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有机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2 17:38:46

有机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篇(1)

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唯一尺度,抛开标准谈安全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科学的。我们所说的“标准”,就是人们对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中重复出现的事物和概念,结合生产实践,经过论证、优化后,由有关各方充分协调后为各方共同遵守的技术性文件,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经验的总结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标准也是一种技术规范,它是以人们已掌握的科学技术理论、原理、方法去指导、约束、限制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技术性活动。它告诉人们如何使自己生产的产品符合使用要求。它还告诉人们在某项生产活动中的工作程序、工作要求、工作方法,指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或禁止的。标准可以帮助和促进人们掌握科学的生产技术,避免由于不科学的技术行为造成不良的后果,防止由于违返自然法则而受到的种种惩罚,以致造成深远的灾难性后果。所以说,安全农产品标准是农产品质量和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是生产活动的技术和行为规范,也是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保证产品质量和规范经营行为的法律依据。

2有机农业的技术体系本质

有机农业是指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这些技术包括选用抗性作物品种,建立包括豆科植物在内的作物轮作体系,利用桔秆还田、施用绿肥和动物粪便等措施培肥土壤保持养分循环,采取物理的和生物的措施防治病虫草害等等。广大消费者经常有一个误区:以前没有化肥、农药的时候,生产的产品都是“有机产品”。那么自然而然,目前在选择食品时,趋向于“农家、野生”等等字样的宣传。其实,有机产品与古代无肥无药产品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说有机产品禁止农药、化肥和转基因技术,这是技术底线,换句话说,它是有机产品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虽然有机产品肯定是不施农药化肥的,但是不施化肥、农药的产品却不一定是有机产品。有机产品必须满足如下三个条件:标准化生产;可追溯;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抛开独立第三方认证这个管理因素外,其标准化生产和可追溯均为食品安全的必要条件。国家标准GB/T19630-2011的名称是《有机产品》,也就是说,有机产品首先它必须是一个产品,必须有其商品特性。有机产品首先是一种商品,有一定的成本与合理的价格,应该能够批量的规模化生产,等等。因此,所谓“后院种的菜、自家养的鸡、云雾山顶采的茶”等等虽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它们不是商品,不具备批量、规模成产的条件,也就不会有可估算的价格,必然就不可能持续、有效的为广大消费者所服务。另外,有机生产中不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必须面对更为严格的土壤培肥(饲料配制)和有害生物防控的问题。任何一个规模化生产的基地,都必须面对这个问题。所谓的“周边环境好,没虫没病”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具代表性的。因此,有机产生其本质必然是一套完整、严谨的技术体系,规定了产地环境、目标品种、农业投入物要求、有害生物管控、储运追溯等等都有严格的指标要求与生产方法。只有这样,无论在何处、无论生产者是谁,只要能够达到标准的要求,按照一个固定的标准要求去生产,那么其产出农产品质量必然是有保障的。

3标准对有机生产的促进作用

有机农业论文篇(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业生产受到较大的影响与冲击。主要表现为耕地的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不能充分满足要求越来越高的农业生产需求等。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是无机农业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长期以来对土地资源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农业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机农业又称生态农业,其主要特点是将各种先进的生物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传统无机农业生产技术生产方式过于粗放,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运用的化肥、农药以及生物生长调节剂等含有过多的有害物质,不仅影响农产品质量,也威胁农业生态化境,对土地、空气等均有一定的污染。有机农业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含有生物酶等元素的有机肥料,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少,可以达到绿色生产的目标。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无污染性应对我国当下的农业生态环境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2无机与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结合在我国现实条件下的优势与不足

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所运用的生物肥料不含有污染性的元素,因此能够有效节约各种石化资源的运用,并且在较大程度上保护农田生态结构,使农业生产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均得到良好保护。因此有机农业生产技术能够有效弥补无机生产技术的弊端。在我国当前形势下要实现无机农业生产技术与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结合,必须充分考虑2种生产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无机农业生产技术与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是不同农业发展历史阶段的产物,必须充分认识它们运用的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农业生产模式虽然能够节约大量的石化能源降低农业生产的物质投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但是其缺点是不利于农业的快速增产和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往往需要各个协作部门的分工协作,因此也不利于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无机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优点是能够迅速地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且有利于农业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但它却需要消耗较多的化石能源和使用较多的物质费用投资,并且易导致土壤肥力的衰退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以上问题若得不到妥善解决,那么无机农业生产技术则很难与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实现联合。

3在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如何处理有机农业技术与无机农业技术之间的关系

我国农业发展类型呈现多样化特点,而且农业结构比较复杂,就一个城镇而言,不同的地方也有一定差异的,因此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有机与无机农业生产技术的结合。但是可以通过设立近期目标的方式逐渐引导两相结合式的农业技术的发展,比如建立以有机农业为主以无机农业为辅的生产模式,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推进,从而慢慢实现2者的有机结合。要确立长期的有机与无机农业生产技术结合目标,建立有机与无机农业生产技术结合的生产模式,在满足当下农业生产效率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农业生产活动的内部平衡,在生产过程中逐渐渗透各种先进的有机农业生产技术项目,维护农业生态平衡,提高自然环境质量,推动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促进农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有机农业论文篇(3)

(一)我国有机农业的生产模式

(1)“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即“公司+农户”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是新兴的农业产业化形式之一。通常由贸易公司为主导,与农场、农民或合作社签订有机生产合同,并负责以优惠的价格收购相关产品,并进行销售,是一种“有机订单农业”模式。公司和农民或合作社在这种模式中形成了“风险公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这种模式在中国比较普遍。(2)专业合作社模式。主要有农牧业生产合作、生产资料供应合作、产品加工销售合作、经营管理和技术信息咨询合作以及信贷保险合作等。大多是中、小农户自愿联合集体加工或销售;社务由全体社员协商,投票民主议决;其收入一般是在扣留必要的公共积累后,按社员投入多少进行分配。专业合作社由于其组成方式特点,决定其存在一些缺陷,如对新事物接受慢,过分依赖外部技术培训或指导,缺乏主动将技术与当地实际相结合的能力,组织结构松散,抗风险能力差,农民集体或团体组织活动的不稳定性或脆弱性等。

(二)我国有机食品的销售渠道

我国有机食品的销售渠道多样,以超市为主,此外还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农户(农场)直销。这种方式没有中间商,减少了流通环节,生产者的收益高。目前北京、上海等地都设有有机农夫市集,消费者与生产者直接会面进行交易。以会员制的形式,根据客户订单直销并送货上门的销售渠道也较为广泛,如正谷、沱沱。(2)有机食品专卖店销售。有机专卖店在国外较为普遍,比较知名的如美国的WholeFoods等,德国有机食品专卖店有5000多家。我国目前专营有机食品的专卖店不多,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等对有机产品接受程度较高的城市。这种销售渠道主要依托大中型有机食品批发配送中心进行物流,专业化程度高,可靠性强。(3)传统店设专柜、专区销售。目前国内各大商场超市均设有有机产品销售专柜或专区,一些规模大影响力高的有机知名品牌设立有专门的店面或柜台,如吉林精气神黑山猪、仙芝楼有机灵芝等。(4)电子商务销售。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为有机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潜力巨大的销售平台,各大电商为满足消费者需求,都为有机产品设立了专区,如天猫、一号店、我买网等电商在首页导航栏都有“有机食品”类别,电子商务平台正在逐步成为有机产品最主要的销售渠道。

(三)我国有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有机农业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上存在明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理论上,有机农业面临一个庞大的市场,但现有企业的规模均比较小,尤其缺少龙头型的企业。(2)市场开发不充分。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宣传不充分,很多人对有机食品的概念和功用还比较陌生。从企业角度讲,目标客户界定和市场细分还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要求。(3)产业链发展脱节。目前有机行业在产供销业务链层面上缺少整合和创新,生产和销售不能很好衔接,需求和供给信息沟通不畅。(4)诚信体系保障不足。这也是食品行业共同面临的难题。有机食品的经验品和信任品特征明显,容易导致一些企业为谋取暴利而作假。由此可见,我国的有机农业供应链管理模式还很不成熟。处于上游的生产和加工企业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较低,不利于生产专业化和集约化;下游的销售渠道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宣传不到位,有机概念普及率低,顾客接受度差;上下游企业间合作不充分,各交易方之间信息不对称,产供销发展不平衡。为促进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应尽快探索出一种适合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以降低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和价值增值能力。

二、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有机农业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有机农业作为新兴行业,如果能在发展初期引入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对今后发展十分有利,对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供应链是指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索形成的网链结构。随着经济发展,市场竞争逐渐由单个企业之间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有机农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各成员间的紧密合作、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降低流通中的交易费用和物流费用。同时信息共享可以提高流通渠道效率,实现供需平衡,防止产销脱节。此外,供应链管理能够避免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诚信缺失,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有机农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一般分析

有机农业供应链管理的一般模式如图1所示。由于有机农业的特殊性,其产业链比传统农业产业链短。从形式上看,似乎已经具备供应链要求的网链结构,但仔细分析发现,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

(二)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有效的有机农业供应链模式,可以承担风险,实现产供销信息通畅,具有足够的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能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食品的同时实现利益最大化。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有机农业供应链管理模式是以公司或集团企业为主导,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为龙头,重点围绕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实行有机联合,进行一体化经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同时,该企业与下游物流企业和商业企业组成战略联盟,保证有机农产品流通的畅通(见图2)。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有机农业供应链组织性强,流通渠道短,便于质量监控,能有力推动有机农业发展。

三、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以龙头企业组织生产和流通

在世界范围看,最理想的有机农业生产模式是由拥有农场全部管理权的公司进行经营,即企业组织模式,但该模式组织管理要求高,投资规模大,目前在我国不具有普遍性。而且该模式中企业是完全主体,农民是以农工/雇工的形式参与生产,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农民增收。相比之下,“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即“公司+农户”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将土地使用和农民生产统一起来,有效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和收入水平,避免多农户小规模分散生产及合作社带来的高管理成本,同时统一管理更有利于全面准确把握生产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企业规模,保证产品质量和有机完整性。“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作用的有效发挥,首先依赖于组织生产的企业,即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首先应实力雄厚,有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国家对此有具体要求。其次,必须有较强的带动能力,可以带动较多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最后,龙头企业应保证其产品具有市场优势。产品质量、科技含量、新产品开发能力居领先水平,主营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产销率达93%以上。目前,如联想控股、中粮集团、首农集团、华彬集团等大型企业已陆续开始涉足有机产业,正谷、和乐康等集生产、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以经营天然有机产品为主的较大型企业正在快速发展,中国有机产品市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但从整体情况看,有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还是非常少,其自身的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也有待增强。政府应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对现有企业进行扶持,支持企业革新技术、强化管理、增强活力,鼓励兼并重组,促进小规模向大规模转变。同时应培育有机食品加工、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以有机农业为主导,在政府引导下,建立一批市场开拓快、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此外,有效发挥这一模式的作用需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该模式下,公司是利益的调控者,农民不是主体,一旦利益不能保证,农民的积极性将会下降,甚至出现投机行为。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合作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在此可以借鉴黑龙江中良美裕有机谷物制品公司的成功经验。为了杜绝个别农民为提高产量偷偷施用化肥的行为,公司制定了按种植面积算收入的方法,农民严格按照有机生产规程进行水稻生产,收获时不管产量如何,公司都会按3万元/hm2的价格支付给农户。这种“保收入”的合作方式是建立在原有模式上的一种创新,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完善销售终端体系

供应链环境下的有机农业流通模式需要良好的销售渠道。现有的3种主要销售渠道中,大型超市一般声誉良好,采购能力强,承担风险能力强,是理想的销售终端。通常进入超市的消费者是一般市民,同时超市对进入卖场的产品有严格的质量把关,产品在销售期间管理也比较严格。长期以来,超市里的食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比农贸市场里的食品更有质量保证。因此,选择超市作销售终端,既可以扩大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同时推广有机理念,又可以确保产品质量。此外,专卖店也是较好的销售终端。专卖店一般都有统一的经营模式和标识,多个专卖店的造势本身就是广告,容易对消费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消费者一般认为专卖店是以著名品牌、主流品牌为主,能够提供优质服务,注重名声,属于相对高端的销售终端,更有利于产品推广。同时,专卖店内纯粹的自有品牌推广便于管理,有利于创造稳定的消费群体,并能及时向上游传递销售和需求信息。总之,良好的销售终端能较好地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作为供应链核心的龙头企业,可以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的合作伙伴作为下游销售终端,也可以自己成立销售公司,建立销售终端。选择合作伙伴可以降低管理成本,但需要良好的沟通协作;自设销售公司则便于及时准确掌握上下游信息,但增加了管理成本。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必须实现供应链上信息通畅,这样做一方面可使销售终端的信息能够向上游准确传递,避免生产与销售脱节,另一方面使消费者可以在终端追溯产品的生产信息。

(三)建立信息流保障

若要形成基于供应链的有机农业贸易模式,必须保证信息流的有效传递。一方面,应搭建信息平台,在各成员之间进行信息技术的有效集成,通过合作建立快速反应系统,实施有效客户反应项目,及时配送和不间断补货,提高物流的工作效率,有效解决目前产业链脱节问题。同时,信息平台的有效搭建,有利于信息的正向传递和可追溯系统的实现,杜绝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风险,加强诚信保障。搭建信息平台,除了技术问题以外,关键是要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保证传递信息准确无误。企业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因此不可能完全消除道德风险。供应链管理理念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供应链管理本身强调长远利益和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上下游成员间的合作,达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根据博弈理论的结论,一次偶然的合作容易导致机会主义行为,而长期多次博弈可以避免欺骗行为。以诚信为前提进行合作,会带来独立状态下无法创造的利益,这种结果会诱使合作各方进一步提高授信额度,以促进下一次合作效率和效益的提升,如此良性循环可使供应链整体信用空前高涨,各成员逐渐放弃短期行为,共同致力于长远目标的实现。具体到有机农业供应链,应尽早形成供应链管理模式,搭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传递所需硬件,加强对企业、农户等供应链成员的培训,同时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用法律约束企业行为。

四、结语

有机农业论文篇(4)

1.1 不断扩大有机肥源

与传统的农家肥与施肥特点相比较,现如今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化肥具有效果快、施肥便捷等特点,使得传统施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有机农业土壤培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农业技术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扩充有机肥源,合理、利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资源,作为有机肥料的肥源,将农村随处可见的废产品变为宝。

1.1.1 开展绿肥种植

绿肥是一种优质的生物肥料源,在供应土壤养分、改良土壤和防止土壤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首先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选择适宜的绿肥品种;其次选择优质高产品种,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如接种根瘤菌、补施磷肥等,采用间作、混播、轮作等多种形式,在重复发挥绿肥多重生物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绿肥单产。

1.1.2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技术不仅可以解决秸秆有效利用问题,还解决了长期使用化肥造成的农产品污染问题,降低土壤中无机盐投入和作物体内硝酸盐、亚硝酸盐的积累,还解决了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还解决了生态种植田块的肥料来源问题,可以做到优质增产。

1.1.3 发展养殖业扩大动物性肥源

以猪、牛、马、羊等家畜的粪便加上垫圈材料构成的厩肥,含有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和丰富的有机质,施用厩肥对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和土壤肥力有良好的作用。发展养殖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改善人们膳食结构的需要,也是为有机农业提供优质肥源的需要。

1.1.4 兴办沼气扩大有机肥源

施用沼肥的作物不仅增强了抗旱防冻的能力,而且提高秧苗的成活率。施用沼肥不但节省化肥、农药的喷施量,也有利于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兴办沼气解决了农民的燃料问题,减少森林砍伐和牛羊对山场的破坏,有利于保护林草资源,促进植树造林的发展,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1.2 加强生态肥料的使用研究,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

利用好氧发酵工艺,生产出优质的酵素生物有机肥。这种发酵的特点主要由以下几点。第一,发酵较为充分。在此过程中利用好氧发酵工艺,将其分为 2 次发酵腐熟,其发酵的时间通常可以达到 2-3 个月。经过充分发酵,有机肥相较而言使用安全。将其可作为追肥,基肥来使用。同时也可将其作种肥,不伤根,不伤苗。第二,消毒完全。畜禽粪便经过反复发酵后,尤其是在高温处理后,将其中的病菌和寄生虫全部杀灭,避免了寄生虫和有害生物的继发性危害。

1.3 采取合理的种植制度,提高土壤自身培肥能力

采用水旱轮作,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深、浅根系作物轮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壤肥力,调节土壤养分;豆科植物同其他作物轮作或间作,豆科作物的根瘤菌不仅可以固定土壤中的氮素,而且收获后残留土壤中的根瘤和根系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果园间作豆科绿肥或牧草,不仅能有效的防止土壤侵蚀,抑制杂草生长,还能培肥地力,同时还能发展养殖业,既提高土壤利用率,又提高土壤培肥水平。

1.4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技术措施。农业技术人员应当根据肥料养分含量、当季利用率、作物需肥规律等特点进行按需配肥,满足作物最佳生长需要,从而解决作物施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实现各种养分的平衡供应,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肥料用量,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同时减少了不合理施肥造成的污染,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2、结语

有机农业论文篇(5)

一、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二元经济理论”是研究转型时期农业机械化问题的理论基础。刘易斯(1964)在二元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著名的“刘易斯拐点”,从初步阐释了农村劳动流转对工农关系的影响。张培刚(1949)在《农业与工业化》中通过论述传统农业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工农关系提出了机械引入农业的两个必要条件,即农产品价格保持较高、劳动力稀少而昂贵,为转型时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作了总体判断。希克斯(1945)、速水佑次郎(1949)、林毅夫(1983)等从土地与劳动力禀赋出发发展了农业技术诱致性变迁理论,为研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Hans Binswanger(1986)在对农业机械化进程作历史比较分析时,提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速度与模式取决于土地与劳动的禀赋、非农产业对劳动的需求、农产品的社会需求,也受资本稀缺度、农场规模、补贴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国内学者对于农业机械化研究成果较多,陈升(1986)提出“户办、小型”的农机经营模式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有着广泛的适应性。许锦英(2002)认为,农机服务产业化能够兼容不同的农业生产规模与经营体制,能够形成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机化发展机制。黄季锟(2002)、林万龙(2007)、李伟毅(2010)等研究了二元经济结构转型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机制。

根据现有研究,大部分文献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农村劳动力流转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正向激励作用,农村劳动力流转改变了农村人地禀赋关系,提高了农业劳动力的机会成本,有利于诱致农机作业替代人工劳动的技术变迁。实际上,从诸多田野调查来看,尽管国家出台了不少惠农政策,但由于农业比较收益低,农村劳动力流转使农业的生存保障功能与经济效益功能不断弱化,农业生产要素追求报酬最大化而“脱农”成为转型时期的重要特征,表现为农地非农使用、农民非农就业、农资非农投入,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总体而言,农村劳动力流转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既有正向的激励也有负面的影响,具体的作用方向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二、样本数据与模型构建

(一)数据来源

按照全面性、简洁性、可获性原则,本文实证分析所采用的数据是除港、澳、台及重庆、海南、外的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85―2008年共24年间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包括2005―2009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统计资料(1949―2004)》、《新中国60年农业统计资料》、《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改革开放三十年农业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农业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4》、《中国统计年鉴》等。

(二)变量设置

1、被解释变量

为了全面度量不同年份、省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本文选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农机化经营总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是机耕水平、机播(种)水平与机收水平的加权平均指数,加权因子分别为0.4、0.3、0.3,它是反映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农机化经营总收入指各类农机化生产经营服务单位(含兴办实体)当年的全部生产经营服务收入和个体户经营农机化服务的收入,它是反映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为削弱计量分析的共线性、异方差与非平稳性等问题的影响取其对数形式。

2、解释变量

本文选取农业劳动力流转率及其二次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非农产业占GDP比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产值、人均农地经营规模、被解释变量滞后项以及截面、时期固定效应项作为解释变量。本文设定农业劳动力流转率=(乡村从业人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乡村从业人员,作为反映农村劳动力流转程度的解释变量。本文选取被解释变量的滞后一期作为新的解释变量,用以考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路径依赖效应。为了反映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其他未知因素的时空特殊性及其衍生的异方差问题,本文设定截面固定效应项与时期固定效应项作为控制变量来解释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地区异质性与时期异质性。此外,为削弱计量分析的共线性、异方差与非平稳性等问题的影响,本文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产值、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取对数形式。

为便于分析,本章对被解释变量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农机化经营总收入、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农业机械总动力设定为Mach、Machs,对解释变量非农产业占GDP比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产值、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农业劳动力流转率、人均农地经营规模分别设定为Indus、Agri、Incom、Labor、Land。

(三)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与变量设定,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构建计量分析模型如下:

Machit=α0+αi+αt+Xitβ+γMach(-1)it+εit

Machsit=α0+αi+αt+Xitβ+γMach(-1)it+εit

Xit=(Laborit,Labor2it,Indusit,Agriit,Incomit,Landit)

β=(β1,β2,β3,β4,β5,β6,β7)T

i=1,2,3,…,28;t=1,2,3,…,24

在上述模型中,αi是个体固定效应项,包括随个体变化而不随时间变化的难以观测的变量的影响,表示对于本文研究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存在28个不同的截距项,且其变化与Xit有关系;αt是时点固定效应项,包括随时点变化而不随个体变化的难以观测的变量的影响,表示对于本文研究的24个时期有24个不同的截距项,且其变化与与Xit有关系;εit是误差项,满足一般假设E(εit|Xit,αi,αt)=0。

三、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一)Mach面板数据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1、模型估计

通过梳理中国农机化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截至1995年,随着农用平价柴油供应正常的取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机械化优惠政策全部废止,而始于1996年河南省小麦跨区机收作业标志着中国农机化发展从自给性的农户自营农机模式向社会化的农机作业市场模式转变。因此本文以1996年为分界点对面板数据模型分两时段予以实证分析,利用Eviews6.0对模型予以运行,运行结果如下表1所示:

2、结果分析

首先,根据表1的模型估计结果,在1996―2008年期间,Labor的系数符号为负且其二次项符号为正,其经济意义在于:农村劳动力流转与农机作业呈“U”型关系,当农业劳动力流转率在小于临界值增加时,它对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存在逐渐衰减的负向激励。其中可能的解释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转使农业生产要素“离农”程度加剧,尤其是比较收益较低的粮食作物种植。

其次,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1996―2008年期间,Indus(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对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着正向激励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机化发展路径依然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工业化进程的推进(Indus)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甚微,且是负向激励作用,这与国家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化战略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性有着紧密的关系。

第三,Agri(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产值)是反映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标。在整个观测期内,Agri的增加对提高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与1985―1995年相比,1996―2008年时期Agri对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的正向推动作用进一步强化。

第四,模型估计结果表明,Incom(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存在负向激励作用。从经济现实而言,随着改革开放推进,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非农收入的增长诱致农户资金逃离农业与农村,不利于农户采用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方式。

第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1996―2008年时期,Land(人均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利于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在1985―1995年时期,Land对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以及农地适当规模经营的开展诱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二)Machs面板数据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1、模型估计

Machs(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农机化经营总收入)是反映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始于1996年的河南省跨区小麦机收是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崭新阶段。本文利用Eviews6.0对Machs面板数据模型予以运行,得到估计结果如下表2所示:

2、结果分析

首先,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1985―1995年时期,Labor对农机化经营总收入的影响系数估计值为2.235,在1996―2008年时期,Labor对农机化经营总收入的影响系数估计值为0.899,其经济意义在于:在1996年前后,农村劳动力流转对农机经营的影响经历了从负向激励到正向激励的反转,农村劳动力流转对自1996年以来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

其次,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1996―2008年时期,Indus对农机化经营总收入的影响系数估计值为0.997,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T检验,其经济意义: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分工以及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估计结果显示,Agri对农机化经营总收入的影响系数估计值为0.169,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T检验,其经济意义在于: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具有显著地推动作用。

第三,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1996―2008年时期,Land对农机化经营总收入的影响是负向的,与规模经济的一般理论判断是相背离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一个农户或者地区的农地经营规模越大,在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政策扶持下,越有利于推动自行购置农机具的自用型农机模式发展,而农地经营规模较小的农户或地区更容易接受市场化的农机服务。

四、结论

回顾工业化国家的转型进程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机械替代劳动是转型时期农业生产方式变迁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着从传统农业国到现代工业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从城乡二元分割到城乡统筹协调的转变。在此经济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本文利用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流转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转对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存在着负向影响,对以农机社会化服务为典型特征的农机经营存在着正向激励,但对农机装备投入的作用并不明显。

参考文献:

[1] Hans Binswanger Agricult-

ural Mechanization: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Perspective[J],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1986

[2]张培刚. 农业与工业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3]蔡. 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林毅夫.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2

[5]韩喜平. 中国农户经营系统分析[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6]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 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A・刘易斯. 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8]林万龙,孙翠清. 农业机械私人投资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层面数据的探讨[J]. 中国农村经济,2007(09):25―32

[9]许锦英.农机服务产业化是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J].中国农村经济,1998(09)

有机农业论文篇(6)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支持政策

一、导言

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政府已经将发展农业机械化列入国家支持政策,提出走符合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近几年来,有关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如何发展农业机械化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理论支撑。

(一)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制度的历史变迁

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的,伴随着制度变迁发生了重大波折。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市场需求机制为基本特征,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了流通领域,个体农民拥有和经营农机数量迅猛增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当改革的设计目标还远远没有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上时,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一系列实践清晰地走在市场化道路上,承包制中的农机户是最早的市场活动主体,农机经营服务一经诞生即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买自用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理念已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个体私有私营农机为主导的历史时期。农民成为农机投资与经营的主体。

(二)农业机械的功用

农业机械是在农业生产中代替人力和畜力来进行农业耕作的现代化装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传统农业的劳动强度,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另外,农业机械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现在的购机者主要将农业机械作为资本品投资购置,用于提供作业服务来获取收入,增收致富。另外,农机的购置还满足了购机户自身的生产、生活需求,如完成自己的农田作业,甚至将运输机械还作为交通工具使用,成为生活水平的一种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机械在农民中所拥有和使用的程度已成为农民致富、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手段。这些都说明了农业机械在我国具有多功能性这样一个独特的特点。

(三)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颇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原有农用机械化水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等因素影响了农机的户有户营发展水平(陈升,1986)。杨敏丽等学者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显著相关,农机化作业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约1个百分点(杨敏丽,2003)。祝华军利用农机净值建立估计模型得出了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同农业劳均农机净值和劳均耕地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的结论,即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农机净值增加1元,则全国将有11万农业劳动力被农业机械替代出来(祝华军,2005)。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将进行分析。

二、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变量设置

(一)数据资料的选取

在样本指标选取上按照全面性、简洁性、可操作性原则,参阅国内相关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发展的文献,选取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模型,选取时段为1983~2006年。这是因为安徽凤阳地区极少数生产队从1978年年底开始试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的大范围推行是逐步实现的。1980年1月。全国只有1.0%的村庄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1980年12月为14.4%,到1983年底,97.7%的村庄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林毅夫。1988),因此,本文认为1983年是我国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时间分界点。

本文数据均取自历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并进行适当处理,其中,2006年的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是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供的统计数。同时,本文认为在这个时期以1996年为分界时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式和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的影响,本文也有意考察这个政策变化的影响。

(二)变量设置

本文在度量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时,选取了劳均土地经营规模、农民可支配纯收入、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转移比率、农业机械产品价格、政策变化等指标作为解释变量。

1被解释变量——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本文关注的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一概念,对其测算是一个关键,农业部根据耕整地、播种和栽植、收获、粮食、植保和灌溉机械化程度计算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学术界通常取前三项作业机械化程度,按其权重其平均值,但是,这种方法误差很大,业界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计算也颇复杂。考虑到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生产环节差异太大,对机械化要求不同,在此不直接测算各项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而是采用亩均农业机械总动力(PAM)的高低来反映农机化发展状况,其高低可以直接测度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里不考虑农业机械从事非农生产和用于农民生活中的比重,而假定本文所界定范围的农业机械从事的都是农业生产活动。

2解释变量。农业机械的使用目的直接决定其发展的一些因素选择。改革开放前,农业机械以规模经济技术因素投入。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影响其增加的因素显然不同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成为一般的资本品,私人投资成为主体,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从事农机作业服务,获得收益,增加收入,而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目的是降低农业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生活舒适性。因而,农民的收入等个体因素均会对农业机械投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里设定农机作业价格、作业成本以及单位面积作业收入不变,综合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计量分析中考虑以下几个:

(1)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本文以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均经营耕地面积(PFL)来反映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据有些研究和作者的调查表明,地块平均大小(即耕地细碎化程度)比该指标还要小,更适合用在此处分析,但是系统的统计资料并不完整,无法使用,因此,本文借PFL来反映土地经营规模,规模越大,越能充分发挥农机作业的规模效应,降低单位作业成本、地块间转移成本和交易成本。从农业机械发展的总量上看,一些学者预计的由于受到户营耕地细碎化对农业机械化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似乎并没有出现,其中原因值得研究,难道在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可以背离基本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自然规律”?

(2)农民受教育水平。本文使用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反映受教育程度。农民接受教育时间越长,对新技术和信息了解越多,掌握越快,更易于推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会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的提高,使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主要经济指标,生活舒适程度的提高创造了对农业机械技术的需求,推动着农机作业服务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带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民更加有经济能力投资购置农业机械来开展服务,获得过多的收入。

(4)农业机械产品价格。这里取机械化农具定基价格指数(FIP)来反映其影响,该指数越高,农民增加农业机械投资的可能性会越少。

(5)劳动力转移数量。农业劳动力转移越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推力越大,本文采用农村劳动力转移率(RLT)来考察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6)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文中采用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即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相对比重与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所有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之间的比例这一相对数值来比较研究农业劳动报酬的差别。同时,对其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

(7)有关政策的变化。虽然1983年后农业机械的生产和销售取消了计划经济下的调拨配给制度,并已按照市场化运行,但是农业机械作业所需的柴油、生产所需的钢材等原材料还维持着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价格双轨制状态,因此,该时期内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还维持以物资调拨、平价供应隐性补贴的形式。补贴数据与力度无法按照经济指标来获取统计数据。而市场化改革后,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以财政资金为主但资金分散杂乱,本文认为,此研究期间的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的力度不变,本文以1995年为界线设立政策变化虚拟变量(D1)进行检验。

除上述因素外,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受到国家总体经济发展速度和技术进步率的影响。如GDP的增加,改善了农业机械生产和作业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利于政府采取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考虑到与农民人均收入的高度线性相关性,这里仅以RPFI变量进行考察,以避免引进严重的多重共线;国家整体水平的技术进步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使更多品种型号和更高质量的农业机械得以设计生产,农业生产的需求得以满足,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由于农业机械研发方面的投人数据如R&D投入强度没有相关历史统计对比,而且基础理论研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滞后期难以量化,故本文对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归入随机误差项。

三、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模型构建

本研究使用全国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以探究以上解释变量因素可能对农业机械化造成的各种影响及其水平,以及它们中间可能存在的其他关系。首先对亩均耕地拥有农业机械动力(PAM)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经过取滞后期m=1,2,6分别检验,可以看出,PAM不是引起CAP变化的Granger原因,但是,CAP是引起PAM变化的Granger原因,因此,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中不宜排除CAP。本文采用了普通多元线性单方程形式进行回归分析。

(二)估计结果

本文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模型进行估计,并使用Newey-West异方差自相关一致协方差方法校正参数估计值的标准差,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除了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这两个变量外,其他变量都达到了1%和5%的显著水平。但是,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这一变量的符号与预期并不一致。

对模型估计的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受到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比例(RLT)的显著影响,且都有正向影响关系,影响方向与理论预期一致。农民收入提高了,一方面代表着农民生活水平上的提高。农民租用农业机械代替人工完成部分农田劳动的愿望也会随之增强,而且也更具有经济的负担能力;另一方面,农民收入的提高使的农民有经济能力购置更多的农业机械为自己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开展对外作业服务赚取更多收入。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越多,意味着在相对稳定耕地上从事生产的劳动力越少,越需要更多的农业机械来完成更多的农业生产环节,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受到农业机械销售价格水平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讲,机械价格越高,租用农业机械的价格也会高,相对收入较低的农民对其反应越敏感,会较少购置和租用农业机械,这也符合一般的经济规律。因此,价格水平(FIP)对农业机械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理论预期也相一致。

3从理论和经验认识上看,农民文化水平(PFE)越高,越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有利于购置和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但从估计结果看,这一影响不很显著;同样不很显著的还有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理论认为该指标越大意味着农业生产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会越高。农民从种地中获得的收入比例越高,会从根本上鼓励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但估计结果仅在10%的水平显著。

4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构成显著的负向影响,这是与理论预期方向不相一致的一个变量,也与众多学者一致认为的耕地细碎化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观点似乎矛盾。但就我国农村现阶段的具体发展状况和农业机械功用而言,这一结果具有现实性。因为农民购置农业机械一方面为他人提供作业服务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大量的小型农业机械,如小四轮拖拉机、农用三轮车等主要是农民自购自用,有的兼用农民生产、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因此。这一结果说明农业机械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已经出现。

5本文对于政策变化(D1)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的估计结果也是显著的,表明农业机械化对政策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四、结论与启示

从本文对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四点结论,与对相关政策的启示一并总结如下:

第一。农民收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增加对农业机械化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内在力量,国家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收尤其是种粮农民的收入也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第二,农业机械的价格水平还是影响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进行直接补贴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可以提高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提高新型农业机械的存量水平,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而目前不应将小型的行走动力机械纳入补贴范围,通过下面的结论会更清楚其中原因。

有机农业论文篇(7)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模式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也早已经进入现代农业阶段,农业机械化也走进了我国的农业发展之中,且普及速度很快,可以说农业机械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新时期,农业的快速发展也要求农机推广工作者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努力将农机推广工作做到最好,为现代农业发展事业添砖加瓦。

1 创新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

谈到创新农机技术推广体系,首先要以政府的决策为方向,是在健全国家推广组织机构的同时,要大力的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整合各界资源,包括政府部门、农机相关部门、科研部门、民间农机组织及各种传媒机构等社会力量,都参与到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来。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机推广工作也要注意资源的整理与利用,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将农机推广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2 创新的农机技术推广模式及组织体系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模式直接决定农机化推广工作的成效,推广模式就好比开展一项工作的大方向,开展工作的方法一样。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今天,按照正确的、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正确的推广模式非常重要。

2.1 推广机构以政府为主体

推广主体为政府推广机构,推广资金以政府投入为主,适宜于公益性强、社会效益显著、机具投资大的农机推广项目。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体系的形成,亦或是按照哪种模式去发展,都应以政府为依托,以国家的大方向为准则。制定统一的推广政策和法规,实行统一管理。

2.2 农机企业带动推广的模式

这里说的农机企业大多指的是农机生产企业,这种模式的推广主体为农机生产企业。在资金来源方面,还是以企业投入为主。之所以以农机企业带动推广一是因为农机企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二来农机企业本身了解农机市场,也可以给自己带来商机,因此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机大户之间就可以形成一种推广组织体系,互利共赢。另外一种推广体系是在农机生产企业加上农机大户的基础上再加上农机研发单位,这样研发单位与农机生产企业之间也形成了互利共赢的状态。也存在农机生产企业加上中介服务组织加上农机户的形式,这种模式由中介服务组织沟通生产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产销信息,研发单位或企业自主研发提供科技成果和技术支持,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并提供推广所需的资金和设备。且进行具体推广工作的市场运作和售后服务,研发单位进行技术指导,农机大户开展示范作业。这种模式,企业在推广过程中形成了(科研)生产、推广、销售、服务一体化的经营体制。

2.3 民间协会组织推广的模式

这种组织的推广模式属于一种自愿平等的联合,一般都是由政府扶持,农民自发组织的形式出现。形成组织后,一般有三种形式,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比较普遍的一种,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体制的健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迅猛。另外就是农机协会、研究会等的形式,相对于农机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协会可能会员包含的农机企业比较多,农机企业也可能是带头人。这种民间组织的形成对于农机推广工作非常有利,对于农民朋友本身的益处也非常大,有利于信息的整合与传播,减少生产经营的盲目性,降低了一定的风险,促进了农机推广事业的顺利展开,同时也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尤其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民朋友的呼声很高。

3 结语

农机化推广体系、模式等的创新发展,都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体系的形成,亦或是按照哪种模式去发展,都应以政府为依托,以国家的大方向为准则,制定统一的推广政策和法规,实行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晓青.如何创新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J].农机科技推广,2010(12).

[2] 程赛菊.古田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与对策.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机械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5.

[3] 潘玉.论信息建设对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

[4] 刘玉华.浅谈对农业机械化信息建设的认识.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

[5] 赵晓俊,肖学祥.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快农机化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

[6] 林梅,林顺道.对延安农机化发展历史、现状及新趋势探讨.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

[7] 梁立文.关于柳江县农机推广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探讨与对策[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