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8 17:25:27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篇(1)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探索,成效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各大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及功利化思想的影响,部分高校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划上了等号,没有专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机构,只有在组织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级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时,才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组成临时管理机构,并且仅对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支持,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缺乏持久性,培养机制与时代要求不符。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持久有效,我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进行了大力改革,在建立创新管理机制、开放创新实验室、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服务。

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助于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来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内容,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之中,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整合优化成有机的整体,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要由管理部门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两部分组成。管理部门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科研处、招生就业办公室等相关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整体规划和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规划和审查科技创新课题的开展、资金的使用等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各系部抽调文化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成,主要负责研究本校大学生科技活动发展的方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进行甄别与推荐,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技术指导,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评估等指导工作。

2.建立24小时开放的创新实验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综合性高、应用性强的学术研究活动,从而对实验场地、设备等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固定的实验场地和必要的仪器设备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我校开放所有本科实验室,建成了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系统,统一协调管理实验资源的使用。此外,在整合现有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建成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除了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外,还采用了门禁、监控等安全防范装置,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固定、便利、安全的场所。

创新实验室坚持开放性和自主性原则,开放性是指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开放、实验仪器等资源全部开放,由专职实验员负责实验室的资产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等;自主性是指学生处于创新实验的中心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组队、选择课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结果等。创新实验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解决必要的经费支出。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设立,解决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必须的经费支出,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基金的使用以课题为导向,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按照“理论结合实际、鼓励技术创新、突出研究重点、注重应用实效”的原则选择课题,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思想观念,按照课题的实际需要,对立意新颖、实用性强的课题适当增加经费额度支持,所批准的资助经费将按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合格、结题答辩三个阶段分别划拨50%、30%、20%。

近年来,随着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都有较大的增幅,但与学生人数和活动数量增加相比,远不能满足深入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因此,我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邀请企业参与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提供了又一资金来源,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广泛的研究课题,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源,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设立综合教育学分,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

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为了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我校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实际制定了《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包括教育管理、科技文化创新、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及自选活动等五个方面,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综合教育学分方可毕业。综合教育学分每学年审定一次,由所在系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定审核,院学生工作委员会最终审核确定,并记入学生本人档案。综合教育学分是推荐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定奖学金等大学生评优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未修满当学年综合教育学分者,取消该学年各种评优、评奖资格。综合教育学分的设立,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篇(2)

关键词: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一、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倾向市场需求

倾向市场需求这一问题是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存在已久的理念,这一理念认为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倾向于市场需求,也就意味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这种对待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想是非常片面的,只是一味地将创新型人才与市场需求联系起来,而没有考虑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质与目的。

(二)轻视人才储备

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企业发展目标的现代社会中,人才的储备在企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非常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其一,企业将人才储备看作是一项无关紧要的投资,这种投资对于企业的整体运营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也无法为企业的实际经营带来可以感知的经济效益;其二,人才储备是一项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的工程,如在企业遇到市场发展机遇或扩大生产规模等,这种只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发挥出作用的人才储备工程对于企业而言,消耗的时间长,投资的成本较大,使得企业并没有将人才储备提上主要的发展目标中;其三,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发展中,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市场发展格局与态势,而在这种变化着的过程中,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无法跟进时展的节奏,使得企业在人才储备工作中花费更多的成本。

二、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分析

(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创新能力不强

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人才队伍总量不足、创新能力不强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创新型人才队伍数量较少;其二,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数量与企业所提供的岗位成反比例关系;其三,创新型人才难以实现本职岗位的创新;其四,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无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五,创新型人才的创新与企业实际工作不相符。

(二)创新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人才创新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企业未提供相应的创新环境;其二,企业所提供的创新环境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较大;其三,企业未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其四,企业所提供的创新环境无法达到创新所需要的环境要求。

(三)创新标准不够明确

创新标准不够明确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企业所培养的创新人才的标准不够突出;其二,企业所要求实现的创新结果不够突出;其三,企业创新主体创新的方向不够突出。

三、我国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机制

(一)形成人才培养市场化理念

形成人才培养市场化理念需要做到:其一,对市场化的理解与认识。没有市场,企业的发展将会步入艰难的境地,没有市场,也就不会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企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企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对市场化进行全面而又充分地理解与认识,只有建立在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企业人才的培养才能够更有意义;其二,对人才培养市场化进行定位。在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对人才培养市场化进行明确的定位,如企业人才培养如何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等。通过对企业人才培养市场化的定位,才能够在实际的企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目的明确、方向明确,不仅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人才的培养,而且还能够体现出人才培养的市场价值;其三,结合市场的变化定期对企业人才培养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市场的变化情况瞬息万变,每一个发展阶段的不同市场变化,对于企业策略的调整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企业人才的培养也会随之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只有结合市场的变化定期对企业人才培养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够提高企业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二)树立人才培养一致性理念

树立人才培养一致性理念,是对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种诠释,体现出了人才培养是一个持续进行的长期过程。在这一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这样的措施予以实现:其一,结合企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制定企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企业人才培养,是在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开展的工作,这一工作的开展除了在顺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之外,更应该体现出企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包括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管理制度、每一个具体的环节以及衡量的标准等,使得人才的培养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实现企业人才培养持续有效开展;其二,对企业人才培养进行规范化管理。企业人才培养的一致性需要建立在一种良好的培养环境之中才能够达到一致性的培养目的,这一培养环境就是企业人才培养的规范化管理。企业人才培养的规范化管理要求企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管理明确、责任分工明确,确保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三)企业发展需求化人才目标设定

企业发展需求化人才目标设定,需要分清企业发展需求与人才目标设定之间的关系,这两者实际上是因果关系,即有了企业发展的需求,人才才能够有发挥的空间,人才目标设定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如何实现企业发展需求化人才目标设定,主要方法有:其一,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了解,明确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对人才需求的数量、人才专长等,通过这些调查结果来进行人才目标设定,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的目的,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地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中;其二,结合企业的生产需求,来进行人才目标设定,如企业生产的产品要求、生产质量的要求等,结合企业整体的生产需求,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培训内容,让培养的人才对于企业的生产进行充分的理解,从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得到运用与创新。

(四)人才培养成本化目标设定

实现企业人才培养成本化目标设定的主要方法有:其一,结合企业每一年度运营成本计划以及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成本控制范围。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均会对以往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新一年的工作进行合理规划,在实际的规划中包含对企业成本的管控以及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只有在充分结合企业成本控制的要求以及人才培养计划,从而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成本控制范围,这样可以实现人才培养成本的合理管控,通过一定额度成本的投入,实现人才培养的最大化;其二,结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关注重点,来实现企业人才培养成本化目标的设定。在企业每一个月或每一个季度的发展过程中,均会结合市场变化以及企业生产情况,对不同时期的重点关注领域进行调整,结合企业的调整,可以分析出企业所需求的人才种类,由此结合企业不同种类人才需求的创造价值来设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成本。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篇(3)

关键词:高校;渔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0.012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趋势,而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具有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发明新事物和开创新领域能力或潜质的人才[1]。渔业作为我国农村经济中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重要产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渔业经济总量提升了108倍,渔业产值在大农业中的份额提高了50倍,水产品总产量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2]。在党和国家确定“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引下,我国水产界提出了“科教兴渔”战略,2012年又积极开展“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然而,随着渔业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对于创新型渔业发展和管理的专业人才需求日益迫切。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中坚力量,高度重视和充分认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3]。

1 我国高校渔业人才培养现状

1.1 培养力度亟需加大

随着我国水产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水产业由过去的手工操作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水产科技和管理相关创新性人才需求比重逐步提高。但是目前我国在渔业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结构性问题,严重制约着水产高级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在新形势下,迫切要求调整水产学科结构、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以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1.2 水产学科专业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水产学院模式”和“综合大学模式”是我国水产学科专业定位可以借鉴的国外的两种模式,他们分别侧重水产生产中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其他学科理论及其在水产中的应用。一些水产高校和综合性大学在水产学科的定位上很不明晰,所从事的更多的工作是对国外教学模式的模仿与照搬,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一味地去模仿,而不思进取和改进,是要被时代所淘汰的[4]。这就导致我国水产学科的不健康发展,创新型培养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使得人才培养没有打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真正需要的基础,与社会对创新型水产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

1.3 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总体来看,受到各高校的水产学科发展的限制等原因,目前水产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专业课程设置还比较单一,开设的课程范围比较狭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不能够完全适应渔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不及时,课程设置仍然偏重于理论层面,水产科研、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方面相对不足,形成了理论性课程偏多,实务性课程较少的畸形发展局面[5]。各学校的特色性课程或精品课程建设较少,人才培养很难突出个性化特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难以立足,在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学科不能取得长足发展。

1.4 专业教材建设仍需加强,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需调整和完善

首先,水产专业教材精品不多,有的教材质量不够高,不能很好地体现专业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前沿性;很多教材内容仍然停留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层面;一些新版的教材完全是粗糙的“水产知识大拼凑”。多数高校专业教材的编制和版次更新频率低,没有独具特色的优秀教材。其次,教学方法上依旧是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严重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与学的融合与互动比较少,在课堂上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以至于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只是蜻蜓点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启发学生的灵感、激发学生的潜能、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说是一个桎梏。最后是考核方式单一,教与考相衔接,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远远达不到教学目的,迫切需要对考核方式加以发掘。

1.5 水产师资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主体因素,需要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师本身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从总体看,我国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教学任务普遍很重,尽管高校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但新进的教师大多缺乏教育经验,教师的知识更新和科学研究水平明显赶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从而导致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我国水产学科发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最为关键的问题。

2 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思考

渔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崛起,在带来高产量高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我国是个渔业大国,但要建设成渔业强国,必须要求高校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速度,采取有力的措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1 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模式

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能够全面发展的人才[6]。传统教育观念强调受教育者对已有知识的继承,忽略对新知识领域的开拓;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灌输,不注意学生独立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因此,首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创新教育理念,对一些落后于时展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力,使受教育者能通过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和社会贡献等方面的实现来满足个人品位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次,要推动切实可行的教育体制创新,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根本保证。这需要建立和完善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软件环境;需要坚持开放办学模式,将学校、合作单位的实验室充分利用起来,建立开放式实验室,着力培养学生独立动手能力[7]。同时,引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所需的各类仪器设备,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质的硬件平台。高校唯有切实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化发展融入到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去,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促进渔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做贡献。

2.2 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创新人才的培养

思想政治素质在综合素质中起核心、统帅、灵魂的作用,是“科教兴国”这一战略决策的根本[8]。渔业作为大农业中一个条件较为艰苦的行业,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没有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是无法作出一番成绩的。因此,必须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八荣八耻”规范大学生的言行。在思想教育中,要充分利用社会的大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扩大“三下乡”的范围、参观现代企业、考察城市变迁等,不断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9]。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最终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0]。

2.3 强化特色和品牌专业建设

强化特色和品牌专业建设是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这要求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培养的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应优于其他院校该专业学生,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渔业作为一个小的行业,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由于资源限制和社会因素,发展空间已趋饱和,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拥有创新理念的人才,高校必须不断提升渔业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因此,加强特色和品牌专业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渔业高校应以重点学科、国家和省级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加大对传统优势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力度;特别要结合品牌专业,加大对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举、实践教育与创新教育结合、实践教育与全面育人结合”的实践教育理念[11]。构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开放式和多元化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体系。从而使得这些专业脱颖而出,具有较大的学科优势、鲜明的办学特色、较高的培养质量、创新的实践体系,逐渐铸造突出的国内品牌效应。

2.4 建立一支高素质创新型专、兼职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因此,创新型的人才培养必须依靠一支素质高、崇尚科学教学和创新教学师资队伍,可以说,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要着力建设“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实现“教好书、育能人”的目标。为了带动教师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就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对青年教师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给予具体的指导,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其知识和科研水平,从而不断提高其教学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在建立校内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的同时,积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校外兼职师资队伍,鼓励以兼职的形式使企业和科研管理或行政机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专家到高校从事教学和实践指导工作。

2.5 加大投入,积极搭建学生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平台

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高校必须积极申请政府和教育部门资金项目,加大对高校办学经费的投入,保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活动和教学设施设备的完善及更新得以有序有效进行。同时,高校应坚持“开源节流”的财务制度,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腾出更多的资金为学生搭建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平台。首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在结合课堂教学基础之上,以竞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12]。其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会,增加和国际国内知名渔业专家的互动交流,从而不断拓展学术视野。同时,教师申请的科研项目,要努力将更多的学生纳入到项目当中,让他们参与到科研项目去,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勤于动手,提升科研创新素质。

3 讨 论

创新素质是现今社会人才最为重要的素质,也是我国致力于建设“渔业强国”对高校渔业人才的新要求。只有具有超前的创新意识、敢于想象、勇于创新的人才,才能摆脱狭隘的传统思维和落后观念的束缚,在渔业领域做出一番成绩。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对渔业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采取积极的发展思路和创新性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才能使得实现建设渔业强国的目标成为可能。与国外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相比,虽然我国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但是目前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还难以适应创新型国家的经济社会需求。因此,我国高校应借鉴国外的先进思想和先进教育理念,进一步完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发展潮流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13]。

1998年,美国博耶委员会(Boyer Commission)出台了《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蓝图》报告,对推进研究性大学建设步伐,促进本科研究性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14],这不仅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高度关注,而且许多高校也在这个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其实,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精神指导下,产学研结合模式在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5],产学研合作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16]。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以重大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培育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部分高校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积极和知名渔业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建立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良性机制,提高了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实践上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如1993年,我国部级渔业科研机构——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就与南京农业大学共同成立了“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该学院将中心重点实验室、部级和省级生产实习基地及观测站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培养人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自其成立以来,该学院已经培养了2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1 600多名本、专科毕业生。学院培养的学生素质高、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突出,深受社会欢迎。近年来,其毕业生就业率年年在95%以上。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培养知识丰富、思想先进、能力全面的创新型人才[17]。尽管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行体制、机制、管理模式、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但毫无疑问,随着观念的更新、机制的完善、政策的优化,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必将成为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不二之选,也必将成为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高校教育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大胜,艳,库夭梅.产学研合作办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7(5):60-6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渔业局. 中国渔业年鉴(2010年)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 陈慧仙.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J].时代经贸, 2012(229):203-204.

[4] 车岩鑫,靳长缨. 高校服装设计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5):112-113.

[5] 于瑞海,王昭萍,温海深,等. 强化水产养殖专业实验教学水平,培养水产养殖创新人才[J]. 现代农业科学,2009,16(7):273-274.

[6] 周雪飞,张润迪. 浅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14(1):8, 11.

[7] 原江锋,孙军杰,古绍彬.谈开放式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 科技信息,2011(7):96, 415.

[8] 张雁.试论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J].价值工程,2012(2):193-194.

[9] 卢铁城.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12(1):4-8.

[10] 赵梓雯,汪小平.浅谈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25(9):237-238.

[11] 杨震.高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策研究[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1):34-36.

[12] 马超.以高校学科竞赛为载体,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J].价值工程,2012(10):211.

[13] 樊世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探讨[J].管理观察,2011(453):95-96.

[14] 伍红林.从《博耶报告三年回顾》 看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研究性教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1):79-82.

[15] 李新男.当前产学研结合发展的趋势、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产业,2008(7):42-44.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篇(4)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创新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当前中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导致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效果欠佳。要提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水平,必须跟进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创新。

一、对宏观管理机制的创新

当前中职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支持系统中要素相对短缺,缺少管理体制、法律法规、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支撑。要解决这个问题,强化政府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上的职责至关重要。

1.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是校企联合办学。然而当前职业教育,呈现“校热企冷”的状况,企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尤其是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使医院对于工学结合畏首畏尾。政府作为主导,要找准校企双方利益共同点,协助建立起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动力机制,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同时要构建“大职教”思维,实施集团化办学,“院校合一”消除行业壁垒,解决工学结合中的政策机制、动力机制、激励机制三大掣肘问题。

2.强化政府的督导作用

当前工学结合基本靠校企自主沟通协商,学校处于被动地位,很难要求行业企业承担相应责任。政府应在细化促进工学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有所作为,尽快推进建立行业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管理制度和具体办法,消除致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的实施环节中存在的阻碍。尤其要应用好目标责任考核这个指挥棒,将承担工学结合责任纳入行业企业考核标准细则,与其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相结合,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最大化的作用和价值。

3.弱化教学标准行政指令

当前,中职学校均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专业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选择体现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的自主性很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和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专业的特殊性、区域的差异性,在加强宏观性标准框定的基础上,留有一定空间,使中职可结合专业特点及地方实际情况,灵活开展教学。

二、对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势必对传统的教学管理机制造成冲击,要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教学管理机制。

1.构建服务型教学管理机制

要树立教学管理以服务学生为核心的新理念,从学生需要出发,以方便学生工作和学习为目的构建服务型教学管理机制。比如灵活设置学制,探索一学年三学期或四学期制,把专业课和基础课学习与工作时间在这几个学期内交替进行。可根据学生需求,制定新的作息制度,将某些课程放在双休日或晚间。比如为解决工学矛盾,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对现有课程进行开发,制作成视频课件,供学生网上学习。建立网络教学交互平台,实现网上指导、网上讨论、网上作业、网上答疑、网上批改。

2.构建院校合作教学管理体制

要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门的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学校、行业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三方人员构成,集结三方意愿,结合地域经济社会特点、行业发展需求、学校办学遵循,共同对专业设置、专业定位、专业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标准。建立全方位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包括由学生代表、毕业生组成的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子系统,由学校教师及企业(医院)带教教师组成的教师教学信息反馈及系统,由学校教务处、教研室及医院护理部、科教科组成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信息反馈子系统,由教学专家或行业业内专家组成督导人员信息反馈子系统。通过各子系统全面、快速、准确地反馈有关信息。

3.构建多元化评价管理机制

以突出职业能力为导向,将能力训练、知识学习、素质培养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将岗位能力训练的最终目标分解为多个单元,进行全程分段考核。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对每一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技能训练结束时,对每位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反馈给本人,实现考核的综合性。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评价,将学生理论课成绩一部分权重列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课堂提问、实验操作、阶段测试等,力求学生将学习任务放到日常学习中去,强化学生日常学习过程。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纳入对学生的评价指标,实施将人才评价与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各要素相结合的全方位评价。

三、对学生管理机制的创新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更早面临角色转换、环境适应、职场人际等问题,其心理将会受到很大冲击,加之学生年龄较小,所以对学生的管理尤为重要。

1.管理重点适时调整

学生管理重点应放在利于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生活、工作环境,要强化学生对工学结合认知力的培养。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组织学生学习学校有关工学结合的相关制度,让学生明确自己具有学生与行业员工双重身份。要尽快让学生实现由中学生向中职学生的转变,尤其是向一个职业人转变。要在入学教育中开展专业教育,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基本情况、基本要求、职业前景。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树立稳固的专业思想。刚进入企业半工半读的时候,要加强学生心理调适,从企业文化、企业制度、职场人际、职场心态等方面设置心理培训课程,引导学生对职场有理性认识。在班级设置心理委员、企业心理通讯员,及时反馈处置学生心理危机。要引导学生感受“纪律”和“责任”,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组织学生参加医院的专题培训课程和讲座,深刻理解医院文化,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作为“职业人”的综合素质。

2.日常管理适度强化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篇(5)

[关键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6-0001-03

一、引言

德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被誉为德国经济的“秘密武器”,在世界不同教育模式也享有盛誉,高质量无可替代的“德国制造”的背后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被许多国家竞相仿效,在我国德国的“双元制”也已成为学习德国教育的代名词,学习和借鉴德国的教育模式一直是教学改革的动力和源泉,但是十几年的实践并不是满意的结果,中国创新型人才的匮乏和枯竭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视角重新审视德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德国的教育模式本土化,这不仅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挑战,同时也是未来中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本文以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为例,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视角,微观审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摒弃以往照搬奉行“拿来主义”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从可操作层面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人才模式改革寻求路径建议,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华。

二、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简介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具有代表性类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前身为高等专业学院,应用科学大学凭借其在应用性科研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被誉为德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摇篮。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成立于1994年,位于德国经济、技术及科技十分发达的巴伐利亚州的代根多夫市,目前拥有在校生5000人余人。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分别有企业经济学、经济信息学系、土木工程系、工程和机电一体化系等5个院系,其中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技术和业务管理等专业位于德国前列,学术氛围浓厚,被认为是德国最好的应用科技大学之一。

三、以人才创新为视角微观审视人才培养机制

(一)教学设计突出能力本位为导向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整个学习领域的设计都是以能力本位行动导向,无论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师通常按照职业情景确定学习领域,组织教学一般以小组形式进行,同时注重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注重小组团队间的沟通与协作。

以国际营销学课程教学为例,国际营销学是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工商学院的专业核心课程,其课堂教学的从始至终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发,内容设计注重行为过程,紧紧围绕课堂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三大任务进行层级科学设计,内容始终围绕现实的经济环境以及市场需求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教学安排中老师必须提前准备与课程相关的热点问题或产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市场营销策划方案设计,以巴西的啤酒如何进入德国市场,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分析,将巴西啤酒带人德国市场将会有哪些影响和制约因素,学生要对目前德国的啤酒市场进行市场调研,德国消费者面对外来啤酒能否接受,会产生什么样的顾虑,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面对切切实实的行业市场信息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发挥的空间。

老师课堂依据项目讲授相关理论支撑体系,给学生解决现实和理论之间的差异,总结评估产品在市场的认可度、制订市场营销方案,整个设计过程老师可以提前提供具体的模板,有些简单的目录可以让学生来填写即可,并列出相关借鉴的理论书籍,写出做项目的步骤(依据)。通过这个模式使得学生熟悉整个项目的框架,以实际的市场问题作为项目研究贯穿教学始终,这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思路是我们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二)依托科技园区学生深度参与企业科研项目

大学与企业科技园区完美结合已经成为德国当地区域经济的强劲的推动力,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科技园区也叫科研与技术转让中心,是德国当地政府为整合资源拉近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科研合作,为此专门设立以大学为背景研发合作平台,企业与项目合作的内容通常有教授联系,企业也可以自愿申请,通过此平台,企业不仅成为大学科研项目的重要的资助者及合作科研伙伴,也为学生全程参与体验科研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

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在州政府支持下,分别设立8个不同专业领域的科技园区,其中涉猎光学、地理信息学、生物学和嵌入技术、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等内容,这些科技园区将大学与企业实际研究有效的嫁接起来,涉及的企业及项目宝马奔驰轿车,德国的机器人制造,玻璃工艺制造等等,各个系部都有重点合作项目,有效地将教学与科研达到完美的结合。

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在校学生5000人,各个专业的双元制学生的学习都能参与企业科研项目以及培训任务,企业与科技产业园参与的项目教学,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5人一8人的项目小组,由企业教授老师分配项目课题,项目内容也可由参与的合作企业提出,并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参与辅导,项目内容主要为解决是所在地巴伐利亚州周边各企业的生产和市场需求,提供相关科技攻关和战略决策。

(三)校企合作呈现多元化、全方位、立体式

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是保障学生顶岗实习高效平台的基础,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与企业合作形式已经日趋成熟,呈现多元化、全方位、立体式,为学生的各种实习和项目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许多应用科学大学都和企业共同开设双元制专业,专业申请首先要经过企业的筛选,其理论教学在大学完成,实践教学则在企业完成,分别轮流3个月,企业要想成为双元制项目伙伴要有专门的双元制委员会审核企业的资质。

企业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和毕业岗位,与学校相对应企业也设计专门的部门和网站及时提供实习岗位信息和申请指南,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本科学习其中第六学期在企业实践实习,第7个学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有60%~70%的学生选择在企业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往往以实习企业的相关实践问题为主,企业方不仅积极配合并提供支持和辅导,同时也会为学生海外实习、培训和项目研究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对于家庭困难学生也可资助提供一定的学习基金,帮助其完成整个学业。

(四)注重教师企业背景强化教育培训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必须要有企业背景,其中必须由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也可聘请校外老师,对不同的岗位和职称都有不同的要求,其中教学、科研、管理岗位条件及要求是不同的,一般教授每周的授课时间是16-18小时。

教职员工定期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通常有研讨会、小组讨论、论坛和演讲等形式,培训的理念主要围绕如何创新教学突出学生能力为主,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教师培训可以申请英国高等教师培训中心进行培训,老师可以申请参加,费用学校负担,培训地点通常在英国,也可以选择在当地培训,经常组织与外国教师进行互相交流,广泛开展继续教育、网络远程教学培训等模式。

四、我国高职院校人才模式改革的本土化思考

(一)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改革

以本土化视角来审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改革已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模式的设计宗旨围绕学生的应用、创新、开发、实践及学生未来的创业开拓能力开发,树立知识传授要为能力培养服务的观念,形成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和修正教学活动程序,形成融知识、理论、实训于一体的科学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课程理论、教学宗旨、作业流程、实施应用和综合评价等基本环节进行科学设计和丰富资料文案,力争从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出发,积极推行“行动引导”“任务引导”“项目引导”等新型教学方法,全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系统锻炼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适应社会的快递发展。

实施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的核心是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综合运用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启发式、协作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彻底改变教法单一的局面,同时强化过程性考核,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评价能力。

同时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树立高职课程观,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课程观,不断更新完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加强高校教师与企业实体的业务联系,加大产学研项目合作力度,政策鼓励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开阔眼界,立足专业服务于地方经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彻底改变目前高校教师社会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

(二)鼓励引导学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特别是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相适应,建构起具有地方特色的“双元制”,这不仅是德国教学模式理论的一个生动实践,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深度改革的必然选择。努力改变目前校企合作中很多局限性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和高校合作的力度远远不够,企业课程只是零星介入并无实质改变,同时各个专业校企合作发展不平衡,很多校企合作只是单纯的项目合作,没有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

鼓励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切人点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研共同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高职院校主动与企业构建合作平台,分别在学生实习、订单式教育、就业推荐以及师资交流与培训等方面都可以开展长期合作,组建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

同时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该资金可用于校企合作项目建设,学生在实习期间意外伤害保险,部分实习能耗等给予适当资助,对院校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科技攻关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也可给予资助或奖励等,以此彻底打消校企合作的后顾之忧,提升校企深度合作的规模和效益。

(三)发挥政府宏观职能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创造条件

纵观目前高职院校正在实施的工学结合或是校企合作表面上看起来繁荣热烈,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相关的项目,但是实践状况事与愿违,全社会以及企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状况越发匮乏,很多实习走过场,专业不对口、很多时候成为企业廉价的劳动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归咎与校企合作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在校企合作具体操作层面缺乏引导和约束,无法形成长效机制,所以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为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的外界环境。

要加强立法,首先出台和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明确学校和企业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从法律的层面上给予规范和约束,调动企业参与和支持校企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同时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专业岗位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或适当的经费补贴,对不履行或不有效履行义务的校企合作责任主体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也可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其次政府应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管理协调机构,或者发挥指导、统筹和协调作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倾斜或优先支持等公共服务,也应该建立校企合作意外伤害处理机制,明确企业和院校的安全义务,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实际相结合,建构起具有我国教育特色的“双元制”体系。

参考文献:

[1]宋晨.从主体角度看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的本土化[J].长春大学学报,2012(12).

[2]齐绍琼.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

[3]高红英.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究与启示――以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4).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篇(6)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各大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及功利化思想的影响,部分高校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划上了等号,没有专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机构,只有在组织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级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时,才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组成临时管理机构,并且仅对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支持,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缺乏持久性,培养机制与时代要求不符。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持久有效,我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进行了大力改革,在建立创新管理机制、开放创新实验室、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服务。

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助于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来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内容,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之中,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整合优化成有机的整体,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要由管理部门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两部分组成。管理部门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科研处、招生就业办公室等相关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整体规划和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规划和审查科技创新课题的开展、资金的使用等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各系部抽调文化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成,主要负责研究本校大学生科技活动发展的方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进行甄别与推荐,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技术指导,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评估等指导工作。

2.建立24小时开放的创新实验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综合性高、应用性强的学术研究活动,从而对实验场地、设备等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固定的实验场地和必要的仪器设备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我校开放所有本科实验室,建成了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系统,统一协调管理实验资源的使用。此外,在整合现有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建成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除了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外,还采用了门禁、监控等安全防范装置,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固定、便利、安全的场所。

创新实验室坚持开放性和自主性原则,开放性是指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开放、实验仪器等资源全部开放,由专职实验员负责实验室的资产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等;自主性是指学生处于创新实验的中心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组队、选择课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结果等。创新实验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解决必要的经费支出。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设立,解决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必须的经费支出,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基金的使用以课题为导向,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按照“理论结合实际、鼓励技术创新、突出研究重点、注重应用实效”的原则选择课题,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思想观念,按照课题的实际需要,对立意新颖、实用性强的课题适当增加经费额度支持,所批准的资助经费将按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合格、结题答辩三个阶段分别划拨50%、30%、20%。

近年来,随着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都有较大的增幅,但与学生人数和活动数量增加相比,远不能满足深入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因此,我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邀请企业参与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提供了又一资金来源,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广泛的研究课题,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和社会资源,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设立综合教育学分,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

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为了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我校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实际制定了《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包括教育管理、科技文化创新、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及自选活动等五个方面,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综合教育学分方可毕业。综合教育学分每学年审定一次,由所在系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定审核,院学生工作委员会最终审核确定,并记入学生本人档案。综合教育学分是推荐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定奖学金等大学生评优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未修满当学年综合教育学分者,取消该学年各种评优、评奖资格。综合教育学分的设立,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结语。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篇(7)

【关键词】 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人才培养;双重创新

【作者简介】 马蜂,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8-0037-03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是其改革的关键,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则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校企双方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和实现双赢的战略举措。这两大创新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

近年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在办学实践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过程中,牢牢把握光谷经济圈产业架构和武汉城市圈产业形态,并着眼长江中游城市圈产业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在深化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联动政校行企社,搭建三级平台推进办学体制创新

1. 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

在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导下,成立了具有联合性、互利性、非营利性行业组织――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办学理事会,主要由政府部门、相关行业协会、重点合作企业及学校代表组成,会员单位已有43个,覆盖广泛,四方联动。理事会是校企合作决策机构,自成立以来,发挥了规划指导、资源整合、经费筹措、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决策咨询作用,指导学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内部管理体制,走特色发展、品牌发展道路,密切协调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展“技能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研发、科技推广”,形成政府组织主导,行业有效指导,企业和学校主体参与的产教多方协作机制。

2. 校企合作办学管委会

在办学理事会领导下,以二级学院为依托,成立了7个行业、企业、学校三方联手的合作办学管委会。合作办学管委会实施校企全方位深度合作:搭建信息交互平台各方共享,共同研究制订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发展战略,研究部署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制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方案和管理办法,协调落实实习实训计划;实施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双向培训、双向兼职计划及管理,协调落实年度培训和兼职任务;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系列制度,协调落实学生顶岗实习计划,促进学生就业;共同组建技术研发团队,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攻关,促进成果转化,在全方位紧密合作中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3.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委员会

在合作办学管委会的指导下,以专业群为依托,成立7个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骨干教师等三方人员组成的校企专业共建委员会。由专业共建委员会负责落实合作办学管委会的相关决议,共同建设专业,打造专业品牌。自各专业共建委员会成立以来,开展了专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研究确定了所依托专业(群)的建设发展规划,制定并实施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了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开展了专业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培训,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生就业;开展了科研和社会服务。学校联手武汉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主持制订“湖北省中高职衔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成为全省规范并在省内试行;与多家企业共同制定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被教育部公布为全国职业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规范。

二、创新校企合作载体,建成双主体联合培养二级学院

以学校二级教学单位为依托,校企共同组建7个“双主体”联合培养二级学院,学校提供场地、生源、办学资质、师资、资金、管理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企业提供设备、生产技术、技术指导(师资)、资金、企业文化、企业品牌等,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人才,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共赢。

二级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长由冠名企业负责人担任,院长由学校二级教学单位院长担任。将“双主体”二级学院作为校企合作办学平台,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在不改变人事关系前提下组建矩阵式教学团队,不改变设备等资产所有权情况下共建共享实训室,通过考察、引进、交流、合作等途径,承担学校和理事单位在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学生就业、社会服务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建设任务,实现项目建设成果共享,按任务、责任、质量和贡献进行承包式利益分配。

目前,“双主体”联合培养二级学院运行良好,校企深度融合,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成为稳定、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全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真正体现了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的实质,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企业共同参与招生,关心办学规模和生源质量;二是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三是联合开发课程与教材,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技能标准进行有效对接;四是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五是共同关心学生就业,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六是校企人员互兼互聘,促进学校“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七是校企文化互融,实现校企文化有效对接,产学良性互动;八是科研合作与技术服务,增强了学校产学研转化水平。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1. “五共”人才培养模式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在与企业的长期合作中,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生产流程所需的专业集群,联合开办了8个专业,形成了“五共”人才培养模式。在“五共”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介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派出高管和技术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人员到校方讲实训课程。学校根据合作企业的要求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有条件到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训,确保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协调。

2.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还推出了“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学习与参加社会上的岗位工作相结合,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实施能力递进,打造以职业综合能力为中心的课程组合。通过“工学交替”,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职业氛围,了解学业过程中的不足,增强学习动力,达到与就业岗位顺利对接的目的。

3. “融合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还在探索“融合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与合作企业在校企合作理念、生产与教学管理、利益与发展战略等方面“融合一体”,实现在硬件设施资源、技术科技开发、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共享互补。如该校与楚天激光等企业实施“引厂入校”,共建了激光加工、模具制造等6个“校中厂”。学校出场地与部分设备,企业提供设备、资金、技术和项目,校企联合组织实训。另如,该校在与“惠普”“微创”合作时,将课程置换成商业项目在企业中实施和考核;与中百仓储紫薇星购物广场合作时,实施课堂店堂一体化教学,共建“厂中校”。学生在企业真实岗位上,以真实项目为载体进行实训,提高了职业技能,感受了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强化了就业能力。

四、广聚社会资源,构建多方参与、多主体办学的良性格局

1. 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实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由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学校牵头成立湖北省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已吸纳93家成员单位,成功召开集团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理事会,集团内62所高校之间的优秀师资互相流动授课,参与企业与高校之间资源互通,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努力实现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共建、共享、共赢。经武汉市教育局批准,学校牵头成立具有联合性、互利性、非赢利性的办学联合体――武汉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已吸纳38家会员单位。集团在武汉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以合作项目为依托,以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为纽带,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形成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深度融合的多层次、立体化合作体系。

2. 联手行业企业育人,推进职业教育品牌化发展

学校在搭建校企合作三级管理平台、组建两大职业教育集团过程中,吸纳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等多个行业协会组织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利用行业组织最了解本行业领域技术前沿、内在运作规律、人才需求优势,发挥其在人才需求、规划制定、专业布局、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教材建设、教师队伍、质量评价等八个方面的重要指导作用,使行业成为指导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3. 拓展海外优质资源,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

学校致力打造国际零售人才,与总部设在美国的全球零售商联盟(IGA)及其会员单位武汉中百连锁仓储超市有限公司携手创办了IGA中国零售学院,这是中国目前唯一专门培养零售人才的学院。三年来为中百仓储、深圳人人乐等大型零售企业定向培养650名符合国际零售业标准的学生,培训员工6142人次。大胆探索跨海教育,选派学生到台湾东南科技大学研修学习,与该校联办电子电路设计整合式课程暨专题设计研习班和机器人种子教师培训班,这一培训是学校探索与台湾地区高校共享优质资源途径的重要成果,开创了湖北省职教师资接受机器人技术培训的先河。

4. 融合社区教育力量,顺应职业教育终身化趋势

2009年武汉市依托学校挂牌成立武汉市社区教育学院。学校充分发挥市社区教育学院龙头的带动作用,认真履行业务管理和指导、理论研究职责,整合13个区级社区教育学院力量,大力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涵盖各类居民群体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使每年30%的市民都进入了终身学习的大学堂。学校承建武汉市终身学习网,承担向全体市民呈现终身教育的工作动态、展示学习资源、开展学习交流、提供学习服务等重要使命。三年多来,建成的学习网资源容量已达5TB,面向我市市民免费开放,点击量达187万余人次。

五、关于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

1. 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依托办学合作理事会、合作办学管委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拓展校企合作领域,挖掘校企合作深度,使其从合作内容,到合作形式,形成体系,不断深化。在学生顶岗实习、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合作领域的基础上,拓展学生就业、员工培训、项目开发、技术服务等合作范围。

继续加强“校中厂”和“厂中校”建设,提升“校中厂”和“厂中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内涵,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紧密结合,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以“厂中企”和“厂中校”为依托,建立理事单位深度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指导、毕业论文、技能大赛等的常态工作机制。

以“师企对接”为切入点,探索建立“企业教师工作站”。通过教师工作站载体,不断将企业的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职业资格标准和最新技术发展引入到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中来。

2. 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充分发挥学校研究所的作用,促进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学校教师提供技术开发与咨询、社会培训与服务的产学研用技术服务平台。

建立技术服务团队资源库,整合校企双方技术力量,将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技术能手、学校技术服务能力强的教师纳入团队,面向理事会成员单位和社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开发满足企业需要的培训项目和职业技能培训包,强化理事会的社会服务功能,建立起为行业企业提供包括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继续教育培训等在内的社会服务体系;进一步抓好8个校企合作二级学院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人才支持。

3. 丰富校企合作互动交流渠道

通过组织召开办学理事会、办学管委会工作会议,研究与讨论具体工作,形成沟通及时、决策科学、协调一致的良好合作发展局面。以专业建设委员会为单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企合作交流活动,如企业参观、专业论坛、企业专家讲座、学术沙龙等。及时收集校企合作工作动态,建设信息资源库、建立动态的资讯平台,以《校企合作工作简报》形式及时向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各理事单位汇报校企合作的开展情况,起到沟通、传递信息的桥梁作用。利用武汉教育信息网、湖北职教网、学校校园网、校报等平台向校企合作单位及社会宣传报道校企合作的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