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古代劳动教育思想

古代劳动教育思想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1 16:20:33

古代劳动教育思想

古代劳动教育思想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德育渗透

我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五千年的璀璨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小学语文中选了很多古诗,这些古诗都是具有强烈的审美力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诗句精炼,旋律优美,趣味无穷。同时,这些古诗更凝聚着爱国主义思想,维系着我们伟大祖国和谐团结和经久不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古诗不失为非常理想的优秀素材。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的问题。

一、挖掘爱国情感

在小学语文入选的古诗中很多诗篇都是含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这些教材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最好内容,教师要抓住这一个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渗透,让他们从小就有爱国的美好品德。学习我国古代诗歌,体会古诗文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比如,伟大爱国诗人陆游曾写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诗人爱国统一的思想;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保家卫国的精神状态……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挖掘这些思想内涵,深入去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受到爱国的教育,将来为祖国和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咀嚼审美情趣

在古代有很多山水诗人,他们歌颂着祖国的壮美河山,由此让学生感到审美的教育。比如,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写得气势奔放和开阔,表现出一种愉快和乐观的心境;杨万里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杜甫的“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妙。总之,教师要让学生从古诗中享受美。

三、爱人民的教育

爱国和爱人民是有机结合的,是统一的,在古代热爱人民的诗歌很多,可以利用这些诗歌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对劳动人民充满无限的爱。比如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充分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反映出了农民田间劳动的披星戴月,辛苦劳累。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古代劳动教育思想篇(2)

    在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1994年在罗马召开的首届全球终身学习大会上,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为会议准备的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这是对“终身学习”也是对“终身教育”概念的最准确和最深刻的阐释。本文在讨论这一命题时,采用“终身教育”这一概念,是为了强调国家和社会在发展“终身教育”事业中的激励、推动作用。 一、古老的话题 广义的教育是指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的各种活动,本来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概念。如果连起码的教育都没有,人类就不可能延续发展。而人类的延续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正因如此,终身教育思想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说的是教育对象不分类别,自然也包括不同年龄的人。从《史记》中的《仲尼弟子列传》可以看出,他的学生有不少是成年人。他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反映了他的“终身教育”思想。北齐的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勉学篇》中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勉励人们“终身学习”。宋代的欧阳修主张人要不懈地学习和实践,因为“学之终身,有不能达者矣。于其所达,行之终身,有不能至者矣”(《答李翱书》 )。 古代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都十分关注教育,他们认为人的一生接受的教育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连续不断的。例如亚里斯多德就主张“儿童和需要教育的各种年龄的人都应受到训练”,最好使全城邦的公民都“受到同一的教育 ”

    【1】古代波斯的伊斯兰教强调人应该通过教育来完善自身,其教父要求教徒 “从生至死”不断地坚持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上是关于古典终身教育思想的种种表述,这些思想反映了古代思想家对教育的重视,是教育领域思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强调个人受教育的权利,实际上又主要是奴隶主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受教育的权利,强调人的“自我完善”,又大都是就教育论教育。因此,古典终身教育思想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 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给予法国教育的发展以巨大影响。列宁是这样评价的:“整个19世纪,即给予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先后执政的资产阶级各党派都十分重视国民教育。 1789年法国大革命胜利后不久,在向国民议会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法案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通过发展“公教育”来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在有关发展公教育的提案中还指出:“若认为教育仅仅是限定于儿童和年轻人的活动,那绝对是社会的偏见”。在康特路赛提出的公教育的计划书中,强调终身教育的必要性:“就教育而言,人类必须通过年龄的各个阶段来获取知识的全体系,并且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终身的学习来确保知识的获得。”1919年英国成人教育委员会在“最终报告书”中主张发展继续教育,来扩充“成人教育机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戛斯通·芭契拉等人提出了“终身学校”的思想,这一思想后在法国宪法中得到了确认。近代终身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倡导发展“公教育”来发展终身教育,把发展终身教育视为“国家义务”,大大发展和推进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实践。 二、全新的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致力于经济恢复和政治改革,并相应地进行教育改革。60年代开始,世界进入了 “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科技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给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反映现代生产与生活新特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教育思想在各国广为传播。 1960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的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阐明了将成人教育纳入整个人生教育范畴的必要性,倡导“成人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问题。1965年,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计划处处长、后任终身教育局局长的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郎格朗,向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提供了一份关于终身教育构想的提案,该委员会讨论并肯定了他的提案。提案指出,“数百年来,社会把人的一生机械地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前半生的时间用来积累知识,后半生一劳永逸地使用知识,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他提出教育应当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一生不可缺少的活动。因此,他要求建立一个新的一体化教育体系:应当使教育从纵的方面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的方面连结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使今后的教育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随时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

       【3】保罗·郎格朗对“终身教育”这一概念的阐释以及对 “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倡导,在世界许多国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970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会议通过一项决议,授权当时的总干事勒内 ·马厄成立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世界教育形势和改革,并要求提供一份研究报告,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会员国在制定教育策略时参考。以埃德加 ·富尔为首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1972年5月完成了题为《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研究报告。该 “报告”指出“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表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教育的功能不再 “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 ”,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 ”,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 ”。 《学会生存》把保罗·郎格朗倡导的终身教育思想向前推进了,主要表现在将终身教育思想的实施同创建“学习化社会”结合起来。“学习化社会”是指学习成为整个社会成员一项经常的重

要活动的一种时代标志。创建学习化社会有赖于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又有利于终身教育的实施与提高。1970年保罗·郎格朗的《终身教育入门》和1974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都已被译成33种文字出版。这是关于终身教育思想的两部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它标志着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并引发了传统教育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被认为“可以与哥白尼日心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

       【4】。对推动整个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终身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995年3月1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1条规定,国家要 “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确立了终身教育在我国的法律地位。 现代终身教育思想同古典终身教育思想虽然有继承关系,但是,在当代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发展和形成的现代终身教育思想,有着全新的、丰富的内涵。 1.现代终身教育已经不再是自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而是被世界各国政府当作一个政策目标而加以肯定和实施的教育方针,是强制性(即政府的主动性)和高度自觉性(即教育对象的主动性)相统一的教育制度。因为“就整个社会而言,强迫人们去接受继续教育是保证他们能够获得本专业领域最新知识成果的途径之一;就专业工作者个人而言,支持赞同这种强制性继续教育也就向社会表明了他们对自己竞争力的关注。”

        【5】 2.现代终身教育与古典终身教育相比,其内涵要丰富得多,涉及面广泛得多。现代终身教育强调教育贯穿于整个人生,而不是只限于人生的青少年时期;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各类教育的一体化,不仅仅是传统学校承担教育任务。现代终身教育将教育活动从时间和空间上推向了极限。这是教育思想的大解放、大发展,是人类塑造自身、世界和未来的永无止境的大教育观。 3.现代终身教育所追求的是一个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强调教育是连续不断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所期望的是一个人在一生成长的各个阶段,都能安全地、充分地发挥和表现自己的潜能。古典终身教育也有关于人的完美、和谐发展的追求。但是,古典终身教育思想并未形成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的独立概念,也不可能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视野来审视“人的全面发展 ”问题,而这恰恰是以自己与发展着的社会保持平衡为内在动机的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显著特点。 4.现代终身教育尤其是对从业人员的教育,直接与劳动力市场及其变化相联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现代终身教育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开发人力资源,不断使人力资源增值,加强对各级各类劳动者的智力能力的培养和培训,以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毫无疑问,不管是工业方面还是农业方面,现代技术的压力使那些懂得和掌握这些技术的人占了优势。因此,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员都期望通过教育不断更新和充实自身的智能结构和技能素质,以便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上保持优势,而在原始的、封闭的小农经济背景下的古典终身教育思想与实践,不可能有明确的劳动力市场意识。 总之,与古典终身教育相比,现代终身教育“显然是一个丰富得多和涉及面广泛得多的概念。它是教育方法的一个全新的观点和解释,甚至从更高的层次上来说,它是人类命运的全新观点和解释,它用为征服自我而进行不懈斗争的教育概念替代了那种使自己产生虚假安全感的教育概念。”“正是教育的这一概念,将会使人们能够在现代思想的实质精神方面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 三、生存的概念 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传递社会生活经验 ”最基本的内容是生产的技能和生活方式。因此,教育本来就是生存的概念。“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nextpage]

   【7】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又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教育活动一出现便成为人类社会生存斗争的基本手段之一。尤其是原始社会的教育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但是,到了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为奴隶主阶级脱离生产专门办教育或接受教育提供了条件,于是出现了 “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在阶级社会里,尤其是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垄断教育,学校教育越来越脱离生产和社会生活,绝大多数劳动者被剥夺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只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对大多数人来说,生存权似乎与教育无缘;对剥削阶级来说,则根本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生存权问题,他们垄断教育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或将教育作为通向精神贵族的桥梁。教育权利不平等是普遍的社会问题。教育本来是生存的概念模糊起来了,或被淡化了,并因此无从确立教育的战略地位。为此,《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明确指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需要正随着使个人分裂的日益严重的紧张状态而逐渐增加。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

         【8】“学会生存”本是太普通的常识性命题,它的提出,是为了对以往的关于人的一次性教育的考虑方式作根本性改革,回复教育的本来面目。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 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提出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即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会生存。这四个支柱,核心是“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争取生存的权利,提高生活质量。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学会维持生活的知识与技能。 美国成人教育专家菲利斯·卡宁汉姆指出:“成人教育作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专业”。

         【9 】职业是最基本的谋生手段。就业前的教育是为受教育者就业作准备的;就业后的教育是为了使从业人员的素质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职业要求,他们能够在某一特殊的职业领域里,能挣得维持或满足其生活需要的工资。在美国,一些“特殊的课程设计是为雇员提供一部分技能和能维持生活的技术知识,或者实际上是扩充个人已经了解或有能力去验证的知识技能。”

         

【10】美国的教育重视“生存训练”和“生涯指导”,各大学都有生涯职业指导办公室,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身心特点的生涯发展道路,典型地体现了“学会生存”的终身教育思想。 2.争取有保障的生存权利。 在信息社会中,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但是永恒的,而且变化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快,我们不能指望一种教育和一定阶段的教育为社会成员服务终生。在工业化时代,如果一个人的工作被技术的发展所淘汰,这对他来讲,其后果是灾难性的。但是,在未来的岁月里,生产、工作的技能过时将会成为很普遍的事情,人们的生存权利常常面临挑战。因此,发展成人教育,实施终身教育,是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的战略性举措。 生产的变革、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伴随着劳动力的流动。远在200年前,丹麦的一位神学教育家创建了丹麦民众普及学校,其任务是教育成年农民如何应付急剧变化的自然环境。丹麦的农民教育相当普及。在从穷乡僻壤向大城市的移民浪潮中,所有那些取得成功的移民都是通过接受教育来学会对付新的经济问题、语言障碍,学会与陌生人相处的。 我国的产业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据预测,我国以1990年不变价计算的一、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将由 1990年的28.4∶43.6∶28转变为2010年的12.7∶51.3∶46,社会劳动者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就业结构将由1990年的60∶21.4∶18.6转变为2010年的40∶25∶35。这种变动的过程将使农村大约有1亿左右的劳动者从农业岗位转到二、三产业,城市有一部分劳动者从工业部门转到第三产业。上述城乡劳动者的岗位转移,既是对生存权利的挑战,又是一种新的发展机遇。应付挑战,把握机遇,必然要靠教育、靠培训。 3.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物质、精神、环境、人口控制与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终身教育的基本内容与目标。 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创造必要的和丰富的物质财富,是保障和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然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的道理并非人人都理解。根据某工厂对年龄在 37—41岁,原文化程度为初中毕业的214名男性职工的调查,结果受过各种成人教育的101人,同没有受过成人教育的113人相比,平均成品合格率高5%—7%,设备完好率高 13%—17%,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参加技术革新的人多75%,而且完成生产定额普遍高:在技术程度复杂部门高12%—15%,在技术程度中等的部门高8%—10%,在技术程度比较简单的部门差别不大,但也大约高3%—5%,三者平均为 8.9%,估计实际价值大约年均350元,一年中 101人可以多创造价值 3.5万元。假如全国一亿职工有20%接受各种成人教育,扣除教育费用外,一年可多创造价值230亿元

古代劳动教育思想篇(3)

关键词:卡斯特罗;古巴;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4-0042-05

卡斯特罗在古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坚持共产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彻底扬弃的马克思主义观,重视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卡斯特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前提和准备,要为实现人与社会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他努力探索古巴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各项措施、方案,坚持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平等原则,实现人人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古巴社会建设成就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建设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教育是全体人民共享的权利”的思想及实践

卡斯特罗把教育当作振兴民族的长久事业,教育发展一直是其引以自豪的事情。1961年古巴《教育国有化法》规定教育是全体古巴人民平等享有的权利。卡斯特罗坚持“教育是促进人们全面发展、有能力在共产主义社会生活的基本手段。”[1]68古巴实行国家主办、全社会参与、不断改革和创新的教育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保证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并向农村等弱势群体倾斜。“在所有国家中,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富国还是穷国,古巴在教育领域中名列第一。”[2]170根据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资料,古巴小学入学率为100%,进入五年级的学生百分比也是100%,达到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水平。古巴的每个教室都配备电视机,这在发达国家均未做到。每个小学教室最多学生人数是20人,而居民人数同教师的比例为42.23 ∶ 1[2]171。即使偏远的山区,“一个学生的学校”在全国就有93个,并享有同等的电力供应和计算机设备[2]192。作为一个发展中小国,古巴的教育成绩令世界惊叹。其独特的教育模式值得借鉴:

(一)高度重视教育,实行人人平等的免费教育政策。卡斯特罗把发展教育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考虑目标。“教育就是一切,没有教育什么都不会得到发展”[1]69。为改变革命前文盲率达23.6%的状况,古巴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动了“扫盲运动”,并在革命后逐步完善从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政府还号召全社会支持教育。古巴宪法规定,“国家鼓励公民通过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教育和文化政策的落实。”[2]188政府还委托一些群众组织来承办教育任务。如将职工教育委托给中央工会来办,将幼儿教育委托给妇联来办等。古巴《教育国有化法》宣布全体公民平等享有免费教育的权利。即使在经济困难的1990年,古巴的教育经费仍比军事开支多一倍。近年来,古巴的教育经费不断增长。2002年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4%。2004年用于教育的投入约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20%,远远高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的6%这一比例[3]。在古巴,全民实行免费教育,一切教育费用均由国家承担。人人都可以免费上学,并能接受不同层次的专业、职业或成人教育,这是古巴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卡斯特罗在致力于古巴教育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革命胜利后,政府特别重视培养教育人才,希望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和一流的教育水平。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古巴师资发展方针从数量的增加转向质量的提高。首先,大量兴建师范院校,培养正规师范生来充实教师队伍。其二,培训在职教师,帮助教师合格达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古巴绝大多数教师已具有大学水平,其中数以万计的小学教员已拥有硕士学位,数以千计的大学教师拥有博士学位[2]189。

古代劳动教育思想篇(4)

【关键词】: 古诗 传统文化 教育

悠悠千古事,上下五千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为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且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我国的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集上述优点于一身的古诗自然成为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并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也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社会的教育。“位卑不改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心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在临死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了他们浓烈的爱国之情。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并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祖国,学好本领,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热爱人民的教育。毛泽东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白居易在《观刈麦》诗中也写道:“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写出了农家的劳累辛苦,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生活艰困的深切同情。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受民深情。同时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爱劳动的好学生。

3、热爱家乡的教育。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久别故乡的深怀念。大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在《泊般瓜洲》一诗中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恋恋不舍以及客居异乡的无奈与痛楚。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长大能造福桑梓,惠及乡邻。

4、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谊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杜甫的《望岳》赞叹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诗人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友,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最好题材,它们同样也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教育

1、亲情教育。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相机引导学生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真情感受真情,去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幻的高尚品质,帮助他们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他们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陃而寡闻”。友情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代就流传下来许多珍惜友情的名篇,如李白的《赠汪伦》、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意。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悟,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也要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对学生进行有益的环保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可结合古诗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教育学生反思:如果没有了水,还会有这样神奇壮丽的景色吗?大自然中许多与水相连的美景还会存在吗?人类将何以延续生命?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的共处,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古诗中,涉及鸟类等动物的诗句比比皆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花香,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也都是保护环境教育的很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捕杀鸟类等动物,那么还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动人美景吗?

3、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教育。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小草的深切赞美。杜牧的《山行》《江南春》、贺知章的《咏柳》、苏轼的《惠崇》中都有相关描写。这些古诗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具体直观,有很强的教育性。

四、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基础。我们应在古诗中发掘这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李白在《行路难》中写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突出表现了诗人的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充分展示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个性精神。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则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王安石《梅花》一诗中的“凌寒独自开”则歌颂了梅花不屈不挠、傲雪凌霜的精神,这其实就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过程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古代劳动教育思想篇(5)

一、喇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的影响喇嘛教传入蒙古地区以后,在清朝开始兴盛。

深入渗透到蒙古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对蒙古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一)大量修建寺庙,耗费民财由于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广泛传播,到了清光绪年间,内蒙古地区有寺庙1600座,仅在鄂尔多斯七旗就有寺庙243座,平均每个旗有寺庙20多座。在人口稀少、交通闭塞的蒙古各地,修建这些或规模宏大、或华丽壮观的寺庙,无疑要耗费巨额资金,而修建寺庙资金的主要来源则是清政府从国库中拨款,其劳民伤财的程度可想而知。

在修建大量寺庙的同时,寺庙的法会也越来越多,越办越大,如阿拉善旗的广宗寺一年之内大小法会轮番举行,仅大法会就有一百三十六天之多,用于佛事、法事的各项费用难以记数。如此种种,严重阻碍了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喇嘛享有特权,阻碍人口繁衍清政府制定了鼓励冡古贵族和平民当喇嘛的一系列优待政策,清廷册封上层喇嘛为“国师”、“禅师”、活佛等尊号,享有与蒙古王公同等的政治、经济特权;对所有的喇嘛免除兵役、赋税、徭役等,使其享受优厚的生活待遇并受政府保护等等。

这些对喇嘛教的优待政策吸引了众多蒙古族青少年争当喇嘛。从而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大批不劳动的喇嘛阶层,致使劳动力锐减,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据20世纪30—40年代的调查统计,当时的内蒙古东部的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卓索图盟和呼伦贝尔等地人口为1081634人,另有喇嘛27848人,喇嘛庙994座,由此可见喇嘛在总人口的比重还是很高的。由于喇嘛可以不娶妻生子、不参加劳动这样致使蒙古社会人口一度出现“高出生、高死亡、低寿命、负增长”的特征。从而严重影响了蒙古地区社会生产的发展。

(三)禁锢思想,阻碍文化传播喇嘛教对蒙古民族的影响不仅在经济和人口方面,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更是起到了禁锢思想的作用。喇嘛教反对在蒙古民众中传播汉文化,喇嘛主要学习藏文佛经,同时学习蒙文、满文,很少一部分喇嘛因为翻译的需要学习汉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寺庙的宗教神学占据了主导统治地位,寺庙以外的世俗学校数量很少,蒙古族民众极少有机会学习和接触汉族文化,由此压制了不同的思想观念的传播,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初,这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汉族的先进科学文化向蒙古地区传播的途径遭到了堵塞,很难传播到蒙古族民众当中,这是蒙古地区文化一度不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对喇嘛教进行宗教改革的措施

20世纪中期的蒙古族地区,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生活极度贫困的人们已经无力向寺庙上布施,使得一些寺庙香火不继,很多喇嘛为躲避战争和饥饿而分散各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古民族对藏传佛教的危害也有了普遍认识。寺庙占有大量土地、牲畜等生产资料,通过出租等形式剥削农牧民,并享有各种特权。宗教改革势在必行,以乌兰夫为首的共产党人,在认真分析内蒙古喇嘛教的状况以及其衍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后,着手实施了内蒙古的宗教改革:

(一)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废除封建特权

乌兰夫在1947年4月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上提出了内蒙古喇嘛教的宗教制度改革的指导方针:“对于宗教的方针,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与政教分离。”对于宗教信仰自由,乌兰夫指出:“什么叫做宗教信仰自由?我党历来有一个完整的解释,这就是:信宗教或者不信宗教,信这种宗教或者信别种宗教,在同一宗教中信这种教派或者信别种教派,过去不信宗教现在信宗教,过去信宗教现在不信宗教,都是有自由的。把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曲解为只有信教的自由,没有不信教的自由是完全错误的。”“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在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下,宗教决不允许干预政治,干预国家的行政、法律,干预学校教育,干预婚姻和妇女的解放,干预人民公社、合作社和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就是说,政教必须分开。”

对于喇嘛享有的封建特权,1951年乌兰夫明确指出:“喇嘛教是在封建社会里产生的。对其政治上的封建性要取消特权,对其经济上的封建性要实行放牧自由,对其思想上的封建性则是要提倡信教自由。”4正如乌兰夫所说:“正是由于废除了宗教中的封建压迫、剥削制度和封建特权,才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人民有信教自由和不信教扫清了道路,信教群众才真正享受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二)对喇嘛和庙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喇嘛教在内蒙古不但拥有众多教徒,而且还形成了维持其生存和统治的庙仓经济。“解放初,内蒙古喇嘛的人数过多,严重影响了蒙古民族经济和人口的发展,成了繁荣发展蒙古民族的主要障碍之一。”解放前喇嘛既不进行劳动生产,又不进行人口生产且数量众多。因此,对喇嘛的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又一难题。乌兰夫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造方式:

1. 争取把有劳动能力的喇嘛改造成为自食其力者。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凡是有劳动能力的喇嘛都要参加公私合营牧场或牧业生产合作社劳动,或者当手工业者、教员、医生等,逐步变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2. 提倡和引导喇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动员喇嘛学习政治、科学、文化,教育他们走社会主义道路。“争取年幼的喇嘛求学,将来参力口有益于社会的工作”。

3. 对喇嘛和庙仓经济可以参加公私合营牧场,加入合作社,实行定息制。“对召庙的牲畜,凡自己经营的,一般举办公私合营牧场;对放给牧民的苏鲁克一律改为作价定息,力口入合作社。

4. “对少数上层和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而生活无依靠的喇嘛,政府给予照顾。政府对喇嘛的关心和照顾,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5. 鼓励喇嘛结婚。“喇嘛教规定喇嘛不结婚,这是喇嘛教内部的事情,政府可以不管;但是,喇嘛作为我国的公民,要求结婚,政府就要按宪法和婚姻法办事。宪法规定公民婚姻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婚姻法规定公民婚姻自由,喇嘛也是公民,为什么不可以结婚呢?只要喇嘛当中有要求结婚的,我们就按宪法和法律办事,按公民待遇,保护他们的公民权利。对己经结了婚的喇嘛,在喇嘛教内部不能歧视。

三、对喇嘛教进行宗教改革的效果

通过一系列对喇嘛教宗教改革政策的顺利实施,争取和团结了绝大多数喇嘛教界人士,真正实现了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政教分离,使得内蒙古地区思想解放、经济复苏,彻底解决了内蒙古民族宗教问题,开创了内蒙古宗教工作的新局面。

(一)蒙古民族社会解放、经济发展

喇嘛教进入蒙古地区后,在封建主和封建王朝的扶植下,喇嘛享有封建特权,对百姓实施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进行宗教改革后,废除了喇嘛的封建特权,使得蒙古民族享有完全平等的公民权利,促进了蒙古族社会的解放。由于对维持寺庙生存的庙仓经济进行了改造,使其基本融入了全国经济的大轨道,消灭了上层喇嘛和寺庙对农牧民经济的盘剥。同时很多青壮年不出家当喇嘛,而是积极参加各项生产劳动,由此促进了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二)蒙古族人民的思想解放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补习班,提高喇嘛的文化修养。送年幼的喇嘛去学校学习,还有一些大的寺庙设有文化站、图书室等文化活动场所,使喇嘛能够学到实用的科学知识,这样即推动了内蒙古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也使蒙古族群众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通过学习很多大喇嘛成为了大学教授、着名学者和高级技术专家。由于教育的发展,使得多年来禁锢人们思想的喇嘛教文化逐渐淡化,使蒙古族人民的思想从桎梏中解脱出来,以崭新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参加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三)蒙古民族的生产力解放

由于在喇嘛中提倡劳动光荣的思想,提倡喇嘛就业,学习文化,参加生产劳动,喇嘛在实践中逐渐转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如“包头五当召1959年有137名喇嘛,其中71名青壮年喇嘛都到石拐煤矿当了长期工人。经过1年多的学习与劳动,大多数人学会了劳动技术,能够独立操作,评级时达到二至四级工的水平,月平均工资52元。在劳动生产中他们表现也很好,83%的人在劳动竞赛中获奖。”喇嘛参加生产劳动,增加了社会劳动力,为经济发展、民族繁荣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古代劳动教育思想篇(6)

【关键词】回族;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

回族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地融入回族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和生态活动,对其思想和行为发挥着指导、定向作用,有利于促进回族稳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激发回族劳动的积极性、提高道德素质和社会心理素质,满足巍山回族的生产力发展要求,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一、回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建设中具有的积极意义”。回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指在回族地区对回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导向、凝聚、激励和净化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激发回族的劳动主动性,推动回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谐发展。

二、回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有利于组织和引导回族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一)回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具有导向功能

巍山回族由于地域的、民族的、历史的、宗教文化的等诸多原因,在思想、性格上有很深的民族烙印。他们非常注重对自己归属于回族共同体的认同,对回族的发展、兴衰、荣辱等诸多方面非常关切和维护,对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关心程度和敏感度有了一定的增强,民族意识逐渐变的强烈。因此,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导向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对回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引导回族积极学习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学习我国现行宗教政策和宗教法规,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各民族集中团结起来,把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共同目标上来。

(二)回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具有激励功能

回族深受《古兰经》的教育,大多数人甘愿吃苦,敢于冒险,善于经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回族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励回族投身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文化传播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激励回族抵制狭隘民族思想,树立大局意识和国家意识,坚定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自觉同一切危害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的行为做斗争,自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激励回族学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做一个知法、懂法的文明人,积极践行构建法治社会和法治中国;激励回族继承和传播优秀文化,培养具有创造力的文化人才,保证回族文化的地位,实现回族文化和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途径

巍山回族的民族意识、、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都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应在充分尊重回族的风俗习惯和的基础上,运用特殊的教育方法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一)提高回族的劳动积极性,激活经济价值的实现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脱离了人的要素,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都无法转化为现实的使用价值。劳动者的思想、态度和观念等精神因素,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劳动者的思想素质如何,往往决定着其掌握知识,全面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决定着其劳动过程的效益和产出。“回族具有经商的良好习惯和历史传统,《古兰经》里明确了经商的重要地位,引导和鼓励人们大胆开拓财源之道”。巍山回族吸取了伊斯兰教经商的传统,参与县上的工业建设比较早,进行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和饮食服务业。巍山回族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回族的劳动积极性,激发他们经商做生意的热情,推动巍山的经济发展。

(二)通过引导回族的社会心理,实现政治价值

“社会心理潜伏在社会意识的深层,是人民从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感性的、直接的心理体验,常常通过社会舆论、社会思潮的形式表现出来 。积极的社会心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精神氛围,消极的社会心理则影响回族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参与、文化传播和社会稳定的积极性。因此,引导回族的社会心理从正确的方向发展尤为必要,其中离不开对回族进行广泛的思想动员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其思想意识和心理的影响,将人们团结起来,共同为民族的团结与繁荣发展,实现共同理想而积极付出劳动。

(三)通过道德作用实现文化价值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回族提高分辨能力,吸收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观念,形成符合社会主义需要的道德要求。“《古兰经》阐发的伊斯兰基本原则、信仰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观、行为准则,经过回族长期生活经验的积淀,逐渐演变成回族的传统习俗、社会风尚、道德标准,具有巨大的历史惯性力、行为驱动力和民族凝聚力”。《古兰经》从人生态度、伦理要求、经济活动规范、家庭生活道德等方面阐释了回族遵守的道德要求和文化要求。通过回族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回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其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并积极宣传中国传统美德和回族历史文化,增强回族建设文化中国的热情,推动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四)培养回族的责任感,实现生态价值

回族的思想政治教育,使环境保护意识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帮助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的地位和作用,树立生态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在生产过程中进行“零”污染生产。巍山是一座生态环境较好的城市,具有茂密的森林和植被,通过增强回族的责任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回族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同时,培养回族的创新意识,创新开发手段,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循环利用。

巍山回族是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懂得经商做生意的民族,在《古兰经》的教育下,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实现回族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政治关注、文化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回族的稳定和谐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古代劳动教育思想篇(7)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069-01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共产主义教育的基础。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对祖国深厚的感情和重要的道德规范,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生存、发展、兴旺、发达的历史证明,爱国主义可以充分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它历来是鼓励人们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祖国贡献一切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各门课程,特别是语文课,要有计划地结合学科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陈涉世家》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重大影响和革命威力,赞扬了农民起义领袖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才能,从而说明了“奴隶创造历史”的伟大真理。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他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在政治上,他严明法度,开发边疆,注重农业,尤其擅长外交;在军事上,他出奇制胜,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都是治国安邦之本,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而又痛切,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