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业气象论文

农业气象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4 15:15:01

农业气象论文

农业气象论文篇(1)

1.1休闲农业基本概况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其特色主要在于满足人们对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人文活动环境的向往。休闲农业以与大自然密切相连的农业为基点,以乡村休闲为最大的卖点在国内得到迅猛发展,先后形成了农家乐、休闲农场、民俗度假村和休闲农业生态园等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模式和类型。截止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8.5万个村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到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从业人员2800万,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6.9%;年接待游客8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3]。同时,“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方式的转变、新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都为休闲农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1.2休闲农业面临的气象灾害休闲农业是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传统农业和休闲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生态产业。农业生产在种类、品种和布局上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高投入、高产出的果树、花卉、茶叶、反季蔬菜、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产品占据主要地位,通过人工规划布置,与田园风光相结合,营造一种回归自然乡村的氛围。但这种人工农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严重不足,大风、暴雨、冰雹、雷电、强降温、大雪、连续高温以及连续阴雨寡照等气象灾害都可能造成经济损失。大风天气会使农作物叶片机械擦伤、苗木倒伏、树枝折断、落花落果而影响产量。暴雨天气会致使田块受淹,影响作物生长和品质。冰雹和大雪都会破坏大棚的外膜,甚至造成大棚坍塌,对棚内农畜产品带来严重损失。2013年4月山西阳泉出现暴雪天气全市塌损温室104个,大棚41个,露地蔬菜受冻面积50亩,涉及14个乡镇20个基地,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万元。连续的阴雨寡照常常造成种子霉烂、发芽,病虫害的滋生蔓延,导致作物减产。夏季热雷雨能导致鱼塘残渣加速分解,水中还原物和浮游生物增加,耗氧量大,造成水中缺氧,使鱼类感染疾病,甚至死亡。水温在25-35℃、久晴不雨时,草鱼出血病流行。强雷暴天气还会使大面积钢架大棚以及户外务农人员遭受雷击事故。全国雷电灾害统计报告显示,全国每年都有多起农民田间务农遭雷击身亡事件。由此可见尽管很多农园采用了温室、大棚、人工气候室等现代化农业设施,通过环境调控为动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等环境条件,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但仍然受到自然气候条件(如光、温、水)的约束[5,6],气象灾害更对休闲农业具有直接破坏的影响,多发的灾害天气还会影响农园的经营。

2、休闲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分析

2.1、高效准确的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防措施天气变化时刻影响着农业生产,农园依据每日常规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农事,但突发性天气事件往往给农业生产带来不便。准确率高、传递速度快、预报提前量长的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服务效果显著。调研中无锡江阴一位农庄老板谈到去年10月收到气象与农业部门联合的大风天气预警短信后,及时对园内葡萄架和果树进行加固和防护,避免了数十万元损失。同年8月西安灞桥区村民几年来苦心经营的150亩葡萄园遭受大风破坏,预计损失达300万元。如果农园都能提前了解到各类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和预警,就能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同时由于广大务农人员对气象灾害了解甚少,及时获悉气象灾害的研究成果和预防措施,更能提升休闲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2.2、微气候的监测和研究农业微气候监测是指对温度、光照、湿度、风向、风速、气压等气象要素进行连续不间断观测,通过研究分析,准确定量各类动植物优质生长的生态条件和气候指标。准确的气候测报改变了过去天气预报区域性大,生产活动较为被动的状态,使得种养殖过程中施肥、杀虫、喂饲料、清洁等工作时效性更强,生产效率得到广泛提高。同时在人工环境(温室、大棚、人工气候室等)中开展微气候监测可以掌握气象要素随外界环境变化的规律,一些现代化农园通过科技手段调节室内的微气候指标,可以控制农产品的生长指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2.3、精细化的专项气象服务休闲农业具有投入大、效益高、与气候紧密依存的特点。各类特色农产品的发育、开花、成熟等关键期,以及运输、储存、销售需要更精细化的气象服务。在常规天气预报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加工、衍生,开发出针对休闲农业产品特点的多要素预报,以及重点环节的农情气象业务,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结合休闲农业自然景观和休闲旅游的特点,开发有针对性的旅游气象服务,更能适应休闲农业的发展。

2.4、气候资源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物质与能量的可再生资源,其光、热、水等要素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类型、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潜力。科学分析和评估一个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对高效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休闲农业通过改变产业结构,引进新型农产品和特色水产养殖来满足市场需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些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大多未作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部门也无法主动介入引种的科学论证[8],导致当地的气候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产业结构不能因地制宜,损失难以避免。

2.5休闲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休闲农业受制于极端天气事件和病虫害的威胁日趋严重,需要更加完善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体系。休闲农园从业人员普遍对气象知识缺乏,希望气象部门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增强涉农人员对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等实用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近年来新增的各类农业保险为休闲农业避免和减少了种养殖风险,气象部门应参与理赔气象指标的制定,及时为受灾农园提供理赔鉴定服务,减小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3、休闲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候灾害制约着休闲农业的发展。休闲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以期能更好的利用气候资源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中国气象局和各地气象部门为适应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相关技术应用研究,更新气象服务手段,部分地区还建立起了休闲农业气象预报系统,增强了休闲农业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开展创新性研究并丰富业务服务工作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不断完善休闲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各地气象部门逐步建立农业气候资源数据库,并对当地气候资源特征和气象灾害分布和发生频率进行了详细分析[5],构建了特色农产品的周年服务方案和指标集,使得休闲农园布局和农产品选择更加科学。全面拓展多媒体传播渠道,运用LED电子屏、气象预警短信、气象大喇叭等设施,开展为农服务直通车,及时传递气象信息,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二、开展休闲农业专项气象服务。在常规天气预报的基础上,增设了多种气象指数预报,开发了集预报模型库和数据查询为一体的天气预报系统。建立了休闲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及时向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短期和中长期气候预测和气象灾害应对措施。开展了休闲农业微气候监测和研究,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气象保障。三、加强农业气象科研与合作。各地气象部门与高校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加强与农业生产部门合作[9],共建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各类特色农产品气象灾害防御指标、病虫害防治指标、危害等级预报的研究,建立信息共享、联合会商机制,发挥气象科技对休闲农业的推动作用。尽管气象部门在休闲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仍不能满足国内休闲农业迅猛发展要求,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和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气象服务技术能力不足。气象预报信息内容单一,服务产品针对性不强,精细化程度不够,科技含量不高[10],不能有效运用到一些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管理中。传统预报模式的滞后性和中长期预报的准确性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休闲农业对气象信息时效性的要求。目前大多数休闲农园还不具备气候自动监测系统,各地气象部门缺乏休闲农业气候监测网络和远程服务管理。基层气象部门设施落后,各类气象科研成果难以在休闲农业气象服务中展开应用。二、农业气象复合型人才缺乏。多年来,我国农业气象队伍整体发展缓慢,知识层次高和知识面广的农业气象人才较少[7],一线气象服务人员普遍对特色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生理特性和病虫害防治了解甚少,对环境因子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作物生长模拟等研究不够深入,面对气象灾害和病虫害无法做出科学的生产指导,限制了气象服务的水平和实效性。三、休闲农业气象服务机制尚不完善。休闲农业主体是企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专项气象服务是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休闲农业迅速发展的趋势下,气象部门与涉农企业合作方式、服务机制等还有待完善,气象为农服务任重而道远。

4、休闲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方向

4.1转变理念,建立气象服务新思路。气象服务领域从传统种植农业向休闲农业、特色农业、工厂农业等现代农业转变,甚至包括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等“三农”各个方面。服务产品从对大宗作物服务产品转变到开发针对特色农产品的个性化服务产品。服务内容从粗放化服务转变到精细化,从间断转变到全程,涵盖农产品的关键生长期以及存储、销售和运输等各个环节。在目前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上,针对休闲农业的需求,建立一套全面、高效、专业的休闲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4.2加强休闲农业气象服务科技支撑长期内外协作开展农业气象的研究和试验,在深入研究气象因子与作物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特色动植物不同生育期与环境关系的指标体系。加强GIS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动态农业气象模型的应用,使农业气象服务由定性为主转变为以定量为主。同时开发专业化、精细化、可视化、动态化的气象服务产品,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智能化气象服务平台。各地气象部门还要积极推进业务与科研的结合,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休闲农业发展。

4.3加强气候资源区划和宏观规划。发展以气候资料、遥感反演、GIS多种小网格空间插值模型为基础,应用先进区划技术、方法与指标体系,制定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针对各地气候特点,开展休闲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同时结合各地资源环境和市场供求做好区域规划,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合理搭配农产品品种类型,优化资源配置和合理布局产业,充分利用地域气候资源,降低休闲农业生产的风险。

农业气象论文篇(2)

1.防汛作用

洪涝灾害往往都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洪涝灾害有波及面广、损害程度大、损失不易挽回等特点。同时,洪涝灾害也威胁着农业生产中农民的生命安全。故而,防汛便是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较为重要的一个作用。气象部门可以根据降水预测、天气预报等服务措施,凭借着气象部门的网络系统,及时有效地将暴雨预警信息发放出去,让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能够做好准备,进而防止农民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2.抗旱作用

与防汛相对的则是抗旱。全球变暖、气候异常,极端旱灾频发。在这种情况下,气象信息服务就能依据政府和气象台共同搭建的抗旱指挥部,积极分析气象态势,并制定相关措施,确保旱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农业损失能够降到最低。与此同时,气象信息服务可以利用雷达、卫星等进行气象观测,也可以引导人工降雨。

3.农业灾害知识宣传作用

除了防汛和抗旱的作用,农业灾害知识的宣传可以称之为气象信息服务的一种综合性作用。气象信息服务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将农业信息和气象信息汇总、结合,并进行分析,随后将其传播给广大农民,让广大农民能够得到农业灾害相关知识的普及,不断提高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的灾害预防能力。

二、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气象部门都认识到了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重要作用,也在积极利用气象信息服务为农业生产出谋划策、提供便利。但是在实际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

1.气象信息失真

气象信息服务的过程中,预测失误、气象发展分析失误和报告失误等我们往都称之为气象信息失真。具体而言,造成气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1大气运动在计算机上的数值模拟很多时候不能够将大气的真是变化展现出来。

1.2气象预测人员在预测和分析过程中的人为意识也极易造成气象信息失真。

2.气象信息缺乏及时性

气象信息不及时是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存在的相当严重的一个弊端。一旦气象信息缺乏及时性,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进行自然灾害的预防也就不够及时,造成贻误最佳预警时间的情况。尤其是冰雹、雷雨、泥石流等灾害,一旦气象信息的及时性不够,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人身安全的影响将会很大。

3.气象信息没有针对性

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气象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不断提高针对性的气象信息就是其中一项重要要求。但是在现阶段我国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过程中,气象信息大同小异,都是一些常规性的气象信息。没有针对农业生产的具体要求进行气象信息服务,进而导致了气象信息服务对于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气象信息服务顺利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对策与措施

1.加强责任意识和服务观念

要想让气象信息服务能够顺利的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加强各级气象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观念就成了一项重要措施,这就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对气象工作的重视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首先,将提高气象信息服务水平和多方位立体化进行气象预报作为己任。其次,为农民提高真实、准确、及时的农业气象信息应当是每一个气象部门工作人员的服务观念。最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每个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端正态度,时刻保证气象信息服务的高水平、高质量、严谨和科学。

2.不断提高气象信息的可靠度

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各级气象部门都应当不断提高气象信息的可靠度,避免出现失真的气象信息,同时也要保证气象信息能为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发挥出重要作用。提高气象信息可靠度需要做到以下内容:2.1积极进行创新和实践。

2.2不断引进现代科技手段。

2.3积极构建研究业务化和科研业务化的模式。

2.4积极进行预报模式的开发和研究。

3.构建农业气象服务的体系

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气象服务,农业气象公共服务体系的地位都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气象信息服务想要顺利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也离不开农业气象公共五福体系的构建。具体而言,构建农业气象公共服务体系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3.1积极引入研究人员,让气象实验和农业气象的贯彻工作能够能加科学、严谨。

3.2做好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构建的基本规划和设计,确保构建能够顺利进行。

3.3加强对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测、、预防等工作。

农业气象论文篇(3)

关键词:气象;农村宜居环境;作用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11.025

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强调要抓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四方面工作,“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1]。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看,主要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等文明形态。原始文明具有淳朴但却又有盲目性的特点,对自然不构成伤害;农业文明具有依赖性、靠天吃饭、随遇而安的特征,但有时会对自然造成一些伤害,由于伤害程度较轻,大多数可以自行修复;工业文明具有进取、掠夺性的特性,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损害和破坏,许多方面难以修复,因而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过程中必须倡导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就是指取上述各阶段文明优势、避免各阶段文明劣势的高等文明形式,在人和自然的关系方面,反对靠天吃饭的无为,同时也摒弃人定胜天的错误,强调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2-9]。

打造农村宜居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一半以上,农村的美丽与农民的富裕程度直接关系着“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是否能如期完成。一段时期以来,全国各地高度重视经济建设,社会财富快速增加,同时也显著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但却带来一些不良后果,生态层面则表现在土地、水、能源等约束愈发趋紧,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愈显脆弱,不少地区空气质量下降,雾霾天气明显增多,范围越来越大;在广大的农村,则存在着较严重的白色污染(塑料薄膜)、农药污染和土壤重金属超标等现象[10-13]。这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相差很大。

1 气象部门在打造农村宜居环境中的作用

中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气象部门长期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多年来一直把为农服务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打造农村宜居环境过程中,气象部门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较大作用。

1.1 提高气象监测预警水平,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中国是全球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70%以上灾害是气象灾害造成。影响中国的气象灾害分布地域广、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的损失重。中国遭遇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台风、暴雨(雪)、寒潮、沙尘暴、雷电、大风、冰雹、干旱、霜冻、大雾、高温和低温等。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上述极端天气更加频繁发生,这些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加重,气象灾害的反常性、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日益突出,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20年来,中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每年平均达4 800多万hm2,人员死亡4 4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1 800多亿元;每年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14]。

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脆弱区,洪涝、干旱、霜冻等灾害对农业、林业、渔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给中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防御农村气象灾害,要不断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面,保障气象灾害信息及时进村入户;加强农村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和防灾避灾技能的培训,加强农村技术培训基地和防灾科普宣传工作;增加气象科技的贡献率,保障农业的高产稳产;开展防御气象灾害农村基础设施的普查工作,完善修订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村建筑物的防灾标准。

近些年来,中国各级气象部门努力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 全国多数地区24小时晴雨预报和最高、最低温度预报准确率稳定在80%以上;通过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各地建立了由基层政府主导的县、乡、村三级气象防灾减灾指挥动员体系,组成了由专、兼职结合的应急责任人、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等基层气象防灾减灾骨干队伍,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优化与基层水利、国土、民政、农业等涉灾、涉农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显著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

今后一个时期,气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联动”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预案体系、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与民政部门合作,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与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对接融合,不断扩大气象信息员和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覆盖面;加强与水利部门的合作,将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应急预案与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相对接;继续推进乡镇(社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强化气象部门面向政府决策指挥和应急管理的支撑保障能力;加强应用公共媒体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重点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建设,提升预警信息系统能力;开展暴雨洪涝、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和风险评估业务试点,开展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提高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的预报预警超前度和精准度;积极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地方社会发展规划、政府绩效考评。

1.2 加强农业气象业务科研工作,保障农业高产稳产和粮食安全

农业生产属于露天生产,温度、空气、水分和太阳辐射等气象因子既影响农业生产,又为生物有机体的生长提供必需的物质和能量,并通过与自然环境中其他因子的相互作用间接地影响农业生产。这些气象因子的不同组合会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同的影响。当这些因子的组合处于最优状态时,农业产品即可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相反,这些气象因子中的任何一个因子的不足或过量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风调雨顺,年谷顺成;旱涝风冻,减产失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气象与农业密切关系的高度概括;反之,农业生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象条件,如:人们的生产活动是形成农业小气候的重要因子,许多农业气象灾害常常通过一定的农业措施来减轻或防止;另外,人类还可以通过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和防护林带的营造等改造自然的工作来影响一定地区的天气气候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等网络初具规模,基本实现了主要农业气象要素的专业化观测,为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和科研工作提供资料信息;国家、省、市(地)、县四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业气象已成为中国气象部门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相对成熟的一项气象业务工作;农业气象情报预报业务领域不断拓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等已在大部分地区开展,气象产量预报已成为国家和各地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要参考;农业气候资源区划不断深化、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和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业务科研工作逐步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气象部门将逐步开展主要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农业气象条件分析评价,拓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大农业的专题情报;不断完善分析评价指标与模型,进一步提高农业气象情报产品的时效性、针对性与定量化水平;拓展农用天气预报、土壤墒情与灌溉预报、作物产量预报、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物候期预报等农业气象业务,实现其预报产品的多元化,提高产品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时效性;实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灾前风险预估、灾中跟踪监测、灾后评估分析,灾害评估范围、种类进一步拓展,形成稳定规范的业务产品,基本能够满足粮食安全、农业防灾减灾和农业保险的需要;建立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展农业气象业务服务领域,完善、发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立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平台,强化面向政府决策、农村农民、农村合作组织、农村种养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等用户的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和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准确性、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以及现代化水平,农村气象信息要基本覆盖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的用户。

1.3 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需要

气候资源是指人类可利用的水分、热量、风能与太阳光能等,是中国十大自然资源之一,气候资源也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气候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同,因为气候资源不能进入市场交易。各种自然资源中,气候资源最易产生变化,也是变化最为剧烈的一种资源。不利的气候条件是灾害,有利的气候条件是自然生产力,是资源。虽然气候资源取之不尽,但在时空分布上又具有不均匀性和不可取代性,所以,对于气候资源的开发,要正确评价,从实际出发,合理利用。

气候资源中的光、热、水、空气等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不同地区的种植制度的决定因素。作物的熟制、结构与配置方式,因光、热、水、空气等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在制定农业发展规划中,各地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不断挖掘农业气候资源的潜力,提高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如采用间作、套种,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等。

由太阳辐射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风能以及直接可利用的太阳能是气候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18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耗快速增加、温室气体浓度和工业生产排放废物也随之增加,由此产生的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节约、控制使用化石能源,寻找替代能源已刻不容缓。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气象部门将根据地方新能源发展和行业生产需求,细化风能、太阳能普查、区划、评估工作,完善风电功率、太阳能光伏发电预报系统的应用,为新能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今后一段时间,气象部门将努力使农业气候资源评价达到定量化、客观化、动态化,实现农业气候区划的精细化;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适应性分析和研究,使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与气候资源科学利用能力有效增强,以满足生产布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4 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提高村镇建设规划水平

气候可行性论证,是指对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分析和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是指做一项工程或一个项目时,要看当地的气候条件是否符合项目要求,通过评价使项目在进行过程中考虑到当地气候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或极端气候事件,从而避免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型工程的建设对局地气候也会产生影响,如果这种影响非常大,对周围的人类活动以及人的居住有影响,气象部门会建议这个工程的选址重新规划,保证在建设好工程的同时,不破坏周围的环境。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进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和区域开发等工作,新农村小区布局、城镇规划设计和乡镇企业选址等都需要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部门将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气候承载力分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评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把防御极端气象灾害和化解重大气候风险摆在突出位置,指导各地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布局,提前谋划趋利避害的工程措施,改造和加固现有农业与农村防灾基础设施和民宅等建筑物。

1.5 拓展环境气象业务,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做贡献

气象因素是环境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气象因素又对其他环境条件有显著的影响,如空气质量就与大气稳定度和风密切相关。目前,中国已开展了环境气象业务,进行大气环境气象监测分析和大气环境气象预报预警,并与环保等部门建立了预报会商、信息通报、协同应急及预报产品机制。今后气象部门将加强环境气象观测系统建设,依托现有地面气象观测站,增加气溶胶质量浓度观测、气溶胶特性和化学成分观测、反应性气体观测、酸雨观测、温室气体观测、健康环境气象观测、能见度和大气层结稳定度观测等6个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明确的环境污染物基本项目;与环保部门合作,加强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影响、污染物的输送及转化规律的研究,建立完善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分析、预报系统,为环境气象业务提供基础支撑;重点加强雾、霾外源输入和本地源鉴别、细颗粒物的源解析、气象条件与雾、霾的相关性以及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趋势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强化对环境气象科研成果的凝练和业务转化,逐步实现雾霾天气的定量精细化预报,为更好地应对大范围高影响雾霾天气提供科技支撑;开展生活指数预报、健康气象预报以及核泄漏、有毒(害)气体扩散应急预报预警等突发环境气象应急预报预警;开展环境气象服务和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建立环境数据处理平台、环境气象产品制作及服务平台和环境气象分析预报平台的业务平台;建立生态修复和保护气象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生态脆弱区、易灾区生态气象观测网络,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

1.6 促进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基本对策,减缓指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具体措施包括通过节能和以低碳或非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采用固定二氧化碳的增汇技术,也包括人工调节局地气候的一些措施;适应是指通过调整自然和人类系统以应对实际发生的或预估的气候变化或影响,适应的内容包括对气候变化基本趋势的适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适应和对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变化的适应,如海平面上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增高、高寒地区积雪消融和冻土变浅、土壤有机质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适应对策的核心是趋利避害。减缓与适应的两大对策彼此不能相互替代,但又是相辅相成的。虽然减缓是遏制温室效应的根本性措施,但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和技术上的难度,很难在短时期内把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降低到工业革命以前的水平。人类必须采取适应措施以确保社会经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不但为中国人民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和部分生活资料,而且具有与自然生态系统相辅相成和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还为涉农产业提供了目前最大量的就业机会。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有利影响主要是热量资源增加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提高了作物生产潜力,负面影响主要是降水减少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危害加大。针对农业生产主要在露天条件下进行和以生物为生产对象的特点,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充分利用生物自适应与适度人类干预两类适应机制的有机结合与优化配置。前者包括基因、个体、群体和农业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适应成本较低且比较稳定,但适应能力有限。由于当前的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事件往往超过生物的自适应能力,必须辅之以必要和适度的人类干预并付出额外的成本。人为的主动适应措施包括增强受体适应能力和改良局部生境,两类适应措施同样必须统筹配置,有机结合,力争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大的适应效果。

2 结 语

打造农村宜居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农村山水更绿、空气更清新,使农民生活更富裕、心情更舒畅,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既定国策。蓝图已经绘就,战鼓已经擂响,气象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将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打造农村宜居环境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8(1).

[2] 高吉喜.区域生态学基本理论探索[J].中国环境科学, 2013,33(7):1 252-1 262.

[3] 王超英,刘荣志,段晓红,等.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资源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32):248-251.

[4] 董中强,徐芙枝. 中国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J].河南农业科学,2002(11):8-9.

[5] 宋春康.全面贯彻国家环保“十二五”规划 青岛科学谋划生态宜居新蓝图[J].环境保护,2012,40(8):71-73.

[6] 董伟,张勇,何远光,等.创建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在大连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及实施思路[J].环境科学研究,2010,23(4):377-386.

[7] 蔺芳,张家洋,王书丽,等.河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4):406-409.

[8] 王玫,杨璧丞.牡丹江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6(15):59.

[9] 孙书安,郑国清,刘九芬,等. 气象因子影响度的概念及其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1993(3):11-12.

[10] 黄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今日中国论坛,2013,10(17):25-26.

[11] 王印传,王军.“征补共治”型农村环境政策设计――以河北省白洋淀村庄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 2012,28(23):191-195.

[12] 李伯华,刘沛林,窦银娣.制度约束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研究――以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 2012,28(23):186-190.

农业气象论文篇(4)

【关键词】农业气象学 高职农业教育 课程设置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与农业生产密切的气象条件,并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气象科学,它是气象学、农学、农业生物学和农业生态学的边缘学科。是种植业、园林业、畜牧业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农业中专及本科院校中的农学类专业中一直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但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高职教育的兴起,在教学模式、专业设置、培养方向等方面都强调以市场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适用性、应用性、综合性、先进性的专门人才。为此,各专业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高职农业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如何改革,本文就《农业气象学》这一课程设置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农业气象学在农学教学中的地位

农业气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是重要的农业基础科学之一。其研究对象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气象条件及其在这些气象条件影响下的农业生产对象的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农业生产的质与量的好坏离不开农业气象条件,通过对农业气象学知识的学习,目的在于利用气象科学技术为农业服务,使农业生产能够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和气候条件,减少和避免灾害性天气的危害,从而使农业生产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耗。开设它除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熟练的农业气象技术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操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掌握揭示农业生产与农业气象条件相互关系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手段,为农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2.《农业气象学》在高职农业教育教学中的开设现状

农业气象学一直在传统的农业中专和本科中的农业类专业中作为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开设。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出现及蓬勃发展,使高职课程建设受着本本科课程和中职课程的双重影响。虽然教材方面已有了专门的高职高专系列教材,但高职教育探索的时间不长,对如何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满足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要求的教材还在逐步完善中。在这种形势下。各院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课程建设进行了各种尝试与探索。

2.1 作为传统的独立学科继续开设。

作为农学的专业基础课,普遍地还是用"农业气象学"为课程名称。多年来,该课程的教学体系较侧重于系统的、成形的农业气象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介绍,实践教学较薄弱。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宽基础、强能力",以全面素质培养为主、加强技能应用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需要下,各校对课程进行了改革,加强了实践技能环节,强化农业气象学在农学学科中的横向应用性。目前新出版的教科书中高深的纯理论内容比以前简单化,加强了农业设施小气候的特点及气象条件调控等方面内容,使学科更具生命力。这方面建设得较好的有华中农大、江西农大等高校,该课程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在教材建设方面也很有特色,由该校奚广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的《农业气象》,是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该教材在保证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力求反映学科发展的新知识、新成果,增补了农业气象在农业生产及实践中的应用内容。

2.2 新编教材整合课程内容。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整合专业基础课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综合植物(作物)的生长基础、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水分,肥料,土壤,空气,温度)的关系、如何通过生长环境的改变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等植物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将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和农业气象学5门专业基础课充分整合,删繁就简,构建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植物生长与环境,作为农业种植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为2003年国家精品课程,教材为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内容共分三部分:第一,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包括植物的结构特点和植物的生命活动规律,这部分内容是整个课程的基础知识;第二,植物生长与环境调控,包括土壤环境、水分条件、温度条件、养分条件和气候条件,这部分内容是全课程的重点;第三,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包括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殖和衰老,这部分内容是全书的概括与总结。农业气象学属第二部分,与独立学科比较,内容约为四分之一。

2.3 取消了农业气象学课程的单独设置。

少数高职院校在传统种植类专业如园艺、农学不设置农业气象学课程或内容,但开设农业生态学课程,从中提及气候对生物的影响,内容极为简略。

3.高职农业气象学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如上所述,目前各高职院校农类种植专业农业气象学教学的现状差异很大,农业气象学作为农学类专业基础课,到底是作为一门具有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独立课程设置?还是综合在植物生长环境中作为环境要素而描述,还是根本不需要设置?究竟哪一种模式更适合高职教育的需要?国家教育部在高职教育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上并没有统一要求,这使各院校有了课程设置的自主空间,但也不免造成一些混乱。笔者结合自身二十多年农业气象基层工作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与体会,对高职农业气象学的课程设置做了一些思考,并提出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3.1 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课程设置。

3.1.1 种植类专业必须设置农业气象学课程或内容。

农业生产无论是传统种植或人工设施种植,都必然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尤其是气象条件的影响更为显著。作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光、温、热、水、气和养分,其中养分虽然不是气象因子,但养分在作物中的运输、吸收和利用仍受制于水热条件。掌握气象条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开展农事活动。农业气象学在农类高职教育中,无论是以传统农业气象学出现,还是综合于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中,它都是农类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知识,没有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充分认识,专业知识的掌握就成了无根之本。但是作为一门独立农业气象学学科设立还是综合在植物生长环境课程中可根据专业特点全面考虑。

3.1.1.1 纯种植类(如农学、生态农业、种子种苗、园艺、草业等)专业应将农业气象学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农业生产要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耗,农业气象知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大气、光、温、热、水和风的变化特征,能让农业生产顺应天时变化,为育种提供依据,为栽培提供向导;了解有关天气系统与变化的一般知识,能让农业工作者对天气变化增强敏感性,提前做好农事安排;了解农业气象灾害及掌握防御措施,能避免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减少灾害损失;了解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及农业气候区划,可科学地调整种植结构;了解小气候的特点及改善措施,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这些知识的获得需要系统地学习农业气象学。忽略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片面强调某项专业技能的获得会使学生不适应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工作后就会缺乏知识的应变与应用能力。例如,当学生处于不同的地域时,由于缺乏农业气象基础知识的理论指导,就会在面对诸如"如何根据各地区气候引进或推广新品种?""如何设计种植制度?""如何改良农田小气候以营造适宜的农业气象条件?""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防御气象灾害?"等问题就会感到无措。

3.1.1.2 与种植相关(如城市园林设计、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农产品运输与加工、畜牧等)专业开设植物生长环境必修课程。与种植有一定关系,又非以种植为主的专业可选用把农业气象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组合成的植物生长与环境,该课程在农业气象学内容上删减较多,其中太阳辐射、温、湿、压、风删减了形成及变化规律部分;灾害性天气只描述表现,没有形成部分及防御部分;气候部分删除了气候形成、中国及地方气候、设施小气候等部分,只保留农业小气候中的农田小气候的介绍。这可使这部分专业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能"通",而非必要的"专"或"精",只要能满足专业学习的需要就可。但在该门课程的类容取舍上,笔者认为,应减少天气系统部分的内容,增加灾害性天气的防御及设施小气候的特点及气象条件调控部分,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实践需要。

3.1.2 在农类高职院校其他专业可开设农业气象学为任意选修课。

目前,各院校推行的学分制,体现"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扩大知识面,培养能力"的指导思想,在人才培养上有较大灵活性,能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学分制模式下的选课制要求调整课程设置,适当减少必修课,开设数量足、质量高的选修课,让学生根据社会对人材的需求情况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学习基础,选修其它学科专业的课程。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构筑在复合型基础之上,增强了学生走向社会后的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在农类高职院校其他专业(如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经济管理等)开设农业气象学任意选修课可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对综合素质的养成及专业课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

3.2 根据市场需求强化技能训练。

农业气象学课程的开设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思维潜能作为目的,合理安排知识结构,在基础理论方面力求浅显易懂,着重突出和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通过实训,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学会如何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和气候条件,减少和避免灾害性天气的危害,从而使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耗,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参考文献

[1] 阎凌云.农业气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 吉林省农业学校主编.农业气象,中国农业出版社.

农业气象论文篇(5)

关键词:气象服务;农村;农民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06-1

农业、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特别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气象服务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气象服务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提出改善农村气象服务的应对措施,对于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对我国新农村的实现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不能满足农村需求

目前我国气象服务方面仅仅停留在对天气的预报,并且这种预报有时还不是特别准确,这就限制了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很多气象服务不但没有,而且很多气象部门缺乏这方面的认识,例如农业需要的气象服务,名特优农作物经济作物生育期采摘期的气象保障服务、养殖业发展的气象服务、新品种引种的气候论证、适应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气候区划。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气象服务必须能够跟的上这些服务。尽可能地为农业提供及时、准确、时效性的气象信息服务。

1.2 气象科普的匮乏

由于气象部门资金的匮乏,很多气象科普不能直接选到农村,很多农民不能了解到比较科学的气象知识,只能是通过电视等一些媒体得到有限的气象知识,这就限制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农民根本不知道有什么样的气象服务,又何谈去利用好这些服务呢。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农村留守的一般都是老人、小孩,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再就是富余的人们直接搬到城市居住,这样的人口结构对于气象的普及起着消极的影响。再就是很多气象服务人员对农村的了解不多,这导致了很多气象服务不符合农村的现状,这样就浪费了财力,又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影响气象信息在农村发挥的作用。

1.3 防雷知识的空白

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农民已经能够认识到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对于雷电的避防还是处于空白阶段。很多农民还是在雷雨来临时,往往跑到没防雷装置的凉亭、简易棚、大树下等最易受雷击的地方躲雨,这就会出现雷击而遭雷击伤亡事件。农村绝大部分的民房没有防雷装置。

2 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2.1 体制改革和人才建设

随着农村对气象服务需求的不断多样化,这就要求气象部门不断提高各类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和增加服务产品的数量。气象部门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思想,不能把传统的服务一成不变地强压给农民,气象部门一定要提供适合农村需求的预报产品,这样的话就对气象部门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一些要求,要对整个气象运行系统进行改革和调整。要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那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同时要注重对人才的引进和队伍的建设。

2.2 建立气象监测预报系统

加强对农村的气象监测网络的建设,这对农村减少天气及地质灾害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通过国家气象卫星和地方监测的数据为农村提供农业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雷电等各项服务,提高遥感遥测技术在农村气象监测的应用水平,为农村气象服务提供必要的监测技术手段。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农业气象、重大病虫害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等方面的观测,这样就可以为农村提供服务,也可以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研究提供基础监测数据。建立和完善气象监测预报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2.3 建立农村气象科普教育体系

针对农村存在的问题,气象部门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出适合农村特点的、通俗易懂的气象预报运用、气候资源利用、种养业气象服务指标、避雷防雷技术等科普知识,能够让农村的农民非常容易的接受这些科学知识。气象信息的提供一定打破传统的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手段来进行传播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定要利用好现代工具和传统工具,气象部门还要定期给农民培训一些科普知识,通过举办农村气象技术培训班,传授经济实用的农村适用技术,培养乡土气象专家,从而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科学利用气象信息的水平。

2.4 加大农村防雷减灾管理力度

雷电知识的普及对于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好的帮助,通过科普知识进行宣传,让农村人们认识到雷击的危害,把农村防雷减灾纳入到日常工作规范管理中,建立完善农村建设项目的防雷设计审核和施工监督制度。对农村的防雷状况进行定期普查,公布普查结果。特别是对农村企业、公共建筑、学校的防雷隐患,要分类指导,督促整改到位。

参考文献

[1] 韩佳芮.公共气象信息服务的若干问题分析[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4).

[2] 周文韬.我国气象信息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4,(04).

[3] 陈利敏.合理利用气象经济 促进农产品营销[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08).

农业气象论文篇(6)

[关键词]气象服务 农业经济 价值研究

[中图分类号] P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356-1

0前言

气象为农业服务是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降水,风向、风级,温度等一系列气象因子对农业的栽培,种植,灌溉,收获等诸多项目的服务,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益。

1气象服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的特殊地位

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人民维持生计极大的依赖环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总结了诸多关于农业生产的经验,比如“二十四节气”,“春种秋收”等,这些规律都与气象因子关系密切。由此可见,农业的发展与气象因子息息相关。但是由于对气象因子的认识尚未上升到理论性指导阶段,人民大多还不知道如何规避气象因子带来的自然灾害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在面对洪涝,干旱,霜冻等气象灾害往往显得手足无措。进入近代社会,人们开始有了规避气象灾害的意识,试图通过天气预报,温室培育农作物等一系列措施防灾增产,甚至尝试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室内环境进行农业发展。不可否认,这一系列措施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对气象知识有清楚认识,利用气象服务为农业经济服务的基础之上的。

可以说,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敏感的行业,农业地域极其脆弱,一方面,土壤等内在因素受地域环境影响,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极大地受到气象因子的制约。许多我们常见的现象,比如低温引起的农作物冻害,降水不足带来的农作物墒情问题,大雪,大风对农作物的破坏性作用力,大量持续降水导致的洪涝灾害对农田的冲击等现象都是气象因子对农业经济带来的减产,颗粒无收等致命性的打击。然而,这些灾害大多可以通过气象预报。通过气象服务及早的做好农业防灾救灾工作,将损失降到最小。从这一方面来说,农业的生产和丰收、减产与天气、气候的变化关系十分密切。农业生产是在自然、复杂多变的气象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自然改造和社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对天气、气候条件的关注。因此,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掌握天气、气候知识及天气、气候服务信息,气象服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特殊地位。在任何时候,发展农业生产都不能忽略气象因子对农业经济的作用。

2气象服务对农业经济的价值

进入近代社会,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机器生产的运用,农业经济逐渐走向集约型发展的趋势。摆脱了传统农业粗放型的局面,开始尝试通过新型农业经济模式走上农业经济创新之路。尤其是最近几年,温室大棚技术,无土栽培,生态农业等农业经济发展迅速,一日成为农业生产的常态,不再是过去靠天吃饭的老样子。诸如此类新型农业经济增长模式都是对气象服务的创新,是在气象服务的基础上开展的。可以这么说,气象服务为新型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利用温室大棚技术,可以通过人工调节农作物生长的温度,改变农作物生长的季节性限制,利用温室这种人工气候,实现农作物快速生长,极大地缩短了农作物的生长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循环栽培,如反季节果蔬等,满足了市场需求,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极具潜力。

同样的,温室大棚栽培可以通过建造人工环境,充分利用太阳能光照和人造光,有效的避免了气象环境中的大风,冻雨等灾害的影响。不仅仅温室技术,气象服务中的天气预报和人工降雨等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措施也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规避气象灾害的价值。准确的天气预报,如降水预报等都可以提前预知短时期内天气的变化,及时对极端天气做好防灾准备。天气预报还包括对暴雨,冰雹,台风,沙尘暴,霜冻等恶劣天气的预测,为农业生产赢得了宝贵的降低灾害损失的时间。虽然现阶段进行气象预报的准确性还不太高,但气象预报的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可以通过气象预报部署农业生产计划,针对区域环境和易发性气象灾害区域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实现农业区域化发展。在现阶段,区域经济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顺应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利用气象服务为农业经济提供气象学上的理论支撑,采用气象服务,合理地规避区域小环境的气象限制,将有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降到最低,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附加价值。

3结语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气象服务的协调作用。只有充分利用气象知识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规避气象灾害,合理制定农业生产计划,为区域农业发展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农业气象论文篇(7)

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长期以来,我市在气象为农村防灾减灾、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三个一”工程建设等等,但面对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市委市政府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气象服务的能力还有差距。

为进一步落实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好中国气象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的指导意见”,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客观分析农村改革发展对气象服务的新需求、新要求及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查找不足,全面部署我市今年以及今后更长一段时间的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根据市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部署,开展本次调研活动。

在调研中,我们注重调研的代表性,深入海安和如皋两地,邀请当地作栽、植保、水产、蚕桑、渔政和部分乡镇农技人员进行了座谈,认真听取他们对气象为农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实地考察了如皋市常青千亩连片高效农业园区,在田间地头与设施农业从业人员交流,了解气象服务需求,听取气象服务意见,收集气象服务建议。另外,我们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在**气象兴农网设立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问卷调查专栏的形式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此次调研使我们深感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大有可为。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东临黄海,地处长江下游,江河湖水网交织,素有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之称。全市9个县(市、区)、123个乡镇,1646个自然村。全市土地面积为8001平方公里,人口769.79万(20xx年末数据);其中农业耕地面积700万亩,土壤肥沃,适种范围广,盛产水稻、蚕茧、棉花、油料等作物。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811元,同比增长13.1%。

**属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季风特征明显,自然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但由于兼受西风带、副热带和热带天气系统影响,天气气候复杂,灾害性天气频发,洪涝、干旱、暴雨、强对流、热带气旋、连阴雨、高温、寒潮、冻害、大雪、大雾等灾害性天气基本每年都有发生,气象灾害已成为危害全市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农村改革发展需要更优质的气象服务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农村对气象服务的主要需求是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信息,这两项需求均达到了100%;其次是气象科技指导,占80%;再次是农业经济信息,占78%。农民获取气象信息主要渠道依次是电视、电话、广播、手机和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电视是农民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手段。另外,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还有报刊、互联网等。农民最渴望从互联网和气象兴农网获取的信息主要是农业气象信息、农资价格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均占92%。但目前农村电脑普及率比较低,60%农民对互联网以及本地气象兴农网不了解,30%农民只对互联网有些肤浅了解。对于农产品信息,只有28%的农民认为在气象兴农网上方便;36%的农民不知如何,农经信息进村入户困难。对于**市气象部门给予的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及时率,有90%的好评;对于气象部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三个一”工程项目,在推广和普及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知晓率达到80%;在气象知识宣传普及方面,比如防雷知识、农作物病虫害与气象条件关系、种植新品种所需的气候条件等,约80%的被访者均了解相关知识。农民还希望气象部门多提供农业气象科技和灾害防御等方面的服务。有些农民朋友反映,他们希望得到中短期气候预测甚至是年景展望,以便于调整种植结构和安排农业生产。农民希望在农村改革发展中要充分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希望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选址和房屋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农民普遍认为人工增雨对缓解当地旱情作用很大,其中90%认为作用很大。

从以上情况分析,我们认为农村改革发展对气象服务有着旺盛而迫切的需求。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发展新经济对气象服务有迫切需求。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等灾害,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推进,不少乡镇开始进行规模化农业生产,对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及时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方面,都对天气预报服务、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等需求更多、要求更高。农民迫切希望增加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播出次数、延长播出时间,特别是在农忙季节和重大灾害天气来临前,要增加电视天气预报播出次数;还希望有更多的手段和途径,比如增加建设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让农村 “大喇叭”再响起来等等,使得每个农户、农民都能及时获取天气预报等气象信息。

2.新村镇建设对气象服务有迫切需求。在村镇建设规划、新集镇建设等工作中,农民越来越多地考虑到暴雨、洪涝、大风、雷电等灾害以及交通、水电等因素的影响,并考虑通风和采光等条件,因此新村镇建设对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程建设气候论证、雷电防护以及合理利用气象资源等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3.培育新农民对气象服务有迫切需求。乡镇干部和农民群众渴望获得气象科技知识,希望气象部门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增强农民对气候资源、农业气象、农业信息化等实用技术和农经信息的应用能力。

4.追求新生活对气象服务有迫切需求。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各级农村干部和农民都在追求高尚文明的生活、劳动环境,因此对健康气象、生态气象、旅游气象等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气象服务有很大的需求。

三、气象服务不断加强,但离需求尚有差距

长期以来,气象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一直是**气象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来,**各级气象部门针对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积极组织科技开发和科研攻关,努力提高为农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时效,在农村气象观测系统、天气预报、农业气象、农业气候论证、防御雷电灾害、人工增雨作业、气象兴农信息网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果,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完成“三个一”工程建设。“三个一”工程即:在全市每个乡镇建设1个自动气象站、1个气象兴农网服务终端、1个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三个一”工程是一项实事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通过三年的建设和完善,目前,全市各类地面气象观测站达到133个,平均站距仅为10公里。并建立了数个农气、酸雨、雷电等观测站点,实现了对干旱、洪涝、大风、大雾等气象数据的动态监测。全市各乡镇共布设了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152块,完成了**气象兴农网站的改版和升级工作,建立了乡镇气象兴农网服务终端。此外,覆盖全市9个县(市、区)、123个乡镇(街道)、1646个行政村的由123名联络员组成的乡镇气象联络员队伍和1687名信息员组成的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也为气象信息的传送与反馈提供了通畅的信息渠道,实现了气象监测预警乡镇全覆盖。正如**市委常委、副市长秦厚德在“三个一”工程建设总结表彰大会上所说,“三个一”工程建设的全面完成,进一步推动了我市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2.加强科技开发,努力提高为农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为了提高产量预报的准确率,开展了水稻、麦类、棉花、油菜等产量预报,对外长、中、短期预报,几年来,准确率都在95%以上。为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与农业部门的植保单位紧密合作,开展了麦类赤霉病、棉花炭疽病、棉铃虫等预报工作,为及时、科学防治病虫害提供了气象保障服务,几年来发生等级预报准确率100%。为了提高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气象服务能力,研制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为政府合理调度水资源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气象为农服务信息传播到广大农村和农民手中。一是及时把《重要天气报告》、《农气月报》和《农气旬报》等农业气象信息,通过传真、email等方式分发到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二是建立了**气象兴农网,不断登载“气象与农事”、“农业气象”、“农业科技”、“农科动态”、“农业百科”等方面的信息;三是利用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及时重大灾害性、转折性、关键性天气信息;四是利用“96121”、手机短信、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传播涉农方面的信息,深受农民的欢迎。

4.充分利用空中水资源,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目前,全市共有火箭发射装置4台(套)。尤其是在20xx年和20xx年抗击特大干旱过程中,全市气象部门积极开展人工增雨工作,为及时有效的缓解旱情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5.加强应急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重大灾害性天气的应急响应能力。制定了气象应急响应预案,并已纳入当地政府的应急响应体系,主动参与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服务。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气象部门虽然在“三农”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由于多种原因,农村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气象信息的传递渠道与农民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

二是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服务及时性与规模化农业生产需求有差距,天气预报的精细化、可用性还满足不了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是气象信息服务的适用性、针对性与农业生产发展需求和农民的期望有一定的差距。

四是农村雷电防护安全措施和知识普及与确保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差距。

五是目前农村信息化程度还很低,通过互联网交换农经信息较为困难。

六是气候区划及论证工作相对滞后,对引进新品种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均未经过气候论证,存在较大的风险。

四、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建议

1.将气象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气象工作与农村工作密不可分,气象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气象在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现实作用。建议各级政府将气象为农村建设服务体系纳入当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气象为农村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加快建设农村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积极开展乡镇天气预报业务服务;二要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社会化综合管理体系。要加大乡镇气象联络员和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力度,这部分人员要主动承担传播天气预警预报信息、维护加密气象站日常管理、收集气象与农经信息、气象灾害上报和气象知识普及等工作。三要加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推进公共气象服务进村入户。要不断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手段,通过广播、电视、电话、手机、报刊、电子显示屏、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扩大气象信息的覆盖面,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能够及时传到受影响的农民手上。要将气象服务纳入农村文化站服务体系建设,要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农民进一步了解气象知识,掌握气象知识,及时获取气象各类信息。

2.进一步健全农村气象信息传播网络。要加强与广电部门合作,利用农村电视普及率提高以及根据农民生产生活的特点,增加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时间和次数,调整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播出时间,尤其是农忙季节要满足农民收工后看天气预报的需要。要与电信部门合作,针对农民手机普及率不断提高的特点,积极推进手机短信订制服务,及时将突发性气象灾害警报发送到农村、发送到乡村基层干部、种养大户及本地人员,由他们迅速传播,指导农民防灾减灾。要使农村“大喇叭”重新响起来,乡村大喇叭实际上是一个高效低成本的农村信息渠道。除了气象信息以外,还可以其它对农业农村有用的信息,要充分发挥“大喇叭”在防灾减灾和气象信息上的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