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古代建筑文化论文

古代建筑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5:57:45

古代建筑文化论文

古代建筑文化论文篇(1)

中国建筑一直以来以土和木为主要建筑材料,后来又伴随加工石料、烧制的砖瓦等材料构建而成,故中国又把建筑工程称为土木工程。建筑艺术则是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应运而生的。在阶级社会,建筑艺术无疑打上了统治阶级审美的烙印,而众多民居则更多表现出了老百姓的喜好和追求。建筑艺术的产生首先来源于实用,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加上匠师们的美化处理,产生了建筑艺术。比如中国建筑的坡形大屋顶就是为了排水和遮阳的实际用途。被称作“飞檐翘角”的屋盖也是由于使排水抛远、多纳阳光的需要而创造的优美形象。在这技术与艺术构成的文化综合体中,建筑是由人创造的,作为文化,建筑的主角是人。所以,当我们认识中国建筑文化的本质时,必然要考虑处于一定建筑环境中的人的意识、观念、思想、情感和行为。因此,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典籍,不仅能帮助我们探究建筑的形式和技艺,同时发掘形式后面的哲学现象,还能使我们真正了解中国的建筑文化,掌握中国建筑的主体价值,从而在现代化浪潮中才不致失掉民族的特质。

二、中国先秦典籍中的建筑文化现象

源远流长、自成体系、独树一帜的中国历史,以及中国文化脉络的渐进历程,构成了中国建筑伟大的文化旋律。在漫长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东方文化与哲学的物质载体,中国建筑的崇高形象,在世界建筑史中丝毫不亚于历经许多世纪业已发展成熟的西方建筑。在高超的土木结构技术与迷人的艺术风韵中,中国建筑文化,铸就了高雅的理性品格与深奥的哲思境界,这一切毫无疑问全部折射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

(一)中国建筑文化之“天人合一”的时空观

中国人最早提出了道德这样的东西,用来约束人类的兽性。然后把它投射到天上,这就是“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开始。古代中国人在文化观念中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对应的,即所谓“天人合一”。这在中国先秦典籍《周易》与老庄的著述中表现很突出,《周易》关于“天地人”三才之说与老庄的“道法自然、我自然、返璞归真”等思想莫不如此。董仲舒甚至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而程明道则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语录》二上)。因而,中国建筑文化,令人深为感动地体现出“宇宙即是建筑、建筑即是宇宙”的宏大的时空意识。从自然角度看,天地是一所庇护人类生存的“大房子”,所谓“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为宙”。从人工建筑角度看,建筑象征宇宙,“天地入吾庐”也。中国建筑文化的时空意识,是一种自古就有的、人与自然合一的有机论。

(二)中国建筑文化之伦理观

中国建筑文化之伦理观是与人和自然相亲和、天人合一时空意识相一致的,是中国人所一向独具的淡于宗教、浓于伦理的文化传统。中国人头脑中的神大多是自然神,并且神人不分,很多神是我们尊敬的人,没有绝对服从与崇拜的宗教主神,释迦牟尼、上帝、真主这些宗教主神。都是舶来品。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在中国建筑文化史上的影响,远不及作为哲学文化的老庄道学。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现实主义,对于宗教没有真诚的信仰,处理一切精神问题时,都给人以务实的感觉。中国人不是宗教民族,也不是内省的民族,所以内省性的精神生活不是中国人的专长。相比来说,日本民族把握禅宗精神,开拓了一套精神生活方式,包括茶道、花道。而中国人喝茶是为了解渴,插花是为了美观,并没有进一步的精神价值。反映在建筑上也是如此,现实主义精神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西方建筑追求表里如一,使用材料以及外观构造表达了一定的建筑精神。而中国建筑则不同,没有人注意材料的品质和建造的方法。通常外观是加上去的,或用瓷砖、或用面砖、或用石片;木材结构亦如此,外表上漆、加彩。这都是中国人务实精神所促成的发明。然而,这种淡于宗教所留下的历史空白必须得到填补。淡于宗教者,容易浓于伦理。以伦理代替宗教,正是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品格之一。因此,城市、宫殿、陵墓、坛庙、民居、寺观、坊表、园林建筑以及屋顶、斗拱、门牖、台基、装饰形制等,无一不是或者强烈、或者平和、或者显明、或者隐约地体现一定的伦理文化主题。比如中国建筑为了覆盖有缺陷的材料,使用表面的装饰,这本来是物质上的需要,但因此使表面的装饰成为制度,象征了社会地位,维护了伦理制度。

(三)中国建筑文化之生命观

中国建筑文化的主要物质构架是以土木为材。有的学者以为中国古代少有石材建筑,认为所谓用石方法的失败,是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哲学只有金木水火土而独缺石之故。事实上,所谓阴阳五行学说,一般认为起于周代,成于战国时期的邹衍。在周代之前,中国建筑的土木构制早已形成,如果说,中国建筑少用石、多施土木的文化传统与阴阳五行说缺石有关,那么周人之前许多世纪的中国土木建筑文化传统又如何理解呢?从另一角度分析,阴阳五行说实际是包含了石的。周易有云,八卦中的坤为地,为土,艮为山、为石。土者,五行之一。艮卦的母体是坤,表示艮卦所象征的山石原是大地的一部分而,比平原大地更富于刚性罢了。因此,建筑文化主要以土木为材而少用了石材,与阴阳五行说没有必然联系。有学者认为,中国人选择土木而少用石材只是代表了一种生命观。中国古代墓室几乎全是用石材砌成,墓室是向下的,暗示着死亡。而木材是向上生长的树木,代表着生命。五行说中的木象征生气,以青龙为标志,方位为东。土也是吉象,居中央,主方正。土木配合,相辅相成。而石材质地近金,有肃杀之气。事实上,木材的建筑是亲切近人的,手触之有温暖的感觉,而室内的柱子也暗示了树林之象。生命的感觉对中国人而言比永恒更重要。除了在环境上感受到生命之气,在材料的使用上执着于土木之外,造型的生气尤其重要,石材太厚重,缺少飘逸感。唯有土木,采用木柱支撑系统,翼角起翘,才可以建构出一种生动的气韵。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石是重要的材料,但也不是厚重、坚实又自然的山石,而是合乎“瘦、漏、透、皱”原则的怪石。起初这样的造型与仙山有渊源,到后来,文人们对这种弱不禁风的怪石产生了直接的感情,不但成为画家笔下之宠,一般文人案头也少不了它了。

(四)中国建筑文化之人本精神

在殷周之间,逐渐产生的人文精神,以礼制为代表,即儒家数千年的正统中国文化的标志。这种以礼为代表的人文精神,建立了中国文明的伦理秩序,而秩序的目的是和谐。儒家把人世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关系设定了行为道德标准,就是用著名的五伦。这种秩序反映在建筑的空间上,形成中国特有的空间观。第一个特色是均衡、对称。我们知道自古中国人就不相信神,宗教意识淡泊。很多事物都很能务实,以人为本,视人为性灵的整体。古人对人体形态的看法产生了对称的观念,把世界上的一切返回到人体去解释,这是中国文化里的重要观念。由于人体是对称的,以人为本的建筑也是对称的,从而产生了中轴线。因此,对称的空间与人的环境感受是相配合的。而欧州在文艺复兴之前,没有对称的建筑。也可以说,中国建筑自始即应合自我的形象,从而建立了空间秩序。第二个特色是建筑配置的井然有序。中国的个体建筑都是极其简单的长方形匣子,因此,凡建筑皆成组。四合院几乎是最起码的组合;每一个组合都反映了天命的观念,都是一个小的宇宙。在北方,建筑都要坐北朝南,左右厢房围护。如果是大型建筑,则有数进、重复合院的组合。在成组的建筑中,从个体建筑的高低大小,可以看出何者为主,何者为从,建筑群因此可视为人间礼制的反映。在住宅建筑中,按身份分配居住空间,有前后之分,左右之别,秩序井然。中国传统建筑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要寻找其根源,必从先秦典籍透露出的哲学观及美学思想出发。不读这些典籍,就不能深刻知晓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起源。比如儒家的“真”、“善”、“仁”的美学思想在《论语》、《国语》、《孟子》、《荀子》等散文中得到全面体现,道家“虚无”、“意境”的美学思想也在《老子》、《庄子》等文学作品中体现,这些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都有所体现。中国先秦典籍不仅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起源的重要依据,其所蕴含的文化思想也影响中国后代的建筑营建活动,无论是宫殿、陵墓、祭祀建筑还是住宅、园林等。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离不开对中国古代典籍的解读与研究。

三、结论

古代建筑文化论文篇(2)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建筑可视为是其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建筑的历史也可视为是反映了其建筑文明发展的轨迹,而在其发展进程中若干重大的建筑成就则成为其历史发展的标识物和人以为豪的共同记忆或民族文化遗产。梁思成先生说“建筑之规模,形态,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就是这个意思。

一、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一)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词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二)轴线的空间艺术

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再如中国古代寺庙中,强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调轴线空间布局的实例也是很多。一般均将主殿大雄宝殿放在轴线的重要位置上,配殿居前后左右。“左阁右藏”、“左钟右鼓”等。空间层层递进,庭院森森,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表现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尊卑差别。

(三)“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

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自古亘有。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在这种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是持着与大自然对立的态度,用建筑去控制自然环境;相反,乃是持着亲和的态度,从而形成了使建筑和谐于自然之中的环境态度。例如东晋大官僚石崇在洛阳近郊修建河阳别业(金谷园):“其制宅边,却阻长堤,前临清渠,柏木几于万株,流水周于舍下”(石崇《思归引·序》);佛教高僧慧远在庐山经营东林寺:“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垒基,即松栽沟。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复于寺内别墨禅林,森树烟凝,石迳苔生。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气肃焉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高僧传·慧远传》)。诸如此类的描述,文献记载中屡见不鲜。从此以后,那些建置在城市以外的山水风景地带的佛寺、道观、别业、山村聚落都十分重视相地选址,目的不仅为了满足各自功能的需要,还在于如何发挥建筑群体横向铺陈的灵活性而因山就势、臻合于局部的山水地貌、谐调于总体的自然环境。它们无异于点染大地风景使其凝炼生动、臻于画境的“风景建筑”,这正是中华民族在建筑与大自然关系的处理上所体现的独特的环境意识,虽非完全自觉,但却十分明显。历来的山水“画论”,对于这种环境意识都曾作过部分的美学和科学的阐述。

二、西方古建筑的特点

(一)立体感官,单一布局

与中国的古建筑相比,西方古建筑作为一个整体的建筑体系,它的建筑风格也是一脉相承,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便是“立体感官,单一布局”的突出表现。这些柱式结构的建筑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有些柱式的柱头是简单而钢挺的倒立圆锥台,没有柱础,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有的则是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带有婀娜潇洒的两个漩涡,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虽然以柱式为构图的原则所展示出的是单一布局,但其所蕴涵的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带给人们的却是立体感观的视觉冲击与震撼。

(二)神亿陛和宗教性

西方古建筑多具有神化性和宗教性的特点。这是受到了宗教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文化一支独秀,深深地影响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而正是在这种影响之下,出现了西方古建筑中最具有宗教与神化气息的崭新建筑风格——哥特式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建筑。哥特式建筑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它直接反映了中世纪新的结构技术和浓厚的宗教意识。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是基督精神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高直、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只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充满罪恶的世界而奔赴“天国乐土”。

作为富有浓厚神化性与宗教性代表的哥特式教堂,其内部结构全部,近于框架式,垂直线条统帅着所有部分,使空间显得极为高耸,象征着对天国的憧憬;每当阳光从布满窗棂问的彩色玻璃照射进来时整个教堂的空间便弥漫着迷离与幽幻,教堂仿佛就是天堂。此种气氛已尽显了基督教的精神,其中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便是哥特式建筑典型代表,他们也因此把西方古建筑的神话性与宗教性演绎得淋漓尽致。

三、古建筑所体现的东西方文化特征

(一)古建筑体现的中国文化特征

1、务实精神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的若干特征及其建筑概念都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实用理性的务实精神。中国古典建筑体系一直坚持着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始终以人体尺度为出发点,不求高大永恒,无论什么类型的建筑都很少像西方教堂那样超尺度的东西。中国建筑的庞大是通过,小尺度单位的院落,不断有规律地衍生而产生的。不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论建筑群有多么庞大,人在其中活动,所感受到的永远是与人相亲和的尺度。这种设计取向,正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想性思想居于统治地位的特点,迥异于西方在神学迷狂之下所追求的超尺度。

2、恒久变易观念传统的中国式房屋设计原则采用通用式设计思想,房屋就是房屋,不管什么用途都希望合乎使用。因此,久而久之,使人们形成了恒久变易的观念。中国建筑不注重外在直观的形象,而注重人在其中的序列安排。随着道路穿过一道道大门,便会有一个院落,使人一次次豁然开朗,。建筑序列犹如一轴长卷,且走且思,道不尽则思不尽,一直达到高潮有豁然醒悟之感,这一点在园林设计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古典建筑在重领悟、重层次、重气氛等方面极下功夫,反倒对单座建筑淡然处之。古人对感受与领悟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于建筑本身的注视。建筑以恒久的构件和不变的院落,通过无限衍生,便能演绎出无穷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恒久变易的内涵。超级秘书网

3、中庸思想中国建筑往往把高潮和精华放在最里面、最后面,而前面则是质朴的墙,庭院深深深几许,精彩之处全在这一层层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化解之中,农耕文化内向型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必然要选择这种重感悟、重内涵的建筑布局方式。

正因为如此,体现了中国人基本精神之一——中庸,“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适用而经久不渝。中国建筑造就了人们在人格思想上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

(二)古建筑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1、独立与自由

古代西方建筑往往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度强调建筑艺术的永恒与崇高,他们常常具有严密的几何性,古代西方建筑在一套独立的建筑体系上,形成独特的方格,他们布局单一,似乎根本不需要多余的建筑来衬托。西方的建筑师们巧妙地把西方人的思想融于建筑,并形成迥异的风格。因此,正是由于那些极力表现人性的建筑使人们更加渴望去追求独立与自由。

2、思维的缜密与创造力

从古代起,当西方建筑师们设计建筑时,他们不仅关注建筑的构造与精度,通常还在策划时考虑到它的功能,功效及其防水、防火性,是否拥有便利的交通等。而随着西方文明的不断发展,西方古建筑的风格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拜占庭,从哥特式到巴洛克、洛可可式,建筑师们始终以高度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工作,而处于这些建筑之中的人们,就难免不受到建筑风格的感染,形成良好的创造氛围,这也是西方文明更加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原因。

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是具体的政治制度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的哲学理论,其中儒家传统的礼治思想是指导古建筑创造的主要思想,中国的古建筑处处体现着秩序、实用、中庸。而在西方,无论是古希腊建筑中的宙斯庙,还是古罗马建筑中的斗兽场,无论是拜占庭风格中的万神庙,还是哥特风格中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建筑都独立的耸立于那里,直接,一目了然,没有旁物的修饰也自成一体。这是偏重于对个人的颂扬和物质生活的享受的直接表现。古文化影响了建筑风格而古建筑又影响着中西方文化的发展,文化和建筑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谱写着中西方辉煌灿烂的文化史诗。

参考文献:

[1]陆志宝.Touris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付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3]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

[4]冯骥才.中国古代建筑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古代建筑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古建筑;现代化建设;

1 现代化建设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的发展让世界震惊。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快速挺进,城市建设也随之高速发展,由于目光的短浅,加之利益的驱动,古建筑被破坏事件屡见不鲜。2008年,在光天化日之下,龙游文物贩子居然唆使村民拆除了一幢300年的明代古建筑,无知的村民和前来阻止的文物执法人员还发生了对抗;2007年7月,湖北襄樊唯一明代古建筑在半夜时分被强行拆除;2010年4月,云南大理“忽必烈当年都未能破”的古城墙龙首关南、西两面的遗址,被交通部门不留情面地大肆破坏和野蛮施工,新建的公路要穿古城而过,使龙首关变得面目全非,仅剩的几段城墙也危在旦夕。2011年,山东潍坊的一座明朝古庙在凌晨被强拆。2012年1月,梁林故居建筑被“保护性拆除”。

作为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的古建筑,应该很好地保护起来,但是,社会要进步,城市要发展,要进行新的建设是势在必行,如果因为过度地保护古建筑而阻塞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谁都不想看到的,反之,如果因为追求城市化发展的进程顺利推进,而忽略了对古建筑的保护,也是不可取的。那么,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古建筑保护的矛盾,是否不可调和了?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证明:古建筑的保护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不是不可调和的,更不是顾及到此就一定会失去彼,而是互相促进、互相依存,如果统筹协调、科学发展,就能得到“双赢”。

2 让古建筑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策略

2.1 古建筑的“新天地”作用

上海新天地是以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保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但是,每座建筑内部,则按照二十一世纪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情感世界度身定做,成为国际画廊、时装店、主题餐馆、咖啡酒吧.....门外是风情万种的石库门弄堂,门里是完全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一步之遥,恍若隔世,真有穿越时空之感!

西方国家也大同小异地采用了这种方式让古建筑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比如美国苏荷区的改造,便是不破坏楼房的外貌,只对其内容设施进行改造。改造之后的建筑看上去还是原来的工厂、仓库和栈房,但是内部却大不相同,内部是非常超现实主义风格的陈设。而德国也与此相差无几,他们也是把那些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能用就用,能改就改,绝不轻易拆除。比如柏林能源论坛大夏,原就是一座比较精美的红砖墙“老房子”。在改造时也是保留了外貌,对内部进行了改造。大门换成了玻璃自动门,还装了比较现代的感应卡门禁系统,门厅里的装修更具有现代化气息,侧墙、天花板及地板都是玻璃的。而另外两座非常现代的玻璃建筑便建在这座“老房子”的后边,两者之间仅仅有一条比较狭窄的夹道。这一新一旧的建筑又组成了一个方形内院,里面顶棚同样是用玻璃做的。从这侧看是古色古香的大夏,从另一侧看则是现化化气息深厚的玻璃建筑。在这里,古建筑与现代建筑两者相互呼应,相辅相承,相映成辉。

2.2 古建筑的景观作用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古建筑因为建造的年代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外观结构,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其旅游价值极高。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古建筑进行简单的修缮后作为旅游景观。这些古建筑包括古城建筑、陵墓建筑、宫廷建筑、寺庙建筑、桥梁建筑、石窟建筑、大宅院建筑等。

比如北京的故宫、恭王府、十三陵;广西的杨美古镇;云南的丽江古城;浙江的汤溪镇寺平村;河南的龙门石窟和少林寺;杭州的灵隐寺和西湖断桥;的布达拉宫;湖北的黄鹤楼等,都是依托古建筑群打造的行色旅游景观。而国外也一样,比如,巴黎的歌剧院;法国的尚博尔城堡等,也都是依托古建筑而开发的旅游景点之一。

除此之外,许多国家和地区还把一些古建筑经过改造,也开发为旅游景点。比如,上文中提到的上海新天地,也是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中西融合的都市旅游景点。到上海的人,都会去新天地去领略一下穿越时空的感觉,去享受一下购物、包含及娱乐的乐趣。

2.3 古建筑的文化传承作用

“老房子不是包袱,是财富,城市里的老房子是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是城市的价值,要保留老房子的特征,又按现代人的要求对它进行改造,让老房子的价值体现出来,并得到提升。”许多老房子,都是在设计者的独具匠心的设计改造后,使其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并提升。比如,坐落在上海的巴金故居,如今就改造成了巴金故居纪念馆。这个纪念馆就是为了让巴金的文学精神生生不息,为上海这座中国驰名的大城市再竖起一处醒目的人文地标,历时近五年的论证研究、资料整理、修缮施工,才把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曾经生活了半个世纪的武康路113号寓所修缮如“旧”,完全恢复历史原貌,并对海内外公众开放。

在国外,也有将古建筑进行改造后,发挥其文化传承作用的。比如,威尼斯米开朗基罗画馆。这个画馆就是由一个旧式的庭院群落改造的博物馆,是在保留了其外观基本不变,外面的墙面和门窗都没有什么改变,完全保留了原来的样子,仅在房前的平台加上通透的玻璃廊道供游人休息、喝咖啡。因此,该馆看上去显得有些残破。馆的内部却进行了十分考究的装修,尤其是监控照明更是现代,与馆的外部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

2.4 古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发作用

古建筑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对现代建筑的设计具有巨大的启发作用。比如,恭王府的生态设计。王府中的地面设计具有很好的渗水性及雨水收集功能,所以无论是下多大的雨,行走在王府脚都不会湿,而王府的绿地也不用特别用水去浇。而各类台阶几乎都是直接用石材的天然形状建成,避免了加工。而普通的瓦片又成了墙体、铺设地面花纹和绿地围边的材料,甚至还有蔬菜园。这些生态设计对对现代建筑的设计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再比如北京四合院的冬避风、夏遮凉设计,出于抵御山林野兽、强盗的需要,并体现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客家土楼设计风格及施工技术,都是非常值得现代建筑借鉴的宝贵财富。

3 结束语

古建筑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除了文中介绍的“新天地”作用、景观作用、文化传承作用以及现代建筑设计的参考作用外,还有很多。只要我们能够借鉴国内外在现代化建设中,是如何让古建筑发挥其作用的成功经验,再针对具体的古建筑的具体情况,通过认真研究,努力开发,锐意创新,就一定能够让古建筑发挥出更多更广泛作用,体现并提升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钟韵瑶.国外古建筑保护和有侧重[J].新安全东方消防,2007(08)

古代建筑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缺失;断层;分析

1中国古建筑的特征

建筑是一种文化,是随着朝代政治制度和民俗习惯而演变的一种文化遗产。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各朝代金碧辉煌的宫殿、绵延万里的长城、曲折多变的各式园林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佼佼者,皇宫彰显了权利与信仰,长城见证了古代人民抵御入侵者的血和汗,而各式的园林则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优雅、恬淡生活的追求。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的一类艺术,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变革,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框架式结构

由于中国古代建筑多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框架式结构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建筑结构。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在古代,对木材的选择也很有讲究,不同地区选用不同的木材,大多数都以樟木和楠木居多,而宫廷等显赫府邸多用金丝楠木。金丝楠木也成为权力和富裕的象征。

1.2装饰独特

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又一大特点,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构件,都要美化,所选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与构件性质不同而有别。如故宫太和殿,太和殿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

1.3庭院式组庭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现在已为数不多的北京四合院,北京的四合院之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国住宅建筑大部分是内院式住宅,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这种住宅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四合院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

2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消逝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座座现代建筑崛地而起,然而在这种现象下,大量的古建筑文化却在我们城市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消失了,其实并不是只有现在才这样,我们历史上就是如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种破坏欲,对历史遗产的不珍惜,甚至是故意的破坏。中国古建筑和其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其价值就在于它的历史遗留性,不可能再生产、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但古建筑在历经岁月沧桑的保存过程中,由于人为和自然力的破坏,使得我国古建筑遭受损害、破坏的程度极大。虽说,相关部门花了很大力度对古建筑翻新、重建,但是部分工程却走着一种徒劳之路。呈现给我们的只是现代的油漆、现代的殿堂以及现代的钟鼓楼,难见始建时的痕迹。在中国历史上就普遍存在对古代建筑肆意毁坏的现象,中国历史经历了无数朝代和种族,而每一次的改朝换代就意味着对以前的文化和建筑予以摧毁,再重新建造属于自己朝代的建筑。例如秦朝的咸阳城、阿房宫,汉朝的未央宫、长乐宫,大明宫等等,都是因为改朝换代而人为摧毁。其次改朝换代必须经历战争,每一次战争都意味着杀戮和打砸烧灼,这也很大程度的毁坏了中国古代建筑,其中抗日战争和两次国共内战以毁坏主要建筑物和公路为主对对方进行打击。所以说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正在一点点的消逝。

3中国建筑文化出现断层

由于古建筑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新的建筑体系又无法短时间内形成,建筑师只能凭自己的灵感去建造各式建筑,或者是对西方建筑的一味模仿,造成了中国建筑文化的断层。在当今社会,不论是从原料、工艺或是环保,都存有不合适时宜的现状,北方的四合院需要占到一定的面积,在当今人口迅速发展下,四合院的存在已无法满足需要,而南方的天井围合院落在采光、通风等方面也无法满足现代生活要求。而主观原因则是由于国内的富人们对于古建筑文化的不自信,没有如对中国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那样强烈的自信心。现在我国的各个城市建筑,不仅没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在建筑风格上杂乱无章,简直是一锅锅的大杂烩。即使是在传统建筑保护的最好的北京,这种风格也已经被严重破坏了。这不仅让我们这些保护和传承传统特色的人感到心痛,而且让那些追求西方化的人心痛。只不过我们比后者更多了许多忧愁和悲愤罢了!同时,中国建筑文化出现另外一个问题,有些地方或者政府试图挽救古建筑文化,可惜弄巧成拙。在损坏的古建筑基础上进行整改、修缮,结果是既不像古建筑,又没有当时代特色。更有甚者,直接仿刻古建筑,这是对古建筑文化的亵渎,有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

4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的重建

建筑是一个国家表面而深层次的文化体现,特别是城市建筑。在面临古代建筑文化缺失和中国建筑文化断层的窘迫际遇下,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急需一场彻底的重建。中国杰出的建筑师在中国优秀建筑师论坛中讨论了“中国当代建筑共同体和范式重建”,他们也一直认为中国建筑文化急需改变和重建。

4.1建筑学向公众推广

把真正的建筑学向公众推广,让大家知道什么才是目前比较健康的建筑学,而不是某一种风格,同时让公众指出缺陷,提供建议,给设计者出谋划策,营造良好建筑行业环境。公众也是由个体构成的,甲方、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官员也是来自于公众,所以他代表的权利也需要通过某一种意愿来实施,这个意愿也受到深层价值观的影响,是有这个文明价值观在规范的。

4.2保护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业是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一部分,重建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也应当保护古建筑,古建筑文化属于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保护传统建筑的关键是处理好传统建筑与周围现代建筑的关系,这是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最容易遇到的问题之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历史内涵深厚,而要把这种无形的精髓融入有形的建筑设计之中,就需要建筑设计师对层次的把握。这种追求,是对传统修养的灵活的掌握,也是设计理念创新的基础。

4.3合理借鉴西方建筑风格

中国当代建筑共同体的建造是要融合中西文化的,建筑师虽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但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很多共通点,这就是共同体。西方建筑师在设计和建筑上给中国带来的正面冲击力,中国可以适当学习。这样可以对我们建筑的行业、对文明的发展有所推动。

5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进行着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中国传统建筑携带着大量历史信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内涵深厚。要把这种无形的精髓融入到有形的建筑设计之中,了解建筑的内涵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

作者:李琼 单位:山西省文物技术中心

参考文献

[1]本刊特约评论员.复兴中华建筑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古建园林技术,2012(04):3-7,30.

[2]赵红.古建筑档案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J].兰台世界,2012(S1):78-79.

古代建筑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意义;开发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古建筑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它的独特风格与传统,在世界建筑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不过由于在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摧残及人为与自然力的破坏,使得我国古代建筑遭受到损害、破坏甚至毁灭,在此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我国对于维护和改造古建筑已势在必行。

1、古建筑保护的意义

古建筑反映了国家的辉煌历史,它记录历史,展示着历史文化,载托灵魂,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

1.1、古建筑指的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古代民用和公共建筑以及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它是一种历史文化精神的载体,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着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通过古建筑,我们可理解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时期的古建筑体现着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建筑迥然不同的建筑体系与艺术风格。依附于这些古代建筑和历史纪念性建筑中的石刻、雕塑、壁画、琉璃等与建筑相得益彰,使建筑迸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蕴含着更深的文化内涵,这是其他历史文献,考古资料,文字描写所不能代替的。

1.2、古建筑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它饱含着过去岁月流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的见证,古代建筑和其他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社会不同发展阶段遗留下来的实物,我们可以从古建筑的研究中看出同一个时期其他科学的发展情况以及当时所达到的水平。比如,名闻中外的万里长城,还有建于隋代的安济桥等,它们都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对于建筑史的研究来说,古建筑更是直接的实物例证,因为任何一座古建筑都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所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科学技术水平、工艺技巧、艺术风格、风俗习惯等等。因此古建筑是中国建筑史发展的最好例证,对其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及社会历史的变革。

1.3、古建筑是新建筑设计与新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中国的古建筑在艺术和技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世界建筑史上有着极其丰富而辉煌的成就,中国古建筑是独立于西方建筑的一个单独的体系,无论从建筑的审美上、结构上、构造上等,都有着异于西方建筑的表现。中国古建筑主要以木材、砖瓦为建筑材料,在建筑布局、材料、施工、艺术装饰、传统风格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些都是几千年来无数工匠们在长期建筑实践中多积累下来的经验。这些古代技术成就,对现代建筑施工、设计者,有着极大的启迪与示范。而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构建原理和它独特的防震方法,对现代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1.4、古建筑主要反映了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等方面。我国历代建筑艺术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的制约。同时古建筑也为我国的文化、历史、现代建筑、考古等多学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因此,古建筑在我国旅游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2、古建筑的保护现状

2.1、由于我国古建筑基本上是木质结构,在环境的作用下极易损坏,因此,建筑要进行经常性维护,费用比较高,而目前我国在古建筑保护资金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再加上政府监督力度不够以及各种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转向保护资金被挪用现象比较严重,造成许多古建筑因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建筑损毁严重,无法进行修复,古建筑保护相对滞后,两者矛盾日益激化。

2.2、古建筑的保护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目前,我国虽然在古建筑传统技术的继承与传播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古建文物保护质量提高了,当前,在进行古建筑保护的工作人员当中素质不高、水平低的大有人在。再加上材料与技术方面的欠缺,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就难以开展。

3、保护古建筑的措施

3.1、在进行古建筑的保护工作时,除了增强工作人员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也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都参与进来,专门设立古建筑保护组织,对我国传统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大力宣传,使得政府与人民群众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对古建筑历史文化意义的保护。

3.2、古建筑属于珍贵文物,因此,对其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是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我国古建筑的材料主要是木材,其主要损坏原因是木材的腐烂,定期对古建筑进行维修和修复十分重要。对古建筑的维护应该坚持原真性,即保持古建筑本身和它所代表的历史性和美学性,仿照古代建筑风格,利用现代科技将古建筑维护过程中的环境及人为损坏程度降到最低。对古建筑维护的方法主要有:1)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形态、组织结构及原有建筑材料,对历经多年自然侵蚀与人为损毁,已经有残缺,或者对外观已丧失原有风貌的建筑进行修复;2)由于种种原因需要重新建设或者搬迁的必须要经过相关特别批准,在进行施工前要到实地进行多方面考察,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确立古建筑维修的正确指导思想,寻求妥善的修复方法,。做出可行的方案,来保证古建筑重建或搬迁的施工质量。在古建筑的修复过程中,当传统的技术不能解决问题时,可以利用任何现代科技。相对于传统技术,现代科技可更全面、深入、确切地认知古建筑,采取的保护措施就可以更有针对性,更科学。

3.3、虽说我国在古建筑方面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跟西方国家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表现在古建筑保护理论知识方面还比较薄弱,实践经验少,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不断地总结经验并上升为理论,再用理论指导我们的古建筑维修的实践,还有就是专业性人才缺乏。因此,需要加强专业人员培养,提高古建筑保护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向国外学习先进的古建筑保护理念和修复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来解决新时期我国古建筑保护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开创古建筑保护的新局面。

3.4、对古建筑进行合理开发,积极发挥古代建筑在观光旅游业中的作用,发展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让开发和利用相互促进发展。有很多古代建筑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实用价值。对这种建筑要赋予其新的实用功能,挖掘其再利用的因素,将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相互融合,使其具有新的实用功能。再者在历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古代建筑的价值已大大超过自身的物质功能价值。我们可以利用古建筑作为文化馆、博物馆利,供专业人士考察、借鉴等。

4、结语

终上所述,古建筑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辉煌历史,表现了过去中国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保护和维修好它是我们这一代不可推卸的使命,当前,国家对古建筑修复与保护日益重视、各方面下拨的款项也逐年增多,而在修理古建筑的科学技术也在日益进步。相信在未来对维修古建筑的事业将发展得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张帅华.对当前古建筑修复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04)

古代建筑文化论文篇(6)

地域性或民族性文化,尤其在现今,都必须最终被视为全球文化的地域性化身”。这种矛盾,说明了维护地域性建筑或延续民族性建筑,不能与现展背道而驰,而是必须与全球发展相配合。

梁思成先生早在1953年访问苏联时就注意到被前苏联称为具备“民族的形式”的建筑,这种建筑是当时苏联在抵抗欧美的国际风格建筑时发展出来的,梁先生体会到建筑设计应该“根据每个民族的特点——它的语言、它的历史等等所形成的文化的形式,应当利用各民族遗留下来的建筑遗产”。他认为实现“民族的形式”的建筑可以包括“在规划改建旧城市的时侯,原则是尽量地保存古建筑,把它有机地组织到城市规划里去”,也可以表达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中,将该民族传统建筑的艺术重新融合组成“完整的艺术形态”,尤其是像莫斯科的地下车站那样(图1),就是可以充份体现苏俄民族“文化遗产的应用”的佳例。由此可见,“民族建筑”,并不局限于古老的建筑或以传统形式营造的建筑,而是包括重新体现民族当代文化的城市规划或建筑设计。

法兰顿认为“地域性文化(建筑)有时会加插重新演译的民间元素。(但是)它会尽力在避免流于过度封闭的情况下,去教化一种源于地域的当代文化。(因此)它会倾向在矛盾之中创造一种地域性的世界文化。要持续任何真实的文化,则最终视乎我们在吸取外来影响的同时,创造地域文化的重要形态的能力”。

这个观点,与罗哲文先生在讨论中国建筑文化发展时的见解不谋而合,“就是外来文化必须在本国、本民族、本地区原来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最后成为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东西”。

综合此上中外论点,民族建筑(NationalArchitecture)和地域建筑(RegionalArchitecture)可以包括城市改造规划、当代建筑设计,或文物建筑保护工程。民族建筑和地域建筑的定义的重点在予基于尊重或认识该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吸取及融合世界文化,而重新演译和创造。

2古建筑、古典建筑及仿古建筑的定义

古建筑,英文是“AncientBuilding”,泛指“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实物。现在我国建筑历史学均认同1840年为“古代”与“近代”的分野,理据是“1840年鸦12片战争爆发,西方建筑进入中国,近代建筑由此在中国产生”。而此之前的则被视为古代建筑。“古建筑(现在)保存的数量和其他文物一样,年代愈早的愈少。物以稀为贵,形象化地说明早期古建筑的重要性”。撇除它的其风格雅俗或质量优劣,古建筑实物的主要文化价值在于它可以成为罕有的真实科学证据,因此具备予以保留实物的基本理据。然而,单靠年代的古远并不能成为保存的唯一理由。第一,以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单靠存在年代的久远并不足以支持其原物必然真确或必须研究的条件,例如很多古建筑,即使确认原物未曾全毁重建,但由于木材不耐久的特性,大都经过大规模修复,其中尚存元素可能已经不再具备期望的科学研究价值;第二,以探讨文化的角度来说,研究那些依然具备表达传统社群模式元素的建筑,可能比保存一些再无人民参予的遗物的意义重大;第三、以保护和持续发展文化的角度来说,除非该古物拥有其他遗迹不可替代的重要科学证据,否则保护文物应该以平衡各方面的价值,如历史、文化、科学、建筑、艺术、社会等重要性为原则。以保护建筑文物来说,衡量其其建筑的设计及技术理应比现存物料年份的远近更能判断它的建筑文化价值。

至于“古典建筑”这个名词可以泛指是英文ClassicalArchitecture的翻译。这个西方名词在西方建筑史上的定义是比较狭义的。根据英国权威建筑历史学家森玛逊(Summerson)的定义,它特定指古希腊或古罗马在公元4世纪罗马陷落之前的,在西方历史上称为“古典世代”(ClassicalWorld)的建筑,或后期“一座从远古世代的建筑语言直接或间接抽取装饰元素而形成的建筑”[7]。那些在18及19世纪欧洲参照该风格而发展的建筑潮流则顺应称之为“古典复兴”或“新古典主义”。例子就有在1823年由名建筑师史密克(Smirke)仿古希腊神庙风格设计的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图2)。然而中国历史没有“古典世代”,所以强把这个西方名词“古典建筑”借用,意义不大。如有使用,通常是指古代风格的建筑,重点在于成品的风格,而不在予其或实物年份。

而“仿古建筑”,可能是是指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模仿某个历史时段的独特风格而再造的创作品或仿古品,但是完成品未必具备社会文化意义;第二种是抽取古代建筑的美学或形制意念而再创作的新建筑,然而其设计或营造过程未必与它所借用的古代文化有关。其实仿古的情况并非现代的产品,“中国的古代仿古源远流长”,例如清代皇宫建筑的北京颐和园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图3),都可算是封建社会末期的皇室匠师仿照古代杰出地方风格建筑而营造环境的作品。

综合以上定义,古建筑确实存在研究的价值,但是必须认清个别古建筑,甚至个别建筑组件的真实性,方可用作研究的材料。然而一般古典风格的建筑或仿古建筑则可以提供启发,可以作为建筑或城规设计发展的参考。

3文物建筑和遗产建筑的定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里,“文物”大致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窟寺文刁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艺术品、工艺美术品”、“重要的文献实物”等以它们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确定。因此“文物建筑”应该是指跟据《保护法》的标准确认为具备上述文物价值的建筑物,并非所有古旧的建筑均是文物建筑,而且也不是只有华贵堂皇的建筑方是文物建筑。有些表面不太起眼,但具备重要意义的民间建筑或近现代建筑,亦可以成为文物建筑。

我们可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准则,对比近年被公认为适用于东方及西方文化的1981年的《巴拉》BurraCharter(全名《保护具有文化重要性之地点的》),里面认为具文化意义的建筑,必须具备“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世代有美学性、历史性、科学性、社会性或精神性的价值”[10]。因此,以历史、艺术及科学等价值作为并重的标准进行综合判断的方法在在中外是一致的。

另外,近年比较常用的名词是“遗产建筑”,相应英文词语HeritageBuildings。这个趋势也许与我国近年日益重视参予国际“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名册的申请有关。使用“遗产”一词侧重文物作为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资源,让我们可以保存、发展和传承下去的意思,这个概念跟英文词语“Heritage”的含意是一致的。《巴拉》的主旨其实亦是在予鼓励可持续性发展遗产建筑。

4历史建筑的定义

所谓“历史建筑”,并不等同以前的建筑,亦并非所有以前所兴建的建筑均属于“历史建筑”。“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由此推论,“历史建筑”应该是指具备记录以前有意义的信息的建筑,换言之,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因此是附合《巴拉》所说四类文化价值之一。没有“历史价值”的以前的建筑并不算是“历史建筑”。

然而具备“历史”讯息的建筑,除了作为研究的教材,还有甚么意义呢?《说文解字》中说:“历,过也,传也”。因此历史不单是过去的事实,也必须具备“传承”的使命,而要“传承”就必须适当地将具备历史讯息的资源,包括文献、习俗、遗迹和建筑的文化意义为下一代解说。

英国遗产组织在2008年发表《保护原则》(全名:《保护原则:可持续管理历史环境之政策与指引》),对遗迹建筑和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作出精辟的定义:“历史价值关系到昔日的人物、事件和生活方式如何与当下发生联系,而这种联系倾向是〈展示性〉或〈联想性〉的”[12]。所谓“展示性价值”,“IllustrativeValue”,是指该座建筑或遗址,能够为当代或未来人民展示昔日某些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人物,或生活方式。而“联想性价值”,“AssociativeValue”,则是指该建筑、遗址、地标、地貌、街道、或环境,具备触发或启示当代或未来人民对历史上重要的人物或事件的联想即可。这个联想的程序,有可能是因为这里确实是某历史人物踏足或某事件发生的地点,但又或者更广义来说,是某重要历史文学作品的背景,或某重要历史理念进程的环境亦可。

举例来说,山西永济市普救寺(图4)就是因为它是著名文学小说《西厢记》的背景而成名,而《西厢记》的重点不单是它引人入胜的故事,而是因为在云云中国文学中,它罕有地反映元代恋爱与礼教的冲突,并“对封建婚姻制的大胆挑战”[13]。因此普救寺的“历史价值”在于它具备了令人联想到重要的历史文学作品和历史社会状况。

由此可见,“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并不能单纯从实物或文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在很多时候应根据这项历史讯息是否能够为当代及未来人民作出“展示”或“联想”,从而为人类文明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来进行判断。“遗迹遗址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人,而人恰恰是历史活动的主体这些实物离开了人它也就不成其为历史”[14]。因此可以说,如果一座遗址述说的是一群早已烟没的社群事迹,那么它的历史价值就很有限,或许只能算是科学的证据;反之,如果是一片在某特定历史时段上因为独特的人为或环境发展过程而形成的民间传统建筑组群,而与它的历史发展紧密联系的社群尚存,那么很明显,这些建筑就具备“展示”或令人“联想”该族群历史进程的条件。以位於广东省开平县的世界遗产开平碉楼(图5)为例,它见证着清末民初的历史民间生活巨变,以“华侨从北美带返之建筑风格与地方乡土传统交融,表达人类价值观之重要交流”[15]。因此开平碉楼能够属于重要的“历史建筑”,并不因为它的物质年代,而是因为它“展示”及令人“联想”到重要的历史。

5传统建筑的定义

中文“传统”一词包含了“传承”和“统合”的意念,因此“传统建筑的概念应是:以传统历史沿传而来的建筑工艺技术,使用传统建筑体系的材料所建的具有传统形式的建筑物”。这概念应该是包括传统的历史建筑,以及根据传统理念、形式及工艺营造的后期建筑。尤其是表达在未受城市化的乡镇,“地域性文化(建筑)都倾向在一些文化交节点和可以避过全球文明化的最终街冲击之处兴旺发展”,这种情况在中国,即使在不太偏远的地区乡镇,也十分常见。“传统民居(都是由)各地各民族根据自已生活习惯、生产需要、经济能力、民族爱好和审美观念,结合本地的自然条件和材科,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地进行设计和营造”。尤其是民宅,它的基本功能是居住,而人类的居住愿望,即使在现代先进的科技及经济条件容许下,在特定的环境和文化中,基本上跟以前的时代分别不大,“居所的形态,有时从百代传承而来,似乎永恒地可靠”。地域的社群人民在没有现代专业建筑师或工程师的指导下,很自然地倾向采用行之有效的技术及形态来配合地域性及当时的技术和资源,而不会刻意地创新或表达现代风格。从这一个层面来看,中国乡镇的民间建筑,除了少数近年的现代化公用建筑外,其余大多数的地域性民宅或社群建筑,如祠堂、庙宇、仓库、市集店铺,不管实际建造年份,大致都是依据传统形式营造的作品,也就是说,都可以算是“传统建筑”。最佳的例子就是在2008年列为世界遗产的福建土楼(图6)。世遗的评价是:福建土楼“以非凡形式反映了社群长久有恒地响应聚居诉求,表达出七个世纪以来夯土建筑杰出艺术的沿起、创新及发展”。可以注意到世遗的着眼点不在土楼的特定历史时段,而是一个传统有恒的发展。最明显的是其中永定高北村的土楼群,包括了明朝初建但现已毁废的五云楼、清末建造而仍然住满了村民的世泽楼和承启楼,甚至有迟至20世纪60年代由该村海外华侨归来,用传统技术新建、以便宗族聚居的侨福楼。证明传统建筑不在乎年份,而视乎营造的意念和工艺。

然而,传统并不代表被动地盲目接受前人遗留下来的东西,而是需要有意识地、有系统地、切合当代文化的思想去整合、展示、联系、演译和传承。美国现代诗人艾略特(Elliot)(图7)在《传统与个人天才》一文中指出“传统是不能依靠承继而来的,你如果要得到它,就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去获取。它需要历史触觉。历史触觉包括了一个现在式的观点,而非局限于过往式的前事”。也就是说,传统不是死去的旧习俗,一项有意义的传统必须具备为当下的文化观点和人文发展作出启示的价值。

与“传统建筑”一词意念最接近的英文词汇是“TraditionalArchitecture”。英国金奖建筑师葛艾活(EdwardCullinan)(图8)曾为这个名词作出解释。他在1984年向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演说中指出:“我想将建筑传统定位为一种共享及可持续的营造手法的发展,目的是实践性、艺术性及社会性,而非古老性或怀旧性的”。由此可见“传统建筑”的定义的重点在于它是否包含承前启后的社会文明思维,而不是在于它的建造年份。

6结论:建议着重研究中国建筑的文化传统价值以探索持续发展的方向

中国现代文化史学家钱穆先生(1895-1990)(图9)对文化有以下见解:“文化是一存在,而存在则必然有时间性,即是此存在之传统。传统要有持绩,而其中便有变化。传统则亦有生命牲的”。以上诠释与西方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1908-1999)(图10)在1983年提出的意见有异曲同工之情况:“文化是由行为规律所组成。有些规律是由人类群体从以往的社会结构累积下来的传统的痕迹。其他的就是为了某些目的而有意识地被采纳或变化。”。综合以上两位中西文化大师的见解,可见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要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建基于这国家或民族共拥的“传统”之上。建筑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元素,建筑文化不可能脱离传统,而建筑文化的持续发展是传统建筑文化的承传与演化的一个程序。

古代建筑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利用

Abstract: the ancient buildings are a city's memory, city is the confirmation that the history of mankind, it carries with the city's cultural heritage. Once the damaged, the cultural relics and historical culture of ontology carrying information will disappear.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prote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expounds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ancient way.

Keywords: ancient architecture, protect, and use

中图分类号:G2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古建筑渐渐的在被人们遗忘,不同时期的古建筑瑰宝,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建筑迥然不同的建筑体系和艺术风格。依附于这些古代建筑和历史纪念性建筑中的石刻、雕塑、壁画、琉璃等与建筑相得益彰,使建筑迸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蕴含着更深的文化内涵,这是其他历史文献,考古资料,文字描写所不能代替的。然而,就是这些古代建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受着风霜雨露,水火雷电等自然灾害的无情侵袭,不可避免的要给古建筑造成损伤、残坏、坍塌,加上人为的破坏情况日趋严重,维护和改造古建筑势在必行。

一、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古建筑反映了国家历史的辉煌,表现了过去中国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保护古建筑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古建筑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通过古建筑,可理解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某个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和“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因为,它们见证了这个城市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一旦破坏,就再难以恢复和接续。一座古代的建筑无论如何破旧,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与千年的历史痕迹是无法被替代的。反之,一座当代的仿古建筑无论在外形上做的多么神似,但如果其内在的历史遗迹几乎为零,其文化内涵肯定无法达到与古迹相同的高度。记录历史,展示文化,载托灵魂,就是古建筑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将古建筑的历史因素进行完整的传承与表达,便是今天古建筑保护的真正意义。因此,我们再去欣赏古建筑时不应只关注其外在的美学特征,更应透过古建筑的砖墙看到其内在的文化魅力。

2、古建筑是启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的实物

中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而中国的古建筑艺术更是东方艺术的奇葩。它不但完全独立于西方建筑体系,更影响着周边国家的建筑特色,形成了东方古典建筑体系。参观中国古代建筑不仅可以感悟到其独特的魅力,更是让国人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为我们曾创造出如此精湛的建筑品而自豪。河南登封县的嵩岳寺塔,是一座用青砖和黄泥垒砌的高40m 的佛塔,在地震山摇和狂风暴雨等安然无恙地经历了将近15 个世纪,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位于首都北京城的故宫,建筑设计极为精湛,金碧辉煌的琉璃屋顶,莹白无暇的玉石雕栏,殷红肃穆的宫墙殿柱蔚为壮观,使人感慨不已、浮想联翩。然而,故宫历经沧桑,饱经劫难,又因不能尽情饱览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典藏而遗憾不已!

3、古建筑是研究历史的实物例证

古代建筑和其他物质文化遗存一样,是社会不同发展阶段遗留下来的实物,我们从对古建筑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同一时期其他科学的发展情况和当时所达到的水平。例如,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距今已有1400 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赵州桥是一座弧形单孔石拱桥,单孔跨度为37.4m,在桥两端采用敞肩拱的形式各辟两个券洞。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在世界土木工程桥梁史上是一个创举。如果当时没有数学、工程力学、物理学的相当发展,这桥是难以建成的。对于建筑史的研究来说,古建筑更是直接的实物例证,因为任何一座古建筑都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所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科学技术水平、工艺技巧、艺术风格、风俗习惯等等。因此,研究中国建筑史,古建筑是最好的例证。

《威尼斯》说“: 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文物建筑饱含着过去岁月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的见证……。”保护古建筑便是保护人民千百年传统的见证,不保护古建筑便是自毁国家历史文明的见证。

4、古建筑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生产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民对文化的需要将更为迫切。古建筑在新的时期又担当起文化休闲娱乐场所这样一个新的历史使命。如果一个旅游目的地拥有独特的古建筑,那么该古建筑会在目的地形象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古建筑资源本身拥有的巨大品牌效应,可提高远距离游客的到访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这些名胜古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友人纷纷前来参观游览,为促进城市旅游事业的发展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也带动了城市公路交通和服务行业等相关部门的迅速发展。由此可见,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各市人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5、古建筑是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

中国的古建筑在艺术和技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世界建筑史上有着极其丰富而辉煌的成就,在建筑布局、材料、施工、艺术装饰、传统风格等方面,是几千年来无数工匠们在长期建筑实践中多积累下来的经验。这些古代技术成就,对现有的有关专业人员,有着极大的启迪和示范作用。如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构建原理和它独特的防震方法,对现代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保护古建筑的对策

1、增强公众古建筑保护意识。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应该让广大人民群众都参与进来,成立专门的古建筑保护团体,宣传我国传统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古建筑保护范围中的人民群众能配合政府部门,共同实现对古建筑历史文化意义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