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0 16:18:58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篇(1)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产业的特性,认为旅游产业是后发展地区最具比较优势、具有率先实现对外开放和跨越式发展条件的产业。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经济性的产业,具有关联度大,综合性强,能极大推动经济的增长,我们需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树立发展旅游产业的观点。最后,作者指出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必须注意旅游产业的发展的落脚点、盲目扩大景区产业规模以及旅游产业小圈子等方面问题。

一、旅游产业是后发展地区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

贫困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世界许多国家都十分关注并提出了不少解决此问题的对策与措施。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贫困落后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但同时也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落后地区应该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而放弃机会成本较大的产业重点发展,西部的农牧业和采掘、原料工业长期以来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其存在的基础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大,而这一部分成本既没有从经济的角度进行量化考核,也没有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环境保护的考察。现在看来,其实际的机会成本是非常高昂的,不具备继续作为先导产业的条件。

西部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具有独特性,旅游产业是西部真正的优势之所在。从自然旅游资源来看,目前西部12省区拥有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占全国总数的35%,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占总数的34%,国家森林公园占总数的18%;从人文旅游资源来看,西部12省区拥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占全国总数的32%,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总数的28%。同时,西部还是我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有特色,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旅游业本身以及它带动的相关行业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从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而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提供一个适当的结合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通过开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开发特点鲜明、品位较高的旅游产品,而且能够通过旅游开发及旅游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摆脱以往部分地区因贫穷而破坏生态,越破坏越贫穷的恶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旅游产业具有率先实现对外开放的产业优势

旅游经济本身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一个地区独特的旅游产品可以吸引大量的境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从而使旅游业一步成为对外开放的外向型产业,这不像其它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那样需要较长的整体水平提高过程。旅游产业总体上看不是高技术产业,对人才、技术的要求也低于其它高创汇产业,只要其旅游产品具有特色,对外知名度高,吸引力、竞争力就强,就可能使其国际旅游在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尚不高时能得以快速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自身也需要对外开放。这是因为,一个地区发展旅游尤其是国际旅游,必然要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水准的旅游接待设施,如宾馆、餐馆等,这些设施,一开始就必须按国际旅游的通用标准进行建设,与国际接轨;这些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一开始就引进外资和外国的管理方式与模式,促进了与国际的接轨,从而使得旅游产业成为了不少地区率先对外开放并推动地区对外开放整体步伐加快的先遣队。旅游业的发展等于向外国人开了一个窗口,比较全面地展示该地区的面貌促进外国人对该地区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对外国人需求和国际惯例的了解并对各相关要素加以改进,促使旅游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旅游区的投资环境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改善,加快其对外开放的力度与步伐:

首先,旅游业建设发展的蓬勃兴起,可以并且在很多地方己经带动了欠发达旅游地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及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为旅游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如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也为外来投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实际上,贫困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同时也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这些地区往往存在着基础设施差,进不来、出不去等问题,从而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自中央确定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的支持,尤其是对旅游业等产业的支持,其中发行国债的相当一部分将投入到对西部地区旅游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这是西部旅游地区难得的发展机遇。

其次,从旅游业的微观组成部分一一旅游企业的发展来说,也会对旅游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中,旅游企业率先走向国际市场,领风气之先,引进外资、人才和境外先进的经营方式,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引进各类旅游企业,通过这些企业先进而规范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将对旅游地区当地政府部门和当地企业的管理和运作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从而促使旅游地区总体投资环境的改善。

再次,旅游业的发展可改善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旅游地的地区形象和城市形象。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绿化工程、退耕还林等同时进行,协调发展,它不但可使以往的山川更秀丽,也带来接待地环境形象的根本改变,绿化档次越来越高,环境也越来越好。这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是个极大的推动。

最后,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对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方面的要求,也有对良好的旅游环境和社会风气等软环境的要求。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地区还需要通过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旅游经营服务者、旅游接待地居民文明礼貌,旅游环境整洁优美,旅游活动健康高雅,这样便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同时也为旅游地区的总体投资软环境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尤其是国际旅游的发展,能够带动旅游地区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和创新,使旅游地区在观念上进行超前思维和创新思维,这对推动地区的对外开放,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旅游在引来人流的同时,还会引来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例如被国际风筝协会推选为"世界风筝之都"的山东潍坊,过去只是一个手工业小城,自美国西雅图风筝协会主席赴潍坊旅游从而引发了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以来,不但吸引了大量游客,利用外资也硕果累累,第五届风筝节总成交额达10·66亿元。

三、旅游产业是具备跨越式发展条件的产业

有关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从摩尔根的人类文化论到马克思、恩格思的历史唯物论,都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生产工具。在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的阶段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但是,我们通过以下对旅游业本质、内涵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旅游业最具条件超越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这并不违背上述理论和原则。

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与通常工业生产产品所需要的要素不同,对生产工具的要求与工业产品生产也有较大不同,旅游业不需要生产的厂房,不需要对所生产产品的粗加工和深加工,不需要相应的机器和工业产品生产完成后必须的物流配送体系,旅游业所需要的只是在旅游产品形成后为游客消费(参观、欣赏)这些产品时提供服务的劳动者,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可由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人力资源培训来解决。旅游业所需要的资源与工业生产所需要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也不相同,更注重资源的整体组合,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各项重要的组成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就直接成为旅游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业更加需要管理和服务要素,不光是为调整旅游业的中间环节(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企业),更重要的是对旅游消费者多样化的、不断提高的需求能做到更好地满足。由此可见,旅游业所需的生产要素与以往各种产业所需的生产要素有所不同,这说明旅游业发展本身具有的特性与人类生产力发展阶段,与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性、阶段性可以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超越本国、本地区生产力发展的阶段。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对旅游业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必须加以有效整合,提高要素的发展水平。

四、旅游产业能够通过自身的加速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在促进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己是一个无可争辩、无法逃避的事实。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己进人到后工业化时代,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点己转向以低成本、低消耗、低环境破坏为特点的绿色经济和以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为特点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太空技术为主的高科技经济,也就是着力于生态社会、知识社会的发展,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在紧跟世界发展趋势,致力于追赶甚至某些领域的超越。但是,对于广大的不发达地区尤其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非常落后,它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实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由贫困向温饱的转变。而实现这个转变,面临的将是项目如何选、资金人才哪里来、市场哪里找等一系列对于他们而言非常艰难的"哥德巴赫猜想"以及对生态可能造成的严重破坏。那么,对于那些旅游资源富集的欠发达的非工业地区,能否找到一条捷径绕开工业文明的道路而直接跨越到生态社会、知识社会呢?答案是肯定的,捷径之一就是发展相对而言投资较少、招商较易、市场风险较小,同时又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产业的旅游业。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发展阶段和发展前景来看,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是具有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可能性的产业。我们知道,我国西部地区一些省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现在基本上还处在农业社会阶段,刚刚进人工业化初期,如果按照传统的思路就是工业化一步一步发展,但很难有超越。所以,必须以也完全可以以新的观念进行发展创新,大胆地提出并努力推进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使这些省的总体经济发展实现一个跨越,从工业化发展初期直接跨越到生态社会、知识社会。

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且还可以使贫困地区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水平而率先实现人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如果说国际旅游可引起旅游客源国的财富向旅游目的地国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使财富进行再分配,那么,国内旅游则能把国内财富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转移,使国内财富在地区间进行再分配。一般地说,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外出旅游的人数较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外出旅游的人数较少,当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足以吸引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前往旅游时,这些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消费对当地的旅游生产显然是种外来的刺激。这种刺激,不仅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是个促进,而且由于旅游业的联带性,对当地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也是个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兴办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一业兴而百业旺,可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缩小自己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近年来,中国一些整体经济发展基础较差、水平较低而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老、少、边、穷地区(即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穷困地区),走向旅游脱贫、旅游致富之路,就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如贵州省紧靠黄果树景区的黄果树村,1992年全村人均吃粮200市斤,人均年收人130元,随着黄果树景区的开发,许多农民投身其中,到1998年全村人均吃粮400市斤,人均年收入增至2000元,一步由贫困迈入了小康,黄果树村也因此而实现了贫困地区经济的率先跨越。

旅游作为一个产业,不仅可以"治穷",一个景点富一个县,一个景点富一个村,一片景点富一个镇;而且可以"治愚",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在四川阿坝州旅游景区开发初期,游客去后,老百姓都不好意思去卖东西,卖的时候也不会讨价还价。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头脑灵活的当地百姓,不仅习惯了做买卖,而且逐渐由生疏变得嫡熟。可见,旅游给阿坝州老百姓带来的,并不只是金钱收入,更具有意义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烙守了几辈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其实并不难理解。旅游业必然带来地区的开放,随着游客而来的是新的信息、观念和文化,在碰撞、交流与融合中,人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思想会更加解放,也会因此走向更加文明。"治穷"是经济效益,"治愚"是社会效益,旅游产业将"治穷"与"治愚",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五、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既然旅游是一个经济性的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关联度大、综合性强,能极大地带动和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财政增收、老百姓致富,因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中,首先要注意一开始就把旅游当作一种产业来抓,树立起发展旅游所需要的产业观念。

一是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具有综合性,一业举百业兴,同时又具有依托性,百业托才能举一业。综合性和依托性决定了抓旅游产业发展就是抓结构调整、产业联动、投资环境改善、城市管理及知名度提高,实质是抓了持续发展。因此,一定要站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经济跨越式发展培育支柱产业的全局高度,来看待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要为它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百业托其一业,使其迅速发展壮大,培育为支柱产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其一业举百业兴的带动效应。为此,必须充分认识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和阶段,如旅游产业功能的阶段、旅游发展模式的阶段、旅游产业投入产出的发展阶段、旅游业增长速度的阶段等,按不同阶段的不同规律性要求做好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其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从而既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二者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二是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走集约化经营之路。要把区域旅游发展的落脚点放到旅游的产业化发展上,放到使其做大做强带动区城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实现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尚处于高速增长的粗放化经营阶段,管理方式也是粗放化的,就产业本身来讲还处于出售资源的阶段,即把景区景点当成了旅游业的全部,没有"加工"增值,没有把旅游业涉及的食、住、行、游、购、娱充分连接、带动起来。为此,应着力把这些相关要素发展起来,增加游客的人均停留时间,增加游客的人均消费文出,从而大幅度提高旅游总收入,实现旅游收入主要靠门票收入的粗放型增长向旅游产业总收入的集约型增长转变。

1.景区景点只是旅游发展的载体而不旅游发展的全部,要把旅游发展的落脚点放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上,促进产业联动从而形成产业链。这样才能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而不仅是景区效益、门票效益,才能形成辐射、扩散效应,才能使旅游资源大县、旅游资源大市、浪游资源大省变为旅游经济强县、旅游经济强市、旅游经济强省。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篇(2)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各地旅游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联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关中—天水经济区在旅游资源、经济基础、交通设施、产业政策等基础条件方面具备比较优势,为区域内旅游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可能性。关天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应从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共同打造精品线路,构建无障碍旅游区,建立共享信息市场,实现区域旅游整体促销,鼓励区内各地市民互访等方面展开。

关中—天水经济区范围包括陕西省的西安、咸阳、渭南、铜川、宝鸡、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市所辖行政区域,总面积7.98万平方公里。该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设施比较完善,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导下,在经济区内培育一体化旅游市场,实现区域无障碍旅游是其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背景及理论基础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提出的背景

1、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共同体联合组织”成立。2008年8月,由天水市旅游局发起,经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和天水等六市旅游局共同协商,就关中—天水经济区六市间建立旅游友好合作关系事宜达成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六城市间成立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共同体联合组织”,西安市旅游局为常设执行主席方。这一组织的成立,使关天旅游一体化发展问题被提上议程。

2、《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出台。200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发改西部[2009]500号,以下简称《关天规划》)正式出台,标志着关天经济区的发展上升到全国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层面。《关天规划》明确要求:加强精品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提升旅游资源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旅游管理机制创新,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把经济区建设成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为了贯彻落实《关天规划》提出的这一产业政策,经济区内各大旅游城市展开联合行动。

3、西安、天水两市签署战略合作和旅游合作协议。2009年9月,西安市政府和天水市政府正式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两市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和《旅游合作协议》。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市将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开展交流与合作,构筑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旅游合作协议》的主题是:着力打造西安—宝鸡—天水丝绸之路旅游走廊,力争开通两市旅游专列,逐步推进区域内无障碍旅游,积极探索两地旅游一票制。

(二)关中—天水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1、不平衡增长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1958年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的。赫希曼认为,发展道路是一条“不均衡的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首先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进行投资,可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增长论主张集中有限的资金,扶持具有较强产业关联度的产业部门。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资源状况来看,必须用有限的资源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而旅游业就是这样的产业。旅游业具有较大的综合关联效应,其发展不仅可以带动与之相关联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事业、住宿业、房地产业的提升,而且可以推动与之相关联的铁路运输、餐饮、航空运输、批发和零售等产业的发展。

2、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1955),后经布代维尔(法)、弗里德曼(美)、缪尔达尔(瑞典)等人丰富和发展。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实施平衡发展只不过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推动空间经济极化发展。建设增长极的根本目的在于释放极点能量,以带动外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内,通过旅游一体化的发展,以西安作为增长极,通过区域之间的合作,释放核心区西安的经济能量,从而带动区内其他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3、“点—轴”开发理论。完整提出“点一轴系统”理论的是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先生。该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客体在区域内总是处于相互作用之中,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社会经济要素在“点”上积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点”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各级中心城市,是区域内重点发展的对象。“轴”指由交通、通信和能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对附近区域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而轴线上集中的社会经济设施通过物质流和信息流对附近区域有扩散作用。“点—轴系统”理论是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已经在我国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中广泛应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区域旅游开发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4、核心—边缘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由弗里德曼(美)在1966年提出。弗里德曼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由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核心区域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边缘区域组成,核心与边缘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核心居于统治地位,边缘在发展上依赖于核心,但这种空间结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区域的空间关系会不断调整,经济的区域空间结构不断变化,最终达到区域空间一体化。从关天经济区的实际来看,西安依靠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航空、铁路等交通条件及其在陕西省的重要政治地位,成为区域内旅游发展的核心城市,周围的咸阳、渭南、宝鸡、天水等城市为西安旅游业发展的边缘区域,表现为一个典型的“核心—边缘”模式。

二、关天经济区旅游一体化的合作基础

(一)旅游资源基础

关天经济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等类型,既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又有差异性和互补性。众多的资源类型为旅游一体化整合、提高整体吸引力提供了基础,而其中最具优势的资源集中于历史人文方面,是国内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富集区。旅游资源中的文化要素包括伏羲女娲、炎帝、黄帝等中国始祖文化,大地湾、北首岭、梁带村、半坡等原始遗迹文化,周秦汉唐等中国盛世文化,麦积山、法门寺、大雁塔、楼观台、龙门洞等宗教文化,以及关山、秦岭、渭河等山水文化。关天旅游一体化发展可以根据区域文化特征,在产品及线路设计、形象塑造、营销宣传等方面,从大区域整体文化入手,形成独具特色的整体性旅游形象。

(二)社会经济基础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继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之后我国西部第三个国家级经济区,是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各地在经济发展上各有所长。西安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铜川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石灰石、油页岩资源储量大;宝鸡工业基础雄厚,是西部工业重镇,装备制造业优势突出,重型汽车、数控机床、精密磨床、电子仪器仪表、石油钻采设备、铁路桥梁及钛材等60多个产品销量居全国或世界同行业前列;咸阳被誉为“中国第一帝都”,拥有深厚的传统医学文化积淀,历史上名医药师荟萃,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医学文化遗产,素有“医药保健城”的美称;渭南是陕西“粮仓”、“棉库”,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是陕西最大的果品冷藏群和全国最大的果汁生产基地,也是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杨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而今已成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997),突出的农业优势使其被誉为中国“农科城”;天水有“陇上小江南”之称,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的区域工业体系,天水也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之一,发展种植业和农林产品深加工业前景广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上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为整个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转贴于

(三)交通设施基础

便捷的交通条件是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关天经济区交通设施良好,贯通东西的陇海铁路是这一区域的铁路交通动脉,随着宝天高速的开通,高速公路也横贯这一地区。目前关中地区已经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畅达的交通网络,基本实现了区域内部通道和对外交通干线网络化。特别是西宝、郑西高铁的开通和对高速公路的改造,以及各重点旅游景区线路的完善,使经济区的旅游交通更为通畅。根据《关天规划》方案,关天经济区下一步将继续大力发展公路及铁路交通,扩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新建宝鸡机场,迁建天水机场。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所有县(市、区)通高等级公路,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两环三横四纵六辐射”高速公路网络。

(四)产业政策导向

国家在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旅游业是经济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陕西是我国现代旅游发展最早的区域之一,而关中地区的旅游发展一直是陕西人文旅游的核心。随着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关中地区各地都出台了支持旅游发展的产业政策。西安市以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主线,通过放宽旅游市场准入、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等保障措施,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第一主导产业;渭南市发改委深入市内各景区景点调查研究,学习借鉴旅游产业发达地区的经验,结合渭南实际,提出了《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咸阳与西安合作建立“大长安国际古都旅游圈”,以提高自身旅游价值;宝鸡市在2009年初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并成立文化旅游发展的专门委员会,提出了一系列与旅游有关的招商引资项目;天水市通过制定高标准旅游规划、加强营销宣传力度、加大对旅游的投资来确保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并且主动与关中地区各城市联系,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经济合作共同体。地方政府种种积极的产业政策成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促进关天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共同打造精品线路

关天经济区内各城市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较强,要想充分发挥其旅游资源优势,区内各方必须用“大旅游、大发展”的思想指导旅游一体化发展,共同编制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打造统一的关天经济区旅游品牌,树立关天经济区旅游的整体形象。在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时,既充分体现各自的特色又能整合共同的优势,既有特色项目又不会产生近距离的替代产品,借对方的资源优势来弥补自己的资源缺陷,共同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线路,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完善差异化的旅游产品体系,构建互补的旅游产品群,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

(二)构建关中—天水无障碍旅游区

无障碍旅游是各旅游区为了消除区域壁垒,达到区域间旅游经济合作,旅游资源、产品、市场和信息的共享,实现旅游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新型的区域旅游合作形式。构建关天无障碍旅游区需做到以下几点。实现游客在关天经济区旅游过程完全无障碍,在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都能达到同城旅游的效果;允许经济区内其他城市的旅行社在自己的区域内开设分支机构,鼓励优秀旅游企业跨城市连锁经营;逐步取消关天经济区内的国内旅游地陪制、跨城市旅行社组团及其他旅游壁垒和进入障碍;在交通上,要突破行政区域界线,优化区域交通网络,实现区域内主要景点、景区之间的高可达性,从而真正实现无障碍旅游和区域旅游的—体化。

(三)建立经济区共享信息市场

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行为决策是否有利于双方合作的展开,依赖于各合作方信息的对称性。因此,为了使区域旅游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各城市之间经济政策和相关措施要尽可能公开,以增加区域旅游合作的可预测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相互信息封锁而导致的合作风险。各地应加快建设区域信息化交流网,加强与国家以及国际相一致的电子商务规则标准和法规等方面的建设;建立区域信息交流协作机制,加强区域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内公共主干信息传送网、卫星传送网、信息应用系统的联通;联合出台电子政务信息和信用体系信息的共享方案,尽快建立跨省区、覆盖整个区域的旅游信息平台,保证游客在异地可直接了解到区域内任何一地的住宿、旅游产品等方面的信息,使各旅游城市互为旅游客源地、互为旅游接待地,通过高效的信息平台,做到旅游信息共享,实现多方互利共赢。

(四)实现经济区旅游整体促销

要加强关天经济区内各城市之间的交流,推动各市旅游共同发展。以提升区域旅游形象为目的,建立政府、企业联合的宣传促销机制,把一些品位度较高的旅游景点进行打包宣传促销。各市应积极组团参加对方城市主办的线路推介会、旅游文化节、旅游论坛等活动,相互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在可能的情况下,联合组团参加国内、国际旅游展览会,共同编印旅游地图、旅游指南、旅游画册,制作旅游光碟,合力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积极利用政府信息网和旅游网,实现各市旅游网站友情链接,不定期发布区域旅游协作信息;对区域内各城市间旅游宣传片进行置换播出,让本市市民能够了解区域内其他城市最新的旅游资讯,激发市民旅游动机,实现客源互动;实现旅行社、星级饭店、景区、交通等宣传促销互动,使旅游线路推介宣传品进大堂、宣传音像品进客房、旅游工艺品和土特产进商场、菜肴风味小吃进餐厅;在本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设立区域旅游宣传咨询专柜,在星级酒店互相摆放对方城市的旅游宣传资料,扩大旅游宣传促销的覆盖面。

(五)鼓励区内各地市民互访

为积极营造关天经济区旅游快速发展的氛围,尽快形成“中国国家地理中心之旅”(首届关—天经济区各市旅游局长座淡会中提出,2010)的热潮,区内各大城市应共同实施市民互访旅游计划,即在政府的主导下,指定专业旅行社,通过工会、妇联、教育、老龄委、共青团等组织和部门以及街办、社区,组织行业职工、学生、老年人和市民,开展以两市互为旅游目的地的各种奖励游、疗休养游、修学游、夕阳红游、休闲游等形式多样的市民互访旅游计划,以此引领旅游导向、实现旅游互动;在政府主导下,由旅游、文物、交通等部门与旅游企业携手,以优惠价格、优良产品、优质服务,互推惠及民生的旅游产品,以此激发民众的旅游动机、刺激旅游消费。

[参考文献]

[1]关天经济区域旅游城市合作行动计划(2010年度)[EB/OL].http://xlan-tounsm.com.

[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EB/OL].htcp://shaanxi gov.cn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篇(3)

【关键词】 增长极理论 旅游业 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聚集效应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以地区内不均衡发展为基础主张,提出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区位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或产业带动,主张选择这些地区或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和其它产业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①先导产业增长;②产业综合体与增长;③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它产业发展。这一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较强。

二、 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经济发展现状

2004年10月,第三届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在成都召开,川滇藏三省区在会上就发表了携手打造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合作宣言,旨在将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品牌。“香格里拉”包含了四川、云南、的大部分旅游区,三省区目前正在建立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藏三省区将在各自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与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方面的联合与协作不断加强的情况下,重点将实施对旅游区范围进行总体规划等问题,并对“香格里拉”区域内的旅游区功能、基础资源、生态环境、产业选择等问题进行科学论证。选择重点地区先期发展特色旅游,联合推荐促销精品旅游线路,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

据悉,2002年云南省旅游部门率先抛出“橄榄枝”,欢迎四川、等省区联手合作保护和开发香格里拉,四川省目前已率先投资49.3亿元打造川滇两省内交界处的旅游景区,并制定了一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则通过去年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与云南在“茶马古道”的开发上进行了尝试,出台了“大香格里拉”计划。区域联合开发香格里拉的框架已经形成。2001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县成了滇川藏三省区“大香格里拉”品牌的核心。巨大的品牌价值,不仅催热了当地的旅游产业,还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各种产业的发展,香格里拉旅游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去年香格里拉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58%,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0.3亿元。而迪庆州接待游客数量5年内从几十万猛增至200多万人次。香格里拉县去年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达8.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7.5%,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3%。

三、 结合增长极理论分析旅游业对“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拉伸旅游产业链,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发挥其产业集聚效应。旅游业是关联度很高、带动性很强的朝阳产业,任何单独的旅游企业或者单独的景区都不能提供完整的旅游产品,旅游产业是由一连串横向联系的企业构成的产业链,能为旅游者提供从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到全套景点组合。发展旅游业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基础条件,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旅游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大香格里拉”区域内公共设施服务业、娱乐服务业、旅馆业、餐饮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等的发展。近一年来,自治区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境内,投入了6000多万元,对昌都强巴林寺旅游基础工程、八宿县然乌湖旅游景区等风景区进行的重点建设,扩大旅游服务设施总量,形成功能齐备、运作有序、服务规范的现代旅游服务体系。云南省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云南境内,投资500多万元,兴建了香格里拉县噶丹松赞林寺旅游服务站、小中甸扎文化生态苑安、德钦县佛山乡老西集镇市政容貌以及德钦县弦子节庆广场;昌都地区评审了2家三星级的宾馆、1家二星级的宾馆和8家旅游定点宾馆饭店,创办了地方性旅游文化娱乐公司,在旅游区开展地方民俗表演等传统文化娱乐节目,促进旅游企业规范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经营体系的建立。

(2)创造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加速人才的培养。目前,三省区已开通了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互联网旅游信息服务,以“香格里拉”命名的旅游服务网站就有10多个,大大方便了广大旅游者。一年来,三省区相互协作,加强了旅游人才的交流,自去年5月以来,四川省旅游局为自治区培训了100名导游,为昌都地区培训了民族旅游管理人才10名。同时,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随着外来旅游人员的增多,丰富了当地的知识文化,带来先进的技术理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

(3)带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吸引外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旅游业具有特殊的低重心启动作用和明显的关联带动功能,尤其适合于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薄弱、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突出的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旅游业还是一个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让世界了解本地,让本地走向世界”的“先导产业”,是吸引境外人士来本地的主渠道,也是吸引外商从事经贸活动的重要媒介。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与经济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性,决定了旅游业不仅应当是该区域的第一大主导产业,而且在带动本区域对外开放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香格里拉区域以旅游业的发展方式来带动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是本区域应该走的最有效的途径。按照增长极理论由点带面,由局部带动整体的原则,在打通香格里拉旅游小循环的基础上,尽快把分布在川滇藏各个区位的高品位旅游资源串通起来,构建大香格里拉的旅游大循环,以形成对外旅游的竞争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走生态旅游之路,是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积极培育旅游业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殿廷.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曾德超.增长极理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2).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篇(4)

【关键词】 增长极理论 旅游业 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聚集效应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以地区内不均衡发展为基础主张,提出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区位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或产业带动,主张选择这些地区或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和其它产业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外围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①先导产业增长;②产业综合体与增长;③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它产业发展。这一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较强。

二、 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经济发展现状

2004年10月,第三届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在成都召开,川滇藏三省区在会上就发表了携手打造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合作宣言,旨在将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品牌。“香格里拉”包含了四川、云南、西藏的大部分旅游区,三省区目前正在建立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藏三省区将在各自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与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方面的联合与协作不断加强的情况下,重点将实施对旅游区范围进行总体规划等问题,并对“香格里拉”区域内的旅游区功能、基础资源、生态环境、产业选择等问题进行科学论证。选择重点地区先期发展特色旅游,联合推荐促销精品旅游线路,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

据悉,2002年云南省旅游部门率先抛出“橄榄枝”,欢迎四川、西藏等省区联手合作保护和开发香格里拉,四川省目前已率先投资49.3亿元打造川滇两省内交界处的旅游景区,并制定了一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西藏则通过去年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与云南在“茶马古道”的开发上进行了尝试,出台了“大香格里拉”计划。区域联合开发香格里拉的框架已经形成。2001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县成了滇川藏三省区“大香格里拉”品牌的核心。巨大的品牌价值,不仅催热了当地的旅游产业,还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各种产业的发展,香格里拉旅游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去年香格里拉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58%,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0.3亿元。而迪庆州接待游客数量5年内从几十万猛增至200多万人次。香格里拉县去年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达8.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7.5%,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3%。

三、 结合增长极理论分析旅游业对“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拉伸旅游产业链,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发挥其产业集聚效应。旅游业是关联度很高、带动性很强的朝阳产业,任何单独的旅游企业或者单独的景区都不能提供完整的旅游产品,旅游产业是由一连串横向联系的企业构成的产业链,能为旅游者提供从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到全套景点组合。发展旅游业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基础条件,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旅游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大香格里拉”区域内公共设施服务业、娱乐服务业、旅馆业、餐饮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等的发展。近一年来,西藏自治区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西藏境内,投入了6000多万元,对昌都强巴林寺旅游基础工程、八宿县然乌湖旅游景区等风景区进行的重点建设,扩大旅游服务设施总量,形成功能齐备、运作有序、服务规范的现代旅游服务体系。云南省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云南境内,投资500多万元,兴建了香格里拉县噶丹松赞林寺旅游服务站、小中甸扎西藏文化生态苑安、德钦县佛山乡老西集镇市政容貌以及德钦县弦子节庆广场;西藏昌都地区评审了2家三星级的宾馆、1家二星级的宾馆和8家旅游定点宾馆饭店,创办了地方性旅游文化娱乐公司,在旅游区开展地方民俗表演等传统文化娱乐节目,促进旅游企业规范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经营体系的建立。

(2)创造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加速人才的培养。目前,三省区已开通了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互联网旅游信息服务,以“香格里拉”命名的旅游服务网站就有10多个,大大方便了广大旅游者。一年来,三省区相互协作,加强了旅游人才的交流,自去年5月以来,四川省旅游局为西藏自治区培训了100名导游,为西藏昌都地区培训了民族旅游管理人才10名。同时,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随着外来旅游人员的增多,丰富了当地的知识文化,带来先进的技术理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

(3)带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吸引外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旅游业具有特殊的低重心启动作用和明显的关联带动功能,尤其适合于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薄弱、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突出的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旅游业还是一个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让世界了解本地,让本地走向世界”的“先导产业”,是吸引境外人士来本地的主渠道,也是吸引外商从事经贸活动的重要媒介。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与经济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性,决定了旅游业不仅应当是该区域的第一大主导产业,而且在带动本区域对外开放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香格里拉区域以旅游业的发展方式来带动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是本区域应该走的最有效的途径。按照增长极理论由点带面,由局部带动整体的原则,在打通香格里拉旅游小循环的基础上,尽快把分布在川滇藏各个区位的高品位旅游资源串通起来,构建大香格里拉的旅游大循环,以形成对外旅游的竞争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走生态旅游之路,是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积极培育旅游业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殿廷.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篇(5)

旅游产业是一个边缘性、集合性的产业,与其他众多产业部门均存在较为普遍的技术经济关联,产业关联度高、产业波及效应明显是旅游业的天然特征。建省以来,海南旅游业经过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逐渐形成富有特色的经济支柱产业。以2008年为例,海南省旅游业收入为192.33亿元,占比GDP的13.25%,同时吸纳了省内50多万劳动人口的就业,占全省从业人口的40%左右。另外,在旅游业的带动下,省内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营业税分别增长了39.7%、25.2%和15.7%,为全省财政收入作出了巨大贡献。那么海南旅游业发展与其经济增长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本文拟对海南省1987―2008年旅游产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分析。

二、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国内外不少学者已作了相关的理论论述和实证检验。Khan.H等(1995)通过实证分析了新加坡的旅游业与其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发展旅游业对新加坡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双倍拉动效应[1]。Marin(1992)则从外部性角度论证了旅游业的发展将通过带动其他工业部门的溢出效应影响经济增长[2]。Nishaal Gooroochurn等(2005)研究了非洲旅游岛国毛里求斯的旅游经济效率,其中5个与旅游显著相关的部门:酒店与餐馆业、交通通信、其他生产部门、其他服务和零售与批发,其旅游经济效率分别为95.4% 、61.4%、12.1%、12.3%和2.7%[3]。Durbarry(2006)则研究了旅游需求的关键驱动力,从相对价格、汇率和收入等角度考察了对苏格兰旅游经济的影响[4]。

在计量方法上,近几年有学者采用了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来测量旅游的经济影响[5]。而国内学者用的方法较为简单,李均立、傅国华(2005)运用了接待游客人次和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因变量对海南经济增长作了普通线性回归,得出的结论是接待游客人次边际贡献保持在3%以上,全国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边际贡献保持在O.6%左右[6]。陈海波、刘洁、张瑾(2006)则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江苏省区域旅游接待人数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发现各地区每增加一万人次的旅游者,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差异很大[7]。李树峰(2008)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分析了广东地区旅游收入对GDP的动态影响,得出结论是GDP对旅游收入的弹性系数为0.057[8]。杨勇(2007)利用VAR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判断,得出了就短期而言,安徽旅游收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的结论[9]。

根据以往的研究可大致了解到,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一个正向的促进作用,然而以往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反映旅游的变量选择上过于简单,本文将构建一个新的旅游产业测算和评价体系,利用现有可以寻找到的公共数据资源将旅游指标数量化,更加全面地衡量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影响,而不是以某一个或者两个指标简单进行替代。

三、旅游产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与测算

(一)构建旅游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将从旅游业的旅游发展指标、基础硬件指标、旅游产业指标以及社会经济支撑指标等四个方面建立旅游产业的评价体系,以此衡量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二)海南旅游产业测度评价的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考察多个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是研究如何通过少数几个主分量来解释多个变量间的内部结构,通过求协方差或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根运算,按指定的贡献率求出几种原来随机变量主要的、相互无关的主成分,其在压缩随机变量个数(不损失原有信息条件下)方面作用是显著的。

本文选取了1987―2008年海南省相应的各项发展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首先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以确定能否进行因子分析(见表2)。经检验表明:KMO值为0.778,一般认为KMO值大于0.5,该样本数据可以用于因子分析;Bartlett值为1013.668,P

运用SPSS软件得到分析结果见表3,给出了旅游业主成分的特征值、各主成分在总方差中的比重。可见,第一成分的特征值为13.939,方差在总方差中比重为81.994%;第二成分的特征值为1.930,方差在总方差中比重为11.352%。前两个成分的累积比重达到93.346%,大于85%,从而可以用2个公因子来解释整体21个指标。

为了更好的解释经济意义,本文采取了最大方差法旋转因子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将矩阵中的数值尽量向0或1靠近,表4是旋转后的因子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因此可以得到以下方程:

F1=-0.347*X1-0.288*X2+0.963*X3+0.581*X4+

0.977*X5-0.072*X6+0.794*X7+0.781*X8+

0.892*X9+0.945*X10+0.966*X11+0.753*X12+

0.888*X13+0.922*X14+0.945*X15+0.900*X16+

0.847*X17 (1)

F2=-0.918*X1-0.937*X2+0.086*X3+0.614*X4+

0.200*X5-0.854*X6+0.586*X7+0.537*X8+

0.425*X9+0.317*X10+0.188*X11+0.586*X12+

0.426*X13+0.373*X14+0.250*X15+0.428*X16+

0.469*X17(2)

(三)海南旅游业综合指数H

根据对旅游业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得出旅游业各因素可归结于两大投入因子,假定旅游业只受2个因子影响,建立如下公式:

H=0.8199*F1+0.1135*F2(3)

根据式(1)、(2)、(3)可以求得海南旅游业总值(表5)。从表5可看出,旅游产业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增长的。1987年旅游业综合存量是710067.4,至2008年达到14509785,年平均增长率为15.45%。而1987年海南GDP为57.28亿元,至2008年则为1459.23亿元,年均增长为16.67%。可见,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增长率趋同,两者经历了相似的发展趋势,可以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经济效应,但对于两者确切的数量关系需要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

四、旅游产业与海南省经济发展的关系论证

通过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发现,旅游产业与海南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见表6)。

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都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着一个协整关系,经过标准化的协整向量为(1.0000,7.6041,-0.00011),于是海南省经济增长与旅游业发展的长期均衡方程为:

Y=-7.6041+0.00011X

(0.6712) (0.0000)

同时,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海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海南经济的稳定发展离不开旅游产业的有利支撑(见表7)。海南省经济增长与旅游业发展有着较强的关联效应,一方面,发展旅游业必然要增加相关部门的投入,使相关产业和配套设施能与之同步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会给其他部门提高广阔的需求市场,从而提高经济水平。因此,海南旅游业发展显著影响经济增长,而总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涉及各经济部门,并惠及到旅游业。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旅游发展指标、基础硬件指标、旅游产业指标以及社会经济支撑指标等四个方面建立旅游产业的评价体系,重新衡量了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并对旅游产业与海南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旅游产业与海南经济发展存在相同的发展趋势;二是因子分析与计量模型结果表明,旅游业综合存量与GDP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事实上,尽管海南旅游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目前仍停留在提供传统的观光旅游服务阶段,很多基础设施还处于分割状态,旅游市场的规范管理与先进的资讯网络平台建设仍有待完善,这些都影响了旅游景区建设、酒店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制约了海南旅游业的转型与升级。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以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为契机,推动海南旅游业全面升级

海南必须适应国际旅游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市场的调节作用,有计划、按步骤、分层次地推进旅游产品的全面的升级。一是健全旅游产品研发制度,逐步建立起旅游产品研发的商业化运作机制,推进旅游产品研发走向商业化、市场化;二是以多样化的产品应对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其中关键是做大做强“休闲度假游”这个核心产品;三是以差异化策略应对产品同质化的趋势;四是赋予旅游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

(二)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不断提高旅游从业者素质

当前,海南省旅游业面临着劳动力素质与其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适应的局面,特别是具有较高水平、熟悉国际规则的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规划策划、市场营销和涉外旅游等专门人才缺口较大。因此,要实现旅游业更好的推动海南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旅游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优秀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与研究咨询机构、大专院校等进行资本与技术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利益共同体,培养造就一批熟悉旅游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旅游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实现旅游产、学、研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三)加强旅游业执法监督,规范海南旅游市场

加强旅游业执法监督,一是要运用法律手段规范、调整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强调法律责任,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充分的保障;二是要建立健全旅游行政执法机构,加强建设高素质的旅游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健全执法制度,促进执法程序化、规范化,不断提高执法效益和效率以及行政执法的权威,切实发挥法律的调整和保障作用;三是切实发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行政机关以及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强对旅游法规实施情况、旅游行政执法情况和群众守法情况的全面监督,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Khan, Phang.The Multiplier Effect: Singapore’s Hospitality Industry[J].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995(36):64-69.

[2]Marin, D. Is the Export-led Hypothesis Valid for Industrial Countries[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2

(74):678-688.

[3]Nishaal Gooroochurn, M Thea Sinclair. Economics of tourism taxation: Evidence from Mauritius[J]. Annals ofTou-

rism Research, 2005,32(2):478-498.

[4]Adam Blake, Ramesh Durbarry. Integrating forecasting and CGE Models: the case of tourism in Scotland[J]. Tourism

Management, 2006, 27(2):292-305.

[5]Adam Blake, M Thea Sinclair, Juan Antonio Campos

Soria. Tourism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Kingdom[J]. Annals of Thourism Research, 2006, 33(4):1099-1120.

[6]李均立,傅国华. 海南旅游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05(11).

[7]陈海波,刘洁,张瑾. 基于Panel―Data模型的江苏省区域旅游接待人数与旅游经济增长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06(7).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篇(6)

关键词:比较优势;旅游产业;闽三角;厦门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168-03

引言

闽三角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区内包括厦门、泉州和漳州三个地级市,面积约25 1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1 474万。闽三角地区是国家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之一,该区域对福建省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作用,据统计,2007年闽三角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达4 527.6亿元,占福建省国民生产总值的49.43%。

闽三角地区自然风景优美,人文荟萃,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其内部旅游产业的发展却不均衡,其中以厦门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较为明显。在不断加强闽三角区域合作的今天,对厦门旅游产业在闽三角地区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有助于厦门利用和发挥比较优势,获取比较利益,也有利于厦门制定旅游发展的战略。

1比较优势理论简介

比较优势理论起源于斯密(Smith)的《国富论》:“每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这是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后来,李嘉图(Ricardo)阐述了相对比较优势理论[1]。比较优势理论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的研究,它的主要观点为:各个国家所生产产品的成本不同,成本低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有“绝对优势”,各个国家应当发展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并出口该产品,从而获取比较利益,再通过交换换取自身不占优势的产品,各个国家在不同的阶段,都应该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在国内旅游研究领域,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也较广泛,国内学者主要对国家、旅游经济和旅游产业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郭剑英、羊文辉[2]分析了我国旅游业的比较优势,陈通[3]等分析了旅游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万先进等分析了我国三峡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目前,国内学者很少分析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闽三角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比较优势。

2厦门在闽三角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比较优势

旅游产业的比较优势是指由于特殊的产业资源禀赋和成熟的产业体系所形成的优势,是一种比较而言的存量优势[4]。厦门在闽三角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地位、旅游产业要素、旅游产业经济、旅游市场和旅游发展政策几方面。

2.1 旅游资源比较优势

旅游资源优势通常指某个地区由于某种旅游资源的资源禀赋较好而呈现出的优势,表现在旅游资源的质量、数量和开发难易程度等方面。厦门拥有亚热带海湾风光、岛屿风光等南国自然景观,也有着历史遗迹、宗教文化、侨乡风情等人文景观,而且还有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和社会环境,曾被授予全国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气候宜人而且旅游资源丰富,有异国风情的鼓浪屿,树影婆娑的万石植物园,神秘幽雅的南普陀, 神威镇海的胡里山炮台,柔涛拍岸的鳌园,还有风光旖旎的环岛路, 纯情天然的天竺山森林公园,拟建中悠闲宜人的轮渡文化广场, 鼓浪屿海底世界,台湾民俗文化村等许多巧夺天工、绮丽多彩的人文景观,以及有关苏颂、郑成功、陈化成和陈嘉庚等历代先贤的人文资源, 故厦门有“海上花园”美誉[5]。全市有4A级景区5家,其中鼓浪屿更是厦门旅游的代表,曾被评为福建省10佳风景区之榜首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等,具有很强的旅游品牌效应。同时厦门作为一个地区的商业中心,拥有各具特色的文化娱乐场所、品种多样的购物场所,厦门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方面都有比较优势。

2.2 旅游产业地位比较优势

作为首批沿海经济特区,厦门市在改革开放前期就把旅游业确定为仅次于金融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厦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厦门旅游业持续快速的发展,2006年厦门旅游业的收入达253亿元,占厦门GDP总量的21.7%,旅游业已经成为厦门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厦、漳、泉三地旅游收入占GDP总量的份额差别显著(见图),厦门旅游业的产业地位相比泉州和漳州具有明显比较优势。

2.3 旅游产业要素比较优势

厦门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部门的建设成果显著。厦门的交通十分便利, 其海陆空主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如空中:厦门是华东地区主要的航空枢纽之一;海上:厦门港是中国十大港口之一;陆路:经过厦门的高速公路与全国高速公路网相连、鹰厦铁路也与全国铁路网贯通。厦门拥有SM城市广场、宝龙城市广场和沃尔玛等购物中心,它的购物商场、饭店、娱乐业和旅行社的产业素质也日益提高。截至2006年底,厦门有4A级国家旅游区5家,旅行社67家,旅游饭店95家,社会旅馆380家,床位约22 700张, 其中星级饭店49家[6],五星级饭店到2008年已有5家。

2.4 旅游产业经济比较优势

产业经济是指某个地区依靠现有的资源和产业来增加国民收入和其他国民经济福利。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厦门创汇的重要产业之一,厦门旅游业创汇持续快速的增长,到2006年已接近6亿美元,对比漳州和泉州旅游业的创汇(表1),可看出厦门旅游业创汇在区域旅游发展中也有较大的比较优势。

采用巴拉萨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对厦门与泉州和漳州的旅游产业经济进行比较,其公式为: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2.5 旅游市场比较优势

2.5.1 入境市场比较优势

厦门做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又是福建省东南沿海的中心城市,在吸引入境游客方面,拥有对外开放程度高、交通便利、入境手续办理便捷等优势,并且厦门地处东南亚国际旅游圈和我国华南旅游圈的交叉地带,对港澳台、日韩和东南亚的入境游客有着较大的吸引力,这使得厦门成为闽三角地区吸引入境游客量最多的市场(表2),说明厦门在闽三角地区的旅游入境市场存在比较优势。

2.5.2 国内市场比较优势

厦门在吸引国内游客方面同样存在着比较优势,根据福建省旅游局计财处2007年的统计,厦、漳、泉2006年接待的国内游客分别为1 402.07、688.67和961.10万人次。

2.6 旅游发展政策优势

厦门已将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城市规划发展的蓝图。在“十一五”规划中,已将旅游会展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三大现代服务业之一,旅游业将做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发展。在厦门市政府的城市规划中把城市性质确定为生态型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这意味着厦门的城市品味将是一个生态型海滨旅游城市,这有助于厦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好原有的旅游资源。同时,海峡两岸的“三通”一旦实现,厦门将做为台湾游客进入大陆观光旅游的重要口岸,这势必会强烈刺激厦门旅游业的发展。

3厦门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尽管厦门旅游业在闽三角地区存在着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其旅游业发展对比国内外优秀的旅游城市和旅游区,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些不足限制了厦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3.1 规模和经济总量较小

厦门偏居在一个海岛上,地域不大,经济腹地也很小,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极限;厦门的人均GDP虽高,但由于常住人口只有233万,GDP总量也只有1 168.02亿元,可以说厦门的“辐射作用”不算太强,旅游容量也不大,其交通、宾馆等旅游业发展基础的剩余空间不大,这影响到了厦门旅游业继续发展的后劲。

3.2 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水电供应还不是很充足,与外界联系的陆路交通能力有限,市内交通系统还有待完善,新区建设的配套工程跟不上,煤气供应和污水处理也较薄弱[7]。

3.3 管理水平不高

厦门旅游业虽然发展历史较早,但旅游业的系统管理水平仍较国内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经常出现相关管理部门非协调化的多头介入,不利于旅游行政部门对全行业进行整体规划和有力的宏观调控[8],增加旅游管理成本;旅游法规的制订赶不上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产生了一定的滞后效应。

3.4 旅游产品单一,科技水平不高

旅游产品以观光旅游为主,对旅游资源的深层挖掘不够,旅游产品的科技投入不高,造成游客的回游率不高,依靠增加游客的方式来提高旅游业的收入,对厦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

4厦门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4.1发挥区位优势,做大做强闽南旅游中心城市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又是对台经贸关系的一个重要海港城市,可以通过加强旅游宣传,完善对内对外交通体系,主打闽南文化的牌子,发挥其在闽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增强其旅游业的竞争力和辐射能力,更好地建立其在闽三角区域旅游的中心城市地位。

4.2 加强闽三角区域旅游协作

闽三角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该地区具有相似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若能加强区域旅游组织的协作,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使得闽三角地区的旅游市场形成一个整体,在相互竞争、协作的机制促进下,提高区域旅游管理水平,这对旅游产品较单一、旅游市场容量不大的厦门来说,无疑将提高其旅游业的生命力。

4.3 完善旅游管理机制

实现厦门旅游业发展由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调节的机制,把旅游业提到战略发展的高度,鼓励国内外企业参与厦门旅游的建设,做好服务和后勤的工作;同时对旅游管理机构设置的合理性进行重新评估,适当调整部分管理机构,提高旅游行政部门对旅游业宏观调控的能力,完善旅游管理机构的体系。

4.4 抓住两岸“三通”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旅游基础设施

“三通”势不可挡,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需要,厦门旅游市场有着很好的发展机遇。厦门对台旅游有着交通和地缘近的优势,一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通”,厦门将会成为台湾游客到大陆观光旅游的重要口岸,这对厦门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加大对厦门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厦门旅游基础设施体系。

4.5 加大旅游产品的科技支持

现今科技观光已经越来越受游客的欢迎,鉴于厦门目前科技旅游占旅游业比重不大的现状,在厦门的主题公园、游乐场等地方所应当更多的融入科技元素,让普通游客感受科技旅游的魅力,这将有益于提高游客的回游率,更好的提升厦门旅游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欧玉芳.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文献综述[J].特区经济,2007,(9):268-270.

[2]郭剑英,羊文辉.我国旅游业的比较优势分析[J].财金贸易,1996,(1):16-18.

[3]陈通,章奇志,吴延兵.基于比较优势的旅游经济发展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7-41.

[4]万先进,吴南,伍婷.基于比较优势的三峡地区旅游产业发展[J].经济地理,2007,(5):873-880.

[5]林明太.厦门会展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7,(10):184-187.

[6]第八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组委会新闻中心.第八届中国投资贸易洽淡会成果新闻稿[EB/OL].省略.cn.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篇(7)

关键词:乡村旅游;驱动机制;开发模式;探讨

在我国,在改革创新机制的推动下,我国在各个领域都获得了任何时代无法相比的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不断向前推进,我国居民的收入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以此相适应,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追求基本生活资料消费需求,而是越来越倾向于以旅游为主要方式的享受资料消费需求,以求身心上获得一种放松和愉悦体验。因此,在这一消费需求下,各种旅游市场被催生起来,尤其是,随着人们越来越渴望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以追求回归大自然的原生态生活观念的增强,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农村新兴经济产业开始发展起来。这样的农村经济状况,是以往社会所没有的,更没有可借鉴的模式可循,这就使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多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扼杀掉这一农村经济新产业,势必不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这就需要深耕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并进行深刻剖析,从而探求有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驱动机制和开发模式,以确保乡村旅游以全新的姿态不断朝前发展。

一、概述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相关内涵

1.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研究相关理论简介

要研究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就要首要清晰相关的六大理论,即推拉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学理论、生态学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

从旅游者的动机来看,促使推拉理论形成就在于驱力理论和期待价值理论。所谓的驱力理论不是指人在意识形态中已经有了选择意向,而是因自身的身体一种本能的需求而产生选择。这种驱力理论重在强调人的个体性外在行为是由自身的内在需求驱使而造成的,与外在的环境因素无关,这也是一种诱因理论。随着研究的推进,研究人员把诱因理论和期待价值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内外动机一体化而形成的行为动机之说,这种论说应用到旅游领域内,就产生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旅游动机的推拉理论。

可持续发展观是基于人们审视人类发展与自然现状失衡状态的根源,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结构进行勾勒的话,农业社会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原初形态,人们在长期的农业劳动过程中把握自然社会的物质规律,并敬畏和遵循这些规律进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意在不牺牲子孙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而追求并不断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从旅游产业的视域来看当可持续发展理念,就是要求在旅游的过程中,人们在追求自我身心的满足同时,不要以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以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破坏可持续发展的现象越发突出和严重,人们开始审视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越发呼吁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产业的使用。

经济学理论由制度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理论等组成。其中,经济制度学理论从制度角度论述了经济活动过程的外部资源、公共财产、产权等问题;经济地理学是从地理学科视域研究了地域内的经济状况、因素以及运动规律等。

生态系统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组成了生态学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系统重在论述生态学的组成部分是哪些且它们之间是如何运作的;景观生态学理论注重从景观视域去论述生态学,详尽地从景观的结构、功能、整体性、类型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种理论对随后的旅游产业来说起了一定的规划性引导,更奠定了旅游规划学的基础。

随着旅游产业成为一种经济形态,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一些学者开始从旅游生命周期角度来研究旅游产业的发展,就诞生了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重在以旅游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旅游地未来经济效益考虑,提出整合优化旅游地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地的服务和管理质量,意在扩大和树立旅游地的产业形象,占有旅游市场的份额,从而提升旅游地的市场竞争力。

2.界定乡村旅游内涵

从乡村旅游体系出发,对乡村范畴进行解读来看,就乡村而言,应该包括农业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农业生产活动、农村居住分布布局等。人口分布广密度小、人们生活节奏慢悠闲是乡村的特有特点。从风光来说,乡村与城镇有着明显的区分,根据生产活动和经济属性不同,乡村区域可以分为农耕区、农牧去、渔林区,且不同的区域其风光也迥然不同。而城市是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中心枢纽,是一定区域的综合性发展导向,其人口分布密度大,人口生活竞争度大,根据每个城市的本质性特点可以分为工业城市、农业、港口城市和旅游城市等。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够因为每个城市的特性不一样,就否定了每一个城市具有人文景观的特性,基于每一个城市的发展主线不同,每一个城市所展示的城市人文风光也不尽相同,其风光恰恰是一个城市与另一个城市区分所在。

目前,国内外学者基于自己的不同视域以及主观性立场,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各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又不能够在理论界形成统一的定论。综合各家学说,不难发现可以对乡村旅游进行一个统一性的概述,笔者认为所谓的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风光与环境为依托,从经济学的视域角度把乡村风光与环境转化为消费资源以吸引游客注意,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乡村地域的旅游活动。由于乡村各自的发展特点不相同,因此,乡村旅游又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产业方向可以分为农业旅游、林牧渔旅游;根据旅游目的可以分为观光旅游、农耕旅游、采风旅游等。

二、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意愿

每个乡村具有鲜明的自我特性,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意愿选择也各有其特点,他们可能基于乡村自然景观、乡村人文环境、乡村特色产品以及乡村自然地理条件等进行不同乡村旅游选择。另外,由于旅游者自身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以及职业等因素也成为游客进行乡村旅游选择的意愿性条件。

从对目前乡村旅游产业比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迅猛的原因进行剖析来看,就在于乡村旅游符合了旅游消费者的大众化需求,相比城市旅游来说,乡村旅游消费水平比较低、选择度大、风光原生态、环境没有污染、文化富有地方特色,这些恰恰是人口众多、密度大、交通不便、城市建设没有个性等城市旅游产业无法比拟的,更主要的是乡村旅游产业适应了现代人对健康性、生态性消费的高要求。尤其是,紧张的、快节奏生活的城市居民能够从具有乡土特色、空阔的乡村环境中唤回内心对人生价值的审视和本真的追求。另外,乡村总是与一定的历史事件、人物以及人文相关联,这些都是城市所没有的,这也成为游客选择乡村旅游的另一个驱动因素。

三、乡村旅游的驱动机制分析

综合考察现代旅游产业现状,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集合了当地的综合资源,从整体上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又具有自己独特性的人文地域气息,另外又加上物质资源丰富、交流便利、地方性饮食特色等,很自然地就成了旅游者进行旅游选择的首选对象。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流上的便利,这种旅游上的优势被物质融合而打破,大量的游客越来越不满足于这种千遍一律性的现代化城市发展风光,心理渴望一种静谧的、祥和的、原生态化的风光享受,自然而然地就把目光投向了乡村旅游。乡村地域分布较广、自然地理风貌类型多、人口分布密度不大、农耕自然化、生活节奏慢、传统人文风俗保持比较好等特点,这些都成了城市旅游风光不法比拟的优势,这就使得游客开始向乡村转移,寄望通过对乡村地理风光、农耕生活以及人文风俗活动的参与中从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身心上寻找一种放松,这种旅游者的主观性和乡村客观性的潜在旅游因素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更促使乡村旅游业成为旅游产业中的一大亮点。

乡村旅游驱动机制是以乡村旅游自身的特征为依托,意在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动机的各个系统的有机组合整体,主要由动力系统、需求子系统、供给子系统、支持系统以及媒介系统组成。对我国我国乡村旅游动力系统进行剖析,需求系统、供给系统、支持系统和媒介系统又组成了乡村旅游动力系统,这四个系统是统一的整体,不可割裂看待,它们相互融合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探讨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目标

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途径,虽然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不一样,但是总是有共同的目标:意在提供农民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意在优化整合农村资源,挖掘农村资源发展的增长点,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加强农村基础性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保护乡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等。

2.乡村旅游开发原则

乡村旅游开发不是盲目地进行,总是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坚持政府政策性指导和措施上扶持的原则,地方性政府对于当地旅游开发要有序、有理、有节地进行;居民积极参与原则,当地旅游项目能否有效地推进,关键还在于当地居民是否配合;利益分配公平原则,乡村旅游资源是广大农民的共同资源,它涉及着广大农民的共同利益,在利益分配上要兼顾各方利益,做到公平合理地分配旅游利益,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够无节制地开发,要考虑到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环境可承受度,资源的开发要建立在保持资源和环境的安全性上;特色原则,每一个乡村都有自我的个性,要根据当地的本色特征,在旅游产品的开放上突出特色,同时又具有时代性。

3.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其一,企业经营主体开发模式,该模式是由一定的企业为旅游开发主体,以企业经营的模式,统一整合当地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管理的一种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具有现代企业特点。

其二,村集体经营主体开发模式,该模式是由村集体为旅游开发主导者,依靠集体的力量,积极引导当地村民参与和配合旅游开发和管理,旅游产权属于全体居民共同所有,旅游收益由全体居民共同分享的经营模式,该模式具有集体主义经济的特征。

其三,村民自主开发模式,该模式是由乡村居民根据自己现有的乡村资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家庭为单位提供乡村旅游服务,其收益由自己的家庭成员共享的经营模式。该模式具有个体经济的特征。

五、结语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催生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转变了农村的生产方式,优化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了农村经济,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农民的幸福指数。由于其是一种新兴的农村产业,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因此,需要我们深化乡村旅游驱动机制和开发模式的研究,以确保农村经济不断平稳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郭凌,王志章.乡村旅游开发与文化空间生产--基于对三圣乡红砂村的个案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4,(4):83-86.

[2]刘又堂.桂西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城镇化互动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5,(1):32-3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