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科研经费使用情况

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5 16:03:13

科研经费使用情况

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篇(1)

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重点是对科研资金投入的经济性、管理的效率性和产出的效果性进行审计。

1.投入的经济性。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经济性审查,主要是对资金使用和物资利用情况进行审查。其一,审查是否节约使用资金,包括资金使用是否事先编制预算,预算是否合理;资金使用是否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有无擅自扩大开支情况;资金使用是否严格执行授权审核制度,有无授权不当或虚假开支情况。其二,审查是否合理利用物资,包括物资采购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手续是否齐全;对财产物资是否具备健全的管理制度,有无滥用、毁损或丢失等情况;物资是否充分利用,有无采购的物资长期闲置情况。

2.管理的效率性。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效率性审查,主要是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其一,审查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包括是否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是否完善科研经费转拨、项目结余管理制度;是否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制度。其二,审查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是否有效执行,包括是否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岗位;是否具备真实、完备的科研经费使用原始单据。

3.产出的效果性。高校科研活动产出的效果性审查,主要是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对科研经费使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审查。其一,审查科研项目按期完成情况,如按期完成数量。其二,审查科研成果质量,如科研成果获奖情况、应用情况。

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1.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原则。高校科研活动以其自身的独特性,其绩效大量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很难用客观性指标进行计量。所以,在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上需注重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但应以客观为主。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评价时要有客观依据,不可随意估测;二是评价时,若能用定量分析的,尽量用定量分析。

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更应关注社会效益的取得。科研活动作为高校最重要的业务之一,相应地应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在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上要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更加注重社会效益。

3.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原则。由于科研活动的特殊性,其绩效很多体现在未来。若仅以短期效益作为评价指标,容易导致一些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不利于科研活动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上要统筹兼顾,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避免急功近利现象,促进科研活动健康发展。

评价科研经费绩效的主要指标

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是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的关键,绩效审计作为对业务活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审计,其指标设计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展开。

1.衡量科研经费经济性的指标。科研经费结余率:反映高校特定期间科研经费使用的节约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科研经费结余率=(1-科研经费支出总额/科研经费总投入)×100%。科研物资使用率:反映高校科研活动所购物资利用情况的指标。计算公式:科研物资使用效率=实际使用时数/可充分使用时数×100%。科研物资完好率:反映高校科研活动所购物资管理情况的指标。计算公式:科研物资完好率=现存物资价值/物资价值总额×100%。

2.衡量科研经费效率性的指标。有效资金率:反映高校特定期间内科研经费耗费与成果积累的关系,说明资金的有效使用程度。计算公式:有效资金率=科研成果累计总费用/科研经费支出总额×100%。管理制度健全性:反映科研活动管理制度健全程度。制度执行有效性:反映科研活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篇(2)

【关键词】 高校;模糊综合评价;应用

目前,高校对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价大多停留在对科研经费人均占有率、科研收入增长率、人均科研支出、科研成果数量及其增长率等单方面信息上作分析,而对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价的目的是客观、真实、全过程化地披露科研经费的财务状况及使用情况,形成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现有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方法仅仅测算几个财务指标显然是不够的,它缺乏对科研经费流转的动态过程的科学、全面的评价。因此选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对高校科研经费进行综合评价显得尤为必要。对高校科研经费动态过程的绩效评价是通过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再选择相应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最后得出对高校管理者有用的科研经费动态的评价结论。

本文根据科研经费管理的不可预测性、隐含性的特点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了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即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简称FCE),就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对于科研经费执行情况的评价,是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日常管理、变更管理的具体内容执行的好坏作出评价。通常采用评分法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多以调查人的主观态度为主,结果多是好、一般、差等,属于模糊现象,这使得结果不够精确。应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评价费用执行情况会比较科学、公正些。

(一)利用专家调查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权数的确定关系到每个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因此必须合理确定权重。本文采用专家调查法(也称“德尔菲预测法”)来确定权数。其具体做法是:提供科研经费执行情况的第一、第二层次评价指标的有关资料,选定有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专家10~15人;将资料送寄给每位专家,请他们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给各指标的重要程度作出判断并确定其权数;将专家的预测数据汇总计算其加权平均值,经再次反复最后得出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数。用W={W1,W2,W3}表示第一层的权重,用Wi={wi1, wi2,…wim}表示第二层的权重。通过上述步骤,向12位专家发放调查问卷,收集问卷资料结果加权平均计算得出W1,W2,W3的权重分别为:0.44375,0.3875,0.16875,以此类推得出第二层次指标权重w11,w12,w13,w21,w22,w23,w24,w25,w26,w31,w32,w33,w34,w35,分别为:0.45,0.28125,0.26875,

0.25625,0.2125,0.175,0.1125,0.13125,0.1,0.28125,0.21875,

0.18125,0.16875,0.15(具体见表1)。

(二)确定评价尺度

反映对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用E={e1,e2, e3, e4}表示,即对评语集进行赋值,“很好”这一评语用数值e1表示,“好”这一评语用数值 e2表示,“一般”这一评语用数值e3 表示,“差”这一评语用数值e4表示。

(三)确定科研经费绩效评价评语集

通过征询A校部分财务人员的意见,将科研经费执行情况的评价标准用E={0.9,0.8, 0.7, 0.6}表示。

(四)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实施

1.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假设组织某高校9位财务及审计人员,按照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向某课题进行评价,得出各指标相应的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数据得出三个模糊关系矩阵:

二、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从本文的某具体课题经费执行情况的模糊评价模型的计算结果看出,该课题的预算控制情况很好,课题经费支出没有超出课题预算;该课题经费相关的规章制度、财务预算管理及变更、支出范围及标准的变更都处于好的状态;该课题经费日常管理中支出范围及标准管理、转拨及授权批准、经济责任收支两条线、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规章制度的变更等执行情况一般。该课题经费使用总的绩效评价是一般。这说明对该课题经费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管理,特别是加强科研经费日常管理和使用变更的管理

(二)启示

部分高校对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价并不能真实、全过程化地披露科研经费的财务状况及使用情况,不能形成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工作加以改进。实践证明高校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采取定期、不定期的绩效评价,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评价结果进行量化是科学的、可行的。对高校科研经费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绩效评价,有利于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整改,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篇(3)

一、工业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不规范 管理制度不能与现行的财政制度实现同步。工业科研单位执行的专项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大都是前几年颁布施行的,近年来财政制度和科技体制的不断进行改革,工业科研单位逐步实行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强化和细化支出项目。目前大部分工业科研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是《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一制度于1998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已经不能适应现行的财政制度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财务管理办法多样却缺乏统一性,加大了执行的难度。如在支出这一项目上,有的项目预算统一,有的项目预算不统一,加上科研经费支出有它的随意性,这些都使执行难度变大。同时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也不算完备,缺乏及时有效地监督,这是我国科研机构普遍都存在的问题,这造成了科研经费的浪费。由于财务人员一般不参加科研项目的具体管理工作,即使所列支出项目中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财务人员也无法采取有效的监督,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

(二)准确的成本核算很难进行 科研经费要进行申报预算,在申报预算时要遵循“预算应与项目任务与目标相关”、“预算应符合有关的政策法规”、“预算应经济合理,在不影响项目任务的前提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是有些项目在预算申请时,夸大了预算,本意是保证科研项目的稳定进行,但实际操作中由于预算的增加,科研人员可能会随意支出,造成浪费,这也导致项目预算不能规范准确进行。有些项目支出时不按预算进行,随意扩大支出范围,又缺乏必要的制约手段,造成科研经费使用混乱。

工业科研单位项目成本核算的意识不强,科研人员在争取科研经费时可能会花费不少精力,往往坚持这笔资金的支配权。另外,在经费下发时亦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都使得成本核算不够规范准确。成本核算的不规范直接导致财务部门不能准确核算各科研项目的实际支出成本。在科研经费管理方式上还存在一些漏洞,使一些人用虚假票据套取现金,甚至有的人将个人及家庭生活花费列入科研支出中,在无形中增加了科研经费的支出成本,造成科研成本核算的不准确。

(三)横向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落后 近年来,随着工业发展,横向科研经费不断增加。横向科研经费的定义是:承接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协作、转让科技成果、科技咨询及其他涉及技术服务的项目,由企事业单位拨给的专项经费或合同经费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工业产品具有了很高的经济效益,这使得工业科研中横向研究经费增加了许多,这种现象利弊并存,如果有效管理,能够发挥横向科研经费的作用,在减轻国家经济负担的同时可以有效推动工业科研发展。但是目前由于横向科研经费管理不够完善,缺乏相关的政策依据,造成国家财产的浪费。工业科研经费的外部循环,也造成了科研资金和资产的严重流失。比如,有的科研人员接受本单位以外的科研项目,项目所用的资金不录入本单位的账目,却利用本单位的资源进行该项目的研究,造成单位资产无形的流失。

(四)缺乏科研经费的财务监督管理 在科研单位有些时候是外行领导内行,单位领导认为只要是与科研活动有关的支出都属于合理支出,一切为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让路,这些使得经费支出环境较为宽松。但是单位的审计工作相对滞后,对于财务支出事前事后的审查不够规范、严格,许多不合理的支出被批准,许多支出的资金不合理也不能及时查出,造成科研经费的流失。在报销经费时也存在违规现象,报销发票中所列的项目与实际支出情况不同,但是财务管理部门对此却缺乏有效监督。

二、工业科研经费财务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科研经费重视不够,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科研机构,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中并不重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很难提高科研人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识。同时,即便某些科研单位建立了内部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也是把重点放在国家投入的资金上,对于企业等社会上的资金投入不重视。对于横向科研资金,国家没有的明确的管理办法,委托单位也没有明确要求,造成工业科研单位对横向科研资金的管理存在了不少误区。管理过紧,使横向科研资金的应用失去其应有的活力,发挥不了横向科研经费的作用。管理松散,认为单位无权过问,由课题负责人说了算,使得横向科研经费的支出混乱。

(二)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不一致 科研经费的管理和项目管理分别由本单位不同的部门负责。科研人员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知识,不能与财务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财务人员也不了解项目的资料信息,财务部门不能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科研管理部门只关注项目争取的相关情况以及管理费用的提取,对于经费的使用状况不加重视,造成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脱节,很难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三)科研经费结算不及时 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或财务结账不及时的现象在某些单位时常可以看到。有些科研项目已经结题,但其财务账面上却一直有余额没结清,让课题组人员随意支取,造成科研资金的流失,同时单位财务不能及时结账,结余资金也就不能进行分配,使得许多科研资金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给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和账目管理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四)缺乏相应的科研经费绩效考评机制 科研部门一般只注重对已完成的科研项目的技术和成果的验收,很少对科研资金进行绩效考评。这使得科研人员自身缺乏科研经费的节约意识,财务管理部门的收尾工作也很难进行。

三、工业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完善对策

(一)工业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 科研经费的管理要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执行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同时,各工业科研部门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切实加强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使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都依照相关的章程办事,实现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制度化,科研经费使用规范化。

(二)加大对科研经费预算与核算的重视力度 单位财政部门在科研的项目审批时要加大监督力度,在申请专项经费时要求申报人员编制申报预算表和预算执行情况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批,宽严适度,使得预算管理得到加强,同时又不会妨碍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树立成本核算意识。针对工业科研单位本身的特点,核算要做到切实可行,可参考国际上通行的核算方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既能够真实的反映科研经费状况又能是科研经费科学合理的利用。这也可以减少科研人员报账的盲目性,使科研经费的使用既能发挥其效用又能减少浪费、流失等现象。同时科研项目结束后要按照规定及时结帐并办好财务结算手续,对于没有正当理由却仍然不结账的项目要实行强制性结账,避免科研经费的无故浪费。做好剩余经费的处理工作,使科研结余经费真正能用到科研发展事业上去,实现科研经费的最大化效益。

(三)加强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的沟通 只有加强财务部门和科研部门的沟通,使科研管理和经费管理有机结合,才有可能使科研投入少产出高,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财务部门要做到熟悉科研部门的运作过程,掌握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做好科研项目相关的预算和结算工作。确保资金到位,为科研工作提供最好的服务,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财务部门要对项目的资金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使科研人员能够了解资金使用状况,以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派遣会计人员在科研管理部门办公,随时跟进解决科研中的财务问题,掌握经费的使用状况,使科研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四)完善工业科研经费的监督机制 只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保证科研资金的有效利用,防止腐败的滋生,避免浪费,因此财务部门应该完善监督机制。不仅要机制健全,还要从监督力量上保证监督的顺利推进,由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共同进行财务监督,审批时要严加把关,保证科研经费能够“用到刀刃上”。另外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体系,这一体系要能够真正独立于本单位的行政领导之外,具有了独立性才能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经济监督职能。对于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相关部门的项目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对于违反法律的情况要交由司法机关进行处理。这样才能更好的完善监督机制。

(五)学习企业先进的财务观念 学习企业财务管理的先进理念,实现科研资金高效合理的利用。第一步就是要科学的预算科研资金的使用,保证科研资金使用实现效益最大化。引进企业的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相关的责任人,保证科研经费的合法使用。注重成本核算,并保证成本核算准确、合理。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既不能过于严格,使科研人员不愿意积极参与,阻碍科研项目的正常进行,又不能管理过于宽松,使经费支出混乱不堪,科研资金被大量流失。工业科研单位可以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和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范围内,结合横向科研合同的规定,给予科研人员充分的自。在这一方面企业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对于工业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多有裨益,可多加借鉴。

(六)对科研经费进行绩效考核 运用一定的指标标准,采用严谨科学的方法,对相关的人员完成任务的实绩和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估,逐步完善科研经费的绩效考核制度。同时将考核结果作为今后申请科研项目经费的重要依据,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篇(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state fund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has been allocated, but the management and the u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ing lacks of standardization. Especially in the budget management,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unscientific budget preparation, the lack of seriousness of budget execution, insufficient budget control, the lack of benefit evaluation in budget execution.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budget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introduc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realize budget template and fine management, strengthen budget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und use.

关键词: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预算管理

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budge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4-0240-02

0 引言

对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能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的规范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是目前的预算编制存在经费管理与项目管理脱节、经费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缺乏严肃性、预算执行缺乏效益性评估等问题,本文基于这个研究背景,提出应构建基于“全面预算”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经费管理与项目管理的一体化、实现项目支出的实时查询管理、实现预算模板化、精细化管理,加强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 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科研经费管理与项目管理分离,规范预算实施

高校对科研课题的管理主要包括科研经费管理和项目管理,一般是学校科技处负责项目管理,财务处负责经费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往往造成经费与项目管理脱节,且科技处对项目仅仅是汇总性的管理,缺少对已申请到项目的后续管理工作,导致无法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由于上一环节的管理缺失,财务处对科研项目信息了解不完整,无法及时掌握每个项目的开展进度,也就合理控制项目实施进度和科研经费的使用相结合,导致无法有效地控制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

1.2 经费管理重立项轻预算,预算编制不科学

申请项目时,申请人不能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学校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都认为先申请到项目比较重要,没有严肃认真地编制预算,也没有认识到经费预算的重要性,一般是估计地编制预算,考虑不是很周全,财务人员很少参与,预算也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因此,编制出的项目经费预算不够细化、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编制的预算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2.1 预算的内容不全面

申报项目时,负责人一个人编制项目预算,一般没有财务人员参与,而大部分项目负责人对预算知识和财务制度的了解比较少,预算管理意识不强。另外,在编制经费预算时缺乏科学的测算方法和依据,往往按照个人的想法、估计进行填报,很少考虑会计科目和财务预算制度、项目额度控制,无法保证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真实性、科学性和精确性,因此,在预算一开始就影响了经费执行管理。

1.2.2 预算项目与会计制度不相符

如在填报“设备费”的预算时,很多课题负责人都将玻璃容器等列入预算内,但在会计制度中,玻璃容器属于“低值易耗品”,应列入“材料”的预算中;另外,有些课题负责人将赴美国的交通费列支为“差旅费”,没有正确列入“国际合作与交流”;部分项目负责人不理解“会议费”和“差旅费”的区别,将项目组成员出差去外地参加会议或培训的费用列入到“会议费”预算中,而财务是在“差旅费”预算中。以上列举这几种情况都会造成预算执行内容和项目预算内容不匹配。

1.3 预算执行缺乏规范性

高校科研经费预算一经领导批准,必须按照立项计划严格执行。未经预算变更申请程序,不得随意修改,并且设备费、差旅费、劳务费等预算不得调增。但是在预算执行中,存在超预算列支经费、随意调整预算、套用科研经费等现象,都造成科研经费使用不能严格按预算执行,预算管理的职能不能完全体现出来,同时严重削弱了预算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1.4 预算执行缺乏效益性评估

当前,对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是将项目的决算支出与预算支出进行对照,查验是否有超预算支出现象,缺乏具体的评价指标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效益性评估,只对情况、培养学生情况等等M行大概验收,对经费的使用效益缺乏系统的、具体的评价体系,所以对经费的使用效益并没有进行严格的评估

2 构建基于“全面预算”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2.1 科研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构建基于预算的、全面化、精细化、一体化的管理核心体系。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以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为基础,科研预算、经费预算、国库资金计划预算、基建预算、资产购置预算等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申报,提升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优化预算审批的业务流程,提高预算管理的审批效率,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水平,使之与相关业务系统更好地交互,实现预算管理的信息化。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针对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工作的具体特点,完成对科研项目经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科研项目立项、科研经费分配、财务经费到款和拨款、凭证自动制单、电子单据管理、项目结题管理、项目额度控制管理、合同管理、科研决算报表及各类报表统计等模K。

2.2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意义

2.2.1 加强高校科研管理的规范化

实施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科研数据平台的共享,负责人、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同时共享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影响;另外,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能高效率、准确地规范数据,处理数据,提高数据的加工和分析效率,为高校的科研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也使科研管理进一步数据化。

2.2.2 科研与财务一体化

通过学校既有的数据交换平台,将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整合起来,避免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独立工作,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经费管理状况,将科研与财务集合起来,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管理,优化部门间的业务流程,整合部门间的业务内容,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密切合作。

2.2.3 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提升科研水平

通过科研管理系统填报预算控制额度,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申报,预算控制额度审核和合同管理,财务处按照批复预算将项目下达到具体的预算额度内;在项目执行中,项目负责人可以随时查询预算执行情况、经费使用情况,随时关注经费支出情况,避免超预算支出的发生;经费预算的精细化管理有助于财务人员报销审核时对项目支出额度进行控制,防止结题经费超支,减少财务调账。

3 构建基于“全面预算”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财经法规宣传,强化预算管理意识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应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结合本校的管理办法,出台相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加强宣传工作,定期对全校科研人员进行培训,讲解,让科研人员了解科研、经费管理情况,加强预算管理意识,了解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通过各方的努力,加强高校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另外,通过科研小秘书的管理模式,减轻课题负责人的压力和精力,加强经费的使用管理。

3.2 对科研经费预算进行模板化、精细化管理

随着科技部、财政部的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对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项目立项时,科研项目负责人必须科学合理地编制项目经费的预算,通过科研管理系统填报预算控制额度,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申报,预算控制额度审核和合同管理,财务处通过科研系统直接看到负责人填报的预算项目和数据;在项目执行中,项目负责人可以随时查询项目进度情况、预算执行情况、经费使用情况,随时了解经费支出明细;当项目明细支出超预算时,财务系统会发出警告提示,确保经费支出符合批复预算;另外,经费预算的精细化管理能对项目支出额度进行控制,避免超预算支出情况的发生,减少财务调账;在科研项目结题审计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导出预算执行总表和明细表,大大提高人工归类整理的效率,减少误差。

3.3 实现与预算控制明细有效对接,加强预算精细化管理

通过建立财务项目管理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科研项目预算控制明细与财务会计核算科目的有效对接,在系统中实现科研项目经费及其明细科目执行情况的实时查询功能。

3.4 实现科研项目预算信息共享,深化预算监督控制

建立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财务信息一体化管理,实现财务数据库管理与科研项目库管理的数据互通,将科研经费预算执行信息实时传送到财务信息系统,实现了实时掌握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及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强化了预算管理监督职能。

3.5 完善科研项目的绩效考评制度,建立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我国今后的审计发展主要是开展科研项目相关的效益审计。因此,高校有必要引入科研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数据分析效率,完善科研经费预算执行及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系统的绩效考核和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科研项目的科技含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全方位进行考核,加强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不断增强科研竞争意识和服务社会意识。

4 结论与应用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科研经费拨款急剧增长,高校财务核算工作越来越繁琐,所以推行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科研经费预算模板化、精细化管理,实现科研项目预算信息实时共享,强化预算监督流程控制,完善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使科研经费按照预算执行,经费使用更加合法、合规,不属于本项目的支出绝不在项目支出,超出预算的部分绝不在项目支出,不必要的支出绝不在项目支出,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爱武.高等学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2(32).

[2]冉洪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创新与审计实施探索[J].会计之友,2013(12).

[3]张岚.关于完善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体系的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2014(1).

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篇(5)

关键词:科研经费;审计;财务管理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一)项目多元化的科研经费来源增加了经费管理的难度

目前,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及高校自酬的配套科研经费在形成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主要来源。现实工作中科研经费的提供部门对经费的使用要求没有明确的规定,各类科研项目的使用要求也有不同,这给科研经费管理及核算增加了特殊性和复杂性,从而加大了科研经费管理及监督的难度。

(二)对科研财务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课题制”是我国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项目负责人对课题立项、经费使用、项目验收及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和成果等环节进行全程管理。由于有的高校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及效益性重视不足,忽视了对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导致了科研经费使用的随意性较强。分析原因,有的是对已有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也有是因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全或者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导致科研投入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三)财务管理及审计监督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对从不同渠道取得的科研经费虽然部分高校采用了“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模式,但财务部门无法从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有效控制,对科研经费的筹集、使用等全过程运作缺乏了解,项目经费的使用由项目负责人决定,有的财务部门把科研经费当作代管经费进行管理。目前,国家没有专门针对科研管理监督的审计办法,审计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其事前、事中的监督职能,不能及时发现经费开支中的漏洞,只能在结题时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事后审计。

(四)成本核算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教学与科研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业经费与科研经费的成本相互渗透,从而影响了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的实施。如教学、科研共同使用的仪器、设备、实验室、水电费等难以严格区分,所以许多高校就挤占事业费。也有的用大量的餐费、提成等与科研项目无关的个人开支占用科研经费,造成了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会计信息失真。

(五)资产管理不规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高校对由科研经费形成的国有资产监督和管理不规范,特别是对电子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国有资产,在课题结题后,有的资产仍滞留在个人手中据为己有。还有,由科研经费形成的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学校没有及时进行帐务处理。

二、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认真开展科研经费审计

(一)审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健全性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先行。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制定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行之有效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和制度;制定完善的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从而切实加强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明确对科研、财务及项目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完善了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学院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如何。规范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保证了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审计科研经费预算及经费使用情况

1.科研经费预算的管理。科研经费预算的有效落实,有利于保证科研活动政策的有序开展,对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进行有效控制,对挤占学校资源和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失控现象进行有效防止,从而加强财务预算的约束力度。特别在科研项目立项阶段,能否根据科研项目的实际需要成本,合理制定项目预算;在科研项目实施阶段,能否依据项目预算,按照国家和学校科研项目管理的规定执行,保证科研经费开支的计划性与合理性。主要检查科研经费的使用是否按批准的预算开支,是否存在违反规定的支出。

2.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管理。审查各项开支是否按要求据实列支,是否存在预算外支出;是否存在国家和学校明确禁止的消费项目支出,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是否合理;科研项目的成本核算能否划清科研和教学在经费、人员、设备等方面的相互交叉的问题,能否科学合理的科研项目成本;审查对监督科研项目负责人使用科研经费是否有效,是否存在借协助科研之名挪作他用,或转入与其有直接经济利益关系的关联单位,审查经费转拨业务是否依据经费转拨批件、项目合同、有效财务凭证办理转拨手续,帐目是否清楚,确保科研经费安全、合理使用,防止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科研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发生。

(三)审计科研经费使用的效益性

效益性审计是开展科研经费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部分高校对科研项目不注重管理,对其效益性监督不够,使得项目效益低下,甚至无效益而造成损失浪费。所以为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必须加强效益审计,对学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及其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确定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在立项时是否经过充分论证和科学评估,对已上马项目是否严格管理,有无因管理不善造成资金浪费;在结题时是否按及时办理科研项目结题及结帐手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

(四)审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管理

审查在进行科研项目活动中购置的固定资产是否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专人负责;在科研项目结束后是否及时收回仪器设备,由学校统一管理调配使用;为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是否进行追踪管理;财务部门是否及时将无形资产纳入学校统一核算。

参考文献:

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篇(6)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根据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的数据显示[1],从2002年到2015年,科研经费的投入逐年增长,2002年拨入科研经费为149亿元,2015年拨入科研经费增长至1244亿元,增长率734.90%。与此同时,科研经费的支出也逐年增长,2002年科研经费支出为141亿元,2015年科研经费支出增长至1069亿元,增长率658.15%。在此背景下,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审计,规范科研经费的支出,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避免科研经费管理的失控,是审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

1. 科研项目的立项未进行严格把关,科研经费没有落到实处

目前,很多高校通过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申报争取横向或纵向科研经费,并将科研项目数量的多少作为衡量高校科研质量的指标。在此背景下,出现相当多的高校申请的科研项目数量很多,但是有价值有水平的科研成果数量寥寥无几。由于科研项目有名无实,导致科研经费往往无法用到实处,更有甚者将科研经费中饱私囊,造成国有资产的外流。

2. 高校科研经费预算欠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的重要工作之一即编制科研经费预算,但部分科研人员并不具备财务知识背景,当然不可能对科研资金做有效的预算,且当前多数高校的科研项目立项成功后,往往由科研项目负责人审批科研经费的使用,高校仅在财务上加以管理,甚至有些高校的财务管理更为简单,仅负责科研经费的下拨和报销,而忽略了对科研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因此,科研人员为争取科研项目,在申报课题时编制的预算,往往将重点放在如何通过评审专家的评审,从而让项目通过立项审批。基于此出发点,很多科研人员编制的预算并非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制,从而导致科研经费的实际使用情况与预算情况相去甚远,导致预算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3. “结题不结账”成为高校科研项目的普遍现象

近年来,急剧增长的科研经费带来了不断增长的科研沉淀资金。而不少高校“结题不结账”,不仅造成科研结余资金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而且造成固定资产无法得到及时清理,此外,反映在学校的年终会计报表上,在研项目及科研经费数据无法反映实际情况,从而无法发挥科研经费及固定资产应有的作用。

与此同时,不少高校科研项目验收结题后,科研负责人不及时进行结账,相关管理部门由于缺乏对科研结余资金的重视,也未有有效的管理制度及措施,导致结余资金被随意支出到与科研项目无关的其他支出,造成科研经费大量流失。

二、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事前事中审计的力度不够,相当多的项目仅仅停留在事后审计,无法及时纠错

从项目立项开始到项目执行过程中每一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而事后审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发生问题时往往风险已经发生,无法采取补救措施,从而造成科研经费的外流及损失。

2. 受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限制,导致科研经费审计工作的难度较大,专业性不强

当前高校审计队伍的人才结构较为单一,审计人员素质难以满足审计项目的需要。科研项目涉及到的课题种类繁多,专业性也极强,而不同类别及课题的科研项目涉及到的科研经费开支类别差异相当大,需要具备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方能把握。一般情况下,审计人员往往仅能将审计重点放在科研经费使用的合规性上,而难以把握涉及到科研项目专业性方面的经费开支审计工作。如在对编制预算的审计工作上,审计人员往往只能将审计重点放在预算的真实性上,而难以对科研经费预算的合理性进行审计。且由于科研项目的研究方向往往是该领域的前沿,?对科研项目的设备购置审计往往仅能停留在形式审计层面,而无法进行设备购置合理性审计,从而导致很难进行实质性审计,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

三、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工作改进措施探讨

结合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及当前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校科研经费工作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开展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全过程跟踪审计[2]

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将审计关口前移,通过事前、事中审计掌握科研经费的支出和管理情况,及时发现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监督和纠正,避免科研经费的挤占、挪用和浪费,确保专款专用,充分发挥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高校科研经费全过程跟踪审计主要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项目资金筹措情况、项目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项目资金绩效考核情况等方面开展审计工作,在审计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及建议,并监督改进。

2.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建立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可以有效避免科研经费的滥用,为国家节省科研经费,通过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从定量的角度对科研项目的科研经费使用进行评价,从而确保绩效审计的客观性。

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可从预算有效性、经费使用经济性、科研经费周转率、科研项目效果四个方面进行建立,通过科研项目实际使用经费与预算经费对比,来对预算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实际使用经费与预算经费的各项明细越接近,说明科研经费的预算越有效。用经费使用经济性来评价科研经费配置的有效性,完成科研项目的资金是否合理,如果一项科研项目能够花费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完成,则证明该科研项目能保证科研经费使用经济性。如若科研项目在原有的进度计划内完成,科研经费及科研项目固定资产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周转,则该科研项目的科研经费周转率是灵活的、有效率的。如若科研项目达到了预期的科研效果,创造了预期的科研效益及价值,则该科研项目的效果是实现的,是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否则科研经费是浪费的。

3. 抓住审计重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及效率

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重点方面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合同审计、预算执行审计、物资采购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而在每个方面均需抓住重点,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及效率。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重点包括制度审计及活动审计。首先要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适当性和有效性做出审查及评价,其次,审查经费支出、日常核算、经费结算和审核等是否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业务流程执行。

合同审计的重点包括签约前审计、签约中审计和签约后审计。签约前审计主要关注经费支出是否在科研经费预算范围内,科研资金是否按照计划到位,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对应该招标的工程进行了招标。,是否有将招标项目化整为零规避招标的情况等;签约中审计主要关注合同条款是否与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一致,是否签订阴阳合同等;签约后审计主要关注合同执行是否严格按照合同条款的约定。

预算执行审计重点包括经费收入执行审计和支出执行审计。经费收入执行审计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科研经费是否按照合同的约定按时收到,经费支出情况审计的重点主要集中实际支出与决算报表是否一致,科研经费的使用是否属于预算范围内,是否按照既定的标准使用,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浪费、挤占、挪用等问题。

物资采购审计主要关注采购项目是否列入科研项目预算,应当招标的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招标,验收工作是否符合采购合同的约定,有关部门是否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财务收支审计主要关注是否存在通过虚假票据报销从而套取科研经费,将不属于科研经费预算范围内的开支如家庭开支等列入科研经费,结题不结账等情况。

4. 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素质

审计人员执业素质的提升可以从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及建立外部专家库两方面进行。首先,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人员应不仅能运用财会知识对被审计项目的技术层面的检查,还应熟悉法律、工程、经济、管理、金融等方面的知识,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从而适应绩效审计等专业审计的要求。其次,通过建立审计专家库,由外部财务、法律、审计、金融的专业人士组成相对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对高校科研经费进行审计,评价科研经费资金的使用效率,弥补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知识的短缺。

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篇(7)

关键词:医院;科研经费;管理

一、基层医院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科研立项过程中缺乏严谨的态度,只立项不出成果,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医院对科研工作十分重视,把是否有科研课题作为对医务人员的考评标准之一。尽管课题获得立项,但态度不够严谨,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课题设计有问题,只得半途而废,造成科研资金的浪费。第二,科研经费的管理松懈,科研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课题负责人总认为经费是自己争取来的,应该能够自由支配,加之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无法做到对经费进行严格审查,从而将一些不是用于课题研究的开支也在科研经费中报销。科研经费较多的用于劳务费、加班费、补助、差旅费等开支,用于购置设备、实验试剂、材料的支出比例较少。第三,科研经费的投入与产出失衡,忽视科研成果的价值管理。大多数医院的科研人员出成果的意识很强烈,却忽视了科研的成本,造成高成本低收益。很多科研课题偏重于理论研究,而实用性和推广应用性较差,造成科研经费的投入和产出比例失调。同时,医院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只有对有形价值进行管理,而对科研成果形成的专利权、版权等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及监管措施,未对其价值进行管理。第四,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现象普遍存在,科研项目剩余经费结余问题有待规范。随着医院科研经费的不断增长,科研经费的沉淀现象也日趋严重,结题不结账是科研项目剩余经费管理存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医院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剩余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较为松懈,使得科研课题中的固定资产没能清理,结余资金未进行重新分配,使得剩余资金和固定资产未能发挥最大的价值。第五,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缺乏沟通和配合。这两个部门是两个各自独立的职能部门,只能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科研经费进行管理,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审批,财务部门负责财务收支核算,两个部门间缺乏沟通的手段,这样科研管理部门很难掌握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及结余情况,从而使审批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审批时有超预算情况发生。财务部门不了解科研经费相关的管理制度,只能对报销票据进行审核,不能有效的监督科研经费的开支情况。

二、基层医院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第一,完善各项科研管理制度,实行系统化、规范化管理。科研从项目立项、项目申报、项目结题、项目鉴定到成果申报全过程,实行系统化、规范化管理。首先,医院成立“科研管理委员会”,由医院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担任委员会的主任,各科室主任担任委员,委员会设在科教科。项目在立项的时候,向委员会递交可行性报告,经委员会审核通过的,才可以立项。科教科作为医院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并指导医院科研人员填写立项报告。根据项目进度表,对科研项目进行阶段性考核,督促项目按时完成。对没有按时结题的项目,该课题组三年内不得申报科研课题。项目完结时,及时组织鉴定及申报科技进步奖。第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健全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科教科参照医院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结合的实际情况,制定《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并报财务科统一执行。对科研经费的开支内容、范围、结算方式作出明确的规定。所有渠道的科研经费不直接拨入课题组,而是由医院科研部门及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科教科严格按照制度审批各项费用的开支,尤其是对劳务费、加班费等的审核;财务科将各个项目的经费分别编号,及时了解各个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结余情况等,并通知科教科。第三,建立科研资产审核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经费审计。由审计部门牵头,设备科、总务科配合,制定《科研资产审核制度》。课题负责人根据项目需要,向设备科或总务科提交购买报告,由设备科或总务科统一招标购买。设备部门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同时跟踪设备的使用情况,从设备购置、使用、调拨、报废等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在项目完结验收后,由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最终审计。第四,加强科研成果的价值管理,提高科研人员的成本意识。当前,无形资产,如专利技术、版权、实用新型发明等对经济的贡献也会越来越大。科研人员应加强成本意识,做到资源共享,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医院在加强科研经费的货币形态和实物形态管理同时,还要对科研成果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和管理,对科研经费投入后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纳入科研经费核算体系,为无形资产转让及综合测评提供可靠的依据。

2014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这对于加强基层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质量和科研水平,提供重要的依据,使得医院科研经费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使用,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