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风险管理机制论文

风险管理机制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0 16:17:05

风险管理机制论文

风险管理机制论文篇(1)

关键词:信贷业务;信贷风险;风险管理机制

在管理信贷业务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将风险意识落实到信贷业务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在拓展信贷业务过程中,更要贯穿风险调整收益的思想,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

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业是一个经营风险、批发信用的行业,其风险远大于其他服务行业,一家商业银行因经营不善形成的风险所造成的社会问题更是远远大于任何一个企业。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商业银行的经营就是在风险与收益之间作出决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在追求高回报、高效益、高速发展中往往隐藏着巨大风险。一方面,风险具有隐蔽性,现在没有风险,并不意味着将来没有风险;另一方面,风险又具有迁徙性、流动性,风险迁徙的“祸水”往往从管理水平较高的银行转移到管理水平较低的银行。

作为企业,商业银行的经营充满着风险和变数。受各种因素、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商业银行发展信贷业务不可避免地要面对风险。在中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业务是信贷业务。为了竞争和追求高额回报,商业银行在高速发展信贷业务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不良资产,这是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最大风险。近几年,中国启动了商业银行股份化改制,一手注资,一手剥离不良资产,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但这并非源于体制上的根本改善,贷款基数的迅速扩张以及贷款的长期化趋势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银行监管的相对缺失,也局部放大了金融风险。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原因剖析

中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虽然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良资产率,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仍然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深入分析可以发现:银行机构管理信贷风险的能力仍然薄弱,银行信贷业务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操作风险。

1.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是银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主要成因。由于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历史上商业银行按行政区划设置带来的地域性政府管理,政府色彩浓厚,导致一些信贷业务内控程序在商业银行不同区域或不同层级呈现出非标准化特征,缺乏统一规范的衡量标准,行政化、人为因素过多,增大了信贷风险隐患。

2.监督不力、责任认定不到位是信贷操作风险严重的另一个原因。为加大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力度,商业银行内部及外部监管机构组织了大量现场检查。但这种检查多是自上而下运动式的、就事论事式的专项检查,而非内在性的和制度化的检查,由于这种检查不能从体制上查找原因并加以整改,缺乏持续跟进的责任认定、追究机制,诸多问题屡查屡犯的现象难以从根本上消除。

3.关键岗位制约制度执行乏力是信贷业务操作风险产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商业银行的制度中对一些关键岗位有明确界定,但这些制度执行起来并不顺畅,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制度的执行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和借口而大打折扣。从目前看,认真分析每一笔不良贷款,主要有贷款前调查风险、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抵押担保风险、贷款使用中的风险、清收中的法律障碍、受偿中的风险、处置风险等等。从考核、发放、管理整个过程梳理分析,半数以上是由道德因素造成的。虽然形成的风险不同,但原因相似,就是贷前调查不彻底,贷中审查不严格、贷后跟踪不深入,甚至存在寻租行为,或者因为个人的私利而放纵风险,真正由于不可抗力造成风险还是很少。其原因还是没有从信贷管理体制上,贷款审批上建立个人负责制基础上的集体决策制,实际上是无人负责制。以前在我们的银行中,都是一把手说了算,这使得一把手蕴涵了非常大的道德风险,贷款的决策至一家银行的兴衰成败,都维系在一个人的道德和智慧上。

4.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权责不对称导致风险控制滞后。一方面,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依然严重。银行间将借款人往往利用这种信息沟通不畅在多家银行获得远远超过其自身承债能力的授信,导致各家银行竞相通过放松担保条件等手段进行竞争,既不利于信贷市场竞争环境,又增加了银行经营风险处置方面,各商业银行间缺乏互换平台和制度规范,一旦借款人出现总是各自为政,出现了风险不能站在共同维护金融安全的高度上,仅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压贷、置换等简单处置措施,甚至出现对外虚假信息骗取他行信贷资金后自己抽逃的行为,最终使系统性风险加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内部信息依然存在不对称的问题。首先,在授信过程中信息不对称,调查员只反映借款人合规性信息,而对借款人所存在的风险提及较少,决策者只是在调查员提供的信息上分析决策,无法掌握借款人的风险信息,从而在贷款发放时,难以对贷款风险全面掌握、客观评价和有效控制。随着授信业务的进一步集中,这种矛盾更加突出。其次,公司类贷款部门、零售类贷款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此种情况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授信中突出存在。再次,目前信贷管理的风险识别与衡量体系仍以主观型、经济型和指标型为主,银行授信与各项财务数据特别是资本规模、销售收入、利润、银行负债之间存在着强正向相关关系,因此,银行数据识别不到位造成信息缺失。

5.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完全确立,与之相适应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机制有待完善,以及金融生态环境也不利于商业银行控制操作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许多商业银行内部,重视业务发展、轻视风险管理的认识倾向严重,风险管理文化缺失,也是操作风险形成的重要诱因。

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机制

信贷业务需要商业银行承担风险、控制风险并在风险管理中获得收益,不断提升控制风险和管理风险的能力是商业银行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为此,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科学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形成风险控制的长效机制。

1.树立审慎经营、持续规范的发展观念。以审慎经营、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落实商业银行的发展观念,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管宏观环境如何变化,坚持制止以牺牲信贷资产质量为代价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全面协调,保证信贷业务发展与自身的调控能力和管理能力相适应;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保证短期发展服从长期发展的要求,切实把握好发展的节奏,真正做到对股东、银行、客户、员工负责。

审慎经营的本质是要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将资本、效益和风险综合平衡的经营理念落实到信贷业务管理活动中,实现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根本转变;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紧紧围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来制定实际的信贷业务发展战略,明确资产经营理念、市场定位、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并持之以恒、贯彻到底,促进信贷业务保持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2.彻底变革信贷管理方式。努力实现从单纯速度向与效益相统一转变,从粗放管理向规范集约管理转变;树立风险与收益相平衡,风险与资本相匹配的理念,坚持信贷业务高速度、高效益、高质量发展。

3.加快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步伐,从体制上严防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产生。要尽快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视会制度,引进国内外战略,不断优化组织体系,建立科学的信贷决策体系和风险管理体制,建立审慎的会计财务制度和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关键是建立权利制衡机制,对审贷权利加以制约,同时强化外部监督的透明。

4.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体系。一方面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降低支行贷款审批权限,实行支行首贷户审批零权利;另一方面设立风险管理部、放款中心,建立科学的授信业务流程,同时,从政策制定、指引授信、方案设计、行业授信、余额限制、项目进入与退出指引等方面加强对授信业务的管理,使管理关口前移。

5.对信贷业务“三查”制度细化升级。将信用风险度量尺度从传统的以担保抵押为主转变到以客户现金流量分析和还贷能力的判断、预测为主。同时,全面落实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强化高管层及员工风险防范意识,逐级签订风险责任状,成功的构筑有效的“信贷风险防火墙”。

6.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信贷综合管理。通过系统对业务的前期调查、复查符合、审查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业务分析、档案管理都设定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将信贷政策的制度固化到相应的计算机系统中,如果违章操作,系统会自动拒绝,避免了人为因素。

7.要努力争取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呼吁尽快完善与金融业有关的法律体系,打击债务人恶意逃债的行为,保护债权人利益,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诚然,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一系列外部条件的支持也有待改善。因此,在信贷管理中应树立审慎经营、持续规范的发展观,尽快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有效制衡的内部管理架构,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形成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新月.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统计与纳什均衡策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惠维维,宋力,徐芳.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思考[J].商业会计,2007,(10):63-64.

[3]刁钦义.商业银行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的思考[J].济南金融,2007,(2):6-8.

风险管理机制论文篇(2)

1.现代风险管理奠基人段开龄博士 

2.成长企业的风险管理——郑文平博士采访实录 

3.草船借箭有风险──哈佛大学博士陈琳谈金融风险管理 

4.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框架——基于战略管理视角

5.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及其研究趋势的新认识

6.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

7.集团管理控制与财务公司风险管理——基于10家企业集团的多案例分析

8.村镇银行风险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为例

9.董事会治理与财务公司风险管理——基于10家集团公司结构式调查的多案例分析

10.面向调度运行的电网安全风险管理控制系统 (一)概念及架构与功能设计

11.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一个职能论的视角

12.风险管理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预防中的应用

13.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14.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15.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现状与展望

16.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 

17.全面风险管理模型设计与评价:基于RAROC的分析

18.供应链风险识别与风险管理杠杆选择

19.计及电力安全事故责任的稳定控制系统风险管理 

20.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基于治理风险视角的分析

21.互联网信贷、信用风险管理与征信

22.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探讨 

23.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解析 

24.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和趋势综述

25.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26.投资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探究

27.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展望 

28.资本配置: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

29.大断面城市隧道施工全过程风险管理模式研究

30.集团资金集中控制下的风险管理——基于大中型集团公司的案例分析

31.对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

32.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地铁施工风险管理研究 

33.基于第三方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演进与风险管理研究

34.中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相关建议 

35.基于制度设计与措施选择论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

36.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 

37.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管理研究

38.企业信息系统与服务外包风险管理研究

39.特种设备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及关键问题探究

40.论我国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41.风险管理理论沿袭和最新研究趋势综述 

42.论政府风险管理——基于国内外政府风险管理实践的评述 

43.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再造研究

44.珠三角土壤镉含量时空分布及风险管理 

45.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本质与风险管理

46.灾害风险理论与风险管理方法研究 

47.电网运行风险管理的基础研究 

48.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49.滑坡风险管理综述

50.ICU护理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51.对我国农业保险风险管理创新问题的几点看法 

52.论现代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十项原则  

53.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性研究——对风险管理长效机制问题的思考

54.论风险管理体系概念在法律层面的引入——以监事会的完善为目标

55.试论风险投资的阶段性特征及风险管理策略 

56.国外体育风险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

57.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研究述评 

58.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59.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类型及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60.股权激励经理人道德风险的化解——全面风险管理视角

61.风险管理在隧道及地下工程中的应用研讨 

62.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进展研究 

63.政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64.银行风险管理、资本约束与贷款买卖行为分析

65.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

66.药品安全与风险管理 

67.不确定性、联盟风险管理与合作绩效满意度

68.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风险沟通机制研究 

69.廉政风险管理的分析框架:理论、过程和机制 

70.风险管理标准化述评  

71.企业全面风险管理(ERM)理论梳理和框架构建 

72.风险管理:从被动反应到主动保障 

73.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74.国外电力企业风险管理典型案例及其启示 

75.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76.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 

77.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

78.英美加澳和中国台湾地区医疗风险管理方法与评估工具的比较研究

79.山地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避灾扶贫移民搬迁

80.企业集成风险管理——企业风险管理发展新方向

81.金融衍生品及其风险管理——基于美国次贷危机视角 

82.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83.银行风险管理、贷款信息披露与并购宣告市场反应 

84.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关系与整合 

85.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信用与风险管理问题探讨

86.国家审计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中的功能认知分析

87.区域生态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88.论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管理 

89.从金融监管改革新形势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转型升级的着力点 

90.门诊输液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的风险管理 

91.国际巨灾风险管理文献计量分析 

92.基于模糊认知图的生态风险管理探究 

93.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

94.弹性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建构的探讨——基于供应链弹性等领域的文献回顾与拓展

95.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辨析——基于概念演进的视角 

96.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97.药品风险管理:概念、原则、研究方法与实践 

98.基于公司价值视角的企业风险管理有效性检验 

99.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  

100.企业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  

101.不同主体在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与责任

102.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研究追溯与风险应对反思

103.软土地下工程的风险管理

104.从COSO框架报告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异同 

105.论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106.推行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07.金融风险管理悖论的经济学释析  

108.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比较制度分析:一个文献研究

109.论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设计

110.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111.浅析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管理

112.从银行监管改革变迁看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路径选择

113.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114.基于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地铁风险管理研究 

115.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内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116.金融租赁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初探 

117.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索  

118.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思考 

119.伦敦城市风险管理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120.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121.新环境下的企业风险管理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122.税收风险管理的范畴与控制流程

123.高校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124.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125.中观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管理的理论探索与体系构架

126.商业银行的信贷战略风险管理

127.风险矩阵在民航机务维修质量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128.金融风险管理理论论述

129.国际化大都市风险管理:挑战与经验

130.社会风险管理:框架、风险评估与工具运用

131.金融监管制度演变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132.“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力——以沪市上市公司为例

133.社会保障风险管理国际比较分析

134.现代技术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热点与展望

135.论我国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

136.我国化学品的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

137.众包社区创新的风险管理机制设计

风险管理机制论文篇(3)

关键词:银行管制;安全网络;特许权价值;巴塞尔协议;风险承担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11-0036-04 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处理信息不对称的机构,银行运营面临较大的风险。银行风险既有单家银行的个体风险,也有全体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银行系统性风险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冲击,造成重大社会成本,因此银行业管制在各国都是金融、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银行业管制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做一理论回顾,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引 言

Pigou(1938)关于管制的经典文献提出市场垄断、外部性以及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失灵,需要政府之手加以援助。运用到银行业,则有银行业准入限制、存款保险制度等管制措施,其目的是为了缓解银行业市场失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虽然理论上也有相反的研究,但是毋庸置疑,银行业管制的实践始终存在,并且每一次金融危机后,银行业管制都被提到更高的程度。

风险承担(risk-taking)是指商业银行选择的风险承受水平。一家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由银行决策层决定。单家银行的风险承担高一般不会造成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但是大银行倒闭引发挤兑效应,则可能形成银行业系统性危机。从美国对金融机构的救助,我们可以看到,“大而不倒”始终是各国银行业监管者面临的难题。系统内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普遍高,则系统性风险极易形成和爆发。监管者通过制度设计来防范风险,最优的设计是通过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来实现银行体系的稳定。本文所指的银行业管制是指监管当局采取的监督和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构建安全网络、特许权制度、巴塞尔协议要求。本文以此为线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总结现有文献对银行业管制是否能够降低系统性风险、是否能够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的探讨。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三和四部分分别对安全网络、特许权制度、巴塞尔协议这些监管措施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进行回顾与总结。最后得出结论:没有任何一项制度设计一定会降低银行风险承担,保证银行业系统性危机不出现。不同背景下,各国都要考虑自己的特殊情况采取合适的监管政策。

二、安全网络与风险承担

一般各国的银行业安全网络由两部分构成:最终贷款人以及存款保险制度。

最终贷款人通常为各国的中央银行,它们为那些处于流动性困境中但仍有清偿能力的商业银行提供支持。1907年的美国银行危机促使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目的就在于减少系统性的存款挤兑,降低银行危机的成本。一般而言,最终贷款人只提供几天或几个月的短期流动性支持,同时要对贷款银行进行严格的监控。央行的最终贷款人角色面临的是监管者容忍的适度性问题――究竟商业银行多高的风险承担央行可以容忍,什么不可以,过度容忍可能加重危机的成本。Honohan和Klinge-biel(2003)表明在许多银行危机中监管者流动性支持总额超过了银行系统的资本,时间超过了12个月。美国次贷危机中对金融机构的救助表明,监管者容忍不仅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传统的银行领域,而且在发达国家、非传统银行业务中都有可能出现。但是,目前监管者容忍的定量研究尚没有展开。

存款保险制度是构建安全网络的另一项重要制度,由于其采用市场原则,实用性高于最终贷款人制度。存款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对银行存款进行保险,银行缴纳保费,银行一旦不能归还客户存款由保险公司赔付。在面对系统性危机时,全面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有效阻止危机蔓延。而在平常时期,商业化的存款保险人监控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这可以提高存款人的信心,避免银行业存款大幅波动。

1935年美国首先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直到1974年仅有12个国家采用该制度。但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金融危机不断,存款保险制度的范围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据金融稳定局(FSB)统计,此次金融危机中48个行政区域使用了存款保险制度以应对危机。尽管监管者将存款保险制度作为应对系统性危机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并且其作用在危机中正不断被强化,但是,理论界对存款保险制度是否高效仍存在疑问。因为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的风险转移――提高当期风险承担而将风险转嫁给存款保险机构,最终导致银行业系统性风险。Demirgu c-Kunt和Detragiache(2002)银行危机的研究表明,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的缺陷增加了一国银行危机的可能性,在契约环境差的国家存款保险制度显著降低了银行稳定性。Baah,Caprio和Levine(2008)认为更宽松的存款保险和系统性银行危机的产生高度相关。如何设计有效的制度既能防范系统性风险同时又能够尽可能减少银行风险承担是各国存款保险制度设计时必然要考虑的问题。Honohan和Klingebiel(2003)对银行危机的研究表明,无限制的存款保险、无限制的流动性支持和高度的低资本容忍,增加了解决危机的最终财政成本。而且,财政成本的高低和经济复苏的速度没有必然联系。Laeven(2004)发现存款保障范围在银行业资本普遍不足的国家和存款人教育程度低的国家特别高,而且存款保险人还会帮助银行利用风险监控的漏洞,从其他纳税人和稳健的银行获利。

由此可见,安全网络的构建是使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和银行个体风险矛盾的一种制度设计。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制度设计,可能会诱使商业银行提高个体风险承担。因此,安全网络的构建必须是适度的。

三、特许权价值与风险承担

在绝大多数国家,银行必须获得政府颁发的许可证才能运营,许可证的供不应求使其极具市场价值,这一价值就是银行特许权价值。特许权价值理论认为,商业银行会主动控制自身的风险承担,从而保护政府给予的银行牌照的准垄断租金收益,从而使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可控。

Marcus(1984)提出特许权价值这一重要概念,以后许多研究都表明特许权价值可以缓解银行的道德风险,降低银行风险承担。如Keeley(1990)认为,放松管制的措施降低了银行的市场力量,侵蚀了q值(银行股权市场价值/账面价值),提高了银行风险承担。特许权价值不仅来自于市场准入壁垒和竞争

限制,也来自于信息优势、利率上限等可以为银行创造垄断租金的其他渠道。此方面的相关研究有Su a rez(1994)、Saunde~和Wilson(1996),Demsetz,Saidenberg和Strahan(1 996)等。Marquez和Hauswald(2002)认为随着市场中银行数量增加,银行信息投入的收益减少。在达到一定门槛后,银行信息源将会集中于自己擅长的一些特定领域以抵抗来自竞争者的威胁,而银行集中于特定信息源的行为提高了市场中企业的逆向选择行为,银行风险承担加大。Berger,Klapper和Turk-Ariss(2008)的研究表明,拥有较大市场力量的银行风险承担低。但是这些银行贷款组合风险高,只不过银行的高股权资本补偿了这一风险。

Boyd等(2005)质疑特许权价值,认为竞争并不会提高银行风险。他们认为拥有市场力量的银行贷款利率高,加重了借款者偿还负担,容易引发借款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Boyd等(2006)提出,市场竞争并不会造成银行不稳定,而是促使银行放贷。Schaeck,Cihak和Wolfe(2006)采用H指标度量发现银行业竞争越强,系统性风险越不容易产生。De Nicol6和Lou-koianova(2007)的分析表明,当银行所有权被考虑的时候,Boyd等的结论更为明显,特别是国有银行拥有大量市场份额的时候,这一现象最甚。

最近,Mart f nez-Miera和Repullo(2008)撰文调和特许权价值理论和BDN模型。他们提出银行特许权价值和风险承担的关系呈u型。这一理论和银行业适度竞争的研究不谋而合,或许找到u型曲线的拐点对银行业监管的实践有重大参考价值。

四、巴塞尔协议与风险承担

作为国际银行业监管合作的成果和指导,巴塞尔协议旨在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从而达到降低系统性风险的目的。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承认巴塞尔协议并将其作为国内监管的一个准则。

(一)资本要求

这一监管原则认为作为风险缓冲器的资本可以提高银行的安全,同时,作为期权价值一部分的资本可以减少银行的风险承担,从而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资本要求作为巴塞尔协议的最核心部分,得到很多理论支持。如Koehn和Santomero(1980)、Keeley和Furlong(1990)的研究表明银行资本低会导致银行的资产组合风险加大。Marshal和Prescott(2000)认为存款保险给银行带来道德风险,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必须建立存在事后惩罚机制的资本要求监管。有相应惩罚机制的资本要求监管可以降低银行风险承担,从而显著地降低资本要求,最优资本监管应该是监管者基于银行风险承担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措施。

但是也有不少理论研究认为资本要求并不能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如资产组合分析法认为,银行是一个资产组合管理机构,它可以通过选择高风险资产来弥补其资本杠杆,从而维持理想的资本收益率。Ahunbas等(2007)的研究表明,更多资本的银行低效率,风险承担更高。Laeven和Levine(20081的研究表明资本要求、严格的银行管制行为和银行高风险相关,这类银行一般股东拥有较强的控制权,而在股权相对分散的银行,银行风险较低。

在银行资本要求与风险承担的关系中加入问题,则情况和结论更为复杂。Jeitschko和Jeung(2005)考虑了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三个实体:监管者、股东和管理者,银行的风险承担与这三者对银行的控制力有关。为监管者所控的银行,它的目标是降低银行风险承担,表现为提高风险承担;为管理者所控的银行,它的目标是提高可控的与个人利益有关的预期价值,这种管理行为和银行的风险承担的关系不确定。Bris和Cantale(2004)的分析表明管理者和股东对贷款组合有不同信息时,资本要求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因为银行失败或者资本充足率降低都会降低管理者福利,所以管理者会拒绝那些可以接受的风险贷款(但同时利润更高),使银行变得更安全从而保证自己的福利,但是银行由于增大了控制成本而无效率。Sullivan和Spong(2007)的分析表明管理者拥有股权强化了风险承担战略,表明受雇的管理者比股东更有可能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以实现当期收益。

尽管越来越多的文献分析银行风险和资本要求之间的关系,资本要求监管也在全球银行业普遍开展,但是实践和理论都仍然没有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必然的因果关系。

(二)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是监管部门通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监督检查以判断该银行的资本是否充足。监管部门要求各银行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内部评估程序,用于判断其面临的风险状况。

建立在市场失灵基础上的银行业监管,理论上有两个不同的认识角度,从而衍生出不同的监管理念。从公众利益角度,这一观点认为监管者应站在公众利益的角度来进行监管,政府通过制定适当的监管措施,可以提高银行系统效率、控制风险。公众利益观点支持由监管者制定监管政策并监督执行。从个人利益角度,这一观点认为管制是一个产品,供给者与需求者相互作用决定了管制的状态和目的,银行市场吸引了不同的利益集团:银行家、政客和每一个追求金钱的人,监管政策的制定服从于利益集团的博弈,监管者仅是管制的主要供给者。个人利益观点支持依靠监管的市场原则,监管者不能单独制定政策,而是通过严格的过程监控来实现利益均衡(Shleifer,2005)。

目前影子银行的出现、银行规模扩张、区域扩展、混业经营以及非传统业务的应用,使得监管机构要在各种类型和数量庞大的资产交易中,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以控制风险非常困难。特别是如果监管者目的在于追求自身的政治诉求而不是公共利益,那么设立新的机构或扩大监管机构进行监管只会增加银行业成本,最终导致银行风险承担加大。这是美国和欧洲银行业此次金融危机后加强监管正面临的问题。

(三)市场原则

市场原则的核心是信息披露。只有建立健全的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各市场参与者才可能估计银行的风险管理状况和清偿能力,使得银行存款人(包括债务市场的借款者)可以根据给定的风险水平要求足够的风险补偿,从而迫使银行选择适度的风险承担。

市场原则被普遍认为有益于银行和整个金融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此次金融危机更是将银行业透明化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Boot和schmeits(2000)认为有效的市场原则减少了金融集团混业经营的利益。但是在违规租金不高时,金融集团会恶化市场原则并由此获益。Hyytinen和Takalo(2002,2004)认为银行系统容易受到存款人的自我实现危机冲击。透明度监管可以通过消除合作失败的可能

性来阻止这一类型的系统性危机。

但是,银行业至少有两个基本特性使得通过加强市场原则来减少金融脆弱性的监管无效。首先,全面的金融安全网消除了透明度监管的惩戒性作用。其次,对银行而言,透明度意味着成本,它减少了特许权价值,因此降低了提高风险承担的成本。此外,在消除合作失败方面,Furman和Stiglitz(1998)认为更高的透明度可能加重了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存贷危机,因为很多银行只能关闭,或者显著缩减贷款或者接受大量资本注入。Cordelia和Yevati(1998)检查了银行风险公开披露如何影响银行风险承担动机和评估被告知的存款人行为如何影响银行体系的安全。当银行能够完全控制自身的风险暴露时,公开披露降低了银行危机的可能性,否则,被告知的存款人会增加银行破产的可能性。De Gmuwe(2008)指出透明度并非阻止金融危机的万能药方,有时候甚至适得其反。

五、结论及建议

(一)银行业管制必然存在

虽然本文在此着墨不多,但是实践证明银行业作为管理风险的机构同样需要监管。大量理论文献着力于寻找最优的监管措施,这已经表明绝大部分理论研究者已经持有银行业需要管制的观点。

(二)银行业管制理论仍有待完善

目前微观层面作用于银行风险承担的措施,如特许权价值以及最低资本要求等,不一定能真正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而宏观层面构建的安全网络又助长了微观层面的风险承担。如何解决这一监管困境,恐怕需要理论和实践者的共同努力,至少目前富有远见性的管制理念尚没有出现。

(三)银行业管制的国际化理论研究尚不够完善

美国次贷危机迅速引发的全球性银行危机表明银行业管制的国际化水平远低于银行业业务的国际化水平。理论研究上管制的国际化研究也远少于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研究。巴塞尔协议作为银行业国际监管的重要框架,在危机后再次成为各国管制的一个标准化方案。但是笔者认为国际化并非标准化,强调各国监管机构的协调与沟通也不是要设立一个机构高于各国监管机构。

风险管理机制论文篇(4)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防灾减灾联动机制;农业风险宏观管理体系

一、引言

党的“十”把信息化提升列入“四化同步”并举的总体发展战略,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总体指导意义。要深刻认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信息技术手段为揭示风险运动的规律以及为提高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决策效果起着关键作用。研究农业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基于现代市场经济管理理念,面对市场的日益扩大,提高农业经营中的预期收入,优化要素配置水平,揭示市场主体之间存在的风险偏好差异,需要提升各类农业生产企业和经管部门的风险管理决策水平,包括为政府的宏观农业风险管理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1世纪以来,自然界和社会经济环境中不确定性在增加,加上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危机等多重影响,致使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生态系统承受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主要是自然灾害频繁,各种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危害程度呈上升趋势,市场波动加剧。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贸易自由化趋势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环境也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受多方面、多种类、多形式风险因素的影响,不仅直接关系农业产出的数量,还会引起农产品种类、规模及要素投入效果的变化,加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进而影响农民收入稳定和农村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因此,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风险决策

风险分析和决策首先把敏感性分析、概率论和模拟技术等广泛用于风险识别和度量。Mclnerney(1969)构建了用于农场计划的风险规划模型;JoséA.Gómez-Limón等人(2002)依靠效用理论构建多属性效用函数,利用多标准数学规划来获取农民的相对和绝对风险规避系数;MarkR等人(1998)利用VaR对不同作物及不同灾害种类进行风险预测及有效评估;David Ripplinger等人(2008)开发保险定价模型,将粮食供应安全和财政补贴损失纳入成本效益分析,利用天气参数和地区差异计算保费公平值;Miguel Carriquiry & DanielE.O.(2008)为克服生产决策中信息不完全,引入指数保险和概率季节性预测作为风险管理工具。近年来,混沌经济理论引入农业风险管理研究,随机优势抉择、非线性方法、模糊数学、突变理论等成为新趋势。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农业风险管理仍处起步阶段。1994年在西北农业大学召开了国际农业保险学术研讨会,出版《农业保险:理论、经验与问题》文集;在农业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方面,郭迎春(1998)对农作物受灾级别进行了评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李世奎等(1999)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对农业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与辨识,在分析农业气象灾害风险体系的基础上定义了风险链以及风险体系两个风险度,阐明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特点和基本分析方法;张建敏(1999)利用灰色预测模型、直线平滑平均模型、Logistic模型、正交多项式模型等来评估农业风险。

(二)针对灾害应急管理

1982年美国出版《自然灾害风险评价与减灾政策》一书,应用风险分析技术给出美国1970-2000年灾害的年期望损失,从理论上确定了减轻灾害所涉及的各方面对策。2001年美国9.11事件和2004年印度洋海啸以后,世界各国十分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应急管理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1987年我国成立灾害防御协会。2003年、2004年成功应对“非典”、禽流感后,中央、地方政府以及专业部门相继制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2005年成立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2007年通过并施行《突发事件应对法》;2008年举办了“中国灾备管理战略国际研讨会”。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和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中国政府发表了第一个防灾减灾工作白皮书《中国的减灾行动》(2009年5月),较详细介绍了中国减灾事业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速度加快,进一步加强应灾减灾的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大力倡导减灾社会参与,行政应急体系的“一案(预案)三制(体制、机制、法制)”轮廓日益清晰,应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

(三)农业风险管理

农业风险管理的具体实践方面,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作为西方农业风险转移和分散的重要手段。德国首先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业保险机构;法国建立了“金字塔”式农业互助保险;美国1938年实行多种作物的灾害保险。1996年美国建立农业风险管理机构,利用风险评估公司帮助搞好农业风险管理。200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农业风险保护法》;希腊利用国家建立公共保险组织;西班牙和葡萄牙建立“公私伙伴关系”系统;巴西农业保险体系是以国家财政出资组建国有农业保险公司为主渠道,其他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农险业务,国家通过结合财政补贴及其他经济政策(如农业信贷)措施,通过自愿与强制相结合扩大积累农业保险基金渠道,并利用国际再保险分散风险。美国从1993年就在俄亥俄州、依利诺斯州等地鼓励农业进入CBOT的期权市场,购买玉米、小麦、大豆的看跌期权。2002年以后,可以称为收入价格补贴政策阶段。农业救济作为常用的一种灾害事后补救方式起到弥补风险损失的作用。

中国对农业风险管理的研究在加快。2007年中央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截至2008年末,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北京市农业资源的30%以上。陈璐等人(2008)研究了中国农业保险风险管理与控制;韦良、张文安等(2009)结合广西的灾害保险探讨农业保险巨灾损失分摊机制。在农业灾害与风险管理系统研究方面,王健(2005)研究了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栾敬东,程杰(2007)研究基于产业链构建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王国敏,郑晔(2007)对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建设;杨卫军,叶祥松(2008)探讨了建立我国农业多层次风险防范体系;西爱琴、陆文聪(2007)提出基于MOTAD的我国农户农业生产动态风险决策模型。

(四)新经济时期的发展趋势

西方国家农业风险管理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加强农业市场信息系统建设,采用信息技术支持信息搜寻与实施风险管理。美国农业部的信息调查和内容就有12个系列,而且下设一个专门的农业风险评估局;欧盟借助于现代的交通和通讯条件,除对农业普遍实行各种保险措施,按照Cafiero,C.(2009)对欧洲农业风险和危机管理发展前景的分析,认为,利用金融工具有效地管理风险属于私人的行为,然而,要克服私人间信息不完全带来的公众效率损失,必须建立无成本的信息传递体制构架。“建立信息收集、验证和扩散的新机制,深入完善现行的知识产权(IP)机构,进一步整合保险和金融市场,以及适当界定营销和金融产品征税的体制环境”。可见,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三、研究框架初步构想

综观国外,对农业风险管理进行微观研究的成果较多,针对农业风险宏观管理系统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私有制下个人风险管理决策凸显,社会风险管理过程协调机制缺失,应对措施匮乏。因此,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农业风险评估和专业网站的开发为切入点,对农业风险的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决策和评价、风险管理措施进行系统深入分析,建立农业风险防灾减灾的宏观科学管理体系。围绕现代农业体系的建立,应进一步整合农业风险管理资源,完善农业自然灾害与风险管理制度,提高农业风险决策水平。同时,由于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主体因经营规模、管理素质等原因,还存在严重的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缺陷,农业风险管理重灾后补救轻灾前防预,农业风险市场还不健全,缺乏农业风险管理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农业自然灾害与风险管理的制度与机构建设,探索建立农业防灾减灾与风险管理的联动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市场牵引、农民和企业参与的农业风险管理组织运行模式。根据风险发生、积聚、传递、扩散的特征,把农业风险日常管理与灾害防御和应急管理构成一个复杂巨系统。

风险管理系统本身是一个信息系统,防灾、减灾、救灾各个阶段的工作都以信息为基础来展开。信息是风险防范的充分必要条件,从风险规避的角度看,风险的大小与获取信息量的多少呈反方向变化。需要研究利用信息集成与扩散技术,开发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风险管理数据库,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支撑各种农业风险的识别、监测、评估和预警。协同风险管理机制,信息居于“神经中枢”地位起着指挥、协调与组织实施的作用。创新开发农业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农业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的咨询服务,需关注应灾全过程,以协同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多主体、多层级、多环节研究应灾机制,对信息流程进行细致分析,促进信息多向沟通,构建相应的协同机制,提高现有应灾信息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总之,要立足我国风险管理现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从风险信息管理入手,研究管理的协同、信息的协同,探求如何实现联动应灾,有效提升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能力。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农业风险管理网络平台,要有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兼容性,通过研究联动响应机制,实现对灾害的应急和日常风险的协同管理。

参考文献:

1.韦良,张文安,唐红祥.广西农业保险巨灾损失分摊机制探讨[J].创新,2009(1).

2.栾敬东,程杰.基于产业链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J].农业经济问题,2007(3).

3.王国敏.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杨卫军.不确定性与我国农业多层次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J].贵州社会科学,2008(10).

5.David Ripplinger,Dermot J. Hayes,Susana Goggi and Kendall Lamkey. Insuring Against Losses from Transgenic Contamination:The Case of Pharmaceutical Maize [Z]. Working Paper,2008.

6.Cafiero, C. Perspectives for EU agricultural risk and crises management policies [J]. Revista Espanola de Estudios Agrosociales y Pesqueros,2009(1).

风险管理机制论文篇(5)

论文摘要: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是建设商业银行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意义、影响构建的主要因素和如何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进行了探讨。

现代商业银行追求的价值最大化,从来就不应是简单的最大化收益,而是在其自身风险承受范围之内的合理化收益。面对频频发生的风险事件,越来越多的银行人已经意识到,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文化作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先进与否,将对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把风险管理上升到文化层次,就是要超越目前的风险管理理念,把各种风险管理手段进行一次全面的整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运筹,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从而追求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化的风险管理效果。

l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是通过在员工中培育、灌输风险意识和在风险管理活动中提炼、形成的集风险理念、风险价值观和风险防范的行为规范于一体的人文文化,主要由知识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所组成。风险管理文化的知识层面是指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和。具体来说,它包括商业银行对各种风险的评估能力、辨识能力、在风险一收益上的权衡艺术以及对风险管理模型开发运用的技术能力等,主要内含在商业银行的客户人员、风险控制人员及高级管理层的能力中。风险管理文化的制度层面是商业银行对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包括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完整的内控制度由内部组织结构控制、系统要避免出现只重视业务发展,不重视风险的倾向。风险管理文化的精神层面是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全体成员统一于风险管理方向上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规范和行为方式等精神因素。作为精神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念形态比制度具有更长远的效应。这种观念的继承可以超越制度本身,不受时问和空间的限制。因此,风险管理不仅要寻求行为及组织上的知识和制度层面,而且要寻求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文化。

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对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

2.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形成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渗透于商业银行的一切活动之中,其具有持久性等特征。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提供服务的过程就是风险管理文化培育、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因此,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

2.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险控制能力。国际先进银行一贯重视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将风险控制和利润创造看作同等重要的事情,强调风险管理应贯穿于银行业务的全过程,使风险管理从理论和实践中成熟的文化像一张无所不在的网,会对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困银行业来讲,风险管理文化的成熟、升华、锤炼,对于提升银行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2.3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实现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商业银行是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防范和化解风险,避免和减少商业银行的损失,确保业务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只有具备了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才能实现商业商业银干亍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影响商业风险构建成败的主要因素

商业银行风险文化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风险管理文化构建的因素众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1管理层的积极倡导与策划

没有比将风险管理的价值观深深根植于银行高级管理层的大脑中这一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了。对于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银行高级管理层应该保持足够的热情、敏锐的大局观,做好风险管理文化的策划。在日常业务经营过程中,最高管理层不但要直接领导、组织、参与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并且要身体力行,不做违反风险管理原则的事,从而维护风险价值观的权威性。

3.2科学合理性的激励约束机制

现代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各种风险特别是内部风险与其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有相当大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约束机制的先进性可以有效控制和弱化风险,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不能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割裂开来。积极的态度是不回避风险,而是积极地去经营风险。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使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业务得到有效地发展。同时,在对业务部门、人员的奖励安排上,应该尽量避免出台短期行为导向的激励措施,以免埋下风险隐患。

3.3信息获取和共享的水平

风险来自预期损失的不确定性,来自于信息的不对称,也来自于对信息的错误理解。现代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高效的信息采集、整理、分析、交流的渠道,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国家政策导向、有关行业发展、变化以及同业竞争的研究和交流,建设中心数据仓库和信息平台,建设风险分析、预警、防范和处理机制。

4构建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着力点

4.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4.2构建风险要有明确的原则

一是突出个性原则。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必须,结合普遍发展原则和监管部门要求的前提下,突Ⅲ本行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特点,塑造出具有本色的风险管理文化。二是统一和差别原则。单对一家来说,其风险管理文化的理念、主旨应是统一的。但鉴于地区、业务的差别化,在实施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时,应允许采取不¨的险管理模式和手段。三是求实和完善原则险管义化的建设不能仅停留在提理念、喊口号的阶段,婪提倡务精神。通过实践来风险管理文化建没的成,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补充和完善。

4.3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观念要强化创新

观念创新是进步的体现,没钉创新的观念,就不会有创新的企业。在全球化、竞争激烈的中,我国商业能否赢得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杈,首先在于观念的创新。只有确立新的观念,才会有新的思路,新的出路。在创新思想观念、完善风险管价值念体系的过程中,要自觉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脱为指,并借拾日际一流商业银行的先进理念,吐故纳新,计现仃的风险理念及其政策、措施等进行全面的对比、检验、衡毓,凡是符合要求的,要坚定地贯彻执行;不完全符合的,妥快进行修改、完善;不符合的,要坚决加以纠正。

4.4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贵在坚持不懈

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是持续动态的过,并不足·劳永逸的。它需要商业银行在保持卡埘稳定的核心险价值观的前提下,不断进行改进、提高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进行融合。尤其要因应银行临的现实环境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成为一个对各种风险进"防范的动态防护网。因此,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特别是领导埘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认知必须具有连续性,只仃这样,才能使风险管理文化的价值观、传统和意识沉淀米,根植于楚个商业银行的运作行为之中。

4.5构建风险管理文化需要全员参与

风险存在于每一项业务和环节之中,商业银行的这种内在风险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必须体现为每+个员工的行为,银行[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崽识和自觉性、为,有效地识别、防范和控制风险,商业银行一般部设有的风险管理部门,专司风险控制之职。不足,风险控制绝不仪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情,无论是高级管理还是基、工务人员,无论是风险管理部门还是业务拓展邪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在做每项业务时都要考虑风险因素。银行的高级管理层应负责衡量银行的总体风险敞口,管承担总的、最终的责任。而独立于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判断和决策。

4.6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应与股份制改造相适应

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障和理念基础之一。对于正在或即将实施股份制改造的商业银行来说,更需要实施新的、高层次的,抓紧构建与其发展相适应的、高度吻合的风险管理文化。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应当是,积极引导广大员工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自觉地将股份制改造这一关系国家经济金融命脉的大事与个人的工作和责任联系起来,将全行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真正结合起来,动员广大员工积极行动起来,争做股份制改造及深化综合改革的支持者、促进者,自觉按照上市银行的高标准来衡量、检验各项工作,坚持用新的标准、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新的策略,着力培育新的风险管理文化理念,拓展新的工作思路,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以国际先进银行为标准,不断丰富和创新风险管理文化内涵和功能,大力推动观念、作风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推动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实现根本性的转变与突破。

风险管理机制论文篇(6)

会计;管理;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2)5-0069-02

一、基本研究综述

1.基本理论概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会计管理在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会计管理工作也逐步沿着信息化、系统化方向发展。会计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如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核评价经营业绩等;利用财务会计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据此对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并帮助企业领导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

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控制主要是针对会计管理活动产生的风险问题,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风险识别、量化、评价,从而给以具体的规划、组织、监督与控制的过程。其中风险的识别是进行风险控制的基础,比较常用的方法有调查法、文献查阅法、事故树分析法等;风险评价是对风险的基本情况,包括发生概率、波及范围、分布情况、严重程度、变化幅度、持续时间和频度等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确定风险源、关键影响因素以及风险等级,以方便进行风险决策,常用到的方法有专家打分法以及CIMM模型等;一般在确定风险等级后,须根据风险的基本系数采取相应的策略,以降低、转移甚至消除风险;风险监督是基于整个风险控制体系而言的,连续且全面的跟踪风险控制过程以保障风险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这里的风险控制理念是一套既反映了会计管理理念和风险偏好,也体现内部控制结构的完整体系,拓展了内部控制框架的风险评估要素,进一步细分为设定目标、识别事项、评估和应对风险等控制阶段。

2.选题价值与意义

我国对风险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和时间方面都不够成熟,本文即通过梳理和分析当前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控制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COSO组织的风险控制整合框架建构完整的风险控制模型。本研究对我国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具有建设性意义。

二、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控制模型

1.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方法,以规范理论研究为先导,以实证研究结论为佐证,并以此促进规范研究结论的进一步完善。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实地调查研究法,了解我国企业风险控制的现状特征、发展趋势,梳理企业对风险控制理论的认识和实践需求,挖掘影响企业风险控制效果的组织、人员、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关键动因,从而为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提供数据支持。数学建模法建构完整的风险控制模型,比较研究法分析不同法律背景、企业规模、行业性质、企业信息化水平及风险控制水平等相关因素对各国企业实施风险控制的影响程度及结果,从而为确立符合我国企业实情的风险控制模式及评价体系提供借鉴参考。

2.研究思路

理论基础,对与信息系统风险控制有关的概念进行了梳理,相关的理论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理论、COSO的风险控制框架。文献资料研究法和实地调查研究法对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和我国风险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合COSO的风险控制框和会计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应用数学建模法建构完整的风险控制模型。建立风险控制的标准评价体系进行效果分析和评价。

3.风险问题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我们对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管理措施对风险控制的影响的实地调查发现,会计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五大风险管理问题:

一是管理者不重视会计风险控制,以致整体的风险意识不强。大部分企业过于注重利益,导致在会计管理的工作中多为经济相关的活动安排,而缺乏对风险控制的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因缺乏对风险控制方面的培训,风险控制意识和基础较为薄弱,无法形成较好的风险控制氛围。

二是风险控制制度过于细化,而会计软件不足且执行力度不够。在我国很多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管理系统运行较好企业,风险控制制度相对完善,制度过于详细和繁琐,可以很好的控制日常风险,但多因未真正回归市场而无法控制战略或重大项目风险。同时相应的会计软件并非为企业量身定做,作用不明而带来经营风险。功能杂乱以致信息失真,且风险控制未与企业及个人绩效结合,使得热情不高,贯彻执行力度不够,效果不好。

三是企业内部人员存在着道德风险,过于追求自身利益而违背道德原则。如管理者、从业人员以及审计机构,多多少少存在隐瞒篡改不利的会计信息、编制虚假财务报表的问题,导致其可能遭受损失的会计风险。

四是信息沟通和传递存在着问题,以致于财务信息失真。由于企业对风险控制的意识不够强,信息不能够很好的进行沟通和传递,导致企业管理层不能及时掌握风险控制的相关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及时地处理。另一方面由于存在乱计成本、成本核算对象不分、内部核算与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五是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不够,监督工作的滞后,而产生私自挪用、转移资金或独吞企业资产等难以挽回的问题。

4.风险控制模型

(1)控制环境

风险控制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实际与内部控制而言的,主要通过强化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及高层的控制职能,以及强调全员参与风险管理,坚持日常的风险意识教育,提高员工战胜风险的信心和责任感来加强和巩固风险控制环境。

(2)控制结构

风险控制系统的基本机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也即风险控制目标、风险控制环境以及相应的识别措施,控制基础和控制技术、组织结构、信息与沟通等。

(3)控制目标

本文通过研究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控制以实现会计管理的战略目标,同时在研究资源利用的效果和效率的过程中实现经营目标,并保证会计管理工作报告的可靠性以及合规性。

(4)控制基础

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控制基础是基于对系统本身和企业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与信息沟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采取相应的措施支持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系统安全性及内部控制要充分依据企业基本情况和运营特征,从成本和效益角度着手来开发安全的会计管理系统;二是通过风险信息识别和高效的沟通机制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方便高层决策;三是设置完善的风险管理机构,包括会计部门、审计部门以及财务安全监督部门等以保证安全高效的会计管理工作;四是在职权分离的内部控制环境下强化责权分配,尤其是在会计文档方面要是想互相牵制以降低会计风险。

(5)控制措施

在具体的风险控制方面要实现制度化管理,结合内、外部环境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和监控制度。

在制度管理和风险控制的过程中要根据企业不同的规模和组织结构、业务性质以及经营管理目标差异建立重大事项决策与审批机构,并通过合理的权责分工和岗位稽核强化职责的安全级别和身份标识,实施权限管理制度,采取数据处理和具体业务操作人员相隔离的方式,健全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加强相应的职能控制与权限控制;针对财务信息的特点,恰当利用会计管理实现内部控制的程序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同时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能防范风险的职责明确、运转自如、反应灵敏、控制有效、监督到位的内控组织构架改造企业原来行政化的组织构架;借鉴国外经验,运用大量数据模型等工具对风险进行实时和定量分析,从整体上提高企业对风险控制能力;运用自动化风险控制手段来代替手工控制,控制操作风险、提高控制效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还要增强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建立和完善符合国家监控要求与企业发展特点的新的会计管理机制,以识别关键控制因素,建立预警模型,扩大数据来源,提高财务预警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纳入管理信息,根据企业特点选择恰当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并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

5.风险控制评价

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控制评价以理论为基础,采取系统方法的原则;以可操作性为前提,选择具有代表性指标的原则和可比性原则建立可靠的指标系统对风险控制进行效果评价,其主要的评价指标包括风险控制投入的力度,管理平台工作效率,系统决策水平,风险控制人员开发,组织和控制等.该系统主要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得到指标数据,以标准化处理,同时确定不同项目的权重,从而计算风险控制效果的标准值,根据结果做出评价,并找出其差距和调整策略以优化控制效果。

结语综述: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控制不仅较好的解决了会计管理风险问题,还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值得我们做更深的研究和探索。

[1]余华.论企业会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及对策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08(26).

风险管理机制论文篇(7)

(佳木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企业面临日益复杂的内部和外部的不确定性增加的社会和经济环境,限制人类的认识,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各种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为实现经营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现在的风险防范机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是在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是最先进和最佳实践。企业财务风险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包括内部监管问题、公司管理机制不完善、相关人才匮乏几方面问题,并对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包括加强企业监管力度、完善风险控制制度、加强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几个方面。

http://

关键词 :财务风险;公司管理;应对机制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180-02

收稿日期:2015-03-20

作者简介:许杰(1992-)女,黑龙江牡丹江人,本科,研究方向管理学;王燕(1962-),女,黑龙江佳木斯人,本科,研究方向经济学。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只有不断的变革来更好的。公司变革,需要相应的理论创新。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其基本框架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要素的整合,只有创新才能适应变化的需要。本文对财务风险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并深入剖析其中的不同点,从众多其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吸取经验,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创新研究。以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在以后的发展中平稳、顺利。这就是文章的研究目的。文章主要是从财务风险的相关理论入手,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范。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对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务风险基本理论

(一)财务风险的界定

一般情况下,财务风险是指由对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和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西方金融教科书通常将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分为两个部分: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是指通过债务融资的使用带来的风险;经营风险的变化而产生的利息和税之前的经营杠杆企业收入的使用造成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公司财务风险识别是寻找特定的因素以及在公司经营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影响机理,具体方法报表分析方法,指标分析法,德尔菲法,实证分析法,分组分析,风险调查法,决策树方法和风险的关联方法等。报表分析方法根据报告和数据分析,可靠性的各种因素,合理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存在风险判断。指数分析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性质或财务主体的角色设计指标,通过收集或统计数据判断风险的存在。专家意见法和实证分析法是基于一定的判断来确定主要是定性的判断,只是不同。

(三)财务风险的评估方法

公司的财务风险评价也称为金融风险测度,是估计的对象,造成的损失频率和大小和对财务结果的影响财务风险。方法对财务风险评估的概率统计方法,回归分析法,经济活动分析和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主流的评估方法是均值-方差法,下行风险的方法和VAR方法。金融风险评估方法在概率方法描述金融教科书,杠杆比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期权定价方法四。在一般情况下,无论是财务风险是什么样的评价方法的使用,应用来自大数定律

二、企业财务风险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投资存在问题

1.决策不合理

公司可投资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可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必须在流动性和获利性之间权衡做出最佳选择。对流动资产投资过多,虽然可以提高资金的流动性,从而增加公司的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但是会降低公司的获利能力,影响资金的周转。公司也可投资于长期资产,如固定资产和长期证券。较大的资本投资项目一般需要数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实行计划和实施,由于资金数额大,时间跨度长,投资项目未来报酬是不确定的,存在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

2.投资缺乏科学性导致失误

公司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企业决策者对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从而财务风险不断增高,导致权益投资损失巨大。权益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能力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收益,资金无法按期回收。企业盲目扩大经营领域和范围,实行多元化经营,在缺乏大量的投资论证和市场调研时,对外投资项目,投资额高达342万元,不仅造成了企业正常周转资金的严重匮乏,而且由于缺乏管理,投资后的资金回收及效益远不如当初的预想,造成了直接损失。

(二)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各部门,也包括关联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关系混乱的现象,使得资金流失严重,使用效率也比较低下。企业在物资筹备、产品生产、成品销售、财务管理等各环节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

(三)财务风险意识较弱

实际工作中,企业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和预警,导致企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变能力不足,容易带来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重大的财务决定因素或日常财务行为意味着,影响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四)内部监控机制形同虚设

企业公司内部审计的属于自我监控,是最直接,最全面,最有效的监控,然而,它也是最灵活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监测。除了企业的利益牵涉到许多人,庞大的规模,管理水平,管理活动是复杂的,所以,特别是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政策,一个健全的经营机制的形成。到目前为止,企业本身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财务监控缺乏全过程,监管不到位,监督力度不足。

三、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

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既要对投资项目未来收益进行比较和评估,同时,为确保资本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必须认真分析风险因素,并反映在项目的评估之中。投资决策的前提是企业投资目标,明确了投资目标之后,企业可以拟定具体的投资方向,制定多个投资方案,对投资方案进行评价,最后选择最优的投资项目。对企业的投资方案进行评价时,运用一些定量的评价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报酬率等,切忌主观臆断。

(二)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领导体系

企业的领导阶层是企业文化的开拓者,也是企业文化的最初载体。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而言,最终的引导者和诠释者均取决于企业的领导阶层,员工执行力的培养也依赖于企业的领导阶层。另外,无论是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领会和感悟,都需要领导阶层来引导和管理。只有有了运行良好和有效的领导体系,企业才能良性循环,企业的风险管理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防范。而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来说,就更是如此,由纵向的有效管理,再到横向的有效控制,才能达到财务风险的最优化控制。

(三)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

风险管理意识和手段,在日常的管理过程,并通过讨论和培训,使风险管理得到全体员工的支持,通过分享经验,不断加强风险管理的身份。需要加强风险管理的培训和知识共享。公司应充分利用人力资源部培训不断加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在新员工入职培训,我们应该进行风险教育,向新员工介绍风险管理的概念,如管理理念和操作功能,使企业文化的新会员,统一企业的风险文化。

(四)完善企业内部监控机制

企业应该重视和加强内部监督检查专门机构的工作。要把内部监督放到与外部监督同等重要的位置。企业的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内设机构调整,设立专门的内控机构。结合本部门财政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年度内部监督检查计划,安排财政监督机构会同本单位纪检、监察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业务主管机构在财政收支活动中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进行监督检查。

http://

参考文献:

[1] 宋明哲.现代企业风险管理 [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92-93.

[2] 谢志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关系与整合[J].会计研究.2013,(5)84-97.

[3] 刘恩禄.论财务风险管理[J].北京商学院学报.2013,(5):79-89.

[4] 郭仲伟.风险分析与决策[J].商场现代化.2012:14-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