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艺培训心得体会

文艺培训心得体会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4 15:13:40

文艺培训心得体会

文艺培训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基层群众;群众性艺术培训;重要性

一、基层群众性艺术培训工作的现状

(一)群众性艺术培训建设基地较小。目前我国群众性艺术培训建设和发展的基地还主要是来自于文化馆和文化站,我国各地的文化馆和文化站在发展上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这样就是造成了基础群众性艺术培训建设和发展不够全面,甚至很难得到有效全面的发展。

(二)群众性艺术培训的服务方式单调。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文化馆、站基层群众性艺术培训建设就很难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需求,现有的基层群众性艺术培训工作和基层群众都不再同一个层面上,加上群众性艺术培训形式的单一、内容的单调,更无法老百姓的需求相适应。

(三)群众性艺术培训工作人员观念落后。很多基层群众性艺术培训工作者受传统艺术的影响比较严重,都存在着思想观念陈旧的问题,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还较弱,造成了文化馆、站群众性艺术培训工作难以创造出符合当地群众口味的艺术形式,很难满足群众的精神艺术需求。

(四)群众性艺术培训建设人才缺乏。当前我国从事基层群众性艺术培训建设的工作的员工都是一些退休的老年人,而很少有年轻人涉及到基层群众性艺术培训建设,造成基层群众性艺术培训建设落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群众性艺术培训建设专业性人才缺乏。专业人才的缺乏更造成了群众性艺术培训建设的不专业性,极大地的降低了群众性艺术培训建设质量和水平的低下。

二、开展群众性艺术培训方向

(一)开展群众性艺术培训活动要宣传党政方针。群众性艺术培训活动是宣传党和政府政策的重要载体,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从不同角度,向群众做好宣传教育,传播先进艺术思想,抵制陈旧艺术,用社会主义发展观占领艺术阵地。这也是时展的需要。

(二)开展群众性艺术培训活动要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群众性艺术培训活动是艺术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华艺术就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灵魂,开展群众性艺术培训活动,就是要弘扬民族艺术,这是建设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柱。通过艺术培训,可以最大限度增强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是促进社会繁荣的重要手段。

(三)开展艺术培训要 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提到教育,大家都习惯性的想到学校教育,但其实在学校教育的小圈子之外还有社会教育的广阔的空间,有很多我们在学校学习不到的东西,对人格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个人接触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可能是社会的优秀的地方,也可能正好接触到了阳光无法触及的角落,这就需要有适当的辅助和引导,帮助人们少走弯路。

(四)群众性艺术培训要有创造性和创新性。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普通的劳动群众,不同的文化层次和要求使得我们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制定完整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教程,来满足不同人群对艺术的追求,帮助他们提升自身修养和艺术素质,不断丰富和完善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三、开展群众性艺术培训的作用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群众文化的需求在不断的提升,新的理论和经验不断出现在各种论坛和杂志上,我们在坚持自我的文化观点的同时还被不同的崭新的理论冲击着。

(一)传播和普及文化科技知识的作用。群艺馆和文化馆、站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培训。而我们培训的对象就是普通的老百姓。我们可以将国家的方针政策融入到我们的培训中,让老百姓在学习中理解并接受。

(二)提高群众艺术的水平。群众性艺术文化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是日常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专业的业务人员,将自己在专业院校学到的知识技能融入到培训工作当中,为群众性艺术文化注入科学专业的元素,使得我们群众性艺术文化不再是“土生土长”,而是有了新鲜的血液,提高了文化层次水平。

(三)利于文化的传承。群艺馆、文化馆、站通过开展培训,能够很好地将社会上濒临消失的文化艺术形式保护起来,并帮助这些艺术形式传承下来。例如,我们可以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请出山,让他们给我们老百姓讲课,将濒临失传的文化艺术传承下来。

四、开展群众性艺术培训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社会为基本核心理念,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其办学理念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以人的发展,人的需求为根本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坚决杜绝坚持以物质为经济基础进行发展。其次应该以培训中大多数人的想法为主。社会的发展取决于大多数社会人员的发展,其发展结果是大多数人呈现出来的。所以说,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保证每个成员的尊严问题。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潜能能够得到相应的发挥,让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在不断地培训过程中得到满足,保障其生活水准的提升。就像某个哲学家说的一样,就应该以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满足大部分人的利益为主。使得大家能够共同享受这种过程。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才能够保证群众性艺术文化更加完善。

综上所述,基层群众性艺术培训工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满足基层群众精神生活的关键,抓好基层群众性艺术培训建设,能够有效的解决基层群众的精神艺术需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完善我党的艺术建设,另外,做好基层群众性艺术培训工作,还能够促进城市艺术的进步,实现国家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文艺培训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少儿美术培训 公益性质 专业服务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67-01

一、少儿美术培训市场调查

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收入持续增长,同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对子女教育的认识逐渐提高,加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更愿意增加少儿教育方面的支出。少儿艺术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是因其对于儿童性格、综合能力、艺术修养等方面有显著益处。加上市场准入门槛不高,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发展一片火热。我国少儿人口众多,加上已经全面实施二胎政策,未来新出生人口将继续增长,少儿培训机构将迎来发展的重要契机。少儿受教育的年龄也因此逐渐提前,成为推动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且随着少儿人口增多、家庭教育支出加大,学校方面的艺术教育更无法满足家长及少儿对艺术教育的需求。

二、公益少儿培训服务开设目的

目前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存在三大严重问题。一,未经相关教育部门批准认可的黑培训多,正规艺术培训学校少。二,培训学校教师滥竽充数的多,高水平的艺术教师凤毛麟角。三,培训中采用急功近利、欺诈手法的多,培训后取得良好效果的少。少儿艺术培训市场中的产品往往是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体现教学质量的优劣,所以这给了黑培训滋生的空间。因此急需正规、有系统的少儿美术培训的开设。我院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组织优秀学生成立了少儿美术培训的教学团队,利用专业服务学院周边社区居民。

三、公益少儿培训服务内容及实施

为了更好地开展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建设,让学生、老师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项目过程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增强社区服务融合度,将教育资源共享化、最大化,鼓励学生走进社区进行服务活动,特计划开展“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区群众”等各类公益服务项目。

例如在软陶夏令营开始前期,进行了公开体验课,让小朋友和家长们能够更好地体验软陶的乐趣。公开体验课内容以软陶基础训练为主,初步考察小朋友的塑形能力,初步体验软陶制作的乐趣,加强动手能力。后期正式的软陶夏令营的培训内容经过团队的精心设置,培训课程的内容是按照由浅入深的进度开展,符合小朋友的心理需求以及软陶技术要求。

而对前期的培训,工作人员也有工作要求与职责。比如要求:专业技法娴熟;态度耐心、细心,有爱心;具有亲和力;工作人员职责:负责工作室安全与卫生。

公益少儿美术培训项目对于服务对象,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注意力,还可以培养他们认真、耐心、细致和手眼并用的好习惯,同时也可以训练他们的技能技巧,提升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四、公益少儿培训服务实践意义

此次公益少儿培训项目具有更多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社会交流与专业融合的需要,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有利于促进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平台。首先,少儿培训项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促使学生自发提升学习和钻研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社区服务项目为学生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实践场所,通过服务活动提高了自己专业技能的实践水平,强化自身对专业知识的更深一步理解。

二是对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事应变能力的作用。大部分服务活动其实是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人际交往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都可以在社区服务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从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此外,在服务中,会随时面临不可预期的问题,而通过学习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端正学生的处事应变能力,为以后融入社会解决所面临的更多问题做好准备。同时,充分认识专业服务这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增强了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力。做到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是对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断提高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创艺学院、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扩大服务社区的范围。

参考文献:

文艺培训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少儿艺术培训;关系;建议

前言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发展,对少儿素质的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重视,而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艺术培训是促进少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做好少儿艺术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一、素质教育与少儿艺术培训的关系

一方面,素质教育是少儿艺术培训的根本目的。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精神的接班人。在少儿教育中,素质教育侧重于对少儿智力的开发,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其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的培养以及良好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素质教育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艺术教育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艺术教育,素质教育也就不再完整。而从目前来看,少儿艺术培训的本意,是萌发少儿欣赏美、表现美、体现美的情趣,使得少儿可以在教育和培训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具体来讲,艺术培训可以陶冶少儿的性情,激发其对于艺术的兴趣,提升艺术素养,进而帮助少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品质。而对于家长而言,让孩子参与艺术培训,并非想要其将来成为艺术家,而是希望通过专业的培训教育,启发孩子的心智,塑造优雅的体态,陶冶美好的心灵,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素质教育可以说是少儿艺术培训的根本目的。

另一方面,少儿艺术培训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少儿教育也一直备受社会各级的关注。从目前来看,少儿教育培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启蒙教育培训、文化教育培训、技能教育培训以及艺术教育培训。其中,艺术教育培训主要是通过相应的培训教育,通过鲜明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充分调动人的心理功能,激发人们的情感,使其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艺术的陶冶。艺术培训一般是以鲜明的形象、多变的动作和优美的旋律等来展开相应的教育,比较符合少儿活泼好动的性格,很容易引起其对于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很容易被其理解和接受。少儿艺术培训,可以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教授相应的观察学习方法,培养其自主观察事物的习惯;通过对事物的会议,锻炼其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相似事物的联想,培养少儿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少儿艺术培训注重的不再是教育的结果,而是教育的过程,通过激发少儿兴趣的方式,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潜能的开发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少儿艺术培训是实现少儿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少儿艺术培训的几点建议

(一)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育教学中,兴趣始终都是最好的老师,少儿艺术教育应该靠吸引而非强制。当前,许多家长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无视孩子的意愿为其选择相应的培训项目,而且美其名曰“为了孩子着想”。而实际上,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体,兴趣则是产生学习动力的来源。这样强制性的行为,不仅无法起到良好的效果,甚至可能会诱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在少儿艺术培训中,家长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因势利导,激发其对于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主动去学习,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树立学习信心

家长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对其进行相应的赏识和鼓励,引导孩子树立对于良好的自信心。当前,许多家长都喜欢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对比,张口闭口人家的小孩如何如何聪明,自己的小孩如何笨拙,其本意可能是为了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但是却没有看到,这样很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使得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对此,家长应该善于去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孩子树立其良好的自信心,同时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多对孩子进行鼓励,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对于孩子通过努力获得的进步,应该予以肯定和表扬,使其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励其继续前进。

(三)培养创新思维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意识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少儿的心理状态也产生了巨大的而影响。少儿不仅具有极强的求知欲,而且善于独立思考,希望能够摆脱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对此,在少儿艺术培训中,应该加强对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强化少儿的创新能力,摒弃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为其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使得少儿的创新思维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培养其创新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带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培训教育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少儿艺术培训中,应该立足素质教育基础,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激发其对于学习的情趣,引导其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同时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文艺培训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文化站;艺术培训;探讨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阵地、肩负着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当前农民群众艺术素养普遍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开展艺术培训,引导群众领略艺术之美,提高生活意趣,培养高雅情操,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

一、开展艺术培训的必要性

(一)农村精神文化需求高涨。当前,农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类社会保障也基本上解除了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随之日益高涨,求知、求美、求乐成为广大农民的共同要求。但是,由于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欠账太多, 民众艺术素质不高,文化活动和设施场所匮乏,远远满足不了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村文化供应与需求严重不适应[1]。

(二)农村人口文艺素质亟待提高。农民群众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壮年进城务工、做生意成为趋势,农村留守人员以老人、孩子和妇女为主,这些人文化水平低于农村平均水平,文艺素养更为缺乏。

(三)低俗文化泛滥。同志说过,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同样,在农民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的情况下,高雅文化不去抢占阵地,就要被低俗文化占领。现实情况也着实堪忧。目前农村文化生活单一,农民休闲方式以聊天、看电视、玩电脑、打麻将为主,甚至有的村庄成风。尤其需引起重视的是,有的打着基督教、佛教的幌子,在农村发展组织,信众颇广,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落实。

因此,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平台,通过大力开展艺术培训,提高农民艺术素养,带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可视为改变农村文化生活现状的可行的、有效的途径。

二、开展艺术培训的作用

(一)培养农村文艺人才队伍。虽然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但各类乡土文艺人才却并不鲜见,如剪纸、民间舞蹈、大众音乐等。如果缺乏引导与支持,这些人才不仅不能发挥其作用,其一技之长也会因无人传承而失传,其中有很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会随之消失。通过培训,可以充分发挥乡土文艺人才的作用,从培养农村文艺带头人开始,逐步建立起一支自愿参与、专家指导、政府支持的农村文艺人才队伍[2]。

(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单纯依赖送文化下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生活匮乏的矛盾。农村文化生活的主体理应是农民。开展艺术培训,可以提高农村文艺带头人的水平,在普通民众中普及文艺知识,提高农民组织、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提高农村文化生活的内驱力。

(三)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艺术培训,不仅是艺术知识、技巧等表现形式的培训,更应该是艺术内容、格调的引导,经过培训,对各类农村文化内容去芜存精,提升格调,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形成既喜闻乐见,又格调高雅,既乐于参与,又有益于移风易俗、正风树气的文化氛围。

三、开展艺术培训需注意五个结合

(一)开展培训与提高自身素质相结合。抓好对农民的培训,首先要提高文化站专业艺术干部的专业素质和艺术理论水平。应该创造条件,让业务人员有计划、分期分批到艺术院校相对应的艺术专业进修,或者邀请知名的学者、专家授课、讲学和座谈,使专业干部的知识得以更新,视野更加阔,迅速提升他们的艺术水平。其次,综合文化站业务干部也应该经常深入群众,进行社会调查,体验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创作灵感。

(二)与当地乡土文化相结合。每个地方都多多少少有传统艺术的文化遗存,这种艺术形式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符合当地农民审美需求的、根植于灵魂中的艺术形式。培训过程中应注意发掘、发扬、传承这种乡土文化。要将当代先进的形式,与乡土文化进行嫁接和有机融合,创新艺术内容和表现形式,既有强烈的时代感,又能体现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间风情。这既有利于艺术的传播,又能够传承发扬文化遗产。

(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发展农村文化,要树立强烈的阵地意识,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把培训的过程作为扶正祛邪的过程,剔除艺术作品中落后、腐朽、甚至反动的部分,将正确的、积极的、阳光的、向上的内容作为主旋律,做到既不脱离实际唱高调,又弘扬正气、唱响主旋律。

(四)与现代传播特点相结合。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艺术表现和传播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一些旧的艺术形式不再为年轻一代所接受,如节奏缓慢、人物众多、费时费力的全场戏剧等。要将艺术形式与现代传播特点相结合,创新手法,改革手段,使其节奏明快,易于参与、便于传播。

(五)集中培训与丰富多彩的形式相结合。在开展好集中培训的同时,要创新方式方法,将艺术指导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通过组织活动,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培养农民的主人公意识,充分调动其支持和参与文艺活动的积极性。易于组织、方式灵活的小规模演出和比赛,是提高农民艺术水平最好的载体,文化站通过审查节目、帮助排练、艺术辅导等,在实践中锻炼、在展示中培训,可极大提高农民对艺术的认知水平,积极宝贵的实践经验,为自主开展文艺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乡镇综合文化站应充分认识艺术培训工作重要性,把握农村文化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艺术培训工作。以艺术培训工作为龙头,培育农村艺术人才,带动文化活动的开展,肩负起繁荣农村文化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文艺培训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院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0-0009-02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最早出现在欧洲,1919年在德国魏玛建立的国立包豪斯学院,开创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先河,包豪斯设计学院创立了“工作坊”的教学模式,建立了诸如印刷作坊、陶艺作坊等多个工作坊,其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体系至今都影响着世界设计教育。这与当前艺术类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和职业教育特点需求不谋而合,可以说在艺术类高职院校推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其必然性和先天优势。

一、艺术类高职院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艺术类高职院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训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体系、实训教学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将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面向艺术设计实践的全面开放式的教育教学模式,以课程理论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艺术设计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双师型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为主导,以虚拟或真实项目为驱动,将企业需求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在工作室承接和完成艺术设计项目的过程中完成专业技术的综合训练。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本、以专业工作室为依托,以完全准就业的形式在工作室完成专业设计课程,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有效地促进了艺术类高职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真正实现了培养“心灵手巧、德艺双馨”,集理论、实践于一身,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推行形式

当前,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运用,艺术类高职院校有其专业特殊性,结合笔者工作实际,通过对所在院校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推行过程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得出艺术类高职院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三种具体推行形式。

(一)带项目进工作室

艺术设计教学,特别是实用艺术设计教育,尤其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训实践课程在艺术类高职院校占据很大比重,此时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通过带项目进工作室,将实训工作室、课程与实践融为一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一个实际或虚拟的项目出发,学生参与并完成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的全过程。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了解一套较为完整的设计程序,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学会分析研究对象,发现并解决问题。

工作室的项目课程教学注意“虚实结合、循序渐进”。根据我院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带项目进工作室应遵循从虚拟到实际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特点,从虚拟的项目出发,让学生学习、熟悉基本的流程。在取得了一定艺术设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再将企业或社会的真实项目导入课程,实际完成设计任务解读、市场调研、设计方案制作等一整套的项目任务,真正实现将过去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转化为学生面向企业、面相项目、面向市场需求的综合的开放式教学。

(二)引企业驻工作室

当前适逢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加之地处苏南地区的资源优势,大大小小的文创企业扎根长三角一带,笔者所在学校凭借悠久办学历史和过硬的专业优势,吸引了一大批业内知名企业洽谈合作。本着充分发挥学院专业优势和校企双赢的原则,学院邀请与我院专业相契合的且对艺术设计、文化创意有着强烈需求的企业进驻校内实训工作室。如环境艺术专业与东南电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东南空间设计研发中心;服装设计专业与好麦尔服装有限公式合作成立的好麦尔花型设计部;玩具设计专业与万宝宠物玩具合作成立的万宝宠物玩具研发中心等等。这些与专业紧密契合的企业,将企业的设计部、研发部甚至打样制作部延伸或整体设立在学校的实训工作室,在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按照企业的运营及管理模式运作。校企双方从专业和行业的共同性寻找契合点将艺术设计实践课程与企业设计实务相结合,让学生的艺术设计实践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和设计师岗位上实现完成。这种基于行业技术标准,面向企业岗位需求,针对专业培养要求的工作室式人才培养方式既解决了企业用人、产品研发以及创意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又锻炼了艺术类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岗位实操能力同时又大大促进了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建工作室入企业

实训工作室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重要场地和空间,它是教师开展教学,学生学习实践的场所,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做出大胆尝试,让实训工作室走出学校,走进企业。例如珠宝首饰设计专业联合苏州渭塘珍珠宝石城将苏州工艺美院・渭塘珍珠创意产业发展中心设在珍珠宝石城内,利用企业资源优势让学院实训空间扎根企业,全面实行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模式,让艺术设计实践深入市场最前沿。由于艺术设计不同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它是一门涉及到文化、生活、经济等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与当前的流行趋势、市场走向密切相关。艺术类高职院校将实训工作室设立在企业内部,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还全面体验企业氛围,接触艺术设计行业前沿信息,这对他们今后设计职业生涯发展大有裨益。

三、艺术类高职院校推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推行,首先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一是,建立学院、系部、工作室负责人三级管理机制,明确职责,既保证有效领导又给予系部和工作室以灵活性。二是,制定完善的工作室进驻准入、开放共享的制度。坚持工作室人驻企业必须与学院专业相契合的原则,引进完善的企业管理机制,把工作室的管理规章制度与企业生产项目管理制度相互融合。实训工作室对全院师生开放共享,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开放式实训教学和各类实践活动。三是,完善实训工作室软硬件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专人专管,建立运转记录、操作规程、工作方法等规章制度;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实行实训工作室信息网络化管理。四是,完善实训工作室的创收与经费管理,把所有对外为社会服务、企业、设计制作的项目纳入管理规范化范畴,在艺术类高职实训工作室中采用比较宽松的经济管理操作方式,合理分配设计项目所获得的赢利,形成良性多赢的激励机制。

(二)加强实训工作室软、硬件建设。实训工作室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是艺术设计教学、实践的实体平台,因此建设适应艺术设计各专业发展要求的现代化实训工作室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强实训工作室硬件建设,健全实训工作室的空间场地与基本设施设备。我院在新校区建设之初就精心设计、科学规划,建成占地面积达38860平方米的实训工作室区,并根据广告、摄影、环艺、服装、陶艺、书画等不同专业特点建有实训工作室66个,按照现代艺术设计和传统工艺美术类别做好实训工作室内部格局整体设计。学院为各实训工作室配备适应专业发展要求的实训设施、设备和器材,利用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工作室,以企业或社会捐赠等多种形式充实现代化的实训设备资源,同时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发挥企业先进实训设备的资源优势。其次要加强实训工作室的软件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当前跨界融合的多系多年级多班级混合的教学、弹性工时、学时的引入都提出了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我院积极争取各级各类国家、省级高职院骨干、示范建设机会,优化实训工作室软件建设,实现了实训工作室网络信息化,重点建设的大师工作室技艺传承摄录系统全部采用数字化记录设备,全程实现高清摄录,数字存储,实时转播。

文艺培训心得体会篇(6)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总经理彼得・格尔布(Peter Gelb)说:“近年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青年演员培训工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许多青年艺术家的天赋和才能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年青演员从未得到在歌剧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机会。我希望即将成立的‘林德曼’青年艺术培训中心将会改变这一现状,使年青人有更多的机会在舞台上展示他们的才华”。

“林德曼”青年艺术培训中心将向全世界公开招收优秀的年轻音乐家,通过为期3年的培训,使他们成为歌剧艺术新一代栋梁。

音乐界人士普遍认为,创建“林德曼”青年艺术培训中心的计划,实际上是在列文1980年亲手创办的大都会歌剧院青年艺术家培训班的延伸和扩展。1998年,美国通讯传媒大亨林德曼和妻子向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这一青年培训班慷慨捐赠了1000万美元。随后,这一培训中心即易名为“林德曼”青年艺术培训中心,并为培训班中的13名年青歌剧演员和3位钢琴伴奏提供每年3―4万美元的奖学金,同时还为那些担任这些年青演员教学工作的艺术家发放教学津贴。

定于2010年开办的“林德曼”青年艺术培训中心,将继续为学员们和教师提供经济资助;朱丽亚音乐学院的老师将为培训班中心的学生开设声乐和其他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培训中心的学员可以使用朱丽亚音乐学院的图书馆和琴房。培训中心的目标是每年推出两部歌剧上演,学员们将有机会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林肯艺术中心的舞台上向各界人士汇报他们的学习成果。

此次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朱丽亚音乐学院的合作,还将带动朱丽亚音乐学院声乐系课程改革的进程。现有的朱丽亚歌剧中心仅为少数的学生提供歌剧演唱和表演培训。今后歌剧中心将改为朱丽亚歌剧院并向在校的70名本科和研究生开放,使他们有机会接受歌剧培训。波利希说:“这一改革举措消除了系与系之间的鸿沟,所有在学学生都有机会在歌剧中扮演适合他们的角色。同时,还有机会在‘林德曼’青年艺术培训中心每年上演的两部歌剧里扮演风格不同的角色,毫无疑问这给将学生带来更多舞台实践机会”。波利希还表示,这次的成功合作不仅增添了两所艺术团体的相互了解,发展了友谊,同时也为悉心培育新一代歌剧演员,倾听年青人的意见和观点,从最基础的视唱练耳到舞台表演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文艺培训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少儿艺术培训;现状;问题;建议

伴随着众多家庭对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八成的家长都会为幼儿报名艺术培训班,有些家长甚至寄予“望子成龙”的想法,对于少儿艺术培训的重视度让人可喜,但是操之过急的想法又让人心生隐忧。不少地方都出现“艺术培训热”,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就如同几万人竞争独木桥,而如果一门艺术特长,将会为孩子的今后发展增色不少。当然,家长的想法是值得理解的。但是“艺术培训热”的背后是学生除去文化课后,更重的学习负担,有的学生甚至感觉到没有自己的自由时间,这种后果不仅失去了艺术培训的本身的意义,更让学生进入了培训的“误区”。我从事校外艺术培训工作以来,主要担任古筝和扬琴这两门乐器的教学工作,经过不断的观察学习和分析探索,在少儿艺术教学活动中,觉得少儿艺术培训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任务,要结合实际、结合少儿发展,要让艺术培训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锦上添花。以下是我结合实际工作及教学,产生的一些想法和感悟:

一、少儿艺术培训现状及问题

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发现,多数家长在参与培训活动的过程中,多半带有盲目性,这些现状及问题不仅不利于少儿身心健康发展,还可能带来不少负面影响,这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早学习、拔苗助长

如今,不少家长都认识到艺术培训对儿童早期身心发展带来的价值,甚至有的家长在孩子刚刚懂事就将孩子送到活动中心来学习,认为越早接触艺术,对于孩子潜在能力的提升越好。其实这种观念是不科学的,研究表明,5~7岁是儿童参加艺术培训的最早时期,专家认为再早也不得早于四周岁半,这主要是基于艺术培训过程中需要调动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眼、肩、指、脑等全方面的协调能力,如果过早进行艺术培训,儿童自身的生理机能还无法跟上,这种揠苗助长的学习方式不可取。目前来说,不少家长都有着过早培养孩子学习艺术的心理,我曾经碰到过有一个家长,要将才满三周岁的孩子送到古筝辅导班,老师多番劝嘱下,才打消她的念头。在我接触的学习古筝的儿童中,发现7-9岁左右的儿童在学习古筝过程中,能够较好地调动自己各方面的机能,做到和谐协调,学习起来也相对较为轻松,年龄过小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花费的课时也比较长。

2.不问兴趣、趋之若鹜

我曾经看过一个调查问卷,在钢琴、书法、绘画、舞蹈、象棋、古筝、扬琴等众多课外兴趣爱好中,让家长选择最心仪的几项,多数家长都愿意选择钢琴和绘画,并且在问及是否愿意结合少儿的兴趣爱好加以选择时,仍旧有占据一半的家长认为“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抱有这样的心态,认为只要对少儿成长有益的艺术培训,都可以加以尝试和开展。这种误区使不少家长在参与艺术培训时,没有自,家长趋之若鹜。“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儿童感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发挥艺术培训的有益价值,否则只会让少儿产生逆反心理,进而离家长的初衷越来越远。

3.不重辅导、盲目考级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平日接触到不少送孩子学习古筝的家长,我问及学习古筝的目的时,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表示孩子将来要进行古筝考级。在大部分家长眼中,认为古筝是一种高雅的音乐,如果将来能顺利考级,对于孩子今后的成长及发展道路来说,也多了一个筹码。其实盲目的考级也使得很多学生平日只针对一些考试曲目不断操练,而对于其他非考曲目练习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少儿学习古筝的积极性。

二、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少儿艺术培训开展

所谓科学发展观,是指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符合人性发展的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旨在通过循序渐进的科学方法,加以具体而全面的指导,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科学发展观的特点是尊重人性、尊重学生的个性成长。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少儿艺术培训,更有助于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推动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我认为少儿在参加艺术培训的过程中,要尊崇科学发展的规律,只有科学发展,才能促进少儿的健康全面发展,也才能让艺术培训活动在健康的发展轨道中运行。

1.兴趣为先,尊重规律

少儿艺术培训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尊重少儿的意见。只有做他们喜欢的事情,才能让幼儿更全面发展。研究也表明,少儿参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大大有利于少儿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反之亦然。我在日常教学的古筝培训班中,接触到一位家长就做得很好。他在为孩子选择艺术培训班的时候,非常尊重少儿的学习兴趣,在推荐古筝学习时,家长先带着孩子去听一些古筝曲,看一些古筝演奏会,即便没有条件去看现场的演奏会,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碟片等形式来观看,在观看的过程中,看孩子是否感兴趣,还有的家长带着孩子先去辅导班来一次“试弹演练”,让孩子对古筝教学有一个最初的印象,再根据少儿的兴趣加以选择,这种做法是很科学的。而兴趣不仅体现在家长为孩子选择艺术培训班上,更体现在教师平日的教学中。有的学生一开始接触乐器的时候,总觉得这些乐器带着一定的神秘感,开始的时候热情度很高,但是万事开头难,学习乐器的开始阶段,其实是很辛苦很枯燥的,此时有些少儿体会到枯燥性,有的孩子甚至开始三天学习、两天晒网。此时教师就要发挥自身的价值。以古筝为例,我建议可采用情境导入法,每次上课开始就播放一些比较生动的古筝乐曲,比如我曾经自己弹奏一曲《渔舟唱晚》,学生们沉浸在美妙的音律之中,体会到丰富多样的音色,兴趣也就渐渐提升了。总之,幼儿在参与艺术培训时,首先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和规律,这是促进少儿发展的第一步。

2.科学发展,循序渐进

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少儿艺术培训,在我看来,是要尊重少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有耐心,要有循序渐进的方法。从教师层面上来说,更应该把握循序渐进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少儿身心健康发展。少儿学习乐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激励法促进少儿学习的积极性。不少学生在开始学的时候信心十足,但是随着学习的难度和枯燥程度的来临,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定的疲惫期,此时教师就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鼓励学生坚持学习并且定好学习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掌握少儿的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

如我们活动中心的扬琴班,是一个15人的大班,其中有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他们在学习扬琴的过程中悟性非常好,学习进度也很快,而有少部分学生年龄偏小,父母亲工作忙没时间陪同,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吃力,针对每个少儿的特点,我结合不同需要“对症下药”,比如对于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可以额外布置一些有挑战性的作业,而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则以稳固基本功为基础。我想,教师应该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特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前提,有时间和精力的话,可以为每一个学生订立一个“学习档案”,结合其家庭环境、学习基础、年龄、兴趣等综合为其打造人性化的艺术培训课堂。

三、以科学发展观实现少儿艺术培训根本目标

很多人会问少儿艺术培训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其实这个应该是很多家长、教师思考的问题。我们究竟要把幼儿培养成一个怎样的人?在我看来,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教育的使命不在于教育之初,更在于教学之根本,只有从根本上实现教学的目标,才能实现育人的目的,所以艺术培训的重要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实现少儿艺术培训根本目标:

1.修养身心,完善性格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所以说,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很大程度上来说,不是取决于这个人的智慧,而是取决于这个人的性格。艺术培训的本质在于完善学生良好的性格,提升学生的修养,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针对现如今不少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小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他们在合作方面的意识是比较淡薄。我在扬琴公益提高班的教学中,让学生以扬琴的团的形式参与学习和排练,这对于少儿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我让孩子们自己选曲讨论,安排声部、自组搭档,通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实也是对学生合作能力的考验和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这些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从一起学习扬琴,到参加公益班扬琴团队的排练,到参加活动中心举行的各项演出,他们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有的学生开始学琴的时候性格孤僻内敛,但是经过团队的合作之后,打开了心结,并且开朗了很多。有一次,班上的一个女孩子因为发烧一周没来上课,这时其他孩子自发组织一起周末去看望那个生病的同学。孩子们说,每周末的扬琴排练课是个快乐的事儿。在我看来,这是艺术审美的一个价值,通过艺术培训,学生在不自觉中形成了良好的品行。艺术家罗根说过:“耳朵听到的旋律是美妙的,但是,听不到的旋律更美妙。”我想,这些就是听不到的但是更美妙的旋律。

2.家校联合,全面发展

由于艺术培训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艺术教师只是将精华部分教授给孩子,而对于艺术培训结束后的知识的掌握、感悟的提升,都需要少儿课后自己进行摸索和提高。由于少儿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少儿在课后的艺术课程的练习中,需要一定的毅力,此时,就要充分发挥家长“陪练”的作用,但是很多家长认为将孩子送给艺术培训辅导班就万事大吉,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少儿学习的艺术项目,需要课外加以巩固,每次的新授课都需要家中的勤学苦练,否则没有进步,成效较慢。家长应该抽取时间出来陪伴少儿进行练习。曾经有一名家长,每次孩子练习古筝的时候,就伴随其旁,给予孩子信心,不断鼓舞孩子,最终这个孩子经过苦练,取得了比同龄孩子更突出的成绩。相反,有的家长则坐视不管,孩子问及建议的时候,家长将孩子推给老师。家校联合,起的作用不在于家长的辅导,而在于家长的陪伴与关怀,这对少儿的健康成长也有很大的益处。

四、结论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在面对少儿艺术培训已经成为一个普通话题的时候,在面对如今市场上层出不穷的艺术培训项目时,其实我们更多的应该怀有一种理智的头脑、具有理智的心态,避免走进少儿艺术培训的误区。作为校外艺术培训教师,我们要具有耐心、信心,用科学的发展观去细致观察少儿的行为、研究少儿的心理,我们要从每堂的教学活动中去联系学生的持续发展需要,教学内容要为少儿建立艺术修养打好基础,让少儿在艺术培训中提升审美艺术修养,让少儿在精彩纷呈的培训项目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艺术门类,让少儿在艺术培训的领域中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杨靖,少儿艺术培训与素质教育[J],学周刊C版,2010第2期

[2]穆峰,少儿社会艺术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艺术百家,2011年第2期

[3]杜燕,浅谈舞蹈艺术培训与少儿全面发展的关系[J],青海教育,2005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