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航天知识问题

航天知识问题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0 14:46:05

航天知识问题

航天知识问题篇(1)

人们对天才的形成普遍持两种态度,一种是先天论,认为促使天才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其大脑生理构造与众不同,一种是后天论,这种观点认为天才是通过后天教育培养形成的。天才的形成到底是依靠先天因素还是后天环境因素,科学界至今没有确定的答案。我们不排除先天因素对天才形成的影响,毕竟人与人的大脑结构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很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然而,探究天才形成的后天因素能更好地帮助人们自觉培养天才,也更有实践意义。因此,本文以学科天才生的形成为切入口,尝试跟大家探讨影响学科天才生形成的因素。

学科天才生的特点是一到学习某学科知识、解决某学科问题或完成某学科作业时,就完全下意识地、不同程度地兴奋起来,呈现出积极情绪,而且能达到一种主动自觉、不知疲倦、不怕困难的积极学习状态。

由此定义不难看出,学科天才生的心理结构有其特点,在这里我们将重心放在影响这些特征形成的后天经历和教育基础上。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学科天才生的心理结构并给学科后进生提供一些建议,以此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参考。

一、对一名学科天才生心理结构的分析

(一)基本信息

小航(化名),女,高三理科生,性格开朗,做事认真,其数学成绩尤其优秀,经常排在班级第一。从小学到高中,小航在数学学科上的表现都非常突出。其一直对数学学习保持着积极的态度,课上能专心听课,积极思考,有时吃饭或回家的路上也常常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想出答案后便兴奋不已。回到家首先做数学家庭作业,做作业时情绪愉快,思路清晰,在看到问题时,相应的知识立马就会浮现在脑海中,经过认真思考后很快就会想出答案。遇到不会的问题会积极思考,查阅资料,反复尝试头脑中的假设,直到做出来为止,实在不会的就等第二天问老师和同学。小航说,自己有个习惯,把不懂的题弄会后,她会在大脑中把正确的步骤反复思考几遍,直到记住为止,然后再把不会做的题重新做一遍。有时候也会找一些类似的题型来做做。她说,学习数学让她很快乐。根据上文学科天才生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小航视为一名数学学科天才生。下面我们重点分析其心理结构。

(二)影响学科天才形成的因素――心理结构

我们首先应用斯坦福-比奈国际标准智商测试对小航进行了智力测验,其测量结果为103,属于一般人的智力范围(90~109)。此结果进一步促使我们研究影响小航成为学科天才生的后天心理结构因素。我们从情绪、认知、行为三方面入手分析其心理结构。结果可以总结为促使小航成为学科天才生的分别是积极的学习情绪,丰富而牢固的知识基础以及持之以恒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下面我们针对这三方面做详细分析。

1.积极情绪对学科天才形成的影响

人们在评估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因素时往往会忽略情绪这一因素,其实积极的情绪状态对于学科天才生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家长在了解了基础知识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后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效果甚微。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孩子对这一学科的厌烦情绪,这种厌烦情绪使得这些学生在学习该学科时很痛苦,常常伴随走神、疲倦、记忆力差、思维迟滞等等问题。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很难将知识记牢并积极思考。与之相反的是,小航课上能专心听课,积极思考,甚至有时吃饭时或回家的路上也常常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想出答案后便兴奋不已。做作业时情绪也非常愉快,总之,她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情绪总是积极的。正是这种积极的情绪,促使小航能积极思考各种数学问题和概念并且能主动自觉、不知疲倦地去学习数学,从而得到好成绩。

然而小航并非从出生起就对数学有这么强烈的兴趣,她对数学的兴趣源于其童年的一段经历。据了解,小航在上学前一直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非常喜欢这个小孙女,经常给她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起初小航对这些数学问题并不在意,后来偶然一次答对了一道题后得到了爷爷的夸赞,随后爷爷给小航买了很多她喜欢的零食。从那时起每当小航答对问题,爷爷都会对其进行一些奖励,有时候是赞美,有时候是一些小零食,甚至在院子里安装了秋千并承诺每当小航完成数学任务爷爷都会陪她打秋千。渐渐的,小航开始期待这些数学问题,并总是积极的去思考,从那时起小航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实际上最初小航对数学的兴趣是由于奖励激发的积极情绪与数学问题情境建立了条件性情绪反应。条件性情绪反应跟条件反射类似,即一到某种条件下便会产生某种情绪,进而由情绪推动产生一系列行为。这种条件性情绪往往是经过不断强化累积而成的,用S-E-R来表征小航的条件性情绪反应,其中S表示引发某种情绪的条件,E表示在这种条件刺激下产生的情绪,R表示伴随情绪而来的一系列反应,如图1所示。

在小航接下来的校园学习生活中,其早期跟数学建立起的积极条件性情绪反应对其后来成为数学天才生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知识对学科天才形成的影响

航天知识问题篇(2)

关键词:航天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048-03

众所周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就是创新,创新亦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在当下国家实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突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方法和途径,是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众所周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以一定的学科专业为载体和依托,而且各学科专业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亦各具特色。本文以航天控制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考察对象,分析探讨当前航天控制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实践对策。一般而言,航天控制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动手实践和自我思考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他们普遍有进行创新的愿望和要求,但总的来说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所必需的知识体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创新人格亦未形成。而上述能力和素质的形成是需要授课讲师和教辅人员逐步引导和培养的。作者在长期的教学构成中发现航天控制专业学生通常具有一定的创新动机和欲望,但从学校层面而言,国内大部分高校所能为学生提供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条件少的可怜,学生的创新愿望和需求无法得以实现,因而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也就无从培养。从学生角度而言,大学生群体不善于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创新环境,更不能想办法来积极创造自己所需的环境。从教师角度来看,部分教师教学模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拘泥于陈旧老套的课堂教学理念,照本宣科和填鸭式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成不变的考核形式和内容,这通常都会误导学生死记书本上内容。总之,学校层面、教师层面以及学生自身都存在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航天控制专业学生培养创新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培养航天控制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涉及到各个环节的诸多方面。就当前情况而言,航天控制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具体化,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一定意义来说,航天控制专业特色课程的设置,对培养航天控制专业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航天控制专业所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另外,航天控制专业很多必修课(比如航天器轨道姿态动力学与控制)的内容普遍较难、课时重,往往导致本专业的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获取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知识结构的拓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僵化,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目前,航天控制专业继续沿用了以教师在课堂集中讲授知识为主的授课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对具体学科的教材、教学大纲,甚至试卷考题都进行统一化处理,这种培养模式必然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大同小异。因此,这种高度归一化的教学行为,必将导致学生陷入被动学习的魔咒,无法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也往往局限在教材和教师所划定的框架之中。

3.实验教学模式亟待革新,实验教学效果亟待提高。航天控制专业实验教学中所涉及到的仪器设备、实验方法等都由授课教师事先统一布置安排,实验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模仿各种操作流程,没有时间对实验室流程进行自我思考,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在本质上是一种机械的模仿教学,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4.大学生参与科研的氛围淡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目前航天控制专业培养体系而言,学生们的学习目的仅限于掌握专业理论知识,通过考试,从而在主观上没有积极参与科研实践意愿。另一方面,大部分授课教师自身的科研成果考核压力较大,也没有主动的意愿参与学生科研的指导工作。即使有部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也只对项目研究成果把关,至于具体的研究内容则让学生自行决定。由于很多学生特别是本科生是初次参加科研活动,缺乏进行科研所必需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导致科研活动成果甚微,严重挫伤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此外,现行的高校科研管理体制重教师、轻学生,导致学生科研平台建设严重滞后,学生参与科研氛围淡薄。

5.现有的师生两方面的考评机制和规章制度亟待革新。目前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是看学习成绩,这势必导致学生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忽视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对教师的考评则过多侧重于教学和科研的数量,而不注重质量。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制导致教师为了申请到更多的科研项目而无暇顾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考核也仅仅是统计教学课时量,而从未涉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航天控制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对策

立足航天控制专业教育教学实践,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我们提出在培养航天控制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过程中应着力采取以下对策。

1.重新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优化航天控制专业课程群的体系结构。众所周知,创新需要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作为基石,换言之,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无法进行创新的。因此,应该进一步优化控制专业课程结构,构建宽口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依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一些核心课程,重点打造具有航天控制专业特色的精品课程。同时,要增加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的比重,允许学生跨专业、跨系、跨学院选修各类课程,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拓宽自己的知识体系。

2.革新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知识体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参与授课教师的角色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上,更应该是创新教育的积极推动者。授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结合大学生认识学习的具体特点和日常生活体验,注重书本理论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自我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和积极性。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注重营造一种鼓励学生创新的课堂氛围。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样化的课堂授课模式,针对某一具体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地融入课题教学活动中。同时,授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应注重向学生介绍航空宇航学科最新飞行任务和发展动向,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航天创新的积极性。

3.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根据航空航天院校现有的硬件设备资源和师资力量特点,我们对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改革,致力于探索新型开放式实验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和创新活动中来。这个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应该创建多模块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其中较为有效的做法是创建航天院系与航天相关企业“零距离”合作的产学研结合示范实践基地,此类实践基地能突破产学研结合过程中的空间瓶颈,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深入生产实践现场,有助于课堂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化和转化,亦给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

4.探索新型学生科技创体系,建立校内外创新实践基地。具体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建立学生科研创新立项制度,从政策和经费上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鼓励学生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这有利于通过科研活动促进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学术涵养以及培养创新精神;其次,开设大学生航空航天论坛、聘请航天控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作学术报告,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航天专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动向。总之,应该充分发挥航空航天院校的科研优势,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将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的教学、研究与服务航空航天发展相结合,从而创建有专业特色的校内外创新教育基地。

5.完善师生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航天控制专业传统培养体系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弊端很大程度上反映在评价体系的简单划一,不能如实反映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同时考察其专业知识的完备性全和创新能力的高低。总之,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同时,高等学校要加大对创新意识强、创新能力高和创新成果多的学生奖励力度。如在部分高校已实行的创新学分、学生科研奖励政策等。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不能简单停留在课时工作量上,更要看其是否培养和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学院和系两个层面都应建立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考评环节和规章制度,从政策导向上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之,只有深入改革师生评价体系,建立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我们应该通过改革航天控制专业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营造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拓宽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为使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不断深化,学院和航天控制系必须做到长远规划与短期安排相衔接,在找准主攻方向的基础上,集中优势,突出重点,切忌贪大贪全。

参考文献:

航天知识问题篇(3)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航空电子专业;实验开发

作者简介:秦庆霞(1985-),女,山东潍坊人,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自动化学院,助教。(天津 300300)郝瑞(1981-),女,甘肃陇南人,深圳航空公司维修工程部,高级工程师。(广东 深圳 518128)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研究计划项目“基于CDIO工程教育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综合改革”(项目编号:D02-08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64-02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实验课以章节为单元,通常是原理验证性质的课程,强调理论知识的验证学习,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工科毕业生的实际水平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1-3]作为民航类高校,航空电子专业作为民航特有专业尤其不能忽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CDIO工程教育重要环节的实验课程更应该注重培养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性,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民航机务维修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CDIO工程教育改革对专业课实验教学的要求

为了培养有扎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人才,自2000年10月以来,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4所大学组成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团队提出了全新的CDIO (conceiving-designing-implementing-operating),即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工程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CDIO理念,并于2004年成立了CDIO国际合作组织。[4-6]中国民航大学已进入教育部第二批CDIO试点单位,在电子信息工程品牌专业建设中融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航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使其除掌握日益增加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CDIO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提出的12条标准中,标准4和5为实验教学指出了具体的方向,对实验教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7-9]标准指出实践环节应引导学生对工程的兴趣并为工程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因此,实验课程的开发更应注重提高学生在民航飞机维修背景下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和解决当前专业建设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二、基于CDIO的实验体系建设

1.建设思路

针对中国民航大学CDIO工程教育改革对航空电子专业加强机务维修工程环境下的实验实训要求和航空电子专业惯性导航系统课程的大纲要求,依托天津市航空电子电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航线维护工程实践的基本工作(勤务·系统检查·故障排除)为主线,设计认知类、操作类和综合类三个层次的实验(见图1)。实验课程体系旨在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现场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实验课难以了解真实飞机系统、验证课堂所学理论指示并熟悉机载系统的操作、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困难。

图1 航空电子实验课程体系结构图

其中,认知类实验是操作类和综合类实验的基础,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所学航空电子系统在航线勤务工作中的应用,将课本上抽象的界面和原理形象的转化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飞机布局,以提高学生做实验的兴趣。操作类实验以航线检查工卡为实验指导,引导学生在现代民航飞机运行仿真环境的各种实验条件下,通过“做中学”反复操作观察系统工作状态和参数指示的变化,并结合系统原理图的变化进一步理解专业知识,即通过Operate(运行)加深对系统内部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综合类实验以机务维修工程故障排除任务为引领,在操作类实验基础上仿真一线维修常见故障,采用问题驱动的主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遵循飞机维修手册,通过勤务操作、测量、拆装、排故和发动机试车等规范化操作完成维修任务,提高学生应用所学解决机务维修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工程实践。

2.实验课程建设实现

课题组以导航系统为例进行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实验的平台依托中国民航大学建设的天津市航空电子电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系统和机载维护模拟机系统为平台按照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要求开发实验项目。

(1)认知类实验开发。结合导航系统课程大纲和理论课教师实际的课堂教授重点,依托教学示范中心的现有软件平台,设计认知类实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各类导航系统组成元素在真实飞机上的位置和布局,以各导航子系统为实验单位,学习各个导航计算机在飞机上的位置布局、计算机的外形特征与识别、天线位置与外形识别、驾驶舱控制面板的操作、驾驶舱的参数监控等。要求学生结合课堂知识、以实验指导书的驱动问题为主线自行在机载维护模拟机系统软件上进行相应的验证,将课本上静态枯燥的图片和原理与仿真软件的彩色、动态显示相结合,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感知认识和亲手操作的乐趣。要求学生能知其然,而不一定要知其所以然,头脑中留下的问号将成为以后学习的动力。

(2)操作类实验开发。操作类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实验以导航子系统为单位,通过指导书问题引导学生执行导航系统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各种功能检查和操作测试,观察仪表对应系统监控参数的变化,并结合平台配备的动态原理图实时了解系统的工作状态。另外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实验条件,学生在理解系统工作原理基础上,根据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课程在实验系统上进行独立、反复操作以加深对原理的理解。该类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课堂所学原理、结合原理图理解从驾驶舱操纵究竟是如何通过系统内部工作原理实现工作状态和参数变化的,使前期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得到了理论知识的支撑,同时理论知识又在虚拟环境的操作和原理图中得到验证和运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但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并进一步锻炼了实践能力。

(3)综合类实验开发。综合类实验属于设计类实验,包括故障分析类实验和故障排除类实验。两类实验均以机务维修工程故障排除任务为引领,通过选择不同的故障条件,使学生观察故障效应和报告。分析类实验重在训练学生依据效应结合所学原理分析故障原因,通过指导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故障效应从工作原理的角度分析导航系统故障的可能原因,并且针对所分析的故障原因设计所需的检查操作检查,通过操作检查进一步排查可能的故障原因、缩小故障范围。故障类实验重在训练学生结合所学原理知识动手排故的能力,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的故障效应查阅航线维修手册、依据手册步骤通过测试和测量确认故障原因并隔离故障,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机务维修管理工作和排故工作,提高学生应用所学解决机务维修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课程建设成果

导航系统实验课程系统共开发认知类实验5个、操作类实验10个和综合类实验15个。其中,认知类实验包括大气数据系统、惯性导航系统、无线电导航系统、气象雷达系统、近地警告系统、交通防撞系统等认知实验;操作类实验主要针对5个导航子系统进行启动、操作、测试检查,并且每个实验都配备动态原理图;综合类实验包括5个系统勤务实验和10个故障实验。开发的实验课时大大超过了课程要求的实验课时,便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实验内容。

同时所有开发的实验均配备教师版实验指导书和学生版实验指导书,其中教师版指导书实验内容和步骤详尽、便于实验教师的使用;学生版指导书主要用于学生实验中使用,指导书实验步骤采取问题模式,仅提出问题、不写明操作的详细步骤和预期的结果,旨在改变以往的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步骤的方式,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利用课堂学习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结束语

与传统实验课程有很大的不同,本文根据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要求提出航空电子实验课程开发的思路,将以专业课为导向的验证实验转变为在机务维修仿真环境下以工程项目为导向设计的专业实验,支持学生在工程项目中通过实验深入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主动探寻专业知识,而且应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同时在仿真工程环境的实验平台上加深对现代机务维修工程的理解,增强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和主动性,将学生从专业学习逐层引导到机务维修工程实践中。课程设计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所学解决机务维修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雷环,汤威颐,Edward F.Crawley.培养创新型、多层次、专业化的工程科技人才——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人才理念和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29-35.

[2]陈春林,朱张青.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工程学科教育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10,(1):30-33.

[3]徐吉锋.基于CDIO理念的EDA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34):125-126.

[4]田海梅,张燕,田祥宏.基于CDIO模式的认知实习项目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40-145.

[5]郭小勤,王鑫,李漓.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实验教学设备研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6):64-67.

[6]王雪峰,曹荣.大工程观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19-23.

[7]顾学雍.联结理论与实践的CDIO——清华大学创新性工程教育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11-23.

航天知识问题篇(4)

关键词:导航;导航理论与方法;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130-02

一、引言

导航是解决人、事件与目标相互位置间动态关系随时间变化的科学、技术和工程实现问题。导航与人类出行、物流交通以及目标救助捕获等息息相关,涉及人类行为认知、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国防军事及防灾救灾等方方面面的需求。人类导航技术的发展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不断进步的,现代导航已经不仅仅是科学和技术,它已经发展壮大为多个产业。现代导航技术主要包括天文导航、无线电导航、惯性导航以及卫星导航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导航技术已经应用到测绘、智能交通、航空航海、资源调查、精密农业及防震减灾等许多领域[1-2]。

特别是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建立,实现了人类全球、全天候、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服务[3]。不仅只有GPS系统,还有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盟的Galileo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统称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2011年,我国导航产业市场规模超过500亿元,并且每年增长率超过30%~40%。预计2020年,中国导航市场产值将远远超过4000亿。因此,导航产业其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导航产业及其应用服务功能将进入井喷期[4]。

为了普及导航基础知识,介绍不同导航技术的基本原理,萃取现有导航定位技术中蕴含的方法学精髓,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特为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研究生开设《导航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程。目前对于本科生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方面,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和探讨[5-7],而对于研究生课程的研究相对较少[8]。目前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同一专业的研究生通常具有不同的本科专业背景,例如,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的研究生其本科专业有测绘工程、计算机、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动控制等。对于开设研究生专业课而言,往往很难起步一致,给课程设置带来困难。(2)研究生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化。目前的许多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等环节,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教师和研究生教学应付化。国内许多教师由于科研业务繁忙,经常出差等原因,导致课堂教学准备不足,不能精心备课,导致很多专业课内容乏味,学生收获甚少,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另外,研究生由于对课程设置不满意,对老师讲授的内容不感兴趣,最后采取随便应付的态度,从而形成了教师不能精心讲授、学生不能感兴趣地学习的不良局面。

二、教学内容

《导航理论与方法》课程设置为36个学时,主要讲授全球卫星系统导航定位技术[3];惯性导航、组合导航与信息融合技术;车载导航、位置服务及室内定位技术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有限的学时内,结合研究生的本科专业背景,重点安排以下知识点:坐标系统与参考框架基本理论、卫星导航定位及定轨、惯性导航与组合导航、室内定位与基于位置服务(LBS)相关技术、天文导航与匹配导航、以及卫星导航与地震学应用等。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对导航技术及相关理论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同时掌握与自己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重要关键理论和方法。

为了提高研究生自主科研能力,本课程还通过指导学生自主调研,深入了解和学习某个导航相关专题,自己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完成课程研究报告并作课堂讲解。为了将专业课与研究生科研方向有机结合,课程研究报告的选题可以优先与自己的导师进行沟通,在得到导师认可和支持后确认选题。在导师没有具体要求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个人研究方向和兴趣自由选择。为了让学生能打开思路,授课教师可以建议相关领域的一些研究主题引导学生进行选择和调研。例如:原子陀螺与加速度计原理、生物导航技术原理、人体内的导航定位、人类导航技术发展的历史并对导航手段分类、月球上的导航定位手段、人类导航定位的死角等等。

三、授课模式和考核方式

经过笔者调研发现,目前国内许多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仍然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化现象,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等环节,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本课程力争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针对没有听懂的问题实时提问。教师也可以在讲课过程中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课后动手查阅文献资料,自主解决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相关问题。

《导航理论与方法》课程涉及面相当广,需要了解参考框架、大地测量学、卫星导航、惯性导航、天文学、天体力学、地磁学、电子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对授课教师在导航方面的知识的广度要求非常高。为了解决此问题,本课程教学采用的是多位教师共同讲授的模式,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和专题,邀请相关领域具有多年研究经验、研究成果丰富的教师主讲。这样可以避免单一教师不可能在多个领域都很精通的问题,可以将最新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前沿的研究动态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品质。

由于本课程涉及卫星定位导航、惯性导航以及位置服务等领域,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不可能通过一本现成的专著完成,并且导航技术更新非常快,仅仅通过书本教学,往往不能实时地跟踪前沿的研究动态。因此,主讲教师根据各个专题搜集资料,准备讲义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手段上,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结合的方式。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发挥计算机高效、便捷、直观等特点,易于提高教学效率。除了课堂讲授外,本课程还安排6~7个学时让每位学时做课程研究报告,主题可以是某导航相关的专题调研、经典文献的读书报告或翻译,以及自己已完成的研究成果。课程报告的提交包括口头讲解和书面报告两部分,各占50%;口头报告讲15分钟,提问5分钟(可根据学生人数变化);书面报告没有篇幅要求,架构要求按照科技文献写作形式,力求以最简练直观的形式把科学问题描述清楚。目的是通过课程报告来锻炼一下基本的文献调研、归纳整理和口头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为后续科学研究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研究生的考核方式应该强调综合素质考核。本课程设定平时成绩20%,课程研究报告80%(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各占一半)。

四、教学实践效果

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该课程获得了学生们的高度评价,普遍反映在导航知识和技术思路、研究方法上都有较大收获。该课程中同学们提交的课程报告也有不少出色表现,很好地锻炼和培养了同学们的文献调研能力和基本科研素养,少量课程报告已经具备了专业期刊论文的水平。针对学生们反映的缺乏预习资料,课堂内容难以消化的问题,本课程专门设置了课程教学网站,将教学课件上载到课程网站上,学生们可以课前预习,提前查阅和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并记下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可以游刃有余地听讲,并适时地提问与交流。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基于同学们的知识基础背景,对关键概念和方法能给以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讲解。

由于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研究生其本科专业背景一般是测绘工程、计算机、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动控制等专业,许多学生对于导航技术并不熟悉和了解,通过《导航理论与方法》课程的学习,了解了天文导航、无线电导航、惯性导航以及卫星导航等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导航方法。同时,在课程学习期间,还能锻炼独立的文献调研能力,以及科研文档写作方面的能力,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使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抓好研究生的专业课教学是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导航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定位、授课模式、考核方式以及教学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研究生其他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希望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黄声享,郭英起,易庆林.GPS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7.

[2]宁津生.测绘工程专业与测绘学[J].测绘工程,2000,9(2):70-74.

[3]李征航,黄劲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第二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刘经南.卫星导航与应用[J].地理信息世界,2013,20(5):15-16.

[5]张勤,王利.“GPS测量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7,(1):112-114.

[6]吴继忠,李明峰,刘三枝.《GPS定位技术及其应用》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全球定位系统,2007,32(3):38-41.

[7]刘智敏,阳凡林,独知行.卫星定位原理及应用的学改革与实践J].测绘工程,2010,19(3):77-80.

航天知识问题篇(5)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天文学 航天知识

2012年浙江高考理科综合卷的第15题,考查学生用物理知识和天文航天知识,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样的,浙江2011年的第19题,2010年的第20题和2009年的第19题,考的都是这些知识和能力。其他省份和全国卷也都存在这一现象:天文和航天知识在物理高考中几乎年年出现。这表明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和考试题型都紧跟时代的发展,反映现代科技的进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增加物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能把枯燥的物理理论和当代高新科学技术发展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特别是天文学和航天技术的发展这些内容。

一、物理学与天文知识、航天技术的关系

天文学在物理学中扮演着一个很特殊的角色。它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又占据了物理学中一个相对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是极其曲折而又激动人心的,每一次进步都带动了整个物理学界的巨大变革。而物理学界里程碑似的成绩无不有与之相关的地方,无不有其应用的地方。哥白尼的日心说带来了天文学的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之后导致了天体物理学的自诞生以来最为飞速的一次发展,其中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给天文学家解释许多问题提供了一个最有力的论证。

航天技术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科学技术,是很多现代科学和技术成就的综合集成。航天技术的设想来源于基础物理学中的力学和热学,而其发展主要依赖于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众多先进技术的发展。而这些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物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如没有电磁学的发展,人类就无法使用电能,也无法生产电子产品,其他的高新技术就更加无法实现了。

二、扎实掌握高中物理基础知识

1.构建完整的知识脉络。

与天文、航天联系的物理问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力学和电磁学方面的知识。如: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洛伦兹力等知识点。如2009年浙江理综卷第19题,“关于太阳和月球对地上相同质量海水的引力”,考查的就是万有引力定律。2010年浙江理综卷的第20题“宇宙飞船以周期为T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考查的就是圆周运动与航天知识,以及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2011年浙江理综卷的第19题“探测X星球”,考查的也是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体现了理的实用性。

通过认真理解题目信息,联系所学物理知识,建立物理模型,就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轻松解决这类问题。这需要学生全面、完整、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具体有开普勒的三大行星运动定律: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包括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定律公式,引力常量及其测定G,以及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计算地球质量、中心天体质量和发现未知天体。宇宙航行章节中的三个宇宙速度及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都需要扎实地掌握。

2.补充天文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有高中物理中,在介绍万有引力定律时,为了让学生感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巨大作用,我引用了这样两个事实:哈雷应用万有引力定律预言了彗星的回归和勒维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完成了对海王星位置的推算。这不仅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而且是物理学和天文学互动发展的有力例证。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补充一些天文常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好物理的主动性。如:中国为何远古就有“金木水火土”五行说呢?虽不科学,但也并非完全不科学,因为太阳系中唯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是用肉眼能观察到的,其他都要用望远镜才能观测到,而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此有了记录,作为后辈的我们更要鞭策自己不断努力了。

再比如金星,又名太白金星,它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所以一眼就能看到它。它又叫启明星,每天天快要亮时,它出现在东方,很明亮,太阳出来后消失。它又被叫做长庚星,因为傍晚太阳落下不久,最早在西方天边出现的星星就是它。由于它的明亮,西方人把它叫做“爱神之星”。木星,体积最大的行星,它的亮度仅次于金星,也较早呈现天空中,西方人把它命为“众神之父”。

三、关注天文学的热点和新发现

宇宙大爆炸理论,黑洞,中子星这些都是天文学上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也是高考的热点。如果学生平时对这些知识有所关注,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题意,正确解答出来。

如2009年安徽理综卷的第16题,先给出宇宙大爆炸理论,假如真是这样,要求学生选出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图像。该题考查的知识点很简单,就是对运动图像的分析,看懂题目,准确了解题意,选择正确的图像并不难。

2009年江苏高考物理第3题以“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评选出了2008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之一的“最小黑洞”为背景,紧跟国际新动向。但此题考查的仍然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虽然知识点非常简单,但是具备相关的天文知识,却能帮助学生更快地解题。尤其是其中计算结果精确到数量级,是天文中常见的估算法的运用。

2009年四川6月的高考,引用的是当年4月底美国的天文发现:代号为2009HC82,与太阳系其他行星逆向运行的小行星。可见高考对天文上的新发现的关注程度。

四、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当我国重大天文和航天事件发生时,物理高考中常常会联系这些问题。比如2000年1月26日我国发射卫星,全国卷和天津、广东卷都考了;又如和平号退役,神舟2号、神舟4号、嫦娥一号等重大科技事件的发生,也在当年的高考中体现出来。如2008年的广东卷第12题的“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北京卷第17题“嫦娥一号”卫星,2009年福建理综卷的第14题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2009年重庆理综题第17题都以“嫦娥一号”为背景,考查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的知识点。

2010年安徽理综卷第17题,虽然考查的知识点依旧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却是以“我国预计于2011年10月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为背景,时代感很强。可以预见,火星探测器项目还会随着今后航天技术的发展而在未来的高考题中成为被高度关注的对象。

在今年的高考中,江苏高考物理第8题也考到了我国航天的最新发展:2011年8月,“嫦娥二号”成功进入了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的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造访该点的国家。如图所示,该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和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一飞行器处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此飞行器的(?摇?摇?摇)

(A)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

(B)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C)向心力仅由太阳的引力提供

(D)向心力仅由地球的引力提供

该题并不难,考查的是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但了解一定的航天知识对学生题意理解和考场发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多关注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我国航天事业的新发展。同时也引导学生多关注这方面的知识。关注我国天文和航天技术的发展,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对物理学在实际科技生产中的应用有更深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航天知识问题篇(6)

关键词:“神七”航天文化传播国内影响 国际影响

2008年的峥嵘岁月,我们中国人经历了情感上的大悲大喜、大起大落,其中包括“神七”升空壮举给我们带来的欣喜、激动、荣耀和鼓舞。“神七”太空之旅其实也是航天文化之旅,在我们仔细品味和深入挖掘“神七”航天文化的丰富内涵之后,全面、科学地思考和阐释“神七”航天文化传播的国内和国际影响,尤其会让我们感怀和受益。

“神七”的外太空体验对于中国民众的心灵世界具有巨大的冲击效应。有网民这样描写:当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行走时,就不仅是将身体投放到一个开放的空间,而且由于是实实在在地获得一种在地球上绝无可能获得的体验,这样的体验将冲击十几亿的中国人。在进一步丰富了全人类的经验之外,更第一次丰富了中国人的生存体验。并由此开放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将中国人的目光和思想引向遥远的星空和未来,这不能不说是极富象征意味和里程碑式的意义。这种说法符合事实,代表了广泛的中国民众舆论。“神七”航天文化传播的国内影响主要表现是:它在三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启示和改变了中国民众的某些思想文化意识。

“神七”航天文化传播促进了中国民众全面、本真的科学文化精神的形成

重温并延续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历史传统。中国的科学理性精神长期遭到以儒家伦理道德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的贬斥,从而使中国的统治阶层和普通民众都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轻视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传统观念,即所谓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虽然现代社会中科学文化原来的这种末流和附庸的地位和处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变,但是,要使科学文化精神在中国深入人心。并且牢牢根植于我们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可谓任重而道远。

“神七”航天员公寓取名“问天阁”,令人自然联想到屈原的名作《天问》。据王逸《楚辞章句》中说:“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据此,“天问”相当于“问天”。“《天问》集中体现了屈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天问》应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开山之作、不朽之作。”虽然与伦理道德追求的中国文化传统相比,《天问》所代表的科学理性追求的文化传统在中国长期处于一种隐性、弱势的态势和地位,但是其根脉绵延不断,其声音虽微弱却顽强。因为《天问》对先秦天道观的怀疑和抨击,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经典文本,所以成为中国文化中的“另类作品”和中国文化的一个典型的“文化符号”,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神七”航天文化重温并延续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历史传统,成为中国科学文化精神薪尽火传、一脉相承的当今时代的促进力量。

促成并推动了科学文化精神的宣传教育。“神七”引发了中国全民科普运动和全国科技热潮,增强了全国的科技氛围,让中国民众更切实地感受科技魅力,更乐于接受科普教育,从而有利于提高中国民众的科学素养。并且,“神七”科学文化精神的宣传教育不仅限于自然科学领域,有报道指出:如何将“神七”代表的科学精神“着陆到中国官方的行政管理工作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则是‘神七’成功后中国最大的挑战”。“‘神七’将‘夸父追日’的民族精神,融于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的文明大同中。”“神七”航天文化传播成为科学文化精神宣传教育的绝佳途径,促成并推动了这场卓有成效的全民性的科学文化精神宣传教育,从而在扩大科学文化精神对中国民众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中国民众的科学文化意识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明确并突出了超越“科学主义”的科学文化精神的重要意义。单纯的“科学主义”是指这样一种思想倾向:把科学局部的知识理论视为人类全部的知识理论,把科学的相对真理视为绝对真理,并傲慢地认为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以外的其他学问和领域都没有研究的必要。把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视为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

“神七”明确并突出了全面、本真的科学文化精神的重要意义,它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超越单纯的“科学主义”的。以“神七”为代表的中国航天飞船在太空领域的奋勇进军,昭示了中国人用智慧征服未知世界的决心和勇气,是一种科学进取精神的体现。但是,“神七”的航天文化表明:宇宙太过博大。迄今人类科学的认识以及智能、体能又非常有限,人类的航天活动并非完全能够征服宇宙,并非简单地打造“人定胜天”的科技传奇。对天(宇宙)的尊崇和敬畏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传统,有关“神七”的一些报道就此进行了深刻的文化反思,体现了“神七”航天文化睿智、严肃和深厚的科学理性精神。例如,“对于宇宙,我们应有一种敬畏感。‘天问’就含有敬畏之意,‘问天’更离不开敬畏之心。有敬畏,才会尊重科学而不蛮干。敬畏就是‘我渺小,它伟大’,人类已经认识到,无论是对自然、对环境,还是对地球、对宇宙,怀有敬畏感是多么重要。”“神七”这种全面、本真的科学文化精神有利于使中国民众正视关爱和敬畏天地自然之心欠缺的现实状况,揭示出在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中,人类由于高度自负而产生的文明精神与知识传统的偏颇和狭隘,提醒中国民众保持尊重科学与在心灵世界中恢复对“天”的敬晨的统一。

“神七”航天文化传播向中国民众彰显了积极、健康的大国国民心态

彰显了自信、从容的大国国民心态。此次“神七”飞天,从发射前准备到太空翱翔,大量使用了媒体现场直播的方式。现场直播把“神七”的活动第一时间原汁原味向世界传播,有关“神七”的一切几乎都处于完全公开透明之中,始终置于世界公众的注视之下。并且在此次“神七”的新闻宣传活动中,东风航天城第一次对海外媒体开放,“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第一次向海外媒体开放。公开透明既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力量。“神七”飞天全程透明公开,向中国民众彰显了自信、从容的大国国民心态。

彰显了宽广、博大的大国国民心态。中华文明自古就有一个世界主义的传统,并且中华文明之世界主义具有宇宙主义、和平主义、文化主义、不反国家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四大特征。

中华飞天第一人杨利伟说:“在出征仪式上,当我走出问天阁、回头挥手的时候,眼睛里是含着泪水的。我真切地感到,国家给了我力量,让我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飞船入轨后,当我从太空中看到地球,又是另外一种震撼――把近10吨重的东西弄到距离地球几百公里外的地方飞行,这凝聚了人类的共同智慧,我的背后是整个人类社会、整个地球为我作支撑。”@中

华民族是胸怀天下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崛起志在谋求全世界和谐幸福与共同发展。我们的航天人深怀对全人类的感恩之心,以自己之力回报祖国,并以国家之力回报全球。“神七”的“问天”不仅仅是中国人的“问天”,同时也是“地球人”的“问天”。“神七”的航天征途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征程,体现了全人类共同的名义和理想。我们的宇航员和航天人不仅拥有强烈的祖国意识,更有非凡的人类意识和宇宙意识,向中国民众彰显了宽广、博大的大国国民心态。

彰显了成熟、清醒的大国国民心态。对于“神七”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媒体和航天人、中国政府和民众并没有沾沾自喜、夜郎自大,而是科学、理性地加以认识,向中国民众彰显了成熟、清醒的大国国民心态。

这种成熟、清醒的大国国民心态主要表现为:(1)差距意识。一是指中国与美俄航天强国的横向比较的差距意识。二是指我国现阶段航天成果与我们航天长远规划目标的纵向比较的差距意识。“归零”意识。新华网2008年9月28日的报道《“神七”回家,中国航天事业站在新起点》指出:“神七”与“神六”一样不辱使命,我们同样需要自信、自警、自强地对自己说“所有的成绩都已经‘归零’”,进而尽快回到那光荣而艰苦的圆梦历程上,继续向更高的科技高峰攀登。(3)忧患意识。面对美俄等航天一流强国的明显优势和日、印等国航天事业咄咄逼人的有力竞争的严峻形势,我国航天界不乏忧患意识,从来没有、也从来不敢高枕无忧。(4)对百年民族悲情的超越意识。“神七”的伟大成就激发了中国民众高涨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神七”航天文化的传播理性地避免了过分的渲染甚至夸夸其谈,避免引发在空泛的或者情绪性的“爱国”口号下遮饰着的脆弱、偏狭的国民心态,即“弱者的骄傲”心态,吸取了中国历史上因爱国而误国的教训,超越了百年民族悲情。

“神七”航天文化传播为中国民众养成“尽善尽美”(“止于至善”)的质量意识树立了光辉典范

为养成“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的质量追求意识树立了光辉典范。“尽善尽美”和“止于至善”原本分别是中国传统艺术和人格修养的重要概念,两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对于“尽善尽美”和“止于至善”境界的追求,在中国文化中后来也延伸为一种追求高层次、高品位、高质量的含义。“神七”航天文化传播为中国民众养成“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的质量追求意识树立了光辉典范。“神七”航天系统工程采用的是目前国际上最严格的生产质量标准。因为每一个微小环节。哪怕是一颗螺丝钉的质量问题,都将让这一浩大的人类工程前功尽弃,变成一场灾难。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神七”充分展示了中国航天文化中的精密、严谨、精确、安全的质量观。“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的质量追求意识成为“神七”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以“神七”为代表的航天文化是“创造一流、确保万无一失、确保百分之百成功率、把风险降到最低的文化”。

为养成“只能优秀,不能伪劣”的质量敬仰意识树立了光辉典范。“神七”飞船这样的“尖端制造”能做到如此美轮美奂,那么把我国的“普通制造”做得更加尽善尽美,本来应当不在话下。能太空漫步的民族没理由做不好奶粉,可是2008年的“奶粉事件”反映了我们民族对产品品质及浸润其中的品质文化缺乏敬畏的难题。“神七”航天文化传播为中国民众养成“只能优秀,不能伪劣”的质量敬仰意识树立了光辉典范――将质量安全放到第一位,将万无一失的质量信仰灌输到每个细节:经济效益让位于质量效益,特别强化安全效能:将产品质量和信誉上升到民族生产力形象的高度,将“质量立厂(品牌)”上升到“质量立国”的高度。这种质量敬仰意识必将为中国产品质量问题和安全漏洞的彻底纠正发挥重要作用。

“神七”是中国继奥运会之后又一个向全世界集中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载体。从一定程度上说,“神七”形象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精彩缩影。“神七”航天文化传播的国际影响表现为有效地宣传和塑造了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

“神七”航天文化传播肩负着宣传和塑造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光荣使命

早在2003年10月18日,在日本东京闭幕的第十八届世界宇航员大会上,发表了一项由与会的世界15个国家的66名宇航员署名的共同宣言。宣言呼吁:让世界各国的成熟文化贡献于今后的宇宙探险事业;人类从宇宙中获取的经验应该成为整个世界的共有文化。“神七”航天文化传播的主题与此契合:“神七”不仅是民族心愿和情感的凝聚,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典型标志和集中体现。《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指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原则是: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满足国家需求,体现国家意志。”中国航天人要坚持把国家利益作为最高准则,围绕完成“部级”任务、树立“国家队”形象,强化“国家使命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日本《产经新闻》认为,对于“视载人航天为国家科学技术水平象征的中国”来说,“神七”的发射“可以说是继奥运会之后又一项宣扬爱国主义、加强民族团结和展示国家威望的政治行为”。《产经新闻》的这种阐述在世界舆论中很有代表性。由此可见,由于“神七”文化本身的特征、“神七”的“国家队”的自我定位以及“神七”的全国性政治宣传意义等多方面的原因,“神七”航天文化传播肩负着宣传和塑造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光荣使命。

“神七”航天文化传播具备了宣传和塑造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强大力量

我们可以发现“神七”航天文化传播具备了宣传和塑造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强大力量,这可以从青花瓷、电纸书、中医药等“神七”飞天搭载物上得到证实。从历史事实来看,千百年来,瓷器、中国纸、中医药及其相关技术曾经传到世界各国。在历史上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中国文化和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不可缺少的使者和纽带。从现实情况看,“神七”飞天搭载物因为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的比翼齐飞、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精神的相辅相成、物质文化精华与人文精神气质的相互辉映而谱写了航天文化新的光辉篇章,并光荣地载人世界航天史册,也具备了宣传和塑造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强大力量。例如中医药在航天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显示出广阔的前景。航天员首席医监医保医生、航天员医监医保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李勇枝说:“西方国家十分关注中国航天医学的最新进展,俄罗斯、欧洲都在尝试把中医药运用于航天医学,比利时政府则优先资助航天医学专家搞中医药研究。”“我们希望让这个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走向国际。”

“神七”航天文化传播在全新的高度完成了正面的中国形象的宣传和塑造

我们对“神七”形象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宣传。有的网友这样形容:太空这个荧幕够大,如今正在巡演的是中国的“神七”大片,也叫神奇大片,观众是全世界。在当今西方主导国际话语权的世界新闻传播环境中,“神七”形象宣传是中国继“奥运”报道之后获得的全面的、不间断的、自主宣传和塑造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的绝佳机会。“神七”航天文化传播突出了“神七”航天文化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因素,有力地证明了“神七”航天文化对世界航天文化的影响和贡献,这样就显著地提高了“神七”新闻报道的文化品位和独特个性,避免相关报道被铺天盖地的同质化的报道所淹没,促使它在众多相同题材报道中脱颖而出,成为光彩照人的“亮点”,从而在一个全新的高度完成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宣传和塑造。

航天知识问题篇(7)

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合作、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为了这一目标,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目前课堂教学中暴露出一个突出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表面热热闹闹,为合作而合作,学生根本没有投入到学习之中,少数优生投入了,也只停留在读读课文,读读生字、词语这样肤浅的层面,明显让人感到是在走过场,白白浪费了课堂有效时间,导致课堂散乱无序,效率低下。那么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呢?一、分组前目标任务要明确。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必须明确目标指向,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有奋斗目标,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在分小组合作学习前,一定要给学生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只有学生明确了方向,有了奋斗的目标,才能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例如:东北师大附小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在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前是这样明确目标任务的:“下面就请同学们针对谈水浒、讲碰壁、救车夫、怜女佣四个小故事,想想你准备研究哪部分内容?针对这部分内容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安排,既落实了学生的“三个自主”(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又给了学生明确的目标任务,学生热情高涨,互相提问,争相讨论,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避免了学生无所事事、无处下手的现象发生,使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然而,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在分组合作学习前,既不给任务,又不给方法,学生分组后坐在那儿,老虎吃天,无处下手,如果这样的局面不及时扭转,我们的改革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二、分组后小组成员分工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一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二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三是给学生提供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每个小组成员要参与其中,不能只是少数优生的展示台,否则,小组合作学习也将失去本身的价值。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后,小组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谁是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谁负责整理、记录;谁负责交流汇报;谁又负责补充等都应该有分工,这样才能确保合作学习一开始人人都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才能确实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三、小组成员汇报交流时,其他成员应该认真倾听,及时补充汇报交流可以说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一是各组成员所研究的内容不全面,二是学生获取的知识是零星的、不全面的,只有通过汇报交流,才能将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的零星的知识整理、汇集到一起,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既然是知识体系形成的过程,就必须要求每位学生在其他学生汇报交流时,认真、仔细地倾听,在倾听过程中,一是积极获取知识、完善知识;二是对其他学生说的不足或不对的及时补充或纠正,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层面逐步引向深入,使学生对一个一个知识点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否则,小组合作学习就只是个别优生的表演,只是教师设计的一个教学程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只是零星的、肤浅的。四、小组成员汇报交流时,教师应该适时点拨、引导。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教材、教法、学生的研究方面狠下工夫,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给予适时、恰当的点拨、激励,启发思维、开阔思路、疏导疑难。因为学生的知识积淀和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在对知识的感受和理解时要么出现困难,要么只停留在表层,这就需要教师恰如其分地进行点拨和引导,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目的。例如:我校冯老师在六二班所上的综合实践课《聚焦航天》,学生在课前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获取了丰富的知识,但是那都是零星的、肤浅的、不完整的,在各小组围绕:“中国航天史、世界航天史、宇航员杨利伟”这三个研究主题进行汇报交流时,教师就应该在疑难处为学生拨云见日,在关键处为学生抛锚导航。比如学生在汇报交流时,一会儿说到这个主题,一会儿说到另一个主题,这时教师就要立刻为学生导航,引导学生一个主题一个主题汇报完毕,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不然,学生一堂课下来,思路是混乱的,获得的知识也是零散的。再如:学生在汇报中将“航天飞船”、“航天飞机”、“火箭”等几个概念弄混了,此时教师及时利用学生做的各种航天模型进行比较,立刻为学生解决了疑惑。课快结束时,学生汇报完大量的相关资料,心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感,思维处于极其兴奋状态,此时教师及时抛出问题:“中国为什么要耗费巨大的财力与人力去搞太空飞船的研究开发呢”?这样,就将学生引向一个更高层次的探究性学习之中,教师的点拨、引导作用也发挥到极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