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8 16:51:13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篇(1)

以下是笔者从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视角,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线索及相关问题所作的整合设计,谓之“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现代化探索历程”,具体如下:

一、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历程

依据中国现代化探索历程中所呈现出的不同阶段特征,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第一阶段:地主阶级的现代化尝试(1840—1895年);第二阶段:资产阶级的现代化追求(1895—1927年);第三阶段:无产阶级的现代化探索(1927至今)。下面以表格形式来整合这一探索历程中的相关内容。

二、中国现代化探索的特点

通过对上述中国现代化探索历程的梳理,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相比,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大致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从背景和影响因素看,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近代西方列强侵略,国家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背景下被动开启的,属于外生后发型。

第二,从探索的进程看,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是伴随着先进中国人对世界和自身国情的认知不断拓展深入而渐次推进的。

第三,从道路选择看,中国的现代化主要经历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道路的尝试和抉择。

第四,从发展模式看,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从被动仿效别国模式到主动探索自己模式的转变。

第五,从任务内容看,中国的现代化包含经济工业化(信息化),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思想及社会生活理性化、平等化等人类现代化的共同追求。

第六,从影响来看,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不仅使自己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领域逐渐由传统迈向现代,而且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增添了新的元素。其影响具有世界性。

三、中国现代化探索历程的历史启示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篇(2)

关键词:造型; 设计; 欣赏; 综合

新课程改革有关规定,美术教材内容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以上四类课的教学各有特点,其教学行为应分别进行设计。下面,我就针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中的四、五、六年级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总结。

1造型·表现领域

造型与表现可以看成学习领域中的两个维度,造型是指与视觉造型有关的一切活动,表现则是指与造型活动有关的全部过程。

1·1四年级造型·表现

四年级的课程总数上下册共有40课,每册共20课,其中,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共有34课。在四年级的美术课程中,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内容居多,在造型·表现领域中,课程设置通过绘画方面、制作方面、电脑美术方面三个方面让学生感受物象造型,使学生明白构成一件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包括色彩,线条,点及色彩的对比,点的组合等等。

以四年级上册第三课《美术的节奏》为例,节奏本为音乐术语,但节奏同样是构成美术作品形成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从大自然到生活中感受,无论大于小,粗与细,疏与密,曲与直,通过对比来感受景物或者一件美术作品中物象造型的节奏,而这些对比,恰恰是构成一件美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点,线,面,色彩,线条的对比。美术运用形、色、线、轮廓等反复呼应和对比,构图安排和形象的特征及动态来显示作品内容的节奏。本课内容意在锻炼学生的想象力,除了在纸上想象绘画,也可制作四方连续图案来表现有节奏感的图案作品。

1·2五年级造型·表现

五年级的课程总数上下册共有32课,每册16课。其中,有关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共有22课。五年级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总结起来内容有对色彩、纹样、图案、形体对比的简单领会,进一步学习国画、泥塑、静物写生还有生肖图,还有对微观世界肌理效果的表现。

1·3六年级造型·表现

六年级的课程总数上下册共有24课,每册共12课,其中,有关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上下册共有12课,其课程的内容出现了透视、速写、国画、明暗关系、浮雕、插画和泥塑。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在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远近的奥秘》中,明确的向学生揭示了透视的规律,使学生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概念。在了解透视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简单的线描方法表现景物的透视变化。

特点:四年级美术课程造型·表现领域里,课程内容都是通过对图片的分析结合教师的讲授,使学生运用描绘,泥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能够表现物象造型特点的活动。五年级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相对于四年级来说程度更进一步,课程内容更加专业化,充分反映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六年级造型·领域的课程在内容方面更加深入,对物象造型的表现较四、五年级更为专业化,涵盖了透视、明暗关系、国画、油画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

2设计·应用

此领域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2·1四年级设计·应用

四年级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上下册共有17课。四年级美术课程设计·应用领域课程的比例略低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设计·应用领域课程的主要内容以物象造型为基础,通过设计进行表现。本领域内容主要为手工制作,结合生活运用废弃或废旧的材料进行拼贴结合等制作。

2·2五年级设计·应用

五年级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上下册共有10课。其课程内容具体为:纹样与图案的设计,陶泥(十二生肖、陶瓶、陶罐等)雕塑及风筝的制作,利用废弃材料制作台灯等会发光的玩具,还有制作会跳的玩具。

五年级上册中第九课《陶泥的世界》一课中,通过欣赏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陶泥塑造立体的生活用品,指导学生在表现的过程中运用揉、搓、粘等技法,利用点、线、面的组合塑造物体,培养设计意识并表现物象造型。

2·3六年级设计·应用

六年级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上下册共有9课。大致内容为:服装、剪影的图案设计,利用废旧材料进行乐器的工艺制作,形体切挖一课中涵盖的透视元素,电脑美术中电脑画图程序画图板工具的运用。

特点:在设计·应用领域中,主要目的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为主要目标,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废旧材料和裁剪、拼贴等多种形式,个人或小组完成作品。使学生学会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

3欣赏·评述

此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通过这一领域的学习,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得以逐渐形成,进而促使审美能力和审美品味的提高。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的欣赏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以直观的方式进行欣赏,一是以理性的方式进行鉴别。

3·1四年级欣赏·评述

四年级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上下册共有9课,主要内容为,线条和色彩的对比;画面主体与背景的互换;图案效果的表现;秦始皇陵兵马俑圆雕的欣赏。

以四年级上册第二十课《漫画与动漫欣赏》为例,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其绘画提点是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和寓意等手法表现幽默、诙谐的画面,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人某事。本课要求学生了解漫画及动漫特点,读懂漫画含义,并根据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创作漫画。

3·2五年级欣赏·评述

五年级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共有2课。主要内容是对古代陶瓷艺术及古代青铜艺术作品的欣赏,认识中国古代陶瓷、青铜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所做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陶瓷和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象征,欣赏青铜艺术的三种方法:造型-不同造型的青铜器有不同的用途;纹样-不同的纹样反映当时人们不同的人事活动;文字-作为研究历史提供重要资料。学生学习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从器皿外形,纹饰,釉色进行专业鉴别。

3·3 六年级欣赏·评述

六年级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共有2课,其主要内容为: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了解油画和国画表现方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上册第十二课《中国画与油画》,通过欣赏图片及文字资料,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中国画与西方油画的发展历程,各自所形成的特点,包括工具材料,表现方式,绘画内容及装裱形式等,使学生了解并能够独自欣赏作品。

下册第十二课《我国古代建筑》中,我国古代建筑有其地域性特征,在建筑外观造型,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也各有不同。

特点: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四、五、六年级欣赏·评述领域课程特点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对美术作品及所收集材料的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进而促使审美能力和审美品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品,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欣赏不是一个个体的孤立的行为,而往往是在一种群体互动和交流的环境中进行的,学生应该将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与他人交流和共享。

4综合·探索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4·1四年级综合·探索

四年级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很少,上下册共有两课内容。主要内容为纪念册的制作和制作不同颜色的人造光的照射作品。

4·2五年级综合·探索

五年级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共有3课。主要内容是对美术学习记录袋(档案袋、学习资料收集袋等)、元宵节彩灯、旅游线路图、旅游宣传海报或宣传画及舞台布景的欣赏学习和制作学习。

五年级下册中第十五课《舞台布景》是综合·探索领域里比较典型的一课。舞台是指观众席前面的演出场所,根据演出内容舞台的设计也各有风格。以我国戏剧舞台布景为例,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因此戏剧舞台也体现着中国民族风格的特点。

4·3六年级综合·探索

六年级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共有4课,主要内容是对文物和古建筑的研究,学习校园规划知识制作建筑模型,制作毕业纪念币和纪念册。

六年级上册第九课《保护文物》、第十课《爱护古建筑》都是综合·探索领域里的典型课程。通过对图片,文字的欣赏分析,了解文物的用途和作用,讨论中国古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了解古代建筑、文物的意义以及保护文物和古建筑的方法,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特点:综合·探索领域提供了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探究发现的能力。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篇(3)

摘要:近代以来,许多政治力量和先进人士,都曾提出过现代化的构想,但遗憾的是,都没能够成功。现代化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勇于理论创新和善于把握规律,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道路 特色 探索

近代以来,复兴中华民族,实现社会现代化,成为无数志士仁人不懈追求的理想目标。许多政治力量和先进人士,都曾提出过现代化的构想,并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遗憾的是,都没能够成功。现代化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勇于理论创新和善于把握规律,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苏联模式”的突破和对自己道路的初步探索

现代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肩上。

建国后的头七年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探索期。在这七年内,恢复了国民经济,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镇压了反革命,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建立和巩固了各级人民政权,调整和发展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地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八大前后一年半左右,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探索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先是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初步形成了一些极具价值的设想和思路。接着,党的八大明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及至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开展全党整风,还提出了一系列富于创造精神的新的方针和设想。这些方针和设想本来有可能使八大成为第二次伟大革命的起点,但是后来的曲折使这个理论的起点没能变成历史的现实。

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是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期。 “文化大革命”十年是党探索社会主义的严重失误期。60年代前期,随着中苏关系恶化和中美关系因美国侵略战争的逐步升级处于尖锐对抗状态,这都影响党对整个世界形势的观察以及对时代和社会主义发展中一些问题的认识。这是一次完全陷入误区的探索。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开始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党对社会主义及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巨大飞跃,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的重要成果。

(一)关于生产力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提出。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既是中介手段又是奋斗目标。既破除了发展生产力只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中介手段的观念,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观点;又破除了用抽象原则和空想模式来裁判生活的概念,确立了用生产力标准来检验一切工作和衡量社会进步的观点。

(二)关于所有制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所有制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既破除了社会主义必须消灭一切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旧观念,确立了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新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那种单一、纯粹的社会主义所有制观念;又破除了公有制经济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必须统一的旧观念,确立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分离的新思想。

(三)关于分配问题。与所有制的变化相适应,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破除了把社会主义的平等理解为收入的平均分配的旧观念,确立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新思想;破除了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的旧观念,确立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的新思想。

(四)关于经济运行机制问题。破除了计划管理必须通过指令性计划实行直接的计划分配的旧观念,确立了计划工作必须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基础上的新思想;破除了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旧观念,确立了不仅生产资料是商品,而且要建立生产要素市场的新观点。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认识和探索虽然经历了一番曲折,付出了沉重代价,但毕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认识上也产生了实质性的飞跃。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目前仅处于它的初级阶段。对于这个初级阶段的状况、矛盾、演变及其规律的认识,在许多方面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但不管怎样,这些已经取得的探索成果都将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时刻鼓舞和激励着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同时也会给未来的探索以智慧、力量和启迪。

参考文献:

[1] 曾景忠.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中共党史研究.1991(3)

[2] 郑谦,汪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中共党史研究.1991(4)

[3] 张静如.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3)

[4]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篇(4)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发挥好政府引导、规范作用。湖南省以信息化为切入点,从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型,着力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推动湖南职业教育高质量有特色发展。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建用结合,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2010年以来,把信息化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来抓,先后制定了专门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在建设“数字校园”同时,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应用带动”的思路,着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的创新应用。目前,已建设机构平台250个,个人空间72万个,发表文章2590万篇,教学视频150万个,文章和视频浏览4.3亿人次。与此同时,有4万余名教师建设了湘绣、湘菜、湘旅等一批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在线课程资源;为边远农村中职学校量身定做了一批“专递课程”资源;建设了一批汇聚职教名师的“名师课堂”资源。真正实现了资源“边建设边应用”和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是交流互动,实现教与学的多元、自主、泛在。近年来,利用空间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引导师生共同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探索“三个课堂”,实现教与学的多元。探索基于空间的3G实景课堂,邀请企业专家通过远程直接参与空间现场教学,实现了教师与企业专家同上一堂课;探索基于空间的群组互动教学,教师团队成员和学生以群组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实现了“人人为我师,我为人人师”多维度空间教学;探索基于空间的同步课堂,实现了一流企业、发达地区师生与边远农村职业学校师生同上一堂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索兴趣式、团队式、挑战式等学习新形态,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探索S-ISAL教学法、立体化表格教案,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基于空间的“教――学――做――养”德育教育新方法,提升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实现泛在的教与学。学生利用空间自助学习和互助学习,教师利用空间指导、答疑、批改作业。探索五分钟课程,师生共同建设碎片化资源,汇聚成卡册,建立微课程资源,使教师无处不在、学生随时能学。

三是公开透明,推动教育管理现代化。按照管、办、评分离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大信息公开,推动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利用空间开展评估评审。从2010年起,国家和省级职业教育重点项目全部通过空间申报、遴选和管理,加强了过程监管和信息公开,遴选、评审和验收采取网上专家“背靠背”的方式,确保了评审结果客观公正。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采取网络评审和专家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评审效率。利用空间开展专业技能随机抽查。2009年起,湖南省开始开展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所抽查的专业、学生和测试题目均通过计算机随机抽取,学生专业技能抽查的标准和题库开发由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参与,并全部通过空间公开,学生技能抽查结果也通过网络公开,提升了透明度。利用空间进行信息管理。全省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培训通过空间跟踪管理,学校管理信息、事业发展状态数据、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等利用空间适时公开,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四是利用空间创新常规管理。探索空间“点名地图”,创新了考勤方式;探索空间微信课堂,适时了解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进行远程答疑等,不仅有效解决了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难的问题,而且实现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篇(5)

【关键词】 《纲要》课 互动型教学法 环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是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大学生的必修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从 2006年开设至今,经过了几年的教学实践,课程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一些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等方面,还有很多地方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倡导《纲要》课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互动型教学法。它是一种新型教学法,通过教师或学生选择互动话题题,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积极的对话和互动。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大胆探索,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创新。这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并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笔者认为在《纲要》课教学中,运用互动型教学法需抓好如下几个环节:

一、质疑

质疑环节,是互动型教学法运用的重要前提,要求教师发现与教学相关的、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这个过程,既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学习思考的结果。在质疑过程中,鉴于学生在高中对本课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没有了刚接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知识时的新奇,故学生下意识或潜意识地对这种“重复”产生疲倦、厌倦甚至反感,排斥。因此,如果是教师提出问题的话,需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以及心理特征,要切实把握问题的深度及和学生实际对接的路径。正如沙健孙先生在论及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时谈到,我们要注意联系社会上流行的有关思潮,联系大学生经常关注或感到困惑的重大问题,说明有关的历史情况,着重从正面讲清有关的道理,起到释疑、解惑、明理的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引领学生善于思考,激励学生大胆创新。如果是学生学而思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加以启发、引导、指点,使其质疑有较强的针对性、普遍性、现实性和一定的学术性。教师选择互动的话题,要选择学生思想认识上模糊的问题,要选择当今现实生活中相关或相似的热点问题,要选择有一定学术研讨价值的问题,还应顾及学生的成长环境、知识背景、认识水准等存在差异,不能拘泥于历史知识的细枝末节和仅满足或迎合学生好奇、猎奇的心理,要解决一些带有共性的东西。如近代的通商口岸、外债与今天的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的区别,帝国主义的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为什么必须进行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和经验教训是什么等。选择的话题需从教学大纲和教材总体进行考虑,要有综合性,要始终围绕《纲要》课的教学目标,即“一个主题”“两个了解”“四个选择”进行。如在教材第二、三、四章内容后可让学生思考: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历史实践证明,无论是单纯的农民战争或地主阶级的洋务新政,还是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都不能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真正指明出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历史和人民自发选择的结果。这几章的内容在这些问题的串联下,有机地统一起来,很好地体现了《纲要》课程严谨的逻辑思路,很好地突出了课程的教学目标。选择互动话题还要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启发性。例如,笔者在讲授第一章“反对资本 - 帝国主义的外国侵略”时,针对反侵略失败的问题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反侵略,中国人民是如何反侵略的,为什么失败,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经济技术落后是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经济技术落后是不是就不必反侵略,这样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观。

总之,互动的内容需是学生能谈,想谈,愿谈,喜谈的话题。如此,通过教学,教师才能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把温故和知新结合起来,把常规的学习和初步的学术研究结合起来,切实增强《纲要》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二、探索

探索环节,是互动型教学法运用的重要环节,承上启下,是质疑环节的深入与细化,是互动环节能否展开和展开的效果如何的关键。好的话题,并不必然带来好的互动。学生对话题的进一步思考,对话题涵盖的素材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互动展开的程度和质量。要取得满意的互动效果,《纲要》课老师需引导学生对话题细化、内化,指导学生收集材料,整理和分析材料,为学生在互动环节的出彩展开提供知识储备,理论武器及心理准备等。这样,既可保证学生在至为关键的互动环节能谈、健谈和善谈,还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能力,可培养学生敏锐的创新意识和严谨朴实的学术作风等。当然,要求每个学生都为此去精心准备,不可能也不现实。因此,这个环节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习性实际和生活实际,灵活安排,变通处理。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分组或学生自我分组,分工合作,既可保证互动的有效进行,又可培育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如笔者在组织“列强侵华究竟给中国带来什么”话题时,指导学生从问题的由来、内容、逻辑论证等几个方面去探究、求索。在互动实践教学中,学生无论是持何种论调,都力求使自己的观点持之有据,在论证上,都力求能自圆其说,互动的展开很激烈,也很深入,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在《纲要》教学实践中,也常碰见学生提出的问题,笔者在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同时,更多的时候,不是直接给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立场,而是通过交流沟通,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不少学生很有思想,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诸多内容有自己独到的视角和见解,但显零星、散乱,缺乏系统和进一步的考证。笔者在课内和课余,在讲授和交流时,有意识的授之以渔,并鼓励学生形诸文字,使其独到的思想系统化、文字化。这些都为学生在互动中积极参与、大胆发言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互动

这是互动型教学法运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会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寻求答案:看书、阅读、讨论、思考等,最后这一切信息和结果在课堂互动时集中展现出来,也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学识、能力、思想、人格的最佳时机。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努力转变自身角色,淡化传授者的身份,变成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甚至忠实的听众,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体现互动型教学的多元性、创新性、开放性。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通过讨论中的多向交流,学会质疑、学会借鉴、学会合作,使学生的个性、创新、探索能力得到发展。学生在老师的导引下,以《纲要》教材为基点,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努力创造宽松的互动气氛,打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塑造积极健康的心态,营造充满竞争而又和谐的互动气场,使互动教学在紧张而活泼中有序有效进行。教师要控制好课堂讨论的气氛,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适应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即使学生的认识有误差,分析偏激,也而不能去压制学生,而要鼓励他们说出理由,然后进行引导,促进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笔者在讲到第六章第三、四节内容时,以“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为话题,预期展开了一个学时的互动教学,但在实际展开时,用了两个学时,学生仍意犹未尽。通过互动,不仅给学生的对话与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机会,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情谊,更重要的是,培育了他们的竞争、合作、尊重、包容的对话态度和精神。笔者任教班级,多是大班教学,学生有时来自不同班级,甚至不同专业,给互动型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经过精心选题,认真组织,有效的沟通和指导,一二次互动教学下来,学生关系、师生关系大为融洽,开展互动型教学也逐渐为学生喜欢,也就更有成效了。而且,在这种氛围中,《纲要》课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看似弱化和淡化中反而得到强化,因为作为平等主体之间的对话,以及从对话中接受的思想更容易让人信服。当然,《纲要》课程其他的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效用也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创新

创新环节是对前几个过程的总结提高,是前几个环节的开花结果。当然,创新要求把《纲要》课教学目的和今天强调的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要把握好尺度。在这一环节,《纲要》课教师需要通过引领,使学生的创新和《纲要》课的主旨紧密结合,使学生的创新富有科学性、思想性。教师自己总结和提高或引领学生总结和提高时,必须严谨、科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阐述问题。例如,笔者在回答“怎样看待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错误和挫折”时,结合历史事实阐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革命史、建设史,两者都是一部史无前例的探索史。摸着石头过河,甚至无石头可摸,也要过河,其中必然伴随错误和挫折。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关键在于对待错误和挫折的态度和行为。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对于历史上的五次大的挫折,体现出几个共同点:党自己发现错误,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错误,善于提高自身。实际上,党犯错误的过程,就是党纠正错误、寻找新道路、总结经验、酝酿新理论、完善自身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过程。这样阐述,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某些模糊认识,进一步认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过程,更加坚定学生跟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又如,在探讨“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时,针对有人割裂二者关系的错误观点,教师首先要鲜明指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既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过程,也不符合十七大精神。因为十七大报告中有多处论述表明二者一脉相承。例如,十七大报告就直接指出“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里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自然就是要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通过这一环节,提高学生以学习历史的方式提高认识和理解历史的能力,从历史文化中吸取资源,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教会和引导学生理解历史逻辑,不能只停留在“历史是怎么过来的”,要进一步思考“历史为什么这样发展”,以及今天的我们如何对待历史的时代性课题。笔者在讲到“如何对待日本侵华历史”这一问题时,援引了2008年5月8日主席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到了近代,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两国友好关系受到严重破坏。这段不幸历史,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历史是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来收束,既表达了对待历史的理性态度,又从政治的高度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无形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创新就会在富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同时,保证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弃不离,不偏不过。如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彰显的大道于潜移默化中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尽在其中了。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2 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 年增刊.

[3]沈成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的主要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7).

[4]新华网. http:/ / news.省略/ politics.2008- 015- 08 22:07:49.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篇(6)

党的以来,中央办公厅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把青年理论武装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同志强调中办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把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终身必修课,贯穿于“三服务”履职全过程和人生奋斗全过程,努力做到“四个学出”,即学出对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绝对忠诚,学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坚定自信,学出无私奉献、尽职尽责的使命担当,学出善思善谋、善作善成的能力水平。2018年4月,中央办公厅成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小组(以下简称“厅青年学习小组”),组织挑选一些优秀青年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扭住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拓展广度深度

厅青年学习小组立足中办“四最一中枢”核心政治机关定位,把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突出政治引领,丰富学习载体,创新方式方法,共组织开展集体学习研讨活动40多次,理论学习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

划分专题深入学。在通读精读《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基础上,进行分层次、分领域、分专题深入研讨,力求学深悟透,把握精髓要义。根据青年学习小组成员岗位职责和兴趣特点,设立专题兴趣小组,每个小组围绕本专题系统深入梳理重要论述和思想脉络,并在集体学习会上进行主题讲解和互动交流。探索建立双月专题学习制度,围绕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文化自信、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建设、大国外交等专题,结合形势热点设置学习切口、细化学习内容,每个专题利用两个月时间集体学习研讨4次,切实做到站位高、落点实、靶向准。

创新形式灵活学。在坚持理论学习严肃性的同时,注重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既邀请部门一线领导、业务骨干和专家学者前来作专题辅导,又组织到一些企事业单位、高新科技园区、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参观。重视开展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学习,探索建立集体学习点评机制,坚持领导点评和成员互评相结合,邀请厅局领导与青年学习小组成员互动交流。针对青年同志接受新事物快、习惯电子阅读等特点,用好“学习强国”“支部工作”APP等网络平台,办好厅机关网“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办年轻干部在行动”栏目,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体悟情怀融入学。坚持既学文本、又悟情怀,青年学习小组成员带着信念、感情和责任学,努力在心灵上与党的领袖对话,接受全方位深层次精神洗礼和情感熏陶。组织青年学习小组成员分享在近距离服务党中央和工作中的切身感受,深入体会总书记为国家谋强盛、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为万物谋和谐、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情怀,深刻感受总书记的思想魅力、文化魅力、人格魅力,进一步增强对核心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组织深入研读《的七年知青岁月》《在正定》《在厦门》《在宁德》等反映成长之路的书籍,探寻从下乡知青到党的领袖这一奋斗历程,挖掘伟大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实践源流,感受字里行间的无悔初心和无我境界。

联系实际体验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青年学习小组成员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新变化不断升华思想认识,强化理性认知,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组织开展“中办青年走基层接地气”学习实践,组织厅局两级青年学习小组开展春节回乡调研,参与厅里重要课题研究,参与“我为科学治厅献一策”等活动,在专题调研中深化理论学习实践感悟。组织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展和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等,让青年学习小组成员深入体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感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秉持初心使命,推动做到“四个学出”

厅青年学习小组牢记青年理论武装的初心使命,积极发挥促进学习、促进交流和促进成长的平台作用,推动青年学习小组成员在严格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中,努力学出绝对忠诚、学出“四个自信”、学出使命担当、学出能力水平。

筑牢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心中有魂,脚下才能生根。厅青年学习小组坚持理论武装与锤炼党性修养相统一,在理论学习中,深入体会蕴含其中的共产党人所应具备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深入体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夯实对党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有的同志说:“作为离党中央和最近的一群年轻人,我们对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夙夜在公、励精图治的感受最深,对的宏大使命情怀、务实工作作风和超凡人格魅力感受最深,因而理性思考与情感激励相互激荡融合,忠诚于党、维护核心、追随领袖的意识在心中扎得深、树得牢,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更加坚定。”

增强“四个自信”的理论清醒。政治上的清醒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坚定。通过坚持不懈进行理论学习,青年学习小组成员增强了理论思维能力,更加善于用历史眼光和全局视野观察思考问题,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中,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大家更加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四个自信”更加坚实笃定。有的同志从抗疫前线回来后写道:“在这场斗争中,我更加体会到的英明伟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政治优势,切身感受到人民群众在大灾大难面前的团结一心,这是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实支撑。”

激励履职尽责的使命担当。理论学习本质上就是闻道、悟道、践道的过程。厅青年学习小组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引导大家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工作实效。在服务保障和党中央日常运转主责主业中,在参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筹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央重要会议保障、脱贫攻坚等重要专项任务中,大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理解不断加深,对中办“三服务”工作特殊性质作用认识不断加深。大家普遍感到,理论学习越深入、越透彻,对本职岗位的神圣感和使命感越强烈,就越能更加自觉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做好服务保障党中央各项工作。

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水平。厅青年学习小组注重强化理论学习与提高能力水平的统一,力求从理论学习和思考中添知识、增智慧、明方法,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厅里搭建的双向挂职、定点扶贫、援藏援疆、短期实训等多样化平台上,青年学习小组成员得到全方位综合性培养锻炼,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能力素质方面的短板得到有效弥补。在参与重大专项工作、春节回乡调研等活动中,青年学习小组成员把学理论、用理论结合起来,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扎实开展调研,形成专题成果,开阔了视野,锤炼了作风,增长了才干。

把牢终身课题,更好发挥“火车头”作用

作为青年理论武装的有力抓手,厅青年学习小组在解决青年“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问题上作了一些实践探索,取得一定成效。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终身课题,强化青年理论武装没有休止符,厅青年学习小组还要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示范带动青年理论武装向纵深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发展着的活思想,必须紧贴时代脉搏把学习贯彻向纵深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活思想,是党员干部的活教材,必须以常学常新、常新常学的态度持续不断学习。下一步,厅青年学习小组将继续与时俱进抓学习,紧跟党的创新理论步伐,紧跟党中央的工作思路和节奏,紧密结合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实践,第一时间学习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更好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强化青年理论武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理论武装有其自身规律,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贵在有恒、贵在坚持,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稳步持久坚持下去。下一步,厅青年学习小组将继续探索和深化对青年理论武装的规律性认识,逐步建立完善规范化长效机制,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立志用一辈子学思践悟,在永无止境刻苦钻研中、锲而不舍积累磨炼中,逐步实现理论素养从量变到质变飞跃。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篇(7)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05方案”后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通过国史国情教育,使大学生明白“三个选择”即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想信念,实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大众化,笔者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这门课程的特点,就《纲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导。

一、利用案例教学法,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对而言,90后大学生少了一些思维上的顺从,他们是伴随着西方媒体、网络传播而长大的,对网上一些过激言论缺乏鉴别力;且又习惯横向比较,部分学生对西方国家有一定的认同感,加之他们对《纲要》课程中关于中国近现代基本史实在初高中就已经比较系统地学习过,主观认为这是重复开课,以致部分同学上课期间思维游离于课堂之外,典型案例教学法则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案例,展示案情,组织师生、生生讨论,在分析和研究所展示案情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主动探索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①其具体实施过程为:

首先布置若干课题给学生自主选择。在此门课程开设之初,教师应立足本课程重点内容,围绕“三个选择”,结合时政热点、难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布置若干课题供学生自主选择,且这些问题能引起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如课题:结合教材第一、二、三章所学内容,谈谈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教师布置完毕后,学生围绕这些课题去组织搜集资料,展开讨论,并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

其次,学生做完课题后,教师应围绕“三个选择”编制典型教学案例。在编制案例时要认真辨别历史资料,力求做到材料真实、可靠,富有时代性和针对性,尽量运用最有说服力的材料。一般而言,在分析历史事件时,运用敌方的史料最具有说服力,学生也较容易认可。比如在讲述第四章中共的成立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时,可引用分子戴季陶1926年10月在中山大学演讲时的讲话:“中国共产党好像机关车,好像货车,中国共产党加入,好像人车货车套上机关车”,从一个侧面佐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起的中流砥柱作用,阐述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充分展示案例。在讲述案例时,教师尽量穷尽所有资料,充分展示案例案情:如形象直观地描述案例、发放文字材料如进京前和黄炎培的一次谈话、播放相关音影资料如中共一大召开、延安颂等,使学生尽快融入到案例所描述的情景当中去。

第四,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这也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所在。教师可采取小组小范围讨论,去发现问题,然后在全班组织展开一次课堂大讨论的方式进行。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演讲,进行生生辩论,去解决问题,再由教师授疑解惑,正面引导每个同学的观点,最后由学生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和心得体会,教师则酌情给每个案例分析报告评定成绩,并列入期末综合考评。

通过以上一些环节,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终使学生明白“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题讲授,加深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中国传统革命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纲要》课程内容较多但课时较少,在授课时如果每章平均使用力量,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不妨采用专题讲授法,以加深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中国传统革命精神的感悟。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继十月革命后世界解放运动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对第五章内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可进行专题讲授,重点讲三个内容:一、中国革命继续寻找新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阐述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三、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其中在讲述第三个内容时,课本又提到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由于大部分同学在初高中阶段已对长征有一些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还很不够,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公元一OOO年至公元二OOO年间,中国有三个事件被世界认为具有巨大影响,并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是哪三个事件?”②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竟有100%的同学想不到红军长征在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对此教师在讲第三个内容时可重点讲述长征,并主要讲清楚三个问题:(一)红军为什么要长征,(二)长征是什么?(三)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在讲这些内容时可向学生展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相关回忆录、美国记者斯诺、瑞士传教士薄复礼有关红军长征的述说等;还可穿插讲授的诗词《清平乐.会昌》、《七律.长征》;播放歌曲:《十送红军》、电视散文《老镜子》;看纪录片《长征》等。

专题讲授完毕,布置学生书面作业,提出相关问题供同学们思考:

1、“今天,我们可以满怀豪情地说,红军长征向世界宣告的革命理想已经变为现实,红军长征播下的种子已经开花结果,并将继续开出更加鲜艳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问:“红长长征播下的种子”具体是指什么?

2、中国革命是怎样走上新道路的?

3、新道路的探索历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4、谈谈你对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的理解?

通过以上程序的专题讲授,虽然花的课时比较多,但其说服力和感染力可能比一个学期的课程还有效。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光辉典范历程的理解,和对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的感悟,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帮助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最终使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扎根。

三、历史联系现实,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

在《纲要》教学过程中,在进行世情、国情教育的同时,教师要引时事热点进课堂,探索一种由时事热点向《纲要》教学的导入机制,即教学内容要符合“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借助大众化的语言,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当中去。力求做到所选教学内容为学生遇到的社会或人生问题,这样既可以解决学生思想和学习上的困惑,又可以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和枯燥性。否则,学生会觉得这些教学内容离他们太遥远,而对该课程不感兴趣。

如针对近几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出于某种政治需要,对早有定论的一些历史问题大做翻案文章:如钓鱼列岛的归属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修改历史教科书问题;否定南京大屠杀问题等。教师可在《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历史联系现实,做专题讲解,引导正确对待历史上的中日问题与现实中的中日关系:既要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又要保持必要的理智;既要牢记日本侵华历史,又要放下历史包袱,面向未来,保持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

又如在2008年3.1,2009年新疆7.5事件中,针对西方媒体对中国政府的歪曲报道,教师可向学生讲述意识形态领域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并引入到《纲要》下篇的相关教学内容中去。再补充一些资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一些手段,进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互联网上的一些言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而增强《纲要》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四、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广西做为一个革命老区,蕴含的红色资源较为丰富。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利用红色资源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培养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无疑是实现马克思主义走进大众的桥梁和纽带。具体而言,“就是将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三元对接的教学模式”②: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将当地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对接。如讲述《纲要》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可结合当地三处红色资源:广西金田村:农民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左右江革命根据地:邓小平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红军长征过桂北五县: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探索的曲折。以此说明自近代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以来,中国人民对国家出路探索的艰难历程,最后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找到了一条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道路。

二是利用寒暑假、节假日让大学生到红色资源丰富的地区诸如左右江地区、桂林湘江纪念馆等地参观。这些地方都留下了革命先辈和开拓者的深深印记,寻访他们当年的足迹,会唤起大学生们对革命先烈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切怀念。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三是通过利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建立红色资源网站,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通过以上活动,红色资源蕴含的宝贵精神和优良传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和头脑中,这对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十分有益的。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