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德育工作思路

德育工作思路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4 15:13:42

德育工作思路

德育工作思路篇(1)

一、德育管理工作目标

依据学校发展目标要求,通过具体工作任务落实,为教学和学校各项工作的和谐运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工作的重心在学生管理上,教育引领,活动渗透,制度规范,让学做人、学求知、健身心成为师生核心的价值追求。

二、管理基本思路:正面教育引导为主,制度管理约束为辅。

三、主要内容及举措

1.打造优秀班主任团队。

因为班级是学校基本的管理单位,班主任在学校管理大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工作态度、综合素质、治班的策略及投入精力起到决定性作用。以“培训、优秀班集体创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研究”为载体,打造优秀班主任团队。这是德育处工作重点之一。

培训。思路不变。首先思想引领为先,爱与责任班主任工作的灵魂,要求班主任对待每一位学生能有出自心底崇高与真诚的关爱,特别是后进生;同时“走出去”“请进来”拓宽学习途径,但以岗位实践探索提升为主,这也是最重要成长途径(三地6校毕业年级研讨会杨玉英的经验介绍反响很大)。三是有目标的推出研讨性质的班团队活动,因为这是施行班级管理的一个主要平台,一星期20节班会课活动质量很重要。五是计划在4月上旬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就地取材,优质资源共享。

优秀班集体创建。一是考核评比。二是倡导班主任大胆设想,寻找切入点或突破口,提出一个口号,强化一种意识,营造一种氛围,凝心聚力,引领学生积极向上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发挥班集体的驱动效应;三是重视班级自身文化建设(显性的——看到的,隐性的——内涵的);四是丰富班团队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五是倡导建立学习小组,打造学生互动互助互促的良好氛围。从以上几个方面思考,积极构建班级特色。(亮点的东西:朴实善良、卫生亮点、体育领先,丁伟、赵混全)

班主任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管理的研究。这是做班主任必须去做而且做好的工作。常规管理与特色建设并举。比如:服装仪表的规范、卫生管理、课操管理,面对这些,如何入手,切入点在哪里。再如5分钟诵读,如何实现学生的状态投入变成自觉需求;15分钟写字培养出学生哪些能力及好习惯,还是提高了书写能力;“不制造垃圾”口号提出是不是给了学生心灵上的触动。

建设好学生成长档案,培养引领学生自主寻求成长、发展意识,让学生学会积累成功。

在这里不求整齐划一,但求每一位班主任都要举动,让这种不与学科联系的东西则对学生学科学习产生动力(提升内涵发展,学生内动力的调拔是根本)。

2.强化全体教职工对学生的管理意识。

全员育人是学校管理需要,前勤、后勤、领导、职工,面对学生我们都肩负管理者的责任,面对学生违规违纪不管不问是失职;同时,肩负服务者的责任,每一位教职工都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师表意识,以身作则育人。

特别提出的是前提科任教师的学生管理工作,是职责,是需要。课堂管理、课下管理、学困生帮扶、参加家长会及班级大型活动等纳入考核。(名师孙金英代培总结讲话,谈出了她40年教书育人的深刻感受——以“爱与责任”为桥梁构建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接受我;以渊博的知识不断学习的精神引领感染学生积极向上。魏书生一天的报告,6个字:自强、育人、教书,摆出了这样的关系。)

3.操作落实好五项管理制度。

一是《班级管理考核方案》。内部管理有章可循(班规、班委、考评、卫生、纪律、计划等等工作制度化)。主题班会活动有计划,特色建设有思路。德育处将各类考核纳入(住校生管理、鼓励正面教育引导)。试行增设班主任年津贴。

二是《学生一日常规考评条例》。内容、考核方式不变。两周内学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违规违纪将承担什么责任要让学生明白。

德育工作思路篇(2)

1、抓实行为养成 政教的核心工作是抓学生的行为养成,“六大常规”的养成仅仅依靠政教部门、红领巾监督员的检查是被动的,是外在的管理、外在的约束,如果能换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才是我们追求的。本学期,我们将多措并举,致力于这样的一种努力,努力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绽放。

2、坚守“活动育人” 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活动中有价值的体验和收获更容易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痕迹,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本学期活动的思路是“一月一主题”。体育健身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全部渗透其中,结合升旗仪式、班会课等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期望达到的效果:内容更整合,主题更鲜明,教育性更强,学生收获更丰盈。

3、关于班级管理及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级管理目标:管理科学规范,工作省时高效,班级齐头并进(不变)。继续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班主任的综合能力、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4、家校合力 以《教育手拉手》(家长版)为载体,创新形式,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接轨,形成合力,向全方位育人迈出一步。(本学期,只是一个粗浅的尝试)

5、创“平安校园” 这也属于我们重中之重的工作,平安无事故是最低要求,最高标准,继续做好流感的防控、做好学生管理、做好疏散演练,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保障校园的平安稳定,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

以上是粗线条式的思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要落到实处、取得成效需要我们全体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树立全员育人的意识,在此,提三点要求:

1、明确德育的低起点 德育是高尚的,但德育同时又是琐碎的,因为德育涉及的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尤其受家庭环境、周边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中仍然存在乱吐乱画、乱扔乱抛,不懂礼仪、语言不文明,打架等不良习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沉下心来、不厌其烦,从最“低”的点滴要求起,共同担负起教育和引导的重任,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我在校园里,我的一言一行被每一位老师关注着”。

2、强化教学育人 课堂永远都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教书、育人是一体的。学生最喜欢的教师都是能够在课堂上、教学中把教学和管理结合起来,能既教授知识又“晓之以理”、严格要求、倾注人文关怀的教师。

3、继续倡导“谁的课堂谁负责” 从科任老师的角度来看,要做到“多自管,少‘出让’”,简言之,就是自己的课自己管,自己碰上的问题不要推,自己解决;此外,我们也在掌握着学生相处的第一手资料,要及时发现问题,与班主任多沟通,多联系,常反馈,协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

总之,德育教育任重道远,愿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学校形成“校园无小事,事事在育人”的良好氛围,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教育的滋润,成为品行文明,品性健康,品德高雅,品质高尚的合格的人。

德育工作思路及全员育人动员相关文章列表:

德育工作思路篇(3)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下,要理清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必须注意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间题。

“一条主线”,即学校的德育一定要同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武装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是德育的根本任务。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和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特色理论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思考和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一系列新矛盾,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以逐步实现德育的科学化,不断提高德育的水平和质量。因而.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特色理论是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条生命主线。

“两个落实”,即落实德育工作队伍和德育工作岗位责任制。首先必须组建、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热心德育工作的精干队伍。其次,要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岗位责任制。其一,人要定岗,岗要定责,责要定量,要做到责、权、利统一目标内容明确。具体地说,党支部要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处室、组级、教研组、班级要发挥好行政管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工青妇、学生会等群众组织要发挥好各自的优势作用;家长委员会及校外教育机构要发挥好补充、延伸、配合作用。其二,要建立稳定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无论宏观调控或微观落实都要坚持“计划决策、组织实施、督查指导、总结评比”的工作程序,环环紧扣,节节不漏,一级对一级负责,循序渐进,抓好落实。

德育工作思路篇(4)

关键词:德育问题 个体差异 与时俱进 沟通 创新

学校德育活动是学校工作的灵魂,肩负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正是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启蒙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对未来的发展特别重要。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找到的解决方法谈一些个人的见解。

一、当前德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忽视对生命的教育与尊重。学生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生命体,将来都要独立走上社会,教育不仅要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更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生命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发展。然而,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家长急功近利,漠视情感和理性的德育对学生的影响,比如情感本是学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往往被当作催化认知发展的有力手段,而失去其原有的纽带作用。高考的指挥棒无形的压着家长从小学起就对孩子分数的格外重视、而忽视蕴含着德育情感的综合素质,致使很多学生唯分数至上,缺乏基本的道德责任感,道德责任感是学生在道德活动中因对自己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持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受人尊重的权利,但目前在学校的德育管理中,很多纪律、制度的制定,却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和人文关怀。例如:学校主办的“三项红旗竞赛”等缺少人文性和灵活性,体现出许多局限性,很难体现出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德育工作的真正内涵。在课堂教学、处理学生之间的问题乃至师生交往中,也常常出现不尊重学生人格,不体谅学生感受,不允许学生出错等情况。学校往往过于关注学生言行的"是非",而忽视与学生心灵的沟通,漠视学生生命权利,缺乏人文关怀,已成为当前德育管理中突出的问题之一。

2.忽视德育内容的创新,活动流于形式。德育作为一项系统学科,应从整体上研究,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内容要进行有效衔接,形成系统性、科学性、层次性、稳定性的内容体系。但目前很多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空泛,总体上以抽象的说教为主,缺少针对各类不同时期和不同层次的师生思想实际的具体目标,强调共性发展,很少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可操作性不强,使德育目标的指导功能弱化。

不少德育工作者在德育活动中,偏重学生认知心理的强化,忽视行为的规范,无论是全校性的活动,还是主题班会,一般都是说理多,其结果学生也能说很多道理,但不知从何做起。例如:学校举办的一些校性活动,表面上开展得轰轰烈烈,其实却没有深入学生的心灵,而且有很多活动是应对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各类文件的,使活动带有一定的应付性质,这样流于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除了给学校留下一些活动资料,几乎没有什么实效。

二、以人为本,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

1、创新德育内容,丰富德育内涵。学校德育只有符合时代要求,从“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需要”的基本要求出发,不断拓展学校德育内容,努力构建科学的德育内容体系,使德育内容既具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又体现时代特色,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抱负,“为人民服务”的集体情怀,“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使其成为师生的行为准则。

重视生命教育的内容创新和拓展。生命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晨会、主题班会,结合思想品德课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通过对生命的出生、成长、生病、衰老、死亡等现象的分析以及生命价值的讨论,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进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实现生命价值。对小学生来说,在活动过程中应避免生命教育过于严肃而失去教育的效果,倡导“亲和化”的生命教育,帮助学生健康地生活,快乐地成长。例如组织“孕妇运动会”活动,邀请家长参加,让学生在腹部绑上五六斤重的沙袋,模仿孕妇走路、睡觉、系鞋带,生动的体验让学生感悟到母亲孕育生命的艰辛,认识生命的来之不易。活动后,让学生与家长沟通,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过程浸透着父母的心血,包含着父母长辈的殷切希望,从而认识生命的可贵。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德育大课堂。学校可以联系家长,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班团活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与家长多交流,例如:组织学生和父母一起参加活动,在父母生日那天送上自己亲手做的礼物,体验父母的工作、邀请父母为同学叙事、参加家长会等,通过活动让学生走进父母的生活,加强了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体验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了解子女的内心需要,使学校、家长、学生三者同步一致,共塑价值观。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让德育在充满乡土气息的环境中进行,以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的方式,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更加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养成、价值观的确立。开辟生活实践基地,引领学生回归现实的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经验,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明白事理,获得经验,受到启迪,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单纯对道德规范的记忆和道德知识的获得。德育工作者要创建有道德、有意义的活动方式,孕育人生的信念,通过营造和谐沟通、宽容理解、积极向上、其乐融融的德育环境,使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有价值的德育追求,得到和谐充裕的发展,为学生终身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参考文献:

德育工作思路篇(5)

关键词: 素质教育;德育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3)22-025-1

在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抓德育工作就等于抓到了素质教育的根本。但大多学校德育实效性低是个不争的事实,学校德育观念落后,内容与社会脱节,目标空泛,缺乏操作性,将德育工作简单化、成人化、理想化。笔者认为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健全人格教育,要增强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要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使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才能潜移默化,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才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的精神世界,铸就青少年的灵魂,筑起素质教育的万里长城。那么如何加强德育工作呢?

一、做实做细学生的思想工作

当班主任不易,这是众所周知的,班主任所做的工作并非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必须处处注重细节,落到实处。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世界观尚未成熟。怎样引领好学生,就要靠班主任的细致工作。一方面我们班主任应循循善诱,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特殊生,应多与其交谈,及时了解其动态。另一方面,政教处要利用橱窗、板报、国旗下讲话、国庆征文等活动,让学生学习近代史,不忘国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思想工作之关键个人认为是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谈到安全,我们往往会想到食品安全,人身安全;谈到健康,往往只想到身体健康。其实,心理健康和安全也是很重要的,甚至更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周围的不良诱惑不断增加,人们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等物质要求,而更趋向于追求安全、快乐、幸福的精神指标。当这些无法实现时,他们的心理就会显现出不健康,甚至病态。现在的学生太脆弱,父母离异、考试失利、同学吵架都可能会发生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事情,这就需要班主任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当然要治疗学生的这种不健康心理,还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合作,任重道远。班主任这时更需要弯下腰来,伸出双手,抚正他们。学校应经常邀请心理专家来校开设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困扰,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学校需要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做好依法治校,综合治理工作。树立依法治校、依法治班的观念,认真做好普法教育工作,结合学校的校纪校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狠抓常规,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很多老师可能都有这样一个感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越来越不听话了。近两年笔者发现在军训过程中,一些家长找班主任以这样那样的理由为子女推脱不来军训,一些同学不肯参加国旗班和女子仪仗队的训练,理由是太辛苦。这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没有集体荣誉感,跟社会风气、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这是由大环境造成的,给班主任管理带来很大的困扰。

笔者曾听过一位衡水中学毕业生谈他们学校严厉的管理制度,学生全部寄宿学校,所有学生回家只准带牛奶、香蕉、苹果、桔子和饼干类点心,其他的不准带,否则回家一个周接受家长再教育;不准带手机入校,否则回家两个周;学生打架,立即开除;学生谈恋爱,立即开除;学生不能跑操要有县级以上医院的证明,并经过班主任、年级主任、学校教育处干事、教育处主任等人的审核,最后由分管教育处的副校长批准。这样做一是为了便于管理,二是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三是把这些制度内化成学生优良的品质。在我们看来这些制度实在是太严格了,其实制度只是惩罚那些违反制度的人。很多学校其实缺的就是严格的制度和对制度的贯彻落实。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言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所以我们要能够正确的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从而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另外要注意延伸自我管理的领域,自我管理不是少部分学生的事,我们应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三、开展有意义的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笔者认为德育活动不仅通过说教,还需要通过各项活动来完成的,德育活动不但要重形式,更要重内容,多用身边的人和事鼓励学生,多开展竞赛、评比、表彰,比如“十佳优秀学生”的评比,“功勋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新锐班主任”的评选,并加强对这些优秀师生的宣传力度,通过种种方式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

将德育活动仅仅举办成一次讲话,一次发言,一次宣誓,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秉承这样的理念,学校应多组织开展有意义的系列德育活动,多弘扬正气,多鼓舞干劲,注重正面引导,将一些重要的德育活动系列化、立体多元化,就拿成人礼为例,今年笔者和政教处全体同仁组织了十八岁成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4月21日,高二全体师生隆重举行以“走进高三,勇于担当”为主题的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这个仪式我们筹备了很长时间,想了很多方法来全面调动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典礼上,我们看到很多学生与家长相拥而泣的感人场面。

我们要改变一心死读书的思想,多开展有意义的活动,真正让师生全动起来,我们要通过各项活动点燃师生的激情,通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

德育工作思路篇(6)

全面落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在学校整体中发挥其首位功能作用,为教学及各项工作运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丰富德育生活内容,营造充满生机、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活氛围。

①增强教职工的师德意识与德育意识——通过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宣传、考核,提升教职工主人翁意识感,培育其敬业、乐业的奉献精神。

②细化学生德育工作,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培植一种积极寻求向上的精神——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熏陶与严格的制度约束,在学生生活行为、学习行为习惯的规范上下功夫。具体讲:

·德育处通过全方位的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分管干事的主抓意识(卫生常规管理、纪律安全常规管理、文体活动常规管理、德育课题研究及档案建设管理)。

·团委牵头有计划的组织好学生文体娱乐、社会实践等活动,寓教育于其中。

·强化班主任培训学习,更新育人理念(从学生日常生活细节入手,注重良好生活态度、学习习惯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强化全体科任教师德育能力及从事德育工作的自觉性。

·唤醒教辅、后勤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真正构建全员育人的格局。

德育工作思路篇(7)

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环境,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和部分人心目中的德育定位落后于社会变革中的学生的教育要求。

过去,学校的德育工作,沿袭“运动式”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抽象、空洞,缺乏较强的层次性和针对性。这种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对今天要求个性发展的中学生来说,无疑会产生某种“逆反心理”,难以发挥德育的特有功能。长期以来,部分人的心目中,德育工作被视为“虚功”,可有可无,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德育工作“口头上有地位,行动上无地位”,致使德育工作投入多而产出少。

(二)开放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

当代中学生处于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不断扩展、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的社会氛围之中,每天都接受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他们在社会、在家庭,耳闻目睹的是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而在学校接受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前途教育,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受到的是愉悦的道德情操的熏陶。因此,当学生一旦接触社会或走向社会时,他们就会深深地感到学校和老师灌输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学校苦心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在社会现实面前显得那么单薄和脆弱!这种二律背反的现象,已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三)现代社会的负面影响抵消了学校德的正面教育。

在学校,学生接受的是正面的、正统的教育,而客观存在的社会阴暗面,又迫使他们被动地、茫然地去感受生活的多重性。这样,社会生活中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先进与落后的矛盾现象,必然使中学生单一的思想和单面的价值体系产生裂痕,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正负抵消的作用。而当前来自社会负面的“冲击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利益分配不均和价值观念的扭曲现象带来了部分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失衡,社会上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造成了部分学生“厌学”和“流失”。

二是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如市场经济的求利性,会诱发和助长“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倾向;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被引入社会政治生活和人际关系、社会非经济领域,搞“权钱交易”,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功利化、实惠化、金钱化倾向;等等。这一切都扭曲了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

三是音像书刊、舞厅、电子游戏等社会生活及娱乐环境中存在的“病菌”,侵蚀着中学生的灵魂,影响着他们的思想、生活方式和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

四是家庭教育相对畸形的发展与学校全面育人的目标发生了矛盾。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在物质需要上舍得对子女的大量投资,而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很少关心。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智育重于德育、甚至智育可以代替一切的片面印象。这种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的不平衡,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面对新时期德育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文件和法令,使学校德育工作从此有法可依,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特别是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学校德育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新形势下,广大德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式。具体就是实现四个转变:

(一)面向现代化的改革开放时代,学校德育观念和内容要向现代型转变。

德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将学校德育目标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德育工作要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德育教育要依纲靠本,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凡超越中学生接受能力的德育内容要坚决压缩,凡已过时的道德观念要大胆更新。德育工作者要有广、博、专、深的知识储备,有健康的人格,有角色的艺术,要善于捕捉时代信息,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智能素质,如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开放观念、信息观念、法制观念、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引导和激励学生不迷信盲从、不墨守成规、独立思考、创造进取,重视和发展学生不同的个好、特长,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伦理道德的修养教育和人格教育。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分层要求,加强德育教育的层次性、针对性,使其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

(二)建立、健全德育教育基地,强化德育实践,促使德育方式向开放式转变。

市场经济全新的社会背景,使学校德育教育已不能囿于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方式,德育的开放性已成为潮流。必须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正确地认识社会,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学校要充分利用本地的德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辟校外德育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统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军事训练基地、学习雷锋基地、劳动锻炼基地等。走出去,组织学生进机关、到工厂、下农村、走市场,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实践活动;请进来,请老前辈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请模范人物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请企业的厂长、经理介绍市场经济的知识,请民警、交警同志进行法制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等。特别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负面因素,如腐败现象、拜金主义等,通过社会热点问题的讲座和讨论形式,提高学生的社会“免疫”能力。

(三)建立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保持德育工作向社会化转变。

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已不能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必须纳入社会大体系,全社会都要重视、关心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通过弘扬社会正气、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学校德育教育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学校、家庭、社会要配合教育,协同作战;以“家委会”、厂校、警校挂钩等多种形式,拓宽德育教育渠道;学校党、政、工、团、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齐抓共管、步调一致,形成多元化的格局,使新时期德育工作有地位、有形式、有措施。

(四)优化德育形式,变灌输型为渗透型,保持德育方法向个性化、民主化、多样化、综合化的趋势转变。

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年学生,思想情绪的变化快、起伏大,过去单调呆板的德育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失去了往日的效应,德育必须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当前受青年学生欢迎的德育方法主要有:

一是情景陶冶法。学校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人际环境,在“无言、无求、无形”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到感染。如升旗礼、校园文化周、校运会、文艺汇演、校庆纪念日、校史教育、文明礼貌月、教师节尊师活动月等。“”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