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群众体育论文

群众体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0 16:18:36

群众体育论文

群众体育论文篇(1)

一、新形势下体育工作的内涵

体育是以人为本的体育。人的健康素质是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对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健康问题,不仅是医疗卫生部门的任务,更与体育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体育应当成为基础性的民生工程,深入到社会各阶层,融入到大众社会生活中,成为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形式。社会各界应注重体育的规范化、科学化、生活化发展,把体育上升到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的高度,大力提倡体育的以人为本发展理念。

体育是全民共享的体育。如同公民的受教育权,体育也是人的基本权利。体育健身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无论阶级、民族、年龄、文化程度、残疾与否,公民都应当享有体育的权利。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是人民共享的体育,不囿于少数人或者是小圈子,使体育真正成为人民自觉自主的实践活动和文明生活方式,从而惠及全体人民。

体育是和谐发展的体育。体育是人类最广泛和最具有多样性的社会实践之一,除类型、功能具有多样性之外,形式也具有多样性。人们出于自身条件和工作生活需要所选择的体育项目不尽相同,从而使体育活动群体多样化。开展体育工作不但要注重各种形式体育活动的和谐发展,还要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科学统筹、和谐发展、综合平衡,指导体育事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二、群众体育工作的发展优势

北京奥运会为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北京奥运会我国取得的优异成绩,不仅极大地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更为我国开展全民体育运动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筹备和举办奥运会,为全面展示竞技体育搭建良好平台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推进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人民群众把关注奥运、支持奥运的热情,转化为积极投身全民健身的自觉行动,形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充分认识后奥运历史机遇,乘势推进社会体育的跨越发展,人们会更多地关注运动本身,享受运动和健康的乐趣。这无疑将快速地推动群体体育事业的发展。

大众体育意识的增强为群体工作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观念决定行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人们的健身习惯是决定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场地落后的局面可以逐步解决,大众体育的发展更多地将关注如何改变人们的固有观念和习惯。体育运动限制于场地等硬件设施无法进行的陈旧观念将随着北京奥运会的运动理念而迅速转变。“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全民崇尚运动,关注健康,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观念已悄然形成。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群众体育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人的需求变化是推动事物发展消亡的根本动力,群众体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紧密相连,与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息息相关。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中,大众体育文化潮流即将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体育进农村成为可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将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人们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改变,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体育的需求也将越来越旺盛。这些都是群众体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建立新形势下全民健身的长效机制

全面小康必须全面健康。体育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以人为本体育的核心是要努力顺应群众的新期盼,更有效地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

群众体育论文篇(2)

关键词:竞技体育; 群众体育; 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1-0067-04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recalls the existing theories about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and mass sports, and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argues to a tentativ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and mass sports.The main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new angle of view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and mass sports.

Key words:sports; mass sports; relationship

多年来,关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并形成“普及与提高说”和“相对独立说”两种观点。对这一关系命题的研究,实际上已超出了学术范畴,成为一个敏感的具有政治内涵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体育事业基本发展方针的确立、演变都是伴随着对两者关系理解的深入而产生的。研究服从于现实需要,为政策寻找理论依据。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演化成一场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因大环境的需要而最终“普及提高说”占了明显优势,“相对独立说”则形单影只,我认为更好的作法是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而这种存在有利于理论的完善。正确的作法是通过科学的求证,理性的认识彼此间的异同,求同存异,完善二者关系的认识。不应成为一种政策的解读工具,客观的看,离开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理论的梳理,而孤立地探讨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不能真正实现协调发展的。同时,如何构建两者之间的合理关系,也是随着奥运会后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1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内涵

“理论――指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知识。具有全面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特征。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既由社会实践决定,又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科学的理论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正确反映。”[1]由此可见,各个学科的基础理论是该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概念、原理体系。而作为构成理论的首位基本要素――概念,在构建各个学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也就不言而喻。关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性认识二者间的关系,首先要正确理解其内涵。

竞技体育也称为竞技运动,与英文中的sport相对应,是人类为发挥自身潜力,以他人或自然障碍物为挑战对象,以体验娱乐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以训练和竞赛为主要手段的一种身体娱乐文化。[1]竞争性是竞技体育区别与其他身体活动的基本特征。此外,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比,还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二是具有标准化的竞争规则和裁判手段。竞技体育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竞技体育对于社会的稳定发挥特有功能,如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等。根据水平的高低,竞技体育可以分为高级竞技体育和初级竞技体育。本文讨论的即是高水平竞技体育。

群众体育也称大众体育,是指人们在余暇时间里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2]活动目的的非竞争性、活动形式的灵活性、参与主体广泛以及参与时间业余性是群众体育活动的基本特点。其中,非竞争性是群众体育区别于竞技体育的根本特征。群众体育具有五个基本要素,一是活动参与者;二是体育活动组织;三是体育活动设施;四是体育活动方法;五是活动内容。[3]从功能来看,群众体育具有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功能。

所谓关系就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4]一方面,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相通的方面,都属于身体活动范畴;另一方面,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在结构和功能上也存在明显差别,突出表现为是否强调竞争性。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研究,实质上就是对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的梳理。

2 既有理论

2.1 “提高普及”说

“提高普及说”是唯物辩证法在体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5]是对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所提出的“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文艺理论原则的借用。[6]是体育事业实行全民制,由国家包办,遵循与执行党和国家指令,服务于社会主义“赶超型”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直接产物。“提高普及说”首先将体育事业看作是由提高和普及两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谓提高就是“培养少数优秀运动队伍”;所谓普及就是“开展群众性业余体育运动”。[6]其次,认为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从普及转化为提高,一是需要参加活动的人多,二是需要群众的技术水平也比较高;[7]而从提高转化为普及,则需要通过竞赛的吸引和发挥高水平运动员的表演、宣传、组织和指导方面的功能和作用。[6]最后,“提高普及说”将体育事业发展看作一个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具体表现为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过程。[7]

“提高普及说”从哲学辩证法的高度指出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对建国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社会结构发生巨变的社会背景下,“提高普及说”理论的普遍性与体育事业特殊性、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开始突显,表现出一定的理论局限性。首先,对竞技体育功能理解存在偏差。将竞技体育纳入社会主义“赶超型”现代化发展战略,由国家包办,负责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一方面,导致体育事业竞技化,即蕴涵着将“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朝着以高水平竞技运动的提高指导低水平竞技运动的普及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国家包办下的竞技体育纳入政治体系,将竞技体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由政府负责提供和管理,也破坏了竞技体育按照娱乐规律而自发组织和发展的条件。其次,“提高普及说”还蕴涵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片面的“线性关系”理解,即认为提高必然带动普及、普及必然促进提高的片面认识。在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中,普及是基础,是前提,没有普及就难以实现提高,提高是普及的必然结果。事实上,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应该是两个不同的“子系统”,具有各自的普及与提高的任务,而且各自受到不同社会经济环境及人体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年龄体质特征、参与方式与时间、手段项目、场地设施条件、组织形式、资金来源、运作与管理体制和机制、供给方式等,因此,提高普及说的“线性关系”假设实质上是不存在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原国家体委提出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后发展成为“各类体育协调发展”战略。所谓协调是指“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是相互推动、协同共进的,发展比例是适当的”。[8]但是,由于“协调发展”首先表明体育事业是由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这两大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8]只是在提高普及想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发展比例”问题。而在现行体制下,确定两者之间的“发展比例”,仍然无法摆脱“两个战略并重”还是“竞技体育先导超前”的战略选择和争论,无法从根本改变体育事业“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因此,“协调发展”实质上是“提高普及说”的逻辑发展和新的表现形式。

2.2 “相对独立说”

“相对独立说”以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真义体育”思想为逻辑起点,是关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的另一种观点,实质上是对我国体育事业竞技化,特别是学校体育竞技化的理论反思。这一观点首先肯定“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sports)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9]认为体育(PE)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本质上是增强体质的教育。[10]而“竞技体育”(sports)作为“一种具有规则性、竞技性或挑战性、娱乐性以及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10],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活动。因此,体育与竞技应各按其自身的规律发展,而现有体制下提高运动水平和普及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实践中只能重一方面而轻另一方面。

“真义体育观”确立的群众体育增强体质的一元价值标准,对于扭转用以竞技运动取代体育的倾向,摆正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唤起人们对提高全民体质重要性的认识,无疑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体育价值和目标泛化、全能化以及无序现象的价值整合具有指导意义。但是,也有学者指出“真义体育”将体育与智育、德育、美育相并列,事实上是对教育的分解,现实中不可能单独实施“纯粹”的以体为本的“体育”。[10]同时,“相对独立说”过分突出和强调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二元对立性而否认了两者融合的可能性,认为现行体制下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二者必居其一,无法回避,无法调和,也是不恰当的。事实上,竞技运动具有政治、经济、教育以及带动群众体育普及等一系列潜功能,因而,有条件地通过国家管理的形式,发挥竞技体育潜在功能和价值,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并非不可取。

3 互补关系

任海在《论大众体育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相互关系》一文中,从体育分化角度提出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互补关系”学说。认为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是体育高度分化的结果,两者同质异形、相互依存、功能互补。互补关系存在的理论基础在于,两者具有相同的手段――身体活动和相同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并通过四个方面体现出来,(一)体育发展的互补;(二)体育需要的互补;(三)体育教育的互补(四)体育道德的互补。[11]

互补关系着重讨论了高水平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的联系。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是,这一学说也存在着一定的理论局限性。(一)认为大众体育开展的越广泛,竞技体育的观众市场就越大是不恰当的。事实上竞技体育的观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与实质性体育人口相对应,即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又观看竞技体育比赛的人口;一类与非实质性体育人口相对应,即不参加体育活动而仅仅作为竞技体育比赛观众的人口。大众体育的广泛开展,从实质性体育人口的角度扩大了竞技体育的观众市场,而对非实质性体育人口的影响并不大。(二)缺乏从整体上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仅仅是对两者相互联系特征的概括和总结。

4 相互取予关系

4.1 现实基础及其理论渊源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巨变,体育事业管理体制的转变,[12]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突出表现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高度分化。这要求我们从具体的理论出发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问题做出回答。

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是从结构与功能以及二者相互联系出发,深入分析和广泛探讨有关社会系统的基本理论。[13]所谓结构就是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相互稳定的关系,是内在于系统的客观存在,它只有而且必然地通过一定的功能表现出来。所谓功能就是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系统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相对的,可变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又会反过来决定结构。从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来考察体育现象,体育乃是由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规定着的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体育系统内部来看,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又是体育系统中的子系统。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结构,对维护社会大系统的稳定发挥一定的功能。

3.2 主要观点

“相互取予”首先强调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是体育子系统中的两个不同的子系统,按照各自的规律运行和发展是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这是由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结构特征以及现代社会组织高度分化的现状和特点――即由承担多种功能的单一组织向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组织的转化――所决定的。从活动主体的构成来看,竞技体育由竞技者(两人以上)、组织者以及观众三因素统合而成;而群众体育则由个体单独或活动者与指导者构成。[14]从活动的具体要求来看。两者在活动时间、地点、对象、体力消耗、动机等方面以及组织的设计、规范程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别。见表1和表2。

从组织状况来看,在国家-市场-社会的三元模式构架中,竞技体育组织主要分布于国家和市场两类组织中,与国家相对应的是举国体制下形成的主要提供公共性竞技体育产品的具有政府性质的组织体系;与市场相对应的是利润导向下形成主要提供私人竞技体育产品的营利性竞技体育俱乐部组织。而群众体育则普遍存在于国家、市场以及社会三类组织中,与社会相对应的各类民间组织是具体开展和实施群众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

从功能来看,群众体育具有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功能。而竞技体育具有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等。但是,两者在功能辐射的范围和以及作用的人群上有明显的差别。

从制约因素来看。群众体育的发展更多受到闲暇时间、生活水平、观念意识、场地设施等因素制约;[2]而竞技体育发展更多受到遗传、选材、训练水平、体育管理体制、竞技体育训练管理水平以及竞技运动科研水平等因素制约。

其次,在承认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差别的同时,也肯定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互融合的可能性,表现为在两个系统邻近环境的“相互取予“特征。这是由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身体活动的共性或相通性、以及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子系统的开放性所决定的。

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竞争性身体活动,它的基本功能是娱乐。但是,通过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往往表现出相应的潜在功能。如对外改善国际关系,对内维护政治统一和民族团结以及促进社会稳定的政治功能;娱乐产业经济功能;促进人全面、协调、完善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化的教育功能,以及独特的竞技体育礼仪庆典文化与道德规范文化整合功能。同样,群众体育除具有 “增强体质”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康复、娱乐、教育、消遣、交往以及提高企业人力资本等潜在功能。因此,竞技体育子系统与群众体育子系统在按照各自规律运行和发展的前提下,两者相互融合的邻近环境必然存在着功能上的相互取予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群众体育可以在组织方式、场地设施以及活动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吸收竞技体育的内容。由于群众体育具有活动方式灵活性、组织设计开放性等结构性特点。因此,任何有益于强身、健心和乐群的活动手段和组织方式都可以被群众体育批判的继承和发扬。也就是说,竞技体育作为一种身体活动的方式,可以在群众体育中适当运用,但只能作为手段,不能当成目的。(二)易于被群众体育领域广泛采用和吸收的运动项目的水平的提高,可以在运动价值观念和态度层面上给群众体育的发展带来影响。(三)被群众体育领域广泛采用的竞技体育活动项目的普及,又为该项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观众市场,从而促进该项竞技体育项目的繁荣和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首先是体育系统中两个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子系统,两者具有各自的提高和普及的目标和任务。其次,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系统邻近环境,存在着功能上的“相互取予”的关系。

4 结语

“提高普及说”从发展趋势和方向上指出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特征,这一观点将体育事业发展看作一个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具体表现为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过程。[7]“提高普及说”蕴涵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片面的“线性关系”理解,即认为提高必然带动普及、普及必然促进提高的片面认识。而“相对独立说”则着重从是否具有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角度阐述了两个系统的相互独立关系,但是“相对独立说”过分突出和强调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二元对立性而否认了两者融合的可能性。上述两种观点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的认知水平。并对不同时期体育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巨变,两种观点都表现出一定的理论局限性。因此,笔者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在对上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理论继承基础上,提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互取予”的关系理论框架。“相互取予”就是肯定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是体育系统中两个相互独立是子系统,同时认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邻近的部分存在着功能的“相互取予”关系。

参考文献:

[1] 邵生林, 刘玉梅.竞技运动的本质属性[J].体育,1997, (2):19.

[2] 卢元镇. 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248.

[3] 李建国等.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

[4] 现代汉语词典.

[5] 栾开封等. 关于我国体育和体育工作的哲学思考[J].体育文史,1999, (4).

[6] 熊晓正等.从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到各类体育协调发展[J].21世纪的中国体育,1998, (16).

[7] 陈融.建国以来认识和处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的历史启示―价值追求与代价意识[J].体育文史,1999, (3):11.

[8] 舒有谟, 宋秋元.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思考[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 (4):69.

[9] 王学峰.真义体育思想对中国体育发展的贡献[J].体育学刊,2004, (4):7.

[10]

陈融.试析真义体育观、大体育观的特征与分歧[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 (4):1.

[11]任海.论大众体育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相互关系[J].体育文化导刊,2005, (3):11.

[12]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416.

[13]刘润忠.试析结构功能主义及其社会理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5, (5):52.

[14]韩丹.论SPORT不是体育[J].体育学刊,1996, (3):45.

群众体育论文篇(3)

Abstrac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s the essence of the socialist ideology, it is entire party and the people of all our ethnic groups common ideological basis for unity and struggle. 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rx theory of contemporary China, which i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t construction practice needs, but also it is an important and urgent strategic task.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basic approach for 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hus,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and provide certain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practice.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基本途径

Key words: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popularization;basic approach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289-02

1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教育在文化的内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教育方式的角度来说,隐形教育是一个与显性教育相对应的概念,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显”和“隐”。显性教育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直接、外显的教育过程,使受教育者自觉受到影响的有形的教育活动。它具有目标明确、条件可靠、效果外显等特点和优势。如今,大多数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更多的是灌输式、说教式、填鸭式等教育方法,突出了理想、信念教育,却容易忽视受教育者的感受,往往使受教育者出现背离教育目标或与教育常态性质相反的心理。隐性教育是指“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1]具有教育者传递信息方式上的隐蔽性、受教育者接受信息的无意识性、教育过程的跨时空性和教育结果的难测评性特点。通常以“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逻辑严密、结构完整、辩证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就是这一科学理论体系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认同并身体力行的过程。换言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要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身体力行。这就意昧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第一要义是受教育者要“众”;如果只有极少数人掌握和认同,也就不能称之为“大众化”。应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被我国各族人民广泛了解和认同,显性教育在发挥其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同时,也受其覆盖面窄、受教育者比例相对较低等不足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效推进。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进程中,仅仅依靠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应在坚持以显性教育为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独特作用,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二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2 建立和完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大众化的检验标准

在《实践论》中指出:“判断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2]同理,判断社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实现与否的标准,最重要的是看“社会实践的结果”。首先,是否符合群众路线。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应以群众路线为首要检验标准。坚持以人为本,自觉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广泛汲取群众智慧,总结群众经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公仆意识,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自己的最高职责,真正把群众装在心上,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其次,是否真正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不是为了普及而普及,而是为了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推动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实质在于给最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换言之,正如所言,“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者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3]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要以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根本判断标准。实践证明,“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4]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根本标准,来谈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是空谈,就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因此,始终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让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5]

3 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理论素养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者

曾经指出:“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社会主义是不能建成的。”[6]因此,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化,人才队伍是关键,必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重要作用。要把中青年理论骨干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特别是建设一支信仰坚定、素质过硬、理论水平高、知识全面、能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善于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决现实问题、了解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和不断提升自己理论素养的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首先,需要这支队伍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长期性决定的,同时,确保这支队伍能够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从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工作。其次,加强这支队伍的学习和培训,使其精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理论创新能力,掌握必备的宣传知识和技能,号召这支队伍经常深入群众,从群众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理论,根据群众的思想实际、文化水平,探索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

参考文献:

[1]张涛.要注意发挥隐性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研究导刊,2009,(8):88.

[2]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3]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4.

[4]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4-865.

群众体育论文篇(4)

(一)体育文化传播的出发点是强身健体。早在1914年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就认识到体育对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1917年4月1日他发表在《新青年》杂志的《体育之研究》一文,更是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健身强国”体育思想。在此文中,明确指出:“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体不坚实,则见兵而畏之,何有于命中,何有于致远?”[1]此外,对体育的作用还进行了归纳,认为体育能“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使人“身心并完”,体育的目的是保卫和建设祖国。可以说,是突出从健身强国的战略地位出发,指出体育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加强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

(二)体育文化传播的支撑点是人民群众。在《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中,广泛而深刻地论证了文化工作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坚持群众路线是题中应有之意,只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办好事。在实践工作中,也是群众路线的身体力行者,1952年在为西南区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题词中,写道:“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同年,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的题词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些都是坚持将体育文化传播的支撑点落到人民群众的鲜明体现,从中我们也明确体悟到了中国社会主义体育必须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属性。

(三)体育文化传播的结合点是报刊宣传。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的篇首,明确提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群众知道。有关政策问题,一般地应当在党的报纸上或者刊物上进行宣传。”可以说,非常重视报刊宣传在普及推广党的方针政策中的重要作用,早在参加革命初期,就创办了《湘平评论》等刊物,并在《湘江评论》上发表诸多文章,这在当时的革命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媒介作用。体育文化传播要落到实处,要为群众所熟知,报刊媒介的宣传功用自然是不可忽视的。“把墙报当着自己组织工作,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积极性的武器”。1915年,在担任一师学友会总务时,主要倡导两件事,即学术研究和体育锻炼。他主持开展了很多体育活动,并重视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在此期间,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也焕发蓬勃生机。

(四)体育文化传播的着眼点是多样形式。一生非常喜爱体育运动,特别是游泳。在平时的生活中,主张借助自然力锻炼身体,如经常冷水浴以及参加各种体育活动。1960年在《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草稿中加了这样一段文字:“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游水,打太极拳及各种各色的体育活动。”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既有利于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群众体育运动的开展,也有助于体育文化的传播。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可以使情志体能得到提升,并增强自信心和凝聚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五)体育文化传播的关键点是青少年。青少年作为国家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曾多次明确而具体地提出要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1950年,在给当时教育部长马叙伦先生的信中,提出学生“健康第一,学习第二”。1953年,在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说:“我给青年们讲几句话:一、祝贺他们身体好;二、祝贺他们学习好;三、祝贺他们工作好。”青少年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继往开来的重要使命,也是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主体,只有造就一代体魄健壮的青少年,才能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为增强国力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

二、体育文化传播思想的现实启示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将1952年6月10日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仍然视为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可见体育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深远影响。在21世纪的今天,体育文化传播思想对于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着力制度建设,践行体育强国的战略思想。国运盛,体育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体育方针,充分体现了体育的目的、目标和本质功能。中国体育发展近几十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是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只有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体魄,践行体育强国的战略思想,从制度层面努力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也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奋发图强和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着眼人民群众,强化体育的人民性和广泛性。1938年,在《论新阶段》中这样说到:“广泛发展民众教育,组织各种补习学校……体育运动……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觉悟。”1952年,他为西南区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题词“: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人民群众是党和政府力量的源泉,通过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体育活动,可以提高民众身体素质,同时通过这种“体育惠民”活动,将体育与发展民众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结合起来,可以不断增强民众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重要表现。

(三)着手学校教育,明确德智体三育并重的培育方向。非常关心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在20世纪20年代,就倡导学校“宜三育并重”,并强调“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也曾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学校教育中,如果忽视了学生身体健康与体育锻炼,势必对青少年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只有将体育纳入学校的培育目标,在认真开展体育课堂教学和竞赛的同时,积极倡导学生加强课外体育锻炼,不断提高体能素质及身体技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从中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和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精神。

(四)着意宣传监督,构建政策与群众监督体系。非常重视宣传工作,1944年3月22日,提出报纸是“反映政治、军事、经济又指导政治、军事、经济的一个武器”。体育文化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制度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要想为群众所熟知并参与其中,都离不开报刊媒介的宣传监督。只有通过采取丰富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发动群众,教育群众,才能取得工作实效。同时,也只有不断增强执行力,构建政策与群众监督体系,才能争取民心,凝聚力量。也才能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群众所接受,为群众谋福祉。

群众体育论文篇(5)

管霞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青年不仅决定着未来,也决定着现实,不仅是建设的力量,也是变革的力量。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往往忽略了青年这个群体。笔者在了解当前青年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新挑战后,提出了三条对策建议。

关键词:青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群众是一个整体概念,也是一个集合概念,既具体又分散。

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开展的如火如

荼,但笔者认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忽略了青年这个群体。

由于特殊的历史使命,更应该注意调动青年的积极性,使其主动

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一、青年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和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教育和群众工作,各地各部门

各单位也积极响应和落实中央部署,为青年参与社会、了解群众、

奉献青春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青年在各地区各领域敢想敢干的

创新能力、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令人惊叹的工作成绩,在群众

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但是,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也存在一

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青年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一是认

识不准。人民群众可以以集体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中,如青年、中

年、老年。但在实际中,大多只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

校、工作部门为整体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缺乏对青年的针对性。

二是整体联系不够。在对青年进行群众路线教育时,往往只讲唯

物史观内容,群众路线的内容、重要性,以及它是党的优良传统

和重要法宝,缺乏群众路线教育与中国梦、青春梦、理想信念、

党的作风、民族精神等主题教育的整合。三是不敢不会做青年群

众工作。部分人不敢做青年群众工作,认为青年眼高手低,不屑

于与群众联系。另一些人则把握不住青年的兴趣、关注点,与青

年说不进去,不会或不善于做青年工作。四是对当代青年缺乏正

面认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部分青年放荡不羁、游手好闲、

暴力犯罪、冷漠无情,部分人过于放大负面信息,完全忽略了当

代青年积极向上的一面。

二、青年群体的新特点对青年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新挑战

时代在变化,青年群体也在变化,青年群体出现了一些新特

点。一是青年群体分化明显。“官二代”、“富二代”;高知识

高学历青年;外资机构、国有企业中的“白领”青年;在“蚁族”

“校漂族”“北上广”中奋斗不止的青年;偏远农村和城市贫困

人口中的青年、下岗待业青年、进城务工青年;“问题青少年”、

残疾青少年,等。可以看到,当代青年群体分化特别明显。二是

青年群体新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深刻影响着当下青年的生活方

式,这只有程度深浅的差异,没有有与无的问题。博客、论坛、

微博、微信、QQ、人人网、陌陌等使用用户,绝大多数是青年。

三是青年群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在距离第一个百年

目标还有七八年时间,这正是青年成才立业、人生出彩的关键期

和黄金期。当代青年职业生涯的完成与国家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

现也是同步的,这或许是偶然,但在实践中必然是机遇与挑战的

并存。能否发现并抓住机遇,严峻考验着当代青年。

青年群体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对青年参与群众路线教育

活动提出了新挑战。一是青年群体的分化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

动缺乏针对性。一般性的教育活动对优势群体号召力不足,甚至

鞭长莫及;处于弱势的青年群体,为基本生活、车子、房子、票

子等物质条件奔波劳累,对理论、活动没有兴趣,甚至是与理论

天然绝缘。二是传统的教育方式不管用,新的教育方式又不会用。

以开会、作报告、挂横幅等传统方式号召青年参与教育实践活动,

已取不到以往的成效。如何用新的载体、新的活动形式、新的沟

通方式来号召青年、吸引青年、教育青年,这方面的实践探索又

相对不足,即使有了好的的经验方法也还没有上升到理论或没有

全面推广。三是对如何引导和教育青年提出了挑战。在任何时代、

任何时候和任何事情都有先行者和跟随者,甚至还有落伍者,这

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基本规律,也是中国梦展示过程中基本经验事

实。[1]社会转型、深化改革带来的机遇,已有青年在探索、在奋

发图强,相反,也有部分青年变得浮躁、迷茫、碌碌无为。

三、做好青年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对策建议

青年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有生命力的群体。

青年不仅决定着未来,也决定着现实,不仅是建设的力量,也是

变革的力量,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也是执政党的希望。[2]

当前,青年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不断扩大青年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覆盖面。

一是要调动各阶层青年的积极性。无论是社会经济地位处于相对

优势还是弱势,无论是在外资还是国企工作,无论是哪一个行业

哪一领域工作的青年,都要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只

有各阶层的青年积极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激发青年

群体活力,进而带动其他群体。二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青

年必须有针对性。大学生青年,可以参加义务支教、志愿服务、

“三下乡”;党政机关工作的青年,可以走基层、访群众;事业

单位工作的青年,可以办实事,解决群众问题。要让广大青年实

际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而不是觉得群众很抽象、很遥远。三是

加强对有学历、有知识青年的引导和教育。有学历、有知识的青

年要在青年群体中发挥榜样作用,不能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知

识青年更应该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做好群众的学生,从群众生

活中提炼概括出好经验、好方法。

其次,注入时代元素,适应市场环境。对青年群体开展教育

实践活动,不能仅仅靠礼堂高高在上做报告、靠会议义正言辞讲

道理。在教育青年时,要有创新的品质,实践的能力。对青年进

行群众路线教育,在运用开会、理论教育等传统教育载体时,更

应采用文化、活动、印刷、网络等现代载体,主要形式有:主题

宣传、征文比赛、志愿服务活动、文化沙龙等。还可以运用博客、

微博、短信平台、手机报、QQ 群等新传媒阵地,促进青年参与、

互动、交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富有吸引力、亲和力和号

召力,就要采用青年乐于接受的方式,真正走进青年,消除“这

些地方的人肯定不愿意听”的“心虚”。综合运用多种载体让青

年全方位接触活动,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在刻板威严,而是可

以和主流价值、市民文化、娱乐休闲很好的契合起立,这样贴近

青年实际、直通青年心里的教育和活动,必能赢得市场、赢得青

年。

参考文献:

[1]孙其昂.中国梦的价值意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

(11).

[2]滕丽娟.拓展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J].前沿,

2008(1).

作者简介:

管霞,女,1991年出生,重庆市云阳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

群众体育论文篇(6)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知行统一的过程

所以,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过程中要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这一基本途径。群众路线的理论教育是将群众路线理论内化成为“知”的过程,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前提和基础;“行”是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是“知”外化的表现与结果。高校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进行群众路线教育,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化理论学习,明确党的群众路线产生的背景、内容、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新时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现实意义等,做到群众路线理论教育的系统化。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等价值理念根植于大学生的头脑中。通过理论学习夯实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使其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只有具备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价值理念,才能指导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践行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理论教育还要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在实践中深化对群众路线的理解。“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2]高校要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践行群众路线创造各种社会实践的机会。社会实践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利用群众路线改造客观世界能力养成的活动,也是知与行有机统一的过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可以真正地认识社会、体验社会、服务社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可以利用假期深入工厂实习、做社区志愿者、到村镇做志愿服务活动、到农村偏远山区支教,在社会实践中广泛接触人民群众,发现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坚定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在与人民群众的交往中虚心向群众学习。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积极投身到群众路线的实践中,才能认识到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与个人全面发展的一致性,才能切实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与技巧,从社会实践中理解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群众工作方法。

(二)开展党团宣传活动教育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高校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党团组织的作用,并且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这种立体型的培养模式来充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意识,锻炼他们的群众工作能力。一方面,通过党团宣传活动教育树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优秀典型,扩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基础,使高校学生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有一种信赖与认可。这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同学、了解同学、帮助同学、为同学排忧解难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围绕群众路线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积极参与大学文化建设,从广大同学中寻找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例如,在校园中开展帮扶贫困学生、大学生心理问题咨询、勤工俭学服务社等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担当校园文化建设志愿者。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要与学校党团宣传活动相结合。在党团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宣传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可以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与广泛的支持,这便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同学中,解决校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践行群众路线理论的尝试。

(三)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与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相结合

2013年6月,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高校不断深入开展,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聚焦“”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的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高校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为契机,将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与解决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身实际问题相结合。

二、总结

群众体育论文篇(7)

关键词:群众体育 政策 内容 特点

群众体育政策以社会群众体育生活中的政策领域,即现实的群众体育政策实践、政策系统及政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它的基本目标是端正群众体育发展方向,改善群众体育决策系统,提高群众体育政策制定质量,从而实现群众体育的政策目标,故其具有社会性(公共性)、双重性、实践性、多样性等特点。

1 群众体育政策的内涵

群众体育政策作为体育政策的一部分,可以作如下定义:群众体育政策是政府为处理社会群众体育事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其本质体现了政府对全社会群众体育利益所作的权威性分配。群众体育政策是国家政权机构及政府体育部门,为了解决和处理社会群众体育问题,维护社会群众体育利益,实现社会群众体育目标,所制定的关于群众体育活动的一系列的原则、方法、策略、措施和办法的总称。群众体育政策以社会群众体育生活中的政策领域,即现实的群众体育政策实践、政策系统及政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它的基本目标是端正群众体育发展方向,改善群众体育决策系统,提高群众体育政策制定质量,从而实现群众体育的政策目标。

2 群众体育政策的基本内容

2.1职工体育政策

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强职工体育工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职工体育健身活动。

50年来,全国职工体育由各级企业体协形成的一套管理模式,成为贯彻落实《体育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进职工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的有效管理办法,是我国职工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工作方法的延伸及补充。

2.2城市社区体育政策

积极发展社区体育。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做好社区体育工作。体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支持和指导。

社区是城镇居民的主要聚居地,是他们进行文化、娱乐、体育等活动的主要场所。城市体育要依托社区,积极建设和开辟更多面向广大群众、便于居民参与的公益性体育场所,充分利用社区各类体育活动中心、健身站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2.3农村体育政策

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与文化站协同配合,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继续开展评选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群众体育的工作难点在农村,如何实现农村体育的发展需要政府做出超前意识的正确决策。领导体育意识的增强和普遍重视体育工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体育健身意识的增强,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关键。健全的组织网络建设是开展农村体育发展的保证。体育经费的投入,是体育工作活动得到落实的保障。目前,农村体育的体育骨干主要是来自镇文化站、镇体育干部、乡镇企业的领导、职工、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各级体育部门培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但今后还应该继续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

2.4少数民族体育政策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建立健全各级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

少数民族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群众体育提供了极具特色的发展条件。少数民族的体育要体现全民健身的创新、特色和多元化,增强全民健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

2.5残疾人体育政策

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丰富残疾人体育健身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对保障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规定如下:国家和社会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努力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国家和社会采取措施,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和扶持残疾人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举办特殊艺术演出和特殊体育运动会,参加重大国际性比赛和交流。

2.6妇女和老年体育政策

重视妇女和老年人的体质与健康问题,积极支持他们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重视关心老年体育工作。

妇女是社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的作用正日益加强。因此,增强广大妇女体质,积极动员广大妇女参与健身体育话动,不仅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腾飞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

2.7军队体育政策

实施《军人体育锻炼标准》,进一步发展部队体育,增强体质,提高部队战斗力。培养部队体育骨干。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国家体育总局将继续使用体育公益金支持部队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2002年7月中共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2002年12月,四总部制定下发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军队体育工作的意见》([2002]政联字第6号文件),明确了新时期军队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奋斗目标。2004年,总参谋部颁发试行新的《军人体能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军队体能训练内容、方法和标准。

2.8知识分子体育政策

积极为知识分子创造体育健身条件,倡导和推广适合其工作特点的体育健身方法,重视对中高级知识分子进行健康检查和体质测定工作。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世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而知识分子的素质无疑在整个国民素质中是最重要的。但在现代社会,知识分子普遍感到工作生活压力大。这样就对知识分子的心理和身体素质的完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体育不但能够实现人类的自我超越,还能够提高人类的心理健康水平,经常参与体育运动,能够减轻心理挫折,调整不良情绪,提高人们的体力、体能、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3 群众体育政策的特点

3.1群众体育政策的社会性(公众性)

在我国,制定群众体育政策的国家政权机关代表了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它所制定和实施的群众体育政策,必然要为满足大多数人民体育健身和体育生活的需求服务。因此,群众体育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必须反映和关注社会公众的体育利益。

我国的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要以社会化为突破口,实现行政型向社会型、福利型向消费型、场馆事业型向经营型、政府办向社会办的转变,逐步使群体工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建立覆盖面广、包容量大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积极依靠社会力量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和兴办经营性体育场所。

3.2群众体育政策的双重性

长期以来,群众体育在我国一直被视为纯粹的社会公益事业。学术界对群众体育解读的理论视角主要是生理学和社会学,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经济体制的转轨,群众体育的生存环境和运作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因此有必要引入新的研究视角。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的鲍明晓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群众体育是公益还是私益的问题。

公共部门经济学认为,一项活动属于公益还是私益关键看其产出的是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如果产出的是公共产品就是公益活动,相应地提供这类产品的部门就应该是政府;如果产出的是私人产品就是私益活动,相应地提供这类产品的部门就应该是企业。从实践看,当下我国群众体育主体上是私益性活动而不是公益性活动。如果说群众体育是公益性活动那也是特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那一小部分。

长期以来,我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沿袭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坚持认为群众体育是单纯的公益事业,但当今的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和实力定位决定了这一时期的群众体育在现实性上只能是以个人自主消费为主体的私益性活动。

3.3群众体育政策的实践性

群众体育政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实践,我国群众体育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而且富有中国特色的组织制度和活动方式。近十余年来,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践过程中,提出了“三边工程”(建市民身边的场地、设市民身边的组织、搞市民身边的活动)。

我国的城镇社区健身活动基本形成了“家庭健身活动、各晨晚练点健身活动、社区单位体育赛事、社区体育单项赛事、社区大型综合赛事“五位一体的健身活动格局。”一些社区体育俱乐部不仅为周围的居民提供健身场所和健身服务,还以其良好的体育设施、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其他社区的群众前来健身,社区体育俱乐部真正成为了群众“身边的组织”。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

[2]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组织编写.体育法规知识讲座[M].人民体育出版社.

[3]胡宁生.现代公共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全国体育法制建设研讨会版社,2000.

[4]刘伯龙,竺乾威.当代中国公共政策[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5]张厚福,罗嘉司.体育法学概要[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6]黄健荣.政策、决策及其研究[J].理论探讨,2001,(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