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播音教育培训

播音教育培训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3 15:49:47

播音教育培训

播音教育培训篇(1)

关键词:艺考乱象;认识;资质;政策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4-2-0036-02

大多数艺考机构可能都不是很清楚播音主持专业的定位,考生和家长更是糊里糊涂,想到播音主持专业只是想到了在电视荧屏前的光鲜亮丽或者是入学高考成绩的优惠政策。实质上,不光是艺考方面,在很多高校内部,对于播音主持的学科定位都非常模糊。

一、对播音专业学科定位的认识偏差

实质上,我国的播音专业从理论上来说,主要研究三大方面,首先是广播和电视的语言传播 ,其次是播音主持理论,第三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从这个层面来说,播音主持专业实际上首先是属于新闻传播一级学科下设置的二级学科,因此,播音主持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属于新闻传媒类人才,而非通常意义上的艺术生。其次,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严格系统的教材,而对于播音专业的模糊认识使得包括大学本科在内的专业培训都没有一本合适的教材,现在在授课中应用最广的应该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的《实用播音教程》,其实这个课程也应属于学生的练习册性质,其中理论部分并不多,而且未成系统,有的培训班还从中摘出一部分,重新制作个封皮便成为了自己培训班内部的考学秘籍,没有系统的教学,何来合格的学生?大多数的艺考培训班把基础的吐字归音、自备稿件作为授课重点,这也是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认识偏差。我们可以仔细研究中国传媒大学的考试内容,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类考试初试为:(1)制定稿件播读,(2)考官提问;复试为:(1)制定稿件播读,(2)指定稿件播读并评述。非常明显,全程考试没有一项为自备,而制定稿件多为新闻,播音主持的学生非常清楚,所有稿件当中唯有新闻稿件最难播读,好的新闻播读非一朝一夕可以练成,加上即兴口语表达――对所播的新闻稿件进行评论,更是难上加难,这样的考试,恰恰不是让考生展示在培训班所学的种种考试技巧,考察的是学生的读书量、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对于新闻事件自己的观点、镜头面前的表现力等几个方面,这才是播音主持专业新闻传播性质的体现,而非多么的字正腔圆或者外形多么出众。CBS的新闻部主任威廉・伦纳德曾经提出过新闻主持人的四个必备条件当中就提到了,第一点就是必须能在电视上交流,必须能广播,能撰稿,并且看上去顺眼,这也恰佐证了前面提到的新闻传播性质。

二、良莠不齐的培训班质量

陕西艺考的乱象丛生也源于大量的良莠不齐的培训班质量。笔者曾经走访了西安一家较为大型的培训机构――XXX传媒教育,其校址位于西安市的热门商圈,租一间约不到200平方米的场所,隔成三间教室,牌子一挂就开始在网上招生,生源遍布陕西各地区,其并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年在网上招聘老师,大多数老师为一般普通本科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在校大学生给中学生做家教尚能说通,可播音主持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不仅需要掌握良好的发声共鸣技巧,同时更需要相关理论的支撑,笔者实在难以想象一个大二大三的学生有多少相关理论的支撑。就拿即兴评述来举例,即兴评述也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变体,考察学生对新闻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一般高校内部新闻评论开设也放在大三年级,自己一头雾水就去教授高中生,教学质量堪忧。另一方面,包括XXX传媒教育在内的大多数艺考机构都属于非法经营,在其营业执照上,大多都注册为传媒公司,经营范围内根本不包括教育培训,教育培训需要有职称的老师和一定面积的场所,而大多数培训班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曾经有记者对这类学校进行举报投诉,先去工商局投诉,工商局表示这应该归教育局管辖,后联系教育局,教育局又表示他们未授权其经营,也因两方责任划分不明确,这一大批的培训班便林立而生,造成了培训班质量的良莠不齐,衍生了艺考乱象。

三、艺考政策不甚合理

不得不说自2012年陕西开始播音专业统考开始后,艺考的热度得到了有效缓解,广大学生家长也都回归了理性,而且为考生省去了很多费用和麻烦,在之前,考生如果要考省内的三所学校必须参加包括复试在内的六场考试,而统考实施之后只需要考一次。但是,2016年的艺考刚刚结束,广大学生便怨声载道。回顾2012年的陕西省第一次统考,只是有面试,包括了自备稿件、指定稿件和即兴评述三项内容;2013年开始加入笔试,实行两场考试,笔试内容同编导考试内容,为文学文艺常识+影视动态+分镜头写作+新闻评论/故事编写;随后两年同2013年一样;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艺考中,将面试取消,只是单独一项笔试,内容同编导一样,通过率仅为15%,而且除去两三所院校之外,其他学校都以笔试成绩为准来进行招生,这样的招生方式在艺考史上还属首例。在众人眼中播音主持专业相对于音乐、舞蹈、美术类专业门槛相对较低,好像只是动动嘴皮子就可以,以XX大学培养的播音人才为例,其标准为德才兼备、声型俱佳、一专多能,试问如何能通过笔试看出一个人才声型俱佳、一专多能。另一方面,试卷内容也不甚合理,一场考试从头至尾没有见过考试大纲,没有见过评分标准,作为播音主持类的考试,需要更多方面涉猎,然而对于一个还在高中校园内的学生而言,有些题目确实超出了所学范畴,如考察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外国影片引进率是多少,这样的一种考试方式如何能考察出学生是否具有播音的潜质。综上所述,陕西省确实需要一个合理的考试政策,让播音考生有发挥的空间,让播音专业高校能招到自己需要的人才。

四、总结

中国的播音主持行业是中国特有的专业,汉语口语表达强烈的艺术特点就促使必须有一个专业进行传播。作为进入高等学府的通道,艺考的合理性显得至关重要,艺考回归理性,艺考乱象不再丛生,还广大考生一个公平、公正的展示平台,还需要考试部门、高校、考生、市场等多方努力。

参考文献

[1]丁烨,林琳,孙泽敏.2015艺考调查―门槛提高了政策收紧了,你还想参加艺考吗[J].文汇教育,2015(3).

[2]王新宇.艺考期待理性时代来临[N].河北日报,2008-07-08(3).

[3].谈新政策下的广播影视类专业艺考热的理性回归[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学学报,2015(3).

[4]陈蕾,卢静.高能素质是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内驱力[J].现代传播,2011(2).

[5]吴胜.从教材出版看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建设的危机[J].出版广角,2013(3).

播音教育培训篇(2)

关键词:播音主持;教育;对策

0 引言

广播电视事业在信息时代承担着服务大众、传播资讯、扩大资源信息传播渠道的重要规范职能。新时期,人们物质文化理念的不断丰富使他们对播音主持人有了更高的要求,简言之就是播音主持应参与到节目的各个环节中,将充满特色的个性化元素渗透到主持节目之中,从而有效的协调与完善节目的播出全过程,最终创立出属于自己的节目品牌。基于当前播音主持应具有的各项综合技能,笔者认为我们只有从专业基础教育入手,才能培养出具有综合技能的应用型播音主持人才。因此,提升专业教育水平,完善教育手段,从而促进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1 播音主持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播音主持专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但也可谓喜忧参半。播音主持专业是一个新兴学科,又是一个交叉学科。在我国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众多学校中,除了一定的艺术类专业院校之外,还有一部分综合类和工科院校。各个院校从不同的领域进行研究和教学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如:有利于播音主持教育体系的充实和完善;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无疑将提供丰富的讲授经验,可以积极汲取。此外,在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成为热点以后,中国顶尖知名高校也加入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的行列。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以及就播音主持专业自身发展现状而言,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和发展瓶颈。

(1)教学理念单一。在全国各地陆续匆匆上马播音主持专业的院校中,大多数学校不能够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只是生搬硬套中国传媒大学己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注意汲取新知识树立新观念,以不变的标准和方法应对市场变化,约束了学生个性发展。

(2)教学内容滞后,缺乏创新能力。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多元性和针对性,培养出来的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大多存在业务能力单一的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只了解播音主持的基本理论,容易形成单一、刻板的播音主持风格,这与现阶段主持人特色化、风格化、丰富化的特点不相符合。另外,大部分学校还在有稿播音阶段徘徊不前,许多学生缺乏语言组织能力,也不具备足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综合素养,以至于对新闻现场不会进行详尽地描述、有效地提问和理性地梳理。

(3)各高校的盲目跟风、规模扩张影响专业教育水平。各大高校正是看中了播音主持专业的高热度而盲目的加入跟风办专业、扩招办教育的队伍中,甚至一些不具各播音主持办学条件与教育规模的高校也加入到行业教育中,客观上虽然丰富了播音主持教育的办学层次,既包含本科教育,同时也包含专科教育,既包含民办教育同时又包含公办教育,然而,从更深层面的分析却不难看出,这些毫无水准可言的学校令播音主持教育蒙上了阴影。[1]此外,一些播音院校的盲目扩招也成为教育行业中影响专业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倘若扩招数额是播音院校办学水平与层次均能承受的,力所能及的,那么扩招无可厚非,而如果本来教学水平便有限,而又进行盲目扩招,那么播音学校在师资力量有限、教育设施缺乏、师生比例不协调的失衡发展中便会使播音主持的专业教育水平无从保证,使其教育质量大打折扣,甚至令学校面临名誉扫地的风险。

(4)教学资源不足。当前在全国各大高校规模扩招的同时,伴随着规模扩张与办学力量相短缺的矛盾,更是播音主持教育工作中的一对主要矛盾。这些矛盾最突出的表现是课程资源和师资力最的不足,这也必然造成教育质最难以保证。其中,教学设施的不足也是摆在许多院校面前的一个问题。[2]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是一项高投入的学科专业,学校的绝大部分专业老师缺乏媒体实践经验,缺乏操作技能和操作训练,很难给学生进行话筒前和镜头前的演练和示范。甚至一些学校在没有完整的师资力量的支持下,将没有播音主持经历、没有深入播音工作实践中的外行教师引入学校,收取学生的高额学费。可想而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其专业素质会怎样。长此以往,学校的不良教育将使怀揣播音主持梦想的学生面临梦境破碎的现实。

2 改革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实践对策

(1)更新教学理念,拓展课程种类,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因素,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转变教学理念、充分注重学生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拓展课程种类,同时依据现有丰富主持节目的不同特色在专业教学中辐射多学科的基础理论教学,切实丰富播音主持人才的综合文化素养。基于信息化时代网络资源的丰富优势我们应在开设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外,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通过网络培训、校际联合授课以及各类丰富的软硬件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促进他们切实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构成。

(2)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播音主持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在教学中不宜固定某种教学模式,应该针对专业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要根据社会对播音主持人才提出的要求,设置相应的教学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相关素质。可采取以下方式:第一,增加即兴的日常创作在教学内容中的比重。第二,引入表演艺术的培训内容,为播音主持教学服务。第三,根据不同节目类型,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培养。[3]最后,各个学校应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从而丰富播音主持专业的课题教学内容,使学生更热心学习真正本领。

(3)规范办学质量,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基于目前播音主持教育行业存在盲目办学、盲目扩招的不良现状,相关职能部门应切实发挥其审核校验职能,履行播音主持教育的办学资质审查机制,将不具各开办播音主持资格的学校予以取缔,以净化播音主持教育行业的管理秩序,还学生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从播音主持培训学校的角度来讲,应切实从强化基础教育做起,有效的完善内部建设,通过丰富的行业交流、完善的师资力量培训,引进行业内的精英人才来学校讲学,使播音主持教育专业教师开阔眼界、丰富教学思路、汲取行业的成功教学经验。不断丰富播音主持教育的培养渠道、培养途径,拓宽专业培养方向,依据市场需求培养具有综合广播电视技能的人才,令他们在毕业后不仅拘泥于主持行业,而是走向更多的技能岗位。有条件的学校还可通过引进来、送出去的合理机制通过交换、对接、交流等合作方式使教师走出学校、走出国门,感受播音主持教育的良好氛围,接受新一轮的再培训、再塑造,从而掌握丰富的专业教学技能,切实提升教学水平。尤其是培养走向教育岗位的优秀人才,使其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培养更多的播音主持人才做出重要的贡献,从而有效的形成一种对播音主持教育师资队伍的合理补充,缓解环节专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不良状态。

参考文献:

[1] 栾洪金.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思考[J].新闻教育,2008(4).

[2] 赵丽娜.对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思考[J].实践探索,2011(1).

播音教育培训篇(3)

【关键词】电视播音;问题;方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172-02

目前随着电视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播音主持专业成为了一个较为新兴的教育专业,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重视与关注,各个高校也在不同程度上对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进行完善和调整,进而使之成为一门具有鲜明特色且独树一帜的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播音主持专业既有其可喜的一面,也有其可忧的一面,作为一门带有交叉性性质的学科,播音主持专业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技巧,这就需要各个高校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对播音主持的教学进行分析和完善,从而在根本上提升电视播音教学质量。播音主持专业目前有着较为良好且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与其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还处于摸索和发展阶段,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各高校必学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解决和完善。

一、电视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电视播音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注重理论的同时并没有加强实践化的训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也就无法适应多媒体网络时代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除此之外,电视播音教学还存在着其他较为明显的问题。

首先,电视播音教学内容老旧。目前各个高校电视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内容都以理论化为主,侧重于对学生播音技巧等方面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文化专业素质的培养,同时播音专业的教学内容非常单一,在教学的过程中缺少适度的创新性与针对性,这就使得教学内容过于淡薄和浅白无力。另一方面,文化课程的设置明显少于专业课程的设置,这就使得学生缺少必要的文化知识培养,从而成为他们日后就业环节中的一块短板,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目前很多电视主持人在文化知识方面的弱点与缺陷。重理论视实践是教学内容老旧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学生在反复的专业理论学习中并没有接受相应的实践练习,这就形成许多电视播音主持人的台风相似单一的主要原因,不过目前新媒体时代下需要的是风格鲜明且文化知识过硬的创新型播音主持,因此这样的陈旧的教学内容是无法适应新形式专业化、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其次,电视播音教学方法缺乏创新。除了教学内容上存在问题之外,电视播音专业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首先就表现在教师队伍上。近几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报考电视播音主持专业,但播音主持教师的队伍却呈现出不健全的趋势,许多的高校并没有专业性的播音专业教师,只能让一些具有播音表演经验的主持人代为教学,但教学的水平或者效果都难以与专业性的教师相比,因此在长此以往中就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的激情与热情,在根本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各个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层面之上,主要还是训练学生的发声吐字、形象表达、影视广告配音等方面,可以看出,还是集中在基本的训练上,明显缺乏必要的创新性,同时这样的训练并不能培养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因此许多的学生缺乏现场的应变能力,这样不适应于新媒体的发展要求。

二、电视播音教学的发展方向

电视播音专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不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从长远上看,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约束了我国多媒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提升电视播音专业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但解决策略之前,需要首先确定其发展的大致方向。

首先,通识教育的发展方向。通识教育,不言而喻,就是加强学生自我独立思考的同时培养他们对各个方面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从而培养通识性,即综合性的专业播音主持人才。与传统的教学相比,通识教育注重学生对各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与了解,这不仅是同时教育的基本前提,也是目前新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人才的基本要求。通识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要求与目标不仅可以强化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修养,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提升、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模式都忽视了学生的心灵与精神世界,而是将目光都聚焦到了学生的考试成绩之上,播音主持作为艺术类的一个分支,在社会逐渐的今天,最为社会“引导人”的他们更需要加强他们的精神世界,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广泛和深度的进行思考报道,这同时也强化了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联系,从而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其次,个性化教育的发展方向。电视传媒行业在本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传播,播音主持人需要在传播的过程中尽量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注意,这样才能在根本上提高传播的广度与深度,这实际上就需要带有个性化的播音主持人,但我国目前的播音教学却对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是提高电视播音教学质量的有一个发展方向。个性化的发展方向就是培养学生特色的主持风格和稳健的反应能力,鲜明的主持风格就是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与理解能力,学生需要从自我的角度对信息进行全方位且独特性解读理解,但这种理解需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和社会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独特性的风格。稳健的反应能力目前已经成为一名合格主播需要具有的必要素质,同时也反映出了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行业的竞争趋势,也是对电视播音专业学生的一种机遇和挑战。

三、电视播音教学的发展策略

电视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专业、全面知识性、创造性以及口语表达清楚的综合性人才,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电视播音教学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与理念,从而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首先,重新规划教学模式。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各个高校必须对其教学模式进行重新的规划与调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大小课堂详解的模式,大课堂主要针对学生理论和文化课的培养,教师可以利用课本或者多媒体进行教学,以丰富增加课堂的教学形式,教师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进行直接的讨论,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文化课培训中,教师还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因材施教,这样有利于达到就好的教学效果。小课堂主要针对学生实践课程的培训,教师可以一对一或者将学生分组进行专业指导,这种小课堂式的专业实践指导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同时学生之间还可进行模拟仿真训练交流,这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提升自己。

其次,进一步优化教学体系。除了重新规划教学模式,各个高校还要进一步优化教学体系,这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合理且具有特色的课程设置是提升电视播音教学质量的核心与关键,不同的课程设置可以让学生掌握不同的专业理论或者主持方法,而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设置则可以培养的个性化与创新性,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定自己的长处和优势,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一些表演、音乐或者舞蹈之类的课程,这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在客观上提升了学生的文艺气质。目前新媒体行业出现了许多新兴的播音主持形式,这就需要学校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和优化组合,如适当的增加些新闻时事评论类的内容,同时还要进一步扩大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并在教学内容的讲授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技巧训练。

综上,各个高校需要在适应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要求下进一步的提高电视播音教学质量的提高,这虽然是一个较为艰难且漫长的过程,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之下,电视播音教学一定能够培养出符合时展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播音教育培训篇(4)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

一、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现状

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受区位、经济的限制,发展速度比较慢。

1.学校定位

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的专业设置,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设置专业,导致专业特色不明显。在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中,部分学校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去发展此专业,定位不准确,这造成很多地方院校培养出的播音主持人才竞争力不足。

2.课程设置

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更新的速度很慢,多年没有更新调整,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课程设置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裹足不前。

3.师资力量

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城市吸引力不足,给人才引进带来障碍,造成播音主持专业的师资匮乏。

(1)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很多地方本科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招生规模急速扩张,而师资并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院校为了教学的需要,培养选拔了一些非专业出身的教师从事播音主持教学,比如一些表演教师、中文教师被短期培训后,承担播音主持教学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不足的问题,但是从长远看,非专业出身的教师比例不宜过大,培养一支专业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2)有播音主持行业从业经历的教师偏少。很多教师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后就进入了学校工作,没有从业经历,缺乏第一线的实践经验。

(3)缺乏专业带头人。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起步较晚,教师队伍结构还不太合理,缺乏高职称、高素质的学术技术带头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进展缓慢的原因

1.部分院校改革意识不强,人才培养方案陈旧

很多院校的市场意识不强,没有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对传媒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能与时俱M,人才培养方案比较陈旧,不能满足新媒体时代对传媒人才的要求。

2.实践条件不足

很多地级城市往往只有一家广播电视台,提供的实习机会比较少,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利。播音主持专业是一个投入比较大的专业,需要提供完善的实训条件,相关的录音、录像设备,一定数量的演播室都是必需的。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由于投入经费不足,实验实训条件亟待改善。

3.教学改革的能力偏弱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缜密的教学改革研究。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都是近几年创办的,相关的教学研究起步较晚,教学改革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加快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数量庞大的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承担着培养大批传媒人才的重任,加快教学改革,创新办学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1.适应全媒体时代,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步融合,全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才能更好地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播音主持人才。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因为所处的城市限制,在接受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案方面迟缓了一些。要适应新的媒体生态,就要及时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中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内容,加大实践类课程比重,增强动手能力,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2.应对社会需求,调整培养目标

现在,全国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院校比较多,仅笔者所在的河南省,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院校就有20多所。在这些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地处非中心城市,升本时间也不是很长。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都瞄准央视和地方卫视,这也是不现实的。作为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找好自身定位非常重要。培养的人才一方面要瞄准中小城市广播电视媒体、小型传媒公司、互联网行业等,也要拓宽培养渠道,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许多和语言传播有关的岗位,如导游、讲解员、少儿口才教师、配音演员等,都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就业方向,都是大有可为的岗位。

3.引入项目教学,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部分播音主持专业引入了项目课程的训练。所谓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要求加强与工作岗位的衔接,直接与媒体和传媒公司合作,打通人才培养通道,让学生参与合作媒体的实际工作,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比如媒体和传媒公司的一些配音、主持、制作等工作,可以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来完成。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对企业来说,也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制作成本。

4.加强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以前播音主持专业在创业教育这一块的教学设计上是一片空白,就业指导类课程也很少涉及这一内容。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后,很多行业都加大了创新创业的工作力度。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高校学生创业的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改革也要主动适应国家的战略布局,加快实施创业教育,让一部分有创业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在学校层面,可以成立创业学院,加强创业教育,给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和设备等,引导学生合理创业。在教学环节上,也要增加创业教育板块,让学生了解创业需要的素养,比如传媒行业创业特点,微小企业的管理,财务知识的储备等,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5.加强专业教师与传媒一线的交流,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只有具备了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要办好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现在不少地方本科院校都提供了较高的人才待遇,也看到了人才对于专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人才引进的同时,还要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和交流力度,比如选派一些教师到媒体和传媒公司挂职锻炼,增强教师与传媒行业一线的联系,加快教师的知识更新速度,提高教师队伍的媒体素养。

我们正处在媒体技术剧烈变革的时代,社会对传媒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担负着培养大批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传媒人才的重任。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目标,才能培养出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高素质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永洁.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探讨[J].青年记者,2012(23).

[2]郑勇,张阳.浅析地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3]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思考[J].新华文摘,2013(4).

播音教育培训篇(5)

关键词 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播音主持课程;教学训练模式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广电传媒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呈现相互渗透趋势,例如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去做记者、编辑或编导,学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去做主持人,由此,在广电传媒类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设播音主持课程显得非常必要。

广电传媒类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播音主持课程(以下简称“播音主持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活动中的训练,尤其是小课训练关乎学生对播音主持技能的体悟与培养,因而至关重要。播音主持课程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都不同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其教学训练模式自然也不同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从教学实践来看,“任务式——节目化”播音主持教学训练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训练模式,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播音主持能力,提升他们的播音主持水平。

一、“任务式——节目化”播音主持教学训练模式的确立

我国的播音教学“最早的教学形式,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是‘一带一”’,“这种教学形式,虽然简单粗疏,却抓住了播音教学的精髓”。改革开放以后,播音主持的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特征,“播音教学的模式大约有三类:一是红线(基础理论与实践)贯穿,二是三段(发声、基础、业务)分解,三是一贯(一位教师带一组学生)到底”,这是从宏观上说的。从具体课程来说,大课讲理论,小课分组训练的模式,仍是当前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课教学模式。从理论上说,播音主持课程也可以采用这种模式。但是,播音与主持艺术各专业课有不同的小课训练模式,而小课训练是学生提高播音主持能力的关键,那么,何种模式更适合播音主持课程?

目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教学中非常强调“节目整体意识”。付程认为,教学中要确立“节目整体”意识,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近几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教学改革中提出‘要确立节目整体意识,以节目带教学’的理念”,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在三年级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阶段,让学生自己找选题、出策划、采访、编辑、制作并主持播出一档节目,并请台里的有关专家听评,看学生的节目是否能够达到电台、电视台的播出水平”。邱蔚借助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播音主持项目教学法。这些观点和做法对播音主持课程的教学训练具有启示意义。

近年来,语言教学界兴起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热浪。这是一种“让学生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的教学方法,“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旨在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其突出特征是“在做中学,在用中学”。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据此,我们确立了“任务式——节目化”播音主持教学训练模式。

二、“任务式——节目化”播音主持教学训练模式的内涵、步骤与关键问题

(一)内涵

所谓“任务式——节目化”播音主持教学训练模式,是指根据广电传媒类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播音主持课程实际,给不同起点的学生分类下达目标任务,按照广播电视节目类型特征,让学生自己策划节目并播音、主持的教学训练模式。这种训练模式,根据电台、电视台节目的播出要求,让学生在真实的节目环境中学习播音主持的能力,使他们“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二)步骤

1.设定任务

在课程开始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分类提出训练目标。可把目标定为三档:

A档:普通话达到一级、嗓音优美、态势大方、表达流畅、节奏感强;新闻播音文体特征鲜明、感染力强;出镜报道现场感强、演播室主持吸引力强;能胜任播音主持工作。

B档:普通话达到一级、嗓音比较优美、态势大方、表达流畅、节奏感强;新闻播音文体特征比较鲜明、感染力较强;出镜报道现场感较强、演播室主持有吸引力;能主持一些节目。

C档: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嗓音清晰响亮、态势大方、表达流畅、节奏感强;新闻播音文体特征比较鲜明;出镜报道现场感强、演播室主持比较有吸引力;能胜任出镜报道工作。

经过师生充分讨论,为每一个学生确定奋斗目标,让他们从课程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同时,设计训练任务书,人手一册。任务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形式、考核方式、教学具体任务、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训练安排、训练评价标准、训练记录书、参考书目、训练材料等。根据教学训练任务书的安排,让学生在每一次训练前明确训练的内容、形式、要求、须观摩的节目等。

2.学习观摩

小课训练前,通过大课讲授、训练,让学生积累必要的理论知识,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大量观摩对训练有示范意义的优秀节目,撰写观摩笔记,认真学习别人播音主持的方法。

3.策划排练

根据训练要求和观摩的情况,提出节目策划方案,与教师和同学充分讨论,修改定稿,完成必要的拍摄与制作,准备好必须的道具、人员,进行课前的充分排练。即兴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访谈节目主持等应尽量多地进行模拟训练,以取得足够经验。

4.现场录制

在教师的督导下进入播出状态,正式录制节目。

5.观后点评

回放学生的播音主持作品,根据训练评价标准,师生共同点评,并给出训练成绩。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纠正。对于顽固性问题,教师应单独指导。

6.课后改进

课后,学生须及时针对记录的主要问题遵照教师的建议强化训练,尽力改正。有条件时可安排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集中晨练。期末收集学生的训练记录书,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学习指明方向。

7.推荐播出

每次训练后把学生的节目物化为光碟,优秀节目推荐到校园广播电视台站、校外电视台播出。

(三)关键问题

1.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1)合理设计训练任务

教师在对学生、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深入研究基础上,设计出具有训练指南性质的训练任务书,它要联系学生实际,结合播音主持的发展趋势,目标清晰,突出专业特点。

(2)精讲理论,完美示范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能指导训练的基本理论,理论讲述少而精。教师还必须具备出色的示范能力。

(3)高效率组织、督促训练

教师要高效率完成观摩、策划、录制、点评等训练环节的任务,认真批改观摩笔记、策划方案,公正评价学生的训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训练积极性,督促、检查学生的课后训练。

2.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1)以高尚的人格影响人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亲其师,信其言”的道理,用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使他们因喜欢老师而热爱播音主持课程。

(2)以正确的认识引导人

教师要把课程开设的理由、培养播音主持能力的重要性讲够、讲透,提高学生的认识,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课程的学习中。

(3)以精湛的技艺吸引人

教师以深厚的理论修为,纯熟的教学技能讲好大课。小课示范优美动听,训练方法实用有效,观摩笔记、节目策划评改、播音主持训练的点评恰当,多表扬和鼓励。

(4)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选择优秀的播音主持作品观摩分析,充分发挥明星的引领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以科学的机制激励人

建立一套科学的训练管理机制,包括出勤、成绩评定、训练要求、课外训练的监督、优秀作品的推荐播出等。

3.训练设施的保障

训练设施基本达到电台、电视台的要求。广播节目播音主持,要教会学生操作使用设备;演播室设备齐全,为学生提供感受电视台演播室氛围的条件。

三、“任务式——节目化”播音主持教学调练模式的特点

(一)在做中学,在用中学

20世纪初期,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做中学”思想,主张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任务式——节目化”播音主持教学训练模式的突出特点正是“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学生为完成任务必须思考、模仿、训练,必须强化目标意识、观摩意识、问题意识。让学生进入真实节目的创作空间,有利于学生树立节目整体意识,更清晰地知晓播音主持在节目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对播音主持的兴趣,快速提升播音主持技能。

(二)目标清晰,因材施教

采用“任务式一一节目化”播音主持教学训练模式,学生不仅明确整个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而且还明白每次具体的训练内容、时间、要求,清楚地知道要做好每期节目需要观摩的作品,结合大课的讲解,清楚每次观摩笔记的具体撰写要求,主动学习。同时,由于分类要求学生,不用同一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加上对每个学生的分别点评与指导,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三)课堂主导,课内外结合

鉴于广电传媒类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中部分优秀学生已经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因此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的就业需求。所以,教学内容必须涉及播音主持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如新闻节目播音与主持、文艺作品演播与影视配音、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谈话节目主持、文艺娱乐节目主持、体育节目主持、少儿节目主持、教育服务类节目主持等。同时,播音主持的基本功,如普通话、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即兴口语表达等也不可忽视。

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不可能完全在课堂上完成。“任务式——节目化”播音主持教学训练模式把大量的任务,特别是基础性训练延伸至课外,充分挖掘学生课外学习、训练的潜能,同时,课外训练紧紧围绕课内训练展开,突出了课内训练的主导地位,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了训练效率。如果在课程结业后继续利用第二课堂举办相关竞赛,这种模式的训练效率会更高。

四、对“任务式——节目化”播音主持教学训练模式的评价

(一)优势:针对性强,效率突出

播音主持课程教学面临的实际:第一,教学对象的播音主持基础差异大。多数学生没有经过播音主持考前培训,他们之间无论是嗓音条件、语音基础、表达能力还是形象气质差异都很大。一些学生在上播音主持课程时可能会有抵触情绪,认为自己今后不会从事播音主持工作,所以对学习没有兴趣。第二,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任务繁重。作为广电传媒专业中的一门课程,其学时通常在120—140之间,班级学生一般为40—50人,分组训练后课时显得更少。尽管教学内容可以因学生的专业有取舍,但也要基本涵盖播音主持专业主干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任务艰巨。

可见,适合播音主持课程的教学模式须具备如下条件:能调动全体学生的训练积极性,让各种基础的学生都有收获;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训练效率。

现代心理学认为,个体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主要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一般通过记忆获得;后者“是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中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播音主持技能属于程序性知识,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是不可能学好的。我们过去的实践证明,如果播音主持课程教学采用浸染式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解,学生听记,同时加上小课分项训练模式,无法满足上述条件,学习被动,效率不高。“任务式——节目化”播音主持教学训练模式采取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分类培养,在真实节目中完成各项任务的方式,正能满足这些条件,符合课程的教学实际,针对性强、效率突出。

播音教育培训篇(6)

[论文摘要]作为普通艺术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要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味的追求精英教育是不可取的,教育管理者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前提,改革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普通艺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将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社会时代,社会经济也将从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许多领域的竟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竟争。随着传媒事业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的定位也不仅仅局限于一档栏目或一台晚会的主持,而是延伸出了婚庆主持人、会议主持人等新兴行业的主持。作为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技术人才的高校,为进一步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质量,迫使高等教育管理者们思考专业的发展目标和定位。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前提,改革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普通艺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1 ,.音与主持专业鱿业状况分析

在对某普通艺术高校200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100名毕业生进行的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电视台、电台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38%;在传媒公司、文化礼仪公司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11%:在高校、中小学、文化培训机构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28%;各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个体经营的占23%。从调查结果来看,从事本专业的人数并不多,大部分转行从事了传媒行业相邻的工作,即便是在电视台就业的学生,也是大部分从事了编导、摄像、后期制作等工作,而担任主持人角色的少之又少。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很多高校先后增设了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人数的不断增加也使得近年该专业教育“产出”的毕业生人数大增,面对目前市场供大于求的激烈竟争,就业形式堪忧。作为普通艺术高校教育者的我们不得不反思,学生毕业之后,定位是精英,还是大众化?所以我们不能的一味的效仿精英教育模式,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符合就业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为主线,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重视实践教学和舞台表演训练,在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高素质和岗位提升能力。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裸程设,分析

播音与主持的教学模式应和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紧密结合,才会有生命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属于交叉性学科,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美学等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从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需要出发,注重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面对以学科设置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新世纪的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互依存的发展要求。社会需要通才基础上的专才,课程的设置应注意在传统的课程体系基础之上,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课程与就业岗位的联系。

从课程设置来看,多数院校开设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基本上都是普通话语音基础、语言技巧、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等传统意义上的播音员与主持人培养体系,课程内容缺少相互渗透,很难达到“一专多能”,而且与当今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现状脱轨,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薄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课程设置中应体现“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注重课程的拓展性,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为学生不同的职业定位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群。在每个方向模块中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是按照行业岗位工作的要求设置的职业核心课和就业技能课,选修课是与播音主持专业相关的边缘性学科的技能课。另外,还将多证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要求将本专业相对应的证书培训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当中,例如《普通话等级证》、《记者证》、《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婚庆主持人资格证》等。

3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撰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依托,不同类型的学校人才的教育和教学模式、管理制度、评估方式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作为普通艺术院校招收了较多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但根据就业调查显示,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从事了播音主持工作,多数学生转行或待业。播音与主持专业作为交叉性学科,存在若干发展方向,如主持人、播音员、编辑、记者、文化礼仪等,这些方向与专业的发展都需要高素质和综合化的人才。而目前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学生大多业务水平单一,难以达到广播电视媒体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多数学生只掌握了播音与主持的相关的理论技巧,养成了单一播音主持特色,等到工作实践中,只能适应传统的播音主持技巧,对广播电视采编制作、摄像、礼仪主持等工作无法胜任。

所以,结合普通艺术院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制定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宽进严出”的教学方法。即宽口径招生,对在校的学生进行分块管理,制定并实施“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入学1-2年时间内进行专业平台基础课群教育,在学生一年的学习中,了解学院的情况、专业的内容,学院也了解了每位学生的的专业情况,在第二学年,从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学生发展潜力、个人发展兴趣等方面入手,制定符合就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比如说适应在播音方向发展的学生组织在一起,重点培养学生话筒前的实践技能和把握稿件的能力;对于适合做电视主持人的学生,加强镜头前的实践和备稿、控场等相关业务能力;对于文字功底很强的学生,可以试图培养其文稿策划和编辑的能力;对表演天赋较强的学生,可以加强公关礼仪(婚庆主持、会议主持)方面的培养。在打好播音主持基本功的前提下进行分方向培养的方式,对学生快速适应就业及社会工作实践起到积极的作用。

定岗定位的分流培养,可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需要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在宽而坚实的基础上,力求精而深。根据岗位定位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与培养,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我们的培养岗位主要分三个方面,即播音主持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方向、

公关礼仪主持方向。 3. 1播音主持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电台担任播音员和主持人角色的工作。这个方向对学生的专业水准和职业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基本功底、较强的思辨能力、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形象条件。重点培养学生话筒和镜头前“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语言创作能力。

在播音与主持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主要的课程是语言技巧、思维训练、播音文体、节目主持艺术、主持人形象塑造、文艺作品演播、电视节目采编与制作、播音作品鉴赏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C1)每学期进行一场专业汇报,包括朗诵、不同风格的栏目主持。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3)每年寒暑假到电视台岗位实习,熟知一线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工作现状,开学后上交实习报告,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

3.2广播电视编导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电台和企事业单位担任编辑、记者、节目策划与制作等工作的人才。这个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文字写作功底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在广播电视编导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能创作、编辑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等方面的管理性人才。主要的课程是中外文学史、采访与写作、节目采编与制作、电视艺术概论、影视编导基础、非线性编辑技术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Z)每学期末上交最低两个自编自导的栏目作品,有专业教师进行综合考评,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3)每年寒暑假到电视台岗位实习,开学后上调查实习报告,获得学期的实践学分。

3. 3公关礼仪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婚礼、晚会、庆典和展会等主持和策划工作的人才。这个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有声语言运用能力、市场调研、综合分析与创意策划能力。

在公关礼仪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能从事各种文化活动的主持和策划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主要的课程是中外礼仪基础、非节目主持艺术、表演基础与技巧、商务口语表达、展览会策划与管理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1)每学期上交最低两个由自己参与主持或策划的节目作品,有专业教师进行综合考评,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分。

(2 )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播音教育培训篇(7)

关键词:主持人学 学生 主体 技能体验 教学方法

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从1995年开始进行播音主持本科教育至今的十几年以来,凭借在各类大型专业比赛中取得的骄人成绩和良好的就业情况,为学校和播音主持系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生取得的成绩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有不少人问到,“学院播音主持系为什么能培养出这样一大批优秀的主持人?”答案是:这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息息相关,更和培养主持人的课程――主持人学密不可分。

十五年的时间过去了,学校对播音主持专业的竞争与困惑不断进行着思考。近年来,播音主持专业日趋升温,全国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播音与主持专业,众多教学机构面对成千上万的学生,如何教学的问题现实地摆在了面前:播音主持专业在培养主持人时,是否仅需要教授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仅充当“师傅”的角色就可以?究竟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适合艺术教育,适合时代、社会和当代的学生?

一、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播音主持系主持人学课程概述

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毕业生,他们中有很多如今已在全国各大电视台等传媒一线工作,并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与喜爱,如李佳明(中央电视台)、施丹(中央电视台)、杨乐乐(湖南卫视)、谢娜(湖南卫视)、宁远(四川卫视)等。在这些成功的个例背后,我们仍然需要思考如何更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

1995年,全国拥有播音主持专业的院校并不多,如何培养主持人还停留在各执一词的探讨阶段。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在开办播音主持专业后,一方面研究、借鉴中国传媒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开始思考自身的培养特色所在。未来的广播电视领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传媒人才?带着这样的思考,主持人学课程诞生了,这门课程是面向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专门训练和培养主持人的课程。课程类型既是学术中心课程,也是经验课程。

二、主持人学课程面对竞争与困惑的新选择

十几年前,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本科院校在全国只有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一所,如今,伴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众多院校纷纷开办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可谓是遍地开花。尤其是近五六年,办这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的院校迅速增多,遍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据保守统计,目前有150多所院校办起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或专业方向,每年的招生规模在1万人左右,这还不包括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部分,也就是说,目前招生规模比十年前扩大了几十倍,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①

在这样一个逐渐庞大的群体中,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开始思考,主持人学这门课程应怎样教学才能面对同行竞争和学生的就业压力?

主持人学课程内容既包括专业理论,也包括实践训练。在课程设立初期,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的比例为5∶5,而今日的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竞争激烈,毕业生必须具备扎实、过硬的“准直播能力”,才不至于被激烈的人才竞争所淘汰。基于这样的就业背景,主持人学课程将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的比例调整为3∶7,这样,加大学生实践课的比例,可以使学生在学校经过技能体验后获得媒体工作需要的实战能力和心态。

调整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的比例是课程改革的宏观指引方向,改革的真正实施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高明的教师会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套围绕课程内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艺术院校的教师大多接受过本学科的系统学习和训练,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但如何能够遵循教学规律为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教学却是难题,而在播音主持教学中协调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使培养的学生能够胜任媒体的一线工作也实为不易。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技能体验型教学方法的创建

(一)创建背景

教师在课堂上既是传播者,也是组织者,想要优化教学效果,应该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尽管目前有众多考生报考播音与主持专业,但大多数学生还只是凭一腔热情报考了这个专业,对主持人的行业发展和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知之甚少,有的在文化素养方面也令人担忧:学生进校时的文化课成绩普遍不高,他们有的在节目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对经济、健康、法律、体育等专业领域基础知识的欠缺,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停留在等待教师传授知识这一层面上,缺乏主动学习和随机学习的习惯。这需要从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等几个方面交互作用的角度去审视教师教学方法,并以教育学中的三种基本方法――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方法②为理论依据,融入播音主持专业课的实践特色,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技能体验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进行技能体验、自我修正。

(二)教育学中三种基本教学方法的定义

教学方法是指向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它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③

1.提示型教学方法

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讲解提示活动来教授课程内容,学生接受并内化这些内容的方式。④

2.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是指通过老师和学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来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并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⑤

3.自主型教学方法

是学生独立地解决由本人或教师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适当地提供帮助,学生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⑥

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方法是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任何一个学习者而言,三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技能体验型教学方法的定义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利用现代化的传媒设备为学生创建实践型课堂情境。在实践型课堂情境中,教师通过亲身示范、循环实践等方法,不断对学生提出主持人技能体验要求,引导学生在实践训练过程中完成独立思考、主动作业、自我修正的自主学习行为。

四、以学生为主体的技能体验型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情感演绎口述法

情感演绎口述法是指当教师面对表现欲望极强的艺术类学生时,在理论讲解的过程中应为学生做出表率,加强表达的热度,做到精神饱满、播讲欲望强、绘声绘色,将理论讲解事件化、故事化。加强口述的新鲜感和吸引力,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新知识、新信息。

(二)优秀作品展示法

展示是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的教学方法。

主持人训练是“口耳之学”,优秀作品展示法是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实践练习应达到的目标和效果,为学生播放优秀作品进行观摩,使学生对节目创作产生直观印象。

(三)亲身示范法

亲身示范法是教师向学生演示一定的活动、行动、态度,以供学生效仿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时时刻刻伴随着模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伯特・杜拉就提出了“模仿学习说”。教师在讲解练习要求时,单纯的语言表述往往不如行为示范加上语言描述来得直观。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边说边做,能对讲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循环实践法

循环实践法是课堂评价作用于实践训练的教学方法,具体是:节目展示(录制)回看节目展示片段学生自查师生对话以确定不足进行修正展示。

循环实践法的重要环节是师生对话,即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励与引导,使学生明确自查结论是否正确,同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从而获得知识技能与实践能力。

(五)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由教师提出富有挑战性的、真正吸引学生的、有价值的问题与课题,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展开讨论,创设良好的课堂讨论情境的教学方法。

主持人工作离不开思维与表达,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大胆地谈出对社会各类热点问题的看法,养成自信、从容,具有逻辑性、条理性的表达习惯,对于培养主持人的主动表达意识能起到积极作用。

(六)主动作业法

主动作业法是指教师针对不同课程内容,要求学生以个人、搭档、小组的形式完成各类广播电视节目作业(包括策划、包装、播出、制作)。鼓励学生在“准工作情境”中去完成自备节目现场主持、即兴节目主持、即兴双人配合主持、外景主持、现场报道等。

美国教育家杜威毕 生倡导并实施“主动作业”对学生进行训练。所谓“作业”,就是指复演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某种工作或与之平行的生活方式。⑦现阶段的主持人工作已体现出了多样化的态势,一档节目创建、策划、实施播出的过程中,主持人的工作职责包括:参与选题、现场采访、编写稿件、组织串联、主持播出、调查研究等。⑧面对媒体对主持人个人能力的要求和高标准,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工作情境,鼓励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去学习和解决问题。

学生在完成教师作业的过程中,会进行主动思考、积极的活动,在录音室、录播间等具体的工作情境中,学生能够进行真实而具体的主持人技能体验,从而获得相应的职业经验。

结语

播音主持实践教学虽然带有极强的个性化特征,但也需要遵循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时代在发展,“师傅带徒弟”的口口相传式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目前主持人培养的要求。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符合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适合特定的教学内容,与具体的教学情境相关联,与教学风格、学生的兴趣和社会需求相关联。

主持人学课程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技能体验型教学方法,使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效果,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的历届在校生、毕业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各类艺术专业比赛达745次,其中有1580人次获奖,占系历届毕业生总人数的63%,2000级毕业生郑毅获得2006年央视综艺主持人选拔赛第四名,2002级学生朱海锐获得2004年成都电视台主持人大赛冠军,2003级学生崔征获得2005年重庆电视台主持人大赛冠军,2005级学生郭嘉宁获得200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届“中华之声”主持人大赛一等奖等。

实践证明,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技能体验型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的真正主体,通过训练反思修正再训练的过程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经验、课堂情境,使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能力;借助现代化的录播设备,把学校生活与校外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为学生构建了完整的主持人领域知识体系。

注释:

①吴郁,曾志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5-6.

②③佐藤正夫.教学论原理[M].钟启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46-272.

④⑤⑥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12, 215, 224.

⑦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详麟,任钟印,吴志宏,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2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