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航天工程研究

航天工程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31 16:39:38

航天工程研究

航天工程研究篇(1)

关键词:产品化工程;科技队伍;配置模式

产品化工程要求逐步构建型号与产品并重的科研生产体系,形成一套满足型号高强度研制交付需求的、适应未来产业化发展要求的组织、研制和经营新模式。转变传统的基于“任务驱动”的科研生产方式及科技队伍配置模式,适应型号研制任务加重和客户需求转变。

一、产品化工程对于型号研制科技队伍建设的要求

根据产品化工程要求,采取以专业产品选用和系统集成创新为核心,以型号研制项目管理为主体的模式。建立与型号研制并行的专业化的产品开发队伍,系统规划队伍发展通道和配套机制建设,加强项目管理,提升资源调配能力。

二、基于研发产出活动的专业化队伍配置思路

1、明晰型号线和技术资源线的配置关系,实现产品开发与型号项目队伍分离。突出型号线的产出,突出技术资源线的专业。型号线对产出和质量负责,而技术资源线对技术积累和人员培养负责。型号研制按项目方式运作,实行人员配的矩阵管理。对于基础成熟公共平台的型号,采用“弱矩阵”项目管理模式,将从事技术和产品开发的资源线科技人员从型号项目队伍分离出来。对于新研的、技术复杂的型号,可采用“强矩阵”项目管理模式,配置完整的型号项目队伍,并按型号研制阶段动态调整人员配置。

2、区别管理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实现技术预研与产品开发队伍相对分离。技术开发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以及部分无产品平台的定制项目的技术开发,强调组织自主研究并掌握业界的成熟技术,构建技术平台,发现新的技术增长点;建立技术标准和技术规划,形成核心技术以主动引导客户,并在技术上领先竞争对手,同步培养优秀的技术人员;以技术研究或承接技术攻关作为资金或利润来源;为核心产品提前提供成熟可靠的技术。

产品开发主要包括平台开发、内部共享模块及平台产品开发。产品开发强调立足于市场需求,要求准确、快速、低成本和高质量;以成熟技术和平台快速、低成本地满足客户的要求;在周期、成本和可靠性以及可生产性和可保障性上领先对手,在市场和财务指标上构建核心竞争力。

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的任务目标不同,技术开发着眼于技术和原理研究,而产品开发着眼于客户需求和产品质量。科技队伍建设鼓励加强技术预研和通用产品开发队伍配置,避免大部分科技人员在解决型号具体问题投入经历多,在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将缺乏内在动力,从事通用产品、共用模块研制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3、提高验证测试工作专业化,实现验证测试队伍与型号项目队伍相对分离。组建专职队伍,转变设计人员研发、设计与测试全程参与的职责分配模式,从重复性、程序化的测试工作中抽离出来;组建面向产品的,而非面向型号的测试队伍,强化测试设备的通用化、测试方法规范化、测试功能集成化。加强测试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保证对测试技术和方法研究工作的时间精力,转变开发设计人员更注重于产品本身设计,忽视测试系统设计的问题。

三、科技队伍职责定位和通道建设

1.科技队伍职责定位。新模式改变了型号系统、分系统与产品研制的接口和责任关系,从型号队伍中释放单机型号设计人员并集约配置,重新调整验证测试工作的活动分配,各支队伍主要职责如下。

型号项目队伍的主要职责是以型号产品为核心开展的工作内容,根据客户的需求,确定型号技术指标,完成跨产品或跨领域集成的总体方案设计,分解任务指标、参与技术方案评审、产品验收和交付。

产品开发队伍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开展新产品开发、更新换代产品研发和引进产品的国产化,并进行成熟度培育,并负责管理产品的核心技术,组织制定产品技术方案;按不同产品层次将发明、创新、研究和开发取得的技术成果、试验品转化为质量可靠、可稳定重复的货架式产品;根据型号研制任务要求,从技术货架上选取成熟技术,准确、快速、低成本地形成产品,并承担产品型号规划、新产品开发、产品成熟度提升等相关工作,为无共享产品或模块的新项目定制产品,组织开展技术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预研队伍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先进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探索、研究与攻关,负责新产品发展路径规划及其应用技术开发,以形成技术和产品储备;依托重大背景型号项目,从事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和课题研究,负责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工作。

验证测试队伍的主要职责是主要负责测试与验证的工具、样例和环境开发,承担型号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装配、测试、集成测试技术及故障诊断等工作,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技术参数、发现潜在质量问题。

2.科技队伍通道建设。基于专业化的队伍配置模式,人才发展通道以产品研发为主线,通道共设为六级,产品开发队伍由产品总设计师、产品副总设计师、产品主任设计师、产品副主任设计师、主管设计师、设计师构成,并划定职位晋升发展和队伍间人员流动规则。产品开发队伍新入职设计人员,需要熟悉技术方案和产品性能,优先从事产品测试工作,期满后再承担产品开发设计岗位;产品副总设计师原则上要求具有型号主任设计师或主任工艺师任职经历。产品开发队伍也是型号项目队伍总体设计师和主任设计师的主要人才输入来源,型号主任设计师和型号指挥原则上要求具有产品副主任设计师任职经历。

四、推进科技队伍分类配置实践的核心任务

1.强化任职资格管理,构建基于专业的发展通道。以任职资格体系建设为基础,系统地构建技术队伍发展通道。强调以专业为主线,以加强专业或产品领域人才的培养、储备和选拔为导向。通过明确各职层的关键活动、任职条件,对科技人员进行等级认证和分级聘任,体现研制工作的层次性。明确个人发展的职位经历要求,形成跨队伍的流动规则,强化系统级工程师的培养,为队伍配置奠定基础。

2.基于产品工程流程重组,推动组织结构与人员配置模式转变。结合产品工程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优化,以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稳步推进型号项目队伍与产品队伍分离,梳理并明晰型号研制中的产品技术方案决策、协调和状态控制的责任,新技术、新产品在项目中应用的审定责任,产品平台建设责任等。以薪酬导向为手段,逐步建立起导向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价值贡献的薪酬激励机制,鼓励具有高技术水平的型号设计人员更多地从事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投入。

3.明确责任,完善评价与考核体系导向作用。根据型号项目管理责任,明确项目管理在总体和分系统集成研制、产品选用的职责与权力范围。强化项目经济责任,增强人力资源使用责任意识。引导型号项目关注重点的转移,将从目前的事无巨细转变为重点关注型号系统平台建设。根据产品供应单位的责任调整,进一步明确产品交付责任、产品质量责任、产品保障责任。建立对产品供应单位各技术资源部门的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考核机制,强化技术资源部门关注平台建设和知识积累,提升技术和产品成熟度;关注提高专职从事技术开发人员比例,提升科技人员任职资格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周辉.产品研发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71-177.

航天工程研究篇(2)

关键词:航天特色;控制工程;大众化教育;精英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057-02

一、引言

随着21世纪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高,相应地对自身教育的要求和渴望也不断提升,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在20%以上,这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1]。另一方面,考虑到我国的教育资源总体是有限的,若将其平均分配势必导致精英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到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涌现。因此,合理优化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有机结合,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研究型大学高层次精英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出拔尖人才,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目的。首先,应该创造有利于精英人才培养的学习环境[2]。其次,应加强教育管理水平[3]。最后实施厚基础宽专业的分层教学[4]。

虽然国内外诸多研究者对于研究型大学高层次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5],但是对于航天特色背景下控制工程专业而言,此类研究却十分有限,因此本文基于上述的高校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的研究成果,结合航天特色背景下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实际需求,力求从航天专业特色出发,探索出一条符合航天特色背景下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可行之路。

二、航天特色背景下控制工程研究生的培养策略问题

航天特色背景下控制工程专业属于高技术行业范畴,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对学生的培养应更为精益求精。如何针对航天特色背景下控制工程专业,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策略,使得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满足航天领域的专业需求,也能适合于现代社会宽泛的就业环境,将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方面,航天特色背景下控制技术属于国防的重要领域,相应地航天特色背景下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应定位在精英教育,即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拥有奉献国防事业的聪明才智,具有高层次的素养,能够满足航天发展的高需要。另一方面,如今的大学教育越来越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包括宽广的知识层面、宽进宽出的考核体系等。因此,如何针对航天特色背景下的控制工程专业,在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之间寻找一种平衡,让所培养的部分学生能投身到国防事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而另一部分学生亦能融入社会,成为大众的一员,将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三、航天特色背景下控制工程研究生的培养措施

为了提高航天控制专业教育教学质量,达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目的,具体措施建议包括以下几方面。

1.厚基础、宽专业的分层教学策略。航天特色背景下控制工程专业课程可以采用厚基础、宽专业的分层教学。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完成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这样的学习过程将会让学生记忆深刻,且过目不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深入探究问题的实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今后从事创新性的航天科研工作。

2.教研一体化的培养方式。航天特色背景下控制工程专业课程可以将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在讲述理论来源、推导证明过程的同时,着重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及对人类生活进步发展的意义所在。将枯燥乏味的理论与学生身边的科研项目紧密联系起来,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讨论沟通,甚至还可以采用让学生融合到科研项目的实际研究中,从而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研究生培养中的引导与实践策略。航天特色背景下控制工程专业课程除了理论部分,还有一部分内容需要通过实验来加以诠释,如何在已有的课程学习基础上,教师通过适当引导,结合数学或半物理的仿真模拟达到深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品质的目的。此外,航天控制专业的课程较为特殊,所针对的对象通常情况下无法获取,因此在课堂上只能以视频的形式来展现给学生,相应地在实验过程中,航天器对象模块也只能通过编程的方式来虚拟实现,但传感器、执行机构以及控制器却能真实存在,正是这种特殊的模拟形式使得航天特色背景下控制工程专业课程的引导与实验环节富有挑战性。

航天特色背景下控制工程专业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姿态动力学与控制、轨道动力学与控制等,这些内容涵盖了航天器基本的运动机理,覆盖了航天控制领域若干的研究方向,在课程学习中需要引导学生开拓思路,结合实验的仿真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航天的未知空间。此外,考虑到航天特色背景下控制工程专业课程的专业特色,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基础的万有引力定律入手,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迈入到航天控制的知识体系。譬如航天控制的本质是什么?与航空器控制的差别是什么?等等问题,需要在课堂上与学生逐一探讨,同时还需要把握航天控制的最新研究方向,包括探月、探火等深空探测的控制问题与传统航天控制的差异,空天飞机的实现与全程自主控制,等等,通过结合这些最新的研究动态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细节中感染学生,让他们记忆深刻。

航天特色背景下控制工程专业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理论较为复杂,内容颇为烦琐,看上去略感乏味,却充满了回味,如果仅从原理上去解释问题,学生的理解可能仍有限,因此实践环节必不可少,设计直观、生动的仿真模拟实验来巩固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到航天控制专业的价值所在,凸显专业的重要性。航天控制系统包含被控对象、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要想构成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每个部分都必不可少,然而侧重点又不尽相同,作为课程本身,更多关注的应该是航天器的建模与控制方法,即要求学生在进行课程实验的时候,采用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和控制策略实现航天器的仿真模拟过程,先通过数学编程的形式来开展实验,结合教材的原理和方法,将航天控制系统的每一部分都以代码的形式进行模块化处理,并将这些模块并联起来完成一体化的模拟仿真,进而结合气动台、陀螺仪等设备开展半物理的仿真实验,让学生在实际动手的过程中掌握课本知识的要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策略。航天特色背景下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对不同学生所使用的不同管理方法,避免在学生之间采用等同划一的计划和要求,允许学生个性化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以发掘每个学生在不同领域的潜能,为其设计出合适的学习计划,并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动态进行跟踪和测试,通过这种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将有助于航天人才的脱颖而出。

四、结语

航天特色背景下控制工程专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其初始定位是精英教育的范畴,而目前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教育呈现大众化的趋势,为寻求航天控制专业精英化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之间的平衡关系[6]。航天特色背景下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通过分层教学、教研一体化的方式、社会实践等手段来引导学生朝着积极的方面发展,确保拔尖人才进入到航天科研院所的同时,亦能使一般学生学有所成,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所建树。

参考文献:

[1]施海燕.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的探讨[J].高教c经济,2006,19(3):65-68.

[2]夏怡新.教育研究型大学实施精英教育的战略选择与举措[J].高教与经济,2006,19(3):19-21.

[3]方云,王冰.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选择性精英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江苏高教,2013,(4):59-60.

[4]陈晔,徐晨.精英教育概念与模式有关问题再探讨[J].江苏高教,2012,(2):5-8.

航天工程研究篇(3)

关键词:航天组织;管理系统;思维;工程方法

航天组织管理系统的建立,应用的信息化技术与网络技术,不仅要对系统的持续更新,而且还需要确保组织管理系统能够满足航天行业的发展需求,那么对组织管理系统的建立,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具备专业技术与综合能力,能够以行航天行业可持续发展为建立思维,对组织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试验等,满足航天行业发展需求,确保航天组织管理系统的技术水平,使其能够在航天领域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与价值。在航天组织管理系统中,所包括的工作内容比较多,其中就包括航天信号人物,能够对航天发展计划进度、成本经费等严控,创新多样化的管理方法,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从而提升我国综合实力。

1航天组织管理系统思维分析

航天领域的发展,对信息化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考虑到航天组织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在建立与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工作需求、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满足各项工作需求,对多种学科、信息化技术的综合管理。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为促进我国航天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在技术水平方面不断地突破。考虑地貌航天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自然环境、力学环境等,在地面上对其进行空间环境的模拟,还是需要对其不断地实验与研究,能够利用科学依据对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对航天组织管理系统的制定,最主要的核心思想就是满足航天领域发展需求的同时,不断提升航天组织管理系统的技术水平,针对不同型号的研制,在技术选择方面有不同的要求,而其自身所存在的复杂性,对其的研制周期也比较长,在研制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费用。除此之外,航天组织管理系统还具有战略性特点,还需相关领域与人员积极配合,针对复杂的合作关系有效处理,对各类技术风险的有效控制,才能不断实现飞行试验“一次成功”的目标,对航天项目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2航天系统工程方法探究

2.1航天系统的总体设计

与其他组织系统的建立与实施相比较,航天系统的建筑与实施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对航天领域的发展造成阻碍。为了促进航天领域的发展,还需要相关部门与人员对航天系统的建设提高中暑,对其方法的创新,明确具体的研制对象,全面掌握研究对象的各种特点,在航天系统工程设计过程中,能够把工程系统结构、功能逐级地分解,既可以对其进行系统管理,又满足单机需求。无论从部件到分系统,还是从系统协调到系统等,都能够明确航天工程系统的思维理念,满足航天领域对其的应用需求,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航天工程系统整体功能、性能的“1+1>2”的发展目标。

2.2航天工程系统设计过程

航天系统工程,所包括的内容比较多,能够满足航天领域各项工作发展需求,而对其系统功能的设计,还需对其逐一地分析,反复试验,确保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使航天系统工程的结构发生变化,满足发展需求的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其不断地创新与研发,提升航天系统技术水平,优化系统功能,为航天领域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3定量分析法

对航天系统工程方法的创新,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就是结合其自身发展详细分析,建议采用定量分析法,可对工程系统、功能的分析,再结合运筹学对其研究对象的预测分析,借助BIM技术,把相关信息数据输入到BIM系统中,可建立三维立体模型,有利于相关科研人员对其直观地观察与探究,逐渐成为航天系统工程重要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以已知的基本科学定律、实践经验为基础条件,建立航天系统工程数学模型、仿真模型,并且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其进行不断地仿真试验,把每次仿真试验相关信息详细记录,可为航天系统工程方法的创新提供重要信息依据。

2.4航天系统工程管理

在航天系统工程管理过程中,不仅对相关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还需要加大对其的管理力度,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到各项工作环节中,确保各项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的规范性实施。并且在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航天系统工程详细分析、反复验证等,明确各项工作实施流程,促进性能指标、进度、成本要素的均衡发展。

航天工程研究篇(4)

关键词:航天;战术飞行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计算机以及科技信息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这促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所也研制、生产出了较多的先进的科研成果。由于我国航天事业研究的起步时间比较晚,所以在研制航天战术飞行器时,还未开发出完善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航天战术飞行器主要是对战术导弹的研究,我国的研究技术以及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了提高我国的军事实力,科研工作者必须不断的改进研制技术,还要提高研制的质量。

一、航天战术飞行器研制质量管理的特点

我国航天事业在不断的发展,在研制航天战术飞行器时,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还要不断的完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在研制航天产品时,要保证产品的质量,还要降低生产的产品。在控制质量时,要以质量就是效益为管理理念。为了更好的控制质量,必须从源头抓起,对生产的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还要保证研制一次成功。这对不同型号的航天产品,需要采用不同的质量管理方法。技术人员需要降低生产过程的风险,要严格把控产品的质量以及生产流程,还要对产品的原材料进行质检,保证材料的防火性,在发现材料或者元件质量不过关时,必须全部打回,不能采用。

航天研究所还需要制定质量管理标准,还对产品的型号进行研究,还要保证产品功能的有效发挥。在研制战术飞行器时,要做到举一反三,对研制的流程进行把控,还要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能,避免出现人为操作失误等问题。在对航天产品进行研制生产时,要做到定位准确、机理明确,工作人员必须具有清晰的思路,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

二、航天研究所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需求分析

航天研究所在研制与生产战术飞行器时,需要保证质量体系管理通过相关认证中心的审核,在多个方面保证产品的质量,要对管理质量、评审技术、预防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这样才能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性。在制定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时,一定要结合产品的型号,针对问题以及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到应对措施。研究人员还可以制定质量问题零报告制度,在执行该制度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质量问题零报告是对该部门每日质量问题进行记录,在将这些质量问题汇总后,统一上报给质量监察部门,由质量监督人员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在监理的过程中,可以对质量信息处理情况进行汇总与分类。

由于我国研究所相关技术不够先进,而且在对信息进行整理时,采用的是传统纸质保管的方式,这种方式容易造成信息不完整,在搜集信息时不够及时,也不够全面,这无法满足航天产品研制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可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对产品研制、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还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可以保证航天战术飞行器研制生产的经济效益。随着军事建设的加快,航天研究所工作人员必须不断的研制出新的产品,增强产品的功能,还要降低生产的成本,要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为原则。建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后,可以快速、全面的收集产品质量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收集、统计以及处理,利用该系统可以制定出有效的预防以及纠正方法,可以降低研制生产航天战术飞行器的风险,保证产品一次研制成功。

三、航天战术飞行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

1 总体结构

在制定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方案时,需要结合质量管理现状,还要结合工作的流程,这样才能保证总体结构的正确性。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多个模块构成的,比如质量文件管理模块、质量故障报告模块等。在这些模块中,还包括质量体系文件信息,有对产品质量审核的结果,还要质量信息反馈信息,对不合格的产品需要返修。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中,采用的是B/S模式,用户可以利用网络对文档信息进行随时查阅。

2 质量管理与质量故障报告模块

由于质量体系文档、型号研制生产管理文件相对稳定,而且研究所已建立了网络办公系统。因此不采用文档自动流转模式以简化系统。对质量体系文档中存在的问题,统一纳入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FRACAS模块,由此引起的文档的编辑、更改、审批纳入网络办公系统处理。本模块主要目的是使质量文档的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学习、查询和使用。因此强调对文件按逻辑进行存储和,还要求支持多种检索手段。支持关键字检索、全文及多条件自定义检索等多种检索方式,用户可交叉使用这些方式,方便相关文档的查找和操作。FRACAS即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FRACAS系统利用“信息反馈,闭环控制”的原理,通过一套规范化的程序,使产品发生的故障能得到及时报告、分析和纠正,从而增强产品开发过程的可靠性设计水平。

结语

航天战术飞机器是一种先进的航天产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航天所的研究水平越来越高,使得航天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航天所工作人员建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后,可以对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收集、整理与分类,可以根据质量管理现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航天战术飞行器的质量。本文对航天战术飞行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进行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制定出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侯磊.航天产品设计中的知识共享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航天工程研究篇(5)

创建于1956年的中国航天事业,已走过50年历程,屡获殊荣的技术创新促使中国航天不断取得跨越式进步,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在这一发展历程中,中国航天事业与一些国家部委一样,经受着由于缺乏有效而科学的管理手段,导致许多管理上的弊病存在于系统各单位内,并成为制约航天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结症。

1999年6月,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改组成为两大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其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拥有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化学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五个大型研究院和两个大型科研生产基地,员工愈十一万人。

改制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破除管理弊病提供了一个契机。在过去几十年中,航天产品设计从CAB、CAE到数字样机,到各个专业的设计,大量地采用了各种单项的信息技术、软件,包括性能基础设施。今天却面临着一个多专业协同、异地协同,包括全球化资源的有效供给和配置,业务流程的梳理和规范,设计数据的全面共享,所有研制流程的协同,以及将众多软件工具集中管理等难题。

不言自明,航天科技集团需要一个集合整个集团公司科研、经营、生产、开发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建立,在实现数据汇总的实时、准确,数据处理的及时、有效,经济分析的上报、下传等方面,为航天系统内部管理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航天工程研究篇(6)

摘要:介绍了航天蔬菜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主要技术及成功经验,提出加快甘肃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区建设步伐,深入开展航天育种遗传机理研究,积极示范推广航天蔬菜新品种,是提高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航天育种;蔬菜;新品种;转化;成效

10年来,天水市农业局、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先后培育出航遗1号黄瓜、航豇1号、2号豇豆等20个航天蔬菜新品种[1],并逐步开展了航天育种遗传机理研究[2]和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笔者分析了“航天蔬菜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实施成效,以期加快航天蔬菜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步伐。

1 实施成效

航天蔬菜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遵循绿色农业发展理念[3],在加快航天蔬菜新品种育种进程,提高种子繁育能力,加快新品种示范推广的同时,注重绿色食品标准的研究与制订,2007-2010年,先后育成航天蔬菜新品种10个,其中:辣椒品种6个,即航椒4号、5号、6号、7号、8号、10号;茄子品种3个,即航茄2号、4号、5号;番茄品种1个,即宇航3号,这些品种均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新品种认定;完成了航遗1号黄瓜、航豇1号、2号豇豆、航椒1号、2号、3号辣椒及航茄4号茄子的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研究;制定并颁布《绿色食品 航天豇豆生产技术规程》等6项甘肃省地方标准;建立和完善了甘肃张掖、陇南和山西3处标准化制种基地,航天蔬菜年制种面积达到65.4 hm2,年产种子44.5 t;先后在甘肃天水、陇南、张掖等市和新疆、内蒙、山西、陕西、北京等省市示范推广航天辣椒、航天豇(菜)豆34 919 hm2,总产航天蔬菜220万t,平均总增产量40万t,平均总增产值64 361.6万元,平均新增纯收益57 569.9万元,平均科技投资收益率8.46元/元,平均推广投资收益率1 727.10元/元,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实现了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与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的有机结合。

2 主要技术

2.1 认真分析研究,准确界定航天蔬菜新品种的适应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多点试验研究,应用作物时间稳产性系数(cst)、地域稳产性系数(csr)和综合稳产性系数(csc)分析方法,对航豇1号、2号豇豆、航遗1号黄瓜、航椒1号、2号、3号辣椒和航茄4号茄子等7个航天蔬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明确了这些品种的稳产性和区域适应性,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论文网]

2.2 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

按照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将绿色农业的先进意识、安全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突出标准研究制定及其相应技术的示范推广,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多次讨论修改,制定了《绿色食品 天水市航天豇豆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 天水市太空菜豆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 天水市航天辣椒日光温室秋冬茬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 天水市航天辣椒塑料大中棚春提早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 天水市航天辣椒日光温室冬春茬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 天水市航天辣椒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生产技术规程》等6个甘肃省地方标准。

2.3 完善措施,提高航天蔬菜新品种的良种繁殖能力

针对种子繁育严重制约航天蔬菜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从建立和完善标准化制种基地入手,对甘肃陇南、张掖和山西3个制种基地进行了规范化管理,针对不同品种研究制定了制种技术规程,强化了对制种各个环节的监管,完善了播种、田间管理、种子采收、加工等技术,形成了种子生产、加工、包装到上市销售的较为完善的生产流程,不仅种子生产规模逐年扩大,生产能力逐年提高,而且逐步使航天蔬菜新品种示范推广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大大加快了航天育种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2.4 立足生产实际,狠抓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

2.4.1 加大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

以试验示范为基础,以提高蔬菜品质为重点,结合各地气候条件,积极开展航天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以建设中国西部航天(太空)育种基地为重点,建立市级蔬菜新品种试验及展示示范基地;在主要蔬菜生产乡镇建立县区级蔬菜示范区;在主要乡镇建立示范点。通过在市、县区、乡镇3级开展新品种选育、展示、示范和辐射带动,大力促进航天蔬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优化了主产区蔬菜品种结构,提高了良种覆盖率。在品种布局上,依据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科学确定不同品种的示范推广区域,做到种植区域与品种特性相吻合,良种与良法相配套。

2.4.2 大力推广设施栽培及配套技术

项目区围绕《绿色食品 天水市航天豇豆生产技术规程》等6项标准,积极推广多层覆盖保温技术、穴盘育苗技术、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避雨栽培技术、高效节水微灌技术等大棚设施配套技术,各项技术入户率达到95%以上,提升了设施农业发展水平。

(1)多层覆盖保温技术。冬季低温越冬栽培采用高保温eva膜,遵循“辐射、对流、传导”的热交换原理,应用“三棚四膜”(大棚+中棚+小拱棚+地膜)多层覆盖保温技术,把大棚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个上下分隔的子空间,遏制棚内空气的上下对流和传导,减少热量散失,保障冬季大棚内农作物生长条件,促使茄果类和瓜类蔬菜提前上市。

(2)穴盘(营养钵)育苗技术。推广合理配制基质、精量播种和催芽、成苗等现代育苗技术,实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幼苗生长快、育苗质量高,提高种子有效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夏秋季高温干旱,利用遮阳网和微喷技术降低光照强度[4],及时补充土壤水分,降低棚内温度,营造一个较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小气候环境,达到遮光降温、保水保温、预防灾害性天气的效果,促进设施蔬菜正常生长。

(4)避雨栽培技术。通过塑料大棚、遮阳网、防虫网覆盖,防止雨水冲击和强光直射,可大大减轻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防止裂果,增加果实色泽,外观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明显减少,创造最佳的蔬菜生长环境,保证蔬菜健壮生长,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5)高效节水技术。应用喷灌、滴灌技术,不仅提高灌溉质量,省工节水,而且肥水同施,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对减轻高温影响和病害发生,提高蔬菜品质、实现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

2.4.3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技术

大力推广农药残留控制技术,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在设施蔬菜虫害防治上,大力推广防虫网阻隔、黄板诱杀以及合理选择施用高效低毒农药等技术;在病害防治上广泛示范推

广覆盖流滴消雾型功能膜、膜下暗灌(滴灌)、使用抗病品种、营养钵培育壮苗、避雨栽培、夏季高温闷棚以及合理选择施用高效低毒农药等技术。露地蔬菜在虫害防治上应用频振式杀虫灯及合理选择施用高效低毒农药等技术;在病害防治上采用深沟高畦、滴灌、覆盖地膜、抗病品种、营养钵培育壮苗以及合理选择施用高效低毒农药等技术,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示范推广防虫网覆盖栽培等安全生产技术,从而保证了蔬菜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2.4.4 广泛应用绿色、无公害施肥技术

通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推广控氮施肥、平衡施肥,合理增施有机肥、重施基肥、轻施追肥,尽量减少单元素肥料使用,实行有机肥与多元复合肥配合施用,推行氮肥施用安全间隔期,减少使用硝态氮肥和作物收获前追施化肥;根据不同蔬菜作物,适当补施微量元素肥料,防止蔬菜硝酸盐污染,项目田全部落实绿色、无公害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3 主要经验

3.1 加强管理是搞好项目工作的前提

为了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市农业局和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形成了责任到人,各负其责,严格把关,认真实施的格局,保证了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突出技术创新是搞好项目工作的关键

该项目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有机结合,充分应用设施栽培加代繁殖等技术选育蔬菜新品种,在技术上走在了全国前列,2007-2009年有航椒4号、5号、6号、7号、8号、10号,航茄2号、4号、5号和宇航3号番茄通过省级鉴定,成果均达到国内领先技术水平。通过对主要示范推广的航天蔬菜新品种的适应性研究,总结完善了种子繁育技术,编写了制种和生产技术规程,以标准化生产的形式,繁育航天蔬菜新品种,保证了种子质量,提高了种子产量,为示范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3 注重协作交流是搞好项目工作的支撑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笔者积极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开展经常性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这些单位的技术人才和检测设备、种质资源,强化育种进程和提高良种繁育能力,努力提高项目实施和管理水平。通过协作交流,开阔了技术人员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掌握了最新的航天育种动态,引进了一批先进实用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经验,成为项目顺利实施的有力支撑。

3.4 加强资金管理是搞好项目工作的保障

对项目经费设立了专门的核算账簿,对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严防挤占、截留和挪用,确保项目资金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其投资效益。

3.5 “行政+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是项目实施的基本途径

在天水市农业局的主持下,实行“行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营方式,形成了以行政推促为手段,公司为龙头,基地为纽带,农户为基础的良种繁育和示范推广模式,对外联接国内外销售市场,对内联接技术推广部门和农户,产销衔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保证了农户和企业的应得利益,调动了农户和企业种子生产和示范推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建议

航天育种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育种模式,航天(太空)新品种以其良好的优质、抗逆、增产性能,为安全、无污染、少农药残留的绿色食品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符合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航天蔬菜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中国航天蔬菜新品种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中积累了成功经验,随着引种、示范、推广航天(太空)蔬菜范围的逐步扩大,人民群众对航天农产品的认识不断提高,以中国西部航天(太空)育种基地为依托,加快甘肃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区建设步伐[5],深入开展航天育种遗传机理研究,积极示范推广航天蔬菜新品种,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不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可以带动和加快现代航天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 吴洁.太空育种地上忙[n].科技日报,2001-08-27(8).

[2] 潘连公,陈彩能,包文生,等.航天育种遗传机理与选育成效分析[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1):33-35.

[3] 刘连馥.绿色农业的初步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9:169-176.

航天工程研究篇(7)

英文名称:Spacecraf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1379

国内刊号:11-5333/V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