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环保企业现状

环保企业现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4 16:15:40

环保企业现状

环保企业现状篇(1)

[关键词] 船舶企业; 环保; 现状; 措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 037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 0059- 02

1 船舶生产环保工作现状

我区大多数民营船舶生产企业规模小,生产场地比较分散,露天作业多,环保设备设施落后,给环保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1.1 有害物质排放缺乏有效收集处理

在船舶修造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排放到自然界,给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作用,给自然生物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1) 有害物质排放。如船底漆红丹(Pb3O4)中的铅,油漆中的苯、二甲苯,电焊中产生的含锰烟尘、氮氧化物、一氧化氮。

(2) 有害粉尘排放。如除锈中的砂尘、铁尘、石棉尘、电焊尘、硅酸钙尘等。

(3) 固废物排放。如油漆桶、油漆刷头、废弃油漆溶剂包装物、废钢刷、废漆纸、废钢屑、边角料、废焊渣、焊头、污泥、生活垃圾等。

(4) 废水排放。如舱底油污水、生产中含油废水、员工生活污水等。

以上有害物质缺乏整体性的有效收集及处理,或处理不彻底,大部分不经无害化处理便排向大自然。这是当前船舶生产企业环保工作普遍存在的不良状况。

1.2 卫生技术设施不完善

(1) 生产场所不符合设计卫生标准。如露天作业、场地不硬化、厂房矮小狭窄、加工车间布局不合理、有毒和无毒工作场所没有严格区分。

(2) 缺乏必要的卫生工程技术设施。如通风、除尘、排毒、降温、防噪等设施不良,效果不佳。

(3) 缺少安全卫生防护。对有毒有害作业缺乏应有的个体防护用品或防护用品选择不当,效果不佳。

在实际生产中常是多种有害因素混杂存在,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综合作用。

1.3 物理防护不当形成职业危害

历年环保状况证明,造船业的劳动防护和职业危害是多方面的。如高温可造成中暑;噪声及振动可造成耳聋、神经性麻痹;电离辐射会造成电光性眼炎;油漆废气可形成过敏性哮喘、接触性皮炎及有机溶剂中毒;电焊、除锈、炭刨会导致各种尘肺等。

近几年由于舾装使用高分子材料,如泡沫塑料、硅酸钙板、矿棉作绝缘材料或舱室隔热、玻璃钢制品及黏结剂,造成三氯乙烯、甲苯急性中毒、甲苯二异氰酸酯所致过敏性哮喘,燃烧塑料品产生的一氧化碳、氮化氢、光气等急性中毒在各船厂时有发生;由于推广高效焊接,CO2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等离子切割以及冲铜矿砂除锈等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扬尘、有毒气体对工人造成新的职业伤害。

2 原因分析

2.1 企业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由于大多数造船企业处于“低、小、弱、缺”的状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环保治理设施建设方面缺乏科学认识,对上述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排放,思想上不够重视,物质上缺乏强有力的保障。

(1) 企业环境管理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环保领导小组,配备日常环保管理人员专门落实相应职责,并将环境管理职责分解到各部门、工区,缺少严格的考核制度。

(2) 环保设备设施不齐全。各生产企业对环保方面的投入参差不齐,一些环保设备设施不完善。如缺乏废气收集设备,使得油漆废气不达标排放;缺乏废物回收体系及相应堆放场所,使得固体废物得不到合理处置;缺乏污水净化系统使废水治理不够理想。

2.2 环保资金投入不足

(1) 由于企业规模小,市场抗风险能力差,很多企业不愿将太多资金投入到环保建设中去。例如:油漆废气的回收,如果要采用活性炭纤维吸附浓缩有机废气再催化燃烧净化的话,一套设备要150万元,年运营费20万元,一般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其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

(2) 企业效益不稳定,舍不得花钱。当市场行情对船舶生产企业有利时,企业效益好就会多拿些钱用于环保方面。如果市场行情低迷,生产吃不饱,连工资都难发得出,企业就肯定不会有钱拿出来建设环保设施了。

(3) 国家政策对中小企业扶持欠缺。一般来说,大型企业容易得到国家层面上的支持,包括政策方面、人才方面、科研技术方面以及银行贷款方面都会比较容易获得国家资金援助,因而,大型企业投入到生产环保工作上的资金就相对优厚。中小型企业要想在政策上、资金上、银行贷款方面获得国家的支持难度就大很多,因此,中小企业投入到生产环保建设上的资金就明显不足。

3 改进措施

3.1 严格船舶生产企业市场准入,执行“三同时”制度

(1) 新建船舶修造项目选址必须符合当地船舶工业发展规划,符合土地、城建、港口等相关规划,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分和总量控制要求,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要求,选择的工艺流程应满足清洁生产要求。

(2) 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未获通过的,或环评未经审批的,不得开工建设或生产;必须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配套建设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防治设施,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地方规定的标准。环评提出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卫生防护距离的设置要重点落实。

3.2 加强船舶企业环境整治,完善和规范污染治理措施

(1)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量,从源头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

(2) 对含油废水、生活污水必须经处理达标排放。含油废水外协处理须落实规范的、经环保部门认可的处理单位;生活污水应推行资源化、生态化污水治理工艺,鼓励规模企业实施中水回用。

(3) 利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减少废气污染,提倡使用高压无气喷漆,环保型喷砂机等设备。设置钢材预处理、二次涂装房,对集中排放有机废气应采取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等有效措施,确保达到国家标准;使用环保型的原辅材料,推广使用低苯、无毒油漆。

(4) 规范工业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理措施。废铁等应由相关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回收处置,油漆桶原则应交供应商回收;危险固废必须设置规范的仓储场所,有防雨、防渗等功能,处理实行联单转移制度。

(5) 对污染严重、强烈难以达标排放的污染源限期治理,改进生产工艺,完善污染防治设施。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企业,建议当地政府责令关闭,淘汰一批污染严重、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

3.3 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污染治理

(1) 用市场化手段鼓励含油废水集中化处理,重点扶持从事含油废水规范处理的规模企业,实现船舶含油废水减量化,资源化和达标化排放。

(2) 用市场化手段作引导,统筹建设船舶企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立固废工业焚烧炉。

3.4 加强制度建设,夯实环境管理基础

(1) 完善内部环境管理领导,建立环境管理组织体系,成立环保机构,落实专职人员,制定各项内部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2) 建立规范的环境统计台账。对日常环境管理原辅材料消耗,污染物排放及处理,定期进行统计并申报,随时接受环保部门日常监督检查。

(3) 制订切实可行的环境风险防范应急预案,配备围油栏、应急池等防止环境风险的设施,进行环境风险防范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3.5 加强行业管理,提高环境监管力度

(1) 加强船舶修造企业的污染监控,企业在线监控设施应与环境部门联网,由环保部门对企业污染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发现违法排污行为将严肃查处。

环保企业现状篇(2)

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人们在对原有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已充分认识到,那种不加节制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应重视环境保护,并披露相关的环境会计信息,编制环境会计报告。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国际上对于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到现在已经有许多国家都开展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1998年2月召开的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5届会议讨论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成为目前国际上第一份较为系统完整的关于环境会计和报告的国际指南。在美国,涉及环境问题的会计信息披露工作主要是对环境成本和负债的报告,会计界已制定的关于指导环境问题的负债和支出的会计文献有: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1975年的第5号准则《或有负债会计》及第89-13号公告“石棉消除成本会计”和第90-8号公告“污染处理费用的资本化”。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已经完成并正式出版的研究报告主要有:《环境成本与负债:会计与财务报告问题》和《环境绩效报告》。日本环境厅在1999年3月末发表了《关于环保成本公示指南》,由此使日本的环境会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虽然经过了30多年的探讨,但由于环境成本计量方法的复杂性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不确定性,我国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尚处于不成熟阶段。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了许多行动计划,这些法律法规和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但是,在实务操作中,由于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缺乏公认的计量基础,与环境保护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也未建立,仅在管理费用科目中设立排污费和绿化费项目进行披露,并没有设置单独的环境成本项目。目前的这种披露状况远远不能满足各利益关系人的要求,因此,应该以何种方式、披露哪些信息以及如何满足各利益关系人的信息需求,成为了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必须解决的问题。郭静娟(2003)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构建提出了建议,认为应以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使用者和目标为立足点,对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主体和内容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两种模式:一方面借鉴财务报告模式的思路;另一方面编制独立的环境报告来提供企业的环境绩效状况。何少娟(1999)认为,披露环境信息是环境会计的最终要求,环境信息的披露要尽可能详细和实用。环境信息载体是环境会计报告,为适应信息披露的要求,会计报告应增加相应的内容,并采取定性披露和定量披露相结合的方式。定性披露主要揭示企业那些难以量化的环境事项和企业的环境成本,如企业负责环境问题的人员配置、环境教育、企业对社会环境项目的资助以及企业举办的环保活动等。定量披露主要报告企业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的变动情况。

总的来说,由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境会计在20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但由于目前环境会计的实务与理论还处于初创阶段,所以不管是在国际上还是国内,都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理论研究相对较多,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的具体方法少。

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几种形式

鉴于我国环境会计制度不完善,并且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环境会计在我国全面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

现阶段我国应该采用一种适合现状的披露模式。笔者归纳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几种形式:

(一)利用现行财务报表进行表内披露

即利用现有的会计报表,在原来正常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与环境有关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指标进行单独披露的方式。让报表使用者在了解企业财务业绩的同时,知晓该企业的环境状况。笔者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例,拟增加变动的内容如下:

表中的内容包括现有财务报表的正常项目和新增的内容,正常项目下面的“其中”项目就是增加的和环境有关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报表附注的表外披露

对于那些难以用货币计量的非财务信息可以通过会计报表附注披露。这种披露形式不拘泥于传统会计的货币价值形式,可以直接通过有关环境指标的运用,配合企业有关环境状况的报告书,实现对企业环保义务履行的监督。它可以采用文字叙述、表格及各种图形等多种形式形象地提供企业的环境信息,使信息使用者更易于理解。具体来说,该部分一般可以披露如下内容:

1. 企业采用的环境保护政策、环境方针及环境目标;2. 企业对与环境负债和成本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的说明;3.环境政策变更及其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数;4.报表中确认环境负债和环境成本的性质说明,包括:对环境损害及要求企业对这些损害做出补救的法律和规章的说明等;5.计提各项环境资产减值的方法及其可能发生变动的说明;6. 环境负债的确认与计量基础;7.对每一类重大负债项目,应简要说明负债的性质、清偿负债的时间和条件。若金额或偿还时间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时,应对这一事实加以说明;8. 对于估计的环境负债金额,应详细说明该估计值的估算过程;9. 企业未遵守环境法规而被判处的罚款、对第三方的赔偿以及政府就环境保护措施给予企业的鼓励,如拨款和税收减免等进行的详细说明;10. 对企业其他可能发生的与环境有关的各项支出的说明;11. 对企业已经计划实施的环保项目、国家环保机关已经初步认定的治理项目的说明;12. 企业自实行环保政策以来或在过去五年中,在关键领域中做出的改进;13. 企业按照环境法律法规进行的任何重大活动。

(三)单独编制环境会计报表进行披露

为了能够让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环境形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企业可以将环境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影响单独编制报表加以详细披露。独立报告环境信息将环境信息与企业主要财务信息分开披露,可以避免将两者合并披露所引起的混乱,消除报告使用者对主要财务会计信息的错误理解,同时还可以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改变环境信息披露的附属地位。

1.环境损益表。该表揭示企业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收益,发生的环境费用及对社会生态环境改善所作的贡献。具体格式和内容如表1。

2.环境资产负债表。该表揭示企业在一定日期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的情况,其编制建立在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的基础上,具体格式和内容如表2。

此外,除单独编制环境资产负债表和环境损益表之外,还可以编制环境保护支出明细表和环境成本费用明细表等附表与企业主表中的内容相呼应。

三、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框架设想

以上介绍的三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法,各有利弊。一般地说,利用现行财务报表进行表内披露不利于显示出环境会计的重要性,这种方式提供的环境信息太过于局限,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环境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无从满足环境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单纯利用会计报表附注表外披露的方式似乎又缺乏会计信息披露应该遵循的规范性,因为表外披露的都是一些难以用货币计量的环境成本方面的信息,文字性方面的叙述较多,造成披露的自主性较大,披露的内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就目前来说,单独编制环境报表进行披露实施起来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现阶段要将环境会计从企业的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单独设账,技术上和财力上并非一般企业所能承受的。环境会计的全面实施,首先需要一套成熟的会计理论来指导,制定出统一的环境会计准则,使会计人员在技术上有所保障;同时环境会计的实施必然要求企业投入更多的人力,企业必须提供更多的财力上的支持。而目前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环境会计的全面实施还需要更多时间更多的努力,需要一个缓慢过渡的阶段,所以就目前这种现状来说,在我国单独披露环境信息的模式实在难以实施。

环保企业现状篇(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 信息披露 环境政策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观念已经日益深入人心,人类逐渐认识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环境会计是推动组织重视环境保护、推行绿色经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手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环境会计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但是,与国外先进实践相比,仍然有许多不足,尤其是在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拟从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入手,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披露体系。

一、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就笔者检索到的来看,我国学者对于环境会计的研究规范性研究多,同时也有少数实证研究成果。主要有王立彦教授对企业的环境意识、环境管理、环境会计等进行了问卷调查(王立彦等,《》,1997;《会计研究》,1998。),耿建新教授通过对30家上市公司1992-1999年的招股说明书的研究了环境信息披露问题(耿建新等,《会计研究》,2002。), 李建发教授通过发放调查表的形式对企业环境问题的财务、企业环境报告现状与信息需求、企业环境目标等进行了研究(李建发等,《会计研究》,2002。),李永臣教授研究了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和年度财务报告中的环境信息问题(李永臣,《企业环境会计研究》,2005。),肖淑芳教授则分别通过对企业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企业的环保意识、环境管理的认识、环境收入和支出的确认、环境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调查研究(肖淑芳等,《绿色》,2004。),和通过对我国沪深两市的1000余家上市公司2002、2003年度会计报告中有关环境信息的统计调查,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肖淑芳等,《会计研究》,2005。)。从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信息披露不全面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披露比例偏低。统计显示, 各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比例明显偏低。2002年和2003年,上市公司总体的环境信息披露比例只有34. 39%和36. 99% , 几个强污染行业的披露比例都仅在50%至80%之间,重污染企业的总体披露比例也仅为55. 75%和61.60%(肖淑芳等,《会计研究》,2005。)。

二是披露不全面。在进行了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中, 大部分只是对某些会计科目中存在的环境信息做一简要说明, 而未能在独立的环境项目中对环境信息进行反映;披露的项目也不完整, 只集中在环保投资、排污费、绿化、环境相关认证等内容上。

(二)环境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环境信息大多数是以报表附注和董事会报告的方式对外披露, 缺乏固定、规范的形式, 使所披露的信息在行业间缺乏可比性。

(三)环境会计信息需求与供给存在差距

根据调查研究,企业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认为企业应当提供环境会计信息,社会公众对环境信息需求也非常强烈(民生环境指数调查,2005。),但是,从环境会计的供给来看,存在很大的差距。对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在进行了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中,大部分没有按照《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要求披露相关信息。

(四)信息披露受国家法规强制要求多,自愿披露少

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企业信息披露主要受国家法规强制,在环境会计处理中,也主要是环保投资、绿化、排污费等,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几乎没有,这也说明了目前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和谐环境意识急需加强。

二、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笔者对上市公司2005年年度会计报告进行了研究,并在重污染行业中选取造纸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内容如下:

(一)披露比例

造纸行业的所有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例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造纸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百分比统计

年份 2002(1) 2003(1) 2005 其中:披露环境政策

企业数 22 22 27(2) 27

披露企业数 16 17 21 11(3)

披露百分比(%) 72.17 77.27 77.78 40.74

(说明:(1)2002、2003年数据来自:肖淑芳、胡伟,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会计研究,2005,3:p48;(2)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分类统计,造纸业上市公司共29家,其中吉林纸业已经被苏宁环球改组,退出造纸行业,华光陶瓷主营业务中造纸所占比例较小,未列入统计。(3)披露事项中有环境政策、环境战略的公司,见表2。)

统计数据表明,在造纸这样的重污染行业中,环境信息披露比例仍然不是很高。特别是结合披露质量来看,只有40.74%的企业在环境会计事项外披露了环境政策、环境战略等。

(二)披露内容

2005年年度报告中,造纸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如表2所示,各企业披露项目数如表3所示。

表2:2005年造纸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统计

披露内容 环保投资 环保拨款、补贴与税收减免 排污费 资源税、资源补偿费等 环境政策及战略 林纸一体化 环保负债 其他

披露企业数 17 7 7 3 11 6 5 4

表3:2005年造纸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项目数统计

项目数 1项 2项 3项 4项 5项 6项 合计

披露企业数 5 5 4 5 0 2 21

由表2、3可以看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主要存在以下3个问题:(1)披露事项主要是环境会计事项。这些事项由环境法规引起,并且导致会计要素的实际变动,一般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进入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对于难以计量的环境信息披露很少。(2)披露内容不全面,披露项目较少。由于没有设置专门的环境会计账户和环境报告格式,环境会计事项混合在其他经济事项中一并反映,除非企业在年度报告中予以单独说明,否则,报告使用者将看不到这些信息。例如,排污费可以说是造纸业的所有企业都会缴纳的费用,但是只有7家企业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了该事项信息。(3)披露方式不统一。有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的,有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的;同样在“管理费用”中核算的排污费,有的出现在对管理费用的项目披露中,有的出现在“经营活动支付的其他现金流量”项目披露中。

可喜的是,除了环境会计事项外,还有11家企业在董事会报告中提出了环境政策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战略,显示出部分公司管理层对环境保护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三)环境事项及涉及会计科目

发现,环境会计事项主要有环保投资、排污费、环境补偿费、环保融资、环保补贴等,就笔者所能从年度报告中读出的信息而言,涉及到的会计科目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无形资产、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补贴收入、资本公积、专项应付款、可转换债券等。

由于没有相关会计规范,环境会计事项的核算显得比较混乱。突出表现在同一种事项所用的会计科目不统一,导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例如,造纸业的林纸一体化工程,在年报中就出现在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其他资产、无形资产等不同项目中。

三、我国企业环境会计披露的环境及改善建议

(一)环境

由国家环保总局指导,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国内首个环保指数--“中国公众环保指数-民生指数”表明,2005年度中国公众环保指数得分68.05分,特点是公众环保关注很高,参与不强,反思不足,公众环保知行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调查显示,公众对环境污染、空气质量指数、垃圾处理等环保负面问题,认知程度较高,关注程度也较高;而对可持续、保护区等正面的环保问题,认知程度和关注程度则较低。公众对环保的认知存在明显偏差,认为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问题。事实上,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公众信息来源主要依赖报纸和电视,从其他媒介获取的信息较少。

(二)环境

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评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环境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我国在有关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法规非常少。目前仅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主要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标时环境信息披露的规范,2003年9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总则中提及应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发了“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等文件,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等有了较具体的规定。

(三)企业内部环境

企业内部环境意识不够。绩效评价尚未与环境绩效挂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缺乏主动考虑环境问题的直接动力,往往只是被动地对国家现有的法规进行应付,加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规范环境信息问题,造成了环境信息披露现状不令人满意。

以上种种因素决定了在我国目前的状态下,要将环境会计研究的成果更好地到实践中,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要求来保证环境会计的实施环境。

社会环境而言,要加强环境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有效需求,促使企业增强自愿披露的动机。

法律环境而言,一方面,要尽快出台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更多的法律、法规,尤其是与企业密切相关的产品环境标准、工艺环境标准等。另一方面,要尽快出台会计制度规范现在已有的环境会计事项处理及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格式等。

企业内部环境而言,要加强环境意识,在企业绩效评价等方面加入环境绩效评价内容,促使企业加强环境成本和环境绩效的管理。

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实思考

(一)现实思考的影响因素

一是要立足于我国目前的环境法律法规的现状,会计制度要能够涵盖所有环境法规的要求对企业经济事项的影响,同时要能够体现一定的前瞻性。

二是要立足于我国企业的现状,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会计信息的记录、报告和披露的成本,尽可能满足企业的成本效益原则,不能够完全照搬国外的现有成果。

(二)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及账户设置

根据肖淑芳等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肖淑芳等,《会计研究》,2005),我国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环境信息中,货币形式占主要部分,主要集中在资源税、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绿化费、环保投资等内容,而对企业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企业涉及到的环境会计事项主要包括:新投资项目的环保设施支出、按现行法规要求的对原有设备增添的环保支出、排污费、专门环保机构的经费、临时性或突发性环保支出、因违反有关环境法规而被罚款、因工作环境而对职工的特别补偿福利费项目、企业利用“三废”生产产品收入、企业利用“三废”生产产品获得的减免税收入、国家对环境保护成绩显著的企业发放的奖金、其他企业赔偿的污染损失、排污许可证交易收入、国家拨给企业的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环境治理贷款利率低于正常利率的部分、接受环境保护方面的捐赠收入、由于实行清洁生产减少交纳的排污费、环保技术专利收入等。

环境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加上目前尚不能地定义环境权益问题,因此,单独设立完全独立于现行财务会计体系的完整的环境会计要素和完整的环境会计报表体系目前而言是不现实的,因此,现实的考虑应当是将环境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变动结果融入现行的会计体系中。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首先统一现有的环境会计业务的会计处理方式。不改变现有的总账账户,在一级科目下设置环境会计的二级科目,例如,在固定资产总账账户下设置“环保固定资产”二级账户,在管理费用中设置“排污费”、“专门环保机构经费”等明细项目;第二步,时机成熟后,定义环境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设置一级科目核算相关内容,将原来分散在各个资产、负债、收入、费用中的事项提取出来,归入单独设置的环境会计账户中。例如,设置“环保固定资产”、“环保原材料”等一级账户。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及格式

从形式上来看,我们不能盲目的照搬西方环境会计报告模式,而应当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报告方式,将研究成果逐步转化为现实。笔者认为,基于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实状况,应当将环境会计信息尽可能与现行的会计体系相融合,在现行的财务报告附注中增加单独一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同时,考虑到环境会计的特殊性,遵循重要性原则,这一项可以以独立形式披露。

从披露格式及内容上看,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由以下三个层次构成:

一是将融合在现有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中的相关环境会计报表项目单独提取出来,以货币金额表示;

二是不能进入现行财务会计报表体系的重要环境事项,可以用非货币形式的量化指标予以披露。如,废气排放总量和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用水重复利用率等。

三是纯粹的环境信息,无量化指标,可以以文字形式表示,包括企业的环境政策、环境保护方针等等。

(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设计

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尤其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的要求,设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格式及内容如下:

1、企业简介与环境方针

2、财务信息

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费用、环境收入、环境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入、环境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出

3、非财务数量信息

废弃物、产品包装、产品、污染排放量、再循环使用等信息

4、环境管理信息

环境治理、奖励、环保守法信息等

5、环境资源消耗

能源总消耗量和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新水取用总量和单位产品新水消耗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

[1]耿建新 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初探》,《会计研究》2002年第1期。

[2]李建发 肖华:《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现状、需求与未来》,《会计研究》2002年第4期。

[3]李永臣:《企业环境会计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王立彦 尹春艳 李维刚:《关于企业家环境观念及环境管理的调查分析》,《经济科学》1997年第4期。

[5]王立彦 尹春艳 李维刚:《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实务调查分析》,《会计研究》1998年第8期。

[6]肖淑芳 胡伟:《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会计研究》2005年第3期。

环保企业现状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煤炭企业;绩效评价

资源和环境问题愈加突出,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早已渗透在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煤炭企业在我国是能源的主要供应者,绩效评价是企业开展管理的前提。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探究煤炭企业经营绩效评价,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较大价值。

一、煤炭企业目前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

煤炭企业经营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的发展目标主要应当从能源使用、经济发展、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这几个维度进行有效定位。换句话说,当前低碳经济下,煤炭企业的经营目标应当存在四个方面:能源耗用目标、经济发展目标、环境责任目标和社会责任目标,这几个目标从本质上又可以看成是一个目标。那就是坚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需要格外重视低碳环境下煤炭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于企业经营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问题,应当及早发现,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善。具体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缺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非财务指标被忽视

由于非财务指标的设定太过模糊,没有进行具体划分,难以进行定量分析。但是煤炭企业的环境净化能力、资源的统筹利用等都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重要的定性指标不能被忽略。随着学科交叉持续增加,许多原本无法进行定量分析的指标陆续可以进行定量分析,这就改变了定性指标无法评价的状况。

(二)衡量投入的力度不足

当前对利润的确定都是依据原始数据,如果这些数据没有真实性,那么利润结果毫无意义。将利润当作开展评价的前提,那么评价结果本身也就失去意义,自然无法客观反映煤炭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过于重视短期利益导致只关心收益,而忽略对消耗的评价,在一定阶段之内,经营成果的反映也就未必那么准确。

(三)指标的独立性较弱

指标在评价体系之中是最为直接的因素,选定的指标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都能对煤炭企业经营状况进行某方面的反映,如果指标之间出现的交叉过多,那么指标本身代表的含义就被削弱很多,整个评价体系反映的状况也就不那么清晰

(四)难以适应低碳经济的理念

在低碳背景之下,煤炭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除了重视经济效益之外,也将自身的社会形象指标纳入到体系之中,比如产品的市场占有能力指标就是以客户为参照进行考核。但是整个指标体系几乎没有和低碳经济要求相匹配的指标,不能对煤炭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之中作出的贡献,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创造的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无法得到体现。

二、低碳经济下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架

(一)构建思路

在对煤炭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确定过程中,要围绕评价目标和内容展开。在兼顾过去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对未来有一定的指向性,追求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在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之中,要以过去为基础,放眼未来,将眼前的利益和当前的利益摆在同等位置上。对以往的绩效评价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对今后的发展形成借鉴意义。

(二)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从煤炭企业的低碳经营状况来看,需要将环境保护的各个层面都渗透到企业经营之中,让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和企业的环境措施融为一体,将未来的利益与眼前利益防止在同等重要的层面之上。污染得到控制之后,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让煤炭企业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得到提升,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情况下,对社会的贡献也同样增加。

(三)注重环境管理

清洁生产对环境十分必要,使用清洁资料,引进先进工艺,治理污染。也要采用科学的会计方法,对环境之中出现的环境控制和治理花费进行记录,评估环境绩效。在不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营销计划,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要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三、煤炭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绩效评价体系框架

在进行评价体系创建时,要从社会、环境、能源、经营目标等方面进行划分,分成目标层、控制层和指标层。企业的发展的整体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以经营效益目标、能源使用目标、社会效益目标和环境目标等作为目标层。对于环境目标而言,需要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对于社会效益目标而言,需要处理好税收问题和安全生产问题;对于能源使用目标而言,资源的减量投入和循环利用都是急需处理的问题;对于经营目标而言,提升效率是关键。以上这些部分共同构成控制层,针对控制层之中的各个要素设定指标,构成指标体系,就是指标层。

(二)评价指标的内容

1、经营绩效考核

从财务层面来讲,主要的目标就是提升盈利能力,取得良好的经营绩效。利润是企业经营状况的最直接反映,对应指标无法反映出企业获利能力的强弱,需要计算出单位投入得到的利润。因此,使用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等方面可以直接反映出企业的获利能力。营运能力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直接影响,直接反映出管理水平。在市场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这个指标能从侧面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反映。营运能力的高低主要依靠资产与流动资产的营运能力得到体现。经营风险是企业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一般使用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资金负债比率进行展示。资本保全也是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直接反映的指标,生产潜力则直接反映出企业未来发展之中具备的潜力。

2、能源消耗

煤炭能源的使用效率的提升十分重要,使用工作面回采率衡量,这个指标的提升能发挥节约能源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也会消耗水资源、电力能源,这些方面都需要得到良好控制,分别使用吨煤耗水量和耗电量进行反映。

3、社会效益

企业如果只顾自身的发展,那么难以长久。因此企业需要承担其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使用上交税率指标对此进行反映,选定这个指标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企业为社会多做贡献。安全生产方面则可以设定百万吨生产量的死亡率进行衡量。使用煤炭引起的环境问题自然是需要重点处理的问题。在节能环保理念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使用育林资金使用率和对绿化作出的贡献度对环境责任进行评价。

四、总结

环保理念在各个行业之中得到渗透,煤炭行业也是如此。低碳经济时代让煤炭企业的经营方式发生转变,必须走出一条平衡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发展道路,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状况,对其经营状况进行全面评价,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周长军.企业低碳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基于DPSIR模型[D].东南大学,2012

[2]荣莉.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开采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构建[J].经济纵横,2010

[3]邹果.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商业会计,2015

环保企业现状篇(5)

摘 要: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试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经历了从任意性环境责任保险到强制环境责任保险的过程,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直没有显著突破。在当前各地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如火如荼的表象下应当看到,由于我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和环境规制力度偏弱,企业投保动力不足成为了阻碍各地环境责任保险推行的工作难点。在我国各项相关制度设计和法律规范尚未到位之时,环境责任保险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完善基础立法保障和激励措施,调动起企业投保积极性,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建立。

关键词:环境责任保险;试点;企业投保动因

一、引言

2007年,我国启动了环境责任保险在全国的试点工作。试点以来,投保企业数量和投保责任限额不断增加,环责险在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和对环境污染损失补偿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项法律规定不完善,企业环境违法成本低,试点地区企业投保积极性不高,不少地区甚至出现了停滞状态。2013年,环保部与保监会联合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发【2013】10号),首次明确试点地区的高环境风险行业需要强制参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此后我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2014年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中首次出现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规定:第52条规定“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但值得注意的是,规定中明确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法律性质为任意保险,非强制保险。而地方在试点工作中采取的是“试点企业名录”与环境管理结合的方式约束企业投保,这种政策上强制性投保与法律上任意投保的“双轨运行”实际上带来了环境责任保险的市场公平性和企业投保动力不足双重问题,使得环责险实则在依靠政府手段推行。

不少试点地区对环境责任保险的试点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投保主体多为大型或国有企业,非强制企业的投保率很低,环境责任保险实施的示范效应大于实际意义。这是由于企业缺乏足够的来自法律及执行方面的压力,投保需求不能被充分激发,企业投保动力不足成为推广环责险的阻碍,进而又影响了保险公司承保的积极性。基于以上背景,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近年来环境责任保险试点的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从企业投保动因角度找出制约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发展的根源,并试图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

二、文献综述

通过对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研究成果的检索和总结看,环境责任保险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主要关注了学者对国内外环责险推广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不少学者介绍了国外环境责任保险的发展模式,为我国环责险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王宁[1](2015)、白江[2](2015)、贾爱玲[3](2012)、汤济世[4](2009)等学者对美国、德国、法国的环境责任保险的方式、适用范围和赔偿范围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大多数学者认同应当对重点污染行业实行强制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其他行业实行任意环境责任保险为辅的方式。同时指出目前我国推广环责险的首要任务应是做好立法保障的基础工作,其次是加大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的力度。

还有一些学者通过调研对环境责任保险试点情况进行了分析,从法律制度、政府支持、风险评估、信息披露等方面总结了目前各地环境责任保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张伟等[5](2015)探讨了目前试点中环责险面临的供需“双冷”问题。认为政府应该从加强环境规制力度入手,通过经济激励的方式来启动企业对环境污染保险的市场需求,进而提升保险公司的供给意愿。在对试点地区的调研中,学者均认识到企业投保意愿不足是一大阻碍。陈姣等[6](2015)梳理了无锡市、上海市两地环境责任保险实施的问题、运行模式等,这些地区主要通过补贴、绿色信贷等政策激励投保意愿。王超然[7]等(2011)对河北、湖南、湖北三地进行环境责任保险试点了调研,发现企业投保意愿不足进一步是看由于保险公司在费率厘定中存在着高风险、高成本的问题,而且企业在现有政策框架下不进行投保的成本很低。

基于以上文献发现,不少学者从整体上分析了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在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另一些学者对各地方试点环责险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但总体而言缺乏对全国试点环责险面临的共性问题的归纳分析。探讨试点环责险的共性问题对于剖析阻碍我国环责险发展的根本原因,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责任保险发展路径至关重要。因此,本文试图对近年来各地方试点环境责任保险的经验教训进行梳理和总结,从企业投保动因角度找出目前发展的瓶颈和未来发展环境责任保险的可行之路。

三、环境责任保险在地方试点中的问题

(一)环境责任保险试点中的问题

根据地方政府和学者的调研情况看,在环境责任保险的试点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力度不足

从全国看,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政府推广、企业自愿的形式,每个地方又有不同的实施力度。部分地区将环境责任险列为强制性责任保险,如长三角地区大多以政策文件形式在特定行业和企业强制推行。这种方式起初虽利于市场培育和环责险的推广工作,但长期看,脱离配套政策和激励措施的强制可能会导致环境责任保险发展后劲不足。同时,这种政策性的强制目前缺乏法律制度层面的支撑,地方在推行工作中容易底气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环责险的发展。另一些地区,如河南省实行的是自愿投保,企业没有主动购买环境责任保险的意识和需求,投保动力得不到激发,造成环责险持续推行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

2.环境责任保险供需双冷

纵观各试点省市的情况,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费率均在在1.5%-3.5%之间,而普通责任保险的保险费率一般在0.3%-0.8%之间,显然该保险费率远大于一般责任保险的费率,企业所付出的风险转嫁成本也远大于一般企业。在现行环保法律下,企业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直接面临的赔偿很少,而较高的保险费率直接导致企业对环境责任保险缺乏有效需求。需求不足使得环境责任保险难以发挥大数法则的作用,经营环境责任保险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又变成一项赔本买卖。

供给方面,因为缺乏经验数据积累,保险公司难以估计风险损失,只能通过提高保险费率降低自身风险,从而导致环责险保险费率与实际风险严重不符合,赔付率远低于普通责任保险的50%以上。从下表中2005-2009年的赔付率数据可以看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赔付率一直处于低位运行的状态。

从根本原因看,环境责任保险供需双冷的局面是由于我国环境规制力度弱,缺乏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认定规则和环境污染责任赔偿制度,以及相关的优惠配套措施,使得企业缺乏投保环责险的动力。对于保险公司,环境责任保险的经营无法实现规模效应,供需双冷造成很多地区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工作近乎停滞的状态。

(二)试点中问题的解决――从企业投保动因角度

1.企业动力不足的原因

通过以上试点地区实施环境责任保险的情况来看,环境责任保险供求不足是各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而企业投保动力不足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企业投保动力也即环境污染保险的需求是企业转嫁其排污损失风险的需要,而这种损失风险又取决于政府的法律规制力度。当前,由于我国相关环保法规对非法排污行为的处罚不严,且执行力度不够,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企业面临的罚款和赔偿较少,也就无须通过购买保险来转嫁损失风险,从而导致环境污染保险需求不足。反过来,需求不足又会造成供给缺乏弹性,从而导致环境污染保险的运行进入停滞状态。

2.发达国家解决企业投保动因的经验

从国际上看,各国通过完善各项激励措施和政策的相互联结,激发企业投保环境责任险的动力。例如,很多国家的高环境风险企业一般要承担特别法规定的财务担保责任,或者可追溯的连带污染治理责任,用这些责任激发企业投保的动力,通过投保环境责任险转移其污染责任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诚信度。

在我国强制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尚待立法的情况下,可以把企业投保环责险、各项环保评估结果与企业评定各项资历挂钩,但要注重对保费的设定。因为如果任由保险公司制定保费,会造成保险公司牟取暴利的冲动以及企业的环境保护成本过高;如果政府对保费进行限制,又会影响保险人灵活制定保费,使投保人丧失风险控制动力。[8]

3.国内试点的相关经验

各地方根据自身情况走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相比于湖南省“强制实施型”模式和湖北省“财政补贴式”模式下均无法激发企业投保环责险的积极性,河北省实施的“命令控制+经济激励”的模式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这种模式通过不同性质的环保政策工具的组合,将绿色信贷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相结合,有效调动了企业和保险公司开展环责险的积极性。一方面,政府将企业投保环境责任险与排污许可证等结合起来强制重污染企业购买;另一方面是否投保也成为了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授信额度的重要考虑因素,从而使得一些需要贷款的企业更有意愿购买环境责任保险。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地方可以学习河北的经验,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本地区地环保责任险模式。

四、总结与建议

从地方试点环境责任保险的情况看,目前各地企业的投保意愿不足是制约环境责任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保险公司在费率厘定中存在着高风险、高成本的问题,企业在现有政策框架下进行投保的成本较高。从根源上看,由于我国环境规制力量偏弱,环境污染事故责任认定和赔偿规定不到位,企业在发生环境污染损失事故时面临的赔偿很少,因而缺乏转嫁环境污染损失风险和投保的有效需求;同时由于经济规模效应的制约,保险公司无法利用大数法则降低经济成本,造成对环境责任保险产品的供给不力。这两方面共同造成了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发展缓慢的现状。

从发展模式上看,各地区实行的单纯强制性和任意性的模式均有一定的限制,前者容易导致企业投保积极性不高,而后者实质上仍是一种企业污染政府买单的模式,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经验表明,强制型和经济激励相结合是最有效的方式。参考河北省的经验,一方面将环境责任险与排污许可证等结合起来强制重污染企业购买,另一方面将是否投保环境责任保险作为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授信额度的重要考虑因素,就使得一些需要贷款的企业更有意愿购买环境责任保险。

由此可见,我国应当逐步着手制定完备的环境保护法律和环境执法标准,提高企业非法排污成本和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企业投保环境责任保险的积极性和保险公司对环境责任保险供给的能动性。在当前环境责任保险推进的过程中,应结合多种市场手段,并以行政手段为辅助措施,才能使企业真正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企业本身的危害,调动起企业自身规避风险的积极性。

最后本文设想,对我国环境责任保险未来的发展应当遵循“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夯实基础、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原则,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进。第一阶段,在特定行业范围和地区内实行重污染企业强制投保环境责任保险,以自愿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为辅,集中力量研究对关键行业实施环境责任保险的细则,加快对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和损失赔偿认定规则的研究和出台,这一阶段工作应当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注重对推动环责险工作投入的长期效应和可持续性,而不必盲目追求扩大试点范围;第二阶段,是扩大范围推行以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为主的模式,将实施对象由重污染行业扩大开来,将重点放在研究财务担保、税收等配套政策的研究上,争取其他行业企业参与到环境责任保险中,从而发挥保险大数法则的作用,实现环境责任保险的规模效应;第三阶段,是缩小强制责任保险名录,推行以任意环境责任保险为主的方式,依靠市场化推动环责险的发展。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宁,发达国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比较与借鉴,[J],管理纵横,2015

[2] 白江,论德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传统、创新与发展,[J],东方法学,2015(2):131-149

[3] 贾爱玲,国外环境责任保险制度评析与启示,[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12)

[4] 汤济世,国外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6)

[5] 张伟、粟榆、罗向明,中国环境污染保险供需“双冷”的经济解释,[J],保险研究,2014(5):3-12

[6] 陈姣,林强,长三角地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现状及完善研究,[J],上海保险,2015(3)

环保企业现状篇(6)

关键词:外部环境风险;企业经营;影响;措施

企业作为一个经营主体,时刻受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影响,这既包括其周围密切相关的微观市场环境,也包括其无法选择的宏观经济环境。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加动态、更加对抗、更加复杂的外部不确定性环境,面对企业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提出的新要求,企业如何通过对外部环境特性的识别,采取灵活的变革措施而使企业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提高企业对环境变动的适应能力,成为企业界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1.企业外部环境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和当时中国的封闭性的影响,因此对外部环境的研究起步较晚。

环境变化方面,周晓东、项保华认为变化的环境是企业机遇与威胁的来源;环境维度度量方面,李大元以动态性和敌对性两个维度研究了不确定环境下的企业竞争力问题;环境视角方面,王兰云、张金成认为客观、感知与塑造三种环境视角是企业成功经营的关键。

2.外部环境对企业影响因素

2.1市场供求对企业经营的作用

在市场供求影响商品市场价格、商品市场价格影响市场供求的过程中,都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直接相联系,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市场供求对企业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市场供求状况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决策的重要依据

企业作为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全然不能脱离市场环境,不能摆脱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做出有利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

(2)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企业的产品能否卖得出去和价值能否实现

如果企业了解和掌握市场供求状况,及其产品在品种、规格、质量、价格等方面符合市场需求,则产品就能够卖得出去,价值得到实现。这就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得到了市场的承认。否则,企业的产品将卖不出去,价值实现不了,企业的再生产就难以维持。

(3)市场供求状况和变化趋势制约着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

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不是单一的。同时,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也不会是“一贯制”的。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要更新换代,要调整产品结构。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不仅要了解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变化,而且要了解市场能提供什么样的技术、设备、原材料。所以,市场供求状况和变化趋势,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的外在动力和根据。

2.2价格构成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价格构成是制约企业价格行为的重要因素,它们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企业的活力和生机。同时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构成是价值构成的反映。价格构成有四大要素,即生产成本、流通费用、税金和利润。不同生产经营方式的企业和处于不同流通环节的价格又各有特点,以价值构成为基础的价格构成以及各个要素的相互关系,是企业经济分析和经营核算的主要内容,是制定合理价格的根本依据,是节约社会劳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尺度。

2.3消费者行为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1)消费者需求是企业实现生产目的的根源

企业只有不断了解消费者千差万别而又不断变化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为消费者提品和服务,实现从“以产定销”到“以需定产”的转变,减少产销矛盾,保证企业经营的良性循环。

(2)消费者需求是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的依据

市场经营活动成败与否关键在于是否适应消费者需要。企业通过消费行为的研究,以求充分理解消费者需求及其需求范围和程度以及满足需求的方式和途径等,从而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利用各种可控因素,如产品开发、定价与调价、广告、包装、分销渠道等策略,吸引顾客购买,提高企业的市场凝聚力和竞争力。

(3)消费者行为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客观尺度

测定企业市场营销策略效果的最根本标准是销售额和利润指标,而销售额和利润都取决于消费者对其产品接受的程度和范围。因此,从这个角度说,消费者对企业所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看法与感受,社会形象和公众舆论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3.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环境不确定性是指企业决策者由于缺乏信息或者没有能力从而不能精确地感知或评估企业外部环境的状态或发展趋势。环境不确定性包括三类:状态的不确定性,环境的客观状态不确定,决策者不知道环境的组成要素将怎样变化;影响的不确定性,决策者没有能力预测环境的未来状态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反应的不确定性,决策者没有能力预测相应选择决策的可能结果。

企业环境不确定性,可以通过分析并采取一定的行动来消除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提高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这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企业如何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措施

通过以上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分析,在企业众多的外部环境因素中,对企业有着共同的且日益巨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企业预警管理、顾客和竞争。

4.1建立企业外部环境风险的预警管理机制

由于企业外部环境风险的客观性,我们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风险的预警管理系统,来监测与评价企业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明确企业面临或可能面临的不利环境变动,然后采取有效对策,保持企业在变化的环境下不断发展。

企业外部环境预警管理系统由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两大任务体系构成: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预警分析是对企业外部环境风险的识别、分析和评价,并由此做出警示的管理活动。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监测、识别和诊断。预控对策,是根据预警分析的活动结果,及时矫正与控制企业内部管理活动,采取有效管理活动来迎接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三个活动阶段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和危机管理。正确有效的预警管理活动将保持 “企业良好的经营状态”;失效与错误的管理活动使企业处于困境,此时,预警系统的直接对象指向“企业危机”,在这种状态下采用危机管理方式,直至企业恢复正常状态。

4.2明确顾客需求

企业是为社会提品或服务,以满足顾客的某种需要,从而获得利润而生存与发展,并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力水平大大提高,顾客不再是被动的产品的接受者。相反,顾客才是企业产品生产的决定者,他们告诉企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他们对企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满足顾客的需求”已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满足什么样顾客什么方面的需要”才是企业经营的真正追求和永远探索的方向。

4.3保持竞争优势

产品竞争已不再是现代企业唯一的竞争方式,现代企业的竞争战略、竞争手段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如形象竞争、时间竞争、组织竞争、未来竞争等等难以枚举。这种白热化的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变革,不断寻求新的竞争方式。因此现代企业经营需具备创新的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优秀的企业文化,卓越的品牌影响力,打造核心技术与培养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结语

进行外部环境的研究,可以使企业敏锐地洞察环境的变化,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的及时性;可以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有扎实可靠的基础,保证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可以使企业具有远见卓识,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的稳定性。因此,企业应力求在外部环境变化时,以内部较小的调整去适应环境的变化,在变中求稳定求发展。做出比较稳定的符合环境和市场长远发展趋向的决策,保持企业经营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林,徐伟宣,刘正林.企业外部环境的认知与应对[J].北京:现代商贸工业,2000(12)

环保企业现状篇(7)

一、加快发展新型块状经济的总体要求

1、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升产业集聚程度和创新发展能力为重点,坚持特色发展、集聚发展、创新发展、联动发展,进一步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优化产业经济组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推动我市块状经济走创新型、集约型、节约型、环保型发展模式,着力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着力形成一批总量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品牌影响广、市场份额高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使全市块状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确保工业经济在全省“一高一领先”的地位。

2、发展目标。到年,全市块状经济总量规模进一步扩大,年工业销售产值超过7500亿元;销售产值超过10亿元的块状经济达到55个,其中600亿元以上2个、300—600亿元4个、100—300亿元12个。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培育以块状经济为依托的区域品牌35个,其中全国知名区域品牌10个以上;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综合竞争力的国际品牌若干个;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0个、驰名商标25个、国家免检产品40个;拥有浙江名牌产品100个、省著名商标300个,省知名商号150个,省级品牌位居全省领先地位。综合能源消耗低,至年,全市新型块状经济的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0%以上。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集技术研发、质量检测、人才培训、产品展示营销、行业信息服务等“五大功能中心”于一体的区域性行业公共服务平台30个。专业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特色明显、功能齐全、管理规范、辐射国内外、经济拉动力强的专业市场20个。

3、基本原则。一是强化特色原则。块状经济最主要的特色是差异化竞争、错位发展。必须在强化产业特色、促进专业化分工、形成产业生态上下功夫,做优做强块状经济。二是推动集聚原则。块状经济的优势在于形成产业集群。必须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中小企业向龙头企业配套、向工业功能区集聚,形成低成本、大批量、高质量的企业生产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实现集聚集群发展。三是突出创新原则。创新是块状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环境,激励企业创新创业创造,增强块状经济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四是联动发展原则。块状经济是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依托。必须与加强工业功能区建设相结合,促进企业向工业功能区集聚,坚持扶持大企业大集团与培育“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并举,推动发展民营经济与发展开放型经济共进,不断提升发展层次和发展质量。

二、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新型块状经济集聚发展

1、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依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市“”时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结合修编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精心编制《市新型块状经济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产业布局,引导企业向各类工业功能区集聚,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各区、县(市)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发展新型块状经济的规划。

2、加强重点产业基地建设。工业功能区是地方政府组织有效供给公共品,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新型块状经济的最佳平台。要把建设工业功能区与发展新型块状经济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城市(城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积极引导块状经济向工业功能区集聚,引导区内企业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拓展块状经济发展空间,使之成为块状产业集群和升级发展的核心区,打造更具集聚效应和发展优势的产业基地。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是促进新型块状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深化“产业链”招商,注重大规模、集群式地引进现代制造业,形成同类及相关产业的投资密集区和新兴产业区,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新突破。推进“以民引外、民外合璧”,促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行业龙头企业和知名民营企业,注重引进先进技术、优秀人才、知名品牌和现代管理经验,实现对传统块状经济的嫁接改造,加速传统块状经济提升转型。

4、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坚持大小并举,加大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扶持一批具有产业辐射、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一批具有“专精特新”优势的中小企业,形成以龙头企业为骨干、大量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现代产业集群。特别是要依托龙头企业,推进供应链管理,实现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控制,鼓励成员企业加强产业联系,建立起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企业关系,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最终用户整合成网链结构,形成产业生态,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5、培育新型流通组织。新型流通组织是发展新型块状经济的重要载体。要加强规划布局和市场引导,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提升特色专业市场功能,推动市场主体由单个企业经营向集团连锁经营转变,由区域性的固定市场向跨区域、开放型市场转变,由“现场、现货、现金”的传统交易方式向网络交易、电子商务、连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转变。重点规划和发展一批辐射国内外、经济拉动强的专业市场,使之成为产业集群的加工销售中心、价格形成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信息传导中心。

三、坚持创新带动,增强新型块状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1、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企业作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地位,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吸收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能力。引导、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引导企业积极开展专利、商标等申请注册工作,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

2、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以质量检测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营销展示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等“五大中心”为支撑的区域性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管理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与保障作用,促进产业提升发展。特别是要加快建立与培育行业技术研发中心,争取用3年时间使50%以上的块状经济都建立行业技术研发中心,为加快发展新型块状经济提供公共技术支撑。支持发展各类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成果转化、项目转让和科研融资等服务。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柔性制造、计算机集成等先进制造模式向中小企业延伸,进一步加大对加快发展新型块状经济有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的扶持力度。

3、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标、品牌,争创国家和省、市驰名(著名)商标、知名商号和名牌产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体系的制订。积极采用先进标准并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引导和支持企业积极进行国际商标、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备案,进一步实施自主出口品牌战略。充分利用块状产业集群效应为品牌建设带来的有利条件,引导中小企业依托块状经济区域优势,整合个体品牌资源,积极打造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4、加强环境保护。切实加强环境监管与治理,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减排、增效,发展高标准、规范化的绿色示范企业。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兴建集中式大型污水处理厂和集中供热设施,通过企业集聚提高污染的集中处理程度,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打造工业生态示范园区,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块状经济。

四、健全保障机制,促进新型块状经济健康发展

1、完善公共政策体系。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和省、市有关产业政策,综合运用现有的工业发展财政政策,强化政策导向作用。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制定出台鼓励建设工业标准厂房、行业公共服务平台、中介服务组织、专业市场体系等有关政策措施,促进新型块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建设。依据《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积极培育、引导和支持企业组建商会或行业协会,争取用3年时间使50%以上的重点块状经济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密切政企联系、协调企业关系、促进行业自律、维护有序竞争等方面的作用。积极拓展行业中介服务组织在行业指导、行业预警、产品认证、区域品牌维护等方面的职能,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3、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新型块状经济,必须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全市中小企业“386”上网培训工程,争取用3年时间推动全市80%以上、约6万家中小企业实现上网,引导企业利用互联网交流信息,推进电子商务,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总结推广现有行业特色网站建设经验,创建和完善更多的特色网站,实现政企信息和经济信息的互通互享,为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开展电子商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平台。

4、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举报投诉中心,依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工作,帮助传统优势产业树立知识产权意识,提高应对知识产权纠纷能力,积极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和国际国内产权纠纷,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良性竞争环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