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建筑与环境论文

建筑与环境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0 16:19:17

建筑与环境论文

建筑与环境论文篇(1)

0引言

前不久,笔者在媒体上获悉,有关专家和热心观众从13个参赛方案中,投票评选产生北京2008年奥运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的3个优秀方案作候选方案。按得票数(相差无几)自高到低依次是:由瑞士赫尔佐格和梅德隆设计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的“鸟巢”、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飞碟式浮空屋顶”、由日本株式会社佐藤综合计画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的“天空体育场”。最后,“鸟巢”脱颖而出,成为实施方案。不过,笔者最欣赏的还是节能型的“天空体育场”,因为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理念和“绿色奥运”的精神。“天空体育场”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利用自然通风、自然光线方面有独到之处。其形态象征着广博的大自然,以柔和的“白云”(半月型玻璃顶面)和绿色的“丘陵”(主体)为主要创意,连同来源于阳光射穿“白云”的“光塔”的联想,形成体育场与自然共生、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浑然一体的景观。在满足体育场的所有功能的同时,其形式和材料较大程度地做到节能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否认,“鸟巢”、“飞碟”最具有视觉冲击力,新、奇、特的外观最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而赛后用于广告或观光,也最能产生直接的、眼前的经济效益。然而这都与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理念尚有一定的距离。何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理念呢?这先要从系统观的角度认识建筑与其环境的关系。

1建筑系统与其生态环境系统存在“互塑共生”的关系人们往往从某一方面强调建筑是艺术、建筑是文化、建筑是技术、建筑是结构、建筑是符号等等,往往失之偏颇

应该从建筑最重要的功能,即回到“原点”去认识建筑。人类最原始的建筑是天然洞穴,之后是稍加改造的人工洞穴和在树林里就地取材搭建的巢穴。因此建筑的原始含义就是“庇护所”,即遮风避雨、抵御自然侵害的场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过漫长的岁月,建筑从单一的“庇护”功能拓展到包括生产(如厂房)、运行(如道路、桥梁、运河)、景仰(如纪念馆、庙宇)等在内的多种基本功能,建筑的形式也日益多样。今天,建筑不仅仅构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道道“屏障”,也成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座座“桥梁”。拥有上述功能的建筑系统显然具有消耗资源(如占地、耗能、耗材、用水等)和排泄废物(如废水、废气、废渣等)两种基本行为,从而与其环境(主要指建筑的生态环境系统)息息相关。生态环境系统包括环环相扣的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生物的消费者和生物的分解者四个部分。任何建筑系统都与其生态环境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系统科学揭示,系统对其环境存在两种相反的作用,即引起环境中某些事物的有益变化、维护环境品质和动态平衡的积极作用与不断向环境排泄自身废物、导致环境品质变坏和失衡的消极作用。

环境对寓于其中的系统也存在两种相反的作用,即给系统提供生存发展所需的资源、激励或有利条件的积极作用与给系统施加束缚、扰动、压力甚至危害系统生存发展的消极作用。这些作用相互交织,呈现出系统与其环境“互塑共生”的关系,即环境塑造着其中的每个系统,同时又被其中的每个系统所塑造,这种塑造作用的正负效果的存在,使它们处于一种双向因果链的关系中。系统科学还表明,系统进化和退化是同步发生和同时存在的两种演化趋势和过程。因为一个系统有序程度的提高,需要从其环境中吃进“负熵流”,这相当于把系统的熵增转移到其环境系统中。换句话说,系统的进化以其环境中某些方面的退化为代价,系统有序程度的提高以环境有序程度降低为条件。这种现象我们今天已经见到,急剧的工业化、城市化,过度的放牧、开垦土地,往往人为带来环境的退化,反使经济发展受挫直至危及人类生存。系统不合理地消耗资源行为,将导致环境资源的匮乏,破坏环境向系统提供资源的能力;系统排泄废物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环境品质变坏,破坏环境吸纳、消化系统排泄物的能力,这两方面都会危及环境中的系统生存发展。因此,系统要生存发展,一方面必须尽量减少系统的排泄物或尽量将这些排泄物纳入环境超系统的大循环中,成为其他系统的资源,从而被环境吸纳和消化。另一方面必须有效地、适当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把保护和优化环境作为系统自身的重要功能目标,以此规范系统自身的行为,维护生态环境系统平衡。人类社会作为系统尤其如此。当工业文明高度发展、人类社会系统(当然包括建筑系统在内)的排泄物远远超过自然环境的自我消化能力时,这个系统就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即转变价值观念,创造新的技术手段,把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生态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核心理念人类自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支配下,为满足经济繁荣目标,不断将自然资源转化为消费品

然而这种将经济大厦建立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基础之上的发展范式受到了资源存量和地球承载能力的制约,人类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社会发展的错误方向,并逐渐形成共识:要追求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范式即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子孙满足自我需求能力的发展。”可见,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综合的、整体的发展观,它综合考虑了人类现时发展与未来发展的代际公平,也考虑了人类现时发展的代内公平,是通盘考虑了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三者协调发展,与人类中心主义支配下的、以经济增长为单向指标的传统发展观相对立的新型发展观,其核心是生态价值观。自文艺复兴以来,人性从神性的压抑中解脱出来,科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类凭借日益发展的科技不断满足自身的需要,并不断获得巨大的胜利。人类逐渐以功利眼光看待一切,把经济利益视为唯一追求目标,把自然界的一切价值都归结为人类价值,征服自然和统治自然的欲望急剧膨胀,认为人类可以凭借科技统治自然、成为自然的主人,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单向指标、以人统治自然为核心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这种认为自然为人存在、人类统治自然,试图以征服和控制自然、无限地牺牲自然而满足人类需要的价值观,受到了现实环境危机的制约。实质上,人类控制自然应当理解为把人的欲望的非理性和破坏性方面置于控制之下,即对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控制。

因为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控制自然就包括对外部自然和内在自我的双重控制。早期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很弱,因而主要表现为对外部自然的控制。随着支配自然能力的迅速增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也相应扩大。这时控制自然也应当包括对人类干预自然造成的负面效应的控制。只有对人自身能力的发展方向和行为后果进行合理的社会控制,才能保证对人的创造力的强化和对人的破坏力的弱化,把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限度。从对自然的控制转向对自我的控制,表明传统价值观的合理性在当代已经失效。人类需要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即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系。与把自然视为“聚宝盆”和“垃圾场”的传统价值观相反,生态价值观把地球看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以尊重自然和维护自然环境代替对自然的占用欲和征服行为;在扩大人类对自然的权力和利益的同时,要求人类对自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生态价值观把人与自然看成高度相关的统一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整体性,代表了人对自然更为深刻的理解方式。现代生态学理论表明,整体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特征。自然界是由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交换多样性构成的巨大有机整体,每一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都离不开与其他物种的联系和对环境的依赖。系统依靠复杂的反馈机制,实现自我调解和自我维持功能,保持系统在一定时空中的相对稳态。当代生态危机正是人类从生态环境系统中取走了过多的生物产品,同时又向其输入了超出其净化能力的污染物,引起其退化所至。

这是人类在尚未充分认识和能动把握生态规律下盲目活动的结果。生态价值观反对不加区分地运用一切技术,反对刻意追求技术的工具效用。它对技术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即技术选择与运用不仅要从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健康和完善出发,而且要求与生态环境相容。随着生态价值观的逐步确立,科学技术范式正在发生转变,明显呈现出“生态化”趋势。建筑技术也不例外。20世纪建筑的发展,形成了传统建筑———节能建筑———节能节地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这一历程。能源危机暴露了传统建筑浪费能源的缺点,导致了节能建筑的产生;建筑不仅是耗能大户而且是占地的最大户,于是能源危机和土地危机又导致了节能节地建筑的产生;最后再加上生态危机、环境污染日益严峻,出现了以生态技术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早在1969年,生物学家J.托德在《从生态城市到活的机器:生态设计诸原则》一书中阐述了生态设计三原则:一是体现地域性特点,同周围自然环境协同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二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耗费;三是建设过程中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尊重自然界的各种生命体。这些思想把建筑视为活的有机体,把建筑的结果比拟为“皮肤”,为建筑“生存”提供必要的功能:保护生命、隔离外界环境、呼吸、排泄、调节以及交流等。到了1993年,美国国家公园出版社出版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指导原则》列出了“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细则”,进一步将生态思想与建筑和城市的设计和规划从实施层面结合起来。超级秘书网

使生态价值观融入到建筑设计及环境设计的关键是,处理好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前期投入与短期及中长期的效益回报关系,是可持续发展建筑从理论走向实施时所遇到的难题之一。情况往往如此,如果一种新的思想或技术所产生的短期效益(如投资回报比)并不明显高于传统思想或技术的效益,那么即使它会有更好的长期效益(如低廉的建筑管理与维护费用、长寿命、节约资源、低污染等等)也难以被人们接受。可持续发展建筑现在实施起来,还是需要更多前期费用而利益回收速度又相对较为缓慢。更主要的是,用于生态设施方面的投资所带来的回报最终不一定能装进开发商的口袋,而多由使用者和社会所分享。这大概算得上本文开头所说的“天空体育场”设计方案为何最终落选的原因之一。

要消除这一障碍,就应当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建立一套符合生态价值观的行为规范。如规定在建筑设计中必须采用节能设备与材料、无公害材料及各种节约资源的措施等,并通过政府立法、税收等政策方面的相应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建筑在经济上的可行性。综上所述,人类在高奏“征服”自然的凯歌时,一刻也不能忘记恩格斯的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统治异族那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系统科学、生态科学进一步揭示了人与自然界的整体性的有机联系和历史性的演化过程。可以预见,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将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参考文献:

[1]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

[2]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3]关士续等•自然辩毕业论文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修订版

[4]王维•人、自然、可持续发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建筑与环境论文篇(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的追求,建筑设计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任务,重新寻找失落得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点。环境问题成了世界的中心话题,人是环境的主体,于是人和环境又成为了建筑创作的中心课题!本文对建筑设计之生态环境的回归做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境艺术关系

一、建筑设计

人是环境的人,环境是人的环境,形式是人和环境所需要的形式。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主宰了设计的全过程,这就是建筑设计。长久以来一直困惑大家一个问题就是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到底是人主宰环境还是环境影响了人?其实人在空间之中,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刺激和效应,效应必须满足人的需要。需要反映为人在刺激后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和活动空间状态的推移,也就是人的行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美观的要求,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一个全新的观念进入了建筑师的思想和他的人民生活之中。此后,建筑逐渐成为空间的,被认为是一连串相互联系的空间。而何以为空间呢?空间的概念到底是什么?著名建筑学者冯纪忠教授在讲课中提出过———建筑是空间,并生动的拿茶壶作比较,壶身是大空间,壶嘴是小空间。空间一词用于建筑是近百年的事情,后来对城市进行设计,空间便移植入城市中,成为城市空间……一直以来,建筑物被西方人看作实体,被看作塑造的主体,建筑师们如同雕塑雕像一样极力刻画着建筑物本身。上世纪末,建筑界发生了一场革命,人们看见了原先看不见的“空间”,建筑师们先前的理念殿堂轰然倒塌了,似乎一切都“黑白颠倒”过来。中国人一直以来就不曾把建筑单体当作主体来刻画。中国建筑工匠的注意力一直在建筑群体上,李允铢曾在《华夏意匠》中讲到:“中国的建筑是在平面上展开的”,中国建筑工匠考虑的是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院落”。中国古代建筑,以“院”为中心组织单座建筑,“院”被称为一个基本的组织单元,若干院落组成建筑群,所谓“无院不成群”,而院与院的空间感受是绝不相同的,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效果。西方建筑师则更多的注重了建筑物单体本身,很大精力花在建筑单体的形体塑造上。因此,西方建筑的形体要比中国古代建筑形体复杂得多。另一方面,在城市空间设计上,中国是城市较早的,中国很早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建筑与建筑之间上了。西方建筑师这样教授我们什么是空间:这是一种图底关系。把房子当作实体,周围环境作底,我们只看得见房子;如果把房子当作底,房子周围的形状就出现了,这便是空间。

二、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的关系

建筑仅仅是环境的一个部分,建筑美从整体上说是服从于周围环境的。“建筑”作为稳定的不可移动的具体形象,总是要借助于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获得完美的造型表现。绿色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和易修剪的特点使其在营造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独特的地域景观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不仅同建筑形象有关,而且同建筑室外绿化景观密切相关,空间环境的特定性是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生长环境和民族文化喜好的不同使各地域的自然植物景观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而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景观。虽然现代资讯共享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审美取向的日渐趋同,使建筑风格的同化现象不可避免,但迥异的建筑室内外绿化景观却为城市面貌带来迥然不同的人文视觉景观,这种不易消融的特点使其成为一幢建筑或一座城市最不易磨灭的印记。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塑造空间,“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环境问题是一个复合而复杂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可变性也就决定了“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都依赖于自然界所馈赠的给养;同时,自然界也只有被纳入到人的生活轨迹中,才能成为人的现实生活要素。人类的建筑活动作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毫无疑问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目的,但同时又必须兼具审美意识和精神情趣。而地面绿色植物系统作为功能最复杂、结构最庞大的生态系统之一。一直同建筑有着最为广泛的联系。

节能生态型建筑的塑造

三、生态环境艺术

建筑设计中除了建筑本身优美动人的造型外,其配套设施也是衡量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我们创造生态环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只有搞好城市绿化,创造优美、清新、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才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目前全球环保人士呼吁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是我们唯一家。作为设计师尤其是建筑设计师,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创造宜人的生活空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四、“生态建筑”不仅仅是指绿色植物的应用,单纯的颜色改变,更为重要的是环保材料的应用、环保的施工。在各种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为了我们能有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设计师义不容辞。建筑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人类对于建筑的需求经历了从遮掩一舒适一健康一绿色这样一个发展过程。第一个阶段是低能耗甚至零能耗阶段,第二、三阶段是高能耗阶段,第四阶段即现在所讲的生态建筑是高能量效率、大量利用可再生资源,突出强调能源节约和建筑材料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避免和减少建筑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损害。目前中国建筑业物质消耗占全部物质消耗总量的15%左右,建筑能耗约占全部能耗的28%,建材生产,建筑活动造成的污染约占全部污染的34%。因此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建筑节能,对于解决中国能源问题,改善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住房需求的增加,中国建筑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0年全国房屋建筑面积达690亿m2,推进建筑节能的任务将是十分艰巨的。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与科技的和谐统一,实现建筑的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总和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功能灵活多样的目标。

建筑与环境论文篇(3)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

本文认为生态建筑是一个十分广泛的建筑学概念,在狭义上,生态建筑指的是具体的建筑,是指把生态学原理融入在设计、应用、建设的过程中,建立与人类、自然环境等和谐的发展关系的建筑;广义上来说,生态建筑理论是抽象的,它从建筑学理论与生态学原理相结合产生的建筑实物层面,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建筑产物应有可持续发展性。构建更加适合于人类居住的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与周围的环境建立统一和谐的关系,实现环境、人、建筑的相互和谐;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减少对人类、社会、环境等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都是实现建筑生态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内容。 生态建筑运用生态建筑理论的方法与原理,科学合理地利用并改造自然,达到社会人、建筑以及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目标。

1 生态建筑的特点

生态建筑是在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上提出的,生态建筑在设计、建设以及使用的过程中详细地考虑了人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理论,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生态学、建筑学等理论,就建筑设计、建设及使用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合理科学规划的整体设计,实现建筑环境的生态平衡、舒适健康;实现建筑的使用中高效、无污染、低耗。它是以自然为基础,加以科学合理的人工创造,创建统一和谐的环境,实现人、建筑、自然的生态平衡。因地制宜在建设过程中使生态建筑的地域性很明显。这种地域性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生态建筑与气候、地理等实体要素的统一,二是生态建筑与人文、历史等抽象要素的统一。生态建筑其本身即实体元素,实现建筑正常功能的基本要求是生态建筑与当地的地理、气候等地域自然要素特征相适应,同时建筑也是人类文明的体现部分和参与部分,必然要求与地域历史、人文要素特征要相适应。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要求设计要尊重地域特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建筑生态理论的最好实践,这个过程也赋予了生态建筑的一定地域特性。

2 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建筑理论要考虑的影响因素

2.1 自然环境

取材于自然,应用于自然,无废无污染的最终重回于自然是生态建筑理论的核心内涵。生态建筑是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有机体,这就要求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要建立起良性循环;自然环境中的诸多种因素也影响制约生态建筑的实现。

2.2 技术环境

建筑设计与建设过程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应有良好的技术环境做前提保证,为实现建筑生态化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从生态建筑的设计、施工,到生态化选材以及生态化材料加工处理,再到各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资源能源在生态建筑使用中的开发和利用,最后到生活废弃物的废弃处理和再生利用等,解决这些关乎到建筑生态化水平高低的问题,都需要相关科学技术环境作为理论与实际支持。

2.3 经济环境

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也会或多或少地受经济环境水平的影响。在经济水平发达程度较低、相对滞后的地域,即使生态建筑理论的引入,有了完善合理的建筑生态化设计,因缺少与之相应的经济环境,建筑的生态化也无法得以实现。

2.4 人文环境

生态化建筑就是要为人们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舒适健康的生存空间,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显然要合理、周到、细致的考虑到人文环境的影响。生态化建筑设计过程中把风土人情、地域文化以及人们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更好的融入进去,使建筑在生态化更好的反应出当地的风俗文化和地域特色。

2.5 社会环境

高污染、高耗能是建筑行业的特点,这使得人们对建筑合理科学设计的重视程度增加,建筑设计中生态理论的应用己成为社会环境下的必然趋势。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使建筑成为了涉及生态学、建筑学、美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学科的复杂工程,只有生态学原理都贯彻于建筑所涉及每个领域之内,生态建筑的设计、建设和使用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3 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的运用方略

3.1 不同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完美融合

地域自然特征的差异性使得建筑在实现生态化的过程中,不可单一遵循固定的设计模式,要与不同的自然环境相结合,设计方案要力求实现将自然环境与建筑完美融合,在合理有效利用原有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减少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设计中,实现不同自然环境与建筑融合主要有两种方式:把建筑融入环境,建立人与自然良好和谐的关系;采用合适的技术和设计手段,把自然环境引入建筑群体。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完美融合,实现建筑生态化。

3.2 生态建筑与优势能源

在建筑中的高效利用作为一个生态建筑的设计师,在强调建筑使用过程中环保节能的同时,更应当在设计中把不同地域的种种优势能源的利用体现出来。比如频临海面的建筑群,这种地域优势极大地使它拥有巨大的风能、太阳能的利用潜在能力,设计人员可在建筑群楼顶增设多作座风车,在前方呈矩阵型排列多组太阳能电池板,与此同时,可配备智能电网,使电能有效合理储存,采用交流配电柜与并网逆变器还可以实现风能和太阳能之间相互发电,使优势能源在建筑群体中得到高效利用。

3.3 建筑材料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实现建筑的生态化过程可采用生态建材,选用建筑材料改善建筑群体节能节源的同时还减少了对环境污染;还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广泛使用地方性建筑材,实现建筑的生态化和地域性的建设。在我国许多传统建筑很好地体现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独到好处居民利用当地的农作物弃料用建造屋体,达到了冬暖夏凉的效果,这就是建筑生态化地域性设计的典范。

3.4 气候与建筑的生态融合

建筑是气候的产物,近年来,建筑的气候适应性成为研究与设计的热点。Andreasi 和 Ryozo分别研究了巴西湿热气候与日本寒冷气候条件下,建筑气候适应性问题;同济大学的吕爱明研究了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应变建筑的设计策略。这些都表明了,继“形式服从功能”、“形式唤起功能”之后,当今的设计观已转变为偏重生态的“形式遵循气候”。一个方案在一个地区也许是经典之作,搬到另一个地区,由于气候的不同,则很有可能会成为最蹩脚的抄袭。同一类型的建筑,基于气候差异性的空间塑造会截然不同,设计创作应充分考虑气候特征,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采暖制冷等被动式低能耗生态技术,结合空间布局,将气候与建筑进行最佳生态耦合。如在寒冷地区,冬季保温是重点,设计时应着眼于被动式集热技术如何与空间布局更好的融合;南方湿热地区夏季防热是重点,设计应着重考虑在合理的利用遮阳和自然通风的生态基础上,完善功能布局和空间的形体塑造。印度建筑师查理斯•柯里亚在帕雷克住宅(图1)设计中,为解决干热气候下的遮阳和通风问题,在设计中强化了当地民居的“管式住宅”设计理念,其内部庭院由此演绎出两种剖面形式:“冬季剖面”和“夏季剖面”,通过冬季建筑空间的收缩和纳阳措施,以及夏季建筑空间的开敞和通风,应对气候变化。

夏季剖面为下大上小的 A 形,内部空间与外界的接触面减少,有效降低了夏季阳光照射的强度,同时 A 形庭院竖向高度的增加强化了风压通风,形成良好的空气吹拔效果,很好的适应了对于当地夏季午后炎热天气;冬季剖面为下小上大的 V 形,室内空间面向室外开敞,大面积接受日光的照射,达到冬季保温的目的。柯里亚发掘印度当地建筑适应气候的特性元素,就地取材,建立了一系列建筑空间和形态,完美的诠释了气候和建筑的耦合生态共生。中国有创作气候适应性建筑的基础,建筑师应深入分析场地的地理地貌、气候变化,以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习俗,以独特的建筑词汇和语法 , 创造出具有气候适应性的特色空间。

4 结语

我国建筑生态理论的发展和研究起步比较晚,在建筑设计运用生态建筑理论的实践现在还处在初级阶段,所以,建筑设计师们要对生态建筑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各地在资源、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实现自然资源的因地制宜、生态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化利用,在建筑设计中有效融入生态化建筑技术,实现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杜美忠.浅谈建筑生态设计[J].山西建筑,2009(08).

建筑与环境论文篇(4)

关键词:建筑美学;建筑现象学;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中争论较多的是对待建筑美学的认识问题。现在人们的审美标准已与古典时期美学标准很不相同,但建筑设计中仍然存在一些客观法则,有秩序的建筑含义才是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

表现与表达是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前者不适于建筑,后者要通过隐喻才能应用。建筑不能模仿某一含义的表现,只能抽象表达其艺术的含义。建筑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表达的特性,如果建筑的形式与思想一致,那么我们看到的建筑便是由其特性构成的精品,我们才能获得美学感受,才能真正理解一座建筑。

建筑细部处理对建筑艺术有着重要意义,它是一切建筑风格与美学趣味的基础。探讨细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获得评价的客观标准。建筑本体及构图原则是传统建筑美学的中心内容,长期以来形成了许多建筑审美的客观准则。合理运用这些手法对于建筑创作不无裨益。

2 建筑现象学

建筑现象学最早是由挪威理论家舒尔茨于1980年提出。建筑现象学的研究是根据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原理与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思想来对建筑进行分析与应用。其目的是要探求建筑的本质,认识建筑的意义,不仅要重视建筑的物理属性,而且要重视建筑的文化与精神作用,重视生活环境的场所精神,这正是建筑现象学的价值所在,其研究方法是凭借直觉从现象中直接发现本质的内涵。

舒尔茨认为建筑现象是环境现象的反映,而环境现象应该包含自然环境,人造环境与场所精神三个方面。人们对自然环境现象的认识主要来自五个方面:自然元素的体量、秩序、特征、光线和时间。正是由于这五方面因素都有其相应的现象、结构和精神。因此可以给人识别性。

人造环境方面,现象赋予人们的意义是通过三方面的因素形成的,即显现、补充和象征。 “显现”是用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自然产生共鸣,以自然烘托人造环境。“补充 ”是用人造环境来补充自然环境,突出自然环境的特点。“象征”是为了使人造环境的形象引起人们的联想,从而达到追求某种建筑精神意义的目的。

“场所精神”是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的核心。场所是环境术语,意味着有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组成的有意义的整体。这一整体聚集着人们生活世界所需要的具体事物,事物的相互作用又反过来决定了场所的特性。场所不仅具有物质形体,而且蕴含着精神上的意义。场所的精神与场所的结构密切相关建筑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形式是否能获得由意义的场所精神是建筑作品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场所精神应该具有意义感、安全感、归属感和属于感。

建筑设计中运用建筑现象学方法有利于帮助人们完整的理解人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各种复杂联系及其意义,彻底认清当今世界环境中的问题及其根源,认识建筑物质功能于社会文化意

义结合的重要性,进而从根本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建筑创作中的符号运用

建筑符号学识人文科学应用于建筑领域中的一种理论,最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后来得到皮尔斯与莫里斯的发展。勃罗德彭特与詹克斯在建筑界积极提倡这一理论。

建筑符号学认为一切建筑的意义都是由符号的表现产生的,如果建筑失去了符号的表达精神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在建筑创作中必须重视建筑符号在三方面的功能:即建筑符号的结构功能、建筑符号的意义功能、建筑符号的应用功能。

建筑符号与语言符号一样,具有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双重属性。表层结构常表现为平面功能的布置与体型的构图及色彩处理等。深层结构蕴含着建筑符号处理的目的与意义,以及说明什么问题。如果忽视深层结构的把握,则将导致形式主义。符号的类型大致可分为:几何型符号、历史性符号、抽象象征性符号。

建筑中运用符号其意义多表现在文化层面,能引起人们的联想。正是由于建筑符号同时表达了“能指 ”与“所指”两方面的功能,因此可以为建筑创作提供丰富的联想。能指表达的是具体的形象,所指则可象征某种意义,这对建筑的创作,从体量到细部都能有启事作用,尤其在纪念性与公共性建筑的创作中,这种象征符号的消闲尤为重要。

建筑符号的应用已成为当今各种建筑思潮的标志,这种标志的所指应该是与约定俗成的。自古以来,各种建筑风格与流派无不表现出不同的建筑符号象征,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在建筑符号方面的应用已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手法,这对当今建筑的创作无疑能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

4 建筑类型学

建筑类型学作为一种分类组合的方法理论,在建筑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基础,符合地域性及历史文化的特征。建筑类型学具有深刻的哲学基础和丰富的方法体系,在建筑的时间中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罗西、昂格尔斯、克里尔等人都在发展建筑类型学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为了从根本上揭示建筑的统一性与变化性相结合的规律,建筑类型学着重探讨了建筑的本质及其原型。如果我们没有一种能归纳一切的准则,那么我们就不可能从建筑的原型中获得统一的基础和变化的规律。建筑是由人所创造的,建筑的历史可以直接追溯到人类的原始社会。今天的建筑是不管其如何标榜自己的创新,其创作的灵感总也无法逃脱原先只是的积累,必然是对.. “记忆储藏 ”中的记忆片断进行选择和加工。这种选择与加工即是创新,也是类推的结果,它是建筑类型学所要解决创作过程的认识论。建筑类型学一方面可以看作是对历史建筑文化的总结,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设计方法中理性主义的继续发展,对于建筑创作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建筑类型学从结构主义哲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建筑进行了剖析,因此它并不是人对建筑关系的理解而是建筑对人影响的解释。它强调先存的建筑现象的重要,同时也考虑新的生活形式的不断产生,更注重两者的承袭。

类型学研究设计灵感从哪来,它在哲学上属于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其第一个特点是用自身来解释自身,第二个特点是在变换中被承认。方法论上认为设计应先有原型存在,并可以变化,但必须先有意志的形成过程。应用时先定母题再进行转换,达到既变化又统一。是一种比较理性的设计方法,强调本源性与物质第一性对人的影响,认为人的创造思维应该遵循客观环境的母体来进行变换。

建筑类型学的设计方法重点在于三方面:即类型选择、类型处理以及类型与城市形态的关系。

建筑类型学应用很广泛,首先建筑类型学可以作为阅读城市的手段,它能通过研究建筑类型与城市的关系,探索城市形态。其次。类型学可以作为认识建筑艺术水平的方法。通过用建筑类型的比较,重新认识过去曾经存在并起作用的建筑文化的影响。第三,类型学可以作为建筑创作的工具。类型学在设计方法论上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昂格尔斯类型转换的方法、罗伯特・克里尔空间类型的处理方法、罗西的类推方法、列昂・克里尔城中城的设计方法等。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建筑类型学在建筑领域内寻求理性,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建筑活动,并已成为重要的批判性与实用性的双重工具,对建筑的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5 建筑设计结合生态环境

生态建筑学使人们对生态环境与建筑生态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生态环境对城市建设与人类生活至关重要。人类几千年的建筑史都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它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地区特色与民族传统。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正在不断增加。

生态建筑学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的任务是改善人类聚居环境,其目标是创造自然、经济、社会的综合效应。建筑师应尽可能不干扰环境的情况下解决功能、美学等问题,并进一步在设计的某些方面改善环境。在尊重自然的同时,积极地使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上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索勒瑞把生态学和建筑学相结合产生了生态建筑学。1 969年美国景观筑师表克哈格所著《设计结合自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

生态建筑学立足干生态学原理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建筑师所关心的不是生态学的全部内容,而是一部分。其一是与建筑设计相关的生态问题,那些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有规律的,限制性的因素。其二是要确立生态平衡观点及其两个原则:整体有序和循环再生原则。生态建筑学的目的是结合生态原理的决定因素,在建筑设计领域中谋求解决工业革命后城市化发展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从理论探索、建筑实践和立法措施三方面探讨如何改善人类聚居环境,达到自然、社会、经济效益三者的统一。现在生态建筑学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探索以全面整体的思想考察自然与人工综合的生态环境。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建筑与生态环境的结合。

6 行为建筑学

行为建筑学识研究人类行为与建筑环境关系的学科,目的在于建立一套符合行为规律的科学设计程序及理性的建筑设计方法。行为建筑学一词是美国建筑学者海姆赛斯于1 977年提出的,他在同名书中,强调以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并试图建立符合行为规律的设计方法论。他的这一建筑著作的出版为行为科学应用于建筑环境的研究起了重要作用。

行为建筑学研的重点在于设计方法的改进,其中主要包括:视知觉与建筑形式的研究;关于符合行为规律的设计程序理论和定量化设计方法;有关社区的空间行为与规划设计的关系等方面。

根据视知觉与建筑形式美学要求进行设计时行为建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建筑形式历来是建筑师所关心的问题。本世纪以来,西方许多美学家长期致力于形式美学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理性分析抽象形式的规律和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这种美学体系对现代建筑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格式塔形式法则的核心在纯几何形式中寻求“有意义的形式”。格式塔的方法基本遵循着“基本元素走向组合”的模式。

格式塔的元素组合原则注意下列特征:对称性、包容性、整体性、协调性、规则性和最大的简洁性。当一个形式具有维持其结构所需的最少元素时,就达到了最大的简洁性。多余的元素可能会起到美化作用,例如建筑的结构与构造元素是必须的,而装饰构件则成为附加的元素。格式塔的图形往往具有一种表现特质,因此,有关建筑物的形式会使人产生如轻松,沉重,明朗等的感觉,这是由于它的图形与视觉反应有关,这是和格式塔的“同形”心理概念密切相关的。

行为建筑学研究的第二个主要内容是符合行为规律的建筑设计程序理论和定量化的方法。建筑设计程序理论和相关的定量化方法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受到系统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的影响。这一方法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总的趋势是由严格的科学理性方法过渡到有弹性的情感思维相结合的方法。

有关建筑设计的定量化问题时和程序设计理论相联系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收集整理设计资料和有关的信息;②对专业性较强的建筑类型进行系统的功能分析和最优化布置;③对建筑使用后进行定量化评价,也包括对设计方案的优劣评价,这是建筑决策的有效工具之一,目前在西方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行为建筑学研究的第三个主要方面是注意空间行为与规划设计的关系。规划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考虑空间行为的规律,这样才能符合人们生活社会文化习惯的需要。为了在规划设计中达到这一目的,通常应注意两方面的因素:认知地图的功能;私密性、领域感和个人空间的处理。

认知地图是指人们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认识能力,建筑与城市布局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知程度。运用认知地图的分析方法是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通过对城市距门的调查而建立起城市与建筑设计的参考框架,这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理论。1980年凯文・林奇出版的《城市意象》一书,将城市的意象概括为:道路、边缘、区域、节点、标志。

私密性、个人空间和领域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要求,直接影响到人的安全感和生活舒适程度,但不同的民族和社会表现出有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建筑师与规划师在设计时注意这些特点和要求,以满足人们活动行为的需要。

7 建筑设计结合人的心理

环境心理学是自然科学与建筑学相结合的一项理论。简单的说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预期周围物质的和精神的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从心理学中脱离出来独立发展。研究环境如何适应人的需求。主要研究:如何认知环境;环境的空间属性;如何感觉环境及对环境做出审美评价的问题。

建筑心理学是环境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对建筑学的一些具体问题作一般性描述,将心理学、社会学的有用知识用于解决建筑设计与规划的实际问题。建筑师运用建筑心理学的原理于自己的创作过程中,以求进一步使人们感觉到舒适优美。

建筑心理学的重点是研究建筑环境中的人的心理现象及行为特点。目的是用心理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探讨,以塑造一个又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环境。

建筑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同样是应用格式塔心理学与环境视错觉原理。阿恩海姆用格式塔心理学分析建筑形式,主要是对亮度的平面关系的研究。1977年他发表的《建筑形式的动态》一书,指出可以通过形状的几何特性、尺寸、面积和位置来表达建筑的性质。他认为存在着一系列决定艺术表现和意义的心理力场,如扩张、收缩、推拉、上升、下降、前进、后退等,运用他们可以达到建筑的表现力。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点、线、面、体等几何性元素在人的知觉中有一定的表现品质,这种形式感不是逻辑推理的产物,而是人的心理结构与环境模式的一种呼应。

建筑心理学利用环境错觉的效果。错觉是一种有趣的心理现象,在建筑创作中可以加以利用达到较好的效果。建筑形状与视觉的关系,空间形式的力感与动感,建筑的情态特征,也都是建筑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建筑创作中较好的运用建筑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于提高设计水平有很大帮助。

8 建筑模式语言

在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研究中,建筑模式语言是一支比较有影响的理论。其创始人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克里斯托佛・亚历山大教授,他曾为此写了一套丛书,共三卷:第一卷

《建筑的永恒之道》、第二卷《建筑模式语言》、第三卷《俄勒冈的实验》。三卷是一个整体,目的在于提倡用新的设计方法论代替现行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体系,从而使建筑师与规划师能

跳出传统的思想束缚而进行独立思考与大胆创新。

作为一种新的建筑与规划设计方法理论体系,《建筑模式语言》是它的核心,它为建筑师与规划师提供了全面思考设计方法的模式,因而该书自1977年在美国出版后在世界范围引起了巨大反响,被称之为新建筑设计方法理论名著。该书所列举的253个模式不一定能概括全部规划与建筑问题,但至少能为使用者提供一种类似思考的模式,并能举一反三,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应用价值,可以供建筑师、规划师郁广大建筑研究工作者作为参考。

9 总结

目前,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热潮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建筑模式语言、图式思维理论、建筑类型学、建筑形态学、建筑符号学、行为建筑学等设计方法理论都各有特色,已为建筑创作领域提供了更多的科学手段,使当代建筑常作日益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罗杰・斯克鲁顿.建筑美学.国外建筑理论译从冲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

【2】诺伯格・舒尔茨著尹培同译.存在・空间・建筑.19990

【3】诺伯格・舒尔茨西方建筑的意义.中国建筑x-J.k出版社.2005

【4】G・勃罗德彭特等著乐民成等译.符号・象征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5】汪丽君建筑类型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5

【6】库尔特・考夫卡著黎炜译.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3.

建筑与环境论文篇(5)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

前言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能源储量是有限的,如果过度消耗,必然会带来能源紧张的状况,这样会严重制约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因而如何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随着各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能源利用的充分认识,已将各类先进技术应用于建筑当中,及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也实现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当代建筑发展的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不仅应作为建筑创作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而且应成为建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并为建筑的功能、空间、形式、技术、经济、文化和艺术注入新的内涵,同时极大地拓展建筑理论探索和创作设计的领域,因而也相应地为建筑评论拓展了崭新的视野。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衡量人类一切建筑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将成为建筑评论的基本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创作原则也应成为建筑评论的重要标准;而当代建筑评论在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和创作设计原则,在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理论和方法,在引导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创作设计实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交流经验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并把握相应的理念原则和标准,是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评论活动的关键。所谓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作为一切建筑实践的基本指导原则,而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理论、建筑创作设计、建筑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以及建筑管理法规和运行体制等等都可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绿色建筑”正是对“可持续发展建筑”概括而形象的称呼,其实质是“生态健康的建筑”。绿色是自然、生命和生机的象征,意味着成长和发展,绿色建筑就是以生态学的科学原理指导建筑实践,创造人工与自然相互协调、良性循环、有机统一的建筑空间环境,其基本原则和评价标准可简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原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要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人工环境要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节约资源和能源、高效利用的原则。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使用运行和管理维护等一切建筑活动应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耗;提倡经济、合理、实用、高效,反对铺张、浪费和奢侈;采用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适用技术相结合、行政干预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健康卫生、无废无污的原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应采用无毒、无害、环保型绿色建材,采用耐久性的、可循环、重复利用的材料;尽可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地冷等自然清洁能源;应设置水循环利用系统和固体垃圾、废物的收集、回收和处理系统等;大力发展立体绿化,充分发挥园林绿化保护和改善建筑环境的作用,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渴望。灵活开放,适应发展的原则。建筑的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要求建筑空间应具有包容性,功能应具有综合性,使用应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及易于发展的可扩展性,从而使建筑的使用功能具有与其物质结构的耐久性相适应的持久生命力,不仅能很好地满足其当前的使用要求,而且应避免建筑物因其功能失效而大量、频繁地拆除重建,使建筑具有潜在而巨大的节能、节材、节约资金以及减少生产和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等综合效益。应把建筑及其规划设计当作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生长过程,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要做到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为扩建和改造留有余地,提倡“弹性设计”、“预留设计”和“潜伏设计”等,优先采用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的建筑结构和设备系统;发展模块化、标准化、易于维护。生态建筑文化和美学艺术的原则。绿色建筑应以其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方式表达现代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识,创造自然健康、亲切舒适、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具有传统和地方文化意韵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环境艺术。

3 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

当代绿色建筑应以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原则为主要发展标准和依据,以建筑的生态环境理论和创作设计实践为重点,使建筑与能源利用进行完美的结合,为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只有充分认识到以下各方面的内容,才能为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和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政策纲领、行动措施以及建筑学为适应时代要求积极探寻人居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紧迫性。建筑设计师应担负起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为人类创造健康、舒适、优美生活环境的社会责任及其职业道德。与生态、环境、能源等相关的学科理论和知识在绿色建筑规划、创作设计中的综合应用。节地、节材、节能的建筑设计原理、方法和技巧。绿色建筑技术,如绿色建材技术、太阳能建筑技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建筑环境调控技术、节能建筑设备技术、太阳能、风能发电技术、建筑节水、水循环利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等;居住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技术、智能化绿色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等。

建筑与环境论文篇(6)

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和特征,然后对我国的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做了相关分析,最后本文为推进我国的绿色建筑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能源;可持续发展

1 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之内,以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材,节水,节地) ,保护环境并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高效和适用的居住和使用空间,力图把建筑建设成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并不意味着一般意义上的绿化、花园等,而是代表一种象征或者概念,指建筑对于环境是无害的,能够充分利用环境和自然资源,且在不破坏环境的基本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建设的一种建筑,又被称为回归大自然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绿色建筑的内涵包含四个方面:

(1)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提供给人们健康、高效和适用的居住和使用空间;

(2)保护环境,强调减少环境的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3)节能,强调减少资源浪费;

(4)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学术界,绿色建筑有两个观点比较一致:

(1)要求关注建筑本身在生命周期内(从材料的开采、加工、运输到建造、使用,再到维修、更新直到最后拆除)各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2)要求关注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自身周围环境的影响。

绿色建筑遵循绿色平衡理念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整体设计,集成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绿化配置、地热利用低、太阳能利用、能耗围护结构、智能控制、绿色建材和中水利用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了人文与建筑、环境与科技的统一和谐。绿色建筑具有六大特点:综合措施有效节能、资源利用高效循环、选址规划绿色合理、建筑功能灵活适宜、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环境健康舒适,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而且能源与资源的消耗经济合理,对绿色环境的破坏最小。

2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城市化率将会从目前40%左右发展到21中叶的75%以上,这意味着,每年约有1200万到1500万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而每个城镇人口的平均耗能比农村人口高3到3.5倍。同时,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建城乡房屋面积将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是高能耗建筑。现有建筑接近400亿平方米,其中95%以上都是属于高能耗建筑,能源的利用率仅是33%。在建筑建造和使用全过程中,能耗占全部资源与能源的50%,这也增加了环境得负荷。这些对我国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将是一种巨大挑战。因此,必须着重发展绿色建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理念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3 我国绿色建筑目前存在的不足

3.1 法制建设和激励机制的建设有待完善

(1)只有节能和节地的相关规定,缺少对环境保护、节材与节水方面的法规;

(2)忽视了物料的生产、运营、维护、拆除和回收的相关政策。

3.2 绿色建材行业发育不健全

(1)片面强调材料的性能使用,对于材料在生命周期内的安全环保缺乏考虑;

(2)缺乏合理有效的绿色建材的认证体系,对绿色建材的评价过于简单,盲目追求新型材料。

3.3 对绿色建筑的理解片面

绿色建筑的核心,是根据当地的环境,运用建筑学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地安排建筑和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同时具备良好的室内条件与建筑物的调节能力,并具有节能、节水、节地、改善生态环境减、延长建筑寿命、少污染等优点。但有人片面地认为,加强绿化就是绿色建筑;建筑物的节能就是绿色建筑等等。

3.4 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

目前我国关于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的理论研究比较局限,多停留在关于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和生态学理论对于建筑学的指导,缺乏实际的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和环境效果测试分析。关于农村绿色建筑的理论研究较少,工程实践则更少。

4 推进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的建议

4.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与激励政策

(1)针对建筑节能相关问题,对相关法律进行适当的补充和修改,同时制定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

(2)出台财政补贴、绿色贷款和减税政策等方面的激励政策,支持新能源、绿色产品、绿色建筑的开发和建设。

4.2 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体系

评价体系是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还未形成体系。建设部最近出版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这是一套科学、全面、简明、易操作的评价体系和, 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绿色建筑事业的健康发展。

4.3 加强科研与宣传教育培训

在科研方面加强与国际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重点开展应用方面的研究。在城乡地区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 使绿色建筑观念深入人心, 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全社会支持,它的实现必须具备一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道德方面的激励体系与可靠的技术支撑。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与我国基本国情的背景下,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绿色建筑实践将促进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提高人类自身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GBTF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建筑与环境论文篇(7)

关键字:生态建筑理论 住宅设计 运用

中图分类号:[F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生态建筑综述

WHO(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人的精神和身体等方面都保持在最佳状态。据此可得出“生态住宅”(也称“健康住宅”)是指建筑材料、噪声、生活和生态环境等必须绿色、环保,以人体健康作为建设原则。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进步,生态设计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建筑工程建设中,它也是人类思想进步的具体表现。随着生态资源的日益短缺,生态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将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因此生态建筑理念将会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主流理念。

二、生态建筑的特点

生态建筑,是指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遵循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原则,对整体建筑(内外空间)的各种物质因素进行组织和设计,使其在建筑系统内实现有序的循环与转换,以获得一种生态平衡、无废物、无污染、低耗高效的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建筑的指导思想,生态建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建筑与人、自然的和谐共存,也就是秉承“人本主义”,通过使用人工方式、利用自然环境,来为人类创造出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要对自然资源使用情况加以控制,尽可能地达到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与回报二者间的平衡。美观、舒适、高效、健康是生态住宅的主要特征。

(一)健康、舒适是基础

人体舒适感是生态住宅的首位要求,比如温度、湿度的适宜。另外,生态住宅还必须满足“健康”要求,即对人们身体、心理健康有益,例如:为保证空气质量良好,需要建筑的通风良好;为较好地实现室内消毒、杀菌,建筑需日照充足;装饰材料需要无污染、无辐射等。要在心理方面达到健康标准,建筑需要满足人们生活所需的安全性、私密性要求,同时还要满足人与自然交融、邻里交往等要求。建筑、自然二者的和谐状态也是住宅“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应当尽量降低带给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例如:降低固体垃圾、CO2、有害气体等污染物的排放量。

(二)节能、高效是核心

高效,是指将能源、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尤其是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节能,是指降低能源消耗,以达到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如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海洋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以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等)的依赖程度。

(三)美观是精神需求

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一除了体现在物质、能量方面外,也同样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它包括了建筑与社会文化、自然景观三者的有机融合。建筑的美观满足的是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同时也是建筑与自然、社会文化和谐统一的完美境界。

三、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不仅包含了建筑的空间结构、总体布局设计,还包括了相关的绿化结构、能源利用等相关配套设计,它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性设计。其设计目标和立足点都是提高人类的居住环境和生命质量。生态建筑设计是指综合运用生态学、环境学、建筑学等知识,对住宅建筑进行设计,使其成为一个有效的生态系统,保障人们生活环境的舒适性和环保性的一项设计活动。生态住宅设计的技术策略有以下方面:

第一,能源系统、物理环境的设计。物理环境是指热、光、声环境。主要体现在建筑规划、建筑能源系统设计、建筑单体设计等,这些设计与建筑材料的选用、绿化设计紧密相关,它是生态建筑设计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最易被忽略;第二,智能化住宅小区。它包括了物业管理、设备控制、信息管理、通讯、安全防护的自动化和家庭智能化;第三,节约能源与土地资源,做好固体垃圾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环保处理。

四、生态住宅理论的实际运用

(一)住宅的通风设计

在进行住宅设计时,将南侧建筑的东边、西边设计为空中花园,利用垂直百叶对夏季东风进行引导,使其入室,增强自然通风;将建筑北侧设计为辅助功能空间,如卫生间、交通核体,对冬季北风形成阻挡。对于建筑主体、周边建筑间的距离设计要足够大,对于开窗面积的设计也不宜过小,以利于冬季日照进入室内。开窗面积应设置为外窗面积的30%以上。另外,对于外窗气密性,还要求高于4级(GB7107《建筑外窗气密性分级及检测方法》)。

(二)遮阳设计

热辐射和阳光照射是引发居室热环境的重要原因。遮阳设计,是指将建筑的凹凸变化设计为维护结构,以减少室内日照、降低辐射热量。具体做法是:结合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通过相关计算,深入分析个体建筑与建筑布局间的关系,以及采光、遮阳、日照情况,对建筑的基本遮阳、日照要求进行判定。

(三)建材的节能设计

对于生态建筑的设计,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前提下,节省建材、发挥建材性能是重要设计原则。比如:结合科学的计算和实际经验,使建筑结构的配筋率达到最低,以节省钢筋用量;通过掺入添加剂,来减少水泥用量。此外,还可以通过设计建筑形体,来提高节能效果,比如体形系数、平面布局、长宽比、朝向、表面积系数等。屋顶、门窗、墙体、有效遮阳、热缓冲区的合理设计,有利于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的提高,达到节能目的。

针对北方住宅建筑,保温蓄热是生态住宅建筑的重点内容。在设计中,要改变传统的单纯加厚墙体方法,将其设计为复合保温墙体,使用复合保温材料,降低维护结构的导热系数,从而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另外,为了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墙体的建筑材料还可以使用可循环利用材料,如粉煤灰转、草砖结合生土等。为更好地实现建筑的保温隔热,还应当采用坡屋顶与平屋顶相结合的屋顶设计,在建筑的向阳面设计为坡屋面,以接受阳光辐射,增大阳光收集量。另外还可以在坡屋顶内部吊顶,将保温层铺设在吊顶上,来增强保温隔热效果。

(四)噪声、污染控制

防噪声系统、污染控制是生态住宅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合理设置绿化带,保持住区气流的流动性,有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住宅设计初期,设计者应先勘察施工现场,对环境污染、噪声进行测试,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地区,要采取相关措施加以改善。若噪声超标严重,要考虑采用双层玻璃,以降低噪声污染,同时满足通风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敬民.试论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0).

[2] 李鑫.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6).

[3] 徐征.浅谈生态建筑理论与建筑住宅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