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资源建设论文

资源建设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9 09:22:28

资源建设论文

资源建设论文篇(1)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经验

改革开放之初,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力挽狂澜,以恢复高考为开辟新政治局面的突破口,以科教领域拨乱反正为解放思想的先导,以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为对外开放的开端,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30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概而言之,可以归纳为以下九条。

一、立足国情,正确选择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清醒认识中国基本国情,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走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经验。

从国情出发,我们党与时俱进地提出教育的发展任务和目标,核心是将沉重的人口包袱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出发点,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幸福指数为目标,实事求是地制订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说:“我们的基本国情之一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教育,我们必须立足于这个实际,深化教育改革,使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们强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要求党和政府在进行重大教育决策时,必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把握全局,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避免作出与现实相脱节的急于求成的决策;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既不要自视甚高,又不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而是要坚持把中国的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深化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科学分析我国教育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全面认识我国教育新形势和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与新矛盾,更加自觉地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二、优先发展教育,把教育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整体框架

30年来教育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把优先发展教育放在重要战略地位,把教育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整体框架之中。

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四化建设的实现要靠知识、靠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长远的根本大计。”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和人才,对于全党全社会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共识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为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把教育纳入国家发展整体框架的各项政策的制定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党和国家深刻认识到,优先发展教育,不断加强教育发展步伐,是解决经济社会原动力的根本措施。邓小平指出:“我们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指出:“我们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工程,包括经济、政治、教育、科技及文化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需要相互协调、配套进行。”“在我们这样一个近12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依靠什么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呢?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人类进入科技进步决定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新时代,提高全民族创新能力成为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指出:“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世纪之交,我国教育开始由注重规模发展转向注重内涵发展,重心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在不同发展阶段,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始终把教育事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作为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紧密结合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以务实求真的精神,以全局发展的观念,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和发展。党的十五大提出,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六大提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表现了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也是将教育纳入国家发展整体框架的根本体现。

三、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3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党和国家对教育方针不断作出新的科学表述,是推动我国教育实践创新的思想基础。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表述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7年,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教育的改革开放,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进行的,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正是从宏观层面解决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目的等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纵观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和谐有序快速的发展,得益于思想政治的长期稳定,而思想政治稳定是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密切关联的。一个国家的教育既要为未来社会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服务,也必须着眼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对现实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件大事,是推进实践创新的根本。在不同时期,结合新问题、新任务对教育方针不断地作出新的阐述,是非常重要的。30年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原则是不变的,但在不同时期对解决“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陸问题上,其内涵是不断深化和创新的,其指向也越来越具体而明晰。如:1999年素质教育进入国家重大政策范畴,丰富了教育方针的时代内涵。2004年,中央先后颁发了两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8号、16号文件。2005年,等中央领导就素质教育工作发表重要批示,要求进行系统调研,提出对策建议。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把加强体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重要工作方面。在教育实践创新中教育方针内涵不断具体化,不仅推进了我国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教育思想和政策的进步。

四、坚持“三个面向”,不断改革,扩大开放

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我国30年来立意深远、影响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它开辟了我国教育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坚持“三个面向”,是实现教育改革开放的思想灵魂。

“三个面向”对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乃至中国的整体改革开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一,“三个面向”为中国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认识上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如何发展教育”这一全局性问题;第二,“三个面向”为中国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发展路径,那就是要通过持续不断、与时俱进的对外开放引进一切于我有利、可以为我所用的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理念、经验和人才,借助一切于我有利、可以为我所用的资金和组织机构等来发展中国教育。同时,中国教育也必须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探索的精神、务实的举措走向世界,在对外交流中提升中国的国家软实力;第三,“三个面向”为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革新了思维方法,那就是要摒弃一切短视的、封闭的、仅仅就教育论教育、就教育看教育、就教育发展教育等不正确的思维方式,树立“立足现在、着眼长远;立足国内、放眼国际;立足教育、服务社会”的大教育观。

在“三个面向”指引下,中国的各级各类教育改革认识明了、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帮助党和政府牢牢地掌握了教育改革的主动权,科学地制定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规划。“三个面向”思想深入人心,深刻地影响了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对教育地位、性质、功能与作用的确立,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对教育价值的正确期待,树立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从而为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地快速发展,营造了不可多得的思想理论和政策环境。自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改革,始终围绕着如何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的三维结构进行现代化建设,通过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五、尊师重教,始终把基础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

尊师重教,始终把基础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是中国教育立足国情的最务实性原则,是实现教育规模空前快速发展的政策保障。

总的说来,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本国情主要是“人口多、基础差、经济文化落后、发展不平衡、现代化水平低”。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教育改革的起点是非常低的,不仅办学设备极差,校舍奇缺,危房甚多,而且最严重的是中小学师资严重匮乏,广大教师社会地位低、待遇差,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广大农村教师主要是拿工分的“民办教师”。

为解决这些基本问题,我国政府始终把基础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大力提倡尊师重教。如:建立教师节、制定教师法、大力加强教育投入、不断提高教师地位与工资待遇、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师教育制度以及努力加强师德和专业化建设等,使我国教师真正得到人民的尊重,得到政府的关怀,赢得了其他行业少有的职业尊严。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不断加强教育督导和教育法制建设,大力提倡“人民教育人民办”,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关心基础教育,并充分发挥地方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分区规划,分步推进,分类指导,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实现了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其显著成就是规模的持续快速发展,如:“两基”攻坚成果显著,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城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超过99%等,这些也为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力发展创造了条件。

总结这些实践经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教师、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

六、坚持教育公益性,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我国政府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今日教育对生产力发展有着特殊的推动作用,而这种推动作用不仅是能够生产劳动力,而且还可以改变劳动力的性质和形态,增强劳动者适应和改变社会的能力。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我国政府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出发点,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推进受教育机会公平与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不断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

实施素质教育是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的根本体现。素质教育,本质是提高现代社会劳动者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从根本上消除区域和城乡差别、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就业之基。为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与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紧密关联,我国政府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坚定地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开辟了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公平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教育公益性必须落实在促进每一个人的公平发展上。在“知识改变命运”“财富孕育在教育中”的知识经济社会,教育公平必须体现在受教育者能否获得就业能力,能否有效提高个人就业、转业、创业能力等方面。我国政府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坚持教育公益性,把教育投入作为人力资本投入,并以这种价值观念积极推进教育结构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坚持学以致用,大力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教育与劳动市场的紧密结合。在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重要转变的过程中,党和国家要求教育从服务粗放型经济转移到服务集约型经济发展的需要上来,在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及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有效提高办学质量,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处理好规模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问题。此外,党和国家还针对今天生产方式变革的加速、新生一代劳动者必须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对就业和转业的新要求、新形势,不断加强学校教育之外的职业教育培训,促进了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

七、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与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促进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在追求受教育机会公平和提高办学效率之间找到适宜的平衡点,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国教育坚持科学发展,最根本的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道德素质,使每一个受教育者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第二,以人为本,就是立足国情,采取先普及后提高的分步走策略,夯实基础教育,用发展的办法促进教育公平,又好又快地增加教育供给率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为每一个人的发展提供源动力;第三,以人为本,就是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布局结构,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就业需要,为每一个人创造就业机会;第四,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注重内涵发展,不断改革课程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使每一所学校成为信息传播中心和合格人才培养基地。

为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弱势人群公平分享受教育机会,我国政府建立了成本分担机制与学生资助制度。在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新政策之后,国务院总理于2006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宣布:“从2006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这些重大政策的调整,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把推进受教育机会公平与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追求价值目标的决心。

八、坚持实践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主题

改革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教育活力的重要源泉。坚持实践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是不断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克服新困难,实现新飞跃的重要法宝。

我国教育改革是在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从国内形势看,由于中国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的不利条件,又面对着世界发达国家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严峻挑战,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走不通,我们必须选择一条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必须把经济发展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必须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坚持规模与结构并重、质量与效益统一,突出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从国际形势看,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知识和人才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培养大批创新型尖子人才,始终是摆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道路上的两大课题。多次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

在改革的背景下,“创新”始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词,是全党全社会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共识和行动。指出:“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他提出,中国必须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应该站在国际学术的最前沿,紧密结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依托多学科的交叉优势,努力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特别是要抓好科技的源头创新,并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我国教育创新,主要是实践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对教育发展越快、难点热点问题越多的状况,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发展主题,不断加快教育实践创新。这不仅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巨大进步,更体现了我国教育自身在改革实践中的巨大创造力。

九、坚持科学发展,不断促进规模与结构并重、质量与效益统一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不断促进规模与结构并重、质量与效益统一,是我国教育体系充满生机与活力和不断自我完善的重要机制。

中国教育的科学发展,最鲜明的特点是坚持改革开放。从招生制度改革到教育体制改革,从宏观政策调整到微观课程教学改革,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总是势不可挡地从东部推进到中西部、从城市席卷到农村、从国内开放发展到国际合作。30年教育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办学的积极性,促使我国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成功地解决了我国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问题。

资源建设论文篇(2)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对传统思维观念下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引发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刻变革。借助当代信息技术将信息化融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构建灵活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是高校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服务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论文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人才是高校的第一资源,高校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对传统思维观念下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引发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刻变革。借助当代信息技术将信息化融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 构建灵活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是高校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服务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把信息技术和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相结合, 依赖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一种管理方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更像是一种在信息技术和软件系统支持下得以体现的管理思想和观念,持有这种思想和观念的人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神经中枢,“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将得到精辟的阐释。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完整解决方案,是基于先进的硬件设备基础上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通过集中式的信息库、自动处理信息、员工自助服务、外协以及服务共享,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一般来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提供优质服务,系统可以迅速、有效地收集各种信息,加强内部的信息沟通;二是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减少管理工作的操作成本等达到降低运作成本的目的;三是革新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要革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四是运用先进技术,这不仅仅是为了将现有的人力资源工作做得更好,更重要的是要为决策提供准确信息和解决方案。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时展的产物,是管理理念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产物。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在其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引进现代化技术、走管理信息化道路是顺应时展要求的。 现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可分为三个层次,底层是人力资源基础事务管理,中层是人力资源政策规章管理,顶层是人力资源战略思维管理。高校构建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简化人力资源基础事务管理过程,转变管理工作职能,使人力资源工作者从大量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实现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思考上去,加快构建激励型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科学化评价体系,有效防止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在事关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上出现偏差甚至重大失误。 同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不仅能完整地记录所有工作人员的信息和资料,而且可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系统,使学校各部门通过获得授权(用户名和密码)的方式,自动获取最新的人力资源信息。特别是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种“自助式”服务,师生根据授权登陆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所需要的信息。可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能够直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在高校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基本处于基础阶段,并呈现出“认识不到位,建设不到位”的典型特征。 1.主观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在我国,相当多的高校“重人才使用,轻人才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行动上缺乏动力。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必然导致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消极甚至是错误的行为,如对人力资源信息化内容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作业性、行政性阶段,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或者往往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解为利用计算机设计一个考核体系,或者建立一个薪酬系统,而不对管理模式进行全方位的配套改革;还有些存在着追求一步到位的思想,往往倾向去选择一套大而全的“完美”软件。事实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有些高校连基础数据库都还没有建立起来,仍处在数据无法共享、各自为政的阶段,想要实现一步到位, 显然是

资源建设论文篇(3)

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具有内容多样化、覆盖面广的特点,主要包括水情分析、水文测站、水位测绘、数据中心等专业内容,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往往具有唯一性、一次性、固定性和整体性特点。具体而言,水文水资源的管理工作一般数量较大、交通条件差、覆盖广泛且作业线长。由于交通条件的阻碍,很多必要的检测设备无法运送到施工现场,加上项目建设的施工地点较为分散,环境恶劣、复杂且覆盖面广,河流的上游下游方向,东西南北部地域全部涵盖其中。水文水资源建设每个工程规模都不是很大,可分为水文站、水质站、流量站和水环境检测中心等几个类型。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是面向全社会的,贯穿了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全过程,是一项具备公共服务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进步和信息多元化的发展,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已无法适应新的时代步伐,我们应吸取过往的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应用动态管理手段代替传统的静态管理,应用统一管理手段代替传统的分散管理,再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促进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和信息化建设发展。

2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

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我国在水文水资源建设上虽有一定基础,但依然存在很多现实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2.1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意识不足。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事关国计民生,不仅能够推进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还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其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程序。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水文机构体制以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为主导,不利于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地区平衡,很多地区项目并未进行严格审批,且没有遵循标准程序,管理工作还不够细致,缺乏基层管理人才,归根结底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就是: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未能将管理工作细微化且落到实处,忽视了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的标准程序。2.2项目主体不明确。目前我国大部分水文机构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使得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多个地市的水文水资源建设工作由一个水文机构负责,导致各地市之间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部分地市水文机构完全按照本地水域情况进行项目设置,这种项目设置机构主体不明确,对各自区域的管辖权归属也不明确,最终导致影响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的综合效益,阻碍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水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3项目自身具备较强的专业融合性和较大的空间跨度。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具有内容多样化、覆盖面广的特点,主要包括水情分析、水文测站、水位测绘、数据中心等专业内容,这些职能要求水文水资源建设工作在各个流域监测中信息资源要极大共享,因此,和其他建设项目不同的是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自身具备很强的专业融合性,并且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具有较大的空间跨度,主要建在相对固定的区位和独立的空间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2.4施工监管不严格。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事业,该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应严格遵守国家提出的标准程序,但我国目前的管理模式呈现静态管理、分散管理和粗放式管理,很多环节未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执行,缺乏基层管理人才和管理专业性,未能建立严格的质量执行管理体系,使得施工现状未能完全达到相应规定标准。

3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对策

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的良好运行事关国计民生,通过对我国水文水资源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就存在问题加以探究,为保证水利水资源建设项目的顺利运行,本文提出以下5个解决对策。3.1明确项目主体。在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过程中要明确责任主体和项目法人,积极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明确建设主体的权利义务。项目法人是整个项目的责任主体,起到对上负责对下控制的协调作用,根据项目的标准程序和具体要求,设立专门实施项目管理部门或者机构来对各层级工作进行建设组织和管理协调,一旦项目在某个层级出现问题,由该层级部门及时解决。各环节部门人员的选拔要具备财务、管理、经济等综合需求和专业素质。在此基础上,为调动管理者的参与性和员工积极性,可将与项目管理目标相统一的激励制度在此项目中推行,从而更好的完成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3.2强化项目管理程序意识。针对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按照规定标准办事、不按照程序执行的实际问题,必须深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程序意识。对管理人员组织定期培训,通过培训使管理人员认识管理程序的标准流程和了解按照程序执行对项目管理的重要性。项目管理流程一般包括调研、启动、规划、实施、扫尾和后续6个程序,项目审批中必须加强程序执行管理力度,对不按照标准程序执行的项目予以驳回,个别超出投资计划的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更要进行严格控制,从而发挥项目管理程序的最大作用。3.3增加水文监测设备数量和科技含量。设备的缺乏和高科技含量低是阻碍我国水文水资源建设的主要因素,水文水资源建设工作中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水文监测设备,并且不断研发新技术,增加水文监测设备的数量,以满足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各个环节的工作需求,应用动态管理手段代替传统的静态管理,应用统一管理手段代替传统的分散管理,将传统的人工模式转化为机械模式,再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以此来优化管理结构、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的质量和进程。3.4合理划分水文建设工程的标段界面,将各专业进行有机融合。水文水资源的管理工作一般数量较大、交通条件差、覆盖广泛且作业线长,这就要求其项目的开展需具备更强的专业和知识面,因此,应对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所在流域进行合理的标段界面划分,以确定其在所在流域的归属,且每个标段都有各自独立的项目法人来明确项目管理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并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管理和协调,使得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工作权责分明、目标明确。3.5严格管理项目施工过程。对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工程进行合理细分,了解并监控施工单位再具体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质量的把控,采取平行检查和旁站、巡视检查2种方式对项目关键质量点进行跟踪和实时监控,并做好项目施工工序的检查验收工作。4结语水文水资源建设是国家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国家人民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工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项目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行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整体繁荣,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有效提高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水文水资源建设工作中要积极采用相应解决政策,明确项目主体、强化项目管理程序意识、增加水文监测设备数量,采用高科技含量的设备开展工作、合理划分水文建设工程的标段界面,将各专业有机的融合起来。以此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升项目运行进程和经济效益,确保水文水资源项目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

作者:刘超 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连春.浅议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技术需求分析及推广应用[J].河南科技,2013(12):215.

[2]刘圳.试论水文水资源监测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J].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10):142-143.

资源建设论文篇(4)

【关键词】PDF文档;ASP;网络资源

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成了新世纪人们生活的一种状态。每个角落、每个部门、每个领域都渗透着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大撞击,网络学习资源使教育也在发生质的飞跃,给远程教育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象。面对众多纷繁的网络学习资源,也存在一个物竞天择的问题。PDF文档作为一种跨平台的通用电子格式,对文档信息及多媒体信息的传播有独特的优势。

一、PDF文档在Web上的技术优势

1.PDF文档集多媒体信息于一身

PDF(PortableDocumentFormat便携文档格式)为Adobe公司开发的一种电子文档格式,它将文字、字型、格式、颜色、图形图象、超文本链接、声音、动态图象等信息封装在一个文件当中的一种通用电子格式,目前已成为数字化信息上的一个工业标准。和普通的Web不同,PDF文档能将多媒体信息捆绑在一起,文件位置发生变化时根本不用担心其他信息的丢失。利用PDF文档在网络上传递多媒体信息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2.PDF文档具有交互性

PDF文档在Web上信息时常用的交互事件驱动行为(Action)有下面几种类型:

GotoView:跳转到当前文档某处,显示文档内容或打开另一个PDF文档某处显示文档内容。此行为和HTML中的超链结相比更具灵活性。

Openfile:打开一个非PDF文档文件,如与PDF文档同在Web上的HTML程序、ASP(ActiveServerPages)程序、Flas文件等。

WoldWideWebLink:跳转到指定的URL,可以使用http、ftp、mailto协议定义的超级链接。

Resetform:清除PDF文档表单中各域当前内容,恢复原设计时定义的缺省值。此行为能够实现动态信息更新。

Submitform:提交PDF文档表单中各域变量的值给指定的URL,如CGI(CommonGatewayInterface)程序、ASP程序等。

Show/hidefield:显示或隐藏指定的交互元素对象。它非常适用于建立动态信息显示、动态交互窗口显示的页面。

这些交互事件驱动行为类型,在Web上可以产生丰富的交互方式,使得PDF文档在Web上增色不少。

3.PDF文档在Web上出版和传输能力

PDF文档是一种通用的文件格式,不论什么样的应用程序或平台,PDF都可以保存所有原始文档的文本信息及多媒体信息,文件占用的空间很小,非常便利于电子邮件或互联网的发放和携带信息传播。

只要使用含AcrobatReader插件的网络浏览器都可以在Web上阅读PDF文档。对于支持PDF文档分页下载显示的服务器,并且在AcrobatReader浏览插件的选项设置中使用了后台下载选项,PDF文档页面内容显示的速度将大大提高。目前支持PDF文档分页下载显示的Web服务器很多,常见的有:WebSite,WebSiteProfessional,Fastrackserver2.0,Enterpriseserver2.0等。对于不支持PDF文档分页下载显示的服务器产品,通过网关接口程序(CGI)、ActiveX技术,可以能轻而易举地达到这一目的。

二、PDF文档的结构

PDF文档的组成,有三个层次:

内容层。包含文件中所有文字和图象的内容。

基本信息层。包含有关文件的基本信息,如字体信息、导航器引用表等。

增强信息层。包含增强功能的信息,如超文本链接、书签内容、文章信息等。

在PDF文档中包含了一种数据存贮格式FDF(FormDataFormat),处理于表单域数据输出和导入,是一种纯文本文件。PDF文件由文件头、文件主体、交叉引用表、文件尾四个部分组成。

FDF文件头的首行表明了当前文件所使用的FDF规范版本。

FDF文件主体主要由catalog对象组成。Catalog对象仅含一个关键字FDF。关键字FDF的值包含如下项目:

Fields:包含一组域属性的定义

F:指定Form输出或导入数据的PDF文件名等

项目Fields的属性定义包含下列描述:

T:域名

V:域值

OPT:选择项域的各项值等

PDF文件尾由关键字trailer间接引用FDF文件体的catalog对象关键字root的一个值对及文件结束标记%%EOF组成。

PDF文档是通过一系列对象序列来构造的。PDF对象包括直接对象和间接对象,间接对象是经过标识了的PDF对象,直接对象通常有布尔型、数值型、字符串型、名字型、数组型、字典型、空对象、流对象等基本类型。一个PDF文档包含了一个以上的页面,而每一个页面都可以包含文档、图形图象,继而加入声音和动画。在多媒体信息的组合上,完全将多种媒体信息融会在一起。

三、PDF文档与Web数据库

PDF文档的表单是PDF页面控制的对象,也是PDF向Web数据库进行数据信息传递的接口,还可以向Web数据库读取相应数据。表单的域、字段变量都能和Web数据库建立数据通道。通常Web数据库接受来自客户端的数据一般都采用CGI程序实现。开发CGI程序的语言工具众多纷繁。PDF文档作为目前电子文档的一种通用格式,其中提供的和Web数据库接口的内部结构域和字段变量,大大增强了它在互联网上的使用。我们在构建PDF文档携带的多媒体网络信息资源过程中,借助了ASP技术向Web上PDF,同时接受来自客户端的交互数据。

1.PDF文档表单向Web数据库提交数据

在AdobeAcrobat4.0PDF开发环境中,构造一个学习者登录注册(以学习者注册信息为例)信息表单的PDF文档,文件名为Login.pdf,表单中各域名与Web数据库字段名一一相对应起来。如图所示:(略)

表单中,按钮“注册”通过鼠标事件MouseUp驱动行为Submitform实现向服务器应用程序传递参数信息。在定义Submitform行为时,保持服务器应用程序的URL和提交信息的ASP程序相一致。输出格式为HTMLform(URLencoded),选择输出的表单域的域名。

在服务器的ASP应用程序中,利用VBScript语句Request来获取PDF文档表单域的域名参数信息,书写格式为:

Request(“field_name”)

对于接受到的PDF文档的表单数据,将通过ODBC驱动注入Web数据库中。服务器中的ASP程序关键代码如下:

<%d1=Request(“name”)%><%=d1%>

data.path=server.MapPath“login.mdb”

set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BE.Connection”

conn.Open“Drive=MicrosoftAccessDrive.mdb

dbp=&data_path

SQL=“INSERTINTOdataname……”'和PDF表单域字段对应

SQL=SQL+VALUES'“&D1&”''“&d2&”'…

SetRS=Conn.ExcuteSQL%>

<ahref=/login.pdf>Returnlogin.pdf

在构造进行网络试题测试时,Web数据库取数据库Networktest.mdb,ASP程序中部分代码同上,都是接受PDF文档表单域的参数。

2.从Web数据库中提取数据生成PDF文档

在构造的网络学习资源中,少不了要给客户端实时生成、传送试题,利用PDF文档也能轻易实现。主要就是从Web数据库中读取字段数据,生成相应PDF文档表单域字段。对于上面的程序就是一个逆过程。建立一个名为test.pdf文档文件表单域字段和数据库相对应。其他设置同上所述。

服务器ASP应用程序,从Web数据库读取字段数据后,生成FDF文件返送浏览器PDF文档。在这里PDF文档中的FDF文件格式是ASP和PDF文档的数据接口,在生成FDF格式之前必须定义服务器端的MIME类型为Application/Vnd.fdf的语句。

从Web数据库读取记录动态生成PDF文档,ASP应用程序代码如下:

<%Name=Request“name”%>

<%ifNottrimName=“”then

data_path=server.mapPath“networktest.mdb”

set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be.connection”

conn.Open“Drive=MicrosoftAccessDrive.mdbdbp=”&data_path

SQL=“selectformdatawherenamelike'”&name&”'

SetRS=Conn.ExcuteSQL

IFNotRS.EOFthen

Number=RS0A=RS1B=RS2

C=RS3D=RS4right=RS5

Else

Number=“Nofound”

Endif

RS.close

Conn.close

Endid%>

<</fdf

<</fieldI<</Tnumber/V<%=number%>>>

<</TA/V<%=A%>>>

<</TB/V<%=B%>>>

<</TC/V<%=C%>>>

<</TD/V<%=D%>>>

/FNetworktest.pdf

>>

>>endobjtrailer

<</Root1OR>>

四、资源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该网络学习资源系统采用了最常见的客户机/服务器网络模型(即C/S模型),如图所示:

1.PDF文档库

服务器端提供了以PDF文档为依托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库。对于所有的学习内容或测试题信息,全部以PDF文档携带。在客户浏览端,不管其浏览目的如何,附带上Adobe公司的Acrobatreader插件,就能很好地显示出学习的内容。其页面上的内容,不会因为浏览器的设置不同而出现异样。PDF文档的制作简单,可以使用Word97、2000,也可以使用Acrobat4.0。(目前Acrobat5.0新版本的功能有了很大的扩充,和PDF文档相关的主要有:基于AdobePDF文件快速编制新文档和使用AdobePDF表单搜集更为准确的信息,降低成本。文档的结构和制作方式没有多大的变化。作为在4.0版本环境中开发的文档和资源,在5.0版本中同样可以使用。)这为后期的维护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图为PDF文档的制作流程:(略)

本网络资源开发应用于摄影技术基础的网络学习。现以照相机的结构原理一节为例,对PDF文档的制作过程和应注意的事项加以说明。照相机结构原理的讲解采用文本描述、图象展示、声音解说和动画演示。制作一个完整的、包含上述信息组合的PDF文档的步骤如下:

(1)制作、收集素材即对以上的四种媒体信息进行制作、加工。文字描述应尽量形象化,并结合图片来讲解照相机的内部结构。考虑网络传输及显示的速度,所有的图象均采用JPG格式;由于PDF文档只支持wav声音格式,因此要配置的音频内容要尽量精简;PDF文档支持所有的动画格式,如MPEG、AVI、Flas等。AVI格式的动画在PDF文档中有两种播放形式:一种是嵌入式,即画面嵌在文档里面,占用了文档的部分面积;另一种是浮动式,即浮在文档上面。当画面布局过于紧凑时,浮动式可以节省页面空间。

(2)页面布局及生成当素材收集完成后,就要将媒体信息布局组合。只要安装了Acrobat4.0,Word97、2000就可以将Word文档生成PDF文档。Word具有很强的排版功能,因此将文字和图像预先在Word中处理好后,再将Word文档转换成PDF文档比较方便。安装了Acrobat4.0后,Word“文件”菜单下就会多出一项“CreatePDF”子菜单。点击此命令,按照框中的提示,即可完成PDF文档的生成。此时注意,要为声音和动画留出空间。

(3)启动Acrobat4.0环境,加入声音和动画在Acrobat4.0中提供了给PDF文档添加声音和动画的工具。在生成的PDF文档的适当位置加入声音和动画后即告完成。

(4)对所使用的素材利用目录进行归类,以方便后期的维护和修改这也是比较关键的一步。制作完成的PDF文档放置在服务器的PDF文档库中,即可用ASP技术向Internet了。

2.课件、积件、多媒体资源库

该库存放制作PDF文档所需的多媒体元素,积件、课件资源丰富学习者的学习内容,为学习者提供多样的学习方式。方便PDF文档的交互行为的链接,也便利多媒体元素的修改而不会影响PDF文档。库中的各类资源归类存放,创建、组织、修改、维护都便利。

3.数据库系统

Web数据库以Access为其数据源,主要应用在三个方面:

(1)学习者信息管理库该数据库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进程,包括学习速度、练习次数、交流次数、提问情况、成绩、学习时间等。对于每一位注册了的学习者,该库中将自动建立一个单独的表来存放学习者的学习进程。一位学习者对应一个表。该数据库可以为教师直接访问,便于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学习特点、学习模式等,为教师出题、组织教学资源等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2)交流信息库,包括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信息本资源系统提供网上实时交流功能,相当于聊天室的实时通信方式。该聊天室和交流信息库连接,所有交流的信息都通过交流信息库进行交换。在这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学习者可以自由发言。在聊天室里,所有成员可以随意地邀请和被邀请,讨论问题和交流经验。

(3)题库该数据库由资源管理者或教师管理,存放针对学习内容的练习题和测试题。教师可以在此创建、管理试题,并对学习者的作答情况给予反馈。试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可支持单选、多选、填空和判断等题型。对于客观题的作答,系统可以直接给出评分结果,并且记录下每一次的作答情况,为教师评价学习者提供必要的数据。主观题则需要教师来反馈结果。

本资源系统还提供网上非实时交流功能,相当于BBS。学习者可以在上面求助,也可以发表言论,给其他学习者指引方向。所有学习者提出的问题,全被收集在交流信息库中。这种创建信息、评论信息、交流信息的协作学习情景。

4.ODBC驱动

开放数据的驱动系统数据源于Access,通过ODBC可以使得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向客户端发送。

5.WebServer和ASP或CGI

WebServer用来接受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并结合ASP或CGI实现各种数据的传递,特别是来自PDF文档表单域的数据。

6.客户端应用程序

为能顺利地架起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流,除了具有浏览器和阅读PDF文档的插件外,作为远程教育还要具备记录学习者学习情况的数据信息。该信息不必存放在服务器上,以节省时间和空间。通常采用ASP技术结合ODBC在客户端虚拟服务器上建立一数据库,存放记录信息。

7.学习者信息记录

对于学习者学习进程,除了服务器上的信息库有所记录,同时也需要在客户端也有所记录,以便于学习者查看,比较现在和过去的情况,分析自身的变化,进行自我评价。将此信息记录在客户端,还可以避免访问服务器的不便。

8.浏览器

带有Acrobat插件的Web浏览器,可解释ASP脚本和显示PDF文档内容,支持PDF文档的分页下载,可提高网络速度,使用同样的Acrobat插件和服务器构筑同一的平台,方便双方的数据传递和交互。

五、结束语

利用PDF文档结合ASP技术来开发网络资源,配置要求低,操作简单易学,PDF文档自身结构简练,传输快速,阅读方便,便于开发人员协同开发,便于资源共享和交流推广。可以预见,随着资源建设标准化的进一步推进,PDF文档作为未来电子文档标准格式之一,将在网络学习资源建设中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林天.PDF文档与Web数据库接口技术初探J.计算机应用,

2000,(5)

2袁望靖,赵工凡.电子出版大师AdobeAcrobat4.0M.北京:

资源建设论文篇(5)

        随着进入新世纪的步代,和应对中国加入WTO以后将出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是各行各业新世纪的热门话题。作为社会文化重要领域的图书馆事业,在进入WTO之后必然会遇到许多全新的课题,正在变化中的文献集藏模式,不断探索创新中的信息服务方式,网络环境的形成,海量信息以及文献的多载体,使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面临新一轮的挑战。WTO的挑战,也蕴涵着众多的机遇,世界经济全球化,各地方都需要同世界交流,正是看到这一点,如何从实际和重“用”出发,科学地构建地方文献资源体系,保留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应对变化的社会环境对图书馆这一富有文化传统特色服务的影响,已成为公共图书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地方文献资源体系的建设问题,以期引起关注并就此深入探讨。

    1 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首在规划

    面对变化的社会环境对图书馆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地区大开发,经济大发展对地方文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更高层次的搞好地方文献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首先要抓好规划的制订。规划是纲,纲举目张。

    1.1 规划的目的意义

    (1)少走弯路,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损失,把有限的资金和人力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2)避免盲目的收藏和随心所欲的征集,没有系统,没有合理布局,没有重点的收藏是没有生命力的建设。

    (3)促使具体实施过程中保持注意和方向。

    1.2 规划的前期论证工作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规划与决策也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和相对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首先,图书馆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人物、地理、民俗风情、科研科技发展成果等情况要有较全面的了解。其次,要摸清“家底”,包括收藏情况、人员情况、设施情况等。三是邀请社会方面有关专家参加论证。因为地方文献是一个庞大的资源体系,其概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注入新的内容。专家论证主要围绕征集区域的界定、征集范围、征集内容,根据本地区的经济优势、地理优势、专业优势、人才优势等确定征集重点与合理布局,兼收并蓄,为今后的利用提供保障。

    1.3 规划方案的制订

    在前期论证和初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考虑经费的投入,采用的手段、设施的配备,技术的支持,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库形式,人员配备等具体问题,制订出包括有近期计划和中、长期目标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根据规划还要制订地方文献收藏与利用的工作条例细则,约束工作人员对地方文献收藏的标准、范围、掌握尺度的准确与统一。

    2 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必须向不同文明记录及其载体深化和延伸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声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盘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文献的载体日益丰富,音像CD、VCD、光盘、多媒体、数字化文献信息越发直观、生动、深入。这些新载体对未来的图书馆业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服务效率将产生重大影响。市场竞争需要、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促使地方经济、文化走向全国、走出国门。让地方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地方的需要也使得地方信息更丰富也更见于不同载体不同文种文献中。为此,图书馆在探索地方特色资源建设中应加强对以下方面的信息资源的采集。

    2.1 电视节目中地方信息的采集

    电视将书籍、报刊等文字传媒的记载言说功能,广播的快速传通功能和电影的影像叙事功能荟于己身,更是经过精心采集和流水作业的集体智慧结晶,已成为大众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激烈的社会竞争促使中央台、地方台关于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新闻等节目越发具有特色和一定的内涵。它是一种反映地方情况重要的动态信息。长期在“书本位”信息环境下形成的重视静态资料特别是图书资料的收集的思维定势的图书馆员,应重视电视动态信息的收集。可以通过浏览有关电视节目报等信息源,以录像转换等形式收集之。

    2.2 实物资源采集

    实物资源与文字资源的有机整合是多方位建设地方文献资源体系,丰满地方人、事、物的立体形象和生命力的重要内容和方式。许多地方物产丰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留下的实物资源不少。实物资源包括地质物产实物,古建筑、石刻(包括建设石刻、宗教石刻、碑刻、墓志铭)、匾额、名人手稿、信札、历史照片等特种资料;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出版物,如福建龙岩老区“红土地文献”等。一些地方特色资源的挖掘正是靠实物资源的证实或与文字资源相互印证得以证明。举世瞩目的,在宗教界、学术界引起多年激烈争议的南少林遗址问题,最终正是靠地方古文献有关记载和当地东张镇少林村的南少林遗址、周边古路的石桥、石碑、地名沿革和出土文物等实物的相互印证,得到专家学者和宗教局的确认。

    实物资源采集中必须引起注意的还包括因城镇建设即将被改变的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落和生活群落的拍照、录影,如福州市的三坊七巷等;随着时间推移即将消失和多元文化冲击下濒临消亡的有关人、事、物的采集,如老艺人的艺术作品、地方“活化石”剧种、语种和在世纪之交反映世纪沧桑的人、事、物的各种载体的文明记录。

    2.3 反映地方情况的历史回溯资料采集

    地方文献的历史回溯性文献是地方文献资料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历史文献资料中许多资料具有一次性特点,后人难以对其收集、补充。80年代以来,国家对历史文献抢救、保护而进行的历史文献缩微成果为补充采集地方文献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图书馆员应将注意的一部分投向缩微文献资料中。

    2.4 网络资源的采集

    网络化的信息传输平台的出现,极低成本的数据制作,使得网络信息资源非常丰富。网络信息资源包括网络数据库资源,电子出版物资源、虚拟图书馆资源及地方网站和一些专业网站上的信息资源。其中或是书目型的,或是全文型的,或是纯文本式的,或是多媒体式的地方信息。与广播电视资料相比,显得更个性化,更动态或一次性。当然也显得泛滥。网络数据来源虽然更具不确定性或者说缺乏一定的权威性,但在筛选的基础上组织虚拟馆藏是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5 区域性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的发展及科研成果资料的采集

    长期以来,尤其在公共图书馆中,图书馆员对地方文献中的关于“地方的人、事、物”概念往往拘泥于社会科学范围中,忽视本地区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经济建设发展状况,包括地方人士对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经济建设的研究成果和贡献的文献资料。如:区域地质成因特色、物产起源与发展特色、地理位置、环境、气候对地方人、事、物发展的影响;工业化生产沿革与变化,地方人士的学术成果科研成果及对该学科发展贡献大小,该成果在学科发展史上的地位等的资料;一些专业性很强、技术含量高,而使用面很窄的技术资料也要视情况而收集,防止走另一个极端。区域性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经济建设发展的资料库建设,对配合“科教兴国”、“科技强国”战略措施有着重要的学习教育意义和传承意义。

    2.6 专题资料收集

    企业贸易小报、通报、旅游资料、地方工农业产品、厂史、厂庆资料、广告、商标、电影海报、地方人士组织的文学社、诗社办的小刊物等。这些包括团体的、个人的零散性非正式出版物往往折射出当地的科技、经济、风土人情、沿革发展的状况及人们的科技文化层次底蕴和对物质对精神的需求状况。如:闽西贫困地区农民的“野果文学社”、闽西北的诗社、读书社在非常困难条件下坚持不懈活跃在当地文坛上,重视这些不可再生的一次性文献资料收集对于研究区域问题将是宝贵的原始文献。

    2.7 其它语种的地方文献收集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地方向世界展示自己,世界也需要了解地方,使得地方文献的多语种形式成为新增长点,要关注不同国家、不同语种的反映地方问题资料的收集。

    2.8 利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多角度地、深入地采集隐含在某些文献中的地方文献知识单元。

    地方文献并不总是以独立的形态出现的,其中相当部分隐含在某一文献之中。“互注”、“别裁”是我国目录学的优良传统,然而,随着图书馆收藏数量的增加,图书馆对文献的组织、整序工作处于手工状态时期,在实际操作中却难以实现,成为地方文献资源采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馆对文献描述,揭示从整套(本)向知识单元深入已成为必须和可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编目对书目记录进行规范控制,对文献外表形式特征和内容进行多方位的描述揭示;利用MARC连接字段和编目软件的连接技术进行分析著录,对所需文献深入挖掘,使得隐含在某一文献如某一专著、报刊、论文集、会议录中的地方文献篇章及某一工具书、百科全书中的有关条目的书目得以揭示出来;对已全文数字化的含有地方信息的文献,通过书目数据与全文挂接,对隐含的地方文献的知识单元进行采集、提取,对于完善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提高地方文献的检全率、检准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3 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应该通过协作协调帮助实现

    3.1 转变观念,从“占有”走向“拥有”

    近年来,福建省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有一定的进展,但地方文献工作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图书馆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上所作的努力,仅是局部和零散的,与社会发展和读者对其要求还差很远。地方文献的资料性和广博性特征及其表现在出版发行的无规律性和收藏、存储部门的分散性,致使图书馆在完全“占有”地方文献资源方面的愿望不可能实现。

    当前,地方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尤其是各级领导决策参考需要,地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市场需要,城镇改造,风景名胜及历史文化名胜、人文景观的修复和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的需要等,使得社会对地方文献查阅的要求日益增长。文献的广博性,多样性也要求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概念要拓宽,而且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文献知识的机构不仅只是图书馆一家,图书馆不可能也没必要占有多领域多专题的所有原始文献。社会发展要求图书馆转变传统的狭隘的“占有”资源观念而向广博“拥有”的领域发展,即要向如何去获取这些文献的能力、手段、方式、方法方向发展。这也是现代图书馆员角色转换中的重要观念,新时期图书馆员应起到知识领航员的作用。

    3.2 建立横向联系,加强协作协调,合理“拥有”资源

    地方文献的出版发行往往是无规律和多渠道的,除公开出版物外,绝大部分的地方文献经常以内部出版,电子存储、图表、图片、手抄、广告、书信、书画、拓片、微缩复制等形式流传,载体各异,形式多样,追溯与传承年代久远。地方文献这种非正式出版物(非卖品)多的特点和部分以实质物体出现(如碑刻、造像等)的情况,使大量地方文献基本是在本地区相关系统内散发,且多一次性刊印和制作(音像资料等),不会再版,被相关部门收藏。这不仅突出了地方文献和地方人文资料的珍贵性,同时也确定了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藏强度和难度。因此,在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中必须走出以往想凭一己之力独家“占有”原始文献的认识误区,要破除本位主义加强协作、协调,建立横向联系,进行横向挖掘,全方位建设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做到拥有大于占有。

    由于地方文献是记录与地方知识有关的资料,是了解与研究地方人文地理、政治经济、风土人情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所以各系统各类型收藏单位均重视收集文献,内容与图书馆虽有平行重复,但各有所侧重,保存有许多图书馆未入藏的地方文献,在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向“知识管理”转移,服务重心向“以人为本”转移过程中,图书馆要立足藏为用,要以“用”为出发点,去拥有浩瀚的地方文献资源。这就需要图书馆加强横向联系,注意横向挖掘,开展协作协调。努力避免重复、交叉收藏现象。要保证重点,突出特色,以需定藏。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等互利的原则,主动深入地开展工作,利用有偿交换、馆际互借、复制、载体转换、联合编目、网上搜集等手段广泛地去搜集获取拥有相关单位的文献资源,通过科学的知识集合形成系统化。只有加强协作协调才有力量,有规模才有效应。图书馆也只有通过这种跨系统的横向联系、横向挖掘、相互协调共同建设地方文献资源体系,才能实现从零散局部的占有到有重点、有特色的最大限度的合理拥有。

    4 建设高质量的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

    4.1 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要重视文化内涵的挖掘

    地方文献是对地方文化的记录和反映,它的内容包容了一个地方在各个时代的各方面的种种情况。地方文献和地方文化具有天然的密切联系,地方文献的内容反映着地方文化,而地方文化则是地方文献产生的基础,在地方文献的内容反映地方文化的同时,其本身也就是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福建为例:福建文化的传统源远流长,古闽越文化的遗传,汉唐以来,北方汉民的南迁入闽,中原汉文化的交汇,宋、元、明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域外文化的传入交融,使福建文化在承袭和发展中原优秀文化的同时,吸收融会了外来文化的思想养料而异彩独呈。诸如闽学、文史、戏剧、音乐、刻书印刷、陶瓷、工艺、茶艺、民俗、方言等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台湾一衣带水的密切关系,福建文化对台湾文化的影响,形成了闽台文化的地域属性,还特别影响到港澳地区,而且超越时空,辐射到东南亚及日本、朝鲜及全世界诸国,其内容涉及政治、思想、科技、文学、教育、工艺、民俗、宗教、特产、闽台关系、华侨移民、中外交流等领域。这其中蕴藏着的文化内涵,是一种精神资源和无形资源是极为宝贵的资源。鲁迅先生说过:“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鲁迅书信集——致陈烟桥》)虽然鲁迅这里说的是文学,但对其他领域也有普遍意义。越是反映有地方性的东西,就越有世界性。世界经济全球化,地方需要同世界交流。因此,我们在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中不但要注意其地域的特征,而且更要重视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展示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和其现代活力与风采,以使其在地方文化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更加充分的作用。

资源建设论文篇(6)

学历教育是国家承认其文凭的一种规范性教育,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重要途径,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规范性的特点。我国高校学历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在校生人数保持稳定且逐渐增长,教学和科研水平也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并逐步走向成熟。而其他教育形式的大规模发展起步较晚,在教育体系里与学历教育相比还比较薄弱。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这种其他教育形式是以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构成的,虽发展薄弱,但在不断改革过程中仍取得了一定成绩。而终身教育无论是在理论内涵,还是在体系发展方面,还亟待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探索。

成人教育在我国发展的较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就确定了成人教育的对象是正在各种生产和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成人初等教育、成人中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等均是响应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成人教育的对象既广泛,又复杂。教育对象的基础参差不齐,教育形式也复杂多样,比如函授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教育等。

在继续教育研究领域,张伟远总结了我国继续教育对象的五种界说。这五种界说均是界定了具有一定学历水平的在职人员。相对于正规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更倾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在职人员进行远程培训。同时与学历教育也出现一定融合,比如,教育部规定继续教育既可以包含非学历教育,也可以包含学历教育。

职业教育面向社会各个方面,面向各个阶层。既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职业教育,同时又强调依靠全国农科技网联和中央广播电视等渠道进行职业教育。因此,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既有交叉,又有区别。远程教育的发展更强调以函授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为主要传播和组织形式的教育。在我国已经发展了有30多年的时间。普通高校和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是我国远程教育的主力军。

对于终身教育,目前的发展更多的是在理论层面展开的辨析。终身教育既可以看作一种理念来指导其他形式的教育,同时又可以作为一个体系,包含其他形式的教育形式。如党的十报告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教育战略高度,将积极发展继续教育作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点和突破口。在战略角度分析,终身教育作为一个体系,是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社会各阶层人民对教育需求的现实要求。

二、地区终身教育资源的现状

地处青藏高原,占地面积122万平方千米,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48.8%,是青藏高原的主体,这里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中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地区占全部土地面积的45.6%,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有“江河源”、“生态源”之称。由于高海拔低纬度的作用,总体气候呈现出高寒缺氧、复杂多变的特征,是我国、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和“调节区”。独特的生态系统促使畜牧业、农业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同时,考虑到独特的高原特色,当地政府对旅游业的推动发展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通过提供特色住宿、餐饮服务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对终身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终身教育在地区仍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首先,以大学为代表的当地高校在发展函授教育和成人教育方面贡献突出。大学1998年只招收了函授教育人数121人,到2010年已发展到5109人,12年的时间增长了12倍多,发展迅速。然而,总体人数相对地区整个教育需求而言仍是较少。其次,地区地广人稀,导致农村人力资本非常匮乏。2010年,农村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劳动力占48.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比倒数第二的青海(20.5%)高约28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仅占2.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4%),比青海(10.1%)低7.7个百分点;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更低,只占0.7%,突出反映了农村劳动力低文化程度比重最大、而高文化程度比重最小的严峻现实。最后,地区教育组织力量和资源相对薄弱。当地高校只有6所,2所综合高校,1所是医学类本科院校,1所师范专科学校,1所警官专科学校,1所高职学校。除了综合高校专业相对较多,其他高校专业均比较单一。

由以上可看出,发展终身教育不但面临自然环境的制约,同时也面临人文环境的制约。而现实的需求亟待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并完善,为提升当地的人力资源素质提供基本保证,为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地区终身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建设

1.建立以当地高校为依托的教育资源信息化中心,发挥其纽带作用。当地高校在发展本地终身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但体现在当地高校学生以当地生源为主,这些学生回到各个地方后能够发挥联系和纽带的作用,同时还体现在当地高校教师与地区各个地方具有各方面的合作关系,便于及时发现教育需求的趋势,并寻找合适组织者及时跟进。

2.建立以自主拍摄的视频资源为主体的终身教育资源。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成为终身教育最合适的信息化载体。考虑到地区农村识字率非常低的特点,视频教育资源能够突破文字信息的限制,使得不识字的个体也能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这些视频资源最好以当地高校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下的拍摄为主,针对工作内容,如畜牧业中的牲畜疾病特征判断、基本用药常识。具体环境下的知识讲解对终身学习者而言,具有占用时间少、学习效果高的特点。这也是考虑到终身学习者本身既要工作又要学习的特点。

3.利用互联网公开教育资源,通过译制形成本地化教育资源。由于地区,特别是当地农村地区高年龄人群,难以利用通常的英语及汉语等教育资源。依托地区当地大学,对能够满足当地终身教育的急需互联网资源进行译制,从而为这部分人群能够掌握当今最新的知识提供便利的通道。

4.建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空中讨论组。由于终身教育者所在的地方相距较远,难以像高校课堂那样,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相互讨论深化学习。因此,建立空中讨论组,不但能够聚集一门课程的相关学习者,同时通过开放的空中讨论组,课程负责人也可以邀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解答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也能够使相关学习者建立友谊,相互督促,相互帮助,提升终身学习的效果。

资源建设论文篇(7)

旅游资源文化属性的理解,首先必须要明确理解文化的涵义。“文化”一词是我国语言系统中古代已经有的词汇,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当然这里夸大了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文化”的理解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有三点是共有的:一、文化是人创造的,包括人创造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没有人的行为,就无所谓文化;二、文化能影响人,人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俗语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三、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任何文化要想发展,都要与时俱进,否则就没有生命力。

一、旅游资源文化属性建设的意义

(一)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建设是发展韩城旅游事业的必然之路。

当前,旅游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回顾自开发旅游以来韩城的发展进程,可分为三个竞争阶段:

第一阶段是项目竞争。上世纪70年代中期,各个行业都开始快速发展。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也借势而发,在那时要是能开辟一个景点,就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只要是有一个像样的景点,就有着绝对的优势。

第二个阶段是广告竞争。当人们渐渐认识到旅游是一个利润丰厚的新兴产业时,于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要是有一点自然或是人文资源的地方都建设为旅游景点。几年之后,很多地方都有了初具规模的景点,为了游客,各个景点都不惜工本的打广告,进而发展成了广告的竞争。

第三阶段是文化竞争。这么多年的发展,旅游业也渐渐成熟,游客的素质也不断的提高,于是一个新的阶段开始了,即文化竞争。景点是否蕴含着独特文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景点文化属性建设是防止韩城景点趋同化的必然之路。

景点的长久发展与生命力关键是区别于其他景点的文化属性。一个没有文化特征,没有个性特征的景点很难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走的长远。韩城目前的各个景点几乎是一样的,没有鲜明的特色,党家村与古城都打的是明清建筑的旗号,司马迁祠墓、大禹庙是纯粹的祭拜,其他的都是打着元代建筑的名号,这种几乎是一样的思维弱化了司马故里的文化氛围,让游客多出了些许疑问,难道一个以历史文化著称的名城竟然只剩下这些?事实上韩城这么多景点,各个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异,各有各的特点。

多年的总结可以明白,韩城旅游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是韩城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丰富的文化差异造就的。假如去除了韩城特有的文化,就很难依靠古建筑和文物形态给人以永久印象。景点的发展和长久不衰,就必须要在文化建设上下大力气。

(三)文化属性的建设是保存和延续历史的必然之路。

西禹高速路在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魏长城横穿而过的时候,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也引发了很多争论,从景点的文化属性来看我们明白了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一次不经意的破坏,从此再也不会拥有。也许是魏长城无法挡住秦军的铁骑,又怎么能挡得住横穿而过的高速路?如今只剩下断了的长城和横穿而去的路。历史在这里也断了层,因此建设的本质是营造有利于景点的生存发展环境,是保存和延续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举措,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现阶段韩城怎样走景点文化属性建设道路

(一)树立景点文化的意识。韩城在旅游经济的发展中已经走到了其他地区前面,理解了旅游经济发展的好处,在景点建设上加大了投资力度,却不知道景点的经济价值的最主要部分早已经不在于设施建设,而在于景点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没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景点的文化特色,不重视特色文化开发利用,面临的将是一条不归路。所以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景点文化属性的建设,把文化属性的建设放到景点建设的前面。

(二)对景点文化属性的建设做深入研究。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建设是一个多学科问题,对学术理论依据要求很高,现在还没从事景点文化属性建设方面的研究,建议将景点的文化属性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组织从事文博事业的老同志,进行有针对的性的研究工作,给后期的建设工作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