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生价值的意义

人生价值的意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3 16:30:10

人生价值的意义

人生价值的意义篇(1)

时光流逝,一转眼,自己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我的预算。有人认为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了,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远不如早一点离开人世这个是非之地,落一个耳根清净。

那么,长寿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也不是的。这对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会有一些好处的。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

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

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处谈起呢?

我自己也属于芸芸众生之列,也难免浑浑噩噩,并不比任何人高一丝一毫。如果想勉强找一点区别的话,那也是有的:我,当然还有一些别的人,对人生有一些想法,动过一点脑筋,而且自认这些想法是有点道理的。

我有些什么想法呢?话要说得远一点。当今世界上战火纷飞,人欲横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一个十分不安定的时代。但是,对于人类的前途,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但是,这个道理在人类社会中只有少数有识之士才能理解。鲁迅先生所称之“中国的脊梁”,指的就是这种人。对于那些肚子里吃满了肯德基、麦当劳、比萨饼,到头来终不过是浑浑噩噩的人来说,有如夏虫不足以与语冰,这些道理是没法谈的。他们无法理解自己对人类发展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人生价值的意义篇(2)

成为一条平平的小溪,只有明白了人生真正的内涵,才能成为绚丽多彩的图画;成为波涛汹涌的大海。

我和妈妈的一次谈话,让我明白了这一点——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是在我们明白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弹簧。我的母亲在那一天让我深刻的明白了人生存在的真谛。妈妈她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孩子,你曾经是否想过你成人之后的事业和打算?”我说:“还没有,等成人以后再说吧!我现在还小。”妈妈又说:

“不能这样。你想:,他是我国伟大的主席,到现在为什么人们还记念着他?爱迪生他一生投奔科学事业,虽然他已经去世,可他的事迹于光辉为什么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这时心头十分疑惑,到底为什么呢?

妈妈接着说:“可是,中国人那么多,为什么只有这个名字让我们永远不能忘怀呢?一个人,从平凡到不平凡,需要经过很多的,而这你现在还不能明白,你只要努力学习,你将来自然就会明白。”

我愣住了,沉思了好久……好久……

晚上我躺在床上,细细咀嚼着妈妈的一番含义的深刻话,想了很多很多:难道我也要成为一幅没有色彩的画吗?不,我要成为汹涌的大海,让我的名字像和爱迪生一样,名传千古。让我的人生如同金子一般宝贵。

人生价值的意义篇(3)

关键词: 价值心理学;价值逻辑;心理潜意识

abstract: ideological psychology owes its construction to acombination of li de shun’s philosophic achievements in 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 and ideological co nception with french psychoanalyst lacan’s results from studies of the internalinter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signifier and human psychological sub-consciousn ess. this theory aims to explore the coinciding point between the two linguisticsystems, ideological logic and psychological sub-consciousness, and reveal theoperative phenomena and rules of hierarchical actions of human psychology to ass ociat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human observation to their psychological real ity and realize the guidance of ideological psychology to modern science of huma n life.

key words: ideological psychology; ideological logic; psycho logical sub-consciousness

自古以来,关于人的认识活动所遵循的概念、判断、推理逻辑与人的心理现实及其灵性 活动(或心理灵动现象)的研究,似乎总是在两重世界进行,思想认识活动的成果与心理生 活的经验事实总是“两张皮”。价值心理学的构建,是以李德顺关于价值意识和价值观念的 哲学研究成果,与法国精神分析大师拉康关于象征性语言符号与人的心理潜意识内在关联的 研究成果相结合,旨在探究价值逻辑与心理潜意识(无意识)欲望这两套话语体系之间的契 合点,揭示人的心理灵动在不同层面的运演现象及其法则,将人类认识王国的理论成果与人 的心理现实对接,实现大脑(思维)向心灵的转换,实现价值心理学对现代人生科学的执导 。这将是一项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创新性事业。

李德顺的《价值论》,是一种以主体性为核心内容的研究,由价值的本体论研究、价值的 意识论研究和价值的实践论研究三部分构 成。价值本体论立足于对主体与客体双向对象化关系“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的 认知,同时立足于马克思关于人通过生产交往活动满足需要所遵循的两把尺度,即任何一个 种 的尺度(客体的尺度)与内在的尺度(价值尺度)的理论,对价值的本质及其价值的类型进 行本体的阐明;价值意识论着重对价值观念意识及其基本形式信念、信仰与理想的内容、特 性和功能的研究,对价值评价活动、价值事实评价标准与社会评价进行深入研究;价值实践 论着重对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及其实践逻辑的论证和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具体运用,针对价 值冲突与当代文明的焦点难点问题做出自己的解答。《价值论》无论就其整体还是 就其三部分的分层论述而言,都体现出了其客观真实性,价值意识分析和描述的合理性,实 践逻辑的辨证统一性,整个体系的严谨性。 其突出的特点是:建立在马克思社会历史观坚 实的实践逻辑基础之上,从人的现实生活实际需要出发,从人的生产交往活动出发,解释人 的生命活动;通过主体人自身(身体)、语言、思想、行为(实践)同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 的关联,揭示了以价值意识为核心内容的主体性事实、价值事实,并已形成完整而严密的价 值逻辑思想体系。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看,它在观念意识层面揭示了人的精神装置结构系统 和动力机制。这不仅仅是一部价值哲学著作,而是营造了一个宏伟的精神家园的蓝图, 为人们从价值观念意识层进入心理潜意识深层探究人的心理现实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哲学的真谛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要将对世界的整体关照落实到人身上,并引导人 进行反思性的自我关照。李德顺的《价值论》力求以科学的认知为前提,以合理的价 值判断为依据,这对人们观察社会历史活动及其价值评价是非常有力度的。但是,这个理 论体系对自然、历史的整体关照落实到现实的个体的人身上,还需要从价值观念意识层面结 合心理现实——结构(规定性)和动力机制作进一步探究,并使其趋于完善。如《价值论》 指出价值的根本特性在于它的“属人性”或“主体性”特征,换句话说,“主体的尺度就 是价值尺度”[1]。这个价值以主体人自身为尺度的原则在观念意识层面有了清晰 透彻的表 达,还需要一以贯之地运用到揭示个体人的心理现实(尤其是潜意识欲望的把捉)当中来。 再如,人的信仰是人的价值观念意识的核心内容,《价值论》在概念上做了合理的解释和逻 辑的展开,但还没有把信仰看做为人的心理现实的精神实在。因此,理性的信仰已涉及 , 而信仰的理性或信仰的真理问题还没有涉及。又如,主体人意识到的需要与心理潜意识欲望 是什么关系还没有得到说明。人的心理悖论,有价值观念意识层面的,有心理潜意识(无意 识)的,价值观念意识层面的想要与心理潜意识(无意识)欲望之间,往往就是矛盾、冲突 与对立的。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价值哲学与心理学的融合中去寻找答案。

一句话,李德顺的《价值论》作为一个蓝本,作为精神意识活动的前装置、前结构系 统,去引导现实个体的人认识自己——从观念意识层面深入到心理层面进行反思性关照,还 需要深入地探究下去。

弗洛伊德把心灵比喻为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是少部分,代表意识而埋藏在水面之下 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从弗洛伊德的第一地型学无意识—潜意识—意识;再到发展为第二 地型学本我—自我—超我,无非是要论证人类本性是无意识的本能冲动,从而根本否认意识 (理性)自我在人类内心世界的中心地位。

荣格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基础之上,揭示了人的原始意象——集体潜意识(即与生俱 来的知觉、情感、行为等心理要素),他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比较而言,如果说弗氏首先 揭示并最看重动物向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生物因素的话,那么,荣格则更加关注人类远古祖先 群居生活原始意象发展变化过程中流传下来的文化因素在人的心理活动中通过象征表达出来 的潜意识欲望。

继弗氏、荣格之后的法国精神分析大师拉康,早期通过人的“镜像阶段”的无意识主体 或说话主体发生学研究,中期着重从镜像开始的想象界、象征界、呈现的实在界及其三界的 连 接和结点的拓扑学共时结构研究,晚期落脚点在“症候”的研究。用一句话概括地说,拉 康始终没有离开一个目标——这就是要推论出主体无意识心理结构怎样生成以及能量或动力 机制究竟是怎样交互作用的关系,并由此捕捉人的潜意识欲望,扭住心灵的扭结——试图说 明主体人的身心结构与生物力比多驱力和自我驱力(象征语言驱力)作为无意识欲望动力机 制之间交互作用的客观存在状态。

一个无争的事实是,揭示人的心理,一是生物因素,二是文化因素。从人的心理事实来看 ,作为 有生命的自然肉体的个人,其生物因素及其能量推动他进行活动,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 ,儿童从镜像阶段就开始通过学习能指语言进入身体,构成内部世界的能指之网(或称语 言之网),这就开辟了人的理想化自我形象和理想价值目标。拉康接受了弗洛伊德的力比多 见解,在他看来,能量是由“生物内驱力力比多”与“自我力比多”即语言文化内驱力两种 。对于人的心理事实的结构与能量的关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医学博士丛中教授打了这 样一个比 喻说:“能量如流水,结构如渠道。能量本来是没有目的的,具体流向何处,也不全是因果 决定论的;结构给能量的流淌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能量仍然可能不按照结构去流淌。” 心理结构与能量活动如此晦暗不明,我们如果沿用在观念意识层面那种认识论的概念、判断 、推理逻辑及其实证科学来表述人的心理灵动现象,的确是鞭长莫及。

回顾一下欧洲哲学近代、现代、当代历史,拉康在精神分析学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不仅 在于他继承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精神分析学,还在于他很幸运地借助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 始的语言哲学转向的研究成果。拉康精神分析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将说话主体的语言总是看 作为象征语言,并借助于象征语言的言说道出人的心理秘密。他说:“象征是通过想象的 什么 样的中介而左右了最为隐秘的人的结构”[2]。他常用莫比尤斯纸带表示能指与 所指、意识与无 意识二者之间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初,拉康着重进行从镜像开始的“想象界”进入“象征 界”和在象 征通过想象如同在梦的“第一过程”呈现的“实在界”这样一个“三界结”拓扑学共时性结 构研究。他认为构成自我存在的那张网络就是象征性语言符号之网。“由语言连续认同建构 起来的自我,是一个像洋葱头一样拨开来的空无。”转引自黄作《不思之说》,人 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拉康正是依托索绪尔的语言学揭示语言与言说中的象征与想象,以捕捉主体无意识欲望。

索绪尔理解的所指(概念)与能指(音响形象)是对应的,是通过概念和音响形象(声 音和形象的“心理印迹”)的结构性关系揭示人的心理功能。而拉康对所指与能指进行了倒 转(翻转),突出能指的地位和功能,强调能指的至上性。拉康的能指语言以听到的语音为 基础,进而把能指视为语音作用下的一种心理痕迹或感觉表象。他称能指是一种“可以听得 见的设备或材料”。能指把自己掏空,移向其他能指,而其他能指同样是一个无,在无无相 关的能指链中构筑起不是自身的在他处的存在。就是说,意义与主体均形成于语言象征域的 能指链滑动中。他认为能指“并非一种无休止的移动,意义正是形成于特定的能指与能指的 缝合点(points de capiton)上”[3]。换个说法,自我意识主体操控语言在观念层 面说话与 无意识欲望在能指链(一能指与另一能指的差异性造成一一不对应)中滑动的这么一种关系 ,像梦一样以隐喻(“以一个词来替代另一个词”)和转喻(“词与词之间的联结”)的方 式表达人的无意识欲望,即无意识欲望以扭曲的或改头换面的方式将人想要的东西表达出来 。拉康认为,我是一个他者,自我是由他者的连续“认同”或“替代”构成的。无意识欲望 的对象是他者的欲望,而欲望的对象又总是对象的缺失。所以,在自我意识观念层面想要的 东西,并不是他真正欲望的对象。这在临床精神分析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患者与分析师捉迷 藏。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分析师总是通过来访者的“表演”,捕捉到隐藏在说话主体背后的无 意识欲望,以便于鉴别诊断、对症下药和进一步做心理治疗。在精神分析过程中,分析师常 诱导性地发问:“您究竟想要什么?”其实,分析师的意图并不在于来访者在观念意识上 觉得自己想要什么,而是通过来访者的“言说”,审察其“话外之意、弦外之音”或“按图 索骥”。通过能指语言链的滑动、断裂、身体动作如眼神等做出的情绪、情感反应,捕捉 来访者真正的无意识欲望。分析师就是这样把捉主体意识到的需要与无意识欲望相遇的“缝 合点”的。

拉康不是一个哲学家,不过他终生都在谈论近代哲学以来的一个哲学核心问题,即主体 问题。一方面,他厌恶任何“我思”形式的主体;另一方面,他又提出了一种别样的主体, 无意识主体或说话主体。自笛卡儿开始,主体问题就与精神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保持精神 的纯粹性,哲学家们不得不努力防止精神或心灵的任何形式的质料主义化,试图在意识虚无 化或思维纯粹化的基础上实现主体的实体性。拉康正是要引入一种质料主义或唯物主义的主 体观。与素朴唯物主义不同,其依据不在于外界的影像如何刻入白板似的心灵,而在于语言 能指如何构成主体的无意识。能指是一种语言的质料或材料,一种可以听得见的材料,在人 类主体的幼儿时期,它们就已深深地进驻到了身体之中,主体的无意识在其基础上形成,主 体的“思维”则受制于它们的活动法则。主体不再是任何形式的思维主体,而是作为能指的 主体,他作为一种功能存在,他说话,即“我用我的身体说话”。拉康关于“我用我的身体 说话”是指无意识主体、说话主体,同时包含了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人同时用自己的物质 实体——自我肉体说话,否则,脱离了自我肉身能指怎么进驻身体呢?这就是说,人有一个 无意识主体进驻身体,还有一个自我意识主体进驻身体。换句话说,这里所说的身体是指一 种能指的构造物,同时还是能指构造物进驻的物质实体——人的自然肉体组织。

由此,我们提出的问题是:拉康一方面厌恶任何“我思”形式的主体,另一方面,他又 提出了一种别样的主体,即无意识主体或说话主体。那么,“我思”形式的主体与无意识主 体 (或说话主体)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在这个重要的关节点上,拉康并没有做出合理的解 释,相对于他所揭示的无意识主体而言,他厌恶任何“我思”形式的主体,也就是厌恶任何 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形式进行理性思维活动的主体。这就是说,他的理论也有缺失,同样 需要后来人去完善它。四

以上从李德顺的《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研究,在价值观念意识层面对其所取得的成 果与缺失进行了粗略的认知与评价,而后转入到对拉康承继并发展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 分析学,特别关注他通过语言哲学转向的成果揭示能指语言(象征性)符号之网,捕捉人的 心理潜意识(无意识)欲望的精神分析活动。我们的目的在于说明:人类社会思想认识活动 所遵循的概念、判断、推理逻辑及其实证科学与通过语言哲学转向的文明成果揭示人的心理 现实及其灵性活动现象——在这里我们尤其关注李德顺的价值逻辑作为精神意识的前装置、 前 结构及其动力机制解释人意识到的本性需要,与拉康象征语言通过隐喻与转喻的方式所表达 的 心理潜意识(无意识)欲望——这两套话语体系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人们常说的人的 客观需要与主观心理上的“想要”如何区别开来?它们之间是怎样地内在关联?象征语言 通过隐喻与转喻的方式所表达的心理潜意识(无意识)欲望,那些断裂的碎片作为间断性的 东西,背后能否揭示出并捕捉到隐喻逻辑的连续性、乃至找到科学的隐喻逻辑依据来支撑? 能否探明我们人的心理灵动在潜意识不同层面的运演现象及其法则,从而为人们认识自己展 示一条思想(即思维与想象)的进路?若是用更通俗的话语展开来表述,就是:价值观在 人的心 理意识中是如何结构、在人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中如何发生作用的?为什么说价值的根本特性 是主体性特征,即价值是以主体人自身为尺度?它与人的事实认知意识有何区别与内在的关 联?如何指导我们人的生活实践?价值观与人的潜(无)意识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价值 以主体人自身为尺度” 在人的潜意识中以什么方式表达出来?价值主体性与无意识主体间 性能否融通?如何融通?路径何在?根据是什么?

进入人的心理空间,很多心理现实的灵动现象的确借助于象征语言来描述更易懂些。譬 如,人们常说做梦是心里想,这些在心里自动呈现出来的,一定表达着自己心理潜意识( 无 意识)欲望,并总是以改头换面的方式即(隐喻与转喻的方式)表达出来。当一个人处于正 常的状态下,比较难以窥见潜意识的运作,这时,梦是最好的观察潜意识活动的管道。在罹 患精神疾病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潜意识的作用非常得尖锐,例如无法解释的焦虑、违反理 性的欲望、超越常情的恐惧、无法控制的强迫性冲动,明显地看见意识的力量如此微弱,潜 意识的力量像台风一般横扫一切。现代心理学上用的释梦、催眠、意象对话(借助于能指语 言以隐喻和换喻的方式捕捉潜意识欲望)、超个人心理学借助于动态静心—工作坊或其他方 式方法所诱导出现的冥想活动过程等等,能将人的潜意识(无意识)层面的东西展示给自己 看。这个“看”就是用内视的目光或环视的眼睛(梅洛•庞蒂语)去观察、体悟自己生命 的存在状态,从而达到身心灵的深度觉解与整合。我们有学者在动态静心进入冥想过程时 深深体悟到,进入深度空间时,观察者与被观察者融为一体直接变成“参与者”了。认知的 思辨逻辑主体这时虽然退到台后去了,但是它却仍在观察、审视、记录着潜意识欲望主体的 活动。这些,尚待哲学与心理学的融通来进行跨学科的学理证明和身心灵整合的特殊经验来 证明。

在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中,我们已经看到哲学家、思想家一定要深入到人的心理深度空 间,为人们认识自己进行反思性自我关照,找到切实可行的思想(思维与想象)进路,并有 合理的理论支撑与人们生活经验(包括特殊经验如身心灵整合)的检验与实践证明。西方哲 学界的语言哲学转向,如胡塞尔的存在主义及其内部时间现象学;海德格尔的生存哲学揭示 存在者的前结构;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揭示人自身的看法和体验乃至“世界之肉”—— 用内在环视的眼睛来看;维特根斯坦从前几十年哲学逻辑结构而后不自觉地进入逻辑解构, 又“忽然想到”二者的结合;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揭示以及对交往主体间性理论(引入主体 间往的语言中介作为第三者)的贡献与缺失(忽略概念语言逻辑主客体对象关系);雅 斯贝尔斯从生物医学医生到精神分析心理医生再到哲学王国成为哲学家,进入哲学与心理学 的高度融合状态。这些都为我们从价值哲学—心理学—身心灵高度整合提供了非常好的镜鉴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代表作《大哲学家》中这样评论康德“三大批判”思想活动的四条主线 说:“如果谈论主体意识、行为、想象力时,他讲的就是‘心理学’;如果谈论的是统一性 、形式和内容、判断、有效性,他讲的是‘逻辑’;如果他讲的是认识的前提、经验的可能 性条件、预先认识和起草对我能够做到的事情的认识,那么他讲的就是‘方法论’;如果他 谈论的是刺激主体的物自体,在内感知当中的自我情感,那么他讲的就是‘形而上学’…… 这四种表达方式不是互相协调的并且不是互相陌生的。对于先验思想来讲任何一种表达方式 同时意味着另一种表达方式。”[4] 我们构建价值心理学是跨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 ,正是把 价值逻辑、心理学、方法论与形而上学这四个方面有深度地结合起来。首先,从认识论的角 度通过“重新认识你自己”的反思性思维方式,了解自己的认知意识与价值意识的逻辑结构 及其动力机制系统。其二,借助于哲学转向的文明成果,在心理领域借用拉康发生学的和能 指(象征)语言通过想象而呈现实在界的方法来揭示并描述心灵现象。其三,针对有心理问 题与有精神障碍的来访者,可采用临床心理治疗或身心灵整合等方法。而贯彻始终的是,哲 学形而上学对世界的总体关照落实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身上。

如今,人们通过科学隐喻的逻辑特征研究,揭示人的心灵结构秩序及其用语言不能表达 的价值意义——潜意识欲望,甚至已经在进行隐喻计算的语料库研究和建设。有充分的理由 说,这是人文科学发展值得特别关注的新动向。隐喻是直接认同,逻辑是深层次扩展;隐 喻诉诸想象,逻辑诉诸规则;隐喻追求独特 性和生动性,逻辑追求严谨和雄辩;隐喻重于创造,逻辑长于说明;隐喻阅读依赖文化背景和 个体生活经验,逻辑掌握则依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参阅哈贝马斯《现代性的 地 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9-201页。隐喻思维方 式既没有逻辑语言 的抽象,也没有科技程序的冷漠,而是超越逻辑, 对事物另外视角的深层次理解和求索,其创 造、代替、表达及模式等作用,越来越以一种丰富性、内隐性及不可穷尽性等特征,使心理 学流溢出民族文化品性。在心理学领域中,隐喻以其人性化语言,抛开严格的科学化语言界定 ,鲜明地表达人类对自身心灵、对生命的直接感受,使原本深奥的科学理论平易近人,使冰冷 的逻辑诉求充满温情,也使缺失生命力的科学世界抹上一道生命色彩。

总之,以上我们称之为人的心理现实及其灵性活动现象(或心灵现象),一直是西方哲 人智者诧异和探讨的人的意向性对象或现象。人的意向性已成为西方哲学本体论、认识论 、伦理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哲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蔚为 壮观的研究领域。最为明显的是,意向性、心理内容、表征、意义这些原来为不同学科专 门研究的问题现在合而为一,变成了一个几乎没有区别的问题。人们不仅试图建立关于各 种意义的统一的意义理论,而且试图建立至于意义、意向性、内容的统一理论。我们一直在 谋求搭建一个融通中西传统文化—科学与人文—真理与价值—身心灵整合的平台,这本身就 是 一个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高端文化建设与交流的平台,期望在交流与碰撞中实现优势互补 。其核心理念是“倡导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与人文的高度融合中营造人 的精神家园”。我们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价值观—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心理学)—身 心灵整合的研究与现实生活应用上,学习、借鉴并运用跨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并逐步形成高 端文化拳头产品,探索出价值观教育疏导、心理辅导与身心灵整合的新路子,真正把价值心 理学对现代人生科学的执导落到实处,这是我们从心灵深处发出的最强音,也是和世界文化 建设的走势大体相一致的。

此项研究及前沿研究成果形成高端文化拳头产品,通过文化公司的中介作用应用 于社会生活,这将是一项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创新性事业。

首先,从个体的角度讲,其实践意义在于“认识你自己”,从观念意识层面深入到心 理潜意识,力求对人性的深度觉解。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性 需要来安排生活与事业,才能不断提升“自我的境界”。依照认识你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你所 面对的每一个对象,从而真正做到通达人性、觉知人心。这样做了,对于弘扬人的主体性、 转换思维方式,即由实体性思维方式向关系性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转换、在科学与信 仰的统一上营造和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园;学习实践儒、佛、道等传统文化,明心见性,开悟 见道,从而实现身心灵深度整合,都具有重要的现实生活实践意义。实践证明,通过价值观 疏导与心理辅导为核心内容的系列讲座与对话交流,敞开了一条从价值观念意识深入到潜意 识认识自我的思想进路;通过科学心理学的路子对有需要的对象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临床心 理治 疗,可以实现身心灵的整合;通过超个人心理学的路径,让有需要的对象进入身心灵整合课 堂,了悟生命现象、觉解生命成长过程,释放压抑、进入心理平静和谐与喜乐状态,甚至趋 向镜智圆融境界。

其次,从社会、团队组织与家庭的角度讲,其实践意义在于:

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 的角度讲,它对促进价值哲学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交流,继而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融 合, 促进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融合大有裨益。只有融通外部世界与主体内部世界,从观念意识深 入到心理潜意识,将价值论与西方、东方(尤其是中国)哲学文化研究前沿成果和心理学前 沿研究成果融汇贯通,才能揭示人作为活动主体的主体性事实、价值与价值评价事实、心理 事实(或心理现实)。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种融合可以大大促进精神病理学的深入研 究;大大促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水平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 合,又为创新心理治疗方法拓展道路。

价值心理学的学术研讨交流与平台的搭建,可 以大大促进党的理论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在营造和守望人的精神家园的活动中 ,切实把我们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价值哲学与心 理学为主的并扩展为跨学科的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可以形成价值观—心理学—身心灵整合系 列 课程这样的高端文化拳头产品,并将学术研究前沿成果随即纳入系列课程。系列课程可以根 据不同对象的实际需要增减内容。高端文化拳头产品的形成,可以直接通过文化公司或其他 中介推向社会、市场,使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 参 考 文 献 ]

[1]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6.

[2]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1.

人生价值的意义篇(4)

一、自然价值的生态整体性

(一)自然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辩证统一进言之,自然的价值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同样引发了人们对于“价值”本身的一个反思。从根本上讲,价值内在地具有属人性,必须通过人这一主体的参与才能显现。传统价值论认为,价值可以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前者以自身为目的,后者则是一种外在的工具性价值。无论哪种价值,都必然产生于一种关系中。即使站在人类主体性的认识角度来看,价值作为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则“来源于客体,取决于主体,产生于实践”[3]。这样一来,“价值”至少不是一个单向的概念,不能认为价值的来源完全依赖于主体的某种需要,亦即不能单纯地以人的需要来裁剪自然价值。应当强调,自然不能等同于“自然物”,它不是一个集合概念,而是一个整体的动态存在,甚或可将其理解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由于自然生态自身的运行和自我调适,使之不可能以某种静态和稳定的方式提供固定的“价值”。人类的需要同样也不是任意的,其产生之初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任何“越轨”的需要往往会遭到严厉的惩罚。因此,“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4]。更为重要的是,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实践关系也并非一方主动行为、另一方被动接受的机械关系,而是一种彼此的相互适应关系。这种关系类似于后现代思潮中的“主体间性”,即双向互动关系。在这一背景下,“价值”不是由人的需要或人的行为创造出来的,而是通过人的实践,由“遮蔽”走向“在场”。也就是说,具有内在属人性的价值并非人的随意创造,它至少需要一个更为根本的超越性的载体。

(二)自然价值整体维度的确立当重新认识了自然与价值之后,就可以在更深的层次上看待自然价值了。首先,自然价值不是所有自然物的价值之和,而是一种超越性的价值。它要求将自然作为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整体来理解。自然价值不仅涵盖了各种自然物的价值属性,而且让这些价值彼此联系,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价值网络。只有在这一网络的动态平衡中,每一种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同时,在这一网络中,任何一种高价值的变化都会对自然价值的整体发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会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在这个意义上,人不能以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态度来俯视自然价值,而应该在这一价值网络中寻找其自身恰当的位置,从中展现出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其次,自然价值如果与人类的需要相对应,也必须以“大写的人”来理解人类,即要从“类意识”的角度来看待人的多元需要。换句话说,即使人是从自身的需要来看待自然价值,也必须意识到自身的需要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多元体。多元的需要意味着,人类自身的价值实现也需要置身于自然的动态平衡之中。由此可以看出,自然价值的提出和反思本身则印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从来就不能割裂看待。人与自然在彼此的互动中体现出整体性的特征,而且二者的价值也渐渐走向一种融合,越是强调对方价值的重要性和自在性,自身的价值体现就越完善。

二、自然价值论的生态整体主义立场

要进一步深化对自然价值的认知与把握,还有必要确立科学的方法论意识,坚持生态整体主义的合理性辨析。

(一)生态整体主义的基本理念生态整体主义是伴随着当代生态哲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利奥波特在大地伦理学中指出:“当一切事情趋向于保持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5]。这里的“完整、稳定、美丽”被看作是当代生态整体主义的最初价值定位。之后,克里考特进一步指出了环境伦理的整体主义特质,提出环境伦理的最高目的是作为共同体整体的善。最终,罗尔斯顿完善了生态整体主义的理论体系,他特别强调生态自然整体对于价值形成的基础性作用,认为“自然系统的创造性是价值之母;大自然的所有创造物,就它们是自然创造性的实现而言,都是有价值的”[6]。由此,完成了生态整体主义作为一种理论的基本建构。在过去的争论中,人们往往将生态整体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对对立的范畴进行论辩。但是,作为一种整体论,生态整体主义所对应的应是某种“中心主义”或“中心论”。整体论所强调的是多元价值的平衡与共存,它更为重视整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并认为各要素之间的价值没有绝对的高低优劣,只是在特定的境域下,某些价值会凸显出来。进言之,整体论中所谓的“整体”是一个由各个价值联系并承载着的价值网络,它认为,其中每一个结点的崩溃或每一个关系链的断裂都可能对整体产生影响。因此,整体论强调不能随意用其中某一价值完全遮盖另一价值,更不应该存在一种凌驾于整体价值网络之上的“价值”。而且人类作为价值网络中的一环,虽然“人类是自然最丰富的成就,但并不是自然的唯一成就。……多样化的生命比单由人类组成的世界更为丰富”[2]222。与此同时,生态整体主义在更深层次上内蕴了本体论与方法论的意义。从本体论上看,生态整体主义要反思的是人的主体性的边界,即人类有没有可能脱离一种根源性的本体来建构自己的主体性。可以说,生态整体主义首先在本体论上给予了人类一定的价值定位,它承认人类是自然价值的观察者,也是自然价值最深刻和最丰富的体验者。但人类毕竟不是体味自然价值的唯一存在者,也不可能承担起全部存在的意义。就方法论而言,生态整体主义要求人类应以一种敬畏的心态与谨慎的方式去与自然进行互动。毫无疑问,人类应追求终极的、永恒的意义,但同时又必须意识到自身总是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下的,其理性的能力总会受到当下条件的制约。生态整体主义要求人类对于自然理解的基本方式就是要从整体性的视角来看待其中的各个元素,不要忽视每一个元素和关系对整体产生的可能性影响。人类必须以一种谦逊的姿态来看待自然,并实践于自然。最终,生态整体主义落实的基本立场在于,在整个生态背景中,人的完整是源自人与自然的交流,并由自然支撑的,因而这种完整要求自然相应地也保持一种完整。生态整体主义最终的目标在于人类与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系统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使二者的价值能够不断地延伸和丰富。

(二)生态整体主义对自然的价值梳理与定位可以说,在生态整体主义背景下,以内在价值或外在价值这样的概念来看待自然,无疑是失效的;同样,以主客二分的视角来看待自然价值也是有失偏颇的。生态整体主义所呈现出的自然价值是一种辩证的、主体间性的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出的不是“人-物”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存、彼此成就的关系。即自然作为本体为人类提供价值源泉,人类通过展现自然的价值来实现自身价值的永恒性;进而,自然也由于人类的展现由价值的遮蔽走向价值的“在场”。具体而言,其一,从自然生态的维度而言,自然价值的确立在于自然生态的整体平衡,其中包括物种的多样性、环境的稳定等等。因为,只有人类的可持续地存在和发展,自然才能使其意义被展示出来,自然价值这一概念才是有效的。因此,自然必须满足人类繁衍生息的需要。其二,从人类的角度来看,自然价值必然包含了物质层面的需要。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必须从自然中尽可能地获得物质资料,但是,这种获得应是能够持续的。人类获取自然的物质价值的时候,一方面要使这种价值能够惠及人类全体,另一方面则要有“代际”意识,要为人类的后代繁衍生息留下足够的空间与丰富性。同时,人类作为自然之中的栖居者,一定是自然价值的实现者、守护者,而不是自然价值的创造者,更不应是掠夺者。在生态整体主义的视野中,人类只是把自然中本有的元素和属性,依据特定的自然规律来实现自然对人类的价值,即人类不能无中生有地将价值创造出来,只能是巧妙地利用自然中的元素和规律,用于自身的发展。这就要求人类对自然保持基本的尊重,看到自然价值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在物质方面,人类不能使自身的“价值欲望”无限膨胀,超越了自然的可持续性供给。同时,生态整体主义也主张将人的价值置于自然整体的价值网络之中,人类只要守护并不断展现这一价值整体,那么人类离那种永恒性的终极价值就会更近,因为自然作为存在整体的无限性恰恰给予了人类这一追求可靠的保障。由此来看,生态整体主义对于自然的价值定位具有多层次的维度。它一方面并不否认自然,特别是具体的自然物具有的工具性价值,另一方面则强调必须以辩证整体性的思路来看待自然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整体主义更为强调的是自然价值的本体性和现实性,即自然是所有价值的创造者。这不仅是因为自然整体不断创造着丰富的自然物,而且还将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每一个自然存在者在价值网络中获得独特的价值个性。在这里,自然的价值体现为一种共同体的价值,即让每一个共同体的成员各安其位,充分展现出来,而共同体的稳定与和谐则成为自然价值的首要体现。生态整体主义也反对那种抽象的价值理念,而认为自然价值必须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背景下体现出来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它也强调自然价值的“属人性”,重视人对于自然价值的展现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自然价值对于人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人类具有凌驾于自然价值之上的价值,而是人类具有承担这些价值的能力。换句话说,人类具有一种对于自然价值的担负责任,“不仅承认自然具有的服务于人的工具价值,同时也承认人类具有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善’和‘美丽’的内在价值;不仅承认自然具有的科学意义的价值,同时也承认自然对于人类所具有的人文价值”[7]。用罗尔斯顿的话说,就是“只有能哲学思考的人才能懂得这些价值在认识论、伦理学以及形而上学方面的意义”[2]404。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自然价值与人的价值实现了深层次的统一。

三、自然价值论与生态整体主义的内在统一

通过对自然价值论与生态整体主义两种理论基本内核的深入剖析,不难发现,自然价值论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生态整体主义这一生态哲学立场的确立。二者的统一并不是罗尔斯顿简单地将生态整体主义的价值逻辑建构于一般的自然价值观念之上,而是找到了自然价值论能够得以成立的一个稳固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

(一)自然价值的根基在于自然的整体性罗尔斯顿在其著述中将自然的价值分为工具性价值、内在价值和系统价值三个层面。如果说工具性价值已成为一种定论,而内在价值仍然处于讨论中的话,那么自然的系统价值则是自然价值独立性的一个依据了。所谓的系统价值,就是系统维护自身内在平衡与动态发展的自组织性,它既不刻意凸显内部某一要素的价值,也不护卫或排斥内部某种价值的实现。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自然系统总是要趋向于稳态,但从不长期保持一种稳态,而是在平衡之上叠加了进化和演变。”[8]显然,自然价值论在系统价值的意义上就体现为整体论,自然价值的实现不仅不完全依赖于自然内部的某一成员或某些价值,而且会在进化和演变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价值选择。如果从整个生态史的角度来看,自然已经淘汰了的成员及其价值远远大于保存下的成员及其价值。对于人类而言,不仅不可能超越自然的这种系统价值,而且更多地需要遵循和利用这种系统价值,以使自身不至于被自然整体所淘汰。在这个意义上,人类不可能征服自然,而只能是以积极的态度去遵从自然。因此,无论是从人类的认识角度,还是从自然价值自身的实现角度,都需要最终落实于一种整体主义。自然价值论的独特性也才能得以体现。

(二)超越主客二分来看待自然价值从自然价值论的理论建构来看,生态整体主义则成为人们建构这一理论的基础和依据。自然价值论的提出本身就意味着对于人类价值体系的反思,其目的则是建立一种更为合理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这就需要超越主客二分的价值形式。因为,一旦加入了自然的维度,“我们直接感受到的价值可能是从一个无法评价的基础产生出来的,……现有的一种善在历史上可能是从正价值与负价值的混合中产生的。”[2]173这就需要从生态整体主义的维度来理解自然的本质和自然价值的生成。值得注意的是,当代科学的发展也为这种生态整体主义的自然价值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根据现代物理学的观念,物质的现实性是一个整体,虽然这不是一个由部分组成的整体。这完全就是一个通过多样性的互补性描述才能把握的整体”,因而,“一种自然整体性的思维……必须得到承认,因为我们自身都是自然的部分……一种以未来为取向的自然研究,除了不可避免的实验系统之外,所需的首先是思想者,他们生活在同其内在世界的生命联系中。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日益增长的自然异化及其自我毁灭的趋向。”[9]这些都说明了自然价值论的立足点应是自然整体,而不是人类或者自然中的某一类存在。同时,对于人类而言,生态整体主义的立场恰恰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实现自身价值多样性的途径,即自然价值越多样,层次越丰富,人类就越能找到自身存在的多元性价值。

四、结语:生态整体主义的自然价值论对人类价值的提升

人生价值的意义篇(5)

关键词:大学生;培育;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179-03

党的十八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为清晰的界定,同志在多次讲话中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重要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和价值准则,凝聚全国人民的价值共识,引领社会思潮,代表着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政策,意识形态领域亦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渗透。占领意识形态领域,掌握领导权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思想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学生的思想认识,外化为日常行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是共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需要,是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

价值观,从哲学角度讲就是人们对世界本体的客观认知,任何价值观的提出都是基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条件,核心价值观是处于统领和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得到迅速的发展,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党和政府立足于中国的社会化现实提出了核心价值体系,后有进一步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全社会民众中形成的价值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本国的历史文化发展的传承和反映现实需要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核心,是处于统领地位、在全社会民众中形成广泛的价值共识。一方面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了其优秀的部分。如“仁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有四维,礼义廉耻”的传统价值理念,并逐步发展起来。传统文化中倡导的价值观为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的依据。另一方面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在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正处于建设和谐社会时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1],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思想上的引领。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明确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国民教育体系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力。最后,党的十提出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集中体现了当前的价值目标、价值属性和价值准则。2013年12月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一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战略方向。从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再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追求,引领主流价值观。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否掌握好大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领导权,直接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荣辱兴败。

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求

1.应对复杂的现实形势。随着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断发展壮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有危机感,企图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分化”“西化”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加大西方文化的渗透力,对价值观的渗透越来越明显。推崇“普世价值”,通过多种方式如网络、电影、文化交流、贸易合作等隐秘的方式和手段渗透西方的价值观,采用隐秘的方式向对方的经济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渗透自己的价值观、西方普世价值的信仰和价值追求,企图削弱国民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认同。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需要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价值的意义篇(6)

一、社会主义是一种价值体系

1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就认为,社会主义是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实践运动的“三位一体”。毛泽东畀诉我们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区别于任何别的思想体系和任何别的社会制度的,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更进一步说,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想体系和一种社会制度,而且还是一种实践运动。恩格斯明确地指出:“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但理论原则只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思想指导,并非是出发点,它的出发点是作为全部历史产物的社会事实。只有从事实出发,通过变革现实的实践运动,我们才能把思想体系对象化为物质力量、美好生活和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

如果把共产主义作为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那么,共产主义的美好制度和生活,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但问题是,我们如何实现这个价值目标,创造满足我们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客体?回答是:开展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革命运动。所以,共产主义运动是实现这个价值目标对象化的实际行动。如果把社会主义作为满足中国社会需要的价值客体,那么,用来满足这种需要的价值客体属性,就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实践运动和社会制度的“三位一体”。因此,在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需要的价值关系中,社会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满足中国社会需要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其中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已、价值体系这一组成部分。

所谓价值,是指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或称为有用性。因此,价值存在于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关系中,在尚未生成价值关系时,客体属性只能作为一种自在的存在;在生成价值关系后,客体属性则成为为我而存在的有用性。一般说来,作为价值的客体属性,应该具有肯定的意义。它是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无益的、有害的。原苏联学者图加林诺夫曾为价值概念下过这样的定义价值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人们以及个人所需要的,作为满足其需求和利益的手段的那些物、现象及其特性,也包括作为规范、目的或理想的种种观念和动机。”?在这个定义中,价值主体是人,它可以具体地表现为社会、阶级、集团和个人;价值客体则较为广泛,包括自然物质形态,各种社会现象,特性(例如财富、制度、活动),以及各种观念、动机和意志。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价值作为手段而被实现的有用性,与主体的利益紧密相关。说到底,价值是利益范畴,价值关系也就是利益关系。

人的价值诉求是多方面的,因而构成一个价值体系。关于这个价值体系的理论,便是价值论,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相对于一般价值论而言)应用价值论,即以特定价值体系为对象的理论。例如,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对象的理论,是社会主义价值论;以资本主义价值体系为对象的理论,是资本主义价值论,等等。

价值观则不同于价值理论,它不是一种体系,而是人们关于价值的观念、立场和态度。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观点’,而非‘体系’”,这是很对的。对于不同的价值主体,必定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观。我们可以把价值观简单地规定为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和总体看法,它是价值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对特定价值所持的立场和态度。这种立场和态度,为人们寻求价值取向、确定价值目标、规范价值准则,以及建构价值体系等,提供基本的理由和根据。

如果把价值观看作是“观”,而不是“体系”,那么,我们就不能把两者看作是同一关系,也不能把它们看作是包含关系或从属关系。因为,这些关系都是形式逻辑的概念外延关系的范畴,是就概念的种属关系而言的。“观”与“体系”是两个不同类的范畴,并非属于概念的种属关系。如果我们要考察价值体系与价值观的关系,只能从概念的内涵关系来分析。实际上,这两个概念在内涵上是渗透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体系”是在“观”的指导下建立起来,“观”则是建立“体系”的指导思想。我们经常说,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这只能是着眼于概念内涵的分析,在概念外延的关系中是不存在“内核”的,存在的只是在“属”中包含着“种”。只有在成为体系的概念内涵中,“内核”这个概念才是存在的。如果认为,核心价值观包含了核心价值,核心价值又包含了核心价值观,那么,这种相互包含关系在形式逻辑上是讲不通的,因而不符合逻辑上的真。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要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自然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价值。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根据中国的历史经验,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的争论,做了历史性的总结。他说当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之后,中国要向哪里去?向资本主义,还是向社会主义?有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是不清楚的。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点,甚至连国外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了。”毛泽东的这个历史总结,表明了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的价值,这就是“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六十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

后继的中共中央各代领导集体,都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判断。江泽民指出:“二十多年前,面对十年内乱中‘四人帮’严重破坏造成的后果,面对严峻的政治经济局面,社会上和我们党内有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产生了怀疑,也出现了一些反对社会主义的势力。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他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 发展中国;中国不能搞资本主义,如果搞资本主义就会天下大乱,中国就会变成西方大国的附庸。”

党的十八大报告充分肯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的价值,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报告进一步指出:“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用价值论的术语来表述,中国社会与社会主义之间的价值关系,就是需要与满足的关系:中国社会需要“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而社会主义则能够满足中国社会的需要,解决“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问题。在这种价值关系中,中国社会是价值主体,社会主义是价值客体,社会主义以自己的客体属性满足了中国社会的主体需要,使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社会的价值。

社会主义的客体属性是什么?前面已经说过,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一种实践运动,一种社会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通过社会主义实践运动,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并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中国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所以,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实践运动和社会制度的“三位一体”,就是社会主义价值客体的属性,它构成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在现代中国,社会主义“三位一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报告要求“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同样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充分肯定。

社会主义价值,首先表现为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实现共同富裕。毛泽东在说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时候,就已经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的发展”。邓小平也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他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质上,这“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是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是满足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全面的需要。其中,既包括满足硬实力发展的需要,也包括满足软实力发展的需要。

三、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后,就可以从这个体系中确定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进人主题之前,我们还需说明核心价值中的“核心”概念的具体含义。

价值与核心价值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价值是整体,核心价值则是这个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相对于整体而言,核心决定着整体组织的结构和性质。在自然界中,原子是整体,原子核则是原子的核心组成部分。因为原子核是原子的质量中心和引力中心,由于原子核的存在,使原子中的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而运动,把各个组成部分凝聚成原子的整体结构。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八大行星(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构成,其中太阳也是太阳系的质量中心和引力中心,因而太阳也成为太阳系的核心。离开太阳系,太阳也就不成其为核心了;而没有太阳,太阳系也不可能被凝聚成体系。这说明,原子是原子核这个核心的存在域,太阳系是太阳这个核心的存在域;而且同样说明,核心是整体各个组成部分中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凝聚作用的部分,是维系整个组织结构的凝聚力量。

可见,整体与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中的核心价值是不能等同的。当我们说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这句话时,我们都知道,领导核心是相对于领导集体(体系)而言的。在第一代领导集体中,除了毛泽东这个领导核心外,还有其他领导成员,正是他们共同构成一个领导集体。我们是绝不会把毛泽东等同于第一代领导集体这个整体的。如果没有这个领导集体,那么,毛泽东也就失去了领导核心的地位和作用。这个领导集体就是领导核心的存在域。我们之所以说毛泽东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因为毛泽东是这个领导集体的思想政治中心。所谓领导,其核心在于思想政治领导。恩格斯曾对马克思做过这样的评价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个评价,也同样适用于毛泽东。由于有了毛泽东,党在思想政治上获得了髙度统一,从而能够使全党实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在核心价值中,价值主体的需要是什么?可以肯定,核心价值与核心需要是不可分的,或者说,核心价值是满足价值主体核心需要的价值。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价值的关系来说,顾名思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价值的核心组成部分。我们要在社会主义价值中确定它的核心价值,就必须首先确定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核心需要是什么?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三位一体”来说,其中的核心需要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讲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时候,特别强调:“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就没有前途。”?也同样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③就是说,我们要发展中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当代中国的核心需要,在社会主义价值中能够满足这种核心需要的价值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能够满足这种核心需要?只有中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才能保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组成部分。这种价值认同,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核心利益。这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组成部分,就是满足我们核心需要的价值客体,也就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除了反映价值主体的核心利益外,还必须反映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客观根据,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尽管这个规律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自然过程,但历史总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是通过人民群众共同奋斗而实现的,因为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我们根据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根据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由此建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又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规定、价值取向和价值理想,实现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具体内容,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继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了阐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历史检验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十分正确和必要的,同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也需要进一步的概括和提炼。在总结实践经验和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为二十四个字十二个范畴。这就是报告所指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更凝聚的表述。这些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问题。

四、怎样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马克思指出:人与外界物“并不‘处在’某一种关系中,而是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②。价值不仅表达一种关系,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关系中;同时又是一种活动,存在于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相互作用的价值实践中。所以,我们既不能离开关系而孤立地看待价值,同时也不能脱离活动而静止地考察价值。这里所说的价值实践活动,就是价值的创造活动和价值的实现活动。

必须指出的是,价值客体并非都是现成的存在物,必须进行有目的的创造。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产生某种主体需要时,往往并未存在满足这种需要的现成的价值客体,这时,人们就会把这种价值客体创造出来,并把观念的价值客体转化为现实的价值客体。我们始终都有民富国强、共同富裕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首先要创造社会财富,同时需要建立和完善防止两极分化的社会制度。在创造社会财富和社会制度这种价值客体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关系也被创造出来。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但是,西方的法治不适合我们的国情,我们需要创造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法治。而且在创造社会主义法治价值客体的过程中,我们同时也创造了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关系,使人民享用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成果。

用二十四个字表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都是我们追求的价值目标,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把它们创造出来。通过创造活动,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使中国社会成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在创造价值的实践活动中,同时培育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新人。

价值创造活动,既可以是实践活动,也可以是思想理论活动,而且必须把这两种活动结合起来。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要求我们把共产主义理想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把共产主义看作是在经验上可能的变革现实的实际行动。他们说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③现实的社会并非是共产主义社会,当前,我们不能只是沉醉于共产主义的理想中,而要把共产主义理想对象化,逐步地把它变成现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我们不能停留于价值理想,而要进一步进行价值创造,把社会主义核心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客体,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这显然“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

当然,在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客体后,它还只是作为一种可能形态的价值存在,要把这种可能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价值,必须通过主体的价值实现活动。如果没有价值的实现,价值的创造就失去了意义。马克思曾以铁路的建造和使用来说明价值的实现问题。他说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要使可能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成为现实的价值,必须让人民共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创造成果。

创造价值的目的是满足主体的需要。而主体需要的满足,就是价值的实现,即主体对价值客体的占有和享用,使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

中国人民的需要是极其广泛的,例如,生活富裕,政治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社会和谐,生态文明,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国家安全等等。中国社会属性也是多方面的,例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这些价值客体,都是社会的价值属性,都是中国人民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创造物。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社会的这些价值属性满足了人民的需要,完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现。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是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公式。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目的是为了人民;人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设必须依靠人民;最后,让人民共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成果,满足他们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需要。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怎样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回答。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

为什么要提出“三个倡导”?提出这“三个倡导”的理由和根据是什么?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回答的问题。它就是我们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的理由和根据。作为这些理由和根据的观念,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理想信仰,它的具体内容是: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社会主义新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要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进而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个本质,就是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由和根据。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目的和意志,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运动、关系中国发展方向的根本问题。它不仅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人意志,更重要的是涉及国家的意志和党的意志,并具体化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邓小平说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不搞两极分化。“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如果离开社会主义方向,我们就会走到邪路上去。而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保障。这个保障,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三个倡导”。而“三个倡导”的具体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这些核心价值中,大多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例如,富强、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对这些核心价值,既可以作资本主义的价值取向,也可以作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这些核心价值取向的前提,就是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当我们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时,我们所要的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而不是资本主义民主。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社会主义核心意识形态,它作为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指导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意识形态对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实践运动中,拥有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也早已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以兴国之魂、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的建设,保证永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对中国人民核心需要的满足。

强调社会主义核心意识形态的价值,它的理论基础同样是意识形态对历史发展的能动的反作用。“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但是,这也不能否定精神、意志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能动的反作用。人们的意志在这种反作用中,既包括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也包括对历史的阻碍作用。恩格斯曾明确提出了人的“意志合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他认为,社会历史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由于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经历不同,每个人的社会活动都有自己独特的动机和目的,表现为推动他们行为的不同意志,成为历史发展中“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在这些力量中,有合乎历史发展方向的,也有偏离历史发展方向的,甚至也存在与历史发展方向相反的力量。因此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这些方向不一致的力量相互抵消,就产生“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这个结果“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恩格斯还认为,每个人的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显然,在这些贡献中,有正面的动力,也有负面的阻力。而且这些不同意志的力量,都同人们所持的价值观相关,是由他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所决定的。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由于西方价值观,特别是普世价值观的渗透,出现价值多元化也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价值观的冲突,必然地表现为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进而成为社会历史活动中的不同方向的意志力量。为了避免和减少这种不同力量的冲突和耗费,把社会发展阻力减少到最低的限度,我们迫切需要一种主导的价值观,把各种意志力量引导到社会主义方向上来,形成价值共识,统一价值取向,使各种力量都能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进步力量。这种主导的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我们时代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强调意识的能动的反作用,自然不能成为对物质力量决定作用的否定,相反,它进一步加强了物质力量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就表明,意识不仅能够反映外部世界,而且它还能转化为物质力量而改变外部世界,进而创造出新的物质力量。列宁指出:“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群众,就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以实际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把社会主义价值客体创造出来,满足中国人民的需要。自然,在这个价值体系中,不仅包括精神力量,同时也包括物质力量。以当今流行的话语来说,它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

由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直接的目的是用来武装中国人民的头脑,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设,说到底,是社会主义新人的建设,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体现。大凡理想,都是人的理想。用什么样的理想塑造什么样的人,这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千秋万代的大事。不能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何谈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邓小平早就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任务。他说:“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历史已经表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最根本的原因,并非是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在于放弃了社会主义理想信仰。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价值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社会主义新人。“三个倡导”中最后一个倡导的八个字四个范畴,爱国、敬业、诚信、友爱”也是对全社会公民的要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奠定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

人生价值的意义篇(7)

意义是商品的第三重属性。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这是经济学的常识。然而不易为人觉察的是,商品二重性以传统工业化为隐含的前提。如果将这一前提假设去掉,将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容纳进来,人们发现还存在个性、体验、生态等意义价值,作为商品的第三重属性。

商品意义价值,是指商品的目的性价值,它指向“商品对于目的来说是否有意义”。人们常说的满意,可以理解为对意义之“意”的满足。

现有的商品二重性,是工具理性范围内的商品属性。符合人的工具理性价值,不一定符合人的目的价值。例如有钱可能不快乐;符合人的工具理性价值,也不一定符合自然的“目的”(即合目的),如人为了社会价值而可能破坏生态平衡。

当前,大规模生产向个性化定制转型、环境污染型经济向环境保护型经济转型,在理论上潜在地提出扬弃工具理性的要求。需要在价值论上反思《资本论》在传统工业化条件下总结的“商品二重性”,以适应实践发展。

历史背景与实践背景

《资本论》的商品价值论,是对传统工业化实践的价值论总结。

根据《资本论》,使用价值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1、商品二重性的文明背景

把价值论放在文明框架背景下看,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有不同的价值论重心。如果说农业经济的重心在自然属性,工业经济的重心在社会属性,那么,信息经济的重心应该在意义属性。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大框架,世界1是自然世界,世界2是社会世界,世界3是信息世界(针对的是“我们的思想所包括的信息”,“这些观念像通过知识而自我解放的观念一样,可以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意义”)。从大框架上来看,《资本论》的商品价值论,显然是一种工业化文明条件下的价值论。

事实上,《资本论》的商品价值论不是马克思价值论的全部,只是其中的工业化部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还有一种超越于工业化的价值论。其中从劳动(而非劳动力)出发,区分了人的工具价值与人的目的价值,启示人们:在工业化中,人为了手段而牺牲目的,为了工具价值而牺牲目的价值;然而在工业化完成后(以消除三大差别,实现SOHO为前提条件),人将复归人本身(即人的目的,以人为本)。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是一种目的价值。从这个意义说,已经潜伏了商品的第三重价值。用马克思的用语,称为自主劳动。西马系统地发掘出异质性的价值主张,自主的必是异质的,也是指意义价值。

意义价值不同于信息价值,信息价值是指信息产品的同质化价值,而意义价值是异质化价值;信息价值仍然是工具价值,意义价值是目的价值。

2、意义价值的实践背景

从实践来看,“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价值概括,历史作用在于推动工业化发展。但国际金融危机后,传统工业化难以为继,以“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为价值导向暴露出它的历史局限性:第一,它不能适应“有差别的”人类劳动的现实。东西方经济学都不认同品种经济,而认为品种不经济。这妨碍了发展与大规模“中国制造”不同的小批量差异化生产。第二,它不能适应异质性劳动的现实。例如服务本质上是异质性的(罗格.R.贝当古、Zeithaml和 Bitner),我国“十一五”期间发展服务业目标落空,与人们只习惯于同质化的制造有关。第三,它不能适应发育“具体”的人类劳动(这里的具体不是指使用价值的具体,即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具体,而是指多元化体验),如网游等体验业。对网游的各种前置审批、后置审批反映出将其视为异类的现实。第四,它不能适应个性化的现实。比如网货就从商品属性上强调个性,而传统价值论否定个性化。第五,它不能适应“以人为本”的现实,因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未包容人的具体性和自主劳动的全面性。第六,它不能适应循环经济的现实,例如低碳经济要求人与自然和谐,而“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未包容环保价值。

意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有差别的具体人类劳动。它涵盖的是归于目的性(自主性)名下的各种实践价值,如:异质性、个性化、具体性(感性体验)、差异性、多样性、多元性。意义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扬弃,即一方面否定其同质化、一元化的方面,一方面肯定其社会性的方面(例如差异化增值特别强调共享社会网络)。在西方经济学中,对应意义价值的概念包括:边沁快乐与痛苦意义上的价值,张伯仑异质性意义上的价值和卡尼曼体验效用意义上的价值。以张伯仑为例,他的价值论中讲的异质性,近于有差别的具体人类劳动。垄断竞争中的两条需求曲线,dd’曲线是具体的,DD’曲线是抽象的。广告使相同的使用价值具有不同的交换价值,其中对应消费者剩余的部分,就是意义价值。

意义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否定之否定

意义价值作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有差别的具体人类劳动,与使用价值具有表面上的相似性,例如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可以具有异质性、差异性特点等,但二者具有本质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定之否定,即意义价值在螺旋式上升的更高阶段,在扬弃价值的基础上重现使用价值的具体性特征。西马有时分不清楚二者的区别,所以经常用使用价值、欲望等,来指称意义价值。西方经济学也有类似情况,例如将张伯仑的异质性,理解为差异化产品,曲解为短期曲线与长期曲线的分别,或用寻址(区位)、特性指数等方法加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