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营管理概况

经营管理概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4 15:56: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经营管理概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经营管理概况

篇(1)

树立科学的经营管理观念,引导企业正确发展方向。面对当前复杂而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树立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树立创新的理念。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必须能够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从而吸引用户。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最新的技术和理论成果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使得企业之间的差距在逐步减少,因此创新的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展示自身的优势,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另辟蹊径。二是树立信息化理念。随着企业的发展,其经营管理的内容日趋宽泛,因此相关的信息数据也日益增多,同时市场情况的瞬息万变也要求企业能够及时的进行反馈。因此树立信息化的理念能够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优化企业决策。三是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就是要使企业上下形成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改变以往单纯的以条框式的管理模式,积极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在企业外部要注重企业经营对象的感受,以客户的要求为最高标准。

企业要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就要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合力,使得企业上下能够统一行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种合力的形成需要企业文化,这一企业的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一是要克服表面文章,注重内涵的修养。当前许多企业往往将企业文化看作是一个口号、一种象征,似乎有了简单的标语就算是企业文化的形成。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其企业文化往往浮于表面,难以真正在企业中形成共识,从而发挥企业文化应有的作用。二是要克服形而上学的观念,注重自身文化的塑造。总结当前企业文化的内容,往往大同小异,缺少对企业自身特点的准确概况,难以真正使企业员工能够由衷的产生凝聚力,从而提升企业文化的价值。因此企业要对自身的发展思路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将企业内在的精神进行科学的概况,从而提炼出真正能够表现出企业核心价值的企业文化。三是要克服重上不重下的思想,注重形成整体文化的培养。许多企业往往将企业文化看成了企业管理层的事情,忽视企业一线员工的企业文化精神培养,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企业上层思想观念高度统一,而企业基层则各唱各的调,形成不了合力。

建立正规的财务管理体系,制定企业科学管理制度。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时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其通过对企业资金使用的管理,优化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资金回报率,实现企业的盈利目的。而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企业往往没有建立起正规的财务管理体系,而是将财务管理人员看作是普通的出纳员,难以发挥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一是注重财务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和难点,许多企业往往在资金使用时缺乏合理的预算,随意性、投机性开支较多,使得企业风险加大,一旦市场出现不稳定或是超出预期的情况,往往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二是注重财务监督的有效执行。财务监督是财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必须要将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安全阀,通过积极有效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三是注重财务风险评估的作用。财务风险评估工作近年来受到企业的关注,特别是前阶段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企业越来越关注财务风险评估工作。对此要注重风险评估的科学性,采取科学的手段和方式,帮助企业了解风险,规避风险。要尊重风险评估的客观性,不随意干涉影响风险评估工作。

设置科学的人力资源系统,培养企业发展核心动力。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当前最为核心的资源,受到的极大地重视,因此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发挥企业内部人员的聪明才智,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益。一是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库,为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建立必要的档案,及时发现和培养可造之人,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二是注重对企业员工的培养,不仅仅是对企业的管理者,更要对企业的普通员工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帮助企业人员成才。三是注重对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经营管理人才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企业就是要注重发现人才,发现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从而既能提升其本人的素质,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自身份发展。

作者:郭晓超 单位: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篇(2)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经营管理;解决对策

经营管理工作作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工程项目的质量、企业的形象、经营状况以及成本和利润等等。诚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房屋建筑工程中的经营管理不容乐观。而为了推进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组织和开展经营管理工作,以此不断向着科学合理的房屋建筑工程的经营管理目标奋斗和前进。

一、房屋建筑工程的经营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一直以来,房屋建筑工程都是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当前形势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房屋建筑工程中的经营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效的经营管理工作不仅影响着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居住者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与此同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在激烈市场环境中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经营管理工作,只有形成了符合施工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经营管理体制和模式,才能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宏观控制。经营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每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其十分有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尤其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房屋建筑工程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施工企业更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注入鲜活的动力和生命力,保证企业可以实现平稳与快速发展,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案例概况

郑州市南曹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土建施工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曹乡南曹村北侧,其资金来源分为投资和自筹,其中财政资金为35%,自筹资金为65%;合同工期540日历天,开工日期为2020年12月26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22年6月19日;占地面积为40309.66m2;总建筑面积为81538.74m2。

三、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的经营管理的主要因素

在本工程项目中,影响经营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机械设备因素。施工机械设备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工程经营管理工作的质量,正确与规范使用施工机械设备对提高经营管理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2)经营管理人员因素。在任何一个企业中,经营管理工作的主体都是经营管理工作人员,而经营管理的每一个施工环节都离不开经营管理工作人员。因此,经营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经营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提升。(3)现场施工环境因素。本工程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地质水文情况都是影响经营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给经营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形成制约。因此,作为本项目的施工企业注重和加强这些现场因素,并能通过妥善规避或者予以解决,进而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工作的水平。

四、房屋建筑工程的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新时期下,房屋建筑工程中的经营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影响和制约经营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营管理体系不完善健全与完善的经营管理工作体系是保证本工程项目经营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提升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也只有健全与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经营管理工作人员才能依照经营管理体系完成各项经营管理工作。诚然,由于施工企业对经营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不高以及企业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对经营管理体系对促进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得经营管理工作流于表面。另外,在本工程项目中由于没有制定经营管理规章制度,对经营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工作标准更是没有缺乏详细的规定,导致在具体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各类问题的频频出现,严重阻碍经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经营管理人才较缺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房屋建筑工程中经营管理工作人员直接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且高专业水平的经营管理工作人员还可以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时下,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最不缺乏的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但唯独缺乏的是经营管理工作·人员。与此同时,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最不缺乏的是经营管理工作领导者,但缺乏的是有思想、有目标和有战略的经营管理领导者。比如,在本工程项目中,一个高水平的经营管理领导者能有效促进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进度以及效率,这也是房屋建筑工程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即使如此,经营管理工作依然未能得到企业中全体工作人员的重视。

(三)经营管理方法不科学在房屋建筑工程经营管理工作中,经营管理不科学的问题依然较为多见,受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房屋建筑工程中的经营管理工作尚未形成系统化与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加之,房建工程项目中的施工人员,多以零时性的民工为主,这样的施工队伍文化水平不高,整体素质偏低,无法对其实施统筹化的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经营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四)经营管理过程不合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房屋建筑工程是以承包为中心、以施工企业为重点、以劳务作业为依托,这一传统的模式使得经营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不能对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人力、财力、物力等的资源实现人尽财用,不能实现最优的经营管理模式。比如,在本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中,大量的资源不能得到合理使用,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浪费现象,使得经营管理工作的水平难以得到实效性的提升。

五、房屋建筑工程的经营管理问题的对策

基于以上问题的存在,要找出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进而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健全与完善经营管理工作体系(1)细化经营管理工作。在本工程项目中,很多细节方面的工作是决定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具体的经营管理工作中,还需细化经营管理工作,提升经营管理工作力度。细致化的经营管理工作是现阶段经营管理工作的要点,只有对经营管理工作实施细化管理,才能让本工程项目的整体实现有序化,让经营管理工作有据可依。(2)贯彻与落实经营管理监督办法。对于经营管理工作而言,最重要的是质量和水平,而不是所谓的理论规章和监督管理办法,即使是再好的监督办法,如果不去执行,那么工程项目整体的质量也就难以得到实效性的提升。因此,对于本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工作来说,既要经营管理工作人员做好表率,也要其他工作人员的全力配合,还要始终坚持贯彻与落实经营管理监督办法,使各项经营管理工作都能落到实处,并加大评查力度,真正为经营管理工作做好制度保障。

(二)引进和培养经营管理工作人才作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培养系吸收一批既懂管理又懂经营的的复合型人才,虚心听取它们的意见和建议,再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同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强盛与否,直接关系着经营管理人才的建设与发展,这就需要企业高度重视人才,制定完善的经营管理人才管理机制,以此吸引和留住经营管理工作人才,进而为经营管理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表现的舞台。不仅如此,还应当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对其进行经营管理培训工作鼓励经营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如在本工程项目中,就要打破传统的用人模式,转变管理体制,可以尝试采用专职、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经营管理工作人员的作用和优势,确保人才资源能都得到合理使用,真正打造一个和谐和向上的企业氛围。

(三)推行和采用科学经营管理方法房屋建筑工程经营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系统性的工作,如在本工程项目中因其具有规模大、投资高分项工程多等的热点,在具体的经营管理工作中难度较大。基于此,施工企业很有必要将经营管理工作予以细化和责任分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确定具体的经营管理责任人,在推行和采用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以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并能严格按照各项合同管理规定要求,对项目部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进行规范管理,规避经营风险,全面且系统的开展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四)注重和加强经营工作过程管理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经营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还应当注重和加强经营工作的过程管理:(1)通过对本项目施工合同单价的分解与调整、综合与平衡,确定合理的工程项目施工单价,制定目标成本和质量控制组织体系,并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管理费用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2)作为本工程项目的总工程师还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不断创新,如施工工艺和技术的创新,积极为经营管理工作的过程管理提供技术支撑。(3)经营管理应当依据施工合同内容,制定详细的经营管理目标和计划,对在施工裹层中出现的成本和质量管理问题进行总结,便于对后续经营管理工作的控制和指导,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

篇(3)

一、大型国有体育场馆总体发展概况

2004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显示各类体育场地有850080个,其中标准体育场地547178个,占64.4%;非标准体育场地302902个,占35.6%。与以往相比,其呈现两大特征:一是体育场馆的数量和规模有较大提高,大众参加体育运动的条件得到了改善;二是体育场馆的种类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众日益增多的健身需求。同时也出现三大可喜变化:一是体育场馆的投资主体逐渐呈多元化趋势,民间资本、外资与合资逐步增多;二是越来越多的体育场馆向大众开放,全国体育场地的开放率达到了41.2%;三是体育场馆的经营状况有了较大改善,自我生存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

二、大型国有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状况分析

在经营管理方面,我国现有体育场馆的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租赁业,简单地依靠体育场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可利用器材设施等固有资源,运营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场馆的经营还不能实现“以体为主”。在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多种经营、以副补体”成为大多数大型体育场馆维持生存的现实选择。但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大型国有体育场馆也逐步向市场化、企业化方向发展,经营管理的成效逐渐得以显现。从我国部分经营相对较好的大型国有体育场馆中发现,它们均采用以体育为主多种经营的方式,并以此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开设溜冰城、跆拳道馆、保龄球馆、台球俱乐部、水上娱乐中心、羽毛球网球俱乐部等,以此来带动体育服装、运动器材、餐饮、住宿、医疗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然而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大型国有体育场馆的经营开放比率仍较低,体育系统所属的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用于大众体育活动时间比例仅为30%,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大型国有体育场馆在兴建时就是按照竞技体育训练与比赛的要求修建的,在设计建造上主要是从承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的角度考虑的,而忽视了它赛后的运营,难以满足场馆市场化运作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群众体育消费意识不强、消费能力偏低,场馆对群众开放不能收取过高的价格,难以收回成本,从而影响了场馆对群众开放的积极性。

三、我国大型国有体育场馆存在的经营管理问题分析

(一)大型国有体育场馆规划设计科学化水平低,功能单一

我国现有大型国有体育场馆绝大多数是按照体育训练与比赛要求设计的,规划设计科学化水平较低,功能比较单一。这些场馆在设计之初,常因建设投资不足,长期规划性不强等等原因,而把场馆设施的功能限定在较窄的范围内,在健身、餐饮、住宿、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的配备上与大众需要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体育设施使用者的多种需求,致使建成后难以适应长远发展的需要。造成场馆使用效率低、效益差,给经营管理带来困难,进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

(二)大型国有体育场馆的经营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大型国有体育场馆经营方式比较单一,“事业单位管理加少量经营活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两种方式占的比重较大。其中,事业单位管理加少量经营活动占33.3%、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占38.1%、委托经营、租赁经营和承包经营均占了4.8%,其它经营方式占14.3%。这种经营管理方式必然会影响到其融资渠道的通畅。(如表所示)

(三)大型国有体育场馆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

在我国已建成的大型国有体育场馆中,由于大多是按照体育比赛的要求兴建的,场馆的投资多、规模较大、且功能单一,因而场馆的营运成本较高、使用率低,造成了场馆设施的大量闲置。场馆经费除财政拨款以外,来自对外开放和房屋租赁等经营性收入很少。而有限的经费在支付了维持场馆的正常运行以后,已所剩无几。大量场馆超期、超负荷服役,使这些场馆年久失修,设备陈旧。场馆的闲置、维护资金的缺乏以及盲目的追求短期利益又进一步造成了场馆的破损,形成恶性循环,这对国有资产的使用和保值增值非常不利。另外,场馆的存量资产如果不能被有效利用,其经济效益不能体现出来,会直接影响到场馆的融资能力,影响了大型国有体育场馆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大型国有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向大众有效开放的程度还不够

篇(4)

[关键词] 经济运行;数据;统计;分析

由于经济运行缺乏一整套制度化的计划测算、跟踪测量、监管分析、反馈改进工作模式,企业作为经营管理主体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体现。主要体现在:

经营计划指标分解测算的过程不透明,缺乏基层单位参与。有时计划目标测算下达不及时,基层单位无法及时作出工作安排,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到了基层单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员工工作没有计划,只是被动的服从上级工作安排,盲目性、随机性比较严重,不能调动和发挥全员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差。

市场一线的真实需求与实际工作脱节。经营计划下达后的督促落实不深入,缺乏自下而上的、全面的对阶段性经济运行数据的分析对比,无法发现数据后深层次的问题;对市场的真实需求缺乏分析研究,甚至出现购进卷烟的牌号长期压库,形成了滞销占用资金等现象。

重复劳动、数据失真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缺乏系统、规范、明确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说明资料,当员工岗位调整变动或新进人员时,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适应工作要求,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不同部门整理汇集相同项目的数据时,往往存在数据差异和失真,无法保证正确的的数据分析和领导决策。

因此,建立完善一整套涉及事前、事中、事后的经济数据分析统计管理机制已势在必行,新机制围绕进一步提升统计工作对企业经济运行的参与,涵盖科学测算下达经营管理计划目标、及时整理汇总专销数据、定期开展经济运行分析查找问题、以三级考核促进问题改进提升的PDCA模式循环,管理重点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逐步转变。具体来讲,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点做法:

一、健全机制,规范经营管理计划测算下达流程

滨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编制印发了《经营管理计划编制下发管理办法》,对全市系统经营管理计划目标的测算、编制、下达等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在每个经营周期(年度、月度)前完成经营管理目标的测算、编制和下发工作,明确项目部门职责和计划目标的测算方法,采取自下而上的计划提报方式,由主管部门汇总整理,经分管领导审核批准后下发。

二、建立“综合数据资料库”,实现系统内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全市系统“综合数据资料库”。市局(公司)各部门根据职责编制“综合数据资料库”对应内容,需要进行社会调查的,向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等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活动。各单位和部门所负责的数据资料编纂完成后,要报市局(公司)牵头部门汇总、整理和审核。完成审核后统一上传市局(公司)内部网站,内部网站设立专门栏目,专门存放综合数据资料,作为综合数据资料的载体。内容涵盖地方经济发展、人口数据、企业概况、财务管理、卷烟经营、网络建设、专卖管理、客户商圈、信息化建设、安全管理、人力资源、制度建设、检查考核、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及流程等具体内容。为了使综合数据资料的准确性、有效性,规定每季度对数据资料进行更新和调整。

三、丰富统计手段,定期开展经济运行分析

首先,建立健全经济数据统计分析制度,要求各单位、部门定期编报统计分析材料,综合信息科对全市系统的统计分析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定期编印“全市系统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其次,将经济运行统计分析工作纳入对各单位、部门的工作质量考核,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报告报送的及时性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考核,并与薪酬分配挂钩。第三,定期召开全市系统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对经济运行数据统计分析进行阶段性通报讲评,以及时反馈统计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实现各项工作的持续改进。

四、加强分析深度广度、服务企业发展大局

在市局(公司)的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上,统计部门采取了以幻灯片为影像载体、辅助现场讲解的崭新形式,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数据分析,通过不断改进经营统计分析的方式和方法,注重在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工夫,不断提高经济运行分析质量,努力做到给企业发展当好参谋,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一是从打造一支企业经营分析人才队伍入手,统计部门注重对各级统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为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二是积极探索,采用新的数学模型实现统计工作的不断深入,例如我们对各单位的销量、单箱销售收入的测算采用了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将各单位卷烟经营指标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如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对比,进行认真细致的测算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三是扩宽分析思路。不仅与自己对比分析,同时做到跳出滨州看滨州,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和先进地市进行对比分析,做到取长补短,对及时调整经营工作思路、指导经营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企业工作效率与质量稳步提升,全员执行力大大提高。数据资料库包含近年来的历史经营数据和客户资料。在编制测算经营管理计划目标时,可以直接借鉴和使用相关历史数据,根据一年来实际运行情况看,实际经营结果与测算的计划指标基本相符,实现了计划指标的可行性、合理性、科学性,对基层单位较好地发挥了指导、规范、激励的作用。综合数据资料库建成后,新进员工、岗位调整的员工可以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同时降低了员工培训成本。全面开展经济数据统计分析工作不仅提高了全员特别是一线客户经理的工作能力,而且企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针对市场形势变化调整经营策略,提高了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

总之,滨州市局(公司)实施的经济运行数据统计分析机制,为滨州烟草经营管理水平、企业效益的持续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是适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创新之举,为促进滨州烟草既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篇(5)

关键词 我国 大型体育场馆 服务外包

一、前言

具体到体育场馆,服务外包是指场馆管理部门通过与外部服务供应商签订合约的方式,将其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利用外部专业化管理团队为其提供所需的服务内容,以达到提高运营效率、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增强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模式[1]。目前,服务外包在国外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全面的运用,成为发达国家大型体育场馆提高场馆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在事业体制改革的牵引下,为了满足大型赛事的举行、运动训练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文化娱乐需求,同时考虑到提高场馆的竞争力,服务外包在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中逐步得到了运用与普及。

二、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中服务外包概况

根据华中师范大学两次调查结果显示,采取服务外包的体育场馆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在2006年的调查中仅有23%的被调查体育场馆将保洁、安保、饮食等服务性工作采取委托专业公司或委托专业公司与自我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运作,而在2009年的调查,该比例已达到55%,这表明服务外包管理在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中逐步普及。如武汉体育中心通过实施服务外包,借力于专业公司,实现专业化管理,提高了服务品质和运营水平,降低了运营成本,确保大型活动的顺利进行,缔造国内运营管理特大型体育中心人数最少的神话[3]。宁波市游泳健身中心、长沙新世纪体育中心、鸟巢体育场、水立方游泳馆等根据自身情况不同程度采取了整体或局部服务外包。

三、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中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

(一)实行服务外包的动力不够

人们在理论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认为满足群众的健身需要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必须由政府提供[4]。在思想上形成了政府出钱场馆人员办事的定势思维。此外,实行服务外包涉及到人员的分流与安置问题,使场馆部分员工的利益受到了威胁和损害。

(二)服务外包的范围比较小

虽然我国采取服务外包场馆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但调查显示多数体育场馆服务外包范围仅局限于保洁、安保等日常服务性工作和后勤性工作,在赛事市场的开发、赛事及活动的引进、场馆特许产品开发与经营和赛事饮食服务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采取服务外包的相对较少。

(三)服务供应的数量和质量考核评估困难

服务外包最终形成的成果并非是实物化的产品,而是一种服务。且可外包的种类繁杂,在计量上有许多需要以时间来计算,其质量评价更难有统一的标准,这就给价格的确定、服务质量考核造成很大的困难。

(四)服务供应的市场匮乏

长期以来,公共服务由政府及所属事业单位垄断,没有形成健全的公共服务市场。受政府垄断及准入政策的影响,社会服务可选择的空间有限,竞争难以充分开展,导致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难以保障。

四、对我国未来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中服务外包的建议

(一)提高服务外包的意识

我国多数体育场馆管理者已意识到体育场馆实施服务外包的重要意义,但仍有部分管理者尚未意识到。因此,建议国家体育总局和体育场馆协会等应加强对体育场馆管理者的培训,组织体育场馆管理者前往实施服务外包比较成功的体育场馆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其实施服务外包的成功经验,以使体育场馆管理者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服务外包的重要意义,从而积极推进体育场馆服务外包在实践中的进程。

(二)逐步推进体育场馆业务运作外包

业务运作外包是体育场馆借助外界专业机构的专业优势,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措施。虽然我国多数场馆对后勤管理采取服务外包,但真正对于业务运作实施外包的场馆相对较少。因此,体育场馆管理者应逐步推进体育场馆业务运作外包的实践进程,借力于专业机构的专业优势,促进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专业化,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三)建立科学的考核与评价及监督与激励机制

体育场馆在实施服务外包过程中,应根据服务外包种类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同时,应要建立健全的监督与激励机制。根据考核的结果以及服务供应商提供的增值服务等,给予服务供应商一定额度的物质奖励,通过经济手段充分发挥服务考核与评估的激励作用,以调动服务供应商的积极性,促使其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四)深化改革,积极培育服务市场

政府应放低社会组织的准入政策,对于成就卓越的社会组织或专业化公司给予经济奖励。借鉴国外服务外包的经验,培养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公司、组织,增强行业竞争,以扩大场馆经营者的可选择空间。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共同推进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

参考文献:

[1] 程燕飞,张文亮,陈元欣.大型体育场馆服务外包运营的初步探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85.

[2] 易国庆.服务外包 制胜之道[J].环球体育市场.2008(4).

篇(6)

关 键 词:度假酒店 景观设计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大部分都市人目前处在高污染的自然环境及高对抗的社会环境的双重压迫下,身心都极有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及《职工带薪休假条例》的实施,尊重自然,走进自然,缓解压力,身心健康已经慢慢成为人们追寻的目标。因此,外出旅游,走进自然,入住度假酒店,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而伴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度假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人们对于旅游活动场所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普通的度假模式和度假场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康体、娱乐等的要求,人们开始不满足传统旅游所带来的休闲体验。因此,度假酒店景观设计研究显的尤为重要。

1.传统度假酒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传统度假酒店的设计片面追求奢华,相互攀比,不以自身人文、地域和经济条件为基础,照搬国外豪华度假酒店[1]。从设计现状来分析,其间虽有不乏优秀的度假酒店,但是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问题有:度假酒店形式单一、档次不一、结构布局不合理;产品雷同较多、特色性不强;部分度假旅游设施较差;都市休闲度假和生态度假的规模和档次不能满足现有需求等问题。度假酒店因旅游度假产品的过度开发而产生生态问题的案例也不在少数。郭静提出旅游扩大化会给旅游区带来水体污染、土壤板结、空气严重污染、生态多样性被破坏等生态问题,大兴土木,景观也被破坏[2]。

因此,如何通过设计主题的引导,较好地解决度假酒店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如何达到自然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生态平衡,如何打造特色生态的度假酒店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相关概念及分类

2.1 度假酒店的概念

度假酒店的概念经常同度假村的概念混淆。国内很多度假酒店被用以度假村来命名,目前的度假村界定不清。

俞海滨,田玉堂等认为度假酒店与度假村的概念相同。他们都是在有旅游度假需求的环境下所产生的,都是在风景优美的地方为适应度假旅游的需要,根据度假旅游者的心理要求,建设相应的度假场所,都承担着食宿功能,但是度假酒店和度假村的概念有着较大差别[3-4]。

度假酒店的概念比较明确,杨明涛,邢瑜,龚向群等认为度假酒店多建在滨海、山川、湖泊等自然风景区附近,远离市区,交通便利,同时度假酒店设计风格上返璞归真,讲究人与自然融合,为游客创造休闲舒适的环境。龚向群认为度假酒店还应该具备阳光、沙滩、大海[5-7]。

世界旅游组织(WTO)对度假村的定义是:为旅游者的较长时间的驻留而设计的住宅群。

因此,度假酒店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建在山川、湖泊、海滨等自然风景区附近,以短期出租床位的形式经营的以食宿功能为主的休闲度假酒店。主要特点是远离市区,交通便利;以食宿功能为主,部分服务设施为辅;需要借助其他产业增强酒店的吸引力吸引游客。

2.2度假酒店的类型

目前还没有针对度假酒店的权威的分类标准,诞生分类方法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见表1):

表1 度假酒店不同分类类型[8-11]

分类方法 类型

按地理位置分 乡村度假酒店、城市度假酒店

按功能分 滨海型、湖泊型、山岳型、温泉型、草原型、沙漠型、特殊型

按经验模式分 康体型、娱乐型、会议型、复合型

按营业时间分 连锁经营、独立经营、分时度假

按娱乐设计用途分 全年营业、夏季营业、冬季营业

按自然环境条件和度假旅游内容分 山地度假酒店、滨水度假酒店、康体疗养型酒店、娱乐度假酒店、主题型酒店

上述分类方法包含了大部分度假酒店的类型,却有很难将度假酒店的特色体现出来。因此,度假酒店的分类很难区分开来,目前度假酒店一般都具有综合,包括会议功能和娱乐功能。笔者认为根据度假酒店的功能,我们可将度假酒店分为疗养型度假酒店、会议型度假酒店、家庭旅馆和综合型度假酒店。疗养型度假酒店是以康体功能作为主体品牌功能,提供丰富的疗养及医疗设施;会议型度假酒店以接待国内外各类会议客人为主,提供会议场所和会期间休憩、活动等主要设施;家庭旅馆是以优美自然环境为主,设施较少,提供简单轻松的服务;综合型度假酒店以大型、综合为主要特点的多功能度假设施,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3.国内外度假酒店概况

3.1国内度假酒店研究概况

由于我国的度假酒店起步较晚,其相应的研究在景观设计方面研究的相对较少方向,主要是集中在经营管理等方面。

3.1.1景观设计方面

针对专类型度假酒店有较为系统的研究图片方式进行介绍。以度假酒店为名的书籍较少,且书籍上一般通过案例介绍方式介绍案例特色,没有对相关的规划方法、设计手法、设计理念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主要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度假酒店环境的营造和度假载体的特色化设计手法。

度假酒店景观设计的文献研究也不多,研究度假酒店的论文中,大部分也都是以图片方式为主。其中硕士论文的研究有比较系统的研究,如从建筑和环境设计的角度出发详尽的了研究地域性特征在度假酒店中的表现及其相关的设计策略[11],还有部分硕士博士论文有专门针对滨海度假酒店、山地型度假酒店、温泉度假酒店的设计进行研究,也有专门从古典园林空间处理手法来分析和研究度假酒店的外部环境设计。也有部分对度假酒店设计理念进行研究,如许勇铁,许凌玲对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度假酒店设计的理念进行探析[12]。

3.1.2经营管理方面

经营管理方面研究相应的研究刊物较多,主要有中国旅游报、饭店现代化、旅游科学、城市建筑、旅游学刊、商场现代化等。可参考的书籍有《到酒店度假去》、《世界知名酒店导览》、《度假酒店(村)的开发与服务管理》。此外,《现代旅游开发学》、《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度假酒店操作图文全解》、《酒店设计与策划》等书籍中则侧重营销策略、服务管理方面的研究。文献研究中,标题为“度假酒店营销策略”的文献知网查询结果为98篇。

3.1.3在建筑科学领域

在建筑科学领域,主要针对建筑空间进行研究对旅馆建筑的研究始于八十年代,主要著作有《旅馆建筑设计》,《旅馆建筑》。这些书籍主要研究旅馆的空间设计,功能布置等内容。此外,随着度假酒店形式的出现,在建筑学报、时代建筑、世界建筑、世界建筑导报等建筑专业期刊上,发表了一些特色的、创新设计理念的度假酒店设计介绍度假酒店建筑设计及空间室内设计实例的文章,其中有地域性和文化性方面的内容在许多文章中都有体现。

3.2 国外度假酒店研究概况

国外度假旅游的产生与发展较早,因此对度假酒店的研究在建筑设计及景观设计方面有较全面和细致的研究。书籍方面,对度假酒店有较为全面研究的有英国弗雷德・劳森著的《酒店与度假村一一规划、设计和重建》。也出现了许多以图片为主的介绍度假酒店的书籍,如WORLD RESORT HOTEL、The Leading Hotel of the World 2003、Resort and Theme Hotels 等等。在建筑设计方面对度假酒店地域性方面也有一些设计的建筑实例较为成功,一些乡土建筑设计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杰佛里・巴瓦和查尔斯・柯里亚等,这些设计师的案例对我国的度假酒店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国外度假酒店的规划设计理论及方法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主要分布在投资、经营、发展、设计等多领域,同时对度假地深入研究的视角已延伸到度假酒店的开发营运与管理,如《度假饭店的开发及其管理》(Chuck Y Gee,2003)该书全面阐述了度假饭店之概念、历史与特点,度假饭店的规划,娱乐设施的开发,度假酒店的经营管理等内容,指出“度假酒店概念的核心就是创造一种能够增强幸福感和偷悦感的环境[13]。2002年,西班牙LOFT出版公司在其出版的《酒店设计与酒店设计师》一书当中,主要以例子说明的方式介绍了世界各地的酒店与发展。2003年,在英国著名学者弗雷德・劳森编著的《酒店与度假酒店的规划、设计和重建》则详细介绍了酒店与度假酒店的概况、特色、规划与设计。期刊方面有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同样也是主要针对酒店经营管理以及酒店行业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4.展望

目前国内外度假酒店的研究不多,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营策略方面。景观设计方面则涉及更少,且研究主要在地域性特色上。因此要加强对度假酒店景观设计的研究,并应该从设计理念、总体布局、植物空间、生态材料等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对度假酒店的景观设计进行研究,从而形成较为完备的酒店环境景观设计相关的理论体系,这对酒店设计的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熊博.舒适并非源自奢华――简析国内度假酒店设计中的误区[M].中外建筑,2008,(12):90-95

[2] 郭静.旅游扩大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怀化学院报,2010,

[3] 俞海滨著.度假酒店(村)的开发与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6

[4] 田玉堂.度假村的理念与操作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6

[5] 杨明涛编著.Resort Hotel度假酒店[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

[6] 邢瑜,王玉红编著.宾馆环境设计[M].安徽美术出版社,2007:96-98

[7] 龚向群.海南度假酒店景观与室内[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

[8] [美]布赖恩麦克多诺,约翰希尔等|译者:董晓莉. 酒店建筑[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01

[9] 俞海滨著.度假酒店(村)的开发与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6

[10] 陈方.滨水度假酒店设计研究[D].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07:1-60

[11] 甘露.度假酒店的地域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5:10-13

篇(7)

关键词:国有林场;经营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S757.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国有林场是国家专门建立的从事植树造林、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林业事业单位。国有林场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骨干、示范和带动作用,特别是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突出。党的十八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为“五位一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新时期,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对于生态保护、林业建设、林场发展和职工就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1 国有林场概况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国有林场4855个,分布在31个省(区、市)的1600多个县,其中省属国有林场占10%,地市属国有林场占15%,县属国有林场占75%。林地面积8.7亿亩,现有职工75万人,其中在职职工48万人,离退休职工27万人。

根据全国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我国林地面积45.6亿亩,森林面积29.3亿亩,森林覆盖率20.36%。总体上看,我国仍是森林少、生态脆弱的国家。森林覆盖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3,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林地面积中,集体林地27.4亿亩,国有林地18.2亿亩。国有林场管护着全国近1/5的林地和近1/2的国有林地以及生长于其上的国有森林资源,是我国林业生态体系的核心部分。据初步测算,全国国有林场森林植被碳储量达20多亿吨,占全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的1/4以上,固碳释氧作用巨大。

2 国有林场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2. 1 国有林场定位不清

国有林场通常被定位为生产性的事业单位,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主要突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此三个目标实施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问题,经常出现三大目标不统一的现象。国有林场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存在“企不企,事不事”的问题,由于定位不清,国有林场不能自主经营,绝大部分不能与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一样得到公共财政支持,导致管理体制与其性质和任务不相适应,对森林资源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全国80%的国有林场处于贫困状态。

2. 2 经营管理体制与当前的改革发展不相适应

国有林场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拥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当前管理体制多样化,但是从形式上看都是计划经济时代产生的经济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经营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矛盾。一方面是省管移位现象严重,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掌握国有资产的处置权、林地征占用审批权、林木采伐审批权、年度生产经营计划批准权等权力,从总体情况看国有林场上缴的林业经费比较多,但是很多部门为国有林场解决的实际问题相对比较少。另一方面,国有林场管理过程中存在市管乏力的现象,市级林业管理部门在管理过程中不具有林木采伐、资产处置、林地征占用等审批权力,但是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需要承担无限的管理责任。因此,存在责任和权利不对称的问题,市级林业管理部门存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力不从心的感受,在具体工作中存在顾此失彼的问题。国有林场管理过程中存在县管错位的问题,县级林业管理部门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拥有林政资源、林地林权等方面的管理权,而国有林场管理过程中存在自成体系问题,因此其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地方政府通常认为国有林场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不是很大,具体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林权争议等方面的问题,操作过程中会出现抢占林地、盗伐林木、村民堵路等方面的问题,此类管理问题需要在国有林场发展过程得到解决,否则会对国有林场发展壮大和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严重的影响。

2. 3 权属纠纷严重

国有林场经营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属于国有,国有林场的主要职能是保护和培育国有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占、破坏国有森林资源。然而,近几年随着林业改革的日益深入,林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林区群众对森林资源越来越重视,加之管理上有漏洞和历史遗留等原因,导致山林权属纠纷越来越多。国家森林资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3 强化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策略

3. 1 准确定位国有林场,配套政策加以落实

为推动国有林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当前以及今后国有林场在我国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出发,将国有林场界定为公益型事业单位,明确其主要职能是保护和培育国有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这是财政部褚利明副司长在《关于国有林场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对国有林场的定位,这种定位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认可,为国有林场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3. 2 多措并举,有效解决林权纠纷

对于纠纷,国有林场对外要加强与地方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取得地方领导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对内要加强林政队伍建设,加强林业执法工作,加强林政档案管理,对问题突出、管护难度大的区域加强森林资源管护。通过依法维权,反复调查,协商解决等措施解决林权纠纷,如果用前面几种方法还是解决不了的林权纠纷,建议由省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直接进行裁决。

3.3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林场经济效益

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根据国有林场自身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多渠道、多形式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积极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珍贵树种、花卉苗木、绿化苗木等;二是发展林下经济,如在林下种植森林药材、森林蔬菜,进行林下养鸡、养羊、养牛等;三是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开展森林旅游;四是引进资金建设生态产品加工企业入驻林区,通过流转低产林地整合、盘活林场资源,积累发展资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4 结语

发展可以为保护、培育、利用资源创造基本条件和平台。国有林场的发展可以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从根本上保护、培育、利用森林资源,最终能够更好地实现林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林场改革与发展问题已经被提上日程,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林场经营管理模式创新,促进林场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国有林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改革与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林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国有林场需要强化经营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总体水平,提高经营管理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小燕, 国有林场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和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设置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09,(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