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业产业发展建议

农业产业发展建议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2 15:26:26

农业产业发展建议

农业产业发展建议篇(1)

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镇位于遵义市东35km处。全镇国土面积165km2,耕地面积4000hm2(6万亩),辖12个村1个社区,2010年人口9.2万,是全国500个强镇之一。新舟地理环境独特,丘陵地带,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森林覆盖率达24.54%。境内若干个产粮大坝,土地肥沃,素有“黔北粮仓”之美誉。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立足镇情,确定了以“加快农业产业化富镇,加快工业化进程强镇,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兴镇”的发展思路,确立了以“特色优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品味现代的农村城市化示范”为发展定位,全面推进小康建设进程。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建立了面积达1334hm2花椒、1600hm2辣椒、334hm2稻稻鱼连养、334hm2果蔬、8万头出栏生猪、30万羽出栏鹅等6个农业产业基地。乐耕“十里绿色水果长廊”、杨录生猪养殖基地、沙滩禹门西瓜蔬菜、新舟群乐生态养鹅、金钟绿塘花椒辣椒、乐耕杨录肉鸽产业等欣欣向荣,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品”。

2农机推广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

新舟以“加快农业产业化富镇,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兴镇”的思路发展农业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对农业机械化的平衡发展规划、推广服务机制建立统筹与重视度不够,以致农机推广工作及农机化还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1)农机推广机构不健全。乡镇机构改革以来,乡镇农口五站合一,农机站合并于乡镇农林服务中心,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已名存实亡。推广人员纳入乡镇府统一调配,农机推广人员不能专职专用,不少农机员的主要精力没有真正集中到农机化工作上,使农机员本职工作淡化,久而久之,农机员在思想、观念、技术上已不能适应农机化发展形势,行动上跟不上发展步伐。同时,县及乡镇农机推广人员年龄逐渐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新老交替缓慢,大中专毕业生寥寥无几。农机推广技术力量弱化,使农机推广的专业性、技术性降低。

(2)农机化工作还未提到应有高度。乡镇政府及乡镇农技推广中心的工作着力点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及种养技术推广,推广农业机械几乎是农户自主自发的事。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农机化与农业产业发展配套布局研究不够。而且县级农机推广部门与基层联系松散甚至脱钩,农民对农业机械的真实需求情况不得而知,有些农机化基础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因此,依靠乡镇基层农业(农机)推广机构来发展农机化的可能性在淡化。

(3)农机装备结构及布局失衡。由于农机技术推广的政策引导与规划指导性不强,农户及产业基地对农机具购置缺乏长期规划,有时顾前不顾后、顾头不顾尾。一是低效率低价位的小型农业机械多,大型高性能高效率机械少,环保型机械及多功能机械少。二是自购自用的多,开展作业服务的少,致使部分农机具使用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及农机资产闲置。三是设施农业装备发展不够,养殖机械化技术及产后深加工机械化装备少。

3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的建议

(1)同步谋划农业产业与农机化发展规划。根据城乡一体发展要求和农业产业布局,统一规划农业机械化发展。以6个农业产业基地为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结合基地实际,重点发展机械化深耕和平整地技术及装备、节水灌溉装备、育苗及移载机械装备、大棚机电设备,养殖成套机械设备。

(2)改进推广服务方法。以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主力,统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特别是要改进推广服务方法。一是创新服务模式。在推广方式上,应深入农户和生产基地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听取意见和要求,大力宣传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优惠,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二是因地制宜促推广。结合本镇的实际情况并加大示范点的力度,大胆将新技术新机具在产业基地、示范点和农机大户中率先推广应用,不同产业推广不同新机具,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既要优先推广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显著的新技术新机具,同时还应注意引进推广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的新技术新机具。三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镇政府及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与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机经销商的联系,搞好协调服务,督促企业做好农机产品售后的“三包”服务和技术培训,解决购机、用机及修机过程中的问题。

(3)建立大型综合性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利用现有各种惠农政策支持建立服务全镇的大型综合性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搞好农机作用服务社会化工作,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和经营效益,促进农机技术推广健康发展。一是组织形式可采用股份合作制,有农机具的农户及农机专业大户可以机具折价入股,还可吸收工商资本入服。二是服务形式以代耕代种服务为主,提供重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服务,提供农户或产业基地自已难以承担的机械化作业服务。三是承担农机维修养护服务和技术培训,解决农机维修难的问题,开展农机手互教互学,提高农机手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

农业产业发展建议篇(2)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结构调整; 主要问题; 解决对策

农业产业化可以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而随着农业产业化的逐步发展,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也逐步配套化、科学化。农业产业化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以及生产领域的扩大,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力的就业,促进农业发展的优化升级。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各地区间农产品产业化的发展水平间的差异越来越大。目前,许多乡镇农业产业化已初步完成了由产品初级加工向精细加工、由单一化向系列化、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方向转变。但由于我国小农经济思想对民众影响的根深蒂固,仍然缺少对农业发展的横向化与纵向化的分析,这主要表现在农民缺少市场意识,对农业产业化存有误解,也使得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不高,这也造成了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组织的数量过低,无法形成一定的规模化、聚集化,使得农业产业化的竞争力无法与其它产业相比。

(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意识

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资源无法满足产业化进程中的需要,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为重要。但是当前一些企业只在乎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性的打算,多采用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忽视了对生态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一味片面追求农业生产量,对农业进行掠夺性的生产经营模式,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再加上农副产品加工业相对落后,缺少深加工的层级,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浪费严重,利用率低,无法表现农产品的价值。

(三)农业信息的传播渠道不畅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加剧,农业信息的传播显得更加重要。它主要体现在能够让农民了解到当下各类别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并能够提前了解灾害性气候与病虫害预报,及时做出应对。但从当下发展状况来看,农村在信息传播这一方面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缺乏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缺乏协调性,有些偏远地区由于技术受限无法及时更新各类信息,这对农村信息市场的发展无疑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阻碍了农村产业化的信息化发展。

二、加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对策措施

(一)提高农民群体的文化素质

要想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优化升级,狠抓农民的教育培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可以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农科教中心以及专业协会等形式,从而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农业技术培训体系。于此同时,还需M一步发挥农技推广站、农业广播校、农业院校的作用,与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加快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从而为农村培养大批懂技术、能操作、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还可以通过建立择优扶持的培训激励机制,改变小农思想,让农民学会利用科技、信息来增加收益,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二)进一步推动对土地经营的规模化

这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一是要因地制宜的发展乡镇企业,并与小城镇建设以及户籍制度政策相结合,实行企业化经营与专业化的生产,促使土地相对集中,形成一定的规模化。其次,应当对耕地流转制度进行细致的研究,使过去分散性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与规范的市场机制紧密联系起来,形成规模生产和规模效益。最后,政府还应当加大对经营者在各方面的扶持和服务力度,使其能够顺利的发展。相信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理念的逐步推进与共识程度的加深,规模经营的内涵和外延也能够得到新的升华扩展。

(三)加强农业信息市场的建设

第一,从事农业信息的人员本身应当不断增强信息的商品意识以及市场经济的观念,改变过去依靠国家拨款的形式,只是按照行政指令来对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加工和的方式,而应当转变为以获取效益为目标,将农民的需求作为信息的导向,从而根据农业信息市场的特点来生产适销对路的信息产品,从而在其中获得一定的效益,来更好的维持信息运作的环节。

其次,在对农产品开发的环节中除保持原有的传统产品外,还要通过信息的来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并开发出具有农业特色的各类数据库,以及实物信息产品和配套产品,及时提供适合于农村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新内容、新产品。

其三,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建立适于本地特点的农业信息市场,充分发挥各类信息传播的优势,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多层次、多样化的信息成果转换。与此同时,也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业信息市场,健全信息市场法规,对各地的信息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从而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小结

我国农业产业化是否能够得以顺利的发展下去,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范化、合理化的程度,而且通过产业分工的细致化,也能够改变过去分散、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向专业化、精细化的农业社会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农业产业化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经营的规模化、市场化,同时也有利于对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以便更加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改变,使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趋势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升级优化。

参考文献:

[1]岳耀红. 试论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2017,(03):43-44.

[2]张金亮. 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 科技经济导刊,2016,(22):210.

农业产业发展建议篇(3)

关键词 农业优势产业;现状;做法;建议;宁夏中卫;沙坡头区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313-01

1 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现状

1.1 优势特色产业建设初见成效

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各项政策,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断总结经验,深化对农业产业结构内在规律认识,确定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坚持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夯实基础增强内驱力,切实加快优势产业发展步伐。在农业产业布局中,突出主体气候特点,按最适宜地区来规划各优势产业布局,逐渐形成了老灌区东园镇、柔远镇、镇罗镇、以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为主;南山台永康镇、宣和镇、常乐镇以发展经济林果产业为主;河南省永康镇、宣和镇以发展养鸡产业为主发展畜牧业,迎水镇以发展养鱼产业为主,香山地区的香山乡、高兴仁镇以发展硒砂瓜产业的优势特色产业布局。通过优势产业区域规划布局的建设,沙坡头区优势产业已初具区域化、规模化,并逐步向产业化发展。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设初见成效

一是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畅通了流通销售渠道,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三是成为政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广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的载体。四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牌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五是加大了为农服务力度,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六是以增收为目的,社员收入逐步呈现最大化。

1.3 家庭农场经营大户建设初见成效

沙坡头区家庭农场现在发展到298个,从事种植业的125个,其中:种植粮食作物的28个;从事养殖业的145个;家庭农场经营耕地面积1 873.33 hm2;家庭农场全年经营总收入31 504.5万元。沙坡头区专业大户现在发展到898个,带动农户5 100户、带动农户人均增收463元。

2 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做法

2.1 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落实责任制,沙坡区始终把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纳入各级干部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区、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责任明确,任务到人。严格考核,为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提高责任意识,真正把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工作落实到实处,把优势产业发展工作纳入各(乡)镇、各部门“争先创优”进行考核严格奖惩。

2.2 明确目标,强化责任

为确保农业优势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每年都与各乡镇、各部门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各产业发展的目标。

2.3 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始终围绕突出重点,扩大规模,加大投入,依靠科技,狠抓示范的工作思路抓好优势产业的发展。始终把适用技术推广作为抓好优势产业的重中之重,加大科技推广投入,依靠科技增收。

2.4 整合资金,加大投入

要做大做强农业优势产业,投入是关键。面对财政十分困难的现状,在坚持农业优势产业专项资金投入主渠道作用的前提下,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优势产业发展的投入。

3 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健全运作机制,推进优势产业发展

配套建立并不断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个人等积极参与发展产业,对项目实行承包责任制。同时采取灵活的运行机制,鼓励科技行政人员带薪、脱产到农村与农户联办创办,承包技术指导[2]。

3.2 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对一些发展比较好的农业龙头企业要进步引导和扶持实施技术改造,促进改造升级,有计划地扩大加工规模,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3]。坚持开放活县,引导合理布局,大力扶持建立畜牧、林果、蔬菜、硒砂瓜等产品的非公有制加工、贮藏、保鲜、营销企业。

3.3 制定保护价,统筹农民与企业利益

坚持企业与农民利益兼顾的原则。既要照顾企业的效益和壮大,又有效地消除农民的生产顾虑,激发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支持并配合发展产业。同时根据市场行情,确定的具体收购价格与周边毗邻相比略偏高。

3.4 加大投入,夯实基础

多方宣传,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确保产业发展的必要投入。在资金的投入方向上,以基地建设为重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强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基础,增强发展后劲[4]。

4 参考文献

[1] 唐勇,王章.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3(6):33.

[2] 杨洋,李颖,刘小鹏.基于西部大开发的海原县特色优势农业发展研究[J]. 农业科学研究,2011(2):82-84.

农业产业发展建议篇(4)

现代农业生产离不开农业投人品,农业投人品是保证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农业投人品是指在农业和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或添加的物质,主要包括化学投人品、农业设施设备和生物投人品等三大类。化学投人品主要包括农兽药、化学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饲料、动物激素、抗生素、保鲜剂等。生物投人品则是指用生物手段生产或生物来源的农业投人品,包括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和生物疫苗等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并迅速产业化,生物投人品产业逐渐成为国际农业竞争的重点和发展的制高点,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将农业生物技术纳人到优先支持的技术领域,生物投人品已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6年12月20日,为进一步夯实生物产业创新基础,促进现代生物技术更多惠及民生,着力打造生物经济新动能,我国了《“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并将促进生物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重点推动领域之一。由此可见,当前生物投人品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政策机遇,大力发展生物投人品产业,不仅可以大幅减少传统农药、化肥对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污染,维护和保障粮食安全,而且可以为我国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撑。    

目前,首都聚集了我国领先的农业科技、专家、企业及项目资源,创新能力、市场活力都居于全国前列,在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继续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生物投人品产业发展,已经成为首都生物投人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首都农业投人品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挑战及机遇4个方面,系统地对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及措,为推动首都农业生物投人品产业健康、快速发,保障首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支撑。首都生物投入品产业发展分析施展

11.1优势

1.1.1政策支持农业生物安全投人品产业的迅速发展及推广应用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北京市出台的《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中“首都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专项、《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等系列政策文件中对推动首都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和生物兽药等生物安全投人品的研发、应用、宣传等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也为首都生物安全投人品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1.2科技支撑根据《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介绍,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具备坚实的科技资源基础。截至2015年底,在京两院院士766人,约占全国的1/20各类科研院所412家,位居全国首位。国家重点实验室120余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70家,分别约占全国的1/3和1/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万家,约占全国的1/6。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管理机构3 800家,管理资金总量约1.6万亿元。201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人占首都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95%,位居全球领先水平12]01.1.3模式创新首都农业生物安全投人品产业的迅速发展也离不开技术研发、技术转移及技术服务等服务业态的加人。    

2012年,京涉农骨干企业、高校院所就联合发起成v.了“首都农业安全投人品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下设生物农药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生物饲料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和生物肥料科技创新服务联盟。联盟围绕国家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通过开放式运作和协同创新,解决生物安全投人品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行业共性和瓶颈问题。    

“一站一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合作站和北京技术市场服务平台)作为首都探索出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北京模式”,广泛开展技术、成果、项目、人才、科技条件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首都正通过不断探索建认跨区域科技资源服务平台,推动科技人才、科研条件、金融资本、科技成果服务引领全国创新发展。    

首都一直重视农业生物投人品产业发展,经过不断努力,首都的农业生物投人品产业硕果累累。2016年7月2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举办《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简称“技术创新行动计划”)之“首都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专项系列成果新闻会。会卜介绍,《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之“首都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专项实施两年来,已构建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创新驱动的安全食品产业发展格局,为首都食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首都安全投人品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下设的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等安全投人品的研发平台,开发新型高效安全投人品新产品55种,其中22种实现产业化,推动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降低30%,实现生物农药替代率达到25 %。开展农资安全投人品套餐服务与示范,累计推广应用面积0.75万hmZ ,辐射面积1.4万hmZ ,实现首都农资供应主渠道100%安全,有力促进了首都菜篮子生产安全高效    

农业生物投人品的使用及产业发展也培育一批技术创新、应用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相融合的新业态,保障了首都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

1.2劣势

1.2.1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导致工厂外迁,人才外流北京作为一个综合性的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是中国参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窗口与平台,除了首都核心功能及必要的保障功能外,还有作为崛起的大国首都所必需的对世界经济、文化的控制与管理功能。目前,北京已经集聚了多个世界领先的农业投人品企业总部及高端研发平台,而相应的能耗较大的生物投人品企业的生产工厂等就被疏解到北京郊区或者天津及河北地区,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才外流。

农业产业发展建议篇(5)

近期,根据凌河街道小队安排部署,围绕《关于组织开展第一期“社情民意直通车”专题征集的工作方案》相关要求,走村入户,开展专题调研,征集民情民意。现根据调研情况,对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引领融合发展方向

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各村庄必须要发挥比较优势,找准适合本村的最佳发展方向。在融合模式上,要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业优势资源为依托,将种植业、养殖业的某些环节甚至整个环节联接在一起,加快形成农业内部紧密协作、循环利用、一体化发展的经营方式,拓展农业增值空间;要加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推动科技元素融入农业,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及农业信息共享,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促进涉农企业集聚集群发展,实现一产“接二连三”、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打造融合生产加工、科技研发、物流储藏、商务会展、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农业综合体。在推进方式上,要突出抓好项目这一载体,靠项目带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与生态、文化、旅游等元素结合,拓展增效增收空间。要加强招商引资,围绕延伸产业链条,着力引进一批有品牌影响、有市场潜力的农业开发项目。在示范引领上,要注重典型培树,加快推进好项目延长拉宽产业链条,打造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样板。

二、培育多元发展主体,夯实融合发展基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生力军,也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开路先锋”。一是协调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要强化家庭农场基础作用,鼓励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直销,延长经营链条。要强化农民合作社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要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各农业龙头企业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强产业链建设和供应链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注重协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群众的关系。通过促进农产品本地化利用,发展相关的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旅游等产业,来提高农民收入,将本要流向外部的就业岗位和附加值内部化。要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带动更多的群众增强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分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维护普通群众的利益。三是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教育培训和品牌营销作用,开展标准制订、商业模式推介等工作,助推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发展产业联盟,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成立产业联盟,通过共同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拆借、共有品牌、统一营销等方式,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

农业产业发展建议篇(6)

[关键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3 ― 0103 ― 02

身处松嫩平原的黑龙江省一直有“中国粮仓”的美誉,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农产品产量始终居于国内前列。刚刚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国家总书记同志在参加黑龙江代表团的审议时还指出,黑龙江省要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发展农业产业。

齐齐哈尔市作为黑龙江省农产品生产大市,应该借此机遇,乘势而上,积极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下力气、做文章。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齐齐哈尔市农业产业发展稳定,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势下,调整农产品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商品化,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已势在必行。这对调整齐齐哈尔市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大意义。

一、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区位简述

一个行业的区位条件包括很多的因素,如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政策支持、制度保障等等,每个因素若扩展开来都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论题,因此,本文主要以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为出发点,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简要描述一下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区位条件。

(一)区位优势

自然环境方面。齐齐哈尔市背靠大小兴安岭,紧邻国内两个基本没有污染的河流之一――嫩江而建,自然植被保存较好,生态环境优越。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雨水丰沛,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宜高质量的农作物生长。

人文环境方面。齐齐哈尔市位于黑、吉、蒙三个省区交汇处,幅员4.24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辽阔,是国家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商品粮基地、畜牧业基地,曾先后荣获“中国绿色食品之都”、“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的美誉。市内交通条件便利,国道、省道、航空运输纵横交错,高速铁路已经建成通车。距离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等国家都很近,是亚欧大陆桥的中转站,在提出“中蒙俄经济走廊”倡议后,这一区位优势愈加凸显。

(二)制约其发展的问题简述

当然,每一个城市或地区都有其自身优越的区位优势,对应到具体的某个行业发展上,这些优势条件的作用发挥得是否完全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环境的限制,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发展依旧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存在着技术水平仍然较低,设备落后;精深加工领域是短板,生产产品的附加值低;研发能力弱,创新理念不足,企业同质化严重;产业链条短,生产成本难以下降;企业规模呈现散、弱、小的特点,市场竞争力较差;缺少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布局不合理,没有集群优势,联动效应不足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制约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的重要短板。

面对这些问题,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应该如何借政策东风、用优势条件,趋利避害、扬长克短,有针对性地推出解决措施,笔者试从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自身的角度,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几点对策建议。

二、关于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重视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

一个企业想要保证持续发展,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必由之路。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也是如此。要不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技术开发部门,开展新产品研发,提高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推动企业生产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紧跟市场需求,保证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跟的上消费者需求变化的速度,如食品深加工企业可以重点开发健康方便食品、营养保健食品、休闲食品等。研发投入是企业不能吝啬的成本投入,只有加大研发力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开发技术和创新优势,延长企业产品的产业链、增加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通过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除了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外,实施“引进来”战略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企业要坚持引进与吸收相结合的原则,留出一部分专项资金,用来有针对性地引进先进技术,更新换代生产设备,以此借鉴优秀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制造工艺,并实现企业设备先进化,加快新技术和新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打造知名品牌,提高知名度

市场经济环境下,产品与品牌效益两者相加能够为企业创造出远远大于二的经济效益,因此,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我国企业早已远离了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的“三来贸易”,基本上国内所有良性循环发展的企业现在都十分重视打造自己的自有品牌,培育并扶持企业的知名品牌。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目前已经打造出许多品牌产品,有一部分在齐齐哈尔市内甚至在黑龙江省内的知名度还比较高,但是,从全国范围看,目前还没有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齐齐哈尔市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必须对此高度重视,明确企业发展定位,完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保证农产品在进行深加工的过程当中执行标准化生产,加快创建知名品牌的步伐。

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锁定企业发展定位这一步非常重要,所谓企业定位,就是指企业在综合分析了企业的业务范围、目标消费群体、发展方向、企业文化等一系列因素后最终确定下来的发展战略,是一个企业的纲领、精髓所在。如果企业定位模糊,其发展路线也会不稳定,甚至会出现跟风、追热、多头发展的问题,肆意铺大自己的摊子,不仅浪费了企业资源和时间,还会影响企业形象,影响经济效益。一个企业,只有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才能将所有的资源转化为优势条件,打造出品质高、竞争力强的优势品牌,迅速占有市场,获得良性发展。

当然,在打造新的知名品牌的同时,企业也不能忽视已有品牌,要建立品牌的长效发展机制,双管齐下。例如齐齐哈尔市的瑞盛食品公司、中粮生化公司、昆丰油脂公司、徽记食品公司、宏河米业公司等企业,其产品已经在一定范围内打开了市场,获得了知名度,一定不能降低对这些已有产品的重视程度,反而应该加大对它们的扶持力度,加大品牌发展力度,深度挖掘品牌的价值,也可以开发出同一品牌的不同系列产品,增加品牌的附加值。

(三)建立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

现在市场上的大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形象,塑造口碑,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建立企业文化要从企业制度、企业产品、道德规范、员工素质等多方面入手。齐齐哈尔市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不能只顾产品质量,还要关注企业文化的建立。要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重视培训员工这项工作,因为齐齐哈尔市目前从事这一行业的一线员工大多数文化水平都较低,缺乏职业道德意识,食品安全意识,企业必须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日常工作中要适时组织岗位培训、制度培训,尤其是技术水平、设备操作、生产卫生、安全意识、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培训,要及时将企业的发展理念、规章制度、发展战略、以及新的生产技术和新设备的操作规范传授给一线生产员工,确保企业上层的优秀成果能够在成产线上实现高百分比的转化率。

另外,重视人才战略也是建立良好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企业内部挖掘并培养优秀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为他们提供顺畅的发展环境和晋升机制,建立有效的奖励激励机制,在留住自有人才的同时提高消费者和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塑造企业在市场上的良好口碑。同样,聘用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能够迅速提升企业形象,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消费信心。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人才爆发时期,吸引到适合企业发展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已变得十分容易,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要抓住这样的机会,积极吸纳优秀人才,为企业的研发团队、管理团队、生产团队、营销团队提供后续保障。

(四)积极利用市场营销与媒介宣传的力量

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有了良好的技术、品牌和产品后,如何将其推到目标消费人群面前,迅速占有市场,笔者认为积极有效地利用市场营销与媒介宣传的力量是个捷径。企业必须舍出这方面的投入,才能得到相应的效益。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和自媒体十分发达的环境下,齐齐哈尔市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必须主动利用这些条件来经营自己的产品,跳出传统的宣传框子,走进创新营销战略。农产品深加工虽属农业领域,但生产企业也可以将工业的营销理念引入并利用。要将眼界扩展到全省、全国范围,组建专业的营销团队,从原料供应到市场需求积极开展调研,利用大数据平台分析行业趋势。积极参与相关的博览会、推介会、交易会、以及论坛等,以扩大知名度。另外,造概念、广告植入、赞助公益活动、主办活动、利用电商平台等方式都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营销和宣传策略,可以参考和借鉴。无数案例都证明过,一个成功的市场营销方案能够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一定不能忽视这一途径。

〔参 考 文 献〕

〔1〕牛佳.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新台阶〔J〕.农技服务,2015,(10).

〔2〕李学兰,王俊.安徽省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4,(23).

〔3〕吴名旺,刘加盛,赵沛峰.云和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15).

〔4〕李学兰,王俊.滁州地区农产品深加工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J〕.徽农学通报2014,(Z1).

农业产业发展建议篇(7)

一、关于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于2月22日至23日在哈尔滨召开。会议总结了5年来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分析了当前全省农业和农村形势,研究部署了今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任务。省委书记钱运录同志和省委副书记、省长同志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副省长吕维峰同志作了会议总结讲话。会上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书面传达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工作会议精神。

会议指出,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对“三农”工作特殊重要意义的认识;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工作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大作用;要深刻领会总书记、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充分认识抓好粮食生产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全省全面振兴的重大意义;要深刻领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对推进我省“三农”工作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会议在充分肯定近年来全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三农”工作实现历史性跨越后强调,要巩固发展大好形势,牢牢把握“三农”工作的重点,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实施粮食战略工程,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要提高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提高养殖业效益和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把产品做精,把规模做大,把品牌叫响,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形成有利于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土壤肥力和生态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实施现代农机装备工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要着力改善民生,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要适当调整增加弱势村尤其是弱势村试点的投入要逐年增长,大力深化和创新帮建工作,确保试点任务和建设目标如期完成;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会议要求,要强化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完善“三农”工作领导机制,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引导全社会参与和支持“三农”工作;要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实施“先锋工程”,深化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认真抓好基层班子建设;要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全面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关于全市农村工作视频会议的主要精神

全市农村工作视频会议于1月18日召开。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对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效廉同志作了工作报告,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希荣同志主持会议并作了总结讲话。

会议确定20*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紧紧围绕农民和财政“双增收”这一核心,以农业产业化兴县、新型工业化强县为主题,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工换位”、“粮牧换位”,加快县域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扎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促进工业项目向园区转移、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土地向种田大户转移,提升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非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与农村文明和谐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