研究热情与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校本研究的评价,不仅是研究结果的评价,重要的是对研究过程的评价。

就校本研究结果的评价来讲,当前需要注意的是对校本研究成果形式的认定,要突破以往研究成果一定要是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或者一定要是研究立项的完整的报告的局限,研究者即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究所形成的研究日记、教学笔记、教案分析、教学体会、经验总结、研究对象的个案分析等都是校本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者在学校所作的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报告材料等也是校本研究的成果。同时,要对校本研究的成效即实践效果进行评价,在校本研究过程中,会出现研究折成果形式不一定完美、实践效果却非常有效的状况,因此对校本研究结果的评价,既要看成果形式,更要看实际效果。

新课改论文篇(3)

一、语文课不要空洞的热闹。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放开手脚,自然也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的形式也就多了起来——课本剧、演讲、小品、辩论层出不穷,让语文课充满了生机。然而,热闹的语文课堂,学生是否就有丰硕的收获?在参加语文教学活动时,看到一些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文本被搁在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热闹的活动,不见文本的阐发、挖掘,更谈不上学生与文本的共鸣。

实行新课程改革,语文教改应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路子。语文教师不能只追求形式而不求效果的热闹做法。教学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来不得任何的弄虚作假,务虚的做法会贻误学生。就语文教学而言,立足文本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前提,如果只注重了活动而忽视了文本,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会提高,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必然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挖掘内涵、感悟共鸣,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新,是我们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学应努力去做的。

二、语文课不要随便满堂问。在课改实验中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典型的“满堂问”式的教学方式。“满堂问”的教学,表面上学生是在主动学习,但实际仍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问题或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想,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语文课堂上要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在公开课上我们往往看到,教师设计得天衣无缝,学生答得完美无缺,但整个课堂上没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可见,长期“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已让学生丧失了“问”的能力,以至我们课堂上出现教师再三鼓励,学生无人提问,只好继续“师问生答”的内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做到:1、教学中我们要改教师问为鼓励学生问。在教学中努

新课改论文篇(4)

但如何才能将新课程改革计划落到实处、减少课程改革的失误与偏差、保证课程改革取得预期的效果,以怎样的思维方式来直面新课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共同话题。

一、对新课标的“新”字理解要到位

新课标教材从教育、教学的理念上改变了过去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吸收知识的旧教学理念与模式,有意识地凸现“语文素养”,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爱上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在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去获取知识。可以这样说,新课标教材的“新”,应该是教学理念上的新,而不是教学形式花样上的翻新,也不是上课的方法由一种模式、形式转移到了另外一种模式、形式。尤其是课堂上课的新,更不是一味地追求形式花样上的所谓新,而是实实在在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培养他们科学创新的学习方法,既培养学生大胆地、创造性地学习,又要培养他们严谨的、合乎逻辑的学习态度,一堂课下来给人的感觉也应该是扎实、真实的效果。课的拓展,也应该是在读懂课本教材的基础上的拓展与创新,而决不是课堂上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更不是学生对某个问题东拉西扯,牵强附会,风马牛不相及的不着边际的肆意发挥!

二、在教学实践上要积极探索

一是转变教师观念。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要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要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要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的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和创造者。

二是转换教师角色。从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来看,现代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与学生彼此平等的沟通对象;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既要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又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的中心不是单纯的教师,也不是单纯的学生,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教学的中心人物。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教育教学的意图、策略等影响学生,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让学生享有独特体验、持续发展的权利。

三是大胆取舍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原有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不再单纯地“教教材”,而是要创造性地“用教材教”,在开放、有序的课堂教学中,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教材只是一个案例,一个载体。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不是教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为教材的课程与素材需要教师去整合,教材的缺憾与空白靠教师去圆满,教材的拓展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所以教师不能把教材的内容硬塞给学生,要对教材进行改编、选编、选用、活用,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在教学处理上,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中尽量充分利用经典篇目的教育价值,不仅指导方法,也落实知识与能力,更要充分发挥其情感熏陶的育人价值。要应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尽可能综合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素养的培养,以便发挥教材的最大课程价值。

新课改论文篇(5)

一、数学教学要实现多元化的课程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就是说,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使学生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我们的数学课程目标就应是多元化的。

1、数学教学要着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应当坚决克服传统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偏重知识获取、忽视能力形成和情感培养的做法,把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定位在:使学生不仅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而且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我们设计每节数学课,都要有明确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要使学生体验数学价值,感受数学思考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2、数学教学要着力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坚决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那种偏爱优等生、冷落学困生的错误倾向。在数学教学中特别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坚持因材施教,注意提问有深浅,练习有层次,作业有弹性。要多给学困生思考的时间和提问的机会,允许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学习数学。

3、数学教学要着力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今天的数学教学不仅要关心学生现在的发展,而且还应当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们不仅要对学生今天的数学学习负责,而且要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仅要为学生从小夯实数学基础,而且要用心培养学生的学力。学力是直接影响学生一生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应当十分重视学生学力的培养,在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强化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训练,抓好学习策略的总结与积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力。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来源于现实,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应当将数学教学回归现实世界,回归儿童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1、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数学知识抽象、概括,容易使儿童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和掌握。我们应该改变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那种脱离现实生活的枯燥呆板的状况,注重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向学生提供那些贴近生活实际,特别是能反映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新成就的素材,让学生学习生活里的数学,学习身边的数学,学习现实的数学,学习鲜活的数学,从现实生活背景中主动地、自由地捕捉数学信息,使学生不仅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增强对数学的亲近感。要创设班级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习教室里的数学,如计算文具的多少,测量同学身材的高矮,计算人体上有趣的比等。要重现学校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习学校数学,如计算操场、花圃面积大小,统计有各种兴趣爱好的学生人数,计算各类兴趣小组所占百分率等。要展示家庭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习家庭数学,如计算家里一天的开支,一年存款的利息,用统计图表反映家庭有关变化情况等。要模拟社会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习社会数学,如模仿超市购物、郊外旅游等。要走进社会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习社会数学,如统计相关数据,调查丢弃废塑料袋而污染环境的状况等。总之,我们要积极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课堂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2、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学习数学

学生学习数学新知识,不仅要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而且要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数学教学除了要打好数学知识基础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一是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例如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要同起点;比较物体的多少,要一一对应;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可用重合法;等等,这些基本的生活经验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都是十分有利的。二是要自觉联系生活经验。例如,学习两位数加法,能自觉地联系摆小棒,借助捆与捆(每捆lO根)、根与根合并算的生活经验,理解十位与十位上数相加,个位与个位上数相加的算理。三是要借助生活经验解释有关数学信息。例如,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同一个物体,并画下来,使学生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虽有6个面,但人从一个方向却只能看到其中的3个面,所以在平面上只画出其中的3个面。

3、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要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已有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精神。(这部分内容,本文后面将会详细谈到,这里就不赘述了)

三、数学教学要富有情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数学易使人感觉枯燥乏味,我们数学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根据课标的理念,把数学课上得富有情趣,使学生喜欢数学。

1、展示数学的内在魅力

数学是抽象的、也是有趣的,数学最大的情趣就在数学本身。数学教师应当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高超的教学艺术、生动的教学语言向学生展现大自然中的数学情趣、艺术作品中的数学美、科学技术中的数学威力、数字化社会中数学的功勋、具体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我们要注重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变成动态的探索对象,如推导圆面积公式,先让学生动手做可行性操作,再用多媒体入微演示,生动有趣地化曲为直。我们要注重创设新旧知识的矛盾,制造悬念,展示数学内在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不计算,就能判断一个数能否被2、3、5整除,又如知道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就能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等。

2、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我们要积极开展富有情趣的数学学习活动。我们可以根据儿童好玩的心理,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游戏活动,如找朋友,对口令等。可以根据儿童好动的心理,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如让学生摆摆、画画、剪剪、量量、折折、拼拼,动手做实验,搞制作等。可以根据儿童好胜的心理,开展带有竞争性的活动,如组织摘苹果、夺红旗比赛等,还可以把电视节目中能激发观众兴趣和热情的活动形式巧妙地运用到数学课堂里来。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

3、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乐趣

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天天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要很好地运用评价手段,尽可能地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真诚,发自内心,语言要丰富,感情要真挚。不要滥用“很好”“你真棒”之类的赞美语。教师对学困生要特别关爱,充分宽容,充满期待,永远不要对他说“你不行”。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给他们鼓励,例如对把6+4算成得数是9的学生,用期待的语气对他说:“你算的得数已经很接近正确结果,再仔细一点,就一定能算对”、而不是仅以“你错了”一语了之。

四、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新课改论文篇(6)

1 紧贴中职培养目标,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无论是中、高等职业学校还是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都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从这一精神中,很容易对中职语文教学目标进行定位,这就是要实现“三化“,即“人文化”,通过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 发展 ;“工具化”,通过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为专业学习和人际交往服务;“专业化”,结合专业差异,在语文教学中有目的地迁移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有意识地加强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 结合中职现状,科学调整教学内容

目前,在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 政治 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理论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说上,要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与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内容以礼节性的交际口才、自荐求职的说服口才、与专业对口的行业口才,以及展示才能的演讲口才为重点;在“读”上,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实际,着重教会学生如何阅读说明书等;在“写”上,教学内容要重点放在如何写信、写请假条、写自荐材料等应用文上,确保没有错别字,没有病句,能将意思表达清楚。

3 围绕中职实际,科学选用教学方法

新课改论文篇(7)

李新生,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与研究。

(许昌学院文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摘 要:

新的教育与教学方法在不断探索和实践,教师以自己真诚的、完整的人格面对学生,学生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增长学识,体验感情,洞悉真理,感悟人生,形成了师生的平等的交流。语文教师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但有渊博的学识经验和人生阅历,能够给学生以指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竞争机制已在教育领域显现,语文教师更重要的是需要重新确定自己的定位,使自己的教学向着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

关键词: 新课程;语文教师; 定位

语文教师是语文教育的实施者,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及有效的工作是语文教育成功的保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目标的界定,引发了语文课程内部的一系列变动,语文教师无疑要直面这种变革。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具有丰富的情感及专业素质,并在不断学习和工作中充实与完善自己,这样才能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更好地承担起现代语文教师的责任。

一、语文教师的知识定位

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特别是教育价值丰富、目标追求全面、形势变化多端的“语文”教学,它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有更高的要求。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FriendrichAdolfWilhelm Diesterweg,1790―1866)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指出:教师应当努力做到“具有丰富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精神财富,因为教师与其说是用本身的知识影响人,还不如说是用自己的思想行为去培养和教育人。”[1](P216)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应具备的素质除了符合对所有教师提出的共同要求之外,还要反映语文教育的特殊要求,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改变原来的知识“权威”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重新找到自己知识“学习者”的定位。

1、语文教师要构建自己的课程知识

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专业活动。作为一名教师,要确保自己的教学专业持续地发展,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自己不仅应该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而且还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样才能将自己已经理解的知识和观念进行合理的转换和升华,从而有效的影响到教学过程。一个教师如果不精通所教学科,自然不可能在教学上有所成就。语文教师需要有充足而坚实的本学科知识,才有可能全面透彻理解所教的知识,这是专业专长的需要。“如果一种专业不去认真保存他们独特的知识基础,它最后会走上非专业化的道路。”[2](P57)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从教师的专业理论出发,陈永明先生指出“‘专业发展’(Professioal development)通常指所有的旨在形成教师所需的技能、知识、专业技能和其他教师品质的活动,包括正规的课程与个人的学习与反思。”[3](P282)他强调了“课程”与“个人的学习与反思”对专业发展的作用。 王荣生博士把现代意义上的语文课程定义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专职的课程。”[4](P331)并强调课程最基本的问题是“教什么”,语文教师要明白,语文课程的设置和语文课程标准的编定,都是为实现语文教育目标而安排设置的。

从专业角度来看,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的建构者和创造者,语文教师不仅是“教书者”,也是“学习者”。对课程的教学与理解,应从单一的“教学型课程”向多元的“学习型课程”的转化,这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在教学型课程中,教学是所有活动的中心,教师拥有权威,控制着学习的资源,认为课程是“文本”性的,是不可改动的,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而“学习型课程”则是重视实践,教与学是开放和多元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对话关系,教师角色定位于协调者、引导者。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学生创造“学习空间”。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协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经验,从学习的现实中取得批判性的理解。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将自己从“教育者”的“高位”转向与学生平等的协助者、引导者的地位上,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的学习与转化,加速自己的专业成长,才能真正适应多元开放的“学习型课程”。所以“课程知识,尤其是对教材和教学环节的掌握,这些知识是教师的‘谋生工具’。”[5](P103)

2、语文教师要积极参与实践

西方学者李•S•舒尔曼指出“在学科知识方面,教师肩负着一项特别的责任:他是学生了解科目内容的主要来源。”[5](105)教师怎样才能把自己对学科的理解传达给学生,会使学生明白到某个科目中那些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哪些是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对学科的理解,必须灵活和多元化,以便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要,这也是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启示:顺应教育的改革,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语文学习上给予学生极大的主动性。对课文的理解突出一个“自我”,尊重学生的理解,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的角色,参与不是要老师扮演“观察者”的角色,它最重要的特质是要使参与成为学习的一种方式,语文教师“给学生建立一个值得模仿或榜样是极为重要的。”[6](P335)教师的参与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种分享理解。语文教师要改变传递与接受的学习方式,不要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提出来,而是要“发现学习”,把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应该说,新的教育理念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的活动难度加大了,这就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所以,语文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有关教育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自身的实践,努力提高自己,才能始终把握语文教学的发展脉络,站在知识创新的前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语文教师的文化定位

教育是人类的重要的社会活动、文化活动。顾明远先生指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把人类创造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也就是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使他们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7](P29)要改变语文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文化传递的现象,充分认识到教育的根本是人的发展,而人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人的文化意识的觉醒。语文教育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对学生进行文化唤醒方面具有巨大的优质。“将语文教育理解为一个文化过程,将学生视为这一过程的文化主体,使其能够意志到自己是文化的主人,对文化上有自主选择、自主判断的权利”[8](P41)。语文教育是向学生传递文化,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过程。语文教师对祖国的文字和文化要有更深的理解,要有着深沉的中华文化的积淀,要了解中国的教育史,要亲近真正的经典名著,“经典名著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能让人比较迅速地抵达某个领域的‘制高点’。”[9](P393)新课程改革要求摒弃“应试文化”的观念,要求教师弘扬团队精神,基于共同的课程理念而合作。语文教师应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追求教育教学革新,有积极向前发展的目标和动力,教师之间和同事之间沟通良好,能自发地提出设想,相互之间合作愉快,工作态度认真且责任心强。”[3](P250)这是教师应具有的共同观念,陈永明教授强调这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教师文化”。语文教师应把教育教学视为一种文化的生成过程,为学生的长远进步来明确其“文化定位”,更应该把传承和弘扬祖国语言文化定位于自己的“责任”。

1、 语文教师的文化意识

教育的根本是人的发展。曹明海教授认为,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人的文化意识的觉醒。“如果一个人没有自觉的文化意识,那么他就不会觉察到自己文化素质的局限,难以评判自己文化水平的高低优劣,也就难以产生见贤思齐之心去主动地有选择地追求最利于自己发展的优秀文化。”[8](P40)他强调,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能具有明确的主体意识,才能深刻体会生命的价值。语文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教师通过提供丰富新颖的文化信息,带领学生进入文化广阔而深邃的天地。语文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学习语文实际上就是学习文化。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最明显的特点就表现在文化方面。语文教师既要学习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又要吸收世界上优秀文化成果,并对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和整合,具有敏锐的文化眼光和主动的文化追求,这样,才能够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个体的文化生成。

2、 语文教师的文化价值取向

语文教师的文化价值取向应定位于生活,生活是语文的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生活就是工作、学习、就是阅读、表达,就是与他人交往、和自我内省。自从生命开始,人就在生活,学习语言,接受传统,吸收文化,在理解中成长。语文教师要勇于开拓与创新,学会竟争与合作,这是一种教学行为合作文化。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要融合多人的智慧形成教学技艺的创造。语文教师要以文化的眼光看待语文课程,把人生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突显在语文课程的实现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陶治人性,构建灵魂。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涵养文化精神,文化精神的涵养需要宽阔的学识、历史的积淀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依赖于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不断的学习积累。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关注个体精神生活的发展,让现代与传统互补,构建生命的终极意义。

3、语文教师在文化建设中要勇于创新

语文教学中学生对各种文化知识的掌握,对价值观念的习得,对精神的探究等,目的在于培植学生基本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语文教师要勇于创新,要有一种职业精神,要在实践中创造。语言与文学是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倪文锦教授要求对语文作出一种比较恰当的选择:语文课加文学课,“首先分立语言与文学,然后在分立的基础上组合为一门课程。”[10](P6)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是母语教育,倪文锦教授强调的是“语用知识教学”,他指出教师要使学生所习得的语言获得实质性意义,必须加强语言学习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只有通过生活,并在生活中学习语言,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获得“真正的发展”。他要求把文学课的目标定位在审美教育上,把语文理解为文学课的一种组合。“文学课,我们学文学[在学文学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语言,这种语言学习主要是从审美的角度来考虑的。”[10](P7)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文学也是文化领域的一部分,语文教师要对语文教育作整体文化观的思考,在抓好语言训练的同时,唤醒汉语言文本内的民族文化精神,用语文这个载体,构建起生活的意义世界。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之中,要深入研究和不断反思,建立其“学习共同体”,一种改变就意味着一种创新。这种文化给学生带来的是“随风潜入夜,润无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三、语文教师的情感定位

新课程的实施,教育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教师具体实践。没有教师的努力,改革只是一句空话。而要真正完成这个使命,离开教师的情感,是不可能办得到的。“教育主要通过情感人格素质层面去影响人、教育人,即通过情感交往与影响,使对方情感发生变化的方式来实现教育目的。所以我们非常强调教师的情感人格素质。”[11](P355)强化情感,使教育教学获得最优化,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离开情感,一切教育无从谈起。语文教师要有孜孜以求的专业情感,对教学工作抱有强烈的责任感,能承担其时代赋予教师的崇高职责。著名特级教师如钱梦龙、魏书生、于漪等他们共同的一个特点,就是对教育执著、高度的热情以及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倡导师生互动、民主与科学,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主张语文教学情感化。所以语文教师的情感应定位于对事业的“热爱”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要的是教师要带着情感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1、语文教师要对事业充满热爱

语文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对教育事业忠诚,更热爱语文教师这个职业。在语文教育活动中,语文教师的情感在于树立专业精神,认同自己的职业。钱理群先生倡导“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对语文教师具有指导意义。他指出:“语文教育所用的教育材料是语言文字,是各类文体的文章,文学作品又占据了很大的比重,都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他特别强调:“这样的精神灌注文化熏陶也是影响终生的。”[12](P130)教师专业化使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而应该是学科领域的专家。语文教师应该在新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中认真研究教育教学方法,采取恰当的教育教学策略,要以“教育”为其专业活动的对象,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己任,在自己工作岗位上不断地开拓创新,将自己对语文的热忱和执著、探索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影响周围的人,实现自我发展,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专业人员。

2、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书育人的工作,是一向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我们的教师即使把这个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也应该体现自我的价值,绝对不能忽视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现代社会,随着民主、平等观念的深入,师生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我国历史过程中,教师职业的要求,是向学生传授人类延传下来的文明,传播先进的自然和人文理念,使年轻一代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弘扬创新,创造出更符合时代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教师是学校教育思想和教学任务的执行者,教师工作目标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肩负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使命。应将学生放在第一位,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摒弃教育的功利化,真正形成“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师的热情应为学生和学问而存在,只有这样的老师才会赢得学生们的爱戴。要理解学生的需要,满足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需要。教与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只有教师民主、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赞赏每一个学生,才能建立和谐融化的师生关系,这也反映出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素养。只有改变教学与学习方式,加强开放式的互助、合作、探究 式的学习,教与学与时俱进,与新课程改革共同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难度较大,比较复杂的培养人的过程。一个语文教师除了符合对所有教师提出的共同要求之外,还要反映语文教育的特殊要求。语文教师要精通所教学科,随时满足学生的需求,要不断地吸收新知识,知晓知识本身发展的无限性和生命力,在教学中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语文教育联系着中国文化的命脉,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是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的,语文教育过程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与生产活动,语文教师承担的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的角色,语文教师要以自身的精神构建起承传祖国文化的责任。要以学生为本,要有丰富的职业情感,善于构建师生对话互动的课堂教学平台。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具体执行者,只有教师自觉自愿的把自己的一意识行为融入到改革中,教育的改革才能成功。

[参考文献]

[1]单中惠 杨汉麟,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2]Lesiey kydd.Megan Crawford.Colin Riches/编,陈垄、冯施钰珩、吴国志、卢慧慧/译,教育管理的专业发展[M]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01。

[3]陈永明等著,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王荣生、李海林主编,1978―2005语文教育研究大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jenny Leach、Bob Moon/编,陈耀辉、冯施钰珩、陈垄/译,学习者与教学[M]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03。

[6]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8]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9]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0]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