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7 15:54:59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篇(1)

由于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可以制定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长远目标,并能够有效地付诸实施。但美国文化则强调个人本位,在个人和社会发生矛盾时,往往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彰显个体需要。另一方面学校德育教育内容选择标准的差异。中国在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上坚持中央集权,由政府颁行标准化的统一的学校德育教育内容,指定统一的教材、大纲、参考书,这样就突出了学校德育教育内容的系统性。美国学校的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而美国一直以来就没有统一的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任由各州制定,内容趋多样化。因此,美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公民教育、法治教育和所谓人类共同价值观教育等。

二、中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实施途径的比较

(一)中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实施途径的共性

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决定了实施效果,尽管在中美两国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及内涵上有较大的区别,但其实施途径是有共性的。第一,中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都是通过课堂教学实施德育教育。中国学校通过开设专门的学校德育教育课程进行道德教育的,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的教育。美国学校也开设独立的德育教育课程,主要讲授讲授基本的道德准则,向学生宣讲正义、宗教和自由及职业道德与团队教育。第二,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生活都渗透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中国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如文体活动等、及社会实践活动如军训、实习等,这些活动能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等,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美国的校园生活也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其主要包括内容广泛社团活动和丰富多样校园文艺及体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社会交往、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自立、自信、开朗的性格和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中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途径的差异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篇(2)

德育的实施受其特殊性影响,难以落实,那么德育的特殊性表现在哪里呢?简而言之,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决定其对德育的理解不同,就使得德育的真理性呈现多元化,阶级不同,所处的环境位置不同,人们对德育的认识、价值评定也不同。例如,有些人倡导“老黄牛精神”,认为人要保有实干精神老老实实地做事,而有些人认为做事应该讲究方法,不应该像老黄牛一样闷头蛮干。所以德育具有历史性,它的发展必须与时代同步。另外,社会纷杂错乱,学生很容易受错误的德育思想的影响,与科学化的德育思想产生分歧,或以此背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德育的难度。而且由于德育的内容囊括了多个层面,而且不稳定,所以这也相应地对德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德育途径也具有特殊性,是内容、方法、过程的附着物,加强对德育途径特殊性的研究,可以有效把握德育规律的特殊性,保证德育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职院校中德育途径呈现特殊性

目前,德育领域人士已经达成了共识,他们认为高职德育应建构一个完整的体系,而在这一过程中,德育目标的确定是其重要问题,所以也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一点,但是仅仅确定了德育目标还是不够的,还需要面对德育途径这一问题。对于德育途径来说,人们常常将其与德育方法相混淆,这样的例子常常出现在德育的实践中,他们认为只要设定了德育目标、方法之后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在德育工作中,德育途径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它是目标实现、方法顺利进行、清楚内容的主要渠道,也可以将其看做是德育内容、方法、过程的承载体。可以说,在德育体系当中,德育途径繁复错杂,而且差异很大,它既包含客观性,又囊括了主观性。德育的客观性表现为德育途径在现实中是客观实在的存在物,但是这种客观性又因为德育工作者截然不同的认识及经验呈现出一种主观性。这种主观性染上了个人对德育不科学的评判标准,极易推己及人,影响到接受德育的学生,所以作为教师应该自觉地、科学地对德育途径加以认识,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首先德育工作者要对德育的途径以及体系进行整体的把握,提高高职德育的实效性。

对高职德育途径的体系进行整合构建,这非常有利于德育途径发挥自身的优势。无论是高职教育还是其他学龄段的学生,都对应一个德育途径。而且这个德育途径还比较固定。就以高职德育为例,如果高职德育工作者有效地掌握了这条途径,那么就可以在德育工作中游刃有余地结合不同的德育方法、内容,对德育途径进行筛选使用。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其功用,避免一些德育途径被闲置、浪费,从而有效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另外,德育工作者在进行德育途径考虑的时候,会再次针对德育的内容及方法进行深入探究,使德育工作更加趋于客观性,从而增强其实效性。

二高职德育的途径类别及其特殊性的运用

德育途径分为很多种,如果按照空间的特点分类的话,德育可被分为三大基本途径,即学校、家庭、社会。这样概括性的分类,比较笼统、空泛,没有具体的实践意义,所以本文就以高职德育为例,评析了德育途径的性质特点,将其分为课程、实践、组织、环境这四种途径。这四大途径本身都具有特殊性。

1高职德育课程类途径及其特殊性运用

从高职教育课堂类这一途径来看,它与其他院校并无不同,其课程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为主。但是高职德育又具有职业性的特点,德育工作者在设定德育目标的时候要以此为着眼点,对德育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删,从而将高职德育的职业性特点体现出来。而对于思想政治这一课程来说,它囊括了法纪、道德、心理、政治等内容,教师在德育的过程中要有所侧重,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正确职业观的指导下,增强道德意识,懂法纪、守法纪。

课程类途径是高职院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之一,而且这种德育存在在各个学科当中,教师应该怀有德育的意识,挖掘各个科目当中潜在的德育因素,并将其提炼,渗透到专业知识中,让学生间接地,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这种方式可以使德育的目标有效的实现。

2高职德育的时间类途径及其特殊性运用

实践类途径主要侧重于实践,德育实践类途径是一种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渠道。对于高职德育来说必须尽最大可能地发挥本身的优势,将实习作为最重要的关口。对于一个合格的高职技术人员来说,要想胜任工作,就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以及职业品德素养,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习。实习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操作技能得到培养,并且也培养了他们爱岗敬业的思想情感,使学生不断保持热忱的心态投入到为人民服务当中。

除了以实习作为有效渠道,实现德育目标之外,社会实践活动也是高职德育实践类途径。在高职德育工作中,以德育目标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组织化的社会深入,让学生全身心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觉悟,在内心当中形成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对于社会实践活动来说,它主要包括:公益劳动、教育活动等,德育工作者可以开展社区服务、公共服务等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一系列的特点,其活动形式具有多样性,活动内容具有广泛性,活动主体具有体验性。德育工作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形式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社会活动的选择、开展,让其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这一大环境,让其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沐浴”德育。

3高职德育环境类途径及其特殊性运用

可以说,环境像一个大染缸,对学生的身心有一定的熏染作用,所以针对这一点,我们提出了德育环境类途径。对于德育环境来说,总的可以分为人际环境以及文化环境。在这两种环境下,学生的个体品德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首先是人际环境,它是指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构建了交往氛围,在高职德育中所指示的主要有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在这些关系建立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生长趋向都会有所改变。所以德育工作者要将这种关系利用起来,并建立平等、合作、互助的关系,为学生的道德品质提供积极的影响。

再者是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指学校、家庭、社会所营造的文化氛围,本文主要论述的方向是高职德育,所以主要来谈文化环境。高职院校应重视校园的文化环境建设,文化环境的建设包括设施建设、环境净化、环境绿化,环境美化、风气建设这五个方面。设施建设主要是指教育教学设施建设,这有利于德育的有效展开,为学生道德的培养提供了硬件设备、设施条件。宜人的校园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会润泽学生的身心,塑造学生的品性、情操,所以大部分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环境的营造,如开展大型的劳动净化校园,垒建花坛草坪,栽花植树,设山设水,办宣传窗,在寝室、教室等人流大的地方粘贴名人肖像,名人警句等,这些环境的营造让学生无意当中受到了心灵的沐浴、点化,是一种无意识的德育方式。最后是学校的风气,这一方面极为重要,它是学校树立给学生的无声无形的指示牌,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的整体走向。所以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尊师守道的良好风尚,科学合理的教学秩序、融洽和谐的关系氛围,学生身在其中,必定会受其熏陶。

4高职德育组织类途径及其特殊性的运用

对于高职教育组织类途径来说,它是以具体的目的和任务为依据而组成的团体。在高职院校中,这种团体主要是指党组织及学生团体组织。

在高职德育中,党工作作为核心力量存在,它是提高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告知德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党工作建设,大力培养集道德、文化、理想、纪律于一身,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现代化人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建立党委,党支部等高职德育组织,确保学校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展开。

对于学生团体组织来说,它主要包括共青团组织以及社团组织,共青团组织是先进青年的群体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一系列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让学生在组织起来的群体活动中得到德育的熏陶。另外,高职学生为了自身能力的提高,参加了自己感兴趣的社团组织,他们以此为展示才华的舞台,挖掘自身存在的潜能,发展自身的兴趣特长。这样一来,学生将自己融入到组织活动中,其人格操守都得到了熏陶和发展。

总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德育途径特殊性的深入探究是德育有效开展的前提,我们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也要对其有效的应用,使其发挥最大优势功能,为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导航。

参考文献

[1]马俊霞.德育复杂性对学校德育效果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2).

[2]韩传信.论人的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4).

[3]朱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检测与评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

[4]董彩荣.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5]郭志新,马兴亚.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解析与教育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篇(3)

一、发展性德育: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系统工程

1.“一个核心理念”引领德育走向

把铸造“中国灵魂”,培育“世界眼光”,树立精神支柱,提高人格品位放在德育核心地位,确立“超越教化,心灵耕耘”的德育核心理念。“超越教化”就是通过情境创设、实践启迪、环境陶冶等多元途径,及道德讨论、阅读启迪、环境滋养等多种方法,培育道德生长力。

2.“四大发展目标”定位德育坐标

发展性德育就是促进人全面发展德育,追求主体全面发展的德育就是追求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德育,并集中体现在学生品德、心理、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四大发展目标上。

3.“五大价值追求”激发德育活力

发展性德育体现了“五个必须”的德育价值追求:德育必须回归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存状态,提升快乐和幸福指数;必须服务和满足于学生根本利益,培养学生持续发展、赢得竞争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必须满足学生内在需求;必须从基础入手,培育基本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心理品质、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必须重视实践体验,实现实践、生活和体验育人。

4.“五大操作体系”拓展德育途径

以价值文化和精神文化为核心适宜学生优化成长的环境育人体系、以全方位生活服务形成的生活育人体系、以德育课程主导德育教育体系、以各种体验活动为主渠道的实践活动体系、以自我激励、反省、诊断为价值取向的全程反思激励体系。

二、德育课程化:催生道德生命成长的核心力量

1.求真务实:构建“3+2”德育内容体系

让每个学生都能受到系统全面的德育素养教育,我们构建“3+2”德育内容体系,即“常规德育(每学期2个模块)+专题德育(每学期3个专题)”。

常规德育分为:习惯常规教育、成才励志教育两大模块;专题德育分为:尊师、感恩等做人模块;负责、诚信等处事模块;目标、静心等勤学模块;生命、节俭等生活模块;信心、合作等成功模块。

常规德育与德育专题并行,实施“德育五课”,即“班会课、交流课、阅读课、研究课、实践体验课”。

2.超越教化:培育道德生长力

超越说教式、灌输式、强制式德育,进行环境感染、文化浸润、实践启迪,培育道德生长力,开辟三大德育途径。

习惯导航:构建“三大行为习惯”训练体系,即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为学生素质发展和能力提升打好第一块基石。

习惯导航,人生励志,培养学生基本道德素质,孕育学生精神生命成长基础力量。

文化引领:宣誓文化是学生文化的一道壮美景观。如每周升旗仪式,滋养的是学生道德生命成长的精神力量。

活动体验:主题活动陶冶情操、感悟生活、发展能力。活动体验赋予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行为力量。

三、四自管理:渐入生命自育的道德境界

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创造、自我教育这“四自管理”是对学生的基本管理模式,引导学生走进生命自育的道德境界。

1.实施“353”学生自主管理体制

赋予学生管理、活动组织、监督评价“三权”:学生参与学校和班级管理,以小组、班级社团为单元参与方案制订、宣传动员、组织实施均由学生完成。学生管理机构有权对学校管理进行监督评价,学生有权对教师教学、班级管理进行评价。

推行“五制”管理:一是全员参与制,做到学生每人一个教学岗、一个管理岗、一个事务岗;二是干部轮换任期制,班级、年级、校级干部实行轮换、任期、选举、交换;三是助教制,学习小组主要学科配备助教,负责该组该科全面质量管理;四是助理制,包括学生助理班主任、助理年级主任、助理部门主任等;五是协作制,每个学习小组实施“一对一”帮学制。

班级实行“目标导向,全体参与,全员发展,分级管理”运行机制及“组际竞赛,组内合作”的小组管理机制。

设立年级学生分会和团总支,分别考评各班班委、团支部的工作。

充分发挥校级学生会、团委作用。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完善学生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

2.以“三大途径”培养学生自我创造能力

一是在管理实践中实现自我创造,班级、学生大型活动主要通过招标承办方式进行,让学生在招标设计和实施操作中学会创造;二是在社团活动中实现自我创造;三是在研究性学习中实现自我创造。

3.以“五个途径”培育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设计:通过“专题教育月”主题活动进入人生规划教育,让学生学会人生经营、投资;

自我规划:让学生学会每期、每月、每周、每日计划;自我调控:推行心放松训练法、心理暗示法训练等学生心理训练;自我激励:让学生学会自我表扬、自我奖励;自我评价: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和评价中不断走向完善。

4.以“两课整合”完善学生人生规划教育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篇(4)

[关键词]德育途径问题策略

进行德育,不仅要有正确的内容,而且要有恰当的途径。常有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所讲的内容是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但实际上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就与德育途径选择不当或不畅通有关。为此,必须针对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策略,以确保德育途径畅通,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上述四个途径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寻求优化的策略。

二、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1.教学途径不畅通,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

教学途径不畅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在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成为其他所谓“主课”的牺牲品,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内容陈旧僵化、教学方法单调死板、教学评价重知轻行。二是其他各科教学未能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教书,忘了育人,认为那是德育课老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的事;有的教师则游离于教材之外生硬添加或简单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反感。这些均导致教学途径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让学校德育的实施丧失了主阵地。

2.活动途径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活动途径有着特殊的外显魅力,所以活动被很多学校、老师所青睐,但实践中许多活动途径只是走过场并未取得预期的实效,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搞起计划来相当正规和庞大,似乎很受重视。诸如:搞多少次主题班会、主题队会,请名人做多少次报告,搞多少次参观、访问、调查等等。当然这些活动本身是好的,但若只追求形式和数量,就会使这些活动徒有虚表,而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中存在的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则不一定能解决。

3.班主任工作急功近利,智育重于德育

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外在歪曲的评价、物质的诱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往往落在短期内能够抓出成效的智育上来,而不大钟情于吃力不讨好的德育。其实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并不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说极端点它都不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班主任工作的副产品。“班主任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很多,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较为深层的有关思想认识领域的规范与引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是各科教师优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态度端正的必然结果,这并不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追求,更不能成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

4.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有人曾形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是强调奉献的教育,强调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家庭德育是实惠教育,强调自家的孩子在与外界交往时不吃亏;社会德育是利己教育,突出自我发展,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痕迹。这些说法也许是不恰当的,但却也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相互分离,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共同地作用到未成年人身上。学校是高处不胜寒,孤掌难鸣;家庭钟情于孩子能否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将来出人头地;社会不太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影响,“社会教育对我们所说的,把父亲和师长所教育的思想全部推翻。”这种分散的、甚至有点相悖的德育影响阻碍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

三、优化中小学德育途径的策略

1.恢复教学途径的主渠道地位

(1)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同时改革德育课的教学与评价,真正发挥德育课专门的教育、养成作用。第一,确保专门德育课的教学时间,不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第二,及时更新并不断吸收新的德育素材,让学校德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现实。第三,改革德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校其他各科的教学都在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作为专门培养人思想品德的德育课本应该是这场变革的先导,更不能落伍了。小组讨论与合作、采访或追寻身边先进人物、参观、辩论、社会实践、主题演讲、情感体验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课教学的策略。第四,打破以试卷、笔试、背诵有关道德条款等以考查德育知识为主的德育课评价体系,构建融面试、道德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爱心体验等为一体的,以考查知行统一为主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

(2)必须明确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门工作,也是学校全体员工的工作,只是科任教师在学校里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所施加德育影响的方式有别罢了。“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利,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利放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还活动以育人的本真面目

(1)开展活动之前必须明确活动的育人目的,并依此来检验活动的成败。有的时候也可能需要活动来“做做秀”,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应该通过活动达到其他途径所不能达到的最佳德育效果。

(2)活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活动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所以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等都要加以认真对待。正所谓成功的活动必须考虑到所有方面,但失败的活动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则足以导致。

(3)活动的数量、类型应因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定,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不是活动越热闹越好。如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友爱之心来说,一个贫家子弟发奋成材的现身说法,可能比声势浩大的向灾区人民捐款要来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3.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教育’最本源的意义就是‘引导’,教育者在本真的意义上就是一个‘引导者’。”必须明确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让班主任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不能立竿见影的,需长期抓、抓长期的德育工作中去,促进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和踏实学习态度的形成。“野心人人各不相同,同一个事件或对象也不会满足两个人的野心;但人道人人相同,同一个对象触动所有人的这种激情。”班主任就是要不断激起学生这种充满人性的激情,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篇(5)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述评;国家理论创新模式

一、研究缘起: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政治呼吁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带来了价值多元化时代,中国改革的深度推进带来了更为深刻的社会转型,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顺应国内外形势而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课题之一,并日益引起政界、学术界等社会各界最为广泛地关注。

在政治呼吁层面上,在2006年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会上和2007年的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都强调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立德树人的前期政治发动。

2010年7月,我国公布了进入新世纪以后的首个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这份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教育事业未来十年发展的纲领性文献里,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2012年11月,备受世界瞩目的中共十报告胜利召开,在代表党中央所做的十报中,再一次在战略高度的意义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在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成为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意见。

从政治局集体学习会到党的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在多次政治呼吁发动以后,终于明确写进党的报告,成为未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南针。

二、研究现状: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学术关注

在政治呼吁发动以后,学术界和教育界开始进行“立德树人”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在理论研究层面,“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研究目前主要围绕师德建设与师资队伍培养、立德树人实施途径、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实践以及经验总结等几个方面展开。

(一)立德树人的前提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张先云也认为,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关键在于师德;并详细阐述了“立德树人”工作中“师德”的具体内涵: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是师德的根基,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是师德的源泉,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是师德的风范。周杰在对教育理想的概念、核心内涵,教师共同体与远大教育理想的关系进行分析以后,进行了如何构建教师共同体以重塑教师“立德树人”远大教育理想的初步探索;他认为,教师不仅仅是单个的人,而是一个具有共同职业理想的职业共同体,“立德树人”就是这个职业共同体共同的职业理想。一些学者不仅指出师德与师资队伍的重要性,而且为师德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设计了具体的方案。翁铁慧认为,严格的考核管理,健全的制度规范,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刘戈从增强敬业意识、笃学意识、创新意识和师德意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立德树人与高校教师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迟乃坤着重于从教师培训教育、考核管理、评比监督、示范引导和表彰激励等几个环节探讨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二)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实现有赖于成功的实施路径

当前学术界关于立德树人实施路径的研究成果比较突出。李卫红和李宣海分别强调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完成的关键环节。薛进文总结了南开大学实施“校园文化立德树人工程 ”5年多的经验,呼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独特的育人功能和立德树人的独特功效。潘静等人在对广东省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现状的调查研究后表明,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是加强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活动载体。赵铸结合大连民族学院的工作实际,探索并提出本科生班导师的立德树人重要实施路径,并发挥独特功用。选修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立德树人中也发挥着独特优势;也有个别课程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促进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由以上研究可知,校园文化、党支部组织生活、各类课程、辅导员队伍、班导师制度等都成为成功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或有效途径。

除了以上研究者对某个物质载体或实施环节的强调以外,也有部分学者为成功实施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提供了一揽子的路径规划。叶上雄在学习同志关于素质教育论述的体会时提出:立德树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依据和主要内容;立德树人既重在践行,又要读书明理;既要从生活出发,又要引导生活前进。项进和田红芳提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目标的实现要落实在队伍建设中,体现在学生发展服务体系构建中,贯穿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张朋钊对立德树人的现实途径进行了专文探讨,提出如下三大措施: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建设先进性校园文化、健全服务育人机制。在翁铁慧主编的《立德树人———党的十六大以来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发展》一书中,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改革、辅导员队伍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建设等议题,展现了作为全书灵魂的“立德树人”理念;而在学习十精神时对实施路径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思考,提出四大对策:积极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大力推行“学科德育”;悉心培育学生健全人格;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的育德意识和育人能力。

(三)立德树人与德育、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德育内容和目标的集中体现,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立德树人往往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被关注。李雪冬认为:学校德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主动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价值观,为把学校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刘爱民也认为立德树人是全面提升德育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提出在凸显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同时,推进学校德育实践也要构建社会大德育体系,共同推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目标的实现。2012年十召开前夕关于教育问题的社会大讨论中,翁铁慧解读了立德树人与德育的关系,认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

关于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价值功用等方面,虽然成果不多,但是也已经有学者涉及。比如,项进和田红芳阐述了“立德”和“树人”的具体内涵:立德,要立“师德”;树人,要树“德才兼备,品德高尚”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浓缩,也是我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规范。这一价值体系在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在全民现代公民意识塑造和政治认同培养中都发挥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浩歌在这个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下的价值规范,而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中,也蕴藏着深厚的德育资源,这些历史遗产也是当下完成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文化基础。朱哲等人就是在这个方面做出了重要研究,他们通过挖掘孔子的教育思想,追溯立德树人的历史文化渊源,认为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立德树人。邱伟光独树一帜地考察了立德树人的功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传承传统文化道德价值理念的需要、体现时代精神的人才价值评价要求、提高德育效应的价值路径选择。

三、研究评价: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研究的局限性与前景

(一)现阶段研究所取得的有意义成果

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自政治呼吁的六年多时间里,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在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方面仍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立德树人从2006年在政治局学习会上被提出到2012年作为教育根本任务被写进具有里程碑意义和重要指导意义的党代会报告,这个过程展现了德育问题从民间的“社会问题”进入正式的“政治问题”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共识,最终成为一项“国家议题”。第二,立德树人的前提是对所立之“德”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初步界定其为“师德”、“教育共同体的职业道德”等内容。第三,关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施途径研究,目前学术界着墨最多,部分学者从某个具体途径入手,也有一些学者所提出的实施路径涉及德育过程的多个方面因素,比如文化、管理体制、教育队伍等等。第四,目前学术界关于立德树人对于实施素质教育的价值、立德树人与德育之间、立德树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并不多,但是围绕这些方面所开展的研究都具有开创性意义。第五,立德树人在高职院校、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和德育实践中已经展开,学术界和实施单位也比较及时地进行了经验总结,形成了一些经验成果,这些经验成果将在丰富立德树人研究成果的同时推动教育实践的深入开展,为学术研究与理论创新提供现实基础。

(二)现阶段研究的局限性

总体来说,关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研究还不是非常充分。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立德”是“树人”的前提,目前学术界对“立德”的内涵阐述不全面,所立之“德”不仅包括学者已经指出的“师德”,作为教师人格素养的个人品德和作为职业素养的职业道德;“德”还应该包括全社会共同尊奉的价值规范,在现阶段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二,立德树人是德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目标,在逻辑上与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具有关联性,当前学术界在这几个概念之间所具有的逻辑联系阐述上不清晰,轻描淡写一笔带过。部分研究几乎完全抛开立德树人的具体内容,专注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或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人为割裂逻辑关系。第三,虽然当前学术界对立德树人实施路径的研究成果最多,但是目前的研究仍然只偏重于育人过程的某个环节或某个方面,缺少一个全面的、内在关联的、并且能够相互支撑的可行路径网络。第四,目前研究对“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完成的保障机制还没有涉及,几乎是空白。第五,对“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确立的必要性与功用研究不足。第六,目前学术界对各类高校和中小学实施“立德树人”教育发展方略的经验总结不够,许多有益的经验无法得到推广,不成功的做法也无法在理论上做出反思。基于以上思考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关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三)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研究的意义及前景

中国文化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厚德载物、“立德、立言、立功”是人生三大功业,中国教育历来重视品德修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崇高人格的“君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提“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对中国深厚教育文化传统的继承,这一政治呼吁、教育实践和学术探索将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挖掘与现代诠释,让那些历史遗产古为今用,重新焕发传统理论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先云.正确理解“立德树人”工作中的“师德”内涵[J].高等职业教育,2011(04).

[2]张朋钊.立德树人的现实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2).

[3]张秋敏.实践“成功德育”坚持立德树人[J].北京教育,2010(01).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德育 评价体系 构建

建立科学的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评价指标体系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突出德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科学的原则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提高其实效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原则

(一)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则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加强对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了解祖国的过去和未来,增强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自觉把自己的成长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职业性原则

职业教育既要准确反映和适应现代职业对人的要求,又要为现代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和制度保证。随着现代社会劳动分工日益精专化,现代人的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的形成和发展,并通过职业与社会及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从事某种职业成为人重要的社会化途径之一,职业性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为现代人的规定性。中职教育德育评价是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过程,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更是由一名合格学生向一名合格员工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科学性原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道德等方面都在发生着亘古未有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和利益关系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目标追求等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广大教师深感目前开展德育工作较之其他工作存在着更多的困难。学校的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面对新情况,必须在创新上下工夫,在创新中求加强,求适应,求发展。要改革中职德育的内容,克服脱离社会实际、背离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情况,重视中职德育知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一致。

二、基本框架

(一)对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评价

这是整个评价体系的中心环节和基础,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德育为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包含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是中职德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只有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切实评价的基础上,对中职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现状做出科学的评估和描述,才能制订出正确的教育计划,并付诸实施。第二,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是对德育结果的检验。要想对已经实施的德育过程的成败和经验教训做出评价,最基本的方法是坚持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的需求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科学的评价。

(二)对教育者的评价

教育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育水平。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对中职教师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专业技术,更要在教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实现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传统教师功能的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现今的教师通过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在课堂中的职责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创新、团队开发、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发现个人意义、营造积极氛围和进行自我评价。因而教师角色应定位在引导者、唤醒者、研究者、探索者、促进者、评价者、参与者和开发者的高度。

(三)对中职教育德育工作过程的评价

德育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特点。一方面,受教育者的品德内容、形式、能力的发展经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矛盾运动过程,并且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另一方面,品德基本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德育实践是符合德育过程的规律的。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实施德育内容,必须经过一定途径和渠道。德育途径是客观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德育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有效的途径,选择效果优良的途径。对中职教育德育过程的评价要充分的考虑两点:一是德育的内容和途径是否能支撑德育目标的实现;二是德育的过程能不能和社会、企业、未来的职业发展紧密联系。

三、应注意的问题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篇(7)

关 键 词 走心德育;品德形成;深层引导;走心原理;走心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2-000-05

一、学校德育的主旨与走心德育的追求

学校德育是通过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影响来培育学生形成和发展品德素养的教育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德育可能有众多目的、意义、任务和功能,但促进和引导学生形成和发展良好的品德,才是它的核心。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因此,学校德育的主旨就是培育学生的思想品德,立德树人。从本质上说,就是促进学生核心品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这是德育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每一位教育者的使命。可见,引导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是中小学德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提升中小学德育实效的目标指向和具体体现。

然而,在现实的学校德育工作中,由于对学校德育的主业和主旨认识不足,加上许多经常性的“分外”“计划外”临时任务,导致学校德育工作常常陷于“表面功夫”的走过场,或是“形式至上”的花架子;更多的时候处于疲于应付与顾此失彼,主业根本不到位,主旨更无法落实的状态。其结果自然是德育低效――事倍功半、“0效”――碌碌无为,甚至“负效”――事与愿违。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起早贪黑、苦口婆心,却收效甚微,道理重复一千遍也没有成为真理。学生品德行为知行脱节现象、 学校德育工作“5+2≤0现象”“涛声依旧”。[1]

症结何在?调查发现,“百分之九十的老师说热爱他们的学生,但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却说感受不到老师的爱”,由于“施”与“受”之间情感错位,师生情感与信息交流不在“同一频道”上,教与学传递通渠道不畅通,师生沟通关系成为绝缘体。从德育过程看,其实质是德育规范要求与学生品德形成之间的“德育交汇点”的错位;从学生品德生成的自我构建本质上看,是德育要求及态度与学生道德需要及认同之间的落差;从学生品德形成的内化与内生的机制上看,是教育者提出和提供的思想道德预期与学生实现品德目标的意识、能力条件及习惯的差距。“施受错位”与“德育交汇点错位”现象的存在,必然导致德育的价值导向与规范要求不能畅通无阻地走进学生心灵,也就不会水到渠成地内化为学生的品德要素,自然无法“顺理成章”地生成学生的内在品德及外化为预期的行为品质。换言之,根本原因,是学校德育在学生品德形成发展深层引领内化机制和实效性方面存在不力、不实等问题,致使学校德育促进和引导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立德树人的主旨及具体目标不能落到实处。

学校德育的现状需要改变,局面需要突破。习惯上归罪于“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是于事无补的。要解决问题,应该在学校德育工作自身存在的问题中去寻找突破口,从德育规律特别是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化内生科学规律上进行深层引领,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创新发展性,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方法。

基于这样的思考,近十年来我们分别在广东省中山市林东小学、西厂小学,佛山市南海区里水中心小学、顺德区顺峰中学、陈村职中,东莞市松山湖实验小学,深圳市宝安区弘雅小学,河源二小,惠州市惠东中学、平山二中、龙溪中学,广州市小北路小学、朝天小学、骏威小学、培新中学、长堤真光中学、陈嘉庚纪念中学、第16中学等一批实验学校,尝试从德育形式、内容与方式方法创新的角度寻找突破口,通过“叙事德育”“具象德育”“体验德育”“心灵德育”“走心德育”等的实验研究,积极探索学校德育走进学生心灵和引导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有效途径。

结果显示,实验对学生品德形成发展促进效果显著。而这种效果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通过叙事、具象、体验等方法,找到打开学生心灵大门,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和引领学生心灵成长的有效方式。让德育过程经历内化、内生、外化的心路历程,进而促进学生品德人格的健康发展,是这几种德育模式的一个共同的关注点和着力点。“让德育走进心灵,引导心灵和促进心灵成长;让品格成为学生发展的导向性核心素养;让学生成为自己的心灵主人”是走心德育的理想追求。[2]因此,走心德育可定义为:根据学生品德形成的原理,探索德育有效走进心灵、对话心灵和引导心灵成长的理念与模式。

二、品德形成过程的规律与走心德育的基本原理

学校德育的本质是对学生心灵进行正面、正向的影响,以引导和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和l展。学生品德形成的实质是学生在思想道德规范要求的教育影响作用下,内化在知、情、意、行等品德心理要素上,进而内生成品质和外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外塑―内化―内生―外化”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心路历程,是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规律。其中品德形成的“内化―内生”的自我建构的是核心环节和关键所在。[3]走心德育的基本原理,就是遵循品德形成外塑―内化―内生―外化的心路发展历程的特点规律,让学生品德形成经历这一过程,让德育过程经历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等品德心理要素的心路历程,促进学生品德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从而成为品德的主体和心灵的主人。[4]

走心德育的理念,以及实施的目的、内容、策略、途径、方式方法等,均源自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规律与走心德育的基本原理。学生品德形成过程规律与走心德育基本原理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生态发展”关系。

一方面,品德形成过程规律为走心德育基本原理提供品德心理学基础,依据学生品德形成的“外塑―内化―内生―外化”心路历程特点和规律,我们总结提炼出走心德育的三大基本原理。

第一原理:走心德育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心灵成长进行正向的价值引领,以“心本性”和“导心性”为原则。“教育本质是心灵的唤醒”,德育规范要求要符合学生心理需要,德育的目标取向要引导心灵健康成长。

第二原理:走心德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自我构建,以“内生性”和“悟心性”为原则。“经历风雨见彩虹”,德育工作和活动目标要有品德形成发展的认、情、意、行的具体目标,要尽可能让学生的品德形成经历和体验这些品德心理要素的心路历程。

第三原理:走心德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成为道德的主体、品德的主人,以“自主性”和“明心性” 为原则。“心是主人身是客”,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要助力学生成为道德的主体和心灵的主人。

另一方面,走心德育基本原理是品德形成过程规律的实践体现,走心德育的基本原理贯穿于学生品德形成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之中。

首先,从品德形成的“外塑―内化”环节看,“外塑”是品德形成的“风向标”和“指南针”,本质是思想引领、价值规范和道德要求。与传统或习惯的德育工作不同的是,走心德育的价值规范和目标要求以“心本”为取向,注重品德形成的深层引领,以引导心灵成长为目的。从“外塑”到“内化”的关键,是找到德育规范及要求与学生品德实际及需求之间的“交汇点”。

其次,从品德形成的“内化―内生”环节看,“内化―内生”是学生品德形成的认知过程和核心环节,其中“内化”是对品德规范要求特别是概念的感受、理解、认同、接纳阶段,而“内生”是“内化”基础上的理性认识与观念和信念的产生及形成阶段。从“内化”到“内生”,其实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一种自我建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是:

(1)明理――价值认同是学生品德自我建构的核心;

(2)共情――情感共鸣是学生品德自我建构的关键:

(3)导行――行为自律与道德自觉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点。

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德育的重心,是铺垫和丰富学生道德认知与品德需要的“前准备”,以及品德形成过程的道德情感体验的激发与唤醒。“内化―内生”是品德形成的联动机制,是学生品德素质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品德的核心素养,也是学生品德自觉形成的关键。

再次,从品德形成的“内生―外化”环节看,“内生―外化”是学生品德形成由知到行的过程,由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是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目的。这一环节的关键是,一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道德生活实践,践行道德理念,并主动指导学生进行社会道德生活实践,防止学生品德形成中“只知不行”“知而不行”“知行脱节”“知行不一”等现象;二要遵循学生品德形成的反复性和德育工作的长期性特点规律,不忘初心、积极强化、耐心引导,促进品德行为向正向和稳定的道德品格发展,实现品德的人格化、主体化发展。

三、走心德育的主要策略与实施路径

走心德育策略是教育者为有效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进而达成德育目的任务的思考谋划或而采取的认知图式;走心德育路径则是对如何最有效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途径、载体与方式方法的选择。走心德育策略与实施路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性操作系统,是达成走心德育目的的保障措施。走心德育策略与实施路径的选择,从指导理论上,要遵循品德形成的“外塑―内化―内生―外化”心路历程规律,学生品德自我构建的本质特征以及走心德育的基本原理;从实施过程看,要根据德育工作、活动和课程的具体目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的立场来确定。据此,我们以走心德育顶层设计的思维导图和实施过程的技术路线,制订出走心德育的三大内在逻辑性策略与实施路径:走心策略与路径、导心策略与路径、育心策略与路径,以实现走心德育对学生品德形成的深层引领。

(一)走心德育的走心策略与实施路径

走心策略与实施路径主要探讨德育规范要求如何最有效地走进学生心灵的思路、切入点、途径和方式方法等结构模式。

1.制订走心策略的基本思考程式:走进心灵进而引领心灵成长。

(1)走进学生心灵才能引导心灵成长;

(2)走进学生心灵首先要认识了解学生心理特点规律和洞察学生的心理需求;

(3)走进学生心灵需要选择适合而富有实效的内容、载体、途径和方式方法。

2.选择走心路径的主要技术手段:

(1)了解不同学段学生心理特点,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理同龄人”,寻找走进学生心灵世界“共同语言”通道;

(2)洞察心理诉求,破译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深层的心灵密码;

(3)运用共情效应、教练技术等心理学原理技术,积极唤醒学生心灵自觉,引导学生心灵自主成长。

3.选择走心路径的具体方式方法:“叙事德育”“具象德育”。 主要做法及操作要点:运用情景故事或具体案例、现象,对学生进行情感唤醒,引发学生对情景故事、案例、现象等的感受―感动―感悟,通过“事”“象”引发共情来促进学生感悟明理。

叙事德育是一种以“故事共情―叙事明理”楹诵牡牡掠方式。教育者叙述具有教育和启迪心灵成长意义的故事,例如,通过叙述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生活故事、情理故事、伦理故事、哲理故事等,将道理转化为故事,以事说理;把说理转化为叙事,叙事明理。叙事德育以“叙事育人”为宗旨,遵循“共情―明理”的原理。由于实行简易,效果明显,且动人心弦和感人至深,所以叙事德育深受一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喜爱和学生的欢迎。因此,它常常被誉为“草根德育”“美丽德育”。我们把叙事德育称之为“拨动情弦的艺术”和“走进心灵的智慧”。 [5][6]

具象德育是一种以“生动具象―丰富想象”为核心的德育方式。教育者根据中小学生思维方式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发展的特征,利用形象思维的生动形象与可感性特点,通过绘本、漫画、卡通、沙盘游戏、思维导图等原型呈现或具象聚焦的方式,把抽象、生硬的德育规范和要求具象化为生动活泼、亲切可感与可视化的具体形象内容和真实鲜活形式,“具象―想象”德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发联想思维,唤醒心理图像,让学生产生一叶知秋、一图胜万言、心有灵犀一点通与心领神会的道德感悟。

(二)走心德育的导心策略与实施路径

导心策略与实施路径主要探讨德育规范要求如何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和导向的实践模式与做法。导心的品德形成认知心路是引导内化,促进品德内生;主要方法是导思、导构(自我建构)。

1.制订导心策略的基本思考程式:引导心灵的实质是促进学生品德自我构建。

(1)学生品德自我构建的核心是品德内化与生成;

(2)促进学生品德内化与生成的核心是深层价值引领;

(3)引导学生品德自我构建需要适合的方式方法。

2.选择导心路径的主要技术手段:

(1)学生品德形成的深层引导技术,包括价值性引领、选择性引领和主体性引领技术;

(2)“外塑―内化”的从外至内式的引导,促进学生品德内化为品德要素;

(3)“内化―内生”的内在生成式引领,深层促进品德素养发展。

3.选择导心路径的具体方式方法:“活动―体验式德育”(简称体验德育)。

体验德育是一种以“情感体验―认知感悟”为核心的德育方式。教育者通过跑操、露营、游学、团康、历奇、游戏、情景剧等各种健康有趣、娱乐身心而富有教育价值和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和成长,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情绪感受和情感体验以及认知感悟,从而促进品德形成发展的德育形式。活动―体验式德育有三种具体程式与心路历程,第一种是体悟式――以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明理,在明理中导行为品德形成的具体程式与心路历程;第二种是演悟式――以在情境中扮演(角色),在扮演中体验(情感),在体验中感悟(道理),在感悟中升华为品德形成的具体程式与心路历程。第三种是互感式――以在活动中交流,在交流中沟通,在沟通中互动,在互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为品德的具体程式与心路历程。相对于传统德育的灌输说教和述而不作,体验德育特别是“小活动大德育”“小活动大体验”的体验德育是一种富有实效并深受欢迎的德育模式。[7]

(三)走心德育的育心策略与实施路径

育心策略与实施路径主要探讨德育对学生的规范要求如何更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品德需要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方式。育心的品德形成心路是引导和助力学生成为品德的主体和心灵的主人。

1.制订育心策略的基本思考程式:走心德育的使命是培育和助力学生成为品德与心灵的主人。

(1)走心德育的本质是引领学生心灵自我成长;

(2)教育者是W生成长的心灵鼓手;

(3)以助人自助为基本原则的心理教练技术是激励学生心灵自我成长的有效方式。

2.选择育心路径的主要技术手段:

(1)做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运用积极心理图像技术(在头脑中用美好图景想象未来,用自信形象想象自己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潜能;

(2)做学生成长的心灵鼓手和重要他人,通过心灵激励语言鼓舞学生,让他们发现可能,超越自我,成为心灵的主人;

(3)用成功体验法引导学生品德行为“内生―外化”,让学生感受、体验与人为善的品德行为带来的价值感、成就感和愉悦感,促进品德行为的自主自觉性发展。

3.选择育心路径的具体方式方法:“心灵―教练德育”(简称“心灵德育”)“心理情景剧”等。

心灵德育是一种以“启迪心智―唤醒心灵―激发潜能”为核心的德育方式。针对目前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和特点,即: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上以及德育管理体系上的共同性和一致性,而在学科发展上分野的特点,寻找“心德育”――德育与心育在育人理念、目标、内容、课程、途径、机制建设,乃至时间安排、方式方法等相互促进、互动发展和有效整合、有机融合的模式。心灵德育是以“启迪心智―唤醒心灵―激发潜能”为心路历程,以促进学生身心灵智的健康和谐发展为方向的德心整合创新发展模式。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人的心灵。”走心德育对学生品德形成的深层引导,从立德树人的意义上说,是德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和班主任带领学生心灵去逐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从德育科学化建设的意义上说,是德育心本化、主体化的深层探索;从德育创新发展的意义上说,走心德育是一片创意无限的广阔天空。

参考文献:

[1]李季.自媒介时代中学德育问题“杠杆解”[J].中小学德育,2014(3):4-9.

[2]李季.让德育更走心[EB/OL].(2016-11-23)[2016-12-25]. http:///programs/view/0ACDXinxo_s/.

[3]李季.德性内生:论儿童品德的自我建构[M].中小学德育,2012(1):19-22.

[4]莫雷.德性内生是德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李季教授《德性内生:论儿童品德的自我建构》点评[J].中小学德育,2012(1):23-24.

[5]李季.叙事德育:走进学生心灵的智慧[J].小学德育, 2009(6):6-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