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软件产业论文

软件产业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0 16:18:58

软件产业论文

软件产业论文篇(1)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为了开展日常,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通过必要的财务监督,以公开招标为主要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行为。政府采购自1782年在英国创立以来,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在节约财政资金、抑制政府腐败、保护本国产业、扶持中小企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我们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为例,来说明政府采购的定位和考虑基点。

1.美国。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兼顾经济和社会目标方面考虑最多:(1)保护本国产业。1933年通过《购买本国产品法》,规定联邦政府在基础设施工程中必须购买本国产品。美国是参加WTO《政府采购协议》的国家,对参加协议的成员方不适用《购买本国产品法》,但是对低于开放门槛的价格的项目(货物13万特别提款权,约合17万美元),仍须购买美国产品。(2)扶持中小企业。规定10万美元以下的政府采购合同,要优先考虑中小企业,并给予价格优惠扶持,中型企业价格优惠幅度在6%以下,小型企业价格优惠幅度在12%以下。

2.日本。日本政府对国有的电报电话公司(NTT)和电子计算机公司(JECC)实行倾斜性的政府采购。规定政府部门、国营铁路、电信电化公社、国立大学以及政府系统有关机构在选购计算机时,必须优先采用国产机。

3.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法律规定,政府从事采购时,要调查了解本国企业的实际竞争力,并通过培训、提供信息等方式,使本国企业有参与政府采购的竞争机会。从海外购买货物的部门必须证明,采购活动中本国供应商得到了平等竞争的机会。在1000万澳元以上的重大采购项目中,采购部门必须在招标中列明采购项目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在扶持中小企业方面,法律规定联邦一级采购合同的10%要授予中小企业,并责成联邦财政部每年检查该项规定的落实情况。

4.韩国。参加WTO《政府采购协议》的国家,须开放政府采购市场。为了保护本国产业,韩国限定了政府采购的开放范围,提高了限额标准,规定42个中央政府部门、15个地方政府部门和20多个政府投资的公共企业为《政府采购协议》的适用范围。

分析上述四国有关政府采购的政策和法规,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1)政府采购是一个国家在产业促进方面最能体现兼顾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2)对于加入WTO的国家来说,政府采购是一个国家可以充分利用、不违反WTO协议、有效的非关税壁垒。(3)政府采购初期以节约政府财政资金、抑制政府腐败为出发点,随着政府采购制度的成熟,其逐渐演变为保护本国产业和扶持中小企业。(4)政府采购要形成规范的立法和制度保障,才能体现“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的操作原则。

二、我国政府软件采购和软件的正版化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在软件采购和软件正版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下的发展脉络可以说明我国政府软件采购的演变历程:1997年政府提倡“企业上网”;1999年为“政府上网年”;2000年6月24日,国务院《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国家投资的重大工程和重点应用系统,应优先由国内企业承担,在同等性能价格比条件下应优先采用国产软件系统。政府机构购得的软件、涉及国家和经济安全的软件,应当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进行;2001年,为电子政务启动年。同年8月29日,国家版权局等四部委联合《关于政府部门应带头使用正版软件的通知》,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应带头使用正版软件,并鼓励优先购买国产软件。10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使用正版软件清理盗版软件的通知》,规定在年底前完成国务院各部委及各直属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并明确规定“凡国内能够生产、供应的,要采购使用国产软件”。12月28日,《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软件知识产权得到国家的立法保障。

政府正版软件采购的目标是为本国软件产业创造市场空间,同时也是为了抵制软件盗版,保护知识产权。毋庸置疑,盗版不管是对国家还是对一个具体的企业,危害都是非常严重的:(1)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据有关人士估计,因盗版每年给我国政府造成数十亿元的直接税收损失。(2)阻碍国内信息产业的发展。在盗版行为中,受打击最大的还是中国自己的软件企业,因为国内软件企业主要市场是国内用户,而大量的软件盗版必将对处于起步期的中国软件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伤害。(3)抑制软件研发和产品创新的动力。盗版行为使软件企业无法实现必要的利润,高额的软件研发费用无法补偿,软件研发和产品创新的动力受到影响。(4)影响软件投资者的信心。盗版现象的存在以及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疏漏,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对投资预期收益的期望值,在“资本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下,软件产业得不到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资金。(5)腐蚀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

三、政府采购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影响

2001年底,北京市政府的软件采购是中国加入WTO以后首次大规模的政府软件采购,它表明了政府保护知识产权、推动软件正版化的决心,业界称之为是中国在保护软件知识产权方面的里程碑。它所产生的影响,所引起的震动,远远超过了软件采购本身,具有积极的意义:(1)唤起全社会的正版意识,树立正版旗帜。(2)为国产软件创造市场空间。(3)形成软件市场上多品牌竞争的公平环境。(4)加速国内软件的市场细分。(5)加速国内软件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6)促进软件产业和正版化的良性互动。(7)为全国其他省市的政府软件采购提供借鉴。

从全国来看,在我国应用软件市场结构中,金融、电信和政府已成为软件产品年采购量最大的三个行业。2001年政府行业的软件投资额为40亿元,占软件总体市场的14.1%。2001年政府行业对平台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和系统及网络管理软件)的采购额占平台软件市场总销售额的14.0%,对中间软件(包括中间件、安全软件)的采购额占该软件市场总销售额的22.3%,对应用软件的采购额占该市场总销售额的13.5%。政府采购将为中国软件企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电子政务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各种产品和技术,推动行业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所采用的技术和产品对社会具有广泛的示范性和引导性。我们以平台软件、网络安全软件和应用软件为例,来具体说明政府采购对于软件市场的影响:(1)平台软件。政府部门拥有海量的信息,建设政府办公信息资源库,共享政府办公业务信息资源,会带动政府行业对数据库及开发工具产品的需求。同时,随着政府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的不断完善,系统及网络管理软件需求将不断升温。(2)网络安全软件。中国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安全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到2005年,在涉及国家安全、政府办公自动化、金融、财税、通信、教育等关键领域采用自主版权的安全设备和系统,基本满足不同等级的安全保密要求。因此,目前政府采购需求的重点将是安全保护、安全检测与监控类产品以及应急反应和灾难恢复类产品,如防火墙、入侵检测产品、信息保密产品、用户认证授权产品等。(3)应用软件。电子政务对应用软件产品的需求除了将会集中表现在办公软件、与电子政务相关的行业定制软件(如公安系统、工商系统的业务软件)以外,随着政府职能由管理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CRM、GIS、BI等软件也将会在电子政务市场中得到极好的应用。

四、以政府采购来保护和扶持软件产业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对幼稚产业实行一段时间的保护和扶持是有依据的。

1.世界贸易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幼稚产业保护条款”。其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经济处于发展初期的缔约国应该享受额外的便利,使它们(甲)在关税结构方面能够保持足够的弹性为某一特定产业的建立提供需要的关税保护;(乙)在充分考虑它们的经济发展计划可能造成的持续高水平的进口需求的条件下,能够为国际收支目的而实施数量限制。“经济处于发展初期的缔约国为了加速某一特定产业的建立以提高人民的一般生活水平,有必要修改或撤消本协定有关减让表中所列的某些减让”,“经济处于发展初期的缔约国为了提高人民的一般生活水平,有必要对某一特定产业的加速建立提供政府援助”。同时,我国还可以借鉴别国经验,利用非关税壁垒和WTO协议中的某些“灰色区域”对本国产业实行有效的保护和扶持。2.我国政府没有承诺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政府采购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府可以运用、不违反WTO规则、保护和扶持本国幼稚产业的重要手段。幼稚产业是指那些当前还不成熟、无法同外国同类产业或产品竞争、但是具有发展前途的产业部门。如果对这些部门采取适当的保护政策,经过一段时间能够掌握技术、促进知识积累,将来有可能形成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并对国民经济作出突出的贡献。从定性方面来说,幼稚产业的确定标准为: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具有较快的技术进步速度;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在国际市场上,产业的竞争力比较弱,市场占有处于低水平,产业换汇成本率高。刚刚起步或已有较大的资金投入,但尚未形成经济规模,国际竞争能力较低。

按照上述标准判断,软件产业无疑属于国家要保护和扶持的幼稚产业之列。运用政府采购保护幼稚产业,并不是单纯的保护以至保护落后,而是要通过保护,使幼稚产业更快地发展成熟,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我国软件产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既是历史造成的,更是体制失效的结果,而历史的差距只有通过体制的高效来弥补。体制失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缺乏公平竞争环境和优胜劣汰机制。借鉴国外经验,我国软件产业应该在国家有限度的保护下,使之经常能受到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形成在保护中竞争,在竞争中保护,缩小保护范围,促进规模经营,抑制低水平扩张的良性机制。

五、澄清几个认识误区

1.误区之一:以盗版软件为标准,评价软件的性能价格比。过去人们在评价软件的性能价格比时,往往以盗版软件为参考标准,“盗版软件能实现正版软件的基本功能,而且价格极低,可以说是高性能、低价格,性能价格比最优”。这种误区将直接导致公开忽视和侵犯软件知识产权的现象,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排斥国产软件,认为国产软件根本无竞争优势可言。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在遵守和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用户需求和产品性能价格比,才能真正、客观地评价软件对于用户的价值。

2.误区之二:政府采购有违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其实,政府采购制度的核心是确保政府采购活动的公正、公平、公正和透明。首先,政府采购本身是一个规范的程序,采购过程受《招标投标法》的约束。每一项采购,从标书的制作、信息的、评标的构成到评标的结果等一系列环节,严格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事;其次,建立了相互制约的内部机制;最后,有较为健全的监督机制。

3.误区之三:政府采购实际上是保护落后。我国政府并没有承诺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政府采购成为发展中国家保护和扶植本国幼稚产业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承认,国产软件在某些性能上不如国外软件,但是,从政府办公对软件的需求出发,国产软件基本可以满足政府办公和电子政务的要求,而且国产软件的价格比国外软件的价格低很多,从性能价格比最佳匹配的角度来看,政府采购优先选择国产软件并不是保护落后。

4.误区之四:政府采购的出发点是节约财政资金。把“完成多少政府采购预算”、“节约多少资金”作为衡量政府采购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是有偏颇的,其实,节约资金只是实施政府采购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不是政府采购的根本目的,而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贯彻产业政策才是政府采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六、政府软件采购的未来走向:贯彻软件产业政策

政府采购制度发展到现在,其设定的目标和作用发生了几次演变:

要使政府采购真正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需要政府部门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将政府采购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杠杆”。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将政府作为一个单一的用户对待,政府可以利用巨额采购资金的规模优势发挥导向作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落实政府的政策意图。政府采购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方式十分灵活。比如通过软件采购规模和购买结构的调整,可以调节软件市场供求关系以及软件产业结构;通过强制实行公开竞争采购方式,可以引导软件产业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通过对软件供应商资格条件的限制,可以扶持和鼓励具有竞争优胜的国内软件企业的发展,等等。

2.以政府采购合法版权的软件为带动,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要带头使用正版软件,率先实现正版化。借鉴印度经验,设立全国反软件盗版热线,举报者只要拨通这条24小时的免费热线电话,就可以直接举报涉嫌软件盗版的公司和个人,国家对举报人给予奖励。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对使用盗版软件的政府部门和财政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进行行政处罚,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对于制造、运输和销售盗版软件的单位和个人,处以高额罚款,使其丧失再次从事软件盗版活动的经济能力。

3.营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将保护幼稚产业与保护落后区别开来。政府软件采购应适应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要求,以市场方式进行采购,避免行政力量对市场机制的影响,给企业以平等竞争的机会,促进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这就要求在制度设计上,允许众多供应商参与竞争;采用同等的资格审查和评标标准;广泛、及时公布采购信息,并赋予供应商同等享有采购信息的权利;在采购过程中,政府不应凌驾于企业和市场之上;政府采购的制度规定、采购活动及采购过程应保持较强的公开性和较高的透明度。这样,既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又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在支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实现政府与市场在软件采购领域的最佳结合。超级秘书网

4.遵循“非歧视”原则,对所有的企业敞开大门,建立软件市场多品牌竞争的格局。国内软件企业从一开始就是在与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合作的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跨国公司也发挥了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作用。通过政府采购扶持国内软件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就涉及到在政府采购中如何对待跨国公司的问题。如果不遵守市场竞争原则,在政府采购中不加条件地、一味地排斥跨国公司,既违反WTO协议中的国民待遇原则,也严重阻碍跨国公司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必须明确,政府采购对国内外软件企业和产品应奉行“一视同仁”的原则。在政府采购中贯彻软件产业政策,并不意味着将跨国企业排除在外,也并不意味着一味地保护“土生土长”的本国企业。软件产业政策的作用目标是国内企业,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国企业。因而,国家应鼓励跨国IT企业在北京设立软件研发机构和合资、独资公司,建立独立的产品开发生产基地,成为经国家认证通过的国内企业,才能在政府采购市场中成为优先采购对象,获取应有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赛迪资讯顾问有限公司.2001-2001年中国软件市场发展报告[Z].内部资料,2002-02.

[2]涂晓芳.论WTO《政府采购协议》与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DB/OL].

[3]外经贸部国际贸易司.中国加入WTO法律议定书[Z].内部资料,2002-03.

[4]卢仁法.入世与深化税制改革[N].人民日报,2002-01-13.

软件产业论文篇(2)

关键词:复制硅谷;软件产业集聚本质;软件产业供应链与产业链比较

1美国硅谷地区软件产业集群实证研究

硅谷开明的意识、开放的环境、活跃的人才流动使得人们有机会学到更多新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了地区的经济活力。硅谷知识流动频繁。伴随着人才的流动,知识,尤其是创新性的高新技术,在硅谷区域内由政府、学校、研究机构、公司以及一些培训机构之间建立的复杂网络关系中不断地产生、流动、传播和再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硅谷的发展,成为了硅谷迅猛发展的“血液”。硅谷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11950年代以前:硅谷软件产业创新集群的形成阶段

到1950年代硅谷已经完成了演化的第一阶段即软件产业创新集群形成阶段。其基本的特征是:(1)集群单元已经形成。这个集群单元就是以惠普公司为主导的若干关联企业和大学等机构有机结合所构成的集合体。(2)聚集条件已经具备。一种适应于使硅谷发展成为创新型集群的基础设施、技术基础、制度基础以及文化基础均已基本形成,聚集功能开始产生。

1.21950——1980年代:硅谷软件产业创新集群的成长阶段

从1950年代至1980年代硅谷已经完成了演化的第二阶段——软件产业创新集群的成长阶段,其基本的特征是:(1)外部企业和相关机构大量涌人的同时,集群内大量企业衍生,使硅谷技术创新集群规模迅速扩大。(2)风险投资体系不断完善,创业条件不断得到优化。

1.31980年代到现在:硅谷软件产业创新集群的成熟阶段

1980年代到现在硅谷进入了演化的第三阶段——软件产业创新集群成熟阶段。其基本的特征是:(1)软件产业创新集群各方面的功能已发育完善,配套的功能齐全,企业创新倾向更加突出。(2)企业之间的横向与纵向协作关系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创新网络更加完善,产业链条更加发达,整个技术创新集群发育成了一个网络型的价值链群。(3)企业进入和企业衍生的速度减缓,经济内在联系更加高度互动。

2复制硅谷的理论支持

硅谷的巨大成功给世界很大的启发,一般认为软件产业由于资源依赖程度低,对区位指向因素的依赖性不显著,因此这种软件产业集聚易于复制,理论界也认为复制硅谷,在世界其他地方重建一个“硅谷”(软件产业园区)是可能的。理论界对硅谷的复制学说重要基于以下几点:

2.1基于要素学说的理论

castells和hall在总结硅谷成功的经验时,指出硅谷高技术活动的要素: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紧密联系;把政府的空间防卫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一个非联盟的产业传统;当地风险资本的存在;一个完善的通讯网络。他特别强调市场机制对硅谷发展成功的影响。larson和rogers观察到,硅谷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诀窍、风险资本、工作流动性、信息交换网络、学习性企业和基础设施等。在这些因素中,刺激企业家孵化风险企业的是风险资本和其它基础设施。

2.2环境要素投入的理论

钱颖一认为,硅谷是由一种非常分散的决策过程造成的奇迹,而非是计划得到的。从制度的角度分析,分散的决策、个人的积极性、创造力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政府只是一种辅助作用。吴敬琏提出应为硅谷式科学园的创业活动创造有利的制度和环境条件。中国创业企业的栖息地应当具备四个基本要素:高素质专业(技术和商业)人才的集聚、广阔宽松的创业空间、良好的法治环境、充裕的资金供应。徐康宁认为,创建中国的硅谷,需要从资金途径、人才途径、制度途径、环境途径几个方面人手,尤其需要加强制度要素和环境要素的投入。

2.3基于制度的创建形成理论

蒋春燕和赵曙明发现硅谷的成功源于企业和行业之间广泛的联系,而不仅仅是企业集中所产生的集聚优势。一个国家的技术基础体现在其管理人员、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上,也体现在行业的整体领先性和企业之间密切的关系网络上。张剑文认为,硅谷效应不仅仅是元素问题,更重要的是有一种将这些元素结合并产生强大生产力的对接办法,这种办法就是美国的经济制度和企业文化,如果在制度方面硅谷化,将比仅简单地复制硅谷的组织结构和元素构成,达到更好的境界和技术高度。

3复制硅谷实践的困惑和理论解释的困扰

硅谷的巨大成功和带来的巨大的积聚效应,溢出效应使世界各国爆发了复制硅谷模式热潮,一时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硅谷”,“硅岛”,“硅湖”,“硅山”等,但是大多没有达到复制硅谷的预期目标相。在产业集聚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复制硅谷模式远比复制其他产业模式要困难的多,培养和扶持高新技术创新能力的难度超出了人们的初始预期,软件企业的地理集中,并没有自动产生一个创新中心。

从要素的角度来说,产业应该集聚在资源禀赋丰富,交通便利和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但世界最早成功的软件集聚地并不具备上述条件;软件产业属于智力型产业,对于知识结构和科学技术的要求较高,对于高科技技术人才的需求高,对于自然资源的要求低,对区位指向因素依赖性不高,因此具有产业要素流动性强的特征,流动性要素相对自然资源不可迁移要素来说,在不同地域移植的是可能的,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说软件产业积聚是易于复制的,但实践的结果显示了相反的结果;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力理论中强调国家和区域政府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发现,很多软件产业最初期就是由国家发起和推动的,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在大学和科研院校云集的地方,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设施配备,但只是地理上的集中却没有形成如硅谷般的技术创新中心;从制度的角度来说,而国际上许多软件产业集聚模式的“移植”都是在同一种体制下,既市场经济制度下进行的,但多数没能移植成功,可见经济体制理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市场制度并不是软件产业集聚的充分条件。

面对这种种困惑,我们有必要从理论的角度找到软件产业集聚的真正本质,对于不同地域的不同的语言环境、文化传统、区位优势、经济制度、政府规制等角度出发,找到适合该地域本身的软件产业集聚发展的路径。

根据实践经验,软件产业的集群效应大于传统产业的,其创新性和外部性也远优于传统产业。软件产业集群与传统的产业集群是有所不同的,而对于软件产业集群特征的认识,在理论界还不成熟,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还不丰富,因此对软件产业集群机理的深入研究是理论研究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任务。

4软件产业积聚的本质研究

4.1软件产品积聚:逻辑分析的起点

软件产业集聚首先是软件产品(或者服务)供给和需求的集聚。软件产业集聚是软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的汇集点,是对软件产品绝对数量庞大、所占分额较大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一个概括,也是对软件产业的不平衡布局,集聚在极少数地区的一个概括。

4.2软件产业集聚的本质分析

所谓“供应链”的说法很多,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美国的史迪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哈里森(harrison)进而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络。”该概念重点强调了供应链的战略伙伴关系问题。

供应链理论摆脱了现实企业组织边界的限制,强调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合作和交流,生产部门被细化成了专业分工的组织,企业致力于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将其他的非核心的零件或产品委托其他企业生产,采取“业务外包”(outsourcing)的模式,形成所谓的“虚拟企业”(virtualenterprise)或者“扩展企业”(extendedcorporation)。这种合作和紧密联系正是产业积聚的动因和促进因素。

软件产业集聚区输出其产品和服务参与市场竞争,而产品和服务与其说是由软件企业供给的,还不如烁是由供应链供给的。软件产业集聚不再仅仅是软件企业的集聚,其本质是软件产业的供应链集聚,多个软件企业通过供应链实现核心技术和信息的共享,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整合。同时,由于区位优势,成本优势,创新优势等原因,多条软件企业供应链逐渐形成集聚,同时积聚内部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的网络结构,最终成为软件产业集聚。

另外一个与供应链相关的词是产业链。所谓完整的产业链就是指产品的研发到原料采集、运输、半成品、成品生产,到产品进入分销渠道,最终到达消费者,实现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整个过程,包括新产品的r&d,调研产品市场信息,产品生产流程控制,品质管理和投放市场,所有这个过程涉及生产者和生产活动的组织和利润分配。本文认为产业集聚并不是产业链的集聚。产业链以生产过程为基础,一个生产过程就是一个产业链,无法描述产业集聚的内部状态。

参考文献

[1]刘友金.硅谷技术创新集群演进及其阶段性特征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3):83-86.

[2]castellsm.,hallp.technopolesoftheworld:themakingofthetwenty-first-centuryindustrialcomplexes[m].london:routledge,1994:22-26.

[3]larsenk.,rogersm.siliconvalley:theriseandfallingoffofentrepreneurialfever,creatingthetechnopoles[m].massachusetts:ballinger,1988:31-37.

[4]钱颖一.硅谷不是计划出来的[j].开放导报,1999,(10):7-11.

[5]吴敬琏.中国怎样才能有自己的“硅谷”[j].经贸导报,2001,(9):11-17.

[6]徐康宁.中国硅谷产生的条件与途径[j].中国软科学,2000,(6):101-106.

[7]蒋春燕,赵曙明.“拷贝硅谷”能否成为中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之途[j].生产力研究,2001,(1):107-113.

[8]张剑文.克隆硅谷[j].中国中小企业,1999,(3):101-106.

[9]盖文启,王缉慈.论区域的技术创新型模式及其创新网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87-93.

[10]朱光海,张伟峰,冯宗宪.拷贝硅谷:一种聚集网络理论解释[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7):44-48.

软件产业论文篇(3)

关键词:复制硅谷;软件产业集聚本质;软件产业供应链与产业链比较

1美国硅谷地区软件产业集群实证研究

硅谷开明的意识、开放的环境、活跃的人才流动使得人们有机会学到更多新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了地区的经济活力。硅谷知识流动频繁。伴随着人才的流动,知识,尤其是创新性的高新技术,在硅谷区域内由政府、学校、研究机构、公司以及一些培训机构之间建立的复杂网络关系中不断地产生、流动、传播和再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硅谷的发展,成为了硅谷迅猛发展的“血液”。硅谷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11950年代以前:硅谷软件产业创新集群的形成阶段

到1950年代硅谷已经完成了演化的第一阶段即软件产业创新集群形成阶段。其基本的特征是:(1)集群单元已经形成。这个集群单元就是以惠普公司为主导的若干关联企业和大学等机构有机结合所构成的集合体。(2)聚集条件已经具备。一种适应于使硅谷发展成为创新型集群的基础设施、技术基础、制度基础以及文化基础均已基本形成,聚集功能开始产生。

1.21950——1980年代:硅谷软件产业创新集群的成长阶段

从1950年代至1980年代硅谷已经完成了演化的第二阶段——软件产业创新集群的成长阶段,其基本的特征是:(1)外部企业和相关机构大量涌人的同时,集群内大量企业衍生,使硅谷技术创新集群规模迅速扩大。(2)风险投资体系不断完善,创业条件不断得到优化。

1.31980年代到现在:硅谷软件产业创新集群的成熟阶段

1980年代到现在硅谷进入了演化的第三阶段——软件产业创新集群成熟阶段。其基本的特征是:(1)软件产业创新集群各方面的功能已发育完善,配套的功能齐全,企业创新倾向更加突出。(2)企业之间的横向与纵向协作关系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创新网络更加完善,产业链条更加发达,整个技术创新集群发育成了一个网络型的价值链群。(3)企业进入和企业衍生的速度减缓,经济内在联系更加高度互动。

2复制硅谷的理论支持

硅谷的巨大成功给世界很大的启发,一般认为软件产业由于资源依赖程度低,对区位指向因素的依赖性不显著,因此这种软件产业集聚易于复制,理论界也认为复制硅谷,在世界其他地方重建一个“硅谷”(软件产业园区)是可能的。理论界对硅谷的复制学说重要基于以下几点:

2.1基于要素学说的理论

Castells和Hall在总结硅谷成功的经验时,指出硅谷高技术活动的要素: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紧密联系;把政府的空间防卫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一个非联盟的产业传统;当地风险资本的存在;一个完善的通讯网络。他特别强调市场机制对硅谷发展成功的影响。Larson和Rogers观察到,硅谷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诀窍、风险资本、工作流动性、信息交换网络、学习性企业和基础设施等。在这些因素中,刺激企业家孵化风险企业的是风险资本和其它基础设施。

2.2环境要素投入的理论

钱颖一认为,硅谷是由一种非常分散的决策过程造成的奇迹,而非是计划得到的。从制度的角度分析,分散的决策、个人的积极性、创造力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政府只是一种辅助作用。吴敬琏提出应为硅谷式科学园的创业活动创造有利的制度和环境条件。中国创业企业的栖息地应当具备四个基本要素:高素质专业(技术和商业)人才的集聚、广阔宽松的创业空间、良好的法治环境、充裕的资金供应。徐康宁认为,创建中国的硅谷,需要从资金途径、人才途径、制度途径、环境途径几个方面人手,尤其需要加强制度要素和环境要素的投入。

2.3基于制度的创建形成理论

蒋春燕和赵曙明发现硅谷的成功源于企业和行业之间广泛的联系,而不仅仅是企业集中所产生的集聚优势。一个国家的技术基础体现在其管理人员、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上,也体现在行业的整体领先性和企业之间密切的关系网络上。张剑文认为,硅谷效应不仅仅是元素问题,更重要的是有一种将这些元素结合并产生强大生产力的对接办法,这种办法就是美国的经济制度和企业文化,如果在制度方面硅谷化,将比仅简单地复制硅谷的组织结构和元素构成,达到更好的境界和技术高度。

3复制硅谷实践的困惑和理论解释的困扰

硅谷的巨大成功和带来的巨大的积聚效应,溢出效应使世界各国爆发了复制硅谷模式热潮,一时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硅谷”,“硅岛”,“硅湖”,“硅山”等,但是大多没有达到复制硅谷的预期目标相。在产业集聚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复制硅谷模式远比复制其他产业模式要困难的多,培养和扶持高新技术创新能力的难度超出了人们的初始预期,软件企业的地理集中,并没有自动产生一个创新中心。

从要素的角度来说,产业应该集聚在资源禀赋丰富,交通便利和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但世界最早成功的软件集聚地并不具备上述条件;软件产业属于智力型产业,对于知识结构和科学技术的要求较高,对于高科技技术人才的需求高,对于自然资源的要求低,对区位指向因素依赖性不高,因此具有产业要素流动性强的特征,流动性要素相对自然资源不可迁移要素来说,在不同地域移植的是可能的,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说软件产业积聚是易于复制的,但实践的结果显示了相反的结果;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力理论中强调国家和区域政府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发现,很多软件产业最初期就是由国家发起和推动的,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在大学和科研院校云集的地方,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设施配备,但只是地理上的集中却没有形成如硅谷般的技术创新中心;从制度的角度来说,而国际上许多软件产业集聚模式的“移植”都是在同一种体制下,既市场经济制度下进行的,但多数没能移植成功,可见经济体制理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市场制度并不是软件产业集聚的充分条件。

面对这种种困惑,我们有必要从理论的角度找到软件产业集聚的真正本质,对于不同地域的不同的语言环境、文化传统、区位优势、经济制度、政府规制等角度出发,找到适合该地域本身的软件产业集聚发展的路径。

根据实践经验,软件产业的集群效应大于传统产业的,其创新性和外部性也远优于传统产业。软件产业集群与传统的产业集群是有所不同的,而对于软件产业集群特征的认识,在理论界还不成熟,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还不丰富,因此对软件产业集群机理的深入研究是理论研究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任务。

4软件产业积聚的本质研究

4.1软件产品积聚:逻辑分析的起点

软件产业集聚首先是软件产品(或者服务)供给和需求的集聚。软件产业集聚是软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的汇集点,是对软件产品绝对数量庞大、所占分额较大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一个概括,也是对软件产业的不平衡布局,集聚在极少数地区的一个概括。

4.2软件产业集聚的本质分析

所谓“供应链”的说法很多,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美国的史迪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哈里森(Harrison)进而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络。”该概念重点强调了供应链的战略伙伴关系问题。

供应链理论摆脱了现实企业组织边界的限制,强调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合作和交流,生产部门被细化成了专业分工的组织,企业致力于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将其他的非核心的零件或产品委托其他企业生产,采取“业务外包”(outsourcing)的模式,形成所谓的“虚拟企业”(virtualenterprise)或者“扩展企业”(extendedcorporation)。这种合作和紧密联系正是产业积聚的动因和促进因素。

软件产业集聚区输出其产品和服务参与市场竞争,而产品和服务与其说是由软件企业供给的,还不如烁是由供应链供给的。软件产业集聚不再仅仅是软件企业的集聚,其本质是软件产业的供应链集聚,多个软件企业通过供应链实现核心技术和信息的共享,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整合。同时,由于区位优势,成本优势,创新优势等原因,多条软件企业供应链逐渐形成集聚,同时积聚内部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的网络结构,最终成为软件产业集聚。

另外一个与供应链相关的词是产业链。所谓完整的产业链就是指产品的研发到原料采集、运输、半成品、成品生产,到产品进入分销渠道,最终到达消费者,实现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整个过程,包括新产品的r&d,调研产品市场信息,产品生产流程控制,品质管理和投放市场,所有这个过程涉及生产者和生产活动的组织和利润分配。本文认为产业集聚并不是产业链的集聚。产业链以生产过程为基础,一个生产过程就是一个产业链,无法描述产业集聚的内部状态。

参考文献

[1]刘友金.硅谷技术创新集群演进及其阶段性特征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3):83-86.

[2]castellsm.,hallp.technopolesoftheworld:themakingofthetwenty-first-centuryindustrialcomplexes[m].london:routledge,1994:22-26.

软件产业论文篇(4)

关键词:软件外包,价值链,产业竞争力

 

随着全球劳动分工的进一步细化,软件外包已成为我国许多企业和地区参与全球劳动分工、并藉此提升自身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这样的产业发展趋势下,通过近10年承接国内外软件外包项目,陕西软件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产业规模已初现端倪。但由于承接的外包项目大多属于低端业务且项目技术含量比较低,而在需求分析等高端业务方面涉猎不多,这使得陕西软件企业在出口方面只能取得低廉的利润。若长期延续此种发展模式,陕西软件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势必难以得到提升,同时也势必难以获得在本产业的竞争优势。。为此,本文将对当前陕西软件外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就解决的途径与对策进行探讨,希望对陕西软件产业的产业升级和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一、软件外包产业价值链分析

软件外包有两个层次。狭义的软件外包是指将直接与软件相关的服务部分或全部委托接包方(或供应商)来完成,主要包含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应用软件系统集成、测试与维护,以及应用系统的数据服务等。广义的软件业涵盖了IT 产业中除硬件制造之外的所有活动,等同于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本文中采用广义的软件外包概念,认为ITO 等同于软件外包。

软件作为一种知识和智力密集型产品,其价值来源是人类的知识劳动,是软件编程人员和软件企业管理人员创新劳动的结果。软件价值通过软件产业价值链创造、传递和实现。根据软件工程学对于软件产品生产过程的划分,可以构建出完整的软件产业价值链。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不同价值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分解转移,就形成了软件国际价值链,图1所示。

图1 软件产业价值链的构成

二、发展软件外包对陕西经济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IT 和软件产业升级,从而促进陕西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发展软件外包将能促使陕西IT 和软件产业,从手工作坊式的个体发展习惯向工程化、规模化的现代开发模式转型。从而从整体上提升陕西软件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服务提供能力和吸引外资注入的能力。

由于软件外包的主体内容是相对于制造业外包更富高科技含量、更具高附加值的专业性服务,承接软件外包实际上意味着对服务,尤其是有相当技术和技能含量的服务的需求的满足。长此以往,可以帮助陕西增大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实现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此外,承接国际软件外包必然间接、直接地会对陕西通讯、电子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软件外包将成为陕西软件企业新的业务利润增长点

随着软件外包市场在国内市场的迅速膨胀,为各大城市软件公司带来了新的业务机遇。软件外包的利润较丰厚,大大高于目前国内软件市场平均利润率,可成为企业新的业务增长点。

3.承接软件外包将进一步提升陕西软件企业的竞争力

软件外包,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国际服务贸易。软件公司作为服务提供商,通过和国外客户的衔接,可以在外包中吸收国外大型软件开发机构的组织经验,提高技术开发水平,不断地掌握先进的管理的生产,通过外包业务推动企业长大,从而提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实力。

4.软件外包是软件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快速通道,将推进陕西软件公司向国际化转型

陕西的软件企业之所以必须首先经过国际化过程,是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具备为客户提供国际水准咨询服务和国际化解决方案的能力。这不仅是获得国际市场份额的绝对性前提,也是保有国内市场的必要条件。因此,陕西的软件企业决不能短视地仅仅满足于自己的现地优势,满足于所谓的内需市场需求。要发展国际化视野,要向国际水平看齐。

三、当前陕西软件外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1.商业文化差异较大

国内企业和欧美、日本等国企业的业务流程、运作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西安市由于地缘因素, 相对北京、上海等沿海发达城市, 对国外企业的业务流程、运作方式缺乏了解, 在商业文化一致性方面将遇到较大的挑战。

2.国际化程度较低

尽管陕西软件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其国际化程度依然很低。从内向国际化程度看, 陕西软件企业虽有多种经济类型, 但其中主要以内资企业为主, 外资企业无论从数量上, 还是从其对陕西软件国际化的贡献程度上都处于劣势。软件企业的外向国际化状况看, 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软件企业的出口参与度较低,其软件产品的国际市场销售区域也比较狭窄。从产品的销售国别看, 陕西软件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是日本、中国台湾以及英属维尔京群岛。

3.软件企业技术水平低拥有核心技术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

当前陕西软件企业其技术优势目前主要集中在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和光机电一体化工控软件及服务方面, 这类软件产品及服务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 附加价值较低。由于技术水平低, 限制了陕西软件企业在大型平台软件和系统软件等方面的开发, 从而影响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开发和拓展能力。

4.高端人才紧缺

尽管陕西拥有众多的高等教育机构,但目前的教育体系只能为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提供充裕的初级人才,无法满足产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特别是离岸业务所需的外向型商务人才比较稀缺。

5.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 陕西省在软件产业发展已经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但是在支持力度和政策软环境等方面与沿海城市相比很大的差距。同样印度政府针对欧美商家最为担心的外包产品的知识产权问题,积极调整条例和政策,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专利的相关法规,并成立专门的机构,监督并强化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这方面值得陕西省学习与借鉴。

四、陕西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1.企业应针对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企业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进行外包合同谈判或实施的过程中,我国软件外包企业一定要对不同的国家或地域,在工作的态度、方法以及工作关系上所呈现出来的差异,加以界定与明确,随后要在双方沟通、接触中体现理解与变通。软件外包企业要与发包商及时沟通,经常分享项目进展中的信息,倾听客户的需求。。

2.软件外包企业应通过各种渠道广泛与外界建立联系,加强国际合作。

为了获得与外部世界合作的机会,软件企业必须下大力气来逐步建立与外部同行的联系,没有广泛的联系、沟通与了解,就不可能产生合作。陕西软件企业可以借鉴印度软件企业经验,积极与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形成软件外包链,与其建立上下游合作关系,参加跨国公司供应商选拔,打通自身承接软件外包的渠道。

3.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扩大非学历教育培养模式,扩充软件人才队伍。

传统学历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实践操作技能不够,不能够马上完全适应企业实际操作需要。而非学历教育由于教材更新快、与市场紧密结合等特点,是对学历教育的一种很好补充。提高非学历教育的培训质量,健全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参照国际惯例建立软件人才评估标准,建立软件人才信息平台,建立人才培养机构与软件外包企业的供需对话机制,加强软件产业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培养适用人才。第二,依托部级软件出口基地和各类软件园区,发挥基地政策试点和示范作用,由政府、园区、企业合作,创新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国内外相关中介培训机构开展合作,借鉴外国先进的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4.政府部门健全风险融资体系,为企业提供更便利的融资环境。

发展软件产业需要巨额的投资。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来说,风险资本无疑是相当重要的。近年来,中国风险资本总量增长迅速,并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本,但资金短缺仍然是困扰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软件企业也不例外。

为了更好地促进陕西软件外包的发展,政府应该着手健全软件产业的风险融资机制,并应该适当安排一部分预算内资金,用于软件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项目。。此外,政府可以推动软件业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大力开拓股票上市、债券发行、兼并收购等多渠道融资,特别是要大力引进风险投资机制,为企业的发展赢得资金。

参考文献:

1.刘毅、何炼成.《试论软件产业的国际价值与软件外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 (4)

2.杨嫩晓.陕西软件企业国际化发展分析[J],商业研究,2007(8)

3.尹磊.西安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09(3)

软件产业论文篇(5)

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实现我国软件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教育部和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2001年颁发了教高[2001]6号文件,批准了35所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

学校对建设软件学院高度重视,决定以此为契机,将办好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于2001年底成立了“西北工业大学国家示范软件学院”。2004年,按照教育部关于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要求,根据集成电路设计与软件工程专业的密切联系和发展趋势,为发挥软件学院办学机制和产学研合作工程教育特色优势,加快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步伐,学校决定,将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纳入软件学院,在原软件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西北工业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二、学院建设概况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的建设,于2002年3月,软件学院成立之初,就下发了《关于办好国家示范软件学院的决定》(校 [2002]90号)文件,明确规定了软件学院建设的办学思路、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在政策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文件明确了“把软件学院建设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多层次、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基地”的办学目标;为办好软件学院,及时决策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学校成立了以姜澄宇校长为组长的软件学院建设领导小组;五年来,学院不断在教育模式、校区建设和办学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和实践,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果。

目前学院在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已近1600人,截至2006年10月,已毕业学生638人,其中本科生435人,硕士研究生202人,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三、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学院跨越式发展

1.确立了“三依托”的办学体制

学院在成立之时,基于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总体布局,确立了“三依托”的办学体制,经过五年的建设,“三依托”已得到落实,并收到了软件人才教育与区域IT产业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效果。

(1)依托高新开发区。学院位于西安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核心位置,依托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政策支持、国际化氛围和高新技术产业群的优势。在学院建设中,学院享受高新区在教学场地建设、聘用教师入区等诸多方面的政策优惠,并通过高新区管委会与国内外众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依托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学院紧邻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依托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骨干企业和国际化企业为软件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方便的实习条件;学院为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吸引国际企业、扩展骨干企业提供了人才资源。

(3)依托大学科技园。学院建在西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内,西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学院提供了社会化后勤保障,学院为西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国防科技与IT产业孵化提供了人才支持。

依托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西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构建了与学院四位一体的国家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产学研结合平台,形成了软件工程教育与IT产业互动发展的格局和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工程教育办学模式。

2.系统引进国际先进课程体系

学院瞄准国际先进IT技术,积极引进和借鉴世界先进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探索软件人才培养与国际软件人才需求接轨的新途径。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知名IT公司开展了具有实效的国际合作教育,成功引进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国际先进软件工程课程体系。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近10年来一直是美国和世界软件专业排名第一的大学专业。其软件工程方向的教学体系、课程和模式也一直是世界各个大学软件专业学习的样板。其系列课程引进由我院牵头,国内其他7所兄弟软件学院参与,经过一年半的艰苦谈判,于2004年10月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iCarnegie教育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全面引进了卡内基・梅隆大学SSD1-SSD10本科系列课程。这是卡内基・梅隆大学与中国高校的首次正式合作,本合作项目得到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

目前,10门课程(SSD1~SSD10)被分别安排在我院大学本科1~4年级进行学习,如表1所示。

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引进两年来,主要收获如下:

(1)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变化。教与学的比例发生了根本改变,SSD课程教学与实验比例为1∶2;实践能力成为考核的重点,每门SSD课程的编程练习与考试达到1000行程序代码/门以上;课程直接反映最新技术,SSD1就涉及JDK和servlets,数据结构采用template设计,软件工程使用UML进行设计与分析。

(2)在教师中产生积极影响经过课程培训的教师普遍认为该系列课程教学理念先进、涉及技术新、实用性强,争上SSD课程已在学院教师中蔚然成风,并带动了学院所有技术课程的全面改革。

(3)受到学生的欢迎。经过对1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认为课程质量优秀和良好的比例达到80%以上;在传统相似课程和SSD课程选择上,90%以上学生选择了SSD课程;在SSD课程优点选择时,“技术实用”和“网络化支持”被排在最前面。

国际先进水平课程体系的引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编程经验和英文运用水平,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3.积极推动对日软件人才培养

在国内的软件出口业务中,日本已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去年的软件外包业务有60%来自日本。日本软件企业非常看好西安丰富的人力资源,Fujitsu、NEC、NTS、FTS、NTTDATA等公司相继落户西安软件园。目前,园区的日本企业以及承接对日外包业务的企业超过50家,急需大量的对日软件开发人才。

针对以上需求,学院早在成立的第二年,就开始对日软件工程师的培训工作,2003年学院与中日IT发展中心联合培养对日软件人才,与西安森特公司合作,开展专项“对日软件工程师”培训,并成功输送12名毕业生到日本东芝、东洋、三虹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

2004年9月,学院在软件工程专业首次开设日语作为第一外语,开展对日软件人才培养,目前有三届近150名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主修日语;同时,日语作为全院研究生第二外语。

2005年,与东芝公司就联合开展软件人才培养签署了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协议。双方合作建设对日软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聘用该公司两名高级技术人员为学院客座教授,由他们对学院日语作为第一外语的本科生和日语强化班研究生进行授课。

2006年开始,日本东芝公司派教授用日语主讲“软件工程”、“日本软件开发过程与管理”和“日本软件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目前,由东芝DME公司软件开发中心青山光伸社长、中村幸男中心长主讲的“日本软件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已经开始授课。

4.将工程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1)基础理论与工程理念并重。基础理论是高层次工程人才的基础。软件工程培养方案紧密围绕软件工程与系统设计理论与基本原理等进行,安排了系列课程,使学生有宽泛的基础和多维的视角。同时,接近工程实际的课程的安排,使学生通过基础理论学习和开发实践加以融会贯通。

(2)工程能力培养层次递进。根据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课程体系,安排了案例教学、课程编程和综合大作业,暑期自主工程实践、创新性实验环节、毕业设计项目开发各种层次、不同要求的实践环节,逐步达到工程培养目标。

(3)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工程化人才培养十分重要的环节。学院根据培养层次制定了不同的毕业设计方案。

学院前几届本科生毕业设计时间按6个月安排;从2006年开始,毕业设计按8个月安排。毕业设计阶段,要求所有学生进入相关企业或校内实习基地实习。学院对毕业设计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条例,对每位在企业做毕业设计的学生分别配备学院和企业两位指导教师,通过对学院指导教师的严格考核、学生开题、组织中期检查和毕业论文评阅、答辩等环节对实习过程进行管理,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研究生毕业设计和论文阶段最短为一年。要求所有研究生必须进入相关企业参加实际开发项目,其学位论文也必须以该项目为背景撰写。学生可进入与学院有合作协议的企业,也可在自主联系的企业完成论文。

5.积极创造国际化、工程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条件

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将教师国际化培训放在重要位置。采取了组织教师参加国际企业的技术培训、积极引导教师参加SSD的课程培训和选派教师出国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教育水平。此外,学院按照《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教高〔2001〕6号)文件要求,抓住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和政策机遇,吸引社会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投入,加大和企业进行产学研的合作力度,目前已经与国内近四十家软件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工程化教育合作。学院还积极进行独立校园的硬件建设,建立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各类实验室、院内外结合的实习基地、运动场地和学生生活场地。

通过以上措施,为国际化、工程型人才培养创造了优良的办学环境和条件。

四、总结

1.国际化是软件学院的办学特色之一,学院自建院至今,经历了从原版教材使用、外籍教师聘请到国际先进软件工程系列课程引进的不断发展过程。学院的教学模式、教育水平和技术先进性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根据学院发展的需要,今后,要进一步做好扩大高水平外籍专业教师的聘请数量,提高国际合作教育的水平,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学生校级交流,联合培养以及开展双学位培养等工作。

2.学院已经与日本东芝、三虹等知名企业签署了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协议。今后,学院将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对日软件人才培养工作,和日本知名软件企业合作,在日本和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建立工程研发中心。同时,争取在我院设立对日软件人才培养基地。

软件产业论文篇(6)

关键词:俄语言;软件工程;多语种;一带一路;示范性软件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159-02

一、前言

国家主席在2013年9月访问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和2013年10月出席APEC非正式会议期间提出“一带一路”战略。随着国家对“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新疆也迎来了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新疆大学软件学院是新疆唯一一所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为了适应中西亚软件服务外包市场的实际需求,早在2009年就开设了软件工程俄语言特色班,培养具有高技术水平的少数民族语言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并开展了俄语言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旨在向社会输送更多的俄语言方向软件工程高层次人才,2011年新疆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新疆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的专业,计划通过三年的软硬件投资和建设,面向新疆信息化建设和软件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针对中西亚软件公司及新疆各企事业单位提出的多语种软件工程人才的需求,培养一批服务新疆经济和产业的中高级实用型、国际化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中新疆这一核心区的中西亚软件服务外包业务和地方信息化产业的建设。

二、一带一路战略对新疆软件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挑战

1.新疆俄语言软件人才现状。俄语教育随着中国与俄罗斯、独联体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交流的阴晴不定而跌宕起伏,2009年以来,中俄互办“国家年”等一系列国家层面的举措使得俄语专业不断升温,“一带一路”规划必将俄语应用提升到史无前例的热度。另一方面,新疆具有俄、维、哈、柯等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天独厚的条件,随着多语种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从事多语种处理工作的软件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既懂少数民族语言,又具备软件专业技术的人才却凤毛麟角,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培养具有高技术水平的少数民族语言软件工程专业人才显得尤为必要。新疆作为中国和中西亚联系的主要枢纽,深刻影响着新疆乃至全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贸易发展,同时,互联网的无疆域性已让越来越多的国内软件信息企业不再满足本土市场,借助“一路一带”的政策良机,新疆软件信息产业的跨境电子商务领域、通信信息领域、交通基础软件领域、适合国际化的通用型管理软件领域、软件外包领域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多语种软件人才的培养也成为了新疆高等教育中国际化、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一大挑战。当前,新疆软件人才紧缺和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新疆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2.面临的突出问题:①新疆多语种软件工程的整体办学实力与水平不高。近年来新疆教育事业虽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区域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国内发达地区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国务院学位办虽然于2011年将软件工程提升为一级学科,然而新疆开设软件工程专业的高校仅有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几所高校,目前仅有新疆大学具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的招生资格。在多语种软件工程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全疆采用国际合作方式办学的院校较少,且合作的领域和内容有限,来疆留学生规模较小且学习语言、文化类专业居多,很少涵盖软件工程及相似专业。②多语种软件工程教育资源整合不够。依据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点,要实现新疆多语种软件工程人才的应用、复合能力培养,就需要融合对应的多语种教育资源,随着不同文化、语言和民族的融合,软件工程专业教育资源融合才能够逐步扩大至新疆大学乃至全疆,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中西亚国家高校交流的范围和教育合作方式才可以不断发展。从我院软件工程俄语言特色班教育现状来看,语言、专业与文化的融合深度还远远不够;在师资队伍的融合方面,虽然学院有老师开展公派留学和院校互派,但公派留学大多由教师自主选择国外留学高校,很难同国外院校建立融合式师资资源;在多语种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培养适应新疆经济发展所需应用型软件专业人才,就不能全盘照搬国外教材及授课模式,要充分认识到:西北边陲的涉外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其本土文化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授课教师不能简单拿来,需要自身融合理解后再开展讲授,讲授内容也需要融合授课教师对中外文化及专业技术等内容的理解。

三、俄语言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1.面向中西亚软件服务外包企业构建俄语言软件工程课程体系。依据中西亚软件产业发展方向,针对中俄边境商贸活动对软件人才的需求,适时调整俄语言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面向市场和产业进行特色培养,聘请具有涉外软件企业工作背景的中、俄客座教授,从区内外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西亚软件服务外包企业选择理论水平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软件工程师、软件项目经理开展实践教学,并参与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制定、实践课程设置、实验室的建设等环节。通过对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整合,一整套系统的俄语言软件工程实践课程体系已初具规模,实现了理论课程与实践实训的系统集成和整合优化。该体系将国际化软件开发规范性和系统性的培养贯穿在专业教学计划及大纲中,合理衔接前导课和后续课,不断加强学生软件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及项目管理等技能的培养,通过大量的上机时间、代码阅读及纠错、软件规范化检查等环节,培养学生代码编写的规范性和良好习惯。该体系突出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课上与课下的融合,充分利用理论讲授、课堂讨论、校内实训、创新项目立项、校外实训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不断探索和学习新知识,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

2.探索多语种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面向中西亚打造国际化、复合型软件人才。通过成立多语种软件技术开发团队,建立软件研发基地,探索多语种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使软件学院的教师和学生能真正参与到服务新疆、面向中西亚的软件开发项目之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俄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阿拉伯语等多语言文字应用软件及服务,带动新疆的多语种信息化、网络化,促进与中西亚地区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及软件服务外包,不断提高新疆信息化应用水平及其产业化水平,使新疆成为“一路一带”战略中我国面向中西亚各国软件出口的主要基地。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软件产业辐射中西亚的战略目标,新疆大学软件学院已于2009年开始试办软件工程专业俄语言特色班,深入开展各领域国际合作,每年均选派学生去国外深造交流,目前已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师范大学、国立经管大学等国外高校签署了交流合作协议,力求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软件高级人才。

3.深入挖掘多语种软件应用市场潜力促就业。为了充分发挥院校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示范、引领和聚集作用,2007年成立的新疆大学软件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软件创新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立项的形式将学生、老师组织起来,采取企业或教师提出项目需求、学生为实施主体的方式来开展各类软件项目的开发与管理,建立起能力本位的育才课程体系,注重学科教育与工程教育并重,以达到从立项到开发、交付都能自主完成,逐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还通过常规化设立“创新项目”、“创业项目”、“萌芽基金”,由学校和学院提供场地和资金以激励同学开展领域各异的软件工程项目开发,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别及机构组织的竞赛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新疆大学软件学院经过十三年的实践与探索,已为西部边疆培养中高层次软件专业人才千余名,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2015年1月,新疆大学软件学院教学成果“面向产业需求的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新型俄语言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教育改革是发展边疆软件人才战略和软件产业的迫切需要,我们相信:具有地区民族特色的软件人才培养思路及培养模式改革可面向地区经济发展构建可持续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体系,也必将对新常态下新疆特色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意义及影响。

参考文献:

[1]黎英.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J].现代企业,2015,(7):26-27.

软件产业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软件危机;构件;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中间件

1软件工程的出现

1.1软件危机

20世纪中期,计算机刚被从军用领域转向民用领域使用,那时编写程序的工作被视同为艺术家的创作。当时的计算机硬件非常昂贵,编程人员追求的是如何在有限的处理器能力和存储器空间约束下,编写出执行速度快、体积小的程序。程序中充满了各种各样让人迷惑的技巧。这时的软件生产非常依赖于开发人员的聪明才智。

到了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得到较大扩展,对软件系统的需求和软件自身的复杂度急剧上升,传统的开发方法无法适应用户在质量、效率等方面对软件的需求。这就是所谓的“软件危机”。

为解决这个问题,1968年NATO会议上首次提出“软件工程”(SotfwraeEngineeirng)的概念,提出把软件开发从“艺术”和“个体行为”向“工程”和“群体协同工作”转化。其基本思想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按照预算和进度,实现满用户要求的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和维护的工程。从此也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软件工程。

迄今为之,为了达到最初设定的目标,软件工程界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方法、语言和工具,解决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但是,由于软件固有的复杂性、易变性和不可见性,软件开发周期长、代价高和质量低的问题依然存在。IEEE在2002年发表的报告指出,即使是IT产业最发达的美国,在2001年美国本土公司开发的软件产品中平均每1000行代码中有0.37个错误,对于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这个比例更高。

1.2软件与其他产品的差异

软件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人们通常看到的是它的载体,而真正具有意义的是载体上的计算机或信息。

软件既不同于通常的精神产品,也不同于常见的物质产品。作家的作品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没有使用价值却可以供人阅读欣赏。若把软件也看成是一种作品,却发现其价值在于供人们使用,无人喜欢读它的源代码。

软件也与传统的工业产品不同。工业产品在设计好之后,主要的成本是原材料成本、生产过程的开销等,但生产任何软件的主要成本是设计、实现软件时的成本,以及软件投入使用后的维护成本,在生产线上制造软件的成本非常低。用户购买某种商品后,就拥有了该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是用户买来的软件却只拥有它的有限“使用权”。工业产品会随着使用而磨损、报废,但软件在使用过程不会有任何磨损,在相同的硬件条件下用户1年前使用的软件和5年后使用该软件无任何差别。传统的工业产品在车间里生产,生产过程可见、可触摸,也容易衡量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和进展。可是软件的开发过程在人的大脑里,很难度量其进度。

所谓的“软件工程”就是要这种过程“可视化”、“定量化”,把看不见的思维活动变成看得见的“文档”或者其他看得见的东西。

2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

30多年来,软件工程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尽管目前离彻底解决“软件危机”还有相当的差距(对是否能彻底解决目前也存在争议),但软件工程的方法对软件产业的发展还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陆续出现了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面向对象语言和方法、软件过程及软件过程改善研究等一系列成果,并应用到实践中。目前软件工程中主要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分成技术和管理两类。

2.1技术的角度

主要包括:软件开发范型、软件设计方法。软件开发范型关注软件工程的方向,即如何才是正确的编写满足需求的软件;软件设计方法关注软件工程的“途径”,即研究怎样完成从高层概念模型到低层概念模型的映射。

软件工程理论在实践中应用时重点放在软件复用上。参考目前成熟的工业产品的开发模式,软件复用可以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它以已有的成果为基础,充分利用过去开发应用系统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将开发的重点集中于新应用的特有构成成分上。通过使用软件复用技术,开发应用系统时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开发成果,消除软件生命周期中的许多重复劳动,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同时,复用高质量的已有成果,可以避免重新开发时引入的错误,从而提高软件质量。

实现软件复用的关键技术包括软件构件技术(softwarecomponenttechnology)、领域工程(domainen—gineering)、软件体系结构(softwarearchitecture)等。

软件构件是指应用系统中可以明确辨识的构成成分,可复用构件是指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可复用价值的构件。目前,构件的概念即包括源代码,也包括需求、需求规约、系统和软件的体系结构、文档、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和数据以及其他对开发活动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称为可复用软件构件。软件构件技术是支持软件复用的核心技术,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何有目的的进行构件生产和从已有系统中挖掘提取构件;构件的本质特征及构件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如何描述构件;如何对构件进行分类、组织及检索等。

研究实践表明,由于某个特定领域需要的软件具有相似的需求,因此软件复用在特定领域内更容易获得成功,由此出现了领域工程。领域工程是为一组相似或相近系统的应用工程建立基本能力和必备基础的过程,它涵盖了建立可复用软件构件的所有活动。包括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CMU/SEI)在内的许多研究机构已经提出了一些领域分析方法。

如果软件复用仅停留在代码阶段,开发人员得到的好处是有限的。软件体系结构技术使软件复用从代码复用发展到设计复用和过程复用。在建筑工程领域人们用体系结构表达建筑的整体结构,软件工程研究中引人体系结构这个术语,其核心内容是软件系统的结构,它包括如下一些实体:构件、构件之间的交互关系、限制、构件和连接件构成的拓扑结构、设计原则与指导方针。

2.2工程管理的角度

参考其他成熟工程领域中的做法,软件工程也研究管理学理论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软件项目管理方法抛弃了以前个人的作坊式开发方式,根据管理科学的理论,结合软件产品开发的实际,保证工程化系统开发方法的顺利实施。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软件管理方法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文档等进行分析管理和控制。进行软件项目管理有利于将开发人员的个人开发能力转化成企业的开发能力,企业的软件开发能力越高,表明这个企业的软件生产越趋向于成熟,其开发风险也越小。软件项目管理已经是公认的软件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根据在前面提到的软件与其他产品的区别,软件项目管理具有一些与其他项目管理不同的特性软件项目管理中遵循着一些原则,例如:软件项目中需要平衡需求、资源、工期、质量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大规模的项目要拆分成几个小项目,从而减小项目的管理风险,并且使目标具体明确;依靠一套规范的过程来实时控制项目进度,并确保项目经理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项目具有很高的可见度;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制订不同的项目管理的方针政策;合理控制项目组的规模控制原则;有效的积累知识,做到人员的专业化培养。

目前在软件项目管理方面有国际标准化组织专门为软件行业定制的ISO9003标准,它给出了衡量软件质量的准则;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提出的CMM(CapabilityMaturityModel,能力成熟度模型)则提供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软件研发项目管理的方法。

3软件工程的新发展

20世纪末开始流行的Internet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球范围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了一个资源丰富的计算平台,未来如何在Internet平台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巨型的、高效的、可信的虚拟环境,使所有资源能够高效、可信地为所有用户服务,成为软件技术的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