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4 16:48:46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 知识经济社会 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001-02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是以现代经济为基础,以现代科学为内容,以大生产为服务对象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现代化教育是现代社会大生产、大科学、大经济的产物,反过来又推动着大生产、大科学、大经济的发展。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已提升为社会和经济的基础的基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社会经济增长中,知识已经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知识创新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石。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也曾多次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但是,我国的中小学校教育一直以来仍注重应试教育,虽然表面上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仍以高考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这样,他们即使上了大学,大部分学生以书本知识和课堂传授的内容为主,教什么记什么,学什么考什么,形成了一种惯性和惰性。他们上了大学,只专注课堂老师的讲课,不提出任何问题,更不用说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了。这样,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的学生与国外的学生相比,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差,这与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与创新型人才的特点

首先,我们知道人力资源是一切经济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代表着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而教育作为人才生产和再生产重要阵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一个大产业。但随着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的前景来看,必将是一个人才的竞争,更是创新人才的竞争的社会。这是知识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所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学校教育面对的挑战,而且必须接受的一个挑战。学校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是通过了解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和急需的人才规格,适时地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目标的设计上,我们的学校,尤其是大学,针对培养目标要提出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要求,这应该成为学校教育一切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指挥棒。

其次,创新型人才要具备当前经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具有清楚的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教育应该培养可以运用所学知识于自主创业的人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并提供给他们施展创业能力的机会。

第三,尊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我们知道兴趣和个性是我们的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进行创新性工作的前提,也是决定在今后的创新道路上能否持之以恒,能否面对困难,承担失败的压力,以及在事业上能否获得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的老师要有意识地发现有潜质的、并对科学研究具有强烈兴趣的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培养,比如允许他们参加科学实验,加入一个科研小组,发表一些科学小论文,还可以为老师做一些辅的研究工作。

三、学校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法

首先,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尤其是课堂教育实现的。所以,学校的教学活动尤为重要。在教学中老师不能束缚学生的思想,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我们的课堂上,理论头头是道,实际上教条死板。教材的编写一味追求体系的完整,对生活实际和学生学习实际不重视。回答问题方面恪守固定范式、遵循标准答案等。这种方法只能束缚学生的思想,束缚手脚,使学生畏首畏尾。比如,有人研究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普遍害怕写作文,得出的结论是因为作文的限制太多,过分强调范式,束缚了学生活跃的思想,不能自由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其次,要改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所要求的人才目标。尤其是学校的管理者,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带动全校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表现在课堂上,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思维,更重要的是允许并鼓励他们具有批判性地、带有个性的学习习惯,表现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潜意识里使他们养成创造性的习惯意识。如允许学生们与作者有不同的观点,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对有些问题的答案,不应该只有绝对的一致的、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等。

第三,要成为一所期待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学校,要在学校和课堂努力营造“民主”的精神氛围。首先,师生关系要民主,要求教师要改变在学生面前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流。另外,重要的是应该具有一种能够容忍、并鼓励学生进行学术质疑和批判的包容的人文环境。只有不同学术思想的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不断交锋,学生才能从学校及教师中获得学术应有的精神。 此外,要营造培育学生竞争意识的文化氛围。同学之间的竞争和学校之间的竞争,能激发学生及学校的生机、活力和动力,同时也会有力地促进学生不甘示弱、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改革实践性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62-02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有体系是理论学科逻辑体系,对老师的评价也仅满足于讲清楚程序化的理论内容。这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所强调的“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目标相差甚远,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加以改革,充分体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思想,改革实践性教学。

一、实践性教学是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三者之间的桥梁或枢纽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高等教育功能体系构成中,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具有中心地位,同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者本身就是密切联系、相互支撑的,如果将三者隔离开来,必然会导致创新学习能力的失去、科学研究能力的降低、社会服务能力的减弱。高校教学环节主要由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作业练习、考试、毕业设计(论文)等组成,在这些环节体系的运行中必须充分体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理念,即在传授学习高深、系统的学科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实践机会和创新机会。不单要提供时间,而且要提供空间、提供内容,如思维的空间、动手的空间等,提供真正创新的内容,以使学生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在讲基础理论时必须讲清楚基础理论建立的背景,在讲实践内容时必须讲清楚其理论依据是什么。而在其中关键性的问题是要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完善会计理论。只有这样,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较短的适应期后或不需要适应期而立即胜任岗位要求。由此可见,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是融合在同一教学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其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如对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应当在学科逻辑体系学习的同时,开设与之相匹配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会计理论内容的同时,明确会计实务操作是如何进行或完成的;在进行会计实践操作中明确其会计理论依据出于何处。如果没有会计实践性教学,则不可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胜任企业会计以及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

二、实践性教学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

由于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处于激烈的竞争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变换各种经营方式以及营销方式,这就会产生新的业务,学生在实际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书本中所学知识远不能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各方面的变化。在高等教育中,无论是综合类大学,还是理工类大学,本科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其培养的学生大多数要直接进入社会各界,借助于各自的岗位,为社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服务。因此,学校应当按照社会用人需求,选择适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引导学生在多元化的环境下参与更多的团队合作,增强其适应能力与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如会计专业可借助课程综合实验与专业综合实验相结合,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会计信息资料的使用能力。实践性教学不仅能够教会学生动手能力,而且在实践中会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更好的理解和升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优化培养方案。依托实践性教学,促使学生学会技能。如会计实践性教学需要在会计基本理论学习之后对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个感性认识,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不仅充分领会会计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还要充分理解会计理论在实践中如何应用、提炼和升华,更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和研究会计理论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完善会计理论,探索更为科学、更适合国情的会计理论、会计方法;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要培养出能尽快上岗的会计实用人才,而且要为培养出有利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的会计研究型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实践性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在此基础上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果;极大地提升学生会计实务规划、成本核算、投资风险决策、假账识别等方面的职业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不同的会计工作环境。因此,应当充分给与学生进行探索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企业会计实务与会计理论研究的新项目,以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专业特长突出的学生为主体,成立改革实践性教学实验小组,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借助于实习基地单位的具体情况,可以发现会计核算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照会计理论课中所学的知识,特别是在学习会计学科逻辑体系中的《中级财务会计学》后,借助于实训环节,研究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积极性的同时,培养科研能力以及业务处理能力。在学习《高级财务会计学》、《企业会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学》后,借助于实习环节提升学生总控制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假账识别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篇(3)

在我国经济改革的背景下,推进创新创业改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国务院和教育部多次下达指令,要求高校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理念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全方位优能人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自觉性。在坚持创业的基础上,以创业开设新型企业和产业链条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改革与发展的一大特点。高校将如何开展创新创理念的推广是助推人才培养的第一步更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步骤。

一、创新创业理念的内涵

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创新创业理念要推广发展到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作为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重要支柱,必须将创新创业理念惠及广大工作者和学习者。创新创业将于将在专业教育基础上,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精神,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课堂教?W体系为基础。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教学过程,提升学生质量,改变高等教育人才培育形势。这种目标性的教学培养计划的根本内涵是,构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体系,将教育体系整体提升步入现代化教学,各高等院校在此过程中不断升华理念,深入教育改革,成功脱离传统教学的桎梏,向学生传授更加重视个人能力和素养的观念,不断强化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和意识的培养,真正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质量,这是创新创业的根本价值所在。

二、创新创业理念助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理念

高校推行素质教育,以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实际需求为基础的教育体系,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基于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高校在建设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推广。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理念的推广必须建立在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观上,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已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社会现行需要的是拥有自主创新意识的国际化人才,不但要有属于学生自己独特的意识,而且富有创新精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就必须拥有先进的理念。

(一)尊重个性化思维

培养高等院校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是教学的关键,个性化教育是各阶段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和个性发展是新型教育理念的提出的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思想。创新创业教育也要在基于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进行,鼓励和支持学生发展个性,是高校现阶段能做到的最基本的外部保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对于学生发展创新创业理念和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只有在长期的个性发展中才能塑造一个人的个性发展,形成一定的差异性,个人意志和外部环境双重影响下发展的高校学生是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教育成果。

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条件是“因材施教”,在尊重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将样板式教育彻底废除,尊重每名学生的个人意志和发展需求,尤其在其兴趣选择上要予以支持。当代高等院校学生的创新创意灵感真正来源于其对感兴趣事物的衍生,这种兴趣带动了其发展创新创业的内在动力,是其对事务深入探求研究的诱因。个性化强调不同的方案差异和个体差异,提倡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发展,倡导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思想和创新作品,这种个性教育理念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是一种先进的思想理念之一。

(二)尊重创新性思维

对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提倡创新创业思想和理念是当今教育部部门的重中之重,时代的进步性对未来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和水准,促使高校培养人才的方案不断改进,人才素质不断提升。如何做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是当前教育研究的关键,创新创业的关键是人才,人才培养的重点则是个性化发展。在尊重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展创新才是最切实的方式。

创新性是发展于个性化之上的,培养高效学生个性化发展实则就是培养其对个人兴趣的发展,一切科学研究的成功都是基于兴趣,再加上研究者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善于发现的探索性思维,在这些条件具备后进行反复总结审视才能得出新的创新。当前高等院校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敏锐观察力和探索性思维上,对于兴趣的培养不是朝夕就能形成的,这要看学生如何发展和规划自我。所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需要高校在开设教学课程和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对事物的多角度全方思索,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应用实践的基础,当一个人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之后,需要多方面的对自己进行锤炼,不断进行实验和实践,在此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和审视,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储备能力。这不仅是培养创新性发展的方式,更是提升学生自我能力的过程。

(三)尊重开阔性思维

对于如今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的国际发展趋势来讲,有必要尊重和培养学生开阔性思维能力。我国在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同时必须开阔其视野,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知识体系。真正的人才培养必须是适应实际环境的培养方式,创新创业要紧随国际潮流,人才思路和素养要与国际一流水平接轨。

在开阔的视野中进行人才培养就要了解国际形势,站在国际水平思考问题,提升文化的交流和借鉴,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要站在全面角度去进行。人才作为我国创新创业发展的主体,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必须具有个人独到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性,结合国外先进思维理念,创造出更多属于国家自己的创新性成果。不断更新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观念,使之向世界先进水平发展。

三、改革与发展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培养发展较快,但基于其起步较晚的劣势,国家教育部与各部门组织给予了高度重视。促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有以下几点:

渗透创新创业理念观念。从学生角度出发,以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为理念的出发点,贯彻学生个性化、创新性、开阔性的意识和理念。从教育工作者角度出发,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固化思想。

培育高校创新创业文化。高校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要有拥有独特的思路和视野,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应对,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将创新创业作为学校的一项传统教育来进行发展。

3、优化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多种渠道的资金支出,但如何评判保证创新创业资金实用到位是现在需要商榷的热点问题,因此优化大学创新创业支持体系就十分必要了。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 创新人才 生态环境 优化策略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这无疑是我国谋求知识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考量,是当下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时代要求。创新的最大承担者是科技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育离不开适宜的人才生态环境。“种好梧桐树,不愁凤凰来”。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是推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加快我国创新人才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自我国提出创新型人才战略后,人才创新问题受到普遍关注。但目前我国创新人才的相关研究比较宽泛,且多停留于政策层面,缺少针对性。国外对创新型人才的研究更富于针对性,更倾向于创造性人格和创新精神的关联性研究,鼓励人才自由全面地发展,从而衍生出人才生态环境问题,这是学界近年来提出的一个富有建设性、生命力的崭新课题。目前我国对于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成果主要体现在对人才环境指标体系、人才生态环境的标准及人才生态环境建设的粗略探讨上。我们应以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为根本理论指导,着眼于创新体系的构建,以提高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研究的系统性和实效性。现实告诉我们,我国目前仅仅是人口大国,人口资源的潜在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现实的人才优势,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所以,注重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建构,改变重物轻人的错误观念,以人为本,让人才的创造性基于良好生态环境的有机土壤而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二、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的系统化分析

唯物辩证法理论中的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我们分析人才培养环境体系的构成问题具有借鉴意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外因是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外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对哲学范畴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性规律,是人们分析和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对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而言,主体的相关要素――与创新有关的意识、观念、能力、人格等为内因;而来自于社会、学校、家庭等相关环境的诸多因素则为外因,二者之间对立统一,构成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由此可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还必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建设合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培育宽松自由、文明开放、友爱信任、充满活力,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之间和谐相处的系统,是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

任何主体创新的实现都需要以系统或环境作为土壤和载体,创新人才的培育以人才生态环境体系为有机土壤。生态原本是生物学概念,现代生态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着眼点是解决环境、资源、发展的问题,目的在于通过生态环境的优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最大的生态功能。借用生态学概念,人才生态环境指影响人才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1],是一个由众多因素构成的多层次、有机化的社会系统,主要包括社会物质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生态环境。如果说物质生态是人才发展的基础性条件,那么人文生态就是人才发展的本原性、根本性因素,因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性、思想性,这决定人的发展片刻也离不开,甚至越来越依赖于人文土壤的支撑。本着人文关怀的原则,探索培育、吸引、凝聚人才的生态环境建设之道,是新时期谋求人才发展的根本所在。人才生态环境是一个由众多复杂因素构成的社会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有内在规律的体系,人才生态环境的优化则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动态和谐、趋向协同创新的持续过程。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积极主动地正视人才培养、开发和使用中的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人才生态环境建设。人才生态环境是一个大的系统,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系统,是一个需要实现动态平衡、趋向和谐的协同系统。我国人才生态环境的优化,首先是优化社会物质生态环境,但更重要的是加强人文生态环境的建设,加强创新人才制度建设、机制建设、社会风气建设等文化环境建设,密切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的有机联系,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最好的社会生态土壤。

三、创新人才生态环境优化的体现

创新人才生态环境,体现在社会物质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上,从目前看,我国创新人才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尤其在社会物质生态环境上进步良多,无论是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资金、基础设施或他们的生活待遇、物质保障,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很多方面已不亚于发达国家。但我们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人文环境却相对落后,如教育体制、社会风气导向、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严重阻碍创新人才的培养。有鉴于此,在创新人才养成过程中,社会各个部门应该协调合作,高屋建瓴地从广阔的视野和时代高度对创新人才培养人文环境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设计,使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各种人文环境因素良性互动,形成和谐健康的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为导向的人文生态环境培养体系。只有人文生态环境与物质生态环境高度协调,才能科学合理地配置创新人才培养资源,进而形成全社会在创新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良性循环机制。创新人才人文生态环境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家庭环境――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环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庭教育是人才成长的第一块基石,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前提和保障,一个家庭如果对孩子的培养健康而全面,注重孩子的早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对一个人顺利成长为创造性人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古今中外许多人才的成长实例来看,家庭教育在人才早期心智培养方面的核心重要地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代替的。

家长应提高自身修养,学习教育理论,尊重教育规律,尤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为孩子营造充满自由、追求创造、快乐学习家庭氛围,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独立思考、善于动手、勇于表达等创新要素成为孩子的人格基因。首先,家长作为孩子最亲近的第一任教师,责无旁贷地具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家长要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人生导师,就要努力为孩子树立楷模,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不可低估的影响。所以,首先家长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尽可能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影响;其次,社会对家庭教育要加强关注和引导,对父母的教育知识和方法等进行宣传、培训、表彰等,对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进行研究和推介;再次,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积极正确地进行引导和培养。个性和兴趣是创新的源头,许多孩子之所以后来成长为创新型人才,实际上得益于家长对其个性和兴趣的从小发现和培养。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初始土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最温暖和最美好的摇篮。

2.学校环境――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环境

学校教育环境是环境中影响人才成长的核心因素,是全面提高人才创新素质的主体环境。学校环境既包括校园的硬件设施、绿化美化、周边环境,又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学习风气、规章制度、社会影响及校园文化活动等。创新人才成长表现的各种知识和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的塑造大多是在学校完成的,离不开学校环境的浸润陶染,因此,学校环境的创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学校应以养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为出发点和宗旨,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培养健康独立的个性,使学生在良好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成长,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及时发现和引导学生的创新学习和各种文化活动,重视因材施教人才教育规律,实行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自助式等多元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渐养成善于思考、独立思考、创新思考的学习习惯,并把动脑和动手结合起来,使创新思考、创新活动有机融合,并经过长期陶冶最后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品质。同时,学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充分发挥它们在开拓创新思维和提高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倡导开展多种文化社团和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益智怡情的各种校园文艺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灵感,训练学生的思维,磨炼学生的意志,通过这些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智慧。

3.社会环境――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向环境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创新人才成长与生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社会要形成充满创新观念、重视创新人才、尊重创新人才、支持创新人才的氛围,这样,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活动、创新产品才能有真正实现的土壤。使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创新思想得到鼓励、创新活动得到支持、创新成果得到肯定,尤为重要的是,通过整个社会对创新的社会价值及其意义的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全面肯认,促使创新追求逐渐转变为社会成员的人生理想、目标、价值,并转化为追求创新的行为。

根据创新人才发展的现实需要,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人才培养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的重要性,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因此我们要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人才建设步伐,尤其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全社会要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积极培养人才、爱惜人才,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各类人才在创业道路上都能大显身手。确立明确而一贯的社会导向,及时表彰优秀创新人才,创造健康的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社会舆论环境,进而成为社会的共同意识。同时,围绕创新人才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环境。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需要制度保障,既需要建立科学的培养制度,又需要建立合理的管理与服务制度。国家要落实人才强国战略,要有长远眼光,不能急功近利,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资力度,注重人才的全面建设,既要重视高端人才的培养和支持,更要从人才成长的基础抓起,以百年树人的深远思维培养创新型人才。各部门、各领域都要大胆改革创新人才管理体制,从实际出发,对人才的使用和管理要不拘一格,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另外,全社会还要大力培养适合人才成长的健康文化环境,把一些低俗、庸俗、恶俗的文化垃圾清理出去,在社会文化生态上为人才创新提供一个清新舒畅、适情怡性的环境。

综上所述,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的优化是一项社会化大工程,需要全社会携手同心共同迎接这个挑战。我们应认识到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的优化是关系人才培养、人才强国战略的大问题,是中华民族复兴、实现中华民族再次腾飞的强大助推器。只有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真正的创新人才,我们才能拥有光辉灿烂的明天。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 区域经济;创业人才培养;创新精神;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F470 [文献标识码] A

The Relation Between Regional Economy and Training of Talents with Entrepreneurship

ZHAN Heng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s the key symbol in estimat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level. Talents are the key to a leap growth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Therefore, talent training is to be focused to maintain steady personnel supply. In the meantim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local education requires strong support of regional economy, which exerts a direct influence to the growth of local education. By training talents with entrepreneurship, local education boosts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which provides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starting new businesses and in turn, helps the training. To facilitate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by building a pool of talents with entrepreneurship,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reforming educational ideas to encourage independent learning by students, establishing a teaching mechanism for cultivating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providing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to foster student abilities in innovation, cre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guiding student practices in starting new businesses.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 training of talents with entrepreneurship, spirit of innovation, cultivation strategy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承担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是支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其中,创业型人才在区域经济竞争中有着只管重要的作用。地方院校作为培养人才重要平台需要始终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创业型人才,以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一、创业人才培养及其特点

创业人才培养是培养出拥有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人才的教育活动。纵观国内外创业人才培养活动,创业人才培养就是在强化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改善学生创业能力,让学生拥有创业所需要具备的各种知识技能与心理素养。创业教育的主要特点即为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需求,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利用紧跟时代的教育手段与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另外,要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意识,其中包括自我意识、团队意识等,让学生能够在接受创业教育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创业技能,从而可以在创业实践中随机应变。创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创新性。创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而创新精神则是创业意识的基础。创业人才培养就是培养拥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将其创新创业意识通过产品与服务方式展现出来,通过市场来实现市场价值。第二,开创性。在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让学生对未来创业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类型的问题有所了解,掌握应对创业问题的各种技能,再经过模拟与实践的过程来优化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应对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开创性的本质就是从心理转化为行为的过程,即为创业社会实践活动。第三,时代性。创业人才培养是时展的产物,创业人才培养的目的拥有十分显著的时代特色。学生被要求拥有创新、探索、创业等能力,需要具有灵活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单单要求学生可以成长成为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公民,同时需要能够成为拉动经济发展,拥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人。第四,综合性。创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要求学生拥有基础与专业知识,拥有创业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拥有应变能力与适应能力,拥有强大的创业心理与创业能力。创业人才培养是以综合性知识与能力为主的培养活动。

二、区域经济与创业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区域经济对创业人才培养的影响

第一,区域经济能够推动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院校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式与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与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原则与着力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院校应该重视创业人才培养模型,其能够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与区域经济之间实现良性的互动。因此,院校应该始终秉持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着眼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转变教学模式,强化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升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以培养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提供稳定的创业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地方院校在培养创业人才的过程中不单单满足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就院校自身状态来拓展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2]。第二,区域经济引导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区域经济要实现发展就需要依赖拥有综合能力的创业型人才,创业型人才的创新行为将会给区域经济带来可观的经济影响,并且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然而区域创业人才的培养与地方院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下地方院校需要平衡创业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切入点,全面分析创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优化院校学科与专业的设置,合理优化创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全面发挥创业人才培养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价值。

(二)创业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舒尔茨(Thodore W.Schults)曾经提出,教育对于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教育投资能够显著提升人力资本,获得了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的技能与现代生产中应该持有的价值观与理念,全面提升了劳动生产率,进而拉动了经济发展。在众多人才资源中,创业型人才是不可多得的精英,其是区域内开创新局面、创新知识、传播知识、运用知识的重要主体,是知识运用与人力资本累积的主题,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力。因此,可以看出创业型人才对于区域经济建设,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推动经济的进步,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人才是发展的关键钥匙。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科技技术进步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成为了人才的竞争[3]。在众多类型人才中,创业人才是价值最高的人才资源之一。地方院校重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不单单是保证院校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更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创业形成不单单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拉动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纵观当前经济发展状态,创业型人才是推动经济的核心主体,是竞争力的代名词,谁拥有创新创业型人才谁拥有主动权。

三、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下的创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育理念,开展自主探索学习

创业人才培养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转变教育理念,自主开展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是创业人才培养与普通人才培养的本质区别。建立自主性教学体系不单单是针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更为重要的是针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培养模式、培养手段上需要进行改革,学生不单单要在课堂上获取理论知识,更加要在课外实践中获取实践能力。因此,院校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师教学思维与课堂传统的教学观念,有目标、有计划的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时间能力,改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创业教育机制,培养创业专业人才

在开展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创业教育机制,将创业教育当做教育重点来开展。建立一个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主的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创业能力方面要积极主动的探索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在科技制造方面需要紧密联系市场经济发展项目;在培养目标方面需要面向市场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力争与国际接轨。

(三)开展创新、创造与创业能力为一体的素质教育

创业人才培养是地方院校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教育体制,其所包含范围超出了基本素质教育所概括的创新与创造教育。创业人才培养即为要着重强化培养学生在面对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力与创造岗位的能力,并且与此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与专业技能。在创业能力培养中创新与创造能力是不可忽视的重点,是创业人才培养的源泉。因此,在创业人才培养过中必须要建立创新、创造与创业能力为一体的素质教育,从改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入手来强化创业人才的培养。

(四)指导实践开展创业活动

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环境来看,被动式的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经济环境发展的需求。在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实践性活动才是锻炼人才,提升人才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院校在开展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一系列创业活动,这一形式不单单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同时还可以使得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例如,清华大学曾经开展过创业计划大赛。该赛事利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学生围绕当前市场环境下拥有一定发展前景的产品或服务,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制作完整的商业计划,凭借创造条件来吸引资金,将所制造的商业计划推向市场。这一形式的实践对于学生来说不单单可以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检验学生对市场环境的分析、预测能力,培养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团队精神[4]。院校指导学生实践开展创业活动,能够从根源上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学生从真正的创业实践中获得创业能力,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与创业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区域经济可以支撑创业人才培养,创业人才可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在现代社会环境中要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培养创业人才,转变教育理念开展自主探索学习,建立创业教育机制,培养创业专业人才,开展创新、创造与创业能力为一体的素质教育,指导实践开展创业活动,通过培养创业人才的形式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参 考 文 献]

[1]王爱文,莫运襟.高职复合型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构建――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J].轻工科技,2014,(7):200-201+211

[2]吴晓,覃永晖.论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关系[J].求索,2010(10):102-103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创新人才;模式;高等教育;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202-02

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数量扩张的高速发展阶段后,目前进入主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建设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批的拔尖创新人才,这正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迫切要求。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各类创新人才,成为我国高校的主要任务。

一、发达国家的发展得益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欧美日主要发达国家综合国力处于世界前列,与他们长期实施人才兴国战略有很大关系,而其中的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成为了重要的人才培育手段。

美国拥有一套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如,本科生研究机会方案(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加州大学伯利克分校)、创新工作计划(普林斯顿大学)、科研学分制(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这些常态化的科研培育制度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各个高校以竞赛的方式促进学生参与科研竞赛。美国高校通过国际间学术交流、科研协作攻关等方式加强学生国际视野训练,发掘国际领先型人才。[1]

另外,学校实施奖励机制调动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设立杰出教学成就奖激励教学创新,设立项目研究经费用于教师指导本科生项目。

英国教育提倡革新、鼓励创造,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国际顶尖人才,造就了像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英国大学最具特色的是团队协作学习方式,通过交流、沟通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同时,英国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研发带动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区别于全日制大学的“工业大学”的新学校形式,激励企业与个人终身学习的需求。[3]伯明翰大学通过设计产品制造系统设计工程(PAMS)项目来实施特殊的工程教育。项目以虚拟的公司为平台,工程师由学生担任,以设计一个新产品作为项目任务,任务完成后提交工作报告。通过实施“理论―实践―理论”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人才培养。[2]

日本的大学通过理论课程的优化设置,高年级学生以独立的科学研究为主,强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能力。[4]

综合国际发达国家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创新的氛围创新人才的重要外部环境。麻省理工学院(MIT)鼓励学生去“搞怪”或搞“恶作剧”,例如,“hack”行动产生了黑客。这些“创作成果”编辑成册,有的还放进了博物馆,以鼓励学生创新。剑桥、牛津采用导师制培养学生的创新,对学生进行追问式交谈,一直到学生创意火花出现。“下午茶”是剑桥、牛津师生的习惯之一,孕育出许多最大成果。像美国、英国大学强调学生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与研究,为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环境与氛围。

二、我国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现状

科学家钱学森教授临终前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来?”这句话折射出我国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缺失问题。问题已经提出了近10年,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认为,“中国有足够的资源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但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要强调批判性思维”。斯坦福大学校长汉尼斯认为,“中国大学课程设置以讲座式为主,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学生不敢提问、不敢质疑”。从这些观点中可以看出,“缺少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瓶颈”。[5]

南京大学启用的“三个培养阶段”和“三条发展路径”的“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说,本科生要经过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的“三个培养阶段”,学生在完成专业学分之后,可在专业学术类、跨专业学术类、就业创业类“三条路径”中自由选择其一,执行个性化的课程计划。通过个性化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南京大学[6]国家物理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依托重点学科,教学科研互动,训练学生科研技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天津大学校长龚克认为[5],政府部门给予高校更多的自,给予产学研教学改革更多的空间,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将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天津大学[7]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实践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武汉大学[8]依托“三创”(创新、创造、创业)教育理念,探索构建综合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实施教学与科研、教师与学生两者互动,倡导师生交流、研讨,鼓励学生自学理论学习、积极参与实践学习一级课外活动,实施创新、创造与创业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目前,许多高校通过选拔低年级本科优等生进入创新实验班,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在导师指导下实验班的学生提前完成专业课程学习,或自主选择学科方向课程学习,进行个性化培养。还有就是成立创新能力强化班,低年级学生通过参加科技竞赛或导师的课题进行科研训练、创新实践等。招生规模大都在100人以内,招生门槛高,学生受益面非常窄。清华大学[9]设立数理基础科学班,大一、大二两年学基础,大三开专题研究课程,大四进行科研训练;北京大学[10]通过选拔高考尖子生设立元培实验班,实验班实行分段式培养,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专业教育,实验班实施弹性学制以及导师制,强调创新培养。中山大学通过高考成绩选拔100人左右的学生进入逸仙实验班,学生免试本博连读,日常教学管理采用全程导学制,促进精英人才的培养。北京师范大学[11]通过测评学生成绩,选拔5%的新生进入励耘实验班,采用贯通式培养,强化技能与综合素质,加强跨专业交流合作,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12]

三、专业内涵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条件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高校教学改革项目,是新时期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确定了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其中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成为其重要的建设内容;十二五期间,质量工程在质量标准建设、专业综合改革、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以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五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其中实施了卓越培养计划,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的专门计划。

面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提升迫切需要,促进高校形成独特的学科特色与品牌专业,十一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高等学校分批立项建设3000个特色专业建设点。部级特色专业的建设,正是国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特色专业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促进高校培养特色创新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此,我国许多高校把特色专业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形成专业优势,通过特色设计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也成为高校特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由此可见,对地方高校,尤其是工科特色专业进行创新人次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四、展望

通过这几年的探索,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有一定的改观,但培养的创新人才还是极其少数,很难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除了需要原创性创新型人才外,还需要工程应用等各类人才,各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显得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其中,针对分类型创新人才培养,尤其是对于高素质工程应用型的创新人才培养,地方高校则成了主阵地。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包含着创新人才,不管哪类创新人才,其核心要素都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地方高校在得到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质量工程项目支持下,具备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需要在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大量的复合产业发展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成,李勇,张敬,彭卫红.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与启示[J].科技与管理,2009,11(1).

[2]王延年.英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及启示[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4,(2).

[3]干武东.改革创新是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Z].今日浙江,2007,(5).

[4]韦秉兴,冯键玲,廖丽珍.日本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些主要做法[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5]唐景莉.为优材提供沃土――中国人民大学探索人文社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教育报,2010,(8).

[6]王均义,张序余,陈如松,鞠国兴,金国钧.依托重点学科,教学科研互动,培养创新人才[J].大学物理,2006,25(11).

[7]郁道银,常辽华,滕建辅,武星.加强素质教育,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1).

[8]赵菊珊.大学有效教学及教学管理的理念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5).

[9]刘红宁,朱卫丰,康胜利.厚基础 重传承 提高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J].中医教ECM,2014,33(3).

[10]谈小`,沙丽曼,张庭芳,等.从实验班到元培学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高校;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7-0017-03

人才的培养,自古以来就受到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到了近现代,这种影响尤为凸显。社会经济结构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势必对人才的需求由掌握机械的、硬技术转向智能的、软技术。人才是社会科技发展之根本,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今天,知识经济社会高科技迅猛发展,必然要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实现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突出把学生朝复合型人才方向培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掌握人才培养的科学理论,建立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必将充实、丰富和创新高校教育内容,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改革的稳步、快速、持续发展。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倡导以人为本、强调科学发展的今天,树立人的全面发展观,加大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发挥高校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对目前高校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人才学的视角,尝试对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问题进行研究。

一、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中存在的问题

复合型人才是指高校在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素养、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并得到社会认可且成功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通与专、知识传承与创新统一的T型人才。理想状态下的复合型人才是一个具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见、科学家的严谨”的人才。知识、能力、人格的复合,高技术与高智商、高情感的综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技术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结合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内在统一。

高等学校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2008年北京大学教务部主持完成的一项“大学生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状况的评价”调研结果显示,学校有近40%的学生对学校“实践课程充实程度”“注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掌握实践性和应用性知识技能”表示出不满意。以上数据可以说明,目前我国高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形势不容乐观,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重视不够、自觉性差和投入不足等,尚未将复合型人才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这也说明我们高校教育改革的步伐有待加快,力度需要加大,尤其在培育复合型人才方面尚需下大功夫。高校教育创新发展的目标,在于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当前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仍然存在明显不足,高校人才培养的功效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显得相对不足,成为制约高校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突出表现在,近些年来高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成效不尽如人意,这与高校的理论教学、实验与实训以及社会实践诸方面相互脱节、缺乏整合性有直接关系。高校基本上是延续传统的教学途径和方式,从书本到书本,脱离实际;有限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形同隔靴搔痒,远离社会生产第一线,还有课程设置过于松散,来自不同学科的课程群各自为政,各门课程独立开设,缺乏统一的专业导向。由不同的院系来承担不同学科的课程,课程之间难以形成交流与合作,难以形成课程群之间的配合,不能使每一门课程都有效地服务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这使得人才培养在教育途径上相互脱节,缺乏整合性。

另外,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以特定的职业岗位为目标,以生产对象或生产过程划分专业,强化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教育,其特点是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不足是: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在很窄的专业范围内发挥作用,缺乏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因此,培养适合新时期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如何在高校培养出更适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是我国当前高校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努力方向。

二、从人才学视角重新审视高校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工作

人才学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人才培养、成长的发展进程,从而揭示人才培养的科学本质和客观规律。人才学科学理论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才培养的本质和运作规律,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从人才学视角重新审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对人才学科学理论的本质和规律的研究,不仅能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在我国的创新发展,同时也有助于避免高校人才培养政策违背人才培养、成长的客观规律的现象。高校人才培养政策的制定、执行、反馈调节等均离不开人才学科学理论的指导,加强人才学科学理论指导对促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政策的科学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从高校的实际出发、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这是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和现实支点。各高校要立足于自身特殊的实际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不同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尤其是在地方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因此,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是科学的,具有科学的内容。复合型人才是高校为社会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者和先进文化的践行者。而复合型人才培养作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帮助他们形成多种学科交叉的综合知识和智能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当前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应把复合型人才培养作为重要目标,进行重新审视,纳入高校教育改革计划。

1. 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实践人才学科学理论的内在要求

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应符合人才学理论发展的方向,遵循人才学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重视人才培养的内在发展,是实践人才学科学理论的内在要求。

高校是知识创新、理论创新的主要基地,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要载体,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综合平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通过了解、分析社会发展和科技产业对人才、科研成果和服务的社会需求,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也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主要标准。

高校培育复合型人才,需要在系统分析高校所处的外部条件和拥有的内部条件之后,以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变化为坐标,以高校现有的条件为基础进行综合定位,才能充分有效地实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无论是人才培养层次定位,还是人才服务面向定位,或者是具体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都要坚持从高校自身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循序渐进,制订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切实可行方案。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既要把握科技发展的前沿及趋势,又要基于高校自身的基础和特色,同时要遵循人才学科学理论中人才培养、成长的客观规律;既要充分利用高校自身现有资源环境条件,又要考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合理性和相关性,注重学科、专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形成相互支撑、结构合理、特色显著、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结构,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2. 复合型人才内涵与人才学理论在人才培养方向上本质一致

人才学理论不仅蕴含一般人才培养的理念,而且包含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一般人才的培养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的融合统一,是人才学理论的最重要特征。人才学理论有助于促进培养人才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有机统一,培养出既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具有精深的科学素养,并且具有专业领域宽、创新能力强、技能应用广的未来科技人才,这也正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学理论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复合型人才内涵与人才学理论在人才培养要求和目标方向上是本质一致的。

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就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高校复合型人才这个培养目标中,“全面发展”“一专多能”“高素质”“复合型”是其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就是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通过必要的、通用的、基本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为高校复合型人才的总体培养目标服务,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服务。通过充分发挥人才学理论在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大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一批批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促使高校率先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前沿阵地,是真正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为此,高校人才培养有必要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开拓能力、职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等多方面的复合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创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出既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3. 实践人才学科学理论必须不断强化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力度

高校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赋予了高校对人才培养更大的责任。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重点,这也是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方针相一致的。

作为传播人类先进文化的高校,应担负起践行人才学理论、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任务,成为人才学理论的宣传载体、教育载体和践行载体。高校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各类人才的主阵地,又是大家学者云集的营地,应该成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领头羊。当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问题既是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容。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践人才学科学理论,坚持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主旋律,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于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要,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从实践人才学科学理论高度推进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不断创新

人才学是以人才和人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历史性、实践性和广泛性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人才现象的特殊矛盾性,即把人才现象作为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来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关于人才的本质及其在社会历史上的作用、关于人才成长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关于人才辈出规律的研究、关于人尽其才的研究等理论、应用研究。

高校作为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贯彻实施人才学教育和实践的重要阵地。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和根本任务。高校不仅需要培养出具备科研能力的学术型尖端人才,更需要培养出大量的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复合型人才。在新的历史形势下,高校坚持两手抓,一手主要是按照国家学科体系培养一批学术型尖端人才,一手重点是面向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需求来培养大量复合型人才。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以培养学术型尖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使得两方面协同,步入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轨道,这既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又是高校创新发展的出路。

1. 树立人才学科学理念,强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对学生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是贯彻人才学科学理念的重要举措和具体体现,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人才观。因此,我们在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进程中,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人才学的综合性、历史性、实践性和广泛性,切实发挥人才学科学理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

造成目前我国科技原始创新不足的因素很多,但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而看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紧迫性。因此,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在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高层次的人才质量其要求就应该更高。因为这不仅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而且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人才水平和科技水平。基于此认识,高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开展科技原始创新的最理想的阵地,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高校开展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高校作为我国教育的主要载体,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是我国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高校作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复合型人才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北京大学一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形成了秉承传统、创造卓越、质量是关键、创新是灵魂的人才学科学教育理念,其目标就是要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素质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2. 占领人才培养制高点,将复合型人才培养纳入高校改革创新体系

对于社会变革,高等教育界应该对其有敏锐的反应。高校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只有积极适应社会变革,主动吐故纳新,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稳步、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教育的永恒主题,这样的口号已经喊了近三十年。在这三十年中,我国高校切实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近几年,高校教育招生规模迅速发展,如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高校应与时俱进,适应时展,大力开展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全方位搭建人才培养创新教育平台,构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从而有效地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广西大学积极开展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跟踪社会需要、突出教学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办学特色,有利于促进地方综合性大学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根本需要。

早在1986年,美国本科生教育的重心已经逐渐地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转移到能力培养方面……阿尔弗诺学院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成为开路先锋,它最早制定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目标是:培养有效的交流能力,完善分析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完善社会交往的能力,养成理解个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培养理解当代世界的能力,培养理解和感受艺术与人文学科知识的能力。1998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下属的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全国委员会发表《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报告,提出了改革本科生教育的10条途径,明确地揭示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新趋势。

我们借鉴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的做法,并不是主张要照抄照搬国外高校的人才培养体制和模式,而是希望有助于准确了解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关情况,并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实际需求,科学和客观地确定我国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发展途径、结构类型与发展模式,为实现中国梦,振兴中华做出贡献。

四、结束语

人才培养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突出把学生朝复合型人才方向培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掌握人才培养的科学理论,建立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必将充实、丰富和创新高校教育内容,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改革的稳步、快速、持续发展。

当前,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高校应对知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由选择。与之相随,在摸索人才培养途径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必须以人才学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在人才学基础之上的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推广范式较好地解决了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有利于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英杰.美国提出改进本科生教育的二十七条建议[J].比较教育研究,1985(03).

[2]方东.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其反思[J].高教探索,2008(04).

[3]徐体高.试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框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3).

[4]叶忠海,陈子良,等.人才学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