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01 10:12:47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1)

诚如西安光机所米磊博士所言: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硬科技创业史。社会发展从自然选择到技术选择。先进的生产力必然战胜落后的生产力。创新创业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当今世界正在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信息文明迈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恰恰在于创新。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创新型人才的水平和数量的竞争,创新在竞争力上的优势得以凸显。

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只有通过科技体制的不断创新,才能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实施和过程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笔者在渭南市创新创业中心负责招商工作已有三年,在这期间接触到的项目中,能存活下来的无一例外都是有自己核心专利技术。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创新是对人的发展总体的把握,创业着重的是对人的价值具体的体现。仅仅具备创新精神是不够的,它只是为创业成功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的准备,如果脱离创业实践,缺乏一定的创业能力,创新精神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精神所具有的意义,只有作用于创业实践活动才能有所体现,才有可能最终产生创业的成功。因此,创业与创新要有机融入,相辅相成。

在近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创新”一词。他认为,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企业家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等五种情况。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影响了后来的经济、管理及工程等领域的创新研究和实践。

创新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新思路、新见解,在特定的环境中,为满足个人或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关系、环境,并能获得一定社会价值的行为,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类创新等类别。其中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无论是新思维还是新发明,都需要有前期基础,根据自己的专业或特长来选择创新领域,更容易在积累的基础上实现突破。

创新思维是创造性实践的前提,是企业竞争的法宝,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有非常重要性作用。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通过创新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新有三个层次,即基础性创新、支撑性创新和应用性创新。在上述分类中,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等是属于基础性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组织创新等是属于支撑性创新了;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则属于应用性创新。

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双创”,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前面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创新,现在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创业。

创业是由“创”和“业”二字组成。其中:“创”就是创造,即创建、创立、创新之意;“业”即是指专业、学业、就业、事业、企业、业务、工作以及家业或财产、财富等。

许多西方创业学家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市场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是一个创造、增长财富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新组织的创建过程。创业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约束,寻求机会,进行价值创造的行为过程。所以,从广义上说无论是创建新企业、企业内部创业,还是岗位创业,即在工作岗位上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发现机会、整合资源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抱负,都可以称为创业。人生就是创业的过程。

创新与创业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

1.两者是“双生关系”,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从广义上看,创新与创业是“双生关系”,两者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总体上看,创新和创业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即没有创新就没有创业;同样,没有创业也就没有创新。成功的创业离不开创新,成功的创新也往往在创业过程中产生。

2.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一方面,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手段,是创业的引领和推动力。

首先,创新是创业的源泉。创业过程中,新产品的开发,新材料的采用,新市场的开拓,新管理模式的推行等,都必须有创新的思维做先导,创业才能成功。经济学家熊彼特曾提出,“创业包括创新和未曾尝试过的技术”。创业者只有在创业的过程中具有持续不断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才可能产生新的富有创意的想法和方案,才可能不断寻求新的模式、新的思路,取得竞争优势并最终获得创业的成功。

其次,创新是创业的本质和手段。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创业的主旋律,创业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审视当今那些成功的创业者,比如联想集团的柳传志、华为任正非,还有诸如李彦宏、马云、马化腾、雷军、刘强东等,无一不是“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者”。缺乏创新的创业,即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创业中,是没有出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包含“创新”的创业,才算真正的“创业”,或者说这种创业才具有潜力和希望。

最后,创新是创业的引领。“创业”前面加“创新”二字,实质是全面引领了创业的方向性,是创新型创业、机会型创业、精益型创业和高增长型创业,创新推动创业,为创业提质增效,提高了创业的层次和水平。

另一方面,创业则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创新的实践来源和检验标准。

首先,创业是实现创新的载体。创新的价值在于创业。从一定程度上讲,创新的价值就在于将潜在的知识、技术和市场机会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社会财富的增长,造福于人类社会。而实现这种转化的根本途径就是创业。创业者是创新活动的倡导者和实现者。创业者可能不是创新者或是发明家,但必须具有能发现潜在商机的能力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创新也并不一定是创业者或是企业家,但是创新的成果则是经由创业者推向市场,使潜在的价值市场化,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其次,创业是创新的实践源泉。大量的创新行为本质就是创业实践和经验积累基础上的一种“临界点爆发”。这个“临界点爆发”既是科学研究、技术发明以及企业家的冒险精神等发挥作用的结果,更是成千上万创业者的实践和探索的结果。从这一点来说,大众创业也是一切创新的实践来源和思想基础。同时,创业又可以创造出新的创新或者深化创新。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2)

一、企业经营创新的文化内涵

无论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存在怎样差别,企业经营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始终构成企业文化最深刻的一面,并反映到企业一切活动之中。企业创新作为一种文化是指:其一,创新构成企业经营的基础,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二,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始终依赖于创新实现。其三,企业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企业创新的过程。其四,通过创新,将谋得企业与社会发展间更完美的协调一致,实现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统一。

二、企业经营创新与企业文化的一致性

1.目的的一致性。企业文化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广为运用,它是在对日、美经济和企业发展比较分析基础之上提出并受到广泛重视的。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虽有种种差别,但认为企业文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手段却是共同的。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倡导向上的价值观,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协调好企业和社会间的关系,将能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谋得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改善企业的竞争素质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这一点上,企业创新与企业文化之间无疑是吻合的。企业创新有可能带来种种收益,其基本点在于通过对现实的不断完善、否定、提高,确立其他企业未曾确立的优势。巩固和提高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获取潜在收益。可见,企业经营创新和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把创新作为一种文化建设,将能不断强化企业的创新意识,激化企业的创新动机和行为;另一方面,创新的倡导和鼓励,将能不断强化企业的创新观和竞争观,使企业文化更具生机。

2.个性强调的一致性。企业文化是一种群体意识,即共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传统习惯等,但这种群体意识,不是指完全混同于社区甚至民族文化的公共意识,而是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前提,以企业员工的认同为基础。企业文化虽然是大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其生命力却取决于其是否具有个性,即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本质特征。企业经营创新正是企业优势亦即个性的形成和强化过程。新产品的开发的目的在于我有他无,以争取新的顾客群体;产品质量的改进的目的在于他有我强,稳定和壮大消费者队伍;新工艺的采纳,新材料的使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引人等,都是为了获取其他企业不曾拥有的优势和地位,从而获得更加有利的发展机会。

3.手段的一致性。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形式丰富多彩,虽不可能全盘套用于企业创新过程,但诸如规章制度的制订,却始终不能脱离企业经营过程的工作思路。企业文化建设对协调人际关系的高度重视,以及丰富多彩的员工教育形式和竞赛方式的采用等,都对企业创新同样有效。这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所带来的最终效果是以优质的产品或劳务服务于社会,如通过“英雄的示范作用带动员工,鼓励创新成果的涌现,形成和谐的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工作行为的规范化等”。

三、企业经营创新所形成的创新文化建设

1.重视企业家的创新职能。企业家是指具有专门经营管理知识的经理人员,通常情况下是由该类人员组成的群体,而不只是指单个的厂长、经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家的行为根本性的决定着企业的行为。根据经济学的解释,企业家应当是创新者,正是企业家看到了创新潜在收益的存在而使他们成为创新活动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因此,企业家是企业创新文化形成的关键。

2.塑造“英雄”并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英雄’在西方被认为是企业文化构成的重要因素,是近似于我国企业典型、模范。先进等的一个综合概念,其作用在于使企业文化可感知并赋予其具有展示、象征、榜样的意义,因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创新具有风险性,需要坚韧不拔,富于献身的精神,它需要“英雄”来推动,更需要具有塑造“英雄”的条件,把“英雄”的塑造及“英雄”影响力的发挥纳人企业创新文化的建设十分必要。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3)

[关键词]市场结构;企业创新;述评

[中图分类号]G35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3-0120-04

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一直是产业组织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早在1934年,熊彼特(Schumpeter,1934)提出了著名的“熊彼特假说”(集中度高的市场结构——垄断更能促进企业创新)。其后,约瑟夫阿罗(Kenneth J.Arrow,1962)是第一个对熊彼特假说提出质疑的,认为垄断阻碍创新(由于存在“Arrow效应”)。近几十年来,学者们围绕着“熊彼特假说”与“Arrow效应”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一、市场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市场结构是指“影响竞争和垄断的性质和程度的市场性质”(金碚,1999),根据市场竞争程度(企业数量、集中度和进入壁垒条件)市场结构可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四种典型市场结构。在产业组织领域,主要是沿用贝恩等提出的市场结构一企业行为一绩效研究框架(SCP范式)对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行分析。由于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并不存在简单线性关系(A曲ion,2005),学者们试图通过引入行业其他特征变量进行修正完善。主要引入的行业特征变量有以下五个。

(一)技术创新特征变量

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受到技术创新活动本身特点的作用。Dasgupta&Stiglitz(1980)把技术的不确定性引人理论模型,认为竞争与创新的关系非常复杂,如果没有一些适当回报(比如垄断势力),企业不会进行创新。Gil-bert&Newbery(1982)研究表明,在获取新的专利时,现行的专利拥有者比其他竞争者有更多研发开支。Reinga-num(1983)认为,Gilbert和Newbery的结论依赖于技术创新特性,对于颠覆性的创新,阿罗效应会阻碍在位垄断者赢得创新竞争。Fudenberg等(1983)把带有记忆的泊松竞争过程引入模型,指出领导者(无论它的优势多么少)将最终在研发上获得垄断。Vickers(1993)引入创新演化的跨越性特征,认为当前落后者的成功创新并不能跳到领导者地位,而仅仅是拉近了与领导者的技术差距。Yin和Zuscovitch(1998)用一个双寡头垄断的模型分析市场结构和不同创新类型之间的关系,认为,大企业倾向于过程创新,小企业则喜欢产品创新。WeiSS(2003)认为,企业在产品容易被替代的市场和创新成本很低时会倾向产品创新,在产品存在差异的市场(竞争不是很激烈)企业会倾向过程创新。

(二)市场规模和需求弹性变量

企业创新的根本动力来自创新带来的垄断利润,但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中市场规模和需求直接决定技术机会和预期收益的大小,对企业创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Dasgupta和Stiglitz(1980)指出,市场结构和企业研发是内生决定的,市场企业数量与行业研发强度成反比,并与需求弹性成正比。Vives(2008)分析研究了市场竞争程度对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的不同影响,发现在限制进入的市场,市场竞争度(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会降低每个企业的创新努力,但在以产品可替代性为特征的市场竞争度增加会激发企业的研发努力。在自由进入的市场,市场规模或产品替代性的增大会增加企业的创新努力和产出。

(三)技术溢出变量

竞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与技术溢出有紧密联系。Spence(1984)认为.知识可以被复制转移应用,行业内溢出水平是研发激励的重要参数,高的溢出水平会降低企业研发投入。Cohen&Levinthal(1989,1990a)进一步假设企业的研发具有两个方面的效应:一个是Spence(1980)的溢出效应;另一个是能够提高企业吸收能力,高的溢出水平可能导致企业更多的研发投入,因为研发投资可以增加企业的吸收能力。A曲ion等(1997)通过一个渐进创新的模型,认为,在容易模仿或更高技术外溢时,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增长。Marimon和Quadrini(2006)认为,对竞争的限制会减少知识的积累,高水平的创新是和低水平的知识传播限制相联系的;只有在较高的技术外溢情形,竞争才能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Vandekerckhove.J.& De Bondt(2008)在一个序列决策行为的四阶段博弈模型中,考虑对称与非对称的知识溢出情形,研究行业内领导企业与追随企业的研发投资行为,认为:在对称知识溢出情形,领导企业总是比追随企业的研发投资多;而在非对称的知识溢出情形下,从领导企业向落后企业的知识溢出对于企业的研发行为有重要影响,当知识溢出较高时落后企业的研发投资将会超过领导企业。

(四)进入壁垒变量

市场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与进入壁垒有关,市场进入条件是一个影响垄断企业行为的重要的决定因素。如果进入壁垒高,垄断者将维持高价;如果障碍较低,那么价格将存在正常的竞争。如果进入门槛高,任职者没有必要立即对新技术投资,因为其现有的垄断地位不太可能受到挑战。Buttner(2006)以熊彼特内生创新增长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市场准入障碍和长期增长关系的模型,认为,解除准入障碍和放松管制,是促进创新可更为直接有效的方法。Aghion等(2009)通过一个自由进入多边熊彼特增长模型,指出:在位企业接近技术边界,可以通过更多创新来逃离进入威胁;而当企业技术落后很多时,根本没有希望胜出进入者,会降低企业的创新激励。

(五)行业环境其他特征变量

企业创新行为不仅受到市场结构本身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其他诸多特征变量,比如市场需求、溢出效应、进入壁垒、技术创新特点、产权、行政垄断等因素的共同作用。Aghion & Tirole(1994)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分析企业研发行为,除了规模、范围、垄断势力的增长对企业创新有影响外,产权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Changa和Wub(2006)建立了一个在位者和多个挑战者的最优投资模型,把生产经验也作为R&D竞争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认为。生产经验和R&D的投入都促进了技术知识的积累。国内学者对于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实证进行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产业集中度(或企业数量)有利于企业创新,过度竞争不利于企业创新(戚幸东,1998;刘小玄,2003;钟秀,2006;吴福象、周绍东,2006);企业规模对于企业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周黎安、罗凯,2005;陈泽聪、徐钟秀,2006;吴延兵,2008)。彭征波(2007)利用2000--2003年中国工业统计数据,发现企业规模、市场结构与创新之间一般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认为,单纯的产业集中度不足以完全反映产业的真实状况,不能单纯地根据与企业规模有关的特性来解释企业创新,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更加具体细致的调查和分析。

二、企业创新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大多数学者在研究市场结构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的静态研究中,通常把市场结构假设为不受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外生变量。实际上,行业内企业的创新行为对市场结构的演变有重要的影响。

(一)领导企业创新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同行业中企业之间的创新能力是不一样的,企业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也会不同。针对这一事实,研究不同类型的企业创新行为及市场结构演变。熊彼特(Schumpeter,1934)把行业类的企业分为两大类型:大企业和小企业,并认为企业创新与垄断力量是正相关关系。大企业比小企业会投入更多创新(Tirole,1988),市场结构将会趋于垄断。后来,产业组织领域的众多知名学者习惯上把行业内的企业分成领导企业和落后企业两大类,认为领导企业比落后企业会有更多研发投入,企业创新能力的差异在扩大,市场结构将趋于集中直至形成寡头垄断结构(Gilbert &Newbery,1982;Reinganum,1983;Fudenberg,Gilbert,Stiglitz、and Ti—role,1983;Aghion,etal,1997;Et-ro,2004,2006;Sutton,2007)。在自由进入条件下,Etro(2004,2006a)指出,即使行业中只有一家领导企业,也比竞争性行业的企业更具有侵略性,垄断领导企业将设置更高的产量、更低的价格和更多的研发投入,这样可能会成功阻止小企业进入市场,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Dirk Czamitzki等(2010)通过德国制造业的数据实证了该观点。

(二)不同产业阶段企业创新的影响

创新经济学者沿袭熊彼特的思想分成两种类型的产业:熊彼特模型创新I和熊彼特模型创新II。熊彼特I型产业的特点是“创造性破坏”,行业技术进入壁垒低,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进入市场建立新厂商,这时创新活动主要是以企业家和新厂商(小企业)为主,创新集中度低,是一种广度创新。熊彼特II型的产业则主要以大企业优势、创造性积累、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等为特征,主要是深度创新。Utterback等(1975,1993)在研究美国汽车、自行车、TV和半导体等产业演化时,发现在产业发展早期剧烈的产品创新产生大量新进入企业,随后是过程创新使产业组织发生变化,产业发展到最后形成一种寡占的市场结构,以渐进性(增量)为特征的产品或工艺创新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主导产品设计出现,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之间的替代变化与产业成长阶段有密切关系,提出了著名的A-U模型,揭示出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和市场结构演变的关系。Kleper(1996)把产品生命周期(PLC)与市场结构和创新的关系结合,研究了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进入、退出、市场结构和创新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研究表明:在产业发展初期,小型企业的创新至关重要;在成熟期,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对行业发展的作用更为明显,大企业持续稳定主导着创新过程(技术创新主要是一些成本节约类型的)。随着技术创新的变化,市场结构也将发生改变,由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演变成相对集中的市场结构。

三、总结与评论

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关系是复杂的,虽然国内外相关研究众多,但是至今仍无法明确“到底哪种市场结构更有利于企业创新”。但是,从最新的研究来看,市场竞争与创新之间是一种倒u型关系,过度竞争或集中度太高的市场结构均不利于企业创新。但是,在非渐进创新或创新速度很快的情形下,这种倒u型的关系也未必存在。从长期趋势来看,市场竞争和“创造性破坏”导致产业市场结构的竞争性下降,将最终形成由寡头垄断企业支配的市场结构。

虽然已有的相关研究很多,但还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局限,有待未来研究探讨。

(一)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的相互动态演变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的研究中大部分理论模型把市场结构视为技术创新的外生变量,事先设定好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比较研究其变化对于企业创新投入激励的作用。这样的假设虽然简化了研究也得出了一些重要直观的结论,但忽视了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的企业创新会影响市场结构,而市场结构是内生于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领导企业创新)的事实。

(二)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异质性特征变量尚缺乏足够的重视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创新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程度不同,通过市场结构的内生化,把企业的异质性和不对称性,不同行业的知识溢出水平差别、进入壁垒大小的差别、不同行业发展阶段的市场需求规模增长快慢不同等重要特征变量纳入一个共同演化的分析框架,能够更好地研究市场结构与不同类型企业创新行为的相互变化动态过程。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4)

企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在《辞海》的解释为:科学前沿研究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内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革新。包括科学知识的创新,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的创新,劳动技能的创新。通过技术创新,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可以创造新工艺、新技巧、新方法、新手段直至新产品。有研究者认为:科技创新是贯穿于整个科学技术活动过程中所产生新技术、创造新知识、应用新技术和新知识的科技活动,既包括单位内部研究开发的科技成果,也涵盖从国外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也有学者把企业科技创新理解为,企业因技术革命和技术进步引起的企业技术水平、产品档次和经营管理水平升级换代的过程。与产品的三个层次即核心产品(消费者所获得的基本利益或效用)、形式产品(结构、性能、技术特征、规格、款式、品牌等)和附件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相对应,企业的创新包括了核心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以及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二、企业社会责任和科技创新契合关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企业依靠科技创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已是当今社会各界取得的共识。表面上看,企业社会责任和科技创新在具体含义、立法内容、公众对它们的诉求、运行范式、实现手段等方面似乎不存在交叉。对企业运行而言,它们似乎更是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两大主题。可是,考察最近几年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失范,所引发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件,很多都能找到所谓“科技创新”的影子,如2008年中国奶粉污染事件,先是在三鹿奶粉中,后来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诸多厂家的很多乳制品种里被检测出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本是一种化工原料,用途广泛,如果制成三聚氰胺树脂,可用于塑料及涂料工业,阻燃剂、水泥减水剂等。不法分子为提高蛋白质检测值将该物质添加到了奶源中。人们如果长期摄入该物质会导致身体的泌尿系统膀胱、肾产生结石,还可诱发膀胱癌等疾患。再比如困扰中国二十多年的“瘦肉精”事件,尤其河南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瘦肉精”品种目录有盐酸克伦特罗等,此类药物因为能够促进瘦肉生长、抑制动物脂肪生长,故统称“瘦肉精”。残留在动物肉质内的“瘦肉精”被摄入人体内之后,能造成人体多种不适症状。以上两个例子中,不管是化学物质三聚氰胺,还是药物盐酸克伦特罗等物质,都可谓是人类科技创新的成果,通过不法企业和个人,这些物质被添加到食品中,引发食品安全危机。从某种角度看,这也是一种将人类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新产品、新工艺”当中,无疑也属于“科技创新”。这种不负社会责任的科技创新给社会所带来的是灾难,其社会效益是负数的。因此,我们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科技创新之间再不能认为是互不相干的课题,政府、社会公众甚至于企业需要它们之间应有良性契合性关系,以下就是两者契合所具有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因素。

(一)“政府主导型”的推进模式目前,世界上共有三种典型的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模式:公众推进型,政府推进型以及混合推进型。企业科技创新的推进模式也无非如此。具体国情的差异性会决定国家选择不同的推进模式。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路径被广泛地称为“中国模式”。其特点之一就是我们的政府是“主导型政府”或者“强势政府”,主导型政府能够集中资源,行动高效,对经济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国家政权通过对于企业的控制介入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具有中心地位。鉴于我国经济独特的发展模式,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和科技创新的推进模式不可避免地都属于“政府主导型”,靠企业或者公众都无法完成两者的推进。具体而言,政府承担着如下种种职责,如两者先进文化以及理念的倡导者,两者推进进程中大政方针、法律规章、政策文件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各种资源的分配者和整合者,不当行为的监管者和纠错者,等等。

(二)企业实践主体

它给我们人类生存和生活带来了可怕的危险,如各种污染坏境、食品安全、损害劳工权益、欺诈消费者等。但是现代社会已经不可能再像原始社会那样混乱无序,作为“恶果”制造者的企业是政府管理的对象,根据权责利相互一致原则,企业必须为其行为承担社会责任。同时,企业又是科技创新的主力,直接创造着经济价值。具体表现为,企业是创新选题、决策、融资、集成整合、风险承担和受益的主体。这些决定了它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能真正使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成为现实。因此,企业既是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实践主体。

(三)社会公众的诉求

社会利益是不同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利益。空气质量变差,天空持续不断地被雾霾笼罩;交通拥堵、江河湖海水质变差,农业过度使用化学肥料和恶性杀虫剂,食品行业化工原料的滥用;污染导致很多人非正常死亡等等许多司空见惯现象,能为社会公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得到。面对生存的严重威胁,任何有理性和良知的公民都会从内心深处发出强烈的诉求: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但是,解决我们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倒退回去,让经济停止发展,而只能在改革和发展中来进行,要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实现。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靠什么?靠经济转型,就要靠企业家微观机制的改革,来降低交易成本来实现。除此之外,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家依靠科技立国,把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在世界上取得的显著成效,业已为公众所认知。社会公众希望中国能够仿效这些国家,总结和吸收他们的成功经验,借鉴他们的先进发展模式,来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治理机制的影响

“企业治理机制的功能在于,通过有形的规则程序和无形的文化模式,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激励约束结构。”这说明,企业的治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社会责任承担以及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企业的行为活动,说到底还是由企业相关人员来完成的。企业的员工尤其是企业的所有者、高层管理人员的活动对企业的绩效产生强烈的影响,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长期命运。因此,企业家总是处于最核心的地位,企业家的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价值观。如果企业家一方面心系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心怀社会责任,同时又具有科技创新的理念和胆识。则企业既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又将赢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认同和支持,该企业就会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好公民”。这样“好公民”越多越有利于我们社会的发展。正如总理说过:“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正是反映了企业家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科技创新两者的重要影响。

三、企业社会责任和科技创新契合性的根本要求

第一,企业对利益的关切要超过其他;第二,只要是为了企业自身利益的提高,企业有可能采取一切措施。包括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形象,承担社会责任等。从根本上讲,企业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实践的开展都是需要投入一定生产要素的。这意味着,企业如果在社会责任方面过多地投入资本、人力资源、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则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要素投入就会相对减少。毕竟企业自身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因此,两者在生产要素的使用和分配方面存在有根本性矛盾。但是,根据以上论述,企业存在有同时进行科技创新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因此,统筹全局、兼顾各方,处理好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与科技创新两者之间的矛盾,既是企业在自身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政府、公众等对企业的期望和要求。我们在此对当今我国努力构建两者的契合关系提出几点根本的要求。

(一)符合国情、适应企业

我国的企业数量大,所有制结构复杂,发展水平各异。有很多科技创新的能力强、领先于世界的先进企业。但是大多数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中国在自主创新和高技术领域形势非常严峻,我国已经迈入了科技大国的行列,但距离科技强国却强差人意。我国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在世界上只是中等偏上水平,与其大国地位很不相称。而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也存在着认知程度较低,忽视企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不足等问题。总之目前,我国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责任承担水平整体都比较低。反观欧美、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企业科技创新和社会企业责任上,无论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着很大成就。因此,认识到我国在这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出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情况的战略、方针和计划,就显得弥足珍贵。譬如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处于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在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和科技创新方面就应该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就应该成为主力军、风向标、驱动器、领头羊。而对中小民企而言,却存在有风险承担能力差,实力弱,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其承担社会责任和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应该让这些中小型企业承担合适的社会责任,以及实现力所能及的科技创新目标。

(二)严防底线、相互依托

毋庸置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在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和科技创新这两方面的利益诉求上具有矛盾性和复杂性。比如企业,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终极目标,这似乎成了一种共识。因此,企业为了达到其目的,可能会置社会责任和科技创新于不顾,依靠走牺牲环境、消耗资源的捷径,求得片面的、短期的经济利益。但是,社会公众可能考虑的只是希望享受蓝天白云、风清气爽的天气,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水,会对企业罔顾社会责任的行为痛恨不已。而某些地方政府却更多地考虑GDP的高速发展,而不断地会去平衡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诚然,三者利益需要平衡。但问题在于,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政府在追求GDP过程中运行,这其中有没有底线?需不需要底线?我们认为应当有一个普适的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国计民生,即一切应以不危机社会公众的生活和生存为底线,以不危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底线。当然这里面需要制定具体的目标和标准。比如在食品、环境安全方面,企业至少要给社会公众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饮食;不污染环境、不去危机社会公众的干净健康的生存空间,其次才是其他。以上可以称之为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这些基本责任应该优先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优先于GDP的发展。正如新华网曾经警告社会说:残酷的现实告诫我们,当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成了奢侈品,那么要GDP又有何意义?正是一语中的。技术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技术冒险的过程,不加以适当控制的冒险更是一种以人类整体利益为赌注的巨大。因此,技术创新过程也应该有自己的底线。其底线跟上面的应当是相同的。如果创新出来的技术,不为人类造福,反倒为社会添祸,创造出来的能量是负能量,此种科技创新同样没有意义。不过,往往有很多科技创新本身没有对错之分的。如三聚氰胺等,让没有道德良知的人利用起来,祸害人类,这其实不是科技创新的责任,而是利用科技创新的人的责任。

(三)理念先行、制度保障

有研究者调查表明:目前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一词还是较为陌生的。这当然不能说明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没有认知。相反,公众对企业应当承担经济、法律、环境保护等相关责任还是有相当意识的。从这个层面论,企业社会责任可分为观念上的和实践上的;观念上的社会责任要求整个社会成员都应该有这个意识,尤其企业更应有如此的意识。作为公共管理的政府必须通过宣传或者其他活动让企业主动或者被动地接受这个观念。同样的,科技创新的观念也是需要培养的。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不竭的动力,经济发展的源泉,更是一国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其有如此重要地位,培养全社会要有科技创新的观念,形成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应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之必须。而要实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科技创新,没有制度保障是无法完成的。我国经济学家林毅夫说,制度是发挥技术潜力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我国政府制定了大量的制度,从法律层面、金融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社会整个行业以及区域协同等方面,来保障两者之间的实现。

(四)公众参与、集成合力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5)

关键词:工商管理创新;企业转型发展;关系

前言:

在新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工商管理的创新工作保障了企业进行转型发展的环境需求,也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有效监督,全面的保障着企业转型发展的顺利实施,要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全面的理解,以更好的实现工商管理的创新工作提升和企业的顺利转型发展。

一、企业转型过程中工商管理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水平不高

在当前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于开展工商管理的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不能正确的发挥出工商管理工作的良好作用,从而造成大多数的企业中开展的工商管理工作水平较低,不能很好的保障企业顺利的实施转型。比如,在进行企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工商管理水平较低,不能对市场进行准确的分析,造成对转型的方向模糊,市场定位不准确,甚至对用户的实际需求也不能很好的进行把握,造成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更不能充分的发挥出工商管理的组织协调作用,造成企业严重的损失发生,甚至还会导致企业转型失败,从而面临破产的危机。

(二)管理模式落后

在当前的大多数企业发展过程中,已经认识到市场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意识到企业进行转型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对工商管理工作的创新还不能很好的进行开展,采用的管理模式,考核机制和培训体系还是原有的传统方法,在当前的环境下已经不再适用。另外,原有的工商管理团队中存在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能力不足的现象,也成为制约工商管理工作水平较低的主要因素,需要不断的对工商管理工作的模式进行创新,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优秀团队,来保障企业的更好转型发展。

(三)市场定位不准

在当前的企业发展过程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要结合市场形势,自身发展综合的制定转型的战略方案。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找准转型发展的市场定位,如果定位不准确,将会严重阻碍转型后的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障碍。在当前大多数的企业转型过程中,由于开展的工商管理工作水平较低,不能很好的为企业转型提供科学的指导,造成企业在转型中盲目跟风,始终处于被动的发展状态,不能对自身的未来发展进行准确的定位,严重阻碍了企业顺利的转型发展。

二、工商管理创新工作在企业转型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为更好的保障工商管理的创新工作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保障企业转型的顺利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一)更新管理理念

工商管理工作的创新一定要从理念的创新上开始,只有管理的理念不断的创新,才能保证所有工作得到创新开展。在进行工商管理理念创新的过程中,企业要根据市场发展的整体形势特点,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从创建一致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中进行理念的创新建立。比如,在某企业的发展中,充分的利用了工商管理的保障作用,大力对工商管理理念进行了创新。该企业对原有的工商管理工作队伍进行了“大换血”,将其中思想固执、落后的人员进行更换或劝退,并从专业的高校中挑选优秀的管理人才,补充到当前的队伍中,大大提升了工商管理工作的先进性,从而顺利的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二)强化服务职能

在企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工商管理的创新工作一定要充分的服务职能上大做文章。比如,在某企业的转型发展过程中,作为一个服务型的企业,如何更好地在新的信息时代做好各种服务工作,是该企业转型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为此,该企业大力的发挥出工商管理的服务职能作用,从前期的转型中,对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建立完善的调查方案,将新形势下用户的服务需求,服务形式进行了有效的分析,然后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服务工作,创建了一个良好的企业转型发展环境,并形成全方位的保障系统,加强做好各种服务工作,实现了该企业顺利的转型发展目的。

(三)建立政策体系

在进行企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政策支持。工商管理工作的创新开展,要和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紧密的配合,合力对企业转型发展制定各种保障的政策,从中央政策的落实执行,到地方政策的完善补充,形成政策、市场、企业良性的发展循环,为企业的转型发展做好各种政策的保障。

(四)创新管理模式

在进行工商管理模式工作创新的过程中,首先,要与相关的领导、管理部门加强合作,对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等规定进行更深入的认识,结合企业的发展,制定出能够适用于企业发展的各种实用性方案,全力的保障企业实现顺利的转型。其次,要不断的对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进行创新,提升综合能力。最后,要做好工商管理工作中的培训工作,实现企业转型过程中各种能力、素质、知识、技能的及时培训,保障企业顺利的转型,实现长远健康的发展。

(五)优化产业调整

企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要能够结合市场的发展需求,社会的整体形势,更合理的配置各种资源。比如在一些污染性強的企业中,一定要从企业产业调整的方向进行不断的转型发展,根据国家政策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综合各种资源,保证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朝着更环保,更节能的方向进行产业的调整,实现企业产业优化的过程中,顺利转型的效果。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6)

关键词:社会资本;知识转移;创新绩效

中国分类号:F 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758(2012)05-0412-06

企业社会资本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许多企业都在努力地构建社会资本网络,以期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虽然许多学者相信知识转移在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到了中介作用,但极少有研究进行实证结果分析。我国转型经济正式制度缺乏的特点也导致了非正式制度(社会资本等)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资本”为企业构建网络并利用网络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从资源的角度来看,企业也通过知识转移得到知识和经验,丰富了企业创新所需的稀缺资源,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于是,企业社会资本、知识转移是否对创新绩效有影响?它们的影响机制是什么?这些都是我国企业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本文将主要研究知识转移如何在企业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并在理论研究的同时为企业实践提供参考。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研究思路或分析工具始于社会学研究,后经诸多社会科学家共同努力,现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范式,并极大地扩展和推动了当前社会科学研究。Nahapiet&Ghoshal(1998)将社会资本划分为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三个维度,这个划分也成为后续社会资本量化研究的主流分类依据。知识转移是当下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Szulanski(1996)就将知识转移定义为“知识源”同“接收方”在组织内部或组织间的知识交换过程。综合上述理论,本文将企业社会资本划分为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认知维度三个维度进行测量,并分别论述它们与知识转移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1.企业社会资本与知识转移

(1)企业社会资本结构维度与知识转移

社会资本结构维度是指社会关系网络中个体间的联系的方式和结构特征,其测量主要采用网络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对象则是网络的联结、网络如何配置以及一些特别的网络型组织。伯特的结构洞理论指出组织特殊的网络位置会为其带来极大的利益,即一个企业与其他两个企业存在联系,而这两个企业间却不存在联系时,这个企业就拥有了结构洞,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异质性的知识,从而形成竞争优势。这就意味着拥有高强度和高密度网络联结的企业更容易进行知识转移,在同样条件下,企业吸收知识的能力(知识转移进行得顺畅与否)与其所关联企业的数目成正比。因此企业利用外部资源开发和获取新知识的程度受嵌入到这些关系中社会资本数量的制约,社会资本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深度、广度和效率有着提升的作用。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网络互动)为知识转移提供了平台,从而促进了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成功。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1: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对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企业社会资本关系维度与知识转移

社会资本关系维度是指通过交易关系创造和利用的资产,是衡量这种行为的标准化维度,包括存在于关系中的信任、规范、认可、隐私等属性。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进行研究,首要关注的就是信任,信任是企业的一种关键资源,产生于“关系”(相互的联系),同时关系程度又反过来影响信任程度。信任使知识转移的双方有意愿进行知识的共享,使企业双方确保共享的知识能够成功地转移,不会产生挪用或外泄现象,有助于知识转移的最终完成。由此可知,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与信任水平成正比,而信任水平有助于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成功。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2: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对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企业社会资本认知维度与知识转移

社会资本认知维度是指关系双方通过共同的认知(一般指通用的语言、编码等)进行沟通的通用的系统资源,为关系双方提供共同的意见、理解和秩序。Adler&Kwon(2002)在对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的分析中提到,置于这种关系中的双方,不是将单个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而是把关系各方共同的目标或者任务放在第一位,体现出了这种关系的一致性。关系各方对任务目标和过程能够保持相互的赞同和理解,体现出了这种关系各方的共同愿景。这种共同愿景在关系成员的合作交流产生误解的时候,能够促进交流、化解误会。由此可见,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能够使关联企业双方减少误会并沟通顺畅,从而促进高频度的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加紧密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网络中如果关系双方个体能够共享双方的语言,则双方可以更加顺畅地进行交互活动。同样,企业间如果具有共享的语言平台,同样可以促进企业间知识信息的交流获取。所以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对知识转移是有着推动作用的。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3: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对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企业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创新成为企业能否在激烈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多数研究显示:企业通过与外部企业的合作以及企业内部网络的交流,促进技术知识从外部向企业流入和在企业内部的吸收和流动,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水平和创新绩效。

在Nahapiet&Ghoshal研究的基础上,Tsai&Ghoshal(1998)在对公司内部部门企业社会资本的三维度与知识转移、产品创新的关系的定量研究后,得出了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交互作用)和关系维度(信任)影响部门企业的产品创新和绩效的结论。Yli-Renko等(2001)发现社会资本对新创企业通过与核心客户间的知识转移变得容易,正是这些知识的获取推动了新创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和绩效的提升。Maurer等(2011)实证研究了德国机械工程行业,得出了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对企业的成长和创新绩效均有正向关联的结论。国内研究中,张方华(2004)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是通过企业的信息、知识和资金获取来实现的。韦影(2005)则提出了企业社会资本三个维度通过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而促进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的框架模型,并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定量研究。所以,通过社会资本获得所需资源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4: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5: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6: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

企业创新是一种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的技术活动。杜德克就提出企业创新过程本质上就是利用现有知识产生新的知识,这种产生新知识的过程就是企业内外部知识的识别、获取和整合的过程。因此,企业创新也是知识转移和形成的过程,同时组织间有效地知识转移能够提高组织价值。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创新往往牵涉多个领域,单个企业不可能从其组织自身获取创新所需的全部知识资源,而知识的转移和交换则成为解决企业创新资源匮乏的重要方法。

知识转移对创新成果和过程都起着作用,体现在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推动创新成果的产生,因为它促进了专业知识资源的集成和组合。Cavusgil等(2003)验证了隐性知识转移对创新的作用,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关系、合作经验、隐性知识转移等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绩效显著相关。Cassiman&Veugelers(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团队与关系组织间进行频繁的知识转移对提升组织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通过知识转移在外部获得的知识比内部获得的知识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更强的作用。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如果企业能够从外界获取多样化的技术知识,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7:知识转移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综合企业社会资本与知识转移、企业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三组关系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8:知识转移在企业社会资本作用于创新绩效的途径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二、研究方法

1.样本和数据收集程序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特点,同时为了保证问卷数据的效果,笔者采取了多种方式收集问卷数据。首先,依托学校的便利资源,向所在高校的MBA和EMBA班的学员发放问卷,学员大多为企业中层以上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问卷的填写质量。其次,将问卷发放给各地的同学,让他们在各自企业中帮忙收集问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地域、企业性质和产业性质的多样化,避免了问卷数据的局限性。最后,通过在专业市场调查公司的同学,利用工作的便利条件,帮助发放问卷,提高了问卷的回收率。这样,共收到问卷226份,其中有效问卷206份(有效率91%)。从被调查企业规模来看,50人以下的有26家(12.6%)、50~150人的有18家(8.7%)、151~300人的有23家(11.2%)、300人以上的有139家(67·5%),可见样本企业的抽样分布较广,达到统计研究的基本要求。从被调查者在企业的职位来看,董事长或总经理5人(2.5%)、高层管理人员11人(5.3%)、中层管理人员117人(56·8%)、其他73人(35.4%),被调查者65%以上为中高级以上职称,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本研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最后为了保证问卷结果的严谨性,对研究的被试对象进一步地进行筛选,选取企业中研发或创新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的填答问卷,最终采纳问卷186份。

2.变量的测量

本文涉及的变量为解释变量(企业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被解释变量(创新绩效)以及中介变量(知识转移)。本文对变量的测量采用Likert五级量表,基于前人大量相关研究,结合调研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次使用验证的成熟量表,总结出本文使用的量表。

企业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的测量如下:结构维度参考了Szulanski(1996)、Yli-Renko(2001)、Inkpen &Tsang(2005)等开发的量表,包含“我们与关联企业相互间沟通频繁;我们经常派遣一些人员到关联企业学习”等9个项目。关系维度参考了Adler&Kwon(2002)、Maurer(2011)等开发的量表,包含“我们信赖关联企业可以顺利地履行他们的责任;我们信赖关联企业可以专业地开展他们的工作”等7个项目。认知维度参考了Tsai&Ghoshal(1998)[4]、Gulati(2000)等开发的量表,包含“我们与关联企业有较为一致的战略目标;我们与关联企业通过共同语言和知识实现有效沟通”等4个项目。

知识转移的测量参考了Maurer等(2011)Ⅲ的量表,包含“我们从关联企业那里得到很多新的或重要的知识;我们从关联企业那里学习到了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同关联企业的合作提高了我们的创新能力和技能”等5个项目,要求被调查者根据企业近两年的状况来回答。

创新绩效的测量参考了Cooke&Clifton(2003)、张方华(2004)的量表,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包含5个项目的量表:新产品开发的数量、新产品开发的速度、创新产品的成功率、新产品产值占销售总额比重、申请专利数情况,并要求被调查者根据企业情况如实填写。

3.研究方法

对问卷回收数据,本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相关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等。本文使用的分析软件是SPSS for Windows 20.0版和AMOS20.0版:SPSS 20.0统计软件主要对假设模型中各变量进行信度分析、因子分析;AMOS 20.0软件则对各假设模型的拟合度和相关假设进行检验。

三、研究结果

1.测量模型检验

本文在对大量中外文献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在提取相关研究测量的成熟量表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笔者还多次与部分调查对象和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对研究设计进行探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研究框架和数据测量上不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信度和效度问题。但为了保证本文的科学严谨性,还要对题项进行信度分析和因子分析。在对所有变量进行探索式因子分析中,30个题项代表了5个因子,解释了总变量的73.5%。所有变量的Cronbach's系数都大于0.70。其中企业社会资本结构维度0.837、企业社会资本关系维度0.923、企业社会资本认知维度0.827、知识转移0.813、创新绩效0.851,显示出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因此问卷设计题项可以全部保留。整体结构方程测量模型的拟合指标如下:χ2(3)=8.137,p

表l显示了本研究所有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皮尔逊相关系数。所有变量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其中,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与知识转移显著正相关(r=0.563),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与知识转移也显著正相关(r=0.582),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与知识转移显著正相关(r=0.527)。类似地,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认知维度与创新绩效也显著相关(r=0.471,r=0.456,r=0.429)。最后,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r=0.456)。

2.结构模型以及假设的验证

为了对本文的假设进行验证,利用AMOS20.0软件,使用结构方程(最大化似然估计)法来检验。为了获得最佳匹配模型,把相关数据分别代入完全中介模型和部分中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在企业社会资本、知识转移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完全中介模型中,企业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通过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间接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部分中介模型是在完全中介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企业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对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路径。完全中介模型中y2/df、GFI和RMSEA三项指标(分别为9.618、0.734、0.087)均不符合检验标准;而部分中介模型中y2(3)=8.264,p

表2显示了部分中介模型各路径的参数拟合结果,从结果可以看出本文的8个假设均得到了证明。具体来说,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和知识转移正相关(β=0.363,ρ

四、结论和讨论

1.研究结论

本文将知识转移作为中介变量,作用于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企业社会资本、知识转移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通过文献梳理构建相关理论模型,通过对样本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企业社会资本通过知识转移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这一结论。该结论具体分为三个方面:①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的创新具有推动作用,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②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认知维度,通过影响知识转移进而影响企业创新绩效;③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的影响。

从对模型各因素的分析结果来看,企业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相关作用。本文的核心假设——知识转移在企业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影响机制中的中介作用——也得到了证明。

2.理论与实践意义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7)

关键词:金融创新;国有金融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机构利用新的观念、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法或组织形式,来改变金融体系中基本要素的搭配和组合,推出新的工具、新的机构、新的市场,提高金融资产的流动效率,使规避风险和追逐盈利达到高度的统一。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创新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第一,金融创新是我国国有金融企业现阶段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国有金融企业目前的经营业务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不利于金融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国有金融企业存在问题较多,如资产负债比例不合理,不良资产占比重高,存在“短存长贷”的矛盾,此外金融企业经营风险加剧,盈利水平不佳,在与外资金融企业、地方金融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这种背景下,金融创新对国有金融企业的意义显得更为重大。金融企业业务的创新和金融工具的合理配置,是国有金融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金融创新将给国有金融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是提高国有金融企业竞争力的保证。现代金融企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以市场化、多样化、综合化为方向,因此,国有金融企业金融创新必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加速推动业务多样化、综合化。金融企业业务多样化、综合化是指金融企业不断开拓新的负债、资产及中间业务领域,扩大业务范围,增加业务种类,拓宽服务渠道,提高经济效益。从负债方面来说,金融企业要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开拓新的负债业务领域,以增加其资金来源,金融企业除通过存款、借款等传统的负债业务来吸收资金外,还应创办新的存款账户、并开办信托、、信用卡等种类繁多的吸收资金来源的业务,使金融企业的负债业务从专业化逐步走向多样化。从资产业务方面来说,金融企业要从贷款等传统业务向经营证券投资、不动产抵押贷款、房地产信贷投资、消费者信贷等多种多样的资产业务发展。

国有金融企业已感受到内外资金融企业竞争的压力,我国国有金融企业在金融创新上存在不足,为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针对目前国有金融企业在制度、与客户关系创新方面存在的明显不足,必须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国有金融企业的金融创新。

一、国有金融企业与客户关系创新的思路分析

目前金融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主要存在这样以下问题:其一,一些金融企业与客户关系的重点是吸引新客户,而不是创造现有客户的满意。而创造现有客户的满意恰恰应当是国有金融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重点。现代的竞争是网络间的竞争,具有牢固的契约和忠诚关系的顾客是构成国有金融企业竞争优势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吸引新客户的成本远远高于维系现有客户的成本,现有客户是金融企业主要的利润源,根据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只要降低5%的顾客损失率,就能增加25%―85%的利润。其二,能够为金融企业带来效益的客户群不稳定。一些金融企业在建立和保持客户关系方面,不仅在营销战略重点上存在问题,而且其方法主要是向客户的决策者提供财务利益,这种方法不仅层次较低,而且极易被模仿。由于金融企业间的业务和服务的同质化,在金融企业间竞争激烈甚至是在无序竞争的条件下,真正能够为金融企业带来效益的客户群并不稳定。受利益驱动以及其他各种关系的作用,客户群经常摇摆于各家金融企业之间,这不仅使客户对金融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不断提高,使金融企业开拓市场的成本迅速上升,效益进一步下降,而且由于各家金融企业相互间的信息封锁和企业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对金融企业保密,从而加剧了金融企业的风险。其三,金融企业的客户关系“空壳化”。一些金融企业的客户关系主要建立在向客户的决策者提供财务利益的基础上。严格地说,这种关系还不是金融企业与客户的关系,而是一种个人之间的关系,即所谓的“朋友就是生产力”。这种建立和保持关系的活动将本属于金融企业和企业的资源异化为个人的资源,即使可以假设金融企业和客户的领导者品质很好,不会利用这种关系为个人谋取私利,也可以肯定它将导致金融企业客户关系的“空壳化”。一旦掌握这种关系的领导者离开现有岗位,这种利用大量投资建立的关系就可能丧失或转移到竞争对手一方。这对任何一家金融企业来说,都不能不是一种现实的威胁。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存在的这些问题既是金融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的重要标志,也是阻碍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因为金融企业市场营销的战略重点是发展新客户而不是创造忠诚客户,难以形成以维系现有客户为目标的营销战略,难以高度重视提高金融企业内部以市场导向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创造客户高度满意的客户服务的水平。而且将客户关系建立在个人关系基础上,即使金融企业的管理者不是主观上抵制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客观上也必然对其轻视或忽视,这对金融企业的持续发展显然是十分不利的。

为此,目前可从以下几方面创新金融企业与客户关系:一是树立质量、服务和营销融为一体的关系营销观念。按照这种观念,“质量”从以“符合规格标准”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来定义,客户的期望是衡量金融企业工作质量的标准,质量标准必须从客户的角度决定。同时,客户服务应当成为金融企业“与客户及其他市场主体建立联系,从而确保长期互惠的关系得以巩固”的活动。通过这种“全面质量”和全方位的客户服务,创造高度的顾客满意,培养忠诚客户。在这一观念基础上,国有金融企业应该形成以一套基本的价值观念和信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即在各级行的各种决策中,始终要将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创造高度的顾客满意,并通过内部市场营销和CI导入,把这一思想贯彻到金融企业内部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员工,使整个金融企业紧密围绕客户满意这一中心运行。二是科学地进行目标市场选择和定位。金融企业市场细分是界定独特客户群的过程,也是正确地进行目标市场选择的前提。在这方面,金融企业应按照关系营销的要求,根据市场竞争和客户的实际情况确定标准,使每个理想的细分市场具有共同的价值,即由追求共同的一系列利益的顾客组成。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金融企业应全面了解每个细分市场上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弱点,正确地分析自身的竞争优势,并依赖于自身相对于竞争对手的长处和资源,寻找向客户传递卓越价值的机会,确定自己的市场目标,选择正确的目标客户策略。各商业银业必须充分地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为选定的细分市场设计特别的营销组合,使营销策略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金融企业选择目标客户的过程,也是发现目标客户没有满足的需求的过程。金融企业对这种营销机会的认识和把握,既有利于提供更高层次的客户满意,也往往是金融企业创新的开端。金融企业的定位,是其价值计划即金融企业在所选择的细分市场上对其客户所作的全部承诺的组成部分,它是客户的需要、需求与金融企业所具有的独特能力的准确交叉。其基本思路是,金融企业科学的价值定位专注于实现客户心中所期望的地位,塑造在产品和服务、员工、形象方面所具有的、能够识别、开发和沟通的、目标客户能够感觉到的、比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更好、更有特色的差异性优势,从而为关系营销战略奠定基础。三是完整制定和全面实施关系营销战略。关系营销的基本策略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关系营销是企业通过将财务利益增加到顾客关系中去,以此来创造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第二层次的关系营销是企业在为顾客增加财务利益的同时,更注重为顾客增加社会利益,即企业在了解特定顾客的需要和愿望基础上,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个性化和人格化,来增进企业与顾客的社会联系。第三层次的关系营销是企业在为顾客增加财务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同时,再与顾客增加结构联系。例如金融企业为其主要客户提供特定的设备、软件或计算机联网,帮助客户理财。对创造忠诚顾客的目的而言,上述这三个层次策略的关系不是平行的,而是递进的。当企业与顾客真正建立起结构性联系时,顾客也就转化成了忠诚顾客。事实上,金融企业的关系营销战略应该是完整的体系。在正确地确立关系营销观培养成为忠诚客户为目的的基本价值观和信念,建立新型金融企业文化的同时,还必须完整制定和全面实施关系营销战略,提供具有长期价值的活动而使客户长期和持续的满意来培养忠诚客户,建立新型的客户关系。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金融企业制定实施关系营销战略的重点应该是迅速推进第二层的关系营销,即根据客户的需求,通过发掘自身优势实现多方位创新,全面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为客户增加社会利益,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个性化和人格化,增进金融企业与客户的社会联系,同时为客户增加财务利益。在条件具备时,有重点、分步骤地开展第三层次关系营销,即与客户建立结构性联系。这样才能使金融企业真正掌握客户资源。此外,金融企业对客户的关系营销,需要有对内部员工的关系营销即内部营销作为基础性条件,它们是关系营销体系中密切相关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在金融企业中开展内部营销,建立新型的员工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和鼓励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对内部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就目前状况而言,国有金融企业加强对员工素质的教育和培训,其内容的侧重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进行创新观念和知识的灌输、教育,使员工真正实现观念的转变,掌握金融企业关系营销的基本知识,从而使其能够自觉地、创造性地开展关系营销活动。另一方面,切实进行关系营销技能培训、业务特别是创新业务培训和规范化服务工作培训,使员工能够掌握和运用营销技能,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档次,真正为客户提供令其满意的高质量的服务。

二、国有金融企业制度创新的思路分析

(一)国有金融企业经营机制创新,重点是要加快国有金融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

目前影响国有金融企业业务创新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是体制创新滞后,现行的产权制度已经严重窒息了国有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改革国有金融企业的产权制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最可行的方案就是对国有金融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这一点也已成为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识。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强化国有金融企业盈利动机和风险防范意识最根本的途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国有金融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成为金融创新的积极参与者。

(二)国有金融企业激励机制创新,中心是要完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使用机制

金融企业业务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向特定客户提供一些高智力投入的个性化极强的综合服务,诸如综合理财、财务顾问,投资金融企业业务等,这些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支撑。未来的金融企业既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不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而是信息、知识密集型产业。决定金融企业竞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将不是高楼大厦,资金规模和机构网点,而是金融企业全体员工的素质和知识水平。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在业务创新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的激励力度,激发员工业务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国有金融企业监管机制创新,核心是要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国有金融企业进行创新的目的不是为了对抗管制,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以获取更多的收益。所以,国有金融企业应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强化风险意识,把回避风险作为创新的首要内容和任务来对待。作为中央银行来讲,只要不违背国家宏观金融政策,对国有金融企业的创新应抱支持的态度。同时,要把监管的重点放在业务创新的风险防范上,进行平稳的宏观调控,营造一个良好的金融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1、杜爱文.论国有金融企业业务创新与服务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2007(2).

2、杨放.金融创新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J].财经问题研究,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