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科研创新机制

科研创新机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0 14:40:02

科研创新机制

科研创新机制篇(1)

一、创新运行机制,提升科研品质

我区为探寻科学管理之路,积极创设了新的发展机制,把教科研工作与学校教育和学校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建设区域教育科研文化,使教育科研的意识和理念逐渐内化为全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自觉行为,形成了全区教师对教育科研自觉追求的精神和作风。

一是建立了“金字塔”式运行模型。江宁区教科室根据区域教科研发展的需要,建构了以“草根”工程为塔基,“课题研究学校”、“科研基地学校”为塔身,“火炬”工程为塔尖的“金字塔”式运行模型,分层推进,不仅使得各个层次的学校得到了迅速发展,也使全区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提高。

二是建设了教科研实验田。“十一五”以来,全区创建了区级教科研基地学校30所,市教科研基地学校9所,省教科研基地学校4所,市项目研究中心4所,市“所外研究所”1所,中央教科所特色项目学校3所。

三是完善了教科研管理与考核制度。为激励学校、教师开展教科研的热情,使教科研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常态,我区制定了一系列教科研管理和考核激励制度,紧密地把教科研工作和学校办学绩效评估相结合:把学校教科研工作细化、量化成具体分值,作为评估学校当年办学效能的一部分,学校效能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各种先进评比、绩效工资比例、教师职称的评定等。这样一来,管理与考核评估制度就能更有效地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自觉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二、坚持开展课题研究,为教育决策服务

我区教科室协助教育局开展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兴城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和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宁区加快教育名区建设的实践研究”的推进,在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为我区教育发展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此外,近年来,我区教科室还协助区教育局制定了《江宁区“教育名区”行动计划》《江宁区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和规划纲要》《江宁区“三名”工程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协助主编的《新兴城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教育名区建设的实践研究》成果专著,分别获江苏省第二、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决策奖。

三、建立课题引领机制,为学校发展服务

我们倡导学校以课题为统领,按照“课题研究一优势项目一学校特色一特色学校一品牌学校”的名校成长轨迹,将课题与学校发展的实际结合,提升办学品位,张扬学校个性。我区教育局专门制定了课题研究经费奖励制度,这在全省是首创。“十一五”以来,全区立项2项教育部规划课题、40项省规划课题、148项市规划课题,以及多项国家电教馆,省、市教育学会,区科研规划课题,做到校校有课题。

我区一批学校在课题引领下,不断形成校本特色,对学校的全面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1年,在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评比中,全省普教系统共有89项成果获奖,我区有5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奖,获奖数排在省市前列。

四、用先进理念引领,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为加快教育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江宁区不断拓宽视野,学习新思想,引进新理念。2008年引进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项目“友善用脑”课题实验,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江宁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江宁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发展。

推进“友善用脑”。在“友善用脑”理念的指导下,我区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涌出一批具有江宁本土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新思路。如:东山小学构建了“友善用脑”课堂教学结构导图,吸引了安徽、浙江、广西等地的学校慕名而来,并在当地整体推广;竹山中学构建了以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体的“适性课堂”;湖熟中学则提出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规范、自信展示”为核心的“三自”学生培养模式。这些课改成果不但成就了一批优秀教师,提高了我区整体教育的教学质量,而且提升了学校办学的品质,造福了全区的中小学生。

不仅如此,随着“友善用脑”理念的逐步推进,一些科学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技法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友善用脑”课堂教学结构导图也在全区中小学课堂中普遍使用,很多学校建立了音乐、健脑操资源库。

“友善用脑”课题实践专题总结还被《江苏领导参考》引用,多篇阶段性成果刊登在《上海教育科研》《基础教育参考》《江苏教育》等刊物上。2010年“友善用脑”课题研究荣获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201 1年荣获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实施“适性教育”。2010年,我区成立了“学情调查中心研究组”,研制了科学的调查样表,对中小学生的思维类型、认知倾向性以及学习快乐度等学习素质情况展开了调查。通过学情调查,教师对学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酌情给每个学生建立学情档案,进行学情分析,制定对策,从而使教育教学行为更适合每个学生的成长。

五、创新培训机制,为教师发展服务

为了更好地促进师资水平的提升,我区教科研实施了多种辅助形式,如选派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做课题、开展教学专题讲座、编写教育刊物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建设科研队伍,培养科研骨干。“十一五”期间,我区在省、市率先开展教科研带头人的评选活动,连续三届评选了122名教科研带头人。

区教科室还采取多种方式引领科研骨干成长。开展读书考学活动,引导教师读教育类专著,看教育类报纸杂志;选派教师骨干赴国内外学习培训,开拓他们的教育视野;建立了“名带优”后备梯队的教育科研档案,具体分析了解后备梯队成员在教科研方面的需求以及存在的困惑,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着手制定了相关对策,助推了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

第二,构建三级“个人课题”网络,提升科研素养。为引导广大教师用科研的方法解决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自身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区全面推进了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活动。2006年起步阶段时,全区只有93项个人课题,目前,全区80%以上教师有自已的课题,每年立项的“个人课题”达6000多项。形成了市、区、校三级研究网络。

第三,开创“菜单式”讲座,搭建发展平台。为提升教师科研意识,普及教师的科研素养,锻造科研型教师队伍,我区教科室创造性地开展“菜单式”教科研专题讲座活动。“菜单式”讲座的主讲人来自区各级各类带头人与骨干,通过自愿申报招标与区教科室考察选拔的形式产生。目前已经建立了8个模块、250多个本土精品“菜单库”,每年进校讲座300多场次。现在,“菜单式”讲座已得到了主讲人和学校、教师的普遍认可。骨干教师有了展示的平台,学校、教师的成果与经验得到交流与推广。部分带头人不仅能力得到锻炼,知名度也得到提升,由区内走出区外。仅2011年,我区教师被请出区外做讲座就达123场次。

第四,办好教育刊物,建设学习载体。近年来,我区教科室连续出版了两期《班主任工作案例》专集,并聘请省、市专家、教授进行一对一的点评,给全区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启示,培养了一批研究型班主任。

科研创新机制篇(2)

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上有效的管理才能形成竞争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迫切要求改变过去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将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全国各地都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提升到战略层面,纷纷酝酿和出台新政策、新举措,打造创新高地。高校要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就必须加大科技发展力度,积极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重点解决加快创新的制度化和机制化问题。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潜能,实现科技研发效用的最大化,这也是高校当前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当务之急。

1 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效能不高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是要建立高校科学研究的秩序、激活科研队伍的力量、提高科学研究效率的运行机制。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基本都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组织形式,从整体运行情况来看,效果不是很好,二级学院并没有真正履行科研管理职责,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工作内容大多是程序化的通知、接收材料、签字盖章、提交材料等被动管理。与科研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没有做到统筹规划,对科研人员申报项目进行审查、咨询与论证等服务。学院没有专职科研管理人员,多数都是身兼数职,工作头绪多任务重,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从学校层面来讲仍然存在“重申请、轻管理”“重结题验收、轻成果管理”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和科研成果的产出。

1.2 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缺乏创新活力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评价体系不科学。一般科研评价基本是本校或同区域同行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对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进行评价,没有借助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专家的力量进行深度全面的评价;二是评价分类不科学。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定量评价不同类型的科学技术活动,不符合科学与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三是评价的价值导向不正确。高校在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时往往要求其在一个周期内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申请一定数量的专利、出版一定数量的专著等,只注重科研成果短期的形式和数量的指标评价,而不评价科研活动本身创造的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急功近利、低水平重复等不良风气和短期行为,使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活力。

1.3 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为了进一步调动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提升科研水平,我国高校大都出台了一系列科研激励政策,从科研立项、、专利获批、成果获奖、科技服务等方面给予科研奖励,极大推动了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但当前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数量,轻质量”现象,只注重科研成果的数量和形式,而忽略了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实用价值,最后导致产出的科研成果因没有实用价值或价值不大而无法转化;二是当前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主要限于激励科研成果直接完成者或“第一署名者”,忽视了创造科研成果的整个研究团队成员的贡献,不利于团队协作;三是科研激励机制的外在动力主要是职称评聘,对于不需要职称评审的科研人员没有吸引力,因此这种激励作用难以持久,存在“重眼前,轻长远”的倾向;四是激励政策虽涉及面广,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够完善和细化的问题。如有些条款只简单罗列出了奖励的标准和要求,但缺少具体的量化措施或实施细则,导致科研激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失真或片面的现象,影响了科研激励机制的公平和公正性。

1.4 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成熟,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科研成果转化既是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求。科研成果只有充分运用到地区和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才能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很低。究其原因,一是大多高校依然存在重申报、轻研究、低转化问题,大量的科技成果很难进入市场,也很难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二是科技成果实用性不强,高校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科技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造成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虽多,但真正能在市场上应用且产生效益的甚少;三是缺乏专业化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很多高校目前还没有成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科技中介机构,制约科技成果的转化;四是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不足。

2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思路构想

2.1 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效能

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来逐步完善,在改革创新过程中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转变科研管理部门工作职能,强化二级学院管理职能,推进学院自主管理。建立以学院为单位的科研管理机构,跨学科、跨专业地开展科研管理与服务工作,切实履行学院的管理与监督职责;二是建立重大项目预研机制,由学校学术委员会和科研管理部门牵头,研究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发展战略与科技政策,凝练重大科学问题,明确科技创新主导方向和重点领域;三是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节点目标考核和预警管理;加强科研项目资金监管,规范直接费用支出,完善间接费用管理,加强项目结转结余资金使用管理,切实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四是加快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全校科研项目及经费、人才团队、科研平台、科技成果及转化等科技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加强科技资源数据库与国家科技政策、计划和资源的统筹衔接,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五是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通过科技培训和自主学习,提高科研管理队伍在战略研究、项目策划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增强科研管理队伍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和水平。

2.2 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和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按照“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一是建立校内外同行评价相结合的科研评价体系。发挥学术委员会在科研评价导向和科研诚信评价中的作用,加强高校科研评价与监督管理职能,提升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统筹协调能力,建立由学校、学院、学术委员会组成的校内科研评价管理体系。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重视校外、国际同行专家在学术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建立校内与校外同行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的科研评价体系;二是建立科学的科研分类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完善科研评价内容,统筹兼顾科研诚信、成果质量、学术影响力、成果转化、服务决策、人才培养、对学校和社会公益性贡献。对不同科研活动实行分类评价,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协调发展;三是建立公平、开放的科研评价机制。以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为导向,弱化学院考核评比,鼓励学科人员交叉,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的学科领域核心问题研究;完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研评价效率,及时公开评价信息,确保科研评价透明度和公正性。严格遴选同行评价专家,减少行政和人情干预,建立以校内外学术专家为主体、以创新质量和服务贡献为核心的科研评价机制。

2.3 创新科研激励机制,增强创新动力

科研激励机制创新是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环节,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支持和智力保障。高校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创新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一是实行人才柔性管理机制,聚集优秀的创新人才,转变传统的薪酬制度,设计多样化的绩效工资形式,加大绩效工资的比重,拉开薪酬差距,激发科技人员的潜能和创造性;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定体系,以学术水平为衡量标准,重视科研成果的应用,克服学术短期行为。对人员的职称评定,在保留原有的数量、外语水平和学历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上,适当引进科研成果实际应用效果等因素,并逐步淡化一般性论文、著作等在职称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权重,增加应用效果的权重,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允许越级破格晋升职称,不断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促使科研成果的最大产出。

科研创新机制篇(3)

[关键词]研究所 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362-01

一、科技创新的不同层次及研究所的使命

1.1 科技创新的不同层次

目前社会还是以传统技术为主流,例如发电技术、汽车发动技术和喷气式飞机技术等等,真正的革命性技术创新非常罕见,及时这些革命性技术的诞生了,也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普遍运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迄今我们仍然在分享着20世纪的科技成就,20世纪科技成就主要在实际应用上,解决了新产品发明所必需的工程技术、材料和制造工艺问题。但是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的是革命性技术的创新和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在如今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科技创新可以分为发现、发明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三个层次。发现的目的在于揭示从宏观到微观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及其运动规律,主要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的科学家的责任和工作重点。发明的任务是根据科学发现所揭示的规律,通过工程技术手段,研制成新材料、新产品或新的生产工艺流程,发明主要是在工程技术层次上的创新。技术创新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是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科技创新成果需要有企业家把各种生产要素组织起来,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进行规模化生产。

1.2 企业研究所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载体

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具有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在推动力,不搞创新,企业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企业具有重视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中,能够使科技创新方向和目标的选择更符合市场需求,同时企业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设备、工程技术能力以及社会化的配套能力,它能够把科技要素、工程要素、资金要素、市场要素直接结合起来。对于重大的技术创新项目,应当采取需求牵引,工程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化分工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研究所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参与技术创新过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这一个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社会化分工,社会化分工是指充分发挥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研究所的的分工与协同。不仅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更要强调发挥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分工合作,充分发挥不同研究所和企业的优势,实现技术集成。

二、研究所科技成果机制探索

2.1 加强政府的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中的作用

在促进研究所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扶持,因为研究所所进行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不仅仅关乎着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我国的科技创新和革命性技术创新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在研究所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政府应该要加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调,为企业研究所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通过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增强企业为未来对研究所进行技术投资的信心。政府还应该要增强政府调动全社会资源的能力,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格局,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同时,应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建立科技公共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平台,整合和提高科技基础设施资源,建立科学、形成适当集中与适度分布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格局,运用共享的机制推动科技资源的社会化。最后政府还可以实行促进企业增加研发的财税政策,准许企业以某年度的研发费用抵销以后年度的盈利,以减少以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或者冲抵以前年度的盈余,申请退还以前年度的部分税款。或者是企业可以从收入总额中提留3-5%的技术开发准备金,技术准备金可以不纳税,但三年内必须用于技术研发。

2.2 研究所清楚认识市场换技术的策略

以市场换技术,是指通过向跨国公司转让国内的市场份额,以换取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市场换技术的前提条件有三个:一是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处于不同阶段;二是产品具有生命周期;三是技术存在代际差异。研究所必须要清楚认识以市场换技术策略的优劣之处,其中它的积极作用有与发展中国家最初的技术和产业起点相比,缩小了技术差距、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同时研究所一定要看到以市场换技术的弊端,由于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代际差异,发展中国家换来的技术总是第二流或第三流的技术。跨国公司在技术转让时,必然要“留一手”,以市场换技术的国家更不可能获得核心技术。与此同时,以市场换技术还可能形成对本土企业技术进步进行排斥和抑制。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的历程可以发现,跨国公司所在国企业的技术与中国企业的技术差距对技术引进起决定作用,而决定技术差距的不仅包含自主市场的开放程度,而且包括东道国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扩散的速度。因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促进技术转移的更有效的途径。因此,研究所在探索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时候一定要认清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必须要增加自主创新能力。

三、结语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研究所是技术创新的领头羊,科技队伍的主体主要集中在研究所内。我国科技创新仍处于发展较慢的阶段一大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落后,要改变这种状态我们首先要认清科技创新的不同层次,并清除认知研究所的使命。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时必须要处理好研究所与政府的关系,并认清不同的市场策略,这样才能促使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本国.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论坛.2006(04).

科研创新机制篇(4)

文献综述

“委托—理论”认为个人工作表现与组织业绩间存在显著关联,为督促员工更为努力地工作,主张依据个人工作成果进行奖励,以建立基于绝对表现的激励机制。然而,绝对表现评估方式因员工产出的不易测量或测量成本过高而存在执行困难。为此,Lazear and Rosen(1981)提出竞赛理论,主张根据员工相对表现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度奖励,并认为奖励结构是激励机制设计的关键,总奖金一定的情况下,奖金结构会带来不同的激励效果。高校作为非盈利机构,其科研创新本身具有多向性和外部性,难以对每一项成果进行精确定价,此时若采用竞赛模式进行研究成果排名,并辅以恰当的奖励结构,则可能有效推动高校的科研创新工作。

模型建立与分析

本文在探讨高校科研创新激励设计中依照竞赛理论基本模型之假定,假设存在两位完全同质(Identical)的研究人员j和k,其科研成果分别为Rj=ej+εj和Rk=ek+εk,其中ej和ek分别代表研究人员j和k的工作努力,εj和εk分别代表研究成果的外部随机扰动。由于科研成果不易在市场上精确定价和直接销售,故假设高校提留部分科研经费aF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其中F是科研经费总额,a是奖金比例。同时设计奖励结构(WH,WL),其中WH+WL=aF,且WH>WL,并令W=WH-WL。设定科研成果较好的研究人员将获得较高奖励WH,否则只能获得较低奖励WL,则研究人员j获得较高奖励的概率为P(ej)=prob(Rj>Rk)=prob(ej+εj>ek+εk)=prob(ej-ek>εk-εj)=prob(ej-ek>ξ),其中εk-εj=ξ,且ξ:g(ξ),若令G(·)为ξ的累积概率密度函数,则获得较高奖励的概率可以改写为P(ej)=G(ej-ek)。此外,定义科研人员因工作而产生的负效用为Gj(ej),并假定C'>0,C''>0。根据本文之前设定可知,科研人员的期望效用函数为EUj=PWH+(1-P)WL-C(ej)=PW+WL-C(ej),通过计算可得其一阶条件为P(ej)/ejW-Cj(ej)/ej=0。

科研人员为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必须付出恰可满足一阶条件的努力程度ejE。由于P=G(ej-ek),故一阶条件可改写为Wg(ej-ek)-Cj(ej)/ej=0。由于科研人员j和k同质,故其最佳反应函数具有对称性,此时两人的最优策略选择一致,即ejE=ekE,均衡条件为W·g(0)=Cj(ej)/ej,该式意味着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扩大奖励差额W势必导致Cj(ej)/ej增大,由于C'>0,表明此时科研人员努力程度也在提高,这印证了通过设定竞赛式的奖励结构可提高科研成果输出的论点。此外,其他条件不变时,外部扰动变大将导致g(0)变小,此时若需维持科研人员的努力水准,则必须进一步提高奖励差额。此外WH+WL=aF,意味着W存在上限[1],这表明基于奖励结构的激励效果同样受到奖金总额的限制,科研基金总额的提高和奖励比例的提高,都有助于更好地激励科研人员的工作努力水平,并促进最终成果输出的提升。

结论与建议

高校科研创新工作的激励机制,面临科研结果市场价值不易精确衡量的难题,面对总奖励额度的相对固定,采用相对绩效评估方式有助于提高奖金的激励效果。为此,本文根据竞赛理论设计了基于奖励结构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模型,并通过分析提出以下结论。首先,加大奖励差额确有助于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努力水准;其次,奖励结构的确定还与外部环境对于科研成果输出、准确判断及认定的影响程度有关,若科研成果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或其评定环节有失公允,科研人员将降低工作努力,此时通过扩大奖励差距可纠正此种偏差。此外,科研经费的多寡也同样影响着基于奖励结构的激励机制的实质效果,同时,奖励比例也对激励效果存在正向影响。

因此,本文建议在高校的科研创新工作激励中,应彻底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思路,强化通过科研奖励额度的显著差异化以保证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和工作产出。当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不易被客观反映或易受到外界环境左右时,必须提高奖励差额。同时,为了保证基于奖励结构的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还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及提高奖励比例的额度,以形成更为“宽幅”的奖励差额,增加激励效果。

注释:

[1]W的上限出现在“All or Nothing”的奖励结构设置中,即科研竞赛胜出者获得所有奖金aF,而失败者则没有任何奖励,此时的W=aF。

参考文献:

[1]林浚清,黄祖辉,孙永祥.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公司绩效和治理结构[J].经济研究,2003,4:31-40.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05-360.

科研创新机制篇(5)

一、创新机制,以云南省应用技术研究院为主载体,凝心聚力打造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公共大平台

围绕全省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可再生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减排、先进制造、矿物高效采选等领域,云南省应用技术研究院与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建了10家专业研发机构。

在管理运行模式上,双方组建理事会对专业研究机构的建设与发展、主要负责人聘用任免、主要研究领域的确定、中长期研究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审定、薪酬及人事制定的确定、重大投资和重大项目立项及终止等进行决策。专业研究机构在理事会领导下实行主任负责制,执行理事会决定,组织日常运营,开展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在具体操作层面,省应用技术研究院参与专业研究机构承担的各级科技项目的策划、组织和动态管理,协助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引导各类投资机构支持专业研究机构的发展。专业研究机构优先获得省科技厅在重大科技项目、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对外科技合作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合作双方对共建的专业研究机构所获得的应用技术成果共同享有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和其他股权投资等收益;专业研究机构拥有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所形成固定资产的所有权。

二、突出重点,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建成一批新型科技研发机构

云南路易斯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路易斯J.伊格纳罗教授、中国药科大学张娟教授等国内外一流专家团队为支撑;云南省现代民族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周俊院士、孙汉董院士、朱兆云主任药师、“”入选者王博士等高层次专家及团队建立。两个中心以云南特产中药为研究基础,分别从中药药性的分子生物学分析研究、新药及剂型的研发方面开展工作,共同推进云药产业发展。

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云南灵长类动物的资源优势,集成昆明亚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方研究技术力量,建立以非人灵长类为模式动物,研究人口健康重大问题的生物医学研究平台,将使灵长类生物医学研究成为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的亮点和经济增长点。

云南省分子医学中心利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临床条件和病例资源以及昆明理工大学的研发优势,引进海外著名分子生物学教授丁家桓及其团队、美国自然科学基金2010年度职业生涯奖获得者胡文闯博士,开展医学分子诊断技术与相关产品研发,力争建设成为云南规模最大、标本最全面,在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临床资源样本中心和临床前评估中心。

云南省应用技术研究院可再生能源中心依托云南师范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建立,与美国剑桥大学合作,建立中英联合实验室,开展太阳能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及重大成果转化示范推广。

云南省应用技术研究院卷烟新材料技术中心依托在卷烟新材料及烟草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具有研究优势的云南瑞升烟草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基于烟草化学、技术开发、新材料产品评价,对烟草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进行开发集成,形成具有系统性、创新性、独特性的卷烟新材料产品和工艺技术体系。

云南省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建立,开展以工程分析及工艺过程仿真优化、机床性能试验及精密测试分析、先进模具设计制造、计算机信息集成技术推广应用为主要特色的研发,为行业提供工程技术验证和技术咨询服务。

云南省应用技术研究院矿物高效采选技术中心依托玉溪矿业有限公司建立,主要从事铜矿低品位铜铁合采工程化、Dimine三维矿业软件应用技术开发及工程化、低品位复杂多金属硫化矿高效浮选分离技术、硫铁矿共生金银铁提取技术、铜钼矿高效浮选技术研究,力争建设成为能够支撑、引领云南省矿物高效采选产业发展的技术研发及化验检测基地。

云南省应用技术研究院管道输送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建立,主要研发管道输送的共性关键技术、新工艺与新设备,开展试点、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云南省应用技术研究院节能减排技术中心依托云南亚太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建立,主要为企业、行业节能减排提供共性技术和专项工程技术服务。

三、攻坚克难,开展重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科技攻关,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和产业化推广成果

管道输送中心自启动共建工作以来,共获专利授权157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135项;软件著作权24项;目前还有114项发明专利,42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审批中。利用国际领先技术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跌落管道——东川铁精矿输送管道,并将其技术推广应用到安徽铁精矿,四川攀枝花输水、尾矿、精矿,以及红河、临沧等地。该中心实施抗旱保民生应急示范工程,以管道高扬程输水新技术为核心技术,研发成功的抗旱取水快速移动泵站,采用200-1000米扬程的单级泵能极大地降低工程建设成本、运行和维护成本,有效解决高原山区取水抗旱问题,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中药现代化中心开展了云南特产中药药性与端粒的关系研究、红骨羊分子生物学研究,为云南中药走向国际、红骨山羊的选育和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申报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现代民族药中心开展了黄藤素人工合成,昭通天麻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云药之乡”药材品质检测研究,推动云南民族药产业发展和质量提升。

中科灵长类实验室于2012年5月承担了总资助经费达1亿元的国家重大科学目标导向项目“细胞多能性和人类重大疾病的猴模型研究”,对促进帕金森氏病、肝炎等重大人类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灵长类动物养殖和实验基地,并已通过国际实验动物评估与认证协会(AAALACInternational)的完全认证;建成了可饲养7000只猕猴和食蟹猴的繁殖猴房,实验动物规模现已达到4300只;建成了符合SFDA、美国FDA和欧洲OECD标准的7000平米GLP实验室,可同时使用近600只灵长类动物开展生殖与发育、神经生物学、病理学、遗传学、干细胞生物学和临床前安全评价等研究。

科研创新机制篇(6)

关键词:科技孵化器;区域创新机制;江苏省

0 引言

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结构转型至关重要,科技孵化器则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更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的桥头堡和主力军。近年来,我国各地区都大力发展科技孵化器,将其作为招引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发展科技创新企业的主要措施和摇篮,如天津高新区海外留学生创业园、无锡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其中,江苏省的科技孵化器无论数量、规模和质量在全国均处于前列。

1 科技孵化器催生区域科技创新机制

区域内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是区域创新机制形成必不可少的创新资源,它们相互作用是区域创新机制形成的基础。研究区域创新机制的形成,首先需要对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进行界定,解析它们彼此问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区域创新机制形成过程。

1.1 区域创新机制的主体、要素

区域内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孵化器、政府等是区域创新网络的行为主体,他们的数量越多,区域创新机制的网络节点就越多、越密集,创新主体间交流与接触的机会越多,创新的机会与成功率越大,如果创新主体的数量过少,就不能形成足够的网络节点以及多层次的网络连线,从而也弱化了区域创新网络的功能。

从广义上讲,区域创新机制中包括“基本要素”与“高级要素”两种类型的创新要素。其中基本要素包括土地、厂房和办公室等,高级要素包括知识、人才、科技成果、信息、文化、制度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级要素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区域创新机制的形成离不开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的作用,主体和要素彼此间的相互作用、信息沟通是形成区域创新机制的基础。

1.2 科技孵化器催生区域创新机制的作用机理

科技孵化器作为地方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各种政策和制度的主要载体,具有桥梁、纽带的作用,可以整合和协调各种创新主体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推动企业间、企业与高校问的有效互动,为企业提供创新服务,引导产业发展,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科技孵化器,政府可以支持和引导各创新主体,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如图1所示,地方政府通过直接或入股等方式为科技孵化器提供资金、土地、房屋建设等有形资产,同时对科技孵化器提供政策和制度方面的支持,包括税收优惠、特殊的招商和人才引进政策等。科技孵化器则作为区域创新机制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充分发挥其在创新机制中的粘接作用,科技孵化器在市场、科技成果、资金、信息、人才等之间建立了紧密联系。它一方面和高校(包括区域外的高校)直接建立联合研究院(所)、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公司等作为校地合作的主要载体和高校产业化、地方化的重要形式。同时它充当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中间人,向企业推荐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反馈企业的技术需求,促进高校、科研院所面向市场的研究开发,密切了高校、科研院所与市场的联系。同时,科技孵化器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利益互补关系,通过独立或与企业、高校共同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为区域内的企业和其他创新主体提供基础性和共性的信息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从而更好的发挥科技孵化器在科技创新机制网络中的粘接和推动作用。科技孵化器促进了高校、科研院所融入区域发展,与区域内的企业密切合作,促进了知识在区域内的重新组合和技术的不断扩散,为区域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

此外,科技孵化器通过直接支持区域创新机制的中心环节――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的发展,推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及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如图1所示,科技孵化器通过构建技术支撑体系,构筑核心技术优势,吸引创业人员前来创业,并为创业企业提供场地、融资、项目推广、税收优惠、信息沟通、人才招聘、公司治理、培训、引入中介机构等各方面的服务和支持,帮助创新创业企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技术人才,协助创新创业企业进行科技项目和专利技术申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科技孵化器的核心作用与创新有关,能有效培育协同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促进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和粘接。同时,科技孵化器使各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有了一个相互作用的平台,有利于主体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和区域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减少了创新主体从事创新活动的交易成本和运行费用。科技孵化器对区域创新机制的构建是作为中间人,对上联系政府,是政府贯彻创新政策和提供创新服务的平台,对下联系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推动他们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合作。因此,科技孵化器使得各种创新资源能够互相作用、优化整合,推动区域经济创新机制的形成,是催生区域创新机制形成的重要载体。

2 江苏省科技孵化器发展概况

自1989年江苏省成立第一家科技孵化器以来,到2008年全省已拥有各类科技孵化器145家,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113家,其中部级高新技术创业中心22家,部级大学科技园5家,部级软件园5家。全省孵化器总数、省级和部级孵化器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全省孵化场地面积725万平方米,孵化资金125677万元,在孵企业数9439家,在孵企业总收入1275亿元,在孵企业从业人数208655人,累计毕业企业数2844家。2009年,江苏省孵化器单位面积的工业产值是国家高新区的2倍以上、就业人数是国家高新区的6.4倍、留学人员是国家高新区的20倍、授权发明专利是国家高新区的31倍。13个省辖市均建有科技孵化器,特别是苏南、苏中地区,科技孵化器的建设已经推进到区县甚至乡镇街道(社区)一级。专业人才培育、专业技术支撑、科技金融服务等深层次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成为江苏省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省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如表1所示,江苏省科技孵化器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区域阶梯性、层次性和差异性。苏南区域科技孵化器发展强劲,2008年新增24家孵化器,总量达到105家,新增量和总量占全省比例分别达到了66.7%和72.4%。孵化场地面积6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3%。孵化资金117809万元,同比增长49.6%,占到全省总量的93.7%。在孵企业达到了8018家,在孵企业总收入达到1232亿元,从业人员180144人,分别占到全省的8409%、9606%和86.3%;苏中地区新增8家孵化器,总量为26家,孵

化场地面积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1.4%。孵化资金6896万元,同比增长62.2%,占全省总量的5.5%。在孵企业849家,在孵企业总收入21亿元,从业人员18619人,分别占全省的9.0%、1.6%和8.9%;苏北地区全年新增4家,总量为14家,孵化场地面积5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0%。孵化资金仅为972万元,同比反而减少了61.8%,在全省总量中不到l%。在孵企业572家,在孵企业总收入达到了22亿元,从业人员9892人,分别占到全省的6.1%、1.7%和4.7%。

3 要江苏省科技孵化器在催生区域创新机制中的作用

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种类多样,功能齐全,结构日趋完善。在各类孵化器中,综合性孵化器119家,专业性孵化器26家,大学科技园9家,留学创业园5家,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竞相发展,运行质量与运行水平明显提高,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显著。其中,专业性孵化器涉及的专业技术领域进一步扩大,分布在软件、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环保、新材料、工业设计、微电子、光机电和现代农业等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和领域。随着江苏省科技孵化器数量和质量大幅度的提升和发展,其在催生区域创新机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3.1 凸显政府政策意图,引领作用明显

江苏省科技孵化器虽然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但科技孵化器的主体投资人和支持者始终是各地的地方政府和开发区,因此,科技孵化器成为反映地方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桥头堡。近年来,江苏省以产业链培育、带动和产业创新支持为目标,以各类科技孵化器为依托,以科技创业人才扶持、培育与激励为支撑,以科技创新环境氛围建设为重点,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孵化器的发展。南京市开展《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新一轮规划中的布局调研专题研究》,提出了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至2020年、2030年重点发展的高新产业和政策支持。无锡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快“三谷三基地”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把科技孵化器建设作为创新、创业、创意的“三创载体”主要核心内容来建设。常州市制定出台了《常州市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没计划(2008―2010年)》,明确了2010年各区县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目标。江苏省科技厅及相关单位组织了国内首个科技创业周、以及长三角区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以“吸引创业人才,营造创新文化”为主题,通过省市联动、集成资源推出了一系列活动,全省累计举办各类开放式专题活动52场次,举办创业投资对接活动11场次,达成合作协议和签约项目37项,总计金额达到了1.8亿元。在国内首次聘任省级火炬计划创业导师,加大科技创新创业典型宣传报道,不断强化有利于科技创新创业事业的整体发展的良性氛围。在吸引创业人才和鼓励创新方面,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很多激励措施和政策。如苏州市的“1010”工程和“姑苏人才”计划、无锡市的"530"计划和常州市的“梧桐树”计划等,依托科技孵化器作为创新创业的载体和平台,吸引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国内各地创新创业人才来江苏创新创业,拓宽引才范围和改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3.2 链接支持功能明显,政产学研合作推进力度加大

科技孵化器作为链接政府、创新企业和高校等创新主体的中间人和桥梁,对催生区域创新机制网络的形成至关重要。江苏省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强化与大学科研机构和创新创业企业等自主创新主体的紧密合作,注重与科技资源集聚地区建立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最大程度地促进知识转移。如表2所示,江苏省内知名高校纷纷和地方合建研究院、工程中心和科技发展公司等,通过政产学研合作,高校的科研力量和地方企业的需求之间通过科技孵化器架起了金桥。近年来,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成为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便捷通道和最佳载体,提高了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率。2008年,江苏省科技孵化器申请专利数为7041项,获批准的专利数为3817项,相比2007年分别增长42.4%和42.1%。

3.3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的重要载体

创业不是一个单项的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技术和市场转化的过程。科技孵化器不仅必须有一定的规模、场地,有一定的硬件保障,而且在软环境方面要形成有利科技创新创业的氛围。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引入各种技术、信息、风险投资等中介机构和外部资源,同时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创业辅导,比如说企业和市场的对接,和资本的结合。在文化氛围方面,江苏省的孵化器基本上形成了这样一种氛围,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中,很多企业经常组织交流,对初期创业者的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江苏省科技孵化器已经形成了高学历、低年龄、赶技术的群体,凡是技术创业,基本上都聚集在科技孵化器。从成长的角度来看,2008年江苏省已累计毕业2 844家企业,每年在孵的企业近万家。尤其是江苏省的苏南地区,特别是南京、苏州、无锡等市,已成为全国科技创业最为活跃地区之一,科技孵化器与周边产业和其他创新要素资源的联系相当紧密,科技孵化器已成集群式发展,通过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整合,孵化器集群与开放合作推动区域创新创业的效应逐步显现。科技孵化器内创业企业的成功率已经远远大于社会上创业成功的比例。通过对20多家孵化器的调研,在孵化器内的科技企业、科技创业的成功率都高于80%。

3.4 科技孵化器是区域社会进步和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2008年,江苏省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总数为9439家,总收入1275亿元,平均每个创业企业提供22.1个就业岗位,其中创业企业中80%的员工都是大专以上的文化学历。毕业企业中出现了无锡尚德集团、江苏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明星和上市企业。江苏省通过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和引导科技创业园内注册经营的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创新。2009年,江苏省投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1.2亿元,同时争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3.2亿元,额度居全国第一。企业是市场和创新的主体,企业本身有主导产业的需求,这个需求对改造传统产业、调整经济的结构都有非常大的助推作用。从行业引领的角度,几家在国际和国内有影响力的孵化毕业企业,引领着世界这个行业的发展,如通过无锡尚德集团引领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孵化器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结构转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引领和助推作用。

科技孵化器作为链接政府、科研院所、创新企业的桥梁和重要载体,通过把区域创新网络中的各个主体和创新要素粘接起来,相互作用,在区域创新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江苏省科技孵化器已成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助推器、区域知识创新的高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区域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杜,基于创新先导战略的长沙孵化器体系构建[D],长沙:中南大学,2009:5。

[2]葛传斌,池仁勇,王会龙,等科技孵化器在催生区域创新网络形成中的作用[J],科学管理研究,2003(21):6。

[3]朱克江,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报告2009[R],南京: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2010。

[4]christine E Cooper,Stephanie A Hamel,Stacey L Connaughton。Business incubator motivations and obstacles to nelworking in auniversity[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0(10)。

科研创新机制篇(7)

近几年,城北区按照“十一五”规划发展布局要求,以园区建设为依托,把抓好一批事关全局、关系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的首要任务,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以小桥大街为主的商业、房地产、餐饮服务、文化卫生教育设施建设为主的经济文化中心和朝阳生产资料交易区,北川生物制药、机械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青海大学以建设发展为主的科研及人才培育区,**都市精品农业区“一个中心、四个集中建设点”的功能布局已初步形成。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是北区增强地区发展能力、带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

一.基本情况

(一)区情。城北区总面积137.7平方公里,由北川和**两条狭长呈人字形谷地组成,下辖大堡子和二十里铺2个镇,小桥、朝阳、马坊3个办事处,38个行政村,23个社区,总人口25.8万人。20xx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7.6亿元(第一产业1.49亿元,增长-2.76%,第二产业73.43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22.69亿元,增长12.1%);一二三产业比例为2:75:23;区级固定资产投资8.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73亿元,全区总财力达2.9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86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49亿元。

(二)改革创新情况。随着城区面貌不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北区全面推行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成立了城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理顺了融信贷款担保中心的运行机制。组建了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将城管重心下移,充实了镇、街道城管力量。落实了项目建设代建制。完善了《城北区政府采购细则》,制定出台了《城北区加强城市社区工作机制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深化,执行了新的补偿标准,进一步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健全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实现免费就学。充分利用“青洽会”、“郁金香节”、“环湖赛”等平台,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建成了城北区办公业务专网,电子政务建设有新进展。

二、目前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一、二、三产发展不均衡。北区虽然是农业大区但不是农业强区,一产仅占经济总量的2%,三产发展相对滞后占经济总量的23%,二产占地区经济总量的75%,来自第二产业的主要税种是增值税,而且仅依靠西宁特钢等个别企业的税收,一旦企业效益不佳或受到市场供求的影响生产下滑,对我区的财政税收影响很大。

(二)项目用地选址困难,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受到制约。近几年,城北区坚决落实国家及省市各项优惠政策,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众多客商来我区投资,项目投资额不断增长。但由于项目用地选址困难,致使许多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难以落地而流产,项目用地选址成为制约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瓶颈。建议建立全市项目用地储备制度,储备土地利用权下放区县统筹管理。

(三)行政机关人员编制紧缺。机构改革中编制削减,但由于“四创”工作、维稳工作、各类普查调查以及多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在北区实施,导致基层工作量骤增,人员严重不足,特别是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工作中现在只有一人担负着应有三个人干的工作,需要调查研究的项目前期工作无暇顾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前期工作深度,进而影响可研报告质量和专项资金的争取。

(四)专业规划滞后。目前,城北区只有“十一五”发展综合规划,而无专业规划和单项规划。对重大布局和重大项目的研究不够,在具体工作中重项目、轻规划。部分规划由于缺少专业规划编制人才及专家聘请、咨询、论证制度、经费保障制度等环节,致使部分专业规划“编写不了,编写不好”,导致规划的科学性不强,前期工作深度不够,研究不深。再者,规划都是部门制订,往往都是关门搞规划,由于市民参与度不够,未及时向社会公布征询意见,缺少群众意见的参与。规划制订好后,经不起时间考验,影响规划的权威性和对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建设、协调持续发展的指导性。

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几点思考

争取大项目、好项目,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来说,在优化结构和产业升级的前提下,努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一定规模,抓好一批事关全局、关系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是我们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需要。也是抓住朝阳物流园区、生物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的有利机遇,多上项目,特别是上一批培植稳定财源、增加税收的商贸流通项目,充分发挥项目引擎作用,有效拉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迅速壮大的现实要求。

(一)加强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招商引资。一是要着眼全局、适度超前、重兵布阵,要改变少数人搞前期工作的局面,多投入精干力量,增加投入做前期工作 的人数。二是要建立前期工作机制和责任制。三是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需要,选中一批重大前期项目,做深入的前期工作。四是注意前期工作方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要与发展思路和规划相衔接,重调研和综合平衡,借用社会中介机构的技术力量,把工作做深做透。充实重大建设项目库,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为招商引资打基础。

(二)积极引导民间投资,拓宽多元化投资渠道。要为民间投资营造一个平等、公平的投资环境,扩大企业作为独立的投资主体的投资决策权;试行经营性项目业主招标制。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城北区招商引资项目计划”,采用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做法,推出几个项目试点,面向全社会进行项目业主公开招投标,吸引民间投资。建立投资载体,引导项目和资金的结合;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程序,提高效率,尽快建立民间投资项目登记备案制度。坚持“谁投资,谁收益”的权益归属原则,健全工作机制,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相关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推动优质国有资产存量盘活,滚动发展。

(三)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不断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建立决策科学、投向合理、运作规范、监管严格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健全政府的投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提高政府投资的效益。形成跨行政区域基础设施的规划协调机制,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投资效率,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跨行政区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一体化。政府产业开发投资项目的建设实施,可由直接投资改为股权投资,即由政府向授权投资机构注入资本金,由授权投资机构对项目进行控股或参股,政府不直接参与项目的具体建设和经营活动,通过股权流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动态调整。统筹预算内、外的政府专项资金,实行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使政府投资在引导社会各类资金中起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增加政府投入力度,保证稳定的财政资金来源。采取贴息、补助等投入方式,吸引和拼盘各地配套资金特别是非财政性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政府项目管理监督,提高投资效益。优化项目方案,合理节约资金,强化工程概预决算管理。

(四)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投资环境。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要在加强投资硬环境建设的基础上,花大力气改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还要优化投资软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与投资有关的土地、户籍、就业、税收等法律法规体系;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对必须审批的限制类项目,政府应向社会公开审批的依据、内容、权限、条件、程序、时限等,并严格予以执行。积极推行集中办理、“一站式”服务的审批方式,推进网上并联审批,逐步实现项目审批的信息化和高效化。要大力发展投资咨询、评估、设计、监理、会计、法律、审计和招标等中介服务机构,推进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凡是能由中介服务机构有效提供服务的市场领域,政府职能应逐步退出,变直接参与或干预市场为间接调控市场,充分发挥投资中介机构在投资决策和建设实施中的服务作用。同时,强化社会信用文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市场化、投资决策科学化、项目管理规范化、政府调控透明化以及中介服务社会化。

(五)改善投资机制,提高项目投资和建设效益。一是创新项目决策的科学化程序。针对城北区目前建设项目专业管理人员缺乏,编制少、编写项目规划、可研报告、设计方案等工作存在较大困难的实际,建立项目管理人才的自我培养和咨询服务机制。在积极培养本区项目管理人才、解决和增加项目管理人员、建立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同时建立专家咨询聘请制度,聘请农业、工业、城市建设、旅游商贸服务等行业方面的专家,形成专家咨询库,对拟实施的重大项目从规划阶段提前介入,把咨询、论证的关口前移。在加强现行可行性研究的同时尽快建立针对项目建设规模、影响较大的投资项目的社会预评价制度和后评价制度。特别是在投资项目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立项决策、设计、实施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投资活动进行系统总结,判断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总结经验。二是强化决策责任,将决策成败与决策者的奖惩相结合,进一步落实项目行政责任制和项目法人制,把决策责任落实到人。三是强化监督。对建设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规范投资者行为,提高投资效益。

在要素配置方面,注意投资要素的稀缺性,考虑机会成本,充分发挥人、财、物等投资要素的合理配置,发挥最优效益。努力发挥量小的成本筹集投资要素,资金来源实现多元化,按项目的不同性质选择适合其特点的投资方式。对项目筹划、建设、运行等投资全过程中的要素合理配置,在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达到低成本,高效益的目的。

(六)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尤其是软环境。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做好投资环境的优化配套工作,特别要着力于社会政策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配套。健全法制环境,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保持投资与相关政策的连续性。

(七) 依托园区发展配套产业,做好“两园”建设服务工作。一是服务园区建设,做好生物产业园、装备制造园、大学科技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四园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朝阳物流园区二期项目的征地坼迁服务工作。将二十里铺地区的农民向逐步城镇集中,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园区务工,实现就近就业。围绕西钢集团、朝阳物流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大中型企业和园区,培育发展相关配套企业和配套产品。进一步加大企业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北区招商引资信息网建设,组织好各种招商引资活动,有目标、有重点地引进一批围绕园区和大企业的产业链延伸型、服务型、财源型项目。

(八)进一步提升都市精品农业发展水平。北区现有耕地3.6万亩,目前初步形成了玫瑰、草莓、胡萝卜、西芹、食用菌、特色养殖等六大特色农业品牌,畜牧业养殖已巩固和培育生猪、奶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8个,成为西宁市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今后要在推进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等方面做好“文章”。

1、抓好设施农业项目建设。以高原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为龙头,在大堡子地区规划建设用地1000亩,成为集示范推广、种苗繁育、精品生产、科技培训、采摘体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都市农业观光区。以发展设施农业为主线,每年新建日光节能温室800栋,使蔬菜、花卉、果品等生产规模达6100栋,20xx年,全区日光节能温室可达6100栋。逐步把大堡子以西地区建成以蔬菜、果品、花卉生产为主的“十里绿色长廊”。

2、不断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充分发挥好区政府与青海银行搭建的融资平台的作用,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积极扶持农盛公司、绿田公司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充分利用青海大学科研优势,强化农业科技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大力发展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生产销售体系建设,在现有33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组建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组织,探索城郊土地流转经营新形式,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