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5 16:52:50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篇(1)

我读经典如“初恋”

陆春祥写书名字一向讲究,此番取名《字字锦》,意在表达“书中选读的内容,章章都是锦绣,字字都是经典”。《字字锦》全书30万字,选读12部经典作品,按历史时间轴分章,春秋战国前后《列子》、《荀子》,西汉《淮南子》,南北朝时期《颜氏家训》,唐朝《贞观政要》,宋代《东坡志林》、《梦溪笔谈》、《容斋随笔》,明代王阳明《传习录》、刘伯温《郁离子》、朱国祯《仿洪小品》以及乾隆读书笔记《历代御批通鉴辑要》都在其中。全书从现代视角加以通俗易懂的演绎,不掉书袋、不落窠臼,观点常常出人意料,甚至给出与教科书、传统习惯思维里不一样的另类解读。

擅写杂文的陆春祥“转型”解读经典,是因为开始的时候读了洪迈《容斋随笔》而引发的写作动机。上世纪90年代初,他初读经典,五年前,他又重读,并一气写下了两万多字的读书笔记。两个时间段里,他对经典名著有了重新的认识,而且读书后所留下的感悟描绘成文字也成了一位学者对名著的尊重与推崇。这样,12部经典作品的另一番理解便与大家见面,这虽是个人独到的见解,实则是一种学习经典、分享经典的方式。

在陆春祥看来,与其说《字字锦》是带有作家个人印记的读书笔记,不如说它是带我们步入阅读经典之门的“引领之作”。“好书太多,生命有限,如何从浩瀚的书海中选择适合自己又有价值的好书呢?读书随笔,是对经典养分最好的吸收方式之一。它写起来随意,读起来轻松。”

艺术汇 陆春祥

艺术汇=IART 陆春祥=陆

IART:据了解,“字字锦”本身是一个词牌名,为什么选它作为这本书的名字?

陆:名就像一座大厦的整体结构。《字字锦》是一部读经典的随笔,但是,它又带着个人鲜明的思想印记,个人认为还是有一些锋芒和机趣的。从字面解释,书中选读的经典,章章都是锦绣,字字都是经典。这其实是一个词牌名,只是不常用罢了,但它和本书表达的内容,非常贴切。但有一点要声明,并不是我写的都是字字锦,我写的如果能有几节,哪怕是几段几句让读者喜欢,并引领读者去阅读其中的经典,那我就知足了。

IART:你一再强调要“自己精读”,不要“道听途说”,“精读”最大的收益是什么?

陆:这其实是个方法问题。如果,你的古文功底比较好,那可以选择注释的版本,一边通过注释,一边理解,甚至可以直接阅读原文,读多了就不难了;如果理解原文有些累,那么也可以找有翻译的白话文阅读,原文,译文,一边阅读,互相对照,在对照中理解。阅读经典,千万不要贪多求快,要精读。很多经典,原文字数并不多,却要读一辈子。

IART:请分享一下你的阅读心得,人们在面对经典,面对名著的时候,怎么才能最好的理解。

陆:阅读其实是和作者的一种对话。好的阅读,是自己的体验和作者的观点能实现激烈碰撞,这样就会产生阅读的愉悦感。

IART:除了阅读和写作,你还任职于报社,在这之外,你业余有什么爱好?

陆:我几乎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乏味得很。我住运河边上,过马路就是。晚上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去走运河,我们把它叫做“走运”。还有就是,我平时在练习吹萨克斯。

IART:之前创作杂文居多,而这次为什么想做这么随笔性质的书?

陆:有专家说,一直到十八世纪,中国仍是全世界识字率最高的国家。甲骨文开启了中国人的阅读之旅,我们就是通过阅读来传承文化的。中国人爱读书,并且有良好的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是对知识养分最好的吸收方式之一。它写起来随意,读起来轻松。其实,从这个角度讲,我选读的经典本身就是读书笔记。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篇(2)

据此理念,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必备品。它们有助于语文教学,千万“不能丢”。

一、大小黑板不能丢

当前,一般教师的课堂,特别是公开课,均会用到多媒体设备。各种课件、实物被投影到大屏幕上。课堂上,画面精彩纷呈,视频生动形象,音乐催感,给课堂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作为传统手段的大小黑板,似乎越来越不重视了,甚至销声匿迹。因此,我们的课堂,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新手段的使用,导致课堂容量太大,节奏太快,课件的画面太多、音乐太响。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话,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扫描式地观看,匆匆地对答,没有回旋的余地,没有咀嚼回味的时间。课本被闲置一旁,学生只读屏幕上的某词、某句、某段,脱离了课文整体。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也有看不清的,听不出的,接受不了的。一到下课,便什么也没有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还是应合理地使用大小黑板,因为:

1.内容呈现有长久性

以前,教师均会在课前写小黑板,书写的内容丰富多彩,或生字,或新词,或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或练习题等。而今,再也看不见了,年青教师没有书写小黑板的习惯(较多青年教师自身的字也写得不优美,甚至不会写规范的楷书),中老年教师也懒得去写小黑板。而作为教室正前方的主体――大黑板上也是寥寥数语。其实,黑板较多媒体设备,也有它自身的优势:黑板可以反复使用,不仅节约资源,而且价格低廉;黑板,特别是小黑板,在课后还存在,内容还呈现在学生面前……课件上的内容,稍纵即逝,学生来不及掌握,来不及记忆,特别是学困生。所以,一些重要的内容,如生字新词的书写(重要笔画用彩色粉笔标出),课后习题的布置等,教师要写在小黑板上。这样,学生在课后才有机会重新学习,对所布置的作业等也不会遗忘。

2.教师书写有示范性

老师的字,是学生临摹最好的字帖。黑板上的字,是老师亲笔书写的,是学生模仿最直接的对象。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字迹,因此板书有较强的示范作用。所以,老师要多写板书,写端正的楷书(高年级可写行楷),让学生模仿习字。我们还可以在小黑板上,或者在黑板一角,画上田字格,每天写上几个规范、端正、美观的楷体字,稍作指导,让学生临摹,贵好而不贵多。这些汉字,它长期存在于黑板上,学生可以随机、自由地临摹。写字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而黑板更具有示范性。学生照着小黑板书写,不但不会写错,而且易学着老师的字样写得美观,较之课件有一定的优势。

二、字典词典不能丢

现如今,各种现代化电子产品琳琅满目,学校、家庭中的各种设备也日新月异,而古老的“字典词典”早已束之高阁。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查字典”教学似乎也有些疏淡了,也鲜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主动用字典词典。然而,字典词典是重要的工具书,可谓是无声老师,能帮助学生独立识字,让学生做到无师自通,为自主阅读和写作创造有利的条件。自2013年寒假开学起,我国将为全国农村地区中小学1至9年级在校生免费提供《新华字典》。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每个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中均有查字典词典教学的相关要求。可见,学会使用工具书,养成随时使用字典词典的良好习惯,这对学生终生的学习,乃至生活和工作是多么重要。“查字典”教学可分两步走:

1.依托教材,加强专项训练

纵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查字典词典”的内容就从来没有间断过,而集中编排则在二年级和三年级――二年级上册集中进行了“音序查字法”的教学――“练习1”中,就要求牢记“汉语拼音字母歌”,为学会“音序查字法”奠定基础;“练习2”中则要熟知《汉语拼音字母表》中的字母,掌握排列顺序;在此基础上,“练习3”就水到渠成地教学用“音序查字法”查不会写的字……我们要以此为契机,依托书本,想方设法,扎实训练,让学生学会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人手一本字典词典,人人过关。

2.结合阅读,养成良好习惯

接下去的苏教版教材,虽然少了专项的查字典词典的教学,但仍穿插了这方面的内容。我们要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查字典的训练。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在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熟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要查字典词典。在课外阅读时,字典词典更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学生遇到“拦路虎”,就去请教它。如果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记下生字新词的读音和意思。下次再碰到这个生字新词,如记忆模糊了,可以再查。多次反复,生字新词就会变成熟字旧词。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语文知识也会不断积累。即使学生长大成人,也会在生活上、工作中遇到生字新词,此时,字典词典,甚至专业的工具书,均是他们最好的老师。

三、名著经典不能丢

传统文化、中外名著,汇成了巨大的语言宝库。许多名篇,读之字字珠玑,诵之金声玉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我们要让广大学生在吟咏诵读中含英咀华、衔华佩实。使他们少一点粗俗的表白,多一点儒雅的谈吐;少一点词穷木讷,多一点含蓄幽默。在学习与生活中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出口成章、下笔有神。我们要积极推进课外阅读工作,如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课外阅读成果的舞台,不断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名著经典成为老师、学生手头、案边的常备品。

1.经典诵读,在琅琅书声中接受滋养

琅琅书声,朗朗乾坤。五千年传承不绝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典文化。各班可根据实际,引导孩子投入到经典诵读活动中去,促使他们传承儒雅风习,争做君子少年。各年级可以依托经典,在目前课时设置较紧的情况下,进行课前《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增光贤文》,甚至《大学》《论语》等的诵读。在老师带领下,一齐念、接龙念、分组念……想方法多听多念,多读多思。诵读为主,讲解为依;品味文字,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通,交流情感。在教学中细细品味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和辞藻美。通过没有任何功利性的读书熏陶,孩子们在日积月累的诵读活动中慢慢感悟,得到经典文化的教化和滋养。

2.名著共读,在静心阅读中丰厚底蕴

利用读书节、课外阅读指导课等,举行开读仪式或“展示我的读书收获”等活动。每一个学生打开一本渴望阅读但耽搁着的新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和好书进行亲密接触。或通过呈现图片文字、演讲等形式展示读书成果,增厚阅读兴趣。一本本名著犹如一艘艘航船,引领孩子驶入文学的海洋。在剩余的课外阅读课上,教师还可持之以恒地和孩子共读某一书籍,进行共读共写活动――中高年级穿插读后感的写法指导,低中年级口头交流,由家长或老师整理孩子的读书感言。在教师的引领下,重点进行课外的自主静心阅读。让《小猪稀里呼噜》《山羊不吃天堂草》《鲁滨逊漂流记》等经典作品成为学生手中、桌边、床头的必备品。大量的课外阅读,必能增厚学生的文学底蕴。

四、铅笔钢笔不能丢

学生的硬笔书写质量,随着年级的增高,反而会越来越差。这在学生的作业、笔记、试卷等上一目了然。升入初中以后,字迹更是每况日下。再看学生的笔袋中,木杆铅笔变成了细笔芯的自动铅,廉价的钢笔破旧不堪,甚至不出水。这,不免令人担忧。这其中的缘由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最清楚:从小学中高年级起就不再重视写字教学了,只注重答案;学生作业量大幅提升,学生疲于应付;学生在应试教育高压下,厌倦学习;书法氛围不浓厚,学生对书法不感兴趣……其实,从低年级书写用的木杆铅笔,到三年级起学习使用的钢笔,皆是练习硬笔书法的最佳工具,而绝不是水笔之类所能代替的。所以,我们的学生,甚至老师身边,应该备有木杆铅笔和钢笔,以备练习书法之需。

1.实践练字意识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它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和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加强写字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练习书写,在计算机被普遍应用的当今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写字教学更是责无旁贷。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孩子的一生成长打好底色,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写字教学,并落实到行动中来。这不仅仅是低年级语文教师的事,也是其它各年级、其它各科教师的责任。值得指导的是,学生的书写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重视程度。

2.扎实各个阵地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篇(3)

关键词:经典文化;氛围;兴趣;成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诵读经典则是汲取精华的学习方式,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通道。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会使他们终身受益。通过创建书香校园,营造书香育人环境,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让师生在书香环境中丰富和体验情绪、情感,体验读书学习的乐趣,追求成功,体验成功,乐于成功。让师生在健康和谐的书香环境里不断追随成功的愿景,以达到自我激励,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目的,使自身的人文素养得到很好的修炼。

本文就是试图从创建书香校园出发,抓住学生的兴趣,通过诵读经典的方式,让学生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与健全的人格。在阅读的百花园里,让学生的童心飞扬,生命变得精彩。

一、搭建平台,营造氛围

1.成立班级读书角

为了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除了向各班级全面开放图书室,还倡导各班建立“图书角“,号召学生将自己的好书带到学校与同学们交流,以实现“资源共享”。

2.确立读书课

将每周二和周四的中午活动课时间定为“课外阅读指导课”,专门用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开展读书会、讨论会、演讲会、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3.形成“诵读成长足迹卡”等制度

各个班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推荐的书目,用“诵读成长足迹卡”等检查学生读书情况,以促进学生认真读书。

附:

二、加强指导,激发兴趣

1.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合理利用工具书或网络查检资料;(2)指导学生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3)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能力;(4)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熟练运用在阅读过程中随机圈、划、点、注、评、摘等方法。

2.读书笔记辅导

(1)指导学生学会摘录,写摘录笔记。要教会学生在理解、品析的基础上,摘录课外书里的精彩语句、语段,提高鉴赏能力,加强阅读积累。(2)指导学生学会批注,写心得笔记。要教会学生将阅读时大脑中闪现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随时记录下来,形成点滴体会,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内化运用。(3)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写想象笔记。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3.如何选择背诵古诗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段、心理特点,先选择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生应背古诗80首里面,朗朗上口、合辙押韵、耳熟能详的古诗。课本里要求背诵的古诗有十几首不是小学生应背古诗80首里面的,这些古诗老师必须要求学生会背,而且要求会写。

三、活动多样,体验成功

1.手抄报比赛与展评

各班根据读书情况出一期手抄报,选出好的作品展评,以此促进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2.读书心得展评

根据各个年级的规定书目,由学生写出读书心得,在班级进行交流并且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评、奖励。

3.古诗文朗诵

(1)对于小学生必背的古诗文和校本课程中的古词,利用每周早上的晨读时间组织学生背诵,教师检查督促,扎实抓好每天的晨读。(2)古诗的积累是正常的语文教学的正常内容之一。要求语文老师每周一在黑板报的“古诗词园地”中上出示一首古诗或词,然后领导学生诵读,然后由较好的学生领导读,每天就由值日学生领导诵读,指导背诵。到一周结束时,要求学生能默写。(3)充分利用班级的评比活动,各班均采用各种评比活动,在班上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让学生积极参加此活动,学生背诵的古诗在教室里展示出来,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

“读好书,打好人生底色。”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阅读的意义。如今,走进韬奋希望小学的校园,到处有琅琅的读书声,到处有学生忙碌的身影,师生都沉浸在诵读经典的快乐之中,读书的热潮为校园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篇(4)

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提升我校全体学生的文化素养,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化生活习惯,东岳中学2018年继续开展读书系列活动,以推动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让师生在阅读中放飞理想、感悟历史、体验人生、了解科学、拓展思维、憧憬未来。

二、活动主题:读经典的书,做知书达礼的人

活动口号:行走书香世界,塑造智慧人生

三、活动内容与具体要求:

(一)教师读书活动

1.精心研读学校推荐的必读书籍,切实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认真选读有关的优秀书籍,自觉开展“各读各的书”活动。既要读教育教学专著,也要读经典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要读业务类书籍,也要读理论类书籍。

2.认真撰写读书心得体会,并积极组织交流,将读书摘抄及读书心得纳入教师年终考核。

3.语文组进一步确立大语文教育观,打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联系通道。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要在备课上有所体现。

(二)学生读书活动

1.开展创意读书卡评比活动。

2.结合上级部门,开展“读书”系列征文活动。发动全校学生撰写美文,并进行评奖。

3.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和中华古诗词默写活动。

4.举办国学小名士选拔活动。

5.开展五分钟高效诵写活动。早读前5分钟和下午上课前5分钟,学生背诵一首古诗,在黑板上积累两个成语。

6.作好“读书笔记”。各年级学生均需配备由学生个性化命名的“读书笔记”一本,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统一格式将读书过程中看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每学期不少于20篇。

7.认真组织“主题阅读”读书活动。读书主题由学校、年段、班级共同确定,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有机结合。

8.积极开展书香班级的创评工作。各年级要及时推荐学生必读与选读书目,具体由年级语文备课组长负责落实推荐书目,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推荐的书目,经常督促检查。要求每学期每位学生课外阅读必读书籍不少于5本。 “书香班级”将进行评比表彰。

五、本学年活动安排:

一月份:

1. 策划寒假经典导读读书活动。

二月份:

2.策划寒假经典导读读书活动。

3.进行以“时刻听党话 永远跟党走”为读书活动

三月份:

4.开展以“时刻听党话 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征文比赛

5.推荐“时刻听党话 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演讲选手参加区级比赛

6.开展初一级部假期“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

7. 组织学生参加全省第七届地科杯“珍惜资源 爱我国土”有奖征文活动。

四月份:

8.开展2018“泰山国学小名士”选拔赛

9.开展第七届“小哥白尼杯” 科普知识竞赛活动。

五月份:

10.开展集体经典诵读比赛。

11.开展高效诵写活动。

六月份:

12.检查验收高效诵写活动情况。

13.布置假期读书活动

七八月份:

14. 开展教师“同读一本书”活动

15.开展学生假期经典导读读书活动。

九月份:

16.教师读书笔记检查验收。

17.开展区第十届系列读书活动。

十月份:

18.组织红色征文。

十一月份:

19.读书交流会

十二月份:

20.评选书香班级

六、具体实施:

1.要提高认识,要把它作为“营造书香校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2.教师是学生的表率,老师们要用读书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爱好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3.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做好导读工作,认真组织好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4.各级部可在学校读书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一些小型的各类班级读书活动。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篇(5)

【关键词】英文原著;阅读;方法

0 引言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材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的资料,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对于英语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而在众多的资源里面,英文原著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英文原著阅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和理解大量的有形与无形的社会文化知识,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增强学习效果。

1 循序渐进

从比较简单的英文原著开始,慢慢上手了再阅读那些比较难的。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书虫”系列是奉献给世界英语学习者的一大精品。“书虫”共有7个不同级别:入门级适合小学高年级、初一学生;第一级:300生词量,适合初一、初二学生;……;第六级:2300生词量,适合高三、大学低年级学生。只要坚持不懈地读下去,而且是广泛而丰富地读下去,待到读完丛书系列的最后一本,也许会突然发现:如蚕蛹变蝴蝶,振翅欲飞了。

2 兴趣入手

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快乐的心境下,记忆力更突出、自信心更充分。兴趣可以使人主动进取,一往无前。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这句话实在是经验之谈。如果阅读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阅读动力,从而使阅读者始终保持对英文原著主动进攻的姿态。因此,笔者建议读者在选择阅读书目时,网上收索了解一下其主题及内容摘要,如果自己觉得有趣才拿来读。这样都有益于开始一段轻松和长期的精神之旅。

3 坚持阅读

坚持每天学习一段短的时间,学习效果往往比一个星期连续学习几个小时高。这意味着你不需要一下子花大量的时间来学习,每天大概只要30分钟,就可以轻松达到理想的效果。笔者建议抓紧空闲时间来学习。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电子书籍的下载便利,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可利用的休息时间读读英文书,如排队等待时、地铁(火车/汽车)上。另外,在睡觉前花一点时间来读书的习惯非常好。研究指出,大脑在睡眠的时间才可以更有效地处理最新的信息。有时候,读者会觉得自己的英语好像在原地踏步,这时千万别气馁。其实阅读者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了,所以,千万不要放弃,因为最终的收获一定很丰富。

4 生词处理

先读,再翻字典,学会借助文章本身对关键词做理解。笔者反对一边读一边查字典,但是可以把不认识的单词用笔画出来。建议读者可以读完一章后,再集中对不熟悉的单词查阅词典。读英文原著学单词,是扩充词汇量的秘笈。查字典时,除了把意思抄下来,摘抄例句很重要,可帮助记忆,尽可能抄小说里原句。同时,留意英文注解,因为有时英文注解往往解释得更到位。另外,要留意一些固定的搭配。

5 勤做笔记

笔记的方式有两种:在原著空白处做笔记和单独的笔记本。其载体既可以是传统的纸质笔记,也可以是现代的电子笔记(读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 笔者推荐在阅读过程中就在空白处做笔记,等读完一章后再把笔记总结在笔记本上,主要用来记录生词、词组、好句子等。空余时间,可以翻看自己做的笔记和注释,多读几遍后,单词及其用法就很容易记住了。

6 读后讨论

如果读者有语言学习伙伴(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最佳)的话,笔记建议在阅读完后(也可在阅读过程中)多和语言伙伴讨论、交流。讨论的内容很广,可以是主旨大意,时代背景;可以是书中情节、人物;也可以是书中的难句和生词等。通过交流探讨一方面可以加深原著理解,另外也是很好的口语训练。如果没有语言伙伴,可以采用传统方式――写读后感(阅读报告),既可以帮助读者消化理解原著,也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是很好的写作训练方法。

7 结语

多读英文原著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这个道理,所有学英语的人都懂,但是很难坚持实践下去。因为原版书的词汇量、叙述方式、思维架构、和内涵远不是普通教科书上的文章可相提并论的。可以说是两种不同数量级的较量,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读者虽然对英文原著充满热情,但实践以后,总会望而却步。笔者通过多年的摸索发现,如果选择正确的方法,读者完全可以在完成“头脑和心灵旅行”的同时,大幅度地提升自己的英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宗端华.如何提高阅读与欣赏英文文学原著的能力[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2]李苏园,侯晨,薛冰莲.英语专业学生英文原著阅读现状调查及可行性建议[J]. 海外英语,2013(22).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篇(6)

笔者对所任两个班级(八年级上,共106人)作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经常看课外书的8人,只占7.5%,偶尔看的33人,也只占31.2%,而基本不看的51人,占48.2%,根本不看的14人,占13.2%。后两类学生竟多达61.4%。他们不读书的理由是:一是父母不允许,二是课业负担重没时间,三是没兴趣。其中前两类占33.3%,而“没兴趣”竟占了66.7%。本来,青少年阶段应该是最爱读书的黄金时期,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显然还没有培养起应有的阅读兴趣,更遑论阅读习惯的养成了。笔者认为,造成目前这种阅读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缺少宽松的阅读空间;二是没有充分选择读物的自由;三是缺乏必要的读书方法的指导。由此,我们不妨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力求在初中阶段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1. 坚持开设阅读课,把课外阅读课程化。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会说要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道理大家都懂,问题是,学生有时间静下心来读点书吗?超负荷的作业早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哪有闲暇读书?即使偷得半日闲,学生也绝少肯去读书的,因为对学生而言,书总是和考试紧密相连的,哪怕是课外书,也总会有一种本能的厌恶感,而且,一个身心俱疲的人,是根本无法领略读书的乐趣的,他们往往更愿选择那些富于刺激的网络游戏,粗俗低级的刊物或无厘头的搞笑等。学生是没办法,语文教师却似乎是在有意扼杀学生的阅读兴趣了。现阶段新课程改革虽说轰轰烈烈,但很多教师迫于考试的压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多地将目标定位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阅读教学往往沦为纯粹的实用教学,高强度超负荷的阅读训练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缺失。“所谓学习就是喜爱。学生应该对读书发生狂喜。但从小学到大学,教师有一种天才,就是把读书的乐趣挤出,使之变得干燥无味。”(林语堂《论学问与知趣》)因此,笔者建议学校应坚持开设阅读课,每周两至四节,把课外阅读课程化,从根本上保证学生有自由阅读的时间。惟有重视,惟有舍得,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广泛阅读,学生也才有可能拥有真正意义的阅读。在自由阅读课里,不再有题山的压迫,不再有教师的聒噪,不必再正襟危坐,不必再担心当头棒喝, “我的地盘我做主”,在这里,学生可以暂时将学习的一切烦恼和失意统统抛开,尽情放飞自己,徜徉于书香之中。自由阅读课的目的就是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读书环境,因为只有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才可能真正走进书的世界,才可能真正领略到阅读的迷人魅力。当学生觉得,阅读原来是那么快乐,培养阅读兴趣就有了可能,当兴趣变为一种志趣,当阅读成为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阅读习惯就形成了。语文教师不要心疼这几节阅读课,更不要心态不平衡,与理科教师抢时间,语文学科自有其特点和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正是广大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语文教师如果能让他的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在自主阅读中有感触,有收获,那么,即使其他什么也没做,我认为他仍然不失为一位成功者。况且,如果你的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语文成绩还会不领先么?

2. 摒弃功利性,还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学生之所以缺少应有的阅读兴趣,原因还在于我们的读书氛围太过功利,多数教师提倡学生读书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他们根本不重视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不重视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点,从读什么到怎么读(有的教师干脆只让学生读导读和青少年版之类的所谓名著)都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不得越雷池半步,还美其名曰低耗高效。这种戴着镣铐的阅读,学生根本不可能在阅读中发现自己,享受到读书的乐趣,最终只能导致学生丧失阅读兴趣,甚至厌恶读书。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阅读的黄金时期,错过了再要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就会相当艰难。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有宽广的胸襟和战略家的眼光,摒弃功利心,打造纯粹阅读,让学生有充分选择读物的自由,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让他们去接触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书籍、报刊,哪怕是涉猎别的学科,只要学生喜读爱读都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书。若自己不喜欢,别人说得再好我也不会往下读。阅读是一种对话,一种你和书之间的理解。若你不能和一本书产生共鸣,你就是在浪费青春了,即使它确是一本好书,你读了没有自己的感受也是白读。”(巴丹主编《阅读改变人生》)比如,俞立峰同学特爱读篮球赛事的资讯以及乔丹、姚明等明星的逸事,读出了不少自己的感悟。这些读物,也许无关乎考试和分数,但是他从此由一个好动的“差生”,逐渐变成了一个爱读书、爱思考的男孩,这难道不是语文教学的成功?“要想培养读书的兴趣,非将态度根本改变了不可。读书不是要应付考试,不是要敷衍外来的要求,却是要满足内心的需要,充实自己的生活。换句话说,读书须是自己的有机的一部分,必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熔为一炉。若是书和生活经验从读书扩大推广,充实的机会就无限的增多了。”(《李霁野谈读书》)奉读书实用至上主义的教师,真该好好读读这段话!学生只有读他自己喜欢的书,他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才会欲罢不能,才能视苦差为赏心乐事!

这里还有一个阅读名著的问题。新课标说“要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一般都理解为应让学生阅读中外名著。诚然,阅读名著可以丰富性灵,熏陶人格,提升品位,因此语文教师非常推崇阅读这些经典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部分教师规定学生非名著不读就显然不妥。笔者认为,对于迫于升学压力普遍浮躁的中学生来说,能静下心来读点书已经很不错了,你偏规定非经典不读,这极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且,由于生活阅历和阅读经验的欠缺,名著和现在的中学生有相当的距离,学生往往看不懂,从而产生畏惧心理,丧失阅读兴趣,乃至殃及池鱼,对其他阅读也失去兴趣。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阅读品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朱光潜先生说:“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分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就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文学的趣味》)易中天教授也在他的博客中说:终生只读一种书是不妥的,哪怕这些书的品位确实高雅,山涧小溪固然清纯,却何如泥沙俱下的江河、广纳百川的大海?等学生对阅读有了一定的兴趣,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再向学生推荐经典,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向学生推介经典时,不要人为地增加经典的神圣感,要像周国平先生那样,“不妨把经典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要将经典从神坛上拿下来,以消遣的方式来读,只有完全放松,才能真正走进经典世界。

3. 克服盲目性,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的指导。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仅仅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是不够的,语文教师还必须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方法的指导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果,如果学生在阅读中没有任何收获,阅读的热情就会很快衰减直至丧失殆尽;如果方法得当,学生在阅读中就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阅读的热情就会空前高涨,阅读就会成为个体的一种内在需求,阅读习惯自然就养成了。

那么,该怎样阅读呢?阅读是读者自身的行为,不同个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喜好,有的喜欢一目十行,有的则喜欢细嚼慢咽,这都无关紧要,教师不必强求一律,但是有一点必须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这不仅仅是古今中外许多学问家行之有效的阅读经验,更应成为中学生熟练掌握的阅读方法。读书笔记益处多多。首先,强化记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做笔记就是读、想、写结合,就是手、脑并用,这远比光读不写印象深刻得多。其次,活化积累。做笔记就好像是建立资料的“储存库”,一旦需要相关资料,就可以方便快捷提取。再次,深化理解。通过做笔记,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问题的重点和实质,还可以培养概括和表达的能力。老舍说:“不管自己的了解正确与否,意见成熟与否,反正写过笔记必得到较深印象。及至日子长了,读书多了,再翻翻旧笔记,看一看就能发现昔非今是,看法不同,有了进步。”读书笔记没有固定的形式,从内容来讲,无非是两类:一类以记书的内容为主,一类以记自己的感受为主。前者多为了吸收,后者多为了思考,到底做哪种笔记对读更有帮助,要根据所读书的内容、阅读的意图和个人的习惯来决定。这里要说明一点,教师必须定期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评价,有评价才有促进,才能不断巩固阅读成果,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慢慢让课外阅读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从而变成更自觉的读书行为。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篇(7)

关键词:阅读计划;科学规划;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210-01

当下,受“择校热”的影响,家长、教师对学生分数格外重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中是“讲、听、说、练、写”的高效融合,课后安排习题强化训练,教师唯恐某一个环节疏忽,影响分数排名。在考试中,一些学生面对语文知识能力的考查,照样抓耳挠腮,愁眉不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的只是“技”,不是“道”。只有学生主动爱上语文学习、爱上阅读钻研,才能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在一线教学近二十年,积极探索课外阅读教学的途径,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文本,开阔知识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感知人生体验,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转变思想观念,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受考试论分数的导向影响,课外阅读被“题海战术”所取代。初中课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学生无暇顾及阅读,不愿阅读。学生认为课外阅读进步慢、成效不明显,不如学习基础性知识获取进步明显,一味追求考试分数上的“短平快”。新课标针对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知名学者朱永新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英国作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明,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长于思辩。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举行读书专题讲座,着力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让学生明白读书可以静涤心灵、开启智慧,让学生明白“只要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一个人成才、成功、成就是早晚的事”的道理。学生端正了态度,明白了阅读的重要性,自然就会主动去阅读经典。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还需要教师积极努力,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书籍,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汲取文化素养。当前,图书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一些打着“励志”、“正能量”的图书大行其道。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阅读的书籍,指导学生区分经典名著与流行快餐读物的区别,品读名人传记、理论读物和精品小说,汲取人生进取奋斗的智慧,锻炼由表及里、直透实质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帮助其心理发育,矫正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使学生坚定意志、陶冶性情。

二、打造书香校园,构筑阅读平台

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最大难题是可阅读书籍少和时间的匮乏。学生手头可供阅读的经典名著少,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许多学生并不具备大量可供阅读的图书,“题海战术”大量挤占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开展课外阅读必须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笔者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丰富资源,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营造人人热爱读书的氛围。积极向教师和学生收集可读性强的书籍,建立图书站,开展“图书漂流”活动,鼓励学生交换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利用自习课和辅导课,为学生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适时开展“读书明星”评选,指导学生交流阅读心得,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个人兴趣和爱好。

三、科学制定计划,让学生读有所得

1.科学制定阅读计划。古贤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引导学生科学阅读,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要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量化规定阅读的书籍和数量。可以利用七、八年级两年时间,指导学生在校期间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建议的篇目,寒暑假阅读自己喜爱的作家作品。

2.指导阅读方法。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语文教师要把阅读方法及时地教给学生,使他们提高阅读质量和效益,从对文化名著的随意性、消遣性阅读变成鉴赏性、研究性品读,让学生读有所得、读有所悟、读有所用。一是指导学生了解文本背景和作者。在阅读前,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序言、后记和目录,为学生讲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让学生对时代背景、作者和写作目的有简要的了解,夯实深入阅读的基础。二是指导学生有效利用工具书进行阅读。经典名著中有学生未曾接触的词语和句子,教师要指导学生动手查找出处,排除字词的障碍,积累知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三是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对于经典篇章要反复读、吟咏读、做摘要,采撷精华;对于叙述性文字要简明扼要的浏览,节省时间。四是勤做读书笔记。要做到“不动笔头不读书”。书不释卷,也要手不离笔。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做摘要,抄名言警句,写读书心得,把阅读和思考相统一。

3.科学指导,释疑解惑。教师的科学有效指导,是学生良好阅读的保障。初中生受知识和阅历的影响,无法完全领会文本所蕴含的含义、阐述的思想,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可以邀请专家和学者,进行读书讲座,指导学生把握文本核心。

四、建立阅读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