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涵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4 16:40:29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涵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涵篇(1)

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地和聚集地,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增多和招生规模的扩大,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但是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1]面对问题和挑战,党和国家积极调整高等教育的方针与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明确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2],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应紧跟时代步伐,着力于内涵式发展,提升高校教育的质量。

教育发展分为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发展注重“量”的扩张,而内涵式发展则注重“质”的提升。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教育的本质属性,以优化教育的内部结构与要素作为发展动力。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阶段重视外延式发展,在规模上不断扩张,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突显,培养的人才质量下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十二个年头的今天,内涵式发展变得尤其重要,成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2.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2.1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把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地方高校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地方经济发展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来源。地方高校教育质量的下降,直接导致人才质量的降低,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间存在结构性失衡,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理想的人才,供与需的矛盾不断扩大,并由此引发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团结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成为部分社会问题解决的源头所在。

2.2学校发展的需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由于规模扩张导致教育质量下降,而教育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提升成为了当前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由于规模的扩大,而师资队伍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教育资源供给紧张,学校管理难度加大,学校自身竞争力也随之下降。更有部分地方高校片面向综合性大学靠拢而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脱节,缺乏自己的特色与个性。地方高校要有良好的发展,就必须提升自身内涵,发展自身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

2.3个人发展的需要。批量式生产的教育,使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读书无用论”再次兴起。埋头苦读十几载,怀着满腔热血期盼着毕业后能在社会中有所作为,却被残酷的现实泼了一瓢冷水,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大学的职能有三,一是培养人才,二是发展科学,三是为社会服务。很多高校及教师重科研、轻教学,而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教学实现,学校和老师对教学的轻视势必导致学生发展水平的落后,大学的职能无法充分实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内涵式发展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实现自身生命可能性,实现个性发展,实现其人生价值。

3.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3.1适度规模发展 。高等教育的稳定发展和适度规模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础。教育的发展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没有经济的支撑,教育无法实现良性发展。适度规模的“度”既指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也指教育自身所能承受的程度,又指就业容量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基数状况。只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现有教育资源条件来统筹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协调发展。

3.2优化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方式、比例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形式。为了使高等教育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必须认真研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理组合方式和比例关系。因此,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层次、科类、形式和地区结构,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3]

高校内涵式发展要求其教育结构的内在合理性。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需要,改革传统高等教育象牙塔式的结构,跳出盲目求大求全的怪圈,实现教育结构类型的多样化。另一方面要遵从教育和市场规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3.3加强师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关系着整体的教育质量和高校的发展。地方高校在进行内涵式发展中,要把加强和提高教师能力和素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只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为高校内涵式发展保驾护航,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教师能力和素质,努力创设出“留得住、用得了、能发展”的良性发展模式,尤其是为青年教师和拔尖人才提供快速成长的发展通道和晋升机制。

高校教师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更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高水平的学识影响学生。近年频频爆出的高校教师性侵女学生事件,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形象,影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信程度。学术造假、学术抄袭事件也影响了良好学术研究氛围的形成。

3.4重塑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之魂,是大学发展的精神引导和精神支柱。大学精神作为一种理念,既具有永恒的持久性,又具鲜明的时代特征。大学更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以新的内涵体现现念,实现从外在目标的重视向内在目标重视的回归。

大学精神应彰显人文关怀,突出科学理性。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选择热门、好就业的专业,学习期间热衷于各种考证、学习“有用知识”,教育趋于功利主义。我们的大学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使命,就必须在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注重“完整的人”的培养。大学精神中的科学理性,更多的表现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发展科学”作为大学的职能之一,理应成为高校师生共同的责任。科学研究不只是为了科学文化的传承,更是为了发展,因此,在科学研究中应秉持理性,坚持创新,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涵篇(2)

基金项目: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及推进机制研究”(编号:14XJA880004),主持人:王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6-0074-07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是对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作出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一定规模,就需要借助一些隐性或显性指标来判断其发展的层次和水平。纵观那些发展较为突出的高职院校,相互之间必然存在许多共同的特征和一致性。发掘这些共性特征,厘清有关概念、重新审视内涵发展有关的价值取向问题,能够增强高职院校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相对于现有的评估制度和体系,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是一项开创性的工程,在适度借鉴实践经验和现有评价体系的同时,还要对现阶段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从而制定出符合内涵建设导向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而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正是构建该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

一、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的探索分析

对于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关键要素的把握和归纳,我们主要考虑从影响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素和体现内涵式发展的要素入手,通过对内涵建设的概念审视、质量标准制定、推进路径选择等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高职教育领域专家的一些比较权威的描述,获得更多关于内涵发展的理论佐证。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到底有哪些呢?众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董刚、杨理连(2011)提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 其核心构成包括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的围绕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所有活动和要素的集合。其中,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联动,构成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完整体系[1]。董刚、杨理连、张强(2013)在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进行高职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应采取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全面考察影响或体现内涵式发展水平的各个要素以及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以便有效控制与评价。并认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应从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提升、综合实力提升、服务能力提升三个维度展开评价[2]。张洪春、温中梅(2014)认为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多维结构中,资源整合、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是三个最基本的发展维度[3]。鲁武霞、马建富(2012)面对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一轮推进,提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任务是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资源整合运作能力、服务区域经济能力以及院校管理能力[4]。乔万敏、邢亮(2009)通过对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内涵发展要在宏观上要搞好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略和发展路径;在微观上要把提升质量、凸显特色、服务社会、协调发展作为重点,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探索个性化发展的新路[5]。徐伟、王德清提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总体要求要从厘清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发展,合理布局专业及专业群,形成特色育人模式,融入区域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几个方面入手[6]。

目前,高职教育评价倾向于对“硬”实力,比如办学条件、办学成果、教学投入等方面的评价,而对学校内部的精神品质、制度文化以及外部社会声誉等“软”实力重视不够。随着内涵式发展的不断推进,软实力被不断提及。实际上,“硬”实力和“软”实力在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方面的影响力是缺一不可、互为支撑的[7]。我国高等教育在基本实现大众化之后,既然选择了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发展模式,就应该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转向致力于软实力的内在提升。高职院校应从弘扬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明确办学定位,完善发展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升自身软实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8]。

归根结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以满足市场需求程度作为主要标准的,培育高素质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合格学生才是评价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高职院校中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人才培养展开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师资队伍、办学特色、高校管理等基本要素都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外在体现[9]。在高职院校的运营发展过程中,正是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要素持续运行,构成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力量,形成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运行模式。

在内涵建设的背景下,作为高职院校在制定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应该重点纳入那些能体现内涵式发展要求的要素,这些要素不仅是制定评价指标的依据,也是对各高职院校实施内涵建设的一种导向和引导各院校明确内涵发展需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二、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实质的解读

高职教育经过一个阶段的跨越发展后,内涵发展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提升自身办学吸引力的核心任务。从概念上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一定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在发展动力上,由主要依靠国家经费投入和政策推动,向依靠学校的内在发展需求转变;二是在办学要素的配置上,由主要依靠物质条件的改善,向主要依靠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升以及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等“软实力”要素转变。三是在发展方向上,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强调的不是某个局部的发展,而是调动整个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概念和实质的进一步解读,所谓内涵式发展,不同于传统的外延式发展,主要着眼于一种精神力量即学校软实力的提升,具体包括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明确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优化资源配置和教育结构、改革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校传统和学习氛围以及打造名校声誉和品牌等[10]。软实力是大学的价值理念和内在品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能聚集和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是大学办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1]。从专家对于软实力的权威描述来看,它与内涵式发展有着极为相似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内涵式发展就是以软实力提升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扩张时代的到来,它更意味着在教育改革方面要进行多方面的积极探索。要在正确深入理解高职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基础上,大力打造内涵式发展着力点,创新内涵式发展机制与策略。遵循社会经济基本发展规律和高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回归教育的本质与本真,坚持“以人为本”,文化立校,坚持不断创新发展和特色办学,就一定能使高职院校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

三、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前提条件

(一)树立以“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质量观

高职教育由外延式发展模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首先应该树立以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质量观,不同类型的院校,承担着不同规格的人才培育任务,在办学过程中要坚持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教学型大学则倾向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积累。而研究型大学秉持的质量观是鼓励师生对科学的追求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就不应该再偏向学科理论的创新和继承,更不能盲目参照精英型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与标准。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没有体现出高职特色。高职教育质量观必须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只有秉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价值理念,才能提供更多满足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

(二)明确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评价的内容――条件、过程和结果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离不开必要的发展条件,办学条件和资源是衡量一所院校的最基本的标准,这些基本要素是保障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根据质量是“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这一定义,教育质量不仅仅要衡量学校的办学条件,还应包括办学过程质量和办学结果质量。其中,过程质量涉及学校的各项工作,这些要素对于促成良好结果出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结果质量主要体现在学校、师生的发展上。对评定一所大学的社会地位,其核心是培养的人才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做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从整体来看,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职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必须明确在内涵建设背景下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坚持全面的质量观,从办学条件、办学过程和办学结果三个方面综合评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三)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应该进行阶段性评估

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高职院校全面、深入、持久地为之努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优秀的院校作为标杆作用,带动一些发展相对滞后的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对象应该是针对部分高职院校而非全部,作为评价的标准应该作为引领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方向标。

内涵式发展的过程实际上通过突破学校内部的阶段性束缚而逐步适应并有机融入外在社会环境变化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应该分成几个阶段逐步完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层次设定不同的目标,通过阶段性评估来实现升级、创新和完善,使得学校能够客观的审视自己的发展轨迹和发展水平。同时,核心要素当中的具体评价指标的筛选可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四)实现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的协调发展

内涵式发展一定是外延式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要进行的战略选择。当一所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达到相应的实力,根本没有能力去推进内涵建设。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产业”经营模式,在经营运作时会涉及到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只有合理地利用和配置资源才能实现协调有序的发展。

内涵式发展并不意味着规模增长的停滞,而是需要适度的相对稳定的规模扩张。在保障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充分考虑学校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要使得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办学目标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效益。实现高等教育外延式和内涵式的协调发展,这是高职教育发展应追求的理想状态,也是内涵式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

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关键要素及特征分析

一所实施内涵建设的高职院校自然有其自成一体的内涵特征和要素结构。那些在内涵建设上表现优秀的高职院校,虽然他们外在的显性指标各有特色,但内在运作模式上必然存在着较高的相似度。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和高职院校发展关键要素的探索分析,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构成要素列为十项,从其他视角看,也许这些构成要素并非衡量高职教育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成分,但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视角下,这些要素的位置与作用需要重点强调。

(一)利用率高的办学条件和资源

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是考核内涵发展水平的基础性指标,也是评价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基本的条件。内涵式发展是学校在硬件改进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与教学改革,使学校的质量、效益以及办学传统、校园文化等软实力得以改进,其实质是追求“质”的飞跃。硬件资源是高职院校运行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硬件存量和硬件利用率的严格考核,能够推动高职院校加大专业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学校对硬件设施的运营能力,营造出能够保证应用性技能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基本保证,离开了这些最基本的要素,内涵建设也就成了空中楼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就无从谈起。对于硬件的要求,随着高职教育发展所处不同的节点,也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在今后的评估中,应该更多地鼓励构建相邻院校间以及校企间的资源共享平台,有效的弥合资源闲置与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

(二)具有持久竞争力的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反应的是一所学校独特的个性风貌,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是各层次、各类型大学的发展共识和追求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院校要想获得稳定的、持久的、可持续发展的话,就必须在影响办学质量的某些方面办出特色,一所没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是很难生存的,也就不可能实现所谓的内涵式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方式转变首先要转变理念和思维。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决定着其经营思维和办学模式,引导其特色形成和持续发展。高职院校独特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多个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要求。经营理念的前瞻性、引导性和办学定位的准确性是能够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否突出的核心标准。

(三)基于职业性特征的专业建设

专业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性要素,一所高校的专业建设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类型与品质,是考生和家长及社会选择的重要依据,同时反映了与产业结构和岗位需求的对接程度,是决定学校能否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性环节。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平台,在内涵发展中承担着先导和关键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提升品质,增强吸引力,以此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深入。

2006年,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应该理性地、科学地进行专业布局,在为市场提供人才技术支持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的动态的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这将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12]。”

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可以考虑通过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以及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融合度来进行考核。一定数量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水平和地位,所以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的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四)以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为内核的校园文化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开始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以高职教育理念为导向,包括高职教育在执行各项职能过程中而开展的各种社团及文化活动、学校的传统风俗以及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物质载体与职业道德教育等的有机融合。高职校园文化作为学校“软实力”的载体,承担着传承与创新的重任。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和立足点,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技能方面,用人单位更注重员工是否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健全的心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长期以来,为了应对人才市场竞争,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偏重于“专才教育”,使得高职教育越来越偏重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却忽视了对学生未来发展影响极大的人文素质教育及职业道德培养。

一项关于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报告显示,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分相对较低。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当中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在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责任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他们表现出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但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大学生自我认知结构失衡,出现认知偏差同时受到外部社会环境价值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利益取舍和价值取向上,缺乏内在理性支撑,呈现出明显的个人倾向,甚至有部分学生显现出逃避或放弃社会责任的趋势,这势必会给整个社会造成消极的引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成为教育改革新的关注点。

(五)强调制度创新和执行力的高效管理

内涵建设的核心是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于这两个目标的实现必然要依靠科学规范和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管理特色是一所大学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和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管理思想、管理技能、管理作风的稳定性表现,是大学自身优势的体现和特色发展的保证。维系一所高校生存与发展的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资源,校园精神和管理制度,这三者是互相支撑的关系,是缺一不可的。在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过程中,秉承现代大学制度理念,积极推动制度创新,建设有利于教学、科研和专业发展,有利于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高职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大学制度,从而为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通过近几年比较集中的规范化运作和发展,办学思路、教育目标、办学模式等观念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实际上,目前高职院校已经涌现出很多新的理念和提法,高职院校真正缺乏的不是意识而是执行能力,即缺乏一种将办学思路、教育目标等落实到专业学科建设、课程开发等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内涵建设真正需要加强和重点培育的。

(六)富于激情的师资队伍

尊重教师和教学,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首要力量,将师资力量作为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维度,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教师是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资源,是学校中最为珍贵也最值得开发的资源,能够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成效以及学校的持续发展能力。教育部颁布的一些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将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等纳入规划范围。因此,以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力量作为内涵式发展评价的一个关键要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评价重点考虑教师的职业能力、道德素养、创新意识以及教师的激励有效性,而且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还应该强调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经验熟练和指导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能力。

当然,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规定以及教师自身对职业角色的认同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良好的道德素养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指标。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影响着和引导者,要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使学生真正获得情操陶冶和素质养成方面的提升,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

这一切都要依靠学校设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只有有效的激励政策,才能真正启动教师们的职业责任感和工作积极主动性,激发高职教师的工作热情,凝聚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共识和正能量。所以,高职教师激励手段的有效性也将成为师资建设的一个考核指标。

(七)追求校企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体现了高职院校办学的本质与根本目标,也是内涵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并形成特色鲜明的符合本国实际需要的经验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加拿大CBE人才培养模式、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澳大利TAFE人才培养模式等。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规律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办学之路,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办学资源,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等环节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标准完美契合。但目前校企合作还没有从原来校企双方的失衡结合转变为深度融合。很多高职院校在推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遭遇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难以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缺乏相应的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政策,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的实际利益诉求没有获得有效实现,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是实践中缺乏对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校企之间的合作不仅追求合作的意向,还要追求合作的持久性以及能否实现双方利益的双赢。

(八)关注过程的学生参与度

从高职教育质量观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范式的转变来看,“学习参与度”应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过程控制的新焦点,它提倡将教育质量评价的关注点转移到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的主体性建构上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大学影响下的实际收获将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方向。

国外学者还进行了大量的有关学生参与度的实证研究,验证学生参与度对高校教育质量的影响程度。尽管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获得一个有共识的结论:只有全面地参与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只有当学生的参与行为获得鼓励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果才能最大化(Rosenshine,1982),学生才有可能在不同维度最大限度地成长和发展[13]。

新的质量观提倡教育评价不仅应该关注硬件投入更应该关注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等教育过程质量的评价和学生技能提升、价值观形成等产出结果质量评价。学生参与度作为衡量标准已经成为高校进行教育过程评估的新依据,也成为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参照系数。目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学习参与度评价指标,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现状,并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九)以区域经济为依托的社会服务能力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发展动因,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其存在意义和经营主旨在于主动并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与推广、文化传承、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高职教育实施内涵建设的具体依据。

基于以上分析,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出发,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专项内容,体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当前的高职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评价制度,可以考虑从区域资源利用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绩效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作为整个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评价系统中的分支,着重衡量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功能的实现程度,更好地引导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十)契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学生

相对而言,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最重要的最直接的指标应该是培养的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水平,教学资源投入和办学条件只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条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质量评价是一种结果质量评价,主要是对高职教育对象接受教育服务后所取得的收获和发展的评价,依据培养目标和职业发展来对人才确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质量进行综合性反映和评估,是检验与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杨德广认为,“只要是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是高质量人才”,有的高校重在培养科研人才,而有的高校却善于培养实用操作型人才,所以不能依照分工不同,来判断学生人才的质量优劣。针对高职学生的评价一定要着力突出对职业岗位最需要、最常用、最根本的能力和素质评价,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涵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内涵 功能

[中图分类号]C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183-01

一、高职教育的内涵

高职教育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高职人才培养定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定位、高职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设等。正如2l世纪教育委员会曾提出“人是发展的中心”。新时期的高职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内涵。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观,以人为本也是一种方法论,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以人为本是指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各类教育组织在组织生产、科研、教育、教学及行政等各项管理实践活动时,必须以人为中心,尊重人、依靠人、培育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并开拓人的创造精神与潜能。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应注重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教师应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动力,调动学生自己把自身的各种潜在能力都发挥出来,自觉地学习、自愿地实践。这就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工作的最主要内容,而且整个教育过程都要以人为本,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二、高职教育的功能

高职教育的内涵和功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高职教育的内涵决定了告知教育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同时高职教育的功能则更好地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内涵。

(一)提高人口质量和人口素质

人口质量是一个表明人口综合素质的标杆,它涉及了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等。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人口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而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众化,极大地改善了人口质量,提高了人口的素质。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在2008年达到顶峰。中国18~22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总数为12540 万人。社会对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依旧比较旺盛,同时国家也很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鼓励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促进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高等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有着把“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作用。而现代社会经济增长大大地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培养高素质、智能型的劳动者才能实现由一般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的转化。高职教育的作用之一就是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促进经济发展。它的有效发展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

教育部曾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因此,“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集团办学”等是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的内涵必须紧随时代的发展跟上科技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工作过程中的科技含量与日俱增,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因此,要求劳动者要不断更新职业技术和发展个人的职业技能、拓展自身的潜能空间。同时要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进一步加快和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实验,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放低招生对象的入学门槛,面向社会更低层次群体开放办学。主动拓宽招生的潜在市场,将高职教育与职业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等进行有机整合,加强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功能。

四、结束语

从上文可看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就是如何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即“以学生为本”发展高职教育。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下,学生可以从学校和企业两个课堂中获取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两个课堂的有机融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学校成为企业的人才库、智囊团,而企业则成为学校的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双方形成优势互补、良性循环地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的理想状态。学生能够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国烛.高职教学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涵篇(4)

关键词:英语专业 内涵式发展 策略

一.内涵式发展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果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英语语言教育算起,我国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英语专业”)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初期,“英语热”席卷全国,英语专业迎来了发展的巨大历史机遇,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众多高校,招生人数节节攀升。英语专业2003年招收本科生87,808人,2004年招收102,388人,居所有普通本科专业招生人数第一位。截止2007年,全国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超过900所。[1]英语专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满足了市场的人才需求,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批语言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英语专业在专业点和学生数量上的激增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英语专业师资和设备的数量与质量无法满足学生激增的需要,造成人才培养质量下滑;英语专业发展由于缺乏规划,导致其地域发展不平衡;各院校英语专业的定位缺乏特色,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严重;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课程标准亟待确立;课程结构不能有效地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尚待优化等等。这些问题更突显了如何处理英语专业发展中数量和质量两者关系的重要性。党的十报告站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起点上,对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其中“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出路,对我国高校各学科、专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当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正面临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型”发展带来的毕业生数量大、就业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必须靠转换发展方式来实现。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只有变外延式发展为内涵式发展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英语教育发展之路。

二.内涵式发展以理念、制度、文化、结构、质量和效益等为指征

内涵式发展是发展范式的一种,它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发展的原动力,是一种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范式。“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是常常被人提到的两种发展范式。“内涵”和“外延”是逻辑学的两大范畴,是“概念”的两个基本属性;“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特征的整合,即事物质的质的规定性;而外延是指具有概念该属性的对象的范围与数量,它说明该对象“有哪些”,即概念的量的规定性。“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也可以从隐喻学的角度来理解,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方面的发展;“外延式发展”是注重具有相同性质的同类事物的量的积累的发展范式。“内涵式发展”是通过事物内部的改革、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高从而提升事物的发展品质;“外延式发展”是通过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等外部形态与要素的扩张。“内涵式发展”不能等同于“内涵发展”。从逻辑联系上看,“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是相对应的。“英语专业内涵发展”是指“英语专业”这一概念的内涵的深化与发展;“英语专业外延发展”是指“英语专业”这一概念的外延的拓宽与延展。因此,“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的提法仅仅是借用了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来说明事物发展的两种形式或路径,两者在内容上并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影响高校英语专业发展的因素有理念、文化、政策、环境、数量、规模、结构、速度、条件、质量、效益等。而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范式,所以高校英语专业内涵式发展不是以专业点设置的数量、学生的规模等表面指标为特征的发展范式,而是以理念、制度、文化、结构、质量和效益等内在因素为指征的发展范式。其中质量和结构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2]

三.内涵式发展视阈下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发展的策略

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原动力的发展范式。高校英语专业内涵式发展的内容包括思想、理念、制度、文化、质量、结构和效益等。其中质量和结构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就要重质量、重规划、重特色、重制度、重结构等。

第一,内涵式发展重质量,英语专业发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

质量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质量是学科、专业发展的生命线。因为社会对某一专业的评价、学生对某一专业的选择、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专业的发展质量。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必须切实把提高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重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英语专业的发展质量应确立市场标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各高校英语专业的定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英语人才培养的特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语言实践能力,同时能够完成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使命。只有这样,英语专业才能摆脱由于学生就业率低而被“红牌警告”的尴尬局面。同时,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化和避免用一个统一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英语专业分布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各高校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质量标准也应该多元化。

第二,内涵式发展重规划,英语专业规划要科学布局要合理

英语专业规划是语言规划的一部分,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对于语言规划都给予极大重视,因为这涉及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安全和国内稳定等重大问题。美国历来把外语教育和国家安全联系在一起,早在1958年就有针对性地提出国防安全法案,把提高外语教育水平视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3]英语专业规划要做到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就要在立足国情、了解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现状(如英语人才需求、人才分布、各专业建设、师资状况等)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战略进行整体部署。具体而言,可从纵向方面制定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对英语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目标等进行合理规划,出台相关专业教育政策和规定。从横向方面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院校、不同阶段的英语人才需求以及教育发展现状,明确相应人才比例及规范要求,以免产生人才失衡与质量滑坡问题。同时要处理好英语专业同其他语种的布局,形成与其他专业语种和谐共赢的格局。同时要慎重对待英语翻译专业(2006年开始试点)和商务英语专业(2008年开始试点)等英语衍生专业,理顺英语专业和这两个专业的关系。[4]另外,还要注意高校英语专业的共时与历时的布局,处理好英语专业与大学外语、高职高专、基础教育外语之间的层次性和一体性问题。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之间的有序衔接问题也应得到充分重视。

第三,内涵式发展重特色,各类高校英语专业要有各自特色

特色发展是内涵式发展的显著特征。近十年来,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规模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存在着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结构趋同现象,一些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也片面向综合性大学看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没有特色,缺乏个性。经济发展、市场需求迫切要求高校英语专业从千校一面转移到个性化发展的思路上来。特色立“业”(专业)、特色兴“业”应成为各层次、各类型高校英语专业发展共识和追求目标。各高校英语专业要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有一定传承,突出特色,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具有特色的英语专业。譬如重点综合院校和外语类院校要拓展专业视野,培养精英型、通识型、国际化人才;师范类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英语师资;财经类、理工类院校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高职高专主要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同时各校的全日制英语专业教育与自考、成教、网络英语教育,以及大学英语教育等亦应均衡发展,从而避免产生各高校专业定位相似、人才缺乏特色甚至“同质化”的现象。[5]

第四,内涵式发展重制度,英语专业课程标准要确立

制度建设是内涵式发展取得成效的保障。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制度问题问题往往是事关全局的问题。同时,课程活动的本身就是一个关涉诸多不同的行为主体、组织机构和各种规范的复杂的系统,一切课程活动都必须在课程制度规定的框架内开展。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是对英语专业课程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计的总体性规定,是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教科书编写等方面的基本规范与标准体系;它对英语专业的课程改革具有定向性、规范性和标准性的重要意义。制定英语专业课程标准应对人才培养规格、教育内容、学制、师资、教材、图书资料、实验室、实习基地、教学经费等方面予以规定。其中人才培养规格注重多样化,主张不同院校根据学科定位和社会需求,在应用型、应用研究型、研究应用型、研究型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培养规格;各类人才在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方面要求有所不同。英语专业的课程标准的制定要考虑到整体与个体的协调、地域差异和我国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现状,还要摆脱“工学模式”和开发人员单一、对立对课程标准研制的影响,[6]使我国英语专业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更加稳步、有序地发展。

第五,内涵式发展重结构,英语专业课程要优化

我国英语专业教育除了在宏观上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调整专业分布之外,还要注重英语专业微观结构的优化。这种微观结构就是指英语专业的课程结构。所谓课程结构是指高校某一特定专业为了达到其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各类课程的构成要素及其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首先,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在达到教育部有关大学公共课课时要求和总课时数的基础上,可以因地制宜开发与开设与地域文化、地方经济建设关系密切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课程自,协调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开设各类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的同时,注意各类隐性课程的建设,如观念性课程(校风、教风、学风、教育观、价值观、知识观等)、物质性课程(校园环境、教室环境等)、制度性课程(学校管理体制、班级管理制度等)、心理性课程(师生关系、学生心态等)。其次,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处理好工具科、社会科、自然科、体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处理好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和实践课的关系。

四.小结

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规模扩张和数量增加的粗放式发展后正在转变发展方式进入内涵式发展和改革的深水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也正在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专业发展的质量,不断提升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要对英语专业进行科学规划,使其在学科和专业的布局上更加合理;要对各类高校的英语专业进行分类、分层,使不同类型的英语专业有独特的专业定位和特色的人才培养;要尽快开发英语专业的课程标准,确立其在英语专业发展中的课程发展指导地位;要对各类型的英语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优化,使其更加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总之,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只有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才能顺应时展的新要求,才能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网站http://moe.go

/publicfiles.

[2]宋新克.论内涵式发展理论视阈中应用型高校ESP课程设置策略[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1).

[3]胡文仲.关于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

[4][5]戴炜栋.我国外语教育6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外语,2009(9).

[6]宋新克.从非正式制度文化的视角看英语课程标准研制中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4(3).

注:英语专业,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英语专业是指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前者是后者的简称;广义的英语专业是人们对英语类专业的统称,涵盖了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翻译专业等以英语语言为主要学习对象的专业。本文“英语专业”是狭义上的英语专业。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涵篇(5)

ス丶词: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科学内涵;精神实质

ブ型挤掷嗪: A8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8)04-0017-04

① 代表性观点有汪金友:“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② 代表性观点有张磊:“科学发展实质上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

③ 持这一观点的论者较多,一般都是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精神实质放在一起论述,没有明确精神实究竟是什么。

收稿日期:2008-04-02

作者简介:

1.王真,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王宝田,辽河油田公司政工师。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党的文献还没有明确指出,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中央的总体阐述和基本精神,作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力求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把握准确。

一、关于“精神实质”概念的规定性

ツ壳袄砺劢缍钥蒲Х⒄构劬神实质的认识和概括不尽一致。有的认为是又好又快发展;①[1](P108)有的认为是以人为本;②[2]还有的认为科学发展观内涵也就反映了其实质。③这些看法都不无道理,但哪一种看法更适宜、更准确呢?笔者认为,“又好又快发展”的概括比较准确。有些论著虽然也提出了这种观点,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证,也就是说,只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而没有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因而缺乏应有的说服力。笔者认为,要回答“为什么”,首先涉及到对“实质”这一概念一般规定性的理解问题。

ナ抵驶蚓神实质,即要旨。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的解释,实质就是本质,也指事物、论点或问题的实在内容。[3](P1146)本质,即事物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本质能说明事物的特性、事物内部最重要的方面、事物内部深处所发生的过程。本质潜藏于内容之中,最实在的内容亦即本质。本质和规律是同等概念。列宁指出:“规律和本质是表示人对现象、对世界等等认识深化的同一类的(同一序列的)概念,或者说得更确切一些,是同等程度的概念。”[4](P159)因此,本质或者说实质,具有规律性意义,而这种规律性意义即反映了事物“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4](P161)。从这个意义上说,揭示事物的实质,也就是揭示事物内在的规律性。

ツ诤和实质是容易混同的概念。目前,一些论者就认为科学发展观内涵就是其实质,不必再作区分。内涵,是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是指“概念对事物本质的反映”[5](P24)。《现代汉语词典》对内涵的解释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6](P919)从这些界定中,我们起码可以明确两点:一是内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二是内涵就是事物的内容。实质与内涵之联系,就在于二者都与事物的本质相关,都是事物内容的应有之义。而二者的不同则在于:实质即是事物的本质,而内涵是对本质的反映;实质虽然也是事物的内容,却是事物最实在的内容。例如,人这一概念的内涵,即“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6](P1061)。人具有劳动实践、语言、思维、德性、美感等区别动物的本质属性。这些要素都可反映到人这个概念中来,是人这一高等动物的特征。但是,人的本质则是人的本质属性中最核心的要素,按照马克思的经典性表述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在也有学者指出,人的本质应当补充实践活动要素,即“人的本质就是社会性实践”。当然,这也是符合马克思的思想的。无论哪一种对人的本质的定义,与人的内涵概念都是有所不同的。它比内涵要更加深刻,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层次,而且在表述上是也很简明的。由此可知,实质是蕴含在内涵或内容之中的,要比内涵或内容更加深刻、也更加稳定。以内涵或内容替代实质是不适宜的。我们不能说对本质的反映就是本质本身,不能说事物内容就是事物的实质。

ゴ游ㄎ锉缰し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观点看,实质的形式即语言和文字表达,应当高度凝练、言简意赅,不应当冗赘、繁琐,这是作为高度浓缩的事物实质对其外在形式的必然要求。我们不妨看看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领导人有关“实质”的表述。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7](P295)恩格斯在谈到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时说:“他的社会主义虽然在实质上要超越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但在形式上上仍然以极宽容的态度对待资产阶级,同时在许多方面都对无产阶级很不公道。”[7](P525)列宁说:“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就是“问题的本质”[4](P410)。列宁还说:“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6](P556)指出:“三民主义的宇宙观则是所谓民生史观,实质上是二元论或唯心论。”[10](P688)还说:“在中国,只要一提到武装斗争,实质上即是农民战争。”[10](P605)邓小平指出:“三三制政权的实质是民主。”[11](P8)还说,现阶段党的政治路线,“实质是搞四个现代化”[11](P276)。指出:“农村改革实质上就是调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12](P54)还说:“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12](P89)我们看到,对“实质”的表述一般都是简洁明快的,使人们一下子就能领悟和把握其要旨,而且便于记忆。

ヂ砜怂贾饕寰典作家和党的领导人有关实质的表述,为我们理解和概括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具体范例。据此,我们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探索和思考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或者说是科学发展观最实在的内容。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揭示和概括,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最本质的东西提炼出来,而且在表述上应当凝练。

ザ、“又好又快发展”是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比较准确的概括

ピ诙钥蒲Х⒄构劬神实质的各种概括中,“又好又快发展”相对来说是比较适宜,因为这一概括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科学发展观本质性的东西,而且表达高度凝练、言简意赅。

ビ趾糜挚旆⒄故强蒲Х⒄构勰诤集中而深刻的体现。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内涵做出了明确界定: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由这四个基本点所表达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都是围绕发展这个根本点展开的。发展是第一要义,突出了发展的首要性;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了以人为本在内涵各要素中的主要地位;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提出了实现发展的必备条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实现发展的路径和程序。又好又快发展紧紧扣住发展这个根本点,突出地强调发展不仅要快更要好的问题。又好又快发展的概括,能够把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四个基本点全部涵盖进去,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理念和要求,这就是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做到统筹兼顾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表达形式看,又好又快发展的文字概括高度凝练。科学发展观内涵在文字表述上则相对较长,共四句话计44个字,无论从句式还是字数上看,都不宜作为其实质的表述性用语,而又好又快发展只一句话计6个字,即可得其要领。

ビ趾糜挚旆⒄故强蒲Х⒄构媛尚约中而深刻的体现。规律和本质既然是同等概念,那么事物的规律也就可以理解为事物的本质。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规律性集中而深刻的体现,无疑也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或实质所在。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就在于它提出多方面的重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将其协调处理好。快,是一个速度和数量的概念;好,是一个质量和效益的概念。快与好的关系,就是量与质的关系,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在快与好的关系中,好是矛盾的主导方面。达不到好,快就没有实际意义,反而会带来负作用。当然,好也要在快中体现出来,一定质要表现为一定的量。把握好好与快的辩证统一关系,也就把握了科学发展的规律性。中央最近强调:经济工作总体要求的基本立足点是实现全面协调,要坚持好字优先,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13]这就将好与快的辩证关系讲清楚了。只有“又好又快”,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ビ趾糜挚旆⒄故且匀宋本理念集中而深刻的体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否要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来表述呢?这里涉及到实质与核心的关系问题。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从横向关系中来反映它与科学发展观其他要素之间关系的,即是说,在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四个要素中,以人为本处于中心点,居于核心地位。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从纵向关系中反映其与科学发展观内涵要素的关系的,即是说,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内涵中最本质、最深层的东西,是其最实在的内容,是其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因此,实质与核心是两个不同向度的概念,二者分别反映与事物的不同关系。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已经是一个准确的定位,不应再将其定位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如果把核心再说成是实质,容易导致概念紊乱。如前所述,又好又快发展是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浓缩,就已经涵盖着以人为本的要素,是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应有之义。要看到,人民群众对发展的要求,就是要又好又快、好中求快、优中求进。既要有发展速度,更要有发展质量;既要求加快发展,特别是要加快发展经济,又要求能够实现社会和谐,特别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从而做到“好”与“快”的统一。又好又快发展正是对人民群众这种期待的切实回应,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ト、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归结为又好又快发展

ノ颐堑扯钥蒲Х⒄构廴鲜侗硐治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它归结为对又好又快发展这个实质性问题的把握。总书记在十七大期间曾指出:我们开始强调要加速发展,后来进一步提出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2006年经济工作会议又把“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这个重要调整,强调的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14]。这段重要的话,是对党的科学发展思想认识过程的概要总结。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强调加快经济发展速度,还没有提出“好”的概念。这一阶段自改革开放开始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出现了诸如环境污染、能源资源浪费等一些突出问题。第二阶段提出了要又快又好发展,这是从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后至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一时段。2003年4月,在非典最严重的时候,到广东考察时指出,因为受到能源、资源和环境的限制,如果继续走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值、低效益的路子,肯定是难以为继的。考察中他提出了“全面的发展观”的概念[1](P18)。这一概念实际上已经含有发展不仅要快而且要好的思想。2003年10月,同志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并较深入地阐述了科学发展的问题,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正确处理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扩大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最终制约发展的局面[15](P484)。这一阐述主要还是就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增长和发展等方面关系来展开的,但可以看出,发展要快而且要好的思想已经非常明确了。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16]。“好”的概念明确提出了出来。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其中明确提出: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17]。第三阶段是把又快又好发展改为又好又快发展,这是从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始。会议指出,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又有了一些新体会,主要就是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提出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样,就不仅对“快”与“好”的顺序作了调整,而且明确指出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而在认识上大大深化了一步。此后,同志在2007年中央党校“6.25”讲话和十七大报告中都反复强调了又好又快发展问题。

ノ颐堑扯钥蒲Х⒄构廴鲜兜牟欢仙罨,是聚焦在对发展方式的认识上的。实现科学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发展方式的科学化问题。2007年底,同志在与新进中委谈话时指出,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和快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他还对转变发展方式的内涵作了阐释: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有两个字的改动,但却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告诉我们,作为科学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好字优先、又好又快。2008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同志再次强调,要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不断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发展新局面;提出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准确把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要求,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有效性[18]。这一系列重要论述都体现了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不断深化,这种深化也就是对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具体了。我们如果能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就是做到了又好又快发展。

ゴ尤鲜堵劢嵌人担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较为深刻的本质的无限发展过程。正如列宁指出:“人的思想是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4](P278)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实质的认识同样如此。从最初强调加速发展,到提出又快又好发展,再转变为又好又快发展,就是对科学发展观实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随着这种认识的不断深化,党对科学发展观实质的把握也愈来愈准确而深刻。又好又快发展,反映了目前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认识程度,同时它又是一个具有拓展空间的科学概括,今后党对科学发展观深化认识的新成果都可以吸纳到这个概括中来,因为又好又快特别是好具有极大的包容量。现阶段,我们就是要牢牢把握好又好又快发展这个精神实质,深入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ゲ慰嘉南祝

オ[1]汪金友.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

オ[2]张磊. 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N].辽宁日报,2007-11-12.

オ[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オ[4]列宁. 哲学笔记[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

オ[5]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形式逻辑教研室编. 形式逻辑[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0.

オ[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オ[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オ[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

オ[9]列宁选集: 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オ[10]选集: 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オ[11]邓小平文选: 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オ[]12.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9.

オ[1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作重要讲话[EB/OL].news. /newscenter,2007-12-5.

オ[14]孙承斌. 热烈讨论 真情交流――记同志同江苏代表团一起审议党的十七大报告[N], 新华社,2007-10-16.

オ[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オ[1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0.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涵篇(6)

南方教育高地 建设策略广东高等教育

在当今以科技、技术、信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基石,是提高人民素质、促进人们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知识经济时展进程下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举措。

本文以广东高等教育为切入点,结合南方教育实际现状的分析,对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的策略作一初步探讨。

一、广东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的快速进步以及社会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目前广东高等教育仍存在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人才培养方式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教育的基本功能有两个:一是提升全民素质;二是为国家培养各种类型和各种层次的人才。当前,我国一般性人才已基本满足需要,而在300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中,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却极度缺乏。同样,这一矛盾在广东高等教育中也较为突出。因此,广东高等教育在实现教育高地建设中,必须从人才培养模式着手,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进行大胆探索和改革,培养出符号国家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2.教育管理体制不适应新时期南方教育发展格局

目前,在广东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同样存在一系列不完善的地方,不适应新时期南方教育的发展格局。一是在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条块分割,专业过窄,规模过小的弊端,低水平重复设置高等院校和专业,产学研脱节,包得过多,统得过死,从而使教育资源难以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影响了整体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二是在办学体制上,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来开办学校,以国有化的办学体制为主,从而长期处于被动位置,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得不到提升,教育规模狭小。三是在教育开放合作格局上,不重视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智力引进、办学合作和学术交流等活动的开展,固步自封,严重制约着高校教育理念的突破,教育视野狭窄、落后。

3.教育内涵式发展难以实施实质性举措

从目前广东高等教育现状来看,尽管许多高校将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战略目标,却在实践中难以实施实质性举措,教育内涵发展未取得整体性、突出性实效。这主要是因为在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中,教育的社会属性及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决定了学校内涵发展影响因素的广泛性。

二、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的策略

结合教育高地的理论实质以及广东高等教育现状,南方教育高地建设应在人才培养方式、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教学内涵式发展等方面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整体部署,凝聚各方力量,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的战略目标,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策略如下:

1.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南方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新形势的问题,在教育高地建设中,南方教育应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首先,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打破传统课程结构框架,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培养生产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

最后,立足学校优势基础学科,全面实施励耘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建立拔尖学生重点培养的体制机制,实现从单一趋同性向突出培养特色和优势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的转变,争取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

2.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增强南方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在教育资源配置上,针对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现有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以及重复、分散建设的问题,应在科学调整教育布局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本身的规律,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探索、并建立教育经济学,形成“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基本资源配置模式。从而打破条块分割、重复办学的局面,实现优势互补,教育资源的合理重组、配置和充分利用,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是在办学体制上,应解放观念,转变思想,可在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主体多元、产权多元、模式多元的办学新体制。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学校办学,使民办学校的办学活力得到激发,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从而拓展南方教育的发展空间,为增加优质高校打下基础。

三是在教育开放合作格局上,应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台教育合作层次和水平,共同建设粤港澳台合作办学试验区,实现粤台教育交流合作机制的创新,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资源引进、教师培训、学校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动区域教育共同发展。

3.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提高南方教育质量

首先,在教育政策的影响上,南方教育应避免对教育政策的过度依赖,构建符合南方教育内涵发展的自组织机制,加强自主能力,实现教育内涵发展中的资源、规模、质量、效益四者之间关系的平衡。

其次,在社会关系的影响上,南方教育应站在世界学科发展的前沿,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部门以及企业组织建立良性的社会关系,加强实质性合作,发挥好沟通联络作用,积极促进形成实践育人合作机制,努力提高自身实力水平,利用教育的关系社会资本来促进教育的发展。

最后,在教育内部能量上,可采取拓宽师资来源,加强师资队伍培训等措施提高师资水平。同时,成立高校教师教育联盟,促进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师教育组团发展,为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带来新机遇,进而提高南方教育质量。

三、总结

加强南方教育高地建设,是科学发展观下促进南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南方教育高地建设进程中,应结合广东高等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南方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整体部署,凝聚力量,实现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的战略目标,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向东.“南方教育高地”视域下的广东高等教育调整布局[J].高教探索,2012,(3).

[2]卢晓中.区域教育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对南方教育高地的若干认识[J].高教探索,2012,(4).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涵篇(7)

关键词:诊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契机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发展,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2016年10月28日,以“质量、开放、融合”为主体的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在昌召开,在此次会上,众多专家和校长,再次把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做关注焦点。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内涵

近几年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理论界,“内涵建设”都是一个热词,这说明内涵建设正在更广泛地被社会认可和接受,但是到目前,对于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的含义是各说各有理,有的甚至在内涵建设的圈外打转,借题发挥,并不能抓住其核心,因此,有必要厘清“内涵建设”这个概念的内涵,使之避免成为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一个空口号。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使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决不能简单归于某一项所谓的“核心”或者“关键”。

1.结构布局、质量特色、办学效益是内涵建设的内在要素

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教育特色。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持久性和发展性特点。高等职业院校只有形成了自己发展的特色,才能在同行竞争中凸现自身的价值,保持永不衰竭的生机和活力。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公益性逐渐演变为公益性中包含特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且这些价值已经作为社会对高职院校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高职院校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办学的同事,不得不考虑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内在要素。

2.专业建设、师资实训、运行体制是内涵建设的载体要素

高校建O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和学校的运行体制。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提出“加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凝练专业方向、改善实训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这为高职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明确了方向和任务,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这无疑彰显了专业建设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通过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和运行体制等作为依托和载体,才能有效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3.人才培养质量、产学研结合、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合作是内涵建设的功能要素

高校内涵建设的最终体现是人才的质量、社产学研的结合以及社会的评价和对外的交流。每年教育部都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该报告将会整体战线本年度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整个质量状况,为下年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参考依据。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深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新型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迫使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已经成为其内涵建设的必然。

二、诊断与改进是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契机

在经过示范建设、骨干建设后,许多高职院校已经走上内涵式发展之路,后期的再发展已成为各高职院校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课题。诊改的过程涵盖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全部要素,因此,高职院校诊改的过程就是其内涵建设提升和完善契机,以此成为优质院校。

1.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机制诊改是内涵建设的首要点

内涵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学校的整个管理体制的健全和完善。“诊改通知”明确提出,理顺工作机制。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形成基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断与改进、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保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在打造专业群建设,专业建设高校教学的核心,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和课程,从而才能真正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

2.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诊改是内涵建设的着力点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围绕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健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度。教师是整个教育教学的中间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主导地位。前面所讲专业课程的建设最终要依托教师的教育教学。可以通过“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平台”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诊改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

为了提升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还制定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等指导性的文件,目的就是要促使高职院校培养高质量的社会所需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时,坚持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品德修养相统一,加强文化艺术类课程建设,完善人格修养,培育学生诚实守信、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高职学生才能真正地融入社会。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的优质院校建设,为高职院校的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纵观其要求和标准,最终还是体现在内涵的建设。诊改恰好从内涵建设的几个要素着手,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以此促使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上的不足,从而达到实现优质校的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借诊改的契机,是学校的内涵建设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程毓.高职学生日常行为的偏差及应对的方式方法【J】.新时代教育.2014(02).